节能降耗半年工作计划(精选5篇)

  • 节能降耗半年工作计划(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十一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工业系统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工业在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的基础上,采取法律的、经济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结构节能、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三管齐下,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推广节能技术,推进…

节能降耗半年工作计划(精选5篇)

节能降耗半年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节能降耗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天,召开全市工业节能降耗专题会议,副市长亲自出席并将作重要讲话,这充分体现了市政府对工业节能降耗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下面我就“十一五”工业节能工作和“十二五”及2011年工业节能工作向大家作一汇报。

一、“十一五”工业节能取得的成效

“十一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工业系统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工业在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的基础上,采取法律的、经济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结构节能、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三管齐下,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推广节能技术,推进节能技改,强化节能统计、监测和考核,加强执法监察,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全市工业能源利用效率有了明显提高,“十一五”以年均8%的能源增速,支撑了13%左右的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中工业以年均12.87%的能源消费增长,使工业增加值得以实现年均25%的高速增长,2010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41.4亿元,是“十五”末的近5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十五”末273户上升到807户。万元GDP能耗由1.44吨标煤,下降到1.24吨标煤,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由3.47吨标准煤,下降到1.84吨标煤,工业对全社会节能贡献率达80%以上,为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起到关键性和决定性作用,从工业节能主要指标上看,主要体现在“三个大幅下降”。

一是工业增加值能耗大幅下降。全市规模以上单位增加值能耗从2005年的3.74吨标准煤下降到2010年的1.84吨标准煤,累计下降39%,其中2009年、2010年分别下降11.4%和21.5%。

二是重点企业能耗大幅下降。参加全国千家节能行动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由2005年的2.99吨标准煤下降至2010年的1.93吨标准,累计下降35.5%,累计节能28万吨标准煤,参加全省百家节能行动企业“十一五”实现节约25.8万吨标准煤,千、百家节能行动企业超额完成国家、省下达的“十一五”节能目标任务。

三是主要工业产品单耗大幅下降。列入统计范围的39种主要耗能工业产品中,2010年有近一半产品单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合成氨综合能耗2010年为1216kg/吨,比国家规定的能耗标杆指标低204kg,华润电厂发电煤耗低国家标准30g,吨铅冶炼综合能耗低于国家标准30kg煤。

二、“十二五”及今年全市工业节能工作重点

按照省经信委与各市人民政府签订的“十二五”和年度工业节能目标要求,我市“十二五”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8%,2011年下降4%;市政府与市经信委签订“十二五”工业节能目标为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0%,2010年下降5%以上,这些指标都是约束性指标,必须完成。为确保全市“十二五”节能目标的完成,工业节能就必须当好主力军。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今年以来,伴随着工业的强劲增速,工业能源消费大幅反弹。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187.65万吨标准煤(等价值),比去年同期上升21.7%。工业总产值393.39亿元,同比增长44.02%,万元工业产值能耗为0.477吨标准煤,同比下降20.21%,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51吨标准煤,同比下降2.64%。

上半年全市12家年综合耗能万吨以上标准煤企业能源消费总量为198.61万吨标准煤(当量值),同比上升16.3%,工业总产值108.99亿元,同比增长27.55%。万元工业产值能耗1.822吨标准煤,同比下降8.82%。

从上半年全市工业能源消费利用情况看,不仅未完成市政府下达的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以上目标任务,也未达到省经信委下达的下降4%目标要求,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做好2011年节能工作十分关键,非常重要。为确保完成“十二五”及今年工业节能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咬定发展不动摇,做大企业,用工业总量稀释能源消费过快增长。

“十二五”是我市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工业要发展、工业快发展,能源消费总量逐年增长不可逆转。如何使快速增长的能源消费总量,更多地转化为工业产值和增加值,是关键,只有工业增加值增幅比大于能源消费总量比值,就能实现节能降耗,只有以打造更多的顶天立地的龙头企业和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提升工业总量,做大分母,用工业总量稀释能源消费增长,才能达到节能降耗。

1、以“抓大、扶小、促新、育强”为统领,全面推进企业上台阶。

以打造顶天立地的龙头企业为目标,不分行业、区域、所有制性质,依托优势产业,对重点工业项目实施一对一包保责任制,为龙头企业加速做大创造一切必要的外部环境,使其加速形成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核心带动力;以形成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为目标,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加宽松和灵活的生存空间,激发中小企业竞争向上和加快发展的内在动力,形成一大批中小企业群,让其尽快壮大生产规模,形成集群效益;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快高新技术实现对传统工业的改造升级,促使高新企业发展壮大;培育工业企业创新意识和创新动力,提升骨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速做强步伐。通过“抓大、扶小、促新、育强”,全面推进企业上台阶。

2、以技改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大节能技改投入,用节能技改工程支撑节能。

落实节能目标和任务,在关键环节上必须有能力保障,在工程技术方面就是要实施好重点节能工程项目,加大节能技改投入,提高工程技术措施对实现节能目标的贡献度,工程技术节能是节能降耗的重点和根本,也是最有效、最现实的途径。我市节能技术改造的潜力很大,要结合本地、本企业实际,编制中长期节能规划,积极引进和使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要注意把握从单纯设备增效转到单位节能技术的运用,从单纯关注专业设备扩大到兼顾基础用能系统改造,从单一的技术应用到合成节能技术应用,从单纯推广技术到推动全面应用的结合。同时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专项资金和政策支持,充分发挥各级节能专项资金的导向作用,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加快实施工业锅炉(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电机节能、能量系统优化等节能十大工程,要建立完善“十二五”市、县市区两级工业节能技改项目库,对今年计划236项重点技改项目,要确保完成180亿元工业投资任务,加强动态管理,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使其尽早投入运营,充分发挥节能效益。市级工业发展引导资金要重点支持节能技术改造项目。

3、以推进规模企业成长计划为突破点,全面提升规模工业总量。

市经信委正在着手拟定推进规模企业成长计划实施方案,各县市区也要尽早谋化,制定本地规模企业成长计划。下半年要将推进规模企业成长计划实施作为推动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要采取有效措施,重点培养一批规模企业,要排出计划,定期检查进度,并进行通报,作为年度考核的内容之一。规模企业数量多少,直接反应该地区工业的发展水平。从分布情况看,县市区之间存在很大差距,今年一季度到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仅增4户,是我们的规模企业没发展起来,还是统计没到位,要认真调查一下,统计工作不单单是统计部门的事,企业及主管部门都有责任和义务。如果每个县市区每月新增2个规模企业,全市每月可新增规上企业产值4个多亿,按0.35折算,规模工业增加值有1.5个多亿,增加值大了,就不怕能源消费总量上升,增加值大了,就能拉动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这是很简单的道理,所以,我们下半年要下决定扶持一批规模企业,全面提升规模企业总量,用规模工业总量拉动万元增加值能耗的下降,保证完成节能目标任务。

4、以招商引资、与央企、民企合作、皖粤对接为平台,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没有工业的大投入,就没有持续的工业发展后劲。要务必高度重视对工业的投入,不断加大对工业的投入,只有工业发展了,我们的经济实力才能增强,只有工业做大做强了,才能为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做出更大贡献。目前,我市与央企、民企合作、皖粤对接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是加大投入、增强工业发展后劲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要继续巩固、扩大合作成果,继续深化与央企、民企、皖粤合作领域,对与16家央企合作签约的38个项目,与知名民企合作签约的338个项目,与皖粤合作签约的75个项目,要积极跟进,加强调度,按照“抓合同项目落地、抓转化、抓深入、抓责任分解”的要求,对已经落地的项目要加快建设进度,尽快建成投产,已签订合同尚未开工的项目要紧盯不放,帮助协调办理前期相关手续,力争早日开工,集中精力抓好签约合同项目落地开工,突出抓好协议和意向性项目转化,落实项目包保责任制,集中力量,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力争早峻工、早投产、早见效。要依托我们的产业、资源、市场、区位、交通等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要把节能降耗作为招商引资与央企、民企合作、皖粤对接选择新上项目一个重要标准,不仅要注重项目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还要强调项目对节能降耗的带动作用,重点发展一批劳动密集、资金密集的大企业。要结合农副产品深加工、煤电、煤化、专用汽车、机械制造等产业基地建设,做好产业链招商;要抓住龙头企业,如烟、酒、化工、汽车,做好配套项目招商;开展大招商,招大商。全方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夯实工业经济增长后劲,确保完成工业经济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二)严明纪律不手软,明确责任,全力抓好节能降耗各项工作。

节能降耗工作要求高、任务重、责任大。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业节能工作极为关键,在总结推广“十一五”节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再次强调要严明政治纪律,明确责任主体,落实目标任务,不折不扣完成。

1、要在认识上有新提升。要从战略的、全局的和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节能降耗的重大意义,深刻理解节能降耗的内涵和要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省、市政府关于节能降耗的决策和部署上来。注意处理好发展与节能降耗的关系,发展要以节能降耗为支撑,节能降耗要以发展为宗旨。

2、要在落实目标责任有新思路。要以节约目标的层层落实为抓手,进一步明确企业和单位的主体责任,企业和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节能降耗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加强对节能降耗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加强领导的关键是落实责任,开会布置,不明确任务,不算落实,明确任务,不明确责任,也不等于落实,明确责任,不严格追究,还不算彻底落实。今天市经信委与12家年综合耗能万吨以企业签定了节能目标责任书,县市区经信委要与年综合耗能千吨以上企业签定目标书,目标任务必须层层分解落实到企业、单位、车间、工段、岗位和个人,充分调动广大员工节能降耗的主动性,并逐一细化分解、落实到项目和责任人,确保指标的落实。企业要确保节能工作有机构、有人员、有制度,有计量、有数据、有分析,有指标、有评价、有奖惩,更要有具体的节能项目和投资规模,不能单纯以靠管理节能,要多管齐下,工程节能和技术节能的空间远大于管理节能,要把节能目标任务主要放在技术和工程节能上。要强化时间概念和效率意识,今年已经过去7个多月了,上半年目标任务完成还有差距,要按照全年目标任务加紧落实各项节能措施和目标责任,抓早抓紧,抓住不放,一抓到底。早抓早主动,早抓早踏实。

3、要在工作推进上有新举措。要把工业节能工作扩大到全工业领域,覆盖到所有工业企业,在往年重点监控12家年综合耗能万吨以上标准煤企业的基础上,今年将年综合耗能千吨以上企业全部纳入市重点监控。县市区要将年综合耗能500家以上企业纳入监控范围,同时要加强对规模以下企业用能的监督与指导。2011年要保证节能技术改造和资源综合利用投入不少于4亿元,12家重点用能大户实现节能量8万吨标准煤以上,58家重点耗能企业实现节能量9万吨标准煤。淘汰关闭粘土砖瓦企业170家,实现节能量约3万吨标准煤。年内完成8家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审计和编制节能规划,10家企业节能检测,10家企业节能监察,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认定10家企业,完成12家清洁生产审核。同时大力推行节能服务新机制、新模式。在继续推进电机系统节能改造、冶炼烟气的余热回收、锅炉燃煤燃烧催化等技术的同时,加大颍上鑫泉米业已经成熟的稻壳发电和综合利用推广力度,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提高用电效率。

4、要在保障措施上有新办法。一是围绕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支持企业享受国家和省在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出台的各种税费提取和减免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节能降耗、降本增效。要把各种优惠政策用足用活,应提尽提,应摊尽摊,应免尽免。二是加大督察落实力度,监督高耗能产业节能改造、压小上大,强制关闭淘汰落后产能,监督能源审计、节能检测、监察、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进度,督查规模企业成长计划实施进度,工业引导资金的使用情况等,建立工业节能督查和通报制度,对全市工业和重点用能企业节能工作进展情况,定期进行督促检查,定期排位,定期公布。三是建立包保责任制。对重点监控企业、重点节能技术项目、淘汰关闭落实产能等,确定包保责任人,建立包保责任制,做到每一项工作任务都有责任领导和责任部门。四是完善节能考核奖惩机制。修改完善工业企业节能统计、监测及考核方案,强化监管,严格考核,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对未完成节能目标任务县市区和企业,严格把握市级工业发展引导资金的使用,对完成任务多好如多投,差的少投,甚至不投。用好、用活工业发展引导资金。年终进行考核评比,实行表彰奖励与惩罚问责双重机制,保证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保证完成节能目标任务。

节能降耗半年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配电网;降损;措施;相关问题

在电力系统中,配电网的耗损是主体耗损部分,配电线路线损在电力网的总损耗中占70%,从而配电网的降损在电力的节能减排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现如今快速增长的负荷和配电网的建设相对滞后,这都给配电网节能耗损的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应该对配电网进行改造,力求降低配电网的耗损,从而使得电力企业得以持续快速的发展。

一、配电网降损技术措施分析

在对配电网进行节能降损工作中,不仅需要采取必要的组织和管理措施,还需要加强其技术管理,首先应该对电网的规划、建设和改造进行主抓,并且应该缩短供电半径、减少供电迂回,并且对导线的截面及变压器的规格、容量进行合理的选择。除此之外,还应该借鉴以往的经验,在降低配电网的技术耗损工作中,对如下措施应该重点关注。

(一)电网与配网规划与实施遵循一致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该按照规划的导则进行规划。将变电站和配电变压器的布点设置在负荷中心处,能够降低变压器的损耗和中、低压网的线损,从而提高配网运行的经济性。并把大电量、长线路、小线径及供电范围大的线路,作为重点改造对象。

(二)对运行电压进行合理调整

对控制装置采取无功的综合自动调压控制,对变电站配出的母线端电压在合理范围内接近上限运行,并且减少无功输送。在满足变压器的电压需求前提下,采取定量计算的方法,对变压器进行优化选择和调整。并且使得变压器耗损降低,并且提高其运行率。

(三)积极推广新技术

想尽一切办法利用新技术的优势来降低技术的线损,并且在配网的降损中积极的推进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而且还应当借助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手段来对技术线损进行完善和管理。

二、配电网相关技术的问题

(一)改善电网结构,缩短供电半径

对电网的项目进行合理的改造,还应该进一步的提高电网的供电能力及供电质量,以期满足安全可靠供电的需求,落实“增容、升压、换代”的技改思路,用更小的代价去换取输配电能力的提高。根据现有的实际情况积极推广应用20Kv的供电电压,而且应该按步骤有序的升压10kv及35kv的电网。从而使得配网系统朝着更加节能高效、科学配置的方向发展。对于新建的在35kv的主变压器上,应该积极的选用新型节能的变压器。现今应该针对电网的薄弱环节,进行改进,并且加强一定的负荷预测,对电网进行合理的规划,还应与当地的经济发展趋势相结合,从而优化供电范围、优化变电器的容量,优化网络布局及电压。

(二)对谐波加强管理

在电力行业中对谐波污染的处理原则是“谁污染,谁处理”的原则,然而从电网的整体角度出发,谐波的危害主要采取的是就近补偿措施,其目的是为了防止谐波电流重新注入系统,使得危害的限制降低到最小值。并且还应该针对具体的谐波源特性,在设计电力电子装置时,应当考虑电路及控制策略中采取的有效矫正手段。最终做到就地消除谐波源,达到降低线损的目的。谐波对电网所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因而治理谐波就显得极其重要。

(三)对配电网进行规划设计

1.负荷的预测

在配网规划和设计中,负荷大小是其基础的数据,在配电网规划中占据重要的作用。负荷的预测首先应该对本地区的城市规划进行考察,在参考本地区城市经济状况和行政级别上,对负荷进行合理的预测。就负荷预测的方法来说,一般有两种,分别为预测电量、计算负荷密度。将对预测的电量转化为负荷,再对负荷的密度进行计算时,应当分别对各个分区的负荷密度进行计算,在总结整个负荷密度后推算出总负荷。对电量的预测称之为预测电量法,常用在高压配网的负荷预测中,它常常先对总量进行预测,然后计算出最大负荷值,对于预测方法来说有较多种,经常使用的预测方法有单耗法、弹性系数法及综合用电水平法及外推法。它们根据供电范围的不同,功能地区的占地面积,进行用电负荷密度或年用电量密度预算。测算预测期用电负荷或是年用电量。

2.供电半径的规划

供电半径是指变电站或配电网变压器的供电范围中的物理半径,其供电半径与电网的合理布局关系密切。供电半径过大或者过小都不利于电网的发展。如,半径过大能够增加线路的耗损,还能增加线路的损害率;半径过小会对资源造成浪费。因而来说,适当的供电半径能够合理的分配供电范围和供电能力,并且还能够提高供电输送的提高和分配性的可靠。当配电网因种种条件的限制使得配电网的条件限制无法实现供电半径要求时,应当采取措施进而保障客户端的供电质量。

3.电源点规划

电源点合理的规划能够有效地减少线路的耗损,提高其经济效益,对电源点进行合理的规划才能够提高配网的实用性及性价比。并且在对电网进行规划时,应当对本地区的使用规划进行合理的制定,应当考虑到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发展趋势,从而对负荷进行合理的预测,并且对电源点及供电区域进行合理的划分。在城市中心高负荷的密度地带,对建立新电源站获取线路走廊的土地问题十分困难,因而在对变电站进行选择时,应将平面转化为立体面,从而提高其空间的利用率,达到节省土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韦石山.配电网降损的技术措施及相关问题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0(S1).

节能降耗半年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开展“质量兴县”活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提高我县整体质量工作水平的有效手段。县经委在县政府的领导下,承担着提高工业产品质量、实施品牌战略、节能降耗等等任务。按照东质兴办[2012]1号文件要求,发改委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所承担的相关工作任务落实情况开展了自查,并将有关情况小结如下:

1、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截至8月末,全县规上企业数已达290家(含原美菱集团下辖的10户企业),比2009年增加49家,预计当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有望突破60户,超过300户。1-8月份累计完成产值164.7亿元,同比增长35%;实现工业增加值48.3亿元,同比增长22.3%。预计全年规上企业可完成产值265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75亿元。一是认真谋划工业经济发展工作。认真总结我县工业发展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积极谋划我县经济发展的目标,起草编写工业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二是组织申报市“双千工程”项目库。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征集工业技改项目,积极帮助指导项目单位编报项目申请入库材料,截止目前成功组织推荐74家企业计75个项目进入项目库,其中54个项目属于“工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类,10个项目属于“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类,7个项目属于“科技创新类”,4个项目属于“两化融合”类。三是扶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为进一步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促进我县企业技术中心的发展,组织我县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参加了市企业技术中心暨创新能力建设工作会议。积极帮助指导企业准备相关材料申报省市企业技术中心。截至目前,我县已有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9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2、工业投资完成情况:前三季度,全县工业投资累计完成73.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73.4%,同比增长28.1%,预计全年可完成工业投资100亿元;前9个月,累计完成技术改造投资53亿元。

3、节能降耗完成情况:上半年全县万元GDP能耗为0.7166吨标准煤,同比降低0.49%;全县规模工业产值能耗为0.1679吨标煤/万元,同比减少1.09%,工业增加值能耗为0.5124吨标煤/万元,同比减少1.12%;34家重点耗能企业上半年已完成节能43474.6吨标准煤。预计今年万元GDP能耗下降5%。一是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落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并印发了《县2012年节能工作要点》,对全县节能工作进行了总体安排部署,并分解落实到各职能部门。召开了全县节能减排工作会议,县政府与重点乡镇、重点企业签订了节能目标责任书。节能工作初步形成了责任明确,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推进节能技改项目实施。围绕节能降耗目标,加快节能技术改造,编制了7个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改项目,总投资55778万元,截至9月底已累计完成投资44310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79.44%。三是积极做好节能项目申报。认真组织中南光电、格瑞塑胶、万润食品三家企业共3个项目申报2012年省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组织龙骥建材等10个项目申报进入市“双千工程”项目库。四是加强耗能企业用能管理。在加强对6家列为全市重点耗能企业的用能监测的基础上,我委对年综合能耗达1000吨标准煤的34家企业用能企业进行监测、跟踪,做好能源消费统计、管理工作;开展了专项督察,召开了全县工业能源统计工作会议。五是建立企业月用电监测。加强与供电部门联系,为保障企业用电,编排了“系统紧急事故”、“系统电网超供电能力”和“电网迎峰度夏错避峰”三个拉限电序位表。建立了全县企业及重点项目用电月监测制度。

节能降耗半年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一、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

我国是一个人均自然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耕地资源、油气资源和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较少,人口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使供需缺口不断扩大。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大规模进口国外资源和大气污染的加剧又使我国面临着巨大的国际压力。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

第一,资源供给总量不足,国内保证率低。(1)我国水资源总量不足,过度开发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目前我国许多河流开发利用率超过30%-40%的国际生态警戒线,流域生态功能严重失调。黄河、淮河、海河流动的开发利用率都超过了50%。水资源过度开发的同时,水污染日益严重。(2)目前,我国耕地面积与耕地需求间只是维持着非常脆弱的平衡。近年来人为减少和水土流失使现有耕地面积对粮食供给的保障能力进一步下降。未来人口增长对耕地的需求,以及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对耕地的占用将使我国耕地资源不足的压力进一步加大。(3)我国森林资源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过度砍伐,正处在休养生息中。人均森林蓄积量为9.048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蓄积量的1/8,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林业资源的需求。(4)我国重要矿产资源国内保证率低,开采成本高、品位差。近年来由于国内矿产资源消费大幅度上升,大宗矿产供需缺口日益加大,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目前我国约50%的铁矿石和氧化铝、40%以上的石油和60%以上的铜矿资源依赖进口。

第二,以煤为主的一次能源大量消费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我国一次能源自给率虽然占90%以上,但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的近70%,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40个百分点左右。快速增长的能源消费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是由燃煤造成的。2005年二氧化硫排放量是控制量(即大部分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际二级标准的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两倍还多,大大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约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的污染。此外,近年来由于机动车的快速增长,大城市大气污染已由煤烟型污染向煤烟、机动车尾气混合型污染发展。

第三,我国生态环境正在逼近承载能力的极限。全国七大水系中近一半河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程度加重。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已相当于发达国家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污染最严重时期的程度。2005年监测的523个城市中,1/3以上城市的空气质量低于二级标准。1/5的城市人口居住在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导致国土生态严重恶化。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7.1%;国土荒漠化总面积已经达到262万平方公里,并且近期正以每年67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此外,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和生态破坏,我国生物物种及遗传资源多样性、近海海洋渔业资源、湿地资源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给人民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第四,国际上要求我国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排放的压力明显增加。我国对国外资源需求的增长推动了全球资源需求总量上升。据国际能源署统计,2005年我国原油日均需求量约为665万桶,占全球日均需求量的近8%。从2005年上半年到2006年上半年我国石油需求增量约占全球石油需求增量的80%,这其中近一半依赖进口。另据统计,2002~2005年间,我国对镍和锡的需求增长占全球消费增量的大部分。对两种贸易量较大的有色金属铝和铜,我国需求增量对世界消费增量的贡献约为50%。我国需求增长已经成为影响全球石油和初级金属产品市场供求的重要因素,并成为国际投机集团哄抬价格的幌子,受到一些初级产品进口国的指责和一些国家的担心。但我国对全球石油和初级产品的需求,有相当一部分是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向我国转移高能耗、高污染生产环节的结果,其中相当部分产品并不在我国消费,而是出口到全球市场。我国二氧化硫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快速增长已经成为国际关注的另一个焦点。虽然我国人均排放量远小于发达国家,但我国是全球二氧化硫第一大排放国和二氧化碳第二大排放国,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均占全球排放量的14%左右,对全球大气污染有着重要影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未来世界格局以及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要因素。未来我国在这方面的国际压力将不断增加。

第五,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的快速发展客观上推动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快速成长。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城市化和国际化在快速发展。发达国家工业化的经验表明,在工业化过程中,单位GDP能源消耗强度和环境污染程度曲线呈现“倒U型”。工业化中期阶段,正是能源消耗强度和环境污染程度明显增加的阶段,工业化完成后,能源消耗强度和环境污染程度才能逐渐减弱。2001年以来,我国基本完成劳动密集型工业化阶段,开始进入以高能源消耗、高污染排放、资本劳动比明显上升的资本密集型工业化阶段。城市化快速增长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住宅建设增长;国际化快速发展使我国成为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的重要环节,国外制造业大规模向国内转移。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包括能源、交通和通信设施等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显著加强,钢铁、电解铝、水泥等重要工业原材料产量大幅增长,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进一步上升。1991~2000年间,我国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硫酸等高能耗工业基础材料年均产量增长率分别为9.8%、11%、8.6%和7.3%。而在2001~2005年间,上述四种产品产量年均增长率分别23.5%、12.4%、17%和13.4%。这些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导致单位GDP能源消耗明显上升,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增长。

二、2006年我国节能降耗减排工作初见成效,但前景不容乐观

整个“十五”(2001~2005年)期间,虽然我国GDP年均增长9.5%,比“九五”期间(1996~2000年)快0.9个百分点,但在资源环境方面付出了较大代价。2005年万元GDP能源消耗是2000年的1.37倍,年均增长6.5%(见图1)。与此同时,还消耗了大量矿产资源,占用了大量耕地资源。由于经济增长方式仍然以粗放型增长为主,虽然这期间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不断提高,但经济增长对资源的消耗已经超过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我国生态环境处于“局部好转、总体恶化”的状况中,生态环境治理能力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不断扩大。2005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0年增加27%,化学需氧量仅减少2%,均未完成“十五”规划中削减10%的控制目标。

总理在2006年4月份召开的全国环境会议上指出,我国在发展中面临两大矛盾:一个是不发达的经济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矛盾,这将是长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矛盾要靠发展。另一个是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的矛盾,这个矛盾越来越突出,解决这个矛盾要靠科学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指出了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到“十一五”末期(2006~2010年)使单位GDP能源消耗比“十五”末期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10%,并把其作为重要的约束性指标。到“十一五”末期能否完成这两大目标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否取得重要进展的集中体现,也是现阶段缓解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切入点。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了顺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国家把单位GDP能源消耗比上年下降4%,主要污染物排放比上年减少2%确定为重要的节能降耗和污染物减排目标。为此,有关部门采取了多项措施,并且取得了初步成效。这些措施主要包括:(1)实施万元GDP能耗指标公报制度,落实节能降耗目标责任制,将能耗降低指标分解到各省区市,与地方和部分中央企业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2)全面推进十大节能工程,强化重点企业节能工作;(3)继续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引导用电大户优化用电方案;(4)提出政府机构节能目标、重点和措施;(5)积极推行循环经济试点工作,从钢铁行业向化工和煤炭行业推广;(6)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7)加大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和工业治污项目的建设速度,加大重点流域和区域污染治理力度,开展淮河、松花江工业废水治理;(8)继续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以及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继续推进;(9)围绕新农村建设,在农村推广以沼气为代表的清洁能源的使用;(10)在全国绝大多数省区市开征水资源费,15个城市实行非居民用水超计划超定额加价制度;(11)调整出口退税结构,抑制资源性产品出口,扩大进口。

然而,从节能降耗减排目标的完成情况看,进展并不顺利。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6年上半年,单位GDP能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这两项指标都仍在增长。这其中,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0.8%(见图1),以化学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为代表的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增长3.7%和4.2%(见图2)。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前三季度单位GDP能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继续下降,但要完成全年目标也是不可能的。

必须承认,实现节能降耗和减排目标需要有一个过程。年度之间单位GDP能耗下降的幅度和污染物排放减少的幅度并不总是线性下降,而是有一个由慢到快的过程,这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首先,从经济发展阶段看,我国仍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部分“高耗能、高污染”产业仍然有一定的发展空间。要降低这些行业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需要掌握新的技术,有新的替代产品出现,这需要有一个过程。其次,从产业结构调整看,产业结构的升级、产品结构的调整和节能环保措施的见效也都要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第三,目前我国节能降耗减排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我国资源性产品价格偏低,企业实行节能降耗减排的成本较高,动力不足。一些地方对关闭污染企业下不了决心,放任自流。第四,各种政策支撑条件还不到位,政府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对环境违法处罚力度不够,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一些地方对环境保护监管不力,甚至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倾向。

事实上,尽管完成节能降耗减排目标非常艰巨,但无论是单位GDP能耗还是主要污染物排放,2006年上半年这两个指标的增长幅度都比前几年有明显的回落。2006年上半年工业化学需氧量和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分别为0.0066吨/万元(工业增加值)和0.0273吨/万元(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1%和10.8%。2006年上半年,GDP和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9%和13.2%,分别高出上年全年0.7和1.6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增长率由2003年的12.8%、2004年的8.5%和2005年的6.1%回落到2006年上半年的0.8%,COD和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增长幅度分别比2005年全年下降1.9和8.8个百分点。由于突出抓了钢铁行业这一重点耗能大户的节能措施,2006年上半年钢铁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2%,明显低于全行业的水平。2006年上半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增长主要受城市污水处理率和火电厂脱硫率较低的制约。我国城市污水中COD排放量占COD排放总量的60%以上,而2005年底城市污水处理率只有52%,全国还有278个城市没有建成污水处理厂,有30多个城市约50多座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不足30%或者根本没有运行。我国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量已超过全国排放总量的60%以上,而2004年底全国火电厂脱硫率仅为15%,火电厂脱硫设施进展低于预期。今后一个时期,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和火电厂脱硫率将是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主要途径。(见图1、2)

三、完成节能降耗减排目标是2007年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07年节能降耗减排目标仍然是单位GDP能耗降低4%,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2%。考虑到我国资源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和2006年这项工作的实际进展情况,完成节能降耗减排目标将成为2007年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不仅关系到“十一五”规划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也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能否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这一目标如果不能如期完成,后几年节能降耗减排的任务将更加艰巨,压力也将更大。在我国经济总量迅速增长的同时,如果能源消费总量进一步增加,将难以遏制主要污染物减排的增长势头,煤电油和其他资源供给可能会再度趋紧,资源性产品价格可能会再度走高,资源瓶颈和环境压力将进一步突出。这反过来对经济增长将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正因如此,2006年12月9日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会议提出,2007年将以节能降耗和污染物减排为重要抓手,进一步加大节能降耗减排工作的力度,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增长方式转变、促进质量和效益提高(即做好“一抓三促”工作)。这次会议把加大节能降耗减排工作力度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认为只有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才能把过高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降下来,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反过来,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又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现实有效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根据新的节能降耗减排目标和新的政府工作思路,我们认为,2007年节能降耗减排工作将成为政府政策的一个重点和中心环节,旨在促进宏观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宏观调控政策也将体现节能降耗减排工作的要求。预计2007年政府将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通过产业政策、税收政策、价格政策、信贷政策等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以及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力求完成全年节能降耗减排目标。

2007年将继续加大节能降耗减排工作的投入力度。以重点行业和重点项目的节能工作为重点,抓好钢铁、有色金属、煤炭、电力、石油石化、建材等重点行业和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重点企业的节能工作,继续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加大国债资金对节能降耗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增长速度将继续超过经济增长速度,占GDP的比重预计将从2001年的1%和2005年的1.3%增长到2007年的近1.5%,其中国家财政将重点投向环保重点工程和生态保护项目。拓宽环保投融资渠道,鼓励企业增加环保投入,积极引导外资和社会资金参加环保建设,形成多元化的环保投入格局。

在产业政策方面。将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形成一个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产业体系。继续推进产业过剩行业的结构调整,依法淘汰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落后生产能力,做好小钢铁、小水泥、小化工、小造纸、小皮革等项目的关停并转工作,完善市场退出机制;进一步推动钢铁、水泥、电解铝、煤炭等行业的企业兼并重组;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推行清洁生产,努力实现增产减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有序发展替代能源。

在投资政策上。继续把好土地、信贷两个闸门和市场准入门槛,适当提高并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在土地、环保、节能、技术、安全等方面的准入标准,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把好新上项目的市场准入关,从源头上节约能源消耗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在信贷政策上。建立健全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严格限制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和产能过剩行业劣质企业的贷款,严把资金关。对有偿还能力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污染治理项目,银行将给予贷款扶持。

在税收政策和价格政策上。积极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完善资源性产品的价格,促进资源的节约和高效使用。提高资源税税率和资源补偿标准,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制定有利于节能降耗的财税政策,支持重大节能工程建设、重大节能技术和高效节能产品的推广。建立能够反映污染治理成本的排污价格和收费机制,实施城镇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的收费政策。逐步提高工业企业排污收费标准,建立企业保护环境的激励机制和减少污染排放的约束机制。通过实行优惠的脱硫上网电价补偿脱硫成本,全面实施二氧化硫排污收费制度,通过排污权交易制度促进电厂安装脱硫装置。完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差别电价和水价政策。

节能降耗半年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网管理 资料管理 实用有效

1 前言

孤东油田油区电网始建于1985年,至今已有27年,目前共有6-10kV配电线路57条(其中6kV线路51条、10kV线路6条),线路总长566km。虽然2010年更新了7条线路,但电网的整体管理水平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安全供电和节能降损是油田开采电力管理的两大主题。而节能降损是衡量和考核电力技术管理的一项综合性经济技术指标。降损由技术降损和管理降损组成。技术降损是基础,管理降损是关键,是电力技术管理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径。如何改进和加强电力节能降损管理工作,提高孤油田电网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成为当前油田电力技术管理的首要任务和重要课题。

2 孤东油田配电节能降损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配电网布局和结构不合理

由于孤东油田电网并不是纯粹的油田生产线路,油井打到那里,线路就延伸到那里的状况,因此线路布局很不合理;油井及油井线路分布广、散,超供半径线路多,线路的空间距离超长,迂回和"卡脖子"供电线路多,配电线路上负荷点多分散,配变供电点离用电负荷中心较远,导线截面选择与载荷不匹配等,因此配电网结构非常不合理。

2.2供电设备陈旧老化,损耗严重

在线路上的某些地方,高耗能配电变压器和用电设备仍在使用中,部分导线残旧,线径较细,导线截面小,载流量大,线路损耗较为严重。另外,配电网中相当多的故障是由接点处的电阻发热引起的。一般接点处的接触电阻往往大于两端材料的电阻,即使在正常负荷电流情况下也会产生严重发热,从而又加剧导体接触电阻上升,产生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接触部分烧坏,引起故障。

2.3配电变压器损耗严重

存在着配电变压器容量与实际用电负荷不匹配,“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在有些地方较为普遍。

2.4管理损耗大

用户违章用电和窃电损耗、抄表核收的差错损失、用户表计使用和更换管理上的疏忽,容易造成电能损失,有些临时性季节用电报装管理不严,存在无表用电以及其它的不明损耗。部分配变未设置补偿装置,存在无功损耗现象。

3 孤东油田电网节能降损的技术措施

3.1 建设性措施

孤东采油厂的电网建设和改造按照"供电安全可靠、运行经济灵活、网架结构合理、电能质量合格和便于维护管理"的原则规划、设计,坚持统一标准、讲求实效、先易后难、分步实施,保证了技术降损工作有良好的基础。

从节能降损的角度考虑电网布局,关键是合理选择供电半径和控制最长电气距离,供电半径根据油井负荷分布并按电压降进行选择。施工时尽量达到短半径、多布点、小容量、多供少损、电压合格的要求,配电线路半径控制在15km以内。

导线截面选择合理,考虑远期负荷增长的需要,导线在通过正常最大负荷电流时产生的电压损耗,正常运行时高压配电线路电压降不超过5%,电流密度不超过1.65,每回出线输送功率一般不应超过2000~3000kVA。

作为配电线路其电能损耗的绝大部分在主干线段,降低干线段上的电能损耗是线路节能降损的一个主攻方向,减少干线段的电压还能提高全线路的电压质量。对于干线段的技术降损可采取多种方法,比如采取增大导线截面,提前分流,转移负荷等。

3.2重视和合理进行无功补偿

提高线路功率因数,减少无功功率的输送不仅对提高配电网电能质量,而且对降低线损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运行中的变压器,其消耗的无功功率是消耗的有功功率的几倍至几十倍。无功电量在电网中的传输中造成大量的有功损耗。在负荷的有功功率不变的条件下,提高负荷的功率因素可减少负荷的无功功率在线路和变压器的流通,达到减少无功功率在线路和变压器中引起的有功损耗,降低线损。

鉴于当前孤东电网功率因素普遍较低的特点,开展电网无功补偿工作已刻不容缓。为此,水电大队加强了对线路功率因数的考核,规定对功率因数不达标的线路进行处罚,使各线路管理队加强了对线路功率因数的管理,加大了无功补偿力度,各队对无功补偿严格按"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采取集中、分散和随变压器补偿相结合的方案。

一是在设有安装集中补偿装置的变电站母线上加装补偿电容器,使无功得到平衡。

二是在线路长、负荷大的线路上安装并联电容器进行分散补偿,其补偿的原则服从于无功补偿总体规划和尽可能提高补偿经济当量,每一条线路的补偿容量取配变空载无功总功率的1.1~1.3倍为宜。

三是容量为30kVA及以上的配变应随变压器就地补偿,使配变自身无功损耗得到就地平衡。

四是在7.5kW及以上、年运行时数在1000小时以上的电动机上进行随机补偿,效果较佳。

五是在10/0.4千伏配电变压器中广泛采用低压侧集中补偿的无功补偿方式,可以把占配电网无功功率41.4%的无功就地平衡,可大大降低有功损耗和电压损耗,又可以满足负荷变动时最低补偿的需要,避免了轻载时的过补偿。

针对运行实际,对全厂6座变电所3个高压配电室的18个电压互感器柜进行了调查分析,技术改造了8个电压互感器柜,从而有效降低了孤东电网6KV系统发生电网谐振的次数。

3.3积极选用节能型变压器

加快高耗能变压器及计量装置的更新改造,是节能降损工作的关键。根据油田的用电特点选择较为灵活的结线方式,并随各变压器的负载率及时进行负荷调整,以确保变压器运行在最佳负载状态。变压器的三相负载力求平衡,不平衡运行不仅降低出力,而且增加损耗。我们一是大力度选用S11系列变压器,加快现有高耗能变压器的技术改造,淘汰JB500-64标准的变压器,降低变压器本身的损耗。油田在最近几年的施工中,注意了变压器的选型和匹配,对单井用电,选用S11系列30kva变压器,严格控制大容量变压器。二是强化计量装置的技术改造,油井用电采用一台变压器配一台计量箱,尽量采用单井单计,用电计量装置安装在供电设施的产权分界处,提高计量装置的准确度,高供低计的用户选用S级的电流互感器,电能表选用86系列宽量限的电能表;高供高计的用户选用S级多线圈互感器,电能表宜选用多功能全电子式的,减少因计量装置造成的损耗。

3.4 变电所主变经济合理的运行

所谓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是指它在运行中,所带的负荷通过调整后达到合理或基本合理值,此时,变压器的电功率损耗率达到最低值,效率达到最高值。这一运行状态(变压器负载率为40%~60%之间)就是变压器的最佳经济运行区。这是降低变压器和电网电能损耗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提高供电可靠性和适应配电网络季节性强,负载波动大的特点,35kV变电站两台同容量主变并列运行,两台主变的投切根据临界负荷而确定,主变应强调经济运行以减少主变损耗。当变化的负荷(二次侧负荷S)小于临界负荷(负载)SIJ时,切除一台主变运行较为经济,而大于临界负荷时则两台主变运行较为经济。10kV配电变压器的损耗占配电网损很大的比例,配电变压器运行不经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配变容量的选择不尽合理,安装位置又不恰当,加之管理不善等因素造成电网损耗过高。因此,合理选型和调整配变容量,提高配变平均负荷率,是配电网络节能降损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配电变压器其运行的实际铜损等于铁损时,工作效率最高,负载率为最佳负载率。

4 孤东油田电网节能降损管理措施

4.1加强线损管理

水电大队成立节能降损领导小组,设专人负责。建立健全线损管理工作的目标管理制度,将线损指标分解到线路、配电变压器台区和管理人员,严格考核,奖惩兑现,用经济手段来保证降损工作的落实;建立线损分析例会制度,定期开展理论线损的计算工作,根据现有电网接线方式及负荷水平,对各元件电能损耗进行计算,以便为电网改造和考核线损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不断收集整理理论线损计算资料,经常分析线损变化情况及原因,为制定降损方案和年、季、月度线损计划指标提供依据。

4.2加强电度、电费抄核收管理工作

健全抄表、核算和收费管理机构,强化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完善抄核收管理制度,实行定期轮换抄表收费工作制,防止了错抄、漏抄、少抄、估抄等现象的发生。电量的计算以电能表抄见电度数为依据,不能以回收电费数为依据,对错抄、错算、漏抄表者经核对后,准予更正。线损及变压器的损耗电量,由产权所属各单位承担,在产权分界处未装计量的采取理论计算,将用户所引起的损耗电量加到用户售电内。实行微机管理收费。抄表人员必须在规定的日期抄取用户实际用电量并输入微机,加强抄表和核算工作,提高了电力网售电量统计的准确性。

4.3合理安排调度,改进电网运行

改进电网运行是不需要花钱或花钱不多就能奏效的措施。注重电网的经济运行和科学合理地安排经济运行方式,一直是我们降损工作的重点。根据不同季节用电的特点将安全与经济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其经常处于经济合理的状况下运行,如何解决经济运行与安全系数降低的问题,是从事电网经济运行过程中不可回避的矛盾。我们采取了以设备安全可用为前提,以经济运行为策略,根据电网分布以及主变参数,画出变压器有功损耗曲线,作出不同负荷时的损耗曲线图,可变损耗等于不变损耗时的负荷点,也就是经济点,然后严格按此并、解两台主变,通过科学计算和实际操作使线损下降。我们准确掌握负荷的变化情况,制定科学经济的电力运行方案,同时在电力设备需要检修时做到统一合理安排,尽量避开用电高峰,减少停电次数和停电时间,降低损耗,增加供电量。

电网在正常运行方式下是比较安全和经济的,但在检修方式下或事故异常运行方式下电网的功率损耗比正常运行方式要大。因此我们平时工作中就加强设备检修的计划性,缩短检修时间,杜绝重复停电,增加供电量,为了确保供电可靠性,采取环网供电,当某一段线路需工作时,我们均可不停电倒负荷,通过合环、解环把负荷倒为另一条线路带。

4.4进行用电治理,降低电量

水电大队还将“单线路承包”工作与用电负荷调查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对每条线路的用电负荷调查、核实用电手续及交费情况,会同公安机关、有关科室及相关用电大单位,卡除了用电治理中出现的钉子户及私接乱挂,使用电逐步走向了正规化、合法化的轨道。2011年共卡除变压器6台次,有效地防止了私接乱拉现象和偷漏电行为,减少了采油厂电量的损失。

5 结束语

配电网节能降损是衡量电力企业管理水平的主要指标,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抓。因此,电网节能降损既要抓住电网建设、线路改造、增加无功等硬件工作;又要抓住电力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机遇,大胆强化人员、生产经营、安全、服务管理等软件工作,只有二者密切配合整体联动,才能取得最佳成效,达到节能降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尤克龙 陈旭.10kV配电线路无功补偿节能降损效果浅析.《安徽电力》 2007 第2期.

[2]夏尊禹 周明.提高用电负荷的功率因数是配电线路降损的有效措施 《中国科技信息》 2007 第11期.

[3]宋玉鹏.合理选择配网线路无功补偿的地点和容量,实现配网线路降损节能和电.《中国科技博览》.2009 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