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指导(精选5篇)

  • 中考指导(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1中职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目前,青年失业率高于社会总体失业水平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现象,也是世界各国政府共同面临的难题。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再加上新成长的劳动力,使劳动力供给总量增大,就业矛…

中考指导(精选5篇)

中考指导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职学生;就业现状;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6013002

1中职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目前,青年失业率高于社会总体失业水平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现象,也是世界各国政府共同面临的难题。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再加上新成长的劳动力,使劳动力供给总量增大,就业矛盾日益突出。而自1998年高校扩招、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职业教育转型后,就业形势更为严峻。

与大学生“就业难”相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一枝独秀,《2012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显示,“十一五”期间,全国共计有2800多万中职毕业生进入各行各业,与普通高中毕业生数量基本持平。特别是2009年以来,每年中职毕业生人数都超过600万,直接就业人数超过500万。从产业分布情况来看,在第二、第二产业就业的中职学生占了绝大多数;从就业渠道看,通过学校推荐就业的毕生生数占到总毕业人数的80%。

然而,在中职生高就业率的同时,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对口就业率不高,学非所用的现象比较严重。中职教育主要是培养从事生产一线操作或管理技术工作的人员,其就业优势就是专业特长。但实际上,只有不到一半的毕业生初次就业所从事的岗位与所学专业基本对口。二是就业稳定性差,“跳槽”频繁。根据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中职毕业生对首次就业单位的忠诚度较差。相关调查问卷显示,在被问到“您期望在目前工作单位的服务年限”时,超过90%的中职毕业生回答最多一年,许多毕业生尚未实习期满就换了单位。三是劳动关系不明确,工资等福利待遇不到位。虽然与用工单位存在着事实劳动关系,但大多数毕业生并未与单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或只有劳务合同,本应由企业承担的社会保障金无法保障;甚至有些中职毕业生的工资还要低于其他同工种员工,晋升和发展的空间也十分有限。

究其原因,除了普遍认为了社会问题、政策原因、个人及家庭因素外,笔者依据多年从事职业教育的经验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存在的不足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2目前中职学生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

一是缺乏就业教育的大环境。片面地把就业教育理解为一门或几门具体的课程,没有真正把就业教育理念渗透到职业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机制缺陷突出。

二是教材内容枯燥乏味,强调理论而忽视实际。现行教材每个章节都是基本理论一二三,通篇大道理,课后的练习也比较空洞,对文化基础较差、青春期逆反心理较强的中职生来说很难操作,导致学生失去学习与实践的兴趣。

三是教师知识与能力的欠缺。除了心理健康课要求教师具备心理指导师资格外,其他承担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基本上没有任何培训经历,特别是一些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如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完全依靠个人经验对学生进行指导,根本无法体现其严谨性与科学性。

四是课程设置不符合学生心理和认知规律。如心理教育应贯穿中职学习的始终,而不是一个学期结业这么简单;职业道德教育应根据专业不同有具体内容,而非照本宣科的公共课;职业生活规划是一个动态系统,学生后续的规划管理完全没有跟进。

3中职学校如何有效地进行就业指导

(1)帮助学生了解社会需求,把握就业市场导向。中职学校作为职业教育机构,在确立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定位的前提下,应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社会需求,从而自觉地以社会需求指导自身的发展,并在教师指导下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例如,在学生的入学教育阶段加入就业基础教育也就是专业认知的教育。可以与企业合作,让学生实际感受相关专业岗位,形象生动地展示专业特色。再辅以学校专门的专业介绍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又如,毕业季的校园招聘会,不仅要求毕业班学生参加,而且要求低年级学生参加,使学生对社会需求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此外,可以利用学校资源建立经常性的实习场所,如计算机专业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承揽校园局域网的安装和维护,由学校付给一定的报酬等,让学生提前进入职业状态。

(2)做好就业意向教育。首先,要帮助学生客观认识和评价自己,树立积极的择业心态。面临求职与毕业,中职学生只有在客观分析自己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基础上,将个人求职意愿与社会的客观需求有机结合,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这一要求在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课程中应作为主要内容体现出来。其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要帮助学生树立“大就业”观念,特别要提醒学生不要把个人兴趣爱好当作择业的先决条件。在初次就业时可以适当降低择业的期望值,要做好“先就业再择业”的思想准备。学校在教师德育课教学和其他课程的德育渗透中应有具体要求,形成就业教育的大环境。第三,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开展创业教育。学校可利用优秀毕业生报告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或者可以奖励创业的方式,树立典型,带动创业理念的形成。

(3)进行角色转换教育。从学校人到职业人,中职毕业生要经历身份转换和心理转换的过程。如果能在学校就业教育阶段提前完成这一转换,真正就业时就比较成熟了,这才是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首先,帮助学生树立全新的实践观,利用一切机会使学生进行自我实践锻炼,塑造自己,改变自己。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把自己的身份当作企业员工,主动接受“劳动纪律”而非“学生守则”的约束,主动履行“岗位职责”而非遵守“行为规范”。如果学校在学生评价体系中加入并加大社会实践的考核,比教师照本宣科的单纯说教要有效得多。其次,帮助学生树立恰当的处世观,培养良好的处理社会人际关系的心理。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引导学生尽力做到对老师、对家长、对同学、对其他人的客观评价,做到坦诚相见,诚实守信,同时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的心态。还应强调学生的礼仪礼貌,尊重他人,乐于助人。这样,通过长期的培养与训练,使学生树立恰当的处世观,培养其良好的处理社会人际关系的心理素质。

(4)加大择业技巧教育。中职学生年龄偏小,生活阅历简单,难免在求职时处于被动和劣势,很有必要加强择业技巧教育。目前中职学校在择业教育方面仅开设的职业礼仪课,而且最大的问题是操作性不强,老师的教学类似表演,学生的学习不具备实战性,因此意义不大。要改变这一状况,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尝试。一是变礼仪课为择业技巧实训课,对学生进行日常的礼仪训练,包括形象设计、语言表达、求职信写作等,成立专门的训练团队,规定训练任务和标准,经过长期训练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是通过组织模拟招聘或鼓励学生实际参加招聘,锻炼学生的实战能力。要求学生在校期间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模拟或实际招聘,并写出书面总结报告,作为学生成绩的一部分参加学生评价。

(5)加强师资培养。专门的就业教育是操作性、实践性、科学性突出的教育,要想真正取得实效,教育者的素质至关重要。学校的心理课教师,是否定期培训,是否有专门针对本校学生的教育模式?可以选派教师去专门的职业规划机构实习,只有掌握专门知识,对学生的指导才有实际意义。礼仪课教师也应接受正规的培训,而不是自己摸索,然后给学生依葫芦画瓢。

参考文献

[1]王志霞,姚亚力.中职学校市场营销课堂教学的反思[J].科技创新导报,2010,(34).

[2]刘鹏.关于中职就业指导课问题及对策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23).

中考指导范文第2篇

根据近几年来中考题目的研究,发现主要是以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综合能力为主,进行有科学价值与教育价值的考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发展,感受到数学的价值。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新教材的特点,重点从复习方法上谈谈个人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1)紧扣大纲,精心编制复习计划,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初中数学内容多而杂,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三年的教科书中,学生往往学了新的,忘了旧的。因此,必须依据大纲规定的内容和系统化的知识要点,精心编制复习计划。复习计划制定后,要做好复习课例题的选择、练习题配套、作业筛选。但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们经历了三年的学习,课本内容是新鲜有趣的,进行的是探究性学习,通过谈论交流,大家对各门学科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学习的过程是愉快的,普遍的感觉都很有兴趣。而复习要进行知识的整合与梳理,还要适当重复已经学过的内容,有的同学会觉得枯燥无味,导致成绩提高缓慢,甚至下降。还有同学对自己的复习目标不明确,对于中考复习,可能有的人没有兴趣,但是不得已的事情也得做,只是出于被动学习,于是出现消极、懒散的状况。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要鼓励同学们从思想上提高对复习的认识,还要根据自己的愿望确定目标、树立信心进行主动复习。要提高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在老师的指导下也让学生自己制定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加强交流与合作,采用灵活有效的复习方法。更重要的是一定要以教材为范本,熟悉考试说明,明确考试要求和考试范围,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复习计划。学生的复习计划和教师的复习计划和谐统一后,告诉学生复习要做到心中有数,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和复习内容。在复习的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对复习材料和内容、题型感兴趣。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生的最好刺激时间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借助新颖有趣的内容和题型,把知识串联起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全面提高复习质量。首先很抓基础基本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公式等,很抓基本技能包括计算能力、作图能力和简单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等。如目标检测题中有关代数式的求值题,用解方程的方法求出字母的取值,再代入计算,利用一定的方法变形后,直接计算就是一种技巧性的应用,其实也是基础知识的再现。就近几年的中考题来看,考查的内容都是很基础的。只有对基础知识理解透彻,清楚了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面对具体的问题时才能产生条件反射,再去把握基本的解题思路。再难的题目无非是基础知识的综合和变式。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我们要做出明智的选择,就是很抓基础。基础是实力、是本钱,心理素质是发挥我们实力和本钱的条件。其次要识记理解融会贯通。目前正在进行章节复习阶段,每一节不是简单地按照课本章节重复,而是按知识类型与结构划分的,便于理解和系统掌握。如“两个非负数的和为零”可推广为“有限个非负数的和为零,那么每一个加数都是零。”再次,知识应用,练习提高,如代数式、方程、函数之间的区别于联系。以二次三项式为例,可讨论的相关内容有:二次三项式的分解因式、何时代数式的值为零、值为零即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求解问题,何时代数式的值大于零或小于零、又转化为不等式与二次函数问题的讨论。二次函数相关题目的解题过程,又是代数式变形及解方程等基本数学方法的再现。如果基础好,通过复习可达到熟能生巧。而基础较差的同学却要加倍努力才能熟悉,否则就是夹生饭。这就需要通过做各式各样的题来实现复习目标。做题的过程也是对知识的理解过程。多做题既增强了记忆,又使理解能力得到提高。因此,复习也要经过多次反复,多次练习,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解题体会对知识的运用,掌握各种解题思路,才能达到举一反三,做到心中有数。只有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增强应考的底气,从而达到真正的教学效果。

中考指导范文第3篇

一、给学生一些自学的钥匙

初中数学的学习主要是数学概念、公式、原理(包括公理、法则、定理)、解题的学习。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数学知识隐含的育人功能,即在学习数学知识中,学生如何培养自己的能力和品质。初中生的自学能力一般不强,在自学较抽象、严谨、系统的数学知识中会遇到很多困难,甚至不知如何去学。所以,指导学生自学首先应给学生一把钥匙(或称模式),即各类数学知识一般如何去学,在学习知识中如何培养能力和品质。

(一)数学知识的学习

1.如何学习数学概念

数学概念一般可从以下方面来学习:(1)弄清概念是怎样提出、引入、形成的;(2)概括定义;(3)剖析定义;(4)把握表示概念的符号;(5)理解概念的数学语言表述;(6)举正、反例子说明;(7)比较、区别类似概念;(8)应用概念。

2.如何学习数学公式

数学公式一般可从以下方面来学习:(1)认识公式是如何提

出、引入的;(2)弄清公式的归纳、推导或说明;(3)分析公式结构特点、记忆;(4)考虑公式的特例、推广;(5)注意公式的串联;(6)搞清公式的变式;(7)应用公式。

3.如何学习数学原理

数学原理一般可从以下方面来学习:(1)原理是如何引入的;(2)分清原理的条件、结论;(3)理解原理的数学语言表述;(4)考查原理的多种证法(或说明);(5)注意原理的逆;(6)掌握原理有何作用;(7)比较区别类似原理;(8)应用原理。

4.如何学习数学例题

数学例题的学习一般可从以下方面来进行:(1)分析题目的结构特征;(2)尝试寻找解题思路;(3)考虑多种解法;(4)进行题目的变式;(5)考查题目的实际意义。

(二)能力品质的培养

指导学生自学数学,不但要指导学生如何学习数学知识,更要指导学生通过自学数学,学会从学数学知识中培养自己的一些能力和品质。

1.如何培养数学能力

(1)如何培养数学运算能力。遇到数学运算时,一般可从下面几个步骤来进行:①分析算式结构特点;②采取恰当方法,即按顺序运算还是巧算;③正确选用公式、运算律进行运算;④书写

规范。

(2)如何培养数学推理论证能力。遇到数学论证题时,一般可从下面几个步骤来进行:①分析问题的结构特征;②正确选用论证方法,尝试寻找证明的路子;③注意推理严密,书写规范。

(3)如何培养数学应用能力。①学习数学知识时,要掌握其作用;②掌握解决各类数学问题的一般模式与方法;③学会建立数学模型。

2.如何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1)在学习数学概念、公式、原理的形成抽象概括中,经常注意一题多变及挖掘数学问题的内在联系与实际意义,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2)经常注意一题多变、多解、多用,多题一解,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广泛性。

(3)正确掌握解题模式与方法,解题中准确使用数学语言,经常注意题目的妙解、巧解,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4)利用典型错误的分析,问题的分类,选择解答,反例的寻求,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5)在学习数学时,探索问题标新立异之见解,题目独辟蹊径的解答,注意领会数学知识产生、发展的研究方法,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3.如何培养非智力因素

(1)利用一些数学知识的艰难发现与解题的繁杂或受挫,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2)利用数学的广泛应用,妙趣横生的数学问题,数学美及数学家献身数学的事迹,培养对数学、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与情感。

以上数学知识的学习与能力培养的方法,在“指导―自学”试验前印发给学生,以便学生的自学“有法可依”――随时可对照方法来进行自学,让学生在自学中“有路可思”“遵路识其真”以及“教给他们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自学操作的可行性、正确性与有效性,避免随意性与盲目性。这就较好地落实了王永、余文森两位老师在《教学与发展》一文中所讲“六导”中的“导法”“导路”“导思”。

二、给学生一些自学的指导

1.教师要用一段时间按自学模式开展教学,使学生逐步理解自学模式和如何使用模式,也就是要有一段时间牵着学生走。在学习各类知识与培养能力品质的“初级阶段”,教师应教学生如何根据模式来学习,备课时教师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教案,在讲课时,我以“这个问题如何来学呢?”为出发点进行授课,使学生尽快进入独立学习的角色。

2.当学生基本理解了模式的使用后,教师就要根据教材内容适时让学生在课前尝试自学模式的使用,教师在课堂上指导、解答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对普遍性问题当众解释或讲评,这一阶段也就是教师扶着学生走。

3.当学生较熟练地掌握了自学模式的使用后,这时学生就有了较大的自学能力,教师就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学,并鼓励学生不要受模式的限制,创造性地开展自学。教师在课堂上给予点拨、引导、拓宽,解决自学模式中没有涉及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一阶段也就是教师放着学生走。

4.对于一些灵活性问题,特别是一些开放性问题,如举反例说明概念,公式的变式,原理的多种证法,题目的多种解法与变式及其实际意义的考查,数学知识产生、发展的研究方法与思维方法,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探索,去发现真理,培养能力,真正发挥学生自学的潜能。

三、给学生一些自学时间

“指导―自学”贵在让学生自学,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自学时间的保证,而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师指导学生自学的主渠道也应在课堂。因此,一方面在学生尚未理解掌握自学模式的情况下,教师要在课堂上腾出一段时间让学生自学,使学生在自学中领悟教师按自学模式所讲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在逐步掌握了自学模式,逐步提高自学水平的基础上,逐步安排学生在课前独立学习,并要求学生至少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前学习任务。教师在授课中要逐步腾出更多时间来解答学生课前自学遇到的问题,不要不腾出时间而又按照教师自己的设想来讲

课,使学生在课前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而影响后续自学。总之,在学生尚未养成自学习惯与较强自学能力的情况下,不管是课堂上自学,还是课前自学,教师都应用爱心、耐心去检查督促学生的自学,及时了解,及时将学生自学中的各种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使学生的自学顺利进行下去,自学习惯尽快养成,自学能力尽快提高。

四、给学生一些自学空间

中考指导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考英语阅读理解有效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70036

中考英语试卷中阅读理解题的设置目的主要是为了考查初中生的英语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做好中考英语阅读理解题除了要具备扎实的英语学习基础之外,还需要具有超强的阅读理解能力。为了让学生在中考英语阅读理解题中能够获得更高的分值,很多一线初中英语教师对阅读理解的有效指导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由此也探索出很多有效的中考英语阅读理解指导策略。关于中考英语阅读理解,我认为初中英语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作出指导。

一、宁心静气,破解生词

初中生在面临中考英语阅读理解题的时候往往会表现得非常浮躁,过于浮躁的情绪对于他们在中考英语理解中的发挥会起一定的阻碍作用。基于此种情况,初中英语教师在学生中考之前,必须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要求学生在面临阅读理解题的时候能够平心静气,从而有条不紊地对英语材料进行阅读和理解。诸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做阅读理解题之前深呼吸,调整自己的心率;还可以要求学生在做阅读理解题前闭目养神30秒或1分钟,调整自己的心态等。通过这样的做法可以让初中生更好地在阅读理解题中发挥。除此之外,我们知道中考英语阅读理解中一般都会包含很多生词,这也是出题者有意构建的阅读障碍。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在遇到生词的时候不能慌神,应该以自己看得懂的内容为基础,对生词的具体含义进行猜测,从而有效克服阅读障碍。例如,在“We are not singular in our judgment.”这句话当中,动词judge根据构词法得出judgment是其名词,由此就可以很容易猜出该生词的具体含义。

二、限时阅读,提高速度

中考英语阅读理解的内容一般较多,对于阅读速度较慢的学生来说,很多都感觉阅读时间太紧张。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初中英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当中必须要注重对学生的阅读速度进行训练。经过长期的限时阅读训练之后,学生在中考英语阅读理解中的阅读速度和效率一定会大幅提升。在日常的教学工作当中,我经常会根据具体的英语阅读材料篇幅以及阅读材料难度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然后再根据阅读所得对阅读材料进行简要概述。为了检验学生的阅读理解成效,我还经常会结合一些中考模拟试题、真题对学生进行阅读理解限时训练。经过我的长期努力,学生在中考英语阅读理解中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也得以有效提升,大多数学生均在中考英语阅读理解题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诸如,近年的中考结束之后,很多学生都跑过来和我说:“老师,真的非常感谢你平常对我们进行的限时阅读训练。在这次中考中我的阅读理解题做得非常好,感觉时间也游刃有余。”

三、合理排除,确定答案

中考英语阅读理解中会给出很多干扰性选项,因此很多初中生一不小心就会落入出题者的圈套,进而答错题目。基于此种情况,我们初中英语教师在中考之前必须要帮助学生掌握排除法。这里所说的排除法主要是指将一些与陈述事实不符的选项进行排除,还有将一些与时间陈述不符的选项进行排除,将一些阅读材料中没有提到的选项进行排除等。排除了这些选项之后,学生就可以更加快速、准确地确定正确选项,从而有效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在中考之前的一段时间内,为了让学生掌握这种选项排除法,我专门安排了几堂课对学生进行阅读理解选项排除法的训练。训练完毕之后,我还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训练,经过系统的训练,学生在做中考英语阅读理解题中有效运用了排除法,从而有效提升了他们的答题准确性。

四、反复核对,审视答案

中考指导范文第5篇

一.动心动情,让中考作文指导课情趣盎然

初中语文复习课如何避免枯燥乏味的局面,一直是初三语文教师比较头疼的问题,而作文指导课的难度就更大了。近日观摩《中考作文专题复习——拿什么打动你的心》课例,执教者采用多种途径,让学生在复习课上动心动情并务求实效,使得整个课堂情趣盎然,效果显著。

1.制作精美课件,营造情趣。

上课伊始,教者采用春晚节目《说句心里话》导入,视频上孩子们质朴的话语、真挚的情感,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然后老师让学生交流,这个节目为什么能够打动亿万国人的心,巧妙地导入了课题,奠定了整堂课的感情基调,于是学生畅谈心声,感情真挚。

2.引用探究材料,妙趣横生。

为了帮助学生探究抒发真情的误区,教者引用了学生作文中的材料,既有情趣,又有针对性。如《母爱》一文片断:

母亲虽没有在我背上刻下“精忠报国”四个字,却告诉我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她虽没让我经受茅屋草堂的贫困,却告诉我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她虽没有“光阴白待成过客”的经历,却经常告诉我“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并用自己一言一行给我示范。此时此刻,她正伫立于考场大门外,心跳与我同一节奏。想到这里,我的心跳不禁加快,脑中涌现出另一个伟大的母亲——祖国。祖国母亲用她那博大的胸怀养育了一代又一代龙的子孙。于是,所有的思绪化成一种动力——为母亲、为祖国而奋斗的动力。

学生读到此处,在笑声中明白了这种叙述方式的弊病,作文抒情不可夸张矫情,要用简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心声。

3.倡导合作探究,共享情趣。

有一份调查表明,影响学生语言发展的第一因素是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尽管写作是个人化行为,带有隐秘色彩。但学生写作过程中进行合作交流,有助于丰富写作的素材,借鉴结构的技巧,增添思想的深度,也有助于感情的互通、语言的润色以及合作探究的深入化。在这节复习课中,教者重视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品评中考佳作《自行车上的空间》时,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作文材料自我评点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这样学生的讨论就趋于深入,从而得出了从不同维度展开细节描写的方法:1.对比展示细节;2.炼词体现细节;3.多维度透视细节(动作、语言、神态、肖像、心理)。这样,学生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习得了写作方法,也享受了学习的快乐。

二.求实致用,增强中考作文指导课的有效性

提高中考作文指导课的效益,首先要针对学情,了解学生作文的主要问题,然后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其次还要形成序列,进行系统训练;同时,关注作文教学评价,发挥激励指导功能。

1.有的放矢,目标明确

同样《拿什么打动你的心》一课,针对初三学生抒情空泛的现状,将目标定位于运用细节描写表达真情,然后分解为:1.辨别考场作文的几个误区;2.从经典作品中学习几种细节描写的方法。3.用细节的手法构思一个片断。在辨别误区时,教者列举了相应的误区:

片断一:《爱,触动了我的心灵》

爸爸在一次车祸中双腿受了伤,爸爸的皇冠轿车也变成了一摊废铁。我们全家很是悲痛。医院里的医药费已经超过了3万块,这对一个工薪家庭来说,是多么的艰难呀。就在这时,爸爸工厂的全体人员都到医院来看望爸爸,并给我爸爸送来了捐款达5万块,邻居叔叔阿姨们也送来了鲜花以及各种各样的营养品,以前和爸爸吵过架的那个人也来了,医院的病房里像走马灯一样,人来人往。我们全家人都很感动,感受到了一种爱。

片断二: 《师爱,触动了我的心灵》

伟大的老师啊,我爱你,爱你的纯洁无私,爱你的光明磊落,爱你的博学多才。老师啊,你太伟大了,你真的太伟大了,你是伟大的天使,是我生命的救世主,是你把我培养成人,是你教给了我知识,我要感谢你,我要报答你,我要感恩于你啊,我永远忘不了你,你的恩情永远在我的心中。

片断三:《母爱,触动了我的心灵》

在我上初二的时候,有一次感冒很重,没有去上课。天又下着雨,我浑身没有力气,妈妈于是就背着我走了三里路,送我到医院看病,忙里忙外的,我很感动,于是对妈妈的以前的不快就烟消云散了,妈妈的行为触动了我的心灵。

在讨论的基础上得出学生习作常见的几种误区:盲目虚构,任意捏造;一味抒情,感情泛滥;事例陈旧,落入俗套。这样,学生就能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2.训练有序,层层深入

教者训练有序,逐层深入,设计了以下环节:考场作文探误区,经典回放悟写法,中考佳作寻细节,精彩创作写我心,妙笔生花靠反思。每个环节精心铺垫,让学生在自主感悟中领略写法,如在“经典回放悟写法”环节,先投影朱自清《背影》片断: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桔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

然后从多维度透视细节(动作、语言、神态、肖像、心理)描写的作用,为了引导学生认识语言的质朴含蓄,通过以下语句的对比揣摩,充分体会其妙处: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这个时候,我觉得我的父亲是最伟大的人。啊!伟大的父亲,您辛苦了,儿子永远记住您的恩情,永世不忘。

3.当堂训练,评价激励

作文课上教师滔滔不绝讲授满分作文技法的现象比较普遍,而学生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却又写不出精彩的文字。因此,作文课必须少教多学,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练笔、交流、评价。此课教者在课堂上留了20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片断写作训练,题目能触及学生的内心深处,让学生有话可写,有请可抒:

芊芊芦苇,触动了文人的心灵;巍巍“神舟”,触动了国人的心灵;眷眷亲情,触动了游子的心灵;殷殷师恩,触动了学子的心灵……同学们,相信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里,一定也会有许多触动你心灵的人或事。请以“,触动了我的心灵”为题,构思一个细节(200字左右)。

课堂上在3名学生朗读习作以后,教师没有急于自己评价,而是让学生互相评价,这样既凸现了教学目标,又让作者易于接受。课临近结束,教者让学生用一句话小结收获,这样的反思更贴近学生,也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反馈。

三.锐意创新,增加中考作文指导课的深度

套话作文、应试作文,让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成了模式,也制约了语言、思维等能力的生成和发展。写作是一项言语综合活动,作文复习课同样也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思维去表达,激发学生的最大潜能。作文教学应该鼓励学生创造,允许、鼓励他们创造性地表达生活。因此,作文复习课要关注学生独立思想之形成,加强思维训练。

下面以《感悟点题——让作文有点深度》一课为例。教者先指导学生认识“画龙点睛,卒章显旨”的写法,接着品读美文《篱笆上的铁钉》,然后用点题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悟。在学生发言后,教者总结归纳:

从父亲的角度:是啊!当孩子犯了错误后,为人父母者正确地引导才是孩子成长道路最为重要的指明灯。

从儿子的角度:是啊!当身处孩提的我们,多么渴望在成长的道路上多一些帮助,多一些引导啊!

从钉洞的角度:心灵中的伤害比任何的伤害来得都更为严重

从为人的角度:管好自己的嘴,管好自己的行,做一个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

这样,教者巧妙地从文本中涉及的人和事选取四个角度,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接着以寓言故事类文章为例进行能力迁移训练,提示学生思考角度:①从文本内容的角度;②从文本中心的角度;③从情感体验的角度;④从人生态度的角度;⑤从教育引导的角度。最后总结:刚才我们通过两篇文章,初步理解了感悟的有关内容,下面请同学们想一想,在作文时,我们如何来感悟?又怎样表达感悟?接着指导方法,如何感悟:作品的价值取向,发散性思维,多角度思考。表达感悟:抒情式,议论式,平淡式,寓意点破式,升华哲理式……最后让学生以“ 走进我的青春”为题,进行作文构思训练。这样把作文与思想、思维密切联系,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建构和完善。

叶圣陶先生说:“无论写什么东西,立场、观点总得正确,思想方法总得对头。”训练思想的涵义在于,“是要使人有真切的经验来作假设的来源;使人有批评、判断种种假设的能力;使人能找出方法来证明假设的是非真假。”作文教学强调创新思维,创新作文需要学生的个性化思想,思想的历练可以拓宽学生的视界,深化思想的深度,领悟生命的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