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旅游(精选5篇)

  • 公司旅游(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目前旅游上市公司比较常用的绩效评价方法主要有利润率分析法、盈亏平衡分析法和边际分析法。这些方法大多财务指标单一,缺少系统化分析;选取数据较少,方法过于简单;评价模型过于片面,不能从整体上评价公司业绩。为避免上述缺点,本文选取代表上市公司各项能力…

公司旅游(精选5篇)

公司旅游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因子分析;综合评价;经营业绩;旅游上市公司

1引言

目前旅游上市公司比较常用的绩效评价方法主要有利润率分析法、盈亏平衡分析法和边际分析法。这些方法大多财务指标单一,缺少系统化分析;选取数据较少,方法过于简单;评价模型过于片面,不能从整体上评价公司业绩。为避免上述缺点,本文选取代表上市公司各项能力的13个具体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使得分析结果更加全面、准确。

2数据及指标选取

2.1样本公司的选取

按目前上市公司的行业类型划分,旅游业上市公司隶属于社会服务业,根据经营特点又可分为酒店类、景区类和综合类。

本文统计了2008年沪深两市旅游上市公司,剔除3家ST公司(张家界、东海A、东海B),最后得到样本公司25家(其中酒店类8家、景区类7家,综合类10家)。

2.2数据的选取

因为旅游行业经营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很多突发事件的影响具有滞后性以及不均衡性,即对不同类型的公司有不同程度,甚至不同性质的影响。为了得到客观的分析结果,本文选取的25家样本公司以1990(或上市年份)至2008年为研究区间,取其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

2.3指标的选取

为保证评价的客观准确,本文指标的选取遵循4M原则,即有意义,可测量性,可控性,实用性。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财务报表严格遵循了公认会计准则,具有较高的可比性,所以本文从中选取了不同方面的13个财务比率指标,分别为:销售净利率、营业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总资产周转率、长期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

3旅游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一种寻找隐藏在可测变量中,不能或不易直接观测到,但却影响或支配可测变量的潜在因子,并估计潜在因子对可测变量的影响程度及潜在因子之间关联性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3.1数据的整理及标准化

本文以25家旅游业上市公司自1990年(或上市年份)至2008年各年份的年报中的13个财务指标汇总数据的平均值为基础,计算出各指标的均值作为样本代表值并标准化处理。进一步检验,KMO值为0.605,属于中等偏上水平,巴特利特检验值显著性为0.000,两者都通过了检验,说明数据具有相关性,适合作因子分析。

3.2指标相关性分析及因子提取

运用spss软件分析,可以得到指标相关系数矩阵和特征值与方差贡献。所选的13个指标之间大多是呈正相关关系,因子1的特征值占总方差的比重约为39%(旋转前),前4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可以达到88.80%,因此选取前4个因子对业绩进行评价。为了便于解释因子含义,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对因子进行旋转,得到表1所示的经过旋转的因子载荷矩阵。

从因子载荷矩阵表1中可以看出,因子1对销售净利率、营业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有很高的载荷系数,这些指标均与盈利能力密切相关,命名它为盈利能力因子。同理,把因子2、因子3、因子4分别命名为运营能力因子、偿债能力因子和成长能力因子。

3.3基于因子分析的旅游业上市公司业绩评价

(1)各样本单个因子得分。

通过因子对旅游业上市公司的业绩进行分析评价,我们既想知道企业在不同方面的经营能力,又希望了解各个公司的综合能力,就需引入因子得分方程。在spss的运算中,可以得到因子得分矩阵(见表2),我们以原有变量表示因子就能得到因子得分方程。

为方便计算,将表2中第一列指标分别以X1、X2、……、X13简化表示,得因子得分方程:

因子1得分=0.299X1+0.295X2+0.285X3+0.274X4-0.031X5-0.077X6+0.003X7+0.070X8-0.090X9-0.069X10-0.015X11-0.065X12-0.052X13

同理,可以得到因子2、因子3和因子4的得分方程(略)。

将25家样本公司的指标值代入因子得分方程,计算各因子的得分,通过得分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偿债能力及成长能力进行分析和排名(见表3)。

由得分表3看出,4个因子的得分排序很混乱,说明从总体上旅游上市公司的盈利、资产运营、偿债、成长四个方面的能力没有规律,典型如华侨城A,其盈利能力排名第一,而偿债能力和资产运营能力却排名靠后,这与其投资高风险、高利润、高投资额的地产业有关。单个因子得分对公司整体经营业绩评价时缺乏说服力,需要进一步建立综合业绩评价体系。

(2)各样本综合业绩的评价模型。

在得到单个主因子得分之后,以每个主因子方差对总体方差的贡献率作为系数,即可得到因子综合得分:

??F=∑ni=1WiFi??

其中,Wi为旋转后的第i个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Fi是其因子得分,本文n=4。得出25家旅游上市公司的因子综合得分:F=27.575%F1+23.483%F2+21.256%F3+16.486%F4,得分如表4。从得分来看,得分最高为丽江旅游,最低为新都酒店,排在前列的公司的经济效益比较好、运营稳定、发展能力强。按照业务类别来看,景区类和综合类旅游上市公司囊括前五名,这两类公司的整体业绩明显优于酒店类。

4研究结论

本文选取多个指标概括财务状况多个方面,这样保障了指标的完整性、客观性。另外,通过因子分析法,再计算因子综合得分,就可以客观、明确的定位每家旅游上市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避免了主观因素,保证了综合评价体现客观性和完整性。通过分析得出以下启示:

从以上得分情况,可以看出旅游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本文的研究表明综合类公司的经营业绩整体上优于景区类,而景区类又优于酒店类。进一步研究其报表中的净资产收益率,综合类旅游公司最高,景区类次之,酒店类最低。说明综合类公司因业务全面,通常涉足地产、会展、交通等与旅游业相关的高利润行业,业绩普遍较好;酒店和景区类旅游公司由于产品和服务的同质性导致竞争日益激烈,盈利能力不强,单纯依靠增加收入降低成本的方法来获取高收益的空间不断缩小,发展能力不足,管理模式和经营范围有待改善和拓展。

任何经济活动都会面临长远效益和近期效益的权衡问题,旅游上市公司也不例外。不仅要追求近期效益,更要有战略眼光,注重长远发展,长期和短期相结合,这样才符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旅游业发展应该做到:政府指导下的循序渐进发展;资源得以永续利用的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发展。

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态势及发达国家旅游业发展的经验来看,我国旅游业发展还有很大空间,所以目前旅游上市公司应该改善旅游基础设施,积极宣传,提高旅游质量和消费水平。规范公司治理机制,改善财务状况,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重组介入利润高增长行业,完善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将旅游业做细、做大、做强,实现企业稳健、持续的经营,最终提升企业价值,使旅游上市公司走上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王晓芳,王学伟.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证券公司竞争力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8,(1).

[2]?@吴海民.我国旅游业上市公司运营效率评价研究——基于2005年截面数据的DEA包络分析[J].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1).

[3]?@刘立秋,赵黎明,段二丽.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经济效益评价[J].旅游学刊,2007,(04).

[4]?@白玉,董理.民营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的因子分析法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4,(06).

公司旅游范文第2篇

为增加实践经验,我利用学校安排的课程实习时间,再根据自身的优势及专业能力,找到了相关于本专业的实习单位及岗位。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在企业完成相关的实习任务。

经朋友的帮助,我有幸在海口通达假日旅行社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实习生活。我很感谢朋友以及公司给我这样的难得机会,同时由衷地感谢公司同事在此期间对我无微无至的照顾以及帮助。

年月日-月日,我在海南省海口市通达假日旅行社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习活动,在实习期间,我主要以旅游市场调研和办公室文秘类工作为主。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我得以亲身体验社会,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并获得把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实践相结合的机会。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旅行社的经营、管理及组织结构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实践中使我认识到旅游业的一些基本情况,以及其对地区乃至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补充了自己有限的理论知识,提高了实际的操作能力。

虽然第一次进旅行社工作,并且仅有短短的两个月,但通过近期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平日在学校里老师悉心的教育,我对海南旅行社的发展也有一些粗浅的想法与建议。

目前,海南旅行社主要面临着三大问题:

第一,同行业激烈的竞争。从海南建省并确定旅游业为海南经济支柱性产业之一到现在,包括大大小小,国内国际的旅行社不下160家,特别是90年代,海南省经批准注册的国内、国际旅行社达1千多家。面对一个海南,在有限的旅游资源开发下,共同存在着如此多的竞争者。所以,海南旅行社面临着极为激烈地竞争。

第二,优秀员工流失问题。现在很多企业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优秀员工的流失,旅行社作为服务性企业,人员具有高流动性。我在公司实习的短短二个月中,就有一位优秀的导游想离开,但不知道经理用了什么方法留住了她。这不是一个小问题,人才的流失将带来一系列问题,如企业机密泄露,客户流失,成本上长升等。所以,旅行社应该重视这一问题。

第三,旅游市场混乱。相信到海南旅游过的人,都知道海南旅游市场的大致情况。从“12.1”事件,到黑导,宰客现象,海南旅游市场其实处于一种相对混乱的状态。但是近年来,经过政府对市场进行的各种调控后,现在稍有好转。不管哪一行业,市场混乱将增加企业许多额外的成本,严重地将导致企业灭完。

面对以上问题旅行社该做些什么呢?

1、优化旅游路线,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2、做好客户服务,让顾客开心地来,满意地走。

3、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创造竞争优势。

4、做好人员管理,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5、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留住人才。

6、塑造旅行社企业文化,树立企业形象。

7、规划旅游市场,制定营销策略,明确产品定价,做好市场宣传与营销管理。

公司旅游范文第3篇

旅游服务公司的经营范围

旅行社服务

包括下列旅行社服务:旅行社管理服务,旅行,旅游,交通住宿餐饮服务,其他旅行社服务

不包括游览景区内导游服务,单纯的飞机、火车等旅客票务服务

旅游管理服务

包括:国内旅游经营服务、出入境了旅游经营服务

不包括:不包括游览景区内导游服务,单纯的飞机、火车等旅客票务服务

其他旅行社相关服务

包括:旅游咨询、导游服务、旅行项目策划

不包括游览景区内导游服务,单纯的飞机、火车等旅客票务服务

旅游服务公司的质量方面

旅游产品的过程性,决定了旅游服务质量是在旅游企业与旅游者之间的行为接触和情感交流中生成的。旅游服务质量包括结果质量和过程质量两个部分。

1.结果质量

结果质量是旅游者在消费结束之后的 所得 ,具体地说,是指旅游企业提供的服务项目、服务时间、设施设备、环境气氛等满足旅游者需求的程度。如:酒店顾客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一间客房和酒店设施设备的使用权;黄山三日游会给旅游者带来一种登山体验;旅行社的客车会把旅游者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所有这些都是旅游服务的结果,旅游者对服务结果的满意程度形成结果质量。结果质量与旅游企业的 硬件 有关,比如酒店客房的宽敞程度、旅游景点的设施特征、旅行车的豪华程度等都取决于旅游企业的技术能力,因此,结果质量又称为技术性质量,旅游者对技术性质量的评价相对比较客观。

2.过程质量

过程质量衡量旅游者对获得服务结果的过程的满意程度。旅游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具有同步性,服务的生产过程就是旅游者的消费过程,服务人员的行为举止必然影响到旅游者对服务质量的感知。过程质量不仅与服务人员的仪表仪容、服务态度、服务程序、服务方法以及工作效率等因素有关,还受到旅游者心理特点、知识水平、行为偏好的影响。如:正走出酒店大门的张先生会对门童 张先生,请慢走 的问候感到惊喜;旅游者感觉在投诉处理过程中,服务态度恶劣、手续繁琐、费时费力;同一个旅游团中,旅游者对服务质量的评价会干扰其他旅游者对服务质量的感知,所有这些都和旅游者感知的过程质量有关,过程质量是旅游企业的 软件 ,它说明旅游企业是如何提供服务的,因此旅游过程质量又称功能性质量。与技术性质量不同,功能性质量一般不能用客观标准来衡量,旅游者通常会采用主观的方式来感知功能服务质量。

如下图所示,旅游服务质量由技术性质量和功能性质量两部分组成,前者表明 旅游者得到了什么服务 (What),后者度量 旅游者是如何得到服务的 (How)。需要说明的是,旅游企业的形象也是旅游者评价服务质量所关注的因素。旅游企业的形象是信誉、质量的象征,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无形资产。企业形象即是过去服务质量的积累,也是现在服务质量的体现,更是对未来服务质量的承诺。当人们提到希尔顿酒店、深圳华侨城、中国青年旅游社时马上就会联想到高质量、有特色的服务。旅游企业的形象会间接影响到旅游者对服务质量的评价和感知,企业形象起到服务质量 过滤器 的作用。

旅游服务公司的质量评估标准

(1)规范化和技能化。旅游企业及其服务人员拥有与业务相关的必要知识和技能,作业内容规范、作业程序标准,能为旅游者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的优质服务。

(2)安全性。旅游企业向旅游者提供的服务能够使他们感到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例如,酒店客房的安全性,旅游景点设施设备的安全性等。

(3)态度和行为。一线服务人员能用友好的方式、可信的态度、主动的关心和照顾服务于旅游者,并以实际行动为旅游者排忧解难。该项标准是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服务效率、应变能力、服务态度、职业道德等素质的综合体现。例如,酒店前厅接待人员得体的服装、高雅的举止、甜美的语言、礼貌的行为等都能提高旅游者对服务质量的评价。

(4)可接近性和灵活性。旅游服务的地理位置、营运时间和营运系统的设计与操作要方便于旅游者,并能灵活地根据旅游者的要求随时加以调整。这体现了旅游企业服务传递系统的效率,并反映了服务传递系统的设计是否以旅游者的需求为导向。

(5)可靠性和忠诚性。这是指旅游企业能够可靠地、准确无误地完成所承诺的服务,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旅游者都可以依赖旅游企业,旅游企业能够尽心尽力地满足旅游者的最大利益。例如,旅游者希望旅行社所订的航班能够准时地将他们送到目的地,而不存在晚点起飞,航班延误等情况。可靠性和忠诚性是旅游服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和关键部分。

(6)服务补救能力。无论何时出现何种意外,旅游企业将会迅速有效地采取行动,控制局势,寻找新的可行的补救措施。服务补救可以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避免旅游者的负面宣传,并尽可能地与旅游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7)名誉和可信性。旅游者相信旅游企业的经营活动可以依赖,物有所值,相信它的优良业绩和超凡价值。

看了 旅游服务公司的经营范围 的人还看了:

1.电子旅游商务公司的经营范围

2.公司经营范围及分类

3.2017注册服务类公司经营范围

公司旅游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旅游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现金股利;经营业绩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5-0060-05

引言

旅游上市公司是通过证券市场融资,且其主营业务涉及宾馆餐饮、旅游接待、资源开发、景区经营管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运输、旅行社等业务的上市公司[1]。截至2011年3月在沪深两市主板、深市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的隶属于社会服务业中的旅游业、旅馆业和餐饮业在内的旅游上市公司共31家。旅游上市公司是旅游企业中的佼佼者,是有规模、有竞争力和优势的旅游企业。据统计,对截至2010年4月30日公布年报的1 685户A股上市公司(不包括保险、信托公司)2009年业绩评价排序,中国国旅(601888)排名六十六位,中青旅(600138)排名一百一十二位,峨眉山A(000888)排名二百零六位,首旅股份(600258)排名三百零三位[2]。2009年12月1日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指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到2015年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要提高到4.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力争到2020年中国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基本达到世界旅游强国水平[3]。这些目标要依靠旅游上市公司作为旅游业的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来实现,对旅游上市公司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不断优化经营与管理,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创造更多价值和财富,改善民生。

股利分配政策是上市公司对盈利进行分配或留存用于再投资的决策。从本质上而言,股利分配政策属于筹资决策范畴,并与投资决策相关联。旅游上市公司要实现价值最大化,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股利分配政策。从1956年约翰·林特纳提出有关公司股利分配行为的理论模型和1961年米勒和莫迪格莱尼提出股利无关论,众多国内外学者对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研究历经半个世纪,形成了“在手之鸟”理论、股利无关理论、追随者效应理论、税差理论、股利信号传递理论、成本理论、股利迎合理论等丰硕成果。目前,国外学者普遍认同股利分配政策受公司规模、公司盈利能力、现金状况、资产流动性、公司成长性、再投资能力、治理结构、所属行业等因素影响。国内学者主要集中于实证研究,从公司规模、公司业绩、现金流、流动性、成长性、行业等方面入手探讨了相关因素对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影响[4]。从目前国内研究现状来看,就专门研究旅游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文章很少,本文以行业角度入手,以2001—2010年有连续十年股利分配数据的18家旅游上市公司相关数据为基础,运用对比分析方法,分析了旅游上市公司近十年股利分配政策呈现的特点,并主要以2001—2010年连续十年派发现金股利为主的9家旅游上市公司相关数据为样本,展开了影响因素分析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一、旅游上市公司近十年股利分配政策特点

本文研究选取的旅游上市公司样本为2001年4月3日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中规定的社会服务业下属的旅游业、旅馆业和餐饮业上市公司。通过对这些旅旅游上市公司2001—2010年股利分配政策分析,发现旅游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公司旅游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黄山旅游;财务指标;发展特征

1 相关文献回顾

目前国内已有学者对旅游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如戴学锋、李锦爱和徐涛、刘立亭、王素洁和刘海英、于莉探讨了旅游上市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唐霞、胡敏静探讨了旅游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认为两者的关系并不显著;孙兆斌对股权结构与我国上市公司生产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效率有积极影响,而股权制衡度对公司效率具有消极影响;许陈生分析了我国旅游上市司股权结构和技术效率的关系认为,股权集中度对我国旅游上市公司技术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倒U型关系,而股权制衡度、董事会持股比例和总经理持股比例对旅游上市公司技术效率的提高均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原清兰(2008)指出旅游上市公司的股权特征,旅游上市公司治理对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意义重大,强调股权分置改革的必要性。高莉、张伟(2008)采用主成因和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的方法对旅游上市公司竞争力进行具体分析。

许多学者研究的对象都是旅游上市公司,对单个具体的旅游上市公司研究很少,本文主要研究黄山旅游发展状况、经营能力和发展特征。

2 旅游上市公司发展的宏观分析

从1993年第一家旅游企业(新锦江)上市以来,在深沪两市上市的旅游企业已达到32家。在国内,很多学者一般将旅游上市公司分为:酒店类、景点类和综合类。从业绩表现上来看,几类上市公司呈分化趋势:酒店类疲软;景点类平稳;综合类有潜力。但随着我国人们收入不断增长和中国旅游吸引力的不断增大,有数据表明(见表1)不管是国内旅

游还是入境旅游总的趋势都是上升的。

为了更好的分析中国旅游发展的宏观环境,笔者运用PEST要素分析法对中国旅游发展环境进行分析。PEST要素分析法将宏观外部环境要素概括为四类:政治因素(Political)、经济要素(Economic)、社会要素(Social)、技术要素(Technological)。

政治要素:中国之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发展完善中国的市场经济,但在中国,政府始终扮演主导角色,旅游领域也不例外,许多学者提倡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但也有学者认为不妥,政府主导型模式孰好孰坏暂且不论,但可以肯定说政府在中国旅游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邓小平“黄山讲话”精神的鼓舞与指导下,全国各地掀起了旅游潮,旅游景点、旅游企业、旅游产品等涉及食、住、行、游、够、娱六大方面都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从中央到地方都把旅游作为先导产业甚至主导产业来发展,各地都规划旅游发展计划,这些足以证明政府对旅游的重视程度,可见中国旅游发展背后有强大的政府后盾。

经济要素:2010年中国GDP为397983亿元,在这大背景下,不仅政府加快对旅游的投资,而且也吸引了大批的民间投资者,加上中国金融业不断的发展,解决旅游发展所需的资金途径较多。

社会要素: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需求上升,旅游已不是富人独有休闲行为。2010年中国人均收入3620美元,可见中国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加入旅游队伍中。从产品的供需角度来看,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这种需求作为一个动力源不断推动中国旅游产业向前发展。再者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旅游宣传的加大,入境旅游有较大的发展。

技术要素: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化、网络化技术的日新月异,旅游业和信息业的融合发展将成为必然趋势,旅游业将借助新技术实现新发展。如,旅游电子商务普及应用加快,旅游业和信息业向深度融合推进,真正实现以人为中心的旅游电子商务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于旅游行业必然引起旅游领域的科技革命,实现旅游服务质的飞跃。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各种要素都有利于中国旅游的发展,中国旅游市场前景广阔,旅游公司特别是上市旅游公司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机遇。

3 黄山旅游经营能力分析

3.1 研究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对象是黄山旅游,属于景点类旅游上市公司,公司对外公开财务数据。为了得到客观的分析结果,本文选取的数据均来源于新浪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

3.2 财务指标的选取

为保证评价的客观准确,本文指标的选取遵循4M原则,即有意义、可测量性、可控性、实用性。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财务报表严格遵循了公认会计准则,具有较高的分析性。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即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增长能力,从中选取9个财务指标,分别为: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资产净利率、每股利润、主营利润增长、净利润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

从上表可以看出黄山旅游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较小,理论界认为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合适值分别为2和1,说明黄山旅游的整体偿债能力较差。从营运能力来看,应收账款周转率较大,从而应收账款的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较小,应收账款的变现速度较快,有利于提高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资产的周转率很不理想,公司全部资产的综合利用效率低。从表中可知黄山旅游盈利能力很平稳,这与黄山旅游收入来源有很大关系,只要旅游人数稳定,公司盈利就很平稳,但盈利能力也很有限。近五年来,主营利润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还有负数,这与黄山旅游投资有关,但总资产增长率呈正数,说明黄山旅游一直处在发展状态。

3.3 黄山旅游经营优势分析

通过上面分析可知黄山旅游经营能力整体上表现良好,任一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笔者试图通过这两个方面分析黄山旅游经营优势所在。

(1)外部环境。

从旅游产业宏观分析可知中国旅游整体环境很好、市场广阔、前景巨大,黄山旅游作为市场的一分子必然在这优良的母体中吸取养分茁壮成长。但这些作为旅游公司共有的财产,不具备可比性。众所周知,黄山旅游作为景点类上市公司,它的景点作为它的独有财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再者黄山资源独特性更是不可比拟、无人替代,黄山是中国目前唯一同时拥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三项桂冠的景区,黄山地区聚合了2处世界遗产地、3处部级风景名胜区、5处国家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2处部级自然保护区、1座部级历史文化名城、1处部级重点历史文化保护街区,部级、省级重点文物56处。黄山旅游的收入主要来自门票收入、索道收入和景区内的宾馆、餐饮等收入,而这些几乎都是旅游必需的,只要旅游者人数稳定,其收入也是比较稳定的。

(2)内部管理。

黄山旅游上市公司受景区管理机构的委托,成为景区内唯一经营景区旅游业务的机构,因而称景区上市公司经营模式(见图1),该模式中,所有权代表是黄山景区管

理委员会,经营权归属黄山旅游,景区管理委员会将经营权委托给黄山旅游,由其统一负责景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而景区管理委员会代表政府对景区实施管理权、开发的监督权和环境的保护权,从而做到政企分开,真正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开发权与保护权四权分立、各尽其责,实现景区公共资源的社会利益和长远利益。

黄山旅游发展优势除了经营模式外,股权分置改革对黄山旅游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大量融通发展所需资金,促进黄山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黄山旅游与2006年2月开始进行股份分置改革,方案如下:流通A股股东每持有10股将获得非流通股东2.5股的对价安排。非流通股股东的做出承诺:公司唯一非流通股东黄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非流通股股份自获得上市流通权之日起,在十二个月内不上市交易或者转让;在上述禁售期满后,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出售股份,出售数量占黄山旅游股份总数的比例在十二个月内不超过百分之五,在二十四个月内不超过百分之十;自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实施之日起3年内,最低减持价格承诺为不低于每股8.00元。股权分置改革后,限售A股减持后占的比例为43.5%,相比改革前的65.4%的控制权大幅度减弱,公司股权结构发生革命性变化,控股比例明显下降,股权多元化和分散化逐步得以实现,从而消除了股权流动性方面的差异,非流通股和流通股实现了同股同权和同股同利,两类股东之间有了共同的利益目标和衡量标准,大股东更加关注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经营业绩,并利用其自身所掌握的资源和能力提升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并且有利于选举出代表绝大多数股东利益的董事会,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公司治理结构更加优化。

4 黄山旅游发展特征分析

4.1 投资重黄山轻外地

从地理位置来看,黄山旅游投资大部分都是在黄山市,外地投资很少,仅有四家下属公司属于外地,分别为:长春净月潭游乐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徽商故里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中戏影视制作中心、华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4.2 营销手段趋于多样化和科学化

公司常用的对外营销途径主要是参加旅游博览会方式,近年来管理层已经认识到这种对外营销手段比较单一,亟需丰富和改进,因此不断推出多种多样的营销方式,具体措施有:

(1)筹划各种各样的主体活动,先后成功举办了“清凉黄山,古韵徽州”黄山暑期推介、“花好月圆山为盟”中国黄山青年集体婚礼活动等系列主题活动,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扩大了旅游市场份额。

(2)投资电子商务。2005年公司与黄山皮蓬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成立黄山旅游电子商务网(黄山途马)。主要从事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网上交易,包括门票、索道票的网上预定和酒店的网上预定,不仅增加了一条公司面向游客宣传黄山的重要途径,同时还增加了公司的利润来源。

(3)建立驻外办事处。公司为了启动远程客源市场,已经建立了驻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办事处,还建立了驻韩国的海外旅游办事处,未来拟在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建立海外办事处。

4.3旅游非相关的业务利润很少

黄山旅游的业务分为五种,即:酒店业务、索道业务、园林业务、旅游服务业务和其它业务。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于前四个业务,旅游非相关领域利润极少(见表3),但综观几年可知其它业务利润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4.4 多元化经营战略

多元化可分为相关多元化和非相关多元化,黄山旅游被誉为“中国第一只完整意义的旅游概念股”。笔者认为黄山旅游经营有关的行业包括酒店服务、酒店管理、旅行社、索道、景区开发;非相关行业有商贸、房地产和金融证券等。近年来黄山旅游提出“跳出景区、跳去旅游、跳出固定模式”,在做强旅游主业的同时逐步加大对非相关行业的发展特别是房地产的开发,公司拥有黄山桃花溪旅游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黄山旅游玉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两个全资子公司。随着近年来黄山市经济快速增长,居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提高,未来房地产市场需求将日益趋旺,房地产市场发展将更为迅猛。公司利用其较充足的现金流,进军房地产业务,这不仅符合公司所一直坚持的以旅游业为核心,走适度多元化经营发展战略,而且将为公司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该项目的发展前景可观。

参考文献

[1]戴学锋.旅游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分析[J].旅游学刊,2000,(1):15-21.

[2]李锦爱,徐涛.旅游上市公司利润质量分析[J].旅游科学,2003,(2):22-24.

[3]刘立亭.旅游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分析与评价[J].旅游学刊,2005,(4):92-96.

[4]王素洁,刘海英.旅游行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06,(11):90-94.

[5]于莉.景点类旅游上市公司经营能力探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12):271-273.

[6]唐霞.我国旅游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J].旅游科学, 2006,(2):4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