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研修总结(精选5篇)

  • 初中信息技术研修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国培计划(2015)—甘肃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从2015年12月24日开始以来,我就积极参与,认真配合,完全按照研修计划的时间规划,与2016年1月4日进行了学前测评,并将测评结果以截图的方式提交到研修平台;2016年1月8日开始,认真…

初中信息技术研修总结(精选5篇)

初中信息技术研修总结范文第1篇

--国培计划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个人培训总结

陇南市西和县城关九年制学校 王文战

国培计划(2015)—甘肃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从2015年12月24日开始以来,我就积极参与,认真配合,完全按照研修计划的时间规划,与2016年1月4日进行了学前测评,并将测评结果以截图的方式提交到研修平台;2016年1月8日开始,认真聆听了西北师范大学教授郭绍青讲解的《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教学变革》《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研制说明》等两门教师专业发展类课程的微课视频,也积极参与到各位同仁们的讨论之中,还能够认真完成作业;2016年1月15日开始,努力学习和认真聆听了西北师范大学教授赵健老师讲解的《多媒体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初级)》(必修)、《微课设计与制作》(选修)和吴文春教授讲解的《多媒体图像素材加工与处理》(选修)共计三门技术素养类课程的文献资料和微课视频,并且积极参与讨论,认真完成作业;2016年1月22日开始学习和聆听了《交互多媒体环境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为主的综合类课程的文献资料和微课视频,并根据课程要求积极参与讨论,认真完成每一环节的作业;2016年2月23日开始,学习和聆听了《技术支持的初中历史课堂导入》(必修)、《技术支持的初中历史课堂讲授》和《技术支持的初中历史课堂总结与复习》(选修)等三门专题类课程,积极参与课程的讨论和认真完成每一阶段的作业任务;2016年4月1日开始,根据每一阶段的学习和实践,再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撰写培训总结。在这半年多的学习培训中,我认真聆听了专家教授们的讲座,感受着他们的激情和幽默、亲历着他们的教育智慧和幸福,使我受益非浅。在我的十七年教育教学工作经历中,在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上虽然有了一套自认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但是通过培训学习,还是使我领略到了教育教学艺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内涵与境界,也使我认识到在平时教育教学工作的粗糙与不足。我感觉到自己在教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知识增长了许多,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无论是专业理论知识还是教育教学工作经验,都在培训中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想想以前在工作中的一些做法,感到自己的肤浅和不足。

在将近半年的培训学习时间里,每天坚持进行理论学习,,晚上完成一些作业,还要努力配合助学老师的工作,积极为班上的同学服务,虽然有点累,但是觉得每一天过得很充实,也很幸福。本次培训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新颖的教育教学的培训知识、信息技术与技能,满足了我们对教育教学专业知识的渴望和对信息技术专业技能的需求。现将我半年以来的网络研修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

通过《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教学变革》的学习,是我认识到新时期的教师在对教育对象实施影响的同时,更要不断地学习教育教学的先进经验,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将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新时代的教师要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转轨,既要有奉献精神,又要有科学的态度;既要有高超的专业技能,又要有高尚的师德,才能做一个既让学生幸福,又让自己幸福的教师。

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要讲究艺术和技巧。

通过《多媒体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初级)》(必修)、《微课设计与制作》(选修)和吴文春教授讲解的《多媒体图像素材加工与处理》(选修)的学习,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与学生交往,要讲究艺术和技巧。现在的教育提倡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多运用赏识教育,但并不是说不批评和惩罚,而是说要会批评和惩罚,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成长进步。。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要正确适度的进行表扬和批评,使表扬的含金量要高,避免表扬过度,滥用表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主要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三、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欣赏,爱护学生,切实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

通过本次网络研修培训学习,让我明白,选择了教育,那就是选择了责任。作为教师,为了让我们的教育更有效果,我们就应该换位思考,善于从从学生的角度审视自己的管理,学会理解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关爱,尤其是学会关爱后进生和一些特殊生(单亲学生、自闭学生、留守儿童)。总之我们要学会善待他们的“缺点”,把每个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使学生从心底里体会到老师的所作都是为了学生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和幸福。还要学会及时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转化角色,做到与时俱进,做一个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师。

四、教师要重视班级学生的心理辅导,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作用。

初中信息技术研修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 问题 对策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信息技术发展的年代,计算机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工具,所以,在初中义务教育的阶段,我们引进了信息技术课程。这一课程学习的目的是让让学生学会使用办公室软件,操作系统等最基本的计算机知识。但是,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成果并不理想,学生没有在课上学到知识,他们把这一课程当作是他们的娱乐课。这就要求我们采取新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信息技术课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

信息技术学科是学习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等的新兴综合学科。但是就对目前关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在教师进行理论讲解时,学生根本没有任何兴趣。但当让学生自己进行上机操作时,学生总是趁机上网,玩游戏,教学效果很差。对于这些问题的出现,本文对此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习电脑知识

现在,大多数的家庭都拥有电脑,大多数的学生从下就接触计算机,在家里,计算机就是上网聊天,玩游戏的娱乐工具。学生对这些操作也十分的熟练。因此,他们觉得自己已经会用计算机,已经没有继续学习的必要。

2.学生不知道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

不管是家长,还是学生,都认为计算机就是娱乐的工具,并且计算机并不参与考试,学与不学都没有多大的关系,这样学生就不把信息计算课程当作是一门学科。另外,到期末考试之前,大部分的学生就会在信息技术课上复习其它需要参与考试的学科,同时也有部分教师占用信息技术课的时间来教学其他的课程。久而久之,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就变得十分的困难,因为学生从根本上就没有重视这一门学科的学习。

3.硬件条件差

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时,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尽管现在大多数的学校可以做到每人一台的要求,但是由于有些计算机的老化,出现很多的问题,影响了教学。另外,还有一些学校不能做到每个学生都有一台计算机的要求,学生就会缺少实际的练习,就算是接受了理论的知识,但是没有得到实际的操作,影响了学习。

二、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课堂效率的策略

1.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

在一开始学习的时候,教师就应该让学生明确的认识到学习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让他们知道这一门课程的学习对他们今后学习的影响。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劳逸结合,激发他们对学习这一门课程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动机。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设计教学任务

教师要提前做好每一堂课应该达到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情境。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没有必要做到面面俱到,给学生一定的学习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并且让他们提出问题,再根据他们的问题,老师做出相应的解答。并且在教学的课程中,尽量做到所有知识的串联性,让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巩固。

3.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总是教师独自一人完成教学内容,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可以让学生自己讲解,教师做补充和纠正。同时在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边操作边进行听讲。教师对学生反馈出的学习的成果,及时的做出相应的教学方案。

三、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修养

初中开设信息技术课的目的是培养初中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指的是一种通过教育所培养的、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的修养和能力,是人的文化素养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素养包含三个基本点: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对信息内容的分析、批判和理解能力;根据社会需求,整合信息、创造信息以及利用信息,并融入到信息社会的态度和能力。初中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对他们进行信息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信息技术课要上好,教师是关键,他是导演,他不仅要有责任心,更要努力令自己知识广博,多才多艺,熟悉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因此,教师就要认真加强自身的信息修养。只有加强了信息修养,上起课来才能左右逢源、驾轻就熟、旁征博引、视野开阔,使课堂充满活力,学生听起课来才能醉乎其中,忘乎所以,既感到上信息教育课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又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相反,如果教师缺乏信息修养,上起课来就只能照本宣科,浮光掠影,既不能增长学生的知识,更不能提高他们的努力,学生听课自然就会觉得味如嚼蜡,恹恹欲睡,毫无兴趣。

那么,教师应如何加强自身的信息修养呢?教师的信息素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能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如使用模板、光盘和Internet资源来备课,自己能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并根据教学的需要应用于教学;二是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运用自己的信息素养技能进行自身的建构学习。这样,教师的课便增强了艺术性,变得生动起来,学生对教师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及教学模式的转变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结论

信息技术在不断的发展,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做出相应的调整,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提高教学的质量,改变信息技术课程的现状。

参考文献:

[1]范维涛. 浅谈新课改下城市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改革[J]. 中小学电教(下). 2011(02)

初中信息技术研修总结范文第3篇

一、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情况

1.制定福州市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课程设置和选课指导意见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稳步推进我市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实施,结合省市有关高中新课程实施的指导意见精神及我市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实际情况,2006年制定如下福州市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课程设置和选课指导意见。

其中:(1)信息技术学科以学生修满4学分为取得高中毕业资格的最低要求,其中必修2学分,选修2学分。

信息技术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每位学生必选。

信息技术选修模块:综合考虑目前大部分学校的设备条件以及师资力量,建议选修模块4(数据管理技术)或模块l(算法与程序设计)

(2)高中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教师要正确指导学生综合考虑自身条件和兴趣爱好合理选择选修模块,有条件的学校应尽量开设多门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

2.开展多样化的教学研究活动以推进福州市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实施

宏观指导对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是新课程能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三年来我们多次组织全市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进行新课程培训,聘请国家、省市有关专家、一线骨干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和研讨交流。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使广大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理解新课程实验目的,掌握《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理解新课程的教学耳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三年来,我们根据课标理念,开展案例研讨、同课异构等教研活动,提供新教材的处理建议,帮助教师理解新课程的教学特点。构建网络教研平台和QQ群,拓展教师问交流的时空,共享教学资源,与教师们及时沟通,促进先进教学经验的推广。为了进一步提高福州市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多次举办全市性的教学技能评比,如说课、教学设计、教学课件等。

二、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的课堂教学情况

为了科学、客观地对福州市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的教学情况进行总结,本学期初我们就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了专项调研,共收到20多所学校的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情况小结,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教师、学生两个层面的抽样问卷调查工作,抽样学校包含各类达标校及私立校(如图1),共返回教师问卷94份,学生问卷3430份。

调查数据显示,在教学环境上,机房硬件条件市区学校教学设备良好,能够满足正常的信息技术课教学任务,而一些薄弱校和农村校机房设备相对较差。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机子老旧,经常出故障,对于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等教学内容就无法完整实现其功能;二是学校连接的教育网速度较慢,部分课程内容所需支持的网络操作难以实现。

高中信息技术师资方面,从专业构成(如图2)上来看,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占65.9%,教育技术专业的占24.4%,大本学历的占92.5%,教龄在10年以下的年轻老师占58.40%。大多数高中校信息技术教师都已具备实施新课程的专业和学历要求。

根据调研反馈材料及调查问卷统计数据,各校基本按市指导意见开设课程,即高一上学期共2个学段完成,每周2课时。高一下学期开设一个选修模块,共2个学段完成,每周2课时,以保证学生获得毕业所必须的学分,高二年段根据《福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课程设置和选课指导意见》。学校安排通用技术课程,各校基本无课时开设信息技术第二选修。因此80.8%的学校只能开设一门必选的选修课,各校开设选修模块的比例情况如下表:

实施过程中,第一学期必修模块课时能满足大部分学校教学要求,第二学期因有会考任务,且大部分学生没有基础,若仅按会考要求的内容进行教学,课时基本满足,但教学内容无法深化和拓展,学生学习缺乏系统性。

1.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

从问卷调查数据来看(如图3),大部分信息技术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还是认同的。老师们基本都能了解《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内容,并选择多种指导性文本作为教学依据(如图4),改变以往就教材教教材或完全无纲的教学情况。

但在对本次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目标是否能实现的问题上,30.8%的老师认为暂时不能实现,64.8%的老师认为基本可以实现,说明教师们对达成新课程的目标还存在一些疑虑。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有待深化;另一方面,目前的评价制度仍然是制约课程进步的主要因素。

2.教师教学方式及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

新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方式上主要转变为以学生为主,教师起引导作用的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并且培养小组合作的习惯。经过三年的新课程实验,教师教学方式已经有了一定的变化(如图5)

根据学生问卷数据,90.20%的学生反馈老师会采用自主、协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完成学习任务。

调研反馈材料及调查问卷统计数据显示,尽管教师尝试用任务驱动法、问题支架法、演示法、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等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及协作学习能力的方式来展开教学。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57.4%的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式仍是教师先讲,学生再练的传统技能课教学方式,学生反馈教师在课堂讲授时间一般在20-30分钟的占78.40%,调查显示(如图6),49.40%的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是自主探究学习。但从多数学校反馈材料来看,学生学习效果并不太好,课堂中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做到自主探究,大部分学生还是以听老师讲授,同学之间协作为主。

分析原因主要存在于以下两方面,一是因不少学生初中阶段没能系统学习信息技术,基础薄弱,再加学生主观态度上主动获取知识的愿望及能力弱,给自主学习带来障碍:二是尽管学生喜欢自主学习,但在机房教学环境下不能很好地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当然这与老师本身的教学设计及实施能力有关。

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评价方式

新课程倡导通过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特点,怎样的评价方式更能客观公正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是我们这次调查的主要内容之一。

从反馈信息来看,绝大部分教师尝试采用过程性评价来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把握学生是否达成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老师们常用的过程性评价方法主要有:调查、提问记录、观察法、学习过程记录卡、电子档案袋等,评价主体也注重多元化,有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及教师评价。但由于信息技术教师任教班级多,学生数较大。实施有效评价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建立、完

善评价机制,设计良好的评价平台是下一阶段教学研究的方向。

现有会考形式方面,必修模块只采用笔试的形式,且只考选择题,这种评价方式大部分教师认为不可取。老师们认为仅通过笔试来评价学习结果,无法真实体现学生的实际的信息技术水平,也让不少学生散失了学习兴趣,降低其学习积极性,这种方式无形中也降低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大部分学校反应新课改以来高中信息技术会考成绩都不错,合格率都在的99%以上,这样的高合格率并不利于反馈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而市质检的考试情况比较好些,题目有一定难度,学生成绩相对层次比较多,教师们建议采用作品+笔试的方式(如图7)评价学生学习结果,这既可测试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可测试实际操作水平。

学生方面(如图8),最希望教师采用的评价学习成绩的主要依据前三位的是: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和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平时课堂表现、作业,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学生最希望的会考形式,有75,7%的学生选择“上机操作”,在这一点上学生的想法与教师的考虑有一定出入,原因之一是大部分学生仍然认为信息技术课即是学会相关软件的操作即可,在形成自己的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路,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方面,理解上有偏差。亦即学生了解的新课程理念与教师不同步。

三、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的问题

1.教材使用情况

2006年9月进入新课程实验,新教材的一个明显变化是它的弹性,从教学内容和活动选择,应给教师一定自主伸缩的空间。

在教师问卷调查中就“能否较好地使用本学科目前所选用的教材”,调查数据反馈完全能使用好的仅占11.70%,学生问卷中关于“你看过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吗?”,从来没有看过的占17%,偶尔看看消遣一下占32%。接近半数的学生认为目前使用的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对其学习活动没有实际帮助,从学生调查问卷数据也反映出学生对学科教学重视度不够。

在调研过程中,各校反映目前使用必修模块教材存在内容跟不上信息时展、缺乏学科知识体系、内容不够严谨等问题。选修模块教材使用情况比必修模块情况稍好。但教师们反映某些教学章节顺序并不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另外由于教材提供的相关教学资料支持较少,学生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无法与他们学习生活有机的结合。

由此可见,目前的教材与实际课堂教学实施效果及教学规律还有一定的差距。

2.学生差异

学生差异一直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到目前为止,很多学校对初中信息技术不重视的现象仍然存在,甚至小部分学校没有开设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放任自由,上课玩游戏,没有正常的教学行为,或者教师无法让学生真正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学生对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地学习,造成支撑高中非零起点教学的前知识和前技能不足。为了能顺利实施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各校针对学生差异问题均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

从调研反馈显示,大部分教师采取的做法主要有三类;

(1)个别辅导;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采用集体或个别补课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消除他们对高中信息技术的畏惧感。增强其学习的信心。

(2)建立互助学习小组,采用异质分组的方法,变学生的个体差异为资源,让学生在参与合作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协同完成学习任务。

(3)分层教学;制定多级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任务要求,以多样的学习方式,让不同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并达成教学目标。

3.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建设

调研反馈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多数要承担学科教学及学校信息设备维护、管理等工作。多重角色的身份,使教师们用于教学研究的时间相对减少,部分学校甚至要求信息技术老师把教学工作放在次要的位置,信息技术教师无法专心于教学,导致有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处于应付教学的状态。因此,建议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为学校增设相关技术管理岗位,让信息技术教师能回归教学,有效提升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促进其自身的专业成长。

四、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的建议

1.完善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的机制,提供有效的教学保障

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完善有关的管理与实施机制,为课程实施提供有力的课时、师资及设备等方面的教学保障,并为课程的良性发展提供导向。

2.以多元化的教研方式推进学科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进一步规范学科常规课堂教学,加强教学研究,通过有效开展多元化的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成长,带动学科教学的深层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学科资源的建设,形成有一定辐射作用的教师交流沟通平台。

通过网络论坛及QQ群等形式,开展教学案例及新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等专题研讨,拓展了教师沟通交流的时空,丰富完善学科教学资源。

初中信息技术研修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0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信息技术决定现代化程度,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的发展日益依赖于信息技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早在2000年11月,国家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技术教育的通知》,发文中明确要求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中小学的必修课程,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改革的结合,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担当着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合格人才的艰巨任务,信息技术掌握的好坏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信息技术课程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语文、数学等传统科目相比,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评价方法等还哟很多需要探讨的地方。所以,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还存在着一些普遍的问题。

首先,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认识不足,管理不到位。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定位非常明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索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领域外,各省、市、自治区在保证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在课程内容、培养目标、课时安排等方面有一定的自。”但是在具体执行的时候,学校对本课程的认识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在课程设置上,学时少于国家规定的68学时,与国家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刚要》)的规定还有一定距离;二是教学内容随意性太强。这是因为《刚要》中对各学习模块的课时没有明确规定,教学内容也没有按学期划分,使得实际教学无所适从;三是在考核方面,信息技术课未列入考试和考查科目,各个学校的教师自行制定的评价方法、标准不一致,内容不全面,教学评价重要手段缺失。

其次,对农村中学的资源配置不足。这是边远县市中学遇到的普遍问题,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硬件不足、老化严重,学生提不起学的兴趣,教师也无法教授较为先进的知识。有些学校甚至没有重视信息技术教师的地位,把他们当做网管、PPT制作者之类的角色,浪费了教师人才。

以上是信息技术课程乃至任课教师面临的一些问题,问题是不小,但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性不容置疑,要一步步改变不利的局面,那就要从每一堂课教起,让学生真正热爱信息技术,进而主动去研究、发展信息技术,我们国家的现代化才有保障。

第一,做好课前导入。要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兴趣,导入非常重要。导入得好,那教师的授课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使他们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从心理上对学习产生探究性倾向,思维应运而生,并诱发他们对高层次学习的需求。笔者总结了部分导入方式:一是故事导入、诱发学习欲望;二是谜语导入、开拓学生思维;三是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四是展示作品、调动学习积极性。不管哪种导入方式,也许总有一款可以效仿和应用,只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学习阶段和知识掌握层次,要恰到好处,因材施“导”。但笔者认为如果有条件,作品展示的导入方式效果最为明显,学生很容易被神奇的科技作品获科技现象所吸引,一旦专注于此,学生课堂学习或课后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会大幅提高。因此,我们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导入部分,研究课堂上激情导入的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学生引入学习的殿堂,让学生乘着兴趣的翅膀在知识的高空翱翔。

第二,以“任务驱动”为主要教学策略。一堂课的教学有很多方面的单元模块组成,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比较丰富,单对于学生来讲,对着课本的黑白图片和操作流程,略显枯燥,也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笔者结合教学实践,重点介绍“任务驱动”的教学策略。这个原则是构建学生学习动力的根本,主要表现是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具体实践中应当针对学习内容明确相应的任务,而不是泛泛而谈,随意而练。上课时如为让学生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这一目标,教师就要针对学生的学情布置任务,规定一定样式的屏保程序、墙纸、机器日期等让学生设置,也可以人为设定一些软故障让学生修复。学习文档处理软件时,给学生布置写作、打字等学习练习。学习程序设计时,结合学生实际,联系实际的编程题目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练习等等。

第三,合理布置课后练习并安排作业讲评时间。课后练习的布置对学生巩固课程学习内容,对教师来说可以通过学生的反馈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可以调整或坚持某一教学的方法或策略。在此,笔者认为课后作业的评讲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时间段内教师可以利用教学监控软件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发现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给他们一些提示,让他们自己修订错误,也可以通过教学软件将学生的问题具体的反映出来,详细说明解决方法,尽管有些可能是老问题。讲解时,要让学生在下面及时修订,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深刻的掌握所学的知识。而后可以选择一到两个优秀作品展示给全班学生,让学生能有一个回味。

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无一不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教育要与时俱进,就要紧跟科技时代的步伐积极改革。教育工作者要做好信息技术的教学工作必须了解学生,发展自己,不断进行理论上与方法上的创新,以适应日新月异的时展需求,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打下过硬的信息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1]顾怜源.当代教学策略[J].上海教育,1997.11

[2]彭扬.信息技术课中如何进行思想行为教育的反思[J].中小学电教,2008.1

初中信息技术研修总结范文第5篇

现将近三年来的思想工作总结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

本人自2017年任朔北藏族乡中心学校信息中心主任以来,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积极参加各类政治学习,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章程》(2017年10月修改稿)、《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党的上的报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等政治理论知识;并学习了《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青海省教育大会王建军书记讲话》、《青海教育现代化2035》等最新的与教育事业和本职工作关系密切的会议精神和文献;在业务方面,我学习了《青海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通用基本能力》、《互联网监管与网络道德建设》、《专业技术人员从技术走向管理》、《专业技术内在动力与职业水平》、《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能力建设》、《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等专业文献,从而提升了自己政治理论水平、教学研究能力及信息化与教学管理能力。

自200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来,我就以一个合格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身政治修养上做到了,共产主义信仰不动摇,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地站稳政治立场,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做方针路线的坚决执行者、政策原则的坚定维护者,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理论武装常抓不懈、毫不含糊。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特别是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党性修养千锤百炼、不松劲。作一名党员必须长期的锤炼自己党性。做到是非面前分得清、名利面前放得下、关键时刻靠得住,永葆共产党人清廉本色。思想上向党靠笼,工作上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坚守教育的初心,坚持战斗在教育一线,为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做出贡献;生活上艰苦朴素、不攀比、作风严谨、不拉帮结派,不与他人搞非正常关系。在提升自己道德修养的同时,也去影响周边的亲人与同事,近年来我服从学校安排完成全校信息技术教学的同时管理好学校网络,保障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还对学校网络舆情进行严密监管从未发生网络安全与舆情事件;在工作与生活中本人积极团结同事,建立起了一支全乡性的信息技术保障小组,让他们能为全乡信息化教学发挥着作用,身为学校科技馆管理员的我,通过技术指导、给其他教师创造获奖机会等方式组织起了8位老师的科技辅导员队伍,得到领导与同事们的肯定。尽职尽责,无私奉献。本着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宗旨,提高思想觉悟,充分发挥党员模范作用,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实际工作中,注重师德修养,爱岗敬业。既教书,又育人,把近20年青春年华无私奉献在乡村教育事业上。

二、工作业务方面:

近三年来承担的主要工作有:中学部所有班级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负责全乡教育信息化管理工作和教育信息化教师考核、负责学校校园局域网的日常维护与管理(防火墙、上网行为等),IP地址分配、网络打印机接入、管理学校中心机房,联系深信服、华为公司技术与售后;负责朔北藏族乡中心学校微信公众号权限管理,联系腾讯公司做好账号安全维护;负责朔北藏族乡中心学校微校园办公平台基础数据的维护,联系全通教育公司,做升级与毕业数据的更新,对全乡各处室工作人员、班主任的培训工作;

负责办公及教学电脑的系统维护及资产标签及相关办公室打印机、无线WIFI设备的日常维护及联系维修工作;负责各年级教室信息化设备的软件、硬件维护及除尘清扫工作;教育信息化耗材、配件、设备报修、更换、购置工作联系定点公司;全乡教师信息化培训、网络培训、继续教育培训报名、账号下发、账号管理、课时认证验印;主持机器人社团、电脑绘画社团、科技社团开展各类活动;组织师生参加省、市、县级教育信息化教学竞赛、机器人大赛、3D创意大赛、科技大赛;负责学校信息化相关课题申报、备案管理、资料收集;负责全校大型活动的录像、照相、航拍工作;负责学校信息化教研、网络教研活动、北京四中网校优质资源全覆盖项目、三个网络课堂项目。

工作思路、措施、成效简述如下:

1. 任务驱动,抓好基础。针对乡村学生家中没有电脑、基础差的情况,每学期初两周时间我在信息技术课上主要进行文字录入和键盘、鼠标基本功能操作练习,让学生尽快掌握最基本的操作为后期学习相关软件以及开展各种网络知识竞赛、四中网校翻转课堂的开展打下基础,得到其他学科老师的认同;在教授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时采用任务驱动方式教学,教师要反复运用任务驱动的方法完成主要教学过程(教师展示任务——学生合作学习完成任务——教师巡视指导——互动评价),该模式教学避免了因记不住过多步骤引起的操作障碍,对于农村学生家中没有电脑一周上一节课学生非常合适。实施的关键是每个任务的操作内容不易过多,2—3个步骤为宜。

2. 健全机构,科学管理。学校信息中心负责全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和科技创新工作。成立教育信息化技术保障小组,乡属各小学均有专兼职信息化管理员,在班级中设置管理本班信息化设备的电教委员,实行了条块化管理,实现了层层有人负责,事事得到落实。

3. 完善制度,机制保障。制定了《朔北藏族乡中小学信息化应用发展三年规划》、《朔北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健全完善了《计算机教室管理制度》、《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室使用管理制度》、《中心机房管理制度及网络管理员职责》等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了教育信息化的管理。

4. 考核评价,导向引领。在我的主导下将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了学校年度目标考核,将信息化教学应用纳入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制定了《朔北藏族乡中心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工作考核标准》、《朔北藏族乡中心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考评标准》,在“教师绩效考核”中计入10%的比例,“教师年终考核”中纳入6%的比例,以有效的机制体制保障管理,促进教学应用。

5. 课题研究,纵深发展。作为信息中心主任我负责学校所有信息化课题的申报管理工作。我校是青海省电化教育馆确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作先后组织开展《XXX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研究》、《基于WEB的学科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XXX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班班通”环境下优化学生英语单词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4个省级信息化课题并顺利结题,。今年6月我校2个省级信息化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优化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方法和策略研究》、《提高教学点教师应用数字资源能力的研究》又获立项,正在开展研究中;2016年学校被省电教馆评为课题研究优秀组织单位。

6. 技能过关,学科融合。在我的建议和主导下学校信息中心提前组织一轮全员过关,所以县级信息化教学应用“人人过、校校过”活动中一次性高分通过。我乡教师充分认识到“三通两平台”的资源与设备给农村中小学带来的好处,结合实际深入研究畅言教学系统和互联教学助手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使用,摸索出了一些小经验和土方法:如何快速将省平台中优质素材添加到互联教学助手的备课本中;何时用互联教学助手;如何将互联教学助手中的优质素材导出到电脑中,怎么查看以前在互联教学助手中的上课、备课痕迹等等。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做为学校教学教研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结合《朔北好课堂》修改了学校教案与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大幅增加了信息化设备与资源应用融合的相关评价内容。近年来,学校信息中心与教导处组织多次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说课比赛、讲课比赛、录课展评等活动,推荐的教师在县级信息化说课、讲课比赛中获奖近20人次。

7. 录播平台,创新研训。2017年9月,录播教室建成后,我校以任务驱动式促进每位教师对录播教室使用和教研活动方式的转变。几种应用方式为:(1)校内录课评课,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校内录课评课是录播平台的第一种应用方式,我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通过反复进行“录播教室录课——自我诊断回看——同事、学科名师会诊”的方式,课堂教学水平快速提升,教学成绩也大幅提高,涌现出了一快速成长的青年教师。(2)集团校远程送课,把城市优秀教师送到乡村学生面前。远程互动授课是录播平台的第二种应用,集团沈那中学和朝阳学校通过网络录播平台向我乡中小学进行了远程送课,达50多节课,李倩老师的思品课《建设美丽中国》、杜晓娟老师的数学课《平移》、朱玲老师的教师培训《命题双向细目表培训》与《如何撰写教学设计》等精彩高效的远程送课让我乡中小学师生获益匪浅。(3)录播教室让“一师一优课”晒课变轻松。近年来我乡教师在部级平台晒课273节(其中2019年91节),51人次获部级、省级、市级、县级优课;(4)利用观课议课平台,快速高效开展教师说课、讲课大赛等活动。西宁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结合集团化办学录播教室搭建了观课议课平台,我校就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开展各类活动。2018年12月,在西宁市教育局组织的录播技能大赛3位教师获得一、二等奖。(5)利用观课议课平台,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利用西宁市观课议课平台,我校组织师生在全乡中小学师生中开展了“中国梦 — 行动有我 ——青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中小学生微视频作品征集展播活动,征集到中华传统美德中小学生微视频作品30个,并在师生及家长中进行宣传展播,把德育教育的阵地建在网络录播平台上,效果良好。

8. 信息引领,科技创新。利用信息化设备资源,开展机器人和科技社团,提升师生信息化素养和创新精神。开展机器人专场直播、观看科技大电影、科技知识竞赛、3D创意打印体验、无人机飞行航拍、科学幻想画创作等各类科技创新活动。近年来,我校机器人战队获省、市、县级机器人大赛一、二、三等奖70多人次,创意设计大赛亚军、季军各1次。去年12月在西宁市科普知识电视大赛的32支参赛队中,面对众多名校,我校代表队获得一等奖。2017、2019年分别获得获得中国科技馆发展基金会7.5万设备奖励和3万元“中学科技馆在行动”项目资助。

9. 个人获奖情况:2007年12月在西宁市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荣获初中组一等奖,2010年全国说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014年起负责机器人社团,2015年至2019年五年中我校机器人战队学生获省、市、县级机器人大赛一、二、三等奖70多人次,本人也多次获得“优秀教练员”称号。2017年5月大通县机器人大赛教师个人技能赛中荣获一等奖;2018年12月王老师指导我校科普科技讲解员在西宁市科技知识电视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018年9月被大通县委、县政府评为“大通县骨干教师”;2018年9月被西宁市委、市政府授予“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19年4月,在县教育局组织的信息技术教师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013年1月参与研究的省级课题《XXX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研究》圆满结题,2016年5月本人主持的省级课题《基于WEB的学科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也圆满结题。2013年10月撰写的论文《农村学校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课整合现状与提升策略》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教育探索学刊》第9卷 第5期。自2005年9月调入XXX学校以来12年中曾获年度考核优秀5次,其他年份均为合格。

作风方面:

作为党员和学校中层领导我在工作和生活中,加强自身道德素质,做到如下几点:尊重老教师,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尊重学生的学习的权力及申诉的权力,耐心听取他们犯错的原因,并帮他们改正身的问题;服务学校教育教学,服务于全乡教师,服务于全体学生,管理学校网络、保障信息化设备服务于学校教学教研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公平对待每位学生,在信息化考核中公正的给老师的打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在教学研究中,在各种竞赛活动中与同事合作完成,增强亲和力;在工作中真诚对待同事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思想上向党靠笼,工作上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坚守教育的初心,坚持战斗在教育一线,为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做出贡献;生活上艰苦朴素、不攀比、作风严谨、不拉帮结派,不与他人搞非正常关系。通过自我反省达到自我约束、清正廉洁,不向学生及家长索要任务财物。

不足之处:

1.随着近年来各类信息化项目设备资源配备的增加,而我负责的信息中心人员少,工作任务重,经常影响政治理论的学习。

2.学校各类活动的开展经常占课,导致部分班级信息技术教学进度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