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试用期总结(精选5篇)

  • 大学生村官试用期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和鲍勤慧一样,当时该区共有5位大学生村官在招聘中被银行录取。 引导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拓宽其发展路径,一直来都是路桥区关注的话题。自2007年开展选聘工作以来,路桥全区共选聘246名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先后有序流出128名,占选聘大学生村官总数的52%…

大学生村官试用期总结(精选5篇)

大学生村官试用期总结范文第1篇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支想知道我的出路在哪里。”这曾是台州市路桥区峰江街道大学生村官鲍勤慧的QQ个性签名。10月29日,他把签名换成了“新岗位新天地”。

两个月前,鲍勤慧和路桥区的其他大学生村官一起,参加了路桥区委组织部组织的浙江泰隆商业银行、台州银行等本土金融机构的专场招聘会,定向招聘,鲍勤慧有幸通过了泰隆商业银行的面试,进入该行试用。

和鲍勤慧一样,当时该区共有5位大学生村官在招聘中被银行录取。

引导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拓宽其发展路径,一直来都是路桥区关注的话题。自2007年开展选聘工作以来,路桥全区共选聘246名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先后有序流出128名,占选聘大学生村官总数的52%。

“一方面,大学生村官‘除了考出来、推出来之外,还提倡让他们干出来’,另一方面,我们仍要重视和加强大学生村官的定向招聘工作。”路桥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先义就拓宽大学生村官流通渠道指出了三个方向。

分类培养——为职业规划“搭台子”

两个月前,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现场座谈、QQ群谈心谈话等形式,路桥区对全区大学生村官任期满后的就业意向进行了调查。同时分级组织镇(街道)大学生村官座谈10多次,结合本人的就业意向表,为每一位村官规划发展方向,建立“一人一档”的培养档案。

大学生村官意向为公务员、事业单位的,相关单位就在考试结束后安排模拟面试,帮助他们缓解在面试过程中的紧张情绪、提高应试技巧。2012年路桥区有21人考上公务员,6人考上事业单位,3人进入了金融等行业企业。

大学生村官意向为选择企业的,区委组织部就联合相关部门集中组织师资分批开展技能培训,培训内容涉及美容、心理咨询、养老护理等多个职业工种,培训经费由区委人才专项资金给予全额补助。参加农产品经纪人培训班后,大学生村官李林称自己受益匪浅。

大学生村官意向为自主创业的,区委组织部就实施SYB创业培训计划,对第一或第二就业意向为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村官进行培训,通过邀请企业家讲课、开展调研参观、举办主题演讲等形式,帮助大学生村官树立创业理念、增强创业意识、掌握创业技巧、提高创业能力。

分步帮扶——为自主创业“铺路子”

SYB创业培训,这是一个极其时尚且实用的创业培训项目。

一本创业意识培训册、一本创业计划培训册和一份创业计划书,告知大家怎样完成自己开办企业的各项可行性调查研究。

10月10日至17日,路桥区精选29位大学生村官参加了该培训,学习内容包括企业游戏模块、企业法律形态和承担的法律责任、路桥区就业政策和创业扶持政策解读等。

在17日结束的集体交流中,学员许晨说:“我很想创业,却一筹莫展,这次培训,让我的创业方向更明晰了。”

“领进门、扶上马、帮全程”,对於创业帮扶,路桥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朱百清这样概括。

通过路桥大学生村官微博产业导向目录和农村创业项目,使其成为自主创业大学生村官找项目、找技术的有效载体选择一批重点工业企业(创新团队)、农业龙头企业、种养殖基地、专业合作社等,作为创业实训锻炼基地选派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村官参与生产经营和管理,并指定企业经营者、创新团队带头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或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指导员”。

截至目前,全区共有16名在岗大学生村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创业,筹措资金300多万元,开展了13个创业项目,累计为农民群众提供40多个工作岗位离岗的大学生村官中有4人继续投身创业活动。

分层招录——为定向输出“腾位子”

10月14日,对大学生村官余歆宇来说,是个高兴的日子。这天他被录用为路桥新桥镇的公务员。

在2013年公务员考试中,路桥区设置了9个岗位用於定向招聘服务满两年的大学生村官。

“通过各种定向招聘,为大学生村官流出创造条件,拓宽渠道,让优秀的大学生村官脱颖而出。”朱百清告诉记者,他们走的是分层招录,创造条件定向输出。一是落实公务员、事业单位定向招考二是组织国有企业定向招聘三是鼓励民营企业定向招聘四是探索村级岗位定向选任留任。

今年5月,路桥区公共自行车发展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区委组织部了解到该企业准备招人,及时联系该企业,并争取到2个定向名额,占其招聘总数的一半。

大学生村官试用期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重庆市;大学生“村官”;选派情况;主要做法;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2)06-0041-07

选派大学生“村官”,是新世纪新阶段统筹解决农村基层人才短缺、应届大学生就业岗位难找、城乡人才发展失衡等问题的国家战略。按照中组部的统一部署,2008年,重庆市委组织部会同市人力社保局、市教委、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团市委等单位,启动了为期5年的“万名大学生村官计划”。计划实施以来,报名学生越来越多,选派规模越来越大,社会关注越来越高,基层反映越来越好。但是,作为一种阶段性的制度设计,随着计划的推进和时限临近,项目的质量、进度和效益需要进行客观评估,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改进。

一、重庆市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创新实践

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选派优秀大学生到基层工作的战略部署,着眼于解决大学生选得准、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有前途,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探索创新,从2008年开始,启动了为期5年的“万名大学生村官计划”。截至2011年,共选派大学生“村官”10 028名。从推进情况来看,多数区县反映,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有效解决了农村基层干部和专业人才断层问题,是重长远、抓基层、打基础的重大战略。91%乡镇“一把手”和95%村书记认为,大学生“村官”有才有德,有为有位。98.1%的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表示,“欢迎大学生到农村当村官”。调查表明,多数大学生“村官”已成为当地农村、农业、农民的“香饽饽”。相当一些大学生“村官”反映,当“村官”是一笔难得人生财富,对坚定理想信念、丰富生活阅历、增长知识才干、历练品行作风、增进群众感情等都大有裨益。在创新大学生“村官”工作中,重庆市主要从四个方面作了积极探索,并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

(一)打捆政策,吸引人才

1.整合项目资源,防止政出多门 将服务农村的“选调生”、“三支一扶”、“教师特设岗位”、志愿服务西部(重庆)计划等项目,全部整合入“农村乡镇人才队伍建设计划”,实行统一招考、统一选派、统一管理,从根本上解决以往大学生下基层工作补贴标准、考核方式、身份性质不一,相互攀比,协调困难,多头管理等难题。

2.给予优厚待遇,坚持拴心留人实行市、区县分级负担,其中市财政投入5亿元。参照大学生“村官”所在区县新招录公务员工资和津贴标准发放工资,最高2800元/月、最低1500元/月。同时,为大学生“村官”办理意外身故、意外伤残等7项保险,最高单项赔付金额达11万元。52.2%的大学生“村官”认为,重庆大学生“村官”经济待遇优厚。

3.实行政策兜底,解决后顾之忧选派前实行统一的公务员招录考试,在村服务期满经考察合格的,正式录用为公务员。在此基础上,允许多渠道分流,从而有效解决大学生“村官”二次就业问题,这在全国省区市中是唯一的。问卷调查显示,就业兜底政策成为我市大学生“村官”工作最大特点。2008年选派的服务期满大学生“村官”,99.2%考察合格后被录用为公务员。

4.建立晋升制度,打通成长通道市里明确规定,各级党政机关补充公务员,除特殊岗位外,重点从大学生“村官”中逐级遴选,比例不低于80%。这既从制度设计上为服务期满大学生“村官”录用公务员提供编制保障,又有利于建立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机制。

《大学生村官“重庆模式”的出口分流机制研究》认为,运用政策杠杆引导大学生到村工作是重庆市大学生“村官”31作的最大亮点。调研组问卷“我市大学生‘村官’政策满意度测评”结果,证实了这一判断。96.5%的大学生“村官”对重庆创造的成长成才环境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

(二)开阔视野,择优选才

1.面向全国集聚人才 市委人才办定期组织相关单位到北京、武汉、西安等高校密集地区,通过召开信息会、进高校宣传等形式,推介重庆人才需求信息和优厚政策。为提高选派生质量,单列计划指标面向“211”、“985"高校定向选派。大量外地生源大学生踊跃报名,选派录用比例和外地大学生“村官”占比不断升高。

2.坚持差异化选派针对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并存的特殊市情,在确保大学生“村官”全部具备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基础上,分主城、“一圈”、“两翼”三个片区,规定不同的专业结构、学历层次指导性比例,并适当向研究生、自然科学类考生倾斜。大学生“村官”专业结构更倾向于合理,研究生学历大学生“村官”明显增加,基本满足了区县和基层的需求。

3.不断完善选派程序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规范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体检等程序,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比如,改进选录方式,分片按文史、理工和研究生划定录取分数线;推行差额面试,调整后续调剂工作等。招考工作在网上全程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大学生“村官”分配到区县后,区县按照考试分数、个人专长、村里需要及个人志愿相结合原则,安排岗位。对志愿到贫困村工作的,优先选派,重点培养。超过90%的问卷对象认为,选派工作程序公开、公平、公正。

(三)以用为本,跟踪育人

1.三级联动抓培训

针对大学生“村官”成长特点,将其纳入大规模干部培训规划,建立市、区县、乡镇三级培训体系。扎实开展岗前培训,确保每名大学生“村官”每年累计参加集中培训不少于7天;开展适岗培训,安排大学生“村官”先在乡镇机关进行1个月适岗锻炼,让他们了解乡镇职能及运转,弄清农村实际工作,熟悉所选派村情况;建立市、区县调训制度,市财政每年投入300万元,对不少于20%的在岗大学生“村官”进行专题培训。为增强培训实效性,全市建立15个大学生“村官”市级培训基地、51个区县基地。

2.结对帮带传经验建立区县及部门领导干部、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村“两委”负责人与大学生“村官”“3+1”结对帮带制度,明确帮带责任,传授农村、农民和农业工作方法,帮助他们熟悉环境,转换角色,找准定位。全市共确定1907名区县及部门领导干部、5597名乡镇干部、5943名村干部为帮带责任人。同时,探索建立大学生“村官”间的交流机制,组织有农村工作经历的优秀大学生“村官”与新到岗大学生“村官”结对联系,部分区县成立大学生“村官”联谊会定期开展活动,通过交流亲身经历、切身体会、经验教训,相互学习借鉴,促进共同进步。

3.“三项活动”育民情 把培育群众感情作为大学生“村官”的重要任务。一是要求大学生“村官”把落实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作为到村工作刚性职责。与村“两委”干部一样,定时定点接待群众,分工包片入户走访,及时办理答复群众反映的问题,帮助村“两委”建立健全一家一户民情档案及数据库。目前,全市大学生“村官”走访群众349万户,占农村居民户1/3。二是要求每名大学生“村官”每年累计与农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不少于3个月。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促使他们在与农民群众摸爬滚打中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三是要求每名大学生“村官”至少与本村1户贫困户结“对子”,帮助解决生产生活困难,指导脱贫致富,不脱贫不脱钩。

(四)严格管理,督促尽才

1.突出日常监管 每年初,乡镇党委、村“两委”分别与大学生“村官”签订年度工作目标责任书,作为日常监督管理主要依据;建立民情日记、定期汇报等制度,随时掌握大学生“村官”情况;建立督查、暗访和抽查结果通报制度,不定期抽查大学生“村官”在岗情况。严格的日常监管制度促使大学生“村官”沉心基层。

2.强化年度考核 出台《大学生“村官”年度考核暂行办法》,全面实行“双述双评”。每年底,大学生“村官”分别向乡镇党委、村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述职、接受测评。年度考核有一年确定为“不称职”的,暂缓公务员录用考察,延长服务期一年;留用期间年度考核为“不称职”或“基本称职”的,解除协议。在村服务期间年度考核均为“优秀”的,同等条件下优先列为乡镇后备干部重点培养。2008年选派的大学生“村官”在年度考核中,有1人因未完成工作任务被确定为“不称职”。

3.规范录用考察 制定《重庆市从大学生“村官”中录用公务员量化考察实施办法》,对在村服务期满、年度考核均合格的大学生“村官”,采取集中考察与日常考核相衔接、组织评价与群众公认相结合的方式,对其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能力素质、日常表现、工作业绩、遵纪守法等方面情况进行百分制量化考察,得60分及以上正式录用为公务员。2008年选派的1964名在岗大学生“村官”中,除6人自愿应聘到企事业单位、9人因故延长一年服务期外,其余1949人经考察合格全部录用为公务员,占在岗总数的99.2%。

重庆市大学生“村官”创造性实践,引起中央领导、国家部委和有关媒体的高度关注。、、张德江、刘延东、李源潮等中央领导先后对重庆市大学生“村官"32作给予肯定性批示。中组部推广了重庆整合大学生服务基层项目、做实待遇保障、搭建成长平台等经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专题调研组认为,重庆市选派大学生到村工作,具有整合服务基层项目、统筹城乡人才队伍建设、做实待遇及就业政策、提供事业发展平台、建立下得去导向机制5个方面的经验。人民日报、新华社先后多次跟踪报道重庆市大学生“村官”工作。

二、当前大学生“村官”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重庆市大学生“村官”工作虽然作了一些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特别是短期项目与长效机制设计,选派计划与实际需求衔接,“村官”自我管理与组织服务结合等问题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

(一)大学生“村官”政策延续问题

按照部署,重庆市“万名大学生村官计划”项目期为2008—2012年。社会高度关注大学生“村官”政策延续性问题。问卷调查显示,98%以上的大学生村官希望继续选派大学生“村官”,并且非常希望延续诸如实行就业兜底、建立一线选人机制等优惠政策。在选派规模上,43%的大学生村官希望慎重确定选派规模。调查显示,社会上对现行政策有两方面的反映,一是认为约束大学生“村官”单方解除协议的政策力度不够。市里虽然明确规定大学生“村官”在服务期间单方解除协议应具备的条件,却未规定其单方解除协议应承担的责任,无形之中增加大学生“村官”解除协议的随意性,继而影响整个“村官”队伍稳定。79.6%的大学生建议市里加强大学生“村官”解除协议的约束机制建设。二是认为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措施跟进不够。虽然市里设立大学生“村官”创业资金,但由于一些区县财力所限,短期内难以配套资金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64.7%的大学生“村官”反映目前创业资金短缺,有项目难发展。

(二)大学生“村官”实际需求问题

调研发现,无论是区县还是乡镇、村社,都对大学生“村官”心存感激,寄予厚望:一是区县党委、政府寄望通过大学生“村官”弥补当地干部总量不足和干部专业结构缺失。为此,在对待大学生“村官”选派上,不仅选派数量有要求,还有专业分布、学历层次、性别结构等需求,希望借此机会,选当地最急需、最紧缺人才。持这种观点的超过87%。二是乡镇和村社寄望大学生“村官”能带给农村变化,比如改变贫困面貌、带领群众致富等。事实上,涉农专业的大学生“村官”,尤其是懂农村实用技术的占比偏低。调研中,32.9%的大学生“村官”认为,群众对他们在农村发挥作用的期望值过高。客观上存在的大学生“村官”农村基层工作能力的参差不齐,加速部分群众对大学生“村官”期望落空。其主要表现是有的进入状态慢,找不准工作切入点;有的缺乏主动性,不能独当一面。

(三)大学生“村官”自身素质问题

1.一些大学生“村官”能力有些弱 尽管大学生“村官”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实践能力相对薄弱。面对复杂繁琐的基层工作,有的热情高,但找不到工作突破口和着力点,有时感到迷惘;有的心理准备不足,难以适应农村艰苦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环境反差带来心理落差;有的眼高手低,小事不愿做,大事不会做。调研显示,5.1%的大学生“村官”对当初选择感觉有点后悔或很矛盾;3.9%的大学生“村官”面对艰苦农村工作和生活,“下不去、融不进”,在继续与放弃中左右“摇摆”;17%的大学生“村官”认为村官权力小,没有多大发展空间,在干小事与成大事上感到困惑。

2.一些大学生“村官”作风有些飘 目前,选派到村工作的大学生情绪稳定。但问卷结果分析,有7.8%的大学生“村官”把主要精力用于琢磨市里的优惠政策是否兑现,寻思借助村官平台离开农村,工作应付了事;有19.1%的大学生“村官”承认当初选择当村官是因为工作不好找。对服务期满后的打算,82.3%期望到乡镇机关及更好的地方工作,真正愿意留任的仅占17.7%。客观存在的工资待遇地区差异、网络上不正确的言论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村官”的思想稳定。

3.一些大学生“村官”心态有些浮 调研结果反映,有5.9%的大学生“村官”开始滋生优越感。主要表现在就业兜底政策使我市大学生不再重新面临第二次就业,这在其他省市是无法想象的。调研显示,超过50%的大学生在初始职务选择时,不是基于个人的价值判断,而是更多受优惠政策引导选择大学生“村官”。优越的政策条件,导致个别大学生“村官”把各级组织创造的好环境当作骄傲的资本,把自己当成基层干部和群众眼中的特殊群体。而有的乡镇、村把大学生“村官”,当成“来客”、“过客”,过于尊重或爱护,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大学生“村官”优越感的滋生。

(四)大学生“村官”截留问题

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应对其上级组织即乡镇政府甚至县级政府的运行模式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在基层开展工作,这不仅是一种锻炼,更是一种必要培训。从有利于大学生“村官”,开展工作角度审视“村官乡用”无可厚非,但一定要把握好借调的度,否则将有违大学生“村官”实施的初衷。

从全国范围看,近35%的大学生“村官”每周在村工作时间在3天以下,只有16.6%大学生“村官”每周7天均在村里。其中,西部地区有1/3左右的大学生“村官”基本不在岗,中部地区有超过1/3的大学生“村官”每周到岗时间不到5天。被“乡用”的大学生“村官”主要精力被用在收发文件、撰写材料、接听电话等日常琐事上。在重庆,为解决大学生“村官”的截留问题,市委组织部下发《关于切实解决乡镇截留大学生“村官”问题的通知》,建立督查暗访制度、通报制度,开展专项检查,截留大学生“村官”问题得到较好解决。随机抽查76名大学生“村官”,仅4名大学生“村官”临时乡用。可看出,重庆村官乡用情况明显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出现“村官”截留问题,有大学生“村官”自身“求功”心理原因。问卷调查显示,“主动要求锻炼自己”的比例占一成,超过半数大学生“村官”表示在乡镇借调期间进步更快。此外,也有乡镇方面原因。一些乡镇能干事年轻干部少,尤其是“两翼”地区贫困乡镇,大学生“村官”正好填补这一缺口。村干部不愿放手也是原因之一。问卷调查显示,45%的基层干部认为,大学生“村官”缺乏基本工作经验,怕“出乱子”、不敢放手,希望村官乡用,以至于一些大学生“村官”在进村“最后一公里处”被“搁浅”。

三、建立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的建议

大学生“村官”是夯实农村执政基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的活水源头。从前几年实践看,这项工作既是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又是重庆当前的民生工程。但作为阶段性的国家项目,目前还是停留在临时性的行政指导行为,缺乏强制性法律依据。在重庆,这个项目是创造性的,是成功的,也是长期需要的。因此,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总结,统筹规划,用改革的办法和创新的思路,研究建立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确保大学生特别是优秀大学生“村官”选得出,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一)完善“选得出”机制

1.建立定期选派制度,保持适度规模从实际出发,合理确定选派计划,保持大学生“村官”总体规模和年度计划动态平衡。根据在岗大学生“村官”情况和全市党政干部需求,借鉴第一个五年期选派经验,继续以5年为一个选派期,每年保持1500至2000名选派规模,重点向“两翼”区县和贫困地区倾斜,防止因连续选派造成编制缺乏而不能兑现优惠政策。

2.科学设置选派条件,改善队伍结构

一方面,坚持广纳贤才,以更宽视野在更广范围选派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坚持严格选派标准,选派对象必须是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并适当提高中共党员、优秀学生干部和少数民族学生选派比例。针对我市城乡二元结构,重点制定“两翼”地区吸引清华、北大等“985”、“211”高校毕业生,进一步改善贫困边远地区大学生“村官”学历、专业、性别、族别等结构。

(二)完善“下得去”机制

1.改革选派方式,探索“订单式”选派借鉴高校毕业生定向、委培模式,每年拿出500个定向名额,委托高校培养,有针对性地选派区县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人才,专业主要包括农学、医学、环境科学、土地资源管理、城市规划等。加强与高校合作,前移选派环节,提前公布选派岗位,事先征求大学生任职意向,由相关部门和高校共同组织有意愿到农村基层就业的大学生参加农村工作相关培训,为毕业后到村工作打好基础。条件成熟的,还可组织大学生在农村基层开展实习,让其提前感受农村生活,熟悉农村基层工作运转。

2.营造良好氛围,寻找源头活水及时发现大学生“村官”先进典型,广泛宣传他们干事创业成功事例和先进事迹,激励更多优秀大学生自愿到农村基层工作。继续开展选派大学生“村官”“重点高校行”巡回宣讲活动,坚持每年赴北京、西安、武汉等地“985”、“211”重点高校宣传推介,组织优秀大学生“村官”现身说法,吸引大学生来渝担任“村官”。组织清华、北大等部分高校优秀应届毕业生或邀请有志到农村基层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到区县进行“体验式”考察,增强对基层工作的感性认识。

(三)完善“待得住”机制

1.提供事业平台

一是合理安排岗位。充分考虑大学生“村官”专业特长和农村基层发展需求,把他们放在真正能够发挥优势的岗位上,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二是放手使用。对大学生“村官”多压担子,多交任务,大胆放权,让他们参与村重大事项讨论和决定,在工作中增长才干。继续实行大学生“村官”轮流列席区县和乡镇有关会议制度,不断提升他们对于“村官”工作的适应性和职业兴趣。三是支持干事创业。建立市、县大学生“村官”创业资金,市里出台《重庆市大学生“村官”创业资金管理办法》,鼓励和带动区县建立大学生“村官”创业资金。在具备条件的区县工业园区,探索建立大学生“村官”创业园。坚持每年开展大学生“村官”创业大赛,联合企业、科研院所转化设计成果,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助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捆绑涉农政策、项目和资金,鼓励大学生“村官”积极申报、领办、创办一批农业发展项目、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村中介服务组织,带领农民增收致富,力争每年培养创业型大学生“村官”100名。

2.完善激励保障政策 一是落实现有保障待遇。贯彻执行关于大学生“村官”的各项保障政策,及时将市级财政补助资金划拨到位。鼓励大学生“村官”通过多种经营增加效益收入,形成既有稳定财政供给,又有灵活效益补贴的收入机制。二是适当提高国贫村大学生“村官”待遇。探索设立特殊岗位津贴,加大对部级扶贫开发村大学生“村官”的财政补助力度,缩小欠发达地区与其他地区大学生“村官”间的收入差距,用适当优厚待遇留人才。三是建立薪酬动态增长机制。建立基于能力和实绩的绩效工资制度和岗位薪级制度,根据日常考核情况和任期服务年限,逐步提高大学生“村官”特别是服务期满后仍然留在农村工作的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待遇水平。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和物价变动等因素,适时调整提高大学生“村官”的薪酬待遇。

3.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一是重视心理疏导。对到任之初的大学生“村官”,各级党组织、尤其是村干部应把思想疏导放在工作首位,帮助他们融入农村环境,尽快进入工作角色。借鉴北京市做法,探索建立心理调查机制,增加心理测试环节或心理调查,对心理问题严重的不予录用。二是加强正面引导。建立完善各级领导干部联系大学生“村官”制度和交心谈心制度,鼓励他们坚定人生选择。培育对群众的朴素感情,强化社会责任感。每两年评选一批大学生“村官”典型,用先进典型引导和激励大学生“村官”学先进、比先进,干实事、出实绩。三是坚持情感关怀。根据大学生“村官”能力特长,按照先易后难原则合理交办工作,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定期组织开展体育竞技、网络论坛、琴棋书画等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促进身心健康。重点关照贫困家庭大学生“村官”、外来大学生“村官”等特殊群体,让他们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关怀。关心大学生“村官”,恋爱、婚姻问题,特别重视女大学生“村官”的安全问题。

(四)完善“干得好”机制

1.加大培训开发力度一是抓好岗前培训。针对大学生“村官”特点,编印培训“土教材”。采取中心课堂、远程教育课堂和实践课堂等形式,进行岗前培训。重点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涉农法律法规、农村经营管理知识、农业实用技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及开展调查研究、做好群众工作等内容培训,讲解“三农”工作方针政策,介绍新农村建设情况和乡风民俗,传授农村工作经验。二是加强适岗培训。通过选派大学生“村官”到乡镇机关、事业单位跟班学习,参与、综治调解、小城镇建设等工作,为他们提供计划生育、环境整治等多岗位锻炼机会,使他们在工作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进入角色,打开局面。三是开展专项调训。整合党校、行政学院、高等院校、远程教育站点等资源,开展大学生“村官”专项培训。鼓励高等院校特别是农业院校,结合大学生“村官”,特点和工作需要,开展继续教育和研究生同等学历教育,加强大学生“村官”专业知识和更新知识培训。如果条件允许,还可探索“订单式”、“菜单式”培训模式,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党政领导干部、乡土专家能人、优秀大学生“村官”代表等担任兼职教师,通过召开座谈会、专题报告会等多种形式,言传身教,释疑解惑,帮助他们坚定立足农村建功立业的信心和决心。

2.加强动态管理考核一是建立跟踪考核制度。针对考核指标不够细化、考核程序过于繁琐等问题,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日常管理、年度考核、公务员录用考察体系,严格实行优胜劣汰。尤其要把好公务员录用考察关,宁缺毋滥。明确大学生“村官”单方解除协议应承担的相关责任,防止大学生借村官平台“镀金”走过场。二是强化考核成果应用。及时反馈考核结果,帮助大学生“村官”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切实加以改进。对年度考核优秀的,大张旗鼓予以表彰宣传,并作为评先选优、公务员录用考察的重要依据;对不称职的,取消其当年评优资格,情节严重的按照合同规定解除合作协议。连续3年年度考核优秀的,区县党委组织部门嘉奖1次,并给予一定物质奖励。三是探索建立动态管理数据库。由市、区县、乡镇和大学生“村官”个人按照不同的管理使用权限共同维护,包括个人信息、成才规划、工作日志、述职总结、评价考核等内容。其中,大学生“村官”负责提供个人信息、记录工作日志、申报工作月报,乡镇负责审核,区县党委组织部负责综合管理。

3.切实解决乡镇截留问题坚持大学生“村官”在村工作的季度情况通报和举报制度,对乡镇和部门擅自截留和借调、抽调大学生“村官”的现象予以坚决纠正。把在村工作作为大学生“村官”年度考核和公务员考察录用的首要条件,凡一年内累计不在村工作时间超过半个月的,不参加年度考核,解除合同;两年累计不在村工作一个月以上的,不能考察录用为公务员,促使大学生“村官”吃在村住在村干在村,确保“村官村用”。

(五)完善“流得动”机制

1.适时调整大学生“村官”就业兜底政策 一是试行差额录用公务员。调整考察录用公务员最低分数线标准,确定科学录用比例,把特别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录用为公务员,以减轻连续选派大学生“村官”对全市公务员编制的压力。抓住城乡统筹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契机,在编制允许的前提下,探索聘任制公务员制度。二是定向招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未能录用为公务员的大学生“村官”,且达到60分以上合格分数线的,实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定向招录。三是实行多渠道分流。对未能录用为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村官”,鼓励留任村干部、自主创业、另行择业、继续学习等多渠道就业。可选择区县开展雇佣制政府工作人员试点。政府与大学生“村官”签订更加严谨的雇佣合同,规定更加详细的双方责任、义务,为以后的雇佣制政府体制提供借鉴。

大学生村官试用期总结范文第3篇

问:哪些部门负责招考大学生“村官”?

答:中央有关部门已经决定,从2008年开始,连续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每年选聘两万名。这次《长效机制意见》提出,选聘工作每年集中开展一次,原则上由省(区、市)一级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团委统一组织实施或省、市两级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团委共同组织实施。各地根据中央有关部门分配的选聘名额,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条件进行选聘。同时,也可结合实际,自行选聘一定数量的大学生“村官”。各地自行选聘的大学生“村官”。也要严格选聘条件和程序,确保选聘质量。自行选聘的大学生“村官”所需工作、生活补贴费用由地方财政支付。

问:报考大学生“村官”的高校毕业生需要具备什么条件?选聘主要有哪些程序?

答:中央有关部门规定,选聘对象为30岁以下应届和往届毕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专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重点是应届毕业和毕业1至2年的本科生、研究生,原则上为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非中共党员的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也可选聘。另外,参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团中央等部门组织的到农村基层服务的“三支一扶”、“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活动期满的高校毕业生,本人自愿且具备选聘条件的,经组织推荐可作为选聘对象。各省(区、市)此前已经选聘到村的大学生“村官”,本人自愿,通过组织考察推荐,可转为选聘对象。这次出台的《长效机制意见》强调,主要选聘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是中共党员或担任过学生干部的优秀高校毕业生。选聘工作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严格按照中央有关部门确定的选聘条件和公告、个人报名、资格审查、考试考察、体检、公示等基本程序进行。

问: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补贴有哪些规定?

答:中央有关部门规定,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补贴比照本地乡镇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后工资水平确定,中央财政补贴按照西部地区人均每年1.5万元、中部地区人均每年1万元、东部地区人均每年5000元的标准拨付,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承担。同时,中央财政给大学生“村官”按人均20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安置费。《长效机制意见》提出,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补贴。由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和地方财政补助资金共同支付。

问:如何使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有事干、干得好?

答: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关键是要让他们在农村干事创业、发挥作用。《长效机制意见》提出,基层党委、政府要帮助大学生“村官”开展工作,主动给他们压担子、交任务。一要明确岗位职责。乡镇党委和村“两委”要给大学生“村官”安排具体工作任务,例如,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党组织有关安排部署,组织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关任务,做好本村产业发展规划,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组织、经济实体和科技示范园,配合完成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管理档案、文字材料起草和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的教学组织管理、设备网络维护,村务重大事项讨论等工作。还可结合实际,承担村团组织的工作。二要实行结对帮带。乡镇党委要为每个大学生“村官”确定1名乡镇干部和1名村干部进行结对联系帮带,面对面进行帮助指导,提高大学生“村官”的能力素质,了解掌握思想工作状况,做好心理疏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县级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经常走访了解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情况,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三要注重实践锻炼。鼓励他们在农村创业,帮助确定合适的项目和任务,并通过适当政策倾斜和市场机制办法,为他们提供支持。县、乡两级组织召开有关会议。可安排优秀大学生“村官”代表列席参加。把综合素质好、议事能力强的大学生“村官”推荐为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团代会、妇代会代表人选。四要搭建信息交流平台。中央有关部门依托互联网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建立大学生“村官”网络交流平台,加强与大学生“村官”的联系交流。各地可通过政务网站、报纸、电视、广播设立大学生“村官”信息专栏、网站、专用信箱、热线电话等,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多种信息交流平台,及时收集、受理大学生“村官”反映的问题。共青团、妇联等组织积极开展优秀大学生“村官”巡回报告、经验交流等活动,推广宣传干事创业的先进典型和创业经验。五要强化管理考核。县级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团委负责大学生“村官”的考核,乡镇党委具体组织实施。考核分为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考核结果报县委组织部备案,作为大学生“村官”享受续聘、奖惩、考试加分等优惠政策的重要依据。

问:《长效机制意见》对大学生“村官”培训工作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培训,将对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农村环境,进入工作角色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效机制意见》规定,各地要把大学生“村官”纳入整个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建立健全岗位培训制度,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市、县两级组织实施好培训工作。每位大学生“村官”都要进行岗前培训。每年至少安排一次岗位培训,累计时间不少于7天。在培训内容上,突出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涉农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知识和农村经营管理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在培训渠道上,依托各级党校、行政学院、高等学校、干部学院、团校等进行培训。在培训方式上,采取优秀大学生“村官”介绍体会、乡村干部传授经验、组织大学生“村官”实地考察学习等方式。另外,教育、科技、农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扶贫等部门也要积极组织专项培训。高等学校也要结合大学生“村官”特点和工作需要,开展继续教育和研究生同等学力教育。

问:大学生“村官”任期结束后的出路有哪些?

答:《长效机制意见》提出,要建立大学生“村官”正常流动制度。一是鼓励大学生“村官”担任村干部。对表现优秀、党员群众认可、担任村“两委”主要负责人的大学生“村官”,鼓励他们长期在农村基层干部岗位上建功立业。留任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可以继续享受中央财政补贴。二是推荐大学生“村官”参加公务员考试。对于表现优秀、聘期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官”,可以享受公务员报考的优惠政策。各级党政机关要注重从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优秀大学生“村官”中招考公务员,并明确录用比例;乡镇机关补充公务员,要逐步提高从大学生“村官”中考录的比例;选调生主要从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大学生“村官”及其他到基层工作的高校毕业生中招考。三是扶持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各地将结合实际,建设和完善一批投资小、见效快的大学生“村官”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认真落实高校毕业生创业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重点帮助和支持那些有创业意愿、创业能力、创业优势的大学生“村官”。强化大学生“村官”创业指导服务,积极开展信息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小额贷款、开业指导、跟踪辅导等工作。各级共青团组织将大学生“村官”创业纳入促进青年创业就业总体部署。高等院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四是引导大学生“村官”另行择业。对于聘期考核称职,不再留村工作或不参加公务员招考的,帮助和支持他们另行择业,择业前可免费参加一期职业培训。对于素质能力不适应岗位要求、不能正常开展工作的,或年度考核连续两年不称职的,将予以解聘,引导另行择业。鼓励和引导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等用人单位,优先聘用(招用)具有两年以上农村基层工作经历的大学生“村官”。五是支持大学生“村官”继续学习深造。聘用期间工作表现良好、考核合格的,报考硕士研究生可享受初试总分加10分和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优惠政策等。

问:大学生“村官”是否就是公务员?

大学生村官试用期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 角色扮演 综述

从1995年江苏省丰县的“雏鹰工程”人才培训计划实施以来,“大学生”村官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地方试点到全国推广的过程。因为大学生群体在政治觉悟、知识结构、年龄精力方面优势明显,大学生“村官”也被冠以解决“三农”问题的生力军称号,对优化基层党组织或群众自治组织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大学生“村官”实践问题的凸显,学术界对大学生“村官”的研究也逐步由理论研究转向了实践探索。梳理整个研究过程,对大学生“村官”角色的研究主要包括:角色定义、角色意义、角色失调和角色重塑四个方面。

一、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定义

大学生“村官”通常指近年来由政府部门正式发文、组织考试筛选的、赴农村任职的全日制专科以上应届或往届高校毕业生,他们一般担任村委会(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社区)主任助理或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

在大学生“村官”的角色研究上,大部分学者更倾向于将大学生“村官”定义为一个角色集,是大学生与村官的集合。大学生“村官”作为大学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懂的东西多,学习能力强,思想观念先进,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作为村官,大学生“村官”是国家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新思想新理念的转变者、基层情况的调研员、村民致富的带头人和乡村发展的规划者。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到,无论是大学生还是村官都是一种应然性的角色。

二、大学生“村官”角色的意义

在角色意义研究中,大部分学者将大学生“村官”的实践意义划分为主体性意义和客体性意义。主体性意义即大学生“村官”角色扮演对其自身的意义,客体性意义即大学生“村官”对所在地方和社会的影响。目前,学者们对大学生“村官”角色意义的研究主要从政策要求、实践成果及希望达到的效果三方面进行。

(一)主体性意义

对于主体性意义的研究,大多数学者根据时间段将大学生“村官”化分为“大学生――大学生“村官”――后大学生“村官”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即大学生选择做大学生“村官”阶段上。很多学者认为,在当下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村官”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个新渠道,可以有效缓解大学生在城市的就业矛盾与压力。在第二阶段,即大学生“村官”角色扮演阶段,大学生“村官”角色扮演的意义主要表现在自我价值的实现。程毅、刘军等在关于大学生“村官”角色方面的研究认为,对于大学生“村官”本身而言,大学生“村官”身处农村改革发展的前线,他们对社会问题的研究更能体现出我国农村社会工作的症结所在,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为专业化的社会服务,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在后大学生“村官”角色扮演意义研究方面,学术界讨论的焦点问题就是大学生“村官”出路的问题。2009年中央出台了《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意见》指出大学生“村官”的前途和“出口机制”应该多元化的,主要包括:在就任地担任村干部,参加公务员考试、自主创业、另行择业、继续学习深造等。此后,杨雪英等学者围绕《意见》做了实践性的讨论,杨在讨论时指出,短暂的大学生“村官”任期虽然能够为其在后期谋职中提供一些有益资源,然而,这五种选择对大学生“村官”而言依然具有很强的挑战性。

(二)客体性意义

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村官”客体性角色意义的研究主要是根据其工作的内容及性质来探讨的。目前,大部分学者同意将大学生“村官”定义为在农村基层的科技服务者、带领农民致富的创业者、新思维传播者、农村基层建设者等角色。例如,熊春林、符少辉、李燕凌在论述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科技服务中的作用时认为,现阶段,我国农民科学素养普遍较低,思想观念总体比较落后,接受和运用新的科学技术的能力低,这严重影响了现代农业的建设步伐和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大学生“村官”运用先进的科技在农村创业,做给农民看,能够启迪农民树立科技致富的思想;领着农民干,能够帮助农民掌握先进的科技知识;带着农民赚,能够带领农民共同致富和促进农村繁荣发展。事实上,熊春林及其成员描述的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与现实的情况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目前学术界也开始关注这种差异,但往往只是轻描淡写。此外,相似的研究并不在少数,例如练月琴、晏维龙在分析大学生“村官”的意义时认为:知识型的大学生“村官”给新农村建设带去了新的思维、新的发展观念。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招商引资、发展村级 集体经济、带领村民致富方面起到了积极甚至关键的作用。殷殷在研究大学生“村官”对基层组织的意义时指出,大学生“村官”具有在基层组织建设里具有四方面的作用:(1)优化了农村干部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2)提高了农村基层组织发展经济的能力;(3)推进了基层民主建设,增强了党的执政基础;(4)储备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另外,一些学者在研究大学生“村官”角色意义时从大学生“村官”工作的类型做了区分性的探讨,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许芸、张浩两位博士在研究大学生“村官”意义时将大学生“村官”分为:使能者、中介者、维权者、服务提供者、教育者。通过上述的研究我们会发现,对于大学生“村官”角色意义的研究,往往是树立一种理想的状态。从研究方法上来看,是一种定制性或宏观性的研究,这种研究往往会出现以偏概全错误。

三、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失调问题

所谓“角色失范”,并不意味着大学生“村官”这一角色扮演的彻底失败,而是从多方面阐述大学生“村官”实际角色扮演与期待角色扮演失调的问题。在“角色失范”的研究上,描述现状并不是研究的最终目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现状的探究来思考背后其角色扮演失调的原因。目前,学术界普遍将导致大学生“村官”角色失调的原因归类为:客观因素、制度因素及主观性因素三方面。

(一)客观性及制度性因素

在对导致大学生“村官”角色扮演失范的客观性因素进行操作化时,很多学者从大学生“村官”的周围环境、制度、上下级关系等方面做了分析,综合看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钻制度漏洞,挂名不干事;工作不合理;被上级政府借调使用等现象。

吴亚军在探索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实践与理论上的差距时,从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目的与现实差距做了分析。吴认为在大部分地区,大学生到村任职并未获得有效的权力,很多扮演着村干部或镇一级干部的秘书,严重制约着其对新农村建设应发挥的能力。赵永进通过从职业化角色阐述大学生“村官”的角色扮演,认为大学生“村官”担任书记或者主任助理,是一个不明确的角色。大学生“村官”在实践中其实浪费了很多人才,在工作中,形成大学生“村官”自身不知道工作什么,村干部和政府不知道安排什么,形成自由派,村官工作与预期的差距较大。樊伟娜在研究大学生“村官”实施制度层面时也认为大学生“村官”担任“书记助理”或者“主任助理”是一种尴尬角色。综合上述三位的研究我们会发现,学者们在研究客观及制度性因素时,大部分是从制度、村干部及上一级主管人员做分析,而忽略了农村中最重要的群体――农民。村民对大学生“村官”的角色认可应作为大学生“村官”角色研究客观因素的重要部分。

(二)主观性因素

相比对客观性和制度层面的研究,学者们更倾向于对大学生“村官”主观层面的研究。程逊在研究大学生“村官”时认为很多大学毕业生从开始选择做大学生”村官的动机就与政策相违背。程认为,大部分大学生“村官”之所以选择做大学生“村官”只是把它作为考研、考公务员加分的跳板,很少有人真心想在农村工作与发展。这就导致很少有大学生“村官”能在农村踏踏实实干出好成绩。安勇在研究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时指出,大学生“村官”对农村存在着多个误区:(1)把参加新农村建设当作进入大城市的“跳板”;(2)在新农村建设中急于求成;(3)认为参加新农村建设是“大材小用”;(4)在新农村建设中畏难怕苦,在新农村建设中轻视农民和农村干部。姚东瑞则认为,大学生“村官”之所以难以在农村发挥才能,自身的主要原因在于过长的生活在城市,缺乏农村实际工作经验。

刘赛在研究大学生“村官”时引入了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刘赛认为大学生“村官”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1)期望过大,盲目乐观,产生失落心理;(2)工作不适和无用感产生自闭心理;(3)孤独无助的寂寞心理;(4)急功近利心理;(5)无归属感的迷茫困惑和忧虑心理。

带领老百姓创业是大学生“村官”在基层比较热衷的工作,也因此成为学者们研究大学生“村官”主观能力的主要方向。吉蕾蕾、吴国清在总结大学生“村官”任职期间创业困难时认为:目前大学生“村官”创业普遍存在着“缺动力 、不想创”,“缺项目、不能创”,“缺技能 、不会创”,“缺经验 、不敢创”,“缺政策 、不好创”等系列问题;杨雪英通过对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实践研究指出,创业动力、创业意识等是大学生“村官”自身方面普遍缺乏的。

四、关于大学生“村官”的角色重塑

“角色重塑”研究即学者们针对“角色失范”研究结论提出相应解决办法的研究。从目前研究的情况来看,在大学生“村官”角色重塑研究上,学者们针对主、客观因素均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不过很多研究者的意见虽然在理论上有一定的说服力,但可操作性较弱。

(一)针对客观性因素的重塑

针对制度及社会层面使大学生“村官”角色不清问题,部分学者提出借鉴现代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推行职业村官制度。并提出了具体构建思路:(1)以职业标准建立健全大学生职业岗位制度;(2)建立大学生“村官”试用制度;(3)发展农村合作社经济,创设农村市场职业岗位;(4)对大学生“村官”进行职业教育和引导,赋予大学生“村官”职业社会意义。

也有部分学者提出相关性的建议:(1)高等学校以及当地政府应该对大学生“村官”的职业发展规划进行科学的审定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2)强化制度与政策创新;(3)完善大学生“村官”选派机制;(4)健全大学生“村官”培训体系;(5)完善大学生“村官”日常管理和考核;(6)加大社会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另外,也由部分学者鼓励培养土生土长的大学生“村官”,鼓励农村大学生回乡当村官。完善大学生“村官”政策是学者们普遍关注的,有学者在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完善方面提出: 首先,构建科学的选聘机制,确保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其次,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确保大学生“村官”用得上。再次,建立科学的考评激励机制,确保大学生“村官”干得好继而,建立完善的工作保障机制,确保大学生“村官”稳得住。最后,建立合理的退出机制,确保大学生“村官”出得来。

(二)针对主观性因素的重塑

在对大学生“村官”主观因素导致其角色扮演失败的原因分析时,大部分学者在肯定大学生能够投身农业建设中时,也在提醒大学生在选择时应该谨慎选择。王勇等人通过对大学生“村官”政策的背景及意义研究时认为,大学生“村官”适宜农村社会发展需要以下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这种素质是大学村官本身所具有的;生产经营素质,这是在大学缺少的;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法律素质、人格素质这是因人而异的,一个优秀的大学生“村官”需要这些素质的完美结合。因此,在决定是否做大学生“村官”前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做选择。此外,有学者建议,在做选择时社会各界和大学生“村官”本身应该明确自己的价值选择。

部分学者也从大学生“村官”心理建设层面提出了建议:(1)自我调适和心理定位,加快角色的适应和转换;(2)大学生“村官”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人格;(3)培养自身的心理成熟度,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4)加强学习,尽快完成角色的适应和转换。也有部分学者从加强感情交流方面提出解决大学生“村官”心理层面的建议:加强情感教育可以从完善相关政策,加强岗前培训,建立定期心理沟通制度,实行结队帮扶制度,榜样激励五个方面进行。

也有部分学者阐述大了学生村官教育培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建议:(1)统筹规划,把大学生“村官”教育培训纳入到新时期我国干部教育培训战略中;(2)建立政府、高校、培训机构等通力合作机制,制定培训规划,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大学生“村官”教育培训;(3)利用多种资源,有序开展对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培训;(4)明确培训目标,完善课程结构,采取灵多样的培训方式。

五、小结与思考

总体来讲,学界对大学生“村官”角色的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角色定义、角色意义、角色失调和角色重塑。但是在查阅文献中,笔者发现对于大学生“村官”意义的研究往往会受限于政策方面的影响,其研究成果与大学生“村官”的实践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对大学生“村官”角色扮演失范的研究,学者们以往的研究已经够详细。然而在在具体探索中,这一范式的研究并没有地域性的区别。在客观因素方面,各地存在的差异性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村官”角色扮演都存在着重要的影响。在主观因素方面,已有的研究显示大学生“村官” 出现了角色扮演的现象,然而大部分学者在探讨时紧紧到此就停止了,而没有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差。在角色重塑研究上,学者们提出为大学生“村官”创建更好的平台,但是很多地方已经采用了这些平台,但是得到的成果并不是很满意,对于更加有效的方法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探讨。

大学生“村官”是在中国城乡转型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既定社会角色。从政策的推行的意义到实践取得的成就来看,大学生“村官”是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步伐。在学术界,对大学“村官”的研究主要是从一个固化的农村环境中来探讨大学生“村官”的角色扮演。然而在城乡二元对立逐步向城乡一体化转变的中国农村社会里,针对大学生“村官”的研究,更应该根据每个地区及个体的特殊性来做分析,在具体探讨大学生“村官”存在的差异性问题和提出相应解决办法时应该遵循袁芳提出的:在推进研究的细化和具体化方面,学术界应勇挑重担,在研究中树立问题意识和责任意识,推进研究的细化和具体化,以解决相关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主观化。

大学生村官试用期总结范文第5篇

考生首先要准备一些诸如当村官后的职业规划之类的题目。 张伯伦博士介绍,这主要考查考生对村官工作的态度和认识,以及自己的职业规划方向。例如去年苏州村官面试题:对于如今大学生村官要 下得去、呆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谈谈你的看法;2009年扬州村官面试题:是否因为目前就业形势难,才想到当村官 镀金 。

考生回答此类题目,不妨结合职业生涯规划来阐述,其实此类问题在村官笔试中也曾有所体现, 准备扎根农村基层一辈子 之类的虚话就不要过于表述了。

答题要有 角色定位

考生还要准备有关组织协调能力方面的复习。 张伯伦博士举例介绍,例如去年扬州村官面试真题:村里进行河道整治时,村民张大叔家的鹅舍和厕所阻碍了工程进度,村干部命令张大叔限期拆除,请指出村干部做法不当的地方。

这一题目实际上是考查考生有何更为妥善的解决办法,考生回答此类问题一定要有角色定位,把自己定位于村管理者以及党和政府的代表者的角度来思考解决问题,既要有大局意识,更要有和谐理念。考生要注意到在农村实际工作中,处理问题不能简单粗暴,引导和服务并重,也许村民的做法不对,但作为村干部解决事情切忌机械,要灵活机动,更多地是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要有团队和管理意识

考生对待突发事件的态度和方法,也可能是试题的一个内容,这些题目主要是考查考生的应变能力。 张伯伦博士举例介绍,例如去年苏州市的考题:村里有群众暴发疾病,传言与本村的企业污染有关。对此,村里群众要上访,你获知这个消息后,该怎么办?

现在中央对基层的稳定问题是非常重视的,而作为基层的组织管理者在处置此类问题时的作用尤为重要。 张伯伦分析,此类问题还会在今年村官面试题目中有所体现,作为一个还未踏入社会的大学生,碰到此类问题一定会感到很棘手,但考生不能就此慌乱,一定要表现出镇定从容的态度和方法,要有团队意识,既要有积极处事风格,也要有和管理班子合作协调的管理理念。

不要模仿答题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