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语文(精选5篇)

  • 高年级语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高年级语文(精选5篇)

高年级语文范文第1篇

  在山东省直机关工作的王汝柏近日向记者讲述了一件怪事:他上小学二年级的孙子在做语文作业时遇到一个难题,向他这位高级编辑请教,结果他愣是几天没做出来。 王汝柏是一位资深文字工作者,获得高级编辑职称。他告诉记者,自己多年搞文字,怎么也想不到会被小学生的语文考题难倒。前不久,自己的孙子拿着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外作业向他请教,其中有这么一道题,有四个选项:1、一;2、2.5;3、泵;4、愚公的家,请答出这四个谜语的四个成语谜底。王汝柏说:“我孙子8岁不到,这样的题,他是无论如何也答不出来的。我也给吓住了。”他琢磨了一中午,总算把第三个选项“泵”的成语谜底找出来了,可能是水落石出,其他3个想了一两个星期也没找到答案。 他把这个题出给周围一些颇有文字功底的同事,他们也被难住了。后来,有的家长告诉他,作业本后面有答案,王汝柏一看才算解了围。原来,“一”的谜底是接二连三,“2.5”的谜底是低三下四,“愚公的家”谜底是开门见山。 王汝柏告诉记者,题目里面有的字小学二年级学生根本就不认识,如“泵”根本就没学过。成语有些也不知道,像“愚公移山”是初中语文才学的。 王汝柏说,学校进行启发式和素质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但不能过分,更不能让人费解,特别是在小学一二年级,把题出的奇而又奇,玄而又玄,连家长都做不出来,对孩子岂不等于拔苗助长?希望教育部门在出题时多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知识范围,多出一些能让孩子自己动脑子解决的题目,这样才对孩子的成长有利。 

   

高年级语文范文第2篇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读,可以培育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感悟文章的核心,提高写作能力。小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章思想,重要手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宽多种阅读途径、倡导自主阅读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小学 高年级 阅读 教学

阅读教学其实是语文语言活动的反复再现,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在阅读的过程中,包括了词语、句子、修辞、文章主题思想感情等各个方面,所以阅读能力取决于阅读者的语言知识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语文学科阅读教学是高年级教学的灵魂。阅读教学的核心应该是“读”“读”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最要重途径。忽视“读”或“读”不到位,学生语感的培养和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变成了无源之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在训练语言能力和获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智力。智力的核心是思维,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也强调了学与思的密切关系。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凭借教材,把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真正落到实处呢?

一、读——阅读教学的核心

教师要训练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根据课文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而只有多读,学生的想象才可能丰富,思维能力才能迅速提高。小学阶段的学生“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利用学生记忆的黄金时代使之多读熟记佳词妙语,精美诗文,就能够更深入地体悟遣词用语之妙,学习布局谋篇之法,而学生在读书实践活动中所感知领悟的写作技法,往往是教师在作文课上难以指导出来的,指导学生诵读,特别是用心灵去读,去倾听,去倾诉的阅读教学方法,真正使感悟——在诵读中突现。

二、读——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对话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对话,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对话。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而且是读者生命活动的组成部分。而阅读教学则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学生作为读者,是富有巨大认识潜力和主观能动性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但教师的指导只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外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学习的内因是不断产生的学习需要与自己原有的语文素养水平之间的矛盾。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要是阅读教学有效,教师必须随时洞察学生内因的动态生成,并努力创造条件促使内因向提高语文素养的方向转化。最重要的是贯彻多读、少讲的阅读教学思路。让读者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

三、读——是理解、感悟的过程

古训说,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用心最为要紧。一方面是对文字作品的用心思考、用心体会;一方面又是对自己的诵读用心品味,用心体验。是否“对味”,这种“对味”就是理解,边读边看,最有利于从遣词造句到思想感情的融合贯通。

高年级阅读的重头戏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情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更是举足轻重。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色彩斑斓、丰富多彩的世界。在阅读教学中,要运用各种有效地方法,引导他们读好文,让学生用真情对课文进行理解、感悟,才能准确与作者及文中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达成强烈的共鸣,形成“心灵相融”。

四、读——阅读中思考、质疑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疑问,因为阅读的过程就是不断呈现质疑的过程。其实,学生在进入阅读情境中,本身就会出现一连串的质疑,但由于年龄小,阅读经验不足,可能无法把问题进行梳理,有时问题在脑海中稍纵即逝,出现“无疑而不悟”阶段。所以教师必须吃透教材,吃透阅读内容,善于抓住学生心理特征,精心设计疑问,真正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五、读——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积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可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关系学生终生的一件大事。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学习,从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精神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善于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获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结合书本的学习,引导学生选择阅读方向与合作学习,然后把收集到的资料、书籍等加以整理,进行专题阅读活动。学生通过自主合作阅读,积累内化了大量的语言材料。并且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了自主合作学习的力量和乐趣,感受到自主合作成功的喜悦。也提升了学生合作、交流、协调的能力。

高年级语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原生课堂 交际情境 和谐融洽 本位全局

一、步入原生课堂

(一)提高语言实践能力。

1.培养交际习惯。班级是学生个体差异的集合圈。教师要注意矫正学生的不良道德品质,融洽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敦促学生养成倾听他人言语的交际习惯。简言之,就是让学生文明、和谐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教学五年级上册《浓浓的乡情》,可要求学生形成注意倾听他人言语,文明讨论乡情的表达方式。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诗词、歌曲等,倡议开展“朗诵诗词”、“举办家乡画展”、“做家乡小导游”等活动。由于学生相互聆听言语,课堂和谐,朗诵诗词、演唱歌曲、家乡画展等节目相继出炉。以上活动,在培养交际习惯的同时,既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发挥学生特长,又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2.训练语言技能。学生畏惧口语交际,最重要的莫过于方言连篇、词汇贫乏和条理不清。现行教材中的课文皆属名篇大作,诸如林海音的《窍读记》,朱自清的《匆匆》,陈慧瑛的《梅花魂》等文章,无一不是教师训练学生积累词汇、提高语感的最佳蓝本。口语交际《我的理想》旨在激发学生为实现理想努力奋斗的美好情感。在“引导说梦”时,教师示范介绍自己的理想及产生原因;在“畅谈理想”时,教师点拨“理想成因”及“怎样实现”。此时,执教者运用电教设备等手段,规范学生语言,既比一比谁的理想美,更比一比谁的语言妙。学生情感顿起涟漪,纷纷模仿播音员的口径自主表达,从前后鼻音、平翘舌音、圆扁唇音的吐字技巧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另外,文章条理不外乎是按照时间推移、事情发展、空间转换等顺序组织材料。在阅读教学时,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掘文本精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学生定可摒弃方言束缚,融入情感,运用语言感染身边的交际对象。

(二)创设口语交际情境。

1.实物创设情境。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根据文本特点运用实物创设情境。实物创设就是呈现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的事件或现象,让学生以真物为对象,以真事为内容,以原汁原味的生活情境为交际环境开展口语交际活动。执教《我是小小推销员》时,我们让学生搜集商品推销知识、故事,选择推销商品,详阅说明书;让学生带商品进课堂,共同探讨推销方法。课堂上,教师播放商品推销录像片,让学生明确表述性能要形象生动,态度要热情有礼;在推销商品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介绍商品性能、特点,怎样设计精彩的广告语,等等。教师立足引领者角色,情境创设、商品推介、小组竞赛等有条不紊,妙趣横生,有“最佳推销员”的评选,又有“荣誉顾客”的遴选,学生人人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与华中师大教授杨再隋的“要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生活,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把教学活动还原为儿童的生命活动”岂非有异曲同工之妙?

2.模拟创设情境。对于内容丰富、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的儿童文学作品,小学生往往表现出浓厚兴趣。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人物角色,再现故事情节,更能发展他们潜在的创造力。五年级下册《将相和》《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就是表演课本剧的典型范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欲望,教师选择有趣的内容和学生互动,给予适时指导。必要时,教师可做示范,再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表演。学生通过表演剧本,感受故事情节之生动,人物形象之鲜明,古典名著之魅力。在激发阅读名著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堪称一箭双雕。口语交际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再现。生活化的环境是口语交际最具实际意义的决定因素。因此,我们可以针对生活场景,创设童话式的虚拟情境,让学生扮演童话里的人物,以售货员、推销员、记者、导游等身份参与交际,尝试不曾经历过的生活,相互间展开交际活动。

二、走出交际误区

(一)单向活动频繁,交互不适时。

就口语交际任务而言,教师不仅起着主导作用,更多时候成为交际的积极参与者,但这使教师深陷于“忘却自己扮演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本真角色”误区,导致课堂缺乏向纵深处拓展,向生活中延伸,频频出现散乱的折射现象,大大降低课堂教学效率。有位教师执教第12册“民风民俗”这一独白性话题时,学生讲完后即脱口而问:“一提到闽南地区民风民俗,你们想到些什么?”紧接着,示意让一些学生回答问题。该师刻意把双边关系变成多边关系,变单向行动为多向互动,并着力追求统一,以求营造口语交际课的热闹氛围。殊不知,教师无效主导无形中剥夺学生主体地位,本应是学生面向大家,以全班学生为表达对象,却只将老师作为交际对象,把口语交际变成一问一答式的语言训练,迷失了口语交际的真正目的。以上案例,说话训练都以个体、单向交流为主,即便有表面看似双向交流的模式,但学生没有建立在倾听的基础上,语言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互。没有互动和合作,谈何口语交际?因此,在口语交际课上,教师要“稳坐钓鱼台”,指导适时,点拨适度,参与适量,放手让学生自演自讲,自讲自纠。

(二)远离生活实际,实用不到位。

高年级语文范文第4篇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其低效的原因

1.“教”的方面存在的问题

有的教师严格遵循教材,上课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生怕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因此,课堂气氛沉闷。有的教师不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随意更换内容,总想迎合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与课改理念,不顾学生和教学实际,“鼓励”学生探究、合作、交流,表面上整堂课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实际上学生的学习却漫无边际,课后一知半解,最终造成了课堂教学低效。

2.“学”的方面存在的问题

有的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被动;许多同学依赖性很强,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上课不专心听课,对教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及布置的练是漫不经心,若无其事,不肯动脑筋。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不少学生回家缺少监督,学习更缺乏自觉性,基本不复习,本来在学校接触语文的机会就少,回家又不及时复习,知识很快就会遗忘了。

二、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方法

在具体教学中,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办法既没有现成的答案,也没有固定的模式。总的来说,首先要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这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

1.教师应让学生充分认识学好语文的应用价值

语文并非真像有些学生说的那样无用。语文是思维的体操,学习语文可以培养、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写作能力。教师要想方设法提高语文的魅力和趣味,加强学好语文的诱惑力。

2.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因其本身的特殊性,不少学生觉得它抽象难懂。要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光讲大道理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让课堂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感受到学习步步为营的踏实,体会渐入佳境的喜悦,树立学习的信心。

3.应让学生经历一个“学习―思考―实践”循环反复的过程

对学生来说,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阅读、写作,通过阅读、写作来检测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阅读后,将已会的知识和能力储存起来,不会的或还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再通过教材重新学习和思考。

4.应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师生间关系融洽,就会让学生感觉到课堂气氛轻松,不但教师乐意“教”,学生也乐意“学”,从而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大提高。教师要放下架子,既做关心学生的朋友,又做学生心灵、智慧引路人。为此,教师应花更多的时间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走进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既“敬”你、又“怕”你,“敬”能达到爱屋及乌,“怕”能达到按要求完成你布置的学习任务。

三、构建小学高年级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1.切实做好每节课的情境导入

情境导入环节排在最前面,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和体会知识来源于实践,并学会对实践进行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思维方法和学习习惯。同时,也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启学生智慧,引导学生探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采用启发点拨、以旧引新、设疑激趣等多种方式,创设自主探究学习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凭借多媒体课件的图、文、声进行感知、理解,营造了语文教学的新空间。激趣导入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活跃他们的思维,又能提升他们的人格情操,体验真、善、美,造就独立、健全的人格。

2.切实做好预习导学

教师设计导学案,学生参照导学案认真读书,完成导学案上的内容。这一过程还要学生了解课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学会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及作者行文思路,初步感悟课文的思想感情,提出不懂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实施这一环节时:(1)要明确自读自悟的要求。它包括: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知道课文写了什么;理清思路,了解课文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前后联系,想想作者的写作目的;自省自悟,自问悟到什么,还有什么疑问等。(2)要保证充分的时间,一般在15分钟左右。(3)教给读书的方法,要读得“字字入目,句句铭心”,要学生学会边读边想边圈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4)让学生小组之间充分展示学习成果。这样先让小组同学之间进行合作,以达到集思广益的目的,同时也为他们在全班范围内交流做好准备。

高年级语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语文素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8-0348-01

随着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也渐渐受到了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包括学生的听、说、读、写、用五个方面的能力,语文素养的培养,归根结底就是让学生能够释放出智慧的潜能,能够成为一个健康的个体。作为老师,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了解语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1.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现状

1.1升学压力导致语文素养培养被忽视。学生随着进入小学高年级学习,升学压力也随之而来,而学校为了提升升学率,满足学生和家长考高分的愿望,语文教师在授课中以课本知识点为主,将促进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作为教学目标,因此忽视了语文课本上关于人文知识的传授。在教学中仅仅局限于知识点的传授,这给学生丰富文化知识、扩展知识视野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1.2教材内容狭隘。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学生所学习到的知识全部来源于现实生活之中,但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是以课本中的内容为中心,这就导致学生对语文知识的了解存在一定的狭隘性。

1.3学生自己无法注意到语文素养对自身的重要性。由于小学生处于"对生活无知"的状态,他们没有办法去了解。此外,家长的"分数观"也促使小学生为了得到更好的成绩向应试教育倾斜,从而忽视语文素养的培养。

2.小学高年级语文素养的存在意义

2.1对于学生的全方位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传递人类的文化是我国教育的本质 ,同时文化还可以促进人的社会化形式, 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人,并且教学人。 语文素养密切关注全方位的发展, 追求的是获得价值和知识的能力。 可想而知,语文素养在人的生活和进程中散发着重要的光环, 在小学时期就贯彻落实语文素养的培养将成为最基础的举动 。在我们成长的进程中, 语文的素养有着核心的作用,它可以使得小学生从基础出发,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让终身的教育能够落实。

2.2摆脱应试教育对小学语文教育的消极影响。我们知道,在中国的教育中,应试教育有着很大的影响,应试教育是拿到较高的分数,单纯为应付升学考试、追求更高的升学率的一种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在初期的确可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学生,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应试教育已经过时了,因为它只注重学生的应试能力,忽略其他的能力,这已经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以唐诗为例,小学生背诵唐诗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了解唐诗中的意境,也不是为了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仅仅是为了通过考试,这就是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而新课改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鼓励学生去了解诗人,了解社会,摆脱了读死书、死读书的恶性循环。

3.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培养措施

3.1依托语文教学内容进行语文素养培养。例如在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中,与写作选材的结合培养学生素养是可行的。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课堂中,作文素材高于现实生活,其素养培养也可以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学习,所谓文学,就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也就是说,写作的基础提高学生的思维方式也会提高,这对学生的素养提高有很大帮助。素养的形成在于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性,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其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更加紧密,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选择写作题材的时候,一定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出发,以小见大,取材不宜太广,抓住生活的某一个细节,并总结出一定的哲理和素养启示,这样不断地让学生在语文训练中形成语文素养。

3.2加强师生交流沟通。小学高年级教师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经常性的与自己交流沟通,从而使课堂的氛围变得更加的和谐温馨。教师要扮演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的角色,积极的参与到与学生的交流和合作之中,在互相的交流中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当在课堂上为学生讲授新知识,需要学生进行思考时,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当学生的意见出现分歧时,也可以进行讨论,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3.3引入有利于学习的游戏,激发学生对于学习语文的兴趣。在现实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为了使学生理解《孔融让梨》的现实意义,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扮成孔融、孔融的弟弟等角色,让他们表演情景剧,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们知道"谦让"的含义,并将其应用到他们自己的生活中。将枯燥的文章融入到有趣的情景剧中,老师教的快乐,学生也学得快乐。此外,小学生童心未泯,喜欢卡通人物如黑猫警长、喜羊羊与灰太狼、哆啦 A 梦等。那么,教师就可以在学生回答对问题后,在其桌上贴这些卡通人物,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的欲望。

3.4拓展学生的语文视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坚持贯彻与生活实际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学与生活相结合的方式有很多种,包含:(1)让学生一起观看新闻联播等时事新闻。(2)引导学生走入图书馆,去了解课堂上不能学习的知识。(3)以科技工业园和人文的景观为基础,带领学生去参观。(4)在假期带领学生进行良好的社会体验。(5)让学生注重观察,把父母和身边经常发生的事情总结,并区分利与弊。

3.5情感导入,培养语文素养形成。语文教学具有感染性、活泼性,与其他课程相比,其对于学生思想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都能够产生影响,其中以教师作为课堂主导,灌输知识、教学方式单一的现象还存在,毫无感情投入的语文课堂,无法引起学生语文素养的共鸣,随着我国课改的不断深入,情感教育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那么在语文课程上培养语文素养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在开展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将教材中的思想进行充分挖掘,然后结合情感教育,建立情境,进行语文素养培养,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之中,亲身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感受优美的词句的同时形成语文素养,在结合教师生动的语言,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以及语文素养培养目标。

4.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点的同时,注意从课本内容中跳出来进入现实生活,将课本展现的生活联系实际,学生就更容易理解。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课堂目标设计一些游戏,加强学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都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帮助他们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学习态度,为他们在其他课程上的学习以及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采用科学的途径,要注重细节,通过这些措施使小学生的素养得到提升,通过小学生素养的培养从而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只有学校、老师、学生共同努力才可以培养好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周晓夏.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扬州大学,2014.

[2]廖海蓝.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3]方迎. 新课改理念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2015,1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