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金融类专业范文第1篇
一、专业核心能力的界定
核心能力是指学生的主要能力,即是学生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强项,是其他专业很难达到或者无法具备的一种能力。专业能力是学生所应具备的理论研究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就财政学专业而言,理论研究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在掌握基本财税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跟踪前沿,能初步具备一定的发现、分析和解决该领域所存在的问题的能力。应用实践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在掌握财税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模拟等方式,具备在与财税相关的行业和领域从事专业工作的技能。借用核心能力和专业能力两个概念,我们认为专业核心能力是专业领域赖以生存的知识和技能的集合,是学生掌握的不易被模仿的具有竞争优势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财政学专业(税务师方向)核心能力应包括财务分析能力、财税数据统计能力、纳税申报能力、税收能力、税收筹划能力、理财规划能力等综合能力。金融类院校的财政学专业核心能力应凸显“金融+”的特色,所以专业核心能力还应包括银行业务处理能力。
二、金融类院校财政学专业(税务师方向)核心能力培养指标体系的构建
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能力指标体系主要应包括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三个方面,具体指标体系的内容如下:专业基础能力是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本专业的基本操作技能,该能力是通过学校学科基础课和学科选修课来实现的;专业核心能力是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是适应岗位需求的、体现专业优势和特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结合,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通过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专业实验课的学习来实现的;专业拓展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除专业核心能力外,还应具备专业方面的素质能力、实践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该能力是通过创新创业实践课程、财经公文写作和社交礼仪等课程实现的。
三、金融类院校财政学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现状
以河北金融学院为例,财政学专业已经向社会输送三届毕业生,从就业反馈来看,本专业就业主要面向金融行业、会计行业和财税管理部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较高,但是提出的期望是专业能力培养需更加注重实训能力。综合毕业生和在校学生的状况,财政学专业能力的培养显现出以下问题:
(一)专业基础知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财务会计等课程)学习效果较差,知识掌握不系统、不扎实。
而这些基础知识恰恰是后续课程的坚实基础,基础知识的不牢固直接导致了专业核心能力的不突出。
(二)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不够突出。
呈现出“几多几少”的状态,即课程门数多、课程时数少,课堂教学时数多、实践课时数少,教材中理论内容多、案例或仿真教学少。
(三)专业技能较低,实践教学软件匮乏。
目前,学校财政税方面的教学软件购置多年,过于陈旧,许多功能没有更新,尤其是“营改增”后,营业税的征税范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增值税的税率和征税范围也较以前有很大变动,这些紧密和实际相关的实务操作在目前的条件下学生无法完成,导致所学知识技能与现实脱节。
(四)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任重道远。
虽然河北金融学院现有财政税务相关专业已经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但是实践基地的利用率较低,校内教师与实践基地的指导老师之间沟通较少,由于受校内课程和师资数量的约束挂职锻炼的机会渺茫。平时安排实践基地的专业实习由于受校内课程的安排所限只能在暑期完成,而暑期阶段实践基地的业务量较少,需要的实习学生数量有限,这与学生迫切需要实习的需求又有很大的矛盾。
四、金融类院校财政学专业(CTA)核心能力培养路径
(一)依托金融特色,构建专业核心能力与课程模块结构图。
金融类院校财政学专业核心能力的构建需体现“金融+”的特点,既需要体现学生掌控国家税收政策、制度以及分析政企税务发展战略和较强的实际操作的能力,又需要体现金融特色,面向金融类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主要为“五个面向”———面向金融类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的需要、面向社会中介机构与事业单位、面向财政税务管理部门、面向国家其他经济和行政管理部门、面向科研院校的需要。同时本着造就“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创新型复合人才”的专业发展理念,立足于培养“精财税、通金融、晓法律、懂财务”的应用型、融通性、开放式的高级财税专业人才。本专业学生要求掌握以下五项核心技能:财税基础理论与方法应用技能、公共事务管理技能、企业涉税服务与税务风险控制技能、国际涉税管理及跨国税务处理技能、高水平涉税鉴证业务处理技能。具体能力要求及专业核心能力、工作岗位和对应的课程模块参见下图。
(二)财政学专业(税务师方向)核心能力培养技术路径
1、突出金融特色,科学厘定财政学专业(税务师方向)核心能力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关系。立足于培养“精财税、通金融、晓法律、懂财务”的应用型、融通性、开放式的高级财税专业人才。
2、以“四大能力要素”为核心,合理平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业能力培养与综合素质提升的关系。
3、构建适应注册税务师职业资格要求的理论课程体系。其核心课程群主要包括教育部规定的财政学专业核心课程税收学、税收管理、政府预算、税务稽查、税收筹划、国际税收、中国财政史,在此基础上,紧紧围绕CTA职业资格考试要求,整合现有教学资源,设置税法一、税法二、税收相关法律、财务与会计、税务实务(以上课程为税务师资格认证必考内容)等课程。选修课以拓宽专业知识领域为目标,设置时增加选修课门数和学分占比,使学生掌握税务会计、财务报表分析、合同法、审计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开拓专业视野,为学生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4、构建适应税务师职业能力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应用性”的实践课程,重点培育学生职业基本技能;事务所与学校协同发展,践行“合作、包容、互鉴、共赢”的丝路精神,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毕业实习,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设置灵活的毕业论文形式,培养学生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能力;事务所与学校共同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优秀职业品质;积极开展以税务师职业核心价值观为主的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能力;依托现有优质教学资源,建立涉税综合实验中心。
(三)财政学专业(税务师方向)核心能力培养制度路径(以河北金融学院为例)
1、重视学科建设,且要制度化、规范化。建议结合学院重点学科、精品课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等建设,对财政学专业进行学科建设规划的充分论证、制定工作,在学校学科规划基础上,统筹安排,以财政专业为依托,适当调配学科建设专门人员,并重视结合校外专家及社会实践部门意见,拟定、论证、制定财政学学科建设年度计划及中长期规划,其中包括学科点、专业方向、重点建设项目、课程体系、学分的课程分布及各学期的学分分布、师资力量建设、科研建设等内容,以促进学校学科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金融类专业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 金融类专业 商业银行会计 实训教学 商业银行综合业务模拟系统
《商业银行会计》是金融类专业重要的核心专业课程,是根据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结合银行业务特点而制定的,具有特定核算形式和核算方法的专业会计。
一、实训教学的必要性
(一)实训教学是高职教育职业性特点的要求
实训是职业技能实际训练的简称,实训教学通过模拟真实工作环境,采用模拟真实工作的案例,在教学过程中理论结合实践,强调学生的参与,重视培养学生在职业技能、职业能力、实践经验、工作方法、团队合作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实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就业后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院校中的职业院校,职业性是它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高职院校注重的不是单纯的知识获得,而是职业技能的训练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等综合素质。因此,学生在校学习的内容和学生毕业后工作的内容应高度匹配。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点体现在培养目标的设置,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活动的实施等各个环节,其中,实训教学是保障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点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实训教学是《商业银行会计》实务性特点的要求
银行会计分为业务会计部门和财务会计部门。金融类专业的高职毕业生一般从事的都是业务会计工作,即所谓的柜员岗位,直接为客户办理各种业务。
随着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商业银行的普遍运用,账务处理基本由系统自动完成,即柜员工作的重点其实是业务处理程序,包括业务的受理、在系统中正确录入业务要素以及正确处理凭证。
因此,《商业银行会计》的实务性很强,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核算方法,更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项业务的处理方法,并能应用相关财务指标分析银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是传统讲授教学方式很难实现的,也恰恰是实训教学的优势所在。
(三)实训教学是高职学生实践性需求的要求
商业银行的业务处理程序仅凭教师讲解如何操作,十分抽象。传统的课堂讲授,学生听得一知半解,印象不深刻,即使老师在课堂上演示操作,也很难记清楚那么多的业务处理程序,更没法用传统的笔试考试来考核学生的程序掌握情况。由此导致——能用笔试考核的账务处理在今后的工作中其实几乎用不到;但今后的工作十分需要、又很重要的业务处理程序却很难用笔试考核,这严重违背了学以致用的教育目的。
亲手操作是让学生掌握各项业务处理程序,并留下深刻印象最好的方式。学生之所以选择高职院校而非普通的专科院校,看中的就是高职院校的实践性教学的特色,我们在教学中就要用实训教学来满足学生的这种实践性需求的要求。
二、实训教学的内容
(一)基于商业银行会计综合业务模拟系统
随着现代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商业银行业务的电子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各高校金融类专业,必须在教学中加入实践环节,让学生学习银行业务上机操作。但基于金融行业的特殊性和保密性,学生一般不可能直接进入金融机构实习,因此十分有必要应用计算机软件系统来营造模拟的商业银行环境,建立银行业务的操作平台,供学生模拟实验与实习。
我院采用的智盛商业银行综合业务模拟系统是一套采用最新的银行业务规范,完全按商业银行会计核算方法开发而成的教学软件系统。它通过在金融实验室建立一套完整的、仿真的、可以模拟国内商业银行核心业务操作流程及规范的系统,为学生走向岗位提供一个理论结合实际的实验环境,有利于高职院校培养商业银行真正需要的、既懂理论又能临柜操作的技能型人才,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能力设置与学时安排
本课程总学时68课时,理论教学40课时,实训教学28课时,穿行。
①:在商业银行综合业务模拟软件中,个人消费贷款属于对公业务模块。
(三)将实训成绩计入考核
《商业银行会计》的考核采用实训、闭卷考试和考勤三者相结合的方式,三者占比分别为40%、50%和10%。教师在系统中设定案例及相应分值后,实训成绩由系统根据学生操作情况自动生成。
将实训成绩计入考核,要求学生既懂理论知识,又会上机操作,既考核了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又考核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全面地反映了教学效果。
三、实训教学的效果与问题
(一)实训教学取得的效果
通过2011年9月-2013年1月,三个学期五个班次的实训教学探索,高职金融类专业《商业银行会计》的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了,实训课学生积极参与,发现问题能主动提问,改变了过去老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消极学习方式。带着实训课发现的问题,理论课听起来也更有针对性,真正实现了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训操作,用实训操作巩固理论知识,两者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
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传统的讲授教学方式,教师都是按照自己的思路讲,学生被动的听,很少有反馈和互动。现在教师不断地根据学生的操作情况修正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实训教学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式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是实训操作细节较多,比较花费学时,68个总学时既要完成理论讲授又要进行实训操作,有些不够。解决的办法有两种,或者提高本课程的总学时至80课时;或者本课程改为54学时,同时开设一个36课时的实训课。
其二是学生的理解和操作能力相差较大,一个老师指导分身乏术,实训课进度较慢。针对此,实训课采用了分组、帮带的解决办法,将操作能力强的学生和操作能力相对弱的学生搭配起来,互帮互助,提高效率。
其三是目前的金融实验室缺乏读卡器,凭证专用打印机等辅助设备,各种凭证和报表都无法打印,学生对凭证的编制和传递的练习无法实现,只能参照教材上和系统中的凭证样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训的效果,这一点目前还无法克服。
【参考文献】
[1]董晓青.高职高专院校实习实训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20):154-156.
金融类专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 高职金融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25-02
国务院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把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结合,顶岗实习和培养人才模式。”这就为职业院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就是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实现高职院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只有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才能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适应当前金融业的发展变化形势,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学生职业技能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教学目标与行业要求零距离,职业教育才能真正地服务于经济的发展。
一、 金融业的发展向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业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我国金融、保险、证券业尤其是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快速发展,金融行业的发展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对实用型技能人才需求量的迅速增加,给高职金融类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国加入WTO后,金融行业规则和标准国际化,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经营内容上发展为银行、证券、保险等为一体的多种理财金融服务。行业间的竞争加剧。这些新的变化特点,要求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应该注重其技能性,能适应金融行业的发展新要求。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应该紧贴金融行业的企业实际要求,使学生技能的培养符合职业标准。建立新型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和学校形成有机的结合,实现学校、企业共赢,高职院校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地方经济,发展中壮大自己。
二、高职院校目前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学校、企业和学生对校企合作的认识不到位
大多数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只是简单地与企业签订了学生的就业实习协议,学生实习或毕业实习,采取自愿,学校只是介绍其进入企业,协议的主要内容也主要强调学生的安全责任,操作方法简单。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就是简单的把学生放到企业去,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压力与动力不足,校企合作在操作中仍停留在“以工代学”或“以学代工”的阶段,典型的是“见识式”的实训教学与“放羊式”的顶岗实习。
(二)学校和企业之间缺乏长期的合作运行机制
许多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学校和企业双方没有形成内在的联动机制,校企合作行为短期化。通过我院近几年金融专业和银行、证券公司组织的顶岗实习可以看出,学校只是完成自己的教学环节,而企业也是取其所需,廉价使用劳动力,学生缺乏积极能动性。学校和金融行业的企业合作只是基于各自的目的和利益而寻求合作。由于利益取向的差异和短期行为的存在,校企双方难以自觉地建立起一个可持续、具有良性循环的长期合作机制,校企合作只停留在浅层次合作上。
(三)校企合作中,学生的顶岗实习操作简单,对企业不能形成有效的生产力
顶岗实习是学校安排在校学生去企业从事实际工作,是校企合作中一项主要内容,它要求学生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独当一面。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整个教育内容和教学环节不能很好地与社会和企业发展需求相结合,整个金融课程的教学过程就是课堂加实验室。课程设置与企业要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学生的学习内容与职业标准脱节,因此,金融专业的学生去银行或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顶岗实习,只能从事简单的边沿工作,名为顶岗实习,实际上只是在工作岗位上帮忙而已,对企业来说不能形成有效的生产力。学校为了完成教学环节,将顶岗实习转化为简单劳动,不但不能达到学校设计的教学目的,还会使学生对实习失去兴趣,实习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背离。因此,这样的“校企合作”是不可能持续长久的。
(四)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约束机制
由于我国当前并没有出台专门的关于校企合作的法规、政策和法律条例,致使校企合作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在校企合作管理中形成学校和企业两张皮。虽然学校派有驻企带队老师,但大多数带队老师都是临时调用的,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不足,对金融企业的工作流程、工作特点、企业文化了解很少,很难较快地带领学生进入企业员工角色。另外,由于金融行业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带队老师也难随时随地对学生的工作进行全程指导。而企业也对于涉及商业秘密的核心工作不让学生过多接触,学生所能接触到的也只是一些简单的常规性工作,实习效果不佳。
(五)企业对工学结合的积极性不高
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从近几年我们与西部证券、农业银行、、长安银行等金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实际来看,由于大多学生不具备真正进行顶岗实习的能力,开始只能进行一些较低层次的跟岗实习。学生的不规范操作还会影响正常的业务活动,增加这些企业的成本开支,短期内的“无效益”,极大的影响了这些企业的合作积极性,要求企业给予学生合理报酬更是难上加难。另外,企业出于安全与法律原因,也不愿为学生的工学结合与顶岗实习承担潜在的风险,校企合作就难以形成稳定和长效的机制。
三、校企合作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
新型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就是根据金融行业的发展变化准确定位人才的培养目标,改制传统的课程体系,教学过程重组,改变人才质量考核体系和师资队伍的建设。
(一)紧跟金融行业发展的需求,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应紧跟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和金融行业发展变化的新特点定位培养目标,着力培养金融、保险、证券等金融企业第一线的职业性较强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立足金融行业的业务发展需求,将原来以学科为组织方式的课程体系,改革为以职业能力要求为组织方式的课程体系,变学科导向为市场导向。根据金融行业对实用性人才的要求,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金融专业学生培养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考核目标,双方共同研讨、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二)根据金融行业类型,确定专业发展方向,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金融行业主要有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和其他金融机构,学校应根据自己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来确定金融专业的发展方向,再根据专业方向来确定课程体系,课程的设置应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为目标。专业课程体系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环节,要充分调研金融企业对所需人才的能力要求,开发以能力为模块的课程体系,突出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银行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就要围绕资产管理、信贷管理、外汇交易、资产评估、理财分析、信用调查等业务的变化来设置课程体系;证券专业方向的课程要围绕产权交易、证券分析、股票期货操盘手、基金销售、风险分析与管理等业务的要求设置课程体系;保险专业方向的课程要围绕保险、保险产品销售、客户开发与管理、市场分析等业务设置课程体系。
(三)根据金融企业的业务流程组织教育过程
教学过程的实施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落实。在校企合作中,对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的组织实施应当结合企业的业务流程,整个教学过程要符合金融企业的工作情景,使教学目标与岗位要求相一致,教学内容与业务内容相一致,教学环境与工作场景相一致,要使培养的人才具有适应金融企业岗位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拓展的能力。调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加强实践教学,重视人才培养的综合性训练。
(四)推行“双证”考核制度,建立多元智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在新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根据培养目标层次将社会考证和学生的学业水平考核有机的结合起来,考核内容注重岗位标准。按照多元智能理论,职业院校对学生的评价应当针对每个人不同的智能状况选择相适应的评价形式,也就是多元的评价体系,即在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实践和综合素质做出客观的评价,实施以学生个体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使教育在每个人身上得到成功,取得最佳效果,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五)校企师资合作,推进校企合作培养人才质量
师资合作是实施校企合作的关键,加强校企之间的师资合作,促进教学-科研-开发一体化,合理开发校企双方的人力资源,达到学校、企业和个人共同发展。(1)建立专业教师培训制度,支持教师特别是年青教师到金融企业进行工作实践,重点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实践环节教学能力。(2)完善教师聘用制度,建立公平教师考核机制,从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企业引进一批高素质的一线技术人才担任教学实践老师。(3)鼓励教师参与金融企业经营管理和金融产品的研发,提高和丰富专业教师的研发水平。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S].2010.7.29
金融类专业范文第4篇
(东北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中国内部控制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5)
摘 要:财经院校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由于是不同教学单位开设的,容易产生授课内容重复的问题.本文以《金融学》和《财务管理》课程为例,在阐述两门课程整合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整合方案应考虑的因素,并根据专业基础课设置原则,给出了三个解决方案,并基于知识完整性,针对每一种方案给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专业基础课;金融学;财务管理;整合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254-03
基金项目:本项目为东北财经大学校级教改课题《管理类专业基础课授课内容重复的整合研究》的研究成果
近几年,教育部不断地对高等学校教学计划改革提出政策性规定,比如,学分不断降低,这样的改革对于学生来说有利有弊,好处是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拓展授课以外的能力和素质的提升,有利于培养综合性人才;弊端是对于没有学习规划的学生来说可能造成知识摄取不足,限制了知识面的扩展.为了弥补这样的弊端,高等院校应该合理设计专业基础课,尽量在有限学分的前提下,给学生充分补给基础知识,为其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很多财经院校设置专业基础课时常常会有授课内容重复的现象,如果重复的课程不是来源于同一个教学单位,那么授课老师之间就可能缺乏对于授课内容的沟通,可能会导致重复或衔接问题.本文以财经院校管理类专业专业基础课《金融学》和《财务管理》课程为例,分析两门课程授课内容重复的整合问题.
1 《财务管理》和《金融学》两门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财务管理》和《金融学》是分别隶属于管理类和经济类的两门课程,但其授课内容却有很大的重复性,以我校会计学系列教材《财务管理》(刘淑莲主编)和金融学系列教材《金融学教程》(苏平贵主编)为例,《财务管理》教材共14章,《金融学教程》教材也共14章,从其目录标题看,共有9章是完全重复,其余的章节有部分重复,也就是说,两门课程至少有70%以上的内容是重复的.目前,我校管理类专业同时开设了这两门专业基础课,根据2010级的教学计划,我校共有17个管理类专业同时在大学二年级开设了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课程,其中,劳动保障、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财务管理是方案内学科基础选修课,金融学是学科基础必修课;管理科学和工程管理专业的金融学是选修课,财务管理是学科基础必修课;其余的12个专业(电子商务、旅游、资产评估、日会、注会、会计学、加会、财务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的财务管理和金融学都是学科基础必修课.这意味着我校有12个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因为教学计划安排而导致财务管理和金融学的重复学习.只有5个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选课来避免财务管理和金融学的重复学习,然而这些学生极有可能因为不了解课程的内容而同时对两门课进行了选修.由此可见,我校目前管理类专业同时开设财务管理和金融学势必造成授课内容重复,浪费了教学资源,同时也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教学质量.
管理类专业同时开设《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课程造成重复授课不光是我校的问题,外校同样存在这样的情况.以山西财经大学为例,工商管理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管理科学专业、工程管理专业、项目管理专业等管理类专业都同时开设了《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课程.
管理类专业学生开设《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财知识和了解金融市场环境知识,以培养适应经济型社会需求的管理类人才.《财务管理》以讲授公司理财知识为主,简单介绍了金融市场环境知识.《金融学》对金融市场环境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同时也大量介绍了理财知识.这就使得两门课程产生了大量的授课内容重复.根据学分制的教学制度,在总学分一定的情况下,如何取舍这两门课程,或者如何很好地整合这两门课程,思考这两个问题,有利于重新修订或调整管理类专业学生的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资源配置.
2 设计管理类专业《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课程整合方案应考虑的因素
2.1 体现课程基础性的特征
专业基础课是为学生学习专业课奠定必要基础的课程,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必修的重要课程.不同的专业有各自的一门或多门专业基础课,同一门课程也可能成为多门专业课的专业基础课.作为财经院校的管理类专业学生,了解理财知识和金融市场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所有管理活动都是为了提高价值,而在现今的商品经济社会里,金融市场是与个人生活和企业经营不可脱离的平台.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将来的主要就业岗位又不专门是公司财务和股票投资,因此,对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应该包含理财和金融市场的基础知识.
2.2 扩展知识面
比较宽厚的专业基础,有利于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毕业后适应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专业基础课的设置除了要突出财经院校的特征之外,还要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除了介绍理财知识和金融市场的基础知识外,还可以介绍一些与企业经营和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财经类知识,比如货币的供需与定价、风险管理等基础知识,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3 教学资源分配
学校在设置课程时往往会考虑到教学资源分配问题,这不仅关系到教师资源的合理分配,也关系到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问题.《财务管理》通常是财务系(或者会计系)开设的课程,《金融学》是金融系开设的课程,在设计管理类专业开设的《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课程整合方案时,要注意这样的问题:如果保留《财务管理》,金融系需要开设什么样的课程能够给学生介绍金融方面的知识;如果保留《金融学》,财务系需要开设什么样的课程能够给学生介绍财务方面的知识;如果这两门课程都删除,那么哪门课程能够补充理财和金融市场知识,这个教学任务应该由哪个系来承担.
3 管理类专业《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课程整合的方案设计
针对上述问题,财经类院校管理类专业本科教育的专业基础课应该凸显财经特征,因此,关于《财务管理》和《金融学》两门课程的设置有三种可能:一是保留《财务管理》课程,舍掉《金融学》;二是保留《金融学》,舍掉《财务管理》;三是同时保留《财务管理》和《金融学》,并协调两门课程的授课内容,凸显两门课程各自的特点.
3.1 保留《财务管理》,舍掉《金融学》
表1列示了中国校友会网最新编制完成的《2014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除东北财经大学外,排名前5名财经类院校的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的设置情况,由于各个学校教学计划设计不同,所以有的学校也叫“学科公共课”.从表1可以看出,基于财经类院校的特点,各财经类院校管理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都有“财务管理”课程,主要是因为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主要是学习企业中某一方面的管理技能,而财务管理是企业基于价值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管理内容之一,因此,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财务管理》课程成了各财经院校管理类专业必开的课程.
如果保留《财务管理》课程,基于知识完整性,替代《金融学》可以开设的金融类课程应具备以下特点:(1)详细介绍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类型;(2)介绍金融市场参与要素;(3)介绍金融市场工具的流通和定价机制.基于上述考虑,可以选择的课程有: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学等.
3.2 保留《金融学》,舍弃《财务管理》
如保留《金融学》课程,基于知识的完整性,替代《财务管理》可以开设的包含理财知识的财务类课程很难在同一门课程中找到,往往会在《管理会计》和《财务分析》中涉及到部分理财知识,由于学分的限制和基础性要求,这两门课都是专业必修课,不适合作为专业基础课开设.那么替代《财务管理》的课程就需要在别的教学单位寻找,比如:投资学等.
3.3 同时保留《财务管理》和《金融学》并予以协调
如果同时保留《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这两门课程,就需要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协调,避免出现重复的授课内容.本文认为,基于专业基础课54学分的要求,《财务管理》和《金融学》的教学大纲至少要包括表2的内容.基于两门课程内容的整合,需要针对管理类专业编写配套教材,这样才能够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
4 结束语
财经院校的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专业必修课之前,需要充分了解理财和金融市场知识,这些知识应该在专业基础课中进行设置.目前,管理类专业主要是设置《财务管理》讲授理财知识,设置《金融学》讲授金融市场知识,但由于这两门课分别开设在财务系和金融系,授课教师在授课时存在授课内容沟通障碍,导致这两门课的授课内容存在很大重复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根据专业基础课设置原则,给出了三个解决方案:保留《财务管理》,舍去《金融学》;保留《金融学》,舍去《财务管理》;同时保留这两门课程.并基于知识完整性,针对每一种方案给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杨琴军,陈龙清,季华.浅谈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与学生能力培养的整合[J].中国林业教育,2006(3):14-17.
(2)赵冬梅.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9(8):34-36.
金融类专业范文第5篇
1.体现课程基础性的特征专业基础课是为学生学习专业课奠定必要基础的课程,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必修的重要课程.不同的专业有各自的一门或多门专业基础课,同一门课程也可能成为多门专业课的专业基础课.作为财经院校的管理类专业学生,了解理财知识和金融市场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所有管理活动都是为了提高价值,而在现今的商品经济社会里,金融市场是与个人生活和企业经营不可脱离的平台.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将来的主要就业岗位又不专门是公司财务和股票投资,因此,对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应该包含理财和金融市场的基础知识.
2.扩展知识面比较宽厚的专业基础,有利于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毕业后适应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专业基础课的设置除了要突出财经院校的特征之外,还要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除了介绍理财知识和金融市场的基础知识外,还可以介绍一些与企业经营和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财经类知识,比如货币的供需与定价、风险管理等基础知识,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资源分配学校在设置课程时往往会考虑到教学资源分配问题,这不仅关系到教师资源的合理分配,也关系到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问题.《财务管理》通常是财务系(或者会计系)开设的课程,《金融学》是金融系开设的课程,在设计管理类专业开设的《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课程整合方案时,要注意这样的问题:如果保留《财务管理》,金融系需要开设什么样的课程能够给学生介绍金融方面的知识;如果保留《金融学》,财务系需要开设什么样的课程能够给学生介绍财务方面的知识;如果这两门课程都删除,那么哪门课程能够补充理财和金融市场知识,这个教学任务应该由哪个系来承担.
二、管理类专业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课程整合的方案设计
1.保留《财务管理》,舍掉《金融学》中国校友会网最新编制完成的《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除东北财经大学外,排名前5名财经类院校的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的设置情况,由于各个学校教学计划设计不同,所以有的学校也叫“学科公共课”.基于财经类院校的特点,各财经类院校管理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都有“财务管理”课程,主要是因为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主要是学习企业中某一方面的管理技能,而财务管理是企业基于价值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管理内容之一,因此,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财务管理》课程成了各财经院校管理类专业必开的课程.如果保留《财务管理》课程,基于知识完整性,替代《金融学》可以开设的金融类课程应具备以下特点:详细介绍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类型;介绍金融市场参与要素;介绍金融市场工具的流通和定价机制.基于上述考虑,可以选择的课程有: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学等.
2.保留《金融学》,舍弃《财务管理》如保留《金融学》课程,基于知识的完整性,替代《财务管理》可以开设的包含理财知识的财务类课程很难在同一门课程中找到,往往会在《管理会计》和《财务分析》中涉及到部分理财知识,由于学分的限制和基础性要求,这两门课都是专业必修课,不适合作为专业基础课开设.那么替代《财务管理》的课程就需要在别的教学单位寻找,比如:投资学等.同时保留《财务管理》和《金融学》并予以协调如果同时保留《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这两门课程,就需要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协调,避免出现重复的授课内容.本文认为,基于专业基础课54学分的要求,《财务管理》和《金融学》的教学大纲至少要包括表2的内容.基于两门课程内容的整合,需要针对管理类专业编写配套教材,这样才能够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