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精选5篇)

  • 高中文言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除此之外,还有一处解释,虽没有错误,但笔者认为还有完善的必要。《谏太宗十思疏》对“怨不在大,可畏惟人”的注释是“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民众”。、这样的解释,听起来好像是对的,但是因其过于简省,读者却不好弄懂它到底表达了什么意思,这属于“…

高中文言文(精选5篇)

高中文言文范文第1篇

从字词的角度来说,同命可以理解为“同样的命运”,那如果是和敌人有同样的命运,就是和敌人拼命的意思,如果是和沛公有同样的命运,那就是和沛公同生共死的意思。持“同生死、共命运”说的论者还举了许多“同命”是“同生死、共命运”之意的古文用例,如《三国志 蜀书 马超传》“密书请降”,裴松之注引《典略》说“‘超捶胸吐血曰:阖门百口,一旦同命。”因为有这些较为丰富的用例作为支撑,故而这种说法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但是笔者认为这些材料也并不能充分证明此句的意思就是“与沛公同生共死”,因为如果“之”指的是刘邦的话,樊哙作为下属为何不说“与公同命”或使用其他敬称呢?因此,笔者认为两种解释都有存在的空间,也都有否定的理由。教材摒弃以往专取一端的做法,实为稳妥之举。然而,教材中也有一些注释不太合适的地方,以下将一一例举。《廉颇蔺相如列传》对“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的“嘻”注释为“苦笑声”。笔者认为这是不符语境的。蔺相如让秦王斋戒五日再接受和氏璧,但是他却趁此机会偷偷让使者送回了和氏璧,这种骗局被他亲自揭开之后,秦王和君臣知道被戏弄了,他们会不怒反而相互苦笑吗?未免不合常理。果然,从后文看,“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可见,蔺相如当时的做法确实是惹怒了众人,因此这个“苦笑”的解释也与后文不符。

那么,到底该如何解释“嘻”呢?笔者查阅众多资料,发现对此句历来有两种解释,一是本教材所持的“苦笑”观,理由就是后文表明秦王确实对蔺相如无可奈何,加上“嘻”前又有“相视”作状语修饰,此处就解释为“苦笑”了;一种是据《史记索隐》的观点,解释为“惊而怒之辞也”,这方面的用例有很多,《史记 鲁仲连邹阳列传》“噫嘻,亦太甚矣”,司马贞《史记索隐》对此释义:“嘻者,惊恨之声”,《汉语大字典》对“嘻”字的解释中也有“表示忿怒”的条目,并在此字条下举例“《吕氏春秋 行论》:庄王方削袂,闻之曰:‘嘻’,投袂而起。高诱注:嘻,怒貌也。”两种解释都有各自的道理,这种差别其实可以用“直译”和“意译”来解释。直译是比较严格的按照原文逐字逐句的翻译,意译则主要根据原文的文意来翻译,它并不要求逐字逐句对应,对于文言文的翻译,我们应该以直译为主,只有在直译讲得不顺口的情况下,才辅之以意译,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笔者分析认为,教材的解释其实是采用了“意译”的方法,并且它还没能使文意变得通顺流畅,那么直译是不是讲不通呢?按照直译,译成“秦王和大臣互相看看,发出又惊又怒的声音”的话,这是非常符合当时的语境的。蔺相如说出真相之后,秦王和君臣进行了视觉和心理的交流,“互相看着对方”,体现了君臣思维的一致,然后表达出各自的惊怒之情,这于情于理都是非常正常的,也与后文的“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相一致。这样的解释避免了这种意译式解释的牵强。故而,笔者认为此处的“嘻”应该解释为“发出又惊又怒的声音”。此外,关于读音,笔者也发现了一处错讹。《谏太宗十思疏》“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的“长”的注音是“cháng”,释义为“高”,笔者认为这样的解释不太准确。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长”有三个注音,分别是“cháng”、“zhng”、“zhàng”,不同的读音配对不同的意思,在释为“cháng”时,它是一个名词、副词、形容词,表“长处、长度、经常、长”等,课本注释显然取了它作名词时“长度”的含义,在释为“zhng”时,它有一个动词性的含义——“成长、增长”,还引用了如下的用例,“《孟子 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笔者认为“求木之长者”与“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的句子结构十分类似,因此,“长”也可以看成是“增长、成长”之义而用“之”来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过比较而言,笔者认为“成长”比“增长”更合适些,因为按照常理而言,“固其根本”只能保证树木的存活而不能保证其一定可以长高,比如说有的树到了一定高度就不会再长高了。带入语境当中,“成长”义又最好能用“生长”来意译,因为树木并非人类。比较而言“希望树木生长的人”难道不比比“希求树木的高度”来得顺口吗?这样的解释不仅符合语言表达习惯,也更符合常理。按照择其最优的原则,笔者认为此处的“长”应该释音为“zhng”,释义为“生长”。本文来自于《文学教育》杂志。文学教育杂志简介详见

除此之外,还有一处解释,虽没有错误,但笔者认为还有完善的必要。《谏太宗十思疏》对“怨不在大,可畏惟人”的注释是“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民众”。、这样的解释,听起来好像是对的,但是因其过于简省,读者却不好弄懂它到底表达了什么意思,这属于“注不到位”的情况。“怨不在大”语出《尚书 康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孔颖达疏:“人之怨不在事大,或由小事而起,亦不恒在事小,因小至大。”本文中,“怨不在大”紧承上文“貌恭而不心服”而来,意思是说凡是能招致臣民怨恨的事无论大小都不能做。“可畏惟人”就是“可畏惟民”,因避讳而当作“人”,此句承上文“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即得志,则纵情以傲物”,意思是强调民众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在直译不能完整地表达意思的情况下,有必要通过意译对其进行增补,因此全句当做“不论事情大小,凡能招致臣民怨恨的都不能做,如果人民有了怨恨,那是最可怕的。这是意译与直译相结合的情况。笔者认为这样的解释比课本的解释要通顺、得当得多。总体而言,本册教材的注释做到了准确、简明、稳妥,科学性和通俗性结合得很好,但也不免有有少许疏漏和失误之处,还有一些注释虽无大的错讹,却似乎未能尽善尽美,以上只是笔者一些粗浅的意见,鄙陋之处,请多指正。

作者:谢爽 单位:苏州大学文学院

高中文言文范文第2篇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①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兰亭集序

一、重点词语解释

1、所以游目骋怀信可乐也(用来,表凭借;实在)

2、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交好)

二、通假字

1、 趣舍万殊通(趋,往,取)

2、由今之视昔(通犹,如同)

三、多义词

1、修:茂林修竹(高)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

乃重修岳阳楼(修建 )

修守战之具(整治)

2、期: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至,及)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周,期年:一周年)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约定)

3、致: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趣,情致辞)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招致)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

4、临: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迎)

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面对)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5、次: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旁边)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按次序)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行军途中的驻地)

四、词类活用

1、 映带左右(环绕,名作动)

2、流觞曲水(使(水)弯曲)

3、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形容词作名词,贤才;年少的人和年长的人)

4、所以游目骋怀(使游,使骋,动词作使动)

5、固知一死生(看作一样,数量词作动词)

6、一觞一咏(名作动,喝酒)

五、特殊句式

1、 会于会稽山兰亭(介词结构后置句)

2、当其欣于所遇(介词结构后置句)

3、晤言(于)一室之内(省略介词于)

4、引以(之)为流觞曲水(省略介词宾语之)

六、难句翻译

1、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译:用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穷尽视和听的享受,实在快乐啊。

②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鸿门宴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飨: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用酒食款待,犒劳)

2、籍:籍史民,封府库,而待将军(登记)

3、续:此亡秦之续耳(后继者)

4、当: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抵敌,抵当)

5、啖:拔剑切而啖之(吃)

6、操:大王来何操(拿,携带)

7、刑:刑人如恐不胜(以刀割肉)

8、胜:刑人如恐不胜(尽)

9、乘: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四匹马拉的车)

10、窃:窃为大王不取也(副词,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二、通假字

1、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通 俱 ,全,都)

2、距关,毋内诸侯(通 拒 ,通 纳 )

3、张良出,要项伯(通 邀 )

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 背 ,违背)

5、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通 早 )

6、令将军与臣有卻(通 隙 ,隔阂,嫌怨)

三、一词多义

1、因:

①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沿袭)

②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凭借)

③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就)

④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趁机)

2、如:

①万事如意(顺从)

②刑人如恐不胜(像是)

③沛公默然,曰: 固不如也。 (比得上)

④沛公起如厕(到)

3、举:

①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高举)

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举行)

③孙叔敖举于海(被选拔)

④南取汉中,西举巴蜀(夺取)

⑤杀人如不能举(尽)

4、谢:

①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感谢)

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大王(道歉)

③乃令张良留谢(辞谢)

④使君谢罗敷 宁可共载不? (询问)

5、意:

①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意图)

②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意料)

③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神态)

6、置:

①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放置)

②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丢下)

③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购置)

四、词类活用

1、军:沛公军霸上(名作动,驻扎军队)

2、王:沛公欲王关中(名作动,成为王)

3、财物: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名作状,像财物一类的)

4、活:项伯杀,臣活之(动词使动,使……活下来)

5、兄:吾得兄事之(名作状,像对待兄弟一样)

6、籍:籍吏民(名作动,登记)

7、目:范增数目项王(名作动,使眼色)

8、翼:常以身翼沛公(名作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地)

9、何: 大王来何操? (疑问代词作宾语)

10、间:道芷阳间行(名作状,从小路)

五、句式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判断句)

2、此亡秦之续耳(判断句)

3、沛公曰: 君安与项伯有故? (疑问句)

4、壮士,能复饮乎?(疑问句)

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被动句)

6、大王来何操?(宾语前置)

六、难句翻译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译:项伯于是当夜骑马到沛公的军营里。

2、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译:我进入(函谷)关后,财物丝毫不敢据为己有。

3、项庄拔剑起舞。

译:项庄拔出剑来开始舞剑。

4、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

译:秦王有像虎狼一样的(吞并)之心,杀人如恐不尽。

5、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译:夺取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沛公。

6、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译: 沛公回到军营,立即杀死了曹无伤。

2、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译:何况人寿的长短随着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

3、 死生亦大矣

译:死生也是人生的大事啊。

4、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译:当然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

高中文言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言文;理念;文言美;人文精神

在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今天,文言文教学仍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景象,学生往往发出“学古文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随着高考对文言文的重视、设置的分值越来越大,文言文教学已经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瓶颈之一。那么,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如何改变文言文教学的现状,让文言文教学走出困境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法:

一、改变教学理念,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

一直以来,我们的文言文教学都采用以教师串讲为主的教学方法。不可否认,串讲有其可取之处,它可以让学生在教师逐字逐句地讲解中将文言字词一一梳理,并学会翻译。但是,也正是这种串讲的方法使文言文的课堂失去了魅力。用串讲的方式讲解文言文,使课堂的主体完全变成了老师,学生所能做的只有被动地接受,于是,课堂变得索然无味,文言的美感也荡然无存,只剩下单调的文言知识,离新理念中的课堂自然越来越远。

其实,我们老师并不需要如此的累,我们的文言文课堂也可以更有生机。实现的方法,就是改变我们的教学理念,把课堂主体交给学生。经过了初中三年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识,也可以凭借课文下的注释对文言初步的解释。

例如,《滕王阁序》一文,课本下的注释非常的多,几乎每句都有翻译,如果老师再一味的逐字逐句翻译,那么,学生的听课效率可想而知。因此,我在教习此文前,先让学生结合课文下的翻译,一个人或者与同桌一起将课一个口头翻译,将无法理解的地方标明,并在课堂上提出。这些疑问先由学生们共同解答,学生无法解答的,再由老师解决。之后,我再将经过整理的课文文言知识重点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展示,强化知识要点。这样,既能使学生主动学习,又突出了学习的重点。

二、重视阅读感悟,让学生感受文言之美

语言文字之美,很多时候是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的,特别是文言文。古文中的抑扬顿挫、平仄压韵,是只有在读的过程中才可以体会到。同时,通过读文来品文,将阅读和审美结合起来,既能培养学生敏锐的文言语感;又能陶冶学生心灵,培养学生丰富的文言美感。

在这个读和品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的是其有效性。第一是读。我们都在提倡“在课堂上让读书声嘹亮起来”,但更要注意的是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到美。如果老师的语言表现力强,老师可以为学生范读,若教师的朗读水平一般,也可以用配套的磁带。对于文章朗读细节的处理,老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指导,最好在教师诵读后给学生自我展示的时间,领读、齐读、轮流读等方法皆可用上,并对学生处理好的地方予以表扬,那么,这种长期的朗读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朗诵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语感的培养。第二是品。若只是一味的诵读,而不对文字中蕴涵的音韵之美、情感之美有一定的品味感悟的话,那么,学生对所读对象可能还难以产生感觉。因此,我们在指导朗读时,引导学生去发现文章中句式的变化,发现压韵的字,甚至发现文字中作者的情感变化。这样,学生读出来的就是经过了自己的审美体验后的文字,而这品的过程也会让文言之美深入人心。

三、提倡多元教学目标,体现人文精神

在文言文学习的教学目标中,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的归纳整理往往是唯一的。当然,我们决不能忽视这一目标,可以说,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也应该成为我们教学目标中的重点;并且,在我们的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文言基础知识的教授,但是,这决不能成为我们的唯一目标,因为,文言文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挖掘的东西。所以,我们需要提倡多元的教学目标。在文言基础知识学习目标外,我认为,还应该体现以下几个目标:

1.思想德育目标

高中课本中所选文言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而其中的许多思想都能够给人们以启迪。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感受古人的精神境界时提升自我的修养。如学习《陈情表》时,通过感受李密的“孝”,学会孝敬父母,互敬、互爱;学习苏轼的《赤壁赋》,知道人生必有起伏,但我们可以活得更乐观;学习《荆轲刺秦王》,为荆轲的壮烈而悲伤时,学生心中也会涌起一种对国家的责任心。那么,老师要做的就是这种情感的正确引导,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

2.思维能力目标

阅读教学中培养一种思维的能力,无论在现代文还是在文言文中都可实现,阅读中的思维训练,不仅可以让学生对课本有更深入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值得我们关注。如在学习《逍遥游》后,对庄子的逍遥思想做一些辨证,在这个辨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辩能力也在提高。

3.写作能力目标

首先,就文言文本身来说,其文约义丰的写作手法本身就是很好的写作教材,更何况我们所学的文言文大多为古代文章之精华,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若老师能够带领学生去感受,去鉴赏,那么,在阅读教学的同时,学生的写作能力或许也能提高。

高中文言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新课程 高中文言文教学 文化底蕴

很多语文教师在教授文言文时,通常运用常规的文言教学模式:教师逐字逐句讲解,学生忙于记词义,记译文,课后字字落实到位。这种模式固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容易为教师和学生所接受,但是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后,我发现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疲劳,课堂上死气沉沉,甚至引起更严重的后果: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厌倦的情绪,一讲到文言文就叹气。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究其原因,发现有二。

其一,文言文毕竟是古代的语言,和现代汉语相去甚远,阅读它难免令人感到晦涩难懂,枯燥无味,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空间很小,对学生来说,“难懂”加“无用”,所以难以提起学习的兴趣。

其二,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对课文的诵读,过于注重文言知识的传授,反复分析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词性的活用现象、文言特殊句式等做法,把课文支解为一个个与考点相应的知识点,在教条式的拆解和技术性的操练中似乎使学生获得了“实利”,其实,学生们早就在麻木的听讲中日渐丧失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而今,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文言文教学也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要改变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疲劳,课堂死气沉沉,文言文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的局面,我想,在今后高一、高二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确文言文教学同样具有承担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作用的思想。它不仅具有传授文言知识的任务,而且承载让学生接受古代作品的熏陶渐染,提高其人文素养,进而创造出新的思想、文化的任务。因此,文言文教学不仅要注重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而且要注重学生的文化积淀,厚实学生的文化底蕴。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重视诵读

诵读对语文尤其是与现代汉语相去甚远的文言文和诗词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古语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必要步骤。先读准字音句读,然后读出词义句意,再读出文章的主旨、感情与蕴含的深刻意义。例如,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舟遥遥以轻,风飘飘而吹反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曦微。”通过诵读就能把握作者盼归的迫切心情。“读”和“译”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前后两个阶段。学生每读一遍,都向译的目标前进一步,把课文真正读懂了,“译”的工作也就完成了。因此,读和译是同时进行的,“以读促译”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在读的过程中,学生要积极思考,要运用语感来唤醒头脑中已有的字、词、句、篇等知识的记忆,从而加深对新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诵读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要在扫清字词障碍的基础上进行,否则难以完成诵读任务。为此必须认清字的音、形、义,同时还要理解词、句、段的涵义。如:《勾践灭吴》一文生字达十余处,诵读之前必须认辨准确。其次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与思想感情,把握文体风格。最后要对文章进行深入的研读。这样的诵读需要边读边思考,需要有批判的眼光和发展的观点。

二、重视教会学生积累和归纳文言文的基础方法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教师在对学生授之以鱼的同时更要授之以渔,重心是要促进学生的学,从而真正实现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的伟大理想。“鱼济一次,渔济一世”,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更要注重教给学生一把把开启古代诗文阅读之门的“金钥匙”,使其能够终身在中国古代经典文化海洋里自由遨游。在文言文单元教学伊始,教师宜用2―3节课,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课堂上精讲少析,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凡是学生能自学的知识就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学,凡是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解决,让学生走进文本,去和作者进行心灵沟通,鼓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自我理解和自我解读,赞赏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生课后能自行归纳梳理,能联系旧知识,推知新知识,从而让学生在良好的思维习惯中学会思考,并逐渐形成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重视挖掘作品当中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要想把古文课上得生动有趣,教师必须深入到作品当中,去挖掘作品当中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中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博大精深。但凡入选高中语文教材的更是精品当中的精品。如果仅仅是流于对字词和文言常识的讲解,未免过于肤浅、枯燥,编者的意图也最终未能得到贯彻。教师深入到文本当中去,从作品的文化内涵或某以角度入手,然后加入对字词的讲解,教授效果是最好的。因为学生对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探求的欲望,那么对字词的理解将是迫不及待的,而且印象也是最为深刻的。

四、重视教会学生充分利用好手中资料和工具书进行文言文口译和笔译

教师应多让学生参照教材里面的注解并查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尝试翻译全文,标出难懂词句,适时向老师提问。学生在课堂让对文言文进行口译或笔译,这类较传统的做法既有益于老师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又益于学生明确自己在学习古文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得以解决,以便在考场上获得理想的文言文分数。

五、适当穿插相关古代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厚实学生的文化底蕴

高中文言文范文第5篇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文雅的口语为基础的书面形式,在远古时代文言文与平常的口语的差异微乎其微。现今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文言文基本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文言文基本知识11.文言实词

一、古今异义

同一个词古今意义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叫古今异义。平时要注意积累古今异义的词语;做题时要细心体察,不要望文生义,以今代古。

二、一词多义

文言实词往往具有几个甚至十几个义项,这种现象叫一词多义。对常用的多义词,要弄清其本义与引申义之间的关系,系统地掌握词义。如,“朝”本义是早晨,由于古代臣子在早晨拜见帝王,便引申为“朝见、朝拜”;由“朝见”又引申为朝见的处所“朝廷”;又引申为朝代。考生要善于根据相关词句(具体语境)准确理解词义。

三、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中有些词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这就是词类活用。要掌握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动词用作名词,名词作状语,结合语境进行判断。

四、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只有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教材中的偏义复词的数量不多,因此要进行归纳总结。平时训练要注意积累,考场作答要体察语境,认真比较。

2.文言虚词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白话文用动词“是”联系判断句中两部分,而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主要特点是不用判断词,而以主语谓语直接相续。文言文表判断的常见句式有:

1.用助词“者”和“也”配合表示判断。

例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夫战,勇气也。粟者,民之所种。

2.在主谓间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

例如: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梁父即楚将项燕。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⑤环滁皆山也。⑥臣本布衣。“乃”“则”“即”有“就是”之意。

3.动词“为”和判断词“是”表示判断。

例如:①此为何若人?②问今是何世?

4.“者”也”都不用,完全凭句意去判断。

例如刘备,天下袅雄。

5.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例如:视之,非字而画。

高中文言文基本知识2被动句

在动词作谓语的句子里,主语不是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施动者,而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叫被动句。常见的文言被动句有以下几种:

1.在动词谓语后边也用介词“于”,把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介绍出来,例如:①而君幸于赵王。

②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2.介词“为”引出动作行为主动者或配合“所”字一起使用,例如: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3.在动词前边用“见”作为被动标志,例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又可以再在动词后边用介词“于”引出动作行为主动者,例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在动词前边用“受”,同时在动词后边用介词“于”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例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5.在动词前边用介词“被”作为标志,例如: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或者配合介词“于”引出行为主动者,例如:燕以万乘之国被围于赵。

高中文言文基本知识3倒装句

(一)宾语前置句

在古代汉语里,宾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都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为了强调宾语,在一定条件下,就把它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宾语前置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在疑问句里,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安、何、谁等),一般提到动词或介词前。

例如;①沛公安在?②富者曰:“子何持而往?”③微斯人,吾谁与归?④何以效之?

2.在否定句里,作宾语的代词,也都提到动词的前边,例如:①时人莫之许也。

②三岁贯女,莫我肯顾③彼不我恩也。

3.为了强调宾语,借助“之”“是”等的帮助,把宾语从词的后面提到动词的前面。

这“之”“是”便成了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其他义。例如:①孔子云:“何陋之有?”②唯利是图。

4.介词宾语的前置。

例如;①国胡以相恤?②一言以蔽之。

(二)定语后置句

1.“……者……”为标志。

例: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

2.“……之……”为标志。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三)状语后置句

1.“于”为标志的介宾短语。

例: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季氏将伐颛臾》)

2.“以”为标志的介宾短语。

例: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谏太宗十思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