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投融资(精选5篇)

  • 企业投融资(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一)市场运行机制不顺畅 创业投资支持中小企业是中小企业投融资有效渠道,但是,从我国现有的运行状况分析,创业投资支持中小企业运行机制还不顺畅。一是创业投资与中小企业对接缺乏政策的支持。自2007年我国实施《科技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

企业投融资(精选5篇)

企业投融资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创业投资;中小企业;投融资

一、创业投资和中小企业投融资平台高效对接的障碍

(一)市场运行机制不顺畅

创业投资支持中小企业是中小企业投融资有效渠道,但是,从我国现有的运行状况分析,创业投资支持中小企业运行机制还不顺畅。一是创业投资与中小企业对接缺乏政策的支持。自2007年我国实施《科技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后,国家行政机构就再没有出台关于创业投资与中小企业对接的行为标准和行政支持;二是创业投资与中小企业供求不均衡。创业投资的资金供给严重滞后于中小企业对资金的强烈需求;三是原有的行业规范已经不能满足现有情况的需求。创业投资和中小企业都缺少行业信息公开制度、行为监督管理制度、自我监督制度等;四是创业投资在与中小企业对接后退出渠道不完善。由于我国上市条件比较严格,上市门槛高,中小企业难以顺利上市,导致了大量的中小企业通过创业投资融资期限到达后,创业投资不能通过有效的渠道退出。

(二)资金来源范围小

资金多少决定了创业投资支持中小企业平台建设的规模,相比国外创业投资的融资来源,我国的融资来源明显范围比较小。政府出资促进了符合支持条件的中小企业早期发展。但是我国严格限制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社保基金等机构将资金投向创业投资。资金来源范围小,严重影响创业投资与中小企业资金的供求平衡。政府投资和国有法人投资是创业投资主要的资金来源,由于缺乏高效约束激励机制,导致投资资金运用效率不高。

(三)创业投资内部运行制度不完善

我国创业投资发展的时间较短,创业投资的内部运行制度完全参考国外创业投资的内部结构进行设置。内部组织缺乏科学化,我国的创业投资机构在组建时,由于缺乏专业人才,导致创业投资机构部门设置不完善;创业投资投资决策不健全,我国的创业投资机构普遍缺乏投资决策的监督机构;创业投资机构没有响应的激励机制,在我国创业投资由于其股份是以初始出资而决定,导致创业投资没有多余的股权激励员工。

(四)投资方向不均衡

在我国由于创业投资发展的时间比较短,运行方式不够成熟,再加上我国的经济结构目前依旧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导致我国的创业投资机构在投资总量上依旧有很大一部分投向传统的工业企业。随着创业潮的到来,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创业投资机构在投资方向上就更加显现的不均衡。

(五)VC、PE投资存在无序性

随着我国VC、PE对中小企业投资范围和资金额度的增加,创业投资通过VC、PE对中小企业投资的无序性也凸显出来。在投资方向方面,VC、PE的无序性表现在偏好周期性短、收益性高的高新技术企业,这样的投资结构,使VC、PE面临较大的风险冲击。在投资额度方面,VC、PE的无序性表现在缺乏对长远利益的考虑,随着我国对中小板、创业板和新三板的开通和扩容,VC、PE更愿意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那些即将上市或者已有条件上市的中小企业之中,从而忽视了对需要资金的初创企业的投资。在投资区域范围方面,VC、PE的无序性表现在集中投资在某一特定地域范围,从2015年我国VC、PE投资范围来看。我国VC、PE在“北上广”投资占总投资额度的50%以上,地域范围投资的不均衡导致中西部的大量中小企业无法享受到VC、PE资金支持。

二、创业投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投融资对接平台的构建

(一)完善法律法规制度

创业投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投融资平台对中小企业发展起着促进的作用,不完善的创业投资管理法律法规导致目前我国创业投资不仅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更是面临巨大的政策性风险。所以要完善我国创业投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投融资平台建设。国家立法机关应尽快出台专门的创业投资法,为创业投资提供法律保障。国务院应根据我国创业投资发展的现状制定更适合当前情况的法规或者管理办法。地方政府应出台一些鼓励创业投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地方行政管理办法。同时,适当放宽保险基金和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介入创业投资的限制,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二)实行优惠的创业投资税收政策,激发民间出资人的投资热情

在我国创业投资成本主要表现在创业投资费用和税收两个方面。对创业投资者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减免相关投资费用,以提高创业投资的积极性。取消或者降低不必要的费用,比如将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二选其一,降低水利建设基金和文化事业建设费水平,提高免征费用限额标准等。调整创业投资的应纳所得税额,将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投资满两年调整为12个月;降低对持有满两年创业投资股权税收等。同时,帮助中小企业建立管理成本约束机制,降低管理运营费用和顾问成本。

(三)完善担保监管制度,推进政府性担保机构设立

担保机构是中小企业与投资机构的桥梁,必须要完善担保监管制度,推进政府性担保机构设立。在完善担保管理机制方面,一要通过立法的手段保护担保方、被担保方和第三方的权益不受侵害;二要完善监督管理机构,保障投资担保公司不会爆发内部风险。在推进政府性担保机构方面,我国应建立多层次的政府担保公司,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四)提供高效的投资服务政策环境,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信息的畅通是创业投资支持中小企业投融资平台和中小企业合作的基础,现今,信息不对称依然困扰投融资平台和中小企业。要解决信息的不对称必须要提高创业投资支持中小企业的投资服务政策环境。完善政策,建立公平的政策环境;完善创业投资支持中小企业的服务组织,比如律师事务所、投资咨询公司等;建立完备的中小企业备选库,为投融资平台提供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平台等。

(五)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机制

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对创业投资支持中小企业有推进作用。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机制,首先要从中小企业下手,培育中小企业信用意识,遵循在市场交易中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原则;其次要完善中小企业内控制度和职工监管制度,内控制度有利于中小企业防止出现企业内部风险,职工监管制度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内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最后要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披露办法,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完善财务披露办法,可以帮助创业投资了解中小企业发展状况。

(六)积极推进组织制度创新,建立有效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

在我国创业投资的形式基本是有限责任公司的模式设立的,单一的组织制度容易阻碍行业的发展,所以我们应当借鉴国外的创司。首先,创司可以建立项目终身责任制度。所有项目人员对自己负责的项目或项目环节承担连带责任;其次,提高决策的精度,严格控制风险。创业投资本身就具有高风险性,这种风险可以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创投企业应该把握非系统性风险,加大风险控制,减少或者消除一些人为的风险。再次,若投资失败,也可根据损失大小,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最后,当公司出现亏损时,可首先从管理合伙人的收入中扣减;不足以弥补时,用管理合伙人的其他财产予以弥补。

参考文献:

[1]杨敏利,李昕芳,仵永恒.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引导效应研究.[J]科研管理.2014(11).

企业投融资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投资;融资;市场;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最活跃的细胞,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主要承重者。企业的投融资活动是指,企业利用自身已有的资产进行再投入,以获得更大经济利润的投资活动,和企业使用内部积累资金或者向企业本身的投资者、债权人进行资金筹措的融资活动。投融资活动是企业运行的两大基本形式,通过这两者的互相配合规避企业可能遭遇的金融风险,维护企业的经济权益,促进企业实力不断做大,以获得更高的实际利润。而当前企业发展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投融资不合理,企业内部资金不能科学的周转,外部资金也难以及时跟上,员工对于本企业的期望程度普遍较低,影响了企业组织融资工作,进而制约了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因此企业要及时分析投融资工作的困境所在,积极借鉴国外先进同行的经验,加强企业间的互利合作,促进企业资金大范围流通,为未来的大发展注入强力剂。

一、当下企业投融资的困境[1]

1.投资结构不合理

目前大多数企业在投融资结构方面没有清醒的认识和合理的划分,导致资金使用方向不明确,利用效率低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资本结构不够合理。这一点对于民营企业更为明显,企业经营者对资本的认识比较肤浅,仍处在资本金越多越好的初级认识阶段,资本金“只厚不实”的状况比比皆是,经营者只注重资金的数量,但忽略了资金的质量。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更加注重资本金的发展能力,重视企业资金的后劲,有些企业虽然资金多但却难以发挥效力,也就失去了继续注入资金的条件。第二是负债结构不够合理。当下企业向银行借贷的资金大多偏向于硬性资金,缺少一定的弹性,难以抵御企业金融风险,为企业遭遇变故埋下了祸患。第三是资产结构不合理。当前企业的资产结构分布尤为分散,资金用于扩大企业规模、更新技术、更新生产、引进人才等多项业务,这导致资产链条过长,捉襟见肘、前后断带现象严重,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融资渠道太单一

企业的融资方式一般分为内源性融资和外源性融资两种,内源性融资是企业把自身内部的融通资金转化为投资的方式;外源性融资是企业向外界经济机构或经济主体谋取资金的方式。从目前融资渠道来看,我国企业依然集中于内源性融资,单纯通过自身的资产再运作,循环往复。单纯依靠内源性融资虽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避免借贷危机,但是资金来源单一,易造成资金准备不充足,资金周转不顺畅,融资难度增大,对于企业未来做大做强不利。企业之所以融资渠道单一,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外源性融资要求高,大多数中小型企业难以符合借贷要求,借贷风险难以承受。银行信贷逐年飙高,大多数企业没有实际能力承担债务。并且我国各大商业银行对于贷款审核要求极为苛刻,许多企业刚刚做起来,各项业务还不够成熟,银行对这类企业的评估过于刚性化,致使中小企业贷款抵押难、担保难,银行不能轻易放债。银行借贷的手续也是日渐复杂,各类收费较高,企业跑完贷款至少要几个月,影响了企业的工作进程,因此企业宁愿自产自用也不愿到处借贷[2]。

二、加强企业投融资管理的措施

1.优化投资结构

各大企业要认真考虑、分析自身的资金潜力和发展潜质,适度的扩大投资规模,切忌急于求成无序地将资金放在生产扩建中。企业的经营者要培养长期全局的发展意识,摆脱短期利润的诱导,科学进行投资项目的选择,将资金真正放在企业的优势方向,不必采用多点开花的经营战略。企业经营者要熟知自身公司的最优势的环节,把有限的资金向这一方向流通,解决资产结构分散化的问题,提高企业的用资效率,节约使用每一笔资金。企业要提高科技经营、人才经营的现代企业发展理念,在投资方向上多倾向于科技和人才,进一步改变注重规模,加快生产的传统经营理念,逐步走向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道路,通过科技含量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要科学布局好资本结构、负债结构和资产结构三大投融资方向,让投资活动呈现多元化、现代化、结构化。

2.拓宽融资渠道[3]

企业要积极谋求外源性融资,不断拓宽融资渠道。企业经营者应认真思考如何将内源性融资与外源性融资科学地结合起来,既要将赢利的一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继续实行内源性融资,也要发挥银行贷款、企业债券、企业股票等外源性融资的作用,开源节流、多水灌溉,活跃企业的融资市场,改变单一的融资模式。中小型企业要想开辟完整的外源融资渠道,必须首先从自身企业的制度和实力下手进行改革,规范企业内部的管理,做好企业的财务工作,逐步提高自身的实力,从而提高自身的信誉形象。商业银行也要积极为企业融资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银行要简化借贷审批程序,降低借贷门槛,为新兴企业开辟绿色通道,有缓冲余地的为企业进行合理融资。

综上所述,企业面对着新的时代,新的形势,要着力认清当前的市场动向,提高宏观把握市场的能力,积极进行投融资管理,开辟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将未来发展的风险降到最低,实现科学的跨越式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彤璞,王铁山.中小企业公司治理与融资问题探究[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6(07).

企业投融资范文第3篇

(一)获得政府投资难发展初期的中小企业一般面临较为严重的资金缺乏,政府投资属于一种稳定的、有保障的资金来源,可以给处于发展初期的企业极大的帮助,但政府投资的中小企业一般都是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效应的企业,这些企业一般都是当地能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带动经济发展的企业或者具有较大正外部效应的高科技企业,投资是有一定的宏观政策导向性的。这两个门槛限制了中小企业,就意味着企业需要经过激烈的竞争才能获得政府资助,而不符合标准的中小企业占据了大多数。同时,政府支持中小企业的资金有限,这就进一步限制了资助中小企业的数量。因此,以政府投资来供应中小企业融资是难以成功的。

(二)民间借贷难民间借贷是中小企业在面临融资困难的情况下另一个融资方法。民间借贷相比前面的融资方式,具有快捷方便、门槛低的特点,尤其适合难以快速融资的中小企业。但民间借贷通常成本高,平均年利息在25%~30%左右,只能作为一种应急性资金需求的短期融资。如果中小企业大量采用民间借贷的形式来融资,就会失去财务杠杆的作用,资产入不敷出从而导致资金链的断裂。中小企业通过这些主要的融资渠道进行融资时面临的困难,使得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我们需要找到新的融资方式来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问题。

二、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成因剖析

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原因可以分成企业自身的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两部分因素相互影响,造成并加深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这两部分因素具体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中小企业规模小、内部管理混乱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把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根据各行业的不同情况,以职工人数、企业产值、总资产为标准进行了分类,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不管在任何行业,中小企业的规模特点是员工人数少、资产总额小、营业收入比较低。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所以固定资产相应的也就较少,而固定资产是抵押贷款最常见最重要的资产。员工人数少,因此各个岗位的人员较少,达不到严格的运营人员要求,人员配置随意性大,导致了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等不健全,公司管理效率低下,资本运营较差,最终导致资信程度低,融资机构难以对其进行风险和潜力评估,所以进一步加剧了筹措资金困难,而且中小企业不具规模经济,没有价格优势,容易致使产品滞销,严重影响产业资金的循环。

(二)社会中介机构服务质量差、评估体系不成熟只有完备的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体系以及高质量的服务水平,才能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的条件。但是,现有的会计师、审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发挥的作用却十分有限,而且国内对于不动产抵押担保的过度依赖(中国人民银行2010年报告)造成了两种不利影响:部分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为了自身利益,提供虚假信息来增加不动产比例,这就使中小企业和投资者信息不对称,容易造成诚信度缺失、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沟通难、透明度不够等问题;中小企业初期固定资产比率少,过度依赖不动产抵押加大了中小企业融资难度,依靠不动产的信贷评级方式也使中小企业融资处于困境。因此,要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完善和规范社会中介服务体系已成当务之急。另外,社会中介机构服务质量差,也造成了评估中小企业时获得的会计信息和信誉信息不准确,造成整个评估体系不成熟。评估体系是投资机构对中小企业进行全面的考察,来确定标的中小企业是否适合被投资。由于社会中介机构服务质量差的原因形成了一套不完善的评估体系,其弊端主要是投资机构不能很好地获取混乱的中小企业财务信息或投资者获得的信息指标不同导致无法对比,因而对投资项信息掌握没有十分到位,造成评估结果缺乏可信性。

(三)宏观法律政策不完备、政府支持力度不够中小企业的发展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的支持和保障,尚未建立起公正透明的中小企业法律支持体系。2003年以来我国出台了《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但法律法规的出台并没有伴随着详细的实施细则,同时现实经济活动中有许多问题难以解决,从而导致落实起来难度大。例如在中小企业范围和归属的界定上,虽然《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从职工人数、企业产值、总资产三方面给出了标准,但由于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在从业人员、资产规模、销售额和利润率等考核指标方面往往存在着较大差异,且每个行业内部的情况也十分复杂,很难机械地用一些固定标准来衡量。这就有可能导致一些本该获得政策支持的企业却不能享受到政策优惠的现象。另外,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的其他方面,例如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法律法规也不健全,突出表现的共同问题为:缺乏对中介和金融机构政策鼓励和支持、管理制度混乱、从业人员管理较为宽松、行业信息指标标准不同等。

三、纾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创业投资发展模式探析

传统融资方式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而创业投资可以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创业投资比传统的融资方式更适合中小企业融资,主要是创业投资具有这些特征:第一,高风险性、高收益性。创业投资具有很高的投资风险,因为它的投资对象在技术和市场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创业投资的高风险性主要是创业资本所投资的对象常常是某种创新思想或高新技术带动起来的创新小企业,初期资产大部分为无形资产,缺少固定资产抵押和担保,且这些“种子”技术或创新思想处于起步设计阶段,不够成熟,尚未经历市场检验,不确定因素很多,风险较大。因此创业投资面对风险的准备较多,对风险的承受度比传统融资方式要大。同时,这种着眼于未来的战略性投资一旦成功,就具有远远超过传统行业的高收益性。创业投资的高风险性高收益性特征决定了创业投资对中小企业尤其是创新或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偏爱,因为中小创业企业或项目具有高成长性,如果投资成功,则可获得极高的投资回报,这正是中小企业对创业投资的吸引力所在。第二,高度专业化和长期投资性。创业投资的投资对象为创业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面对高投资风险,创业资本管理者需要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准来应对。另外,创业资本投入企业以后,可能面临长期无回报的情况,因为产品的研发和成熟需要一个长期的时间段和持续的资金投入,研发过程中的收入也需要立即再投入运作中去,红利和利息都无法得到。因此在中小企业早期,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常常是负债,在损益平衡表上表现为亏损,只有通过一定途径退出创业企业,创业投资才算真正完成,从而进行新一轮创业投资程序。高度专业化和长期投资性使得创业投资对于中小企业成长的意义,不仅在于其能够提供承受高风险的创业资本以助其迅速发展和扩张,而且,能够提供重要的增值服务以弥补创业者在经营管理经验上的不足,成为中小企业健康成长的保护者。因此,创业投资是目前最符合中小企业需求的融资方式。创业投资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具体可以从创业投资资金来源模式、创业投资决策模式、创业投资投资后管理模式和创业投资退出模式四个方面表现出来,即创业投资支持中小企业四种模式可以解决中小企业因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面临的融资困境。

(一)国内创业投资资金来源模式国内投资来源,以投资者属性来讲分为:政府(含事业单位)、非上市企业、非国有机构、个人、外资、国有独资投资机构、上市公司、非银行金融机构、银行等。从图1可以看出,创业投资资本第一来源是非上市企业,占比43%,位居第一,远远超过了其他的资金来源,且比2012年上升了8个百分点。这是因为近几年民间金融发展迅速,国家对民间金融也采取相关措施去引导其发展,使得创业投资市场更加自由和活跃,以市场力量为主体的发展吸引了非上市企业越来越多的参与。政府(含事业单位)和国有独资投资机构总共占比为29%,较2012年有所下降。虽然是国内创业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但已经低于非上市企业的投资占比。这说明国内创业资金受政府一定的影响,但非国有资本的占比已经占据了主要地位,国有资本越来越起到一个引导和调控的作用。创业投资资金来源模式决定了中小企业获得创业投资的难易度。以企业为主要资金来源的模式保证了资金流动性和市场性,对中小企业的筛选更具有适应性,可以用合理合适的方式筛选出优秀的中小企业。目前国内中小企业管理较为混乱,很多财务信息都不健全,面对这种情况,以企业为主要创业投资资金来源的投资模式可以更好地发挥市场效应,对管理混乱、没有潜力的企业进行剔除,在市场经济以利润为目标的前提下优胜劣汰,保存具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进行投资。同时,国有资本占据较大的比例,可以让政府资金在中小企业初创时期起到引导作用,引导其他资本进入到中小企业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这种市场为主,国有资本为辅的创业资金来源模式,既保证了中小企业融资条件的改善、融资门槛的放宽,也保证了政府的风险监控和政策导向的作用。

(二)国内创业投资决策模式创业投资决策模式是指在解决完“钱来的渠道”问题后,在投资阶段怎么选取公司,即“钱投给谁”这个问题。创业投资机构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估需分成三个阶段进行(如表2):筛选阶段、初评阶段和终选阶段。筛选阶段是按照项目是否符合投资公司的投资原则,对包括产业性质、投资项目发展阶段、被投资企业的区位特点、投资额和投资规模等因素进行主观分析。不同的投资公司有不同的筛选标准,但一般的筛选内容包括以下几点:产业性质、投资项目发展阶段、被投资企业的区位特点、投资额和投资规模。产业性质主要分析投资的产业是否是自己熟悉的行业,熟悉的行业能减少信息不对称;投资项目发展阶段分析是为创业投资者风险偏好提供的分析,项目投资越靠前,风险和收益越大;被投资企业的区位特点决定了企业人才资源和设备完备度;投资额和投资规模指一个项目的投资上限。初评阶段是指创业投资者对创业中小企业项目初步评估,初步评估一般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经营计划书的完善程度、管理团队的优劣、市场规模与潜力的大小、产品与技术实力的强弱、财务计划与投资报酬的状况。经营计划书的完善程度主要依靠SWOT分析和市场现状分析;管理团队的优劣体现在管理者工作经验、专业知识和人格特征;市场规模与潜力大小关乎该企业产品的利润与前景;产品与技术实力的强弱是企业潜力的硬性标准,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财务计划与投资报酬的状况是指财务结构和股利分配,关系着创业投资者收益。终选阶段是对企业项目作出最终评估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创业投资机构会花至少一至两个月的时间,并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以集体分工的方式对标的企业的内外情况进行调研,重点考察投资经营环境、经营管理、市场与营销、技术与制造、财务状况等各个方面的情况。创业投资决策模式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帮助主要体现在中小企业信贷评估体系上。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之一就是中介机构服务质量差,评估体系不成熟,而创业投资的决策模式等于是对中小企业从潜力到能力的一次全面的、长期的评价:筛选阶段是对企业的定位的宏观潜力评价;初评阶段是对企业产品的微观评价,不管是管理能力还是市场分析,都是为了更多地集中于企业产品销售潜力;终选阶段是对企业目前能力尤其是财务能力和管理能力的评价。三方面评价的结合可以更深入地更成熟地对中小企业进行评估,消除大量的中介机构服务质量差的影响。

(三)国内创业投资后管理模式表3指国内创业投资机构对被投资企业在管理层面关心的内容,分值越高说明创业投资机构越看重。其中分值最高的是监控企业财务业绩,而关键管理人员的寻找和产品的设计等分值较小,这说明国内创业投资机构更多的是为中小企业提供中观层面的创业投资后管理,对微观层面的管理参与较少,同时国内对创业投资企业的监控较多,而给予标的企业的管理支持较少。因此,国内在协助标的企业制定退出计划、策划追加后续融资、招聘管理团队关键成员方面还需要给予进一步的重视。创业投资投资后管理模式可以提高中小企业成功率,是创业投资的一个特色。创业投资之所以是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因为中小企业往往由于规模较小,人员不齐或者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管理者往往是专业技术型人才,管理经验缺乏,从而导致企业管理混乱等,而创业投资投资后帮助企业管理者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投资者为了企业能更好地盈利,会辅助中小企业管理者进行管理。同时,投资后管理模式的存在可以帮助被投资企业更加容易吸引新的投资者投资,保障被投资中小企业能够持续性融资。

(四)国内创业投资的退出模式从表4可以得知,2006年~2013年,创业投资机构实现的股本退出方式正在完善资本市场中步入收获期。这一方面得益于2006年3月颁布并实施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完善了创业投资机构发展的法律环境;另一方面,由于国内的资本市场得到了完善,特别是2009年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的推出,拓宽了我国创业投资机构股本退出的渠道。创业投资的退出渠道具有多种选择,一般在发展优秀的情况下以IPO退出为最优退出方式,但根据中小企业实际发展状况需要各种不同的合适的退出方式。中小企业的退出方式一方面受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和股东的决策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其中包括经济形势和国家政策。创业投资的退出方式都需要有完整的法律体系保护,例如IPO退出涉及到企业上市的准入条件和《证券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中小企业的清算有《公司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可以让创业投资支持的中小企业处于一种较为完备的法律环境下,让其退出渠道程序化和正规化,保障了投资者的权益,使投资者资金顺利退出并再次投入到其他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创业投资的退出渠道模式能保证创业资本以合适的方式退出已投资的企业,之后把资本投入到另一个初步发展的中小企业,以此保证创业资本的不断循环,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关键所在。

四、创业投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模式的政策建议

由于环境因素和政策因素,从中小企业本身、政府支持与服务、信用担保机构这几方面来看,中小企业获得创业投资的难度很大。完善投资环境、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发展中小企业创业投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以政府引导为基础,规范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民间资本是创业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政府的资金投入主要起到杠杆作用,真正的资金主力是吸引来的民间资本。民间资本的参与可以让资金流通更加快捷,支持创业投资长久发展。政府通过引导基金可以实现杠杆效应,引导社会闲置资金投入到中小企业,且为投资者指明投资方向,减少投资者的风险,增加创业投资资本的供给,解决单纯通过市场配置创业投资资本的市场失灵问题。因此,政府应该利用信息资源优势,发挥指导作用,加大政府引导基金建设力度,引导创业投资的建立,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以制度完善为支撑,加快机制建设一方面国内创业投资起步较晚,宏观环境尚未完善,加上中小企业自身财务结构不清晰,造成投资者需要承受的风险过大,造成融资更加困难。另一方面创业投资制度的不健全和相关的中介机构制度不健全,导致创业投资发展缓慢。解决这种问题,就需要对创业投资支持中小企业的机制不断地进行创新。要创新创业投资支持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机制、平稳运行机制、风险控制机制以及政府扶持机制等,进而完善创业投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制度支撑。

(三)以市场机制为核心,进一步开放中小企业投资市场市场机制是保持一个地区经济活力的关键,在市场机制下创业投资才能择优选取,与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相结合,促进创业投资和中小企业的共同发展。应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市场的开放度,创造市场主体自行选择的环境,让各投资主体相互竞争,通过竞争优胜劣汰,最终形成以市场机制为核心的多层次投资市场。

企业投融资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 金融资产投资 重要性 风险 问题建议

一、金融资产及金融资产投资的含义

金融资产简单来讲就是企业、单位、个人所拥有的具有价值形态的一种资产形式。是企业对具有实物形态资产进行索取的一种无形的权利。是通过对在金融市场上进行有组织的交易、对资产进行现实价格和未来估价的一种金融工具的总称。金融资产总体最大的特点是能为在金融市场中的交易者提供短期的或者长期的现金货币流量。具有货币性、流通性、风险性、收益性的特征。而金融资产投资是存在于商品经济领域的一种概念,并且伴随着资本主义滋生发展而不断完善而成熟的。主要的投资形式分为三类:证券投资、基金投资和金融资产中的衍生工具投资。在现今的企业投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金融资产投资对现今我国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我国企业进行金融资产投资主要是为了在这个商品化的经济时代,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将企业中闲置的资金充分的运转起来。企业进行金融资产的投资不仅能对企业中的资产进行结构上的优化,还能实现企业资产的多方式投资,对早日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提高企业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讲企业进行金融投资可以分为三种。

首先,企业利用证券的方式进行金融投资,把企业中的资金充分的使用起来,提高利用率,并且通过对企业资金的投资方向进行实时的调节,实现企业资源优化使用。对促使企业科学管理和提高企业声誉方面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其次,企业利用基金的方式进行金融投资,这是企业对自己投资渠道的一种扩展。相对于证券投资来说风险性较小,因为基金投资,是由企业中专业的投资领导者将很多小投资者的资金集合起来,再通过科学的分析、管理后进行的一种组合投资方式。运用基金投资一般会给企业带来不错的经济回报率,同时对于小投资者而言也是一种将资金充分利用,提高投资收益的新型投资方式。

最后,对金融资产中衍生工具的投资,这种资产投资方式的优势在于能够加快经济活动中信息的传播。金融衍生工具投资价格的行程过程中,还能将企业资产资源进行优化利用,加快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对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具有很大的作用。

三、现今我国企业再对金融资产投资风险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1.企业进行金融资产投资中对证券投资面临风险问题

任何投资都存在一定的风险,企业进行证券投资面临的风险主要是指在其投资过程中,由于决策不当、盲目投资等原因,引起企业对金融证券投资后,没有达到企业预期设想的回报率,而使企业资产损失。如果企业遭受证券投资风险,一方面,会使企业金融决策者心理期待回报率降低或者改变,另一方面,金融市场证券交易价格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直接会使企业在金融证券投资中获得的收益降低。如果金融市场中证券的价格上下波动频率加大,一些投机过度的连带企业投资行为也会随之而产生,比如:企业看到证券价格在涨,就加大投资,却忽略了交易市场价格变化,如果证券价格一旦降低,企业金融证券投资行为就会失败。

2.企业进行金融资产投资中对基金投资面临风险问题

现今我国企业进行金融投资主要方式是基金投资。其投资过程主要是将很多的小额的资金通过专家的集中后,再进行的投资。由于整个基金投资是由多个投资者的投资资金组成的,所以投资风险相对较小。但是投资风险还是存在的。比如:企业虽然将众多资金集中起来,但是却缺少专业的投资专家进行管理和运行,直接造成基金的管理不当,增加后期的基金投资风险;企业把对基金的投资当作企业对资产的储备,不重视基金购买的种类,投资时为了追求高利益回报,在具有高风险的金融交易市场中进行基金购买等不当的基金投资行为都增加企业基金投资风险。

3.企业进行金融资产投资中对衍生金融资产投资面临风险问题

衍生金融资产投资是现今企业在金融资产的一种新型投资方式。对于传统的企业金融投资管理来说,存在一定的挑战。其投资风险相对与以上两种都较大。因为衍生资产的投资动用的企业现金资产较大,会使企业中的现金流量产生较大的波动变化。企业进行衍生金融资产投资,会对企业资产价值产生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企业财务管理的负担。比如:衍生金融资产投资中包括期权债券的投资,这种投资如果投资得当,会给企业带来很高的投资收益率,如果投资不当则会大幅度的降低投资收益率甚至造成投资资金的亏损,价格风险、投资中反被控制风险、受到金融市场规则交易风险等等。总之,企业要对衍生金融资产的投资需谨慎,否则会给企业带来难以估量的影响。

四、我国企业应对金融资产投资风险的防范措施

虽然金融市场交易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投资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随着人们对金融投资领域的不断研究,各国金融专家通过对金融投资失败或成功现象的科学分析,也总结出了一些规避金融投资风险的方法策略。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企业应对证券投资风险的防范措施

为了降低企业对证券金融投资的风险。首先,企业可以在投资之前进行全面的证券金融市场调查,进行有目的的金融投资。其次,利用科学的投资理论指导。比如:投资组合理论,对证券投资采用分散化的投资方式,降低整体证券投资风险。再次,证券投资要进行证券投资风险衡量,科学计算在证券投资过程中,投资本金可能遭受的损失率与如果投资成功所得的收益率之间谁大谁小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后再进行投资。最后,利用科学的证券投资衡量方法,在现今证券投资风险控制中,主要存在三种衡量方法。(1)计算在证券投资中,企业所期望的收益低于投资收益的概率,简单来讲就是估计企业证券投资资金可能损失的多少。(2)对证券投资出现负收益的概率进行计算,其计算原则是把企业证券的投资当作是本金投资,如果投资损失就是企业本金遭受损失,其计算投资风险的概率就是计算本金出现投资损失的可能性的大小。(3)用方差和标准差的计算方式来计算证券投资风险。运用这种计算方式不仅同时把证券收益高于或低于企业预计的收益概率计算在内,而且也对投资收益和预计收益之间的相差额度进行了对比计算。

2.企业应对基金投资风险的防范措施

首先,要在企业内部树立合理的基金投资理念,聘请专业的基金投资专家和投资团队对企业基金投资进行专业化管理,降低投资风险。其次,虽然基金投资的风险率较低,但是要合理对资金投资进行管理,只有专业化得管理才能给企业带来稳定的收益。再次,在投资之前要对基金的种类进行全面的分析,明晰不同基金投资中的不同基金投资风险,避免在高风险的基金中进行投资。最后,在基金购买时,树立合理的基金价格和新旧基金购买观念,不要盲目的跟从,错失投资良机。

3.企业应对衍生金融资产投资风险的防范措施

首先,要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衍生金融资产投资风险控制的组织机构。其最高的投资决策领导人应该是企业的董事会,对整个组织进行行为规范,通过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联系,来保证企业投资资金的安全。衍生资产的投资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行交易。其次,在企业中设置合理的衍生金融资金投资指标,因为衍生金融资产的投资会引起较大的企业现金流动和财务变动。所以要严格制定投资指标,及时观察衍生资产投资情况,计算投资资产余额,对衍生资产投资采用弹性投资原则,保证交易资金的安全。最后,要严格的控制期权债券金融资产投资中的风险,注重投资的内部收益率,进行期权债券投资要对投资发展前景好的期权价值稳定的主体进行投资,从而降低分风险。慎重对可转换债券的投资,在选择时,要选择正在处于发展良好发展时期,但是债券价格转换较低的公司之中进行购买,一旦债券价格上涨,看准时机,进行转换,增加企业金融资产投资收益。

综上所述:我国企业为了适应新的发展需要,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加大金融资产的投资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要认识到有投资就有风险,我国企业要想降低金融资产投资风险。就要全面认识金融资产结构和企业进行金融资产的投资重要性。吸取国内外企业金融资产投资经验,加深对投资方式的了解和其中投资风险的认识。不断摸索创新,对不同的金融投资方式采取不同的规避风险投资措施。从而促进自己企业在金融资产投资领域获得较快发展,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洋.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技术与应用研究[J].金融生产管理出版,2010(1O)

[2]王晓燕,边明伟,李妍.论我国金融投资的中的证券投资风险控制[J].现代企业,2011(07).

企业投融资范文第5篇

【关键词】融资约束 企业投资 文献综述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但市场的不完全性及我国市场制度缺陷导致融资约束普遍存在,这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并会对企业投资行为产生直接影响。

Modigliani和Miller(1958)的资本结构理论认为在完全市场中,融资来源不会影响企业投资及企业价值。权衡理论则认为企业行为选择将衡量成本与收益。Jensen和Meckling(1976)认为债务融资产生成本,股东和债权人由于收益分配而冲突,并对投资项目风险偏好不同。Myers和Majluf(1984)考虑到交易成本,认为内部融资比外部融资成本低,股票融资比债务融资成本高。

融资成本导致了融资约束,但其产生机制及对投资的作用方式并不单一。Myers和Majluf(1984)认为,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投资人要求的高收益可能导致企业放弃融资。Jenson和Meckling(1976)从委托理论出发,提出自由现金流假说,认为企业规模与经营者利益挂钩,经营者有动机投资项目而不考虑收益,造成过度投资。Bernanke、Gentler(1989)及Gentler(1992)认为问题增加了投资人要求的回报,企业外源融资困难,可能迫使企业放弃预期收益高的项目。

市场不完全性导致的融资约束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和限制企业的投资支出。由信息不对称理论推导出的融资约束理论认为企业投资支出对企业现金流具有敏感性。Myers和Majluf认为高额融资成本导致融资约束,致使企业最终投资不足。而Narayanan(1988)认为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对所有企业评价相同,净现值为负的项目可从被高估的股价中得益,导致过度投资。Stulz(1990)认为管理者会利用信息不对称牟利,使用高现金流过度投资,而低现金流则表现为投资不足。

企业投资与现金流的敏感性通过一系列的实证研究得到了证明。Fazzari、Hubbard和Petersen(FHP,1988)根据信息不对称和融资优序理论,提出融资约束的概念,证实了融资约束与投资-现金流量敏感性呈正相关关系。Froot、Scharfstein、Stein(1993)证明了融资约束促使企业持有更多现金以备投资。冯巍(1999)发现融资约束导致股利支付低的企业投资支出对现金流不敏感。魏锋、刘星(2004)认为在我国融资约束对投资影响显著,并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正相关。何金耿(2001)认为股权分散的企业其敏感性主要源于融资约束。

然而,融资约束对投资影响方向和方式,在不同学者研究结果中并不一致。Kaplan和Zingales(1997)通过综合评价得出融资约束,对FHP(1988)样本再分类研究,认为融资约束不显著,并得出融资约束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负相关的结论。Cleary(1999)使用多元判别法分析得到类似的观点。李延喜等(2006)建立了融资约束与投资的多元回归模型,证明在中国融资约束对投资有制约作用。

Vogt(1994)认为,更多的投资机会导致信息不对称程度增大,融资成本高,投资与现金流的正相关表明投资不足;更少的投资机会与较低股利支付并存时,投资与现金流的正相关则是投资过度所致。何金耿和丁加华(2001)基于Vogt(1994),认为上市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主要源于成本。黄乾富、沈红波(2009)借鉴FHP(1988)和Vogt(1994),认为我国市场投资不足与过度投资并存,而投资对现金流敏感则是成本与信息不对称的共同结果。

从中外学者的研究中可以发现融资约束确实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有关,但该敏感性并不完全由融资约束决定。Almeida,et al.(2004)发现企业预期融资约束增加时,倾向持有更多的现金。Rechardson(2006)发现超额现金持有与过度投资正相关,且市场约束可以缓解过度投资。王彦超(2009)发现在我国融资约束可抑制超额现金持有下的过度投资。曾爱民(2011)认为融资约束大的企业将考虑实行财务柔性政策来弥补资金不足。

在对中国市场的研究中,我国学者也通过多种方式来避免tobin’s Q误差与股权集中的影响,如连玉君、程建(2007)基于面板VAR构造新指标以避免市场信息非有效性,证明了融资约束与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呈反向相关。韩志丽、杨淑娥、史浩江(2007)对民营的企业研究证明了融资约束是导致投资过度或不足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