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精选5篇)

  • 文言文教学(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为提高“言”的教学的实效性,必须增强学生归类整理的意识,引导他们把感性材料的积累与理性知识的梳理有机结合起来。 在词法上,应当对课文中出现的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谦敬副词、时间词和各种词类活用的类型等作归纳,帮助学生从中体会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文言文教学(精选5篇)

文言文教学范文第1篇

以上两方面(前者指向“文”,后者对应“言”)应该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学习为理解文章思想内容、民族精神、民族智慧服务;反过来,“文”也会带动、促进“言”的学习。然而,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逐字逐句翻译文章的串讲法把持了课堂,“祥林嫂讲阿毛”式的字词句繁琐训练大行其道。这种以“言”为本,严重忽略了文章内容和思想的应试式学习,致使课堂失去应有的生气与活力,学生根本无法透过文字符号达到与作者情感相通的境界。有鉴于此,很有必要强调中学文言文教学“言”和“文”之间的和谐融合。

一、关于“言”的学习:应强化梳理,注重有效积累

为提高“言”的教学的实效性,必须增强学生归类整理的意识,引导他们把感性材料的积累与理性知识的梳理有机结合起来。

在词法上,应当对课文中出现的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谦敬副词、时间词和各种词类活用的类型等作归纳,帮助学生从中体会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值得一提的是,在学习高中文言课文时,要善于联系相关词语(尤其是成语)以及学过的课文,举一反三地来识记词义。以苏教版必修三《指南录后序》的第7段为例:本段中“以父母之遗体行殆”之“殆”,可联系成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之“殆”;“君不许”之“许”,可联系《出师表》“遂许先帝以驱驰”和词语“许诺”之“许”;“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之“无以”“犹”,可分别联系《劝学(节选)》“无以至千里”之“无以”,及成语“记忆犹新”之“犹”;“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之“无往而不”,可联系成语“无往不胜”;“然微以自文于君亲”之“微”“文”,则可分别联系《岳阳楼记》“微斯人”之“微”,及成语“文过饰非”之“文”。对于词类活用,也可借助成语、歌词等加深认识。如名词用作一般动词,有“不经之谈”“不期而遇”“如覆薄冰”“经天纬地”等,由此可总结出两条规律:①受副词“不”修饰时,名词活用作动词;②带宾语时,名词活用作动词。又如名词用作使动的,有“汗马功劳”“损人利己”“祸国殃民”等;名词用作意动的,有“草菅人命”“幕天席地”“不远千里”等。此外,在句法上,梳理句式使之系统化同样重要。教师应引领同学理清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介词结构后置等特殊句式的类型与语法规律;对一些习惯句式的整理也应引起重视,诸如“无乃……与”“其……之谓也”“何……为”等结构固定的句式,务必使学生了然于胸。

二、关于“文”的学习:应细加挖掘,凸显人文价值

文言文作为一种时代久远的书面语,已永远退出了口语交际的舞台,但其价值,突出表现在它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上;文言文中的思想精髓、文化精华,是引导学生认同、继承传统文化并从中提高人文素养的绝好内容。

文言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价值,大致体现在以下方面:(1)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苏武传(节选)》《张衡传》《〈黄花岗烈士事略〉序》);(2)培养学生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如《勾践灭吴(节选)》《报任安书(节选)》);(3)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如《始得西山宴游记》《项脊轩志》《登泰山记》);(4)帮助青年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如《渔父》《谏太宗十思疏》《师说》《五人墓碑记》);(5)训练思维,开启学生的智慧(如《逍遥游(节选)》《烛之武退秦师》《察今(节选)》《种树郭橐驼传》);(6)引导学生完善人格,学会处世(如《秋水(节选)》《陈情表》《兰亭集序》《赤壁赋》)。需要注意的是,文言课文中承载的人文因素,许多情况下是含蓄委婉、隐而不露的,这就要求师生善于用一双慧眼来发掘,以一颗敏感的心来体悟。如教《滕王阁序》,我们当然要欣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当然要赞叹“老当益壮”“穷且益坚”的决心。仅此而已吗?自然还不够。粗粗看来,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要建立的主旨逻辑,似乎是天下阳光灿烂,你的头顶可能是一片阴云;天下政通人和,你却可能命运坎坷。“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这一说,仿佛将人生命运放到宿命的框框里,四面高墙,没有出路。其实不然,王勃给“老当益壮”“穷且益坚”的决心开了个大豁口,共计四条:第一,“君子见机,达人知命”——必须认识命运不公的客观性,这是哲学的;第二,“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在黑暗中不要悲伤,这是心理的;第三,“北海虽赊,扶摇可接”——到达理想的路途遥远,不定哪天借到外力,可能一步登天,不排除偶然性;第四,“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不要怕,不管什么年龄层的人,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都来得及到达目标,这是方法论。像这样从“王勃开出了处世良方”的角度来发掘文本深层意蕴,由语言文化、情感模式、思维方式等多个视角审视文言文承载的信息,足以使其为我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塑造健全人格服务。

三、“言”“文”并重的典型教例

如何切实做到“言”与“文”并重、“言”和“文”交融呢?这就得充分考虑文言文的文体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从语言入手,通过诵读、关键词句理解、文本的语言特点分析及丰富的学习活动,努力实现文言、文章、文学、文化四者的统一。例如讲读《季氏将伐颛臾》一文,教师可给出如下问题:“文章记述孔子与弟子的对话,共出现六个‘曰’,你能在每个‘曰’之前添加修饰语,以准确揭示人物说话时的情态、心理吗”。这无疑是富有激发性的纲举目张的问题设计。

从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看,主要有两种模式:可以是先“言”而后“文”。比如教读《〈史记〉选读》中的《魏公子列传》,在先用一个教时帮助学生扫除了“言”方面的阅读障碍后,我专门抽出一堂课,借助“从迎侯嬴、窃符救赵等情节中,可看出信陵君是怎样一个人”“从策划到实施窃符救赵策略的过程中,可看出侯嬴是个什么样的人”“侯嬴为什么要‘北乡自刭’?侯嬴表示要自刭,信陵君为什么没有反应”等有深度的探究题,指引同学透视传主形象,多维地、精准地鉴赏了文本的丰厚内涵。

常规的、运用更多的则是“言”与“文”并行推进。例如苏教版必修三课文《鸿门宴》,既是典型的史传文,又富含社会、人生多方面的有益启迪。阅读此文,深入理会作品的内容价值,也应成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比如研读文本第一层(全文分三层,第1、2段写会前斗争,第3段写会上风云,第4段写会后余波),为引导同学“仔细理会”项羽、范增、项伯、张良、刘邦等的说辞,理清他们在项、刘矛盾激化时的心理状态,我是这样安排学习活动的:

(一)以“《项羽本纪》重点描绘的是项羽在大起大落的生平中的四个关键阶段”导入新课。

(二)研习第1段

1.抽读原文;

2.解答学生词句理解方面的疑难点,对段落中的文言词法、句法进行“归类”:

通假字有:采

古今异义词有:山东

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军、王(2)形容词的活用:小

特殊句式:(1)判断句:“此天子气也”(2)省略句:“沛公欲王关中”“为击破沛公军”(3)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宾语前置):“使人言于项羽曰”

3.问题探究:

(1)曹无伤告密的真实性如何?课文第2段中哪几句与之照应?

——曹无伤的告密是属实的(三句话,分说刘邦在政治、人事、经济三方面的安排);第2段中相照应的文句,一是“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二是“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遣将守关”是确确实实存在的行动)。

(2)项羽想击破沛公军的原因,与范增主张“急击勿失”的理由是否一致?为什么?

——不一致。项羽主要是为“名”为“利”(“珍宝尽有之”)。具体地说,因秦的主力被项羽击败,所以一听说“沛公欲王关中”,觉得冒犯了自己的尊严(出身于“世为楚将”的贵族家庭,贪图虚名)。范增则是为了抓住消灭劲敌的大好时机,出于把握局势的考量。

(3)根据你的理解,预判范增“说”的效果。

——效果不会很理想。范增与项羽对消灭刘邦意义的认识存在差异,彼此很难做到步调一致。

(4)曹无伤说刘邦“珍宝尽有之”,而范增说刘邦“财物无所取”,两人的话是否矛盾?为什么?

——可认为两种说法是矛盾的,曹无伤是据实告密,范增是存心违背事实,目的是揭露刘邦的政治野心,借以引起项羽对对手的忌惮与重视。也可认为并不矛盾,因为“有”说的是拥有分配权,“取”指的是分配给自己,刘邦拥有财宝而没有留下自用,基本发出去收买人心了。

(三)研习第2段

前两个学习步骤同“研习第1段”;问题探究:

(1)张良当时是刘邦的谋士,为什么对项伯说自己只是“为韩王送沛公”?

——因为刘邦是项羽的敌人,说自己只是“为韩王送沛公”,可以淡化自己与项伯间敌我对立的色彩,从而使“亡去不义”的说法更具说服力。

(2)张良为什么强调“亡去不义”?

——“义者,宜也”,指公认的行为准则。项伯是讲究“义”的,他连夜通风报信,就是报答救命之恩的“义举”;张良用“义”来打动他,无疑是一帖灵丹妙药。

(3)项伯回营劝项羽休战,用了反问句:“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若改为陈述句,表达效果上会有什么变化?

——项伯作为项羽的长辈,用反问句显得语重心长,能引领项羽的思考沿感恩的路线行进。

增设的教学环节是:请同学们“仔细理会”,自行发现并探讨一些问题。实际教学中,有学生发现:张良去见刘邦,当时他对刘邦是不满的,因为像“距关,毋内诸侯”这样关系全局的大事,刘邦竟未和他商量,所以发出了反诘;但他并未给刘邦过多难堪,两次提问(“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明显包含劝导刘邦、晓以利害的目的——从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张良顾全大局的气度和品质。还有学生指出:刘邦回答张良问话时说“鲰生说我曰……”,与第3段的项羽脱口把曹无伤告密之事和盘托出作一比较,不难看出刘邦机敏精细,而项羽思虑浮浅、沽名钓誉。

(四)布置作业

请思考:假如没有项伯通风报信,张良有没有另外的避免项、刘冲突的策略?把自己设想成张良,说说你的办法。

综观完整的教学进程,“学习文言实词‘飨’‘当’‘籍’‘谢’‘遇’,虚词‘为’‘所以’等的意义和用法;掌握通假字‘距’‘内’‘倍’‘蚤’的意义,‘山东’‘亡’‘非常’等古今异义词,及‘王’‘善’‘活’‘兄’等词语的活用情况”,与“由人物说辞汲取人生智慧”这两个学习目标贯穿始终,驾引着学生从“言”(古文字的辨析、理解)切入,充分汲取古代经典的智慧,使其思维趋向活跃而终至高潮。

总之,文言文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最丰厚的载体,汇集着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神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传统的意志品质,具有相当强的思想启迪意义。中学文言文教学,文言知识的积累与人文精神的熏陶不可偏废(有时不妨多关注课文的人文性,有意识地多从“文”的层面加以阐释和拓展,以突显对传统文化的体认与传承);而不能只将其视为一种语言材料,仅仅停留在认读和翻译上。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文言文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言文;阅读教学;优秀作品;朗读兴趣;课例研究

文言文教什么呢?顾名思义,一个是“言”,一个就是“文”。文言文教学能不能体现出它应该有的内涵,体现它本身的教学规律,就是看你如何处理好“言”与“文”这一对矛盾。从日常的文言文教学的情况来看,课堂教学存在的最大失误,或者说对文言文教学质量和效果影响最大的问题,也就是这两者关系处理不好。文言文要教得基本到位,“言”和“文”一定要融合在一起文言文要教得基本到位,“言”和“文”一定要融合在一起。但是形成这样一个认识以后,在教学实践中还有一些值得我们去探究和思考的、具体的、实在的深层问题,就是两者怎么融合。

新《课程标准》体现的显性目标为:一是发展积累与整合的能力。二是发展感受与鉴赏的能力。三是发展思考与领悟的能力。四是发展应用与拓展的能力。五是发展发现与创新的能力。六是隐性目标(终极目标)为:以人为本,使学生通过古代优秀人物的优秀作品的学习,能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感情健康积极向上、具有崇高的精神品格和人生境界。根据要求和目标,语文文言文的教学可以分成几个层面达成:

一、知识层面

什么叫文言文阅读,什么叫阅读,所谓阅读就是老师带着学生走进去走出来,文言文阅读也是如此,举了一个例子,其实就是这样的,她首先从文本里出来,把握这个狼的特征,然后这个狼的特征形成了,不是像架空的高处走,再回到文本中去,这样一个进去、出来的过程,应该说是一个比较正确的,阅读教学的理念,体现在文言文里头,就是把言和文两者融合的可以说是天衣无缝,效果非常理想。

首先,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自读文章,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结构。教师不必逐字逐句串讲。针对学生疑点、难点,进行适当的点拨、启发。其次,每篇课文,教师要有重点地、少而精地教学字、词、句,课后,让学生自行梳理常用字、词及句式的意义、用法。第三,将文言词法、句法与具体的阅读实践结合起来,有意激活学生已经储备的现代汉语母语知识,让文言与现代汉语互动起来。在阅读实践中学习并运用词法和句法。第四,激发朗读的兴趣,培养诵读的习惯。用普通话流畅地诵读,当然,如果能读出古诗文腔调更好。

二、能力层面

这个层面需要通过阅读鉴赏实践活动实现。一是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二是了解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三是让学生独立阅读、个性化的阅读、探究性阅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思考的深度与广度。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例如:读《采薇》,要能看到戍边士卒步履蹒跚的背影;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要能听到畅谈理想、侃侃而论的声音。

三、情感层面

新课标理念最新的地方,在于突出强调对学生情感、思想文化的熏陶感染。特别强调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时,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一要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的文化积累。

贯穿人文教育的主线。挖掘作品的文化宝藏,点拨学生体会民族精神、民族性格,形成传统的文化底蕴,培养优秀的精神品格、健康美好的感情、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三要关注现实生活,关注生命,古为今用。例如:学习《劝学》,鼓励学生思考:要想成为君子应该怎么做?需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与方法。

四、教研方面

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建设“学习共同体”。围绕学习理解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进行理论的探索,如“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探究”“应用类文本阅读教学探究”“文言文阅读教学探究”等,教师围绕这些课题,共同探讨,共同设计,形成很好的教研氛围。

以课例研究为载体,建设“学习共同体”。以开设不同教材、不同模式研究课,提供生动的教学素材,进行案例分析,探讨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形成对教学深入探究的氛围。其一:经典接触新型对话――语文新课标课堂教学艺术研讨。教师以其厚实的专业素养、全新的教学理念、鲜明的教学个性、高超的教学水平开课,道出了自己对这问题的理解。在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充分张扬教学个性,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探讨在学生与经典作品的交流过程中,建立学生、老师、作品、作家间的新型对话模式:或是自主探究、鼓励发现;或是举三反一,碰撞思维;或是形象启发、倡导体悟;或是个性体验,呼唤多元。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受到师生广泛好评。其二:量体裁衣异彩纷呈―――语文新课标课堂教学艺术研讨,在教学个性的前提下,量教材内容之体,量教师教法之体,量学生接受习惯之体。“异彩纷呈”是最大特点。说理散文引导学生进行层层剖析,小说赏析师生互动理解透辟深刻,文言阅读深究文意感受传统文化,诗歌欣赏教师以诗讲诗指导学生以诗解诗,科学小品教师以文比文指导学生从不同侧面了解文章,每种文体都在教师、学生的合力演绎下凸现出各自的特色。

文言文这个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言和文结合的过程,你学会读文言文了,你必须对言的问题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在赏读,让学生会读的过程,文也在中间。文有文气,同时也可以看到是文章的内容,就是这两者就融合到位了。

参考文献:

文言文教学范文第3篇

一、指导表演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品,语言精练,因而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编说故事或者进行课本剧的表演都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训练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当然也是文言文教学的核心,因而我设计编说故事和表演课本剧就是要求学生在忠于课本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生动再现当年风起云涌的情景,在增强学生兴趣的同时,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训练。

例如教学《陈涉世家》时,在引导学生表演课本剧时,可提出:如果你是陈涉儿时的伙伴,请你选择其中的某一场景讲讲或者表演陈涉儿时佣耕和后来领导起义的故事,带领同学们回到那风起云涌的当年,探讨陈涉为什么能够领导一场伟大的农民起义,他具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素质。

把整节课的学习当成是一次穿越时空之旅,使同学们成为一场伟大农民起义的目击者和亲身经历者,为此我设计了电影激趣、质疑疏通、编说故事、穿越时空、合作探究几大板块的活动。

在编说故事和穿越时空这两个教学环节中,我根据课文情节的特点进行了分工设计。对陈涉佣耕、遇雨受阻、深夜谋划、鱼腹中书、狐鸣呼曰这几个画面,请学生以陈涉儿时伙伴的身份用第一人称讲述故事;对并杀两尉、振臂高呼几幅画面,请学生进行课本剧的编排和表演,学生分组合作,全班同学评议。学生在课堂上很兴奋、很投入。这样,避免了翻译全文的枯燥、繁琐,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训练了学生动脑、动口的能力,真是一举多得,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比较异同

比较是认识、熟悉和分析事物的好方法,能调动学生运用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对比观察、综合分析的手段,达到启发思维、加深理解、巩固记忆、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目的。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可以将本册书中所学过的文言文采取比较异同法教学,可以将教材与读本中有一定关联的文言文进行比较异同法教学,也可以将课外文言文拿来与教材中的文言文进行比较异同法教学。例如学完《小石潭记》后,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时,我就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小石潭记》和《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景物描写传达出的情感一致吗?试结合作者的遭遇加以说明。学生通过比较性阅读,就能够较好地把握住两篇文章情感的异同:柳宗元和苏轼都遭遇贬官,但两人情感不同,柳宗元抒发得更多的是悲情,苏轼则是愤懑中有闲适、旷达的情怀。再如教学《送东阳马生序》时,我引导学生阅读课外文言文《祖莹偷读》,让学生找出两篇课文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学生在比较性阅读中进一步领会了勤学有利于成才这个主题。

三、探讨原因

文言文教学范文第4篇

文言文教学,要扫除语言文字的障碍,教给学生有关古汉语词汇及语法方面的知识,“言”是不能忽视的。但文言文教学只着眼于词语的解释、文句的疏通,满足于把古代书面语译成现代汉语,而忽视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章法的鉴赏的实际语感的培养,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达不到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古代诗文,大多是千百年来广泛流传的名篇。这些选文大多具有构思精妙、布局严谨、文笔简洁、用语准确等特点,在写作方面可作借鉴。如《核舟记》、《观潮》等,全文结构严谨,感情强烈,用词精准,堪称经典之作。讲授此文时,在消除文字障碍之后必须将上述内容讲清楚,还要教给学生学习此类文章的方法和技巧,否则一味地讲授字、词、句,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那么,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首先,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预习习惯。

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文言文对他们来说是陌生事物,这时候教师提出的学习要求是怎样的,便会对日后的学习产生影响。对学生提出了学习文言文的一些预习要求:学课文之前要通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学会对照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专门准备一本记录课文疑难的笔记本……这样的方法坚持做下来,效果应该不错。

其次,指导学生阅读文言文,以读促“言”入“文”。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对作者的生平、生活、政治主张、写作背景等方面的介绍,结合有感情的阅读,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情感、道德方面给予启迪。如《岳阳楼记》可以在反复阅读中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使学生受到精神的洗礼。

再次,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指导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要求教师要突破传统的文言文教法,力求把“言”“文”统一。教师在备课时要善于在课文中发现和提出问题,注意抓住课文中的文眼、中心句、关键句,通过对字词的解释,句子的翻译等“言”的教学,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

文言文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言文阅读;文言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4-0065-01

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历年来的高考试卷,不难发现,试题中的这篇课外文言文,实则是融合了诸多课内文言文知识,那么平时做好文言文教学与考试的有效衔接,就显得十分重要。

1 历年高考文言文特点分析

分析历年来高考语文试卷,我们发现文言文阅读试题呈现如下特点:

1.1 选文稳定性较强:具体表现在:(1)选文体裁主要是叙事性的人物传记。(2)一般是具有秦汉及唐代散文风格的典范文言文。(3)内容大多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4)在脱离历史背景和创作背景下亦能够独立阅读。(5)选文中的词语多为文言文中的常用词。(6)选文中涉及的古汉语现象也是有规律可循的。(7)选文中的生僻字、词和文化知识,往往加注以降低难度。[1]

选文内容写人物或仁爱宽厚,或智勇善谋,或处事高明,或刚直犯颜,或清慎廉洁。其中包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等积极因素,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适合中学生阅读。

1.2 课内外衔接紧密:高考文言文阅读涉及实词、虚词理解,文句翻译和文章分析等考点。命题人总能将考生熟悉的课本知识和生疏的课外内容结合起来,巧妙地测试考生文言文阅读的真实水平。

例如2006年全国卷高考文言文阅读《季布栾布列传》第8题: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季布匿濮阳周氏 隐瞒;B、意季布匿其所 料想;C、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 授官;D、诸将皆阿吕后意 迎合

以上四个实词在中学语文课本或熟悉的成语中出现过相应的意义和用法,A项“匿”与《五人墓碑记》中的“中臣匿于溷藩以免”的“匿”意思基本相同,且使用的语境也极为相似,是“隐藏”的意思。那么做“隐瞒”是讲不通的。B项中的“意”与《鸿门宴》中“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的“意”相同,都是“料想、预料”之意。C项中的“拜”在教材中多次解释为“授予官职”的意思。D项的“阿”在成语“阿谀奉承”中正是“迎合”的意思。很明显,这四项都是课内学过或涉及的,只是它们处在另一个语言环境中罢了,考生可以利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判断。

文言文阅读对于文言虚词的考查,也是有规律可遵循的,主要测试考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辨别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的能力,考查往往从阅读材料出发,采用比较的方式进行,即挑出字形相同的虚词,比较它们的意义和用法,比较项常是来自教材的。

例如:2003年第12题:选出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为伯父让之所鞠 ②身死国灭,为天下笑B: ①以夸诸戎狄,终月而罢 ②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C:①咸私哂其矮饰焉 ②犹且从师问焉 D:①太宗纳其言,因招百僚谓曰 ②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以上每组选项中的第二句都来自教材,且“为、以、焉、因”都是教材中接触过的,结合语境,通过比较,应选择C项。

因此,理解和把握教材中的那些重点实词和虚词是完成考题的前提,当然,做到了这一点,文意分析题和翻译题就会有很大把握完成。

2 考点教学策略

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的稳定性和规律性,让教师在日常教学和指导学生应试方面,有了可操作的目标和方向。只有在日常的教学中充分把握考点进行教学,打牢基础,做到胸有成竹,才有可能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取胜。

2.1 培养文言语感:学习文言文和学习其它语言一样,离不开朗读,那么读到怎样的程度才算有语感呢?引用著名语文教育专家赵谦翔的话来说就是“使其言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若出于吾之心。”当然,学生想达到这样一种阅读程度绝非易事,或者说能够真正达到的只占少数。但不管怎样,阅读都是文言文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2.2 夯实文言基础:高考文言文阅读无论是对词句的理解,还是对文意的分析、综合,都不能缺少扎实的文言文基础知识。因此,在日常教学当中就需要在朗读背诵的基础上强化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这四方面的知识。

(1)通假字。通假字是文言文教学中最常见的现象,这往往最容易发现,也最容易被忽视。例如:在文言当中表示余数是“有”通“又”,在最初的阅读中是不容易被发现的,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通假现象的积累,一旦在课外文言文阅读时出现相同的语境或意思时,便可以准确发现它。

(2)古今异义。古今异义现象是语言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不同变化,因此,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归纳总结。关于古今词义的异同,概括起来有三种情况:

1)古今意义基本不变。这一类型主要涉及的是一些常用基本词汇,如“马、牛、羊、山、水”等,这类词保证了汉语的稳定性,发展为双音节词,同样能够理解,不会带来理解障碍。

2)古今意义完全不同。这类词从形体上看,古今一致,从意义上看迥然不同。如:绸:古代是“缠绕”的意思。《尔雅.释天》: “素锦绸杠”解释为“用白底子的锦把旗杆裹起来。”现在“未雨绸缪”这个成语已不是缠绕的意思了。

3)古今异义既有联系,又有发展。这正是高中文言文中最常见的现象。一是词义范围的差异。如,睡,在古代专指坐着打瞌睡。《说文》:“睡,坐寐也”,现在的打“打瞌睡”一词就是由此而来。后来,“睡”的意义扩大了,不管是坐着睡还是躺下睡,白天睡还是夜晚睡,都可以叫做“睡”。二是词义的转移,即由甲范围转移到乙范围。“汤”:本义“热水也。”今义则是菜汤、米汤等,作为“热水”的意义在日常交际中已经不存在了,只有在“赴汤蹈火”这个成语中还保存着。三是词语感彩的变化。“爪牙”一词,在《国语.勾践灭吴》中“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是勇猛的得力帮手的意思,属于褒义。今义的“爪牙”跟走狗差不多,完全是贬义。[2]

(3)词类活用。词类活用现象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认识掌握是一方面,教师从词类活用具备的一些比较重要的语法条件入手教学,也有利于学生掌握。郭锡良先生在《古代汉语》一书中谈到的几个条件值得参考借鉴。(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它们既不是并列结构,又不是偏正结构,则前一个名词常常活用为动词,后一个名词做它的宾语。例如: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两个名词连用,有时还可以是主谓结构,前一个名词做主语,后一个名词活用做谓语动词。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涉世家》)。“陈胜王”是陈胜为王。(2)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例如: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尽)(《游褒禅山记》)。(3)名词用“而”连接时,活用做动词。如: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荀子.天论》)。(4)名词、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活用为动词。例如:买五人之而函之。(用木匣子装)(《五人墓碑记》)。(5)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做补语,这个名词活用做动词。例如:请勾践女女于王。(《国语・勾践灭吴》)“女于王”就是给王当婢妾,“于王”是介词结构做补语,名词“女”活用做动词。

以上五项是关于名词、形容词用做动词情况的概括,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这样的归纳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将大大降低文言文阅读的难度。

(4)文言句式。高考文言文会涉及文言常用句式和特殊句式,在对这些句式进行分析时,除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特征外,还应该学会对句子成分的梳理,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只有对句子成分进行分析后,才能发现那些特殊现象。因此,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带领学生进行句子成分的分析,并给予归纳,使其条理化。尽量让学生在知道“是什么”的基础上,明白“为什么”,这样一来,自然而然延伸到课外文言文阅读上面。

2.3 进行综合性巩固练习:教师选取一些与高考文言文阅读相类似的文段当做学生的训练素材,着重训练学生文言文知识的迁移能力,将平时所掌握的文言文知识正确运用到课外阅读上,在训练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最终达到提高解题能力的目的。

“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只有结合学生实际,不断探索,才能找到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