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教学(精选5篇)

  • 跨学科教学(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跨学科教学(精选5篇)

跨学科教学范文第1篇

一.中国高校摄影教育的跨学科发展 (一)摄影教育跨学科结合的背景 当今的媒体、设计和艺术创意市场已经进入了数字化和多样化时代,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在数字技术条件下,以文字为中心的媒体内容正在向图像、影像和互动的方向转变。为了满足社会对应用摄影型的专业人员的需求,中国高校摄影教育的发展必须迈向另一个领域。文化产业的兴旺带动了对影像艺术、设计、传媒专业等相关人才的需求。学生不仅要宽厚的文化和社会科学知识,又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摄影动手能力,还要熟练掌握数字视频、音频技术,三维动画,多媒体网页设计,Flas设计,网络虚拟技术,人机交互技术,只有制定高标准的教学计划,瞄准大众化的市场目标,坚持专业化的办学特色,才能培养出在摄影与媒体艺术领域中一显身手、在人才市场上抢手的合格人才,这是传统摄影教育人才培养的空白,又是新兴产业市场崛起的急需。 (二)在摄影教育中树立 大图像 的跨学科理念的必要性 在摄影教学中,我们不能局限在对摄影狭义的理解上,摄影教育中要树立 大图像 的理念,打破学科界限,扩大摄影学科的范围。决不能把摄影看成是独立的技术,忽视摄影的社会作用。除了让学生学习摄影基本理论之外,还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文学素养、音乐素养以及美术知识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让他们从多学科中体会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精神意义和内涵所在,不断挖掘创新的精神世界,让摄影的艺术性、人文性充分体现出来。此外,还需要加强视觉心理的研究,引用设计的理念,在设计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创作,使摄影与实践应用更好地结合起来。据了解,国外的摄影院校或设有摄影专业的大学中,几乎没有把摄影专业完全独立、分割于其他传播专业或手段之外的。一般都与广告设计、平面印刷以及视觉传播专业相链接。事实上,国内的一些高校也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探求,如中央美院 摄影与数码媒体工作室 设计了一些形式新颖的课程,其中的互动课题让平面设计专业与摄影专业的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完成一系列作品。一方面发挥了学生各自的专业优势,另一方面加强了合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再如,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摄影与媒体艺术系也增设了媒体艺术专业。总之,摄影教育不能孤立独行,学校必须重视摄影与其他实际应用学科的结合。中国高校摄影教育急需为21世纪培养一批应用型、创新型的专业影像及媒体艺术人才。 二.中国高校摄影教育的跨学科方向与范例 (一)虚拟现实技术与摄影教学的结合 1.虚拟现实技术的定义 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简称VR),是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数字媒体表现技术,它是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实现对现实世界自然空间的多维数字化虚拟,具有身临其景的真实感和超越现实的虚拟性,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受,对参与者的控制行为作出动态的交互反应。这种虚拟具有人机交互性和视觉浸沉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虚拟现实技术与摄影教学的结合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VR技术日趋成熟,它与摄影专业的融合及在多媒体交互平台上的应用,为高校摄影教育拓展了新的方向,虚拟现实技术在摄影以及交互多媒体学科上的发展,充分显示出其实用性和先进性。南京师范大学摄影与媒体艺术系早在2007年就为摄影专业的学生提供了虚拟现实课程的学习。在摄影教学中加入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主要目的在于延展和拓宽传统摄影拍摄方法,将现代数字媒体表现形式融入摄影教学中,使学生能运用专业计算机技术完成多媒体交互式的全景展示。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学习和掌握,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平面摄影、现代数字影像技术和三维空间展示,更能够全面构筑学生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的多层次需要。 (二)摄影与CGI技术的跨学科发展 众所周知,德国是世界现代设计的发源地,从包豪斯、乌尔姆时代到今天,一直保持着世界一流的现代设计教学方法。目前, 摄影与CGI技术 是一项国际第一线的教学技术,德国凯泽斯劳滕应用技术大学以MatthiasPfaff教授在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摄影与媒体艺术系进行了培训。培训内容从数码图像动态范围、色彩管理等图像技术讲起,结合其独家专利技术 高动态全景摄像设备生成的全景HDRI图,后期以3dMAX的VRay渲染技术,生成高品质CGI照片。 1.定义摄影中的CGI技术 CGI全称ComputerGeneratedImage,中文直译为计算机生成的图像,即电脑图像。它包括由Photoshop等平面软件制作或处理的图像、由CorelDraw等矢量软件绘制的图像、由3dMax等三维软件渲染生成的图像等。摄影中的CGI技术,就是用前期拍摄的数字照片作为基础,后期利用上面提到的各种软件进行修改加工、合成等再创作的一种技术。这种CGI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商业广告摄影等应用类摄影中,以及一些艺术摄影中的特殊创意中。 2.摄影与CGI技术实现了科技与艺术的结合 在很多人的概念里,科技是和艺术相对立的,至少也是没什么联系的两个话题,觉得科学家和艺术家一定是两类人。所以有人会认为艺术一定要贴近自然,于是害怕和排斥新的科技对艺术的影响。其实,科技一直在推动着艺术形式的发展,扩大着我们对艺术欣赏的眼界。今天的摄影已进入数码时代,我们已经能够接受用数码相机进行拍摄,再用电脑进行裁剪、调色等 数码暗房 技术完成创作。比如我们已经熟悉了raw格式的照片,需要依赖电脑软件在后期确定其EV值、白平衡等参数,才能转换为图像展现在我们眼前,把摄影前的调整放到摄影后完成,提高了拍摄成功率。既然我们知道了接受新技术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那就让我们看得再远一点,认可CGI在摄影中的应用,了解CGI与摄影结合的优势。#p#分页标题#e# 3.CGI技术为摄影提供了什么 商业广告摄影中,广告的创意和所要表达的主题是最终目的,摄影是为广告内容服务的一种形式。因此不能因为形式的局限性而使想要表达的内容被打折。CGI技术与摄影相结合,能让广告作品的创意者的思路天马行空而无顾虑。摄影为CGI提供了绝对写实的基础,CGI为摄影提供了自由想象的延伸,CGI和摄影的结合为我们提供了创作摄影作品的新空间。 4.CGI的广阔前景 电影《阿凡达》的上映,使人们为之震撼。除了宏大的场景、绚丽的效果、生动的情节之外,另一个震撼的原因是:对电影制作理念的创新。三维特技在电影中的应用已不足为奇了,但以往的电影基本是演员的表演和三维特技分别完成,再进行后期合成。《阿凡达》中纳美人的形象完全是三维建模,但其动作、表情,完全是真实演员,通过动作捕捉和表情捕捉设备,同步传输到电脑上合成的。有人说,也许以后的电影,根本无须演员辛苦表演,他们只需要在幕后做动作表情就可以了。CGI技术已经势不可挡地融入到生活、艺术的各个领域,正在改变着我们的观念。把握今天的新技术,我们就永远不会被明天的艺术淘汰。 (三)音频技术与摄影的跨学科发展 任何视觉艺术最后相通,而好的音乐帮助我们提高审美。音频设计课程如同影像调校的课程,都是需要对设计的感悟和理解,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摄影与媒体艺术系的马峻老师在教学中破天荒地启用了一个创作音乐的精灵:FL软件合成器,他将音频技术课程融入摄影专业的教学中。以Tyros创作方式为例,以ACID软件创作方式为例,揭开电子音乐创作的面纱。该课程旨在多媒体教学对象,加强对有利于视觉表达音频(包括主题音乐和背景音乐以及音效)的把握和控制,以便日后进行专业的独立编曲配器和音乐工作室创作的沟通。)音频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周:Rhythm节奏韵律的总览LightMusic,R B,Country,World,Rock,Jazz第二周:Voice,Tone音色乐器第三周:1BASSRhythm,2Rhythm,3BASS,4Chord1,5Chord2,6Pad,7Acc第四周:ACID软件音频合成器,Loop单元,轨道,配器,合成,Mix音每周有五课时的音乐会,作品分析,作品交流。课堂上,学生们找到了一个空前强大的 缩混 调音台。为构思中的各音乐声部,如:鼓DRUM、贝斯BASS、和弦CHORD、乐段PHA、垫子PAD等进行了讲究的 缩混 。这个工作在专业音乐制作工作中是为每一个声部定位它应有的声音表现空间,甚至产生必要的 演奏技术变形 。 (四)摄影与电脑动画制作的跨学科发展 1.定格动画的简单介绍 定格动画(stop-motionAnimation)是通过逐格地拍摄对象然后使之连续放映,从而产生仿佛活了一般的人物或你能想象到的任何奇异角色。1907年,美国维太格拉夫公司的一位无名技师发明了一格一格地拍摄场景的 逐格拍摄法 。这种制作手法一直被电影制作者喜爱,创作出许多经典的作品,如《弹簧玩具》、《金刚》、《圣诞夜惊魂》、《华莱士和阿高》、《爱丽斯》、《浮士德》、《礼物》、《极乐同盟》、《孔雀公主》等。 2.定格动画制作的一般流程 (1)故事和脚本:定格动画制作繁琐,往往不适合情节复杂的长篇巨作。短小的故事往往更能够抓住观众。前期策划的工作需要做的相当的详细。用分镜头脚本来决定每个镜头的机位、时间、景别变化和人物动作,甚至还标注音效和对话。(2)拍摄器材:可以使用DV和DC两种。(3)角色制作:角色骨架、肢体材料等。(4)场景和灯光:根据情节的需要,可以夸张的使用光线,演绎出特殊的视觉效果。(5)软件需要:需要对Premiere,AfterEffect等电脑软件有熟悉的掌握。 3.摄影与定格动画制作 使用数码相机作为获取影像的手段,画面的品质相对较高,甚至可以超过电视播放的品质。利用数码相机,拍摄设定好的画面,并按照每秒8-12格的速度,使用视频编辑软件如Premiere,AfterEffect等将画面制作完成,根据需要,可以配以合适的音乐及音效等。 (五)摄影教育与平面设计的跨学科发展 在中国高校摄影教育中最早也是最多的跨学科发展就是摄影与平面设计专业。在摄影办学初期平面设计专业是最容易与摄影产生互动的学科,至今,很多院校的摄影专业都隶属于平面设计系,不难看出,摄影与平面设计的跨学科结合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结语 科技的发展带动社会的进步与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国高校摄影教育的发展需要顺应社会的全面进步,二十一世纪是数码时代,是图像时代,更是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时代。在网络时代的今天,摄影教育不仅要立足于本专业知识的研究,更需要对跨学科领域的知识进行梳理和应用,促进摄影专业做全面的发展,使中国高校摄影教育从真正意义上地成为一种艺术教育,从而不断提高我国的文化发展,更为全人类的文明进步而不懈努力。

跨学科教学范文第2篇

跨学科 是现代社会科技与文艺发展的主要趋势与潮流,当前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科内知识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科间的知识和能力的渗透,因此,在今天它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被广泛地应用到学科教学当中。不难想象的是自从它在国内被提出,学者们无不持欢迎态度,现有的学术研究更是从各个方面研究它在各学科中的具体应用。跨学科教学固然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但是如果不加思索地应用到艺术教育当中去,那是相当危险的。本文对跨学科教学在艺术教育应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的分析正是笔者的一些顾虑,希望能让教育工作者重新审视跨学科教学在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一、 跨学科 概念辨析

跨学科 在中国的兴起是在上世纪80年代,之后的几十年间,学者们研究了跨学科下各种教学模式与教学原则。以艺术为例,数字媒体艺术、综合类艺术、艺术学等跨学科教学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艺术教学。但是 跨学科 一词的概念非常模糊,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以及国家卫生研究院指出, 跨学科研究是团队或者个人整合来自多学科的信息、数据、技术、工具、视角、概念和理论,解决某一学科和研究领域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①我国跨学科研究专家刘忠林则认为, 跨学科研究是科研主体在科学划分的基础上,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跨越不同研究领域而进行的一种科学创造活动,是解决复杂的科学技术问题和社会问题而达到不同学科相互渗透的一个重要手段。 ②在已有的跨学科教学研究中,多数只是简单借用这个概念,并没有深入挖掘概念本身的意义。因本文由收集整理此,探讨跨学科教学法在艺术教育领域应用之前,我们有必要简单解释一下这个概念。

简单来说,跨学科教学就是几门学科结合或者交叉模式下的一种教学方式,它的核心应当是打破原有的学科教学习惯和教学思维方式,超越纯粹的学科教学目标,取而代之的是多学科共通的教学目标,在多学科的融合交叉教学中,建立各学科知识、能力之间的横向联系与整合,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整体发展,也促使学生的单个学科学习能力的提升。③但这并不是 跨学科 概念的全部,随着跨学科研究的深入,国外的研究学者通常将跨学科看作一个综合的概念,是各种程度学科合作的统称,从初级到高级通常分为多学科(multi disciplinary)、复杂学科(pluri disciplinary)、交叉学科(cross disciplinary)、互动学科(inter disciplinary)和超学科(trans disciplinary)五类。在学术研究中,很多中国学者往往没有搞清楚这五种不同程度的学科合作的区别,经常将它们混用,更有甚者,将英文单词pluri disciplinary、cross disciplinary、inter disciplinary不做区别,统统译作 跨学科 ,这明显是有问题的。

多学科:它是指在一个综合科目下,比如 艺术 人文 等大科目,教授两门或两门以上专业。多学科教学过程并不追求彼此的合作或形成一个共同的理论框架,只是在各自领域内进行教学。大多数传统学校采用的都是多学科教学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缺点在于,缺乏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联系,只是对知识的简单累加。

复杂学科:在复杂学科教学模式下,各科目之间表现出一定的联接关系,但是在具体的概念表述上却并没有深入的联系,与多学科一样没有形成一个共同的理论框架。国内不少跨学科教学尝试的结果最终还是没有走出复杂学科教学的模式。

交叉学科:交叉学科教学与前两种不同的地方在于,这之中有一门学科的概念处于支配和领导地位,学科间的互动是单方面的。

互动学科:国内的学术研究在使用 跨学科 概念时,实际上指的就是 互动学科 。国内通常将其译作 跨学科 ,但在这里为了区别其他学科合作模式,笔者将其译作 互动学科 以更好地说明它与其他四种的不同之处。在互动学科教学模式下,学科之间呈现高度的合作性,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协调发展,形成一个共同的理论框架。

超学科:整个教育系统内部所有科目之间多层次、全方面的合作与互动。目前来说,超学科教学的提出更像是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它虽然是作为跨学科教学的终极形式存在,但实现的可能性并不大。

为了后文分析的方便,本文所使用的 跨学科 概念相当于 互动学科 概念,即形成一个共同理论框架的跨学科高度合作。

二、艺术教育跨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众所周知的是学科之间的合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学校和老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跨学科教学的研究学者就普遍建议,为了让跨学科教学法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教师应该参与到所有学科当中,这就意味着教师的备课量要大大增加。除此之外,跨学科教学也要求教师与教师之间、教研室与教研室之间必须存在深入的交流与合作。但实际情况是学校的专业教师并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去应对这个挑战,更有甚者,跨学科教学会削减各分支艺术学科的教学量。

其次,跨学科教学容易忽视一门学科的专业深度。过去的传统教育仅把语文和数学定为核心学科,把艺术课程视为一种可有可无的学科,但随着多元智能理论的发展,综合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何谓 综合 ?在《国家艺术课程标准》中强调了四个 综合 ,即单元内大综合、课内小综合、艺术类姊妹学科间综合和艺术与非艺术学科间综合。虽然综合艺术教育使用了跨学科教学方式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多种艺术连接或综合为一体,期望它们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加强,但是相应的提供给深入学习一门学科的教学时间就减少了,虽然达到了专业的宽度,但无法达到专业的深度。值得注意的是,当投入学科建设的预算与资金减少的时候,极易出现的情况是将这些诸如音乐、美术、戏剧等各独立专业糅合成一门综合学科。

再次,跨学科教学的方式让艺术学科获得与其他学科互动的机会,但在与其他学科的合作中,艺术门类却往往无法保持自己的学科独特性,出现研究重心的偏移,尤其是那些传统优势学科或者是获得了政府与学校大力建设的学科,如心理学与艺术领域交叉的心理学美学就是属于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而不属于艺术学科。跨学科的艺术教育也就成了一个各学科对艺术领域嫁接的学术试验场,而不是一个真正的学科领域。如果艺术专业无法保持自己的独有价值,只是为了整体教育的有用性,那么这样的艺术教育实际上是在倒退。因此,在跨学科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意识到艺术作为一门学科的重要性,而不是为了跨学科去拼凑各种学科的文本。

最后,跨学科教学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这是学者们在谈论跨学科教学过程中常常忽视的问题,教师如何有效地运用跨学科教学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自身的专业素质。在现有的四年制大学培养过程中,往往只能让学习者深入掌握一门专业,那我们如何才能培养出一个合格的跨学科教学教师呢?这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目前来说,可行的办法是提倡教师自主学习与钻研,因为当钻研一种艺术形式达到一定深度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被吸引到其他艺术形式当中去,在教学过程中就能有效地带动学生的兴趣到其他学科领域。

跨学科教学范文第3篇

药物化学需重点设计以确立前期所涉及的概念,使学生对相关应用产生兴趣,知道科学的跨学科性,完成对药物如何工作的基本理解。生物模型被用来体现一般的化学概念,且分为三个教学单元加以进行:1)了解药物作用分子基础的普通化学核心知识为基本主题。2)用于强调普通化学基本原理如何控制药物作用机理的炎症医疗方法。3)以神经科学连接化学、生物学和心理学,包括各种药物如何扰乱激素受体相互作用等神经递质作用的分子基础。上述主题的相互依存性需要以一种简化的螺旋式方法在整个学期反复重新审视相同的原理,以便学生将掌握的有限材料了解得更为详细。相应地,这种主题模块使学生明白想了解生化药物的作用需要掌握那些基本概念,而后续教学单元便强化这些概念。这一创新型课程设计还为学生有效学习后续课程(物理、有机化学等)带来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有效的学习习惯。通过将化学基础知识应用到医学相关模型中,强调解决问题的学习。学生需完成两或三次课堂测验和期末考试,通过简短的回答问题,强调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应用。

基本原理

本课程的前三分之一致力于学生需要知道如何理解药物作用的基本理论,包括化学键、分子间的作用力、平衡和溶解度等。虽然普通化学基础内容在原则上与背景材料相关,但整合原理及强调应用的案例材料却大受限制。为此,学生们需要补充药物化学教材,而教师需要为课程撰写相应的问题集,以应用型方式综合各种概念,加强这些化学知识基本原理的运用。整个教学过程,以缩合反应为同学们介绍化学反应时极性的应用(例如肽的合成、信号转导途径的磷酸化等)。这一阶段的课程也可用来介绍下面课程中主要大分子的结构元素。重点放在磷脂,这是分子进入细胞必须穿透的主要障碍。学生在了解维持细胞结构完整性的分子间力和脂化学的同时,再次回到缩合反应。有关氨基酸化学和物理性质的教学可以有效地用于演示酸碱平衡最基本和最复杂的方面。结果让学生对各种氨基酸的结构有一程度的了解,知道侧链化学性质如何影响相关分子间力,使蛋白维持在一起。此外,核酸的结构也在这一阶段的课程中引入相似的介绍。

炎症药物法

炎症的医疗方法是体现基本化学问题如熵、自由能、化学动力学和溶解度的一种理想模式。炎症中环氧合酶(COX)的结构和功能关系可为学生提供一个有趣的酶动力学图解,以便学生体会到分子间力对熵、自由能、平衡和酶活性的影响。对COX同工酶COX-1和COX-2活性部位结构差异的仔细评估以及有选择性地抑制COX-2的药物设计方法进行讨论,阐明结构上的差异最终影响平衡和动力学常数。与采用的螺旋式教学方法一致,通过评估螺旋藻在环氧合酶的活性位点的聚积,以及与西乐葆、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对COX抑制作用的比较,让学生对可逆和不可逆的酶抑制作用加以区别和理解。在解释蛋白质作为细胞受体的重要性时,对参与炎症的各种细胞受体进行讨论,尤其是定性和定量地重点讨论药物与受体的作用。期间,学生们能够感受到描述药物与受体和底物与酶相互作用结合常数之间的相似性。重点放在如何对药效学作用定量和配体结合对蛋白结构的影响。通过分析配体与诸如莫昔芬和己烯雌酚等雌激素配体的相对亲和性,讲解关于配体和底物结构特性对受体作用解离常数的影响,包括剂量-反应曲线解离常数、EC50值和最大生物效应。尽管这些重要的概念在传统的普通化学课程没有涉及。

神经科学连接化学、生物学和心理学

本课程的神经科学知识相作为有效的顶点,特别强调先前涉及的化学概念并引入现代相关问题(神经递质、麻醉等)。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这是普通化学学习过程中感受最迷人和吸引人的部分。神经科学模块以胆碱能和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以及这些系统中的主要受体和激活或抑制特定反应的相关配体为起点。接着介绍针对这些系统来治疗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病的治疗方法。其中,分析离子通道的热力学和能斯特方程以使学生了解和预测离子跨越浓度和电势梯度的运动。参与神经信号传递的蛋白分子协同作用可为理解蛇毒、肉毒杆菌毒素、神经气体和其他神经毒素等的毒性作用机制提供了丰富的背景知识。剩下的神经科学知识模块主要集中在精神活性物质。这一教学栏目的目的是让学生接触到精神疾病及其相关治疗的分子基础。探索突触化学可让给学生理解神经递质浓度如何由临床或其他外来物质调节。这部分课程内容跨越兴奋剂(可卡因、安非他明)、抑制剂(酒精、巴比妥、苯二氮卓类)(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迷幻剂、大麻、鸦片类药物、局部麻醉剂和全身。鉴于历史上化学药物的滥用,本节所包含内容似乎特别能提高科学素养,尤其学生对精神活性分子的兴趣。

跨学科教学范文第4篇

一般认为,比较文学的 跨学科 理念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1961年,美国学者雷马克在《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一文中提出: 比较文学是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和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包括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简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 ①。日后,学术界将雷马克将所言的 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 具化为 文学与艺术 、 文学与哲学 、 文学与历史 、 文学与社会科学 、 文学与自然科学 以及 文学与宗教 等。比较文学的 跨学科 一词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1975年,法国学者让 皮埃尔 巴利塞里在一次比较文学国际研讨会上提出,比较文学研究不应该受制于学科界限,可以从 多学科 和 跨学科 的角度,加强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和交流②。这是比较文学领域首次出现 跨学科 (interdiscipli-nary)一词。中国比较文学的 跨学科 吁求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1987年,杨周翰在为《超学科比较文学研究》所写的序言中指出: 按照比较文学的一般定义,它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国别、不同民族或不同语言的文学的比较研究;它还包括文学和其他学科、其他艺术或其他表现领域之关系的研究 ③。他认为,中国比较文学工作者在前一个领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而在 跨学科 领域所做的研究不多,有很多的不足。为此,他发出呼吁: 我们需要具备一种 跨学科 的研究视野:不仅要跨越国别和语言的界限,而且还要超越学科的界限,在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下来考察文学 ①。

历史上,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又被称为 科际整合研究 ,即把人类社会童年时期处于同一个母体的、日后被细化的社会分工所割裂开来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学科重新整合起来,以文学为中心,从文学的入手,在文化的背景下,在比较的视野中,对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规律进行研究。比较文学 跨学科 理念的提出及其理论构建,得益于20世纪世界文学的发展和文学观念的更新,得益于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视野的拓宽和思维方式的嬗变。这种情形下,研究方法日趋多元化,语言的、国别的、传统的、人为的界限早已打破。传统的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不但 难以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 ①,而且已不能满足宏观视野下综合研究的需要。而超越时空观念,超越学科界限和超越文学自身的综合性研究,既可为当代比较文学研究开辟新的、广阔的研究领域,也是比较文学研究顺应时展所做出的必然抉择。其实,在提出 跨学科 理念的同时,雷马克就谈到了 科际整合 或曰综合研究的必要性,指出 我们必须综合,除非我们宁愿让文学研究永远支离破碎。只要我们有雄心加入人类的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我们就必须随时把文学研究中得出的见解和成果集中起来,把有意义的结论贡献给别的学科,贡献给全民族和全世界 ②。因为比较文学 是把人类创造活动本质上有关而表面上分开的各个领域连结起来的桥梁。 如果想发挥这座桥梁的作用,就要在研究领域上做文章,即 不仅把几种文学互相联系起来,而且把文学与人类知识与活动的其他领域联系起来 ③。跨学科研究充分体现了比较文学的边缘性、渗透性和交叉性特征。它的出现,扩大了比较文学的外延,拓展了比较文学的空间,使文学研究走出了自我封闭的藩篱,使部分的、彼此孤立的文学现象连成了一个整体。与此同时,跨学科研究又将文学置于同其他学科相关联的时空领域中,不但扩大了文学研究的范畴,开辟出一条文学与其他学科沟通与对话的渠道,还使我们有机会站在文学以外,站在其他学科的视角上观察文学,研究文学,鉴赏文学,从而对文学有新的认识和新的发现。如今, 影响研究 、 平行研究 和 跨学科研究 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三大基本途径已为比较文学界所认可和接受。

二、中国比较文学 跨学科研究 现状

中国比较文学的文献中最早出现 跨学科 研究的信息是20世纪80年代。1982年,张隆溪选编的《比较文学译文集》选入了美国学者里恩 艾德尔的《文学与心理学》、牛顿 P 斯托尔克奈特的《文学与思想史》和玛丽 盖塞的《文学与艺术》;1985年,干永昌、廖鸿钧、倪瑞琴编选的《比较文学研究译文集》也选入了艾德尔的《文学与心理学》;1986年,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组选编的《比较文学研究资料》,除了将上述三位美国学者的文章选入外,还选入了中国学者钱钟书的《中国诗与中国画》、乐黛云的《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以及钱仲联的《佛教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关系》;1987年,杨周翰、乐黛云主编的《中国比较文学年鉴》除了继续收录乐黛云和钱仲联的同名成果外,还收录了傅鸿杰的《奥尼尔与尼采》、程代熙的《朱光潜与尼采》、朱维之的《禅与诗人的宗教》等;1989年,乐黛云、王宁主编的《超学科比较文学研究》除了王宁的长篇《导论》外,还收录了很多当代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如乐黛云的《文学与其他学科》及《文学与其他艺术》、许明的《文学与哲学》、王锦园的《进化论与文学》、徐志啸的《文学与宗教》、伍晓明的《文学与音乐》、王长俊的《文学与绘画》、王宁的《后结构主义与分解批评》、孙津的《中西文论的哲学背景》等。中国比较文学的教材中最早出现 跨学科 研究的内容也在20世纪80年代。1984年,卢康华、孙景尧的《比较文学导论》以 非本科范围研究 为题介简要提及了 社会学与文学 、 神话、民俗学与文学 、 哲学与文学 、 宗教与文学 、 思想史与文学 、 语言与文学 以及 其他艺术与文学的关系 等跨学科内容。1988年,乐黛云的《比较文学原理》在 科际整合 一章中介绍了 文学与自然科学 、 文学与哲学社会科学 及 文学与艺术 跨学科内容。1988年,乐黛云主编的《中西比较文学教程》在 跨学科研究 一章中,介绍了 文学与艺术 、 文学与哲学社会科学 、 文学与自然科学 等跨学科内容。#p#分页标题#e#

同年,陈惇、刘象愚的《比较文学概论》,在 跨学科研究 一章中,介绍了 文学和艺术 、 文学和宗教 、 文学和心理学 以及 文学和哲学 等跨学科内容。90年代及至21世纪, 跨学科研究 不但成为比较文学教材必不可少的内容,外延还拉伸到 文学和经济学 、 文学和历史学 、 文学与社会学 、 文学与语言学 、 文学与系统论 、 文学与信息论 、 文学与控制论 等领域。中国比较文学 跨学科研究 的著作多出现于20世纪尾声和21世纪初叶。如陈洪的《文学与宗教》、龚每律、谭桂林的《当代中国文学与宗教文化》、冯川的《文学与心理学》、叶舒宪的《文学与人类学》、彭兆荣的《文学与仪式:文学人类学的一个文化视野》、麻承照的《文学与民俗》、许建昆、陈又凌的《文学与电影的对话》、阮庆岳的《文学与建筑相问》、王宁的《文学与精神分析学》等。此外,一些非文学工作者也在自身学术视野内探索文学与其专业的关系,如罗小平的《音乐与文学》、蒋容理的《音乐与文学的对话》、罗立刚的《宋元之际的哲学与文学》、唐德刚的《史学与文学》、周群的《宗教与文学》等。另外,还有学者将 跨学科研究 引入具体的学术领域中,如郑杰文的《中国古代文学跨学科研究》、陈致文的《跨学科视野下的诗经研究》等。与著作类成果相比,中国比较文学的 跨学科研究 在论文类成果上呈辐射式和多元化态势。除了 文学与艺术 、 文学与哲学 、 文学与历史 、 文学与社会科学 、 文学与自然科学 及 文学与宗教 外,在 文学与计算机 、 文学与网络 、 文学与动漫 、 文学与医学 及 文学与农业 等方面均有数量不等的成果出现,展现出一种较为可观的局面。纵观中国比较文学 跨学科研究 的历程,有如下问题值得关注:(1)全方位、多视角的多元化研究格局已经形成。其内涵和外延不但突破了雷马克当初制定的界限,而且随新兴学科发展的脚步不断延伸,使比较文学的 边缘性 、 交叉性 和 渗透性 功能得到充分施展。(2)文学界主宰研究的局面被打破。很多非文学领域的学者纷纷从自身的学术追求出发,深入探讨所在学科与文学的关系,如 绘画与文学 、 建筑与文学 、 医学与文学 等,有的研究队伍和研究成果已呈赶超文学之势。(3)整体理论性探索不够,实践阐释不足。很多研究流于表层,流于文学与其他学科关系的泛泛叙述。系统的、有理论探索的、有实践个案的、有学术含量的成果所占比重不是很大。与 影响研究 和 平行研究 相比, 跨学科研究 尚未形成完整和成熟的理论体系,研究成果也无法与 影响研究 和 平行研究 相提并论。

三、 跨学科研究 在比较文学教学中的角色转换

在比较文学基础教学中, 跨学科研究 至今还是一个配角。尽管作为三大研究途径之一, 跨学科研究 拥有与 影响研究 和 平行研究 相等的地位,但落实到教学环节中, 跨学科研究 则往往成为可有可无的边缘性角色。这一点,在中国比较文学复兴以来出版的教材中就可见一斑。最早的 跨学科 内容,是以 附 的方式出现在教材的角落中,篇幅也很小。随后的 跨学科 内容,或以 科际整合 ,或以 跨学科研究 为题,正式出现在教材的章节中,范畴和篇幅也有所扩充。日后及今的比较文学教材,基本上延续了这一格局,即大多把 跨学科研究 作为一个章节的内容加以介绍,范畴相对稳定。然而,一旦进入到具体的教学,对 影响研究 和 平行研究 的关注度,就远远大于 跨学科研究 。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留给 跨学科研究 的寥寥无几,其 附属 的配角地位至今没有大的改观。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首先是前面所述的理论建构的不足。自雷马克提出这一理念起, 跨学科研究 始终没有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没有产生 影响研究 的 流传学 、 渊源学 、 媒介学 以及 平行研究 的 主题学 、 题材学 、 文学类 、 比较诗学 以及由此变异而生的 形象学 和 译介学 等理论范畴。缺少了理论根基,就缺少了底气,教学上自然会产生无话可讲的感觉。其次是知识结构的陌生。由于 跨学科研究 的外延超出了文学本身,使从事文学研究的人们对所 跨越 到的学科领域或一知半解,或一无所知,在文学与这些学科之关系面前不知所措,更不知如何下手。

跨学科教学范文第5篇

 

从国际视野来看,各个学科在教学中都开始重视跨学科知识的整合,这已经成为各国高校教学的大潮流,对于法学教学来说更是如此,我国刑法教学目前在跨学科研究中已经多有尝试,但在具体的跨学科方法的选择上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在德国、美国教学中的,很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了打破知识结构的壁垒,通过跨学科课题实验室、跨学科研究中心等多种形式促进跨学科知识的推广。

 

一、传统刑法教学方法中知识壁垒的打破

 

沿袭于小学、初中、高中的分学科教学模式,在传统大学教学中,教师也主要围绕某种专门知识传授。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当前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时明显不够的,尤其对于刑法教学来说,如果教师只是围绕着自己的专业知识展开,单纯对刑法法条进行介绍解释,那么完全就不需要刑法教师的存在;而如果教师只是针对刑法基本理论如什么是犯罪如何惩罚展开学理探讨,那么学生将对进入社会应用的法律感到陌生。从法律地位来说,刑法的母法为宪法,而同时又是民法、经济法、劳动法等的保障法。对刑法的理解和掌握,比如需要其他交叉法学学科知识的基础,更需要其他社会学科知识的背景。通过寻求一种“域外”学科知识的支撑和加固刑法学科的理论。

 

对于这种知识壁垒的打破,对教课老师来讲具有一定的挑战。因为首先老师都是通过传统教学方式培养出来,而且刑法学基础理论又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在教材选择和教学内容上都比较容易固定化。然而虽然从教学效果来说,教师熟练系统的教学时必要的,但这并不等于知识的固化,对于刑法教学来说,虽然刑法理论内容不一定经常变化,但刑法条文的确是处于一定时期的修正,比如近几年刑法修正案和司法解释不断出台,这都需要教学的及时补充。而这种补充并非被动的反应,而是基于对社会学、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知识吸纳的基础上对刑法知识更深刻的认识。

 

对于具体的教学方法来说,在刑法教学中,多数教师会选择案例教学,在学生看来, 法律的原则是 抽象的, 只有法条是具体的, 枯燥的法律原则可以弃之不顾, 只有法条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法条在对应案例的选择上往往受到一定的局限,比如涉及到单一的罪名与单一法条的适用,或者仅仅针对犯罪主体或者犯罪形态等设置,主要目的还是通过案例去讲解具体的知识点,与社会生活的脱节比较严重。

 

在社会学科中,现实生活的案例往往是充满争议的,就如同我们看到的刑事判决在社会学家的评论中充满各种不足,这种批判精神可以帮助刑法学习者更好理解刑法知识。这正是来自跨学科知识的反思与吸收。而目前的教学案例都是横向对应法条,缺乏发散思维的空间。这种教学仍然是一种典型的 “讲-听-记” 模式, 教与学的互动关系很难有效地开展。 这种“满堂灌” 的方式在当前网络的普及下,已经十分窘迫,学生通过网络可以获得大量基础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更需要在课堂上补充的是对知识本身的理解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充分解读。通过跨学科知识的培养,才能启发学生真正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二、跨学科教学理念的内涵

 

跨学科教学的理念来源于学习中知识的统一性,跨学科学习的最基本定义是由英国科学家汉佛莱在1981年提出的。他认为知识在生活中本身就是联系起来的,尤其是涉及到人文、自然等学科,生活中某些问题都是因学科而被打破,实质上他们仍然是统一的。

 

在这个定义的基础上,美国学者舒梅克在1989年提出了跨学科教学的定义,他认为各个课程之间是存在一定有意义的联系,需要将他们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建立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他所建立的基础是认为知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的整体,并且相互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

 

德国各州也在极力推广跨学科教学,伴随社会知识结构的转变,在工业化社会向科学社会转变的现代化过程中,知识的爆炸式增长,使得学科界限日益模糊,对于任何一个专门问题的解决,都不是依赖某一专一学科知识可以解决。在探讨刑法的机能时,人们开始认识到刑法在规范重塑上的机能,近几年刑法修正案的密集出台,例如危险驾驶罪的增设等,都是直接关涉民生的犯罪。但对于这些犯罪的惩罚和认定却并非单纯根据法条就可以深刻理解。专业人员必须跨越学科的限制去思考合作的可能性 , 并且能够与其他领域专业人展开沟通。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 , 展开对所指向的共同课题进行研究。

 

因此,从 20世纪90 年代中期起 , 德国就倡导在小学、初中和高中 , 实行跨学科的整合性开放教学。尤其是在各州最近相继出台的教学大纲中, 对此种教学方式进行了明确规定和进一步强调。 跨学科知识的教学,是一个整体大于部分的模式,强调知识本来内在的联系。从对社会产生的效果来看, 多学科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对社会问题展开多维思考,在理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角度更为直接,而且经过整合的知识,增加了知识的密集度和丰富程度,提高了知识的全面性和本来性,深化了教学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将零碎的知识再次整合重组, 使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较好地统一在一起。

 

相对于其他部门法学,《刑法》规范的是国家的惩罚权,要解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最为严重的问题。传统刑法学教学只局限于刑法学基础理论,未充分重视与《刑法》相关学科知识的铺垫和积累,使得《刑法》在教学上内容有所欠缺,难以全面落实既定的培养目标。从广义的角度讲,首先,刑法法学的内容涉及政治学、伦理学,包括政治哲学、道德哲学、诉讼法学、民商、经济学等。因为法与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密不可分,尤其是作为公法之一的《刑法》,因该学科的核心是对国家权力的限制以及对公民权的保障。

 

传统的《刑法》教学没有注意到传授与刑法学相关学科知识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于对犯罪构成与分则条文的讲授,而忽视了经济学、社会学在刑法学中的相关性介绍,这种情况下,对某些刑法原理的介绍也只能是片面的不够深入。相反,如果可以融入多学科知识,从诉讼法层面去了解证据证明问题,就更容易理解刑法在罪名上为什么会存在“持有”型犯罪,这正是为了避免证明困难。这样能使得《刑法》教学知识更为丰富、立论更加科学、论证更加深入,学生把握《刑法》基本原则和犯罪论以及刑罚论原理。

 

三、刑法跨学科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从其他国家的教学实践来看,以美国“国家教育进程项目”的研究结果来看,当学生以单学科的形式学习基础知识时,他 们在思考和推理过程中并不能有效地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 多学科背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展开学习与思考,在跨学科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设计与实践:

 

(一)虽然从字面来看,跨学科是一种知识的交融

 

但这种交融并非笼统的或者宏观的交叉,而是需要考虑学科的特殊性。以刑法来说,在刑法教学中,刑法的内容可以分为刑法总论和刑法分论。而刑法总论涉及犯罪和刑罚的哲学命题,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什么样的行为可以惩罚。这些都并非刑法本身可以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借助人类学、伦理学以及哲学的知识进行深入剖析。客观上,从古典刑法学到现代刑法学的发展正是伴随实证科学的兴起,依赖于生物学和人类学以及社会学的知识,人们改变了传统刑法惩罚观念,关注到社会防卫的层面。刑法分论主要涉及各种类型犯罪,比如侵犯财产犯罪,这些财产法益并非刑法保护的专属,在民法上以及经济法上也有保护的空间,这时如何理解不同法律之间的联系,就成为关键。其中最重要的是要理解不同部门法在保护界限上的设置,民法主要是为了弥补损失,而刑法却是为了保障秩序。

 

(二)跨学科教学注重学科过渡性

 

这种过渡性主要体现在学科语言的过渡,例如,刑法中的“占有”与民法中的“占有”两个概念。教师在教学时需要事先向学生解释“占有”在两个学科中的含义,并在两个概念间建立适当的联系,同时说明两个学科中“占有”概念的不同点和相同点。通过这种概念的转换,学生认清两者之间的差别与联系,从而获得提高。这种方式强调教学综合性,社会学科的知识本身并非相互隔离,跨学科教学的实施是为了便于那些从单一学科角度无法深入分析问题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在面对具体问题时,需要多学科视角来具体分析。对于刑法学来说,在面对具体的案例中,学生能清楚地把握学科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和共同语言,从而更好地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又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发挥学科整合的作用。

 

(三)在跨学科教学的实践中应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不同领域的知识,通过真实情境中对问题的解决与理解建构学科间的异同,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跨学科教学与其它学科的教学不同,它是多学科的整合,学生只有通过具体的实践,才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实践教学中,我们经常使用的有“模拟法庭”、“录像观摩”、“法律诊所”。为了弥补传统案例教学的缺憾,避免知识壁垒的产生,在实践课的开展中要增加案例的“社会化”,要具有真声的生活型,即不局限于在传统法学课程讲授中加入案例讨论与分析,而是突破性地把“案例课”作为一门独立的实践课程提出来,在实际教学中选定了民法、商法、专利法、商标法、合同法等几门课程知识加入刑法案例的探讨,实行了全程的案例教学法。这时要注意注意教学案例的时效性。 一般社会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呼格案件、三鹿奶粉事件等,这些刑事案件背后涉及到更多社会问题和制度涉及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努力解决社会问题。

 

此外,教学本身是教与学的过程,也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前准备要给学生准备充分的多学科知识,要求学生进行课前对该学科基本知识的掌握,并对与本节课有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复习。在教学中主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展开讨论,而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尊重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角度。对于学生这种积极思维的结果,教师应注意予以保护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