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企业安全工作总结(精选5篇)

  • 建设企业安全工作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会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孙华山总结了近2年工贸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效。他指出,从行业上看,2010年只有冶金、机械、危化品领域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目前已发展到工贸行业全面开展。从企业数量上看,2010年,全国有一级达标企业1…

建设企业安全工作总结(精选5篇)

建设企业安全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2013年2月27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局、银监会联合召开了全国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视频会,以进一步落实七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全国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工作情况,交流经验和做法,分析存在的问题,全面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从无到有 从少到多 从点到面

会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孙华山总结了近2年工贸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效。他指出,从行业上看,2010年只有冶金、机械、危化品领域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目前已发展到工贸行业全面开展。从企业数量上看,2010年,全国有一级达标企业171家,二级、三级达标企业7790家。2012年末,一级达标企业达到396家,二级、三级达标企业13万8206家。从地区分布上看,2010年只有17个省(区、市)开展工贸行业安全标准化建设,目前所有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全部开展。从企业类型上看,2010年只有国有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目前包括外资企业、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都已开展达标创建。从评审队伍建设上看,2010年有一级、二级、三级评审单位182家,目前已达到2076家,评审人员和专家队伍达到2万7841人。从标准体系建设上看,2010年只有机械、危化品等个别行业领域有评定标准,目前已制定公布了40余项评定标准,覆盖工贸各行业。至此,各地已初步形成政府推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通过制定激励政策和约束机制,赢得了企业的积极参与;建立并完善评体体系,为加快实施安全发展战略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标准化的推行也有助于企业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提升了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加强管理 服务指导

“虽然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取得了良好开端,但各地各企业工作进展并不平衡,激励约束机制存在不健全的情况,评审管理及法规标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孙华山表示。因此,7部委联合下发了《意见》,以全面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就如何贯彻落实好七部委联合下发的《意见》,孙华山在会上进行了工作部署。

一是理解《意见》出台的意义,用《意见》指导和推动工作。《意见》的出台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落实国务院23号、40号文件精神的具体举措,体现了各部门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能够有效解决工贸行业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抓手少、合力少、办法少的问题。

二是把握《意见》精神实质,制定本地区实施办法,健全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各级安监部门要依靠党委政府,结合当地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争取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各部门的支持,形成合力,抓好落实。

三是加强评审管理,确保达标创建质量。严禁弄虚作假和“走过场”等违法违规行为,严禁政府部门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以任何名目向企业收取费用。

四是完善法规标准体系,加强政策法规宣贯。目前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已经原则审查通过《工贸行业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暂行规定》,将在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此外,为推进小微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将组织制定《工贸行业小微企业安全标准化评定标准》。结合各地示范城市的经验做法,编制《工贸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指引》,针对安全标准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措施办法。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法规标准政策措施宣贯,将《意见》作为年度业务培训的重要内容。

五是加强监督检查和服务指导。国家安监总局将于2013年第三季度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召开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推进会,检查各地对《意见》的贯彻落实情况。各地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沟通协作,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加强服务指导。

建言献策

加强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方向在会上说,在特种设备安全方面,在2012年试点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继续深化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在有一定工作经验基础的区域重点突破,全面推进,争取形成若干示范区(市)。选择石化、索道运营等重点行业进行推进,下一步,质检总局将择机在全国索道运营行业中,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

在质量品牌管理方面,质监部门要在工贸行业企业中深入贯彻《质量发展纲要》,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在质量奖励、优秀品牌的评选中,要对安全生产达标企业予以优先支持。对于未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不达标企业,不予受理和申报国家、地方质量奖励和优秀品牌的资格和荣誉。

方向表示,在标准化工作方面,各级质监部门要在前期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做好相关标准的实施信息反馈,提出标准制修订需求;组织有能力的企业参与特种设备领域相关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要在满足相应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和国家质监总局制订的《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规范》(试行稿)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订完善地方特种设备安全使用标准,以提高达标工作的适用性。

同时,各级质监部门在推进工作时要与当地安委会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沟通和配合,把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纳入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内容之中。对安全标准化建设内容已经包含特种设备使用安全要求的,质检部门要予以认可,不搞重复达标活动。

支持企业实施安全技术改造

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全司副司长金鑫在会上指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按照国家的总体工作部署,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兼并重组,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力度,督促企业淘汰不符合安全生产标准、事故风险大、职业危害严重的落后生产能力,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淘汰不安全的落后产能。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加强和安全监管部门的沟通配合,对由安监部门检查发现或企业自行排查出来的隐患,要引导企业实施安全技术改造,消除重大事故隐患。对于安全生产方面的技术改造项目,要按照《工业转型升级投资指南》和《关于开展2013年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有关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予以优先支持,引导支持企业实施安全技术改造。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的引导和支持,以危险化学品、民爆、冶金、石化、有色等高危行业为重点,加大有利于安全生产的信息化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力度,促进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提升,改进完善安全管理,推动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充分发挥费率浮动机制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伤保险司副司长颜清辉在会上说,通过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可以降低工伤保险基金用于补偿的比例,把更多的资金用于工伤预防和康复,从而能更全面地保障工伤职工的权益,也能够促进工伤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体系的建设。

《意见》明确提出,经核准公告达到国家规定等级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符合工伤保险费率下浮条件的,要按规定下浮其工伤保险费率。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负起责任,按照当地工伤保险费率浮动办法及规程,根据相关企业一定期限内工伤保险支缴率、工伤发生率、一至四级伤残人数或因工死亡人数等费率浮动考核指标,对工作做得好的企业及时下浮用人单位缴费费率,以充分发挥费率浮动机制促进企业抓好安全生产的作用。

国有企业要发挥重要作用

国务院国资委综合局副局长刘源在会上说,有关企业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要按照七部委联合下发的《意见》要求,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重点、细化工作措施,确保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任务。要把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企业的管理提升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对照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和先进企业的做法,查找不足,制定措施,持续改进并赶超先进。同时,要把这项工作与企业的结构调整、淘汰落后、转型升级结合起来,提高企业素质和竞争能力。要把工作重点放到基层班组和一线员工上,通过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加强监督考核等方式,使广大基层员工掌握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要求,并落实到日常的工作中,确保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能够落实到位。

国有企业也要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围绕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大胆探索、破解难题、积累经验,广泛开展与其他企业的合作交流,带动全行业、全社会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向纵深推进。

严格审查企业涉及安全生产的前置许可文件

建设企业安全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三项行动”要求和夏季施工高峰期特点,结合本监管区域、本企业、本工地的实际,深化建筑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加大建筑安全生产执法力度,有效控制和切实减少各类重大事件事故发生,确保本地区、本单位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整体受控。

二、整治原则

(一)以查促管,以查促防原则。动员全行业力量,从工程项目部、施工企业到市区监管部门各负其责,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巡查整改、督促严查。以拉网式、滚动型的强势检查,彻底消除安全隐患,不留死角,全面覆盖,全面遏制安全事故发生。

(二)整治差劣,从严从快原则。聚焦安全生产管理差劣的工程、区域、企业、领域和重大危险源,开展集中整治。严格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发现、及时处置、及时通报,对顶风违规、屡整屡犯、重复事故、违章作业、建设程序违规等行为从严从快处理。

(三)整建结合,着眼长效原则。整治工作着手当前,着眼长远,把整治活动与制度建设紧密结合,做到整治一点,规范一片,整治一次,规范长远。通过整治,建立完善工程管理规章制度,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三、实施范围

全市所有在建建设工程及相关各方。

四、整治重点

(一)重点整治轨道交通等地下工程、模板支撑系统、大型施工机械、特殊部位脚手架、工地消防安全,房屋拆除作业、密闭空间作业等;

(二)重点加强对安全生产薄弱地区、事故多发企业、隐患多发环节和部位事故多发环节的监督检查;

(三)重点查处建设手续不全,发生事故隐瞒不报、迟报、漏报的,对安全隐患拒不整改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工地和人员。

五、时间节点安排

第一阶段排摸自查阶段:各地区、各企业、各工地要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和防台防汛、有毒有害作业中毒、卫生防疫等季节施工特点,宣传、动员、部署,提高责任意识。组织排摸管理范围内的突出问题、薄弱环节,确定查处治理内容和对象,开展自查自纠。

第二阶段检查整改阶段:企业加强对所属工地、外省市沪办加强对管理范围内的工地、监管部门加强对监督区域内工地全面检查,督促整改。重点检查工程项目是否按要求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是否按要求建立完善和落实参建各方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布置落实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防范措施,是否有效落实应急预案,是否落实文明施工各项措施。

六、工作要求

建设工地:总包单位牵头,结合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组织安全生产自查自纠。每月20日前分别向工地所在监督站和所属企业上报隐患排查治理宣传教育工作情况(或报表)。

施工企业:对所属工地的安全生产进行检查、汇总、指导,确定下一阶段监控指导重点。每月25日前向上级单位上报隐患排查治理、宣传教育工作情况(或报表)。

监理单位:根据上级布置的安全生产工作要求,配合做好对所在工地的安全生产检查,认真审核危险性较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并监督实施,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三定”原则进行整改。

外省市沪办建管处、企业大口:结合本系统施工企业的实际及发生事故特点,理出并摸清本系统范围内差的企业,协同开展治理指导工作,督促企业进行专项整治。**月**日前向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总站上报整治工作总结。

监督机构:区县(专业)监督站结合本区域的施工及事故特点,理出并摸清本区域范围内差的工地和差的企业,针对性地开展重点治理。每周进行一次抽巡查,每月进行一次整治讲评,通报和处理一批。每月25日前向总站上报整治查处情况,**月**日前向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总站上报整治工作总结。

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总站每月开展一次督查,每次组织10个检查组,重点督查事故多发的区域,列入重点监管范围的企业,受到较多社会投诉、引起关注的企业(工地)以及整治开展不力的区域、企业和工地。

七、结果处理

进一步加大建筑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通过严厉处罚一批违法违规企业和个人。

(一)对在整治期间发现存在严重安全质量隐患严重的工程,一律责令停工整改并全部上网公示;

建设企业安全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上半年建管科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顺利完成上半年度工作计划,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⒈建筑行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上半年,紧紧围绕我区经济发展这个大局,狠抓建筑业发展。××年~月全区建筑业总产值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左右,创历史新高。

⒉依法行政,强化对建筑市场监管工作。为了加强对工程建设监管力度,严肃行政纪律,在巩固对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房地产项目管理成果基础上,重点加强了对定海区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年—月已办理工程报建个,办理施工许可证项,建筑面积平方米,办理竣工备案工程个,建筑面积平方米。

继续规范整顿乡镇建筑市场秩序。在××年全区开展建筑市场秩序整顿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建设部、省建设厅、市城建委的要求,深入开展了全市建设工程综合执法等大检查,重点检查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和各方主体的市场行为。上半年共组织质量安全大检查次,分市场行为、工程质量、施工安全三个方面,对全区乡镇、定海工业园区在建工程进行检查,共检查在建工程个,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查出了有违法违规行为的项目个,对查出来的问题,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了认真查处,有力地打击了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⒊建筑企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原创:按照“调整规模、调控结构”的总体要求,严格控制低资质企业和违规行为的企业,重点扶持市广宇建筑公司、舟山弘业建设工程公司、市博宇建筑工程公司、市大沙建筑工程公司等四家骨干企业,全面调整建筑企业的规模、等级、专业。严格控制总承包企业,引导总承包三级企业晋升二级,鼓励发展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企业。今年新增专业分包企业家(舟山龙飞土石方工程公司)。到月止,全区共有建筑企业家,其中总承包企业家,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企业家。

⒋强化施工安全管理,确保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落实逐级负责制,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与区属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燃气企业负责人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安全生产职责。进一步理顺我局与建筑施工企业、燃气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健全了安全管理工作各项制度,完善施工安全评价制度。

⒌强化行业管理,服务建筑企业。针对区属行业管理建筑施工企业资质等级低、专业技术人员少、管理水平落后等特点,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在企业资质管理上对企业进行政策扶持,重点对舟山弘业建设工程公司建筑总承包三级晋升二级进行业务指导。在建筑业税收问题上积极向区政府、区财政部门反映,并根据区政府指示完成《舟山市定海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筑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征求稿)。针对区属建筑行业高学历专业技术、管理人才缺乏现状,继续做好与浙江海洋学院、武汉理工大学联合办学工作。

⒍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为鼓励建筑业企业走多种经营之路,积极开拓外地建筑市场,月我科随局领导赴湖北荆门、安徽合肥进行考察,考察组一行与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了深层次交流,并实地参观了我区建筑企业施工项目,与房地产业主、建筑施工企业进行了座谈,为下一步服务外拓企业积累了经验。目前我区建筑企业市广宇建筑公司、浙江弘业建设工程公司、市大沙建筑公司、市第五建筑公司等四家企业已分别在山东烟台、安徽合肥、湖北荆门、杭州、余等地开展房地产开发和建筑施工业务。

⒎继续加大解决拖欠工程款、民工工资力度。根据国务院、省、市有关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的通知要求,继续开展解决拖欠工程款、民工工资专项治理工作。建立了协调机制,制定了清欠计划和工作措施,认真组织落实,使清欠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根据国务院和建设部的要求,从××年开始,清欠工作的统计分析和目标考核以中国工程建设信息网上填报情况为依据。按照网上统计,我区除去临城街道共有拖欠项目个,拖欠额为万元,其中政府拖欠项目个(涉及交通个,教育个,水利个,政府用房个),其它拖欠项目个(工业),截止今年一季度共有个项目完成全部还款,个项目部分还款,已清欠万元,拖欠农民工工资为零。

⒏深入开展燃气市场的整顿清理活动。加大燃气安全宣传力度,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狠抓燃气安全管理工作。上半年共进行次安全大检查。重点对各储配站、销售网点及运输车辆进行安全检查,促使乡镇燃气企业建设规范化、正常化。

⒐发挥行业协会、学会的作用,规范行业管理。区建筑业协会组织座谈会次,结合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和局专项整治活动,举办施工临时用电培训班次,特别是在白泉“万金湖花苑”施工现场对区属建筑施工企业部分项目经理、安全员、电工的施工临时用电培训,为下半年开展施工临时用电专项整治打下良好基础。区土木建筑学会开展了房屋鉴定工作。全年共鉴定房屋幢,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特别是开展对企业厂房鉴定工作,对解决历史遗留“三无”工程,盘活乡镇工商企业资产,促进全区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⒐加强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业新风。深入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认真学习执行新的,加强建管队伍建设,提高科室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抓好源头治理腐败和深化预防工作,继续深入开展源头治理工作。结合民主评议行风建设工作,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制度,以职业道德建设为基础,以诚信建设为重点,以创建文明行业为目标,按照巩固、提高、深化、延伸的工作思路,继续深入开展树行业新风,让人民满意主题活动。提案、信息、等工作卓有成效。到六月底共办理政协议案提案份。刊登信息条。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建管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

⒈建筑市场、燃气市场还存在不少问题,原创: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整顿。建设单位违反法定建设程序的问题还时有发生;个别乡镇“三无”工程仍然存在;质量、安全管理形势还十分严峻;建筑市场管理的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燃气储灌、充装、使用等的管理环节还存在许多问题,监管力量薄弱。

建设企业安全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2004年12月下旬,本人有幸参加了建设部组织的对中央管理的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公司、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央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专家审核组,近十天来的审核工作实践,使我的见识和经历有了拓展,政策水平和业务技能有了提升,总结经验和查找问题的能力有了提高。这里简述参加审核工作后的一点感想:

一、被审查企业的领导对此项工作重视。中央企业主要领导能按要求参加建设部组织的安全生产知识考试,充分说明建设部对这项工作的宣传、组织工作到位。被审查企业在家的领导多数出席见面会,由主管领导亲自汇报,被推荐的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基本达到合格。安全生产资格审核资料准备的齐备,能耐心接受专家审核组的“听、查、看、问”,并能积极配合,虚心整改。

二、安全生产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未按总承包公司的职能设立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各集团公司、总公司按建设部要求的安全生产条件,做了大量的工作,审查结论都达到了合格或基本合格。但多数被审查企业的安全职责定位还不准确,仍未摆脱计划经济条件下所赋予其行政管理职能的定位,未按总承包公司的职能设立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一些管理制度和资料,经不起推敲和延伸,有明显的目的性。二是安全机构设立和专职安全人员配备有短期行为。有不少集团公司、总公司的安全机构和配备的专职安全人员虽从文件资料上达标,但不少是近期所为,实际上独立的安全机构和专职安全人员有虚设及挂名的可能。企业在通过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查合格后,安全机构和专职人员能否保持现状,还有待观望。另外,建设部对中央管理的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知识考试和组织专家对企业进行安全生产资格审查工作是非常认真和规范的。据了解,有不少省市仅仅是为了在期限时间完成此项工作,未借此载体有效地促进建筑施工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设部应在两项许可工作开展过程中加强示范作用,这对规范各省市两项许可工作会有很大的促进。

三、规范各地两项许可审查工作。为了进一步落实《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促进企业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建设部可否立项《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审查标准》和 《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管理审查标准》。规范各省市对“两证”监督管理的行为,协调因地区间不同监管力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监管方式对企业相近的安全生产违规行为,给予“两证”处罚差别较大的问题。

四、深化管理,构建长效机制。两项行政许可仅仅是安全监管创新的开始,建议以强化过程监管为载体,提升安全生产许可证和三类人员考核证的市场含金量,实现安全一票否决。条件成熟时,可在全国总结两项许可工作的经验,实现安全监管模式的创新。

建设企业安全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一、“十五”规划完成情况

1、产业规模情况:“十五”末,全市建筑企业总计达到1187家,其中总承包企业256家,专业承包企业822家,劳务分包企业109家,从业人数总计26万人。

2、经济情况:“十五”期间,全市建筑业完成建安产值1100亿元,比“九五”增长133.1%;全市完成建筑业增加值300亿元,比“九五”增长113.2%;竣工建筑面积4930万平方米,比“九五”增长93.5%;实现利税60亿元,比“九五”增长154.4%。

3、质量、科技情况:“十五”末全市建筑工程质量合格率为100%,优良率为40%.其中:获济南市“双十佳”(“泉城杯”)建筑工程奖118项,山东省建筑工程“泰山杯”奖51项,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11项,国家工程优质奖3项。开发科技成果63项,其中18项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56个,有36个获得省、部级示范工程称号。

4、企业管理及改革情况:全市建筑企业普遍实行了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市属企业和各县(市)区组建了企业集团,实力较强的有三箭、四建、省建集团。探索了几种发展模式,如三箭产业结构改革模式、四建施工体制改革模式、省建内部股权改革模式。县乡企业得到发展,其中长清区发展较快,“十五”末建安产值达到16亿元以上,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2%以上。

5、市场管理情况:有形市场健康发展,理顺了项目审批程序,工程招标率和质监率分别达到95%以上,建筑队伍基本上达到有序流动,开展了质量、安全监督、劳保统筹和执法监察工作,“十五”期间,共监察工程1823个、建筑面积2365.39万平方米。审核工程造价220亿元。收缴劳保费71000万元,用于全市建筑企业的统筹调剂,减轻了企业负担。加强了建筑行政法规建设,增强了行政执法的公开、公正、公平性。

二、总体思想和总目标

1、总体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市委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建设部和省、市关于建筑业工作的总体部署,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紧紧围绕做大做强济南建筑业的奋斗目标,以改革行政监管机制和企业经营机制为动力,以提高综合竞争力为核心,以规范市场秩序、保持质量安全稳定、开拓国内外市场和深化企业改革为重点,抓住机遇,扎实工作,为保持建筑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

2、总目标:“十一五”末,全市建筑企业发展规模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致平衡,行业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工程质量满足市场需要,建筑安全符合安全生产目标,建筑市场规范、有序,建筑企业市场竞争能力能够适应区域化、国际化竞争需要,经济效益有明显提高,各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位居全省前列。到2010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突破410亿元,实现增加值120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7.2%左右。

三、编制依据

1、建筑业作为我市支柱产业,将继续发挥其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大、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改善人民物质生活条件的重要作用,省、市委工作会议精神和“实现新跨越、建设新泉城”的战略目标,为我市建筑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2、国家住房制度改革,以及实施的经济使用房,都将促进房地产业的更大发展。

3、工程质量,百年大计。无论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还是实施住房改革和经济使用房,都将把保证工程质量,保障国家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

4、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文明施工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加强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管理工作,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构建和谐社会。

5、我市建筑市场管理,通过近二十年的改革实践,已基本纳入了有序、竞争、统一、开放的发展轨道,建筑企业已进入稳定发展的成熟期。

6、我国加入WTO之后,建筑业迎来了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国外企业要更多的进入中国市场,增强了国内建筑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另一方面,也对促进建筑体制改革、加快建筑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化竞争增加新的动力。

四、具体目标

1、优化行业资源配置,改善行业发展结构。十一五期间,全市建筑业从业人数总量控制在26万人左右,以成建制、有组织地向需求企业提供劳动力的方式为主。全行业普遍实行执业资格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行业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十一五”末,全市建成年建安产值15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集团化)5~6家。积极参与国际化竞争,对外建筑工程承包及劳务施工产值有较大突破。全行业形成资源配置合理的行业发展结构,即以特大型(大型)总承包企业为龙头,以骨干施工企业为主体,以专业分包企业为依托的格局。从2006年起,全市每年增加1—2个一级资质的建筑企业,力争2—3年内晋升一个特级资质建筑企业。

2、在基本建设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保持稳定的经济发展速度。全市建安产值以年平均递增10%的速度增长,2010年,建筑业产值达到410亿元,建筑业增加值150亿元,竣工面积1400万平方米,实现利税稳步增长,“十一五”末达20亿元以上。

3、工程质量继续保持全省领先水平。“十一五”末全市受监建筑工程质量合格率保持100%,合同优良率达到45%以上。“十一五”期间,全市创出“泰山杯”奖工程55个、全国“鲁班奖”奖工程9个,国家优质奖工程5个。在明确参建各方主体质量责任、督促施工企业完善质量保证体系的同时,重点抓好主体结构质量、大型公用建筑质量和住宅工程质量,杜绝结构性质量事故,经验收交付使用的工程质量通病得到有效控制。民用建筑符合适用、经济、美观的要求。开发科技成果90项,其中获市以上成果奖的达到80项。

4、受监工程杜绝三级及其以上重大安全事故。年因工死亡率、重伤率控制在万分之一点五、万分之五以内,重要岗位操作人员安全培训持证上岗率100%,安全达标企业合格率达到90%以上,安全文明卫生工地合格率达到90%以上,在建工程现场安全监督覆盖面积达到90%以上。

5、建筑市场秩序明显好转,法规体系基本健全完善。有形建筑市场实现属地化管理,进入有形市场的项目进入率达到90%以上,工程招标投标率和质量监督率达到100%,按照法定程序审办开工手续的工程达100%以上。劳保费收缴统筹额达6亿元。各项管理工作争创先进水平,其中工程质量、招标投标、建筑企业养老保障金管理、有形市场管理争创全国先进水平,安全生产、建筑队伍、工程造价管理争创全省先进水平。

五、发展重点

“十一五”期间,要在全市建筑业实施大建筑、大企业、大市场三大发展战略。一是突破原有以房屋建筑业为主的产业格局,横向拓宽产业领域,纵向加速产业融合,引导建筑业向市政、交通、水利、电力、矿山、房地产、新型建材等专业和产业拓展,即实现发展大建筑业的战略重点。二是依托建筑企业资质管理,调整企业结构,加快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合理发展专业承包企业,大力扶植劳务分包企业,尽快形成大中小企业合理配置、各类型企业优势互补的市场格局。推动建筑业企业的规模扩张和联合重组,积极培育一批经营规模大、综合实力和融资能力强、有较高知名度的大企业、大集团。三是实施大市场战略,以重点工程和高技术含量工程为主导,巩固省内市场;以北京、上海、西部和东北为重点,拓展省外市场;依托国内外大承包商,以劳务合作和工程分包为突破口,开拓海外市场。

六、主要政策与措施

(一)大力推进行业结构调整,增强行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建筑业协调健康发展。

1、进一步调整施工组织结构,建立健全合理的工程总分包体系。加快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壮大总包企业实力,管理层与劳务层分离。积极扶持建筑劳务企业,适当降低劳务企业注册条件,减轻劳务企业施工成本。禁止使用无资质的劳务企业,不准转包甚至层层转包工程。鼓励总包企业使用本省、本市劳务企业,支持大中型企业建立劳务基地,继续扶持商河、济阳两县走劳务基地、专业分包的道路。争取在2-3年内在我市形成以特级、一级总承包企业为龙头、以专业承包企业为骨干、以劳务企业为基础的优势互补、配置合理的行业结构布局。

2、合理运用信息平台和政策杠杆,引导建筑企业的专业流向,避免部分专业如建筑施工等出现严重供大于求的情况。鼓励发展市场缺口较大的专业,支持发展科技含量高的专业,如楼宇自控等。积极引导本市建筑企业向劳务密集型与智力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3、进一步加快推进建筑业企业改制。以产权制度为核心,以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为目标,以股份制、民营化、集团化为方向,实行资本结构多元化,加快国有资本退出步伐。

4、指导建筑企业内部分配制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支持和鼓励管理、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并逐渐提高其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全面推广企业经营者年薪制、岗薪制,密切其收入与经营业绩、经营风险、贡献大小的关系,提高经营者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企业发展活力。

5、增强主管部门为建筑企业开拓国外市场的服务意识。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鼓励和扶持大型建筑企业发挥优势,出省出国承揽大型工程。注重培养一批既熟悉业务又精通国际商务和外语的人才,发挥他们在市场开拓中的作用。帮助施工企业解决对外承揽工程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问题,特事特办,并确定专门人员负责,建立外出施工办事机构,加大对外出企业的支持力度。

(二)努力提升产业内在素质,提高建筑经济增长质量。

1、加大建筑业科技投入,改革建筑业科技管理体制,增强建筑业企业的科技竞争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制定完善建筑业科技政策和发展规划,定期公布推广应用、限制使用和强制淘汰的技术、工艺、材料、设备目录等,组织实施各类科技示范工程。指导大型建筑企业、企业集团设立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的科技研发中心,完善科技项目的立项、实施、鉴定、推广全程管理。积极协调驻济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与本市建筑业企业的科技合作,优势互补,协同攻关,确立我市在全省建筑业科技领先地位。

2、全面推广新技术,淘汰落后技术,强化政府在科技推广应用中的导向作用。积极实施建筑业十项新技术示范工程,结合我市实际,将新型墙体材料、建筑节能技术及产品列为科技推广工作的重点,对新型墙材、节能技术的生产应用给予资金、税收等方面的扶持。

3、提升行业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促进建筑业施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逐步深化计算机软件的开发推广。加强对智能化住宅体系及智能化建筑的研究,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全市施工信息资料平台。

4、加强建筑业人才培养,树立并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实行行业持证上岗制度,推进建筑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加快建筑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符合行业高技能人才特点的培养、评价、使用、激励机制,并与企业资质管理和市场准入制度紧密挂钩,引导和推进建筑业企业积极开展技师培养工作,力争1-2年内全市建筑业企业(含外地进济施工企业)的一线从业人员全部经过培训并持证上岗。

(三)加大监管力度,建立良好的建筑市场秩序。

1、完善建筑市场监管体系。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严格履行工程建设法定程序,强化市场准入清出管理,严格实施招标投标、施工图设计审查、施工许可、质量和安全监督、竣工验收备案等制度。继续深入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重点约束业主在招标投标和工程发包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查处违规肢解工程发包、阴阳合同、恶意拖欠、鉴证失信等行为。加强有形建筑市场建设,不断提高电子政务和信息网络管理水平。规范招标、投标、评标行为。合理把握最低价中标的科学尺度,始终把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大检查与安全标准视为招标投标的先决条件,对质量、安全管理达不到招标要求的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坚决打破地方保护、部门分割,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体系。

2、严格管理,强化监督,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改进和强化政府对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的监督体系,落实《行政许可法》,逐步健全县(市)、区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机构,理顺管理体制,实现城市管理重心下移,满足监督工作必须的机构人员编制和经费。监督机构要转变监督方式,要由主要监督建筑工程实体的方式转向监督各方建设主体的质量、安全行为与监督实体质量、安全相结合的方式,并且要加强监督各方建设主体的质量、安全制度体系及其运行情况。建立质量、安全责任制,调动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积极性。努力健全企业内控、社会监理、政府监督的工程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坚持开展工程大检查,坚决查处规避质量安全监督、擅自施工和不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违法行为。加大对住宅工程质量隐患和通病的专项治理力度,鼓励企业争创精品优质工程。积极推进工程质量保险制度,完善工程质量投诉制度。综合整治建筑工地,严查事故隐患,确保安全文明生产。严格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加强对安全施工设施费用的管理,不得在招标投标中纳入竞争性条款,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扣和挪用。建筑施工企业是建筑施工安全的责任主体,要健全企业安全生产保证和考核体系及安全防护用具和起重机械设备安全使用检验检测体系。继续推行建筑职工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安全生产监督机构要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督和检查,严格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告知制度和限时整改制度,对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责任单位和有关人员,要严格依法查处。要结合创建文明卫生城市活动,加强建筑工程工地文明施工管理,改善城市环境,树立建筑行业新形象。

3、严肃整顿规范装饰装修生产秩序,让人民群众住上放心房。依法查处装修过程中擅自改变承重结构、破坏结构安全和使用有害装饰材料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身健康的行为,确保居住者的使用安全。严格实行装饰工程室内环境检测验收制度和竣工验收备案制度,凡室内检测达不到标准和存在装修质量与安全隐患的工程不予办理备案,不得交付使用。针对家庭装饰市场存在的问题,要立足于以人为本的高度,提高认识,加强管理,逐步实现“家装”市场超市化、装修合同规范化、质量验收标准化和保修理赔统一化,让广大用户住上健康房和安全房。

4、加强标准造价管理工作,推进工程造价改革。全面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改进和完善工程招标投标工作。积极稳妥的处理计价办法改革中出现的问题,适时的制定配套措施,防止无序的恶性竞争。及时调整完善工程计价标准,加快建立由市场竞争形成工程价格的机制。改进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推行企业定额,规范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总承包企业与分包企业的结算行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依法规范建筑队伍管理,进一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要继续以资质管理为手段,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十一五”期间,要重点治理施工承包中的转包和违法分包行为。在壮大行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劳务企业的同时,要坚决清除既无经济技术实力又无劳务能力的“皮包公司”。鼓励和扶持资质较低实力较弱的施工总承包企业向专业分包企业或劳务分包企业转型。企业资质的评审和年审工作,应当有针对性的对企业的实际施工能力进行实地考察,对确实没有施工能力、仅靠转包工程、非法分包工程牟取非法收入的企业坚决不予注册,已经注册的要吊销其资质证书。建立健全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建立健全市场各方主体的信用档案,并把信用等级结果向社会公开,与工程项目的招标投标挂钩,引导企业约束自身行为,重视市场形象和信誉建设。进一步简化外地建筑企业进济备案手续。积极引导素质好的劳务队伍进入我市,激发我市建筑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加强建筑企业养老保障金收缴管理工作,完善收缴措施,加大收缴力度,拓宽收缴渠道,堵塞流失漏洞,扩大收缴覆盖面,提高养老保障金收缴率。改进建筑企业养老保障金的拨付补贴办法,合理兼顾总、分包企业双方利益,使其在促进建筑业发展和保障离退休职工及农民工利益方面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