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数学教师支教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会支持 心理健康 农村教师 主观支持
不少研究表明,社会支持程度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农村小学教师工作环境相对封闭,人际交往范围较小,研究农村小学教师的社会支持状况,帮助他们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对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支持各维度中,客观支持是客观的、可见的或实际的支持,独立于个体的感受,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主观支持是主观的、体验到的或情感上的支持,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社会支持利用度,是个体在遇到麻烦或烦恼时对支持的利用程度。
一、 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在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9个乡镇中心校中随机选取 3所中心小学,
以整群选取的方式选取小学教师 101 人,发放问卷 101 份,收回有效问卷 80份,有效率 79.2%。本研究通过统计所得被试的人口学资料包括其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等,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二)研究工具
研究采用肖水源于1986年所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该量表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三个分量表,分别计算总分和分量表得分,分数越高说明社会支持状况越好。
(三)施测方法
由主试严格按照施测程序进行施测,以各学校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问卷由主试统一发放,统一收回,使用 SPSS16.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社会支持量表的理论中值是36,本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小学教师的社会支持得分平均数为46.15,标准差5.98,与中值比较经检验发现该地区地区小学教师的社会支持得分平均数极显著地高于中值(T=15.19,P<0.01)。 小学教师社会支持得分低于 36 分以下的教师占样本总数的 3.75%, 得分在 36 分及以上的教师占总数的96.25% ,这些都表明该地区农村小学教师社会支持状况总体较好。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的理论中值分别为20分、11分和 7.5 分,本研究各维度的平均数分别为 25.32、11.65 和 10.19,标准差分别为 2.89、3.59 和 9.34,经检验社会支持的各维度中,主观支持(T=16.46,P<0.01)和支持利用度(T=2.56,P<0.05)显著高于理论中值,客观支持(T=1.62,P=0.11)与理论中值相比无显著差异,这表明,相对于客观支持,该地区小学教师社会支持中的主观支持和支持的利用度较好。
(一)不同性别被试社会支持测验结果比较
我们将不同性别被试社会支持测验结果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知道,在社会支持及社会支持各维度没有发现男性教师与女性教师的显著差异。
(二)不同婚姻状况被试社会支持测验结果比较
我们再将不同婚姻状况被试社会支持测验结果进行再次比较,结果显示,未婚被试在主观支持分数上显著低于已婚被试。其他维度并无明显差异。
(三)不同年龄被试社会支持结果比较
我们将不同年龄被试社会支持结果进行比较,可以显示,不同年龄被试在客观支持分数上差异显著,经过多重比较,56岁以上的被试的客观支持分数显著低于26-35岁、36-45岁和46-55岁年龄段的被试。25岁以下的被试在各个维度上虽然与其他年龄段被试相比无显著差异,但不难看出,其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总分维度上都低于26-35岁、36-45岁和46-55岁年龄段的被试。
(四)不同学历被试社会支持结果比较
我们将不同学历被试社会支持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可以看出,在支持利用度上不同学历被试差异显著,经过多重比较,中师(中专)学历被试支持利用度维度上显著高于本科、大专学历。
(五)不同职称被试社会支持测试结果比较
我们最后将不同职称被试社会支持测试结果进行比较,(特级教师被试为一名,因此处理时未考虑)。
结果显示,在主观支持维度上不同职称被试差异极其显著,进一步比较显示,职称为小教高级的被试主观支持分数显著高于无职称的被试, 职称为中教高级的被试主观支持分数显著高于无职称的被试,职称为小教高级的被试主观支持分数显著高于小教一级的被试,职称为中教高级的被试主观支持分数显著高于小教一级的被试。
三、讨论
(一)不同性别被试社会支持测验结果分析
在本研究中对男女教师社会支持总分及各分量表得分进行检验,也没发现显著差异,但是不难看出,女性教师体验到的客观支持和社会支持总体情况好于男性教师。女性教师于男性教师相比有较强的依赖性,更注重与周围人际的联结,更注重维持自己良好的社会关系,遇到问题时倾向于主动利用资源解决问题,因而可以感受到更多的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也更高,而男性教师更独立,得到的客观支持较少,且男性教师总是自己处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忽视了对于社会支持的利用。所以更应注重对男教师社会支持利用的引导,改变男教师问题解决渠道单一的现状,引导其建立更好的情绪表达和宣泄的途径。
(二)不同婚姻状况被试社会支持测验结果分析
从婚姻状况的统计结果来看,未婚被试在主观支持分数上显著低于已婚被试。亲缘一直以来是个体的主要支持力量,而作为强关系的伴侣更是个体的重要支持力量之一,在精神和经济上都更能够给予个体强支持,因此,已婚教师能够获得更强大的社会支持力量。相比于已婚教师,未婚教师大都参加工作不久,多数未婚老师尚未在工作环境中建立起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社交圈子较小。要改善未婚教师的主观支持现状,需要帮助其在工作环境中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各级教育部门及学校要对教师实行人文关怀,为教师提供交流平台,可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作用,创造条件为农村青年教师搭建交流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师活动,帮助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 引导有经验的教师多对未婚教师进行关注和帮助,并且让教师多与外界接触,积极引导未婚教师形成自己的社交圈子。
(三)不同年龄被试社会支持结果分析
56岁以上的被试的客观支持分数显著低于26-35岁、36-45岁和46-55岁年龄段的被试,可能是因为56 岁以上的教师子女不在身边,他们更趋向于孤立,也可能与其社会关系网络的性质、团体活动的参与积极性有关,并且由于年龄关系,长期从事教育工作而形成的职业倦怠、消极的行为模式和工作热情的减退,都可能导致其获得的客观支持较少。25岁以下的被试在各个维度上虽然与其他年龄段被试相比无显著差异,但其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总分在总体上都低于26-35岁、36-45岁和46-55岁年龄段的被试,这也与学校、党组等正式组织社会支持功能弱有关,研究发现,农村小学教师的社会支持主要来自于配偶、其他家人、朋友、亲戚和同事等个体的非正式组织,而学校、党组、宗教等社会组织、网络,无论在物质支持还是精神支持方面都远不及非正式组织。由于农村学校、党组等正式组织开展的活动频率相对较少,且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相对单一,过于形式化,没有给教师们提供深度交流的平台,教师们难以形成实质性的联结,难以在需要时找到支持与帮助。因此,学校、党组、宗教等正式组织要对较年轻的新教师和年龄较大的老教师给予更多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支持,还要帮助他们增强与年轻教师群体的联系,使其增强对学校组织和周边同事群体的归属感。
(四)不同学历被试社会支持结果分析
不同学历被试在社会支持利用上差异显著,说明学历越高的老师认为自己具有较高的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遇见问题时不会主动寻求社会支持; 而学历较低的老师在遇见问题时,更愿意主动去寻求和利用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 从而体验到更高的社会支持。因此,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教师学习和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让高学历的教师多对低学历教师进行关注和帮助。
(五)不同职称被试社会支持测试结果分析
不同职称被试在社会支持上的差异显示,在主观支持维度上,职称为中教高级和小教高级的被试分数显著高于无职称和职称为小教一级的被试。在农村,小教高级职称和中教高级职称的教师在学校中和家庭中地位相对较高,小教高级职称和中教高级职称的教师已经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获得了一定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因而小教高级职称和中教高级职称的被试能较多体验到受尊重、被支持和理解的感觉。
总之,农村小学教师利益表达机制需进一步拓展,相关部门应切实关注其利益诉求,将学校、家庭、社会的各种社会支持资源协同起来,优化社会支持的系统资源,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支持利用度,才能改善教师的社会支持状况,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唐松林.中国农村教师发展研究[M]. 杭州 :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吴增强,沈之菲.教师生涯中的心理成长[M].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2008.
数学教师支教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
早在1985年,我国开始实行普通高校大学生军训试点工作。这对普通高校来说,是一次发展机遇,同时也是一个新的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普通高校需要建立一支国防教育师资队伍,来完成大学生的国防教育的理论教学和军事训练任务。而这支队伍最初只是依靠武装部、保卫处、学生处、体育部等负责大学生军训工作的队伍;当全国普通高校扩招后,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面对大量的国防教育工作,显得力量薄弱,问题多多。为了确保国防教育工作的质量,普通高校必须要建立一支强大的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做坚强后盾。而如何建立这样一支队伍,就成了普通高校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了。
目前,各高校的国防教育师资队伍的情况各有不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所有国防教育工作都由部队派人负责,部队派人全面负责大学生的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课教学工作,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早期;第二种情况,以部队派人为主,普通高校协助管理为辅;第三种情况,普通高校成立国防教育学院,以招收国防生为主,同时让国防生辅助训练大学生;第四种情况,以普通高校的国防教育师资队伍为主,部队派人协助开展军训为辅,其中最后一种情况是当前多数高校存在的现状,也是大势所趋。
一、普通高校的国防教育师资队伍的现状
1、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大多数始于普通高校的武装部或保卫处
我国自1985年实行高校大学生军训试点以来,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工作主要由地方各高校的武装部、保卫处、学生处、体育部、军事教研部(室)等部门负责,这些部门负责大学生军事理论教学和军事训练两方面工作,由于这些部门的人员主要是部队转业的军人,他们擅长军事技能训练,通常以开展大学生军训工作为主,而在军事理论教学方面,因为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是高中毕业生,文化程度偏低,教学和科研能力十分薄弱。
2、国防教育师资队伍的军事理论根底浅
这支力量当中的武装部、保卫处、军事教研部(室)的成员,主要是部队复员军人,他们在大学生军事技能训练方面大有用武之地,而在课堂上实施军事理论教学方面,略显知识匮乏和经验不足,至于科研方面更加薄弱。其中的体育部、学生处的教师所学专业则是体育和管理,他们主要是临时应酬一下工作,完全心不在焉。另有一部分教师,或是留校的,或是从本校教师当中抽调的,他们所学的专业有哲学、历史、法律、物理、外语等,均非国防教育专业。长期以来,他们所从事的大学生军训试点工作,也主要是简单的军事技能训练和基本军事常识的普及教育,要想把他们转变成为一支国防教育师资队伍,非一日之功。
3、国防教育师资队伍的年龄、学历、职称、专业等结构不合理
目前,这支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均不合理,总体结构不均衡。就其年龄结构来看,有的高校其年龄结构偏高,有的高校其年龄结构偏低,以某高校为例,50-60岁的教师约占总数的33%,而20-30岁的教师约占总数的13%,明显年龄偏高,后继乏人,令人堪忧;就其学历结构来看,也有很大的缺陷,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为零,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约占总数的7%,具有学士学位的教师约占总数的66%,学术上缺少带头人,科研力量薄弱;就其职称结构来看,也很不合理,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为零,具有副教授职称的教师约占总数的53%,具有讲师职称的教师约占总数的33%,具有助教职称的教师占总数的13%,职称结构明显不均衡。总之,这样一支队伍结构不合理,后劲不足。尽管如此,像这样的高校尚属上等之列,其他高校就不得而知了。
4、国防教育师资队伍的发展遭遇瓶颈
1999年6月,国家关于普通高校扩招的政策出台以后,普通高校开始了跨越式的发展,至2004年底,高中毕业生毛入学率已达19%,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进入到大众教育时代,急剧膨胀的学生数量给所有大学教师带来了超负荷的工作量,同样国防教育师资力量更是严重不足。每位国防教育教师每年至少要担负三、四门乃至更多的课程,同时还要完成本校大学生的军事训练工作。长期以来,繁重的教学任务把他们压得透不过气来,工作繁忙,无暇学习,得不到新知识的补充。
我们知道,科研活动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基本途径之一。但是,绝大部分国防教育教师无法有效地开展科研活动。他们整天在忙着上课,根本没有时间静下心来搞科研;他们所教的课程繁杂,无法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例如某教师,他所承担的课程有军事思想、国防建设、世界战争简史、军事地形学、高技术战争、军事高技术、信息化战争等等,即便有了一点儿科研成果,也缺少发表的阵地。由于科研跟不上,所以教师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就比较差,科研能力提高也受限,教学方法和内容必然老化,进而影响了教书育人质量。由于上述原因和体制上的限制,国防教育教师职称晋升难度较之其他专业教师要大得多,使得绝大多数人缺乏进步的动力。
1985年至今,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军训试点工作长达24年之久,其中的大学生军事理论教学工作却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整个教学机制和体制不很健全。受此影响,其师资队伍在普通高校中也自然被边缘化,时至今日,仍沿袭陈旧的军事理论教学模式,使之在整个大学教学工作中,始终处于次要地位。例如上课时间,被安排在下午、晚上、周六、周日等次要时间段上,几乎没有黄金时间段――上午时间。国防教育理论课被教务部门划为考查课而不是考试课,这样一来,大学生们也不重视,他们要么因忙于业余活动不来上课,要么来上课因天气炎热而昏昏欲睡,教师受此影响难以教出好的教学效果。诚然,军事理论教材内容滞后,缺乏吸引力,使得大学生们自然不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国防教育教师想要提高教学质量难上加难,长此以往,则陷于恶性循环当中。现在很多地方高校仍只注重抓重点学科师资队伍建设,忽视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二、如何建立一支普通高等学校的国防教育师资队伍
国防教育师资队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防教育教学质量的优劣,必须当作头等大事来抓。
首先,上级主管部门以及学校主管领导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坚持正确的政策导向,坚持正确的国防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针,即“引进优秀的,用好现有的,留住关键的,培养未来的”,“引进优秀的”,就是由人事部门把好进人关,引进高学历、高职称、有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教师,最好在专业上靠近国防教育专业;“用好现有的”,是因为现有的教师是国防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他们多年来从事国防教育的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教学经验,有了他们做基础,还可以以老带新;“留住关键的”,是因为国防教育师资队伍的好坏,关键在于师资人才,尤其教学和科研能力兼备的教师很难得,他们通常要经过多年的历练才能成为这样的人才,他们懂专业、会教学、能科研,思想稳定,是队伍的精华,更是核心;“培养未来的”,就是要培养好年轻的教师,他们是这支队伍的希望和未来,人事部门更要精挑细选,从年龄、专业、学历乃至人品等各个方面把好进人关,否则后患无穷,贻害国防教育事业。总之,普通高校要想建好这支队伍,必须真正处理好国防教育教师的引进、培养和使用的关系。
其次,普通高校的主管领导必须拿出时间和精力落实该项工作,并协调好军、地之间的关系,多为国防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在当前的情况下,应以现有国防教育教师为主,军队派遣教官为辅;以专职国防教育教师为主,兼职国防教育教师为辅,同时,适当引进教学与科研能力兼备的优秀教师,最好在专业上靠近国防教育,发挥学术带头人的作用,从整体上搞好学术梯队建设,使其形成老、中、青三结合的有机整体,为实现国防教育长远发展目标打下良好基础。
再次,采取具体措施,逐步构建国防教育师资队伍。依据成功的经验,人才引进和师资培训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两条基本途径,那么,国防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也不例外。在引进人才上,要杜绝盲目引进和急于求成,尤其应该有老教师们的民主意见。对中青年教师必须进行师资培训,鼓励他们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尤其要攻读国防教育专业,派他们到兄弟院校进修学习,参加有关学术会议,同时要发挥老教师的作用,对青年教师采用导师制,一对一地带他们入门,让他们参看老教师、名教师的教案,多听老教师、名教师的课,组织专家听青年教师的试讲,有针对性地多提宝贵意见,在确保试讲通过的情况下才能上讲台。督促各位国防教育教师认真备课,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丰富和更新知识,与时俱进,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普通高校要弄清国防教育师资队伍的发展趋势。总体来看,比较好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在现有的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基础上建立学院,例如国防教育学院、后备军官学院等,以此为依托,发展壮大这支队伍,让这支队伍既能抓好国防生的管理工作,同时又能兼顾做好国防教育的理论教学工作和大学生的军事训练工作。总之,普通高校要经过不断努力,才能建成一支适合的国防教育师资队伍,才能为国家乃至军队培养出更多、更合格的国防人才。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途径与对策探讨[J].杭州电子科学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数学教师支教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财政支出;结构优化
作者简介:徐@(1987-),男,江苏省建湖人,上海理工大学公共管理硕士,讲师,经济师,研究方向为公共财政与税收管理、工商管理;雷良海(1962-),男,湖北省潜江人,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财政理论与政策、公司金融、企业内部控制理论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10-0075-06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产业结构面临优化调整的背景下,职业教育被前所未有地提升到了新的战略高度。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精品制造”,实现整个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提升,职业教育肩负着技能强国、实干兴邦的重大历史使命。总理在今年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表示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民生改善的战略举措,以改革的思路办好职业教育,对提升劳动大军的就业创业能力、产业素质和综合国力,意义重大。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提出,到2020年要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职业教育强调“实操性”和“职业性”,被比喻为“最烧钱”的教育。为了跟上产业发展的步伐,学校必须随时更新设备,充足的经费支持显得尤其重要。基础教育支出的内容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员工资,实验室设备只占一小块;而职业教育教学强调任务引领、项目教学、动手实操,因此实训中心、机器设备、实训耗材等成了许多职业院校的财务倾斜重点,也是各个学校招生宣传时的竞争点。
诚然,职业教育需要加大投入,但公共财政支出还必须讲究效率。国内却较少有研究如何分配职业教育财政支出,即如何优化、如何用好职业教育财政经费的学术成果。这给提高职业教育财政经费使用效率的主题留出了广阔的空间。
二、理论基础
(一)职业教育财政支出的必要性
职业教育受教育者只需要支付相对较少的学费,就可以满足其提升学历和技能水平的需要,享受较高成本的教育资源。因此,理性经济人提供此类服务的意愿较低。同时,企业可以在不对员工先期投资的情况下,就可以获得员工技术能力方面的积累成果;国家也会因此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所以职业教育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职业教育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消费竞争性,因此属于准公共物品。在这个市场失灵的领域,需要政府充当资源配置的调节者,把财政资源投入到职业学校,扶持其成长发展。
(二)职业教育财政支出的目标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服务类产品,其“产品”是人。而“人”是复杂的,职业教育对于人内心世界的改变亦是复杂的。尽管目前职业学校的教育目标还较模糊,但笔者认为,确定职业教育财政支出是否合理高效的依据有三条:第一,财政资金使用是否符合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第二,财政资金使用是否符合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学习的特点;第三,财政资金使用是否符合财务规范。因此,职业教育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核心目标应确立为“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程度”,牢牢抓住“技能”这把标尺,实现职业学校学生在社会劳动力市场上的比较优势。
(三)职业教育财政支出绩效的评价
财政资源投入是有限的,除了体现公益性原则外,还应遵循投入产出比最大化的原则。教育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是根据“花钱买效果”的预算观,依据一定绩效指标,对基层学校财政支出效果进行评议和估价的制度设计。丛树海(2007)选取了七个指标,从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三个维度构建了公共教育支出的绩效评价体系。但对于职业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考核的研究还不充分,特别是基于师生调查视角的研究更少,而他们恰巧是职业教育――这种服务的最终受益者。作为一种服务,其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资金投入的多寡,还要结合受益者的实际体验或感受及最终效果,问政于结果。
三、职业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
按照《教育经费统计年鉴》标准,我国教育财政支出按用途可分为教育事业费支出和教育基建投资支出。教育事业费支出又称财政教育经常性费用支出,分为人员经费支出和公用经费支出。人员经费支出是指教职工薪酬和学生的奖、助学金;公用经费支出包含教学、科研和办公费用,教学仪器及图书资料的采购费用。教育基建投资支出包含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图书馆、礼堂、教职工宿舍、学生公寓和食堂等的建设及改造经费。笔者设计的职业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估体系参考了上述标准,共有3个一级、6个二级、22个三级指标,见表1。
四、职业教育财政支出结构与绩效分析
作为职业教育的中坚力量,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首要高地,中等职业学校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通过将中等专业学校、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合并管理,先于初职学校、高职高专形成了独立于普教的教育管理体系。政府在经费拨款和经费使用统计时,已将中等职业学校单独列支、核算、审计。2013年上海被批准成为“全国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标志着上海在教育领域担负着“试验试点”的重任,可以说是全国“教育界的自贸区”。
(一)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经费支出结构
根据《全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数据,2009~2011年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如图1所示。从增长总量上看,2010年、2011年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财政性经费支出较上年分别上涨9.99%、14.48%。
从结构组成看,工资福利支出所占比重超过总支出额的一半,平均为52.77%;其次是商品和服务支出,平均占比25.08%;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平均比例为9.91%;专项公用支出平均比例为7.24%;专项项目支出平均比例为2.69%;基本建设支出平均比例为2.30%。事业性经费支出平均占总支出的97.9%,其中个人部分支出平均占总支出的62.68%,公用部分支出平均占总支出的35.01%,比值为1.79:1。另外,公用经费中,其他资本性支出平均占总支出的9.93%,其与商品和服务支出的比值为1:2.53。
总结可得,2009~2011年上海中等职业学校财政性教育经费在支出上的基本排序:最多的是工资福利支出,其次是商品和服务支出,再其次是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最少的是专项项目支出及基本建设支出。从趋势角度观测,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在下降,与此同时,商品和服务支出有所增长。
(二)各类支出绩效指标调研数据
经济学中考察优化问题,除了投入情况,还要看产出情况,投入产出比越合理的项目,绩效越高,反之则绩效越低。但职业教育属于服务产品,具有回报隐性的特征,比较难以通过客观事物来衡量其绩效。所以,我们需要借助问卷调查工具逐步剖析。
根据表1中的三级指标,笔者设计了《职业教育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研究调查问卷(教师)》和《职业教育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研究调查问卷(学生)》,对上海市6所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分管校长、在校生进行调查、访谈,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343份。调研数据陈列顺序依据表1评估体系次序,每项问题满分10分,最重要的为10分,最不重要的为0分,最不薄弱的为10分,最薄弱的为0分。
首先,教育工作是一种服务,在学校的日常运营成本中,教职工薪酬无疑是最大的成本。“工资福利支出”占比高是对教育工作者劳动的极大肯定,有利于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调研中,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的月平均工资在6952元左右,年薪在9.2万元左右。超过了2013年上海市职工平均工资60435元,月平均工资5036元,但低于2014年上海市白领月平均工资7214元 。工资福利主要由基本工资(35.5%)、课时费(36.3%)、职务或班主任津贴(20.9%)、福利(含奖金)(7.3%)组成。教师们对于工资结构中各项的重要性和落实度评价如图2所示。
其次,“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反映政府对家庭的补助支出。这部分支出主要用于中职学生的免费教育、奖助学金政策的落实,为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形成与普高相比在资金投入上的一大区别亮点。农村、海岛、低保三类家庭学生可享受每学期2250~2350元的助学金;专业学生可享受每学期2250元左右的助学金;一般学生享受纯国家助学金每学期500元。受调查学生对于补贴的重要性和落实度评价如图3所示。
再次,公用经费约占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财政性教育经费的35%,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和日常办公的主要来源。职业教育实践中,公用经费支出可分为教学、科研和办公经费支出以及教学仪器和图书资料费支出。师生们对于公用经费支出结构中各项的重要性和落实度评价由图4、图5可知。
最后,“基本建设支出”包含预算内和预算外两部分。本文中的基本建设支出统计的口径为后者,故只包含教室、实验实训场所、教学辅助设施的基本建设支出。教师们对教育基建投资各项重要性(最重要的为10分)和落实度(最薄弱的为0分)评价在图6中表示。
(三)数据分析
利用以上调研的三级指标数据,可计算三级指标绩效指数。即Pi = Fi / Ii ,其中Fi代表第i项三级指标的落实度平均分,Ii代表第i项三级指标的重要性平均分,Pi代表第i项三级指标的绩效指数。计算结果如图7所示。
当|Pi|=1时,绩效最高,不存在改进余地;当|Pi-1|的值越大,绩效越低,改进余地越大。当Pi-1>0时,说明落实度高于重要度,可减少支出;当Pi-1
通过以上结果,还可推算出二级指标的绩效指数。第一步,确定三级指标对二级指标的权重Xi(%)=Ii /∑Ii×100%(第一组i =1,2,3,4或第二组i =5,6,7,8,9,依此类推)。第二步,计算三级指标绩效指数与基准(1.00)的差值Pi = Pi-1.00。第三步,将上述数值代入公式Qj = 1.00 + ∑XiPi(第一组i =1,2,3,4;第二组i =5,6,7,8,9,依此类推),其中Qj即表示二级指标的绩效指数,计算结果见图8。
Qj曲线上,越接近1.00水平线的点绩效越高,远离1.00水平线的点绩效越低。在1.00水平线以上的点落实度高于重要度,可减少支出实现改进,在1.00水平线以下的点,需考虑增加支出实现改进,达到优化支出结构的目的。
类似的,可进一步推算三个一级指标的绩效指数。第一步,确定二级指标对一级指标的权重Xj(%)=Ij /∑Ij×100%(第一组j =1,2;第二组j =3,4;第三组j =5,6)。第二步,计算二级指标绩效指数与基准(1.00)的差值Qj = Qj-1.00。第三步,将上述数值代入公式Rk = 1.00 + ∑XjQj(第一组j =1,2;第二组j =3,4;第三组j =5,6),其中Rk即表示一级指标的绩效指数。可得R1= 0.90,R2= 0.83,R3= 1.78,分别表示人员经费支出绩效指数、公用经费支出绩效指数和教育基建投资支出绩效指数。
(四)存在问题与原因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职业教育财政支出结构尚存在一些改进余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教育基建投资支出过剩,公用经费和人员经费支出不足。
第二,教育基建投资中,基础硬件支出过剩情况较职教特色性硬件支出更严重。公用经费中,教学、科研和办公经费不足情况较教学仪器和图书资料费支出更严重。人员经费中,学生奖、助学金不足情况较教职工薪酬支出更严重。
第三,教学、科研和办公经费中,教法培训支出过剩,而招生就业经费合理性(就业经费相对于招生经费)、校本教材和教学软件支出不足。教学仪器和图书资料费支出中,信息化设备支出过剩,而实训室设备支出不足。学生奖、助学金支出中,提升报考意愿的经费过剩,而对学生技能培养和学习积极性提高的经费不足。教职工薪酬支出中,班主任津贴支出过剩,而课时费与工作量匹配支出不足。
总结归纳起来,结构性过剩的支出有教育基建支出(基础硬件和职教特色性硬件),公用经费中的教法培训支出、招生经费支出、信息化设备支出,人员经费中的着力提高学生报考职业学校的补助金、着力提高教师带班积极性的班主任津贴支出。结构性不足的支出有公用经费中的校企合作经费、校本教材和教学软件开发经费、实训室设备支出,人员经费中的着力激励学生刻苦学习技能的奖学金支出、授课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的课时费支出。
职业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结构性问题不仅暴露出经费的合理性问题,更反映出职业教育发展导向上与“提升学生职业技能”这一终极目标的偏差。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招生困难,二是由于职教理念缺乏。
一方面,教育基建、信息化设备、招生经费、补助金支出过剩主要是缘于学校为了“门面”,学校和教育主管单位为了“生源”数量。
近五年,由于中考、高考考生基数减少,报考职业学校的考生就更少了,招生问题成了每个职业学校校长的“一号课题”。一些学校因生源问题,面临倒闭。2008年公布的“上海市百所重点中职校”到2014年只剩下71所是不争的事实。各区县办的中职校纷纷要求申报部级重点中专、职校,而申报部级重点有一项硬指标就是“在校生人数”,各区县教育局为了保证区属职校能够申报成功,也在招生上为学校动足了脑筋。但初中毕业生总数下降是无法改变的,市教委能做的就是维持6∶4的招生“普职比”。可就算这样,还是有大量的考进职校的学生不来报到,选择复读。
为了改变现状,学校做了两件事,一是改善基础设施,二是提高招生经费。2006~2014年八年间,上海市中职校建立了76家市级开放实训中心。2012年起,53所学校斥巨资进行信息化建设。在2015年上海市教育评估院公布的开放实训中心评估结果中,被评为五星级的只有一家,四星级的有两家。但这并不重要,因为其投资的另一目的是吸引生源。校长们希望有了漂亮的校舍,有了WIFI全覆盖和优良的生活条件,会引发十五六岁的学生的心理冲动。为了提高报考率、报到率、补填志愿率,学校招生部门大量印制精美的宣传册,在各大平面媒体上做广告。招生宣传工作无处不在,相关招生部门和人员先是跑所在区的初中,再是跑“有关系”的初中,还要跑外省市。等到补填志愿时,甚至到小菜场、社区门口摆摊。录取完毕后,对未来报到的学生打电话、家访。为了吸引考生,财力较富余的学校,给每个新生送“大礼包”,给予免住宿费等优惠。
另一方面,校本教材和教学软件开发、实训室设备、技能奖学金、授课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课时费支出不足主要归因于职教管理者缺乏“技能本位”的教育理念。
由于生源质量下降和家长对子女“大学梦”的期望,学校的教育目标往往会向“管住学生”和“高考升学率”偏向。这两点集中表现在教师薪酬设计上,班主任津贴在某些学校过高,1500~2000元的班主任津贴把教师的主要精力吸引到了如何管住学生上,造成许多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由于班主任往往和普教一样,由文化基础课教师担当,其奖金和升学率挂钩,使得专业课教师在学校不受重视,加之课时费标准不以学科为参考,专业课教师工资还低,进一步降低了专业课教师的积极性。
由于学校对专业课教学的不重视,使得校本教材和教学软件开发、实训室设备添置进展缓慢。校本教材虽多但缺乏评价、推广等后期成果转化经费,教学软件虽好但缺乏自主研发、推广传播后期经费。实训室的设备情况贫富不均,很大程度上受到是否为校级重点专业的影响。
四、对策与建议
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不足是不争的事实。相比于普教,职教教师的工资水平、生均经费水平大都相对较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财政收入增速相应放缓,问题在短期内得到很好解决的可行性不大。目前可以考虑在现有总量中调整结构,提高职教财政性经费使用的绩效,优化资金的配置。
减少开放实训中心重复建设。目前,90%以上的开放实训中心未达到面向社会的各级各类培训数量大、范围广、层次高,且逐年提升的高星级标准,大量开放实训中心重复建设问题严重,存在浪费之嫌。当务之急是要停止对新建开放实训中心的审批,重新整合资源,搭建中高职省市级统筹规划综合实训基地。建议规划类似于“东方绿舟”的青少年技能实训基地。赋予这些基地开展省市级职业技能大赛、社会职业资格技能培训与鉴定的资格,搭建为社会提供职业教育、职业培训、职业资格技能鉴定与考核的公共服务平台。
减少学生资助标准额度。世界各国职业教育对学生的资助中,很少有使用免费教育的方式。就算德国对职业学校学生实行义务教育,学生的生活津贴(以劳动方式获取)也主要是由企业承担(2/3),还要附以《职业教育合同》。目前,我国这种财政补贴的激励机制还很不健全。笔者认为,除了低保家庭子女的补贴外,农村家庭补贴、海岛家庭补贴、奖励专业补贴均可减少,做到“应补尽补,不应补不补”,部分补贴以“职业技能培训、考证券”代替现金补贴。奖学金也不应被视为资助的补充,而是“奖罚分明,刺激激励”。
增加专业技能课教师薪酬。专业课教师的基础工资不但要和其教师系列技术职称挂钩,还要和其职业资格证书(中级/高级)及工程系列或经济系列等专技职称挂钩。要使职业学校教师既可以评聘教师系列技术职称,还可以评聘其他专业技术职称。制定课时费标准时,要同时参考两项技术职称等级,拉开专业课和文化课的课时津贴差距。职业学校自身不能把自己定位为“管教所”,可以把班主任津贴大幅降低,改为“学徒带教津贴”。由专业教师“手把手”带教学生,这样既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又体现了“学徒制”的优势。加大技能竞赛活动的奖励力度,我们需要专业课教师付出的同时,也要提高其劳动的回报率。
增加重点学科专项经费。中等职业学校在公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还在将大量的资金用于招生,这不禁反映出职业学校生存的现状,要想存活下去,招生就是“一号课题”。但是,其实职业教育是可以通过增强自身优势来吸引人的,要把“拉学生进职校”转变为“吸引学生进职校”,这样才能步入可持续的良性发展轨道。职业学校要加强重点学科建设,通过学科建设提升自身档次,与普教差异竞争。公用经费投入的方向应从单纯改善办学条件、招生宣传等转向支持实训基地建设、支持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建设。重点学科建设才是内涵式发展的“一号课题”。增设和增加教研成果转化经费、技能活动经费、校企合作经费、技能教材开发经费专项项目支出的总额和占比,才有利于使学生、家庭、社会把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技能课视为“主课”,提升职业学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此外,在“节流”方面还应注意增强透明度,减少行政干预。在“开源”方面向德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学习尝试“PPP模式”,让社会资本进入职教领域,拓宽职业教育经费筹资渠道,为职教提供实训场地、设备。长期来看,财政对于职业教育,更多应该发挥它的基本保障作用。“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从免税等政策角度,探索提升职业教育财政支出的汲水效应。
参考文献:
[1]Bruce Chapman, Mark Rodrigues, Chris Ryan. An analysis of FEE-HELP in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ector[J]. The Australian Economic Review, 2008, 41(1): 1C14.
[2]Fiscal Efficiency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EU8 Countries[R]. World Bank, 2006.
[3]丛树海,周炜. 中国公共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研究[J]. 财贸经济, 2007(3):37-42.
[4]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职业教育处,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上海中等职业教育2009[M]. 上海: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10.
[5]教育部财务司,国家统计局社会科技和文化产业统计司. 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0-2012)[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6]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4年上海市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等级认定结果的通知[R].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上海市教育评估院, 2015.
数学教师支教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一、当前南疆地区基础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截止**年底,南疆五地州九年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总量达94063名,根据目前学生数量与教师数量配备比例,尚缺教师16952名,尤其是广大农牧区教师缺编更为严重,其中,双语教师缺3651名。在教师总量不足的情况下,教师队伍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中小学理科(数、理、化)和艺术类(体、音、美)教师、英语和计算机教师短缺较为严重。南疆幼儿双语教学资源也极度匮乏,无论在“硬件”设施条件还是在教师队伍建设上都亟待加强。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在编教师工资目前由自治区财政负担,每月均能保证工资足额到位,按**年教师人均月薪1286元计算,南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年工资总额约为14.5亿元。由于教师短缺,各地州自行招聘了约5200名不在编的代课教师,这部分代课教师工资由各地县财政解决。
教师“进出口”渠道不通畅。南疆非师范类院校毕业的教师仅占教师总量的50%左右,有的地方甚至更低,招录教师成为了某些地方安置就业的渠道,一些有一定文化的企业下岗职工也被招进教师队伍。作为教育的微观主体——学校基本上无用人自,只能被动地等待上级人事部门分配教师,并且只要分配来的人无论能否胜任教学岗位都必须接收。缺乏教师退出机制,对于确实不能胜任教师岗位的人员,人事和教育部门无法将不合格的教师清除出教师队伍或转岗至其他部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知识更新尤其是教师的知识更新显得更为重要。由于南疆教师总量不足,各地财政十分困难,培训经费短缺,大多数教师多年未能接受正常培训再教育,对教育质量的提高影响很大。
南疆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经济发展落后于区内其他地区,与内地发展水平更是相差甚远,教师收入水平和待遇又不高,使得南疆优秀骨干教师流失严重,据调查,仅**年和田、阿克苏、巴音郭楞等三个地州就流失优秀骨干教师696人。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南疆各地州需要越来越多的懂汉语的技术人才,目前南疆许多少数民族家庭逐步意识到了学汉语的重要性,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到双语学校或汉语学校读书,但南疆双语教师极度匮乏,远远不能满足双语教学的需要,影响到了双语教学的开展。还有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家长愿意将孩子送入汉族学校读书,使得南疆汉语完全中学教室非常拥挤,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提高南疆地区基础教育质量的对策建议
针对南疆基础教育的实际状况,在继续加强南疆贫困地区学校的校舍、教学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继续完善对学生的补助、补贴政策的基础上,重点对提高南疆地区教育质量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增加合格教师总量,合理调整教师队伍结构
自治区新增教师编制重点应向南疆倾斜,主要用于增补双语教师和理科、艺术类教师。在招录教师时,应本着“引得来,用得上,留得住”原则,面向全疆、乃至于全国招聘热爱新疆、立志投身于新疆教育事业的有志之士充实到南疆教师队伍中。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南疆工作,对到南疆从事教师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其在校期间的助学贷款由中央或自治区财政给予偿还。把大中城市教师到基层、到农村学校任教,作为教师中级和高级职称评定的条件。在自治区近期确定的新增5%教育人才储备编制中,重点用于增加南疆地区双语教师(包括双语幼儿教师)、理科、艺术类教师的储备。
(二)加大对南疆支教力度
建议组织乌鲁木齐市“百人教师支教团”,将乌鲁木齐市已退休、身体状况好、有教学经验的教师组织起来,赴南疆五地州开展支教活动,重点是对南疆地区民族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其汉语授课水平,乌鲁木齐市财政拨专款提供支教老师生活补助费、往返差费等,支教所在地为支教教师提供基本生活、工作条件。加大内地对口援疆支教力度,尽可能多的增加援疆支教人员数量。继续鼓励、支持和组织青年志愿者到南疆支教。
(三)增加对南疆教育的财政投入
逐步提高南疆基础教育阶段在职教师工资待遇,使其收入达到我国中部地区教师工资收入的水平。目前自治区财力与事权仍不适应,建议这部分工资由自治区向国家申请中央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解决。将自治区财政原来支付南疆教师工资的一部分,继续用于南疆教师培训、退休教师工资支付和幼儿双语教育等。
(四)严把教师队伍“入口关”,畅通教师队伍进出渠道
赋予基层教育部门和学校一定的录用教师自,在人事部门加强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的前提下,在录用教师时,采取学校拟定招收课目教师、基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与学校共同考核、人事部门监督的方式,使招录人员能够胜任教师工作并适合学校的需要。对南疆基础教育已经在编的教师进行严格考核和整顿,对那些经过继续教育、培训后仍然不能胜任教师岗位的人员,制定教师退出机制,劝其离开教师工作岗位。
(五)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和培训
解决南疆教师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必须积极调整大专院校学科设置。建议从今年起,逐步增加师范类院校双语、理科、艺术类等专业科目招生数量,可否考虑今年立即增加面向南疆的体、音、美二年制大专班,进一步加大民族教师培训力度。
(六)加大双语教学的推进力度
要从组织上、制度上全力推进双语教学,营造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双语教学的氛围,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鼓励民考汉或学维语专业的汉族学生毕业生到南疆教师队伍中去。各地应从实际出发,创造条件,继续稳步推进民汉合校。建议在南疆五地州中心城市各新建一所汉语完全中学,缓解当前南疆汉语系学校班级拥挤现象,以满足众多民族学生上汉语学校的需求。
(七)重视并加强幼儿双语教学
根据新疆特殊情况,建议申请国家将我区幼儿双语教学纳入基础教育范畴,扩大九年义务教育时段,把幼儿双语教师纳入基础教育教师编制当中。建议自治区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加强南疆公立双语幼儿园建设。
数学教师支教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顶岗支教;实习生;教师技能;带队教师
顶岗支教实习是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广为推行的实习模式,这一模式强化了实习教学环节,给予实习生更长的时间去基层实际教学,既能够给农村的实习学校带去一些最新的教学理念,也能够促进实习生的教学水平提高,为他们毕业后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打下基础。顶岗支教置换的教师接受两个月的脱岗培训可以有效提高受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促进城乡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因此,顶岗支教是师范院校、实习生、地方基础教育三赢的最佳方式。但顶岗支教毕竟是一种新兴的实习方式,在实习生培训和选派,实习生指导等方面还有不足之处,不少作者进行了相关研究。为了进一步改进顶岗支教实习工作,笔者在海南师范大学教务处的协助下对2010年顶岗实习支教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调查设计
1.调查方式
此次调查采用的是问卷调查的方式,以便全面了解顶岗实习支教的实际情况。问卷发放面向2010年海南师大参加顶岗支教的全体实习生,共600多人,分布在17个市县,其中国培计划的实习生在海口、文昌、琼海3个市县实习,这些地方教育比较发达,其他如琼中、保亭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实习学校多在乡镇,少数在县城,学校学生规模、师资情况、教学水平之间差别较大,各校实习生人数等都各不相同。
此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顶岗支教实习生在驻校实习期间的教学实习情况,重点是教学实习的准备和备课的指导及课后反思。问卷的内容主要分为3个部分:基本信息、课堂教学情况、问题和建议。课堂教学情况部分共35道题,包括填空、单选和多选,主要是了解学生上课的课时数、课堂教学准备、指导、反思和实际效果、实习支教学校的支持力度及带队教师的听课情况。问题和建议部分希望学生对顶岗支教工作提些改进意见,从而更好地帮助大学改进顶岗支教实习的各项准备工作,帮助实习生改进教学,提高实习效果。
2.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是2010年参加顶岗支教的实习生,包括数学、化学、生物、物理、英语、音乐、文学、历史、体育、思政、美术、地理、计算机这13个专业的学生。总共520名学生,其中国培的有155名学生,双五百工程的有365名学生。
二、调查结果
.实习教学工作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20份,收回504份有效问卷,其中属于国培计划的调查问卷147份,双五百工程的357份。由于调查是在顶岗支教返校后的第8学期进行,部分学生外出找工作而无法发放问卷,问卷发放的人数少于实际参加顶岗支教的总人数。
统计结果表明,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平均上课77.55节,每周9.01节。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平均听课17.14节,每周2.2节。其中听实习学校12.10节,听实习生5.04节。上课节数超过80节的有数学、语文、英语、美术、体育这5个专业,其中美术学生的平均上课节数最多,为89.35节。上课节数低于50节的只有音乐专业,平均每个实习生为49.54节课。其他专业的平均课时数在60-80节课之间。听课节数方面,高于20节的只有物理和英语两个专业,最少的是地理专业,为11.08节课。其他专业听课数在14-17节之间。
从数据来看,实习生每周上课的情况还是比较合理的,课时过少有可能会导致部分实习生心思不放在教学上,课时太多的话又会带来较大的备课上课压力,不利于实习生总结自己的教学学习情况。语数外这3门是初中的主要课程,因此课时数也名列前茅,美术专业主要是由于实习学校美术老师很少,因此实习生下去之后自然要承担较重的教学任务。
2.实习学校指导情况
统计结果表明,约有70.43%的学生在备课时实习学校并没有安排专职指导教师进行指导。约57.74%的学生的教案没有或者很少有指导教师进行审阅。66.06%的学生在上课前都没有进行过试讲,在试讲的学生中,有实习学校指导教师来听的也只占到了49.40%。只有38.09%的学生回答经常有人来听课,其中是实习学校老师的占62.69%。地理专业实习生被指导的比例仅为2.08%,为所有专业中最低,在试讲方面,情况也非常相似,地理专业这项数据仅为4.17%。
总的看来,实习学校指导备课、试讲等工作的力度都有待加强。特别是对地理专业实习生的相关指导工作更是不足,更应该加以重视。据笔者了解,支教学校中地理专业毕业的地理老师很少,大部分是其他老师兼任的,同时地理在初中的受重视程度也不如语数外等学科,这就导致了我们地理专业的实习生下去之后,很难得到专业指导。
3.带队教师指导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