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本科工作经验总结(精选5篇)

  • 学院本科工作经验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二)基础设施及实验室建设 学院校区规划占地1800亩,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分三期建成。一期工程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包括图书馆、体育馆、实验楼、教学楼、学生公寓和餐厅,已全部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实验楼、公寓等主体部分已建成,三期工程规划建设科…

学院本科工作经验总结(精选5篇)

学院本科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1篇

(一)学院基本情况

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学院是内蒙古大学与鄂尔多斯市政府合作创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以本科学历教育为主,逐步开展研究生教育、高级政商管理(EMBA、EMPA)培训教育以及继续教育等。现已初步建成了涵盖文、理、管理、艺术等学科的专业体系,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889人,学院学生与内蒙古大学本部学生享有同等待遇,毕业成绩符合内蒙古大学学位授予资格要求的,颁发内蒙古大学毕业证与学士学位证。学院现有教职工179人,博士9人(含博士后2人),硕士132人,已形成一支以本院学科专业带头人为核心,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为支撑,部分校本部任课教师为补充的教学能力突出、科研水平不断进步的优秀师资队伍。

(二)基础设施及实验室建设

学院校区规划占地1800亩,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分三期建成。一期工程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包括图书馆、体育馆、实验楼、教学楼、学生公寓和餐厅,已全部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实验楼、公寓等主体部分已建成,三期工程规划建设科研开发大楼、艺术专业教学楼、学生公寓、综合活动楼等设施。5个实验中心共39个实验室、25个多媒体教室、2个语音实验室、艺术楼排练厅、音乐厅已全部投入使用。图书馆纸质藏书10万册,电子图书15万册,学报、杂志等200多种、各类报纸60多种,共享校本部图书馆10多种数据库资源。

(三)实习基地建设

学院十分重视学生的实习实训,不断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截至目前已建立校外实习基地25个,大部分校外实习基地条件良好,能够满足学生实习和实训的教学需要。2012年校外实习基地实习410人。

(四)科研项目

(1)部级项目:2012年获批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资助金额48万元。(2)省部级、市级项目:2011年获批4项省部级项目,总资助金额28万元;2012年获批3项省部级项目和1项市级项目,总资助金额131万元;2013年获批4项省部级项目,总资助金额11万元。(3)院级项目:从2009年到2012年学院总投资20万元,确立了44项较有价值的研究项目。

(五)学生就业情况

2012届学生毕业483人,生源地就业285人,鄂尔多斯就业137人,区内各盟市及区外就业11人,考研22人,待业28人。2013届学生毕业477人,生源地就业112人,鄂尔多斯就业170人,区内各盟市及区外就业123人,考研30人,待业42人。

二、地方与高校的合作发展

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学院是鄂尔多斯地区的一所本科院校,生于斯、长于斯、服务于斯,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共享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个重要使命和定位取向,就是日渐成为参与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加强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建设

我院现有教师总体知识结构较好,但缺少高端人才和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我们需要建立教师教育创新平台,聘用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支持教师获得校外工作或研究经历。教师可以来自企业、可以来自科研院所,也可以来自高校,特别是相当数量的有业界经历的教师,以不同的方式成为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结构的多元化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每个个体的优势,又能达到教师队伍整体结构的多元化;加大培养和引进领军人物、优秀团队的力度,为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提供教师保障。

(二)加强以能力为本的实践教学

我院是一个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本科院校,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区别于地方其他院校。我院教学基础条件良好,但演示性、验证性实验较多,应增加课程设计、实训实习、工学结合等综合性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建立结构科学、目的明确、管理规范以能力为本的实践教学体系。开拓多种途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不断提高实验实习设备水平。我们目前没有充分挖掘当地的企业资源。

(三)加强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的的就业体系

培养地区应用型人才一直是我们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为此我们专门设立了适应适合地区产业的专业。但就毕业生实际就业情况来看,选择在鄂尔多斯市就业的学生只占毕业生总人数的约30%,这与我们期望的地区就业比还有一定差距。因而,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科学系统地将就业教育服务形成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其次,地方本科院校如何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参与者、新兴产业的积极发展者、地方文化产业的主体推动者,都需要培养一大批紧密结合地方的创业型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产、学、研、用相结合概念以及高校与社会教育资源深度合作与共享的要求,体现了国家对合作教育的倡导。应用型本科高校更要走合作教育之路,并通过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获得自身发展活力,实现“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学院本科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2篇

超声科医生工作总结

20xx年参加工作,一直于我院检验科工作。秉承“质量第一、服务临床”的理念,坚持以病人为中心,高质量、高效率地为临床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依据,踏踏实实,勤奋工作。尤其近几年来,我对自己的工作有很多的思考和感受,在这里作简单的陈述:

一、政冶思想方面:

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领会上级部门重大会议精神,在政治上、思想上始终同党组织一致,保证在实践工作上不偏离正确的轨道。几年来,自己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和业务技能的学习,提高工作的责任心,工作严谨负责,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积极配合主任的工作,不计较个人得失,加班加点按质按量完成任务。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服务临床的思想,急病人与临床之所急。严格遵守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时与临床医生联系,提供有利的诊断依据。在完成临床检验工作的同时,还承担本科室进修与实习生的实习带教工作,坚持以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

二、工作学习方面:

本人不仅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水平,同时也具有很强的业务学习和工作能力。面对专业知识的日新月异,更加注重专业知识和新技术的学习。每年订阅《中华检验医学杂志》《临床检验杂志》《检验医学》经常上网浏览;《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华医院感染杂志》、《中国抗生素杂志》《临床输血与检验》《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等相关、专业杂志;同时特别关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开设的“继续教育园地”拦目学习;参加各种提高培训班、学术交流会。xx年参加xx研讨会;xx年5月参加xx培训班。7月被当选为xx市医学会第二届检验专业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为了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除在业务技术方面努力学习外,也加强相关知识英语与计算机应用知识的学习。20xx年参加了自学[卫生事业管理]本科的学习,今年年底毕业。从中学习了许多管理方面的知识,获益匪浅。

三、道德品质方面:

(一)有吃苦耐劳、默默无闻的敬业精神我来自农村,深深懂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上中学时,生活的艰苦及一直步行于十几里之外的学校,磨砺了我吃苦耐劳,锲而不舍的品质性格。参加工作后,一直与血、尿、便、细菌、病毒打交道,虽然有点脏、苦、累,但我从未为自己选择的专业而后悔。使我自豪的是为临床医生提供了科学翔实的诊断依据。特别是为呼吸科、重症监护室、康复科等提供的药敏试验报告取得了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得到了信任和好评。

(二)有严于律己、诚信为本、乐观向上的优良品质我信奉诚实待人、严于律己的处世之道。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以包容的心和谐自他;以分享的心回报大众。从未与同事产生过矛盾纠纷。我自知还有许多缺点,但我是一个修正主义者,时刻在完善自己。

四、今后的工作计划

今有幸被当选为超声科主任,今后的工作,不仅在业务上,而且在管理工作中,也要提高自己的水平。在院长的领导下,配合好各位同事,努力把我院检验科带入良好的学习氛围,进一步提高检验技术质量,早日使我院检验科各专业实验室,通过iso15189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认可,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质量体系,更好地为临床各科室服务;加强与临床科室的联系,开展临床需要,特异性较强的检验项目,增加科室经济效益;激发科室每一个人员的积极性,为科室的发展献计献策,将检验科建设成团结向上的一流科室,为医院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微薄之力,等到退休回首时无遗憾。

本人于20xx年毕业于临床医学专业,后分配到建始县人民医院,轮转一年后定于神经泌尿外科至今。经历了见习医师、住院医师。现将本人的工作总结如下:

在政治思想方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立场坚定,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拥护改革开放,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导思想,坚持改革、发展和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

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勇挑重担,服从组织分配,努力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本人深切的认识到一个合格的医生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以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和提高业务技能为基础,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及理论水平,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学习有关泌尿科理论基础,同时记录读书笔记。听取专家学者的学术讲座。从而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始终坚持用新的理论技术指导业务工作,能熟练掌握泌尿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技术。处理本科急诊、熟练本科各类小手术及一般中型手术操作。工作中能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为病人提供最温馨的“人性化服务”,并能换位思考,从病人的角度出发,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处理每一位病人,对患者极端负责任,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详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在最大程度给于患者精心治疗,自工作以来,工作能力得到了上级及同事的肯定,同时获得患者及家属的肯定。注重临床科研工作,积极科内科研工作,并取得相关成绩,总结临床资料。

工作以来,能以身作则,积极接受上级医师指导,完成一般患者诊治工作。同时进一步提高自身基本理论知识。当然在工作学习方面还有很多不足,比如:有时对一些疑难病例还不能很好的进行诊断治疗,手术操作方面还待进一步提高,理论知识还待进一步学习。综上所述,本人从政治表现、业务技术、等方面已经较以前有一定的提高。今后将会努力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各项水平。

超声科医生工作总结

(一)进修后的反思探讨

1、我们和华西的区别:我们想到的、做到的,他们早就想到了、早就做到了;我们想到的、没做的,他们想到了、也做到了;我们没有想到的,他们也想到了、也做到了;国外想到的、做到的,他们也试着做了、甚至超越了。但我们也不必因此气馁,我们需要的是加倍努力。这也是我们进修学习的目的!追求的目标!发展的方向!

2、对理论的探讨(理论是基础):进修学习是一个学习、适应、修正、肯定、接纳、总结、规范的过程。

3、对诊断思路技巧有待提升(经验之谈的思考)。

4、医院不同级别有不同的规范(结合医院实际)。

5、新方法新技术开展的探讨(结合医院实际,医疗过程是共同参与的过程,需要各部门协调发展)。

(二)今后我院超声科建设的想法

1、我院超声科的现状:基本框架未形成;技术力量薄弱;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2、当前需要克服的主要矛盾和难点:临床如何带动超声的发展?超声如何促进临床的发展?超声专业发展的方向(新技术开展)?超声诊断的数量与质量?超声设备的投入:高、中、低端比例?超声人员的传帮带(断代?)与流动?

3、我院超声科建设的建议:向华西医院超声科学习!

学习内容提纲:

①“三流策略”:广泛交流、掌握潮流、争创一流。

②科室理念:临床是本,教学科研强科,安全是永恒的主题。

③工作策略:发挥每位职工的工作潜能,保持科室专业的自身优势,逐渐发展“亚专业”,促进各个“亚专业”的纵向发展,加强与临床科室的业务联系、沟通和回访(尊重原则,避免“边缘化”、辅助检查?不仅诊断还要参与到临床治疗当中),建立有专业特色的超声医学诊疗学科。

目标及展望

希望所学知识能够推进医院超声科工作的发展,能为医院的总体发展献上一份微薄之力、注入一份新的活力!

超声科医生工作总结

超声科在医院党政领导的科学指导下,在科室主任的带领下,根据医院及科室实际情况, 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要求逐步更新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提高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切实实行科室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现将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圆满的完成了科室的日常检查工作,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范,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工作认真负责,检查患者耐心、细致,出具报告及时、规范,报告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率达95%,无差错事故发生。为临床科室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

二、强化“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训,定期组织科室成员业务学习,了解国内外本专业的新技术、新进展,学习超声相关专业知识,提高了本科室工作人员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水平。积极鼓励科室成员出去进修、学习,培养科室的核心技术力量。进修,学习新理论、新技术,优化人员结构,提高整体素质。

三、强化安全意识,学习相关法律、法规、道德规范,注重医德医风教育,树立了科室的良好形象,取得可喜的社会效益。

四、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职业病体检、放射线体检、健康体检、工会旅游体检、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等工作,得到了院里和体检方的一致认可,为医院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五、认真完成了卫生行政部门下达的指令性任务,以及医务科下达的各项各项任务,从全院的整体出发发展科室。

学院本科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3篇

爱的奉献——他工作中热忱服务,真心奉献,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他总是随叫随到,与科室人员共同履行着“24小时服务”的承诺:那是一个下雨的冬夜,夜色已深,有位妇产科大出血患者急需输血,病人的需要就是命令,他骑着自行车沿着那条泥泞的小路,立即赶往医院,在路上摔了两跤浑身是泥,伤处疼痛难忍,咬咬牙坚持到医院,顾不上自己的伤痛先为病人检验,结束后才去清洗伤口,病人家属握住他的手说:“你真是个好医生”;朴素的话语道出了感激之情。然而更多的时候,在抢救病人的功劳薄上没有他们的姓名,他们只是幕后的耕耘者,没有鲜花和掌声,有时迎来的还有患者的少许误解,但他选择了就无怨无网悔。他不仅立足本职,热忱为患者服务,更关心群众疾苦,开展慈济服务,开展关爱生命爱心行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有一位血液病患者因长年医治而家境贫困,他知道后与科室人员共同伸出了援助之手,主动利用业余时间陪同他向民政部门申请救助,使病人的生命得以暂时延续。他用实际行动印证了白衣天使的光荣称号。

高的质量——他热爱检验工作,以“以病人为中心”严守规章制度 ,严格操作规程,认真对待每一份标本、每一项结果,始终把质量作为生命线,积极开展室内室间质量控制,在扬州市室间质量评议中连续多年受到扬州市检验中心的表彰。业余时间加强学习,苦练内功,相互协作,拓宽服务视野,把学到的新理论、新技术运用到检验工作中,先后开展新项目,引进新技术50多个,完全满足基层临床的诊断需求,检验实现全中文格式化报告,使检验科内在质量年年提升。他总是主动与临床交流,征询意见,改进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同时开展温馨服务活动,要求自己对患者尽量多一点微笑,少一点冷漠,多一点解释,少一点抱怨,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急躁,按时把检验单送到医生手中;遇急诊病人他总是争着做,抢着干,分工合作,立求准确快速服务临床,对异常结果及时复核,减少差错的发生。

精的业务—他在检验技术方面精益求精,已成为检验科网的骨干学科带人,他以精湛的技术给临床提供了确切的诊断依据,曾经有一位糖尿病昏迷的患者来我院治疗,我院的经治医生及会诊医生初步诊断认为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而他以精湛的技术快速检验,结果显示血糖浓度为2.1mmol/l,经补糖治疗后患者很快苏醒;还有一位患者手脚麻木,四肢无力经兄弟医院治疗后未见好转,于是来我院治疗,经检查血钾浓度为2.9mmol/l,经补钾治疗后症状立即好转,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血标本经上级医院复核,确认是低血钾。工作中他以大局利益为重,少计较个人得失,少休假,多奉献,遇困难总是勇往直前。在抗击非典中他把困难留给自己,方便留给别人,主动请战承担检验工作,其中因与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被隔离10天,解除警报后又不顾个人安危执着地重新投入工作。

学院本科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4篇

为了加强临床科室与检验医学科的沟通,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检验医学科将美国病理学会实验室认可体系(collegeofAmericanpathologists-laboratoryaccreditationprogram,CAP-LAP)员工培训程序、培训内容、评估时间、评估内容、评估方法、培训档案管理及培训过程监控指标等方面的质量标准及其在科室通过CAP认可过程中建立的员工培训与评估模式的成功实践经验运用到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中,通过对教学管理人员及带教老师岗位职责的界定、《轮转培训手册》的编写、入科培训、入组培训、出科考试、反馈及改进机制和培训档案管理等具体环节,逐步建立起一套系统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模式。基于CAP-LAP员工培训质量标准建立的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模式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得到所有完成轮转培训临床住院医师的高度认可,荣获2008-200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临床住院医师轮转培训质量综合评价第一名。

【关键词】

CAP-LAP;培训;质量标准;临床医师;检验医学科

实验室员工培训是一个相当抽象的概念,模糊的质量标准容易造成培训程序缺乏系统性、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评估时机缺乏严密性、评估内容缺乏依据、评估方法缺乏科学性、培训档案管理缺乏条理性及培训过程缺乏监控指标等一系列问题。美国病理学会实验室认可体系(collegeofAmeri-canpathologists-laboratoryaccreditationprogram,CAP-LAP)的质量标准则对实验室的员工培训程序、培训内容、评估时机、评估内容、评估方法、培训档案管理及培训质量监控指标等方面的要求进行了具体而详细的描述[1]。2003年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检验医学科遵循CAP-LAP的要求,逐步建立起一种“谁负责谁编写,谁编写谁培训,谁培训谁评估,培训评估有记录,所有记录要归档,培训质量要监控”的员工培训与评估模式[2]。这套模式历经CAP三个检查团的严格检查均获得较高评价。临床医师到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可达到两个目的,一个是掌握与检验医学科相关的专业知识,提高临床医师完成岗位职责的能力;另一个是了解检验医学科全程质量管理体系,增加临床与检验的信任度。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检验医学科是临床住院医师轮转培训的科室之一,而我国尚未制订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轮转培训的相关制度。基于上述原因,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检验医学科吕元主任多次向医院呼吁进行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的探索。2008年起,在医院教育处的大力支持下,检验医学科开创性地将CAP-LAP员工培训的质量标准和科室通过CAP认可过程中建立员工培训与评估模式的成功实践经验运用到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模式的实践中。

1CAP-LAP员工培训质量标准

1.1培训程序必须先培训后评估;评估不合格必须进行再培训和再评估。

1.2培训内容实验室必须针对每位员工完成其岗位职责的能力进行培训。《员工岗位能力培训手册》必须详细而准确地描述每个岗位不同的培训要求,必须包括检测结果的判断和解释等技能。《员工岗位能力培训记录表》必须包括培训人及被培训人签名、培训项目和有效期。

1.3评估时间①新定岗人员(半年一次);②定岗一年以上在职人员(每年至少一次);③启用新的操作项目、新方法及新仪器时;④工作轮调前一个月内。

1.4评估内容必须针对已培训内容进行评估。

1.5评估方法①直接观察常规操作,包括标本准备、标本处理和测试等环节;②监测化验结果的报告和记录;③审核检测中间结果或工作表、室内质控记录、室间质控结果与分析和定期检修记录;④直接观察仪器保养和功能检查的操作;⑤通过已知结果的标本和CAP室间质量评估及室内盲样标本检测来评估操作能力;⑥评估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员工岗位能力评估记录表》必须使审核人员能够明确什么技能已被评估和如何评估。

1.6培训档案管理《员工岗位能力培训记录表》存入组室培训档案。《员工岗位能力培训汇总表》和《员工岗位能力评估记录表》存入《员工档案》。

1.7培训质量监控指标实验室质量改进计划必须包括合适的质量监控指标以保证质量的持续性改进。可选择培训与评估等记录为培训过程的监控指标。可选择CAP员工室间质量评估标本检测结果反馈表为培训结果的监控指标。

2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模式

目前,我国尚未制订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轮转培训的相关制度。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借鉴CAP-LAP质量标准和科室通过CAP认可的成功实践经验建立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模式,并根据培训过程的反馈意见持续完善。

2.1入科前准备

2.1.1建立培训团队1)教学管理人员由检验医学科主任及教学主管和教育处继续教育办公室管理人员组成。具体负责:①确定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的住院医师数量、批次和时间(与放射医学科相同);②制订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的住院医师的轮转进度;③督促带教老师编写《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手册》,经科主任审核后由教学主管汇编成册;④监控并记录各培训与评估的环节;⑤实施反馈及改进机制;⑥管理培训档案;⑦严格执行检验医学科和教育处双重管理的考勤制度。2)带教老师由检验医学科主任、主管、组长和检验医师组成,具体负责:①针对临床住院医师岗位需求制订培训内容;②培训并评估相关的培训环节;③根据临床住院医师的反馈意见及时改进培训质量。

2.1.2编写《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手册》制订培训内容的依据是临床住院医师岗位职责中与检验医学科相关的部分,主要包括:①网上查阅《标本采集和运输手册》;②指导患者、护士和其他工作人员进行正确的标本采集和运输工作;③网上选择和组合检验项目;④正确解读检验数据;⑤合理使用检验报告;⑥掌握与检验医学科交流的方式。手册由轮转进度表、入科培训、入组培训、自评表与评估表等四部分组成。每批更新一次。

2.2入科培训由科主任和各职组室的主管主讲。科室领导介绍科室的概况、通过CAP的过程和规章制度并参观科室。医疗副主任讲解检验科的全程(尤其是分析前)质量控制与临床的关系。医疗主管(检验医师)讲解临床医生在检验科的学习要点。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informationsystem,LIS)主管讲解检验流程与LIS管理。文本主管讲解文本管理制度。安全主管讲解对实验室安全的认识。教学主管讲解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培训模式及注意事项。《入科培训记录表》由教学主管负责记录,每位授课老师和轮转住院医师签名后交科主任审核。

2.3入组培训由各临床组室的组长和检验医师主讲。

2.3.1标本接收室及抽血组1)理论讲解,包括CAP-LAP对检验科分析前质量控制与临床关系的要求,探讨临床医师、护士、患者及家属、标本运输工作人员和检验科在分析前质量控制中的作用。2)现场介绍,包括门诊抽血组工作流程,标本接收和拒收工作流程,标本接收过程中容易忽略的问题。3)示范,包括整个抽血操作、标本接收和拒收流程。4)专题讨论:如何做好分析前质量保证的工作。

2.3.2生化组1)现场介绍,包括生化组工作流程,生化组检验项目、临床意义及正常范围,项目标本采集要求(包括注意标本送检时间、标本拒收范围),急诊项目要求和危重患者项目急诊检验及危急值报告项目,生化项目检测过程质量控制,生化检验项目的合理使用。2)轮转各组,包括LIS系统标本前处理小组、出凝血小组、自动生化分析小组、电泳和杂项小组。3)专题讨论:如何做好生化检测的临床沟通工作。

2.3.3免疫组1)现场介绍,包括免疫组工作流程,免疫室检测项目及相关临床意义,免疫检测项目及分析和应用免疫检测结果,免疫室检测项目的分类及开单要求(包括开单路径),免疫检测项目的特殊要求(包括患者准备、标本的采集、送检时间等),主要是激素、甲状腺、药物浓度等,免疫检测可能存在的干扰(包括患者自身问题和检测过程中的问题),免疫检测过程中的全程质量控制。2)专题讨论:如何做好免疫检测的临床沟通工作。

2.3.4PCR室1)现场介绍,包括PCR室工作流程(以HBV为例),HBV病毒载量与肝炎的预后、转归以及肝癌患病率之间的关系,介绍HBV检测的方法和各自的优点、局限性,乙肝病毒YMDD基因突变以及检测的意义,我国标准化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建立的意义和基本设置。2)专题讨论:PCR检测项目的临床意义和科研价值。

2.3.5门诊、急诊组入组培训1)现场介绍,包括门诊、急诊组工作流程,常规检测项目所使用的仪器、方法、操作、质量控制、检验目的和报告方法,门诊、急诊生化检验项目的正常值、临床意义、危急值、标本采集与运送的特殊要求和干扰因素等。2)专题讨论:门诊、急诊组等窗口单位与临床各科室的沟通方法。

2.3.6微生物组1)现场介绍,包括微生物实验室工作流程,怎样开出正确且有意义的培养单,各种微生物标本的采集、运送、储存的具体要求,各种临床上常见细菌的革兰染色形状,痰标本培养合格痰的判断标准,血培养流程,抗酸涂片及分枝杆菌培养标本采集、送检的要求,读懂微生物报告表达内容、药敏结果。2)依次轮转标本接种、痰标本鉴定、其他标本鉴定和药敏试验等岗位。3)专题讨论:微生物检测项目的临床沟通和科研价值。每组轮转培训结束时每位住院医师填写轮转体会,组长填写组室评语,由教学主管汇总后交科主任审核。

2.4出科考试带教老师依据实用性的原则针对培训内容出题并依据得分标准阅卷,阅卷后签名。评估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教学主管负责监考和试卷分析。教学主任审核评估结果。

2.5反馈及改进机制将培训内容和培训进度列为培训质量持续改进的监控指标,每批学员在出科考试时针对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的内容和进度也进行适时的不署名反馈调查。科主任定期主持召开检验医学科教学会议。教学主管汇总并汇报反馈意见。教学管理人员和带教老师根据反馈意见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完善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培训模式。

2.6培训档案管理《入科培训记录表》、组室评语和出科考试试卷由检验医学科教学主管汇总后交教育处继续教育办公室备案。出科考试结果由检验医学科主任录入每位受训医师的《临床住院医师华山医院轮转手册》(华山医院教育处编)。反馈表和改进措施在所有授课老师和科主任签名认可后,由检验医学科教学主管一式两份交检验医学科和教育处继续教育办公室备案。

3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模式的成效和体会

3.1培训成效检验医学科按照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模式培训了10批共100名临床住院医师。受训完毕的临床住院医师针对轮转培训的内容和进度提出了97条具有建设性的反馈意见和建议。检验医学科召开相应的教学会议,认真对待每一条意见和建议,集体讨论合理的改进措施并付之实际行动,取得2008-200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临床住院医师轮转培训质量综合评价第一名的优秀成绩(图1)。

3.2实践体会

3.2.1《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手册》的重要性《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手册》针对提高临床住院医师完成岗位职责的能力编写,受训医师普遍反映实用性很强,可作为工具书长期使用。手册是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与评估的依据,丰富多彩的培训方式有利于临床住院医师消化培训内容,开卷考试的形式有利于临床住院医师归纳总结培训内容。

3.2.2反馈及改进机制的重要性实践证明不署名的反馈调查反映出临床住院医师的真实想法并能实时监控培训质量。检验医学科定期召开相应的教学会议,集体讨论每一条意见和建议合理的改进措施,有利于及时发现培训过程的问题、解决问题并保证培训质量持续改进。

3.2.3检验医学科与医院教育处共同管理的重要性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系统的轮转培训在国内缺乏先例,作为医院住院医师轮转培训的管理部门,医院教育处响应检验医学科主任的呼吁并给予具体行动的支持:①将检验医学科列入临床住院医师轮转培训的科室之一;②将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模式的建立作为医院的教学改革研究项目;③医院教育处定期进行专项培训质量调查并及时与检验医学科交流和沟通。检验医学科吕元主任对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方面的前瞻性和医院教育处的务实作风有力地推动了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系统的轮转培训模式健康发展。

学院本科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5篇

一、调研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明确选题,破解难题

为了搞好调研工作,学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召开了专门会议,本着“结合学院实际,突出发展重点,重在破解难题”的思路,明确领导班子从五个方面进行调研:一是人才引进和队伍建设;二是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三是科研工作和实验室建设;四是本科生毕业实践环节质量管理;五是毕业生就业工作。根据分工,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负责一个选题,分别完成了相关调研报告。

(二)拓宽渠道,深入调研

1、层层座谈,倾听民声

围绕调研课题,学院先后召开了教授和科研团队负责人代表、青年教师学生代表、派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学生代表等四个层面的座谈会。座谈会围绕学校和学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主题展开。代表们积极发言、热烈讨论,就教学管理、科研工作、学科建设、人才引进、青年教师成长、学生管理等方面,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2、问卷调查,了解民意

针对具体调研选题,学院分别设计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查问卷》教师卷和学生卷,面向全院师生开展问卷调查。教师卷共发放60份,学生卷共发放300份。调查结果为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3、寻计问策,集中民智

为了切实开展好学习实践活动,学院专门设计发放了《“我为学院发展献一策”计策征集表》,以支部为单位,广泛征集学院师生对学校和学院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学生工作、党建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共征集计策100余条。学院对所征集的计策进行了梳理汇总,认真分析,作为改进和提高工作的重要参考。

4、深入企业,关注需求

学院领导班子在调研中主动“走出去”,重点到常熟市联邦化工有限公司、江苏远洋化学有限公司、句容市宁武化工有限公司、江苏索普集团等化工企业调研,旨在了解企业技术、用人等方面的需求,积极寻求校企合作机会,探讨建立校企联盟、确立产学研合作方向,为完成学院科研、就业等工作目标进一步拓宽渠道,同时为学院在科研政策、学科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的科学决策提供现实依据。

5、专家把脉,引领发展

为了帮助大家准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意义,学院想方设法“请进来”,让专家把脉,引领科学发展。专门请化工学院联系校领导许化溪副校长作了关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辅导报告,诠释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和提出的背景、科学内涵,分析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好科学发展观。同时,学院还邀请了汪尔康和董绍俊两位院士以及舒火明等几位杰出校友,与师生面对面,为学院事业和师生成长指引科学发展之路。

二、问题与对策

(一)人才引进和队伍建设方面

学院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对照学校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目标要求,结合教学研究型学院的建设目标,我们学院在形成鲜明特色,提升学科、专业的影响力等方面还有许多艰巨的工作要做,这些必须依靠人才。而我们的队伍建设还远远满足不了这一要求。主要表现:

1、规模、结构还不能完全适应事业新的发展需要;

2、人才储备意识还不够强;

3、对青年教师的扶持力度还需加大;

4、学院科研团队(课题组)间的合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针对学院师资队伍现状,在学校新一轮大发展的进程中,我们要以新的视野、新的观念,牢固树立紧紧依靠人才,促进学院发展的思想,把握时机,充分利用学校人才强校的一系列政策,通过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具体措施:

1、紧扣学校和学院发展的目标,宣传学院专业拓展、学科发展、科研提升等方面对人才的新需求,提高对引进高层次人才紧迫性的认识;

2、分析、调整人才规划,采取“抓两头”的办法,进一步加大学科带头人和35岁以下年轻博士的引进力度;

3、优先引进对于学院的拟重点建设的学科和有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形成科研特色研究方向团队所需人才;

4、依靠教师建设队伍,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积极性,奖励在引进急需人才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的教师;

5、完善科研团队建设机制,着眼争取大项目、培育大成果,将加强团队间的相互合作,作为创建学科、专业特色,进一步提升学院科研实力和影响力的着力点,持之以恒大力推进。同时依托科研团队,通过科研经费资助等措施,为青年教师尽快成长积极创造条件。

通过两年的努力,力求使我院的教职工总数超过80人,其中专任教师总数超过60人,35岁年轻教师数量超过10人。在完成这一目标后,每年都能保持引进1-2名30岁以下博士的速度,在不远的将来形成一支以学科带头人领军、年龄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为学院长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方面

自2001年11月建院以来,学科建设从无到有,相继突破,目前具有清洁能源与环境保护博士点和无机化学、应用化学、物理化学、工业催化四个硕士点以及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三个本科专业。但由于建院时间短、原始积累少,学院学科的整体实力还比较弱,专业数量还偏少。必须着力在这些制约学院发展的瓶颈问题上寻求突破。具体措施:

1、抢抓机遇,整合力量,在第11批学位点申报工作中,力争化学和化工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取得突破;

2、采用“分步走”策略,依托学校相关学科博士点进行联合建设,积累成果与经验,积极创造条件,为自主申报化学学科博士点打好基础;

3、高度重视与学科发展密切相关专家的联系,“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尽可能多地得到他们的指导帮助和支持,加快学科建设的步伐。

(三)科研工作和实验室建设方面

1、科研工作

随着部级、省级各类基金项目实现零的突破、省部级奖项从无到有、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逐年增加、三大检索和SCI论文总数屡创新高,学院的科研工作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在这令人欣喜的背后,却存在一些让我们不容乐观的问题:科研缺乏特色方向;在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上的研究优势不够明显;科研团队运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课题组之间缺乏深层次的合作等等。

学院目前的科研工作必须朝着特色化方向发展。科研的整体强大要有强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作支撑,而我们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都有限,不能全面开花,必须走特色之路,才能在省内乃至全国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学院应从已有的人员队伍和已经逐渐显露的强势研究方向中,凝炼出我们优先发展的科研方向,把有限的资源重点配置到这些方向,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呈现科研和学科工作都蒸蒸日上的新局面。

提升科研工作还要提高广大教师对科研工作的重视。由于学院正处于从教学型学院向教学研究型学院转变的时期,有些教职员工的对于科研工作的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

2、实验室建设

学院为了保证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集中了1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并设立了专人管理岗位。但对比省内高校相同学科的设备条件、实验室管理和服务水平,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仪器设备总量少,通用和常用仪器不足,专业仪器缺乏。

二是实验室管理队伍不专一也不专业。我院实验室管理人员大多是兼职,在业务上达不到专业的水平。

三是科研服务保障系统不够完善。在化学试剂和玻璃仪器供应方面尚没有建立相应的机制,基本上靠课题组自己完成,增加了成本并投入了过多的精力,影响科研工作的高效运行。

针对以上问题,在实验室建设中,除了加大投入外,还必须从内部管理入手,一方面建立专职管理队伍,另一方面强化管理人员的科研服务意识。

(四)本科生毕业实践环节质量管理方面

经过对我院教学管理工作的调研,我们发现,目前我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大多数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题还是以理论研究为主,特别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学生,从事毕业设计的人数太少,占总人数不足10%。这一局面导致学生工程设计训练少,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2、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与工厂生产一线联系不紧密,实用技术含量低,对学生就业起不到直接作用。

3、由于较多学生忙于就业应聘,导致投入论文的精力受到限制,再加上少数教师要求不严,致使论文的质量受到影响。如本来是实验研究论文,结果实验内容很少,几乎变成综述性文章。

4、递交的毕业设计(论文)还存在着格式不规范化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一方面要严格按照“江苏大学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的意见”,加强规范化管理;另一方面要结合实际需要,进行科学调整。具体措施: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修订完善毕业设计(论文)的相关文件,包括毕业设计各环节的具体管理规定和管理流程,落实责任体系,人员到位、权责明确、调整完善,逐步形成一整套规范化的管理体系。

2、加强流程管理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基本分为3个阶段:前期的选题、审题、任务书的填写及开题报告或方案论证;中期的研究及设计,并按规范完成论文或设计任务;后期的提交成果,进行成绩评定。学院将进一步对毕业论文各个环节进行检查,以确保每个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

3、采取校内外双导师制

由于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期间正是联系工作的时候,并且某些单位必须试用才和学生签约,这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矛盾日益突出。鉴于这种形势,可进一步尝试采用双导师制,即校内与校外教师共同培养,明确分工,各有侧重。校外毕业论文工作主要以分散的形式进行安排,一方面学生可将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就业。

4、选题与专业实习、专业学习相结合

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工作一般是在第7学期末进行的。第7学期通常是进行专业课学习的阶段,如果将选题工作提前至第7学期期中进行,可以让学生在上专业课前知道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将做哪些方面的内容,需要哪些专业知识,从而在专业课的学习中抓住重点,点面结合,为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另外,学生有了更长的时间去思考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及设计的主动性,促进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有机融合。我院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工作已在第七学期期中安排。

5、积极引导师生开展毕业设计工作

首先从政策上给予倾斜,以鼓励教师开展毕业设计工作。承担毕业设计任务的教师,指导学生的人数可以适当放宽,经费资助上一视同仁,仿真实验室优先使用,指导工作量甚至可以适当提高。如果指导的毕业设计获得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学院给予等额配套奖励。

其次,通过教育引导,提高毕业生的认识。毕业设计是对学生进行一次高级人才基本技能的综合训练,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本专业技术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要让学生认识到,通过毕业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五)毕业生就业工作方面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成为难题,也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就化学化工学院而言,以往就业率都基本达到100%。尽管如此,今年的我院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今年的考研通过率尚未最终出来,但估计与往年持平,在25%左右;而目前的签约率仅有15%左右,而往年同期基本达到50%。而根据今年的工作目标,我们学院毕业生年底就业率要达到99%,初次就业率也要85%,远远高出学校平均水平。在当前形势下,要实现这样的目标,绝非易事。为了增强就业工作的科学性,我们开展了专项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当前毕业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经济危机冲击和产业结构调整,社会需求总量减少。尽管经济危机似乎给有些化工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但是化学化工企业总体上难逃厄运。而且还承受着经济危机和结构调整的双重影响。比如,由于“十一五”节能减排压力过大,有些重污染企业被迫停产。加上人们观念的误解,在“环保”的呼声下,化工企业往往成为众矢之的,导致一些非重污染性的化工产品也被叫停。因此,今年乃至今后若干年,化工行业的毕业生需求将大幅度减少。

2、大学毕业生与社会所需人员产生“脱轨”现象。当前,市场需要的大多是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而大学校园培养的大学生刚毕业,基本没有工作经验,毕业生不符合企业的这种需要。

3、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期望值往往过高。在大学毕业后,一般来说,大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值较高,认为自己上了大学、有了文凭,就应该有个体面的工作。其实这种想法本无可厚非,然而一些毕业生不愿参加或从事比较普通的工作,一心想要找到高薪的工作。但是高薪工作往往要求很高,应届毕业生暂时还没有那个能力。

4、对学生进行的就业指导、学生挫折教育以及技能培训等,都还未达到相应的要求。

5、专业差异明显。就我院来说,化学工程与工艺属于功课,就业形势最好;应用化学属于理科,社会需求明显较少;化学师范就业形势最差。

6、毕业生个体能力问题。社会单位最看重学生的实际能力、适应能力,市场需要的又是新型复合型人才。在求职过程中,综合能力较强的毕业生占有明显的优势,而对于能力较差的同学,更是难上加难。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破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学院“一把手”领导亲自抓,并采取措施,充分调动教师尤其是导师参与就业工作的积极性,形成全员关注就业的良好机制。

2、强化就业指导。包括就业观念的引导、求职简历的制作、应聘技巧的把握、就业政策的宣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