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队部辅导员工作计划(精选5篇)

  • 大队部辅导员工作计划(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

大队部辅导员工作计划(精选5篇)

大队部辅导员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摘要】高校辅导员队伍是高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证和长效机制。面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形势,必须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思考队伍建设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特别是要采取有力措施,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在目前形势下,学生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也面临着挑战,因此,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

一、目前高校辅导员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辅导员的整体素质比较高,在各种环境不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情况下,大部分辅导员能吃苦耐劳、兢兢业业,严格要求自己做好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为高校的稳定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1.辅导员从事本职工作的思想不够稳定

由于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高校竞争机制的引入,高校的辅导员多为专职辅导员,这种队伍模式使辅导员职业发展空间小。同时,政治辅导员朝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又没有具体措施保障和明确的前景平台,因此导致很多辅导员彷徨茫然,担心从事政治辅导员工作影响自己以后的发展,思想压力大,有后顾之忧,使部分辅导员产生厌倦情绪,不能、不愿也不敢潜心本职工作,并不看好自身工作的前景,把辅导员作为职业生涯的过渡,这些都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

2.知识结构、社会阅历、理论素养与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

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不但要求政治过硬,素质全面,还要求能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党的基本理论,懂得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传播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规律,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规律分析社会现象,为学生解疑释惑。这就要求辅导员的学历层次,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都能够胜任工作的需要。然而现在的辅导员队伍,一是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绝大多数辅导员是刚刚从学生转变为老师,在年龄上和学生比较相近,没有工作经验。因而分析和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的能力比较弱,常常出现工作滞后现象。二是社会阅历浅。20多岁的辅导员,他们工作积极有朝气,但普遍缺乏人生体验和工作经验,理论功底也不深。三是理论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普遍存在对辅导员干部理论培训不力以及辅导员自身理论学习不够的现象。

3.人员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多,但受编制限制,各高校都不可能给予专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足够的编制。截止目前,大多数高校的专职辅导员人数与在校生的比例远远达不到教育部所规定的1:200的要求,这个比例在有些高校甚至高达1:400以上。而且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辅导员人数较少;思想政治教育或相近学科专业毕业的辅导员太少;职称结构低,中高级职称辅导员太少;许多辅导员年龄偏低;更有甚者,由于各种原因一些根本不适合作辅导员工作的人也挤占了辅导员的岗位。

另外,由于管理体制和培养制度不够健全,政策不够完善,使得在利益分配、工资待遇、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培养和使用等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辅导员工作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

二、对于加强高校辅导员的队伍建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引入工作分析与设计,实现对辅导员人力资源的开发

工作分析是对每位辅导员的工作职位进行信息收集、记录的过程。工作分析的结果是职位说明书——对该辅导员的职责、责任及资格条件的说明。在一些情况下还会包括一个资格标准(qualificationstandard)以及完成该职位责任的最低知识技能、能力及资格条件(教育、经验)的报告说明。“工作分析与职位分类在人事行政中的发展与繁荣,首先要归功于它既是科学的原则又不违伦理”。工作分析与设计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在高校辅导员中建立这一制度不仅是学校进行人员招聘、培训、考核等各项工作的依据,也是高校实施人力资源开发的平台。

2.制定完备的辅导员需求计划

辅导员需求计划的内容包括配备计划、退休解聘计划、补充计划、使用计划、培训计划、职业计划、绩效与薪酬福利计划、劳动关系计划、人力资源预算等。其中,使用计划、培训开发计划、职业计划与人力资源开发有着直接的关系。首先,使用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辅导员的工作轮换的有关安排。这种轮换主要指的是让辅导员参与除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外的其他的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工作轮换能为辅导员提供新的工作机会,让辅导员经受挑战和锻炼,保持活跃的思想和创新的激情。其次,职业计划是学校为了不断增强辅导员的满意感,并使其能与高校的发展和需要统一起来而制定协调有关辅导员个人的成长、发展与高校需求相结合的计划。在兼顾学校利益的同时,对那些具有高学历及学工队伍中的骨干量身定制职业计划,是留住人才的重要措施之一。

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确保辅导员队伍“相对稳定”

高校辅导员往往是品学兼优,他们绝大多数都具有献身精神,但与从事教学科研的教师相比,多少还会有一种无名的失落感,甚至影响到工作积极性的发挥。为此,必须解决好辅导员的出路问题。在实践中,必须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和支持他们,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可以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根据辅导员的工作表现和能力大胆提拔使用,提高辅导员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在组织发展、干部任用、评优评先、职称晋级等方面向辅导员倾斜。在经济上适当提高辅导员的岗位津贴,给予必要的工作补贴。总之,要确保辅导员队伍在“相对稳定”中健康发展。

高校辅导员是塑造学生人格的灵魂工程师,在新形势下,辅导员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越来越多,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要注意研究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不断探索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形式和新方法。高校的辅导员管理制度应充分挖掘人力资本的潜能,在强化激励机制,创新管理体制、构架先进的组织文化及理念的同时,从组织结构的纵向和横向管理上下功夫,努力实现高校辅导员队伍管理的柔性化、数字化、虚拟化、动态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Z].第24号令,2006-09-07.

[2]彭轩雁.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理性思考[J].文史博览(理论),2007.

大队部辅导员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教育管理 职业化

高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学生工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形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这对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我国高校辅导员“非职业化”的现状

1.选拔与管理缺乏规范化,业务能力不强

高校辅导员所从事的学生工作主要包括:党团建设、心理咨询、奖贷困补、就业指导等。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具备较强的政治学、心理学、管理学、职业咨询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在选拔中存在着“非专业化”误区,注重强调思想素质,对于所学专业有所忽视。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缺乏规范的管理。由此导致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方法简单、缺乏创新,工作效果也不佳。

2.职业定位不准确,职责不明

1987年5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中提出:辅导员是“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人员,是教师队伍的组成部分,应列入教师编制,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由此可见,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对大学生有针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现实工作中,高校的相关领导部门,如学生处、团委、就业中心等都可以向辅导员布置任务,与此同时,高校辅导员在所在的院系中同样承担了众多的教学秩序管理和行政工作的事务,工作中缺乏稳定性和规范性。

3.职业资格制度不够完善,归属感不强

职业资格是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基本保障。就现状而言,由于缺乏完善而又严格的职业资格规定,辅导员队伍人员来源复杂,专业背景各异,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不合理,素质良莠不齐,难以适应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也给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发展带来不利影响。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管理体系尚未形成,考核和激励机制不完善。高校辅导员在参与考核、评优时,将被放在行政人员或教辅人员中进行考核时忽略了辅导员的特殊性, 这就严重影响了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最终影响到对辅导员职业的归属感。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定位分析

1.高校辅导员是高校育人的先锋

教育部颁布的24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高校辅导员应在教书育人方面下功夫:一是拓宽知识结构,提高自我综合素质。高校辅导员要积极参加培训、进修和各种业务学习,掌握多学科知识。二是研究现代教育教学工作,掌握教学规律高校辅导员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三是注重在实践中强化育人工作。高校辅导员在指导学生工作中要注意加强教育和引导,寓道理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做人做事。

2.高校辅导员是高校管理的战将

《规定》中同样指出:“高校应把辅导员队伍作为后备干部培养和选拔的重要来源”。高校辅导员要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进行管理,指导院系学生党、团支部的活动,领导院系学生会、社团工作。从工作上说,辅导员从事的学生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需要以学校的一名管理战将的身份才能处理好各种事情,或者说,其所发挥的正是学校管理战将的作用;从自身发展来说,辅导员通过充当各个方面的管理员,可积累丰富的经验,为自己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管理干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方略探究

1.严格把关,建立职业准入制度

高校辅导员要严格职业准入标准,科学选拔。在具体操作上,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纳入正常的学校人事管理系列,建立健全辅导员选拔制度,坚持高标准选拔,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原则,选拔拥护党的领导、思想作风正派、热爱学生管理工作、有志于探讨大学生教育管理方法的年轻人加入到辅导员队伍中来,最终实现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知识化、专业化、规范化和职业化。

2.科学分析,明确定位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

组织科学的职业规划,明确定位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建立健全高校辅导员任职资格体系,有利于明确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下的工作职责。主要的工作任务有:第一,组织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大学生培养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规范大学生行为准则。如大学生的文明行为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学生档案材料、奖贷困补等工作;第三,学生班级建设。主要党团组织和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学生社团的建设,班委会的建设、学风班风、班级工作制度等建设。结合当前形势和实际工作的需要,通过组织科学的分析,明确高校辅导员的职责,有利于建设一支高效率的高校辅导员队伍。

3.统筹规划,完善制度保障体系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全方位、整体性的思考和规划, 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保障体系作保障。第一,建立长效机制。教育部相关主管部门必须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措施。构建人事机制,实行“双轨”制职务晋升原则;在专业技术职务上,可以和教师一样考评各级教师职务;在管理职务上,可以设立非领导职务职员岗位,根据辅导员的工作考核结果,晋升正、副科级处级非领导职务职员;第二,健全奖励机制。设立专项奖励制度,定期评比表彰,加大在职务聘任、津贴发放等中的权重,从而在制度上保证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增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归属感。

4.提升素质,拓展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发展空间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培训工作是提高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家型辅导员的重要措施。高校要按照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要求, 制定实施专门的辅导员培养计划和培训规划,建立分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培训体系, 有计划地按照职业化标准对他们进行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素质,不断完善辅导员自身的素质结构和辅导员队伍结构, 努力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水平。根据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高校要积极推行“专、提、派、转”的工作体制;鼓励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辅导员骨干向专家化、职业化发展;根据本人条件及志愿、工作需要有计划的定向培养,具备条件者逐步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有科研教学潜质的辅导员,可以输送到教学科研岗位。

参考文献:

[1]邢润歧.试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J].新西部,2008.

[2]彭红艳.高校辅导员的定位与队伍建设的探索[J].企业家天地.

大队部辅导员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20xx年度少先队培训计划范文书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分级培训的原则,围绕少先队组织的根本任务,重点加强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少先队工作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力培养,进一步完善培训体系,着力提升少先队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

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市、县、校三级培训。市级少工委将对全市镇(街道)总辅导员、少工委负责人进行培训,并对全市不少于10%的大队辅导员进行示范性培训。各县级团委、少工委将负责对本县学校大、中队辅导员进行全员培训。学校负责对大、中队辅导员进行再培训。

二、培训内容

1、政治理论。学习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和党的xx大、团xx大、全国少工委六届四次全会等会议精神,重点学习《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xxxx在参加快乐童年放飞希望主题队日活动时重要讲话的 》(中青联发[20xx]11号)、《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认真学习李源潮同志在陕西少先队工作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的通知》(中青联发[20xx]12号)及《团的xx大精神传达提纲》(县区级以上集中培训必学内容)。

2、业务知识。重点学习《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及少先队教育理论、少年儿童运动史等基础知识。

3、专业技能。重点学习少先队主题活动策划实施的技能方法、少先队活动课程和载体建设、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相关内容,并做该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报考动员。

4、相关学科知识。学习少先队活动课教研方法,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美学、学生安全自护、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相关学科知识。

5、互动交流。举行少先队活动示范观摩课,传授基层少先队工作经验和方法,组织以微队课、微论坛、微点评等实训形式,帮助广大少先队辅导员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少先队工作重点以及少先队活动课的辅导要点。

三、培训形式

1、开展集中培训。市少工委直接培训少先队辅导员200人次(不含省级培训);各县(市)区直接培训少先队辅导员不少于50人次(不含省、市级培训)。

2、落实中队辅导员全员培训。所有中小学校要成立少先队活动课程教研组,通过专题会议、网络培训、视频学习、少先队工作论坛等形式,确保每名中队辅导员至少参加1次专业培训。

3、召开市、县级示范观摩活动。市、县两级围绕重点学校集中安排不少于2次的少先队活动课集中示范观摩活动,以会代训,开展少先队辅导员培训。

4、组织理论研讨。各县(市)区可组织少先队工作专家学者、少先队教研员、少先队辅导员等围绕当前少先队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展开学习研讨。

四、工作要求

1、统一时间安排。全部培训集中于7月至11月上旬。市、县级培训原则上不少于3天/期,校级培训原则上每学期不少于3期,每期不少于4课时。

2、统一培训对象。各县(市)区要做好摸底和统计工作,将少先队辅导员全员纳入培训计划,统筹安排好培训时间和人数。

3、统一学时纳入。各县(市)区团委、少工委要与当地教育部门协调将少先队辅导员参加少先队专业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学时。

4、统一纪律要求。严格按照中央、省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有关规定,创新培训方式,充实培训内容,切实增强针对性、专业性和实效性,不断提升培训质量和水平。培训结束后要将培训人员名单、培训方案及相关照片上报市少工委办公室。相关培训信息、课件等上报至团中央未来网。

20xx年度少先队培训计划范文书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以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为目标,加强少先队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和工作方法为重点,以培养合格的辅导员为终点,以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为抓手,大力开展新课程下的学校德育活动,不断提高辅导员素质和管理组织能力。

二、培训目的:

通过培训,提高少先队辅导员的自身素质,使整个少先队辅导员队伍的组织能力和管理水平有进一步提高,为更好地开展少先队工作夯实组织基础。使班主任、辅导员掌握丰富的理论和工作方法。更有效地实施学校德育工作。

三、培训内容:

第一部分 《纲要》给辅导员带来了什么

第二部分 少先队辅导工作

第三部分 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升旗仪式

辅导员怎么处理好与领导、同事、队员之间的关系?

怎样用理智来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

四、具体做法:

1、集中培训与实践相结合:

2、把培训资料挂到学校公用邮箱,中心小学各中队辅导员和下面学校各大队辅导员自行利用空余时间进行学习。

20xx年度少先队培训计划范文书

一、少先队辅导员的选拔培训使用

少先队辅导员是少先队员的亲密朋友和指导者。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的具体体现。把热爱少年儿童、热爱少先队工作、作风正派、年富力强的优秀教师选拔到辅导员岗位上来,从源头上保证辅导员队伍的高素质和保持相对稳定态势,切实规范辅导员三级(副校长、教导主任、副教导主任)考核、定级工作。

二、大队辅导员的奖惩措施

(一)充分发挥少先队辅导员的作用,保证少先队工作在学校应有的地位。要认真做好学校少先队辅导员的选拔、聘任工作,选派优秀青年教师担任少先队辅导员。并根据《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相关规定,要选配懂教育、事业心强、素质好、作风正派的优秀教师担任少先队大队(总)辅导员。大队辅导员要参加校务会议。中队辅导员一般由班主任兼任。少先队辅导员工作计入工作量,并相应酌减辅导员授课时数。

(二) 要在政治、工作、学习、生活上关心学校少先队辅导员。重视推荐优秀辅导员加入党组织的工作,优秀的大队辅导员应列入教育系统后备干部培养序列。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少先队辅导员,推荐人事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和共青团组织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各类少先队奖励获得者的事迹和获奖情况,应记入本人档案,并作为考核、聘任、职务和工资晋升的重要依据。在教师聘任、评选先进时要将辅导员从事少先队工作的业绩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少先队辅导员培训要纳入继续教育培训体系,保证他们参加培训的时间和经费。

(三)做好少先队志愿辅导员的招募、培训、使用、管理、考评和表彰等工作,纳入志愿者的整体管理体系。调动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性,力争实现城市学校每个中队、农村学校每个大队和城市社区少先队组织都至少有一名志愿辅导员。充分发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在少先队活动中的作用。鼓励优秀青年人才担任学校少先队志愿辅导员。

大队部辅导员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

当前,我国民办高校整体上面临生源紧缩的严峻考验,在生存拐点的关键时期,民办高校要在激烈竞争的高等教育中生存和发展,必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内练素质,强化质量,以向社会培养和输出高素质的人才赢得市场的青睐,而拥有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素质优”的专业辅导员队伍,是确保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保障。然而,目前民办高校辅导员流失现象较为严重,成为制约民办高校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从我们课题组对陕西8所民办高校辅导员流失现状的调查来看,2008-2010年8所样本院校的辅导员年平均流失率为21.38%,该比例是比较高的。而导致辅导员离职的首要原因是辅导员对工作产生倦怠心理,感觉职业发展前景黯淡,而民办高校普遍缺乏对辅导员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人实现人生职业价值的指南,各民办高校要稳定辅导员队伍,必须高度重视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和实施,将辅导员的个人利益与学校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发展中的“双赢”。这也是推动辅导员队伍向“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民办高校加强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1.民办高校加强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实现高校和辅导员的双赢

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根据辅导员的个体情况和所处环境,结合辅导员个人发展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需要,对辅导员职业生涯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确定发展目标,设计相应的具体执行计划。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是民办高校和辅导员双方,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把辅导员的个人利益和高校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民办高校在帮助辅导员发展职业生涯的同时,提高了辅导员队伍素质和能力,实现了高校自身不断发展的终极目标,而辅导员在实践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中,实现了人生价值,双方相得益彰,共同进步。

2.加强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有效消除职业倦怠,促进辅导员自觉提高工作能力

当辅导员主动实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加强,辅导员会为实现职业规划目标,自觉学习,积极探索,不断积累经验,体验工作的乐趣,感受工作的成就,工作中的困惑和迷茫随之消除。这与被动工作的状态和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同时,辅导员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实践,还有利于其工作的开展。

比如,规划强调目标性,这有利于辅导员加强自我时间管理,做事有计划有条理;辅导员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直接有助于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

二、民办高校应为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的实现搭建好平台

1.切实转变理念,明确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职责和功能

民办高校应从战略高度重视辅导员工作,转变辅导员工作是低层次、谁都能做的错误观念,并从专业化的视角审视和完善现有辅导员工作的相关制度。特别强调要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完善相关指标体系,强调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强化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营造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

2.积极拓宽渠道,保证辅导员的职业发展有空间

民办高校应为辅导员的发展创造多种可行而灵活的职业路径,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当前辅导员的职业发展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岗位;二是学生管理行政岗位;三是专业化的辅导员岗位。对于教师岗和行政岗,民办高校要对符合条件的辅导员平等对待,积极鼓励其参与公平竞争,并提供条件使其实现职业生涯目标。对于专业化的辅导员岗位,民办高校应采取多种措施推动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尝试实施职业资格制度,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强调专业化的学科建设、专业化的人才培训、专业化的发展方向,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建立独立的、可行性高的、严格的辅导员职称评审体系,细化各级职称评定指标体系,确保辅导员努力有方向,学习有目的,参考有标准。

3.优化工作环境,保障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实现

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的实现,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支撑。民办高校应积极改善辅导员工作的软硬性条件,包括:改善辅导员办公住宿条件;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和保障机制,提高辅导员的物质生活水平;完善辅导员岗位培训体系,帮助辅导员提升自身素质;关心辅导员的健康成长,丰富辅导员的精神文化生活,为辅导员实现职业规划创造一个友好和谐、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

三、辅导员自身应明确目标,科学设计并积极实施职业生涯规划

民办高校的辅导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首先要客观认识和评价自我,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如帕森斯的人职匹配理论、金斯伯格的职业发展理论、萨帕的职业发展理论、霍兰德的职业人格类型理论等,认真分析自己的性格、志向、兴趣、价值观、自身具备的知识能力等,确定自己是否具备辅导员的基本素质,明确自己的职业愿景,切忌盲目。其次,客观分析外在环境,包括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环境、学校发展中观环境,确定职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和最终目标。最后,制定计划,确定行动措施,逐步实现职业发展目标。在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辅导员要自觉培养自身的职业发展能力。职业发展能力是指个体所拥有的能促进其职业有序发展的各类能力的总和,主要包括学习能力、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自我激励与调控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对于辅导员这一职业,重点在于培养组织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辅导员要灵活应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完善职业生涯规划,践行职业计划,实现职业价值。

参考文献:

[1] 汪婧莉.高校辅导员角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007,(5):87-88.

大队部辅导员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 辅导员 职业生涯 规划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所谓职业生涯规划指的是根据自身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能力倾向以及所学知识等自身情况,同时考虑到各种外界因素,制定出的基于个人和单位方面共同需要的个人发展目标与发展道路的活动。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现状

1.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不明确

辅导员这个职业通常被俗称“高级保姆”或者“消防员”,每天除了承担大量的教育管理部门的琐碎事务性工作外,还要承担帮学生解决学习上、生活上、心理上碰到的各种问题。这些琐碎的事务性工作通常由学生处、教务处、招生就业办、校团委、校学生会、后勤保卫处,甚至宿舍管理处传达的各项任务组成。凡是涉及到学生的大小事务,领导、同事都会在第一时间里找辅导员处理,这样使得辅导员长期处于繁忙的机械运动状态。因此辅导员通常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也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创新自己的工作方法、深入思想教育方面的研究等。

2.辅导员的职业定位不清晰

目前,高校辅导员的发展道路基本上既有可以走专业职称的教师线路,又有可以走行政岗位的晋升线路。从表面上看,辅导员似乎更有发展前景,因为可以双线晋升,但从专业化、职业化角度看得话,辅导员的职业定位不清晰,反而影响着这一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据统计,有60%以上的辅导员在进入这个行业前,都没把这份工作作为自己的事业去看待,而只将其作为一种过渡阶段,想着要么往学校党政干部发展、要么转到教学、科研等岗位。而且大家都普遍认为,辅导员工作通常属于学校不重视、学生不尊重、晋升机会少,前途很渺茫的岗位。所以辅导员工作几年后都会处于职业迷茫期,看不到自己的方向,找不到自己的前景,体会不到自己的成就感等。

3.辅导员的专业化程度不高

专业化是指某项工作由专门的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进而专门从事某些工作并不断提高的过程。辅导员的工作需要有一定的政治敏锐性、渊博的知识面、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敏捷的思维方式、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等。但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大部分的辅导员都不是科班出身,所学的专业都与辅导员工作所需的学科没有任何关系,都是毕业于理科、工科、文科等各个领域。因此,许多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面对学生的思想困惑、专业学习、职业规划、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等问题时,都无从下手、都难以从理论的角度上加以权威地分析、概括和指导,因此工作实效性不高。

4.辅导员的职业态度消极怠倦

职业态度是指个人对职业选择所持的观念和态度,有些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的。辅导员的职业态度指的是在工作过程中工作方法的选择以及选择过程中的观念等。辅导员在工作中通常扮演着保姆、消防员、联络员或者宣传员等各种角色,这种复杂的工作任务会使辅导员不知道自己的工作职责是什么,而致使他们缺乏职业成就感。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就会使辅导员觉得 “忙、盲、茫”,天天忙着工作、盲目工作、茫然感觉,久而久之就会滋生疲惫厌倦心理。或者有些辅导员自身能力有限,在学生管理过程中一直处于消极、被动状态,从而对自己缺失了信心和激情。还有些辅导员可能大材小用,自身能力过强、个体期望值过高,从而理想状态与现实生活产生巨大的差距,而使得他们产生失落感和挫败感。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策略

1.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首先,确定自己的人生志向。也就是要明确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要有自己的价值观,扪心自问一下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否感兴趣,是不是将为教育事业奋斗一生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其次,要进行自我评估。从自己的性格特点、理论知识、职业技能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估自己是否适合从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再次,要进行外部环境评价。一个人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影响,所以要分析一下自己在环境中处于什么位置、周遭环境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是什么、环境对自己发展需要什么条件等因素。

最后,根据各项评估,设定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和措施。

2.学校搭建职业生涯规划的平台

首先,学校要从思想上重视辅导员的职业生涯规划,将辅导员的个人发展目标与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统筹考虑,共同进步;也要从行动上给予保障,学校应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范围,减少辅导员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保证他们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德育教育工作。这样才能使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其次,在职称评聘和岗位晋升中要考虑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通常在学校职称评聘过程中需要严格的科研指标,但辅导员的工作通常忙于事务性工作和教育谈心工作,很少有集中的时间进行科学研究。因此学校应考虑其工作的特殊性,灵活变通职称评聘的标准,降低他们在科研方面的要求,从而保证队伍循序稳定的发展。在管理工作的岗位晋升中也要多为辅导员提供相应的发展机会,为其提供多条发展道路――转岗还是留任。

最后,加大投入力度和经费标准,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化的进修和培训。使辅导员队伍能够走向专业化、职业化队伍。进修和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应制定出一个整体规划蓝图并加大经费的投入,建立分层次、分阶段、多形式、面向广的培训体系。比如:辅导员的岗前培训、在职培训、专题培训等,也可进行学历提升、技能提升、素质提升等,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从多方面提高辅导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激发他们的潜能,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四、结束语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生涯规划是辅导员队伍走向稳定化的有效途径之一,所以高校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向,认真对待辅导员队伍建设。这样才能充分实现学校发展与辅导员自我发展的双赢模式,为学校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

参考文献:

[1]华秀梅.高校辅导员职业规划的意义及途径.安徽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

[2]施福新.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探究.教育与职业.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