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标准(精选5篇)

  • 数学课程标准(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1关于课程标准研制的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 在讨论中,不少观点的争论实际上都可上溯到这个层面上来,它涉及到为什么要制定标准?以什么制定标准?所制定标准需要体现的核心思想或观念是什么?这些问题实际上关系到标准研制的基础,也是需要在研制过程中不断深…

数学课程标准(精选5篇)

数学课程标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数学课程标准;研制

文[l]提出了"关于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的初步设想"(以下简称《设想》)之后,引起数学教育界各方人士的关注,对此问题的研究也日渐成为热点。经各方努力,《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已于2000年3月份问世,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也已启动。从l999年7月开始的这段时间,笔者曾多次参加过关于标准研制的有关会议,接触到从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到一线中小学数学教师对此工作的种种观点,深感研制的过程确如文[1]所希望的"应成为数学教育思想大讨论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为世纪之交的中国数学教育改革灌注了活力,经历其中,深受启发,以下就几个方面问题作一探讨。

1关于课程标准研制的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

在讨论中,不少观点的争论实际上都可上溯到这个层面上来,它涉及到为什么要制定标准?以什么制定标准?所制定标准需要体现的核心思想或观念是什么?这些问题实际上关系到标准研制的基础,也是需要在研制过程中不断深入研讨以形成共识的。

1.1应首先以时代性要求作为标准研制的依据

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一项重要工作,当然应该从更广阔的时代背景出发,反映出数学课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变化和应达到的目标,诚为G.豪森在《数学课程发展》一书中所指出的:应该将数学课程发展放在历史的,以及更普遍的社今的、教育的背景中去加以考察。"从这一角度出发,至少如以下几个方面是应该考虑的:

(1)未来社会发展的新特征(如社会的信息化、数字化、学习化)对教育及数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2)数学学科本身的发展变化(如技术性特征的凸现、应用环境的拓展、以数学理性精神及数学语言、思想、方法为核心的数学文化与人的生存更紧密的联系等);

(3)数学教育观的新发展(如数学教育功能、价值的变化;对数学教育过程、本质的新认识等);

(4)数学教育改革的国际、国内时代背景(如怎样适应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总要求以及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新趋势等)。

应该说,我国数学教育工作者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已敏锐地关注着上述时展要求所赋予的数学教育新的时代特征。如在ICME-8上,我国学者提出了"中国数学教育的范式革命",引起国际数学教育界的关注。之后,文[2]进一步从数学教育价值观、认识论观、数学观3个维度组成的框架来描述这种观念的变革。文[3]从"数学素质教育的建设是一项深刻的教育思想改革"的角度对上述观点予以支持。20世纪末连续两年·。在上海举行的"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不仅对20年来我国数学教育的成就和特点进行了总结和国际比较,还对改革的目标和未来10年中国数学教育的发展作了展望,作为参与者,深感数学教育的新观念、新思维已成为问题研讨的基础;而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高师数学教育年会上,主题报告《数学教育如何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鲜明反映出在知识经济理念之下对数学及数学教育的新认识。这里还要提及的是以青年学者为主体的"21世纪中国数学教育展望课题组"围绕"大众数学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长达6年的实验研究,专家鉴定意见指出:该课题"在数学教育观和数学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原则、理论依据方面提出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新思路"。其主旨报告从重新认识数学、重新认识学生、重新估价我国数学教育现状、把握国际数学教育新方向等方面论述了其研究在未来义务教育中"代表着一种新的数学思想和实践体系"。

上述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研究活动集中地反映出这样一种共识,即:应该以一种基于时展要求之下的全新的理念来推进数学教育改革,而这也就成了标准研制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基础。

1.2关于《设想》所提出的改革的基本理念

它主要涉及到如下层面:(l)数学观,从数学是模式与秩序的科学,是普遍适用的。技术,是一种充满探索与创造的过程等方面去反映对数学发展的新认识。(2)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数学教育观,从中体现出数学教育与国民素质、人的理性思维、自我情感发展、解决问题能力的新关系,体现出平等教育、终身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新观点。(3)围绕"学习的建构",从数学学习的本质、方式、教师作用等方面形成一种新的学习认识论观念。(4)基于以上观念变化,提出新的教育评价观,即建立一种注重过程的、动态的、多样化的数学教学评价机制。

应该说,上述理念基本反映了目前的研究成果和共识,反映了未来发展的时代要求,为前期研制奠定了必要的思想认识基础。随着研制进程的推进和讨论的深入,研制者对上述理念也作了一些调整和补充,我们不难从文[5]及《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发现一些变化。

1.3关于标准研制的核心思想

文[6]认为"一个好的数学课程标准还应其有明确的指导思担",它应该有一个核心的思想予以表述,它"事实上构成了新的改革运动的主要特征,或者说,是次之改革运动成败的关键因素"。笔者赞同这样的成点,只是认为这种核心理念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本身也是研制的一个成果),它需要对诸多层面的理念予以梳理、贯通、整合及提炼,需要以深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基础,它也不仅仅是一种理性思考的产物,更应该能通过课程载体落在实处。

综合研制过程中所接触到的种种观点,比较趋于共识的是:新课程标准应注重在素质教育的目标下实现"人的发展",有鉴于此,就必须实现如下转变,即:从面向少数学生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从强调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从数学接受性学习转变为数学活动中的建构性学习;从仅于数学内部学数学转变到更多地联系数学外部(社会、生活、其它学科等)学数学;从追求特定时限学习目标的实现转变到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及可持续发展基础的养成。

2课程标准研制需要注意的几个策略

由于"标准"的研制在我国尚属首次,加之涉及面广,需解决的问题多,且要经历一个较长的研制实验过程,可以说是一项数学教育改革的系统工程,为有效地实施这项工程,应该注意方法、策略问题。笔者曾在1999年10月份召开的北京会议上就此问题发表过意见,现在本文着重就几个问题再谈点个人意见。

2.1需处理好几个关系

首先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建国以来,我国数学教育经过若干历史发展阶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形成了具有自我特色的厚重的历史底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数学教育改革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但也应该看到,基于应试教育的大背景,数学教育也出现了许多值得认真研究、加以解决的问题。而如果从前述时展的要求看,数学教育在某些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更应该加快改革进程。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分析,决定了"标准"研制的基本态度应是扬弃加变革,即采取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态度对数学教育的过去和现状作实事求是的分析,既要肯定成绩,也要正视问题,更要以改革的姿态,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应该说,研制者所采取的态度是严肃而科学的,除了注意历史总结,现状剖析和未来需求设计这三者的贯通外,其着力点放在了适应未来发展需要上,这也表现了"标准"是一个适应未来的向前看的标准目前有人对标准研制是否充分肯定了我国数学教育的成绩以及目前改革步伐是否迈得过大所表现的忧虑是没有必要的。

另一个需要处理好的是坚持自我特色与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数学教育研究历来具有国际协作的传统,而数字化社会的到来,使"地球村"更加成为现实,全球一体化的大趋势使得各国的数学教育更加走向开放和交流。值此世纪之交,各国数学教育研究异常活跃,反思过去、调整现在、思考未来已成为共同的主题。数学教育在这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也呈现出更多带普遍规律性的特征,这无疑为我们提供了进行国际研究的大好时机。中国作为世界上学习数学人口最多的国家,其研究应该更多地融入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主潮流,一方面吸取别国之长;另一方面也为国际教育界提供自己的经验。正是从局这双向目的出发,在标准研制中,加强国际比较研究就显得极其重要。研制组除了进行"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最新进展"的专题研究外,还广泛收集了各国第一手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国别研究和其它方面的专题研究。事实证明,这种比较研究对于认清自己国的长处和不足,把握数学教育改革的趋势是有效的,值得进一步深入下去。

在研讨中,还涉及到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的关系问题。比如,关于计算机(器)的普遍使用能否实现,某些现代内容(如概率统计)的增加是否会造成地区间新的水平差异,在义务教育阶段,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否能落到实处,师资水平能否保证标准的实现,等等。笔者认为,在标准研制中,注意我国国情和现实可能性固然重要,但这种现实可能性一定是放在21世纪发展的背景下加以考虑的,一定是以时代需要为前提的。所谓目标既定,行动使然,课程标准应该在这个意义上体现它的先导性。

2.2吸纳各方力量参与,增强研制工作的开放性

应该说研制工作一开始就注意到了这一点。除就《设想》在全国普遍征求意见外,还先后召开了华东、华南、西南、西北、华北地区的座谈会,并通过多种形式,分别听取了数学家、数学教育家、高师研究者、教研员、一线中小学教师及其他各方人士的意见,并调动国内、境外有关学者的力量,进行了5个方面专题的调研,研制工作及有关会议也考虑到了地区性和各个层面的代表性。考虑到标准研制及具体实施、实验还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更需要各方参与、通力合作才能收到实效,因此在研制的开放性上还需加强。应鼓励针对研制及实验有关各层面课题的立项研究,更提倡多方联合对重点问题进行攻关研究。

2.3提倡学术论争,增强研制过程的活力

围绕着标准研制,一段时间以来,在各种期刊上出现了不少文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多有观点碰撞。事实上,数学教育研究的多元化格局已是当前发展的趋势,更何况我们是在做过去从未做过的事,如果众口一词,循之一径那才是不正常的事。学术论争必然带来学术繁荣。笔者参加的几次会议,尽管时时感到"火药味",但同时更感到言者的坦诚和成就这一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因标准研制所引发的学术论争是一件大好事,它必然为这一工作灌注强劲的动力。

3关于课程标准的设计

3.l标准水平的定位

此问题曾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引发出应是高水平还是低水平的争论),这里要解决好4个方面的问题:(1)要以反映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要求(即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为定位的依据;(2)从上述依据出发,标准应首先是对全体学生的基本标准,但正如它是致力于"人的发展"的标准,所以这一标准又不应理解为基于当前现状的低标准,而是着眼于21世纪发展要求的高标准;(3)标准在确立规范性要求的同时,应体现一定的弹性,这种弹性能为标准的实施(教材编制、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手段及地区实际情况差异)提供必要的发展空间;(4)3学段(9年级)之间的水平划分也应体现科学性和学段水平之间的递进发展关系,即通过阶段性与发展性的有机结合,来刻画标准的完整水平定位,而这些又是需要一定的研究来予以确定的。

3.2标准的内容与结构

《设想》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标准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反映出如下特点:(1)以基本理念阐释标准制定的时代背景与指导思想;(2)将目标体系分为发展性领域与知识性领域,"虚"实结合、内容与活动结合、知识与素养(能力、态度等)结合、认知与情感结合,通过两个领域的交融、互动,来实现课程的总目标;(3)进一步对实施课程目标从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两个方面提出了思路,按此思路可对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形成指导性意见。这样。目标体系、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就形成了一个相互贯通,有机结合的体系,应该说这是值得肯定的有一定特点的结构。

这之中,目标体系的设计特别是知识领域内容的设计是重点,也曾引发出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如关于平面几何的改革,关于小学是否引入方程,关于计算机(器)的进入?关于四则运算的要求以及一些具体内容的增、舍等等。此外,关于如何看待数学能力;如何贯穿数学思想方法;如何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关于"证明"限制的程度怎样才合适;在3部分内容(数与式、空间与图形、概率统计)之外如何反映数学的联系(内部及外部联系);发展性目标对知识性目标的导向如何落在实处;如何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材编写与呈现之间的关系等也是引起关注的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范文第2篇

含义一:课程要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

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这是20世纪各国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课程由科学世界回归到生活世界,是课程理念的一大飞跃。

课程由理性的、抽象的科学世界回归到直观的、形象的生活世界,由原来的关注科学规律和法则回归为关注儿童的情感和体验,关注儿童的发展,由以科学为中心回归为以人为中心,即课程由科学世界回归到生活世界。 

学生生活在生活世界之中,而不是生活在科学世界之中,课程只有面向生活世界,才能真正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1、面向学生、面向生活是指课程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小学数学尤其要学习反映现实生活的内容。

数学结果的呈现形式往往是一些经过精心组织的、条理清晰的数学结构,它们虽然看上去很完美,但割断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差不多完全没有了产生与发展的痕迹。把这样的内容作为课程内容,学生的参与只能是被动的,他们很难找到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空间,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也就成了空谈。认识到数学与人和现实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数学课程的内容就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这样的数学课程才能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热爱数学,让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2、面向社会是指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科技的发展水平。

含义二:课程内容要有意义是指课程内容要有趣、有价值,体现活动性和过程性。

知识本身是毫无价值的,是死的东西。而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知识的应用才是有价值的。

1、数学是一项人类活动,作为课程内容的数学也要作为一项人类活动来对待。《标准》把数学看成是一系列数学地组织现实世界的人类活动,即用数学的思想与方法,不断把与实际问题有关的材料进行整理和组织起来的活动。这样的活动持续重复和不断积累的过程,导致了更高水平的概括,蕴涵在这些活动中的最本质的成分将形成某种具有广泛用场的“模式”,使数学具有了更强的效能。对数学的这一认识,使数学课程从中受益,即作为课程内容的数学也要作为一项人类活动来对待。每个学生都具有发现的潜能,由他们自己在某种程度上通过组织和整理,进而重复人类数学发现的活动是可能的。数学课程应当推动这种潜能的开发,通过提供足够的资源、空间和时间,使学生有重复人类数学发现活动过程的机会。体验从现实生活开始,沿着从生活中的问题到数学问题、从具体数学问题到抽象数学概念、从了解特殊关系到发现一般规则的人类活动轨迹,使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那些经验性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方式上升发展为科学的结论,逐步通过自己的发现去学习数学、获取知识,实现数学的再发现和再创造。把数学课程内容作为一项人类活动来对待,能有力地促进学生形成具有一般性的洞察力,发展生存能力和学会创造;同时,学生的学习生涯也将因为数学而丰富多彩。

2、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首先,数学课程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一系列数学活动,使学生的探索、经历和得出新发现的体验成为数学学习的重要途径。

其次,“过程”本身就是课程内容的一部分。学生通过这个过程,理解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数学概念是怎样形成的、一个数学结论是怎样获得和应用的,通过这个过程学习和应用数学。在一个充满探索的过程中,让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那些不那么正规的数学知识和数学体验上升发展为科学的结论,从中感受数学发现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应用意识、创新意识,使人的理智和情感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和提升。

其三重视过程的数学课程,“数学知识”的总量肯定比以往要减少,而且探索的经历意味着学生要面临很多困惑、挫折,甚至失败。学生也可能在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之后结果并不理想,在这样的过程中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可以说是值得付出的代价,因为留给学生的可能是一些对他们终生有用的东西,是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

其四与课程内容相匹配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而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数学的学习方式不能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它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自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离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在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倾听、质疑、说服、推广而直至感到豁然开朗,这是数学学习的一个新境界,数学学习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发展提升的过程。这种“过程”的形成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数学教学的面貌,改变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对促进学生发展。

含义三:课程内容要富有挑战性是指课程内容要有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课程内容要富有挑战性,问题设计是关键。问题从哪来,一方面是教师设计,一方面是学生提出。

教师设计问题必须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去考虑。

从内容上。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符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在谈到教学和发展的关系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他认为,儿童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现实中所具有的实际水平,叫现实水平;一种是在教师引导下儿童所能达到的水平,叫潜在水平。在儿童的现实水平与潜在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最近发展区。我们形象地把它称为是“跳一跳,摘桃子”。这个桃子不是伸手可得,需要跳起来才能摘到手;但又不是总那么跳也够不到。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把问题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的问题是最具探究价值的。太难或太易都没有探究价值。

从形式上。教师要从教学目标出发,更多地设计一些发散类问题和探索类问题。问题类型分为四类:

一是判别类问题。主要是对事物加以判定,代表性词语是“是不是”、“对不对”;

二是描述类问题。主要是对客观事物加以陈述和说明,代表性词语是“是什么”、“怎么样”;

三是探索类问题。主要是对事物的原因、规律、内在联系加以说明,代表性词语是“为什么”、“你从中能发现什么”;

四是发散类问题,主要是从多角度、多方面、多领域去认识客观事物,代表性词是“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方法”、“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这类问题最根本的特点是答案不惟一。

总之,这三层含义是相互包容,不是独立存在。

措施一、开发课程资源

措施二、转变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的核心是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关系到人的生活方式。今天的学习方式就是明天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生的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

自主学习的表现形式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在自我监控下的学习,这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自主学习是从学习品质的角度对学习的分类,相对于他主学习。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①、学习目标自我确定

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由学习者自我确定。教师让学生提出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充分照顾到学生间的差异,让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情况,提出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各自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发展。这正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理念: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②、学习方法自我选择

每个学生的认知风格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学生在学习时喜欢独立思考,而有的学生则更喜欢与人交流。前者表现出一种独立性的风格,而后者则表现出一种依存性。这两种认知风格并不影响学生认识发展。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偏爱的、较稳定的学习方式。我们不应该强求一律。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之前就先确定自己的学习方法,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自由选择学习方法的空间。这是既尊重了学生认知风格和学习方式,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

③、学习过程自我调控

自主学习强调对学习过程不应由教师整齐划一地去硬性规定。因为即使是相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时所需要的时间和所采用的方法也是有差异的。如:过去教学“9+几”时,教师要求学生统一用“看大数、拆小数”进行计算,长此以往学生就失去了个性,也就失去了创造性。新课改的理念是自主学习,计算方法不是课本说了算,也不是教师说了算,而是学生自己说了算,获得了自主探究的成功体验。

④、学习结果自我反馈

传统教学中总结是一大环节,而这个环节基本都是由老师来做。其实这种总结不应该只是简单地复述一下一节课的主要内容,而是学生一种极好的自我反思的机会。这种自我反思的过程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这种自我反思是教师无法替代的。比如,学生们感受到了计算方法的优越,学会了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策略,学生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这种体验性的东西是别人无法替代的。而这种体验对于逐渐培养学生学科兴趣、学科情感都是非常重要的。

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个认知过程,更是一个交往过程与审美过程。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这些都是21世纪公民所应该具有的素质。

合作学习是从学习的组织形式的角度对学习的分类,相对于个别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的学习。20世纪80年代,随着建构主义理论的兴起,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各国教育的广泛关注。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

 1、合理分组

合作学习宜采用异质分组的原则,也就是将男生和女生、本学科学习较好的和有一定因难的、性格内向的和性格外向的分到一起。其目的是形成一种互补。每个小组4—6人为宜。每学期应该调整一次小组的划分,以便让学生有更宽的交往空间。

2、规范操作

(1)小组中只有两种角色,一种是学习的操作者,一种是学习的检查者,这两种角色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当一名成员向其他人说明自己的理解或推理过程时,其他成员要对其发言进行评价。

(2)在全班交流中,只有中心发言人,没有小组长,而且中心发言人是轮流担任,每个人的机会是均等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合作学习中消除权威,体现地位平等与机会均等。培养学生这种平等合作的意识。

(3)中心发言人的交流代表的是小组而不是个人,师生对中心发言人的评价不是对其个人的评价,而是对这个小组的评价。

(4)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必须确保每个学生在小组的充分交流和表现的机会。如果问题提出后,只给了1分钟合作学习时间,6个学生是无论如何不能都得到交流机会的。

3、明确任务

开展合作学习的任务选择非常重要。必须选择那些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才能开展合作学习。如:你能用手中的学具(平行四边形纸片和小剪刀、刻度尺等学具)和已学的知识想办法探索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这是一个具有探索性同时又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如果教师提出“长方形的长、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那就没有太大意义了。

4、形式整合

所谓形式整合是指合作学习在实施中要与其他学习形式进行整合,以期求得最佳效果。如围绕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教师先让学生个别学习,在此基础上,再开展合作学习。这个组合非常重要。独立思考是交流的前提,没有独立思考,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与认识,那么,在合作学习中只能是观众和听众。教师必须给一定的个别学习时间,而且还应要求学生当自己的思考有了一定的结果时,要整理自己的思维,从心理上做好与人交流的准备。

数学课程标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课程;数学;数学教学

教学就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进一步说,指的是教和学相结合和相统一的活动。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过程,我认为是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借助一定的教学条件,指导学生通过认识教学内容从而使其在知识、能力、情感、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综合提高的过程。

一、树立新课程标准下新型教师观和学生观,培养良好师生情感关系

实施新课改,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自身角色,树立新的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和学习观。 教师应尊重学生,给他们人格上的平等;保护学生,给他们生活上的宽容;仰视学生,给他们微笑。以“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做最辛勤的园丁。学生除了要增长智力外,新课程标准还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因此我们不能用成绩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的好坏,评价应该多元化。新课程的重要任务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起一个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往的学习平台,学习方式的转变期待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模式的转变始于教师角色的转变。但受传统“师道尊严”的影响,许多教育者还放不下这个架子。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必须重摆位置,重新认识学生和自己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影响教育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等要素的有机结合体

教学过程是一个以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目的、教学方法为基本要素的多维结构。新课程标准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是数学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目的,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细致地分析教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设计生动有趣、适合学生生活的课堂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获得数学的知识,并能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是数学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的学习应是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因材施教。教材是数学教学过程的重要媒介,教师在依据新课程标准下,应充分利用网络和其他课程资源,灵活地设计教案,使学生在掌握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发挥科学的创造能力和拓展思维空间。

三、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要强调教学互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数学教学过程中良好的师生互动,是实施新课标理念的基础。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向活动,要使之有效地进行,就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互相理解,学生要对教师有信任感。一方面,通过预先的设计来突出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学特性;另一方面,通过课堂的动态生成,促使教师在预设方案的实施中关注变化的学生,使教学充满学生成长的生命气息。课堂是开放的、动态的,而且是共同属于师生的,这样的课堂师生互动效果才更显著。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过程不仅是知识信息表达、倾听、领会、理解的过程,更是交往者彼此受言语负载的情绪、情感的熏染、人格感化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应融入到学生中,与学生讨论交流,同时也允许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

总之,师生互动,应该建立在师生间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只有在教学活动中实现真正有效的师生互动交往,才能促进教学相长,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同时,形成良好的价值观。

四、用生活实例来理解抽象的数学

数学是抽象的,数学教学不仅要注意严密的逻辑性,还要善于运用生动、鲜明、具体的实例,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和感性化材料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学生获取知识不仅仅靠课堂学习,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课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采撷生活数学实例,创设生活情境,为课堂教学服务,使他们的求知欲从兴趣中产生出来。教师还应善于把学生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转化成学习材料,有效开发课程资源。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利用指南针辨认实际的方向后,教师问学生还知道哪些辨认方向的办法,学生说出了利用北斗星、树叶、树的年轮和沟边的积雪等多种从课外书上了解到的方法,有很强的实用性,丰富了课程资源。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过程,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课程和新教材,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钻研教材,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结点,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多思考、多准备,充分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机智,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与新课程同行,才能让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过程更加流畅。

参考文献:

1.《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框架设想(2002.3.18).

2.《指导——自主学习》(王永、余文森、张文质编),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数学课程标准范文第4篇

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新理念强调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废除了学科中心论,确立了数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数学教学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重视数学与学生生活、自然和社会的联系;体现了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性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反思是教师自我适应与发展的核心手段。不同时代的社会对教育的不同要求就会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不同。然而,一直以来,。教师对于课程来说,只有选择“怎样教”的权利而没有选择“教什么”的权利,教师考虑的是怎样将国家规定的课程有效地教给学生。教师所承担的是“扬声器”式的角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机械的“照本宣科”,对着文本宣读。单行线的、就范式的和接受式的单向传递知识是教师传统教学的特点。

因此,在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基本理念

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是数学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正确地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的发展,更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健康和谐的发展;

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与基本要求,在全面驾驭教科书的知识体系、知识结构和编写意图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创造的过程。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能力、业务水平、文化修养、教育观点、师德和思想素质的综合表现。

三、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基本意识

1.整体意识

学生良好的精神品格的培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决不是某一门学科单独所能完成的。教师要淡化学科的个性,强化各门学科的共性,注意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沟通。就一门学科而言,要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也必须着眼于整体,有整体意识。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必须跳出认知技能的框框,注重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

2.应用意识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很少讲知识的来源和实际应用,学生的应用意识淡薄。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积极倡导应用意识,根据教育目标,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目的地培养一种应用数学的欲望和意识,尽可能地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实践,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特别强调,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教师的创新的欲望和信念,其核心是自我批判的意识,不受固有思维模式的束缚,勇于立新。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创新主要包括:(1)教学内容组织的创新。例如,对教材内容的解构与重组;对概念、命题赋予不同的现实模型或不同的数学模型;对例题、习题的改造与扩充等,均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创新。(2)教学模式构建的创新。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合理地选择教学模式,更注意综合一些教学模式,创建一些新的教学模式。(3)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4)教育技术的创新。主要是多媒体的合理组合,课件编制更富创意等。

4.效率意识和训练意识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一节课只有40分钟,要完成教学目标,又要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新的收获,教师就必须具有效率意识。另一方面,学数学,离不开解题。特别是对数学的基础知识,不仅要求要形成一定的技能,还要在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达到一定的要求,这些离开必要的训练是不行的。所以要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有训练意识,提供足够的练习时间和练习量。

5.反思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范文第5篇

一、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从而具备学习能力

例如:我们可适当开设数学阅读课,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所谓数学阅读课,就是课堂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各自独立地进行学习。数学阅读课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学习能力,为他们主动地学习以及获取课外知识提供可能。

此外,我们也可以注重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这些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当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参与认知的教学环节,把概念的形成过程、方法的探索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公式定理的归纳过程等充分暴露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己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这样,就会使学生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增强他们的求知欲,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二、营造创新氛围,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