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胡适教案(精选5篇)

  • 我的母亲胡适教案(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课堂第一板块的主旋律是“谈情”。 第一板块是“参读导学”。在导入时,我抓住中职生内心对母爱的共鸣,以自谈我的母亲的小活动导入课文。这篇课文的德育定位首先在情感教育,学生在真切的触动中才会产生心灵的颤栗。 接下来,各组展示相关网络资料,交流体…

我的母亲胡适教案(精选5篇)

我的母亲胡适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情感体验 阅读 板块教学

母爱是世间最无私的情感,关于母爱的话题有着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我动员学生课前上网搜选背景资料,将学生分成小组,寻找具有代表性的歌颂母亲的文章,在课前交流以加深对文本的认识。这个“做中学”的活动将研究性学习和预习进行整合,同时加强了文本与学生情感的联系。

课堂第一板块的主旋律是“谈情”。

第一板块是“参读导学”。在导入时,我抓住中职生内心对母爱的共鸣,以自谈我的母亲的小活动导入课文。这篇课文的德育定位首先在情感教育,学生在真切的触动中才会产生心灵的颤栗。

接下来,各组展示相关网络资料,交流体会文章背景,梳理文章的生疏字词。我进行适当补充归纳。在学生溢于言表的成就感中,我们共同达到了第一模块的教学目的。

“教问渲染”模块是第一板块的重点,包括理清思路、设计问题、触及内心三个逐步提高的学习层次。因此,理清思路,梳理文意之后,设计问题,环环相扣是“谈情”的第一步。在教学中我果断舍弃对文章第一部分的详读,而将文章的其余部分作为学习的重点。阅读讲授时选用阎维文老师的《母亲》做背景音乐,让学生在无意聆听中感知亲情,在喃喃自语中把握母亲的品性特征。其中,打破常规的是,我从文章的结尾段逆向而行,设计出一连串问题将学生常规的学习方式加以颠倒,将中职生竭尽干涸的学习潜力和学习兴趣最大力度的挖掘出来,让学生在充满兴趣的文本阅读中完成对问题答案的寻找,在脑海中摹画出一位善良而又刚强的母亲形象。爱因斯坦有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这在语文学习中尤其重要,因此我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设问,大胆比较,将胡适笔下的母亲形象进一步聚焦。自然而然的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方式提上台面进行适当的延伸讨论,学生由此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学习趣味。

接下来,我从学生的体验入手,继续深化学习效果,组织“一句话品析”的活动,说说哪些事例、词句写得好,好在哪里?在互动中我进行“想一想”“说一说”的追问,比如,将母亲对大哥的宽容改为严厉训斥好不好?有了对比,学生的思维就有了起点,从被动变为主动,容易体会到母亲的忍辱负重给这个大家庭带来的安定与祥和。再比如,将对五叔诬陷的刚气和对大哥的宽容做对比,更能让学生体会出母亲的坚毅和原则性,让母亲在学生心中的形象逐渐的真实丰满起来。这些问题,多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入手,通过朴素的认知,探知到母亲的伟大品质和对作者潜移默化的影响。

为了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读出作品的神韵与内涵,我选用二篇关于母亲的名作作为课堂辅助阅读材料,帮助学生理解不同作家笔下母亲共通的精神特质。

进入课堂的第二板块,主旋律是“说爱”。

“研读品味”作为第一板块重在将课文中饱蘸作者感情的词句进行圈点勾画,加以分析体会,局部揣摩,品味词语的分寸感,深入体会胡适母亲平凡中之伟大,伟大中之用心良苦,也更突出了“说爱”这一教学重点。例如“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混”字将作者谦逊的态度和后面的“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做对比,引导学生明晰胡适谦谦君子的风度完全是受到母亲的教益;又如“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胡适的“好脾气”当时是有口皆碑的,但是这一系列假设的运用却更加表现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也更进一步说明了母亲对胡适言传身教的巨大影响。

接下来,我就从爱的定义入手,引导学生明晰爱的真谛。一味的纵容不是爱,盲目的呵护不是爱。引例如今沸沸扬扬的李双江育子名言:“孩子总归学不坏,打,舍不得,劝说,我们吓唬一下,还没有打,自己的眼泪先掉下来了”。引导学生对这句话进行正误辨析,年轻人对娱乐圈是敏锐的,这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活泼多变的思维空间,因此学生在昂扬的学习热情中完成了第一模块的学习,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的。

我的母亲胡适教案范文第2篇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1910年赴美留学,师从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大师杜威。1917年,胡适回到北京,任北京大学教授,因首倡“新文化运动”而一夜成名,很快就成为中国文学的领袖人物和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他学识渊博,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均有不小的建树,传奇般地获得了35个博士学位;他少年得志,一生显赫,人生相当的顺达;他是中国自由主义的首倡者,是“五四”运动的旗手,倡导独立的精神,成为影响广泛的思想家。

胡适13岁时,由母亲做主,与旌德县江村江世贤之女江冬秀订婚。胡江二人的婚姻完全出于偶然。小时候,胡适随母亲到姑婆家看民间的社戏,适逢江母也来了。江母看到小胡适眉清目秀,聪明伶俐,就有意招他为女婿。但胡母未曾答应。她考虑到江冬秀比胡适大一岁,不合时俗。而且,江冬秀属虎,据民间说法,属虎的女人将是母老虎。但江母并不考虑这些,只一意想招胡适为婿。江母托胡适的本家叔叔为媒。这位媒人说动了胡母,于是就试着合一下八字。不料,八字正相合。一来二去,胡适与江冬秀的婚姻就定下来了,也未征得胡适的同意。那时胡适太小,等他到了明白“结婚”这两个字含义的年龄,已经是木已成舟了。

就在双方父母为胡适准备订婚仪式时,他却像逃跑似地离家求学去了。刚到美国不久,胡适就遇到了美国姑娘韦莲司。韦莲司洒脱独立的个性吸引了胡适,两人在朝朝暮暮的叙谈中品诗论文。胡适把自己最喜爱的一张照片送给了韦莲司,由此他想到家中母亲为他包办的妻子江冬秀,便写信向母亲提出能否解除与江冬秀的婚约。胡适在写给韦莲司的信中说:“……她(江冬秀)对我的思想全然一无所知,因为她连写封短短的问候信都有困难,她的阅读能力也很差。我早已放弃让她来做我智识上的伴侣了。这当然不是没有遗憾的。然而,我是个乐观主义者。我母亲既不能读又不能写,可是她是一个最善良的女子。”韦莲司成了胡适留学期间“智识上的伴侣”。

而母亲的回答却斩钉截铁:你跟江冬秀之间的关系已经是定下来的,是绝对不能够改变的。胡适母亲又写信给美国的韦莲司的母亲,告诉她胡适家中已有妻子。在胡母与韦莲司父母的共同反对下,一对跨国鸳鸯无法成为眷属。

在此后漫长的日子里,胡适始终思念着韦莲司。韦莲司也终生未嫁,保全了她的自由与独立。她把胡适写给她的一百余封信视为神圣的纪念,珍藏了50年。胡适去世后的第3年,她将信寄给了胡适的夫人江冬秀。她的孤独与寂寞,以及那些刺骨的哀痛,又有多少人知道。

告别了韦莲司,胡适的感情世界里又闯进了另一位在美国留学的中国才女陈衡哲。胡适与陈衡哲之间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通了40几封信,在戏谑调笑中,传递着热烈的恋情。就在陈衡哲以为好梦成真的时候,软弱的胡适不得不回老家与江冬秀办婚事。陈衡哲万般无奈,只能退而与别人结婚。

1917年12月,时任北京大学教授的胡适回故里完婚,“无情人”终成眷属。

胡适离家后先到上海读书,后又留学美国,一去10多年,直到1917年回家结婚,从未与江冬秀见过面。所以胡适的婚姻是不折不扣的旧婚姻。这对于中国新派的第一号人物来说,与其说是滑稽,不如说是讽刺。胡适幼年丧父,是母亲一手将他抚育成人,慈母的影响在胡适一生中都不绝如缕,使他受益,又使他想冲破而无法冲破。所以,胡适虽然极力主张婚姻自由,主张破除陋习,但是为了不让母亲伤心,他接受了这份“苦涩的礼物”。

新婚燕尔,小夫妻的感情还是不错的。每逢佳节,江冬秀都要按照家乡的风俗来过节日,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她都要做徽州菜。在这些节日,找些朋友欢聚一次,吃些家乡菜,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欢聚之时,胡适是最高兴不过的,他还经常讲一个怕老婆的玩笑:“太太年轻时是活菩萨,怎好不怕;中年时是九子魔母,怎能不怕;老了是母夜叉,怎敢不怕!”说完后,自己先哈哈大笑起来。胡适开玩笑时决不会想到,这些玩笑日后竟会一一应验。

出乎胡适之预料,江冬秀并不像一般的乡村女子那样羞怯、胆小,这样一个琐碎的女人却有一种男子的气概。

她颇果断,而且具有一种泼辣的办事能力。到北京后,梁实秋要和他好脾气的太太离婚。江冬秀看不过去,就帮助梁妻。闹到法庭打官司的地步,江冬秀也不害怕,亲自到庭为梁妻辩护,终于使梁实秋败诉,这事在当时轰动了整个京都。江冬秀的胆大由此可见一斑。夫妻两个也常常以此作为笑谈。

但是渐渐地,胡适就感觉到以前自由自在的生活离自己越来越远,而束缚却越来越多。而导致他们感情出现更深裂痕的原因,则是两人性格与知识层次的冲突。

令人不解的是,而后几十年沉闷的生活中,胡适遇到了太多才貌远胜江冬秀而又爱慕自己的知识女性,但是他却始终未敢越雷池一步、发动家庭革命,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其一,在喝过洋墨水或富贵显达者纷纷喜新厌旧,进行家庭革命,抛弃糟糠之妻的新潮中,胡适能忍他人所不能忍,和江冬秀“恩爱”相处,便在朋友中受到特别的敬重。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爱面子、好名声的胡适也为此而自豪。傅斯年就曾对胡适说,“我们这些新派表面上西化,生活上却还是很传统的。”胡适深有同感,他以洋博士的身份娶乡下女子江冬秀,朋友们非但不鄙薄他,反而对他深表敬意,为他的自我牺牲精神而感动。

其二,江氏深谙驯夫之术,整治胡适这样好面子、好为人师的学者,她是最拿手不过了。胡适的弱点被聪明的江冬秀摸得一清二楚:胡适爱名声、爱面子、爱保持他那作为国人导师的圣人形象,所以,一发现胡适的婚外恋情,江氏就泼而又泼,恨不得拉着胡适到大街上找街坊邻居们评理,这些招术屡试不爽,吓得胡适噤若寒蝉。

胡适为人谦和,最不愿做的事就是与人吵架,尤其是与自己的妻子,他宁愿一个人吞下这颗苦果。在郁闷的时候,胡适经常出外到“广和居”借酒浇愁,或者到“陶然亭”和“什刹海”散心。徜徉于清山秀水之中,胡适逼迫自己逐渐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胡适打心眼里痛恨这个婚姻,但是他不敢下定决心。他总是在学界领袖的地位与生活的自由之间衡量。应该说胡适的悲剧,不仅仅在于江氏的凶悍,更是因为胡适自己的懦弱。

胡适这一生中,他与韦莲司有过初恋,与陈衡哲有过暗恋,而他真正的恋爱,应该是与曹诚英。曹诚英也是安徽绩溪人,1902年出生,小胡适11岁。她与胡适有些亲属关系,是胡适三嫂的同父异母的妹妹。1917年,胡适归乡结婚时,曹诚英做伴娘。新娘子的小伴娘曹诚英给胡适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胡适曾做一首诗,题名“怨歌”,专写他与曹诚英的往事,其中就承认他与曹诚英一见钟情,“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婚(嫁)时。”

6年后,胡适在杭州又一次与曹诚英邂逅。胡适与曹诚英漫步西山、泛舟湖上,两个人有说不尽的恩爱情话,胡适对曹诚英所表现出来的热烈的感情是真挚而空前强烈的。

1924年,胡适和曹诚英的关系日趋明朗,在沪杭求学及谋生的亲友大都知道这事。胡适在这年春天,开始向江冬秀提出离婚,江冬秀不听则已,一听勃然大怒。她从厨房中拿把菜刀,说:“离婚可以,我先把两个孩子杀掉。我同你生的孩子不要了。”当时吓得胡适面如土色。江冬秀也不避亲近的人。一次,石原皋在场,江冬秀说起此事,想及自己10多年的等待,忍受种种流言蜚语,真是越想越气,越说越怒,随手抓了把裁纸刀要向胡适掷去。多亏石原皋劝住,才未酿成家庭血案。

我的母亲胡适教案范文第3篇

陈独秀:从“无父”走上“审父”

陈独秀对父亲是最没有记忆,也最没有情感的。

在《实庵自传》中,他说:“我出世几个月,我的父亲便死了。”其实他这“几个月”的说法不准确。实际上,应该是还不满两周岁。这种连父亲去世的时间都十分模糊的自述至少说明可能有以下原因:一是陈家对其父的搁置。陈独秀在家乡度过了青少年直至成人的时光,在这个过程中,他没有听到关于父亲的家族述说,乃至父亲的死在陈独秀的心里是一笔糊涂账。二是陈独秀的母亲似乎也没有对儿子唠叨父亲的情况,虽然这于情理上说不通。三是陈独秀也许压根儿就没有“父亲情结”。

1921年,陈独秀应广东省省长陈炯明之邀到广州任省教育委员会委员长。在一次宴会上,陈炯明正正经经地问陈独秀:“外间说你组织什么‘讨父团’,真有此事吗?”陈独秀也正正经经地回答道:“我的儿子有资格组织这一团体,而我连参加的资格都没有。”这个诙谐幽默的回答使在座的人听了哈哈大笑。看来一些人连陈独秀“自幼便是一个没有父亲的孩子”都不知道,却听信攻击他的谣言。这也说明陈独秀对于自己的父亲本来就没有什么记忆。

陈独秀的父亲衍中(字象五)“乏者解衣衣之,推食食之”,以教书为业,“讲究实学,慷慨有大志”,但“屡困场屋”,一辈子不得志,是个穷秀才。陈象五死于疫疾,这时陈独秀还不满两周岁。从此,陈独秀不仅失去了父爱,也失去了爱父、爱家的责任。这是一种苦痛,也是一种生命“自由”。

陈独秀其实还算幸运,他有兄弟姐妹四人,上有兄长和两个姐姐,他排行第四,也是老小。按照中国家庭的一般情况,老小都有些娇惯与调皮,天性可以保持得充分一些。不过,陈独秀并没有什么快乐的童年,这与鲁迅还曾经有过“百草园”、“三味书屋”、“社戏”记忆有很大不同,他是在相当不情愿但是又无力挣脱的环境中叛逆而坚韧地活着的。

他被逼读书。这个逼他读书的人是他祖父。陈独秀的祖父陈章旭有个绰号,叫“白胡爹爹”,当“孩子们哭时,一说白胡爹爹来了,便停声不敢再哭,这位白胡爹爹的严厉可怕便可想见了”。

陈独秀曾写文记载祖父逼他读书的情形:

“我背书背不出,使他生气动手打还是小事,他最生气时气得怒目切齿几乎发狂。令人可怕的是我无论挨了如何毒打总一声不哭。他不只(止)一次愤怒而伤感地骂道:‘这个小东西,将来长大成人,必定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凶恶强盗,真是家门不幸!’我的母亲为此不知流了多少眼泪……我见了母亲流泪倒哭出来了。母亲一面替我揩眼泪,一面责备我道:‘你这个孩子真淘气,爹爹那样打你,你不哭,现在倒无端地哭了!’母亲的眼泪比祖父的板子着实有权威,直到现在我还是不怕打,不怕杀,只怕人对我哭,尤其妇人哭,母亲的眼泪,是叫我用功读书之强有力的命令。”

一次白胡爹爹又毒打小孙子,孙子仍旧不哭,于是形成了这样一种奇特的阵势:一边是越打越有劲,一边是咬紧牙关,以沉默相对抗,就是不哭。最后,也许是祖父没有力气打下去了,才算结束了这场“战斗”。祖父气得没法,好似从小孙子的沉默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后来他对乡人说:这孩子长大后不成龙便成蛇。

爷爷的特别“关爱”可能让陈独秀心中浮现出“父亲”的形象,倘若父亲在世,他是不是还会落入如此孤立无援、求助无望的境地呢?小小年纪的他知道,没有一个宽大厚重的胸膛供他依靠,他也不会服输,所以他只能忍着,心里恨着,刚烈叛逆的性格就这样逐渐形成。

他的母亲在这件事上也是无能为力。这是一个传统妇女又是一个寡妇必然面临的处境。陈独秀在《实庵自传》中说他的母亲查氏是一个很能干并疏财仗义、好打抱不平的女丈夫,但往往伏容奸恶,缺乏严肃坚决的态度,明知族长和他手下的人为人不正,却还是恭恭敬敬地接待他们。查氏常常教育子女“不要看不起穷人,不许骂叫化子”。她“虽然没有受过任何教育,当时传统的‘忠孝节义’之通俗教育标语她是知道的”,但她从来不曾拿这些“标语”教育自己的孩子。

但是她重视陈独秀的学习与科举,这不仅是孩子的出息,也是为自己争光。陈独秀说“她对我们之教育是考科举,起码也要中个举人,替父亲争气”。这是查氏对儿子唯一的也是最大的期望,“因为在那一时代的社会,科举不仅仅是一个虚荣,实已支配了全社会一般人的实际生活,有了功名才能做官……做大官才能发大财,发了财才能买田置地……荣宗耀祖”,“所以当时乡间有这样一句流行的谚语:‘去到考场放个屁,也替祖宗争口气’”。正因为如此,她把孩子交给陈家的男人管教,任其处置,也是情理之中。陈独秀挨打,从不哭,只有回到娘的身边,他才忍不住哭。只有硬汉子在受到毒打时才会不哭、不讨饶、不求情、不屈服,但是陈独秀并非铁石心肠,他有丰富的感情,有丰富的爱,他“见了母亲流泪,倒哭出来了”,“母亲的眼泪,比祖父的板子着实有权威”。可见他刚烈而又温情的个性在幼年就形成了。

除了“被逼读书”,第二件让陈独秀郁闷的事情就是“过继”。陈独秀的叔叔陈衍庶虽然把陈家发起来了,可他有一件不顺心的事,妻子早亡未生育,续娶谢氏(1862~1939)及侧室邵氏,都没有给他生一个儿子,因此在陈独秀五岁时便过继给叔父做嗣子,叔父衍庶便成了陈独秀的继父,谢氏成了他的继母。这当然也是旧家族的旧俗,不过,陈独秀在《自传》中对这位发家致富的继父却只字不提。看来,他对自己随意被“转手”的家庭处置方式十分不满,他已经是“无父”的人,再找一个“爹”伺候着,等于额外套上一个枷锁,自然更不适应。实际情况是,他确实做得不好,这令继父十分失望,陈独秀也就我行我素,学不会履行“继子”的责任与义务,后来干脆离家闯荡。陈独秀长大以后,因参加革命活动,多次殃及家庭;陈独秀的第二个夫人是原配夫人同父异母的妹妹。这两件事在陈衍庶看来都是大逆不道、无法容忍的,以致他大嚷着要“退继”,而这两件事恰恰又是陈独秀执意要做的,于是继父与继子之间的矛盾始终无法调和。继父既然不愿认这位“败家”的继子,而继子又何尝愿意承认这位封建卫道士的继父呢?按说陈独秀是继父家产的唯一继承人,因为没有什么感情,陈独秀从没有放在心上,即使穷困潦倒,也没有打过叔叔的家产任何主意,所谓过继关系也是名存实亡。不过陈独秀对继母谢氏却很有感情。1939年3月22日,谢氏在四川江津去世,陈独秀披麻带孝,还说:“先母之恩等于生母,心丧何止三年……酒食酬应以及为人作文作书,必待百日以后。”陈独秀是个很重感情的人,他讨厌的是那种虚与委蛇,拉拉扯扯的待人接物的态度。

失去父亲的陈独秀从小孤独放任,父爱的缺失、压抑的环境又使他变得坚韧和叛逆,自我、刚烈、桀骜成了他性格的底色。而艰难环境中的母爱、兄爱还是给他埋下温情有义的种子。从此陈独秀变成了一个在压力面前可以咬着牙勇往直前而在动情时可以号啕、顿足的男人。

他的思想觉悟自然也和他的成长经历有关,这表现为破除恶俗、解放人性、同情妇女与孩子。在1904年《恶俗篇》中,他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中国的妇女们,还是几千年前,被混账的男人拿来做玩弄的器具,这般妇女们,受了这个愚,便永远在黑暗地狱,受尽万般苦楚,一线儿亮光都没有,到如今越弄越愚,连苦恼都不晓得,相习成风,积是成非,真是大有害于世道人心啊。这样的声音比五四大规模提倡妇女解放整整早了十五年,可谓先声夺人。同时他也提出改革训蒙教育,“所谓教育小孩子,也要像栽培草木一样,不可压制拘苦了他,要叫他心中时常快乐,自己自然晓得学好。这便和草木得了春风时雨,自然生计日发,和那秋天迫害草木的霜雪,效验真是大不相同了”。

没有“父亲情结”的陈独秀始终以“新青年”自居,始终面向未来与自我追求,更重要的是他还有勇而无畏的“审父”意识,对充满“父性”特色的传统文化展开激烈批判,进行激烈与狂飙的文化运动,探索社会发展的新途径。他“破坏偶像”,“重估价值”,“提倡国家主义”,“成为终身反对派”等思想都是他“无父”意识的另外一种体现。

胡适:追随父亲的影子

和陈独秀截然相反,胡适的父亲胡铁花是胡适一生记忆深刻并为之骄傲的人。

胡适的父亲去世时,胡适才三岁多,按说并没有多少深刻具体的记忆,但是在胡适的传记与回忆中,常常不自觉地谈到父亲,谈到父亲的影响,并常掩饰不住自豪骄傲的情感。甚至有很多细节,他都想极力还原,虽未必都确实可信,但缅怀之情油然而发。

这是他对父亲去世时的记述:

这时候我只有三岁零八个月。我仿佛记得我父亲死信到家时,我母亲正在家中老屋的前堂,她坐在房门口的椅子上。她听见读信人读到我父亲的死信,身子往后一倒,连椅子倒在房门槛上。东边房门口坐的珍伯母也放声大哭起来。一时满屋都是哭声。我只觉得天地都翻覆了!我只仿佛记得这一点凄惨的情状,其余都不记得了。

但是,在他的《我的母亲的订婚》中,他这样描述“父亲”的形象:“面色紫黑,有点短须,两眼有威光,令人不敢正眼看他。”“在万里长城外住了几年,把脸晒得像包龙图一样。”这显然是其他人对父亲形象的描述,或者是看了父亲的画像想象出来的。其实胡适的父亲的确是一个身板硬朗、力气很足、面带威严、貌像包公的人。在这一点上,胡适显然没有继承父亲的貌相。

胡适还把自己的父亲认作第一个教他认字启蒙的先生,和父亲短暂相处的光阴也成为他享受一生的美好回忆。

“我小时候也很得父亲钟爱,不满三岁时,他就把教给我母亲的红纸方字教我认。父亲做教师,母亲便在旁做助教。我认的是生字,她便借此温她的熟字。他太忙时,她就是教师。我们离开台湾时,她认得了近千字,我也认得七百多字。这些方字都是我父亲亲手写的楷体,我母亲终身保存着。因为这些方块红笺上都是我们三个人最神圣的团聚生活的纪念。”

这自然可以理解,之后孤儿寡母的日子自然今非昔比。至于胡适是不是读了那么多的字,似乎大可怀疑,胡适小时候的身体并不好,他的母亲似乎也并不认字。但是,开始认字接受教育应当是没有问题的。

回到绩溪上庄村老家后,胡适念的第一本书,是“我父亲自己编的一部四言韵文,叫做《学为人诗》,他亲笔抄写给了我”。念的第二本书叫《原学》,亦四言韵文,也是胡铁花自编并书写的。胡铁花后半生公务戎马,倥偬时光,仍不忘对儿子的教育,这是他匆匆人生留下的一份珍贵的家教遗产。这对胡适后来读书、做人、做事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胡适的成长,基本上是母亲根据父亲的遗愿进行的。在《四十自述》中,胡适记载:

“我父亲在临死之前两个多月,写了几张遗嘱,我母亲和四个儿子每人各有一张,每张只有几句话。给我母亲的遗嘱上说儿(我的名字叫嗣,字音门)天资颇聪明,应该令他念书。给我的遗嘱也教我努力读书上进。这寥寥几句话在我的一生很有重大的影响。”

做一个像父亲那样的人,完成父亲的遗愿,这是胡适母亲教育胡适的基本目标。而让孩子对父亲尊重也是不容偏移的。胡适说,有一次夜凉,别人让他添加衣服,他不愿,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这句话正好被母亲听见,他被罚跪责骂。母亲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弄得胡适伤心而泣,以致害了一个多月的眼病。

这当然要提到胡适的父亲,这个叫胡铁花的人,无论做人做事都具有徽州人的很多优点,勤勉、务实、认真、有为。在求知上进中,他辗转中国各地,算是一个实干的官吏,因为很能干,本想退居的他偏偏被派往台湾做知州与统领,颇有政绩,在台湾声誉较高,后因脚气病而故。据说胡铁花为国捐躯后,光绪皇帝赐其遗孀、时年仅二十二岁的冯顺弟为三品诰命夫人。无论如何,胡铁花应该是一个德才并举、努力有为的人,是胡家的骄傲。

从为人处世看,胡适的父亲办事十分细致,处处做有心人。在他的日记中,居然详细地记载着地方官员的生辰八字。这种用心自然不难理解,这一方面是精于世故,小心谨慎,另一方面是注重细节,别有心机。这对胡适后来凡事必记、凡事上心的习惯应是有影响的。父亲多样化的爱好对后来同样具有多面手特点的胡适同样也有影响。

胡适的父亲在内心世界里是充满家国责任与内心忧患的。这在他留下的遗嘱中尽数显现,遗嘱里出现得最多的字眼是“死”,真正生于忧患,死于忧患,可谓心力交瘁,痛苦至极。胡适走的道路虽然与父亲有相当的不同,但是,关注国家命运、担当社会责任的意识却有相似之处。作为一介书生,他一直没有放下对政治的热情与参与,他像其父一样崇尚务实精神,所不同的是,他经过了一段人生磨砺与调整之后,逐步变成了一个乐观自信的人。

在胡适成长的过程中,母亲是他最爱最感恩的人。这个“无父”而聪颖的孩子如果没有母亲的管教与培育,或许会是另外一个样子。如果说,胡适闯荡江湖的本领、做事的志气与聪明更多是像父亲,那么做人的品德则更多是像母亲,胡适说:“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胡适没有想到的是,在他的晚年,他和父亲的关系,即他的父亲与台湾的关系、他小时候在台湾的短暂居住居然继续书写了胡家历史上的另外一个骄傲。

胡适意外有了一段自得的资本,那就是可以以“半个台湾人”自居,他声称父亲是“东亚第一个民主国的第一个牺牲者”。虽然实际上并不确切,但是事实上台湾本土的确借此炒作了一段时间,大有树立胡铁花为旧传统、胡适为新精神的倾向。胡适对此也是十分热衷,积极配合与参与。

1952年12月27日,胡适抵达台东县观光。12月28日,台东镇光复路更名为“铁花路”,以纪念清代本县末任州官胡铁花。不难看出地方政府打造“名人品牌”的工作已经准备就绪,胡适观光只是参加相关仪式,并商谈后续纪念筹建工作。

1953年1月12日,县文献委员会筹建纪念碑。1月27日,胡适赠本县奖学金七千元。5月21日,纪念碑落成。

有点耐人寻味的是,碑记部分,直到1963年12月才写成,这已经是纪念碑落成近十年之后,也是胡适去世后一年多了。碑文提到胡适于1962年2月因心脏病突发去世。

胡适和他的父亲以这样的方式最终永远走到了一起。

鲁迅:父亲是永远伤痛的记忆

鲁迅的父亲留给鲁迅的永远是复杂伤痛的记忆,这种复杂与伤痛影响了鲁迅的一生。

与陈独秀、胡适相比,鲁迅与父亲相处的时间最长,这个三代同堂的人家曾经过着富足安详的生活。鲁迅的家族是浙江绍兴的一个大家族,鲁迅的祖父周福清是清朝的官员,周家在周福清时代很好,鲁迅的父亲周伯宜是周福清的大儿子,读书至秀才,虽求功名不顺,但掌管着还算和美的小康之家。

所以,鲁迅得以在这种环境中无忧无虑地长大,天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培育,无论是百草园还是乡下外婆家的风情,都成为他终身难忘的记忆。周家雇了保姆、长工,但是主雇关系并没有想象的严格,所以鲁迅在他们那里接受了贫民的爱与民间教育,了解了底层生活。周家对孩子的管教也似乎并不苛刻严肃,所以鲁迅可以读读闲书,培育了读杂书的兴趣,总之,那是多么美好的童年生活。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周家的变故,鲁迅一定会走上另外一条人生道路。

但是命运有时就是这样残酷,灾难不期而至。

不过鲁迅对这段生活中父亲的记忆并不细致清晰,大约日子也很快活,父亲也爱管不管,鲁迅是能躲则躲,就怕快活得不够。周作人讲父亲“严正”,“寡言笑”,“爱喝酒”,“小孩少去亲近”,但并不厉害。这应该是可信的。

应该说鲁迅的童年并不“压抑”,倘若说感到“压抑”,其实是太过于追求自由与天性的心理造成的敏感。对于父亲,鲁迅说,“我很爱我的父亲”,“父亲怕我有出息,因此长不大,不到一岁,便领到长庆寺里去,拜了一个和尚为师了”。据周作人回忆,他父亲的愿望之一是两个孩子一个到东方留学、一个到西方留学,鲁迅出门求学是否有遵从父嘱的意思,已经不可考,但是周氏兄弟两个人出国留学倒是事实。

总之,这样的日子如果继续,该是多么美好。但是天不遂人愿。这也就不难理解,周家变故为什么不仅彻底改变了鲁迅的人生,也彻底改变了他的性格。

周家的变故是由周福清考试贿赂案引发的,这也活该周家倒霉,找了一个不会办事的伙计。但是问题的结果十分严重,周家面临斩首、抄家等刑罚。为了疏通关节,周家变卖资产,给官府层层送礼,几经波折,周福清才由死刑变为“监候斩”,也就是说,周福清的命可以暂时保住,但每年行刑的时候他仍有被处斩的危险。于是家里人为保全他的性命,每年都要用大量的钱财去送礼,贿赂官员。周家人也是东躲,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周家在持续多年的折腾中,元气大伤,遂由小康转入了困顿。

祸不单行,整日借酒消愁、脾气暴躁的父亲又卧病不起。鲁迅,一个曾经无忧无虑的公子哥,作为家中长子,没有任何替代地走上了“代父”的位置,那时,他只有十三四岁,小小年纪,每天都要奔走于药铺与当铺之间。花了无数的钱,父亲的病仍未医好,于1896年10月离开了人世。鲁迅的心灵苦痛从此终身难以磨灭。

鲁迅为此在《父亲的病》中详细记载了为父治病的前前后后,对于民间庸医、没有科学依据的中医偏方以及民间带有迷信色彩的封建活动做了深恶痛绝的描述与贬斥。他一直觉得父亲如果能得到合理治疗的话,绝不会三十多岁就撒手人寰。他对自己无意中充当了对父催命的人深深内疚。他在文章最后写道:

“父亲!!”我还叫他,一直到他咽了气。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

父亲的死对鲁迅直接的影响至少有三方面。

第一,就是他成了周家的顶梁柱。家有寡母,下有弟妹,日子越过越艰难,世态炎凉,虽难以离舍,还是决定“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鲁迅的母亲鲁瑞看到鲁迅去意已决,就为儿子筹集了八元川资,送鲁迅进了江南水师学堂,其时鲁迅刚好十八岁。从此以后,鲁迅还是很认真地履行“孝子”、“长兄为父”的“家长”职责,先是培养弟弟周作人,带着一块儿外出读书求学,及至周作人找工作都是鲁迅一手安排。其次是安家落户,移居北平,将家中老宅卖掉,在北平购置了一套大宅院,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八道湾”,将一家人全部接到了京城,真正过上了天伦之乐的“大家庭”生活。我想他对旧式婚姻的接受,除了不敢有任何伤害家人尤其是母亲的心的原因之外,还是努力想保持一个“家长”的风范。总之,即使周氏兄弟后来失和,鲁迅基本上还是极力在为家庭做很多事情,可谓尽心尽力。没有办法,谁让他没有爹,谁让他是老大呢?他除了供着一份公职,业余做点自己的爱好,剩下的就是怎么把家维持好,及至移居北京,他已经四十岁,耗去了人生的大半还多。

第二,在鲁迅的成长中,家庭变故与丧父之痛,巨大的生活落差与心理落差还是对鲁迅的精神造成了极大危机。这个本来就富有天性、感觉敏锐的人,不得不首先面临一系列“自我”调整与疗救的问题。及至他从日本回来,有了正式工作之前,他不断改换学校与专业:“水师学堂”、“矿路学堂”、“东京弘文学院”、“仙台医专”,从表面看,这是在人生道路上寻寻觅觅,而实际上是漫无头绪的心态所致,尤其是他学过一段时间的医学,和他对父亲疾病与死亡的深刻记忆有直接的关系。1904年6月,鲁迅的祖父去世,那个暑假他的心情再次受到打击与触动,8月份他就到了仙台――他想当一名医生!不过,鲁迅的真正兴趣还在文艺与人文,这与其说是爱好,不如说是解决自身精神危机的内在需要。

第三,鲁迅的创作以后依然始终与这段人生的“记忆”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文学对于鲁迅是对心灵隐痛的抚慰与生命孤独的救赎。试看,在他的作品中,故乡、童年、孤独、疾病与死亡、灰色人群与暗淡人生……构成其创作的话语资源与情感底色,绕来绕去就是走不出去。其中对父亲复杂的情感记忆构成了他认识这个世界的不同角度。而鲁迅的思想同样也是从自身苦痛出发,从个人记忆与经验到家庭问题与社会问题再到文化思考与生命拷问,均具有内在密切的情感关系与逻辑关系。

我的母亲胡适教案范文第4篇

我在上胡适的《我的母亲》一课时,当学完母亲的几件事后,我让学生思考:试对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式作一点评论。(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激情燃烧,争着回答。)

生1: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 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

生2:作者的母亲是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

生3:作者的母亲是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活。

师:我们同学都能从中看到了作者母亲的好的品质。还有其他的看法吗?

生4:作者的母亲是传统的旧社会“母亲形象”的代表,她教会了我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在学习上勤奋、守时和做人上能反省吾身……这些美好品德即使是在今天仍有教育价值。(很多学生为之惊叹)

生5:作者的母亲是一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人。

师:何以见得?

生5:她扼杀了作者的音乐和绘画的爱好。 (教室掌声四起)

师:这位两同学能另辟蹊径,看到作者母亲身上的“不足”以及她身上的品质的现实意义,并且言之有理,说明对文章有一定深度的理解,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看法吗?

(学生看书思考或小声讨论。)

生6:作者的母亲是不懂得追求爱情幸福的人。(教室顿时一阵笑声)文中不是写“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岳母。”吗?

师:这位同学很认真看书,并积极开动脑筋。但是你们想过造成她这样的原因吗?

(一分钟后)

生7:这是由于封建社会“三从四德”给她造成那样,历史书中有。

生8:她生活在封建社会中,从小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教育观、爱情观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教室响起热烈的掌声)

师:这两位同学说得很好,能联系学过的知识。以后我们分析人物,要紧扣历史背景理解人物,这才是最好的方法。要不我们就会理解错。

教学中的精彩往往源于课堂的互动,它往往让学生充满快乐的思考,伴随着喜悦的感悟,彰显着多姿多彩的个性,这就是课堂的亮丽。

一天我分析《范进中举》的人物,正讲得起劲,由于是早上第四节课了,学生的精神都集中不起来,懒洋洋的,还发现有几位学生正在给文中人物画画。于是,我灵机一动,让学生根据文中描写的内容,比赛画《范进中举图》,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一听马上来了精神,便一边纷纷拿出笔和纸,一边翻看课文,寻找自己要画的内容。课堂霎时活跃起来,同学为了寻找到自己要画的内容,也自觉看书了。他们找好了以后便开始画画,有的学生把张绅士画得尖嘴猴腮,把胡屠户画得凶神恶煞,有的学生把范进画得滑稽可笑,把小市民画得趋炎附势,等等。十多分钟后,我看大家基本画完,虽然画得不是挺逼真,但是大家对自己的作品还是很满意。于是我让学生告诉大家自己的画,与文中那些描写内容有关。学生便纷纷抢着说自己的画相关的课文内容。

学生此时已是兴奋不已,我突然想不如再让学生表演,效果会更好,于是让学生根据文中内容表演范进的“笑”、体验胡屠户的“手”。开始学生把握不到要领,不太敢放开去表演。于是我便引导他们看书体会,结果不用老师多费口舌,学生就能根据课文内容表演得栩栩如生。这样学生对封建科举的腐朽本质以及给民众的思想毒害有了更深刻认识。更为可贵的是,每一个学生都乐于参与各项活动。教师不仅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更是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提供学生“表演”的舞台,让语文课堂高潮迭起、多彩多姿。

我的母亲胡适教案范文第5篇

有了爱情难做主

2008年元旦前的一天,林华思索良久,还是拨通了母亲王燕的电话:“妈,我想领佩佩回家让您见见,她确实是个很好的女孩,我很爱她……”“妈不是跟你说过了么,不要再跟她来往了,她配不上你……”林华无奈地拿着话筒,心情很沉重……

林华16岁那年,父母离婚,他跟了母亲。王燕没有再婚,一心一意培养儿子,母子俩相依为命。1995年,王燕所在的机电公司重组,她下岗了。为了生计,她跟人合伙开了一家机电配件门市部,常常忙至深夜。林华体谅母亲的艰辛,学习十分用功,他不止一次在心里暗暗发誓:将来一定要好好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林华的懂事,也成了母亲王燕唯一的希望和寄托。

1996年7月,高考成绩优异的林华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入学后,在一次联谊会上,他结识了城建学院的叶莉莎。两颗青春悸动的心走到一起。活泼可爱的叶莉莎如一缕初春的阳光,照亮了林华压抑、灰暗的成长岁月,林华变得开朗了……

困将大量的精力用在恋爱上,大三结束的时候,林华没有如往常一样拿到奖学金。暑假里,王燕觉察到儿子轻微的变化,还没来得及追问,林华就兴致勃勃地向母亲描绘了叶莉莎的可爱和美丽。王燕红肿着双眼说:“华儿,妈累点苦点不要紧,马上你就大四了,明年就要找工作,这时候千万不能分心啊!”看到母亲憔,牢的面容、早生的白发,林华勉强点了点头。他主动减少了跟叶莉莎见面的次数,将所有精力投入到学习中,2000年1月的考试,林华再次拿到奖学金。叶莉莎明显感觉到了林华对自己的冷淡,主动提出了分手。7月,林华来到杭州,踏入工作岗位,埋头工作,紧锁心扉。

2006年7月,林华在网上结识了一个名叫胡佩佩的女孩。一开始,胡佩佩只是不时地向林华请教一些关于电脑方面的知识,后来听说林华毕业于名牌大学,对他十分钦佩。当胡佩佩知道林华初恋未果的原因后,她发过来一个握紧拳头加油的QQ表情,说:“你应该为自己而活,不应该为你母亲而活。毕竟,你的爱情你做主!”这话像一根针,让林华感到一种清醒的痛,更觉得胡佩佩是知己,她洞悉了自己内心深处一直渴望却不敢去触碰的秘密。很快,胡佩佩的善解人意和温柔体贴让他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眷恋。

一年之后,两人成了恋人。有一次,林华满脸幸福地向母亲说起了胡佩佩。听说儿子有了意中人,王燕也很高兴,可当得知儿子的女友是个中专生时,她当即表示不赞同,但这 次林华却没有放弃。

携爱私奔多少无奈

2008年元旦,林华带胡佩佩回了建德老家。当天晚上送胡佩佩到旅馆后,王燕便对林华说:“华儿,你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生,怎么找这样一个女朋友?学历低,又是农村的,今后怎么来往?”林华着急地说道:“妈,你不了解佩佩!”林华还要解释什么,王燕快步走进自己房间,重重地关上了房门。

眼见儿子非但没有像往常一样对自己言听计从,反而继续和胡佩佩来往,一种儿大不由娘的失落感浸满了王燕的心。4月中旬,王燕将店转给了合伙人,自己搬到杭州跟儿子一起住,并提议:“妈手里也有些存款,要不我们在杭州买个房子吧,反正你结婚时都要买的。”母亲主动提起“结婚”的话题,林华不禁狂喜。接下来的日子,王燕多次跟儿子去看房。有几次林华想给胡佩佩打电话,邀她一起过来,却都被母亲制止:“事情定了再给她说吧,也让她有个惊喜。”林华感激得直点头。

两个月后,王燕看中了位于莫干山路附近和睦新村小区的一套两居室住房,并催着儿子早点把房子定下来。可林华犹豫不决。因为这个小区距离胡佩佩上班的下沙特别远,上下班极不方便。这天,胡佩佩到家呈来吃晚饭,工燕借故支走儿子,对胡佩佩透露买房的事:“林华有个大学同学叫叶莉莎,他一直很爱她,等了她很多年。现在叶莉莎要来杭州了,所以催着我买房子……”

吃完饭,在回去的路上,胡佩佩铁青着脸问林华买房的事,林华百口莫辩,胡佩佩一怒之下提出了分手。林华急了,说:“只要你愿意,我们随时都可以结婚。我们还可以离开杭州,离开我妈……”

林华说他同学李永在云南开了一家公司,生意做得不错,最近一直给他电话邀他过去。两个人当即决定,摆脱母亲的纠缠,一起私奔到云南,待生米做成熟饭再回来。

7月3日,林华向公司递交了辞呈,连离职手续都没办,回家对五燕说要到外地出差,就这样离开了家。晚上11点半左右,林华与胡佩佩乘飞机到达了昆明。李永将他们带到福兴路上的一个小区,直到进了门林华才清醒过来,自己跟女友陷入了一个由四五十人组成的某保健品传销组织。

胡佩佩开始抱怨林华不该贸然行事,林华也后悔连连,两人被困达三个月。2008年国庆节前,该传销组织被人举报,警方过来搜查,闻讯,传销人员一哄而散。林华和胡佩佩不明情况,也跟着人流冲了出来。精神不振的胡佩佩在过马路时,被一辆疾驰而过的摩托车撞得昏倒在地,肇事司机逃逸。

在路人的帮助下,林华将胡佩佩送到就近的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此时,林华才和母亲取得了联系。王燕和胡佩佩的父母当即赶到昆明。经过检查,胡佩佩并无大碍,但得知事情经过,胡佩佩的父母也开始悄悄劝说女儿不要再跟林华来往。一周后,胡佩佩康复出院,两家人返回杭州。出了机场,胡佩佩拒绝跟林华母子坐同一部的士,种强烈的不安浮上林华的心头。

落魄人怨恨母亲

儿子回到身边,又和胡佩佩闹了别扭,仿佛之前的事没发生过,王燕兴高采烈地做了丰盛的晚饭。晚上,母子二人在灯下相对而坐,面对满桌可口的菜肴,王燕像小时候一样摸着林华的脑袋说:“华儿,只要你在妈妈身边,妈妈就能感受到幸福……”望着母亲那慈爱的脸庞,林华心里五昧杂陈。

两天后,胡佩佩向林华提出了分手:“林华,经历了这么多事,我觉得跟你在一起很累。就像你妈妈说的,我们本就不是一路人,所以为了彼此的幸福,我们还是分开吧!”林华失声痛哭。

调整了一段时间后,林华开始找工作。然而,时逢全球金融危机,计算机行业大幅度裁员,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工作的事没有任何进展。整天无所事事的他情绪越来越低落。工燕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四处托亲戚朋友帮儿子找工作。

直到2009年春节后,林华才在建德一家科技公司找到了一份程序员的工作,成为了一名软件工程师。进入公司以后,林华常常魂不守舍,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五一过后,一次编辑软件的时候,林华竟写错了一组十分重要的代码,导致公司直接损失25万元,于是被公司开除!

林华面无表情地回到了家,整日足不出户。周围的流言飞语也渐渐多了起来,那些原本将他当做榜样教导自己孩子好好学习的邻居们,看他的眼神都变得不屑和同情。有一次他在楼下坐着抽烟,听到几个邻居窃窃私语道:“上大学有什么用,林华还是名牌大学毕业的,现在既失恋又失业的,还要靠老妈养着……”林华当场将烟头扔到了他们身上,破口大骂起来。这件事后,有人说林华精神出了问题。

生活好像坠入了无边的黑洞,林华的恨意渐渐在心中萌生:他觉得这一切都是母亲造成的。为了摆脱母亲的束缚,2009年12月,林华提出去杭州找工作。王燕既不放心儿子一人出门,又担心没有人照顾他的生活,坚持要陪着林华去杭州,并暂住在了林华表妹位子清泰南苑的家中。这让林华更加烦躁。

在杭州,一个多月过去了,林华还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他有些倦怠了,渐渐地也不肯再去人才市场投递简历,整天躺在亲戚家睡大觉。王燕看下下去了,痛心疾首地对他说:“你现在怏成一个废人了!”林华火了,吼道:“我变成这样都是你害的 佩佩离开了我,我工作也没有了,一个人还有啥意思’”王燕见儿子这样对待自己,哭喊道:“佩佩,佩佩,还是佩佩,我养你这样一个儿子,真是不如喂狗。”林华颓然地望着母亲,发现她竟如此陌生。

2010年1月1日,林华又睡到太阳高升才起床,王燕给他做好早饭后,说:“我下楼转一下,等下就回。”林华吃过早饭后就开始在房间里玩电脑游戏。一直到中午12点钟,肚子饿了,才给王燕打电话叫她回家做饭。王燕接到电话后马上赶回了家。林华肚子饿得咕咕叫,很不耐烦地说道:“你去哪里了?你不是说下楼转一下就回吗?你明明知道我这几天肠胃不好,还这么晚才回来做饭!”

王燕马上走进厨房开始做饭。林华跟了进来,看到她在煮面条,便吼道:我不想吃这个!都怪你出去玩这么晚才回来,没时间做饭,就煮面条!”王燕解释说:“我哪有心情出去玩啊!我去了人才市场,想帮你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工作,回来的路上经过超市,就进去买了点菜,这才回来晚了。”谁知,林华一听到这话,立刻一手打翻王燕手里握着的面条,怒骂道:“谁要你去人才市场帮我找工作?”说罢,他情绪越来越激动:“你把我逼到今天这个地步,还想怎样?”

见儿子对自己大吼大叫,王燕也激动起来了:“我为了你一辈子都搭进去了,你还要妈妈怎样?”母子两人发生激烈的争吵。林华一怒之下,抬手狠狠地给了母亲一个巴掌,王燕愕然了,气得大哭:“你这个畜生,好,我走,我这就回去,你去找你喜欢的女人去吧……”说罢要去收拾东西。

林华见状,连忙从厨房的刀架上抽出一把尖刀,阻止母亲出门,王燕更加气愤,情绪失控地扑向林华,两人扭打起来,混乱中,林华将尖刀捅进了母亲的胸膛

看着倒在血泊中的母亲,林华号啕大哭起来,立刻拿手机先打120急救电话,接着又打110电话。在等待的过程中,看着母亲的血越流越多,呼吸越来越微弱,林华完全崩溃了,他突然拿起刀对着自己的手腕割了下去,当他割第二刀时,被赶来的民警阻止。经过抢救,王燕最终因主动脉、心脏及肝脏破裂,失血过多而死亡。

1月25日,林华田涉嫌故意杀人罪被逮捕,被关押在杭州市看守所。5月27日,杭州市人民检察院指控林华犯故意杀人罪,向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该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