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农心得体会(精选5篇)

  • 支农心得体会(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二是“走”——走基层进乡村,践行群众路线要求。举行一次以“贴近群众转作风,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为主要内容,以走入农村、走访农户、走进田间地头为主要形式的主题党日活动,向农民群众学习,在基层接受教育,提高对党的群众…

支农心得体会(精选5篇)

支农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根据中央部署和部党组的要求, 农业司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农业司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在把握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不折不扣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抓住“三农”工作特点,创新活动方式,精心谋划和实施好“自选动作”,将三个环节的活动内容细化为“学、走、评、改”四个步骤。

一是“学”——学习理论交流体会,把握群众路线实质。采取党员自学、党小组讨论、集中学习、座谈研讨、撰写心得等多种形式,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十报告、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等材料,鼓励党员干部撰写学习体会,参与座谈讨论,积极投稿交流。

二是“走”——走基层进乡村,践行群众路线要求。举行一次以“贴近群众转作风,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为主要内容,以走入农村、走访农户、走进田间地头为主要形式的主题党日活动,向农民群众学习,在基层接受教育,提高对党的群众路线和“中国梦”的认识。结合两会建议提案办理工作,赴地方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基层同志进行调研座谈,面对面沟通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与建议。围绕司里重点研究课题,把课题研究与教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基层调研,进一步研究完善财政支农政策。

三是“评”——评议“”,查摆问题剖析根源。紧紧围绕“”问题,有针对性地向农口部门财务司局及粮食主产省区财政厅征求意见,了解他们对我司作风建设、廉洁自律、完善支农政策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征求全司党员干部对司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意见。开展多种形式的谈心活动,司级和处级干部对照为民务实清廉要求,查摆自身“”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党性分析和自我剖析,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支农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在支教过程中,我了解到村子里小孩上学很不方便,条件艰苦,但父母都很支持孩子上学念书,尽一切可能的满足孩子上学的条件。大古坪村今年有4名初三学生均成功考取高中,但在我辅导他们的功课时,我发现他们的知识底子很薄,知识面窄,书上最近本的知识都是一知半解的。而且我感觉到,在他们乡上学没有适当的竞争,使得他们很容易满足现状,就像他们4个,有3个对于现在的学习状态很满足。出现这种情况我认为有以下三种原因:

1、教育水平。当地教师水平不高或教学态度不认真,不能给学生拓宽知识面,课本上的知识不能完全的给学生讲透。

2、学习环境。当地学生的学习环境没有像我们念书时那种大的竞争性,学生的潜力不能完全或者根本没有挖掘出来。学校没有配套的辅助设施去拓宽和加深学生知识面,学校周边的环境也未能带给学生知识储备量的增加和对于知识的渴求。

3、学生自身。在支教中,我发现学生并没有利用他们可以利用的资源去了解他们应该知道与掌握的知识,而是追星、追时尚。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刚考上高中的一位学生在我们没能说出他本子上诸多明星的名字时,他很理所当然的说了一句;“你们out了。”而当我们辅导他的功课时,理应他知道的知识他却不知道。

我个人认为,依大古坪村父母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我觉得他们村完全可以集资在村委会办一个科普报刊区,向孩子们提供最新、最广的知识。孩子们每周只回家一次,村委会完全可以承担和支付这个费用。

再者家长尽可能的创造条件,让孩子们多接触外面的世界,尽力拓展孩子的知识面,这对于孩子的学习心态的转变或许是一个好机会,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支农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会支持;农村;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0-0054-02

一、问题提出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所感受到的来自其所在的社会网络成员的关心、尊重和重视的一种行为或信息,它不仅可以缓冲生活压力的消极影响,还可以促进个体的社会适应和身心健康[1]。Weiss(1974)发现了个体社会支持和幸福感的关系[2]。Meehan等人证明了社会支持与个体的积极情感之间的关系[3]。另外,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在青少年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2]。Barone等(1991)发现了中学生到大学生转变之中,社会支持对其适应新环境的影响[4]。

但纵观已有的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大多数研究集中于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对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的研究还存在着缺失。因此,本研究希望通过调查农村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的调查研究,揭示农村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的现状。

二、方法

(一)被试

随机选取粤东地区农村的4所中学进行PACT量表发放,共发放问卷700份,有效回收问卷617份。其中农村男青少年298人,农村女青少年319人。

(二)研究工具

采用的《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由叶悦妹、戴晓阳等编制,该量表以肖水源的社会支持模型理论为基础。量表内容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3个维度,共17个条目,三个维度cronbach’a系数分别为0.876、0.806、0.811,该量表总cronbach’a系数为0.912。采用五点计分法,从“不符合”到“符合”记1-5分。总分越高,说明社会支持越高。

(三)数据处理

使用SPSS17.0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为了考察各因素得分与社会总支持得分的关系,将各因素的得分均值与每题得分均值比较。结果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山区农村青少年社会支持水平不高,每题的平均分只有3.93(满分5分),且社会支持的各个下属因素得分均值与社会支持得分均值存在统计学意义(P

为进一步考察性别因素对社会支持及其下属各因素的影响,对青少年社会支持及其下属各因素得分作统计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如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农村男、女青少年在社会支持得分上存在统计学意义(P

四、讨论

(一)农村青少年社会支持总体水平不高的原因

农村青少年社会支持总体水平不高,每题的平均分只有3.93,且社会支持与社会支持各下属因素的得分均值都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主观支持与支持利用度的每题均值都低于社会支持的每题均值,而客观支持的每题均值则高于社会支持的每题均值。表明虽然农村青少年接受到的客观的、实际的支持较多,但他们对他们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感体验并不高且不善于利用各种社会支持。这与刘广珠的调查结果相一致[5]。农村地区的人较为质朴,社会凝聚力比较强,人际关系也比较融洽,因而农村青少年所接收到的实际支持较多。但由于青少年缺乏利用社会支持的意识也没有意识到社会支持的价值,使得他们对社会支持的利用不多。另外,青少年正处于“断乳期”,生理的快速发育使他们产生成人感。他们渴望被当作成人看待,而父母则仍把他们当成小孩子,这使得他们对他们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感体验不高,从而影响到青少年的社会支持水平。

(二)农村男青少年与农村女青少年社会支持各下属因素得分情况的比较与分析

在社会支持总分上,农村男青少年每题平均分为4.03分,处于“有点符合”水平;而农村女青少年每题平均分为3.84分,两者的得分存在极显著差异,且农村男青少年的得分高于农村女青少年的得分。表明农村男青少年的社会支持水平高于农村女青少年。这与Wellman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6]。又由于粤东农村重男轻女的观念根深蒂固,这导致农村男青少年所获得来自父母和长辈等的支持比农村女青少年多。另外,农村男青少年喜欢到处玩耍,广交朋友,使得他们社会支持网络成员比农村女青少年多,导致农村男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网络规模比农村女青少年大。所以男青少年比女青少年的社会支持水平高。

具体来讲,在主观支持这个因素上,农村青少年的得分不高,总体每题平均分为3.88分。其中男青少年每题平均分为3.94分,女青少年每题平均分为3.82分,两者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农村男青少年的得分高于农村女青少年的得分。表明农村青少年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感体验并不高,且存在性别差异;在客观支持这个因素上,农村青少年的得分较高,总体每题平均分为4.13分,处于“有点符合”水平。其中男青少年每题平均分为4.19分,女青少年每题平均分为4.07分,两者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农村男青少年的得分高于农村女青少年的得分。表明农村青少年受到的来自客观的、实际的支持较多,且男青少年受到的客观支持多于女青少年。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父母对女青少年的管教较为严格,而对男青少年则采取“放养”的方式,因而女青少年在社会中被支持的情感体验低于男青少年。另外,由于家庭经济等原因,女青少年经常留在家里帮忙做家务,很少出去结交朋友,使得她们的社会支持网络比男青少年小,因而所接受到的客观支持也较少。而在支持利用度这个因素上,农村青少年的得分较高,总体每题平均分为3.79分。其中男青少年每题平均分为3.94分,女青少年每题平均分为3.79分,两者的得分存在极显著差异,男青少年的得分高于女青少年的得分。表明农村青少年对各种社会支持的主动利用较少,且存在性别差异。农村男青少年比农村女青少年更能主动的利用其获得的社会支持。这一研究结果与陈耕春的研究结果一致[7]。由于家庭教育的影响,农村女青少年性格较为委婉,而农村男青少年更为主动和直接,因而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他们能够直接充分地利用身边的资源。另外,由于农村男青少年比农村女青少年更好动,喜欢参加各种活动,这有助于他们学到主动地寻求帮助的技巧,所以农村男青少年比农村女青少年更能主动的利用各种社会支持。

五、结论

农村青少年社会支持总体水平不高;在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三个因素上,农村男青少年的社会支持水平均高于农村女青少年。

参考文献:

[1]李文道,邹泓,赵霞.初中生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3).

[2]张羽,邢占军.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7(6).

[3]Meehan,M.P.,Durlak,J.A.,& Bryant,F.B.The relat ionship of social support to perceived control and subjective mental health in adolescents[J].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993(21):49-55.

[4]程虹娟,张春和,龚永辉.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研究综述[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5]刘广珠.77名大学生获得社会支持情况的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3).

支农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认知心理;就业情绪心理;社会支持心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4-0249-03

如果农村生源大学生们因为出身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就业轨迹;如果农村生源大学生们因为生源地不同,而成为同学口中的“凤凰男”、“矮丑挫”,在求职市场遭遇冷遇;如果农村生源大学生们因为家乡那低矮的茅草房和面朝黄土的父母,而体会着骄傲与低鄙的落差;如果农村生源大学生们因为机会和资源分布的不均,丧失向上流动的勇气和梦想,那么我们的大学教育无疑是没有完成民族赋予的使命。我们在为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创造公平的教育和就业环境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农村和城镇大学生在就业心理方面的差异,对处于相对弱势的农村生源大学生予以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指导与支持,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一、研究方法

目前,学者们普遍认为,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是指大学生在考虑就业问题,为获得职业做准备及在寻求职业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现象。基于此,本研究从认知心理、情绪心理、社会支持心理三个维度描述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心理。

本研究于2012年在上海3所高校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25份,有效问卷率90%。其中农村生源大学生118人,城镇生源大学生107人。①所用问卷为自编测验,共有64个题目,其中8—48题调查认知心理,49—58题调查情绪心理,59—64题调查社会支持心理。调查认知心理的题目参考了刘春雷2010年于博士学位论文《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编制的问卷[1]。调查情绪心理的题目参考了Spielberger于1977年编制、1983年修订的焦虑状态——质问卷中的题目[2]。社会支持心理的题目参考肖水源1986—1993年设计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②

二、就业认知心理

(一)影响求职因素的认知

研究发现,农村生源大学生和城镇生源大学生对职业的认知大体相似,但在薪水福利等具有重要辨识意义的变量上存在差异。

农村生源大学生认为对于一份工作而言,③薪水福利、未来发展、工作内容、接受教育的机会、单位性质依次为最重要的因素。而城镇生源大学生最看重的因素依次为:未来发展、薪水福利、工作内容、单位性质、接受教育的机会。可见,农村生源大学生最重视薪水福利,城镇生源大学生最重视个人发展,农村生源大学生和城镇生源大学生对薪水福利的重视程度差异显著,P=0.04。

表1 农村生源大学生和城镇生源大学生重视的职业因素

比较检验(M±SD)①

对影响大学生求职的15个因素进行排序比较发现(表2),无论是农村生源大学生还是城镇生源大学生均认为个人能力和个人努力是影响就业的最重要因素。正如有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相对社会资本要显著得多,社会资本能否发挥积极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资本的社会地位[3]。农村生源大学生对社会关系、家庭经济条件两个表征社会资本的因素的重视程度与城镇生源大学生差异显著,P分别为0.024和0.013,农村生源大学生因社会资本相对缺失,而选择主观忽视社会关系和家庭经济条件对个人求职成功的帮助作用。

表2 影响农村生源大学生和城镇生源大学生求职的因素的

比较检验(M±SD)②

(二)自我和教育认知

在自我认知方面,农村生源大学生和城镇生源大学生对个人能力的满意度和未来的信心整体偏向满意和积极,平均分均在3分以上。可见当代大学生的自我认知整体呈现正面积极状态。同时,另外一个事实显示,农村生源大学生的自信程度显著低于城镇生源大学生,他们对于个人能力的满意度和前途的信心度均与城镇生源大学生有显著差距,P值分别为0.014和0.042。

在教育认知方面,大学生们对大学教育普遍持满意态度,平均分均在3分以上。而在对大学的就业指导工作认知方面,农村生源大学生和城镇生源大学生出现极其显著的差异,P值达到了0.009。农村生源大学生普遍对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持满意态度,平均分为3.16。与此相反的是,城镇生源大学生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满意度为2.89分,介于一般和不满意之间。由此可见,面对同样的就业指导服务,农村生源大学生更加容易得到满足,而城镇生源大学生却对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诉求。

表3 农村生源大学生和城镇生源大学生自我和教育认知的

比较检验(M±SD)③

三、就业情绪心理

就业情绪心理是指大学生在考虑就业问题,为获得职业做准备及在寻求职业过程中产生的焦虑、自卑、自负等心理体验。本研究根据Spielberger于1977年编制、1983年修订的焦虑状态——特质问卷中的题目,编制了表4所示的10个题目,整体反映大学生的就业情绪心理。

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的负面就业情绪排序均依次为:害怕没有社会关系、害怕辜负父母期望、担心失败、害怕经济压力、害怕不适应社会。正面就业情绪排序均依次为:自己有用、生活有意义、能够调整情绪、具有就业优势、不怕挫折。

农村生源大学生和城镇生源大学生的差异比较发现,农村生源大学生与城镇生源大学生对没有社会关系的害怕程度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P=0.000,农村生源大学生更害怕没有社会关系帮助就业。

表4 农村生源大学生和城镇生源大学生情绪心理的比较

检验Ⅰ(M±SD)④

为进一步比较表4所示的10个指标在情绪维度上的整体影响,本文分别求出农村生源大学生和城镇生源大学生在10个指标上总体得分的平均数,并对所得的两个样本的平均数进行差异检验。如表5所示。

本样本中农村生源大学生和城镇生源大学生的就业情绪心理平均分分别为2.9746和2.7927,说明大学生尽管有时会出现担心、抑郁等负面情绪心理,但是整体情绪却是乐观向上、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但同时数据也显示,农村生源大学生和城镇生源大学生在就业情绪心理上存在着显著差异,P=0.015,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就业情绪心理相对没有城镇生源大学生积极,农村生源大学生更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心理。

表5 农村生源大学生和城镇生源大学生情绪心理

的比较检验Ⅱ(M±SD)

四、社会支持心理

社会支持是人类社会中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不断关注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由于社会支持是一个多维度、多方面相对复杂的概念,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界定社会支持这一概念。本文侧重从社会支持的来源和利用方面研究农村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心理。

大学生社会支持来源主要为:父母、朋友、同学、老师,该四项的支持度均达到了50%以上。而学生们从党、团等官方组织和社团、宗教等非官方组织获得的帮助相对较少。可见,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来源建立在个人情感交际基础之上,对于超出个人情感覆盖的官方等组织能够获得的支持始终有限。

在来自于党、团等官方组织的帮助方面,农村生源大学生和城镇生源大学生存在极其显著差异(t=2.665,p=0.008),农村生源大学生由于家庭社会关系等资源的相对缺失,更注重建立与学校党团等官方组织之间的关系,更多地从学校等组织获得资源。

表6 农村生源大学生和城镇生源大学生遇到困难的帮助来源(%)

在社会支持的利用方面,农村生源大学生和城镇生源大学生不存在显著差异。农村生源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整体利用度为2.80,城镇生源大学生为2.84,利用度均达到中等偏上程度。①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基本结论

一方面,农村生源大学生和城镇生源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整体上沿着同样的轨迹发展:在就业认知方面,求职时他们最先考虑的是未来发展和薪水福利两个因素;他们都充分肯定代表着人力资本的个人能力和个人努力对求职的影响作用;他们对所接受的大学教育持满意态度,对个人能力充满信心,同时也相信未来的光明。在就业情绪心理方面,他们深刻感知到就业的压力,会出现害怕没有社会关系、害怕辜负父母期望、担心失败等负面情绪心理,但整体来讲他们乐观向上。在就业支持心理方面,他们更愿意从具有深厚情感基础的父母、朋友、同学、老师处获得社会支持,而非各种正式组织。

另一方面,农村生源大学生确实处于弱势,他们的就业心理与城镇生源大学生相比凸显出一些问题,同时这个群体的就业心理也存在其自身特有的规律和特点。在就业认知方面,农村生源大学生对于工资薪金重视程度偏高,对未来发展重视不足。另外,农村生源大学生一方面不愿意承认社会关系对求职的重要影响作用,一方面又非常害怕因为没有社会关系而不能顺利就业。而城镇生源大学生就既肯定社会关系对求职的帮助作用,又能够对是否具有社会关系持相对坦然的态度。在情绪心理上,尽管农村生源大学生整体是积极向上的,但相比城镇生源大学生他们更容易出现害怕、抑郁、沮丧等消极情感体验。在社会支持心理方面,农村生源大学生可利用社会关系较少,从而对官方组织的依赖性更强。

(二)建议

基于以上的分析,本研究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帮助农村生源大学生树立更加健康的就业心理,以实现该群体的顺利就业。

1.加强农村生源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要对农村生源大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辅导,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就业信心,培养积极而平和的心态。具体包括以下措施:帮助毕业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帮助他们做好心理调试,敢于面对各种困难与失败,树立信心,勇敢去争取适合自己的就业机会。

2.为农村生源大学生提供切实的就业指导与帮助。建立技能培训救助基金,对农村大学生在读书期间参加各种就业技能培训进行资助,鼓励大学生掌握就业技能,考取技能证书。同时,建立贫困大学生求职救助基金,对于经济困难毕业生提供一定的资助,报销大学生在择业时的各种必要支出,保障农村大学生求职时有必要的经济能力。此外,还应完善现有的大学生创业帮扶制度,为农村大学生自主创业、个性发展提供更完善、更贴心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刘春雷.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长春:吉林大学,2010.

支农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同志们:

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各位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道就新形势下的村级组织建设进行探讨。

我今天主要就:(1)农村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2)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建设;(3)向刘银昌、孙开林等模范村党支部书记学习什么;(4)如何当好村党支部书记;(5)村委会党支部建设三大问题;(6)选派村党支部书记的利与弊;(7)以法治方式管理农村事务等7个方面和大家进行一些交流和探讨。不对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农村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详见《农村基层干部实用读本》299-302页、神组通[2004]4号文件)

二、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建设

(详见《农村基层干部实用读本》312-314页)

三、向刘银昌、孙开林等模范村党支部书记学习什么

(详见《农村基层干部实用读本》314-3316页、《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典型案例选编》)

四、如何当好村党支部书记

(详见《农村基层干部实用读本》316-317页)

五、村委会党支部建设三大问题

村委会党支部是我党在农村最基层的组织,加强村委会党支部建设,是我党固本强基工程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农村正处于一个体制和社会的转型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村民自治组织的建立,村委会党支部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出现能力、威信和体制的三大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村委会党支部驾驭农村工作的能力问题

目前,农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都集中在村一级,但党支部的能力不适应形成很大的反差,具体表现为“四弱”:社会治理能力弱;发展经济能力弱、解决困难能力弱;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弱。其主要原因是农村是我国社会结构中的人才弱势地带,农村党员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缺乏专业知识。所以,虽然农村大多数党员政治素质都较好,主观上都想做好工作。但这种文化水平和年龄结构客观上适应不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复杂局面,往往是老一套办法解决不了问题,新的办法又拿不出。农村党员的能力决定党支部的战斗力,党支部的战斗力决定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农村党员能力的弱化,导致村委会党支部驾驭农村工作能力弱化。这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从村委会党支部的现状分析,提高其执政能力的核心是人才问题。解决的思路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对现有党员尤其是班子成员实施教育工程。提高党员素质,结合农村实际,着重对党员进行有关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培训教育。这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必须长抓不懈。二是与时俱进,以改革的精神对党员尤其是班子成员逐步进行战略性的结构调整。首先改变农村党员的单一农民身份结构,从农村社会各阶层的优秀分子中大胆发展新党员。其次是加大在农村知识青年中发展党员的力度。再其次是从机关选派优秀的年轻干部到村委会支部任职锻炼。

2、村委会党支部在农民中的威信问题

目前的村委会党支部普遍存在着面对群众的信任危机,威信降低。具体表现为“三不”:讲话群众不听,许诺群众不信,指挥群众不从,这种现象在经济落后村和边远村更为严重。这些问题产生的现实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少数支部党员,侵犯群众利益;二是一些农村的封建势力和宗族势力的影响;三是农村分户经营制的实施,党支部丧失了对农村生产资料的直接配置权。同时由于集体经济薄弱,无法给农民看得见的利益和实惠。甚至连农民遇到的危难问题也无力给予救助。因而导致党支部领导普遍感到:“办事无实力(无钱),讲话无牙力(无号召力)。”

农村党支部的威信弱化问题,其本质是民心问题,是党的领导在农村的群众基础问题。正如同志所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因此党支部建设,一定要明确“围绕民心,狠抓中心”的思路。“围绕民心”:就是要落实总书记提出的“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农村党支部建设要注意解决好以下3个问题。一是要为群众多办实事,多干好事,多解难,多服务;二是要树立“三心”,即办事有公心,工作有责任心,精神上有信心;三是要规范村务管理。对集体收支、土地征租、工程建设等关系到群众利益的大事,一定要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公开化、民主化。“狠抓中心”:就是要落实科学发展观,狠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结合农村实际发展经济,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使村委会党支部有经济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3、村委会党支部实施领导的体制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管理体制发生了两个重大变革:一是由生产队的集体管理体制变革为农户经营分田到户责任制;二是由生产大队的党政合一领导体制变为村民委员会——村民自治组织和村党支部领导责任制。规定,村党组织“领导本地区的工作,支持和保障行政组织、经济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充分行使职权”。199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委会是村民的自治组织,按村民自治原则实行民主选举和村务自治。这就客观上在体制中产生了“领导”与“自治”的矛盾,村委会党支部建设面临着如何处理好党的核心作用和村民自治关系的新挑战。这种体制的矛盾使村党支部的领导工作出现了两大问题:一是领导不直接,时有架空。二是活动无经费。党建活动需要经费,没有合法的经济来源,有的地方甚至拖欠支书和委员的工资。因此,这个体制矛盾不解决,会直接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动摇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使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在农村的落实失去体制保证和支撑。

从目前基层的现实出发,总的思路是应逐步实行党支部村委会统一化领导。具体应采取三条主要对策:一是实行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交叉任职。这是近几年来各地普遍采用的经实践证明是成功的模式,要坚定不移地加以完善和实施;二是积极吸收非党员的村委会成员入党,并在条件成熟时调整兼职党支部委员,逐步过渡到支书和主任交叉任职的一元化领导;三是加大对村委会党支部建设的投入,提高其竞争能力。区镇两极党委要改变只重经济发展投入不重党建投入的倾向,认真解决党建经费的合法来源。对落后农村尤其是目前无法实施交叉任职的村党支部要给予经费的特殊支持,提高党支部在村委民主选举中的竞争力,通过竞选获胜,从而实施交叉任职一元化领导。

六、选派村党支部书记的利与弊

近几年来,林区党委陆续选派了一批机关年轻干部到村任职。这一做法的起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上级党组织培养优秀青年干部的实际需要。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任职锻炼,是我们党培养干部的一个传统,具有基层工作经验成为优秀青年干部成长的重要环节。作为本来就是基层的县、乡镇机关和单位来说,其基层单位也就只有村一级组织了。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任职锻炼,为区直部门和乡镇的机关干部下基层锻炼提供一个舞台。

二是村党支部后继乏人的现实选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农村优秀人才都纷纷外出打工,入党积极分子很难培养;由于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干部报酬低,村里现有的党员缺乏工作热情,有的村长期不发展党员,党员年龄严重老化,政策法制素质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不适合新形势要求,挑选能够胜任村党支部书记的人的难度越来越大,使在“少数老年党员中选人”的问题较为突出,即使没有合适的人选,也要“瘸子里面挑将军”,甚至干脆一人长期担任。这样的村党支部工作几年下来,工作平平,不见起色,农村落后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意见较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林区党委决定逐步考虑推行选派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做法。

实行村党支部书记选派,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个新事物,还在探索之中。从我们的工作实践上看,这种做法是有利也有弊。

从利的方面来看,主要表现在:

第一,它在客观上强化了年轻干部到基层或艰苦复杂环境经受锻炼成长的意识。

第二,能够暂时解决村级组织“有人办事”的问题。

从弊的方面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村党支部后继乏人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下派的村党支部书记们一般任期都在二、三年左右,使这些“村支部书记们”在村里呆不长,村里毕竟只是区、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干部的暂时“锻炼点”,到期很少继续留任的,导致村党支部书记人员更迭频繁,不利于村里工作的长期性、稳定性和连续性。

第二,将村党支部书记由选举变成上级党组织选派,有悖于发展党内民主的要求。选派村党支部书记,实际上取消了党员大会对村党支部书记的选举程序,而第29条规定:党的支部委员会(当然包括村党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

第三,选派村党支部书记的做法,使基层党内民主落后于社会民主。在我国广大的农村,早已实行了村民自治。在村委会主任实行村民直选的情况下,村党支部书记却由上级党组织选派,可能导致村党支部和村委员会之间的民意支持基础的距离拉大,由此产生的村党支部和村委员会之间矛盾更难解决。通过发展党内民主促进社会民主的设想也就难以实现。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村委会直选为基础,而不是形成“两张皮”。乡镇党组织应当通过实践培养一批扎根于农村和农民群众之中不走的村党支部书记,做农民的“领头雁”。而村党支部书记的产生,还是应该通过“两推一选”的方式,把党组织的意图和农民的意愿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党员意愿和群众意愿的统一,实现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有机结合,并真正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在村民自治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从上述的利弊分析中,不难看出,选派村党支部书记的做法,能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种过渡办法,但不应成为农村党支部建设的发展方向。

七、以法治方式管理农村事务

今年我国有30多万个村民委员会进行换届选举,到11月4日,《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实施8周年。多年来,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实践中,存在哪些值得研究的问题?怎样解决好这些问题?非常值得探讨。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特别是实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后,农村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最集中的体现就是乡、村两级由过去的上下级行政从属关系变成了独立法人间的法律平等关系,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平衡关系被打破,农村基层管理体制进入转轨时期。农村出现的很多问题都与这个变化有关。如果还沿用过去一些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方法和农村管理的手段,现在显然不适应了。围绕这个变化,我们提出把法律手段作为主要方式来管理农村事务,对农村事务的管理由过去的行政手段为主转为以法律手段为主,并辅以行政的、经济的和乡规民约的手段对农村事务进行有效的管理。这应该是一个方向。

同时,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过程中,由于认识和工作不到位,也出现了一些新的不容忽视的问题,有些问题还比较严重,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第一,村委会直选出现了一些带有倾向性的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一些地方村民自治实际异化成“村主任说了算”,造成“政令不通”。一方面,实行村民自治,从制度上有效地改变了过去村干部“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的问题。但是也产生了一种错误的认识,有的村主任认为自己是村民选的,所以只向村民负责,消极对待乡镇一级党委和政府布置的工作。另一方面,对村主任或村民委员会的错误做法,甚至违背国家法律和党的政策的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纠正。特别是在直选中,一些素质不高的人被选进班子。个别村的选举由于受到家族、宗族等势力的左右,大户、大姓当选,导致新当选的干部素质不高,能力不强,有的作风不正,不为民办事,有的还严重侵犯群众利益。还有个别村由于某种原因,把一些违法乱纪的“强人”、“恶人”选进班子,这些村干部上任后横行乡里,为所欲为,外面有些地方甚至有的村干部成为农村黑恶势力,有的打着为民请命、谋利的旗号,与政府对抗,强揽所在地工程,以谋取私利,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由于缺乏明确的监督主体和监督程序,村民难于实行有效监督,而乡镇一级又无力纠正,形成“政令不通”,个别地方甚至成了“无政府状态”。拿老百姓的话来说,过去是“团长管营长,营长管连长”,现在是“团长能管住营长,营长却管不住连长”(“团长”指区县政府,“营长”指乡镇政府,“连长”指村委会)。二是一些党的基层组织没有学会依法办事。我们的基层组织包括一些街道社区的党组织没有学会依法办事,在选举中从主观愿望出发,违反选民意愿,带有明显倾向性,还是按过去行政命令的办法来主持农村的选举工作,使农民很反感,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被动。

第二,党支部建设出现一些新的情况。主要表现有三点:一是村党支部的作用相对受到削弱,权威性下降。村委会直选以来,大多数村委会都能自觉接受村党支部的领导,正确行使职权。但在村民自治问题上,当前有些地方的干部群众仍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认为“村民自治就是村委会说了算”,有的村委会干部认为“你那个书记是三十个、五十个党员选出来的,我这个村长是全村八百口、一千口村民选出来的,所以我这个村长真正是代表了全体村民的利益。”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村民选干部,不要党支部;支书管党员,主任管村务”的情况,客观上把党员和群众隔离开来,削弱了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有的出现村委会和党支部互不服气,村委会不接受党支部领导,一些重大决策不征求党支部意见,在一些问题处理上唱“对台戏”。二是党员发展缓慢,党员队伍老化,农村党员比例过低。一些农村只注重发展经济,放松了党的建设,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不够,致使农村党员发展缓慢,党员队伍老化。三是受传统的党员发展模式限制,客观上形成了党支部书记对农村政治资源的垄断,甚至在个别地方出现了党支部家族化的现象。一些老党员干部思想保守,对新上来的村干部心存疑虑,害怕其入党后进一步抢了自己的地盘,打破自己对政治资源的垄断,所以在党员发展上积极性不高。上级要求他们发展党员,他们就往往选自己的子侄,选自己家族的成员,使党支部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家族、宗族的“党支部”。党员队伍老化、干部后继乏人、党支部家族化,严重影响了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力、代表性和先进性,党的核心作用在一些地区受到削弱。

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在当前农村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认真思考。对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实行,基层干部中有两种看法。一些人认为这个办法好,实行基层民主,出现一些问题不足为怪,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民民主意识的增强,有些问题自然而然就会解决。还有一些人觉得实行新的办法超前了,早了、糟了,还不太符合农村当前的实际,与广大农民的思想实际、经济状况不相符合,现在还不具备条件接受这种民主选举办法。

如何正确看待这些问题?我们认为,不能简单地评价新的办法是“好”还是“糟”。首先,应该肯定《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实施,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根据时代的要求作出的重要决策,它的真正意义在于把政治民主还给农民,其目的是扩大基层民主,把农村事务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让农民群众真正当家做主,有发言权。这是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实行村民自治是大势所趋,中央的这一决策无疑是正确的,也符合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同时,要正确对待前进中出现的问题。因为任何一个新生事物都有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这就像搞经济体制改革一样,中间有很多阵痛,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今天发一个文件,明天就能进入理想状态,实践中肯定有一个较长的适应期。问题是,在适应期中我们不应无所作为,应该有所作为。

我们过去对这些情况进行研究,从思想教育、支部建设、党员发展、干部作风等方面入手做了大量工作,收到了一定效果,但是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中央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我们从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角度认真分析农村工作现状,从实践、理论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初步形成了一些观点和做法。我认为,《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后遇到的这些情况,归根到底是因为出现了乡、村两级由过去的上下级行政从属关系变成了独立法人间的法律平等关系,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平衡关系被打破的变化,我们还没有认识和适应。

根据这个变化,我们提出转变农村工作方式,通过采取一系列务实管用、行之有效的做法,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党在基层的执政能力,用法律手段作为主要方式来管理农村事务,以适应乡村两级法律关系的变化、强化农村管理。围绕法律手段这一主渠道,同时辅以行政的、经济的、乡规民约的手段来调解农村的矛盾,管理农村的事务。

一是乡镇党委和政府自觉地把一切工作纳入到法律框架内,依法按程序管理农村事务。过去做农村工作,主要是上级灌输、下级贯彻,强调自上而下用行政命令的手段来解决农村矛盾,在乡镇往往是行政领导审案子、党委书记断官司。现在,村委会干部更倾向于维护本村群众利益,执行上级行政指令的意识越来越淡漠,同时随着农民群众法律意识的增强,用行政命令指挥工作、管理农村事务的做法,也越来越显得捉襟见肘了。所以,我们强调将农村事务的管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首先是把我们的工作纳入法律框架内,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开展农村两委会换届选举、征地拆迁等重要工作,严格依法按程序处理农村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调解、行政复议、仲裁、行政诉讼等程序来解决农民群众的问题,最终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二是建章立制,通过制度创新解决农村矛盾。着眼于建立农村矛盾解决机制,林区党委要尽快研究出台了关于农村工作的三个基本文件,即《关于农村集体财物分配若干问题的规定》、《农村财务管理办法》、《农村干部管理办法》,使农村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减少矛盾和争议,明确基层干部的职责、权利、义务及应该遵循的工作规范。并要将这三个文件汇集成册,做成蓝皮书,下发给全区的农民群众。这样,我们和农民就能在法律的框架内互相约束,既约束农民行为,也约束政府行为,政府不是无限权力,而是有限权力。另外,要大力推行农村党支部领导下的两委会联席会议制度、基层例会和“一会两课”制度、农村干部廉政谈话制、农村干部年度考核制,用制度约束行为、推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