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发展论文(精选5篇)

  • 儿童心理发展论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二)小学低年段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小学儿童思维形式发展主要分为:直观形象水平,形象抽象水平,初步本质抽象水平。直观形象水平主要表现形式是记忆的东西常常是直观、形象、具体和鲜明的。小学低年段儿童的概括能力主要处于直观形象水平。 (三)小学低…

儿童心理发展论文(精选5篇)

儿童心理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儿童的注意、记忆、思维以及个性等心理结构的学科。小学低年段的年龄范围在6-8岁,属于小学一二年级阶段。这一阶段是为一生的学习活动奠定基础的时期,也是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在心理发展上有着一定的规律和特点。

(一)小学低年段儿童注意的特点小学低段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情绪容易冲动,自我的控制能力比较弱,特别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和暗示,从而产生不自觉的模仿行为。小学低段的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对游戏仍然保留着极大的兴趣。他们感觉只有在游戏中人才是没有拘束的可以自由发挥的人。因此,他们常把学习当成一种游戏。学习活动本身是否有趣,教学教师是否和蔼可亲,成为他们学习的主要兴趣来源。

(二)小学低年段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小学儿童思维形式发展主要分为:直观形象水平,形象抽象水平,初步本质抽象水平。直观形象水平主要表现形式是记忆的东西常常是直观、形象、具体和鲜明的。小学低年段儿童的概括能力主要处于直观形象水平。

(三)小学低年段儿童记忆的特点即无意识记忆占优势,有意识记忆在发展。儿童还不会向自己提出记住客观事物的任务,被记忆的东西常常是直观、形象、具体和鲜明的,经常是自然而然地记住一些简单的生活经验、语言、图形等。一项研究让5岁、7岁儿童记图片,并以录像中的口唇是否微动为指标,考察儿童的复诵行为。结果发现,有10%的5岁儿童、60%的7岁儿童表现出主动复诵,这说明大部分小学低年段儿童都能运用复诵策略进行记忆。

(四)小学低年段儿童个性发展特点童年期儿童处于脱自我中心阶段。我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李文馥在一项“三山实验”式的研究中,利用绒毛动物模型代替三座山,考察4-13岁儿童认知的自我中心现象和脱自我中心化。研究发现,6-8岁的儿童具有自我中心现象,但并不是认知的主要成分。此时期,儿童容易肯定自己的优点,不容易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其自我评价几乎完全依赖于教师。来自各方面的表扬是他们学习的绝对动力。

二、小学低年段数学知识范围、授课特征

数学是理解性和逻辑性兼重的学科,并且和现实联系特别紧密。小学低年级数学是数学学习的初始阶段,居于基础地位,其对高年级数学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的数学运用起到铺垫作用。小学低年级数学的知识范围主要包括数的认识、钟面的认识、简单的四则运算、初步的几何图形认识、简单推理等。小学低年级数学的知识特点是较为基础,内容对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低年级数学的授课特征是:前后联系性较强,内容涵盖范围较广,教学对象年龄幼小,认知能力尚处在发展阶段。

三、儿童发展心理学在小学低年段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生处于儿童时期,这个时期的儿童个性心理发展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遵循此特点与规律有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教学,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下面,我们从以下几点来谈谈。

(一)针对学生的注意力特点,培养数学学习兴趣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小学低年段儿童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先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低年级的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所以我们首先应考虑从儿童所接触到的生活经验入手,以有效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例如,一年级数学上册《比一比》这一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会比多少,比长短和比高矮。其中,有一道题是:比一比哪条绳子比较长。如果教师只是刻板地告诉学生1号绳子比2号绳子长,学生会产生模糊的思维,不能完全理解如何得出1号绳子是长的,从而使得有些学生会感到没有兴趣,甚至开小差。这时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注意力的特征,拿出实际的两根绳子,让两名学生到讲台上进行比一比操作,而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就能引起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而且,学生会把注意力都集中到讲台上的同学身上,能直观具体地理解1号绳子比2号绳子长。

(二)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抽象思维小学低年段儿童的感知觉是极其敏感的,一切新奇的事物都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而且,他们的思维正处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转变的过程中。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应积极创设情境,以帮助学生构建时间和空间思维能力,让知识结构合理地联系生活情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二年级数学下册《小小设计师》一课,要求学生综合、灵活运用第三章所学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知识,发挥想象,设计出有创意的作品。如果教师不先预设出情境,直接通过讲授让学生设计出图案,学生会设计出与教师讲课时相似的图形。而且,大部分学生的思维没有真正得到展开。反之,如果教师在课前先准备一些如桌布、墙纸等生活物品上见到的漂亮图案,让学生猜猜它们是怎么得到的。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剪一剪、移一移等活动体验图案的设计。最后,再让学生设计出自己喜欢图案。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

(三)针对学生的记忆特点,运用复诵策略,有效提高学生对固定知识的识记复诵策略指有意识地重复、诵读、诵习所要记住的信息。小学低年级儿童还不会向自己提出记住客观事物的任务,经常是自然而然地记住一些简单的生活经验、语言、图形等。例如,让学生记住这一概念:在计算有余数除法中,余数一定比除数小。如:22÷3=7……1,如果计算结果是22÷3=6……4,余数是4,而除数是3,4>3,因此余数大于除数,不符合“在计算有余数除法中,余数一定比除数小”这一概念,证明计算结果有误。通过算式举例,学生虽然能基本理解这个概念,还是很难记得住这一概念。教师可以让学生重复地读出概念,每课时上课前都让学生反复地背读,这样,学生便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效地记住。

儿童心理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心理是人类与其它物种区别的主要标志之一。儿童只有对心理有所理解才能较好地理解日常事件。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是当展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和重要内容,是儿童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心理理论的获得也会促进儿童的同伴互动和人际交往,进而为其社会化奠定基础。关于心理理论的研究,对于揭示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促使儿童心理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 幼儿心理理论的影响因素

1.1 语言技能

许多研究都表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与语言技能密切相关,语言技能中的句子成分、句法结构、语义特征等能力的发展,影响着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水平。Jenkins和Astington对儿童的语言表达和接受能力进行了测量,也发现一般语言能力与错误信念的成绩有很强的正相关。我国的吴南,张丽锦的研究发现心理理论的发展和语言的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张旭的研究发现在3岁和4岁两个年龄组中,语言能力超常的幼儿在错误信念上的表现均好于语言能力一般的幼儿。

1.2 假装游戏

假装游戏是影响儿童的认知能力、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它有助于儿童理解心理和现实的区别。Leslie指出,假装是心理理论的一个部分,从此假装游戏就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有研究指出,在假装游戏中,更多参加角色扮演的儿童,或者在幻想测验上得分更高的儿童,对心理状态的理解比其他儿童要好。

1.3 家庭因素

有研究发现儿童的心理理论的发展和兄弟姐妹的数量以及兄弟姐妹之间关系的类型相关。Ruffman等的研究表明,家庭成员内,特别是父母与子女间的言语交流与儿童的心理理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此外还有研究表明父母的教育水平和职业阶层都可能引起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差异。

李燕燕,桑标的研究发现母亲教养方式中的“严厉惩罚”和“情感温暖理解”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有正相关。现有研究几乎都认为更多谈论情感的权威型教养方式比更多使用申斥的专制型教养方式更能促进心理理论的发展。

1.4 同伴交往

有研究发现同伴交往的频率和时间也影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国外有研究发现受欢迎儿童比受拒绝儿童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王益文等的研究发现攻击儿童与无攻击儿童的心理理论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间接攻击儿童的心理理论显著高于身体攻击儿童。

此外,社会文化环境、对心理理论有关的内容的训练都会影响到心理理论的发展。

2 儿童心理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在成人的眼里,幼儿还是懵懂无知的,但是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表明这是错误的。儿童心理理论告诉我们,幼儿是有心理状态的,对周围的世界有丰富的认识。这就需要我们在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中把幼儿看成有着各种心理状态的个体施以教育。我们从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因素着手,来探讨如何在幼儿园和家庭中进行教育,提高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

2.1 语言的训练

在日常生活中,要适时与幼儿进行关于心理状态的谈论,鼓励幼儿大胆讲话,注意培养幼儿对于语义特征、句法成分的理解,鼓励幼儿多与人交流。在家庭中,加强亲子之间的交流,开展亲子阅读。

2.2 开展假装游戏

在幼儿园中,教师应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儿童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幼儿创设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假装游戏,并积极诱导幼儿体验游戏过程中所演角色的情感、愿望等,促使幼儿产生角色换位,体验别人的想法、情感,学会理解别人,从而提高心理理论水平。

在家庭中,假装游戏主要在幼儿与父母、兄妹之间进行。父母一般通过言语指导或提供玩具来参与儿童的假装游戏。相比之下,兄妹间的游戏则有所不同,他们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常常要求变换角色和位置,而且较少有他人的支持。父母与儿童之间也可以进行“换位游戏”,在游戏中,让幼儿扮演母亲,母亲扮演孩子,换位游戏会引起换位思考,促进幼儿心理理论发展。 转贴于

2.3 开展混龄教育

我国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而兄弟姐妹的交往尤其是同哥哥姐姐的交往将大大促进幼儿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因此混龄教育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儿童之间存在着年龄的差异和由此导致的能力差异和经验差异,这就使得儿童在交往中不得不变换角色,以应付较复杂的关系环境。同时,由于混龄教育团体的动态变化,使角色随之发生诸多的变化,使得儿童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他人的感情、愿望和信念。

2.4 优化同伴关系

同伴之间的社会互动可以为其提供大量的了解他人观点和协调自己与别人的观点的机会,促进幼儿去自我中心和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进而提高幼儿心理理论水平。要优化幼儿的同伴关系,首先,教师和家长应该对幼儿的同伴关系状态有充分的了解;第二,积极组织儿童的共同活动;第三,引导儿童怎样参与到别人的游戏活动中去,怎样对同伴的友善行为做出回报,怎样对自己的过失行为表示歉意等等。

参考文献

[1]陈友庆.儿童心理理论.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2]Jenkins,J,W.,Astington,J,M.Cognitive factors and family structure associated with theory of mind developing in young childre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6,32:233-253

[3]Ruffman,T.,Slade,L.,Crowe,E.The relation between children’s and mothers’ mental state language and theory-of-mind understanding.Child Development,2002.7(3):734-751.

[4]吴南,张丽锦.心理理论和语言发展的关系.心理科学进展,2007.15(3):436-442.

[5]张旭.不同语言能力幼儿在三种错误信念任务中的表现.中国特殊教育,2004(6):21-25.

[6]李燕燕,桑标.母亲教养方式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1):5-9.

儿童心理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科学概念,认知发展,朴素生物学,朴素物理学,心理理论。

分类号B844

1 引言

科学教育是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作为整体的体系,使其内化成为受教育者的信念和行为的教育过程。当今世界正处在一场科学教育的革命之中。美国及世界其它一些国家都先后制订了科学教育的国家纲领性标准和规划。中国作为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新世纪的腾飞,也必须通过科学教育的改革,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新一代创新人才,促进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的战略目标[1]。实现这些目标的一条已经被证明为行之有效的道路就是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科学启蒙教育是儿童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发展儿童智慧,激发儿童探索自然之谜的兴趣,培养儿童的科学世界观。

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已不能适应这一发展。目前人们很关注如何根据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实先进的科技知识,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但是,如何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来提高科学教育的效果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当前科学教育的出发点不是看儿童缺乏什么,而是着眼于儿童头脑中本来有什么。对婴儿的知觉、注意、记忆、知识表征、推理和问题解决的研究得出共同结论:这些认知能力很早就得以体现,其运用随着幼儿活动范围扩大日益显得主动。认知发展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甚至学前儿童在人类重要的知识领域已经有自己的“朴素理论”(na ve theory),在他们受到正式教育前,就用这种理论来解释现实世界的现象。儿童早期获得的这种非正式的或前科学的理论虽然不规范,但这种朴素理论是儿童用以解释周围世界事物的工具或知识框架。比如2岁的幼儿知道人不能住在月球上,问其为什么,他会回答“会摔到地上”,这种非科学的、启发式的(heuristic)回答对儿童本身的意义是重大的,儿童可以籍此把纷繁复杂的世界纳入到自己的认知框架中,并做出推理和预测。

科学启蒙教育应从最贴近儿童生活的科学领域开始进行。Wellman和Gelman(1992) 提出了儿童的三个核心知识领域:朴素物理学、朴素生物学和朴素心理学(心理理论)[2],尽管一些研究者认为儿童在其它领域也会有朴素理论[3],有研究他们被公认为儿童认知的最重要知识领域[4]。Wellman和Gelman(1992)认为儿童获得某一特殊领域的朴素理论要符合三个条件,即(a)能认识到该领域有它的特殊认知对象(本体区分,ontological distingction);(b)能运用该领域的特殊因果原则对该领域的现象作推理或解释;(c)这些解释具有一致性[2]。

那么儿童能否区分以上三个领域的现象呢?如果能的话,又是什么时候能作的这种区分呢?研究者对此有两种不同看法:一种如皮亚杰(Piaget,1929)认为,能作这种区分是儿童入学以后的认知成就,而幼儿对于这三种领域现象的认识是混淆在一起的,从而表现出泛灵论(animism)、人工主义(artificialism)和实在论(realism)的认知特点[5]。另一种持“理论”理论的研究者则认为这三个基础领域知识的获得发生在童年早期,它们成为儿童随后认知发展的基础[6]。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支持后一理论主张。

2 儿童的朴素生物学

学前儿童是否具有独立的朴素生物理论是一个尚存争议的问题。这种争论反映了研究者对儿童的认知如何达到更高水平这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如果儿童很晚才能区分这几个领域,那么就需要用某种质变和重组来解释它们是怎样最终分开的。如果儿童在入学时就已能区分这两个领域的概念,那么要么这种质变和区分发生在学龄前,要么没发生,发展可能是现有概念的逐渐精细化。因此,儿童朴素生物理论的研究既是对认知发展领域特殊性的检验,也可为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提供实验依据[7,8]。

要解决学前儿童是否具有朴素生物学理论的争议,只有通过对儿童不同生物现象的认知进行研究,才能勾勒儿童朴素生物学认知的全貌。Wellman和Gelman认为生物运动、生长、遗传和疾病可能是儿童最早掌握的生物过程和机制[4],因为这些是基本的生物现象,这些现象包括动物或植物整体的可见特征,而不只是涉及生物体的一部分或不明显的过程,如消化。我们认为运动(包括自主运动)不能作为区分生物和非生物的标准,它更多是儿童区分动物和非生物的标准。中国人用“生老病死”四个字精辟地概括了生物的发生发展消亡过程。儿童的认知必然受其生活经验影响。因此,我们选择了“生长”“衰老”“疾病”和“死亡”作为基本的生物现象来考查儿童的朴素生物认知[9~17]。

我们的研究主要选取3~6岁的学前儿童,分别来自教育条件较好的城市幼儿园和教育条件较差的农村(城乡结合部)幼儿园。主要采用访谈法,结合使用分类、迫选等多种方式,对每种认知现象都以不同任务变式施加给同一组被试,藉此探查儿童认知发展的个体差异和个体内部差异。主要发现如下:(1)儿童对非生物的判断成绩最好,对动物的判断次之,对植物的判断最差;即3~4岁幼儿就能够比较明确判断非生物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他们知道非生物不会生长、衰老、生病和死亡,但对动物生命特征的认知判断成绩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对植物的判断相对最差。只有对“生长”的认知例外,反而植物判断成绩最好。(2)儿童的生物现象认知表现出不同步性,对生长的认知成绩最好,死亡次之,之后是衰老和疾病。(3)儿童在对生物现象做出因果解释时,没有表现出皮亚杰所示的“泛灵论(或万物有灵论)”和“人为主义”,他们很少用心理意图作为生物现象的原因。(4)学前儿童能够在各生物现象之间建立联系,而非把各个生物现象孤立起来。他们常常用一种生物现象去解释另一种生物现象,如用能否生长来判断能否衰老。(5)教育条件好的儿童比教育条件差的儿童显示出明显的认知优势。

我们的一系列研究证明,儿童到入学时(6岁)在以上各个维度上都能够区分生物和非生物,他们已经有独立的朴素生物理论[9~17]。

不过,目前关于儿童朴素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多局限在学前儿童,关注的焦点多是学前儿童是否具有独立朴素理论的理论争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不明显,我们的研究也有同样的局限。因此,我们下一步的研究将更突出干预研究,即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做促进的教育实验。我们目前关于儿童的疾病和健康认知的研究与教育实践结合更紧密。

儿童健康教育是目前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健康教育的目标是通过认知改变行为,培养儿童科学的健康概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儿童的自我保健意识,一个核心内容是提高儿童对健康和疾病的因果机制认知。儿童只有了解疾病的因果机制,才可能在新情景中作出正确推理,分辨危险因素,作到既预防疾病,又不至于对疾病感到恐慌。科学的健康教育方式应该是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认知水平,根据儿童的健康和疾病的概念及因果认知,选择那些儿童有可能接受的内容,有的放矢地实施相应的教育方案,增进儿童对健康的认知和健康行为。国外学者指出,健康教育不能只是教授事实和知识[18],所有成功的健康教育计划都有赖于对健康信息的解释,而这些解释必须根据儿童的认知模型[19]。我们的研究正是致力于探查的儿童的疾病和健康认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育干预。

这种思路在我们关于儿童朴素物理学的研究中也得到体现。

3 儿童的朴素物理学

朴素物理学是指人们对物理实体、物理过程、物理现象的直觉认识[20]。。虽然儿童对此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但这些凭经验得来的知识与当前的基本科学概念常常有冲突。以往研究者考察了儿童对物理学各个分支基本概念的认知,如力和运动,能量,热量,光,声,电,天文现象等等,其中又以对力学概念的研究最为详尽。皮亚杰对此做了开创性研究,得出儿童对力概念的6种类型的认识:力就是运动;自己能动的东西就有力,反之则无力;力是有意图有价值的动作;力是搬运物体的动作;能持久支撑就有力;力和大小轻重有关[21]。

Vosniadou通过让儿童自由画出或用橡皮泥塑造地球的方式,以及迫选或开放式提问的方式,总结得出儿童头脑中主要有5种地球模型:矩形,碟形,双地球模型(人生活在平面的地球上,而说的那个“地球”在天上),中空球形(人生活在球内所以才不掉出去,天空就是空心部分)和扁球形(球的顶端是平面)[22]。

显而易见,在这些概念中,很多是科学概念和日常经验的糅合。即使开始上学后,儿童也会继续坚持他们先前的观点和理论。比如很多小学低年级儿童认为毛衣会发热,在被要求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检验时,他们把温度计放进毛衣里,当观察到毛衣温度不变后,他们认为可能是温度计有问题[23]。可见,即使在相互矛盾的证据面前,儿童仍会坚守自己的理论,要他们放弃这些朴素理论就需要行之有效的科学教育,而科学教育也必须以儿童的朴素理论为基础。

我们的目前的研究致力于发现儿童朴素的物理学认知中与科学概念相偏离的部分,考查他们对物理现象的认知策略,探查影响其概念认知发展的因素,如认知能力,元认知和动机等因素,然后制订概念转换策略,帮助儿童由自发的前科学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化[24]。

4 儿童的科学概念和心理理论以及推理决策能力的关系

朴素物理学、朴素生物学和心理理论,是儿童最重要的认知领域。那么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是同步发展,还是有发展的先后次序,一种朴素理论的发展能否预测另一种理论的发展,这也是关系到儿童认知发展的一个基本理论,即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具有领域普遍性的还是特殊性的,是阶段性的还是连续性的。

因此除了儿童的自然认知,我们同时进行了儿童的社会认知研究。与密西根大学Wellman教授和心理所方富熹教授合作制定了中国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量表[25]。该研究发现,中国儿童与西方儿童有着基本相似但又略有不同的心理理论发展顺序。中国幼儿的心理理论发展顺序为Diverse desires, knowledge ignorance, diverse belief, content false belief, hidden emotion,而对美国、澳大利亚的正常和聋哑以及孤独症儿童的研究都报告,他们的认知是diverse belief任务的通过先于knowledge ignorance任务。这个结果显示了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文化差异。这个量表可以作为我国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测量评定工具,用于探索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和其朴素物理学及朴素生物学发展的关系。

其次,我们还关注儿童的科学概念认知与其一般推理能力和社会领域的推理――道义推理以及决策能力之间的关系[26~33]。儿童的科学概念认知一方面会受到个体经验的影响,另一方面个体的认知能力包括推理和决策能力也是影响其认知成绩的重要内在因素。按照皮亚杰的理论,三段论推理要到形式运算阶段才能进行,但新近的研究发现如果推理任务是道义领域(与社会规则有关的推理),即便幼儿也能够正确推理。说明推理能力的发展也是有领域特殊性的。我们的研究已着手揭示这种特殊领域的推理与特殊科学领域的认知的关系,并且强调这种特殊性对儿童的适应意义。

以上研究旨在探明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即领域普遍性和特殊性,阶段性和连续性,以及认知发展的影响因素。

5 小结和未来研究

总之,目前认知发展研究的发现突破了多年来以皮亚杰学派为主导的研究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框架,使人们以全新的方式思考儿童的认知发展。传统认知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具有普遍阶段性,儿童的时间、空间、重量、生命现象、道德等的认知遵循同样的发展顺序和阶段。近年来兴起的特殊领域观向皮亚杰的普遍领域观提出了挑战,以儿童朴素理论发展研究为代表的特殊领域观有三个特点:第一,强调知识在认知发展中的重要性;第二,强调核心理解,即注重对人类基本知识领域的认知;第三,强调发展。视认知发展为“理论的发展”的“理论”理论成为当代认知发展研究中占优势的理论。

尽管相关研究有不少发现,但其局限也是明显的:(1)研究对象多局限在学前儿童,关注的焦点多是学前儿童是否具有某个独立朴素理论的理论争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不明显;(2)研究多从一个知识领域出发,对儿童不同领域的认知发展缺乏对比,因此我们不清楚儿童的不同知识领域朴素理论是同步发展的还是有先后次序;(3)研究对象多为西方文化中的儿童,我国儿童的朴素科学认知研究很少。(4)相关研究很少探查影响其认知的因素。

以上问题为我们的进一步研究留下了很大空间,也为我们提示了今后的研究思路:首先,我们同时探察幼儿和小学生的科学概念发展。增加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因是:小学阶段是儿童科学启蒙教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认知水平处在具体运演阶段,比幼儿有更高的接受能力,是开展科学启蒙教育的最佳时机。由于小学阶段尚为开展系统的物理学和生物学学科教育,因此仍有可能探查儿童的朴素理论发展。另外,由于幼儿到小学生有较大的年龄跨度,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纵向探查由年龄和教育环境改变可能引起的认知变化。其次,探查同一个体的朴素物理学认知和朴素生物学认知以及其心理理论发展,对同一儿童不同科学领域的认知做对比,以反映其认知中的个体内部差异。第三,为了探查儿童科学概念发展的文化普遍性和特殊性,我们将进行中美跨文化研究,儿童身处其中的文化不可避免影响儿童的认知和行为,这种跨文化的研究可以为不同国家的科学教育互相借鉴提供依据。第四,探查儿童朴素科学认知发展的个体差异和影响因素。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中儿童认知成绩比较,考察儿童认知能力、父母受教育程度、儿童的生活环境(城乡)、教育环境(幼儿园/学校)等内外因素对儿童科学概念认知的影响。第五,在基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可以促进儿童科学认知发展的方法手段,以期为科学教育实践服务。如,如何利用不同的表征形式促进儿童的问题解决能力,我们已有研究标明,自然频率表征比概率表征有更大的优势,能够帮助儿童解决贝叶斯推理问题[34]。

儿童的科学概念总是以前科学概念为先导,儿童前科学的朴素认知是今后科学知识掌握的基础。研究儿童的前科学概念和认知发展水平,就可以使得教育内容更有针对性,使课程设计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保持一致,使得教育内容既不至于过于高深,超过儿童的接受能力,从而事倍功半,又不至于过于浅显,浪费儿童的宝贵学习光阴。

参考文献

[1] 关于呈送《面向21世纪发展我国科学教育的建议》的报告,科发学部字(2000)0345号

[2] Wellman H M, Gelman S A. “Cognitive Development: Foundational Theories of Core Domain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1992, 43: 337~375

[3] 朱莉琪, 皇甫刚. 儿童朴素经济学认知的发展. 心理学动态,2001,3: 227~231

[4] Wellman H M, Gelman S A. Knowledge acquisition in foundational domains. In: W Damon (Series Ed.), D Kuhn, R Siegler (Vol. Eds.),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 Vol. 2. Cognition, perception and language. (5th ed). New York: Wiley, 1998. 523~ 573

[5] Piaget J.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the World. New York: Routledge, 1929

[6] Atran S. Cognitive Foundations of Natural History.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7] 朱莉琪,方富熹. 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的新进展. 心理科学,1997, 2: 151~155

[8] 朱莉琪. 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首都师大学报,1999,4: 111~115

[9] 朱莉琪,方富熹. 学前儿童朴素生物学理论的发展. 心理学动态,1999,3: 31~36

[10] 朱莉琪,方富熹. 学前儿童朴素生物学理论的实验研究. 心理学报,2000, 34(2): 177~182

[11] 朱莉琪. 儿童对疾病的认知.心理科学, 2003, 1: 174~175

[12] 刘光仪, 朱莉琪. 儿童病因认知发展的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2003,11(6):658~662

[13] 朱莉琪, 方富熹. 学前儿童对生物衰老的认知. 心理学报,2005, 5: 335~340

[14] 朱莉琪, 方富熹. 学前儿童对生物死亡的认知.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 1: 91~93

[15] Zhu Liqi, Fang Fu-xi.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reschooler’s Understanding of Biological Phenomena- Growth and Alivene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2000, 24(1): 105~110

[16] Zhu Liqi, Fang Fuxi.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ag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Bienni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Tampa, FL, 2003

[17] Zhu Liqi, Liu Guangyi.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illne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4, 39: 268

[18] Freeland-Graves J, Nitzke S. Position of the 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 Total diet approach to communicating food and nutrition inform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 2002, 102: 100~108

[19] Sivaramakrishnan M, Arocha J F, Patel V M. Cognitive assessment and health education in children from two different cultures.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1998, 47: 697~702

[20] 王振宇.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67~376,390~398

[21] Piaget J.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physical causality.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32. 120~132

[22] Vosniadou S, Skopeliti I. Reconsidering the role of artifacts in reasoning: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the globe as a model of the earth.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2005, 15: 333~351

[23] 面向全体儿童的科学,data.省略.cn/usnews/

[24] 牟毅,朱莉琪. 儿童朴素物理学的错误概念及影响概念转换的因素. 心理科学进展,2006(已接受)

[25] Wellman H, Fang F, Liu D, Zhu L. Scaling of Theory of Mind Understandings in Chinese Children, Psychological Science, ( accepted)

[26] 方富熹,方格,朱莉琪. 儿童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能力初探. 心理学报,1999,31(4): 322~329

[27] 朱莉琪. 儿童推理能力的新发现――道义推理. 心理科学,2001,2: 214

[28] 朱莉琪, 方富熹, 皇甫刚. 儿童期望值判断的研究. 心理学报, 2002, 34(5): 517~521

[29] 朱莉琪. 生态智力―介绍一种新的智力观点. 心理科学, 2002, 1: 118~119

[30] 朱莉琪,皇甫刚. 不确定情境中的决策心理. 心理科学进展,2003,11(5): 481~485

[31] 朱莉琪,刘光仪. 儿童适应行为研究. 中国特殊教育,2005,3: 36~39

[32] 陈单枝,朱莉琪. 儿童的决策行为. 心理科学进展,2005,5: 606~613

[33] 王霏,朱莉琪. 三段论推理中影响因素. 心理科学,2006(已接受)

[34] Zhu L, Gigerenzer G. Children can solve Bayesian problems: The role of representation in mental computation. Cognition, 2006, 98(3): 287~308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Science Concept

Zhu Liqi

(Institute of Psych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reviewed our study on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concepts, including children’s na ve biology, na ve physics and their relation with their theory of mind, meaning to explore the relation of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in the three core knowledge domains. We explored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growth, aging, illness/health and death. We also investigated children’s na ve physics, intending to find out children’s cognitive potential and to enhance their na ve conception changing to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Factors that may influence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were also investigated. It may shed some light on science education.

儿童心理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1幼儿心理理论的影响因素

1.1语言技能

许多研究都表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与语言技能密切相关,语言技能中的句子成分、句法结构、语义特征等能力的发展,影响着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水平。Jenkins和Astington对儿童的语言表达和接受能力进行了测量,也发现一般语言能力与错误信念的成绩有很强的正相关。我国的吴南,张丽锦的研究发现心理理论的发展和语言的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张旭的研究发现在3岁和4岁两个年龄组中,语言能力超常的幼儿在错误信念上的表现均好于语言能力一般的幼儿。

1.2假装游戏

假装游戏是影响儿童的认知能力、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它有助于儿童理解心理和现实的区别。Leslie指出,假装是心理理论的一个部分,从此假装游戏就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有研究指出,在假装游戏中,更多参加角色扮演的儿童,或者在幻想测验上得分更高的儿童,对心理状态的理解比其他儿童要好。

1.3家庭因素

有研究发现儿童的心理理论的发展和兄弟姐妹的数量以及兄弟姐妹之间关系的类型相关。Ruffman等的研究表明,家庭成员内,特别是父母与子女间的言语交流与儿童的心理理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此外还有研究表明父母的教育水平和职业阶层都可能引起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差异。

李燕燕,桑标的研究发现母亲教养方式中的“严厉惩罚”和“情感温暖理解”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有正相关。现有研究几乎都认为更多谈论情感的权威型教养方式比更多使用申斥的专制型教养方式更能促进心理理论的发展。

1.4同伴交往

有研究发现同伴交往的频率和时间也影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国外有研究发现受欢迎儿童比受拒绝儿童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文等的研究发现攻击儿童与无攻击儿童的心理理论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间接攻击儿童的心理理论显著高于身体攻击儿童。

此外,社会文化环境、对心理理论有关的内容的训练都会影响到心理理论的发展。

2儿童心理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在成人的眼里,幼儿还是懵懂无知的,但是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表明这是错误的。儿童心理理论告诉我们,幼儿是有心理状态的,对周围的世界有丰富的认识。这就需要我们在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中把幼儿看成有着各种心理状态的个体施以教育。我们从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因素着手,来探讨如何在幼儿园和家庭中进行教育,提高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

2.1语言的训练

在日常生活中,要适时与幼儿进行关于心理状态的谈论,鼓励幼儿大胆讲话,注意培养幼儿对于语义特征、句法成分的理解,鼓励幼儿多与人交流。在家庭中,加强亲子之间的交流,开展亲子阅读。

2.2开展假装游戏

在幼儿园中,教师应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儿童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幼儿创设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假装游戏,并积极诱导幼儿体验游戏过程中所演角色的情感、愿望等,促使幼儿产生角色换位,体验别人的想法、情感,学会理解别人,从而提高心理理论水平。

在家庭中,假装游戏主要在幼儿与父母、兄妹之间进行。父母一般通过言语指导或提供玩具来参与儿童的假装游戏。相比之下,兄妹间的游戏则有所不同,他们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常常要求变换角色和位置,而且较少有他人的支持。父母与儿童之间也可以进行“换位游戏”,在游戏中,让幼儿扮演母亲,母亲扮演孩子,换位游戏会引起换位思考,促进幼儿心理理论发展。

2.3开展混龄教育

我国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而兄弟姐妹的交往尤其是同哥哥姐姐的交往将大大促进幼儿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因此混龄教育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儿童之间存在着年龄的差异和由此导致的能力差异和经验差异,这就使得儿童在交往中不得不变换角色,以应付较复杂的关系环境。同时,由于混龄教育团体的动态变化,使角色随之发生诸多的变化,使得儿童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他人的感情、愿望和信念。

儿童心理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心理弹性;留守儿童;社会适应;启示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06-0014-03

一、问题提出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进入城镇务工,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所谓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由于父母双方或单方常年在外务工时间累计6个月及以上,而被留在农村交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或自我来照顾、教育和管理的未成年儿童[1]。据报道,当前我国农村有近6000万留守儿童。随着经济社会的逐步发展,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还将持续扩大,如果我们不能妥善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使之健康快乐成长,其将有可能成为社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2]。可见,农村留守儿童良好社会适应及其发展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导致家庭结构、教育环境以及社会群体对其评价的变化,农村留守儿童行为方式、思想观念随之改变,进而使自我适应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变化的过程。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问题表现为心理适应问题突出、行为适应偏离明显、人际适应严重失调等基本特点[3]。由于家庭结构缺失、教育管理不到位、情绪得不到有效宣泄、情感疏于交流,不少农村留守儿童不能很好地适应学习生活,并被认为是“问题儿童”。毋庸置疑,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经历可能会对其社会适应性发展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但也存在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在面对情感缺失、教育弱化、家庭结构不完整的困境时,不但没有沉沦,反而表现出较好的社会适应性,在吃苦耐劳、自立自强、当机立断等方面均有良好的表现。那么,为什么同样具有农村留守儿童生活背景,有的农村留守儿童不但没有受到消极因素的影响,反而更加坚强?心理弹性理论认为,“不利环境并不必然导致儿童的发展不良,在一些保护性因素的影响下,儿童仍有机会保持正常的发展”[4]。那么,何谓心理弹性理论?这一理论在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发展方面是否具有借鉴意义?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

二、心理弹性理论及其观点

心理弹性的研究最早始于美国,它是在研究处境不利儿童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最早被国内学者称之为“心理韧性”“抗挫性”“复原力”[5]。当前,国内外对心理弹性的界定尚存在一些争议。王玉花认为,研究者对心理弹性的定义大致可以归为三类:一是作为一种人格特质的心理弹性,如Germezy将心理弹性定义为在面临压力事件时恢复和保持适应的能力;二是作为一种适应结果的心理弹性,如Rutter将心理弹性描述为处于高危环境中个体积极的、发展性的适应结果;三是作为一种适应过程的心理弹性,如Luther等人认为,心理弹性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它是个体对于重大生活逆境的积极应对[6]。虽然不同的研究者对心理弹性有自己的见解,但所有的研究都认为心理弹性具有两个普遍性要素:一是个体遭遇过或正在遭遇某种逆境;二是个体虽然遭遇过逆境,但在逆境当时或之后仍能保持良好的发展。研究表明,在心理弹性理论的相关研究中,危害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前者是指那些增加不良适应结果的各种内外部因素,后者则是指能够降低或减少心理或行为等不良适应出现的积极因素[7]。“心理弹性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中介作用的是内部和外部保护性因素”[8]。“外部保护性因素是指周围环境变量,主要包括社会支持、亲子关系、教养方式、监护类型等;内部保护性因素则是指个体变量,主要包括个人气质、能力、技能及自我效能等”[9]。

从心理弹性理论的观点不难发现,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在经历了“家庭结构缺失、情感缺失、教育缺失”等逆境之后,仍具有良好社会适应性的真正原因,恰恰就在于不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保护性水平的差异。那么,那些适应良好的农村留守儿童具有哪些心理弹性保护性因素?为此,国内不少学者展开了相应的研究。郝振认为,高自尊和内控归因作为保护性因子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发挥了积极作用[10];许传新认为,和谐的同伴关系和亲子关系对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情况有积极影响[11];王玉花认为,个人支持、家庭支持、社会支持等社会支持网络的良性发展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6]。无疑,探索这些保护性因素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发展的影响,并以此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此外,“如果我们能以更为积极的视角去关心和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可能更有助于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其积极地适应生活,进而实现构建和谐社会之目的”。基于这一理论逻辑,笔者试图将心理弹性理论观点引入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教育对策当中,以期不断提升其心理弹性水平,促进其更好地适应社会。

三、心理弹性理论对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发展的启示

为缓解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现状,促进农村留守儿童良好社会适应性的巩固提高,本文切入心理弹性理论观点,从探索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发展的保护性因素、减少危害性因素、完善社会支持系统等[7]方面予以阐释。

1. 探索保护性因素,不断增强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是强化理论研究。科研工作者应积极探索农村留守儿童良好社会适应性发展的保护性因素,揭示其保护的内在机制,为理论有效转化为实践提供科学有效的支撑。

二是加强合作研究,如心理学、医学、统计学等视角在挖掘农村留守儿童良好社会适应性的内在保护性因素方面作用明显;而社会学、教育学、政治学等视角在探索农村留守儿童良好社会适应性的外部保护性因素方面优势突出,强化不同领域、不同学科间的合作研究,有利于研究结果科学、全面、准确。

三是推进理论到实践的转化。教育工作者应学理论、懂理论,用科学的理论教育、引导农村留守儿童朝着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方面发展。例如:父母应通过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等方式培养子女的抗挫力;教师应以平等的姿态积极看待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以朋友式的口吻与之交流,深入其内心,打开其心结,从而不断增强其自尊水平、自我效能,进而促进其社会适应性的发展。

2. 减少危害性因素,切实优化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发展的成长环境

一是优化家庭教育。由于父母单方或双方外出务工,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结构的缺失,家庭功能功效难以有效发挥,监护人缺乏有效的监管方式,或对其疏于管理,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适应缺失。可见,家庭结构缺失从某种意义上讲,本身就是一种危害性因素。在“留守经历”情形下如何将危险性因素降至最低,一方面要求监护人创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养方式,另一方面要求改变父母外出务工类型,留一方在家照顾或将子女带至务工地。

二是优化学校环境。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开展积极向上的班级活动,活跃班级氛围,增强农村留守儿童主动交往、团结合作的意识;老少偏穷地区教育条件简陋、教育理念落后对儿童发展而言又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危害性因素。这就要求学校争取各方支持,加强对校舍的修葺和对师资队伍的培训;此外,有条件的学校应开展寄宿制教学,聘请相关人员对学生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进行关照,还农村留守儿童一个温馨幸福的“家”。

三是优化社会环境。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借助现代新闻媒介广泛传播积极向上的文化理念,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大力整治非法网吧及宣讲、传播色情的乡村文艺演出团队,为农村留守儿童积极健康成长创造和谐的环境。

3. 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努力构筑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发展的系统网络

一是政府应以党的“十”胜利召开为契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破除城乡二元制结构壁垒,取消地区性的教育保护主义,取消广大农民工子女择校费和借读费,使广大农民工子女同当地孩子一样享有同等待遇;增加粮田补贴,以政府名义高价收购粮食及农副产品,使更多的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回流,建设自己的家乡;加大对老、少、偏、穷地区的资金投入,促进经济社会的平衡发展,真正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让更多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再背井离乡;此外,还应积极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为其提供一定的启动资金,切实协调农信、地税、工商、城建等部门为其创业提供贷款、租地、免税等有利条件。

二是学校应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支持,多方筹集资金,不断完善农村寄宿制教学,提升农村教育教学水平,优化农村教育教学环境,吸引更多的有志青年在农村执教、创业、发展。此外,应积极创造条件,以缓解农村留守儿童因情感缺失而带来的适应失调,建议由政府、社会各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各出一部分资金,设立农村留守儿童探亲基金,确保年均探亲次数,以此不断加强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情感交流。

三是积极组织社会工作者、青年志愿者、高校学生、心理咨询师及相关的专家学者参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发展的教育管理工作;此外,还应不断完善NGO系统,确保其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使之成为农村留守儿童良好社会适应性发展的可靠保证。

注:文章系本文作者主持的2012年贵州省社科规划课题“心理弹性理论视域下‘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发展及教育对策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2GZZC32)

主要参考文献:

[1]叶敬忠,潘潞.别样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46-48.

[2]李永鑫,骆鹏程,谭亚梅.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8(1):13-18.

[3]徐礼平.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研究现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21(7):32-33.

[4]Robert Henley. Resilience enhancing psychosocial programmes for youth in different cultural contexts: Evaluation and research[J]. Progress in Development Studies ,2010,(10): 295-307.

[5]王滨,罗伟.心理弹性发展的研究进展及评述[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27-130.

[6]王玉花.从心理弹性理论视角看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J].教育学术月刊,2010,(10):6-7.

[7]姚小燕.心理弹性理论视阈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J].贵阳学院学报,2012,27(3):38-41.

[8]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 Help Center.The road to resilience:What is resilience?[EB/OL].http:///featurodtopics/feature.php?d=6&ch =22[2004-12-30].

[9]徐礼平,方倩.从心理弹性的视角看有“留守经历”大学生[J].新余学院学报,2012,17(2):119-121.

[10]郝振,崔丽娟.自尊和心理控制源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J].2007,30(5):1119-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