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趣事作文(精选5篇)

  • 五一趣事作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旋转木马,我选了一匹白色的小马,妈妈骑了一匹白色大马,随着一声悦耳的响声,旋转木马开始跑了,接着,动听的音乐也跟着想起来了,我不由自主的跟着唱了起来“旋转木马哗啦啦,哗啦啦啦啦啦啦右转右转,时光快速的飞越…&…

五一趣事作文(精选5篇)

五一趣事作文范文第1篇

首先,我们去划船,看着人们一个个开始划船了,5分,6分,7分,10分还没轮到我们,我心急如焚。盼啊!等啊!终于轮到我们了,我们登上了船,转了一圈,就回来了。准备去下一个景点。

走在路上,我看到许多郁金香,有:红的、粉的、白的、金黄的,五颜六色,漂亮极了。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旋转木马,我选了一匹白色的小马,妈妈骑了一匹白色大马,随着一声悦耳的响声,旋转木马开始跑了,接着,动听的音乐也跟着想起来了,我不由自主的跟着唱了起来 旋转木马哗啦啦,哗啦啦啦啦啦啦右转右转,时光快速的飞越 又是一声悦耳的响声,木马停了下了。我和妈妈下了木马,找下一个地方。

哦!我们下面要去科普鸟廊,一进门就看到了金刚鸟,接着,去看孔雀、山鸡

五一趣事作文范文第2篇

本活动策划以五四青年节为线索,在五月四日至五月六日展开为期三天的系列活动,包括组建两支志愿队(大运青年志愿队和文学大运志愿队),举办趣味运动会(含本次活动的开,闭幕式)。活动紧紧围绕青年和大运两个关键词,并结合文学院的专业特点,拟定该活动的主题为“大运青年,文学大运”。

现在稍稍说明该活动策划的来源。首先,我考虑到我们面对的活动对象是一群在校的青年大学生,又有五四青年节,所以应该有一些以青年为主题的活动,体现我们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具体到我们深大,我们文学院,就是要激起我们深大大学生的青年社会意识,感悟自己身为当代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青年应有的朝气与活力;其次,结合深圳即将举办大运会,现在也正好进入大运时间的关键时刻,市政府在营造全民参与,全民共办,全民同享的氛围,我们大学生更不能置身事外,无动于衷。因此产生了把青年节与大运会相结合的想法。

具体活动策划书如下:

“大运青年,文学大运”活动策划书

活动目的:

通过举办五四青年节系列活动,希望在全校范围内营造青年大运的氛围,激发青年应有的朝其余活力,激起我们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燃情青春的火焰,迸发青年的潜力!

主办单位:文学院义工协会

活动时间:五月四日至五月六日

活动对象:全校师生

活动主题:大运青年,文学大运

活动准备:

(一)组建两支志愿队

我们可以在全校范围内宣传,招收志愿者,报名登记,整理编队,人数过大可以分组管理,亦方便活动安排。

这两支特殊的志愿队是本次活动人员的主要组成部分。

其中大运青年志愿队注重于实践,参与趣味运动会的筹备和作为会场的工作人员,另外,还会在活动期间安排志愿队到学校周围社区里,提供社区服务,展现青年风采,宣传大运知识,掀起大运风。

另外一支志愿队为文学大运志愿队,这支志愿队注重于文字方面,用文字描述大运,书写青春情怀,负责产出和收集有关大运青年和文学大运的文章,记录所有活动的过程,每项活动的通讯稿。

活动结束后,可联合深青杂志社出版一期与之有关的杂志,或者自行收集整理成册,全校发行。

(二)筹备趣味运动会

见另一日志《趣味运动会策划书》,有关细节有待修改。

(三)开闭幕式的准备

1、在趣味运动会上,先进行本次系列活动的启动仪式,暨趣味运动会的开幕式,启动仪式包括介绍本次系列活动,对两支志愿队举行授权仪式,趣味运动会的开幕,还可邀请友情单位进行文艺表演等等。

参与人员:邀请校、院相关领导,老师等和各学院团副;

本院学生和有兴趣参与的全校其他师生

工作人员:文学院团委全体干事

地点:**广场

时间:五月四日

2、闭幕式暨颁奖仪式。包括对志愿队、优秀志愿者、优秀干事等的嘉奖;趣味运动会优胜的小组和个人进行颁奖;总结活动过程,再次点明活动主题,表明对青年大学生的美好寄托,庆贺活动的圆满结束等

参与人员:邀请校、院相关领导,老师等和各学院团副;

本院学生和有兴趣参与的全校其他师生

工作人员:文学院团委全体干事

地点:**广场

时间:五月七日

(四)经费预算(待议)

活动过程:

五月四日前: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完成志愿队的组建和相关的培训;在全校范围内的活动宣传;相关道具已准备齐全。

五月四日:启动仪式

五月五日:举行趣味运动会,两个志愿队开始运作,大运青年志愿队分组分批到社区提供社区服务,展现青年风采,宣传大运知识,掀起大运风;文学大运志愿队随行到社区,记录现场情况,写出通讯稿。

五月六日:两支志愿队继续运作,至闭幕式结束。

活动总结:

1.文学大运志愿队所创作,整理出的文章的出版事宜。

2.活动所涉及的设备、相关道具的处理

五一趣事作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英文电影;五年制英语教学;高职高专

0 引言

高职高专五年制学生入学起点低,都是由刚毕业的初中生过度来的。他们英语基础差,大都对英语没有兴趣,有的甚至已经放弃了对这门课的学习。针对这样的情况,对任课教师来说就有极大的挑战。怎样提高高职高专五年制学生的英语水平,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笔者认为要了解学生、观察学生,发现他们的优点及特长,利用他们的优点和特长去挖掘他们学习的潜力。任教多年来,笔者接触过不同专业的五年制学生,例如学前教育专业的,初等教育迪庆班的,发现这些学生各方面都很不错,除了英语之外。五年制的学生大多思想活跃,爱好新潮事物,熟悉网络世界,对于当下流行的西方影片、歌曲充满了兴趣。他们能歌善舞,有好的嗓音,有好的舞艺。英语课堂上,记单词短语课文语法,让他们觉得很枯燥乏味,甚至讨厌。于是笔者认为英语课堂上应该想办法激发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得从他们的兴趣爱好着手。那么在英语课堂上恰当的时候看一看英文原版电影又为何不是一件好事呢!

英文原版电影是融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信息于一体的传播介质,是英语国家风土人情、生活状态、学习场景等的再现,把抽象、枯燥、单调的学习内容,变成生动的语言交流环境,使学生可以边听、边看,边学、边实践,一旦学生听懂了,看会了,就能根据实际情况操练,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这种求知欲就能化为学习的动力。“课堂上引入原版电影情景教学,真实而立体地展现所学语言的背景和使用环境,让学生体验到大量形象生动、原汁原味的生活和社会交际语言,听到英美人士纯正的语音语调,有助于学生英语听力、口语、阅读乃至写作等能力的锻炼和提高。”[1]

1 英文原版电影在高职高专五年制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1 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英语教学一开始,就应当注意培养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这就要求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英语电影题材多样,故事性强,有震撼力,与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吻合,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1.2 拓展了词汇量,丰富了语法知识

英文原版电影因为精彩的故事情节,美妙的音乐,学生在观看影片的时候,会无意识的重复跟读影片中出现的单词短语或句型,这样就会无意识的加大了学生的词汇量,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语法知识。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观看影片《冰雪奇缘》的时候,学生不仅仅在关注感人的故事情节,同时也一直在不断重复像summer, winter, chocolate, crazy, prince, queen等这样的英语单词。而且这部影片里面的歌曲特别动听,学生无意识的还记住了一些简单的句子,比如:Do you want to build a snowman? There’ll be music, there’ll be light.

1.3 提高了学生英语实际运用的能力。

英文影片的语言是真实语言使用的过程,里面的对话都是地道的英语,而且电影的故事性强,又具有真实的场景和语境,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口语练习素材。那些经典的有趣的对话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这种记忆一旦与人们现实生活中某一生活情景相吻合而‘触景生情’,那么学生就有可能脱口而出,而不必苦苦思索词句。学生观看了影片“Baby’s Day Out”,在现实生活中也会说出同样的话语。例如,We have your baby. Don’t call the police.等等。

所以,笔者认为“可以把讲英语国家的真实的语言环境引进课堂,给学生创造一个语境,使学生全方位地感受英语语言的刺激,能更好地把英语语言学习转化为一种语言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2]

1.4 加强了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所选取的英文电影其主题应该是积极向上的乐观的,对学生具有教育意义的。观看有价值的影片,学生能从中获得有益的影响,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比如电影“Baby’s Day Out”, 三名歹徒假扮摄影师,掳走了九个月大的婴儿比克。三名歹徒原想利用比克勒索卡尔维夫妇五百万美元。谁料,比克聪明过人,不但将三个贼人玩得团团转,还顺利从贼窝里逃了出来。这是一部不错的家庭爆笑喜剧,有利于引导学生去思考现实问题,正义应该得到伸张,而恶人最终受到了惩罚。

2 使用英文电影教学的原则

2.1 选择恰当的英文影片

并非所有的英文电影都适合学生观看,也并非所有的英文电影都适合英语教学。英文电影仅仅是英语教学的辅助手段,因此,在选用英语影片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内容要健康,积极向上,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影片的发音纯正清晰地道,难度适中,应与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相一致,适合学生学习使用。

2.2 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方法恰当,事倍功半。五年制英语教学,使用英文原版电影,也得讲究方式方法。

(1)观看影片学唱英文歌曲。笔者所任教的五年制的学生,例如学前教育专业的,初等教育迪庆班的,他们非常喜欢唱歌,那就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比如影片《冰雪奇缘》中的主题曲,非常动听,看完片子后,老师还没有要求,学生已经自己下载到手机,准备下课后学唱了。于是老师采用了激励机制,下次课就是歌曲大赛,《冰雪奇缘》主题曲英文版,唱得好的同学平时成绩给加分哦。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歌曲学唱的过程中,学生也逐渐掌握了正确的英语语音、语调、单词、句型和西方文化,达到“做中学”的效果。

(2)观看影片记忆单词短语。老师要布置任务,要求学生不能只注重故事情节,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要记录下重要的单词和短语,课后老师要进行提问。记忆是英语学习的主要手段之一,使用恰当的手段记忆影片中的经典对话,熟记模仿句中的句型和用词,可以训练学生的发音和地道的语言表达能力,拓展了学生的词汇量。“英文电影是图像、音乐、语言、文字多角度融合的多模态文本,能够将语言信息通过视听途径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观看电影的同时接触真实英文语言,并取得较好的记忆效果。”[3]

(3)影片结束后要进行讨论。欣赏影片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从多个角度:影片的主题思想,主要人物的性格命运,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分析讨论。然后得出这部影片给我们的启示,也可以比较中西文化差异,让学生从影片中充分了解英美国家人民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习俗等。

综上所述,把英文电影引入五年制英语课堂教学,可以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使学习气氛更和谐自然,使得语言环境更加真实,让学生从被动转向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学习动机更加持久,进而达到培养语言的实际应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丁琪,黄淑琴.基于体验哲学探讨英文电影教学[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57-159.

五一趣事作文范文第4篇

一、前言导航

同学们,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我们身处童年,每天都编织着美丽的故事。一只昆虫,一个玩具,一次发现,一场争执,一种游戏……都饱含着我们的快乐、梦想和追求。那就让我走进有趣的童年生活吧!

二、入题点睛

回忆五年下册第二单元的几篇课文,一方面可以品味写作方法,另一方面可以借鉴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选择素材。

1.《祖父的园子》中,作者走进了祖父的田园生活之中,在园子中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绿蚂蚱……由此写出了童年那自由、快乐、幸福的情“趣”。

2.《童年的发现》写作者在向往与追求的旅程中,发现了一个富有情趣的哲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三、分析要求

精读习作内容,写作之前,可以借助童年生活的照片打开记忆的闸门,也可以和爸爸、妈妈或小伙伴一同回忆……要把事情经过写清楚,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写完后,把习作读给别人听,再根据他们的意见进行修改。(1)回忆趣事。(2)写清经过。(3)写真感受。(4)认真修改。

四、确定中心

通过童年生活的再现表达出生活的快乐与幸福或收获与美好。

五、选择材料

选择素材是写好童年趣事的重要一环,我们先看看《走进实践 快乐作文》中的小朋友是如何选择趣事的材料。

附学生作文:

水盆中的月亮

童年里发生的事情很多,回忆起来独有一件小事最有情趣。记得我6岁那年夏天的一个晚上,皓月当空,我舀了一盆清水,准备洗手,当我刚要把手伸进水盆的时候,惊讶地发现:月亮来到了水盆中,还随着水波不停地晃动呢,太好了!我手也不洗了,立刻找来一个小薄板子盖在了水盆上。心想我要把月亮永远放在水盆中,我好每天都能看到那洁白的月亮,我把水盆放在了一个自己觉得安全的地方,就回到屋里睡觉了。第二天早上,我想看看水盆中的月亮。可是来到自己放水盆的地方,发现水盆里的水没有了。怎么会呢?我问妈妈。妈妈说:“我把水盆里的水倒掉了。”我一听就来气了,没有好气地跟妈妈说:“那我的月亮你也给倒掉了?昨天晚上我把来到水盆中的月亮存起来了,你倒掉时也不跟我说一声……”说着我就哭起来了。这时妈妈跟我说:“那是月亮的影子,天空的月亮怎么会来到你的水盆中呢?”原来是这样?我还不信呢。可是这天晚上,妈妈用事实证明了,我才相信。

五一趣事作文范文第5篇

何为“五有”?“五有”即“有味”“有的”“有序”“有趣”“有效”。

“有味”即有“语文味”,指具有语文独特的情感、美感、语感,以及文本、教师、学生等教学要素在动态中形成的和谐的整体美等。“有的”是指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有序”特指活动有条理性和系统性;“有趣”在于活动具有趣味性;“有效”是指活动有教育效益。

以活动为主要抓手的生态课堂中,“五有”要求占据了重要份量,成为活动有效开展的保障。

一、活动“有味”是基础

语文具有活动特质,在活动中发挥教育功能。活动“有味”,就是引导学生凭借自身阅历,文化沉淀去体味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语言美、意境美、文化美等,感受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浓浓的语文味成为活动的灵魂。以“语文味”定位课堂,将“语文味”融入课堂每个环节,充溢学生心田,是对语文学科本色的呵护。如果淡化或脱离语文本色,语文活动将变成纯知识性、纯思维性、纯考证性、或纯游戏性的活动,课堂将异化为知识课、活动课,失去语文学科特点。活动再诱人,也无多大意思。

二、活动“有的”是根本

“每一条河都有自己的方向”,活动“有的”就是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既有明确的三维目标的实施,也有活动目的性。学生聚焦目标,明白该干什么,怎么干,为什么要这么干,明白这个活动是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设立。目标明确,学生集中注意力,因势而动,避免活动形式化。

三、活动“有趣”是前提

诚如哲人所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如果被形式捆绑,便呆板而寡味,学生兴致受挫,就会失去学习的热情。教学活动趣味化,能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点燃学习激情。如辨析“探”和“钻”,学生表演玉簪花报秋时探头探脑的样子,和春草破土而出的情形,这种形式牢牢扣住学生心弦,触动思维神经,学生热情参与,享受学习的快乐。所以趣味是从事活动的积极动力,让人乐于探求。活动“有趣”,激发热情,是有效活动的前提。

四、活动“有序”是保证

课堂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体验生命、展现灵性的载体,但活动纷杂,一旦失控,乱动滥动现象频发。“有序”活动,流程有次序有层次,如被称为“六个基本板块”的活动流程:课前反馈――课堂自学――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训练强化――矫正提高。活动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前后关联,清晰地反映出活动开展的轨迹和路径,既有纵向的顺序性,又有横向的层次性,更有先后系统性,教学活动的顺序科学合理,有效地避免活动的随意性、零散性,防止枝节横生,保障学生活动有得。活动“有序”,教之有序,动之有序,是活动有效高效的保证。

五、活动“有效”是追求

不必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还有疲劳”,课堂上劳而无功往往不被看好。活动的终极目标是教育效益。生态课堂追求目标达成与学习体验并重,知识和能力共生。课堂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发现自我和发展自我的平台,学生在这个平台上有自我的“学习体验”,有自己的思考和发现,有学习经验的激活、丰富与提升,有认知策略与学习策略的精进,有后续学习的欲望和冲动……如朗读要读出情感,读出发现,读出感悟,有真挚和真情的流淌;辩论,要辨出是非,辨出真伪,有学生灵性的唤醒;合作探究,探出结果,促成多元理解,更有新认识、新资源的催发……马斯洛认为人都是有需要的,学生需要得到最大限度地满足,我们视之有效。如果活动无果,也不过是活动而已。所以活动“有效”成为终极追求。

“五有”要求在我们的活动中举足轻重,我们又该如何开展“五有”活动呢?

一、拥抱语言保本色

“语文味”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获得。但语文课堂效率的生长点在于语言文字,籍此传递情感,叙述故事,表达思想。所以语文活动着眼点是语言文字,从语言文字出发,咬文嚼字、字斟句酌,品味语言文字承载的情感与思想内涵。如果淡化或脱离语言文字的品悟,语文活动失去语文本色。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浅尝辄止,也会错过语文味,抓住语言也就抓住语文。

二、提取主问行有的

目标如星辰,活动像航海,借星光的位置而航行。课堂活动内容繁杂零碎,“主问题”可以覆盖全文,“牵一发而动全篇”,有效破解文本重点和难点,目标集中而具体,确立主问题,也就确立了中心目标,学生思考与探究行之有的,不至偏航而造成盲动。

《愚公移山》一课,执教者抛下“愚公大智若愚,还是愚不可及”这一中心环节,统摄全文。学生从主问题出发,在辩论中促成愚公形象的多元理解。学生灵气四溢,充满悟性,课堂生机勃勃,最大程度上实现了活动的有效性。

三、创新活动出趣招

趣味是所有活动的粘合剂,活动丰富多样,可激发参与热情。采用庭审方式教学《黔之驴》,平素寡言的学生,竟然据理辩驳,思辨机智,让人刮目相看。形式固然重要,教师的匠心更见成效。教师创新活动,基于学生心理构建有趣的活动,完全可以化枯燥为有趣,化腐朽为神奇。不入法眼的文言注释,通常只作默背要求,但一位老师从它入手,抓住关键注释,设计教学活动,《木兰诗》中从“军帖”“寒光”等词带出了民歌背景,从“当户织”“唧唧”引出耕织图,带出文化味,从“何所思”“东西南北”这些词句,引出了故事情节,显出文学味,一箭三雕,尽显神奇。教师寓教于趣,学生“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四、遵循规律行有序

莱蒙特说“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教师遵循活动的条理性和系统性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低到高,循序渐进,于学生愤悱之间,教会学生学习。《雨巷》一课,教师安排“听读”“交流”“研读”“品读”四个活动,上下关联,环环相扣,学生经历了从体验到认知,再体验再认知,到深度体验的过程,流程清晰,深浅有序。其中“听读”由初听到再听,初听听诗的感觉,有声音、有节奏和韵律、有朗读者的情感起伏。再听,听对诗的理解,有词义的理解、有意象的理解、主题的理解、情感的理解,这样从感觉到理解,从体验到认知,显示出思考的路径和轨迹;“交流”中所设“诗中写什么意象?分散的意象整合起来,构成什么意境?雨巷具有什么特点?这是爱情诗吗?”的四个问题目标指向明确,从意向到意境到主题,自然呈现学生对诗歌主题理解的过程。教学进程遵循认知规律,有序展开,学生学有所获。

五、适切评价促成效

肖川认为教学的有效性着力于学生有自身的探索意识,能提出有深度、开放性的问题,进行实质性碰撞和争鸣,并且能够迁移并发现和提出更为复杂的问题,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活动中,教师的适切评价,举足轻重。学生思维浅层徘徊、错漏层出时,教师适切评价,捕捉契机,鼓励碰撞,激发思辨,促使生成,提升学生的理解。

读书求“三味”,活动贵“五有”,植根于语文味十足的课堂,活动有的、有趣、有序、有效展开,活动走向精彩,课堂由此而摇曳生姿。

参考文献

[1]《生态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