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财务会计论文(精选5篇)

  • 高级财务会计论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二)设立体现专业特点并融合多学科的课程体制 研究生的课程体制是建立知识组织结构的关键点,而具有创新性的知识体制及结构是研究生创新工作的前提,所以在进行课程体制的设立时,首先需要建立起走在学科前方的研究生核心课程,其次是对有利于自学的选修课…

高级财务会计论文(精选5篇)

高级财务会计论文范文第1篇

(一)以培养实践型人才

作为会计学硕士研究生的培育目标我国现在已经有超过近百个会计学硕士点,加之其余硕士点设立的会计学方向,可以看出,现今许多院校都具备培养会计学硕士研究生的能力。但这些院校应当设立出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传统的院校应以培养综合实践型会计人才为目标。而在会计学方面拥有重要地位及影响的综合性院校及重点财经类院校,应当以分类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既注重培养具有优秀潜力并能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来从事会计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也要注重培养综合实践型的硕士研究生,直接服务于社会企事业单位。会计学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偏重培养综合实践型人才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会计学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导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方面,从硕士研究生的从业意愿来看,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得出,将近九成的会计专业学生都希望成为实践型人才,并且多数选择在毕业后便开始工作。另一方面,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水准不断提升,高等院校对于师资队伍的素质也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所以一般的高等教学研究机构都并不十分乐于接受硕士毕业生。因此根据调查的结果,不难发现,硕士生毕业后,只有少数人会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多数的学生都会倾向实务方面,而且,会计学博士的毕业生,也未必一定会选择高校从事科研及教学工作。部分博士生还会放弃学术研究工作,进入金融行业或政府部门工作。另外,社会对于高级会计人才的素质及能力也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实践型的会计人才应当具备创造性、实用性、外向性及通用性等优势。通用性主要指学生在毕业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能够担任各种行业与企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实用性主要指将所学知识在工作中加以运用的能力。创造性主要指能够将所学知识进行更加灵活、多方面应用的能力。外向型主要指在现今的全球化经济发展背景下,具备国际经济交流必备知识、对国际通行会计理念指标有详细的了解,并且具有一定的文化与语言沟通能力。受到生源与学制等多方因素的制约,本科的教育已经难以满足这些需求,所以应当由研究生队伍来进行补充与完善。

(二)设立体现专业特点并融合多学科的课程体制

研究生的课程体制是建立知识组织结构的关键点,而具有创新性的知识体制及结构是研究生创新工作的前提,所以在进行课程体制的设立时,首先需要建立起走在学科前方的研究生核心课程,其次是对有利于自学的选修课程进行具体规划。另外,还要建设起有助于课程创新的教育模式。课程体系的设立需要以满足专业知识需求为主,同时尽力与其他多个学科的知识进行融合。通过对于调查结果中知识需求内容方面的分析,反映出了的社会经济背景对高级会计人才的新要求,就是需要综合性实践型的人才,不但对知识的深度有更高的要求,对知识的广度的要求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这是不论在高校教师组别或企业事务所组别都得到了共识的观点。在对知识需求内容的调查中,企业组的需求值与教师组的需求值是基本持平的,代表企业事务所组与教师组的观点基本一致。因此,应当加强对于实践技能课程及专业财务知识的课程设立,而且设立的课程需要彰显出专业的特色,并与多学科融合。因为硕士教育是以大学本科教育为基础的进阶教育,所以这部分学生在专业能力与自身素质上,本身就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培养,也具备了较为扎实的会计基础知识。在硕士的学习阶段,主要就是针对以上总结出的社会能力及素质需求进行进一步的培养,科学的设立专门化的教育。由于会计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主要定位是培养综合性实践型人才,所以硕士阶段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向学生提供更加高级别,并且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直接可用的会计技能及知识,使得毕业生未来能够为会计专门领域提供更加精准、专业、有价值的服务。会计学专业可以分解的主要研究方向可分为以下几类:财务会计、现代会计理论、审计与咨询、会计电算化。课程体制主要分为专业必修课、公共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及相关专业选修课。在这些课程中可以适度削减公共必修课的学分比重,让学生有更多空间对选修专业课程进行深造。将课程进一步细化后,相关专业选修课程方面,可以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组织行为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理论体系研究、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国际商法、逻辑学及多元统计分析等。专业必修课可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现代审计理论、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理论、现代公司理财、财务分析及成本管理会计等。专业选修课方面,需要依据专业方向来进行选修课程开设,可开设的课程有: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国际会计、高级财务会计、会计职业道德、税务筹划及会计内部控制设计与评价等。针对公司理财的方向则可以设立公司管理、投资学、报表分析及资金管理等方面的课程。

(三)增设对于差异性显著的能力及素质的培训

通过对数据的详细分析可以看出,在领导能力、判断管理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心理调节能力及决策能力等方面对会计人才素质重要程度进行调查时,企业事务所组别与高校教师组别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教师组别的平均值均普遍低于企业事务所组。因此,需要针对差异性明显的环节设立相应的课程,以满足教育及企业各方面的综合需求。其一,是对于领导能力与管理能力的培训。在对领导能力及管理能力进行讨论时,应当明确了解,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所应当具备的重要素质。这些素质包含:自身的事业热情以及对热情的传递,引导他人、帮助他人的有愿望,表里如一、公正、自我约束的人格,给人鼓励与希望的能力,充满好奇心,乐于学习新的事物,值得信赖,敢于承担风险等等。为了对这些能力进行培养,在研究生的阶段就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条件,让学生能够对领导能力与管理能力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主持专题活动与小组讨论的机会,应当激励每个学生多说,在任何讨论活动中都不要只做倾听者,应当更多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自己的观念进行清晰的阐述。其二,是书面表达及语言方面的着重培养。要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让学生乐于并且善于与外界进行交流与沟通。另外,要确保能够在未来,用自己的思想去驾驭市场及企业,这也要求学生有高超的分析能力与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自我意识强、缺乏交流沟通能力及文字运用水平偏低等情况,要对学生的“心理学”“逻辑学”“写作”“公共关系学”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加强教学。这些综合能力的强化可以在每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贯穿,而且平时要要求学生多写一些分主题的研究向文章,最后进行综合性考试、上交总结性论文。其三,是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现今的研究生都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心理压力,比如学业方面的压力、生活方面的压力、交际方面的压力以及就业方面的压力等等,研究生的整体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对于其未来的工作业绩以及在社会上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想要有效加强学生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的几个层面入手:第一,是树立起学生的责任心。主要是引导学生对于个人的生活与学习都产生更加高层次的追求,并且更加明确研究生教育对于人生的价值以及含义,进而树立起更加正面、积极的生活学习态度,维持热情进取的个性。另外还要培养学生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及转变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加坚韧不拔、不怕苦难、敢于承担。拥有这些良好的品质,学生必定会在今后的工作中获得更好的发展。第二,要让学生懂得从小的事情做起,现在的研究生普遍都具有好高骛远的特点,自恃过高,所以很容易造成在社会上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所以要给学生灌输从小事做起的概念,特别是会计这样需要良好思维习惯及细心度的工作,需要让学生明白,做好生活中最基本的小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是培养细心度及观察力的最直接渠道。第三,是让学生养成自主解决困难、分析问题,以及自我约束、自我重视、自我鼓励及自我警醒的良好习惯。经常进行自我的检查、反省,有助于学生更加明确的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改正,学生养成了这种习惯,便能够逐渐向严谨负责、积极进取、不怕困苦、热情自信的良好心态,这对于学生克服自己的盲目、懒散、草率等不良品质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社会的实践工作当中,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切身了解到行业及企业的工作概况、企业对于从业人员的要求以及自己的实际能力高低,对于这些方面有了更加详细的了解,学生便能够有更加清晰的自我认知,准确的找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找准自己在企业中以及社会上的定位。所以,学校应当将研究生实习基地的建设放到重要位置上,投入更多的资金与会计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等相关单位签订实习的协议。定期选派学生队伍,到基地去进行实践,这样有助于让学生加强对社会概况的认知,并且能够让学生更加明确的掌握社会实践工作中需要进行解决与研究的难题,这样既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认知及心理调节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分析思考问题、观察事物及解决难题的能力。其四,是科研究新能力的培养。在创新能力方面,虽然企业事务所组的分值明显低于教师组,但这并不代表不需要对创新能力进行着重培养,任何行业与企业的发展与改革都是在创新的基础上开始的,只有拥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够在工作遇到问题时进行多方面的考虑,这样的人才解决问题的效率要比思维一成不变的人高出很多,硕士研究生现阶段的主要走向分为两类,实践工作的走向与进一步深造的走向。各类院校可以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依照人才自身的特点,为其安排更加适合自身的走向,才能够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优势,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结语

高级财务会计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级财务会计 基本内容 概念 界定 构成

一、高级财务会计的概述

所谓高级财务会计,指的是处理以原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修正为基础的企业中出现的特殊交易和事项的相关会计理论和方法。通常,其含义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财务会计包括高级财务会计。也就是说,高级财务会计是财务会计的一个方面。

第二,企业所面临的特殊事项是高级财务会计的主要研究对象。

第三,修正原有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是高级财务会计主要依据的理论和采用的方法。

二、高级财务会计基本内容的界定

在当前理论界中,对于高级财务会计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国内外还存在巨大的分歧。然而在界定高级财务会计基本内容方面,相关专业人士共同认为合并会计,跨国公司经营会计,破产、清算、重组会计,合伙有分支机构会计是主要组成本分,其认可率与上述顺序一致。界定学科的基本内容的问题十分复杂,它具有自己学科的规律。所以说,如果淡出以认可率为依据来对高级财务会计的基本内容进行界定,必然会导致科学的科学性、全面性的缺乏。构成高级财务会计基本内容界定的基础是高级财务会计与传统会计的最大区别。认为高级财务会计是除传统会计以外的会计,这是最早在学术界的界定。然而,传统以外的会计内容在快速发展的社会,随着全球化的经济、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增加,这使得将这些内容归纳为一个学科的科学性受到质疑。

三、高级财务会计的内容构成

(一)确定高级财务会计内容的基本原则

(1)在取定高级财务会计的范围时要以经济事项与四项假设关系为理论基础。与四项假设限定范围相符合的会计事项,我们将之归纳为中级财务会计的范畴之内;高级财务会计的研究范围便是与四项假设的会计事项向背离的会计事项。

(2)考虑与中级财务会计及其他会计课程的衔接需要特别注意:有些会计事项虽然未背离四个基本假设,但并不具有普遍性,且业务处理的难度也较大,不宜放在中级财务会计中讲述。例如,商品期货、衍生金融工具、租赁业务、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等。

(二)基本内容的完整性与系统性的统一

经济发展导致了新的业务,新的业务促使原有的假设产生松动。例如,由于投资主体的多样化,导致了会计的主体的变化,即出现了复合的主体,单一会计主体的会计核算已不能再满足客观需要,进而产生了合并会计;由于企业间的竞争加剧,企业的破产、清算、重组就在所难免,此时的持续经营假设就不再适用,所以也就有了破产、清算和重组会计;同时在破产期间,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的假设都有某种程度不同的变化,但货币计量假设的不适用主要还是通货膨胀发生的以货币计量假设导致了物价变动会计。这样,高级财务会计基本内容也就比较好归纳了。另外,与合并会计相对应的是合伙、分支机构会计,也应当包括进去;物价变动会计中只讨论了通货膨胀会计,而能源危机同样可以引起通货膨胀,也应在考虑之列;新的科学技术的应用会在某一段时间内造成供给的大量增加而引发通货萎缩,尽管通货萎缩会计现在还没有相关的报道出现,也应在考虑之列。如此看来,按照会计假设的松动而形成的高级财务会计基本内容体系缺少一定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还要从其他的方面来考虑和完善。

从一门学科的完整性来看,应把序论也列入其中,使读者对高级财务会计的内容和框架结构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以便准确理解高级财务会计的定位;对应高级财务会计的系统性,合伙、分支机构会计和分部报告与中期报告也应当列入其中;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逐步到位,公司回购股票也会提到很多的企业日程上来,所以公司会计放在高级财务会计中也是比较合适的。值得一提的是会计伦理问题,这也是目前会计学界碰到的一个重要问题。会计伦理问题在国外学者中提出的比较多,国内除学者张文贤教授外,尚未发现有其他学者提出此问题。

在我国会计学专业内容设置中,此项内容几乎没有涉猎,相关的会计准则和制度对此问题的规范也没有划入到教学与研究体系中来,导致专业人员在知识结构上有一个重大缺口。面对日益泛滥的会计信息失真和诸多的会计问题,加强对会计伦理的学习研究是必要的,应将其加入到高级财务会计基本内容构成体系中来。

(三)高级财务会计的内容

目前,高级财务会计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一是序论。二是会计伦理。三是公司会计。四是合并会计。五是合伙、分支机构会计。六是分部报告与中期报告。七是破产、清算、重组会计。八是物价变动会计部分构成高级财务会计的基本内容体系是合适的。至于没有划入到体系中来的其他现行的高级财务会计内容,可以采用三种处理方法:一是把原本属于其他学科的内容放在相应的学科。例如,跨国经营会计本是国际会计的主要内容。二是把其他的业务单独划成一门课程,可以称之为特种会计。三是鉴于衍生金融会计的迅猛发展,其所涵盖的内容也会逐渐增多,考虑到其特定内涵和会计事项的复杂性,可以将这部分内容单独划作一门课程――金融工具会计。

四、总结

高级财务会计是会计处理的理论和方法的总称,它基于原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修正,以企业出现的特殊事项为研究对象。所以说,客观经济换将变化而形成的会计假设的松动是高级财务会计产生的基础。从理论上说,与四项会计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相背离的特殊会计事项是高级财务会计的主要研究范围。需要注意的是,与中级财务会计的衔接问题是安排具体内容的重点方面。

(王永静单位为南开大学;齐B、李群单位为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崔莹.关于高级财务会计基本内容构成的探讨[J].茂名学院学报,2008(12).

高级财务会计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财务会计;准则导向;职业判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0—177—03

会计发展史表明,会计是特定环境的产物,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是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根本动因。财务会计系列课程是本科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质量对于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该系列课程一般由“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等三门课程组成,三者之间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科学地分工与协作。在会计准则“持续趋同”的背景下,本文首先对三门课程的内在逻辑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安排以及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一、财务会计系列课程的内在逻辑

按照信息系统论的观点,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分别是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其中,财务会计亦称“对外报告会计”,它以主体已发生或已完成的交易与事项中的财务数据作为输入,按照公认会计原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的规范要求,运用若干普遍接受的会计惯例,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程序进行加工,最终以财务报表的形式将有助于决策和反映受托责任的信息输出给主体外部的使用者。由于财务会计以财务报表作为对外报告信息的主要载体,因此,笔者认为,财务会计系列课程设计应立足于财务报表,按照会计核算程序的不同环节,“基础会计”课程主要解决从凭证到报表的记录这一环节的问题,而“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则应解决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等三个环节的问题。

具体而言,“基础会计”实质为初级财务会计,是“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的基础,其重点在会计记录这一环节,以掌握簿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核心,兼顾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级财务会计”以法人企业(非金融企业)的常规业务为依托,其重点是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以掌握通用性的确认标准、计量规则及报表编制方法为核心;“高级财务会计”实质为特殊财务会计,以非法人企业或者法人企业的非常规业务为背景,主要由特殊主体会计(如集团合并报表会计、总分支机构会计等)、特殊业务会计(如衍生工具会计、重整和清算会计等)和特殊呈报会计(如分部报告、中期报告等)等三项内容组成,其核心是特殊情形下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计量和报告问题。

二、财务会计系列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财务会计教学的目标导向

高等会计教育的目标由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所决定,具体地说是由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决定。在我国,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的规定,会计教育的目标是知识传输和能力培养的双主导型。财务会计教学目标是会计教育目标中的一个子目标,是会计教育目标的具体化。笔者认为,给学生讲授最新的会计知识是“与时俱进”思维在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反映,“理论导向型”或“实务导向型”的教学模式对于本科阶段的财务会计教学并不恰当,其目标定位应是“准则导向”。

事实上,“理论导向型”和“实务导向型”教学模式本质上都是将会计准则视为纯粹的技术规范:前者就会计论会计,试图从理论上演绎出最优会计准则;后者侧重于如何具体应用会计准则;而“准则导向”的目标定位不仅将会计准则视为技术规范,更重要的是考虑准则的经济后果及准则制定权的争夺,只有正确把握会计准则的这一内涵特征,才能真正实现会计教育的知识传输和能力培养的双主导型目标。

(二)财务会计系列课程的教学目标

1.“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学、财务学和审计学等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通过“学科入门指导”课程的学习,能够使本科生知道大学四年应该学习哪些课程、这些课程之间的关系以及应该如何拓展知识结构等问题,帮助他们及早树立专业意识,形成专业思维(刘海生,2006)。因此,“基础会计”课程应作为财务会计系列课程的入门课程而非专业入门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悉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尤其是要让学生掌握财务会计核算程序的记录环节,即从原始凭证开始到财务报表结束这一过程,为进一步学习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等后续课程的奠定基础。

2.“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学、财务学和审计学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可概括为:学生应在学习“基础会计”的基础上,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财务会计的概念框架、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标准及计量规则以及财务报表的列报和编制;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和处理法人企业的通用类财务会计问题的能力(包括会计政策的选择能力以及对财务报表的理解能力),以便较好地适应日后从事企业日常财务会计工作的需要,同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是继基础会计和中级财务会计等课程后开设的又一门会计类专业课程,是会计学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和财务管理、审计学专业的选修课程。其中的“高级”二字表明了这门课程的层次和难度,也说明了这门课程所涵盖的教学内容,课程主要涉及会计领域的一些“难”(会计难题)、“特”(特殊业务)、“新”(前沿领域专题)内容,是对中级财务会计一般性会计业务和财务报告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特殊主体、特殊业务及特殊呈报情形下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计量及报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其应对复杂财务会计问题的适应能力。

三、财务会计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

财务会计本质上是以财务报表作为信息主要载体的对外报告会计,其知识体系的核心是财务报表各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其中,“基础会计”课程主要针对财务报表要素的记录;“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则分别针对通用性和非通用性的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计量与报告。按照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和知识单元的不同,财务会计系列课程教学内容的分工如表1、表2和表3所示:

四、财务会计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师资队伍建设

财务会计是一门融理论性、方法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独立学科,以准则为导向的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在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自身对会计准则性质的认识,这就要求授课教师既要有丰厚扎实的会计理论功底,又要有丰富的会计实践经验。在教学实践中,该课程的教学师资大多数是走出校门后直接进入课堂,缺乏与会计实务界的联系与沟通。这样的师资来源有两点不足:一是所学的理论知识由于缺乏实践应用而略显生涩,在教学过程中容易照本宣科;二是没有会计实践经验,对准则的理解容易停留在技术层面,缺乏对其经济后果的认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要改变这一现状,应当从以下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加强与职业界的合作。高校应与会计职业界建立联系和交流机制。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鼓励会计教师每年到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兼职一段时间,让他们有机会接触、了解会计实务,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实务能力;邀请会计职业界的资深人士来学校讲学;组织有会计职业界与教育界参加的学术交流、研讨活动,提供相互学习的平台。二是会计教师应积极主动进行社会调查。在社会调查中,会计教师可以接触到实际的会计案例并将其加以总结,只有经过自己实际体会与总结的会计案例,在课堂上讲授起来才会是丰富多彩的。三是促进教师与教师之间、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合作。不同教师的知识结构、理论和实践水平各不相同,加强横向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无疑将有助于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二)教材建设

财务会计教学改革需要有配套的教材予以支持,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从目前情况看,一方面,《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教材仍沿袭着“理论阐述+规范(准则、制度)解释+会计处理举例”的套路来编写,形式刻板,体裁单一;另一方面,缺乏对教材提及的会计学关联知识的阐述和解释,内容过于集中、单薄。会计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学科门类,必然与其他学科如经济学、管理学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认为,“学校中的求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方法”。认同这一教育理念,就会统一财务会计教材的指导思想,使教材内容朝着稳定性方向发展,更多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精髓,教学内容也将会更加丰富多彩。

(三)以提高职业判断力为核心,推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革新

新会计准则在其会计理念、体系结构以及具体内容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创新,同时也使得会计自由裁量权加大,从而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所谓会计职业判断,是指会计人员在面临不确定的情况下,根据会计准则和会计惯例等会计标准并运用自身知识和经验,充分考虑企业现实与未来的理财环境和经营特点,对经济交易和事项进行分析、判断、选择和决策,其目的在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使会计信息有利于企业相关利益主体的决策。

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是建立在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广泛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市场环境的准确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之上的。推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革新应以提高职业判断力为核心。第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思想意识上应注重对学生职业判断意识的培养,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进行会计职业判断,它给各相关利益人所带来的影响是什么。第二,扎实全面的专业知识是培养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基本保证。第三,在教学方法上,推行“读、写、议”教学法。将文科教学由传统的灌输式转为“读、写、议”相结合的形式,指导学生联系课堂教学的内容去读一些课外资料,并在课堂上对所阅读的资料结合课本知识展开讨论,又在课堂外结合阅读与教师讲述的理论写一些灵活运用的文章,以此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很强的自学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郁笑春,2006)。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会计准则的“持续趋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革新将有助于学生及时了解财务会计学科动态,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将知识真正转变成能力。

高级财务会计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改革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中的主干核心课程,学生对这门课程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本专业目标的实现以及本专业其他课程的进一步学习。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和经济业务的日益复杂多变,使《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多而复杂,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越来越低,这无疑形成了《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一个难而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教学内容的重排、教学思路的重新设计、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同步进行等方面,探寻高职院校《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改革的新思路,使学生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多而复杂的情况下,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一、《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多,教学时间短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详细介绍了各会计要素及具体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所涉及的教学内容非常多。而从教学时间来看,这门课程一般分为两个学期,每个学期六个课时(也有的教学计划安排第二个学期为四个课时),扣除节假日和特殊情况下的课时数,这门课程实际的教学课时显然非常少。这就形成了目前《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现实特点:要在短的教学时间内完成大量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内容零散又复杂,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理解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涉及大量的经济业务,这些经济业务按照六大要素的顺序依次讲授,从形式上看,这些教学内容比较系统、有条理。但从学生的角度看,从具体的经济业务讲到财务报表的思路,使学生在学量不同经济业务账务处理的时候,把握不了学习财务会计的最终目标,而缺少这一思维的主线,很容易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觉零散又不好理解,甚至会让学生产生《中级财务会计》的学习就是编制会计分录的狭隘思维。另外,学生在学习《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时候,所掌握的知识面很窄,对很多问题的认识和理解都处于零起点,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和理解大量零散而又复杂的经济业务,如果没有很好的教学思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等,学生确实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中级财务会计》这门课程。

(三)理论教学仍占大部分教学时间

虽然高职教育一直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却未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仍以理论教学为主,而实践教学往往以单独的课程安排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结束之后。这实际上并没有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的促进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有不少学生对《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学习有这样的体会:刚开始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觉得挺有兴趣的,可随着所学的内容越来越多,总觉得这些内容零散而又复杂,枯燥而又难理解,这样,慢慢地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就越来越少了。得到学生这样的学习反馈时,笔者考虑,不应该一味地责怪学生没有努力学习,反而应该从各方面寻找原因,尤其是教的方面。比如,教学思路是否让学生对教学内容容易理解、是否能将抽象的理论传授转化成具体的案例教学、是否采用多媒体讲解一些抽象或关系复杂的知识点、是否让学生及时通过实践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等。

二、《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改革分析

(一)以财务报表为课程教学的主线,贯穿于不同经济业务账务处理的始终

高职教育要求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一要求体现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就是要求学生在对不同经济业务进行账务处理的基础上,熟练地编制财务报表并理解各财务报表之间的联系。就《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来说,从不同经济业务账务处理到财务报表的授课思路与以财务报表为课程教学的主线贯穿于不同经济业务账务处理始终的思路相比。前者从各方面都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表1为两种思路的具体对比。

(二)根据经济业务之间的联系重组教学内容

目前的《中级财务会计》教材主要按照各具体会计要素依次展开,并且带有“准则+解释”的特点,这样的教材虽然能够让学生熟悉会计准则等的规定,但容易禁锢学生的思想,使学生适应变化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在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会计准则、制度也在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准则制度式的教学很可能让学生无法自主更新自己所学的知识,严重影响学生的就业和持续发展的能力。正如美国会计教育委员会在《会计教育目标》报告中指出的,学校会计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于培养他们在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当具备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要使其终身学习。终身学习的思想要求《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应该以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依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不同问题的思维和能力,使学生在变化中能找到合适的方法解决相应的问题。就《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内容来讲,根据经济业务之间的联系安排教学内容,改变目前零散、刻板的教学,能让学生在学习《中级财务会计》时自然地用联系、多角度的思维来认识和理解该课程,让学生的分析、职业判断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

(三)理论与实践教学同步进行

会计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三部分:《基础会计》的账务处理程序实训、《中级财务会计》具体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实训和综合实训。很明显,这三种实训侧重点和教学效果是不一样的,而目前由于教学时间、教学内容等原因,《中级财务会计》具体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实训基本上没有展开。在教学中,忽视具体经济业务账务处理实训对抽象、枯燥的理论教学的促进作用,不利于学生对《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理解,也不利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所以,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应同步进行,充分发挥理论教学对实践教学的指导作用及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的促进作用,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教材、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师素质等各方面的改革和完善,所以,在改革过程中,应从各方面优化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实现教学目标。

(一)《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材的改革

课程教材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教材不仅要展现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还要体现出合理的教学思路,这样教师就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的教学内容。从前文分析来看,笔者认为,教材可以从两方面进行改革:第一,教材应先介绍财务报表,再围绕财务报表阐述各会计要素及相关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问题,使财务报表作为教材的主线,贯穿于不同经济业务账务处理的始终。第二,根据经济业务之间的联系重组教学内容。经济业务之间的联系有很多,比如,可以将教学内容中不同的经济业务按照经营、投资、融资、利润及其分配进行重组,其中经营方面涉及收入和应收款、成本和存货以及其他相关费用;投资方面涉及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融资方面涉及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利润及其分配方面涉及利润的形成及其分配。

(二)加强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的促进作用

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除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外,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实践教学还有助于弥补理论教学抽象、枯燥的不足。所以,将实践教学巧妙的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三)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和案例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能够形象、生动地展现复杂、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案例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和案例教学的优势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

(四)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无论是教材、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改革,还是实践教学都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提高《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

[1]谢文刚《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西部,2009(1 8)

高级财务会计论文范文第5篇

―、财务会计系列课程的内在逻辑

按照信息系统论的观点,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分别是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其中,财务会计亦称“对外报告会计”,它以主体已发生或已完成的交易与事项中的财务数据作为输人,按照公认会计原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的规范要求,运用若干普遍接受的会计惯例,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程序进行加工,最终以财务报表的形式将有助于决策和反映受托责任的信息输出给主体外部的使用者。由于财务会计以财务报表作为对外报告信息的主要载体,因此,笔者认为,财务会计系列课程设计应立足于财务报表,按照会计核算程序的不同环节,“基础会计”课程主要解决从凭证到报表的记录这一环节的问题,而“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则应解决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等三个环节的问题。

具体而言,“基础会计”实质为初级财务会计,是“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的基础,其重点在会计记录这一环节,以掌握簿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核心,兼顾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级财务会计”以法人企业(非金融企业)的常规业务为依托,其重点是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以掌握通用性的确认标准、计量规则及报表编制方法为核心;“高级财务会计”实质为特殊财务会计,以非法人企业或者法人企业的非常规业务为背景,主要由特殊主体会计(如集团合并报表会计、总分支机构会计等)、特殊业务会计(如衍生工具会计、重整和清算会计等)和特殊呈报会计(如分部报告、中期报告等)等三项内容组成,其核心是特殊情形下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计量和报告问题。

二、财务会计系列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财务会计教学的目标导向

高等会计教育的目标由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所决定,具体地说是由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决定。在我国,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的规定,会计教育的目标是知识传输和能力培养的双主导型。财务会计教学目标是会计教育目标中的一个子目标,是会计教育目标的具体化。笔者认为,给学生讲授最新的会计知识是“与时俱进”思维在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反映,“理论导向型”或“实务导向型”的教学模式对于本科阶段的财务会计教学并不恰当,其目标定位应是“准则导向”。

事实上,“理论导向型”和“实务导向型”教学模式本质上都是将会计准则视为纯粹的技术规范:前者就会计论会计,试图从理论上演绎出最优会计准则;后者侧重于如何具体应用会计准则;而“准则导向”的目标定位不仅将会计准则视为技术规范,更重要的是考虑准则的经济后果及准则制定权的争夺,只有正确把握会计准则的这一内涵特征,才能真正实现会计教育的知识传输和能力培养的双主导型目标。

(二)财务会计系列课程的教学目标

1. “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学、财务学和审计学等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通过“学科人门指导”课程的学习,能够使本科生知道大学四年应该学习哪些课程、这些课程之间的关系以及应该如何拓展知识结构等问题,帮助他们及早树立专业意识,形成专业思维(刘海生,2006)。因此,“基础会计”课程应作为财务会计系列课程的人门课程而非专业人门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悉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尤其是要让学生掌握财务会计核算程序的记录环节,即从原始凭证开始到财务报表结束这一过程,为进一步学习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等后续课程的奠定基础。

2.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学、财务学和审计学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可概括为:学生应在学习“基础会计”的基础上,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财务会计的概念框架、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标准及计量规则以及财务报表的列报和编制;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和处理法人企业的通用类财务会计问题的能力(包括会计政策的选择能力以及对财务报表的理解能力),以便较好地适应日后从事企业日常财务舍计工作的需要,同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 “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是继基础会计和中级财务会计等课程后开设的又一门会计类专业课程,是会计学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和财务管理、审计学专业的选修课程。其中的“髙级”二字表明了这门课程的层次和难度,也说明了这门课程所涵盖的教学内容,课程主要涉及会计领域的一些“难”(会计难题)、“特”(特殊业务)、“新”(前沿领域专题)内容,是对中级财务会计一般性会计业务和财务报告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特殊主体、特殊业务及特殊呈报情形下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计量及报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其应对复杂财务会计问题的适应能力。

三、财务会计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

财务会计本质上是以财务报表作为信息主要载体的对外报告会计,其知识体系的核心是财务报表各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其中基础会计”课程主要针对财务报表要素的记录;“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则分别针对通用性和非通用性的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计量与报告。按照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和知识单元的不同,财务会计系列课程教学内容的分工如表1、表2和表3所示:

四、财务会计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师资队伍建设

财务会计是一门融理论性、方法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独立学科,以准则为导向的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在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自身对会计准则性质的认识,这就要求授课教师既要有丰厚扎实的会计理论功底,又要有丰富的会计实践经验。在教学实践中,该课程的教学师资大多数是走出校门后直接进入课堂,缺乏与会计实务界的联系与沟通。这样的师资来源有两点不足:一是所学的理论知识由于缺乏实践应用而略显生涩,在教学过程中容易照本宣科;二是没有会计实践经验,对准则的理解容易停留在技术层面,缺乏对其经济后果的认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要改变这一现状,应当从以下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加强与职业界的合作。高校应与会计职业界建立联系和交流机制。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鼓励会计教师每年到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兼职一段时间,让他们有机会接触、了解会计实务,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实务能力;邀请会计职业界的资深人士来学校讲学;组织有会计职业界与教育界参加的学术交流、研讨活动,提供相互学习的平台。二是会计教师应积极主动进行社会调查。在社会调查中,会计教师可以接触到实际的会计案例并将其加以总结,只有经过自己实际体会与总结的会计案例,在课堂上讲授起来才会是丰富多彩的。三是促进教师与教师之间、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合作。不同教师的知识结构、理论和实践水平各不相同,加强横向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无疑将有助于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二)教材建设

财务会计教学改革需要有配套的教材予以支持,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从目前情况看,一方面,《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教材仍沿袭着“理论阐述+规范(准则、制度)解释+会计处理举例”的套路来编写,形式刻板,体裁单一;另一方面,缺乏对教材提及的会计学关联知识的阐述和解释,内容过于集中、单薄。会计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学科门类,必然与其他学科如经济学、管理学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Dewey)认为,“学校中的求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方法”。认同这一教育理念,就会统一财务会计教材的指导思想,使教材内容朝着稳定性方向发展,更多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精髓,教学内容也将会更加丰富多彩。

(三)以提高职业判断力为核心,推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革新

新会计准则在其会计理念、体系结构以及具体内容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创新,同时也使得会计自由裁量权加大,从而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所谓会计职业判断,是指会计人员在面临不确定的情况下,根据会计准则和会计惯例等会计标准并运用自身知识和经验,充分考虑企业现实与未来的理财环境和经营特点,对经济交易和事项进行分析、判断、选择和决策,其目的在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使会计信息有利于企业相关利益主体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