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工作总结(精选5篇)

  •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2019年xxx村产业以奖代补项目主要有:种植方面有:超级稻、花生、李子、桃子、大豆、玉米、红薯、油菜等,养殖方面有:黄牛、土鸡、鸭子、生猪、鱼、蜂蜜等,全村完成两批产业扶贫以奖代补项目,验收共有97个项目,其中从事种植业发展62个,从事养殖业34个…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精选5篇)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提出的扶贫开发工作“六个精准”要求,按照县、镇以奖代补推进特色产业扶贫工作的通知,立足xxx村实际,采取多种渠道引导、鼓励有条件的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扩大特色产业扶贫覆盖面,为全村贫困户脱贫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现将我村2019年度产业以奖代补项目工作总结如下:

一、奖补基本情况

2019年xxx村产业以奖代补项目主要有:种植方面有:超级稻、花生、李子、桃子、大豆、玉米、红薯、油菜等,养殖方面有:黄牛、土鸡、鸭子、生猪、鱼、蜂蜜等,全村完成两批产业扶贫以奖代补项目,验收共有97个项目,其中从事种植业发展62个,从事养殖业34个,目前,上级下达该项目给本村资金35.06万元。

二、资金使用情况

截止到10月底,我村已按照县、镇关于验收贫困户产业以奖代补项目的精神指示,完成全村贫困户79户申请,经帮扶人和村委的核实、乡验收工作小组入户验收拍照等相关工作,申报发放奖补资金35.06万元。第一批发放奖金资金322870元,第二批计划在12月发放奖补资金27805元。

三、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成立专门机构,确定专人负责。组长由镇分管领导担任,成员由驻村工作队、包村组、村“两委”干部组成。同时又设立村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指导员负责宣讲扶贫政策、帮助选择产业、开展技术服务、引导加入合作社等指导工作。二是抓好谋划,立足产业这个脱贫之基,统筹谋划特色产业发展、政策设计、工作布署,为全村发展产业当好参谋。三是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试验示范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农林简单实用技术及产业经营知识培训。2019年通过各种形式共培训贫困户95户,发放培训资料300余份。同时,按《xxx2019年以奖代补政策及县“5+2”特色产业实用技术培训课件》《xxx超级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xxx扶贫产业实用技术汇编》指导生产,提高生产技术管理水平。

四、存在问题

(一)特色产业发展风险大,贫困群众参与度不高。我村环境恶劣,农作物经济效益低下,发展农业产业周期长、见效慢、风险大,还受自然灾害、市场行情、疫病防控、技术指导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在对产业发展上的宣传、引导贫困户发展力度不够,帮助贫困户解决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办法不多,技术指导服务跟不上,导致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有畏难情绪,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性不强,参与程度不高。

(二)特色产业发展规模偏小,管理水平与效益偏低。与传统农业相比,在贫困山区,政府与农民的投入能力与抗风险能力都非常有限,导致产业发展速度偏慢、规模偏小、管理不精、效益不高。

(三)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发展产业后劲不足。我村绝大部分有文化、有体力、有能力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出门在外出打工,返乡创业的青年农民只是极少数,留守农民特别是贫困户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甚至体力都明显偏弱,导致多数贫困户没能力或根本没有指望靠在家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致使产业发展缺乏后劲,进而给产业扶贫工作带来很大难度。村里虽然举办了几期贫困户生产技能专项培训,但覆盖面很低,满足不了贫困户的需求。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凝聚扶贫共识,形成攻坚合力。一是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化发展道路;二是抓好谋划,立足产业这个脱贫之基,统筹谋划产业发展、政策设计、工作布署;三是抓好协调,对于产业扶贫推进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争取各相关部合支持与配合,形成产业扶贫的强大合力。

(二)创新发展方式,扩大产业覆盖面。一是拓宽产业发展思路,探索创新脱贫新模式,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二是结合农村“三变”改革,盘活贫困家庭资源、资产和资金,积极引导贫困户将承包(出租)土地、林地、水面经营权,贫困户有的稳定增收渠道。

(三)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对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返乡创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等,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系统培训,使其逐步成为有文化、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鼓励他们扎根群众,发挥示范与带动作用。当好农业理念创新的“先锋”、做好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与“桥梁”,为村里多培养脱贫致富的“生力军”与“带头人”。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上半年以来,我努力工作、认真履职、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在领导的悉心指导和同事的热情帮助下,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半年来我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恳请各位领导和同事批评指正。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今年以来,我继续深入学习党的先进理论知识,始终把政治理论学习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高度自觉,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和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依托学习强国平台,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好学习笔记,自觉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努力提高自身政治素养,力求用先进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增强政治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坚定政治信仰,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强化拥戴核心、忠诚核心、维护核心、看齐核心的坚定性自觉性,坚决维护的核心地位,坚决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争取做一名合格的新时代共产党员。

2、积极做好牛产业发展及宣传工作

今年,我紧紧围绕全市扶贫攻坚工作要求,继续强化牛产业作为全市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增收“首位产业”的发展理念,立足全市牛产业发展实际,主动参与,积极做好产业发展和宣传工作。一是全程参与了“平凉红牛战略性主导产业推进行动方案”的起草工作。二是完成了“平凉红牛院士专家工作站”挂牌方案起草修改工作。三是参与了中国农科院西部肉牛种质科技创新基地开工仪式和平凉红牛产业发展座谈会。

3、积极担当,完成单位日常业务工作

在今年的业务工作中,我积极担当,努力作为,始终把学习业务知识,提升专业技能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严格要求,结合实际工作需求,加强学习,勤于探索,力求理论结合实际,做好单位日常业务工作。积极完成了《平凉发展年鉴2018》中有关单位情况的资料整理。二是参与平凉市农业互助担保贷款风险补偿担保基金相关工作。

4、积极钻研,参与牛产业项目申报和实施

今年以来,我在做好单位日常业务工作的同时,积极争取牛产业项目建设,钻研项目研究,专业科研水平有了进一步提升。依托市上计划建设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肉牛种质科技创新基地暨平凉红牛核心育种场”项目,积极申报了市科技计划项目“平凉红 牛高产优质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开发”,扩充了牛产业开发项目储备

二、存在的问题

今年我在工作中得到很好的锻炼,业务能力和处事能力有了进步,虽然收获很大,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理论学习依旧不够,实践经验积累不足

理论学习不够积极,缺乏刻苦钻研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时常心浮气躁,不能静下心来潜心学习。对政治理论的学习不够深入,对党和国家的一些重要会议精神和政策学习和领会不够系统、全面,缺乏积极主动的钻研精神。对专业理论缺乏系统性地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不全面,理论联系实际不够,还不能很好地用理论去指导实际工作,基层经验不足。

2、创新意识依然不强,精益求精精神缺乏

工作中缺乏积极主动性,创新意识不够强,工作方法简单,工作思路不宽、不活,不能用全新的思维和方式去开展工作。处理问题有时还存在畏难情绪,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尤其是在材料写作方面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常因工作任务多、难而降低了工作标准,放纵自己,缺乏精益求精的探索精神,写作能力有待提高。

3、执行力度仍然不够,创新勇气和魄力欠缺

在工作和生活中,不够严谨,消极等待现象严重,遇事考虑不够周全,处事不够果断,有时拖拖拉拉,工作满足于正常化,平稳有余,创新不足,缺乏敢于打破常规、大胆开拓的勇气和魄力。

三、下半年改进计划

针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我将在下一年的工作中,突出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理论学习,注重经验积累,提升工作能力

理论知识的获得需要不断地努力学习,实践经验的积累在于平时的积极参与和思考,两者相辅相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常与领导同事学习、多沟通、多参与、勤思考、活应用,真正做到能学会用,学用结合,全面提升写作和工作能力。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本刊讯 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在广西百色召开全国产业扶贫现场会,传达学习中央领导同志对产业扶贫的重要指示精神,观摩产业扶贫现场,总结推广产业扶贫范例。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对会议提出明确要求,他指出,当前全国上下形成了齐心协力、注重科学、务实推进产业扶贫的强劲态势,形势令人鼓舞。各地各单位要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扶贫脱贫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刚刚召开的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副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把产业扶贫作为一件大事要事来抓,强化产业扶贫政策措施落地。要把总结推广范例作为当前推进产业扶贫工作的有效抓手,挖掘一批可复制、可推广、服水土、接地气的优秀范例,切实发挥典型引路作用。

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会上强调,各地要以产业扶贫的重要论述为指导,认真总结产业扶贫的好经验,坚持问题导向、把握工作重点,科学务实地推进产业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产业扶贫,市县是关键,选准用好优势是根本,创新是动力,政策集约是水平,作风是保障。要注重发挥市县党委政府在产业扶贫中的主体作用,统筹使用各种扶贫资源,协同发力;贫困县要选准用好优势,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地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真正把比较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和后发优势;要通过创新夯实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础,加快贫困地区新型经营主体发育,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参与到产业发展中,实现持续稳定增收;要进一步解读、宣传、落实好政策,把资金整合、金融扶持、保险服务等通过各种途径有效聚集到扶贫产业发展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红利,让贫困户真正从产业发展中精准受益;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细化实化产业扶贫具体措施,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推进产业扶贫工作,让贫困户切实增强发展的信心和能力,提高对产业扶贫工作的满意度。要调动各方力量,上下配合,多方联动,凝心聚力,抢抓“三农”发展政策机遇,推广产业扶贫优秀范例,做好产业扶贫保障服务,共同推进产业扶贫工作迈上新台阶。余欣荣介绍,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还将举办系列现场观摩会,在全国层面遴选一批产业扶贫典型范例,各地要组织人员认真看、仔细听、深思考、多借鉴,切实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作用,让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想干、敢干、能干、会干,进一步提升本产业扶贫工作水平。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在会上要求,必须尊重规律,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推动产业扶贫由“自发带动”到“自觉带动”的转变。要注重规划引领,规划制定要符合本地实际,充分考虑贫困村的自然资源禀赋、贫困户的人力资源状况以及市场需求变化,将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各级政府要通过“放管服”,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为贫困农户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指导、经营培训、资金扶持等服务,帮助农户了解市场、开拓市场、适应市场。注重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经营能人等新型经营主体对贫困户的带动作用,自觉把贫困户深度嵌入到产业发展的链条中去,通过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使贫困户参与、分享产业链的增值收益。要通过技能培训、劳务输出等方式,想方设法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让他们尽其所能,勤劳致富,光荣脱贫。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张秀隆在会上致辞,农业部总农艺师孙中华主持会议。水利部、国家林业局有关负责同志代表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的牵头联系单位介绍了产业扶贫情况。陕西省延安市、江西省赣州市、甘肃省定西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贵州省贞丰县、云南省砚山县的负责同志交流了产业扶贫的经验做法。22个有扶贫任务的省(区、市)农业部门和扶贫部门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全部33个贫困县、贵州省17个贫困县、云南省13个贫困县的代表参加会议,与会代表还参观考察了百色市产业扶贫典型范例现场。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一、**年脱贫攻坚工作情况

**年以来,我们按照省、市总体安排部署,坚持把精准扶贫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采取 中医诊法、计生管法、狙击战法 ,举全县之力打响精准脱贫攻坚战,全年超额完成省定重点贫困村出列和贫困人口减贫任务。

一是扶贫搬迁首战告捷。全县精准锁定易地搬迁对象17177户49106人,踏勘选址集中安置点428个,其中设计批复342个,开工建房310个,完成易地扶贫搬迁8375户24275人,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3500户11236人的239.3%。全年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2296户,补助资金2410万元,住危旧房贫困户减少47%。

二是产业培育同步推进。突出产业扶贫 造血 功能,创新实施 能人带动、集约经营 资产投资、村户受益 入股分红、化解风险 等十大扶贫模式,探索实践土地流转得租金、务工创业挣薪金、入股分红得股金、发展产业得现金、政策支持得奖金 五金 增收模式,全县80%以上贫困户纳入产业脱贫对象,**年度70%以上贫困户实现就业、脱贫在产业链上。

三是政策机制不断完善。全面落实扶贫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 四到县 制度,创新驻村帮扶、产业扶贫、易地搬迁、项目管理、资金统筹、金融扶贫、督查问责等机制,构建了整套扶贫政策体系。全年累计统筹扶贫资金15.07亿元,组织发放各类贷款76.27亿元,其中发放扶贫小额贷款4.14亿元。

四是社会扶贫效果明显。积极对接国烟扶贫项目,抢抓省内区域协作扶贫、定点对口帮扶机遇,累计争取扶贫资金1.92亿元。大力实施 千企帮千村 帮扶活动,成立52家扶贫协会,动员200余家非公经济组织、500余名企业家和回归创业人士精准结对帮扶贫困村、贫困户,落实社会帮扶项目2500个1.5亿元。

五是扶贫品牌全面打响。圆满承办全省交通扶贫现场会、全省易地扶贫搬迁住房质量监管现场会、全市易地扶贫搬迁推进会、全市旅游扶贫现场会,扶贫资金绩效考核连续4年获省A类等次,脱贫成效考核获省优秀等次,县扶贫办被评为 全国扶贫系统先进集体 ,累计接待省内外观摩学习2000余人次。

二、**年脱贫攻坚基本思路

**年,我们将按照 精准脱贫,不落一人 总体要求,务实重行,真抓实干,坚持易地搬迁与产业发展同步、精准扶贫与精神脱贫兼顾、激发内力与借助外力并举,确保全面完成省定脱贫人口和重点村出列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掀起 春季攻势 。巩固**年以来脱贫攻坚良好势头,坚持先难后易,扎实开展以扶贫信息大识别、扶贫问题大整改、扶贫项目大开工、扶贫政策大落实、扶贫帮扶大竞赛、扶贫资金大检查、扶贫干部大培训为主的精准扶贫 春季攻势 七大行动,全面掀起脱贫攻坚新高潮,为完成年度脱贫攻坚任务打牢基础。

二是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按照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适度集中为主,集中率不低于60%的原则,在保持总量和对象基本稳定的基础上,高位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力争超额完成预定目标。

三是发展持续脱贫产业。把发展生产扶贫作为主攻方向,结合本地实际,大力扶持发展以茶叶等为重点的种养殖及加工业,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确保全县70%以上贫困户依托特色产业带动增收脱贫。培育壮大各类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探索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人口发展生产脱贫,力争全县贫困村合作社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全县20户以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配套建成规模适度的产业基地。

四是全面落实扶贫政策。大力推进教育、文化、卫生、医疗、民政、金融、旅游等扶贫工程,用足用活中央、省、市各项扶贫政策,确保全县完成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0.3万人(次)以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率达到100%,乡村旅游带动脱贫0.75万人以上,发放小额信贷6亿元以上,农户评级授信达到全覆盖,贫困户小额贷款覆盖率达到40%以上,低保、五保、新农保、高龄补贴等政策兑现率达到100%。

五是凝聚扶贫工作合力。坚持激内力与借外力相结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抓好党建促脱贫。整合中央、省、市对口帮扶单位项目资源,加强省内区域协作扶贫和定点对口帮扶,力争各类社会帮扶投资额达到10亿元以上。大力倡导 自力更生、脱贫光荣 的价值理念,全面激发群众参与精准扶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创建全省 精神扶贫 试点县,每年评选表扬200户 十星级脱贫示范户 ,确保群众测评满意度达到100%。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一)扎实推进建档立卡工作。围绕省市工作要求和有关文件精神,我县抽调专人、落实专责、上下联动、加班加点,加大对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和扶贫统计监测的工作力度。目前,全县已全面完成78个贫困村、34332个贫困户、106781个贫困人口的数据更新和信息化系统完善工作。在贫困人口动态管理上,全面完成了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增减调整、2014-2015年度实施项目录入工作。

(二)扎实推进“1+3”扶贫品牌。将打造整村推进、扶贫搬迁、小额信贷、__计划“1+3”品牌作为全县专项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扎实抓好整村推进工作。坚持产业第一、能力至上,实行整村推进与美丽乡村试点相结合,着力打造贫困村脱贫奔小康的新样板。启动实施了2015年13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和7个老区重点村项目建设工作,重点以村级“三个一”、“三边三化”为工作载体,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促进了各项工作落实。据统计,全县20个重点村坚持不等不靠,变压力为动力,重点启动实施了一批村组道路、产业化、基础设施、人畜饮水等扶贫工程,项目建设势头很好,项目工程投资总额达到7500多万元,其中整合部门资金3200多万元,村集体及农民自筹资金2400多万元;已拨付整村推进重点村财政扶贫资金1200万元。整村推进重点村的贫困人口人均收入同增长了18.2%。二是扎实推进“__计划”培训。启动实施了国家“__计划”实施方式改革试点项目补助1300人,人平补助标准1500元;正在实施6000人的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有序推进1.5万人(次)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扶贫干部业务培训,在实施过程中效果相当明显,较好地达到了“扶持一个贫困户,脱困一个贫困家庭”的目标。三是扎实推进扶贫搬迁工作。创新安置模式,实行培植产业,集中安置;自发搬迁,协助安置;改造危房,灵活安置;政策扶持,联合安置等多种形式的搬迁扶贫和生态移民。启动实施了295户的搬迁扶贫项目,户平补助标准1.5万元;启动实施了62户的生态移民项目,对入户调查认定的生态移民户人平补助3000元,确保年底之前完成搬迁盖房任务。四是大力推进小额贴息贷款。全面创新小额贷款担保联保机制,成立了创新小额信贷管理办公室,设立了小额扶贫贷款担保基金350万元,目前这项工作已全面启动实施运作。对发展产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小额信贷贴息直补到户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贷款户和产业大户按照年利率的5%予以贴息支持。稳步实施22个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最高发放互助资金贷款5000元。

(三)扎实抓好驻村帮扶工作。建立部门联村、干部联户、企业联村帮户的全覆盖帮联责任制。县委、县政府已就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下发了两个文件,即《关于在全县开展干部驻村帮扶贫困村和贫困户的通知》和《关于全县干部驻村帮扶贫困村和贫困户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全县共计向11个乡镇派驻了11个农村工作队,向78个贫困村派出了137家县直驻村帮扶单位,实现了全县贫困村驻村帮扶全覆盖。全县1万余名县乡村党员干部,纷纷对照《扶贫手册》,进村入户结对大帮扶,精准扶贫,精细考核,不脱贫、不脱钩;对扶贫工作不力的党政领导、联村单位责任人、联户干部,分别采取约谈问责、限期整改、组织处理等措施,切实形成“千斤重担万人挑、人人肩上扛指标”的精准扶贫格局。

(四)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工作。在规划农村扶贫项目上,突出产业建设重点,充分发挥产业扶贫优势,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打造“特色产业主阵地”的发展战略,对农村贫困户加大了产业扶贫和结构调整力度,逐步实现户平一亩高效经济林园。截止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71家,新增销售过5000万元企业14家,税收过100万元的企业达到20家,新增部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新增各类市场主体3295户,注册各类企业277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213家;特色农林产业扶贫基地总面积达到85万亩,特色产业经营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比重达到84.7%;大力推进11个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文化小镇、26个生态农庄和家庭农场建设;以22

个试点村为带动,大力实施“绿满__”和“三边三化”行动,分别创建省级宜居村庄6个、生态村6个、绿色示范村3个、市级生态乡镇1个、生态村10个;“中国好空气·__森呼吸”旅游广告语成功登陆央视,全县发展“农家乐”500多家,神峰山庄、玉泰丰分别被评为五星级和四星级农家乐,接待游客20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2亿元。(五)扎实推进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开展试点工作结硬账活动,组织对县直有关部门的各项规划指标完成情况和专项支持政策、定点帮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验收。认真组织对试点实施七年来的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估,系统总结全县试点工作成效和基本经验,为片区攻坚提供借鉴。去年以来,我县共计落实脱贫奔小康专项政策资金4.5亿元,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900万元,争取省直定点帮扶资金4900万元,落实信贷资金1.11亿元,争取到行业扶贫资金10.13亿元,社会扶贫资金15.84亿元。截止目前,全县无房户或住危房户下降16.69%;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保险参保率97.66%;学前三年毛入园率76.5%,义务教育辍学率下降0.2%,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0.8%;有合格卫生室的行政村达100%,有合格乡村医生的行政村达87.5%;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达100%,有合格文化活动室的行政村达100%;财政支出民生占比达87%;群众生活环境得到大力改善,幸福感日益增强。

(六)扎实推进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完善年度片区区域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建设等项目建设,规划投资总额116.14亿元,截止目前已完成全年计划投资的69%。开年以来,我县“十项重点工作”共计投入行业扶贫资金约5.83亿元,完成通村公路100公里;新建农村集中和分散式饮水工程400多处;建立互助式养老服务点34个,新改扩建乡镇福利院3所;实施农村电力保障项目8个,改造农村危房1017户,新建特色产业基地45个,实施教育、卫计、文化、信息化等项目建设65个,农村互联网覆盖率92.8%。

(七)扎实推进扶贫开发机制创新工作。坚持以“六项改革”为重点,推进片区攻坚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在片区攻坚上突出加快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在精准扶贫上突出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完善直扶到村到户到人措施。我县以2015年13个整村推进重点村、7个老区重点村建设为平台,认真开展扶贫搬迁、小额信贷、__计划、互助资金、产业扶贫、资源整合等专项扶贫试点;大力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向最贫困区域和最困难人群倾斜,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重点投向78个省定重点贫困村、10.8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积极探索精准扶贫的好机制、好模式、好办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减少贫困人口,实现区域整体脱贫致富;积极探索城乡经济统筹和“四化”协同发展的新路径,努力打造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新亮点;不断创新产业扶贫模式,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适当向乡村旅游扶贫、美丽乡村试点项目倾斜,积极探索乡村旅游扶贫、旅游扶贫共建示范区的新思路。

(八)扎实编制“十三五”扶贫开发规划。将扶贫开发纳入全县“十三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精心编制了全县“十三五”扶贫开发专项规划文本。“十三五”期间,我县计划争取财政专项扶贫项目资金投入总额为28250万元,其中整村推进重点村项目9750万元,老区重点村建设项目1750万元,易地扶贫搬迁到户试点项目1500万元,国家“__计划”试点项目1500万元,小额扶贫贷款贴息试点项目1750万元,产业扶贫到户试点项目3000万元,片区扶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500万元,乡村旅游扶贫试点项目3000万元,贫困村信息化及扶贫政策业务培训项目1000万元,老区连片开发、中央公益金、科技扶贫、扶贫救灾、扶贫公路建设等其他竞争性扶贫项目2500万元。

(一)贫困人口相对较多,扶贫任务很重。截止目前,按照新的扶贫标准,全县新一轮建档立卡认定的省级贫困村78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24.92%;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84万,占农村常住人口的36.13%。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仍然较慢,还有相当多的农村扶贫对象没有享受扶贫政策,没有脱贫致富,迫切期望得到更多的关心支持。党中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短短的6年期限内,我县要让新一轮重新认定的78个贫困村、10.84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迅速脱贫致富,让全县40万人实现不含“水分”的全面小康,扶贫开发任务非常艰巨。

(二)贫困人口分布零散,开发难度大。尽管全县减贫增收的效果显著,特别是城中村、路边村、示范村的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但反过来看,在全县的偏远山村还有很多农民吃不上水、看不起病、住不上房。据调查,在我县10.84万贫困人口中,有50%左右分布在海拔较高的边远山头村。要实现全县全面整体脱贫,不仅对基础设施的投入需求大、产业布局难、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更给下一步扶贫攻坚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

(三)基础设施条件落后,脱贫致富障碍多。全县贫困人口大多数分布在交通不畅的边远山头村,群众行路难、饮水难、灌溉难、看病难、上学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如在交通方面,现在“村村通

”工程只通到村部,村与村之间、组与组、湾与湾之间有很多还没有公路,村级断头路、联村公路不畅在全县各村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更不用说实现“户户通公路”的目标。由于交通不畅,山上的特产运不出去,山下的肥料等农资运不进来,极大地影响了困难群众的生产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四)致贫原因非常复杂,返贫现象凸显。我县属自然灾害多发地区,返贫机率高,稳定脱贫难度大。残疾、疾病、灾害、多子女、无劳动力等原因造成大部分贫困人口负担重、经济较为贫困,其中因残疾、疾病等身体原因致贫的比例较高;不少贫困家庭因教育、医疗问题而致贫,有的贫困户人病了无钱治,处在“越贫越病,越病越贫”的状况。据调查,因年老而缺劳动力致贫、因病因教返贫、因缺技能致贫的现象在全县贫困群体中均占较大比重,全县年度返贫人口在1.1万人左右,返贫率高达1%。

(五)内生动力不足,脱贫主体意识不强。我县属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经济总量小、本级财政收入低,有限的财力无法满足扶贫开发需求。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贫困农户自身脱贫能力低,部分农户扶贫开发主体意识不强,“等靠要”等依赖思想比较严重。

(六)机制创新不敢深入,扶贫开发缺少活力。扶贫资金的整合缺力度,扶贫资金投入没有活力。一些机制创新项目在扶贫审计上不能过关,基层干部为了个人安全和规避风险,不敢试险创新。在去年省审计组对我县扶贫资金的管理与使用进行了全面审计后,大多数扶贫专干思想包袱很重,无形中更加大了扶贫体制机制创新的难度。

(七)对精准扶贫政策不适应,一些地方不是很信任。当前,我县贫困村、贫困户的建档立卡工作已顺利完成,大的氛围很好,但基层反映对帮扶措施能否真正落实,帮扶工作队能否真扶贫,老百姓能否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持怀疑态度。如果帮扶工作队得不到落实,帮扶措施不能到位,老百姓得不到实惠,前期的建档立卡工作将又成为一项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工作。

新常态下,作为部级贫困县和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下半年,我县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高扬创新发展主旋律,锤炼苦干实干硬作风,围绕扶贫攻坚和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不断深化改革,奋力新作为,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贯彻实施扶贫开发战略,把“攻坚龙头”舞起来。面对新形势,适应新要求。我县将不折不扣地贯彻实施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的战略部署,牢牢锁定扶贫攻坚主战略频道不变,动态推进实施扶贫项目工程建设,把扶贫攻坚的龙头舞起来。

(二)全力推进产业扶贫工作,把“增收支柱”筑起来。依托扶贫资源秉赋,大力发展以茶业、药材等为主导的科技环保型扶贫产业,以山庄、农场等为主体的绿色生态型扶贫产业,以人文、山水等为支撑的养生休闲型旅游扶贫产业,以毕昇文化为统领的多元结构型文化扶贫产业,促进扶贫特色产业提档升级,把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产业支柱筑起来。

(三)加速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把“扶贫品牌”树起来。高举绿色发展大旗,立足丰富的生态资源,全地域、全区域、全时域、全领域发展旅游,创新旅游扶贫模式,走有山区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把全域旅游与基础扶贫相结合,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整村推进项目,切实把扶贫攻坚建设转变成为旅游扶贫村和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把扶贫品牌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