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貌问候语(精选5篇)

  • 礼貌问候语(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一、中英相同的问候语结构、 通过考察我们发现,中英文化中的问候活动通常是先开始接触,然后互致某些问候客套,表示欢迎或乐意会面,再作寒暄。因此,问候语的结构一般包括以下组成部分:招呼、问候、欢迎辞语、表示高兴、寒暄。但是在许多情况下,随着问…

礼貌问候语(精选5篇)

礼貌问候语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本文探讨中英问候语中语言和文化差异,并对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提出相关策略。

问候语是日常会话交际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问候别人时,首先考虑的就是礼貌问题。那么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互相交际时所赋予这些准则的重要性是否会有差异?因为跨文化交际在很大程度上与交际者对这些准则和策略的恰当选择有关brown和levinson(19871认为,在社会交往中,人们用语言所体现出来的礼貌是有原则的,也是有差异的。这些原则要求交谈者符合总的礼貌行为;同时,由于人们所处的文化环境不同,对礼貌的衡量和评估标准也不尽相同,而这些不同的衡量标准也会影响交际者在谈话策略上的选择。为了解释英汉两种不同文化对于礼貌原则选择的差异,以克服跨文化交际障碍,本论文以leech(1983)的礼貌原则和顾日国(1992)的礼貌准则为基础,对英汉问候语进行调查和研究。

一、中英相同的问候语结构、

通过考察我们发现,中英文化中的问候活动通常是先开始接触,然后互致某些问候客套,表示欢迎或乐意会面,再作寒暄。因此,问候语的结构一般包括以下组成部分:招呼、问候、欢迎辞语、表示高兴、寒暄。但是在许多情况下,随着问候情景的不同,问候活动中许多成分会随时发生变化,某些成分被省略。一般见面时常用以下问候用语:“go0dmorning(早安)!”、“goodevening(晚安)!”、“howdoyoudo(你好)!”、“howareyou(身体好吗)?”“what’sgoingonwithyourecendy(最近如何)?”、“how’severythinggoing(一切都顺利吗)?”、“longtimenosee.howareyou(好久不见了,你好吗?)”、“iseverythingallifghtiwththechildren(孩子们都好吗)?”、“haveyoubeenonholiday(最近休假去了吗)?”

二、中英问候语的礼貌原则对比

结合顾日国的礼貌准则与leech关于礼貌的论述对英汉问候语语料进行比较,对问候语的研究结果证明了顾日国的观点——贬己尊人是中国特有的礼貌准则,并且是中国现代礼貌观念的核心。与leech的礼貌原则中谈话双方要保持吃亏和受益相平衡的“得体准则”不同,中国的礼貌尤其表现在“贬己尊人”。保持平衡是不符合中国道德观的。问题在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很难理解中国“谦虚”的文化内涵,因为它与leech的“谦逊准则”中的“谦逊”概念是不尽相同的。在汉语问候语中可以任意评论对方的生活、工作、健康状况等各方面的情况。如对方住院了,一定要问问详细的病情;对方遇到困难,一定要多宽慰几句。见面寒暄时,双方的年龄、职业、婚姻、家庭、身体等方方面而的情况,都可以涉及,几乎没有什么禁区。

由此可见,汉语问候语中,关切大于礼貌。这种关切缩短了彼此之间的距离,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亲如一家的情感。中国式的谦虚是一种自我修养的美德,贬己和尊人同样重要:英语文化中的谦虚则是尽量少赞誉自己的礼貌策略。这种对于“谦虚”的不同理解就会造成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无法理解中国人出于谦虚而贬低自己的评论。

三、英汉问候语在礼貌策略的选择上不同

首先,在问候过程中,汉文化更注重交际过程的整体感觉,而不是某些词语或句子的表面意义。人们希望交际伙伴能够根据社会文化环境和情景推导出问候者的真实意图,体会其中的关切问候之情。其次,汉语问候语强调客套超过事实,这与汉文化把保持人际关系和谐作为语言交际的主要功能是相符的。相比之下,英语问候语则体现平等亲切,并表现出弱交际环境文化的直接明了。所以,汉语问候语是随机应变的,甚至是看见什么问什么、明知故问。例如,“出去呀?”,“洗衣服呢?”,“今天休息了?”彼此从这一问一答中体会的仅仅是其中亲切友好的感情。而这些对于西方人来说都是真实的问题,他们不明白这是打招呼,更不明白中国人为什么使用这种不和逻辑的方式。他们无法按照会话含义准确推导出发话人的真实意图,更无法体会其中的关切问候之情。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许多英语问候语内容是中性题目,例如谈论天气或其他不涉及个人隐私的话题。

四、英汉问候语在内容选择上不同

虽然汉英文化中的问候语结构类似,但是二者的问候内容却相去甚远。中国人一般高度重视社会关系亲热,在相互问候的时候往往表现出对他人的关心。所以,我们中国人见面时,往往关心地问对方:“吃了吗?”或客气地询问:“你到哪里去?”、“你在忙什么?”大家都习以为常,因为“民以食为天”嘛!而且彼此心里也}苛楚,“去哪里”只是友人在路上相遇时说的一句客套话。但英语国家不用这些话,甚至习惯上认为这样说不礼貌。西方人清晨碰见习惯互道“goodmorning!”或者简单地招呼一声“hi!”,“hello!”倘若用汉语习惯用语的英译版“haveyoueatenornot(吃了吗)?”或“whereareyougoing(去哪儿)?”问候不大了解中国国情、风俗的西方人,他(她)可能会纳闷“难道我没有足够的钱吃饭吗?”或许误以为“你要请我吃饭”,“至于我去哪里,与你有何相干?你的鼻子怎么伸得这么长呢”,“去哪里?”本来是一句礼节性问候语,可有的外国朋友说不定会把礼节性的问候视为干涉其神圣不可侵犯的隐私的无礼行为。所以,问候语的内容或表面信息差异表明,在一种语言中被认为有礼貌的话在另一种语言中也许不一定有礼貌。

五、跨文化交际策略的培养

由于汉英语言的负面迁移和跨文化理解、交际障碍,在跨文化交际中一定要综合考虑语言语用和背后深层的文化差异,选择恰当的跨文化交际策略。因此为了达到交际目的,中国的英语教师必须教学生如何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与英语文化的人士交往问候时,应视具体情况做相应的文化信息转换,改用英语日常问候用语,而且,中外人士互相了解彼此的风俗习惯很有必要,只有这样才能使交往得以继续。

礼貌问候语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语言学;礼貌用语;差异;启示

语言学,把人类的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传统的语言学是把文献和书面语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而现代的语言学则以当代语言和口语为主要研究对象。而礼貌用语是人们日常语言交际过程中的重要手段,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礼貌用语。另一方面,世界各民族由于生活方式、地理环境等存在较大差异,因而产生了不同的文化。当今世界文化主要分为东、西两大类别,中华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代表,欧美文化是西方文化的代表。本文从小处着手,从当代语言学是视角,比较中、英当代语言和口语中的礼貌用语存在的区别和联系,为读者学习不同的语言,理解东西方文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中英礼貌内涵的差异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 在数千年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道德规范和礼貌原则。在现代汉语中,“礼貌”一词来源于“礼”或“礼仪”。“礼”在中国古代所涵盖的内容较为广泛,且其与我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紧密相连。孔子较早地提出了用“札”来管制人,即把一切人按高低贵贱来划分等级.然后各人的言行必须符合其社会身份和地位。到了西汉,“礼”已发展成了贬低自己和尊重别人的一种社会行为准则了。随着时代车轮的缓缓向前,西汉时期的“礼”的内涵逐渐成为现代文化中“礼貌”的核心。

而英语中“礼貌”这个词与法律和城市等词汇关系密切,其同义词有法庭、城市、文明等。可见,“礼貌”在西方文化中与守法、文明是密不可分的。这或许能很好的诠释虽然西方国家是具有狼性、侵略性的民族构成,但其法律制度建设的水平和文明程度的发展,不得不让东方民族赞叹。

二、中英礼貌语原则的差异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顾曰国(1992)在回顾了“礼貌”这个概念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历史渊源后,提出了制约汉语言语行为的五种礼貌准则:其一,贬己尊人准则(The self-denigration maxim);其二,称呼准则(The address maxim);其三,文雅准则(Refinement maxim);其四,求同准则(The balance maxim),指应当尽量满足对方的欲望;其五,德、言、行准则(The generosity &Tact maxim)。

而在西方文化中,Lakoff(1973)较早地提出了关于礼貌用语的三个要求:其一,不要强加于人(formality: don’t impose/remain aloof),即使当交际的双方地位不平等时,也应该平等对待;其二,给对方留有余地和空间(hesitancy: give the addressee his options);其三,增进双方的友情(equality:act as though you and the addressee were equal/make him feel good)。但其提出的这三个规则在范围上比较笼统,且缺乏系统性,并未能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但在此基础上,随着研究的深入,西方礼貌用语的准则不断被完善,越来越多的衍生出的礼貌用语应运而生。

三、中英礼貌语用法的差异

(1)称谓的差异

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对他人和自己的称呼是不可避免的。在中文当中,称呼别人的时候,通常会考虑他人的职务、职业、性别、年龄等因素,通过综合考量才能找出最适合的称呼语。比如,李医生、李女士、李小姐等等,往往可能是不同场合下对同一个人的敬称。而在英美文化中,称谓主要是基本的称谓词(Miss/Mr/Mrs等)+姓,如Miss Li,或者直接称呼对方的姓名。而在中国,非相同辈分的人之间直呼姓名似乎不太礼貌,尤其是晚辈对长辈应当使用尊称,以表示尊敬和自身的教养。另外,中国人将亲戚有堂、表之分,还有姐妹兄弟之分,而在英语中仅使用sister、brother、uncle、ant、cousin概括。

(2)问候语不同

当人与人见面,尤其是认识的人见到时,一般都需要打招呼,有点头示意的形式,有简单握手或深情拥抱的形式,更多的还是选择运用语言交流。在西方国家,大家见面常用“Hi””Hello”,稍微久一点没见面的用“How are you?”或者“What is up?”或者“How is it going?”等询问近况。如果是两个不太熟的人交流,一般选择天气或者足球等相同爱好引发话题,继续交流。而在中国,通常见面用“你好”或者熟悉一些的用“吃了么?”问候对方。由此,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的侧重和内涵存在差异。但依据一份权威的调查研究指出,相比较而言,西方问候的话语更会使人产生郁闷,当人心情不好时听到如此“揭伤疤”式“最近怎么样的问候”会产生危险的后果。而东方式问候,体现出人们的简单和“民以食为天”的本性,更容易产生乐观的正面效应。

四、语言学习的启示

语言是传递信息和表情达意的工具。学习一门语言不仅仅是词汇和语法知识的简单积累过程,更是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理解不同民族语言文化内涵的过程。在学习不同的语言,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之时,应当适当培养自己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自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运用,为了建立良好的个人甚至民族形象为了避免交流中尴尬或冲突的发生,增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10):217

礼貌问候语范文第3篇

摘要:打招呼是一种常见的言语行为。使用招呼语不仅可以体现个人修养,而且可以促进、维持正常的社交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重点分析汉语招呼语的类型、适用语境、及使用准则。

关键词:招呼语;类型;语境;使用准则;

一、招呼是一种言语行为

言语行为是英国语言哲学家奥斯汀(J.L.Austin)提出来的。它旨在回答语言是怎样用之于行,体现了言则行的语言观。奥斯汀认为一个完整的言语行为有三种行为组成,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打招呼与其他言语行为一样,通过一句话或若干句话来执行一个或若干个行为,这些行为的实施可能给听话人带来一定的影响。在招呼活动中,言内行为指的是说话者所说出的招呼语;言外行为指的是在特定的语境中通过招呼语达到问候和交际的目的;言后行为指的是前面两种行为对听话者所产生的某种效果,即听话人可以通过说话人的招呼语感受到说话人的友好与礼貌。

二、招呼语的类型及其适用语境

见面打招呼是很常见的一种礼仪。打招呼可以使用非言语形式:即一个手势、微笑或点头等等,也可以使用言语形式:即招呼语。本文重点对招呼语作介绍。招呼语是人们在交往中借助交谈互表友好和认定的一种方式。招呼语可以说是言语交际的先导语,其使用是否恰当直接影响社交过程的第一步,而语境又是制约招呼语使用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招呼语与语境的关系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汉语招呼语通常具有规约性和模式化,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称呼型招呼语:这是最直接,最简便的招呼语,这类招呼语主要受到交际双方权势和距离的制约,可以分为三类:

(1)称名类:这是一种人们见面时彼此互称对方姓名的招呼方式,可分为:

1.直接称呼姓名:直呼其名打招呼,主要适用于上级对下级或平等地位、平辈之间。

2.称呼语境称谓:语境称谓是在一定的具体社会交际的语言环境中形成的称谓俗语,如敬称、谦称、昵称、谑称、贬称、婉称等,根据不同的交际对象可以选择不同的语境称谓来打招呼。主要适用于轻松、随意的场合以及关系密切的人之间。

(2)称呼身份类:根据对方的身份打招呼,常见的有称职务、称职业和称职称三种,如处长、老师和教授等。如果知道姓氏,通常要加上姓氏,例如:张处长、李老师和王教授等。主要适用于下级对上级之间,使用这种招呼方式可以突出对方的身份地位。

(3)称呼亲属称谓:我国家庭、家族观念较强,比较重视亲戚关系,因此可以直接称呼亲属称谓来打招呼。但是在现代社会,即使不是亲戚,也常用亲属的称谓来称呼对方,例如: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这种方式既可以适用于较熟悉的亲戚或非亲戚之间,也可以适用于陌生人之间,这种招呼方式可以让听话人感觉到说话人的亲切与礼貌,拉近了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更好的为交际服务。

(二)问候型招呼语:这种招呼语主要适用于人们相见时,彼此向双方问安问好,致以敬意或表达关切之意。其形式灵活多样,可分为:

(1)简单性问候招呼语:嘿,嗨,哈喽等等。这类型招呼语通常配合动作与手势达到问候的效果,主要适用于非正式场合或关系较为疏远的年轻人之间。

(2)固定性与时间性问候招呼语:您好、你好、早上好、晚上好等等。这类型招呼语主要适用于比较正式的场合和长辈、上级或关系较为疏远的人之间使用。

(3)情景性问候招呼语:由于这种招呼语的情景性特征决定了这种招呼语的多样性,因此这是在日常生活中占有很大比重的一种招呼方式。依据情景的不同,选择具体的招呼语。具体而言,依据表现形式的不同,这种招呼语可以分为两种:

1.陈述式:陈述式通常是以称赞对方某一方面来打招呼的。例如:“你今天很帅啊”,“学的很认真呀”等等,以称赞为招呼语,以引起对方的注意。

2.询问式:通过询问的方式来打招呼表示问候。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明知故问,例如:见对方走进餐厅,就问:“吃饭啊?”,见对方大包小包从外面回来,就问:“购物啦?”等等,问话人本身并不一定是要得到确切回答,但是却表示一种关切,此时问候的意义也已经达到。另一种是事由询问,这种询问有实际意义,说话者还可以进一步获取信息。例如:在街上碰面,会询问:“这是去哪呀?”,在医院见面,会询问:“你怎么在这?谁病了?”等等之类的。可以说这种询问既可以用来打招呼,也可以用来双方对话、交流。

情景性问候招呼语在中国沿用时间较长使用较普遍,而且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以问句形式出现的情况较多,例如:“最近怎么样”、“工作忙吗”、“复习怎么样啊”等等,通过这样的招呼语达到问候、关心的效果。一般适用于较为轻松、随和的场合或朋友、熟人之间,不适用于正式场合。

(三)调侃型招呼语:在关系特别亲密的人们之间,其招呼语形式不拘泥于以上两种类型,有符合双方关系的招呼语。调侃式招呼语就是关系亲密的人们经常使用的一种类型。例如:“又去哪鬼混啦?”,“这么长时间,还是那德行啊?”,这种招呼语的使用具有一种幽默效果,可以表现出交际双方亲密的人际关系。因此,这种招呼语主要适用于非正式场合的关系亲密的人们之间,但是使用这种招呼语要特别注意,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三、招呼语的使用准则

招呼语是一种使用普遍又高度规约化的一种语言,以上几种类型可以说是在招呼交际活动过程中固定下来的程式化的语言。当然,在具体的语境中,并不是固定的使用单一的招呼方式,往往人们会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几种招呼方式,选择最恰当的语言来进行交际。但是要交际就必须遵循一定的准则,这些准则可以使交际变得更加得体,进行的更加顺利,从而使交际目的得以实现。因此在打招呼的过程中为了保持融洽与和谐的关系,人们就必须遵循礼貌原则,根据礼貌原则选择恰当的招呼语。

英国语言学家Leech在研究礼貌现象的基础上,效法Grice的合作原则提出了礼貌原则,作为人类语言使用中普遍遵守的准则。他列举了六条礼貌准则。简述如下:

(1)得体准则:尽量增加对别人的利益;

(2)慷慨准则:尽量加强对别人的赞扬;

(3)赞扬准则:尽量表扬别人;

(4)谦虚准则:尽量缩小对自己的表扬己;

(5)赞同准则:尽量增加共识;

(6)同情准则:尽量增加对别人的同情。

随后我国学者顾曰国根据汉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符合汉语实际的礼貌原则:他在《礼貌、语用与文化》(1992)一文中,归纳了五个礼貌准则:

(1)“自卑而尊人”与贬己尊人准则:指谓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时要“谦”;指谓听者或与听者有关联的事务时要“尊”;

(2)“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与称呼准则:指人们出自礼貌,在相互称呼时仍按“上下、贵贱、长幼”有别的传统来体现人际交往中的社会关系;

(3)“彬彬有礼”与文雅准则:出言高雅,文质彬彬往往被认为是懂礼貌;

(4)“脸”“、面子”与求同准则:就是注意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要保持相称,说话双方力求和谐一致;

(5)“有德者必有言”与德、言、行准则: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增大他人的益处;在言辞上尽量夸大别人给自己的好处,尽量说小自己付出的代价。

这五个准则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其中贬己尊人是中国式礼貌的突出特点。

以上的各种礼貌原则说明不论是中方还是西方对于礼貌原则在很多方面上是一致的,例如:求同存异,尊重对方、赞扬对方等等,可见礼貌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普遍性,它可以指导礼貌语言的使用。但是对于汉语招呼语这种礼貌语言而言,主要是中国式的礼貌原则对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顾曰国先生的中国式礼貌原则以及招呼语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招呼语的使用也要注意一定的礼貌问题:

(1)在见面打招呼的时候,不管彼此年龄、地位有何差距,一般应先主动大方与对方打招呼,越是主动,越显得热情、有教养,知礼、明礼。这样的话如果你是长辈,会显得和蔼可亲,如果你是晚辈,则会显得彬彬有礼。

(2)在见面打招呼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双方的身份和社会地位。人际关系的亲疏、上下级的权势关系都应该在招呼语上有所反映。一定要特别注意保持双方角色关系的和谐,否则将会影响到整个交际过程。

(3)根据中国式礼貌“尊人”的突出特点,打招呼时,尤其在选择陈述式招呼语打招呼的时候,应当多使用赞扬、称赞别人的招呼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招呼语涉及的内容是及其广泛的,因此为了确保交际的顺利进行,运用时要特别注意对象与场合,要着眼于交际双方的关系亲疏、社会地位,要尽可能的遵守礼貌原则。

参考文献:

[1] 陈晓燕.当代社会招呼语分析[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2] 秦海燕.东北方言的“招呼”类言语行为模式研究[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年第10期.

礼貌问候语范文第4篇

亲切问候

清早起床,小杰会对每个人热情地打招呼:“Hi!奶奶!”“Hi!爷爷!”无论在公园或在街上,小哥俩很自然地见人就微笑地举手说:“Hi!”小杰开汽车玩时,见到迎面来的汽车或行人都很有礼貌地打个招呼。

挥手再见

临睡前,小杰会特地从楼上睡房跑到楼下对爷爷奶奶说:“Byebye!”爹地或妈咪上班,小哥俩会一直送到汽车边,挥手热情地说:“再见!”小杰游泳后会高举双手、满面笑容地对教练说:“Thankyou!Byebye!”

彬彬道谢

“请”和“谢谢”是地球村最通行的礼貌语言。从幼儿园回来,我递给小杰一杯饮料,他会愉快地说:“Thank you!”还会敬礼道谢。无论要我们帮助做什么事,他总是先说:“Please!”

甜美亲吻

我们总是尽可能多地亲吻哥俩,哥俩在这亲密接触的耳濡目染下学会了礼貌待客。告别时小骅会亲吻小妹妹,小杰则亲密地与叔叔吻别。

快乐分享

分享是礼貌的重要内容。宝宝的自我意识很强,要分享很不容易。小骅过两岁生日时,我们让他将生日蛋糕带到幼儿园和小朋友分享;小骅在幼儿园也经常与同学互换书籍和玩具。现在小骅学会了与弟弟分享,有好吃的糖果往弟弟嘴中送,小杰则学着哥哥的样子将水果往奶奶嘴里送。

美国宝宝怎么这么讲礼貌?美国宝宝从什么时候开始养成这个好的礼貌习惯?带着这些问题本刊对美国蒙台梭利幼儿教育专家卡罗尔女士(Ms Carol,Stepping StonesMontessori school in East Lansing,MI,USA)进行了特别访问,希望能给妈妈们提供一个参照视角。

专访美国蒙台梭利幼儿教育专家卡罗尔女士

《亲子》 教宝宝学礼貌、礼仪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能接受吗?

卡罗尔 儿童开始学习良好的风度和礼仪,是从非常早的年龄开始的。宝宝很小的时候,你与他沟通时,总是笑容满面的,这就是教导他如何表达感情。因为他还不会用言语表达,只能依赖大人的声调和面部表情来学习。宝宝成长很快,所以你在日常讲话时,对宝宝和其他人都要说“请”,“谢谢!”。一件事情如果在家里已经成为一种习惯,那么宝宝会很容易地接受它。你和家里人在家里都讲礼貌,那宝宝自然而然就成了一个懂礼貌的人。

《亲子》 宝宝学礼仪是否要根据他的年龄阶段逐步学习?

卡罗尔按照蒙台梭利教育方法,很早就可以教宝宝学礼仪了。7~8个月大的宝宝开始尝试使用叉子和汤匙时,你可以说:“谢谢你,你不用手指而是用勺子吃饭了!”这就是教导你的宝宝讲礼仪。不要等到某个年龄段才教宝宝学礼仪,越早越好。你没有必要教导他如何笑,但他会以微笑来回应你。同样的,你使用良好的礼仪,他将按照你的榜样来模仿。

《亲子》 宝宝应该掌握哪些日常的礼貌礼仪知识?

卡罗尔 在和宝宝生活交流中,你要使用日常礼貌用语,如:“请把你的椅子推进去!”、“谢谢你坐着吃饭”,“请不要把食物扔在地板上”,等等。宝宝在和你语言交流中,期望得到尊重,那么你要给予尊重。这将教导他具有荣誉感,使他从小就尊重你。学礼貌,学礼仪都是同样的道理。

《亲子》 当宝宝不讲礼貌礼仪时,爸爸妈妈该怎么做?

卡罗尔当一个宝宝忽略了他的礼貌,比如他说“给我果汁!”这时,你就要说:“请给我果汁!”或者你问他:“礼貌的话该怎么说?”等待宝宝说出“请”字。即使宝宝还很小,你也要这样做。正是这礼貌的“请”字一定要从小开始教,启动这一早期训练,宝宝自然而然就讲礼貌了。

《亲子》 能讲讲美国宝宝的一天中有些什么礼仪活动吗?

卡罗尔美国儿童参与的日常礼貌活动主要有:

早上彼此打招呼,如“科林,早上好!”宝宝也要回答对方:“早上好!”或“你好!”

吃早点时,将点心和盛有食物的盘子传给旁边的同学,不能从别人的盘里取食物。从盘里取食物时要用餐具,午餐时,也要遵守同样的规则。

排队时,不要用自己的身体去推前面的小朋友。好好站队,顺序前进。

吃晚餐以后开始家庭活动,大家高高兴兴地交谈。你对宝宝表露出你的爱和尊重,那么宝宝也会如此对你。

礼貌问候语范文第5篇

关键词:商务英语信函 礼貌原则 礼貌敬语

一、引言

入世以后,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更加频繁。商务英语不仅是国际商务活动中通用的一种ESP语言,还是对外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工具。商务英语函电则成为世界各国之间相互沟通、开展业务、达成交易、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等国际商务活动的重要媒介。商务英语信函是现代商务活动中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国际商务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商务英语信函写作遵循7C原则,即礼貌(courtesy),清晰(clarity),简洁(conciseness),正确(Correctness),具体(concreteness),体谅(consideration),完整(completeness)。对于商务英语信函,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礼貌原则,一封礼貌的信函,得体的表达直接影响到双方贸易关系能否建立,企业能否树立职业道德形象,双方能否最终达成贸易合作。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浅析商务信函写作中的礼貌原则。

二 、礼貌原则

礼貌是语言活动的一条重要准绳,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礼貌原则是商务英语函电的最突出特点之一。礼貌的英文是courtesy,它有很多种解释:good manners, courteous behavior; a polite of kind action or expression; gracious politeness; a polite, helpful, or considerate act or remark。从上面的解释中不难看出,商务英语信函时要遵从礼貌原则,其用词应该是“a polite way, helpful way, a kind expression”。礼貌是日常生活行为中具有道德和伦理意义的一项行为准则,包括人们为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所做出的种种努力。礼貌一词在语用学研究领域有其独特的理论内涵。英国语言学家Leech对礼貌原则解释为:①得体准则(Tact Maxim)、②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③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④谦虚准则(Modesty Maxim)、 ⑤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和⑥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

三、礼貌原则在商务英语信函写作中的应用

1.礼貌敬语的使用

商务英语信函写作中的礼貌敬语使用非常频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用于称呼语(Salutation)

称呼是信函开头的礼貌问候,商务信函的开头称呼是有讲究的。商务信函中常用的正式问候语是:当称谓单个人时,一般使用“Dear Sir”或“Dear Madam”;当称谓两个或多个人时,使用“Dear Sirs”或“Dear Madams”,或“Gentlemen”。如果有明确的收信人,那么可以使用如下正式而亲切的称呼:

Dear Mr. Smith,

Dear Ms. Zhang,

Dear Prof. Hobart,Dear

Dr. Patricia,

如果收信人是女士,不知道结婚与否,都趋向于用“Ms.”作为礼貌的尊称。

②用于正文中(Body)

信函正文部分是核心内容,向收信人传达信息,一封礼貌的信件不仅可以达成交易,而且还可以促进友好关系,在写信时,要避免盛气凌人或是命令的口吻,避免用粗鲁、不礼貌、不恰当的语言。多用诸如“Please,very glad, very grateful, with thanks, would be appreciated, have pleasure, be obliged…”等表示尊重对方的词语。

③ 用于结尾谦称(Complimentary Close)

结尾谦称是结束信函的礼貌方式。结束语和信头的称呼语同等重要。如果合作伙伴是你熟悉的朋友,则可以用非正式用语“best regards, best wishes”等结尾。如果是第一次和对方合作,则要使用正式用语表明你的客气和认真的态度,这时可以使用如:“Yours Truly,Truly Yours,Sincerely,Sincerely yours, Yours faithfully…”等。如果对方是你非常敬重的人,则需用“Respectfully, Yours respectfully”表示你的礼貌和对对方的敬意。当然,结尾谦称要与信函开头的称呼保持一致。

2. 礼貌肯定积极语言的使用

商务英语信函中应避免消极否定语言的使用。人们总是乐于接受肯定积极的语言。例如:

A1. If you can not meet us halfway, we will not see our way clear to entertain the business.

A2. If you will not effect shipment in time, we will not catch the season.

A3. We will not arrange shipment until the end of August.

以上三个句子都使用了否定消极的语言,传递的信息会让对方感觉非常的不舒服,容易产生消极的想法,进而影响合作的兴致。我们可以考虑做如下改动:

B1. If you would meet us halfway, we can see our way clear to entertain the business.

B2. If you can effect shipment in time, we will catch the season.

B3. We will arrange shipment at the end of August.

转换成积极肯定的语言之后,交易的双方多了几分客气,即使到时候不能完成的事情,也要让对方有一定的希望。

3、多种语气的使用

商务英语信函中,各种语气的句子也屡见不鲜。其中表达委婉、疑问和虚拟语气的句子很多。

a.委婉语气的使用。每一种语气都有一定的语用场合,也都能达到一定的交际效果。在贸易活动中,贸易双方总会有产生分歧的时候,为了避免直接冒犯对方,写信时会采用委婉温和的语言。如:

A1. We would appreciate it if you please let us know the ruling prices of the above items. (委婉提出请求)

A2. I am sorry to say your offer seems to be on the high side. (委婉拒绝)

A3. We sincerely hope that you will take this matter into your careful consideration.(委婉表示不满)

b.疑问语气的使用。疑问语气一般是通过询问对方的要求或意愿来传达一种请求, 比直接用肯定句表达的语气间接、委婉,能让对方感觉到受人尊重,很容易赢得对方的好感。如:

A1. Will you please reply us before Friday?

A2. Are the goods to be flown or shipped to Fuzhou?

A3. Could you offer us a lower price as soon as possible?

c.虚拟语气的使用

d.虚拟语气一般用来表达写信人的猜测、愿望、建议、请求等。它是一种礼貌表达愿望的方式, 可以给双方留下更多商量的余地。商务信函中常用“ I wish, as if, could/would//should have done”等句型。例如:

A1.We would very much like to solve the matter in a friendly way.

A2. Would it be possible for you to send us your price-list as soon as possible?

A3. I would be pleased if you could accept my apology.

四、 小结

商务英语信函不仅是一种贸易沟通方式,也是建立友谊、吸引客户的手段。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商务英语信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用商务英语信函进行贸易交流时,突出商务英语信函的特点,注意体现礼貌原则,实现贸易双方的有效沟通,促进贸易的最终达成。

【参考文献】

1.腾美荣, 许楠. 外贸英语函电〔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