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论文(精选5篇)

  • 医学心理学论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1.尊重个体的独特性: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活动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新知识的过程。由于每个学习者先前经验和学习情感的特殊性,所以个体对事物意义的建构是独特的。案例分析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案例中,通过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掌握…

医学心理学论文(精选5篇)

医学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

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有目的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亲自去感知、领悟知识,并在实践中得到应用证实,从而成为真正自由独立、情知合一、实践创新的教学模式。个体患病后体验到身体的不适和整体协调感的丧失,而医生按医学标准客观地观察“疾病”,医患双方在观察与体验间的差异,需要医生能设身处地的从他人体验角度与患者沟通,体验式教学的参与能协助医学生理解生命的人文本质和医患认知上的差异。

二、体验式教学的特点及其在医患关系教学中应用

1.尊重个体的独特性: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活动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新知识的过程。由于每个学习者先前经验和学习情感的特殊性,所以个体对事物意义的建构是独特的。案例分析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案例中,通过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加深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同时培养正确的实际处理能力和协作精神。首先,教师展示一个医患纠纷的真实案例并提出问题。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最后教师评价精讲。例如一位16岁的女生因月经不调到医院就诊,女医生问:“怎么啦?”该女生看到旁边有男医生,红着脸支支吾吾,女医生不耐烦了:“快说呀,跟医生害什么燥呀,后面还有好多人等着呢?”女生又羞又气,跑出去不看病了。该个案展示了医患沟通中诸多问题,教师提出一些暗含医患关系理论和知识的问题。如“病人角色行为有哪些?”,“该个案医患沟通的模式是否合适?”,“若你是接诊医生,如何处理?”等。案例分析教学的关键是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讨论中围绕医患互动的主体内容,以学生对话为主,教师引导为辅,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分析和评价,培养学生用医患关系的理论分析、解决医患冲突问题的能力。评价精讲是案例分析的延伸。教师通过实践化、总结性的评价精讲,把案例中的问题一一解析,为更深入的理论学习起到承上启下作用。在真实案例情景中,让学生有机会解决疑难问题,并及时从教师和同学那里获得反馈,通过开展案例分析训练,提高他们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来提高医患沟通的能力。案例分析是一种理想的体验式教学法,它不重视寻找唯一的标准答案,强调对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的培养。在临床上,如何进行医患沟通,如何处理医患纠纷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答案。体验式教学就是让学生结合自身独特的体验与感悟,在学习中成长。

2.善待学生的自主性: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教育的目标应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为目标,使他们能够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角色扮演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假设出的某种医患互动情境,让学生暂置于模拟环境中,并按具体情境的角色要求行事,以增进对所扮演角色的理解。在医患关系教学中,让学生扮演不同病人与医生,并模拟现实治疗环境中医患双方的角色行为。同学们深入学习萨斯-霍伦德的医患互动三模式理论,领会并揣摩所扮演角色的理论依据和心理状态,通过角色体验,感受了当前医患关系中患者痛苦、医生恐慌的现状,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表演过程中轻松地掌握知识,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探索、学习。角色扮演的过程给教学提供了生动的实例,是让学生在一定教学情境下的自我实现过程。

3.关照学习的整体性:人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整体学习即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知识的体验过程,在获得了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了情感上的愉悦,从而促进其在知识、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各方面的和谐发展。促使大脑综合分析能力提高。课堂游戏是一种较好的关照学习整体性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医患关系中,有一些知识点可以以游戏的形式展示。游戏的设计要短小精悍、切中要害,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兴奋点”结合,可以取得出人意料的好效果。在医患互动中,暗示是一种神奇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它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基础。古希腊时代的医生已经开始使用暗示的方法来进行医患沟通,他们强调言语的医疗作用。在医患沟通的特殊语境中,医生的语言能够作为暗示手段以治疗疾病。在讲述暗示时,教师将学生导入放松状态,让他们双手合十,用暗示性语言调动其伸长右手。然后,再次让他们双手掌横纹对齐,重新双手合十,有很多同学会惊奇地发现他们右手比左手似乎长出一点。在这样的实际体验中,同学们对暗示治疗有了新的感悟,进而更能理解医患沟通中暗示言语的妙用。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认识知识的同时,感受和理解知识的内在意义,获得精神的丰富和生命的成长。在教学中,学生对医患关系的掌握不应只停留在理论知识水平,还应促进其由知识向能力转化,进行技能方面的训练。例如,在学习医患沟通之前,用《医学生医患沟通行为量表》让学生做一次具体医患沟通的心理测验并进行自我评定。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实际评价自己的医患沟通能力,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对照量表的评定结果补缺补差,这对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和提高医患沟通能力很有帮助。

医学心理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医患关系;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当前医患关系的影响下,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受到广泛重视,心理健康教师必须要制定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创新教学方式,逐渐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医患关系影响下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较多不足之处,教师无法根据当前医患关系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导致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越发严重。第一,缺乏医患关系分析体系。在我国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还没有全面分析医患关系现状,无法通过良好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医患关系类型,难以提升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目前,我国医患关系矛盾较为突出,部分医护人员经常会受到恶意伤害与攻击,导致医学生受到心理伤害,如果教师不能予以医学生正确的引导,将会影响医学生的就业积极性,甚至导致医学生选择其他行业[1]。第二,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滞后。部分高校在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还没有制定完善的教学制度,未能利用积极的教育方式开展教学工作,导致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不高[2]。同时,教师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及其教学方式的创新,导致医学生的医患沟通知识欠缺,难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医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受到严重影响。第三,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单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而通常情况下,院校只会设置医学专业和近医专业等专业方面的教学内容,这使得医学生所讨论的话题,以及其视野都存在局限性。基于此,在进行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较为重视医学生由于专业方面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会忽视医学生在人际交往等其他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另外,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选用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也缺乏针对性,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难以取得实效。

二、医患关系影响下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对策

在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制定完善的教学制度,逐渐创新教学方式,为医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进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与质量。具体教学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高校心理教师必须要重视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对医患关系的分析,加强心理健康与医患关系的教育效果,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关注医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在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与先进技能的情况下,高校需要配置心理健康教育人才与基础设施,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医患关系教育相结合,引导医学生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3]。

(二)创新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在医学生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创新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进而提升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在此期间,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教学中心,利用情境互动教学方式、小组合作教学方式与角色扮演教学方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对医患关系的态度,保证医学生在入职之后可以正确维护医患关系,进而提升医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效率,增强高校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4]。

(三)丰富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必须根据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结合当前医患关系的实际情况,丰富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在此期间,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必须要在原有的心理健康知识的基础上,增加职业素养、人文素养与情商教育等内容,这样可以有效保障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学质量,还有助于医学生有效处理医患关系。同时,医学生心理健康教师需要引导医学生学会调节自身的心理状况,提升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而达到预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的。

三、结语

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必须要根据医患关系的实际情况,对医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有效提升医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培养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增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叶馨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参考文献:

[1]乔文达.论当前医患关系视角下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9):158-159.

[2]尚爻,李爽,王明滨,等.医学生视角下医患关系的现状和对策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3):383-385.

医学心理学论文范文第3篇

现代医学模式已由单纯的生物医学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综合模式。过去实行的功能制护理,以任务为中心,把护理工作简单地划分为系列各不相关的任务。护士只是被动、机械地完成眼前的任务,很少考虑患者的个体需要,失去了系统地照顾患者、相互交流的机会。这种模式已不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需要。现代临床护理应以病人为中心,解决患者的实际需要,满足其心理和身体两方面的需要,成为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整体护理模式。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对患者的认识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偏重于躯体因素同时转向患者的心理创伤和反应,由着眼于生物学因素分析转向重视社会因素的作用[1]。疾病谱和死亡谱的研究表明,现代造成大量死亡的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都是多因素致病,无数研究已充分证实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病程的转归中均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心理护理在患者康复过程中无疑起着重要作用[2]。

1现代医学模式对心理护理的要求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现代疾病是综合多因素致病,要对上述三轴系统进行全方位诊断治疗,注意情绪、个性、不良行为、心理应激这四大因素。要求护理工作者:(1)计划护理,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2)心理护理,调节患者的社会角色(重视患者同医护人员的关系,不应存在求和被求的关系),稳定患者情绪,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应激反应,调节其情绪变化,帮助患者增强适应能力[3]。

2心理护理的原则

心理护理内容较多,在进行临床护理工作中应遵循一定原则[2]。(1)心理护理与躯体护理的整体性。对患者进行躯体护理,以减轻新的情绪反应,心理护理以减轻情绪对身体的作用,阻断情绪恶化加重躯体反应的恶性循环,建立心身良性循环能达到心身协调。(2)心理护理目标的个性化。同一类疾病,患者都有某些相似的心理反应和躯体反应,但是,作为某个患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等各异及遗传素质不同,其个性特点亦不同。患者的心理状态、应激反应就发生了特殊性变化,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有计划的心理护理。(3)实施中解决主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就迎刃而解了”。心理护理工作中,首先抓矛盾的主要方面,视其为患者最主要的问题。由于在现代疾病中(多为慢性病),多数目前还未寻找出特异的治疗方法,部分患者就产生悲观消极、甚至厌世的心理活动,从而形成心理-病症加重-心理的恶性循环。医护人员应就此给以心理疏导,讲述心理因素对疾病影响的重要性,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4)重视医院环境(医护与患者及其家属的关系、精神环境)。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亲切感,促进患者尽快适应医院环境,积极配合医疗护理。

3心理护理的目的

3.1满足患者的需要,搞好医患关系心理护理的基础是良好的医患关系,因此首先要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患病后,患者的生活规律发生了较大变化,医护人员应尽量满足其饮食、睡眠和休息等生理需要,使其生理过程得以尽早恢复。关心爱护患者,满足其爱与被爱的需要。尊重患者的个性、习惯,以满足患者的心理、社会需要。平等、同等对待所有患者,使其感受到有同样的社会地位。同时医护人员应向患者介绍医院状况(设备、医护人员技术水平、诊断治疗条件),所患疾病的科学知识,以满足患者的安全需要。

3.2调整患者的社会角色患者进入角色,与原角色发生冲突,多数表现为生病后仍想继续工作,对此应予以调整角色行为疏导,以利于康复。当疾病转入恢复期或慢性时期,则应逐渐淡化其患者角色意识,有利于恢复其社会角色[4]。

3.3调整患者情绪,缓解心理应激患者一般都具有焦虑、恐惧、疑虑和抑郁心理以及与家分离后孤独、失助、失望等情绪变化。这些变化会加重患者病情,及加剧其心理应激,甚至致其死亡,必须予以调整,恢复其乐观、稳定的情况,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多数心理应激所引起的后果可通过心理护理加以缓解[5]。

3.4改变患者不良行为许多疾病的发生与不良因素有关。应说明不良行为的危害性,应用行为疗法,认识疗法改变其不良行为[6]。

3.5增强患者心理适应能力及处理心身反应能力引导患者及时适应患者角色、病房环境,用心理学方法处理疼痛、失眠、病残丧失感,孤独寂寞及其病态身体意象。

4心理护理方法

4.1搞好护患关系掌握人际吸引原则,注意个人端庄、诚恳、和善友好的仪表。经常与患者交流,求同存异发展友谊,多关心其病情,使其产生感恩报答之心。放下架子,尊重患者,平等相处,多方了解患者的需要、动机、个性和行为习惯,有针对性地避难求易搞好关系。

4.2重视语言与非语言沟通技巧多用治疗性语言与患者交谈,解释病情,疏导其思想症结,积极暗示,安慰患者情绪。如告某相同患者刚刚治疗好转或痊愈出院等,暗示其疾病可治愈,前景美好。要明确回答患者提出问题,果断表态,切勿使用消极暗示,犹豫和含糊其辞的语言,同时重视语调、表情、动作、态度相配合这一非语言交往技巧。

4.3缓解患者心理应激,调整其积极情绪把医院设备、医护技术及以往治疗同类疾病成功经验,向患者详细介绍。将重症和抢救患者与一般患者隔离。

4.4改变患者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对患者进行个性测定,根据其个性结构和特征向其说明其个性的优、缺点及其与疾病发生的关系,促其逐步改变不良习惯和行为。

4.5改善病房环境尽量美化环境,布置好病房设施,保持清洁安静,调整病友间关系,促其友好交往,相互关照。

4.6促进患者尽早适应患者角色,教会其放松方法运用心理防护机制(潜意识中),使其保持精神活动的平衡和稳定。促进患者散步、疏泄、转移注意力及练气功、太极拳等放松方法。

5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培养

现代医学模式要求护理人员除具备有“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利他精神,“增强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职责外,还应具备有敏锐的观察力,灵活的注意力,准确的记忆和独立思考能力,具有稳定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性格;同时对工作极端负责和处理果断,具有渊博的医学知识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语言表达能力和熟练的操作技术,因此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养[7],加强护理人员的在职教育[8],学习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和医疗知识,树立献身护理事业的事业心,加强护理技巧训练,深入护理实践,不断总结成功失败的经验,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

【参考文献】

1陈本秀.浅议传统文化观念与心理治疗.社会与医学,1998,11(5):40-41.

2岳文浩,赵耕源.现代临床心理手册.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40-149.

3杨菊贤,张锡明.实用心身疾病学.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2,97-99.

4高素芝,曹继艳.患者角色的适应与护理.美国中华健康卫生杂志,1998,1(5):166.

5陈学诗.当代心理卫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189.

6杨德森.行为医学.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8-10.

医学心理学论文范文第4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50例急性心悸梗死患者,其中37例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年龄为37~69岁,平均年龄为49.7岁。该50例患者均与WHO所提出的急性心悸梗死诊断标准相符,即:胸痛时间持续30min以上,心电图至少2个相邻胸前导联或Ⅱ、IH、aVF导联中2个导联ST段抬高>1mm同时血清心肌酶超过正常值2倍。本组患者自发病起至入院时间为30min~23h。心梗范围:有10例患者为广泛前臂、2例患者为高侧壁、6例患者为正后壁、10例患者为下壁、7例患者为前间壁、15例患者为前壁。

1.2方法

本组患者在术前均给予300mg氯吡格雷及300mg阿司匹林嚼服。对患者取仰卧位进行穿刺,上肢呈30~50°外展,常规消毒后采用2%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而后对其行桡动脉穿刺,将6F桡动脉鞘植入,并将200μg的硝酸甘油植入鞘内。

2结果

经有效的治疗及积极的医学护理配合,本组选取的50例患者中急诊PCI成功的患者有43例,成功率达到86%。

3全程介入医学护理

3.1术前医学护理

患者入院后迅速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如:常规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胸部X线摄片、心脏B超、心电图、血型、肝功能和肾功能等,备皮以及做好造影剂过敏试验,术前对患者进行4h禁食,以防其在术中发生呕吐),同时为患者及其家属做好思想解释工作,并将术前准备的目的、手术的重要性、手术规程以及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对其做详细告知,使患者及其家属能够理解并积极配合,且履行知情同意签字手续。

3.2术中医学护理

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将其两手放于身体两侧,注意保暖,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安慰,适当约束烦躁不安的患者,将其肢体固定。为保证患者术中安全,连接心电监护及压力监测。为增加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血氧供应,给予4~6L/min的氧气吸入,对静脉通道应当密切注意,保持畅通,同时连接三通接头以便能够随时注射抢救药物。与手术医生密切配合,迅速、准确、及时的对医嘱执行。对患者的神志、脉搏、呼吸、血压变化等密切观察,并连续给予患者心电监护及压力监测。

3.3术后医学护理

3.3.1一般医学护理

患者术后给予行静脉穿刺者12h的卧床休息,行动脉穿刺者24h的卧床休息,在此时需要对患者做好生活医学护理,同时注意保暖,避免患者受凉。患者出血量过大,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方可补充足够的血容量,此时其血压仍未达到正常水平,因此对血压的监测十分重要,血压测量1次/30min。在密切监测血压的同时对于患者尿量变化也应当进行观察,并且记录24h尿量。同时给予严密的体温监测,1次/4h,若患者体温连续超过正常范围需要立即向医生报告,以便能得到及时的治疗。术后为防止患者发生便秘,给予其易消化、高纤维、低脂肪食物。

医学心理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医心理学 内经 传统文化 七情疗法

中医心理学是在医事保健活动中,以经典中医理论为主导,研究情志心理因素与疾病或健康之间的网络关系,并用于指导实践的一门系统的科学体系。[1]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由竞争压力所带来的心理疾病越来越多,对医学心理学的依赖越来越大,然而由于西方医疗心理学源于西方文化,所以人们迫切希望能够发掘本土的医学心理学。而中医心理学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哲学、传统医学与现代心理学三者有机结合的产物,[2]因此研究中医心理学对于中国人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一、中医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一)远古至两周

远古人民主要靠巫医为人治病。“在男曰觋,在女曰巫”。(《国语楚语下》)[3]“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己。”(《内经移精变气论》)即通过“祝由”的安慰、祝福,使病人稳定情绪,转移注意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念。[4]类似于心理学中的暗示疗法。这一时期可以说是中医心理学思想发展的萌芽时期。[5]

(二)春秋至西汉

此时期的中医心理学成就主要体现在《黄帝内经》上。她是世界上较早运用“心理学”进行诊疗的一部著作。[6]据统计,《黄帝内经》的182个篇章中,论及医学心理学者占67.7%,[7]涉及气质性格的分类、疾病和心理的关系、诊断与心理的关系以及心理治疗,她丰富了中医心理学的内容,这个时期是中医心理学思想的形成时期。[5]

(三)东汉三国

东汉末年,作为中医发展的新高峰,医圣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全书共有条文398条,以心理因素作为病因或主证之一有40条;涉及到有关心理现象的有88条。[8]同时期的神医华佗也善用心理疗法,史载曾用“怒胜思”治愈一太守。

(四)两晋至隋唐

这个时期是中医心理学思想的纵深发展期。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论及的心神症状达四五十种。[9]孙思邈的《备急千金方》针对“道林养性”提出了十二少,十二多,涉及到心理卫生的各个方面。[10]

(五)五代至金元

陈无择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提出了七情致病说。李杲认为情志不和,内伤脾胃是发病的重要原因,在治疗上重视情志因素的作用。张子和提出以情胜情的疗法,所著《儒门事亲》记载了许多心理治疗的医案。朱丹溪提出六郁之说,认为七情六欲之伤会激起脏腑之火。这是中医心理学思想大发展的时期。[8]

(六)明清

明代张景岳明确提出七情致病及治疗方法,并在《类经会通类》中专设“情志病”一节。清代陈士铎著《石室秘录》,提出了许多心理治疗方法。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堪称是中医心理学思想的一个重要里程碑。[9]还有些名家如龚延贤、傅青主、万全、王纶、徐迪、叶天士等。明清的中医心理学思想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七)近现代

1980年中医心理学的概念被第一次提出后[11]。1982年成都中医学院成立了中医心理学研究组。1984年,福建和江苏省分别召开了中医心理学专题讨论会。1985年首届全国中医心理学学术研讨会召开。1992年,中国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2006年6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国际中医心理学学术大会在北京召开。出版图书如王米渠《中医心理学》,聂世茂《黄帝内经心理学概要》,张子生《历代中医心理疗法验案类编》等。此时确立并发展了中医心理学这一学科。

二、中医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一)中国古代哲学

1、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就是把事物看作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在中医里,不仅把人体的脏腑等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机系统,更把疾病的诊治与地理环境、气候、四时变化和体质、性格、社会处境等各种因素综合联系起来进行考虑。可以看到,中医就是一个“社会-心理-生物”的医学模式。今天,这个模式被重新提起,可见先人思想之深邃。

2、阴阳学说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表示一种相互对立又相互消长的系,认为这种关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宇宙的基本规律。中医心理学也继承了这种思想,如“暴喜伤阳,暴怒伤阴”,“大惊卒恐,则气血分离,阴阳破散”,“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等等(《黄帝内经》)。

(二)儒家文化

1、仁爱思想

“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儒家的仁爱之心体现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医的仁爱之心体现在治病救人。治病、救人和济世都是“仁术”。“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仁”是儒家与医家共同的价值取向。

2、中庸思想

孔子把处理问题时公正、不偏不倚的方式总结为“中庸之道”,“中和”是中庸之道的核心观念。“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认为面对喜怒哀乐之事能心情平静,“发而中节”就是将消极情绪适时适地的释放且事过即止,这样是有益健康的。[12]

(三)道家文化

1、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生客”思想贯穿着中国文化,也贯穿于中医之中,如以五行对应五脏及其相互影响的关系,以五行对应五种情志及其关系。

2、精气学说

道家认为,“精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并推论,思维这种心理活动也是生命之气高度发展的产物。在此影响下,《内经》提出了独特的精气学说。

虽然这些观点的正确性有待考证,但以这些学说为基础的一些治疗方法还在有效的指导着临床医学。

(四)佛家文化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两千多年,许多佛经都涉及医学,如《大藏经》中涉及医学的就有400多部。佛门弟子也常借行医弘法,如鉴真和尚传法日本所著的《鉴上秘方》在日本流传甚广。少林武僧也编有以伤科为主的《少林秘方》,影响深远。佛教也注重修心,其八正道、三学、六度是行之有效的身心疗法。[13]

三、中医心理学的理论框架

(一)形神合一论和三才整体论

形神合一论强调心身统一的生命整体观。人体不仅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且人还不能脱离生存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孤立存在。生存环境如四时更迭、昼夜晨昏、风雨晦明、地域方位、音色气味、社会人事等不仅影响着人的生理活动,同时也影响着人的心理活动。

三才观认为天道、地道、人道皆有阴阳两仪之变化,因此皆对人的生命活动(包括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产生影响。天道、地道泛指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而人道则指社会环境。这是比当代提出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层次更高的“时空-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

(二)心主神明论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灵枢邪客》)。认为心神不仅主导了脏腑机能活动的协调,而且还主导着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过程、情感过程,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志过程。

(三)心神认知论

《灵枢本神》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可见,中医心理学认为认知过程是“心神”为主导的心理过程。

(四)五脏情志论

《内经》言:“心为脏腑之主,而总统魂魄兼赅意志,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惟心所使也。”中医学情志理论不仅强调心神的主导作用,还认为情志与五脏相关。

(五)阴阳睡梦论

中医学则是从宏观的角度来认识睡梦的。《内经》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人体和环境的阴阳变化影响着睡梦,阴阳协调则睡梦正常,阴阳失调则会造成睡眠障碍或梦的异常。这对现代睡眠与梦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六)人格体质论

医学心理学对人格与体质的关系少有研究,但并不否认生物因素(包括体态、体质、容貌等)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而中医学将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如《内经》中将人分为“阴阳五态人”、“阴阳二十五人”,这也有助于现代人格心理学的深入研究。

四、中医心理学的治疗方法

(一)情志相胜疗法

情志相胜疗法是根据中医五行学说,利用情志与脏腑的生克关系,通过调节情志,控制情绪障碍,从一定程度上对人体疾病产生治疗作用。包括:喜胜悲、悲胜怒、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等,而在操作时又是灵活运用的。[14]《儒门事亲》载:一人因喜乐致病,昔庄为其诊断,佯曰:吾去取药即回。结果昔庄一去不回,患者恐自己延误治疗将死,于是悲泣不止。病乃痊愈。

(二)移念疗法

移念疗法是要改变病人的注意点,使其关注的焦点从患处转移到他处。明代一位病人患了目瞳火眼。名医李瞻对他说:“目病易愈,但客火将流毒于股,过十日必然爆发”,病人于是终日忧虑自己的股部。过了三天之后,李瞻只用一剂药就治愈了他的眼疾,这就是移念疗法的运用。

(三)音乐疗法

《灵枢》中说:“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此人之与天相应也。”指出了五音六律与人体脏腑的相互关联。金代张子和的《儒门事亲》中提到:“忽笛鼓应之,以治人之忧而心痛者。”

五、中医心理学的研究展望

(一)突显自身特色

就现阶段而言,中医心理学不但要借鉴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更要立足于传统文化,基于中医的自身特色开发出适合于中国人的医学心理学。

(二)明确学科定位

中医心理学不仅要充实、完善自身的学科理论,更应该侧重于临床应用,更好地为广大病患服务,在临床诊疗上总结出众多切实的、可操作性强的方法、手段与技术。

(三)培养专业人才

学科的发展与其人才的培养息息相关,因此要提高中医心理学知识的临床应用性;加强与其它学科的融合;调整专业设置,加强课程建设,以求最大限度的发挥中医心理学的实用功效。

参考文献

[1]王米渠,谭从娥,李世通.中医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与前景[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05):470-472.

[2]孙旭海.中医心理学与现代心理学科研方法的比较[J].亚太传统医药,2007(05):17-18.

[3]王宗殿王键李平张有明凤良元.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心理学相互影响初探[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01):55-58.

[4]赵联社.浅谈中医心理学说[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24(005):64-65.

[ 5 ] 刘维超, 彭江云. 浅谈中医心理学的发展[ J ]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7(01):49-51.

[6]王丹芬朱文锋.中医心理学思想的文化背景和现代意义[J].福建中医药,2003(01):5-7.

[7]张学鉴.建构中医心理学的知识体系和发展中国特色心理治疗技术浅析[J].中医药临床志,2007(03):304-306.

[8]王雪涛陈轶群.中医心理学思想探源[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2001(06):85-86.

[9]芸红.浅谈中医心理学[J].科技潮,2000(03):106-108.

[10]曾凤梁蕾.试论孙思邈中医心理学理论的基本特点[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02):78-80.

[11]王蓓杜文东.中医心理学发展的现状及展望[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97-99.

[12]宋洪娟,王米渠.论儒家 “中和” 思想与中医心理学[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006):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