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式婚礼策划方案(精选5篇)

  • 汉式婚礼策划方案(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一、平满汉畛域问题的提出 关于化除满汉畛域,早在1898年百日维新期间已经提及,但随着变法的迅速失败而胎死腹中。1901年以后,随着革命党的“排满”宣传日炽,满汉矛盾加剧,一些有远见卓识的官僚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峻性,平满汉畛域的呼声由田野传到庙堂…

汉式婚礼策划方案(精选5篇)

汉式婚礼策划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预备立宪;满汉畛域;满汉政策

满汉关系是清代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清末十年,革命党人高举“排满”大旗从事革命活动,满汉矛盾日益突出,满人特权遭到汉族各阶层及满族开明人士的强烈不满,成为清廷进一步推进新政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然而清廷统治者对这个问题始终抱有侥幸心理,直到1907年徐锡麟刺杀恩铭事件发生,慈禧太后才被迫重新审视满汉关系。当年七月初二,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了一条上谕决心化除满汉畛域,云:“我朝以仁厚开基,迄今二百余年,满汉臣民从无歧视。近来任用大小臣工,即将军、都统亦不分满汉,均已量材器使,朝廷一秉大公,当为天下所共信。际兹时事多艰,凡我臣民方宜各切忧危,同心挽救。岂可犹存成见,自相纷扰,不思联为一气,共保安全。现在满汉畛域应如何全行化除,著内外各衙门各抒所见,将切实办法妥议具奏,即予施行。”(1)此后清廷内部展开了一场关于化除满汉畛域的大讨论,不仅内外臣工纷纷上书献策,一些士子也参与其中。本文以《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已刊的一些奏折、条陈为中心,综合其他相关史料,具体探讨在此过程中的官绅奏议问题及应对措施。

一、平满汉畛域问题的提出

关于化除满汉畛域,早在1898年百日维新期间已经提及,但随着变法的迅速失败而胎死腹中。1901年以后,随着革命党的“排满”宣传日炽,满汉矛盾加剧,一些有远见卓识的官僚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峻性,平满汉畛域的呼声由田野传到庙堂。早在光绪二十八年,张之洞进京面见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向两宫提出“请化除满、汉畛域,以彰圣德,遏乱萌”(2)两宫为之动容,然而后来就没了下文。1906年五大臣出国考察归来,五大臣之一的端方向慈禧太后上了一份《请平满汉畛域密摺》,他从民族关系的角度比较了奥地利、俄国、瑞典、荷兰的衰弱以及英国、美国的强盛,指出:“苟合两民族以上而成一国者,非先靖内证,其国万不足以图强,而欲绝内江之根株,惟有使诸族相忘,混成一体”,强调欲靖内乱、御外侮必须要“降明诏,举行满汉一家之实,以定民志而固国本。”(3)由于诸重臣的普遍呼吁,慈禧太后在新政期间实行了一些有利于改善满汉民族关系的举措,比如原来只允许满人担任的一些官职也始向汉人开放,但是慈禧太后始终没有迈出“平满汉畛域”的一步,依旧存在保持满人特权的侥幸心理。

促使慈禧太后决心化除满汉畛域的是1907年7月的徐锡麟事件。光复会成员徐锡麟是坚定的排满主义者,他通过关系捐得安徽巡警处会办一职,号称清朝的四品大员,1907年7月6日他亲手枪杀了安徽巡抚恩铭,把矛头直指向满人,他在供词中声称自己蓄意排满多年,此次就是为了杀满人而来。此后不时传出满人官僚被杀的消息,满汉矛盾已经激化。这促使清廷不得不正视满汉畛域问题,加之张之洞、袁世凯、端方等大员的促动,慈禧太后终于了一道明确要化除满汉畛域的上谕,令内外衙门讨论办法,这引起了内外官员和士子们的广泛讨论,他们纷纷上书清廷提出对策。

二、讨论的内容及其对策

(一)关于八旗生计问题

清末八旗制度已经腐朽,旗兵几乎没有了战斗能力,但是旗人仍然过着不耕而食不织而衣的寄生生活,这也成为革命党借以排满的核心问题。同时,由于清廷实行旗民分治,旗人的生活方式受到严格的限制,这直接导致旗人没有从事农、工、商业的基本技能,仅仅依靠朝廷的饷银度日,随着人口的增长,每个旗兵领到的饷银日益不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旗人的生计也愈来愈窘迫。

内外臣工对此纷纷提出自己的方案,虽各有不同,但都大致围绕裁撤驻防、旗民同一展开。南书房翰林郑沅主张裁去驻防名目,旗兵改隶于各省,占籍为民,京旗分隶于顺天府属办理,并酌量变更将军、都统等官制。(4)御史贵秀主张裁撤驻防,仿旗籍以办军籍,满汉之民尽为兵,相习既久,自无排满排汉之可言。(5)桂林府遗缺知府杨道霖主张除宗室贵族另订章程以外,凡满洲、蒙古、汉军八旗,均一律销除旗档,统归民籍,裁撤将军、都统、佐领等官,各归州县官管理,挑选丁壮为兵,其余闲散人等,准其出外自谋生计。(6)民政部右侍郎赵秉钧主张分三期蠲除旗籍:第一期清查旗籍户口;第二期颁发褒赏功勋牌券;第三期将旗人安插各行各业,一律化作平民。(7)吏部文选司员外郎胡潜主张把京旗与驻防八旗仿军籍之例,编入相应地方州县籍贯,使旗籍与民籍不分;同时清查八旗户口,分等造册,各筹生计,并裁撤其钱粮。(8)力主化除满汉畛域最有力的满族官员两江总督端方提出的方案较为详尽,他奏陈四条办法:第一,旗人悉令就原住地方,如军籍例编为旗籍,与汉人一律归地方官管理;第二,旗丁分年裁撤,发给十年钱粮,使自谋生理;第三,移驻京旗屯垦东三省旷地,或自耕,或召佃取租,以资养赡;第四,旗籍臣僚宜一律报效廉俸,以补助移屯经费。(9)可见,废除八旗制度,将旗人改造为普通百姓已经成为朝野上下的普遍要求。

(二)关于满汉文化差异问题

在清廷统治中国的二百余年中,满洲贵族统治者继承了中国传统的统治制度和文化,成为与汉唐宋明一脉相承的朝代。但是清朝统治者并没有像北魏孝文帝那样放弃本民族传统,主动将本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去,而是十分强调本民族固有的特色,如所谓的“国语骑射”。这导致的结果是,满汉两族相处二百余年,其间虽不乏文化上的相互渗透,但差异依然十分明显,例如满汉不能通婚以及满汉姓名、服饰、习俗上的差别等等。以丁忧为例,汉族官员要丁忧十七个月,满族官员则既有一百天。清廷欲消除满汉民族畛域,两族的文化差异也是必须正视的问题。

首先,礼制须统一。御史贵秀认为,清廷虽然谕准满汉通婚,但成效不大,是因为满汉婚嫁之礼绝不相同,遂奏请礼部开办之礼学馆订定旗汉通行婚嫁各礼,“务取折衷归于一是,以联络之”(10)。吏部文选司员外郎胡潜奏称:“满人与满人行礼,屈一膝而垂手,汉人与汉人行礼,拱两手而鞠躬,至外省属员见上司,与京内司员见堂官,行礼又两歧矣。”(11)拟请将满汉内外之礼节规定一律遵行,以泯畛域。许多官员也提出了满汉官员自称问题,都认为满族官员对皇帝不宜自称奴才,而应与汉臣一样自称臣。

其次,满人改姓氏。满族人有自己的姓氏,如叶赫那拉、瓜尔佳、纽轱辘、博尔吉古特等等,但由于姓氏太长不方便称呼,所以称呼满人时往往只称其名而舍其姓氏,这反映出满汉差别明显。欲消除满汉畛域,这一满汉差异的记号也成为消除的对象。举人李鸿才提出:“东亚之人先姓而后名,西欧之人先名而后姓,未有列名字而无氏系者。惟中国隶旗籍者,率皆列名而不列姓,虽由习惯,终非大同。今后列旗籍者,亦应姓名并列,如国姓则用爱新某某,其他大族章佳、马佳诸氏,亦称章佳某某,马佳某某,余皆仿此,适与汉人欧阳、东方等双姓相同矣。其本系汉姓者,并用汉姓,尤为易泯形迹也。”(12)南书房翰林郑沅提出把满姓音译成一个字:“用旧姓音译合成一字,冠于名上,以昭划一,应请敕议施行。”(13)其主旨就是像魏孝文帝改姓氏那样消除姓氏上的民族差异。

再次,满汉通婚。有清一代禁止满汉通婚,这无疑造成了满汉两族相互隔离,不利于民族矛盾的解决;1902年清廷曾下令允许满汉通婚,但效果不明显。到此时,推行满汉通婚已被视为化除满汉畛域的关键。浙江嘉善学界上都察院条陈认为,满汉之间成见已深,积习难返,“通婚一日不实行,即成见一日不除,故朝廷欲除满汉成见,非实行通婚不可”南书房翰林郑沅提出满汉通婚可先由大臣请旨指婚开始,以为典范,他说:“嗣后凡京外满汉一二品大员,其子女几人,皆令先上其籍于朝,限年至若干岁时,准其请旨指婚。在大员之家,无端受此宠荣,必引为非常之庆幸,至风气既开于贵族,则士夫以下自然不令而行。”(14)

(三)关于满汉官僚平权问题

清代内阁、军机处、六部、翰林院等重要部门实行满汉分缺,八旗、理藩院等部门则专用满人,虽标榜满汉一体,实则重满抑汉,这一政策长期以来为人诟病。新政以来,这一现象有所改善,一些原来专由满人担任的官职逐渐向汉人开放,如1903年汉人程德全担任黑龙江将军一职,1906年新官制改革以后新成立的各部长官已不分满汉。

但是朝廷重满抑汉的倾向依然很严重,内阁、军机处、翰林院和原有各部依然满汉分缺,陆军部、度支部、巡警部这样重要的部门更是全部由满人掌握,且满人还有如笔帖试这样专门的升迁之路。此次奏议,不少官绅都提到这个问题。民政部右侍郎赵秉钧奏称:“细核各部升转则例,不独旗员与汉员不同,即旗员与旗员亦各有不同,甚至满、蒙、汉军亦有专缺,既隘登进之途,无当抡才之用。”(15)因而主张满汉文武官员升途划一。贵州巡抚庞鸿书奏称:“无论大小缺出,不必循例推迁,宜由各尚侍核其平日之成绩如何,以凭迁擢。满人而才,多用满人不为过;汉人而贤,多用汉人不为非。则于整饬部务之中,实行化除畛域之意。”(16)一些开明的满族官员也并没有因为自己身处优势地位而无视问题的存在,对此纷纷提出意见,表示愿意放弃特权,如宁夏副都统志锐亦认为:“论人才之当不当,一秉大公,满人督抚中不使材望不符者充数,汉人尚侍内不使练达有为者向隅,调剂一平,痕迹自泯,舍是无他术矣。”(17)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满汉官僚的切身利益,因此内外臣工基本上都提出了自己的方案,总体上的思想就是满人放权,一些身为既得利益者的满族官僚也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四)关于司法同一问题

清代旗民司法不统一,有一套专门适用于旗人的法律系统,对旗人犯罪从轻处罚。如旗人犯罪,应处以军流徒刑的,则以枷号代替,“徒一年者枷号二十日,每等递加五日,总徒准徒亦递五日;流二千里者,枷号五十日,每等亦递加五日;充军附近者枷号七十日,近边者七十五日,边远沿海边外者八十日,极边烟瘴者九十日。”这也成为革命党攻击满汉不平等的又一把柄。

在化除满汉畛域的讨论中,满汉司法不平等问题也是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司法划一成为诸大臣的共同呼声。。吏部文选司员外郎胡潜奏称:“各地方官于满汉人民之涉讼,或逆满人欺汉人之心而姑抑夫满人,以便沽其名誉;或存袒护满人之意而姑抑夫汉人,以见好于将军、都统。”他主张不分满汉之刑罚,“刑罚两得其平,而满汉之畛域胥融矣”(18)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主张:“嗣后旗人犯遣军流徙各罪,照民人一体发配,现行律例折枷各条,概行删除,以昭统一而化畛域”(19)

三、新民族政策的实施及失败

光绪三十三年官绅关于平满汉畛域问题的大讨论促使清廷调整满汉民族政策,在此基础上清廷实行了一些改善民族关系的措施,总起来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裁撤驻防,筹划旗人生计。

第二,满汉刑律与礼制统一。

第三,官缺不分满汉。

第四,文化上的措施,如满汉皆称臣,满汉通婚等等。

可见,清廷最后几年实行的满汉民族政策基本上采用了光绪三十三年这次大讨论中提出的方案,直到清朝灭亡,清廷一直致力于消除满汉畛域,然而最终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则不得不提到载沣的排汉政策,载沣摄政以后,虽然还在因袭慈禧太后化除满汉畛域的政策,但是与慈禧太后融汉的倾向不同,由于载沣尚年少,政治经验浅薄,不具备慈禧太后那样高超的政治头脑和手腕,他感觉自己难以驾驭手握重权的汉官们,以为把权柄抓在自己人手中才放心,决心排汉。先是以足疾为名罢了袁世凯的官,接着张之洞也遭到冷落,后来言官集团也遭到排斥,载洵、载涛、载泽、毓朗、良弼、善耆等亲贵掌握了清廷的军事、财政、民政等大权,亲贵专权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可谓“满人权力之扩张,自中兴以来,殆以光宣之际为极致也”。结果是满汉矛盾不仅没有化除,反而更加激化,1911年春皇族内阁登场标志着化除满汉畛域的努力彻底失败,清廷最终难逃覆亡的命运。

参考文献:

[1]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注释:

(1)《著内外各衙门妥议化除满汉畛域切实办法谕》,《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918页。

(2)赵尔巽等:《清史稿。张之洞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2380页。

(3)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9、47页。

(4)《南书房翰林郑沅奏化除满汉畛域京旗驻防宜占籍为民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919页。

(5)《御史贵秀奏化除满汉畛域办法六条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921-922页。

(6)《桂林府遗缺知府杨道霖请销除旗档统归民籍呈》,《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933页。

(7)《民政部右侍郎赵秉钧奏请分期蠲除旗籍并划一旗汉官员称谓升途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937-938页。

(8)《吏部文选司员外郎胡潜陈化除满汉畛域办法八条呈》,《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950页。

(9)《两江总督端方奏均满汉以策治安拟办法四条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928-930页。

(10)《御史贵秀奏化除满汉畛域办法六条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921页。

(11)《吏部文选司员外郎胡潜陈化除满汉畛域办法八条呈》,《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952页。

(12)《两江总督端方代奏李鸿才条陈化除满汉畛域办法八条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916-917页。

(13)《南书房翰林郑沅奏满人冠姓可否用旧姓译音合成一字以昭划一片》,《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920页。

(14)《南书房翰林郑沅奏满汉通婚可由大臣请旨指婚以开风气片》,《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919-920页。

(15)《民政部右侍郎赵秉钧奏请分期蠲除旗籍并划一旗汉官员称谓升途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938页。

(16)李细珠:《清末预备立宪时期的平满汉畛域思想与满汉政策的新变化》,《民族研究》,2011年第3期

(17)《宁夏副都统志锐奏黜陟赏罚满汉应视一律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936页。

汉式婚礼策划方案范文第2篇

寻求突破:将武汉晚报的“红娘”优势与部队军官的婚恋需求对接

2006年5月21日,武汉晚报举办首场“春季万名白领姻缘会”,被新华社、中新社、中央电视台、新加坡《联合早报》、泰国《新中原报》等海内外多家媒体誉为“开创了现代都市婚恋新时尚、新纪元”。“武汉晚报姻缘会”活动由此开始,成长为武汉乃至全国极具影响力的婚恋服务品牌,竖立起武汉这个大都市新时代的情感标签。

此后,武汉晚报姻缘会作为武汉晚报的品牌活动,保持着每年举办二三十场的规模,在武汉市不断造势,为解决城市青年婚恋问题、构建相亲牵手平台、共建和谐社会而尽心尽力尽责。它的成功,除了抓住了都市人情感需求、婚恋问题的巨大市场空间,更重要的是与时代同节拍、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真正立足于做好事、做实事、当好红娘!自开办以来,已相继推出过教师专场、国企职工专场、开发区员工专场、单亲专场、中老年人专场和IT人员专场等,对特定人群提供有针对性、各具特色的服务,让大家更容易寻到自己的意中人。其中组织的“海归人员姻缘会”、“外来务工人员姻缘会”和“无偿献血者姻缘会”开了本地先河,受到全国关注与好评,被媒体誉为“构建和谐社会新创举”,充分彰显武汉晚报姻缘会的宗旨――“关注婚恋男女;提供真情帮助;助推和谐社会”。

随着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武汉晚报姻缘会开始酝酿举办一场以军人为服务对象的相亲活动。与此同时,部队的思想也在经历着洗礼,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使军队军官的婚恋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部队首长看来:一方面,这些部队基层军官地处偏远,工作条件艰苦,找对象难,空军驻汉某部领导解放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科学管理部队的理念,下决心帮助军官们破解婚恋难题:另一方面,现代军官的高素质、高学历,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也吸引了众多女青年倾慕,“嫁人就嫁”渐成风潮。苦于没有合适的桥梁与纽带,将军营与社会“对接”。而武汉晚报作为武汉地区强势负责任的媒体,以“关注婚恋大事、为构建和谐社会尽心出力”为己任,有着丰富的组织大型相亲姻缘会活动的热情与经验,更重要的是通过近三年活动的积累与沉绽,已享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与美誉度,得到了社会信任与认可。有需求、有平台、有携手合作的默契,双方很快谈到了一起,一拍即合。

精心组织:军旅姻缘会精彩纷呈、独具创意、注重实效赢得一片叫好

为了办好军旅姻缘会,武汉晚报编务部活动策划室和专副刊部精心设计方案、分工协作,力争将姻缘会活动办得丰富多彩,高潮不断。

2007年12月16日的第一场军旅姻缘会就操办得与众不同:活动是在嘹亮的军歌中拉开序幕,随后,军官与女嘉宾轮番登台展示才艺。第一个登台的女嘉宾在全场的注视下,勇敢地牵起了身边军官的手,马上把活动推上了高潮。到活动结束时,已有不少男女嘉宾成功牵手。

时隔不到一年,第二场军旅姻缘会上,最大的亮点莫过于10对相识于第一场军旅姻缘会的新人走上红地毯,举行隆重的集体婚礼。他们接受了部队首长、武汉晚报领导以及所有嘉宾的祝福。

较高的成功率,得益于武汉晚报这个“红娘”的精细策划。如事先根据军官对伴侣的具体要求,对应地挑选报名者。前期的精心准备,提高了现场活动的效果,大大提高了成功率。而武汉晚报自创的“姻缘网”,也让更多的军官与有好感的女士,得以在活动结束后保持联络交往,提供了良好的加深了解、建立感情的平台。

据了解,武汉晚报将姻缘会办进军营并获得空前成功的消息,在部队内传开后,也引来了外地军营的关注与羡慕。很多地方的军营发出了这样的深切感慨:“什么时候这样的姻缘会能够办到我们身边来啊!”

结出硕果:军旅姻缘会“独具慧眼”与时俱进。契合时展脉搏

军旅姻缘会的报名序幕拉开后,用武汉晚报军旅姻缘会筹办负责人的话说:“让人没想到的,报名的人数远远超过我们的预计。”

第一次军旅姻缘会的报名消息中注明了只限80位单身女性,但第一天报名人数就达到了近两百名。武汉晚报专门开通的“红娘热线”一直响个不停,场面火爆。2008年11月的第二次军旅姻缘活动,虽然参加人数只需100人,但是报名人数却突破500人,远远超过了限额!

武汉晚报军旅姻缘会上的这一幕幕显示:“军官走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什么使得军官成了众女青睐有加的“香饽饽”?武汉晚报在组织操办军旅姻缘会的过程中,独具慧眼,认真分析,提高认识,对现代军队、现代军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八十年代,随着社会与军队的转型,“可爱的人”一度成为“可怜没人爱”的人。部队军官学历低、收入低、工作地点不稳定成为婚恋中的拦路虎。时展到今天,部队的男军官在不知不觉中却成为了女性择偶的首选。“家庭责任感强、品德好……”记者在两次报名姻缘会的女会员登记表上发现。这是出现得最多的词汇。

与武汉晚报联办军旅姻缘会的部队领导介绍说:“过去,部队军官的学历普遍不高,上世纪,地方大学生入伍士兵所占的比例几乎为零。……随着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以及兵役制度改革,部队对官兵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地方大学生入伍士兵从少到多。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的工作岗位所占比例更高。我们的军官已经不是过去那种老土的形象了。”另一方面,军官的待遇提高以及转业安置的一系列人性化的规定更是让军官们没有了后顾之忧。

报名资料显示,绝大多数报名的女性都是城市白领,其中教师所占比例最大。另外,还有女军官、律师、外企员工等高收入女性。其中不乏教育、医学、高校领域的优秀女性,还有区政协委员、大学生村官。在她们眼中,现代的军官政治觉悟高、文化素养好、身体健康,应该被更多的关注、更深的了解。军官是国家的栋梁,是钢铁长城,并且品质高尚,是夫婿的最佳人选。

武汉晚报在与部队方接触合作事宜时,也切身感受到:随着军队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科学发展观的不断深化落实,人民军队的管理正日趋进一步人性化,军队建设与管理正在走向和谐,体现在对年轻军官的婚恋问题的高度关注。武汉晚报更清醒地认识到:

军婚是军队和谐建设和保持强大战斗力的基石,搭建一个军队与社会沟通与交流的桥梁,武汉晚报责无旁贷。

在报名期间,武汉晚报不惜版面,每天对报名情况及报名人中的典型人物进行不间断滚动报道,在读者中掀起了一股“关注军旅姻缘会”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武汉晚报在两次军旅姻缘会前后共发稿50余篇,并推出了10余个专版,形成了版面“亮点”。

关爱军旅情感世界、就是关爱军人、关注军队、关心国防。两场军旅姻缘会,既是部队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积极解决军官婚恋问题的具体行动,也是与武汉晚报共同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实际举措。

特色鲜明:武汉晚报军旅姻缘会为“拥军”赋予新的时代含义

两场军旅姻缘会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大获成功,做出了武汉晚报的独家特色,也彰显出武汉晚报举办姻缘会形成的七大鲜明特色:

――“大局”意识。

武汉晚报作为一家地方媒体,始终牢记自己作为一个党报、一个负责任的媒体的职责,胸怀为和谐社会建设出力的大局意识,特别是一直高举“拥军”大旗,关注“拥军”报道,在包括2008年抗击冰雪灾害、汶川抗震救灾等重大题材报道中,树立更为高大伟岸的人民军队形象。武汉晚报用姻缘会这种形式,为军人解决婚恋问题、构建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出了力,更体现对人民军队的拥戴之情。活动受到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的高度赞赏,正是对武汉晚报具有这种强烈的主流媒体使命感和大局观的充分肯定。

――“责任”意识。

武汉晚报把军旅姻缘会当成报社的大事来办,而且是当成“政治大事”来办,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多次论证,周密部署,强化把关。总编辑亲自过问,提出“这件政治大事不仅要办成,而且力求办好”。由一名副总编辑专职担任武汉晚报姻缘会总指挥,牵头指挥。统管大局。具体承办的专副刊部和编务部活动策划室人员多次奔波于部队,协调各类问题,制定预案,光活动方案就反复修改完善了七八次,为的就是把活动办稳妥、办扎实、办成功。

――“亲人”意识。

在组织这些姻缘会的过程中,武汉晚报的记者编辑都以亲人、朋友的角色参与其中,注重情感互动、心灵相通。武汉晚报“红娘”周刊的记者编辑与姻缘会上很多参与者都成了朋友,姻缘会参与者结婚、生小孩,都不忘把喜讯告诉“红娘”们。而“红娘”们也像家人一样,倾心为他们解疑答惑、提供精神支持与帮助。有一位周女士,在军旅姻缘会上与一名军官相识相知相恋,他们确定恋爱关系当天,第一件事便是来到武汉晚报社给“红娘”记者送喜糖。因为打交道太多,“红娘”周刊的记者编辑,能说出很多参加了军旅姻缘会的人的名字。她们的手机,也往往成了需要24小时开通的情感交流“热线”电话。

――“服务”意识。

作为牵线搭桥的武汉晚报,自始至终把服务工作放在第一位,做好“红娘”工作。

为了加强军营与应征女士间的了解与认识,武汉晚报还“发明”了一个在正式姻缘会活动之前举行的军地双方代表见面会,请部队领导介绍军官整体状况,也让部队领导了解来参加活动的女士情况,加深了信任,为活动打造了良好的氛围。

为了让有情人能成眷属,武汉晚报活动策划与组织人员甘当红娘,做幕后英雄。许多人忙活筹备工作,落实现场各个细节,顾不上吃饭与休息,一连投入了几个双休的时间。……没有强烈的奉献精神,是做不到这一切的。但他们无怨无悔,不求回报,为的是为新时期的“拥军”事业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创新”意识。

为了让姻缘会不断推陈出新,武汉晚报动了很多脑筋,给参与者眼睛一亮的新意。如“姻缘手册”、“情缘一线通”,让参与者可与心仪者“点对点”联络。武汉晚报还建立了以“冰雪联盟”为主的“义务红娘”队伍。而2008年11月的第二场军旅姻缘会上,十对结婚的军旅新人的齐齐亮相,成为当天活动上最抢眼的场景。

――“协作”意识。

汉式婚礼策划方案范文第3篇

这一切的机缘巧合只因为我的死党,那个曾经睡在我上铺的兄弟齐升。经过6年艰苦卓绝的不懈努力,他终于赢得了“李美人”的芳心。当他在第一时间用刻意掩饰激动的低沉声音,将这个喜信儿告诉我时,不知我哪根筋搭错了,竟拍着胸脯说:“好事儿啊,大齐,放心吧,你结婚就是我结婚,婚房装修、婚礼策划,哥们儿一手全包了……”

脱离实际纸上谈兵终遭人笑

婚房装修倒是好办,按照两位新人(当然,主要是新娘)的意思,咱多出点儿傻力气,跟着跑跑颠颠就行了。这婚礼策划,大齐只撂了一句话:“要不落俗套、浪漫甜蜜……衡量标准是一定要做到让人终生难忘,而且还得控制费用,少花钱、多办事!”

天啊,可怜我这个光棍汉连落入俗套的婚礼都没操办过……只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假如这个新郎官就是我……当我在银河广场晨跑时,策划方案终于“横空出世”,全名曰:海陆空、轿船马,神话大婚礼,简称“神话”。

“神话”方案是:新郎、新娘先从银河广场登上热气球, 升空后如一对神仙眷侣般在空中抛撒鲜花瓣;沿友谊路上空飞往文化街,在古玩城前的海河码头降落;然后乘坐事先装饰好的花船,吹吹打打过了河;上岸后,新娘乘轿、新郎骑马(此处定要古装扮相),轿骑并行,去到饭店,叩拜天地……呵呵呵,这一定是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婚礼,别说让他们小两口终生铭记了,估计转天非得上了报纸的头条,全市人民或许都能记着呢。

转念一想,方案是好,就是不知道可操作性如何,看起来得提前先趟趟道儿。这个婚礼中骑马乘轿的方式我曾经见过,实施起来不会有什么问题,难点在划船过河和乘热气球飞天上。

在海河广场桥旁我找到了出租游船的码头,虽然脚踏船营造的效果不够理想,但也不失为一个选择。就在我沿着河边溜达时,忽然看到一条小木船上有两位渔民正悠闲地撒网捕鱼,原以为这种小渔船早消失了呢。欣喜若狂的我急切地高声呼唤,小船靠到岸边,跟船主说明我要租下他的船半天办婚礼,谈得很顺利,只是船比较陈旧,需要提前用鲜花、绸布、气球装饰一下,才可能是漂亮的小花船。

船搞定后,我开始联系热气球的事。通过朋友介绍,本市一家航空俱乐部的负责人听了我的婚礼策划后很感兴趣,非常希望合作。不过这个负责人告诉我,在国庆期间热气球升空活动的各项手续不好办理,如果希望使用热气球,那婚礼就必须改期,要避开十一黄金周。

“有了这么棒的婚礼创意,改期就改期呗……”揣着这个想法,我兴致勃勃地冲到了大齐家,一进门就嚷嚷开了“快快快,赶紧给哥们上茶,渴死了……俺就是个天才啊,俺都快佩服死俺自己了,你的婚礼将是……”

当我唾沫四溅、激情四射地描述完婚礼场景时,大齐镜片后面的近视眼竟然瞪呆了足足有1分钟(嘿嘿嘿,肯定是对我的敬仰之情有如滔滔江水延绵不绝……)。然后,从嘴角里挤出了半句话:猪头啊你?!

这回,轮到我镜片后面的近视眼呆住了。

“第一,婚期更改对男方的母亲不好,这是咱天津卫的老例儿,你想气死我妈啊?第二,还热气球,还撒花,你不知道我晕高吗?再说了,万一那天刮风下雨的,还神仙眷侣?不成了落汤鸡才怪!第三,还什么新娘乘轿、新郎骑马、轿骑并行?你不知道典礼的饭店定在河西啊?从古文化街走过来,轿夫累不死也累残了,累不残到地儿就该吃宵夜了,还典礼?第四,最可恶的是,你丫还让我古装扮相,骑马背上横穿半个天津市,那跟耍猴有什么区别?区别就是没人往我帽子里扔钱!还什么神话,简直就是笑话!”大齐逻辑清晰的一二三四噎我个哑口无言(真不愧是俺们物理系的)。

想人所想全心全意为新人服务

俺被骂得心服口服,还是收起想象的翅膀,落到地上吧。

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我决定从研究他们的性格、爱好、以及内心的潜在需求下手。据我所知,新郎新娘都是极其传统、孝顺之人,双方父母为了支持他们建立一个新家,也几乎掏空了大半生的积蓄。所以这个婚礼不能走出奇制胜的路子,要以情动人,不但要让新人感动难忘、更要让父母们感动欣慰。

这次,我没有费力不讨好地擅自行动,而是先把这个婚礼的主题、方向和大齐沟通,没想到,竟连“李美人”都点头不已,“对、对、对,你太了解我们了,爹妈高兴对我们来说比什么都强!”

婚礼当日,先将双方亲朋好友在约定的时间内由大客车送到酒店内,随着迎接新娘的喜车的到来,鞭炮、舞狮队齐上阵。

一黄一粉两只狮子跑到一对新人家长面前卧下,同时两位礼仪小姐手托笔墨走到双方家长面前,请他们为两只狮子点睛,寄愿两家永结秦晋之好。4位老人没想到还有这样隆重有趣的情节,都高兴地拿起朱笔分别在黄、粉狮的眼上轻轻地点了一下,而此时我们看到的却是双方父母眼中溢满的惊喜与感动……

我提前为他们设计了一份“喜报”。一份只出一期的、只属于他们的铜板全彩纪念“报纸”。这张“报纸”里有他们从襁褓中的婴儿一直到风华正茂的今天的照片、有他们的成长趣事、有他们的恋爱经过、有他们对未来的计划、有他们对双亲含辛茹苦养育之恩的感激之心。

典礼前无趣的等待被这份浓清洋溢的“喜报”搞得甚是温馨。亲友们三五成群,既好奇又感动地边看边议论。

忽然,口琴声音响起。是新郎,他站在红地毯的一端,,把苦练了两个月的一首婚礼进行曲吹奏得既深情又庄重。从未听过如此扣人心弦的口琴声啊……新娘缓缓走来,两个打扮成天使模样的小女孩为新娘托着婚纱,旁边几个花童快乐地挥撒着花瓣。

拜过天地、高堂之后,婚礼司仪在乐队的伴奏下唱了起来,“亲爱的你跟我飞,穿过丛林去看小溪水”当司仪唱到“亲爱的,来跳个舞”时,新郎拉着毫无准备的新娘随着音乐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同时,我们这帮狐朋狗友打开了装有几十只蝴蝶的盒子,顿时彩蝶翩翩,人蝶同舞……来宾的尖叫声几近爆棚!(这些蝴蝶可是我提前一天专门到河北省一家从事人工蝴蝶孵化及蝴蝶标本制作的“蝴蝶工厂”专门订购的。)

最后的高潮,是我为大齐量身订做的新郎致辞:

(这小子,曾经以每天7次的频率问我同一个问题“你说婚礼上我说点什么呢?咱这学理工的就怕整这些啊……”倒也是,如果不提前准备好,这小子除了会傻笑外,也就只能说点“大家吃好喝好“一类的词儿。岂不是虎头蛇尾,毁了我精心策划的这场婚礼!)

“今天,我终于结婚了。一时间纵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但我知道,这万语千言最终只能汇聚成两个字,那就是‘感谢’。

我要感谢李欣的父母,您二老把掌上明珠交付给我这个年轻人保管,谢谢您们的信任。但我要说,我可能这辈子也无法让您的女儿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女人,但我会用我的一生使她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我还要感谢在我身边的这位在我看来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昨天上了一夜的网,网上说现在世界上男性人口是29亿8千万,我竟然在这29亿8千万人中有幸成为李欣的丈夫。29亿8千万分之一的机会相当于,一个人中500万的连中一个月,但我觉得今生能和李欣在一起,是多少个500万也无法比拟的。

此时此刻,我的心里对李欣却有一丝深深的愧疚。因为我一直都没有告诉你,在认识你之前和认识你之后,我还一直深深地爱着另一个女人。并且就算你我结婚,也无法阻挡我日夜对她的思念,那个女人也来到了婚礼现场。亲爱的,她就是,我的妈妈。妈,谢谢您,把一个生命带到了这个世界,让他学知识,教他学做人,您让他体会到世界上最无私的爱,您和我爸爸给了他世界上最温暖的家。可是这个小生命时常惹祸,惹您二老生气。现在,我想说,妈,辛苦您了,咱家好了,儿子长大了,儿子结婚了。您可以放心和高兴吧,我很幸福,因为我遇上了这世界两位最最善良美丽的女人。(此时,掌声大概响了2分钟)

最后,不忘一句老话:“粗茶淡饭,吃好喝好。”

终于开席了,当我这个策划人觉得可以松口气了的时候,这小两口的七大姑、姨们、大齐和我的同学朋友们,甚至酒楼的服务员们,纷纷涌来向我这个策划人表示祝贺,有人还借机预约我的策划。

后记:

汉式婚礼策划方案范文第4篇

典礼上,男生身着朱子深衣汉服,女生身着曲裾深衣汉服,所有在场领导和老师也都穿上汉服。在赞礼的主持下,全体毕业生作揖,施行“三拜”之礼:“一拜父母:劬劳育我,忠孝事亲;二拜师长:传道授业,恩重如山;三拜母校:感恩母校,报效国家。”家长、导师、主席台分别回礼。拜毕,在司仪带领下,学生们庄严盟誓:“巍巍中华,浩浩其行。华夏文明,遗我雄风。……星移斗转,校以我荣!”紧接着,在汉乐声中,毕业生们依次登台,向老师行礼并领取学位证书,再依次走过象征圆满完成学业的“学位门”。

江苏师大地处汉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徐州。这样的汉服毕业典礼,至今在这里已连续举行了三届。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参加了今年的毕业典礼――同样地峨冠博带,一身汉服。其作为中央级官员的特殊身份,让这次典礼受到媒体的格外关注,也引发热烈的讨论和争议。

蓦然回首,作为这次典礼的“主角”――汉服,不觉已在“复兴”之路上,走过了十余年。

三百年后始回归

2003年11月22日,郑州市民王乐天(网名“壮志凌云”)穿着汉服走上街头,走进公园,甚至坐上公交车,引来大量“围观”,并被媒体广泛报道。王乐天被认为是三百多年来“穿汉服上街第一人”。从那之后,越来越多的人穿汉服走上街头,或为了宣传汉服,或只为内心呼唤。

在主张汉服复兴的人们看来,汉服是“从黄帝即位(约公元前2698年)至今四千多年中,以汉族的礼仪文化为基础,通过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而形成的具有独特华夏民族文化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传统服装的服装体系”。其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用绳带系结,兼用带钩等,又以盘领、直领等为其有益补充”。有人认为,“汉服是包括衣、冠、发式、面饰、鞋、饰物等共同组合的整体的‘礼仪系统’,而并非仅仅是一件衣服”。

1644年,“天崩地裂”,明朝灭亡。满清推行“剃发易服”政策――强行命令所有官员、百姓改换满人的发型、改穿满人服饰,不得再穿汉服。在汉人抗争39年之后,汉服最终从华夏人民的主流生活中消失,满服的“长袍、马褂、瓜皮帽、金钱鼠尾”,在刺刀、血泊中被固定下来。

民国建立,被遗忘的汉服依旧被遗忘,而西装、中山装与长袍马褂并行不悖。解放后,工农大众的审美观大行其道,汉服自然没有立足之地。待到“”,更是成为“破四旧”的对象。改革开放之初,处在“文化断层”中的人们骤获思想解放,把西式或日式时装统统尝试一遍:大领子、喇叭裤、幸子服、光夫衫……但是,很少有人想起古老的汉服。

2001年10月,上海APEC峰会闭幕后,20位各国领导人穿唐装合影,引发唐装一度流行。这种根据清末满族服饰设计而来的“中式服装”,在网上激出“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到底是什么”的讨论。2002年7月,首个汉民族论坛建立,成为汉服讨论的发源地。2003年,先后有多名网友在网上“晒”出穿上自制汉服的照片。

最终,以王乐天穿汉服上街为标志,“汉服运动”被扩大为“公共事件”。而2003年,被认作是“汉服运动元年”。

汉服汉礼两相宜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唐朝的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的这句话,凝练地概括了礼仪、服章对于华夏文明的根本意义,也道出了汉服与礼仪的天然“血缘”。汉服,从其复兴之初,就跟传统礼仪紧密结合。

“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礼记》中提到的这几个重要礼仪,大都被汉服运动的参与者们从古书中考证出来,再“还原”到现实生活中――

2004年10月5日,在方哲萱(网名“天涯在小楼”)的组织下,来自全国各地的33名网友身着汉服,前往北京袁崇焕墓举行祭礼。这是全国范围内首次的汉服活动。作为明朝著名的抗清将领,袁崇焕对于汉服运动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在仪式中,网友们在执事的带领下,严格遵从古礼的每个流程,不觉“心绪高远辽阔,仿佛与古人相同”,很多人流下热泪。此后,还有一些网友穿汉服祭祀朱元璋、“江阴三公”以及文天祥、戚继光等英雄人物,都表明了类似的族群认同。

2005年4月17日,来自天津、江苏、浙江等地的十余位网友身穿汉服,在曲阜孔庙举行明代规制的释奠礼。参与者们在大成殿前丹墀上依序进行了迎神、读祝、初献、亚献、三献直至送神的各个环节。这次祭祀被称为“已酉春祭”,据说是当代中国大陆第一次由“儒家学子”自主举行的祭祀至圣先师孔子的礼仪。近年来,在规格日益升高的祭黄帝、祭孔、祭大禹等大型祭祀活动中,穿着汉服的比重也越来越高。

2005年5月6日,在河北行唐明德学堂,礼仪研习者吴飞(网名“ufe”)为吉恩煦(网名“周天晗”)举行加冠礼,据说或为当代第一次正式的传统成人礼。此次加冠礼完全按照明代礼仪的“三加”进行:初加缁布冠,次加皮弁,次加爵弁。仪式上所用的汉服、冠等物品均由吴飞依据史书记载制作。四年后,走上礼仪研究之路的吉恩煦为张宇林(网名“一千零一夜”)举办了冠礼。2006年1月,严姬(网名“残夜魅”)的笄礼在武汉举行,或被认为是当代首次女子成人礼。2006年5月16日,武汉市516名学生穿汉服举行了成人仪式,据说是官方首次参与主办的大型汉服礼仪活动。

2006年4月9日,中国人民大学“诸子百家园”内,在人大国学院的组织下,十几名学生身着汉服、手持弓箭轮番上阵,再现了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乡射礼,被称作乡射礼消失三百多年后中国大陆的首次射礼。此次射礼分为献宾、宾酢主、献三宾、献众宾等环节,最终由胜者为败者斟酒。在彬彬有礼的进退揖让之间,展现出华夏文明的雍容与大度。2013年5月开始,都江堰文庙将乡射礼作为日常的演礼项目。2014年4月,福州于山风景区举办了首届中华射礼大赛。

2006年11月12日,洪亮(网名“共工滔天”)和其妻子(网名“有梅”)在上海举办周制士婚礼,成为当代大陆第一对依古礼结婚的夫妇。婚礼从黄昏开始,新郎、新娘都穿着端庄的玄色(黑中扬红的颜色)礼服,完成“共牢而食”、“合卺而”等环节。在安静细致的仪式中,“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此后几年,唐制婚礼、明制婚礼以及源自《朱子家礼》的婚礼等形式,都在各地出现。2011年开始,“女友网”在西安古城墙推行集体婚礼,邀请百对夫妇参加。2014年5月9日,阿里巴巴集团为102对新人在杭州举行了传统的汉服婚礼,马云到场酹酒证婚。经过专门培训,新人们在对席、同牢、合卺、解缨结发、执手、三拜等诸多环节表现得有模有样。在众多礼仪复兴的活动中,婚礼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因为它让汉服真正回到现实生活中,“确实是夫妻双方在拜堂、合卺、结发,也确实是父母、亲朋、好友在观礼”,而不是含有虚拟成分的“扮演”或“表演”。

把汉服引入传统节日,是汉服运动的另一项重要内容。2005年2月8日,深圳的刘荷花(网名“汉流莲”)全家着汉服过春节,据说是将汉服引入家庭过传统节日的第一次。2006年4月7日,上海、杭州、北京等地网友穿汉服过上巳节,举办水畔祓禊、曲水流觞、踏青游春等活动,被认为是汉服活动第一次与传统节日相结合。此后,每年的上巳、端午、七夕、中秋等传统节日,各地汉服组织都会举行相应的传统活动,有的活动甚至达到上百人的规模。

如何相见君不识

在《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的帖子中,方哲萱说:“为什么我穿起最美丽的衣衫,你却说我行为异常?为什么我倍加珍惜的汉装,你竟说它属于扶桑?为什么我真诚的告白,你总当它是笑话一场?为什么我淌下的热泪,丝毫都打动不了你的铁石心肠?”这几乎是早期汉服推广者的共同遭遇。

在王乐天第一次穿汉服上街的过程中,就有人兴奋地大喊:“快来看呀,日本人,穿着和服的日本人!”还有小孩子哄笑着跟他说“八格牙路”。方哲萱曾穿汉服赴宴,整个饭店的人都对她指指点点。等她到走廊去接完电话,一旁的服务员“恍然大悟”:“原来你是中国人呀,我们都以为你是韩国人!”然而,很多人得知他们是中国人后,却又以为他们是在玩Cosplay、拍电视剧,或者是在“哈韩哈日”,或者干脆把他们归入“道士”的行列。

还有更严重的“误会”。2004年10月6日,8名青年身着汉服到北京王府井大街购物。次日,有网站竟报道说:“昨晚,8名寿衣打扮的青年……身穿寿衣走上王府井,他们希望能够为恢复传统的殡葬业做出贡献。”青年们以人格侮辱为由,把涉事网站告上法庭。最终以被告方逃遁了结这场官司。

在某些极端的情形下,这种误会甚至引发令人遗憾的事件。2010年9月,中国渔船在附近被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冲撞。10月,成都爆发反日游行。10月16日农历重阳节,成都女孩孙婷身着汉服曲裾和朋友到某德克士餐厅二楼就餐,却被楼下正在举行反日游行的人们透过窗户玻璃看到。她被误认为穿着日本和服,于是一帮人冲上楼,强令她脱衣服。经过孙婷的解释,有人意识到弄错了,但为了平息人群的情绪,他们最终还是胁迫孙婷脱下衣服。身上只剩一件T恤的孙婷只好躲在厕所,最后穿上好心人送的衣服才得以回家。拿到衣服后,游行的人群将汉服“公开示众”,最终一把火烧掉。“成都烧汉服”事件引发广泛关注,甚至被美国CNN报道。穿汉服和反日游行,都基于一种民族情感,孰料却上演如此“乌龙”,不禁令人唏嘘。

融入网络焕生机

有资料显示,目前汉服复兴运动的主力,并非相对保守的中老年,恰恰是思维活跃的年轻人,年龄区间在15-35岁。年轻人的汉服运动,注定有年轻范儿――他们不仅能扎实地考据诘屈聱牙的古文献,还能娴熟地运用网络时代各种最“潮”的呈现方式。

2004年12月2日,赵丰年(网名“大宋遗民”)将自己作词的歌曲《再现华章》做成Flash视频,其中采用了大量汉服活动照片,且与满清旧照做对比。该视频在“汉网”上迅速传播。后来,赵丰年还制作了《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华夏红蔷薇》等视频。前者被歌手孙异改编为《重回汉唐》,成为汉服运动的标志性歌曲。

2007年11月24日,董进(网名“撷芳主人”)在天涯论坛上“Q版《大明衣冠》――漫画图解明代服饰”的帖子,里面的卡通娃娃们身着明代各式人物的衣冠――从皇帝皇后、文武百官到普通人,Q劲十足,而冠服的细节却毫不含糊,皆从史料考据中而来。这些卡通娃娃迅速走红,其服式甚至被韩国历史剧《大王世宗》剽窃。后来,Q版《大明衣冠》被制作成扑克牌、T恤衫、扇子等周边产品,网友大呼可爱。2011年,《Q版大明衣冠图志》书籍正式发行。

2010年3月27日,首个公益汉服动漫团队“汉风弄晴工作室”成立,在2011年清明、端午、中秋,2012年春节推出了“‘清明意境’主题插画”、“迎接盛夏,汉服萌系女孩主题插画”、“辛亥百年、汉舞献礼主题插画”以及“2012年壬辰龙年春节贺图”四套主题插画,一些乖巧的Q版萌系漫画颇受好评,甚至发生腾讯会员社区QQ秀直接盗图的侵权事件。

2011年2月3日(庚寅年初一)23点,首届“汉服春晚”在优酷网站上,并在YouTube和优酷网站上配有字幕的英文、日文和俄文版本。该活动由留美学生王军(网名“黄玉”)与百度“汉服吧”共同策划,并建立了官方网站,向海内外汉服爱好者征集展示中国传统文化、音乐、舞蹈的视频节目。三个月时间里,共征集了50多个节目,涉及汉舞、雅乐、国画、诗词、茶艺、刀剑、汉字、方言、戏曲等,兼有通俗的歌唱、合唱、相声等节目。最终,节目组选取23个节目进行后期合成,并录制了主持人的串词。此次活动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京华时报》等多家媒体报道。时至今日,“汉服春晚”已连续了四届。

2011年8月8日,汉服地图――全球汉服信息查询系统正式上线,成为服务于汉服运动的第一个公益程序。汉服地图由王军开发,基于Ajax系统制作,采用用户自主提交信息的方式,将公益汉服社、商业汉服社、高校汉服社、汉服实体店、汉服网店、汉服配饰商店、汉风商店、文化机构、传统工艺机构、汉服QQ群按照经纬度定位在全球地图上,方便用户查找。同时,汉服地图收录多个与汉服相关的组织机构,力图建立最全最新的汉服信息数据库。2013年4月,汉服地图又推出活动地图和汉服百科,前者旨在收录汉服社团活动,方便用户及时关注和参加,后者旨在创建由汉服倡导者自主编写的汉服百科全书。

此外,围绕汉服,还有YY语音频道、电子杂志、广播剧、视频短片等传播方式,一些年轻人还穿着汉服参加《开心学国学》《汉字英雄》等电视节目。古老的汉服,在与网络时代的“无缝连接”中,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传承创新存争议

对于汉服运动,中国社科院某服饰老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你们汉服运动,很明确的说是在复兴而不是复古,可是在对待服装样式、礼仪流程时确又一味的从古书或古墓里挖掘。一旦做了较多修改,又被认作是‘改良’的而非传统的,或者是‘错误’的。在传承与创新之间的这个度,到底应如何界定与把握,需要你们尽快思考与定夺。”

实际上,在近年来汉服与礼仪结合的活动中,就存在两种不同的做法。一类以“华夏复兴论坛”的儒生们为代表――依据史书记载,遵循明代礼仪实践;另一种典型是“天汉网”和“汉服吧”联合制作的《民族传统礼仪节日复兴计划》――根据史书记载,结合当代社会属性而略作修改。

在传承与创新的争议中,古老的汉服能否适应现代社会的节奏,成为一个焦点。

倾向“传承”的意见认为,一般人总觉得宽袍长袖的汉服不适合现代的日常生活,这其实是一种误解。著名作词人方文山指出:“殊不知他们印象中的‘汉服’是礼服与祭服,都是特定祭祀场合的穿着,‘汉服’中也有常服与便服,就像在西方也不会穿礼服燕尾服去商店买东西一样。”“汉服女孩”秦亚文指出,汉服形制多样,长袍、褐、宽衣、窄袖皆有,“在没有科技代替双手完成工作的时代,古人诚不会穿着不便生活的服饰憋屈自己数千年的”。

倾向“创新”的意见则主张对汉服进行改良。北京服装学院教授袁仄认为,宽袍大袖已经很难在生活节奏如此快的现代社会中承继,我们应该吸收汉民族所有服饰里的精华要素,提供多种多样适合现代穿着的中式传统服装,让全民进行选择,保留人们认为美的种类。儒家学者秋风指出:“中华文化的复兴,不一定要完全复古的汉服,但应该提倡有中国文化内涵的服装,这就需要设计师去体会中国文化的精神。”

在当今社会,“传承”汉服已属不易,而“改良”之度更难拿捏。2012年3月31日,“诗礼春秋”服饰2012品牌会在中国时装周上举行,展示了以汉服为设计蓝本的中国特色礼服。此次会的主题就是“传统与创新”,试图向人们展示“中国读书人应有的大雅衣着和风貌”。此后,汉服在时尚界作为“新元素”得到广泛关注。

体制突破难预期

作为一种始自民间的社会运动,汉服的复兴很快也得到体制层面的关注。2007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叶宏明提议,确立汉服为“国服”;全国人大代表刘明华建议,中国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时,穿着汉服学位服,这是汉服第一次进入全国两会提案。此后,在2013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张改琴再次倡议确定汉族标准服饰,希望国家有一个“积极的引导信号”。

尽管国家没有回应两会上的“汉服提案”,但2007年有关“中国人是否需要确立统一礼服”、“‘汉服’是否要定为‘国服’”的话题,已成为媒体和社会的讨论焦点。儒家学者王达三评论说,在当时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即将位列世界前三甲的情况下,“中国本土文化复兴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一个既内在又普遍的心理诉求和基本共识”,而“重穿国服则因其直观性、简易性、大众性而成为中国文化复兴运动的马前卒和急先锋,或说成为中华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畅快表达”。

在汉服进入体制的问题上,推动汉服复兴的民间力量自身也有过积极努力。2007年4月5日零点,“天涯社区”、“汉网”等20余家知名网站联合倡议书,建议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我国传统服饰“深衣”作为礼仪服饰,将汉族传统服饰汉服作为中国代表团汉族成员的参会服饰,并建议华夏人士行拱手作揖之礼。在该倡议书签名的百人中,有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学府的数十位教授、博士和硕士,也有来自河北明德学堂、加拿大多伦多汉服复兴会等民间机构的人士。4月27日,官方首度表态不会用汉服,只是称奥运礼服的设计理念将包含历史的元素、现代的创意和未来的概念。

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正式开园,来自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崇正雅集汉服社”一行十人穿汉服游览世博会。他们手撑油纸伞,衣带飘飘地行走在各国场馆之间,引得各国游人争相合影,成为世博园内的独特风景线,引发媒体关注。此后,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穿汉服游览世博会。

在主张汉服复兴的人士看来,这或许可以弥补奥运会上未出现汉服身影的些许遗憾。

《国语》说:“夫服,心之文也。”当人们穿上汉服,真有可能体会到其所蕴藏的象天法地的精神。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国学大家张立文先生忧心忡忡地指出:“假如我们认同西装为中华民族正统的服装,我们就会在潜移默化中认同西方的服饰文化乃至整个西方文化。长此以往,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民族的气质、品格、神韵就会丧失,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的个性光彩、特殊魅力就会淡出、淡化。”

但是,对于汉服的意义,似不必过分夸大。孔子在《论语》中反问:“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玉帛、钟鼓只是礼乐的形式,更为重要的还是礼乐的精神。同样,汉服尽管很重要,仅有汉服这种“形式”却是远远不够的。在2013年江苏师大研究生毕业典礼上,该校校长任平在致辞中说:“奏汉乐、着汉服、行汉礼,希冀以此等流式,予诸生古典教育之神髓,明千年文化之底蕴,而望诸生传承旧时风骨,开拓今日文明,作己身之贡献于当下时岁。”2014年,他进一步强调希望诸生“传中华千古之德,成志向品行之美”。

服为心文法天地,尚需道德作根基。在“服章之美”及“礼仪之大”背后,还需要“道德之根”。而这,无疑更加任重而道远。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主要参考或摘编了以下文章及报道:

罗雪挥、刘黎黎:

《汉服专题报道》(《中国新闻周刊》2005.9.5)

王丽、莫瑞宁、宋丽娜:

《谁触动了汉服的敏感神经》(《西安晚报》2006.8.5)

汉服小组:

《汉服运动大事记》(新浪平台2013年首发)

韩星:

《当代汉服复兴运动的文化反思》(《儒家邮报》2013.9.9)

陈舒扬:

汉式婚礼策划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收继婚;民族文化;各依本俗

【中图分类号】K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8—0113—04

收继婚是妇女的丈夫死亡后,由亡夫的亲属娶该妇女为妻的婚姻形态。这种婚姻类型在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中曾经长期存在。因为收继婚与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婚姻观念存在冲突,故而人们对收继婚的存在一直充满争议,此种争议在元朝的法律情况中尤为明显。公元1271年,当蒙古人人主中原建立元朝,形成地域广阔的多民族统一国家之后,收继婚俗随即引发元朝对各民族特别是中原汉民族婚姻的调整问题。有一些学者认为,元朝对汉人收继婚的处理非常混乱。但笔者认为,从对相关史料的分析来看,元朝处理收继婚的做法较为灵活,能够根据实际的案件情况,各依本俗,因时制宜,解决因为文化与风俗的不同而带来的争议和矛盾。

一、元朝收继婚的主导思想——各依本俗,灵活调整

蒙古帝国的兴盛及大一统元朝的建立,都是游牧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开启了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交融的新篇章。过去也曾有强盛的游牧民族,如匈奴、突厥、回纥等建立不可一世的民族政权,但影响力仅及边疆地区;而鲜卑、契丹、女真等也曾想要突破长江天险而一统中国,但都以失败告终。元朝是第一个由游牧民族建立,且兼统漠北与汉地的南北统一的王朝。统一的政权原则上应当采取多种措施巩固国家的统一,但元朝维护“统一”的方法有别于以往其他政权。按照元史学家的观点,“元朝的统一只是蒙古世界征服的一部分。最初蒙古征服战争的发动是出于财富掠夺和新土征服的宗教狂热。汉地不过是蒙古草原帝国的一个殖民地,财源与兵源的榨取地”。而忽必烈的继位却改变了这一情况。蒙哥汗去世时,忽必烈正在四川统兵,他以中原作为基础,与以蒙古为大本营的阿里不哥争夺汗位。由于利用中原汉地的资源夺得汗位,所以忽必烈在即位后便顺势变成一位中原王朝的皇帝。但元朝的君主毕竟是一位蒙古帝国的大汗,蒙古对外征战的脚步并没有因此而停止,鉴于元朝除中原以外仍然有大量疆土,且境内种族繁多,文化繁复,所以立法施政也必站在“大汗”的立场上,采用“诸制并举”的多元政策,兼顾庞大疆域内各地的不同情况,而不能单纯只做中原帝王,优先适用汉法。

同样由于元朝史无前例的疆土,南北风俗与法律传统截然不同,所以元朝最终并没有制定一部完备的封建法典,而是采取属人主义原则,不同民族“各依本俗”行事。婚姻问题的处理即是如此。《元典章,婚礼,聘财体例》中规定:“诸色人同类自相婚姻者,各从本俗法,递相婚姻者,以男为主;蒙古人不在此例。”大德八年(1304)正月的一份诏书中记载:“蒙古、色目人各依本俗,及品官另行定夺。”均说明元代“各依本俗”为处理婚姻事务的主要准则。而其中所谓的“本俗”又是以元朝存在的民族等级划分为基础,各种不同等级的人因其民族不同,适用不同习俗。蒙古人作为统治者,一等人的地位自是不言而喻的,因而适用其固有习俗的收继行为一直是受到法律支持的。作为第二等的色目人,他们种类繁多且不一,又因为西域、欧洲的民族语青各异,所以很难将其民族种类一一诠释。常见于史料记载中的色目人,主要有唐兀、乃蛮、回回、畏兀儿、康里、钦察、阿速、哈刺鲁等民族的人。色目人在元朝统治期问大量分散在汉族地区,待遇仅次于蒙古人。因而对色目人收继行为,如有其俗赞成收继,应当是不会限制的。第三等汉人,主要是原来在金朝统治下的汉族和汉化的女真、契丹等人。第四等南人,一般指淮河以南的南宋境内的汉人以及南方、西南方的少数民族,他们地位最低,颇受元廷压迫和歧视。

兀文宗时,规定“诸人非其本俗,敢有弟收其嫂,子收庶母者,坐罪”。《元史·刑法志》也说:“诸汉人、南人,父没,子收其庶母,兄没,弟收其嫂者,禁之。”通过记载可发现,元朝统治者明令禁止汉人、南人非本俗收继,但实际上却大量存在汉人、南人收继婚情况,他们是引发收继婚法律冲突的主要对象。其中,北方的收继婚情况要远超江南,这应与女真在长江以北长期统治及蒙古较早统治北部中国有关。淮河以南地区记载的汉人收继婚极少,其中虽不排除因为贫困承担不了大额聘财,而在下层贫民中实行叔嫂相续的平辈收继婚,但由于宋学思想禁锢下的封建婚姻道德观念在江南地区影响深刻,又因为蒙古的政治影响是随着军事征服逐渐由北而南推进。所以南人中收继婚的情形要少于北方汉人。可见,对收继婚问题而言,法律调整主要集中在如何处理汉人、南人为主的中原传统婚俗和蒙古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传统婚俗的冲突上,而各依本俗无疑是较好的处理方法。

二、元朝收继婚的法律表现

收继婚是蒙古族传统的婚姻习俗,古时,妇女出嫁会带来大量的牛羊、马匹,这是很重要的男方家庭物资补充,如果寡妇再嫁将流失这些财产,所以收继成为留住财产的最好办法。而且草原上的蒙古人贞节观念不甚严格,虽有通奸者处死的习俗,但女子可改嫁,也可以被收继,婚姻并无辈分差别,也不是什么违背伦常的事。蒙古族史料中就记载了许多关于收继的例子,如《蒙古秘史》记载:“察刺孩领忽娶其嫂子为妻,生有一个儿子,名为别速歹,即成了别速歹氏。”《柏朗嘉宾蒙古行纪》也记:“他们在其父死后可以续娶他的遗孀。另外,当兄长去世后,其弟可以续纳其嫂,除非是另一位年轻的同族兄弟坚持要续纳之。”《成吉思汗大札撒》中亦有规定,如果父亲死了,儿子可以处理除生母以外的父的妻子。而拉施特《史集》中更是记载了许多的实例,如:畏兀儿部的统领巴刺术黑娶了成吉思汗的女儿阿刺之别吉,在他死后,他的儿子乞失马因又收继了阿刺之别吉;克烈部脱忽思哈敦,为成吉思汗四子拖雷迎娶,拖雷死后,脱忽思哈敦又被拖雷的儿子旭烈兀收继。

正是因为蒙古族固有收继习俗,元朝建立后我们依然可看到关于收继婚的记载。如《新元史-李士瞻传》中写道:“其法,父死,子妻庶母,兄死,弟妻诸嫂,伯叔死,侄亦如之,其目的盖‘欲守其家产’也。”《元史·刑法志》曰“诸兄收弟妇者,杖一百七,妇九十七,离之。虽出首,仍坐。诸居父母丧,奸收庶母者,各杖一百七,离之,有官者除名。诸汉人、南人,父没,子收其庶母,兄没,弟收其嫂者,禁之。”由此,元代收继婚应分为长辈收继婚和平辈收继婚。平辈收继婚有弟弟收嫂,兄长收继弟媳是不允许的。长辈收继婚有子收庶母、侄收叔母,但父母丧期,禁止子奸收庶母。在《南村辍耕录》中有记载蒙古族子收庶母的具体实例。

以上规定,不仅说明蒙古人收继婚的合法性和继受性,也说明汉人和南人按照法律规定是不允许适用收继的。非本俗禁为,既表明元朝“各依本俗”的思想,也可窥见蒙古人对其固有民族习惯的保护。的确,一个民族只有坚持和保有自己固有的风俗习惯,才能很好地维持其民族性,不会在多种民族混合发展的形势中失去自己的独特性。上层蒙古族统治者当然深谙其道,因而不仅确立四等人之首的位置,还从多种法律规定上确保蒙古人的特权,收继婚的法律规定恰恰是其中之一。

但随着元朝在中原汉地的统治进一步加深,原有的以中国传统道德为根基的汉民族婚姻中也出现了大量的收继婚情形。原本,中国传统社会,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宗法社会,婚姻有严格的规定,嫁娶必须经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的缔结依循“六礼”,程序严格且礼教森严,有出身、姓氏及辈分的多重限制。女子基本没有离婚和改嫁的自,一切要顺从家长、丈夫及儿子的意愿。国家对妇女贞节的宣扬,更强化了妇女终生不二嫁的婚姻伦理观念。所以收继婚俗与中原传统礼教基本是不相容的,因而应当受到排斥。但在元朝汉人平民中收继婚却比较盛行,成为元朝婚姻法律制度中奇特的存在,也成为元朝不得不去调整的法律问题。《元典章》及《通制条格》中记载了许多关于汉人收继婚的案例,下文将以此为据,进一步探讨元朝对收继婚问题的灵活调整。

三、元朝对汉族收继婚的法律调整

《元史·刑法志》记:“诸汉人、南人,父没,子收其庶母,兄没,弟收其嫂者,禁之。”可是《元典章》及《通制条格》中记载了许多关于汉人收继婚的案例,在对这些原本该禁止的收继婚的处理上,元朝采用了灵活多样的调整方法,并没有拘泥于法律规定,而是针对具体案件情形,区别对待,这也是本文分析收继婚问题的重要依据。元朝对汉族收继婚的调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对汉人收继婚依循“旧例”处理。至元八年(1271)之前,蒙古人曾大量利用金朝降官旧吏治理旧金臣民,所以对于曾长期受契丹、女真民族统治的北方地区汉人而言,习惯沿用金旧例处理当地事务,直到至元八年十二月禁用金朝《泰和律》为止。这里的“旧例”是同类自相犯者,各从本俗法,而汉人不合例,所以依中书省所拟,“无令接续。若本妇人服阙,自愿守志,或欲归宗、改嫁者,听”。这是此时处理汉人收继婚的主要依据。在至元八年之前,几例典型的收继婚案件均由朝廷依循“旧例”处置。按照《元典章》中的记载,最早的汉人收继婚案件是至元六年许迎仙收继婚案。许迎仙的丈夫刘瘦汉是有十七年年限的赘婿,但上门三年就死了,刘家想让其他儿子收继,但许家不同意,于是发生纠纷。此案上报中书省后,因刘瘦汉有婚书,且十七年年限没到,最后判定由刘瘦汉的弟弟刘犍二在许家收继嫂子许迎仙。这件案件的处理表明,北方汉地存在收继婚,且元朝对汉族收继婚能根据实际情况,采旧金做法,合理处理纠纷。另有一案例,河问路王黑儿续娶婶母许留奴案,因侄收婶与固有的旧例严重冲突,因而许留奴虽然成亲,也得离婚。由此可见,至元八年以前,汉地存在收继婚情况,而元朝虽然法律上不允许汉人收继,但对于已存在的收继婚情况能够依循旧例,准许根据实际情况平辈收继,因为平辈收继尚未严重违背伦常,而异辈收继则坚决不允许。同时也可知道,元朝的态度依然是不支持汉人收继,因为仅仅依“旧例”,只是为了更好地处理矛盾纠纷,并未明令普及蒙古族婚姻习俗,所以推断元朝在汉人中并不赞成适用蒙古族婚俗,依然坚持“各依本俗”的指导思想。

第二阶段——对汉人收继婚明确表示支持。至元八年元朝对婚姻问题做出很多重要的规定。至元八年二月,定例“诸色人同类自相婚姻者,各从本俗法;递相婚姻者,以男为主,蒙古人不在此例”。“妇人夫亡,服阙守志,并欲归宗者,听,其舅姑不得一面改嫁。”由此可见,元朝立法的目的在于对各民族的婚姻进行调整,“各依本俗”的规定本身符合元朝多民族的实际情况,可以说比较灵活。而从汉族的角度来说,这样的规定应是支持中原传统婚姻制度,反对收继婚。可是至元八年十二月中书省却奉旨颁布了“小娘根底、阿嫂根底,收者”这样的规定,公开批准汉人实行收继婚,这一改变是汉人收继婚发展的一次重要转折。很多学者在这个问题上均认为,是中书省翻译起草,报请皇帝审批时出现语误。但不论究竟什么原因,此后汉族人中的收继婚俗开始普遍出现,这期间文献材料记载的民间汉族收继案例也增多。如:郑窝窝的兄长郑奴奴在至元五年死亡,抛下嫂子王银银一人寡居,而当时郑窝窝尚未娶妻。于是二人从至元八年十月开始通奸,不料有了身孕,两人一同逃跑,后被官府捉到。根据“小娘根底、阿嫂根底,收者”,判定郑窝窝收继其嫂。对这一案件的处理,应该是既符合法律规定又照顾到实际情况,说明元朝的法律已经允许收继婚的适用。至元十年,傅望伯哥哥傅二死后,在已经有妻子的情况下其又欲收继嫂子阿牛。嫂不愿收继,于是傅望伯了阿牛,要强行收继。中书省断定:既已奸污,何况傅望伯是亡夫亲弟,故合准已婚,令小叔收继。这是属于寡妇守志,却强行收继的案例。说明在至元八年的“小娘根底、阿嫂根底,收者”的圣旨基础上,元朝已不得不做出法律调整,大力支持汉族收继婚。还有至元十年。刘温收继嫂嫂阿郭为正妻。但在至元七年,刘温已与胡茶哥订婚。《通制条格》卷四《户令·嫁娶》中规定,“有妻更娶妻者,虽会赦,犹离之”,可是若判收继违法却与前述圣旨相抵触。最后中书省判决:承认收继的合法性。同时仍将原定妻胡茶哥,依理下财求娶为妻。此案表明,对于汉人收继婚的规定在此时是备受认可的。但是,元朝支持收继婚的做法,不论出于何种目的,已严重违背中原汉地的传统习俗,也与元朝原有的立法相冲突。如果说郑窝窝案件还能说明元朝是根据实际案件情形做出合理处理,是灵活且符合人性的,到了傅望伯案件就已经有助长社会恶习的嫌疑了。最终刘温案件中,收继行为已完全违背国家法令了。可以说,这一时期元朝对待收继婚的判决均算是严重违背纲常礼教,与汉人传统伦理道德完全相反。所以,此时收继婚的适用颇受中原汉人的质疑和反对,元朝统治者也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毕竟千年相传之礼教规范,导致中原汉地伦理规范的混乱于元朝统治者而言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第三阶段——对汉人收继婚完全限制。至元十三年蒲台县韩进收继嫂子阿庄案是说明这一问题的典型案件。韩进在兄长韩大死亡后,按例要收继嫂子阿庄,可阿庄不愿改嫁。蒲台县吏以原有的允许收继法令让韩进收嫂,但户部最终以“妇女夫亡,服阕守志者,听,其舅姑不得一面改嫁”的条画,“听从守志”。表明至元八年“小娘根底、阿嫂根底,收者”的法令已遭排斥,“守志”可以作为逃避收继的理由。而这在之前的几年间是不可以的,如“傅望伯收继嫂阿牛案”就以必须收继结案,同样的情形处理却不同,说明从至元后期到元代中后期,汉人收继婚呈现受限制的趋势。至元十六年六月,中书省礼部呈:“彰德路杨阿田凭媒说合,张招抚次男羊儿与女春儿作抱财女婿,下讫银绢,未曾成婚,张羊儿将伊亡兄张大妻阿梁收继了当。本部议得:张羊儿既将伊嫂收继,若又与杨春儿作婿,即是有妻再娶,拟将元下银绢回付,令杨春儿别行改嫁。省准。”卷三。从此案的判决可以发现,同样是有妻更娶,在刘温收嫂案件中却是完全相反的结果,所以收继婚在中原汉地此时已完全处于限制的状态。可以说明,元朝廷对于汉人收继婚的允许,无论从国家的指导思想还是民间实际情况看,均不是理想做法,因而当出现相关的社会反响,尤其是大量深谙儒学的汉族官吏的反对和上书谏言时,都直接导致蒙古族统治者对于收继婚的限制。


江汉石油科技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石化集团江汉石油管理局;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