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创城工作总结(精选5篇)

  • 物业创城工作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全国、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围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目标,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环保优先方针,坚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并重,深化宣传教育,加强综…

物业创城工作总结(精选5篇)

物业创城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为切实做好我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根据国家环保总局最新公布的《“十一五”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市创模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原《创模工作方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修改后的《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版权所有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全国、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围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目标,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环保优先方针,坚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并重,深化宣传教育,加强综合整治,严格环境执法,加大环保投入,提高管理水平,不断改善城市面貌,提高群众生活质量,进一步推进生态市建设,展示美好*新形象。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促进我市创模工作2007年上半年通过省级调研,年底前通过省级验收;2008年上半年通过国家调研,9月底前通过国家技术评估,年底前达到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标准,力争通过国家考核验收。

二、主要任务和要求

1、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确保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连续三年(2006—2008年)名列全省前列;加强环境安全防范,防止发生重特大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制定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加大环境保护投资力度,拓宽环保资金筹措渠道,建立污染防治基金。确保上述三项基本条件达到创模考核要求。

2、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使经济持续增长,人均gdp、人口与计划生育年度完成率、单位gdp能耗、单位gdp用水量、万元gdp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等五项社会经济指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3、加大工业、服务业和农业污染防治力度,加强环境执法,严格控制新污染源产生,努力改善环境质量,水、气、声环境质量五项指标达到考核要求,特别是城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100%,且市内无劣v类水体。

4、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无害化垃圾处理厂、城市绿化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善城市功能,扎实开展清洁能源区建设,推广燃油、燃气等清洁能源的使用,巩固提高烟尘控制区、噪声达标区建设成果,并切实做好自然保护区建设,环境建设lo项指标全面达到考核要求。

5、加强环境管理,全面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按期完成总量控制计划,强化环境保护教育,普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全面增强公众环保意识,确保环境管理7项指标全面实施到位。

6、积极开展国家环境友好企业、绿色社区、环境优美乡镇、国家is014000示范区等创建活动,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审核,确保两项参考指标达到考核要求。

三、实施步骤

(一)准备发动阶段(2006年8月一2006年10月)

1、进一步学习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开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的通知》、《“十一五”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及其实施细则》等文件,对照新考核指标体系,深入分析我市存在的主要差距和不足。

2、组织考察调研南通、泰州、扬州、苏南等周边地区环保模范城市,学习创模成功经验。

3、根据工作需要和人事变动,调整充实市创模领导小组成员。

4、召开市创模领导小组会议,讨论确定各相关部门、乡镇职责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方案。

5、召开全市动员大会,对创模工作再动员,再部署,迅速在全市掀起创模的热潮。

(二)规划修订阶段(2006年10月一2006年11月)

1、市水务、建设、城管、经贸、环保等部门迅速组织人员,分别对我市原创模《规划》中的市区河道整治工程(水务局)、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水务局)、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城管局、经贸委)、生态建设和绿化工程(建设局、农业局)、城市清洁美化工程(环保局、公安局、城管局、建管局)、城市安静工程(环保局、公安局、*镇)、绿色社区创建工程(*镇、环保局)、产业结构和工业污染防治工程(经贸委、环保局)、宣传教育工程(教育局、广电局、环保局)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工程(环保局)等十大工程建设专项规划,按照国家环保总局新的考核要求,结合我市《十一五规划》,进行修订、完善,11月30日前报市创模领导小组办公室。

2、市创模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单位修订的意见进行汇总后,将修订后的《规划》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确定。

3、各相关部门和乡镇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班子,明确一名中层干部为联络员,精心制订本单位的创模实施计划,11月30日前报市创模领导小组。

(三)组织实施阶段(2006年1o月一2008年6月)

1、全面推进工程建设:

(1)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市水务局督促联合润通水务发展有限公司加快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和输送管网的建设,确保2007年上半年建成。

市水务局督促联合润通水务发展有限公司实施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确保2006年底前开工,2007年底前建成,使处理能力达到7万吨/日以上(工业废水3万吨/日、生活污水4万吨/日)。

市水务局尽快规划并启动如泰运河以北地区的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工程建设,并确保2007年底前全部建成。

(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

市城管局会同相关部门加快垃圾处理方案的论证,并尽快组织实施,确保2007年底前建成投运。

市城管局、*镇健全、完善生活垃圾收集、储运系统,实现日产日清。

市城管局对现有垃圾填埋点进行全面整治,确保无恶臭气体产生。

(3)城区河道整治工程

市水务局尽快编制《*市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同时统筹考虑城区水质改善、景观建设、防洪建设等规划,尽快组织实施,打造一个清水空间。

加快城区河道的活水工程建设,对内外城河等河道全面清淤,定期换水,提高河水水质,确保城考段面水质达到功能区要求,市区范围内无劣v类水体。

(4)城区绿化工程

市建设局按照《城市绿化规划》,全面实施各项绿化工程,确保城区绿化覆盖率2007年超过35%。

组织创建一批园林式单位、居住区、道路,结合城市特点,建成几个高品位的工程,成为城市建设的新亮点。

(5)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护工程

市水务局、环保局切实加大第三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管理力度,按照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第三自来水厂水源水质和供水设施保护管理办法的通知》要求,提请泰州市环保局、高港区人民政府加强三水厂水源保护区周边企业和开发区的环境管理力度,防止对水源水质造成影响。

市环保局加强水源保护区内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严格控制新超标污染源的产生,严禁在保护区内新建任何有污染项目。

市环保、水务等部门和各乡镇,按照《*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要求,切实履行职责,将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整治行动推向深入,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2006年超过90%,2007年底前达96%以上。

加快泰黄清水二期工程实施进度,使水源水质较差的乡镇尽快饮上长江水。

(6)城区空气环境污染防治工程

市环保局、*镇等部门进一步巩固城区烟尘控制区建设成果,按要求进行年度复核,完善各项措施,实施长效管理。加强交通干线两侧烟尘排放管理,严查省道、国道两侧冒黑烟现象。

市经贸、商物等部门清理整顿燃煤供应市场,禁止燃用含硫量大于0.8%的劣质高灰煤。淘汰污染严重的燃煤炉灶,加大燃油、液化气等清洁能源的推广力度,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

市城管、建管等部门开展建筑工地和机动车辆运输中扬尘的整治活动,大力提倡文明施工。

市城管、环保、工商、水务等部门和*镇加大城区特别是鼓楼中心区苏利巷、鹰扬巷等区域的服务业环境污染专项整治,控制油烟、烟尘对环境的污染。

市公安、环保等部门加大机动车尾气专项整治力度,淘汰二冲程燃油助力车、摩托车,鼓励使用环保型机动车。

市农业、环保等部门和各乡镇加大秸秆禁烧力度,有效遏制大面积燃烧秸秆对大气环境造成的严重危害。

市环保局对现有空气自动监测点位进行重新论证布点,尽快提请市政府落实专项经费,再建一个空气自动监测子站。

(7)城区及城乡结合部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市城管、卫生、工商、环保等部门和*镇以创建部级、省级卫生城市为目标,开展大规模的城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彻底改变城区脏、乱、差状况。

市城管、建设等部门和*、大生、姚王、张桥等乡镇积极开展城乡结合部环境整治,强化环境管理,使城乡结合部的环境管理达到创模考核要求。

(8)城市建设与改造工程

市建设、交通、规划等部门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加快城市改造步伐,特别是对如泰运河以北地区、江平路加以改造和建设。

市建设、城管、规划等部门和*镇做好其他沿街年久失修、破烂不堪的门面房屋的改造及残墙断壁的清理工作。市城管、建设、规划、国土、水务等部门和*镇继续抓好沿街围墙的透空改造和沿街建筑出新工程,全面清埋、拆除城区违章建筑。

市城管、工商等部门清理道路两侧不规范、非法的灯箱、广告招牌,消除城市视觉污染。

2、继续抓好其他考核指标的达标:

(1)市环保局牵头制定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后施行,保证必要的投入,配备必需的装备,定期组织演练。

(2)市经贸、发改、供电等部门尽快制定全市节能降耗政策措施,对耗电大户、耗能大户、耗电行业强化管理,加大工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并对有关数据进行重新核算,使单位gdp能耗达到创模考核要求。

(3)市水务局采取措施,对耗水大户、耗水量大的行业强化管理,并对有关数据重新进行核算,使单位gdp用水量达到考核指标要求。

(4)市环保局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工作力度,提高主要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率。积极制定削减计划,通过关停、改造、调整、治理等措施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5)市经贸、供电、发改、建设等部门积极加大城区清洁能源区建设力度,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

(6)市教育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在全市中小学全面普及环境渗透教育,提高环境教育普及率。

3、2006年11月,市创模领导小组组建创模资料组,从各单位抽调业务骨干,全面启动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各部门、各单位组建本单位的创模资料组,积极开展资料收集整理。

4、市创模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地召开专题会议,检查创模工作进展情况,协调处理相关问题,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5、市创模领导小组定期组织督查,对各部门创模工作进行考核。

6、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总结交流阶段性创建工作的经验和做法,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7、邀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创模工作情况。

8、邀请国家环保总局和省厅领导、专家对我市创模工作进行实地考察和指导,并根据他们的意见及时整改。

9、2007年上半年,申请省环保厅对我市创模进行省级调研,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10、2007年年底前,申请省环保厅对我市创模进行省级验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四)自查整改阶段(2008年1月一2008年6月)

1、各创建责任单位对承担的创模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自查,向市创模领导小组提交自查报告,向创模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有关资料和台帐。

2、市创模领导小组对各责任单位组织全面检查,提出整改意见,各有关单位全力整改。

3、市创模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各责任单位基本完成创模软件资料建设和相关台帐、原始记录等材料的收集、整理、建档工作,在此基础上编写创模技术报告。

(五)迎接验收阶段(2008年7月一2008年12月)

1、市创模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各责任单位按要求进行整改,完善软件资料和各类台帐,进一步修改创模技术报告。

2、组织编写创模工作报告。

3、2008年9月底前,申请国家环保总局对我市创模进行技术评估,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4、根据国家环保总局技术评估意见进行整改,年底前整改到位,力争通过国家环保总局考核验收。

5、召开迎接验收动员大会,部署迎查准备工作。

四、工作措施

1、明确目标,强化领导。围绕全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总体目标,各部门、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创模的第一责任人,在市创模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对本部门、本单位的创模工作负总责,对创建过程中的重大问题,高度重视,亲自过问,亲自抓落实。根据工作任务,拿出具体工作措施,明确序时进度和具体责任人,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创模”氛围。通过召开各种会议深入宣传发动,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开展宣传教育,组织开展环保进社区活动,广泛宣传“创模”工作的重要意义,努力提高全市各级党政领导和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与法制观念,增强全市人民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和“创模”活动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创模”氛围。

3、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环境管理。加强和完善环境保护法制建设,严格依法行政。进一步加强对工业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巩固达标排放成果。进一步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严格把好审批关,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切实控制新污染源。结合企业技术改造,强化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淘汰技术含量低、能耗高、污染重、效益差的产业和产品,优化产业结构。

4、加大投入,着力提高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水平。抓好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处理厂建设,全面整治城区河道,积极推进城市集中供热工程,提高城市环境建设总体水平。组织开展创建绿色人居环境社区活动,加强市区绿化美化建设,不断提高绿化覆盖率。加强烟尘控制区、噪声达标区和清洁能源区的建设和管理,切实改善市区环境质量。

5、建立责任制,齐抓共管。对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各项指标和工作任务,根据各有关部门、单位的职责进行分解,签定创模责任书,建立责任制和定期工作进展情况考核制度,对逾期未完成目标任务的,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接受广大市民的监督。

附:

*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相关部门、乡镇职责

为如期实现2008年将我市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目标,根据国家环保总局最新公布的《“十一五”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结合我市各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市创模领导小组对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相关部门、乡镇职责进行修改和调整。调整后的各相关部门、乡镇创模职责如下:

一、环保局:负责全市创模规划的汇总编制、修订,并做好相关具体工作;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确保建设项目环评、三同时和规划环评综合执行率达到国家要求;组织开展市长环境保护目标责任状落实工作,环保目标责任制落实到位,实行环境质量公告制度;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考核成绩连续三年名列全省前列;加强金市工业污染源管理,工业企业排污申报登记执行率达100%,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率达100%;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工作,确保每年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任务,国家重点环保项目落实率≥80%,万元gdp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 全国平均水平,且近三年逐年下降;加强全市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危险废物管理,确保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90%,危险废物处置率达100%;加强环境安全防范,确保全市三年内不发生重大、特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不发生重大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案件。牵头制定全市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提请市政府定期组织演练;积极开展城区烟尘控制区、噪声达标区复查扩建工作,负责全市有关水体、市区大气环境质量、区域环境噪声、交通干线噪声监测及全市工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确保城区全年api指数小于100的天数达全年天数的85%以上,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小于60db(a);按照《*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要求,积极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整治,确保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6%;畅通“12369”环保举报热线,妥善处理环境污染案件;开展公众对城市环境状况满意率、创建工作知晓率民意调查工作,确保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满意率≥85%;开展创建国家环境友好企业、绿色社区、环境优美乡镇、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国家is014000示范区等活动,各类创建数逐年增加;环境保护机构独立建制,环境保护能力不断提高,达到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版权所有

二、市发改委:负责将环境保护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确保城市环境保护投资指数≥1.7%;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把好产业政策关,执行建设项目环保第一审批制,严格控制新上有污染项目;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确保全市经济持续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人均gdp 1.5万元;会同市环保局制定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并监督实施。

三、市财政局:负责将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根据国家和省统一要求,设立污染防治基金专用帐户;设立年度创模基金,安排和协调创模重点工程项目配套资金并监督使用;根据市发改委计划要求,协调解决各项环保建设资金,确保城市环境保护投资指数≥1.7%。

四、市建设局:加大城市建设和改造的力度,负责城市广场、公园、景观、景点、观光带的建设和管理,促进城市面貌不断更新;编制《城市绿化规划》并组织实施,确保2007年底前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5%;负责城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建设和报批工作,确保城区受保护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10%;加大城区道路建设与维护力度;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城市环境卫生和城乡结合部及周边地区环境综合整治。

五、市水务局:负责编制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及输送管网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确保2007年底前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80%;负责编制城区河道综合整治、给排水管网和防洪工程规划,并组织实施,确保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100%,且城区无劣v类水体;加强市自来水公司水源保护,确保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6%;编制全市节水规划,并认真实施,确保全市单位gdp用水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近三年逐年下降;负责全市江滩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报批工作。

六、市经贸委: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执行建设项目环保第一审批制,加大全市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组织开展节能降耗工作,确保全市单位gdp能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近三年逐年下降;开展城区清洁能区建设,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清洁能源使用率≥50%;组织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按国家规定进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数量逐年增加。

七、市统计局:负责创模各项指标统计管理工作,确保统计的数据真实、可靠、可信。

八、市城管局:负责编制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规划,并组织实施,确保2007年底前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5%;组织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加大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确保市容市貌干净整洁,使城市环境卫生工作落实到位;负责组织开展城乡结合部及周边地区的环境整治,环境管理符合要求。

九、市计生委:组织全市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确保我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年度计划完成率达100%。

十、市公安局:负责全市机动车年检、报废及抽检工作;加强市区机动车辆尾气检测和治理,确保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率≥85%;负责交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和商业噪声管理;负责开展市区交通秩序专项整治活动,在市区主干道设立禁鸣路段,确保市区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70db(a)。

十一、*工商局:切实把好企业工商注册登记环保前置审批关,严格执行环保第一审批权制;加强各农贸市场管理,开展农贸市场环境综合整治,确保环境良好;积极开展白色污染防治工作,对在城区销售、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以及超薄塑料袋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十二、市交通局:负责城市出入口大道景观建设,保持本部门管养范围内的公路干线路面完好,做好公路用地内绿化维护工作;加强船舶污染防治工作。

十三、市农业局:组织开展省级生态农业市创建工作;负责全市森林公园的规划和报批工作;实施全市林业发展规划,提高全市森林覆盖率;做好全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

十四、市教育局:组织开展环境渗透教育,在全市中小学开展环境保护专题教育和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确保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85%。

十五、市卫生局:协助开展卫生城市创建工作;组织开展全市卫生镇、村创建活动,抓好农村集镇饮用水源监督管理工作;加强医疗废水处理、医疗垃圾处置监管工作,确保医疗废水排放达标率、医疗垃圾处置率达100%。

十六、市国土资源局:加强国土及矿产资源管理,做好资源综合利用和节约工作。

十七、市广电局:组织市电视台、广播电台开辟创模专题节目,开展创模宣传工作,定期播放创模公益广告,环境质量报告和空气环境质量日报、预报。

十八、市文化局:负责我市文物古迹保护和修缮工作;加大城区文化市场管理力度,协助城管、环保部门加强对娱乐业噪声监管。

十九、市建管局:负责建筑施工管理,实行文明施工,防治扬尘和噪声污染。

二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将全市各企事业单位烟气处理设施纳入锅炉日常运行管理中,确保烟气处理设施完好、运转正常。

二十一、市规划局: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城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需求,优化城市区域功能。对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未编写环境保护篇章或说明的,不予审批。对工业、农业、渔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等专项规划,未经过环境影响评价的,不予审批。对城区建设项目规划的审批严格把关,确保预留的绿化面积达到相关规定的要求。加强各类管线、城市雕塑、小区景观、户外广告等项目的规划审批,提升城市容貌品位。

二十二、市委组织部:负责将环境指标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并会同有关部门强化考核。

二十三、*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加强经济开发区内工业污染源管理,确保各企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100%;加强对联合润通水务发展有限公司和福昌固废处理中心的运行监管,确保尾水稳定达标排放,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率达100%。

二十四、*镇人民政府:负责镇属工业企业产品产业结构调整和污染防治工作,配合做好“三废”稳定达标排放工作;配合做好市区烟尘控制区、噪声达标区建设成果的巩固提高工作;按照全市创模方案中绿色社区创建要求,敦促房地产开发商、物业管理部门等单位实施绿色、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和环保进社区活动,及时协调解决居民反映的难点热点环境问题;按要求开展城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强化城郊结合部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城郊结合部面貌;组织镇属学校开展环境渗透教育和绿色学校创建工作。

物业创城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根据*市人民政府申请,*省环保厅推荐,经过严格的考核、验收、公示和审查,20*年*月*市已被原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由于去年国家对所有的创建活动进行清理整顿以及前段时间忙于抗震救灾,授牌仪式推迟到今天举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活动是属于清理整顿后保留的一项工作。环境保护部组建后,将继续积极推进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创建工作。首先,我代表环境保护部,向*市各级领导和全市人民表示热烈的祝贺,祝贺你们通过辛勤工作和不懈努力,赢得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荣誉称号。同时也借此机会,对*市委、市政府及全市人民多年来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做出的积极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市地处*中部,濒江临海,是一座风光秀美、人杰地灵、历史悠久的水乡名城。自20*年提出“创模”目标以来,*市委、市政府树立环保立市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环境优先的战略,充分发挥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的优势,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强化环境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建设、扩大公众参与等手段,以规划为先导,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从创新机制体现入手,着力提升城市整体环保工作的水平,同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创模给*市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促进了*市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中小型城市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树立了榜样,做出了表率。总体看来,我认为*市的“创模”工作有以下六大特点:

第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自提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以来,*市市委、市政府坚持环境优先的战略,在千头万绪的改革和发展重任面前,坚定地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的基本战略之一,将环境资源作为最大的财富。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到普通老百姓,上下一心,团结拼搏,各部门密切配合,形成了强大的合力。*市以创建最佳人居环境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将创模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定位在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上,实实在在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在创模过程中,*市委、政府、人大、政协的领导都亲自到第一线指挥、协调、调研、督查。通过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健全组织网络机制、严格目标考核机制、创新环保投入机制、强化依法管理机制,全市上下形成了“市委领导、政府挂帅、部门协同、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实现了良性互动,逐步把*市引向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的良性发展轨道。

第二、坚持以规划为先导,稳步推进创模工作。*市将编制创模规划作为高起点开展创建工作的重要基础,以规划为先导,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与趋势进行了科学预测,对创模各项指标的现状、差距和问题进行了全面、具体和客观的分析,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工作任务,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工程措施。在4年的“创模”过程中,精心组织实施,做到了目标明确到位,责任落实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制度到位,使创模工作一步一个脚印、有条不紊地按照创模规划和阶段计划全面推进,有效实施。

第三、明确城市功能定位,彰显水乡城市的优势。创模以来,*市利用并保护好“水、城”一体的水乡城市特色,以凤凰河、东城河综合整治、引江河和通榆河水体保护为重点,全面深入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同时还建成了一大批百姓门前的公园、广场和绿地,既改善了环境质量,又提升了城市品位,市民也得到了实惠。开展饮用水源地专项行动,对全市所有268个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进行专项整治,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确保了饮用水源的安全。不仅如此,*市还为下游人民呵护好母亲河*及引江河。*位于*中下游北岸,有*岸线96.3公里,在沿江开发中,率先编制《沿江开发规划》和《沿江环境保护规划》,坚持“保护中开发、开发保护”方针,严格限制项目开发,在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15%的情况下,排入*的污染物总量没有增加。引江河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之一,*境内全长24公里,没有设一个排污口,杜绝污染物入河,水质长年保持在二级,为保障国家南水北调水质及其下游城市饮水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市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对于*市下一步的生态市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四、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市的创模工作全面带动了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市环境质量的提高和环保能力建设的增强,有力地促进了城市环境面貌的改善。开展“创模”以来,*市投入60多个亿,建成了污水处理厂、危险废物焚烧装置、垃圾无害化填埋场等一批环境基础设施,在城区全面实行了雨污分流收集。创模伊始,*市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为零,经过4年的创模,上升到80%以上。*市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得到了明显加强,削减了污染排放总量,减轻了城市环境压力,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夯实了“创模”的基础。同时出台了相配套的生活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政策,为环境基础设施长期稳定、可靠运行提供了保障。

第五、优化经济结构,从源头控制污染。*市在创模期间,切实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行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严把环境保护准入关,拒绝建设高消耗、高污染的项目。通过开展化工生产企业整治和打击违法排污行为、整治饮用水源保护区等专项整治活动,搬迁、关停不符合功能区划各产业政策要求的企业,从产业结构和布局解决污染;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从源头上防治污染,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得到了优化。近年来,*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情况下,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值得祝贺的是,*市20*年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两项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均超额完成了*省人民政府下达的减排指标要求。

第六、创新工作机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环境问题。创新环保工作机制,率先将听证制度运用到环境难题的处理中,在全国首开环境处理听证的先河,为解决重大、复杂、疑难的环境问题趟出了一条新路,这是*市创模工作的一大亮点。与此同时,*市积极探索产业集聚区污染控制机制、环保联合执法工作制度、环保案件挂牌督办机制,有效地解决了一批长期以来难以整治的区域性、行业性、结构性环境污染问题。*市环境总量和越级上访的数量均呈现逐年下降。为此,国家环境保护部已将*开展的环境处理听证作为全国试点,进行了全面推广。

*地处*、*两大流域,是联结苏南、苏北的纽带,可以发挥对苏中、苏北的辐射作用,*市创建成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对推进*省沿江八市建成中国最大环保模范城市群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始于19*年,迄今为止,全国657个城市中已有67个城市和5个直辖市的城区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区)”的荣誉称号。实践证明: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是各地城市政府切实抓好环保工作,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创模”为我国推动环境优化经济增长树立了典范,提供了很好的实践经验。所有获此殊荣的城市都获得了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也在新一轮的城市发展竞争中赢得了明显的优势。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并不是终身的荣誉。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考核指标每隔几年就要提高一次,最近,环保部刚刚又通过了新修订的考核指标,再次提高了对模范城市环境质量等方面的要求,将于2010年开始实施。环保部每三年对已获得模范城市称号的城市要按照现行标准进行一次复查。已获得模范城市荣誉称号的城市政府,必须不断努力,始终保持先进性。对于*来说,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既是一个新的起点,又更多了一份责任。保持这个荣誉,对*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我希望*市站在新起点,再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进一步巩固、深化和提高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创建成果,争当全国节能减排的模范,争当严格执行各项国家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法律法规的模范,争当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生态文明的模范。在此,我再提出三点希望:

第一,继续坚持环境优先,实现科学发展。要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总体目标,坚持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发展生态经济,提升发展水平和档次。坚持以污染减排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建立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千方百计完成好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坚持以环境准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决把好环境准入关口;要针对环境新问题,创造性地开展环境保护机制、体制、政策等方面的创新工作,始终保持先进,走在全国前列。坚持以环境友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积极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严惩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积极倡导健康、节约、环保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建设。

第二,进一步加强环保能力建设和污染防治工作,保障环境安全。继续加强环境监察、环境监测和环保科研等环保能力建设,加强环保监管能力建设,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环境污染举报问题;认真开展污染源普查、环境风险源排查工作;加强水环境保护,确保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完善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和应急监控体系;进一步提高工业污染防治水平,积极推进各类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污染集中控制和治理,加大对辖区内环境敏感区域、工业园区、重点污染行业的监管力度。开展针对社会各界,特别是各生产企业负责人和污染防治设施操作管理人员的环保培训,增强全社会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意识,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第三,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的长效监督管理机制,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将创模中形成的良好机制保持下去,按照新颁布的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巩固深化创模成果;继续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积极解决机动车尾气、垃圾、噪声、餐饮业油烟等污染问题;将“创模”中形成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手段向所辖市县乡延伸扩展,全面启动生态市的创建工作,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大力推进农村小康环保行动,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妥善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问题,充分发挥模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为把*市早日建成生态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志们,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创模已经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城市发展之路,今后应该进一步深入巩固创模成果,追求更高质量和更高起点上的健康发展,为推进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实现历史性转变发挥更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物业创城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荣获首批全国文明城区荣誉称号为新的起点,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城区文明程度、市民综合素质和群众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为建设中心经济强区、构建和谐城区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以加快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加快社会事业的发展,全面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城区文明程度的提高。

(二)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原则。注重法制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并举,努力形成有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环境。

(三)坚持以人为本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一致的原则。始终注意把现阶段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需求统一起来,促进社会公平,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总体目标

(一)实现政治文明建设水平的显著提高。

(二)实现城区综合竞争力的显著提高。

(三)实现城区环境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

(四)实现城区市民素质的显著提高。

(五)实现群众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

四、主要任务

(一)加强领导,调整组织。

为进一步加强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活动的领导,在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调整我局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活动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

(二)分解目标,明确分工。

**局长负总责;副局长**具体负责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活动的全面工作;人事科具体负责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组织、推动、协调工作,落实区文明委交办的各项任务;各科按照《**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目标责任书》中的具体任务目标组织落实。主要目标任务如下:

1、采取有力措施,坚决查处企业使用童工案件。(责任部门:监察科)

2、保证养老、失业、医疗、生育、工伤五险的各类征缴率全部高于90%。(责任部门:养老保险科、医疗保险科、失业保险科)

3、按时规范、完整上交相关档案资料。(责任部门:相关科室)

(三)盯死目标,落实责任。

要以构建和谐城区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中心任务,充分发挥劳动保障工作的优势,积极开展全国文明城区的创建工作。按照中央文明委颁发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测评体系》、《**区**—**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规划纲要》和《**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目标责任书》,各科要盯死目标,倒排工期,确保本科室具体工作目标的完成。各科要有完成任务的计划安排和保障措施,一级盯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12月底前完成我局与区委、区政府签约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目标任务。

五、活动要求

去年,我们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我区创建文明城区活动的开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被评为“双创”工作先进单位。今年,是我们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要以荣获全国文明城区为新起点,进一步提高认识,牢固树立“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按照以下几点要求,切实增强巩固和扩大文明城区创建成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创建活动实行局、科两级“一把手”负责制。由局领导小组牵头,各科长为本科创建活动的第一责任人,认真学习对照《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测评体系》和《**区**—**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规划纲要》,结合科内工作职能,认真查找差距和不足,研究制定本科落实创建工作的计划,采取有效措施,把任务目标分解到人头,切实做到思想不松、标准不降、力度不减。要进一步做好抓经常、打基础的工作,把创建工作做细、做实,使工作机制更完善,工作制度更规范,实际效果更突出。各科室之间要主动配合,密切协作,服从大局,听从指挥,形成合力。

(二)提高服务,扎实推进。

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活动要与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与完成本职目标和共性目标结合起来;与深化文明机关、文明科室、三优文明窗动结合起来,以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为着力点,以提高办事效率和依法行政水平为目标,进一步改进服务态度,以解决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为重点,从群众最欢迎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改起,让人民群众从精神文明创建中得到实惠,把创建过程变为服务群众的过程,使创建工作与劳动保障工作达到双促进、双提高的目的。

物业创城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杭州市巩固深化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成果工作报告2001年5月,杭州市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了巩固深化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成果,杭州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实施“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和“环境立市”发展战略,要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构筑自然风貌与城市景观交相辉映的绿色大都市,建设生活居住、旅游购物、求知创业的人间新天堂。2002年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并提出了巩固深化“创模”成果,2015年在全省率先建成生态市的奋斗目标。三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力度,增加环保投入,深入实施了“蓝天、碧水、绿色、清静”工程,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与管理的力度,进一步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和环境面貌,促进了杭州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2002年杭州市荣获了“联合国最佳人居奖”和“国际花园城市”称号,2003年我市被世界银行评为中国城市总体投资最佳城市,并被国内权威机构评为全国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力第6位,为我市巩固深化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成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目前已基本达到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核要求。 一、杭州市城市基本情况 杭州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具有2200多年的历史,是浙江省省会城市和全国副省级城市,全省政治、经济、科教和文化中,系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是驰名中外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市辖8个区、3个县级市、2个县,全市总面积16596平方公里,全市户籍人口642.58万人,其中市区面积3068平方公里,市区户籍人口393.19万人。 三年来,杭州市以可持续发展和“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发展战略为目标,实施“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进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坚持“环境立市”和“工业兴市”并举的方针,大力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为先导、都市型农业为基础、传统优势工业为支柱、现代服务业为依托的大都市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努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稳定增长,城市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2003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92亿元,比上年增长15%,连续十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产业结构继续得到调整,一、二、三产业比重为6.1:51.6:42.3。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在“创模”成功的基础上,我市从2001年开始又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力度,增加环保投入54亿元,深入实施“蓝天、碧水、绿色、清静”工程,不断完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巩固深化主城区“创模”成果,推进实施萧山、余杭两个新城区“创模”工作,启动杭州生态市建设,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面貌日新月异,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巩固深化了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成果,先后获得了“联合国最佳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中国城市总体投资最佳城市”等荣誉称号,为我市迎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核工作打下了扎实基础。目前,我市“创模”复核的3项基本条件、24项指标已经达到或基本达到了考核要求。 我市巩固深化“创模”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改善了生活居住环境和投资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提高了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了杭州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我市在新世纪“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建设生态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做法 (一)巩固深化主城区“创模”成果,进一步提高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开展巩固深化“创模”活动 市委、市政府和主要领导都十分重视我市巩固深化“创模”工作,在2001年6月16日我市荣获新世纪第一批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称号后,6月19日,我市立即召开了“创模”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部署巩固深化“创模”工作任务,原市长仇保兴提出“创模”永远是进行时,要做到思想不松、组织不散、力度不减,并明确提出要解决十大问题,以巩固提高主城区“创模”成果。同时,市委、市政府在每年“两会”期间都召开了全市人口资源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王国平作重要讲话,市长茅临生与市有关部门和各区长签订政府环保目标责任书,将巩固深化“创模”工作任务列入政府环保目标责任书的主要内容。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长办公会议对巩固深化“创模”工作、迎接“创模”复检和环保工作多次听取汇报并作专题研究。为确保深化巩固“创模”工作的落到实处,明确职责和任务,我市2001—2004年先后制定了147项、184项、184项、131项主要涉及水环境整治、大气环境整治、声环境整治、环境综合整治、环境宣传教育等巩固深化“创模”工作任务,并把萧山、余杭两个新区的“创模”工作纳入我市巩固深化“创模”工作任务的主要内容,以政府环保目标责任制形式分解下达到各区政府和市有关部门;制定了巩固“创模”督查方案、计划和考核办法,加强对工作任务的督促检查;定期召开“创模”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成员会议,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问题,狠抓工作落实。为全面部署迎接“创模”复核工作,2003年7月18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杭州生态市建设暨迎接“创模”复检动员大会,王国平书记作了《以确保“创模”复检成功为突破口,建设生态市打造绿色杭州》为题的动员讲话,明确提出要以决战决胜的信心和勇气,坚决打赢“创模”复检这一攻坚战,扎实推进生态市建设,打响绿色大都市、生态新天堂品牌,为杭州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同时,市政府制定印发了“杭州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检迎检准备工作方案”,成立了迎接“创模”复检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环境综合整治组、宣传发动组、档案资料组。市有关部门和各区政府始终把巩固深化“创模”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组织实施,都成立了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办事机构,制定具体细致的工作方案,建立健全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加强督促检查,扎实推进了我市巩固深化“创模”工作的开展。 2、深入宣传,全民参与,营造巩固深化“创模”氛围 为充分发动公众参与巩固深化创模”工作,我市营造了强烈的舆论氛围。三年来,各级环保、宣传、教育和新闻单位把宣传舆论工作贯穿于整个巩固深化“创模”活动中,不断加大宣传报道的力度。一是组织开展了六五世界环境日、科普宣传周、环境警示教育等大型宣传活动30次,有15万人次参加。二是利用多种载体,开展新闻宣传报道。共编发《杭州环境》48期,在电视、广播、报纸发表报道近千篇(条);在《中国环境报》、《杭州日报》、杭州电视台等各大媒体发表专栏、专刊、专题节目;对新出台的《环境影响评价法》、《杭州市城市扬尘污染控制管理办法》等环保法律法规进行了大力宣传;编印了《市民环保手册》等10余种5万多册、“六五”宣传张贴画5000张,《绿色工地》挂图1.5万张。制作了巩固“创模”墙报、出租车和公交车“创模”标语广告 条,在市区新设大型公益广告65块,中型公益广告牌2552块,灯箱广告1900块,悬挂宣传横幅800多条,并在社区设立了环保宣传广告牌,把环保理念引向社会的各个角落。做到了广播天天有其声、报纸天天有其文、电视天天有其像。三是开展了“多绿工程”建设,营造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全市共创建成为部级绿色学校2家、省级绿色学校26家、市级绿色学校102家、区级绿色学校242家;省级绿色社区29家、市级绿色社区45家、区绿色社区182家,正在评议申报的市级绿色工地34家、区级绿色工地60家;正在评议申报的市级绿色医院18家、区级绿色医院13家。“多绿工程”的创建,提高了公众环境意识,探索建立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新机制。四是开展了各类环保培训。共开展举办了乡镇长、企业法人代表、街道环保员、暑期师资等环保培训班50余期,3000多人参训,并在市委党校市管领导干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设了环保课。五是扶持非政府环保组织的发展,引导环保志愿者参与环境保护。策划了 “保护母亲河,我们在行动”等10余次活动,共有上万名志愿者参与。 3、调整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改善城市功能布局,推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为促进我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正确处理好“环境立市”与“工业兴市”的关系,我市坚持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先进工艺为基础、发展第三产业为重点的经济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和萧山江东、余杭临平两大工业园区的优势,积极引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推行清洁生产,逐步改变“北工南市”的城市布局,把工业重心移向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在主城区实施“退二进三”、“优二兴三”,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重点抓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从2001年起分三年共关停转迁了316家影响生态环境的水泥、矿山和砖瓦企业家,淘汰落后生产力。二是提出了主城区到2012年分三期搬迁74家污染企业的计划,并启动了首批16家污染企业搬迁工作,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既减少了污染,又盘活了土地存量,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三是加快发展工业园区建设。全市规划建设了一批工业园区(科技经济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特色工业园区),促进了资源共享和污染集中控制,改善了环境质量,并对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和发挥区域经济优势,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四是开展实施“禁燃区”工程。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杭州市区划定禁止销售、使用高污染燃料区域实施意见》,从2002年开始在城区分近、中、远三期推进实施“禁燃区” ,规定使用轻质柴油、管道煤气和电。已建成“禁燃区”面积76平方公里,共拆除燃煤锅炉近100台、完成改造燃用高污染燃料炉窑灶150多家、削减煤耗量每年约20万吨,10吨/小时以上锅炉均安装烟尘、二氧化硫在线监测系统,改善了我市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推进了城市能源结构调整。五是推进实施清洁生产和iso14000认证。督促重点行业及重污染单位开展清洁生产审核试点,共完成了杭州西湖啤酒朝日股份有限公司等18家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试点,并有12家单位创建成为首批省级绿色企业,有100多家企业通过了iso14001认证,削减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提高了企业环境意识、科学管理的水平及经济效益。 4、完善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实施污染源长效管理 一是制定出台地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强化环境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重点加强环境保护地方立法,2001年修改了《杭州市苕溪水域水污染防治管理条例》,出台实施了《杭州市污染物排放许可管理办法》;2003年出台实施了《杭州市城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杭州市生活饮用水源保护条例》已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加强环境保护规范性文件建设,主要制定出台了《关于市区范围内市属工业企业搬迁的若干意见》等10多个规范性文件,为提高环境管理水平提供支撑。 二是采取长效管理措施,切实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在污染源管理方面,制定出台了《杭州市企业环境行为分类管理实施方案》等文件。在总量控制方面,市政府办公厅出台了《转发市环保局关于杭州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管理办法的通知》。在执法保障方面,市政府办公厅出台了《转发市环保局关于杭州市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 三是开展了大气、水自动监测站和在线监测建设。结合杭州市区建成区面积扩大的实际, 增设并建成了2个空气自动监测点;结合杭州市区行政区划的调整,增加建设了4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子站。同时我市开展与其他省、市交界断面设立水质自动监测点,先后建成了建德将军岩等3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并从2003年开始在建德与桐庐交界断面严陵坞和九溪水厂饮用水源地等建设5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共投入200万元用于在线监控系统建设,提高了环境监测的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和环境管理的水平。 四是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国家、省、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抓好建设项目日常审批管理工作,三年来全市环保部门共审批项目22500多件,为加快经济发展搞好服务,同时否决或建议作重新选址、调整方案2300多项,控制了一批污染严重或与区域环境发展不相协调的建设项目。并注意抓好建设项目跟踪管理和竣工验收工作,开展了工业园区专项检查和整治,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市工业园区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规范和促进了工业园区的建设。 五是开展实施总量控制及总量控制试点。通过三年的努力,在总量控制指标分解、制度结合、项目审批、环境监理监测、排污权交易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确保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工业和生活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至2003年底,我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均已控制在国家下达的“十五”控制目标内。同时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的要求,2003年初我市开展了污染物总量控制城市试点工作,截止去年底,已初步完成了全市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基数核准、地表水和大气的控制单元划分、计算模型的选取和环境容量的计算,制定了一系列总量控制政策、制度,积极探索了加强环境管理和污染控制的新路子。 六是加强固体废物监督管理。重点开展感光材料废物和汽车维修行业固体废物集中处置专项整治工作,做好毒鼠强专项整治工作。加强对工业固体废物收集、贮存、处置、利用的全过程管理,全市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达到90%以上,同时加强对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的监督、管理、服务,保证医疗废物处置工作的正常进行,确保市区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达100%,特别是去年杭州出现“非典”期间,我市及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严格加强对医院废水、医疗废物和“非典”疫情留验点生活垃圾的监管,指导做好“非典”医疗和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工作,防治二次污染,确保了环境安全。同时实行危险废物集中代处置制度,目前我市唯一具有资质的集中处置单位---杭州大地维康医疗废物处理公司直接收集376家医疗单位,收集点覆盖2960个医疗单位,2001-2003年共处置医疗废物13000余吨。 七是开展执法大检查活动,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三年来,我市加强环境行政执法工作,建立健全辖区排污单位现场监督检查制度、积极推行有奖举报和开展对严重污染企业专项整治,加大行政执法力度。重点抓住重污染企业的执法管理,加强现场检查排污单位及其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状况,组织夜间施工突击检查。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在全国严查环境违法行为遏制污染反弹电视电话会议》精神,2002年7-9月组织开展了杭州市环境违法行为执法大检查,共出动检查人员4460余人,检查企业3600多家,对80多家违法企业进行了立案查处。2003年,在清理整顿行动和“严查”行动期间全市共出动监察人员3500人次,查处案件638件,办结案件530件,处罚金额达500余万元。并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三年来全市共查处环境违法行为3690多件,收缴罚款2352万元,严厉打击了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八是开展有奖举报活动,及时受理环境投诉。我市从2001年2月8日开始,在全市开展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工作,三年来共立案查处有奖举报案件170多件,收缴罚款100多万元。同时通过建立12345市长专线、12369环保投诉专线、局长接待日制度、完善处理网络、实行环保执法人员24小时值班制度等措施,及时受理群众投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三年来市区共受理环境投诉1.1万件,接待群众来访130批270人次,通过努力,目前这些均得到妥善处理,处理的反馈率、办结率达到100%,有效地打击了环境违法行为。 5、深入开展“蓝天、碧水、绿色、清静”工程,强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 (1)深入实施“蓝天工程”,进一步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我市采取多种手段控制大气污染,努力改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从2001年起分三年关停转迁了316家影响生态环境的水泥、矿山和砖瓦企业家。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认真抓好杭州市区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从2002年开始全面开展市区大气环境第一、二、三阶段综合整治。从2002年开始在市区实施“禁燃区”近期、中期工程,已完成改造燃用高污染燃料的炉窑灶150多家。加强城市扬尘污染防治,2002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我市城市建设扬尘污染控制的实施意见》,2003年市政府颁布了《杭州市城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重点加强了对建筑施工、拆房施工、道路施工、拆房工地和渣土运输的扬尘污染控制。大力开展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重点加强新车制造、销售企业的监管和政策引导,对在用车大力开展道路抽检、巡查,严厉查处机动车超标上路;加强公交车、燃油助动车的监管,严控“冒黑烟”车上路;调研提出加快燃油助动车淘汰方案,三年来共查处销售超标新车企业63家,开展道路抽检车辆1.8万辆,治理超标车1631辆,年检车辆28.5万辆,治理超标车4337辆。开展市区餐饮油烟废气专项整治,对300多家三产服务企业下达了油烟污染限期治理任务,并加强对敏感区域餐饮业的许可审批管理,加强日常的监督管理和检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采取各项措施的综合整治,市区大气环境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据监测统计,2003年杭州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已达到了293天,优良天数比例为80.27%。 (2)深入实施“碧水工程”,进一步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 三年来,我市以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综合治理市区河道、西湖和运河(杭州段)为重点,以截污、疏浚、驳坎、引水、配水、造景、保洁、管理为手段,提高了污水集中处理率,有效地改善了城市水环境质量。重点抓了八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来共投入54亿元,建设完成了四堡污水处理厂的完善工程并投入正常运行,具备60万吨/日处理能力;日处理30万吨的七格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已投入运行,二期工程已开工建设;完成并贯通了市区46.6公里长的第三污水干管系统; 建设完成了余杭锦江垃圾焚烧厂,并正常运行;建设完成了杭州市垃圾焚烧厂并投入运行;完成了杭州大地维康医疗废物处置厂一期工程并投入正常运行;完成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厂一期工程并投用,工业废物安全填埋场建设已完成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并开工建设;总消纳生活垃圾2377万吨的杭州市第二垃圾埋场工程已开工建设;杭州绿能环保发电有限公司(滨江垃圾焚烧发电厂)工程已开工建设;萧山区城市污水处理厂12万吨/日的扩容工程今年2月已进水试运行,5月底正式运行;日处理垃圾400吨的萧山区顺坝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已完工并正式启用;余杭区余杭、塘栖、良渚三大组团污水处理厂已开工建设,临平城区截污纳管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是深入开展截污纳管工程。三年来,我市在工业企业实施雨污分流、截污纳管和大型农业养殖企业实施污水纳管工作的基础上,并完成了对192个生活小区、284个公建单位和311处沿河污染源的截污纳管工程,日增纳管污水22万吨,提高了污水集中处理率。 三是深入开展市区河道和运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三年来共完成了市区332条、915公里河道综合整治,拆除河道两岸建筑物28.2万平方米,清淤1816万立方米,其中运河清淤86万立方米。并设立了市区河道配水指挥部,建立配水泵站19座,引水闸门25处,实施了市区东、西部河道引配水工程和运河引配水工程,达52亿立方米,水质有明显改善。 四是实施西湖环境综合保护工程。2002年1—10月,实施了西湖环湖南线景区整合工程,进一步改善了西湖南线的环境面貌和景观。从2002年12月启动实施了西湖综合保护湖西一期工程,按照“整治、引水、美化、造景”的方针,采取底泥疏浚、种植大量水生植物、上游溪流整治、截污纳管等方法,多管齐下,投资9.6 亿元,拆迁住户933户、单位125家(处),完成截污纳管住户100余户、单位50多家,通过10个月的奋战,于2003年国庆前完工,新开水域面积70公顷,新建了40万吨/日的钱塘江水引入西湖处理工程,每月对西湖换水一次,把水质透明度从以前的60厘米提高到120厘米,每年向西湖引水达到1.2亿立方米,并从2004年初开始实施西湖环境综合保护湖西二期工程,进一步改善了西湖水质和生态环境,也增加了城市河道的调节水量,改善了城市内河的水质。 五是深入开展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调整充实了市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编制了杭州市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2001、2002、2003年实施计划,分解下达到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并纳入巩固“创模”的工作任务,落实了责任制,狠抓督促落实,巩固了’98治太成果。 六是开展实施“禁养区”工程。2002年市政府出台了《杭州市畜禽养殖业污染综合整治工作方案》,要求市区三年内全面完成畜禽养殖业污染综合整治工作,到2003年底,已累计削减生猪22.2万头,奶牛2960头,占三年禁养总量的82.6%;在限养区和非禁养区实施畜禽养殖场污染综合整治20个,保护和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 七是巩固创建合格饮用水源保护区。将巩固和创建合格饮用水源保护区工作列入各级政府环保目标责任制和巩固“创模”工作任务中; 2003年制定了《杭州市生活饮用水源保护条例》,为依法保护饮用水源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加强新老污染源的防治和控制,加强水质监测,制定我市饮用水源保护应急处置预案,开展全市饮水水源地各类污染源的调查,并开展苕溪流域、钱塘江流域污染因子分析和对策措施研究,到2003年底,全市已创建了46个合格饮用源区,确保水质稳定,让人民喝上放心水。 八是实施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工程规划总面积11.4平方公里,分三期实施,按照“总体规划、分段实施”的原则,已成立了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指挥部及相关的工作机构,编制了《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总体规划》,一期工程2.63平方公里核心区块保护工程2003年10月已经启动,主要是恢复秋雪庵、曲水庵景区和部分民俗文化区,计划于今年10月完成,将全面改善杭州市区西部生态环境。 (3)深入实施“绿色工程”,大力开展城市生态建设 一是积极开展城市绿化建设和市区扩绿。大力实施了沿河、沿湖、沿公路、沿铁路的“绿色工程”,通过拆违还绿、借地绿化、拆墙透绿,新建大型绿色广场、绿化带等方式增加绿地面积。三年来新增绿地面积1952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有了大幅度提高。二是积极开展生态示范区、生态村镇建设。我市所辖临安市在2000年被授予部级生态示范区称号后,淳安县部级生态示范区2003年底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的考核验收;建德市、余杭区、桐庐县正在抓紧开展部级生态示范区创建活动;目前已有90个乡镇、村正在开展创建生态村镇,临安市太湖源镇2003年荣获了国家首批14个、我省唯一1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同时积极创建无公害食品基地、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生态建设初见成效。三是启动了生态市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生态省建设动员大会精神,去年7月18日召开了杭州生态市建设暨迎接“创模”复检动员大会,全面部署了生态市建设的工作任务。同时成立了杭州市生态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召开了第一次领导小组会议及杭州生态市建设工作会议,并制定签订了2003—2007年杭州生态市建设目标任务责任书。编制完成了《杭州生态市建设规划》,今年2月2日经市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2月22日市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作出了《关于推进杭州生态市建设的决议》。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杭州生态市建设的若干意见》。各县(市、区)建立了相应的生态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部分县(市、区)已召开了生态县(市)建设动员大会,开始编制生态县(市、区)建设规划。四是启动实施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 近几年来,我市对10多个废弃矿山进行了生态恢复的探索,总投资已达100万元,复绿、修复面积达8万多平方米。通过生态治理和修复,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也促进了经济发展。五是开展城市道路和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三年来,我市共投资160多亿元,实施了“33929”工程,并重点对市区环城北路等33道路和杭城西大门等9个入城口进行了环境建设和综合整治,基本达到了“序化、绿化、亮化、洁化”,今年又计划实施留下入城口和解放路等“三口五路”环境综合整治;同时开展了“清洁杭州”活动,加快 “城中村” 改造步伐,加大城乡结合部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实施撤村建居和“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改善了城市环境面貌和人居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推进了城市化建设。 (4)深入实施“清静工程”,进一步改善城市声环境质量 三年来我市大力治理和控制噪声污染,严格执行《噪声污染防治法》和《杭州市环境噪声管理条例》,强化建筑工地和拆房工地的噪声管理,实施建筑施工集中审批公告制度和夜间建筑施工总量控制办法,在每年中、高考期间开展“绿色护考活动”,强化交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管理,加强航运船舶噪声管理,进入市区河道的船舶限止鸣笛,夜间禁止挂桨机船进入市区河道,加强城市高架道路噪声污染控制,在市区部分高架道路和立交桥两侧安装隔声屏障,市区有关执法部门联合开展执法检查,及时受理噪声投诉,努力为市民群众创造安静的生活环境。 (二)开展实施萧山、余杭区“创模”工作,全面提高和改善市区环境质量。 杭州市于2001年4月份接受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验收,5月31日荣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当时恰逢杭州市区行政区划调整阶段,萧山市、余杭市撤市设区。鉴于杭州市前几年的“创模”工作是围绕原城区进行的,国家环保总局决定萧山区、余杭区不在考核验收范围,但到2004年复核时,要按照调整后的行政区划进行“创模” 复核。三年来,我市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巩固并深化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发动、强化污染控制、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狠抓萧山、余杭两个新城区的“创模”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群众环境意识不断增强,环境基础设施治污能力不断提高,环境执法力度不断加大,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两区环境面貌和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并改善了投资环境,促进了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目前,萧山、余杭两区“创模”的3项基本条件、24项考核指标已经达到或基本达到了考核要求,为杭州市“创模”复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萧山、余杭区“创模”工作的领导,我市调整充实了市“创模”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成员,并成立了对萧山、余杭区“创模”工作指导组和督查组,市政府每年下达两区“创模”工作任务,并列入全市巩固深化“创模”工作的主要内容,狠抓落实。同时萧山、余杭区分别成立了区“创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指挥部,区长任组长,分管区长任总指挥,各区编制了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规划,制定了 “创模”工作方案,两区政府每年制定并与各乡镇、街道和区有关部门签订政府环保目标责任书和“创模”工作责任状,将“创模”任务层层分解落实。两区多次召开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议和“创模”工作动员大会及“创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指挥部成员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创模”工作,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形成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负责抓,职能部门具体抓,其他部门配合抓的“创模”工作机制。区人大、区政协对“创模”工作也非常重视,多次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创模”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工程进行视察,人大对“创模”工作进行了审议,政协提出了建议,大力推动了两区“创模”工作的顺利开展。 2、广泛宣传发动 三年来,萧山、余杭两区十分重视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投入资金450多万元,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如在每年的“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周期间,开展了“让环保进千家万户”、“创模”文艺演出等系列活动,制作了“创模”动画广告片,向干部群众和社区居民发放了16万份“创模”倡议书和公开信、4万多份“创模”宣传手册和宣传画,在两区主要街道及交通要道设置大型“创模”公益广告和灯箱广告牌1300多块;在建筑工地围墙上刷写“创模”宣传标语;在临平、城厢等中心城镇设立宣传长廊。在萧山、余杭两区报纸、电视台开辟了“创模”和环保宣传专栏。同时,通过举办乡镇、街道环保员和企业法人代表环保培训班,开展创建生态村镇、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机关、绿色商场、绿色工地、绿色企业、环保家庭等多种载体,进行环境宣传教育,在两区营造了电视有其影、报纸有其文、电台有其声和人人关心、人人参与“创模”工作的良好氛围。 3、强化污染控制 一是加强对老污染源的治理和监管。为了巩固扩大“一控双达标”成果,三年来两区对近200多家非重点污染企业下达了限期整改治理决定,同时加大了对污染企业监督检查力度,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查处。通过限期治理、加倍征收排污费、罚款等措施,落实责任制和补助、贴息等经济政策,促使企业对污染治理设施实行长效管理。二是积极调整工业布局和行业结构。两区关停了80多家矿山水泥和2家造纸厂,下决心淘汰了一批低水平、高能耗、污染型、资源破坏型的企业。同时两区注意抓好新污染源防治,严把新项目审批关,对不符合产业导向的,发展计划局、经济发展局不立项,环保局、工商局不审批,三年来对300多个不符合产业导向目录的项目予以否决。启动建设余杭临平、萧山江东两大工业园区,将现有工业企业逐步向工业园区搬迁,逐步改变了工厂与居民混杂的局面,有效控制了新污染源的产生。三是加强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管理。在两区范围建立健全垃圾收集系统、运输系统,并明确了相关的资金补助政策,集中到杭州天子岭填埋场、顺坝垃圾填埋场、杭州锦江绿色能源有限公司和杭州锦江环保能源有限公司进行处理。加强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实行三级中转管理,集中在区属医院统一由杭州大地维康公司处理,防止二次污染。四是巩固和创建烟尘控制区,大力发展联片供热,实施“禁燃区”。余杭区临平城区有110余家企业联片供热,热网管道建设近50公里,年供汽量达60万吨,塘栖镇、余杭镇、崇贤镇也发展了联片供热,共撤掉46台锅炉和27支烟囱。萧山区有20多家企业完成了锅炉改造任务,采用集中供热或轻质柴油作燃料,减少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五是以中高考为重点,加强对城区声环境的管理及整治。加强旧城改造、道路建设噪声污染防治,对商业区的主要交通要道实行单向行驶,城区禁止拖拉机进入、禁鸣喇叭。强化了固定声源、社会生活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的管理。同时加强日常建筑施工审批和监督管理,每年制定出台《关于加强中、高考期间噪声源管理的通知》,联合开展对各建筑工地、娱乐场所进行检查,对可能产生噪声污染的单位进行督促和教育,创造安静的生活环境。六是加强建设施工扬尘污染控制。采取责成施工单位建房、拆房必须有密闭式防尘措施,设置护栏,随拆随洒水,对渣土运输车辆实施密闭化等措施,有效控制了扬尘污染。 4、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污染物排放达标率。萧山区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区污水治理工作的决定》,提出了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集中治理、分步实施的污水治理工作思路。并加快截污纳管步伐,城市污水处理厂现已日进管水量达11.2万吨,城市污水管网普及率达89%,污水并网率达71%,已进管大小工业企业160家,随着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扩建,并网区域将进一步扩大。总投资2.4亿的萧山城市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东片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30公里管线已全部完成,整个工程已投入达1.6亿元。总投资5个亿的东污水处理厂一期30万吨工程已开工建设。占地50亩萧山金家浜村裘江河内的建筑垃圾、建筑废土消纳场正式投入使用。日处理400吨的萧山垃圾发电厂即将开工建设,总投资1.8个亿,将有效解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难题。余杭区编制完成了《余杭区污水治理工程总体布局规划(2002-2020年)》,区政府成立了污水治理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提出了余杭、塘栖、良渚三大组团污水处理厂的主体工程实行bot投融资模式进行建设。日处理能力2万吨的塘栖组团污水处理工程(一期工程)今年5月份正式投入运行,日处理能力2万吨的良渚组团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3万吨的余杭组团污水厂已开工建设,今年9月份投入运行;日外送能力5万吨污水、总投资1.33亿元的临平污水处理工程已建成了51公里,有171家单位进行了排水申报,日输送外排污水约3.5万吨,占城区供水总量的70%;总投资5亿元的“环保型”天然气发电厂一期工程已开工建设。二是加大取水口整治力度,创建合格饮用水源。萧山区斥资1810万元关闭搬迁了饮用水源地闻堰等货运码头、黄沙码头;余杭区加强对苕溪流域水环境保护,临平-塘栖供水工程合格饮用水源保护区、瓶窑水厂合格饮用水源保护区通过验收,并积极开展黄湖镇青山溪等4条小流域治理。三是开展河道综合整治。两区制定出台了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城区主要河道采用截污、清淤、驳坎、绿化、配水、保洁等手段,其他河道主要采取了清淤、清草的措施,共整治疏浚河道50多条、330多公里、526多万立方米,清除水草100万立方米、垃圾1500多吨,总投资4140万元。同时对部份河道实行定期引配水22.4亿立方,河道两岸进行绿化,并加强河道保洁工作,对主要河道实行全天候保洁,两区内河的水环境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四是加大入城口和道路综合整治力度。萧山区重点整治了城区南大门等3个入城口和萧西路等20条道路,拆除违章建筑332家单位和个人,拆除面积达2万平方米,改善城区市容市貌;新增绿地20万平方米,建成了2.3万平方米的城河公园等多个公园和广场。余杭区临平城区新增绿地面积193.07万平方米;全区新建绿色廊道74公里,总面积365万平方米;积极开展生态公益林建设工作,全区共界定生态公益林32.28万亩。五是加强对畜禽养殖业污染的综合整治。两区成立了畜禽养殖业污染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综合整治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加强督促检查,推进了“禁养”工作的开展,有效控制了农业污染,进一步改善了城乡环境质量。 三、取得的成效 (一)进一步提高了全民的环境意识 我市在巩固深化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活动中,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提案和定向视察,12345市长专线和12369环保投诉热线,群众来信来访,开展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电视电台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公示公告,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企业、绿色医院、绿色工地、环保家庭,生态村镇、环境优美乡镇、生态示范区和生态市建设,“六·五”世界环境日环保宣传,环境法律、法规咨询,环保宣传长廊,环保知识培训班等载体,进一步提高了公众的参与意识,为巩固深化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进一步拓展了城市环境管理的机制 在巩固深化“创模”工作中,环保部门积极发挥统一监督管理职能,将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固废、环境综合整治、环境宣传教育等各项工作任务通过政府环保目标责任书和巩固深化“创模”工作目标任务书的形式,分解下达到市20多个部门和10区政府(管委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狠抓落实,起到了“四量拨千斤”的作用,沿伸和扩大了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领域和内涵,形成了各级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负责抓、职能部门具体抓、其他部门配合抓的环境保护工作新机制。 (三)进一步改善了城市环境面貌和环境质量 通过三年的巩固深化“创模”工作,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有了较大提高,市区道路基本达到了“序化、绿化、亮化、洁化”,河道基本达到了“河清、水畅、岸绿、景美”,“城中村”问题基本解决,城乡结合部和入城口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全市空气环境质量基本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城市空气质量有了较大改善,优良天数达到了80.27%,城市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市区内河、运河、西湖水质基本保持稳定。目前我市城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了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了10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达到 db(a)、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达到 db(a),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 %,我市在实现环境功能区达标的同时,城市环境质量的各项指标都达到或基本达到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核要求。 (四)进一步促进了杭州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市在巩固深化“创模”工作中,不断加大环保投入,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环境保护投资指数连续三年都在2%以上。同时不断加大执法力度,依法行政,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巩固深化“创模”工作,进一步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也改善了城市投资环境、旅游环境和生活居住环境,提高了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力。2003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92亿元,增长15%;财政总收入329.71亿元,增长28.2%;外贸出口总额109.5亿元,增长29.2%;全市接待海外旅游者86.12万人次,接待国内旅游者2776.3万人次。去年底世界银行在《对中国23个城市投资环境调查报告》中将杭州和上海的投资环境并列榜首;今年2月份国内权威机构公布了《(2002—20003)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和《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杭州市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力分别排列全国内陆城市第6位。 四、经验和体会 (一)领导重视是抓好巩固深化“创模”工作的关键 三年来,国家环保总局、省委、省政府、省环保局领导十分关注我市的环保工作,总局解振华局长和多位副局长、省委省政府领导和省环保局张鸿铭局长多次来杭检查指导环保和生态建设工作。同时,市委、市政府和主要领导都十分重视环保和生态建设工作,坚持把巩固深化“创模”工作放在重要位置, 市委、市政府召开有关环保和生态建设工作会议达30多次、制定出台有关环保和生态建设工作文件达50多个,并在每年初召开的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都作重要讲话,市长与市有关部门和区(县、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亲自签订政府环保目标责任书或巩固深化“创模”工作目标责任书,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亲临检查环保和生态建设工作。市人大、市政协对环保工作也给予极大的关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市人大城建环保工作会议专题听取了环保工作和生态市建设工作的汇报,并组织人大代表对环保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对市环保部门进行行政执法评议,市人大就我市饮用水源保护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和立法,市政协全体主席会议和委员会多次专题听取环保工作汇报,对进一步做好我市环保工作提出了积极的建议和意见,大力推动了我市巩固深化“创模”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部门联动是抓好巩固深化“创模”工作的前提 三年来,市各有关部门和区政府认真落实巩固深化“创模”工作和政府环保目标责任制,市计委、环保、建设、林水、行政执法、城管、交通、公安、房管、园文、工商等部门及各区政府都结合各自职责,积极抓好巩固深化“创模”工作;市宣传、教育、广电、文化、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加大了巩固深化“创模”、生态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市经委、国土、农业等部门积极督促矿山和矿产品加工企业关停转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调查和畜禽养殖业污染综合整治,有力推动了我市巩固“创模”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全民参与是搞好巩固深化“创模”工作的基础 我市充分发挥公众参与和舆论监督在巩固深化“创模”工作的作用,强化了环境宣传。在报刊、电视、电台等媒体开辟了巩固“创模”和环境保护工作专栏或专版,围绕水环境整治、大气污染综合整治、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清理整顿不法排污企业、非典期间医疗固废处理、生态建设等环保中心工作从正反两方面加强新闻宣传报道。开展了《环境影响评价法》、《杭州市城市扬尘污染控制管理办法》等环保法律法规宣传,在杭州电视台、杭州网通等宣传环保知识。开展了环保辉煌三十年、“六五”世界环境日等环保大型宣传活动。巩固开展了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工地、绿色医院、绿色工地、绿色列车、环境教育基地等创建活动。举办了乡镇干部环保培训、绿色工地施工员培训、暑期师资培训等培训班,在市区主要道路、公交车、出租车、候车亭、建筑工地、社区设立环保公益广告牌,从而增强了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形成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极大地促进了巩固深化“创模”工作的开展。 (四)强化执法是搞好巩固深化“创模”工作的保障 三年来,我市以市“创模”领导小组及政府环保目标责任制为龙头,以巩固深化“创模”责任制、市“创模”办、市环委会、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市区大气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等为抓手,进一步加强了对全市巩固深化“创模”和环保工作的检查、监督和考核。同时,我市坚持依法行政,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否决了一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严格控制新污染产生,加强环境执法检查,建立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深入开展环境违法公众有奖举报行动,设立12345市长专线和12369环保投诉执线,“严查、严管、严罚、严处”环境违法行为,保护了群众的环境权益,改善了杭州的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促进了杭州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经过三年努力,我市巩固深化“创模” 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环境保护工作仍任重道远。为把杭州2015年建设成为生态市,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进一步贯彻落实环境保护这项基本国策,实施“环境立市”等五大战略,坚持与时俱进,抢抓机遇,团结奋战,扎实工作,努力“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促进杭州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为杭州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物业创城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艾艾”为你整理了这篇爱卫促进中心2021年上半年爱国卫生暨创卫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谋划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今年以来,市爱卫中心认真学习贯彻关于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要指示精神,《国务院关于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意见》(国发[2020]15号),以巩固提升省卫生城市(以下简称巩卫)创建成果为抓手,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

一、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共同履行爱国卫生工作职责,检查各项工作落实

(一)拟定全市爱国卫生暨巩卫工作计划。办公室研究起草《界首市关于深入开展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的实施方案》《界首市巩固提升省卫生城市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并发函征求各乡镇街道、市直各单位意见建议,参照各单位反馈意见修改完善并印发各单位;制定并印发《2021年界首市爱国卫生暨提升省卫生城市工作要点》。协调组织开展基层卫生创建活动,动员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广泛开展城乡群众性爱国卫生活动,

(二)积极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各单位和广大群众落实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为贯彻落实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积极推进爱国卫生运动,爱卫促进中心组织人员到各乡镇、市区农贸市场、商超、临时摊点、小区等督查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落实、公共外环境卫生及卫生村(社区)创建工作。并联合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和商务粮食局对商场、宾馆、车站等地的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督导。

(三)组织开展第33个爱国卫生月活动。今年4月份是第33个爱国卫生月,市爱卫促进中心印发了《关于开展第33个爱国卫生月活动的通知》,要求各乡镇街道、安徽阜阳界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单位,围绕“文明健康,绿色环保”活动主题组织开展爱国卫生宣传月活动,形成人人动手、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4月8日上午,爱卫促进中心组织爱卫会成员单位开展第33个爱国卫生月集中宣传活动。各单位结合各自工作职责向群众开展以“讲文明、重环保、铸健康、守绿色”为内容的宣传。来自疾控中心、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华之康精神病院的医务工作者为群众测量血压,提醒“三高”人员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并解答疾病预防、诊疗等方面问题。每周益剪志愿者免费为群众进行理发,合肥瑞友虫控公司工作人员向群众讲解病媒生物防制知识与技巧,指导群众做好家庭灭蝇灭鼠工作并免费发放发放粘鼠板、粘蝇纸等材料。

4月13日,市爱卫会组织各成员单位在市卫健委五楼会议室,集中收听收看全国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意见暨推进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电视电话会议》。参会人员认真听取了国家、省市职能部门工作经验介绍及国家卫健委关于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工作总体布署。会后,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市爱卫促进中心主任杨冬对界首市成功创建省卫城市工作进行了总结,对深入推进第33个爱国卫生月工作再进行强调。

在爱国卫生月活动月期间,爱卫中心结合“学党史、悟思想、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协调爱卫会成员单位组织人员到富饶社区、刘黄社区、中原社区、张楼社区等参加环境卫生治理和周末卫生大扫除活动,以示范为引领,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

(四)协调指导各单位开展卫生镇(村、社区、单位)、健康促进单位和无烟单位创建工作

1.4月13号,组织召开创建健康促进机关交流分享会,市直机关创建单位分管负责同志参与分享,共同交流创卫暨健康促进机关创建方式、方法。会后,组织人员先后到人社局、教育局、总工会、污水处理厂、行政审批局、住建局、环保局、农业农村局、舒庄镇卫生院、舒庄镇中心校等单位对接交流指导健康促进单位、卫生先进单位、无烟单位创建工作。2.按照《关于开展2020年阜阳无烟单位申报考核暨无烟政府机关创建培训活动的通知》(阜爱卫〔2020〕14号)文件要求,印发“无烟创建”通知,要求各单位把创建无烟单位与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健康促进示范市、卫生村镇和健康促进单位结合起来,单位、学校、医院“全覆盖”。并组织人员,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考察等方式,按照阜阳市无烟单位标准对全市2020年申报单位的无烟创建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并推荐基本达到无烟单位标准的市卫生健康委、市机关事务管理服务中心、共青团界首市委员会、市委党校等29个单位申报阜阳市无烟单位。

5月25日,阜阳爱卫办高伟主任一行,到界首市验收无烟单位创建工作。验收组随机抽取妇幼保健院、界首市民中心、机关事务管理服务中心、中医院、泉阳镇中心卫生院(界首市第二人民医院)等单位,分别对无烟工作资料及现场环境、禁烟氛围进行检查。从验收情况来看,各单位按照无烟单位要求,均开展了公共场合禁烟活动,积极张贴禁烟标示,无烟环境氛围浓厚。界首中医院将禁烟标示与单位特色相结合,美观显眼,引人注意,起到很好的提示作用。但也发现部分单位室外吸烟区指示牌错误或不明显,电梯内侧未张贴禁烟标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各单位人员认真记录,并立即整改。

3.今年芦村镇申报创建阜阳市卫生镇。4月份以来,市爱卫中心组织专业人员多次赴芦村镇指导创建工作,通过查阅创建资料,到镇中心学校、卫生院等单位查看卫生先进单位创建情况,到镇垃圾中转站查看垃圾处置和病媒生物防制情况。与镇村单位有关同志交流沟通阜阳市卫生镇创建工作,对创建阜阳市卫生镇单位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五)组织开展第34个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

今年5月31日是第34个世界无烟日,活动主题为“承诺戒烟,共享无烟环境”。市爱卫促进中心印发了《关于开展第34个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的通知》,要求各乡镇街道、安徽阜阳界首高新区管委会,各单位,围绕“承诺戒烟,共享无烟环境”活动主题组织开展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倡导健康文明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共建共享无烟环境。

5月28日,市爱卫中心协调爱卫会成员单位在西城明珠广场存世艺术馆举行界首市第34个世界无烟日集中宣传活动。各单位围绕活动主题,向群众宣传吸烟(二手烟、三手烟及电子烟)对人体的伤害,引导吸烟者主动戒烟。来自疾控中心、市人民医院、中医院、新宜眼科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向群众测量血压,提醒“三高”人员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并解答疾病预防、诊疗等方面疑惑。陈氏小架太极拳协会成员向群众表演太极拳与八段锦,呼吁群众加强锻炼,注意身体健康。

(六)推进全市病媒生物防制工作1.4月15日,市爱卫促进中心委托安徽省疾控中心(安徽省公共卫生研究院)病媒生物防制专家,对界首市病媒生物防制服务项目中标单位瑞友虫控公司病媒生物防制服务项目(2020年5月-2021年4月)年终评估考核。市财政局、市爱卫中心人员陪同考核。评估报告表明该服务项目达到项目合同规定的要求。5月中旬,该项目通过了市财政局委托第三方的绩效评价。2.上半年,合肥瑞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界首项目部出动人员及施工专用车,开展建成区公共环境的病媒生物防制消杀、消毒及灭鼠作业。投入928人次、车辆投入144车次、三轮车投入282车次。作业内容涵盖农贸市场、五小单位的蟑、鼠消杀;建城区内公共外环境、物管小区、机关单位内布放的鼠饵站维护、药物封堵鼠洞工作;鼠饵站更换警示标示及补安装工作;社区内的蚊、蝇孳生地、绿化带进行滞留喷洒作业;容器积水倾倒及中大型积水蚊幼虫投药杀灭作业;社区内的下水道、绿化带1%高效氯氟氰菊酯热烟雾剂消杀;在有人员聚集的地方发放除四害宣传彩页;在建成区开展(鼠、蝇、蚊、蟑)的密度监测工作。

每周五开展病媒生物防治知识宣传进社区活动,向居民讲解在大街小巷及物业小区安装的灭鼠毒饵站的灭鼠原理以及鼠药使用的注意事项。

按照疫情防控工作安排,组织瑞友虫控公司工作人员人员对影剧院、国鼎假日酒店、文旅新体局、体育场新冠接种场地等会场进行预防性消毒。

3.上半年,市卫中心组织专业人员会同商务粮食局多次到胜利路、和兴农贸市场建筑工地查看工程进展情况,并对在建市场病媒生物防制设施建设提出意见建议。(七)督促创卫各牵头职能部门对照卫生城市标准履行职责任务,深入开展以城乡环境整洁行动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督促各责任单位加大对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农贸市场、“五小”行业存在的市容顽症整治力度,持续开展清洁城市活动,巩固提升创卫成效。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深入学习贯彻关于爱国卫生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意见》(国〔2020〕15号)及市委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目标,协调各成员单位,动员社会各界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助力“实力界首 品质界首 幸福界首”建设。

(一)协调动员各单位开展“六大专项行动”,持续做好爱国卫生暨省卫生城市的长效管理、巩固提升省卫成果,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做好准备工作。

1.开展卫生创建行动。协调组织开展省、阜阳市卫生镇(乡、街道)、卫生村(社区)、卫生先进单位创建工作,把卫生创建工作与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紧密结合,协调有关部门将卫生创建与文明创建同步推进,锲而不舍落实周未卫生大扫除制度,扎实推进城乡环境卫生建设,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加强对泉阳镇、顾集镇争创国家卫生镇、芦村镇争创阜阳市卫生镇等工作的指导。(牵头单位:市爱卫中心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市直各单位)

2.开展社区、村庄清洁行动。开展背街小巷、老旧居民小区、城乡结合部、公(铁)路沿线、农村集市重点区域环境整治。力争完成背街小巷以及城乡结合部和15个乡镇农村集市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扎实推进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处理、厕所革命等乡村建设行动。(牵头单位:城管局、住建局、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乡镇街道,界首环境分局、环卫处、房地产发展中心等单位)

3.开展重点场所环境提升行动。农贸市场及社区便民菜市场、商超、餐饮单位、宾馆饭店、火车站、高铁南站、汽车站、影剧院、学校、医疗机构、建筑(待建)工地、公厕(垃圾中转站)等重点场所,全面落实通风消毒、人员防控措施,做好督导检查整改落实相关工作。加快推进新建(改造提升)农贸市场建设进度,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水平和农贸市场及社区便民菜市场标准化水平明显提升。(责任单位:市场监管局、商务粮食局、城管局、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界首环境分局、教育局、文化旅游体育局、卫健委、环卫处、房地产发展中心、火车站、高铁南站,乡镇街道)

4.开展除“四害”行动。依法科学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实施专业防控与群众参与相结合,开展公共区域各项防制工作,组织广大群众主动参与环境清理,开展居家除“四害”行动,持续巩固除“四害”成果,“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以内。开展病媒生物防制知识宣传和基层从业人员的消杀技能知识培训,提升病媒生物从业人员服务水平。

加强病媒生物孳生地的治理和动态管理。根据病媒生物生活习性,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药物消杀为辅的综合防制原则,组织开展夏秋季灭蚊蝇、越冬蚊蝇防制和冬季统一灭鼠活动,严控病媒生物密度,防控病媒传播疾病暴发流行。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突出行业特性,市场监管、卫健监督、商务粮食等相关职能管理部门督促食品餐饮、“五小”行业、商超等相关责任单位增设、更新病媒生物防制设施,促进“三防”设施的落实与普及。疾控中心落实病媒生物密度监测,科学指导全市消杀活动。积极推动市场化服务消杀试点,探索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多途径消杀管理机制,推进病媒生物防制、消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强化对重点部门、重点部位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开展的监督检查,确保我市顺利通过卫生城市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复审,取得2022年省卫生城市复审及争创国家卫生城市门票。

(牵头单位:市爱卫中心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市场监管局、商务粮食局、城管局、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教育局、文化旅游体育局、卫健委、疾控中心、环卫处、房地产发展中心、火车站、高铁南站,其他市直单位)

5.推进健康界首行动。聚焦重点领域,积极发挥卫健、城管、市场监督、环保、教育局、文化旅游体育、财政、工会、媒体、乡镇街道等责任主体作用,推动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个人协同实施健康界首行动。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明显提升。15岁以上人群吸烟比例下降,人均每日食盐食用油摄入量明显降低。(责任单位:卫健委、市场监管局、商务粮食局、城管局、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界首环境分局、教育局、文化旅游体育局、市文明城市创建督导中心、环卫处、房地产发展中心、火车站、高铁南站,乡镇街道等单位)

6.开展爱国卫生宣传行动。市爱卫会各成员单位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引导全社会形成讲卫生、改陋习,履公约、要健康,讲文明、见行动的浓厚氛围,不断扩大爱国卫生宣传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促进全民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牵头单位:市爱卫中心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市直各单位)

(二)扎实推进控烟工作。(牵头单位:市爱卫中心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市直各单位)

1.全面推进控烟行动,广泛开展无烟党政机关、无烟医院、无烟学校、无烟单位(企业)、无烟家庭等无烟环境(场所)创评活动。

2.号召各乡镇街道,市直各单位开展控烟活动,营造控烟工作的良好氛围,促进我市控烟工作深入开展。

3.按照控烟法律法规,协调有关部门,对卫生、教育、交通、文化、金融、通信等重点单位、行业的公共场所控烟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三)强化爱国卫生监督检查评比工作。建立健全监督检查评比机制,探索制定爱国卫生、卫生城市管理工作检查评比办法,将日常检查评比纳入年度综合考评。联合市文明城市创建督导中心、市督查考核中心、市场监督局等部门进行重点督查。规范行业管理,理顺管理机制,不断提高行业卫生管理水平。(牵头单位:市爱卫中心责任单位:爱卫会各成员单位,各乡镇街道、市直各单位)

(四)建立健全爱国卫生组织。督促协调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做好本系统、本行业、本单位爱国卫生组织机构建设;各社区(村)、各机关企事业单位、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健全爱国卫生管理组织。乡镇街道、市直各单位配备专兼职爱国卫生工作人员,爱国卫生组织机构实现全覆盖。

(五)进一步加强爱卫中心自身建设。修订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爱国卫生专兼职人员的业务学习,结合年度重点工作,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培训教育活动,提升爱国卫生专兼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六)做好本单位爱国卫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