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工程论文(精选5篇)

  • 安全生产工程论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1.2业主、监理和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行为关系模型构建 如前文所述,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分为资质要求、安全措施及现场管理三个方面,为探讨这三类职责与业主行为及监理行为之间的影响关系以及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设计相关调研问卷,包括三份量…

安全生产工程论文(精选5篇)

安全生产工程论文范文第1篇

1.1施工单位安全管理职责与业主和监理方行为集识别

在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除施工单位之外,业主和监理单位也是直接与现场施工发生直接联系的项目利益相关者,其中施工方是工程施工的直接实施者,业主是工程项目的组织方,监理方则受业主委托对施工过程和施工结果进行监督和管理。在分析国内外有关施工安全与业主方关系的理论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建筑业实际情况,并根据业界专家的访谈结果,业主和监理方对施工安全的影响行为集可总结归纳。

1.2业主、监理和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行为关系模型构建

如前文所述,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分为资质要求、安全措施及现场管理三个方面,为探讨这三类职责与业主行为及监理行为之间的影响关系以及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设计相关调研问卷,包括三份量表:①施工安全影响因素的控制情况调查,其包括18个施工安全纠正因素;②业主行为对安全生产的影响调查,其包括16种对施工生产安全产生影响的业主行为;③监理单位行为对安全生产的影响调查,其包括17种对施工生产安全造成影响的监理单位行为。在中国建设监理协会的支持下,共发放问卷212份,回收有效问卷139份,问卷地域分布涉及22个省市和自治区,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业主填报的有效问卷比例分别为61.0%、27.1%、11.9%。经因子分析法检验,各因素在相应类别因子上的荷载都较大,而在其他类别因子上的荷载较小,说明量表结构效度较好。经克朗巴哈 系数信度检验,各因子的 值均大于0.8,说明本研究的数据有高信度,可以用于后续的统计分析。

2模型计算结果

2.1模型的计算初步结果

通过对数据的初步处理,确信数据有较高的信度及效度之后,理论模型参数估计的初步运行结果如表3所示,从运行结果中可以看出,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情况下,监理行为对资质要求及安全措施的荷载系数的p值都大于0.05,这表明在95%的置信度下接受两条路径系数都是0的原假设,所以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将其删除或作其他修正。依据模型参数估计显著的程度,可以接受假设H11,H12,H13,H21,拒绝其他原假设。根据此检验结果,业主行为对确保施工单位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资质要求、安全措施审核和现场监督管理等三个方面都显著正向相关,而监理单位仅与工程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有正面性,而与施工单位的资质要求和安全措施审核不具有显著相关关系。在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后,还需要对模型的适配度作检验,如果模型适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结果解释,如果模型不适配,要判断模型是否需要修正,但修正的过程应以理论及实践为基础,不能仅依据数据的统计指标。根据模型修正指标的参数估计发现,许多误差项之间存在共变关系,即将这些关系释放,则可有效降低卡方值,使得模型更好的适配,本文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了22对误差项的共变关系,对模型的再计算结果表明修正后的模型与实际观察数据的适配有了较大的提升,更好地满足了统计要求的分析标准。

2.2模型的修正与计算结果

为更清楚的描述业主行为和监理单位行为对施工单位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的影响机理,可以借助统计学中的结构方程模型方法,以揭示潜变量与观测变量相互之间及各潜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并通过荷载系数和路径系数来体现这些结构关系。在完成模型假设修订和增加误差项之间的共变关系后。出业主行为对资质要求、安全措施、现场管理,监理行为对现场管理的路径系数均为负值,这是由于问卷中业主行为及监理行为的问题采用否定句式而造成的,因此在后续的讨论中,这4条路径系数都将取绝对值后进行探讨。

2.3模型计算结果的解释

(1)施工单位的安全相关资质要求受业主行为的影响较强,二者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但受监理行为影响的效果则不显著。在工程实践中,由于对包括安全在内的各类资质要求多集中于招标环节,该环节受到业主方的主导,而监理单位较少参与;同时,施工单位资质的弄虚作假常发生于招标者与投标者之间的 串标 情形,即使后期监理单位发现了此类问题,也难以对此进行处理。通过测量模型可以看出,业主行为对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纠正效果最好,即业主对资质要求中的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影响最大,接着按照影响程度依次是对项目负责人执业资质影响、项目技术负责人执业资质、专职安全员资质的影响。

(2)施工单位的安全措施和管理计划水平与业主行为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但受监理行为影响的效果则不显著。安全措施通常作为标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编制质量的高低与业主的要求和重视程度紧密相关。安全措施费的使用到位与否以及总分包之间的安全职责划分,同样受到业主在招标文件和合同文件中对安全目标水平要求的影响。监理单位行为在这方面的作用和影响与其在资质要求因子中的作用类似,二者之间无显著的影响关系。通过测量模型可以看出,业主行为对总包单位对分包单位的安全管理措施的纠正效果最好,即业主对安全措施中的总包单位对分包单位的安全管理措施影响最大,然后按照影响程度依次是对总分包单位的安全责任、安全措施费用、以及安全措施方案和专项方案等的影响。

(3)项目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同时受到业主方和监理单位的正面影响,且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业主越重视安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就越好。业主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影响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种途径,且直接影响所占比重更大,充分表明业主在工程建设项目中起到毋庸置疑的龙头地位,而监理单位作为业主雇佣和法律强制的监督角色,其在安全管理中的话语权相当有限。通过测量模型可以看出,业主方对施工单位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到位及纠正违章作业的纠正效果最好,即业主的直接和间接行为对现场管理中的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到位及纠正违章作业的影响最大,其次按照影响程度依次是对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落实、特种作业人员配备及资质、安全防护用品和施工机械使用及管理、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危险性较大的工程方案管理、起重设备管理、应急预案的要求的影响。

3进一步的讨论

3.1业主、施工和监理三方的角色复杂性

业主的概念在工程建设中常常与甲方、建设单位等交互混用。原建设部有文件指出,建设单位是 项目投资主体、开发主体或者代建单位等在工程建设期间履行业主职责的企业或单位 。在理论上,业主是基于产权界定的角度,系指拥有物业产权的人或单位;甲方则是基于合同权利义务的角度,系指合同中支付报酬的一方;建设单位则是从项目法人的角度,是代表项目投资方完成项目建设管理的一方。因此,业主和甲方是 提供资金,采购相应的标的物,并对其享有所有权 ,是经济活动中的买方或者消费者,建设单位则是 整个工程项目的组织者和核心 ,具有工程建设的 全面管理权 ,是经济活动中的生产者,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是项目生产组织链条中的下游供应商。现有相关法律法规均以建设单位而非业主或甲方作为法律关系主体,无疑是准确的。但在法律关系内容上,对建设单位安全管理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更多的体现了其业主身份的消费者和买方角色,并未发挥建设单位作为生产者和组织者在安全管理活动中的积极影响能力。

监理单位的角色争议由来已久。从监理制度设立之初就有 独立第三方 和 业主方的咨询工程师 的讨论,自《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后,又出现了监理单位 代为受过 的争议。从工程实践的调研来看,监理单位发现了施工企业安全方面的问题后,只有通过口头、监理工作联系单、监理工程师通知单、暂停令、专题会议、报告建设单位(业主)或政府主管部门等柔性、间接手段要求施工企业进行整改或反映问题,但这些建议和报告在得不到建设单位(业主)和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时,监理单位的安全管理职责只能成为程序化和纸面化的避责手段,前文的模型也支持了这一现实情形,即监理单位在安全管理的能力和效果上远低于现行法规和预期,相反业主(建设单位)对施工安全的影响能力巨大。

施工单位的角色复杂性来自于工程建设项目单件性和离散性的特点,不同于制造业的生产经营单位,建筑行业的施工单位以承包方式组织项目施工,在承包方式上存在多家施工单位平行承包和多级总分包的复杂形式,更有违法层层分包和非法转包的情形。现行法律法规中,仅仅笼统的以 施工单位 为法律关系主体,列出了其应当履行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并未考虑实际存在的复杂承包关系带来的各施工单位安全职责交叉混乱问题,而监理单位由于是施工现场的常驻单位之一,成为了遏制和减弱施工单位安全管理混乱的连带责任主体,显然,这一混乱的根源并非是监理单位的监督不力,而在于不同承发包方式下施工单位在安全管理上的组织混乱。

3.2提升建筑业安全管理水平的建议

基于以上对业主、监理和施工单位在安全管理上行为影响机理模型和角色复杂性的分析,本文认为,从根源上提升建筑业安全管理水平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层面:

一是提升对业主安全责任的要求,发挥其生产者和项目组织者对安全生产的影响,防止其盲目压缩工期、盲目压低造价和违章指挥等危及安全生产的行为。欧盟在1992年公布的《建筑业作业场所指南》(CEC,1992)首度明列业主安全责任,英国2007年颁布修订后的《ConstructionDesignandManagementregulations》(CDM2007),使业主在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上的角色和作用得以具体化,美国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局OSHA在近年来的多个事故调查和处理中将业主纳入控制性雇主的角色进行处罚。在我国,已有学者提出将建设单位作为工程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主体,但在将业主(建设单位)纳入安全责任追究体系时,尚需考虑到在不同承发包方式下业主(建设单位)对工程项目管理参与程度的影响因素,如在BOT(建设-运营-移交)方式下,建设单位同时是施工总包单位,又是项目建设和运营期的业主,但在EPC(工程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方式下,项目总包商承担了项目设计和实施的全部职责,业主介入很少。因此,尽管难以 一刀切 的将业主视为工程建设安全的第一责任主体,但必须在后续的政策法规制定中明确业主(建设单位)是工程安全生产的重要责任主体之一,且在业主干预工程建设程度较深时会成为控制性责任主体或主要责任主体。

二是细化对施工单位在各种承发包方式下的安全职责要求。如上文所述,工程项目的复杂组织形式决定了项目现场存在多家施工单位交叉作业和平行作业情形,导致安全事故的直接致因可能是受害工人的所属施工企业,可能是同时作业的其他施工企业,可能是之前作业单位完工后遗留的安全隐患,可能是现场有责任消除安全隐患而未采取相应措施的多家施工单位所致等等,对于发生安全事故的项目现场,所涉及施工单位的责任轻重更有直接导致、间接造成、有责任纠正、有义务提醒等等,远非当前法规笼统以 施工单位 的安全管理职责所能涵盖。因此,根据项目的承发包方式和现场项目组织特点,细化总包、分包单位以及平行承包单位、施工管理单位在平行作业、交叉作业和前后作业等各类情形下安全管理职责和法律责任区分,不仅能从根源上消除组织混乱带来的安全水平提升障碍,也将有助于极大的提升业主和监理单位对施工安全生产的监督和管理效果。

三是根据事故致因理论而非市场主体角度重新区分现行法规条例中规定工程建设安全生产责任主体。无论建筑法还是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条例,规定相关主体安全管理责任时均以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等市场主体的角度进行区分,但是从上文3.1的分析可见,承发包方式的差异会对各市场主体在安全管理上的控制能力造成极大的影响,难以依据现行法规条例确定业主、监理方、总包和分包单位的安全管理责任。但从事故致因的角度来看,与工程安全事故伤亡工人相关的企业责任主体涉及到四类,分别为造成现场产生危险源的隐患致因方、受委托负责清除现场危险源的隐患消除方、暴露在危险源附近的施工作业人员的雇佣方以及对工程现场监督管理具有指令权和决策权的工地控制方。该四类责任主体的划分,一方面可以明确现场多家施工单位的安全责任,与特定事故隐患相关的各施工方分别承担工人雇佣方、隐患致因方或隐患消除方的责任,较目前事故调查中常见的施工单位违章施工、违规操作等事故责任划分更为清晰准确;另一方面,有助于理清在不同的承发包方式下业主(或监理)的安全管理责任,即仅当业主的指令或决策将诱发新的危险源或造成原危险源不能消除时,业主(或监理)将被定性为事故责任的工地控制方。

4结论

安全生产工程论文范文第2篇

1.1市场监管薄弱在市场经济下,市场监管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监督方式。但目前部分有实力的公司如一些特级、一级资质的企业渐渐发展成为纯管理型企业,虽然它们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但没有过硬的劳务施工队伍。部分公司中标后,将工程全部或部分分包给相关企业,只派技术人员到现场配合指导,造成项目建设存在专业人员配置不足、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到位、专职人员无职权等问题,最终导致管理难度很大。在这种情况下,要搞好安全施工的现场管理显然不现实。

1.2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高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起关键性作用,但目前很大一部分施工人员来自农村,没有经历过专业的上岗培训,缺乏一定的文化知识,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即使部分人员经过培训,在技术和技能上有所提高,基本达到了施工要求,但在进行安全管理时会存在众多问题。因此,在安全管理方面难以达到工程施工应有的要求。同时对于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从目前建筑业的总体情况看,施工人员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安全意识、安全技术普遍缺乏。

1.3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没有落实到位部分建设单位没有真正重视安全责任,也没有履行法规规定的安全责任,任意压缩合理工期,忽视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不强,过于注重企业生产效益,忽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薄弱,对于安全生产的投入严重不足,安全培训教育也流于形式。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安全防护不符合标准要求,“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现象经常发生,没有建立起真正有效运转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某些监理单位对应负的安全责任认识不清,不能及时发现安全生产隐患并及时作出有效处理,没有真正落实安全生产监理责任。甚至有些政府投资工程的建设单位也存在这一现象,政府作为承包商,对于工程施工安全的监管只停留在较浅层次,有时甚至是过于重视工程质量及工程进度而忽视施工安全管理。

1.4人才得不到及时补充,技术力量薄弱公路工程施工项目人才得不到及时补充,技术力量薄弱,高学历人才比例不高。其原因如下:1)工资待遇较低(见表1)。近年来国内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大城市的月收入平均水平显著提高,但施工安全管理员的工资一直没有怎么增加,导致公路系统施工安全管理人才流失严重。2)工作环境艰苦。公路工程项目的施工地点大多在偏僻的山区,工作条件艰苦且流动性较大,大多数高学历人才不愿意到现场去进行施工管理。

1.5盲目压缩工期,资金不到位当前,中国公路建筑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施工企业为了拿到工程,恶意压低标价,以至于工程中标之后施工费用不足,只剩下工程的直接建设费,不得不减少安全生产管理费、现场管理费等间接费用;并且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片面追求利益而降低工程造价,直接将安全经费挪作他用,致使安全防护设施不足、安全防护用品没有及时发放、安全事故率增加等。建设方普遍随意压缩工期,使原本紧张的工期更加紧迫,无形中增加了工人的工作量,工人不得不增加更多的夜班,工人疲劳工作,使安全隐患增加。发包方不依照合同支付足额工程款,以项目审计为由,迟迟不予结算,导致施工方压缩安全生产资金。

1.6安全检测仪器配备不足公路工程施工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原有靠耳听、手摸、眼看、鼻闻等感观经验进行安全检测的方法已不能适应现场施工管理的要求,大部分安全隐患要通过专业化的检测设备检测后才能作出正确的评估判断。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大部分公路施工企业没有给施工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必要的检测仪器和装置,发现事故隐患成了一大难题,更谈不上采取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加上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更新速度快,施工机械设备的更新数量多,施工企业很难及时、快捷地使用最新技术,一般要等到施工检测设备出现较大的质量问题时才会更换,导致安全检测仪器设备严重不足。

2国外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经验

2.1完善施工安全法律制度为了强化施工安全监管,美国政府下设职业安全与健康局。职业安全与健康局在各州设有10个区域分部,并在各州设办事处,各州都有独立的安全立法和管理条例。美国政府的安全检查一般为抽查,为了能更真实地了解施工企业在平时施工中对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视程度及相关的管理措施,大部分情况这种抽查不事先通知。另外,还有两种情况要进行安全检查:1)承包商的邀请。承包商在对施工安全问题比较清楚的情况下,需要告知政府相关部门,这时可邀请安全官员到施工现场进行检查或监督。2)强制检查。若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安全官员从法院领取传票后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此时安全官员的检查将会十分认真、仔细。此外,美国还有一个庞大的国家安全与健康研究所,专门负责劳动安全与健康的研究。由此可见,美国通过完善相关法律和设立专门的政府部门来加强施工安全的监督管理,通过完善的法律体系来保护工作人员的合法权利,创造了良好的安全健康工作环境,建立了完善的劳动保险制度。

2.2设立施工安全检查机构国外许多国家为了确保工程施工安全,设立了专门的施工安全检查机构,通过专业化的管理机构对施工安全进行监督检查。日本负责安全生产的政府检查机构是国家劳动基准局,它隶属于国家劳动省,由劳动省直接负责管理(属中央检查制);劳动基准局下属的343个劳动基准监督署(隶属于劳动省)代表国家对各行业的安全生产进行基层的监督检查。美国安全生产政府检查机构是联邦劳工安全与健康保护署(OSHA),隶属于美国劳工部;施工安全基层检查机构是OSHA下属的区域办公室,负责区域内安全生产检查工作的策划和执行。瑞典劳动安全健康署是国家安全生产政府检查机构,隶属于劳动部;施工安全基层检查机构是劳动检查局,隶属于劳动安全健康署。

2.3运用先进技术设备改善施工安全管理发达国家根据公路工程施工安全需要,把各种先进技术应用于公路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中。如采用高效率、高技术含量的大型机械设备,减少现场施工人员等。欧、美、日本施工企业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高于中国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操作人员,他们对现场文明施工的重视也普遍比中国强。新技术的应用对安全技术的评判有不同的标准,在技术较发达的国家,施工单位及时对员工进行业务培训,以此作为员工上岗前的必需教育,因此施工事故较少。

2.4加大安全生产经费投入安全生产离不开安全生产经费的投入,大量安全生产经费的投入代表企业对安全生产的重视,能促进施工人员提高安全生产意识,能在经济上满足施工队伍对工程施工安全的需求,从而避免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比较典型的代表有英国BP公司。该公司在珠海PTA项目建设中投入2000万美元,用于购买安全技术装备和个人防护用品,并且确保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硬件和软件及时到位。BP公司不仅自己舍得投入,还要求施工单位必须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由于这种严格要求,在珠海PTA项目施工的某省建安珠海分公司在施工安全方面投入的资金接近工程造价的10%。他们除要求给工人配备合格的全身防护式安全带、钢板护趾鞋、皮手套、安全帽、护目眼镜等高级安全防护品外,还要求所有临时设施的建造均按规范搭建,每间宿舍内必须配备烟雾自动探测报警系统,工地上必须安装各种安全防护设备。因此,施工人员和施工队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视施工安全,没有出现大的安全事故,保证了工程按期、按质完成。

3中国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对策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是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以安全生产为目的,采用标准化、科学化、现代化的管理方式进行的,以保证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按质、按量、按期顺利完工的管理过程。在公路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发现、分析和控制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对企业内部实施安全生产的监督和检查,对各类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和教育,防止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减少、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3.1大力培养和引进安全生产管理高层次人才提高工程项目施工人员的安全素质,大力培养和引进安全生产管理的高层次人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形式要多种多样,要提高培训人员的积极性,增强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过程中要形成规范化的制度,做到严格、严肃、严密、严谨,正确对待培训课程。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内容要合理,要讲求实效,充分展现安全教育培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要重点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岗前安全教育,使其了解、掌握所从事岗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考核。从事特殊工种的施工技术人员,专业培训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对施工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操作规程和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培训,宣传新的安全检测方法和检测设备,增强其安全生产管理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要有计划、长期、规范化地引进和培养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高层次人才,不断改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

3.2健全法律制度,确保安全生产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建立完善的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监督体系,使其适应范围广泛,法令、行政规则到强制性技术标准层次清晰、相互配套,并有清晰、公正的处罚手段。在全国建立统一完善的公路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信誉评审体系,在招投标过程中具体体现,鼓励施工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在全国基础设施建设部门宣传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并将施工安全管理纳入政府部门的绩效评定中,充分调动政府力量,加强对工程施工安全的管理。

3.3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全面推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逐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从公司领导到施工队伍,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对公路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和预防,制定安全技术管理措施,控制和消除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各公路分项工程开工之前通过书面形式向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宣传,施工过程中树立每日班前安全会制度,使施工人员了解、掌握施工过程中潜在的危险源及其防范、应急措施,增强安全意识,完善资料签字手续和存档制度。建立分级、分类、定期、专项、日常的安全检查制度,实行专职安全员每天日常学习和例行检查等。

3.4强化安全生产和安全事故防范筑牢安全意识,大力营造安全第一的浓厚氛围。通过组织施工人员参加安全专题培训、与施工企业安全管理负责人谈心对话、组织施工人员安全培训等多种形式,对典型事故进行剖析,深刻吸取教训,用事故教训推动责任落实、措施完善,防范同类事故发生。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维护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3.5确保安全投入,完善安全奖励与约束机制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不仅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也关系到施工人员的家庭幸福和社会的稳定。安全生产既是施工企业的责任,也是施工人员的责任。《安全生产法》第一、第十七、第十八条规定: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生产经营单位要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和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负责。实践证明,在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上投入越少,事故发生率越高。另外,在施工完成后,对于安全生产措施做得较好的企业或施工队伍应给予一定的奖励。

4结语

安全生产工程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字】企业管理;安全文化;企业安全;

在大家的印象中,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安全设施没有配备齐全,或安全管理不到位;往往只注意到客观原因,而忽略了操作人员的因素。但大量国内外调查资料表明:大多数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原因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所占比例大大超过因安全工作条件不到位而造成的事故发生率。可以说,大多数安全生产事故都是“人祸”。也就是说,“人”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其中“人”的安全理念,是安全事故发生的决定性因素。这些存在于员工思想上、行为上的问题,超出了传统安全管理的范畴。所以必须跳出传统安全管理的模式,放眼到文化大背景中,从“人”的思想管理和行为管理来研究和解决。

1、安全文化定义

1.安全文化发展历程

安全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认识过程[1],从工业革命开始的大规模生产。具有代表性的有:在工业机械推广应用时期,英国的格林伍德(M.Greenwood)和伍慈(H.H.Woods)的“事故频发倾向论”。海因里希(W.H.Heinrich)提出的工业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98%可以归纳为人的不安全行为(88%)和物的不安全状态(10%)的“事故因果连锁论”。然后又诞生过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轨迹交叉论”和“事故遭遇论”。以及后来萌发的“系统安全基本思想”。

随后,“管理失误论”兴起,无论是博德(F.Bird)、亚当斯(Edward Adams),还是伍兹(Woods),其理论共同点在于:管理层承担着预防工业事故的主要责任。认识到加强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对预防工业事故的重要意义。从此,安全文化的建设和作用,开始进入到安全生产管理者的视野,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已成为管理层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主要管理手段。

2.安全文化概念

对安全文化的表述,虽然在语言的表达上有差异,但核心内容基本一致。我国的安全管理理论界,把安全文化普遍归纳为:安全文化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为维护安全而创造的各类物态产品及形成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总和;是人类在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精神、观念、行为与物态的总和;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标准的总和;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

笔者认为:安全文化就是安全理念、安全意识以及在其指导下的各项行为的总称。安全文化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培育员工共同认可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规范,在企业内部营造安全文化氛围,最终实现持续改善企业安全业绩、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目标。

2、安全文化内涵

建立健全企业的优秀安全文化,其内涵包括以下安全理论[2]。

1.事故可预防理论

我国的安全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也就是说,安全工作管理作为所有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而所有的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见可以防控的。在任何的工作场所、工作条件下,员工的行为都是决定伤害事故是否发生的决定因素。因此,抓事故预防就是抓人的管理。通过抓员工的意识、抓员工的参与,杜绝各种各样的不安全行为(包括管理者的违章指挥),就可以实现事故预防,保证安全目标实现。

2.全员负责理论

安全管理并不只是企业管理者的责任。它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企业各个层面。要努力形成企业安全管理的网络结构,达到每个横面都有人管理,每个员工都要对其自身的安全和周围工友的安全负责。每个纵向的决策者、管理者乃至小组长(伙长)对所带领员工的安全都负有直接的责任,大家都能在安全管理的体系网络中找到自身的位置,认识并履行自己的岗位安全责任和义务。

3.零容忍理论

对任何偏离安全制度和规范的行为都不能容忍。无论是企业的决策层,还是作业层;企业的任何一员,都必须坚持安全规范,遵守安全制度。也无论什么样的行为,以及带来的危害后果有多大,只要给企业的安全管理带来风险,都要受到处罚。

4.安全也能产生效益理论

安全管理并不是一项只投入、无产出的工作。从企业发展的长远意义上说,把合理必要资金投入到安全管理上,既保证了企业生产活动的正常顺利开展,减少了因安全事故引起的停产、整顿、赔偿等不必要直接经济损失,又保障了员工生命健康,维护了企业良好声誉。

3、安全文化建设重点

如同任何一种文化的建立和形成,安全文化建设是个漫长的、系统性的过程。是全体员工从认知到认同的过程,是从入脑入心到形成新的行为规范的过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管理者不断地教育和引导。在企业安全文化体系建设中需重点关注以下工作[3]。

1.安全目标建立与分解

建立准确的、符合企业实际的安全目标,有利于统一从决策层到作业层的安全思想和工作方向。在目标的建立过程中,必须对企业的安全工作有全面深入的认识,才能制定出恰当的安全目标,决策层承担着主要工作。在安全目标确定后,需要全员的宣传教育,要让全体的员工了解和接受。

在企业确立总体安全管理目标后,各基层围绕企业安全生产总目标,结合实际,向上级提出承诺,也就是对总体安全管理目标的分解。同样,每个工作岗位上的员工,在上级安全目标的指引下,也需要结合各自工作内容和岗位要求进行目标承诺。安全目标逐级分解后,就保证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使每一名员工都能在企业安全管理这张大的网络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以认识到安全生产不仅是管理者的工作,更是自己工作内容的重要部分。

2.安全目标完成和考核

有了目标和承诺,就必须有考核。考核主要从日常沟通、会议、过程表现等方面进行考核。考核过程中,上级有权针对考核结果对下级做出处理,做到奖罚分明。考核工作方式要避免重年终、轻平时,重结果、轻过程的安排。要强调日常管理措施落实和管理效果评估。只有抓住了生产的过程控制效果考核,才能保证安全目标完成和考核监管作用发挥。

3.安全管理职能界定和划分

在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中,两类部门起到关键性作用。一类是系统管理部门,主要是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一类是基层单位。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调研、收集、统计、分析有关数据,对企业决策层起参谋作用;负责起草管理技术标准和管理过程控制文件,为生产主体单位提供管理技术指南和管理依据;在监督检查层面,主要是指导下级如何做,教会方法,而不是替代做。基层单位则负责具体事务的开展,以及对各类岗位员工的日常管理。这两类部门的管理都十分重要,相互补充,缺一不可。

4.安全培训的及时和全面

员工的安全培训是一项长期、持续的过程。要有计划地根据工作不同阶段、不同特点、不同环境、不同群体等实际需要,准备培训内容,开展针对性培训,做到指导性强、操作性强、预防效果好。在培训前尽可能充分征求员工的意见,真正实现缺什么、补什么,让员工以主动的精神参与培训。

5.检查方式的多样性

目前,有的企业检查方式则更程式化一些,审核人员结合检查表,按部就班地进行检查,灵活性不够;更多地关注现场隐患和违章,充当了基层安全检查员的角色,对各级员工的管理和操作行为关注程度相对较少。这样的检查难以起到真正的效果。在检查中,要真正从心灵深处对员工产生影响。在与人员访谈时,不轻易否定岗位人员的说法,而是探讨哪种工作方法更有效。针对不同现象采取不同解决方式。只有沟通和解决人的问题,才能真正实现主动避免违章、识别并积极整改隐患的目的。

6.整改措施的及时高效

在对待检查发现的问题上,追求刨根问底,力求实现持续改进。安全检查人员和被检方不是就事论事的整改,而是追踪式管理,为什么问题不能及时被发现,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寻找管理方面存在的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针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不能简单的、就事论事的整改,要把它作为一次改进的机会,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提出系统性整改方案,不能只解决表面现象,不触及实质问题。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安全文化的建立对安全生产管理具有决定性的重要作用。但安全文化的培育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这必须要在企业管理决策层和管理层统一思想和认识,再结合企业实际,通过大量的宣传和培训,有计划的分步实施,加上管理者的率先垂范,才能逐步形成优秀的安全文化,以促进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李万帮、肖东生,事故致因理论述评[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5.

安全生产工程论文范文第4篇

安全科技是安全生产“五要素”之一,安全科技是确保生产安全的软件和硬件,是安全生产的基本手段和实用方法,是安全管理与科技进步的综合体现。安全科技是解放生产力、保护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是生产持续发展的动力,是保护从业人员安全地进行生产的根本保障。

一、安全科技是确保生产安全的软件和硬件

安全科技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技术手段,生产的稳定持续运行必须依靠建立在先进的科学理论发现和技术发明基础之上的安全科学技术;先进的安全装置、防护设施,预测报警技术都是保护生产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物质手段和技术支持。因此,安全科技在“五要素”中有着举足轻重轻重的地位,只有广泛地应用安全科技,才能不断地更大范围地将劳动者从繁重的体力、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从风险大、危害大的作业岗位上解放出来。

1、安全科学技术

安全科学技术是以大安全观为基础,以保护人(人类)的身心安全健康为目标,以人(人类)生产、生活、生存活动为研究范围,以生存、繁衍、发展的人(人类)活动安全为研究的对象,以消灾避害的理论和方法为手段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有人提出了以人、物、及人与物为要素的安全体系;有学者认为,它是人、物、环境、信息、能量五要素的安全系统。

2、客观评估作为一级学科的安全科学技术

安全科学技术一级学科的确立,是一次认识上、理论上的飞跃和革命。但必须坦率地承认,学科本身对安全本质的认识深度和视野,研究的对象和运用领域,还受时代和文化背景、经济基础、科技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一劳永逸地完成一门学科的建设是不现实的。由于这一新兴学科诞生不久,安全科学的基础理论、各分支学科的基础理论及其科学技术结构层次都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完善,有的分支学科还有待于开拓和创立。

3、安全科学技术仍需发展和完善

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完善需要安全界一批专家学者去研究和探索,以保护人类的身心安全与健康为宗旨,使与灾害学、环保科学、社会科学相关的学科与安全科学交叉渗透,为建立消灾避难、安康和睦的人类活动环境而奋斗。在安全科学技术取得合法地位的基础上,要主动与减灾、环保领域的有关学科联姻,要与灾害科学、环境科学界的专家学者加强信息交流,携手合作,结成安全减灾的科技同盟军,依靠先进的科技,依靠安全科技文化素质得到提高的大众,去实践、去探索、去创造、去提高,使其变成实用的技术,转化为安全产品,去实现“灾害为零”、“事故为零”的相对理想目标。

4、走进安全科学,了解安全科技 1992年11月1日,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92),将安全科学技术列为一级学科,这是中国安全科学发展史上光辉的一页。安全科学技术学科体系是由5个二级学科、27个三级学科组成的学科群,这一点已得到科学界的公认,并在1993年7月1日正式实行。

从事安全科学学科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人不多,一般都比较重视工程技术层次的研究,即直接能使用的安全技术方法和手段的研究。然而,一个学科,如果说没有自己的理论,没有自己的知识体系,没有弄清学科研究的对象、范畴和自身运动的规律及本质,对学科而言只能说是处于一种萌芽阶段。可见研究安全科学学科建设的理论和学科结构体系是何等重要。是科学就应该表明自己所属的、特定的系统知识,就要说清自己的本质,不是定性的而要定量的,必须用数学和哲学来描述,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来自圆其说。用唯物求真的科学文化和以人为本珍惜生命的善良文化来体现,安全科学真理以社会安全公德是安全文化的最完美的表现形式。

安全科学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极具生命力而与时俱进,与人类生存,繁衍伴生,与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同行的大学科,需要更多的人学习、理解和传播,让安全科技的进步和成果,恩惠与人民,洒满人间。笔者给出安全科学技术与安全文化的关系框架。(见图1)

图1:安全科学与安全文化相互关系图

5、依靠安全科学技术振兴安康事业

为了尽快地遏制当前全国恶性意外伤亡事故的严峻形势,要果断采用先进的安全科学技术,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和国家财产的损失;要千方百计采取各种手段,缩短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事故高发期的时间,唯一而有效的出路,就是依靠先进的安全科学技术,依靠提高劳动者的安全科技文化素质。只有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与时俱进的采用先进的安全科学技术,勇于改革、勇于创新,舍得安全科技投入,实行后工业化的安全生产,真正走上科技兴安的道路,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状况才能真正得以改善,才可能走向工业强国之列。

二、依靠安全科技应注意的问题

笔者认为,要实现科技兴安,必须要来一次安全科学技术革命,必须树立大安全观和安全科技文化观,要学习“核安全”、“航空安全’、“航天安全”的科学精神和安全文化。从安全的理念、方法、手段方面要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在安全生产的决策和措施方面有所作为,有所创新,至少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应用和发展安全科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珍惜生命”的原则

人类的生产活动都是为了自身生存、繁衍和社会的文明、进步,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是为了生活得更富裕、更安康、更长寿。“以人为本,珍惜生命”的人文精神和社会公德,真正体现了对人权的尊重。这也是依靠安全科学技术,推进安全文化,做好安全生产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发展安全科技事业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2、应用安全科技,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安全第一”,“安全为天”,“安全优先”,“预防为主”,“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是处理安全科学技术工作的根本方针,也是处理安全工作与其他工作的试金石,依靠安全科学技术是实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础和手段。

3、依靠安全科学技术保护人民的身心安康 我国宪法明文规定,要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这是政府、生产经营单位的责任和义务。只有依靠安全工程、卫生工程,安全管理工程,劳动者才能从危险大、危险重、风险高的环境或岗位上,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及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安全、健康、高效、舒适的劳动。

4、坚持“三同时”,从源头抓起实现本质安全化

在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坚持“三同时”,坚持科学的审核、评价、验收制度,按照系统安全工程的原理,做好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安全专项评价及职业危害评价;作业环境监测,要从设计源头抓起,严把施工建设的安全和职业卫生技术标准,保证工程的安全及职业卫生质量,建立符合国家安全卫生作业环境要求的工程,这是依靠安全科技手段,实现工程本质安全化的重要手段。

5、应用安全管理工程原理,建立现代化安全管理体系

生产经营单位要从抓产量,转移到抓质量管理,抓制定更高的企业安全卫生标准的轨道上来,不能只在产品数量上低层次循环,要采纳先进的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推动国家标准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提升安全科学管理水平,要应用现代管理原理,实现标准化作业,标准化班组,标准化管理,提升企业的安全信誉和安全形象。

6、理顺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建立完善的安全科研机构

目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呈分散多头状态,从安全科学的观点来看,是不合理的,是不协调而低效的,特别是职业安全与职业卫生分离,不利于在生产过程中对劳动者安全与健康的保护。因此,造成了安全科学研究机构力量分散,布局不合理,资金缺少,人员流失,资源浪费。虽然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成立提高了监管权威性,但从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科学的角度看,仍需从全局,全民重新审视国家的安全管理机制,整合改组当前分散、低效、低能的科研队伍,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安全生产的新机制,新体系。

7、加强安全科技及安全产业的硬件研发,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安全科学技术是安全生产的重要支撑和有效手段,是推动安全生产的动力,是解放生产力,保护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每年国家的安全科研经费多半都投入于安全科学的软件课题方面,鉴定成果应用不多,而对安全科技的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装置、防护技术、监测仪器仪表、防护用品器具、消防设施等硬件的研发,却舍不得投入,因为成果少,效果差。需要在科研政策上采取适度倾斜,要支持安全生产急需的硬件的研发,发挥科技兴安的重要作用。

8、加大安全科技研发投入,建立法定的监督机制

根据国家安监总局给出的有关统计数据,仅国有煤矿安全欠账就达500多亿,可想而知,非公煤矿和非煤矿山企业的安全欠账该是啥样。计划经济时期的安全欠账不能靠市场经济时期的生产经营者来还,但也不能破罐破摔,以经费短缺为挡箭牌,关键要建立新的安全科技研发和管理的新机制,要适应当前经济基础,采取科学而合理的安全投入,建立起安全研发投入新机制,从实际出发,不断地启动和投入,认真监督和审计,不能等待,要靠自立自强,自己救自己。

9、重视安全科技人才培养,关注安全工程高等教育

在机构撤并或职能转变中,原属各部委管理的高等院校安全工程专业面临无家可归的局面。师资队伍涣散,学生分配困难,出现安全工程教育及专业人才培养滑坡状态,随着教育改革院系调整,出现了一些安全科学技术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及与安全相关的院系,特别是在安全生产法实施以后,安全工程院校的招生工作,安全科学技术工程院校的教学工作又有了好转。但安全科技人才培养的问题必须引起国家有关部门重视,因为真正需要安全专业人才的生产第一线人才奇缺。李毅中局长在一次讲话中强调,矿山招不到大学生将会是灭顶之灾。矿山安全急需安全科学技术,更需要懂专业,懂安全的高级人才。采矿专业招生难,毕业后改行多,到矿山工作的专业人才流失多,矿山缺乏安全科技知识和工程技术的传播者和应用者。

10、宣传安全科学技术、了解安全科学,不断完善学科建设

在安全科技界,教育界,产业界及政府主管安全的部门,要大力传播安全科学理论及学科建设知识,让更多安全人员、科技工作者、管理者了解安全科学,走进安全科学,运用安全科学,保护人民的身心安全与健康,用安全科学技术的理论和工程技术,为安全生产服务,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尽管安全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一级学科,但只是一个雏形,仍需要不断充实,健全和完善,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才能成为第一生产力,才能真正解放生产力,保护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建议国家安监总局加强对全国安全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领导,让安全工程专业教育纳入教委的序列,在教材编写和课程设置上能发挥权威性,指导性,引导安全工程专业教育健康发展,同时建议国家安监总局及全国安全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向全国学位委员会申请安全科学及安全工程两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以培养更多、更适合的安全科学技术研发高级人才。

11、大力弘扬和倡导安全文化,提高全民安全科学技术文化素质

安全文化是安全科技发展的基础,文化是科学的母体,科学技术是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通过弘扬和倡导安全文化,普及安全科技文化知识,建立科学的安全价值观,规范人的安全行为,学会自护、互救、应急逃生的技能,逐步从“要我安全”提升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要让安全知识、安全科技、安全文化成为人民大众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人人具有减灾防灾,保护身心安康的本领,让安全科技成果的恩惠普及全社会,让人民真正享受到安全科技的殷实,能身心安全、健康、富裕、舒适、长寿的享受小康。

12、快速传递安全科技文化信息,积极推广国内外安全科技成果

建立起全国安全科技信息互联网,快速沟通安全科技文化信息,使之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同时通过互联网推广国内外安全科技成果,推进安全科技研发和创新,真正使安全科技为企业安全生产服务,为安全教育服务,为公共安全卫生及安全社区服务,推动全国安全科技文化事业发展。

三、安全科技文化是遏制事故的速效良方

要扭转我国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要主动积极缩短初级阶段伤亡事故高发期的时间,除建立科学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和机制,加强法制建设和现场管理外,见效最快的良方就是:

1、依靠科技进步,依靠安全科学技术;依靠安全科技的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安全生产工程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场管理

 

为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确保施工安全目标的实现,建筑企业应针对施工全过程中各种特定工程项目的不安全因素和施工安全保证要求,相应采取消除隐患以及警示、限控、保险、保护、排险和救助等安全技术与防护基本措施,同时它也是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重要内容。

1.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教育培训体系

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做好安全检查工作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依法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负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费用的有效使用。施工单位应当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免费论文。免费论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对安全生产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发现安全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向项目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报告;对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的,应当立即制止。

2. 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工作,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合理组织施工安全作业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建筑工程前期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指导全局、统筹规划建筑工程施工活动全过程的组织、技术、经济文件,是施工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保证各项建设项目顺利地连续施工并从而多、快、好、省的完成施工安全生产任务的前提。

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对于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土方开挖工程、模板工程、起重吊装工程、脚手架工程、拆除、爆破工程及其他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

合理组织施工作业,做好施工平面布置。施工现场要合理组织施工作业面,避免出现相互干扰;合理组织作业人员,合理编制作业面的工种、技术等级;合理安排作业流水线,避免危险交叉作业等。做到既安全文明,又合理使用平面和空间。

3. 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建设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负责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应当对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作出详细说明,并由双方签字确认。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入口处、施工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出入通道口、楼梯口、电梯井口、孔洞口、桥梁口、隧道口、基坑边沿、爆破物及有害危险气体和液体存放处等危险部位,设置明显的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警示标志。同时,施工单位应当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和周围环境及季节、气候的变化,在施工现场采取相应的安全施工措施。施工现场暂时停止施工的,施工单位应当做好现场防护。

4. 对机械设备做好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检修,

确保设备性能符合安全标准要求预防性试验就是对现场使用的设备、工具、材料、用品等,在使用前或使用中定期进行机械强度或绝缘性能等特征的试验,避免 带病 运行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如混凝土强度试验、电气设备与用具的绝缘试验、钢筋的拉断试验等施工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由于长期磨损或意外损伤,可造成设备事故,甚至使周围职工受到人身伤害。要对机械设备做好经常性的保养和有计划地检修,使其保持在安全运行使用状态,从而确保使用操纵人员的人身安全。施工单位采购、租赁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应当具有生产(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并在进入施工现场前进行查验。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必须由专人管理,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建立相应的资料档案,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报废。

5. 施工现场临时搭建的建筑物应当符合安全使用要求

对因建设工程施工可能造成损害的毗邻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等,应当采取专项防护措施施工单位应当将施工现场的办公、生活区与作业区分开设置,并保持安全距离;办公、生活区的选址应当符合安全性要求。职工的膳食、饮水、休息场所等应当符合卫生标准;施工单位不得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施工现场使用的装配式活动房屋应当具有产品合格证。免费论文。

施工单位应遵守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施工现场采取措施,防止或减少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噪声、振动和施工照明对人和环境的危害和污染。在市区内的建设工程,施工单位应对施工现场实行封闭围挡。

6. 及时发放和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作业人员应当遵守安全施工的强制性标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等施工单位应当向作业人员提供安全防护用具和安全防护服装,并书面告知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违章操作的危害。施工单位应当对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其教育培训情况记入个人工作档案。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人员进入新的岗位或者新的施工现场前,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未经教育培训或者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在施工中发生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作业人员有权立即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后撤离危险区域。施工单位在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当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7. 结论

实践证明,安全须得文明,文明导致安全。安全与文明密不可分,共处于一体,组成了安全文明的共同体;创建安全文明工地与推行安全文明施工技术也密不可分,组成了安全文明施工的共同体。现在许多施工企业都已认识到,必须把创建文明工地,推行文明施工和文明作业作为确保施工生产安全,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必保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总之, 安全管理是事关国家和人民生命和物质财产安全的大事, 每个单位、每个从业人员对此都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不单是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建设单位、其他相关单位和我们施工安全监督部门都须予以高度重视。从施工安全监督的角度讲, 政府的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已从以往的现场监督为主转向行为监督为主。我们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尽职尽责, 群防群治, 施工生产事故一定会得到有效预防, 我们制定的事故为零的目标也一定会实现。

【参考文献】

[1] 蒋力,徐致远. 浅谈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J]安防科技, 2004,(12)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关于协助完成勘察设计企业改革与发展情况调查的通知[J]化工设计, 2004,(04) .

[3] 邓智文. 企业安全文化与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实践 以广东奥林匹克体育场总承包施工为例[J]建筑, 2003,(11) .

[4] 边尔伦. 建筑工地环境色彩与安全[J]建筑, 2005,(02) .

[5] 山东省建筑安全生产管理规定[J]建筑安全, 200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