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消费论文(精选5篇)

  • 从众消费论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随着消费与传媒的结合,传媒成为消费最适合最忠实的载体。波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对大众传媒的本质进行了揭露,论述了大众传媒在消费社会中的真正面目。“铁路带来的‘信息’,并非它运送的煤炭或旅客,而是一种世界观,一种新的结合状态等等。电视带来的…

从众消费论文(精选5篇)

从众消费论文范文第1篇

从消费视角揭示大众传媒的本质

在消费社会中,怎样实现消费的意识形态传播?物的符号价值是如何对受众产生消费认同感的?消费文化是如何实现其不断变幻的趋向和审美情趣的?这主要归功于后现代社会中最大的权利运作工具――大众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介形成了世界的宏大景观,给我们带来诸多全新的体验和感受,进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随着消费与传媒的结合,传媒成为消费最适合最忠实的载体。波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对大众传媒的本质进行了揭露,论述了大众传媒在消费社会中的真正面目。“铁路带来的‘信息’,并非它运送的煤炭或旅客,而是一种世界观,一种新的结合状态等等。电视带来的‘信息’,并非它传送的画面,而是它造成的新的关系和感知模式,家庭和集团传统结构的改变。谈得更远一些,在电视和当代大众传媒的情形中,被接受、吸收、‘消费’的,与其说是某个场景,不如说是所有场景的潜在性”。

消费社会泛娱乐化现象的理解

在相当的意义下,大众传媒就是消费社会与消费主义的推行者、建构者与同谋者。进入所谓消费社会以后,大众传媒中的娱乐化现象在报道总量中日益递增,“杨丽娟事件”具有明显的泛娱乐化倾向,这是在当前我国社会的消费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一种传媒制作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受众的主体性地位,不利于我国传媒公共领域的形成,是一种值得反思和加以抵制的不良倾向。

在这样的消费社会里,让・波德里亚认为,我们的消费活动更多的是在符号层次上而不是物质层面上,也就是说,不仅要消费物质本身,更重要的还要消费物品的意义。这种符号消费构建了消费文化,消费文化所创造的影像以及直接的、独特的方式产生广泛的身体刺激与审美的消费场所,在大众中尽显其能事。可以说,泛娱乐化现象的出现决不是偶然的,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思想背景。

广告与传媒在消费社会中共进退

广告文化是消费文化的分支,它与媒介互为载体,借助媒介的传播效力而壮大起来。随着消费社会的成型,人们去购买和消费物品时,人的个性和物品的个性就存在着互动的关系问题,而在个人与物品的沟通中广告发挥了最大功用,广告在其中扮演着核心的角色。同时,广告也刺激着消费社会向深层次推进,可望把消费者充分调动起来,对于一切需求实行一种心理上的垄断,从而使消费方面的一致与生产方面的完全控制达到完美的统一。

广告在不断重复着物的语调和信息,试图将受众载入平等自由的消费时空中。在广告的耳濡目染下,促成了受众形成一种消费心理价值判断。

传媒扩充了消费的范围

在波德里亚看来,大众媒介是一种“冷诱惑”的工具。媒介促成了消费的全面和深化,使消费的范围无处不在。在消费社会,一切都可以成为商品,学术也是如此。学术与电视传媒结合成为某个阶层的身份、趣味的符号象征。媒体也制造流行、品位、时尚,人们也渐渐习惯根据媒体的推介去选择怎样消费,无论是为满足口腹之欲的消费还是文化消费。文化和其他物品一样,都屈从于符号的同一竞争需求,而且就是根据这一需求被生产出来。《百家讲坛》受到观众的喜欢并引起学术界与传媒的关注,在于她独特的传播策略――把学术娱乐化与平民化。

批判地看待《消费社会》中的大众传媒文化

从众消费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消费主义 新闻消费主义 媒介角色

消费主义最早出现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让·鲍德里亚在其著作《消费社会》中提出了“消费社会”的概念,“消费而不是生产主导了资本主义社会整个体系运转,资本主义就是一个消费社会,而不是一个生产社会。吃饭、穿衣等基本问题解决以后,人们追求的是要吃什么、穿什么,精神上如何得到愉悦。”①他指出当代资本主义消费控制的秘密,是消费的逻辑被定义为符号操纵,这种新型的消费逻辑也正是当今的消费社会中最重要的意识形态,即消费意识形态。

在鲍德里亚看来,消费主义是一种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人们追求的不是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媒介作为社会文化、精神的传播载体与渠道,自然也是消费主义的追随者,同时,由于媒介自身具有的“产业属性”,又促使媒介通过不同的议程设置来引导受众消费什么和怎样消费。消费主义思潮在传媒活动领域的反映与被反映又被内化成为新闻消费主义。

一、新闻消费主义

改革开放后,西方的消费主义开始在中国蔓延。加入市场经济竞争洪流中的传播媒介也开始寻求新的定位,从传统倡导的传者为中心向受众为中心转变。同时,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生存下去,传媒遵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法则,不得不迎合消费主义思潮,追逐市场占有率。此外,人们物质水平逐渐提高,单纯的物质消费已经不能满足受众的欲求,媒介技术的不断更新也使传播媒介面对更多的生存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消费主义在我国愈演愈烈。

对新闻消费主义的界定,兰州大学杨魁教授认为:“在传媒不断营造更为广泛的消费文化、不断将受众引入欲望膨胀的不归路的同时,传媒从传统倡导的驯化角色向极力迎合受众消费欲望的态度转变也逐渐明晰起来,开始以向受众提供具有消费特质的文化信息或是以宣扬充满诱惑性的生活方式,以满足受众的消费欲求。这种媒介态度及媒介产品生产方式的盛行,其实质是媒介奉行受众至上、一切以满足受众欲望为目的的新闻理念。”②

杨魁教授对新闻消费主义的表述使我们能够较清晰的认识新闻消费主义的轮廓,一方面新闻传媒通过最大限度地占有新闻资源,实现对其目标受众最大限度的占有;另一方面通过新闻报道对物质的强调或者对消费文化的重视,营造“消费社会”的氛围,从而创造或激发公众物质消费及精神消费的需求。

二、消费主义时代我国新闻媒介的表现

1、传统媒体

传统的大众传播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强大的人力物力资源,丰富的经验以及自身独有的特点,使得传统媒体在消费主义时代对消费信息的表现形式及方法有很大的相似性,这些相似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市场化操作,追求经济利益。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我国的经济、文化都发生巨大的转变,在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下,消费主义观念逐渐风靡。传媒也开始进行体制改革与运营方式的转变,以适应市场经济。商业利润成为传媒追逐的目标,一些报纸为了争取更多的广告客户,维持稳定的报纸订单,不惜降低报纸的品味与质量,将报纸发展成为广告大于信息的“广告书”;广播电视也采用频道独占的方式,为医疗器械、药品及各类商品提供展销的平台。

其次,内容重点转移,视受众为上帝。一方面,传媒把自身当作消费品推向市场,把受众作为消费者。为了使受众自愿消费媒介商品,传媒报道内容的重点开始向注重社会的消费行为方面转移。为了追求收视率与发行量,内容转移后的报道不可避免的表现出娱乐化、故事化、庸俗化的趋势。另一方面,受众作为日常生活领域中的消费者,传媒则从受众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受众的关注视角作为自己的关注点,注重挖掘信息内容的符号意义,营造出“消费社会”的氛围,不断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

第三,形式变化多样,体现消费特征。形式变化多样,主要表现在自我形象的塑造与节目内容的包装上。传媒作为消费社会的信息推销者,深知在市场竞争中自我形象的重要性,因此会塑造成某种形象来吸引受众的消费。例如,都市类报纸的宗旨一般是贴近民生、了解民意、体现民情;综艺频道的标识也结合流行元素,体现大众文化。传媒对节目内容的包装是新闻消费主义最直接的体现,电视购物、广告新闻化等等,都是传媒为了增强传播内容的“可售性”而营造的卖点,最终目的无非是吸引受众进行消费。

2、新媒体

网络、手机、移动电视等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挑战,也加快了新闻消费主义的发展。由于新媒体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出极大的开放性与参与性,因此在消费时代更受到传播者与消费者的青睐。以网络媒体为例,对于传播者来说它提供了更加方便的展示平台与销售渠道,传播者可以通过网络构建的虚拟环境信息产品,刺激消费者进行消费。消费者对传播者提供的信息产品的认可度与满意度可以及时地通过网络媒体进行反馈,促使传播者对信息产品进行及时的改进。同时,作为消费者的受众也可以积极地参与到网络信息共享中来,通过参与与反馈,使传播者更加了解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从而进行信息产品的更新。

三、对消费主义时代新闻媒介表现的反思

新闻媒介作为社会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消费主义时代仍然发挥着它监测环境、引导舆论、传播信息、服务社会、提供娱乐等社会功能。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与经济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为了在市场竞争中争夺生存空间,主张通过最大限度地占有新闻资源,实现对其目标受众最大限度的占有,从而实现商业利益最大化,这种“唯市场”、“唯受众”的价值取向也造成了许多消极影响。对于媒体自身来讲,过多的关注了它的“商业性”而忽视了“事业性”,负面新闻、庸俗文化、虚假信息等内容将趁虚而入,新闻信息过分的娱乐化与故事化,造成了新闻媒介公信力的降低。对于受众来讲,由于媒介对消费引导的偏差和失误,不利于合理消费习惯的养成,媒介对消费主义的过分渲染,也使受众的理性价值观受到冲击。同时,我国新闻媒体在文化传承上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过度的媒介消费主义观念也会对其他文化形态的价值取向产生误导,造成不利的后果。因此,不少人担忧“这种多元化的众声喧哗实际上在解构着国家意识形态的权威性,颠税着新闻本身的品格,逃避了新闻应有的责任和良心”③。

四、消费主义时代媒介的角色期待

1、合理消费的把关人

消费时代的到来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社会的进步,我们没有必要去抵制它,而应该思考如何利用媒介有效引导受众合理消费。消费主义的价值观念是崇尚和追求过度的占有和消费,并以此作为人生的价值取向,它将消费喻为人们达到幸福的手段。“过度消费”有两种具体表现:一种是自身能力还没达到,却要勉为其难地超前消费;另一种是已经具备了消费能力,但不断追求奢侈型消费,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浪费。④在市场经济,媒介应该坚守自己的行业准则,本着正当竞争、合理竞争的态度,自觉摒弃对过度消费观念的引导,营造健康、合理的消费氛围,提高公众的消费品位。要当好“把关人”,重点在于把公共利益放在首位,不片面的追求收视率和发行量,而是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发展。

2、社会责任的捍卫者

新闻媒介作为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作为民众声音的传达渠道,它的社会责任表现在政治和道德两个方面。媒介应该服务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通过关注和反映社会普通民众的要求和愿望,来体现自身存在的价值。

3、社会舆论的引导者

媒介担负着正确引导舆论的社会功能,媒介所反映、倡导的价值观与消费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众。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不仅有利于保护受众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媒介自身权威性与公信力的巩固与提高。一方面,媒介要营造公开、透明的信息环境,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受众通过民主的方式参与到信息的互动中来,监督,遏制不良、虚假消费信息的传播;另一方面,受众也应该发挥主动性,将自身的消费需求通过合法的渠道反映到媒介,使媒介及时了解受众所想、所需,生产出适合受众的消费信息,避免资源的浪费。

4、优秀文化的传承人

媒介是信息传播的载体,尤其作为精神产品生产者——新闻媒介,既属于信息产业,又从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它具有传播人类优秀文化,引导教育受众的社会功能。改革开放后,流行于西方社会的大众文化逐渐被我国社会所接受。所谓大众文化,指的是“在工业社会中产生,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通过现代传播媒介传播,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集中满足人们的感性娱乐的文化”,⑤由于大众文化具有商品性、通俗性、娱乐性、流行性等特征,迎合了改革开放后我国民众摆脱压抑状态的需求,受到了大众的欢迎。此外,大众文化也是一种传媒文化,没有大众传媒,也就没有大众文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媒介更应该注重文化传承与教育功能,而不应该消解大众文化的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①毛德胜,《从消费社会理论看我国的新闻传媒消费主义倾向》,《现代商业》,2008(20):262

②沈国萍,《我国新闻媒体消费主义现象批判研究》,新疆大学硕士论文,2010:4

③李蓉,《论大众传媒中的新闻消费主义倾向》,《兰州大学学报》,2006(5):104

④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10

⑤邹广文,《当代大众文化与中国大众文化》,《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6)

从众消费论文范文第3篇

内容提要:大众媒介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到一个媒介化时代。在媒介化社会中,大众媒介与消费主义的结合正越来越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对于这一现象,主要存在着三种认识范式,即结构功能范式、利用剥削范式与共谋共生范式。大众媒介的商品属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它与消费主义的共谋。这种共谋不仅体现在媒介赤裸裸的广告推销上,而且还通过一些更为隐蔽的方式来进行,神话与涵化就是大众媒介通向消费主义的两种主要路径。 关键词:媒介化; 消费主义; 范式; 神话; 涵化 我们生活在一个媒介化的时代,一方面,大众媒介飞速发展,无论是社会组织还是公众,从信息交流到文化沟通,都对大众媒介产生了高度依赖;另一方面,大众媒介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日益渗透到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我们也生活在一个消费社会,商场里货物琳琅满目,人们通过消费活动来证实自己的价值。大众媒介通过源源不断的图像与信息,向大众展示一个流光溢彩的消费世界。大众媒介与消费主义这两个时代的宠儿,联手制造了以快节奏、无深度、片断性为特征的现代社会。在本文中,我们将分析它们之间的共谋现象,包括媒介化社会是如何兴起的,如何看待媒介与消费主义的关系,以及媒介又是如何通向消费主义的。 一、媒介化社会的到来 大众传播时代起始于19世纪30年代以后,以大众报刊的出现为标志,其后不久,电子媒介迅速发展起来。接触大众传播媒介,遂成了现代人的重要生活内容。不过,虽然社会的媒介化一直都在进行之中,然而其突破性进展却是在电视普及之后。电视使得人们对媒介的依赖性大为增强。现今由于互联网的出现,让更多的人沉溺于网络,分不清现实世界与虚拟空间。而手机的普及,使得人们只要定制了新闻短信服务,就能够对新闻真正做到即时知晓。 媒介之所以能够改变世界,是因为它能够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知途径和体验方式,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与以往相比,今日的大众媒介已不可同日而语。它具有以下几个新的特点:一是互动性增强。传统的大众传播是一个信息单向流动的过程,虽然也有来信、来访等反馈渠道,但这种反馈是迟延的,而现在人们有了“互动电视”,尤其是有了电子论坛和电子邮件,媒介与受众的互动更加快捷和深入,由此媒介对受众的影响也就更加深入。二是资源的丰富性与便利性大为增强。以往人们对媒介的选择并不多,能够收看到的电视频道和可供阅读报纸都只能以个位数计算,人们常常不能从它们那里获取充足的信息,因此也就不会对它们产生很强的依赖。但现在,电视频道有几十个之多,报纸和杂志无计其数,网络也四通八达,人们真正做到了不出门就可知天下事,不出门也可做天下事。由于这种便利性,媒介自然会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助手。三是信息传播逐渐全球化。人们现在可以接触到世界范围内的各种信息。大众媒介在目前盛行的全球化热潮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众媒介的这三个特点,昭示了媒介化社会的到来。 在媒介化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自从大众媒介发展以来,今天,我们每个人可以说是同时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中,一个是我们实实在在地所生活的那个空间或社区,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真实生活世界;另一个是无限扩张的媒介化的社区,它可以被称为虚拟媒介世界。[1] 这样,人们既从真实生活世界中获得认知,也从媒介上获得认知,并通过媒介与另外一些遥远的人建立联系与交往。这在网络上表现得尤为典型。网络社区存在于无形的信息空间中,它和真实生活世界一样存在着声援游行活动、联谊活动、交易行为等。真实生活世界与虚拟媒介世界彼此相互影响。人们会依据从媒介上获得的信息指导现实生活,比如天气预报与商品介绍;也会以移植真实生活世界中的一些方法来处理虚拟媒介世界中的事务,比如网络竞拍。更进一步的是,现代社会变得越来越庞大和复杂,人们由于实际活动范围和精力的有限,他们从真实生活世界获得的信息可能远远比不上从虚拟媒介世界获得的信息那样丰富和全面。因此,虚拟媒介世界对人们的影响,在某些方面甚至有了超越真实生活世界的趋势。李普曼曾经指出,现代信息环境,越来越有了演化为现实环境的趋势。信息环境则主要由大众媒介构造。这样,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媒介化了的人。 虽然,媒介及其传播系统本身是中性的,与意义无关,但媒介内容及其消费的方式却涉及意义与价值问题。中国自从大众传播媒介飞速发展以来,人们的思想就一直在经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冲击,各种思潮不断涌现。在这些思潮中,消费主义显示出越来越强大影响力。消费主义的兴起首先是因为全球化导致的“西风东渐”,大众传播媒介在其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其次,是因为它暗合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某些需求,自从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消费开始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消费主义的前提是物质的极大丰盛,媒介化的前提是科技的高度进步,它们都共存于生产力已具有较高水平的后工业社会中。而消费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的盛行离不开大众媒介的推波助澜,媒介化社会正好为消费主义的盛行提供了一块沃土。 二、认识媒介与消费主义关系的三种范式 消费主义指的是“一种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它煽动人们的消费激情,刺激人们的购买欲望,消费主义不在于仅仅满足‘需要’(need),而在于不断追求难于彻底满足的‘欲望’(desire)。换句话说,人们所消费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消费主义’代表了一种意义的空虚状态以及不断膨胀的欲望和消费激情。”[2]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看到,广告充斥着电视、广播、报纸,它不停地教育着人们消费什么,怎么消费,而各种媒介节目中,如综艺节目、偶像剧等也宣扬着消费的快感。仿佛媒介是宣扬消费主义的天然工具,而且也有一些媒体依靠消费类或具有消费主义色彩的节目逐渐做大做强。那么,对于它们的关系,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呢?笔者以为,在探讨媒介与消费主义关系方面,主要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视野。 首先,我们可以从结构功能范式来进行探讨。大众媒介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对社会的正常运转承担着某种功能。社会学家帕森斯曾说过,“系统是相对地有结构的;……为了系统的生存,某些功能需要必须被满足。”[3] 而著名的美国传播学家拉斯韦尔则在他的专著中提出,大众传播具有三大功能,即监视环境、联系社会和传递遗产。在大众传播理论中,从功能视野出发的理论有多种,其中使用与满足理论最具有代表性。该理论将受众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媒介在受众的使用与满足过程中成了满足受众功能需求的工具。由此进一步推演,那么大众媒介的消费主义色彩也可以被看作为了满足社会需求而履行的一种功能。从全球来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物质的极大丰盛。在这种背景下,消费确实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鼓励,人们的消费欲望不断高涨,对于各种消费信息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媒介为了满足受众的这种需求,势必要增加许多消费类的信息。因而媒介不自觉地带上了消费主义的色彩。另外,现代生活的节奏非常快,压力也很大,人们在为工作、为生活烦心之余,往往希望媒介能够提供消遣和娱乐,能够帮助他们“逃避”日常生活的压力和负担,从而获得一种情绪上的解放。这样,许多媒介都表现出消费文化的“无深度、片断性、重复性”的特征。人们听到与看到的是欢歌笑语、华衣美服,那些远离现实生活的电视剧和时尚文章,让观众远离了生活的烦恼,享受着媒介带来的快感。这样,媒介与消费主义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它释放了人们的物质欲望,满足了人们的世俗需求,同时也是社会环境相对安定、物质生活相对富足的表现,有其合理性的一面。 与结构功能范式对消费主义充满理解与包容不同,利用剥削范式对媒介与消费主义的结合持强烈的批判态度。在市场经济中,媒介也是一个经济实体,追逐利润是其本性。我们知道,近来有一些电视频道正是依靠消费类或带有消费主义色彩的节目而名声鹊起,而一些旨在指导人们消费的时尚杂志也是风光无限。或许人们可以这么认为,媒介之所以选择消费主义路径,正是因为这符合它们的利益。消费主义使媒介从原先的严肃的、教育的面孔转变为亲切的、快乐的形象,强化了媒介与受众的亲和力,使媒介由昔日高不可及的圣坛走向大众化、生活化、世俗化,真正与受众融为一体。通过消费主义,媒介得以笼络住更多的受众,而这也意味着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传播政治经济学曾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在消费社会中,传播日益走向商品化,这不仅包括内容的商品化,还包括受众的商品化。著名学者斯密塞认为,“大众媒介的构成过程,就是媒介公司生产受众,然后将他们移交给广告商的过程。媒介的节目编排是用来吸引受众的;这与以前小酒店为了吸引顾客饮酒而提供的‘免费午餐’没有太大的差别。”[4] 在这种商品化的传播过程中,受众成了出售给广告商的商品,媒介则依靠出售受众来赚取利润。而消费主义天然地可以让生产链的各种要素成为商品,媒介自然要利用消费主义以达到其牟利的目的。但是,当媒介出于商业化的意图运作时,它的另一功能,即建构健康的大众文化以正确引导受众,必然会受到损害。受众在不自觉地消费媒介的同时,其精神家园也会随之荒芜。

以上两种范式截断对立,一种强调媒介与消费的正面作用,另一种则对其持严厉的批判态度。然而,世上的事情往往并非那么绝对,那么非黑即白,媒介与消费主义的关系也远不是上述两种范式所描述的那么简单。事实上,许多事物都是相互作用的,媒介与消费主义之间也存在着这样的关系。因此,我们在此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考媒介与消费主义关系的范式,并将它称为共谋共生范式。笔者以为,媒介与消费主义思潮共存于现代社会中,媒介为消费主义的盛行推波助澜,消费主义让媒介迅猛扩张,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处于一种共谋共生的状态。消费主义堪称目前社会中的宰制意识之一,它掩盖了政治、宗教、种族等差别,让人们处于一种虚幻的平等地位上。在这种虚幻情景中,消费成了划分阶层的最重要依据。这种思潮逐渐占据了社会的主流地位,迫使媒介不得不迎合它以取得受众的青睐,而媒介一旦迎合它,很快就可以发现,消费主义使它广受欢迎。而反过来,媒介的迎合又使得消费主义更加深入人们内心,消费主义的地位更加稳固,这种相辅相成、共谋共生的关系使得媒介和消费主义都能从中获利。如果说利用剥削范式主要是一种批判理论,那么共谋共生范式在保留其批判精神的同时,尤为重视剖析媒介与消费主义具体走向共谋共生的路径,其分析性要远多于批判性。 三、神话与涵化:媒介与消费主义的共谋 中国的大众媒介与消费主义呈现出这种共谋共生的状态,是与大众媒介的两重属性分不开的。“作为精神产品的生产者,新闻媒介既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又属于信息产业。”[5] 大众媒介具有信息产业属性即说明它的产品具有商品属性。长期以来,我国对媒介的商品属性没有定论,然而在改革开放以后,激烈的媒介竞争使这个问题提上了讨论日程。 最初的竞争是在报业开始的,因此,关于报纸商品属性的讨论出现得最早。“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报纸是一种商品的说法是完全成立的。首先,报纸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报纸的使用价值在于它能够提供给人们以知识和信息,帮助他们消费对外界的不确定性,使他们获得精神上的滋养。从价值角度来看,报纸报道的新闻事实本身并不是商品,但在报道过程中记者已经把新闻事实加工成新闻作品,再经过编辑的排版印刷,这样最后出现的报纸已经包含了许多人的劳动,并进入消费市场进行流通,这时新闻产品已经转化成商品。”[6] 媒介的双重属性体现在我国新闻事业中即为“事业性质,企业管理”。它的事业性质决定了它不能像一般企业那样可以自由出入市场,可以自定方针,而必须服从党和政府的领导;而它在管理上采取企业方法,又说明大众媒介是独立法人,在经济上必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纳税。实行企业管理,决定了大众媒介必须关注利润问题。也正是因为正视了大众媒介的商品属性,让它在竞争中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九十年代以后,中国的大众媒介才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 在今天,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消费主义由于各种因素迎合了人们的心理需要而逐渐兴起。此外,媒介所处的环境也在随之变化。企业追逐利润的本性使得媒介想方设法主动去适应环境。因此,媒介转而与消费主义共谋也就不奇怪了。消费主义由于得到了大众媒介这个绝佳的载体,自然加速了它的发扬光大。 大众媒介与消费主义的共谋,体现在大众媒介由于宣扬消费主义而获得更多的受众,而消费主义由于大众媒介的宣扬更加深入人心。但其对消费主义的宣扬,并不是简单露骨的,而是隐含在其文本之中,然后通过受众的阅听来影响受众,对受众进行消费主义的“洗脑”。媒介文本对消费主义的宣扬最主要体现在神话与涵化这两种路径上。 神话的概念由法国著名学者罗兰·巴特提出。他从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出发,把符号学引入了消费文化的研究。索绪尔认为,符号可以分为“能指”和“所指”两个方面。能指是由物质、行为或表象载体所充当的对符号意义的指称或指向。所指则是符号的“意义”,是通过符号载体来提示、显示和表达的。神话的概念正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我们以红玫瑰为例来对这些概念进行解释。作为音形符号的红玫瑰可以被视为一个能指,其所代表的概念——一种红花绿叶的植物——可以被视为所指,这二者处于本义层次上。这一层次的能指与所指所共同构成的红玫瑰符号又可以被视为一个新的能指,它可以用来表示爱情,这就是第二个层次上的所指,它处于转义层次上。事实上,人们在生活中看见红玫瑰就会立即想到爱情,这也意味着红玫瑰的转义经常被直接视为本义,这种被当作本义的转义就构建了一个神话。[7] 由此,神话成了赋予物品以新的意义的一种手段。 巴特的神话理论可以很好地用来剖析媒介广告。广告总想把商品和个人的价值、感情等等联系在一起。例如有一则钻石广告说:“钻石恒永久,一颗永流传。”在这里,广告商想让人们认为钻石是永恒爱情的一个象征符号,也就是说想让受众认为钻石与永恒爱情之间有一种天然的联系,拥有这种钻石,就能获得永恒爱情的保证。这样的话,只要人们想要表达坚贞的爱情,就会自然地想到购买这种钻石送给爱人,以表达自己的心意。而实际上,不管任何品牌的钻石都和爱情没有必然的联系。“独具匠心的广告就能够利用这一点,把罗曼蒂克、珍奇异宝、欲望、美、成功、共同体、科学进步与舒适生活等等各种意象附着于肥皂、洗衣机、摩托车及酒精饮品等平庸的消费品上。”[8] 而商品一旦承担了这种文化联系与幻觉的功能,销售的局面就非常容易打开。 除了广告在直接培养受众的消费主义意识,大众媒介的其他内容也在对受众进行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的教育。在电视剧中,不断出现的名车、豪宅、靓衫,一掷千金、热衷享受的消费主义生活方式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观众的消费心理和消费方式。即使是向以严肃、公正、客观著称的新闻节目,鲍德里亚也认为,“透过大众传播,各类新闻中的伪善煽情都用种种灾难符号(死亡、凶杀、强暴、革命)作为反衬来颂扬日常生活的宁静。而符号的这种冗长煽情随处可见:对青春和耄耋的称颂、为贵族婚礼而激动不已的头版头条、对身体和性进行歌颂的大众传媒——无论何处,人们都参与了对某些结构的历史性分解活动,即在消费符号下以某种方式同时庆祝着真实自我之消失和漫画般自我之复活。”[9] 大众媒介通过不断提供的大量信息,营造了一个包围受众的充满消费主义色彩的环境,这样就可以达到对受众的涵化作用。 涵化作用是大众媒介宣扬消费主义的另一手段。美国传播学家格伯纳等人认为,传播媒介的涵化作用主要表现在形成当代社会观和现实观的“主流”,而媒介在“主流化”过程中尤其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它可以超越不同的社会属性,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培养人们关于社会的共同印象。[10] 大众传媒对人们的这种影响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例如,许多人从大众媒介上获得印象,认为大城市中的白领尤其是在外企工作的白领一定个个衣着光鲜,拎笔记本电脑,飘着淡淡的香水味,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微笑,出入于豪华写字楼、高档商务会所,动不动就休假,去国外旅游。而实际上,大部分的白领承受着繁重的工作压力,高强度的竞争往往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其生活远不象大众媒介所描绘的那样滋润。然而,正是由于大众媒介的刻画,将一小部分白领的形象泛化为整个白领群体的形象,这个形象也就成了白领的“主流形象”。一般受众也很难将大众媒介中虚构的成分与现实区别开来,而容易将虚构的成分当成现实来接受。于是,社会的新生代将媒介中的白领生活方式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而实际生活中的白领也觉得自己不够格做一个合格的白领,有空就尽量模仿媒介中介绍的那种自己应该过的生活方式。于是,白领的形象与生活方式就这样在大众媒介的塑造中成了社会的共识。同理,当媒介利用难以计数的符号和形象生产出消费文化的拟态环境时,消费者由于长时间地浸濡其中,往往会失去对现实的准确把握,其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就会受到消费主义的涵化。 如果说大众媒介中的广告是在赤裸裸地推销消费主义,那么神话与涵化则更为隐蔽与曲折,它们不显山不露水地让受众潜移默化,是消费主义更强有力的载体。 大众媒介具有巨大的影响,人们所处的大众文化环境主要由大众媒介缔造,这个环境制约着人们的认知和行为。如果大众媒介对消费主义的宣扬过度,则非常容易造成一些不良影响。例如,大量的广告和生活消费的报道虽然能够刺激消费、为人们生活服务,但过分了则又烘托出一种奢靡的享乐主义氛围,而各种喧闹的娱乐节目,虽然可以帮助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之后调节身心,但过头了就难免庸俗、粗糙、浅薄。大众媒介的这些负面的效果势必会给人们造成不当的引导,从而影响健康的社会文化建设,并对社会发展造成不良的后果。因此,大众媒介与消费主义在现代这样一个媒介化社会中的共谋共生,带给我们每一个人的并不一定就是福音,人们面对媒介所制造的狂欢表象更需要一种理性与反思精神。 注释: [1] 参见Andrew Tolson: Mediations: Text and Discourse in Media Studies, Introduction. Arnold, 1996. [2] 王宁,《消费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45页。 [3] 帕特里克·贝尔特,《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第58页。 [4] 文森特莫斯可,《传播政治经济学》,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144页。 [5] 李良荣,《新闻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92页。 [6] 蔡骐 蔡雯,《媒介竞争论》,岳麓书社,2002年,第9页。 [7] Nick Lacey, Image and Representation: Key Concepts in Media Studies, St. Martin’s Press,1998. pp.67-68. [8] 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21页。 [9] 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00页。 [10]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24—229页。

从众消费论文范文第4篇

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 贝尔(DanielBell)在《后工业社会的到来》一书中认为,现代工业社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后工业阶段。后工业社会是以服务为基础的社会,最重要的因素并非体力劳动或能源,而是信息。中国当代的文化生态正处于转型时期,国内现代商业社会产生并流行的文化类型,以现代信息传播和复制技术为手段,以工业化、模式化为生产方式,以大众传媒为主要载体,以都市消费大众为对象,是一种娱乐性、休闲性的消费文化。 一、文化消费时代的特征 文化消费是指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文化消费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文化消费呈现出主流化、高科技化、大众化、全球化的特征。在后现代消费社会中,文化作为一种 产品 ,它的生产已经不是单纯为了文化本身,而是为了迎合、满足社会对文化的消费欲望,消费成了生产的原动力。消费社会关注的是商品符号价值的消费,即如何赋予商品更新奇更丰富的符号与概念。 消费社会的理论展现了社会形态从生产为中心的模式,向以消费为中心的模式转变。 〔1〕伴随这种变化的是人们消费逻辑和消费态度的变化, 个体越来越倾向于这样理解幸福的感觉:主要根据他们的消费水平相对于高消费层次的距离 〔2〕41。当今,消费社会已经从以商品形式占主导地位进入符号形式为主的时代,消费不再是一种物质的、纯粹的经济行为,而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符号消费的文化行为。人们的购买行为、消费行为不单纯是为了产品的实用,而是关注形式与品牌,品牌因之成了一种经济和声望的象征。文化消费也日益成为一种标志和符号。 多样化的后现代文化需求促进了文化生产的多样性,生产力的发展也实现了文化的批量生产和目的性生产,文化被贴上商品的标签并与身份、地位、品味等联系在一起,这种 商品 的批量生产与迎合的特定目的,在不知不觉中已经降低了自己的层次,这样,所谓商品附加价值诸如身份、地位、品味等也随之贬值,困境由此产生。 在消费社会里,消费的目的并非以商品为对象,而是消费商品中所蕴涵的符号价值。对商品的符号价值的消费构建了新的文化认同方式,引发了具有消费倾向的文化认同感。 〔3〕人们关注的不再是获得物品,而是通过消费实现自我、文化认同以及社会关系的意义。换言之, 我们是通过我们购买的东西和我们赋予所获得的商品与服务的意义来定义我们自身的 〔4〕456。 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 〔5〕9。生产本身就是消费,文化的生产需要原料,而在后现代社会中,文化消费的原料已不再是文化本身,而是文化所制造的某种物质形态。这时, 文化 已不是特定阶层或少数贵族成员所占有,而是社会各个阶层都能获得。 批量 的速度性与 迎合 的目的性也加快了消费的步伐,人们往往因此疲于奔命于物质,却又发现自己始终处于文化精神的边缘。文化身份蜕变为消费价值,消费者不知不觉中成为商品消费的牺牲品。后现代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政治的泛化使文化更加具有多样特征,而经济全球化以及传媒技术、立体音像的飞速发展又使文化面临单一化的挑战。 二、后现代消费时代的文化特征 消费社会是生活同质化与多元化并存的社会,也是信息社会和高科技社会。消费主体的感官享受取代了理性反思,后现代文化消费体现为人们的追求和社会理想行为标准不再是工作或劳动本身,而是以消费为衡量尺度的生活方式。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思想却愈加平面化和浅薄。 首先,文化的商品化和人的异化。后现代消费社会将文化商品化和市场化,文化不再依据其内在的精神价值为读者所欣赏,而成为可供消费的商品,文化已同其他商品一样,成为具有可销售性和可展示性的众多商品的一类。正如杰姆逊认为, 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距离正在消失。 商品化进入文化,意味着艺术作品正在成为商品 〔6〕162。这意味着后现代主义文化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了消费品。金钱和消费的逻辑渗透到文化市场的各个角落,充满诱惑的广告就成为世界性的言说方式,主宰着人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动机,影视广告在编织生活美好图景的同时,也将人们带入心甘情愿的消费时尚和承诺梦想生活的超真实中,整个社会引诱消费者成为 上帝 而顺理成章使金钱和消费变作社会的统治力量,从而演绎了整个社会浓厚的功利主义氛围和拜金逻辑。 消费社会导致了人的本质的歪曲、社会等级结构的变动以及文化文本和商品的相互占有。人成了商品消费和无休止的物欲追求的奴隶;在货币和商品面前人人平等的信条后面是身份、地位、人格、人的尊严和价值方面的等级化。 〔7〕消费文化的拜金主义倾向掩盖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消费文化使人产生错觉,以为主体与客体、个人与其消费的物之间已经融合无间,这种认同表明个人已完全被物化。消费文化提供给异化现实中的人们一种文化认同的假象,以此掩盖现实中身份的真正缺失。 其次,精神的平面化与感官愉悦。商品拜物教和消费至上的原则导致了文化价值的混乱与匮乏。 当消费而不是精神成为社会的主流,金钱和商品及其附加的符号象征成为人们生活的惟一意义时,价值的混乱就不可避免。极度生产以及资源耗费,强大的消费主义不断刺激消费的欲望,不但造成了世界性的能源危机,也使人类在当代物质过剩中处于精神的贫乏状态。消费文化不仅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使整个社会文化转向享乐主义。各种娱乐节目、无厘头影片蜂拥而至,张扬着感官的愉悦与欲望,空洞无意义的内容大行其道,层出不穷的是形式上的花样翻新、搞噱头、娱乐至上。当 玩 和 乐 成为社会的文化思潮时,也意味着整个社会人文精神的衰落以及传统文化价值的合法性危机。 再次,文化消费的一元话语。后现代社会消解中心性和秩序性,倡导综合性、无主导的文化。在后现代文化消费语境中,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模糊,各类文化不断走向融合,体现了文化一体化世俗化的倾向。 如今,休闲、娱乐与文化已交织在一起,文化活动与娱乐活动已不再被完全分离开,同时,商品消费和文化消费也融合在一起,业余时间被视为文化、消费与娱乐合而为一的时间。 〔8〕126传媒的迅速发展造成新的文化霸权,文化消费的一元话语渗透于社会的各个方面,大众文化不断从价值层面驰入游戏层面,在虚无主义和低俗游戏中消费感性,并甘愿被传媒的一元话语所支配。#p#分页标题#e# 三、文化消费时代的文学理论话语转型 后现代文化消费甚嚣尘上,文化的商品化,日常生活的片断化,精神领域的贫瘠化,文艺表现力的匮乏,视觉影像造成的冲击都使文学理论的原有价值不断遭遇解构和危机。文艺为了生存而沦为商品,逐渐丧失了批判和否定功能。 边缘 话语的非体系性、反本质性也对文学理论提出新的挑战。文化消费时代文学理论话语也经历着选择与变化,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文学理论的话语选择。处于后现代文化消费时代的文学理论,其研究范式业已发生变革。 文学理论不仅满足于基于当代文化发展的纯理论建构,已深入到对文化消费的研究。国内学者运用文艺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从文艺消费的研究进入文化消费尤其是大众文化的研究,运用后现论和文本批评方法对媚俗、身体化、视觉化等消费倾向进行文化解读。文艺学视角的研究从某一角度进行深入分析,试图挖掘文化消费表象之下的社会文化根源,并较多继承了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批判精神,明显地表现出对当今文化消费现状的忧思与反省。关于消费时代人文知识分子的价值立场,有学者提出实现知识分子精英立场的合法转变,在意识形态层面消解精英知识分子的文化集权意识,打破经院文化独尊局面。人文知识分子应该主动进入大众传媒,发掘大众文化、民间文化的价值资源。 实现单一的精英话语向精英、公众话语的渗透、融合、交流与互动〔7〕。这些对消费理论的研究和大众文化的思考展现了文学理论的发展已走向自觉之路。 其次,文学理论的理性探索。90年代以来的文学理论在反观自身的体系建设的同时,也在密切关注文艺实践的动向和问题。在消费主义和商品拜物教的冲击下,原有的文艺体制运转曾失效,纯文学陷入尴尬的困境,文学理论批评界都在探索文学的出路问题。1993年开始的关于人文精神的论争更将消费时代文学去向何方的讨论推向高峰。论争的实质在于,如何面对和评价文化消费时代出现的新现象,以及知识分子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进行自我定位与身份认同。钱中文提出 新理性精神文学论 ,旨在弘扬人文精神、倡导人文关怀的初衷。这一文论始终立足于重建文学艺术的价值和精神,他说: 新理性精神是一种以现代性为指导,以新人文精神为内涵与核心,以交往对话精神确立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建立新的思维方式,包容了感性的理性精神。 这是以我为主导的、一种对人类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实施兼容并包的、开放的实践理性,是一种文化、文学艺术的价值观。 〔9〕13学者们还对消费社会中传统文学与美学的衰落和大众文化的兴起进行了批判,对消费和消费主义进行了激烈抨击,认为 它们 不断地引发自然、社会和文化上的各种生态灾难 ,造成了文学的 单向性化 。在此情况下,文学应当有对于消费时代的 切实的生态关怀 ,应当实践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结合统一,为人类营造一个 绿色的精神家园 〔10〕。这些争鸣都展现了文学理论工作者重建精神深度意义的情怀与努力,以及试图重塑社会启蒙者的身份追求与理论尝试。 再次,文学理论的话语转型。90年代中期开始,文学理论界出现了诸多复杂的变化,处于后现代文化消费的文化生态语境中,文学理论界切实地感受到了文化消费的主导地位,在传媒的迅速发展下,传统的文化构成发生了重大的变异,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逐渐消泯界限。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导致消费主义理念渗透各个方面,表现为文化间的冲突与融合不断加剧。文学理论在此阶段做出了各种理论话语探索,摆脱被边缘化的身份,以融入社会现实的发展以及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文学理论界开始广泛关注大众文化的崛起及其对当代文化的影响。学者们比较客观地评价大众文化,从单纯地批判大众文化的媚俗性和商业性转向探讨大众文化的走向、如何引导和提升大众文化的品格。在西方各种文艺思潮、流派不断引进的同时,如何摆脱盲目西化的困境,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理论话语, 文论失语症 一度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热点,由此引出当代文论体系的建设、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以及全球化时代如何建构有中国文化特质的文学理论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讨论都表现了文学理论的话语转型,以及学者们对文学理论现状的反思,也显示了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理论研究中一直存在的古今、中西、体用等方面的文化冲突。随着90年代后期社会重大转型带来的各种问题,文学理论界进入跨学科的文化研究,学者们走出文学文本,文化批评成为展示他们积极应对现实问题的重要方式,体现了文学理论话语的实践化与当代性以及批评功能的增强。 四、文化消费时代的文学理论前景 后现代消费时代造成的人文精神失落,文化价值失衡,以及欲望化、感官化、无深度的文化生态语境中,文学理论何为?文学理论话语如何发挥其积极的批判价值与意义?在文化荒漠化和媚俗化的洪流中,当代人如何在精神消解的世界上重新建构?如何进行文化精神的启蒙与重建?在后现代文化消费时代,消费活动不再富于人性的、有意义的创造性的活动,而成为被异化了的活动。消费主义正在迅速地改变和塑造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追逐消费的同时,也掉进了消费制造的迷阵。因此,民族的身份与文化认同逐渐被取代,并被全球化及其所倡导的消费主义理念所占据。文化消费以欲望满足为特征,本身具有虚幻性,导致人们生存意义迷失,从而瓦解了文化对整个社会的聚合力,使社会个体陷入认同虚无的文化焦虑。 当每个个体在灵肉濒临崩溃、身份焦虑的同时,只能在文明内部冲突的现实压力下寻求妥协的身份。因此,文化寻根就成为现代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意识和生存方式,个体就变成时刻追问自身存在根基的生存者。 〔3〕而所谓 身份焦虑 就是指身份的矛盾和不确定,即主体与他所归属的社会文化传统失去了联系,失去了社会文化的方向定位。 在当代文化生态语境中,文学理论界也同样面临着身份焦虑与文化身份认同的危机。焦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文学理论建设的某种困境,但也表现出文论界渴望突破难关、建构起富有中国特色的新文论话语的迫切与热情。时胜勋从身份的角度探索了当代文艺学学科反思的思想史意义,认为文艺学学科反思具体围绕历史路线和学理路线展开,文艺学学科理论反思否认有一成不变的文学和文学理论,对文学理论的自主性也加以质疑,学科建设经验表现出流动性特征,当代文艺学学科反思引发了文论身份的重组与重构,并为文论身份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问题域〔11〕。朱立元提出 立足现代文论新传统 、 借鉴和吸收中西文论资源 、 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相结合 的文艺学建设与发展方向〔12〕,陶东风提出重建 文艺社会学 ,金元浦提出 文化研究 的文艺学构想,曹卫东提出 跨文化维度 的重建文艺学的构想,高小康提出 从文化批判回到学术研究 的文艺学构想,陈晓明提出 理论无国界 即 历史化与批评化相结合 的文艺学构想,杜书瀛提出 发展多形态的文艺学 构想等。#p#分页标题#e# 理论工作者们应审时度势,一方面不因消费时代的流行浪潮以及商品化、欲望化冲击而茫然失措,另一方面则应深入分析文化消费背后的运作模式,展开当代文艺思潮与文化理论批判,进行真诚地反思、分析与批判,指出当代文学面临的困境与危机,从而拓展文学理论的话语,发扬理论工作者见识敏锐,与时俱进的一贯风格,将颓废、充满欲望、无深度的文艺状况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承担起建构时代精神价值的重任。文学理论工作者应考虑如何建构更加活跃、富有人性和创造性的文学理论,从而改变文学理论的身份焦虑与认同危机。 近20多年来。文学理论不断拓展边界,逾越文学的领域,和人类学、哲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相交叉。甚至文学批评的对象,也涵盖了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包括文学与非文学。如今,文学理论界对西化和苏化的历史进行了反思,开始注重文学理论的本土思想资源,从而开始建立中国自己的现代化文论。从根本上说,文化认同是当代文化的自我重建活动,这种文化的自我重建活动首先要穿越物化的屏障,重建意义的深度模式。当前文学理论如能融合或吸收优秀的西方理论,努力寻找并阐释本土理论的文化价值与意义,运用充沛的理论资源,以历史、实践和当代为基础,成功地建构起自己的理论话语时,主体、自我的文化身份才能真正实现重建与新生。 如果文学理论仅是泛化的评介国外的理论,缺失自己的声音,还是会如走马观花,匆匆而过。如果一种理论术语架构比较完善的理论,没有在学术批评或教学实践中发挥真实有效的作用,那还是如纸上谈兵一样,与任何抽象、思辨的理论一样将会成为历史的过去。因此,文学理论研究应实现其实践的品格和科学的精神,积极介入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领域,结合批评主体的自我反思、生存或体验,从而促使接受主体发生转变,这样,理论批评的积极效果才会产生,理论界的现状才能真正得到改变。 同时,文学批评理论的价值也应得以发挥,引导接受主体去思考、体验、相遇,从而创造具有真正人文精神的理性话语。而且,在后现代文化生态语境中,理论存在状态是多元共生、众声喧哗,文学理论批评更需在文化研究和全球化背景中与时俱进,立足本国文化资源,吸收多元文化色彩和特质,从而发挥文学理论特有的审美价值与魅力。

从众消费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学科教学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才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文章以《消费心理面面观》的教学为例,论证了教学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的可行性。

关键词 生活经验;政治课堂;消费心理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5-0096-02

一、背景分析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高一学生已经参与经济生活,在实践中已积累了丰富的相关经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引入学生的生活经验,并以此为教学起点,既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政治课堂的生活气息,又能将抽象的理论生活化、具体化,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知识、获取智慧、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能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合作探究的意识。

二、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明白了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物价等因素会影响消费,这些因素对消费者而言是外在的、无法随意改变的因素,可称之为客观因素。除此之外,消费还受自身主观因素的影响,这些主观因素是什么呢?

师:(教师随机请起一位同学)你穿的这件衣服是自己买的吗?

生:是的。

师:为什么选中这件衣服呢?

生:因为它的款式与众不同,穿着它不会轻易撞衫(生笑),而且我喜欢红色,红色让我很有激情,还有重要的一点是不贵(生笑)。

师:可见,看似简单的消费活动其实是大有文章的,大家消费时都会考虑一些问题,会伴随着一系列的思维活动。这些思维活动反映出个人的消费心理,是影响消费的主观因素,最终“出手”还是“不出手”在很大程度上受这些心理活动的影响。

师:消费时追求与众不同、展示自己的个性是求异心理的表现;考虑物美价廉且适合自己是求实心理;如果跟着潮流走,看别人买什么自己就买什么则是从众心理;如果出于炫耀而一味消费名牌则是一种攀比心理;偏好某种颜色款式等是偏好心理,还有求安心理等。其中,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和求实心理对消费行为有着广泛的影响,如何看待这几种主要的消费心理呢?

(学生阅读教材第20-21页的内容,分组讨论完成下列表格)

(学生讨论成果展示)

第一组: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特点是跟风随大流;有的起积极作用值得提倡,有的起消极作用不值得提倡;要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列举的事例有:当前的低碳消费热、全民健身热等对社会及个人都有利,值得提倡;对于中学生而言,若盲目从众吸烟酗酒等消费则不值得提倡。

第二组: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特点是:与众不同、标新立异;有时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但要考虑社会的认可和代价;不提倡过分标新立异。举例:张爱玲生前爱穿奇装异服,旗袍外穿短袄被近几年的流行时尚借鉴;多年前赵薇的军旗装事件。

第三组: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特点是从众攀比;这种消费心理不健康,不值得提倡。举例:莫泊桑的《项链》,中学生压缩吃与学习的支出一味追求名牌商品的现象。

第四组: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特点是讲究实惠;评价是一种理智的消费,但过度求实则不可取,不利于发挥消费对生产的拉动作用;态度是值得提倡。(学生议论纷纷,教师示意发言的学生坐下并维持课堂秩序,让有不同意见的学生发言)

生1:第四组对求实心理的分析是自相矛盾的——既然有不利之处,就不能笼统地加以提倡。

生2:我觉得他们尽管找出了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特点,但没有真正理解。讲究实惠不代表不消费,不一定就制约消费。(学生鼓掌)

师:大家的讨论很有效,其实第四组同学把求实心理与过度节俭混淆了,没能准确把握求实心理主导消费的特点。但是,第四组同学知道过度节俭不利于经济发展,而且知道消费对生产有拉动作用,说明他们动脑筋了且知识面很广,这一点值得肯定。他们告诉我们要适度消费,不是吗?(学生鼓掌)

师:大家对四种消费心理的分析很到位,列举的事例也非常贴切,如何对待这四种消费心理,送大家几句话。

(多媒体显示)“盲目从众不可取,过分标新吓死人,虚荣攀比活受罪,理智求实乐融融!”

【课堂练习】(多媒体显示周杰伦代言的优乐美奶茶广告图片)商家利用公众人物做广告来推销自己的产品,主要是利用了消费者的_____心理。有的学生回答从众心理,也有的回答攀比心理,教师给出答案是从众心理。

师: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都有盲目从众的特点,但二者的区别很明显,从众心理是受别人的影响照本人的行为去做,而攀比心理重在“攀”字,何为“攀”?

生:攀肯定有向上的意思。

师:对!所以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的重要特点就是“向上看齐”,即低收入者向高收入者看齐,是低收入者向高收入者的模仿,消费的商品超出其承受能力范围。回到刚才的题目,大家都知道周杰伦是高收入者,但忽略了一个问题,难道一杯普通的优乐美奶茶咱们普通民众都承受不起吗?(学生会意地笑)

三、教学反思

《消费心理面面观》这一目的内容在第三课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四种主要消费心理的评价涉及一些哲学思维,由于高一学生尚未系统接触有关的哲学知识,所以在讲解过程中一定要找准切入点,化繁为简,努力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做到通俗易懂,让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理解并掌握知识。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本节课教学的成功之处在于以下方面:

1.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无论是教师引入新课,还是学生的举例分析,都没有脱离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教学素材的选择基于学生的实际生活,理论知识的分析不乏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及师生互动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发挥,课堂气氛活跃且不乏实效。

2.正确处理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分析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特点时,学生的发言不仅引起大部分人质疑,也大大出乎笔者预料,于是顺水推舟让其他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圆满地解决了这一意外,而且及时肯定了学生的分析,充分利用这一生成资源成功地为后续教学打下了基础。

3.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的意识。教学过程中对四种消费心理的学习,用表格的方式呈现,有利于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加强与同组同学的交流,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相互借鉴,加深理解,完善答案。从学生的发言中可以看出,无论哪一组学生的发言都不是个人理解的成果,都包含了小组的集体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