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春季值周总结(精选5篇)

  • 小学春季值周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远程开放教育学籍8年(16个学期)有效。在学分制背景条件和个性化学习需求下,学生最短3个学期可以修完学分,取得毕业证书。所谓滞留生,即超过学籍有效期仍没有毕业的学生。伪滞留生,我们定义为第4学期至第16学期在籍的学生,这部分学生虽然超过了最短学习年限但…

小学春季值周总结(精选5篇)

小学春季值周总结范文第1篇

一、数据、指标及计量方法的选择

(一)滞留率概念界定

远程开放教育学籍8年(16个学期)有效。在学分制背景条件和个性化学习需求下,学生最短3个学期可以修完学分,取得毕业证书。所谓滞留生,即超过学籍有效期仍没有毕业的学生。伪滞留生,我们定义为第4学期至第16学期在籍的学生,这部分学生虽然超过了最短学习年限但在学籍有效期内仍具备学习与毕业的资格。滞留率,即滞留生的人数在注册学生总人数中的比例,本文研究的滞留生范围包括伪滞留生、滞留生。滞留率=滞留生÷注册学生总数

(二)数据资料的分析与处理

1.样本数据来源

利用天津广播电视大学远程开放教育教务管理系统平台,提取2011年8月前的1999年秋季—2008年秋季18届学生的相关数据,主要包括:注册学生数、毕业人数、退学人数、专业以及地区等。

2.滞留率指标

滞留率与伪滞留率,因为2009年春季-2011年春季入学的学生无毕业生,故本文中的滞留率共涉及1999年秋季—2008年秋季18个届别的学生。不同专业的滞留率:共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专业,会计学、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作为文法类专业的代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作为理工类专业的代表,会计学属于综合性学科,招生时文理皆可。不同地区的滞留率:市区的滞留率,主要涉 :请记住我站域名/

(三)计量方法

基于SPSS16.0对分层次滞留率、分地区滞留率、分专业滞留率进行t检验,进行差异比较。基于Excel对总体滞留率和影响滞留率的各相关因子进行灰关联分析,找出影响滞留率的强关联因子、次强关联因子以及弱关联因子[1]。

二、滞留率的变化趋势分析与周期变化

(一)滞留率的总体概况

1999年秋季—2008年秋季远程开放教育共招生13万余人,毕业生人数10万余人,退学人数1万余人。如图1所示,1999年秋季—2008年秋季的学生总数、毕业生数、退学学生数整体呈曲折变化趋势。学生总数、毕业生数、退学学生数在2003年秋季达到最高值,此届招生总数为13,861人,占1999年秋季—2008年秋季学生总数的10.66%;毕业生数为11,074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0.6%。从整个变化趋势来看,每年秋季招生规模要远高于春季,在2005年秋季以前这种变化趋势非常明显,2006年春季以后,变化趋势渐缓,招生总人数趋于稳定,固定在8,000人左右。表1显示,开放教育学生的滞留率比较稳定,变化趋势不明显,滞留率维持在0.1以下。滞留率最高的是1999年秋季入学的学生,滞留率为0.09;滞留率最低的是2002年春季入学的学生,滞留率为0.02。第一个毕业年的伪滞留率整体呈下降趋势,1999年秋季学生的伪滞留率达到最低点,为0.28。从2002年春季开始,第一个毕业年的伪滞留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06年秋季下降幅度最大,下降了27个百分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第一,2006年秋季之后,教育部有关规定要求,成人学习最短毕业年限为2.5年(5学期),故学生的第一个毕业年均在第5个学期,学习时间变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知识,获得课程学分;第二,2007年开放教育由试点转为常规,教学模式趋于稳定,教学质量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2006年之前,天津电大为了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在其它各项条件合格的情况下,允许学生1年半(3个学期)毕业。如2003年春季,为了提高检察院工作人员的整体能力,天津电大和检察院进行合作,设立了法学(检察方向)专业,学生在学习1年半(3个学期)之后,各项考试合格,就允许其毕业并为其颁发毕业证书。表1显示了第一个毕业年的伪滞留率和最后一个毕业年的滞留率,图2显示了各级学生不同学期的滞留率,整体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第3学期至第期下降趋势明显,平均降幅达到14%;从第期开始,下降趋势渐趋平缓,滞留率基本维持在0.1以下。学生在经过9个学期的学习之后,逐渐达到教学计划规定的要求,完成学习任务,顺利拿到毕业证,致使滞留率降低。

(二)滞留率的周期变化

把开放教育的滞留率划分为三个周期,第一个周期为3至6学期,第二个周期为7至期,第三个学期为10至16学期。周期划分依据为:一般情况下3至6学期属于学生的第一个毕业年所在学期,如表1所示;7至期开放教育的滞留率还处在剧烈的变化之中,如图2所示;进入第期之后,滞留率渐趋稳定,变化较小。第一周期处于第一个毕业年,滞留率相对较高,平均滞留率为0.49,如表1所示;第二周期,学生在继续学习了4个学期之后,毕业人数明显上升,平均滞留率降至0.13,两年时间下降了37个百分点;第三周期,滞留率相对稳定,平均滞留率为0.06,和最后一个毕业年的滞留率基本吻合。

远程开放教育具个性化学习的特征,学习者需要自我组织、自主制订学习计划并按计划学习。在第一周期,学生由于不适应远程开放教育学习模式,再加上学习者多是有职业的人,时间相对不宽裕,导致第一周期的滞留率较高,约有50%的学生不能按期毕业[2]。第一周期的退学率也相对较高,约占退学学生总数的95%。第二周期,随着 学校支持服务功能的加强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加强,滞留率大幅度下降。最后一个周期,随着学习年份的增多,滞留的这部分学生自信心下降,学习积极性下降,毕业学生明显减少,滞留率变化幅度较小。

三、多视点的滞留率变化趋势分析与差异比较

(一)不同层次的滞留率变化趋势与差异比较

1.本、专科滞留率的变化趋势

2002年春季之前入学的本科学生,滞留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见图3),下降幅度较大,说明开放教育的质量不断提升,毕业人数显着增多,天津电大远程开放教育逐步探索出属于自己的教育模式。2002年春季的滞留率达到历史最低点,仅0.01。2002年秋季—2006年春季的滞留率渐趋稳定,没有大的波动,均在0.06以下。其中,滞留率最高的两届学生是2005年春季和2005年秋季,为0.06。2006年春季之后的本科学生滞留率上升速度加快,主要原因是2006年春季之后的学生还没有超过八年的学籍有效期,仍有一部分学生会在今后几年拿到毕业证书,目前属于伪滞留阶段。2000年秋季入学的学生滞留水平明显低于1999年秋季学生滞留水平,下降幅度较大。2001年春季—2007年春季学生的滞留率趋于稳定,2002年春季学生的滞留率水平达到专科滞留率的最低点,为0.03。2007年春季之后的专科滞留率和本科滞留率相类似,出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同是出于学籍8年有效期的原因,目前属于伪滞留阶段。从图3的变化曲线来看,开放教育的专科滞留率要略高于本科滞留率、总体滞留率,变化也相对比较剧烈,平均高出总体滞留率3个百分点。

2.本、专科滞留率的差异比较

由表2可知,本科滞留率的均值为0.0721,专科滞留率的均值为0.1089。经t检验,本科滞留率和专科滞留率之间存在显着差异,t统计值为7.655(P 0.05),专科滞留率显着高于本科滞留率[3]。

(二)不同地区滞留率的变化趋势与差异分析

1.市区和郊县滞留率的整体变化趋势市区的总体滞留率偏高,平均滞留率为0.12,高于总体滞留率和郊县滞留率的水平。从图4的变化曲线来看,市区滞留率的变化曲线高于郊县滞留率和总体滞留率的变化曲线,整体呈上升趋势。郊县滞留率则相对平稳,2006年秋季以前的学生滞留率基本维持在0.05以下。从整体来看,市区的滞留率高于总体滞留率,总体滞留率高于郊县滞留率,郊县滞留率处于较低水平。2002年春季学生的滞留率降至最低点,滞留率为0。2.市区、郊县滞留率的差异比较市区滞留率的均值为0.1221,郊县滞留率的均值为0.0468(见表3)。经t检验,市区滞留率和郊县滞留率之间存在显着差异,t统计值为7.11,p值为0.00(p 0.05),郊县学生的滞留率显着低于市区学生的滞留率。

(三)不同专业滞留率的变化趋势及差异比较

目前,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开设的专业有40余种,本文选取三个具有代表性且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进行分析研究。会计学专业总人数25,549人,约占1999年秋季—2008年秋季总人数的20%;法学专业总人数16,673人,约占1999年秋季—2008年秋季总人数的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总人数较少,2,000余人,但它是理科专业中招生年数较多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专业。

1.会计学、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滞留率的变化趋势

从图5中可以看出,会计学、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滞留率的变化曲线起伏较大。会计学的滞留率较为稳定,起伏较小,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波动幅度较大,且变化无规律,滞留率也相应高于会计学的滞留率。滞留率最低的是2001年秋季和2002年春季法学专业,滞留率为0.01。滞留率最高的是2007年秋季和2008年秋季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达到0.3。

2.专业间滞留率的差异比较

如表4,经过t检验,会计学滞留率和法学滞留率的t检验值为2.1,p值为0.053(p 0.05),会计学滞留率和法学滞留率之间并不存在显着差异。会计学滞留率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滞留率的t检验值为3.494,p值为0.004(p 0.05),两者之间存在显着差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滞留率的平均值高于会计学滞留率平均值0.05个百分点。

四、滞留率与相关因子的灰关联分析

由于前述的各项滞留率是对同一批次的数据进行的分类统计,无法用多元回归分析来比较学历层次、地区、专业对滞留率影响力的大小。借鉴统计分析方法———灰关联分析对影响滞留率的各项因子进行分析,以找出影响滞留率的强关联因子、次强关联因子以及弱关联因子。

(一)指标分类

将天津电大远程开放教育2002年—2008年13批次入学学生总体滞留率作为参考序列,各批次本科滞留率、专科滞留率、郊县滞留率、市区滞留率、会计学滞留率、法学滞留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滞留率作为比较因素序列,借助灰色系统理论分析两组序列间的关联性,以进一步探索天津电大远程教育总体滞留率的影响因素。参考序列:X0(k),k=1,……,13比较因素序列:Xi(k),i=1,……,7,k=1,……,13

(二)数据标准化

将各批次数据除以初始批次数据进行数据标准化,得到其倍数数列即为初值化数列,转化数列具有可比较性,可以将问题转向对原始数据列中各因素增长倍数进行分析对比。

(三)计算关联系数

将标准化后的总体滞留率作为母序列y0(k),将标准化后的各滞留率作为关联序列,分别计算各组关联序列与母序列间的关联系数L0i(k)=min+ρmax0i(k)+ρmax,其中0i(k)=y0(k)-yi(k);min和max分别代表所有比较序列各个时刻绝对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ρ是灰关联系数的分辨系数,其意义是削弱最大绝对差数值太大引起的失真,提高关联系数之间的差异显着性,经验数据ρ一般取值0.5[4]。

(四)计算关联度

关联度:r0i=1Nk=1ΣL0i(k)关联度描述了系统发展过程中因素间相对影响程度的大小,N为期间数量,关联度等于不同期间关联系数的加权平均值。

关联度数值反映了各因子序列对总体滞留率影响力的大小,通过关联度数值,我们可以找出影响总体滞留率的强关联因子、次强关联因子以及弱关联因子,并以此作为降低开放教育滞留率的切入点,揭示滞留规律,对强关联因子加强研究、关注,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表7显示,在影响滞留率的各项因子中,本科滞留率为最强关联因子,对总体滞留率的变化影响力最大。其次为专科滞留率。不同专业的滞留率对总体滞留率变化的影响力各不相同,影响力最大的为会计学滞留率,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应加强对会计学教学水平的关注。在本次研究中,对总体滞留率影响力最低的为市区滞留率和郊县滞留率,说明地区滞留率这个相关因子对总体滞留率影响不大,在哪个地区上学并不会影响到毕业学生的质量及数量。

五、主要结论与思考

(一)主要结论

通过对总体滞留率的整体变化趋势分析以及周期比较分析,并对不同层次、地区、专业的滞留率变化趋势分析以及差异比较,我们得出了初步的结论,更深层次的研究成果需要我们继续挖掘[5]。

———滞留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从表1可以看出,无论是伪滞留率还是滞留率都呈逐年下降趋势,学生的第一个毕业年所在学期也渐趋稳定,一般维持在第7学期。实践证明,学生经过7个学期的学习是比较合理的,此时第一个毕业年的伪滞留率相对较低。

———第二周期的滞留率下降速度较快。若将滞留率划分为三个流动周期,则滞留率在第二周期下降最快,下降速度为37个百分点。此时,学生通过前期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学习还充满兴趣,并没有失去信心,仍有充足的动力去完成学业,加之 教师的正确引导,本周期是降低滞留率、提高毕业率的最佳时期。进入第三周期,滞留率变化趋势不明显,滞留率基本稳定,没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专科滞留率高于本科滞留率。通过t检验显示,本科滞留率和专科滞留率有显着差异,专科的滞留率明显高于本科滞留率。本科学生在经过了前期的专科学习之后,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学习自律性也相对较高,因此,滞留率低于专科滞留率。

———市区滞留率高于郊县滞留率。通过t检验显示,市区滞留率和郊县滞留率有显着差异,市区的滞留率高于郊县的滞留率。这就打破了一些传统的观念。在传统上,一般情况下市区的教育质量高于郊县教育质量,滞留生也会相对较少。天津广播电视大学采用远程开放教育方式,真正达到了资源共享,郊县的学生也可以享有优质的教学资源,从而提高了教育质量,滞留率出现了低于市区的情况。

———专业间滞留率的比较。专业滞留率相对分层次滞留率和分地区滞留率来说,变化幅度较大,稳定性相对较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作为理工科代表专业,滞留率高于法学和会计学,变化曲线起伏较大。开放教育的学生多是基础较差的学生,理工类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性,因此,开放教育理工类学生的滞留率相对较高。

———灰关联结果分析。以本科滞留率、专科滞留率、市区滞留率、郊县滞留率、法学滞留率、会计学滞留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滞留率为相关因子,通过灰关联分析,可揭示各项因子对总体滞留率影响力的大小。通过分析,本科滞留率为最强关联因子,其次是专科滞留率、会计学滞留率、法学滞留率。在开放教育中,应加强对本科学生的关注,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在专业方面,加强对会计学等学科的投入,加大专业建设力度,提升课程建设水平。

(二)对策思考

对策一,建立导学机制,加大支持服务力度。研究发现,在三个流动周期中,处于第二周期的学生上升空间最大。因此,可建立有效的导学机制,及早发现处于第二周期的学生的学习困难,提供相应的支持服务,使这部分伪滞留生顺利毕业。建立有效的导学机制,要从以下两方面出发。首先,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化他们的学习意志,激发学习热情,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其次,提高面授辅导质量。面授辅导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起着答疑、解惑的作用,是开放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6]。为处于第二周期的伪滞留生聘请高质量的面授辅导教师,制定适合他们的特色学习计划,发现他们学习中的不足,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学生增加面授课程次数,增加学生和教师直接接触的机会。

对策二,加大对本科教育的投入。对影响总体滞留率的相关因子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最强关联因子为本科。因此,降低滞留率,需要加大对本科教育的投入,提高本科教育的教学水平。天津电大的远程开放教育模式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主动性,这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而本科生在完成了专科学习之后,具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良好的学习习惯也逐渐形成,更适合于这种远程教育模式。学校应加强对本科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的投入,切实加强媒体建设,提高视听、文字教材质量,为本科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

对策三,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远程教育的教学媒体向着多样化发展,准确、及时地向学生传递学习信息,使学生不断完善个人的知识体系,建立自己的学习模式尤为重要。学校应不断更新资源库,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学习资源,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小学春季值周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霾;气候特征;趋势系数;小波分析

中图分类号:X16;X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14-3407-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5.14.019

Analysis of Climatic Charcteristic of Dusthaze in Xianning from 1960 to 2013

ZHAO Ya-jing1,CHENG Hai-rong2,LIU Lian-feng1,PENG Xi-can1

(1.Meteorological Bureau of Xianning, Hubei Province, Xianning 437100, Hubei, China;

2.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chool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daily observed data of Xianning meteorological station from December 1960 to February 2013, the climatic characteristic of dusthaze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isrtly, it indicated a pattern that north and south appeared the least days of dusthaze, but the most in the central area in the past 53 years, especially appearing in hilly area. From averaging data, dusthaze day happened most frequently in Chibi, followed by Xianning and the least in Jiayu which was a county closed to Yangtze River. The variation was large in different counties, but it showed a decreased trend of dusthaze day except in Chibi area. Secondly, the dusthaze day was more easily happened in winter (December to February), which ocuupied 47.7% of the whole year, followed by spring (25.7%) and autumn (20.5%), and it happened the least in summer (6.1%). Thirdly, the dusthaze day appeared mostly in December, reaching up to 2.1 days meanly in Xianning, 1.8 days in January. And July was the least month happening dusthaze, meanly 0.1 day, and it rarely appeared dusthaze in June. Fourthly, it showed a decreased trend of dusthaze day in Xianning. There was a increasing trend in 1970s, and it lasted to the initial stage of 1980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ycle of 2~4 years.

Key words: dusthaze; climatic characteristic; trend coefficient; wavelet analysis

随着城市发展,空气质量状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城市中霾的出现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霾是一种对视程造成障碍的天气现象, 其组成成分包括数百种大气颗粒物以及空中悬浮物、直径小于10 μm的气溶胶粒子,对健康造成严重的 威胁[1]。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 km,造成空气普遍浑浊[2],国际组织称这种现象为“亚洲棕色云”。严重的霾使大气能见度降低,这些气体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光热化学反应,产生一种新的光化学烟雾,具有很大毒性,对人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有诱发肺癌的危险[3-5]。严重的霾天气还能直接引发各类海、陆、空交通事故以及城市空气质量严重污染[6],影响生态环境[7-9]。近年来,区域性霾天气在中国频繁出现,影响日趋加重,分析咸宁市霾气候变化特征这项基础性工作迫在眉睫,其研究价值和参考意义非常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根据经湖北省气象局质量控制后的咸宁市6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60年12月至2013年2月逐日人工观测资料,当天气现象观测有霾时记为一个霾日。运用趋势系数统计和小波分析方法分析霾的月、季、年和年代际变化规律。根据气候学上对冬季的定义,取完整的冬季月份为当年12月和次年1、2月,春季为当年3~5月,夏季为6~8月,秋季为9~11月。

运用趋势系数、小波分析和小波方差图[10-12]方法。小波方差图能反映信号波动的能量随尺度变化的分布,可用来确定信号中不同种尺度扰动的相对强度和存在的主要时间尺度,即主周期。

2 结果与分析

2.1 53年霾天气概况

分析咸宁市1960-2013年共53年霾分布情况,呈中间多南北少的分布。赤壁最多,为16.7 d/年;咸宁市区次之,为11.6 d/年;南三县崇阳、通城和通山分别为9.1 d/年、6.4 d/年和 4.4 d/年;靠近长江的嘉鱼县霾天数最少,为1.5 d/年,最多与最少之间相差约10倍,具有丘陵地区多发的特点。

从各县市逐年霾日数演变(图1)可以看出,各地年变化差异较大。除赤壁外,其他县市年霾日数随时间呈减弱趋势。其中,通城和咸宁市区年变化特征相似,有2段集中发生期,分别处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至80年代初期和21世纪初到10年代前期。嘉鱼年霾天气变化不大,变幅为2~4 d/年,呈平稳下降趋势。逐年霾日数变化呈明显增多趋势的赤壁市,在21世纪10年代末霾天数剧烈攀升。赤壁市2008年霾天数多达64 d,为有气象记录以来咸宁全市范围内排崇阳1979年74 d和咸宁市区1974年74 d之后的第三大值,紧接着在2011年又出现62 d的霾日数。

由咸宁各县市年霾日数最大值和出现年份可以看出,咸宁全市范围内年霾日数最大值是出现在崇阳1979年的74 d,咸宁市区年霾日数的最大值是出现在1974年的72 d。其他县市的最大值为赤壁2008年出现的64 d,嘉鱼1981年出现的10 d,通城1966年出现的40 d,通山1969年出现的29 d。

2.2 霾的季变化特征

由图2可知,咸宁市区霾天气变化有2段集中发生期。在20世纪90年代基本上没有出现霾天气,而其他时间都有发生,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是霾日数急剧上升阶段,至80年代初期较高的霾日数维持,1973年冬季霾日数为26 d,1974年春季霾日数为25 d,同年秋季霾日数为23 d,都为各季节最大值。21世纪初到10年代前期的秋冬季的霾日数呈波动增长态势。

分析53年四季和全年的累计霾日数以及季节平均总日数可以发现,赤壁市53年累计出现霾天气最多,为907 d;咸宁次之,为627 d;崇阳为481 d;通城为341 d;通山为229 d;嘉鱼最少,为81 d。比较四季各县市霾日数,春季咸宁市区的霾日数最多,其他季节都是赤壁最多。秋季和冬季各县市变化情况一致,赤壁最多,咸宁次之,再次是崇阳、通城和通山,嘉鱼最少。

从季节平均总霾日数看,冬季出现霾日数最多,为212 d;其次是春季114 d,秋季为91 d;夏季最少,仅为27 d。冬季霾日数占全年的47.7%,春季占25.7%,冬春两季占全年霾日总数的70%以上,秋季占全年的20.5%,夏季仅占全年的6.1%。结果表现出冬春季出现多,秋季次之,夏季最少的分布特征。这主要是由于冬春季节影响咸宁市区的冷空气活动频繁,而咸宁市大部分地区位于变性高压脊内,空气干燥,气压稳定,风力微弱,地面附近的灰尘、汽车尾气难以扩散或稀释,从而导致霾天气的出现。而夏、秋季雨水相对要充沛许多,雨水对空气中的灰尘等污染物起冲刷作用,不利于霾天气的形成。

2.3 霾的月变化特征

咸宁市区53年各月平均霾日数明显不同,最多为12月,平均达2.1 d,其次是1月份,平均霾日数1.8 d,霾日数最少的为7月,仅0.1 d。据实测资料统计,44%以上的年份在12月都出现了霾天气,有42%以上的年份在1月、5月和11月都出现了霾天气。2013年1月、1974年3月的霾日数最多,达15 d和14 d。而有近94%的年份在6月都没有出现霾天气。

2.4 咸宁市区霾年际变化特征

分析咸宁市区逐年霾日数演变,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20世纪70年代初期是霾日数急剧上升阶段,至80年代初期维持较高的霾日数,年平均霾日数达到38 d。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和21世纪初,年霾日数为6~8 d。年霾日数趋势系数为0.3 d/年。霾日数最低值为0 d,分别出现在1989-1998年和2001年;最高值为72 d,出现在1974年。为滤去年际间的随机变化,采用5年滑动平均对原霾日数序列进行处理,同时用线性倾向估计分析了不同阶段霾日数的趋势系数(表1)。

根据5年滑动平均曲线可以把年霾日数变化分成五个阶段(表1),其中20世纪60年代初期到70年代初期霾日数呈明显上升阶段。该时段由于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大量发展,故霾日数上升也比较快,年霾日数趋势系数为3.4 d/年。21世纪初期的前中期霾天气再次多发,呈现明显上升。由于城区交通繁忙,机动车大量增加,机动车尾气污染严重,这一阶段霾日数的年趋势系数为1.2 d/年。进入21世纪10年代,经济和旅游的加速发展,汽车保有量年年攀升,使得霾日数又有增多的趋势。年趋势系数为2.4 d/年。

2.5 周期特征

由图3可见,咸宁市区霾变化存在着2~4年的显著周期。此外还有一个28年作用的长周期,但并没能通过显著的周期性检验。1990-1998年和2000年以后,周期比较显著,1990-1998年周期大约在4年,而从2000-2010年2年左右的周期比较显著,可以看出周期有缩短的趋势。

3 结论与讨论

1)咸宁市53年霾日数呈中间多南北少的分布,具有丘陵地区多发的特点。多年平均年霾日数赤壁最多,为16.7 d/年;咸宁次之,为11.6 d/年;靠近长江的嘉鱼县霾天数最少,为1.5 d/年。咸宁市各县市年变化差异较大,除赤壁外,其他县市年霾日数随时间呈减弱趋势。

2)季节分布特征:冬季(上年12月至次年2月)霾日数占全年的47.7%,春季占25.7%,冬春两季占全年霾日总数的70%以上,表现出冬春季出现多,秋季次之,夏季最少的分布特征。

3)咸宁市区霾日数月变化特征:最多为12月,平均达2.1 d,其次是1月份,平均霾日数1.8 d,霾日数最少的为7日,仅0.1 d。有44%以上的年份在12月都出现了霾天气,有42%以上的年份在1月、5月、11月都出现了霾天气,而有近94%的年份都在6月没有出现霾天气。

4)咸宁市年霾日数的历史纪录前三位分别为崇阳县1979年74 d,咸宁市区1974年72 d,赤壁市2008年64 d。

5)咸宁市区年霾日数总体呈下降趋势,20世纪70年代初期是霾日数急剧上升阶段,至80年代初期维持较高的霾日数,年平均霾日数达到38 d。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和21世纪初,年霾日数为6~8 d。

6)咸宁市区霾变化是2~4年左右的显著周期,还有28年的大周期,但不显著。

7)霾天气的出现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和气象条件有关。强逆温层的出现与气候干旱少雨,日照强烈,湿度较低等气象条件共同作用形成霾。

参考文献:

[1] 李 洪,杨小明.灰霾的形成及其危害探讨[J].科技咨询,2012(25):141-142.

[2] 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3] 王 玮,汤大钢,刘红杰,等.中国PM2.5污染状况和污染特征的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0,13(1):1-5.

[4] 吴 兑,毕雪岩,邓雪娇,等.珠江三角洲大气灰霾导致能见度下降问题研究[J].气象学报,2006,64(4):510-518.

[5] 刘爱君,杜尧东,王惠英.广州灰霾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J].气象,2004,30(12):68-71.

[6] 张保安,钱公望.中国灰霾历史渊源和现状分析[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7(1):56-58.

[7] 王 佳,韩见弘,黄 蕊.浅析灰霾的形成及危害[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17):37-38.

[8] 何惠明.广东城市大气污染状况及防治对策[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0,12(1):69-71.

[9] 吴 兑,邓雪娇.环境气象学与特种气象预报[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10] 方开泰.实用多元统计分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小学春季值周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长顺县;春旱;降水量距平百分率Pa

中图分类号:P4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501179

引 言

干旱是贵州常见的气象灾害,它对国民经济建设尤其是对农业生产能造成严重危害。贵州干旱可分为春旱、夏旱、秋旱和冬旱。顾名思义,春旱就是发生在春季(3~5月)的干旱,其中,发生在3月1日~31日的春旱称为早春旱;发生在4月l日~5月31日的春旱称为晚春旱;由于春季正值各地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水关键期,故春旱具有着极大的危害性。

所以,对长顺春季干旱的气候特针作进一步的研究,了解其发生的分布规律,为长顺农业生产及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提供理论建议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研究资料和方法

选取长顺1981~2010年共30a 3~8月月、日降水量资料作为基础研究资料,从数理统计的角度出发,样本系列越长,推求的统计参数越接近总体的统计参数。本次分析共有30a,精度较高,系列较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降水量距平百分率(Pa)[1]能直观反映因降水引起的干旱,并且适用于月平均气温均在10℃以上的时段[2],长顺3~8月月平均气温在11.5~23.1℃之间,所以本文选用降水量距平百分率(Pa)的大小来作为干旱轻重的指标。降水量距平百分率(Pa)是指某时段的降水量与降水气候平均值相比的百分率,公式为:

式中:Pa――某段时间降水量距平百分率(%);

――某时段降水量(mm);

――计算时段同期气候平均降水量(mm);

某时段同期气候平均降水量(),公式为:

式中:为1~30a,=1,2,…,

表1 降水距平百分率Pa 分级标准(单位:%)

等级 类型 降水量距平百分率/%

月尺度 季尺度

1 无旱 -40

2 轻旱 -60

3 中旱 -80

4 重旱 -95

5 特旱 Pa≤-95 Pa≤-80

按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划分干旱等级,相对于不同时间尺度有较大差别,根据气象干旱标准,干旱程度等级划分为5级,1级为无旱,2级为轻旱,3级为中旱,4 级为重旱,5级为特旱。气象干旱等级见表1。

1.1 干旱入旱条件

干旱时段:入旱条件当1次日降水量>1mm的降雨过程总雨量50mm时,从降水结束后的第9d起算。从起算日开始连续5d的逐日雨量≤1mm,且5d累计雨量≤2mm,则把这5d的第1d定为春旱入旱日。

1.2 干旱解除条件(5d累积雨量)

春旱:轻旱≥10mm;中旱≥15mm;重旱≥25mm;特旱≥50mm。

1.3 干旱时段持续日数分级标准(d)

春旱:轻旱15~24d; 中旱25~34d; 重旱35~44d; 特旱≥45d

2 长顺干旱特征分析

长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雨热同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5℃,年相对湿度81%,年降雨量1347mm。虽然降雨充沛,但时空分布不均,再由于长顺属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区,土壤蓄水能力差,所以长顺属于干旱易发区。

结合统计,得出长顺1981~2010年不同等级春旱发生频率(如表2)。

表2 长顺1981~2010年不同等级春、夏旱发生频率

干旱等级 轻旱 中旱 重旱 频数/次 频率/%

早春旱 4 2 2 8 27

晚春旱 5 4 1 9 30

春旱 8 5 3 16 53

从1981年~2010年30a中,长顺春旱重旱有3a,分别是1987、1994和2010年,发生频率达10%;中旱有5a,分别是1988、1989、1991、2001和2004年,发生频率达17%;轻旱有8a,发生频率达27%;春旱总数是16a,发生频率达53%,即长顺县春旱是不到2a就发生1次,且存在3~4a一轻旱、6a一中旱、9~10a一重旱的周期性特征。

从年代际分布看,各年代春旱发生频率比较平均,80年代春旱发生频率正常偏高,达38%,90年代与21世纪前10a春旱发生频率正常偏低,达31%。

从春旱发生的时间看,早春旱与晚春旱发生频率相当,分别达27%和30%,但当发生晚春旱时,发生中旱的频率较高,发生频率达44%。

从春旱入旱时间看(表略),在1981年~2010年30a中,除1992年没有入旱外,其余年都有入旱,入旱频率达97%;入旱次数有52次,每个春季平均入旱2次,第1次入旱时间平均在3月11日,第2次入旱时间平均在4月7日。

3 结 论

长顺县春旱3~4a一轻旱、6a一中旱、9~10a一重旱的周期性特征。

长顺县入旱频率高,根据长顺县春旱周期进行预测分析,春旱的强度在随周期变化增强。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气象干旱等级[S].GB/T20481-2006.

小学春季值周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氮污染;季节变化;原因分析;小型封闭水体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4-0032-04

1 引言

城市地表水体作为城市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起着美化城市的作用,而且具有维持当地生态系统平衡及调蓄洪水的作用,有的甚至是城市水源的重要来源。目前许多城市地表水体发生了严重的氮污染问题,引起了不少学者的注意。贾海峰[1]1996年对密云水库水质调查结果表明水体NH+4-N的浓度在不同点位均为秋季最高,同年对广东里湖的监测分析也表明,水体TN、TP季节性变化不显著,但总的变化趋势是秋季N、P营养盐含量高于其他季节。E Prona[2]等对西班牙Albercha河水体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M行研究发现,营养盐分布变化受采样位置和季节的影响,在春、夏季,由于流域内人类活动的加剧,水体无机氮浓度比秋冬季明显升高。李伟等[3]对田庄水库氮的迁移转化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4月份氨氮、硝氮和总氮浓度均高于9月份,即水体中氮浓度春季最高。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对大型河流、湖泊氮污染季节变化研究较多,但对于封闭水体氮污染的季节变化研究更少。本文试以金华市小型封闭水体为例,通过分析其氮污染的季节变化特征,希望能弥补该方面研究的不足。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金华市(28°32′~29°41′N ,119°14′~120°46′30″E)位于浙江省中部,金华市地处金衢盆地的东端,属于浙中丘陵盆地,地势中部低、南北高,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度适中,年平均气温为17.5℃,降雨量较为充沛,年总降雨量平均为1424 mm,气象灾害较少,适宜居住和生活。其中金华市区只包括金东区和婺城区,位于武义江、金华江和东阳江交汇处,面积约2045 km2,建城区面积约63.78 km2。本文的研究对象为金华市区二环以内的小型封闭水体,选取12个有代表性的水体作为观测点(图1)。

2.2 研究方法

为系统研究金华市小型封闭水体氮污染的季节变化,本研究通过卫星遥感影像和实地调查,根据周围土地利用状况及水体主要利用方式,将金华城市小型封闭水体划分为林地水体、耕地水体、水产养殖水体、景观水体、居住用地水体、工业用地水体6种类型的水体。选择了12个小型封闭水体作为研究对象,利用ArcGIS10.1绘制采样点分布图。采样时段为2015年4月25日至2016年4月19日,间隔一个月采集一次水样。样品采集使用250 mL聚氯乙烯塑料瓶,采集距水面0.2 m的水样,当天带回测定氮浓度,分析前对略带浑浊的水样进行过滤。采样的同时,通过访谈,向附近居民了解水体周围土地利用现状,并进行记录。

2.3 样品分析方法

水样的pH值采用精密pH计进行测定,水样的电导率采用便携式电导率仪测定,总氮(TN)浓度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GB11894-89)测定,硝态氮(NO-3-N)浓度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在220和275 nm双波长下比色测定,铵态氮(NH+4-N)浓度采用靛酚蓝比色法测定,可溶性有机氮(DON)浓度利用总氮浓度减去可溶性无机氮浓度得出。即:DON = TN - NO-3-N - NH+4-N。运用Excel和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水质评价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3 结果与分析

3.1 氮污染的季节变化

本研究中不同类型水体的TN含量有所不同。林地水体、耕地水体、水产养殖水体、居住用地水体、景观水体、工业用地水体TN的浓度范围分别为7.88~11.17 mg/L、8.16~15.04 mg/L、6.57~13.65 mg/L、6.79~16.27 mg/L、7.28~13.14 mg/L、8.06~12.43 mg/L。从整体上看,耕地水体和居住用地水体TN的含量要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水体。根据我国地表水水质指标准,Ⅴ类水的TN限值为2 mg/L,本研究各类水体各个时间段的TN浓度都高于标准限值,表明金华城区的小型封闭水体一直处于严重富营养化状态。

在整个采样期间,尽管研究的12个采样点的水体污染来源不同,各类型水体的TN含量随时间变化总体上仍呈现出一定的规律。从图2中可以看出,各类型水体TN含量在4~9月,总体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自9月至第二年3月,总体又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3~4月又呈现下降趋势。除工业用地水体外,各类型水体TN均以9月最低;耕地水体和居住用地水体的季节变化幅度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水体。

同一类型水体不同月份的TN含量进行方差,分析(取α=0.05)显示,林地水体和耕地水体TN含量不同月份的差异性显著,而水产养殖水体、居住用地水体和景观水体不同月份的差异性不显著。

通过与其他城市湖泊对比发现,金华市小型封闭水体氮污染十分严重。熊汉锋等人通过研究梁子湖表层氮的季节变化发现湖水TN含量在0.18~1.362 mg/L之间,平均0.713 mg/L,表层湖水中全氮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在湖心和湖泊出水口,表现为春季最高,冬季最低[4]。

赵海超等人逐月调查了 2010 年洱海上覆水TN含量发现2010年1~12月洱海TN总体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TN 浓度为0.20~0.95 mg/L,最大值出现在7月,最小值出现在1月[5]。通过上述对比,可以得出金华市小型封闭水体TN远高于其他大型城市湖泊,且波动幅度大,急需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整治。同时,本研究中城市小型封闭水体同城市湖泊氮污染的变化规律有所不同,值得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3.2 氮元素赋存形态的季节变化

不同类型水体氮元素的赋存形态也有所不同,并且随季节的变化规律不同。对于NO-3-N,除了景观水体,各水体NO-3-N含量随季节呈现明显波动,普遍在9月有最低值,其中居住用地水体和工业用地水体的NO-3-N含量的变化幅度明显高于其他水体,而景观水体无明显的时间变化。对于NH+4-N,耕地水体和居住用地水体随季节有明显的波动,耕地水体的在春秋季NH+4-N含量较高,而居住用地水体仅在春季NH+4-N含量较高。对于DON,林地水体、居住用地水体和工业用地水体的DON季节变化较为明显。其中,林地水体的DON含量秋季较高,居住用地水体春季较高,工业用地水体春夏较高。可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水体不同形态氮的季节变化有显著的影响。

同一类型水体不同月份的各形态氮含量进行方差,分析(取α=0.05)显示,NO-3-N的含量,除景观水体的NO-3-N含量不同月份的差异性不显著之外,其余各水体的差异性显著;NH+4-N的含量,耕地水w和居住用地水体的差异性显著,而林地水体、水产养殖水体和景观水体差异性不显著;DON含量,耕地水体、水产养殖水体和居住用地水体的差异性显著,而林地水体和景观水体的差异性不显著。

各形态氮占TN的百分比也随季节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对于NO-3-N,除景观水体,其余各类型水体在春季都会有一个上升的阶段,7~9月呈现下降的趋势,9月以后又呈现上升的趋势。对于NH+4-N而言,各类型的水体在春季都出现下降的趋势,7~9月又呈现上升的趋势,9月以后又呈现下降的趋势,在秋末冬初降到极小值后又呈现上升的趋势。

综上所述,不同类型水体氮元素的赋存形态且随季节的变化规律有明显的不同。其中,耕地水体TN和各形态氮的不同月份的差异性均显著,而景观水体TN和各形态氮的不同月份的差异性均不显著。

4 讨论

4.1 水体总氮季节变化的原因解析

4.1.1 氮污染来源的影响

地表水体氮的来源较为复杂,既有外源输入又有内源释放,既有点源又有非点源。本研究针对的是金华市内小型封闭水体,氮污染的可能来源包括农业施肥、城镇污水的排放。

有研究表明,未受污染的河流和湖泊无机态氮浓度的浓度范围是0.016~0.240 mg/L,平均浓度为0.102 mg/L[6],而本研究中城市小型封闭水体无机态氮的浓度水平几乎是平均水平的十几倍,人为污染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经偏相关分析得出:耕地水体和景观水体的电导率与NO-3-N、NH+4-N呈显著的正相关(а=0.02),说明NO-3、NH+4与电导率(离子总量)具有相似的分布特征,NO-3、NH+4可能是此类水体的主要离子。据此推断NO-3在耕地水体和景观水体总阴离子中占有较大的比重,NH+4在这两类水体总阳离子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有研究表明,水体不同形态氮的存在与其来源有关,排水良好的农业流域中大部分的总氮是以硝态氮的形式汇入水体[7],而氨氮是城市型河流和城镇污水中的主要存在形态[8,9]。根据综合前人的成果和实地考察得出本研究中的耕地水体和景观水体的氮分别主要来源于农业化肥的使用和城市污水的排放。

由于农业化肥的施用主要以氮肥为主,而土壤中多余的氮肥通过降水而形成的地表径流进入水体,导致耕地水体的离子组成以NO-3-N、NH+4-N为主,水体的TN季节变化也与施肥的季节变化相一致。根据调查得知当地村民春季氮肥施用较多,而城镇污水的排放随季节没有明显的变化,因此景观水体的TN随季节变化没有明显的波动。

4.1.2 水生生物的影响

经过实地考察发现本研究中各类水体均有一定量的水生植物,其中耕地水体和居住用地水体的浮萍、水葫芦等水生植物相对较多,这与农业肥料的大量施用以及生活污水的排放密切相关。在秋冬时节,水体中的水生生物(尤其是水生植物)生长过渐变缓慢,水生生物对氮素营养盐的利用率逐渐变低,从而带来水体中氮素的累积和浓度的升高。而在夏季光照、水温等条件较为适宜,导致浮游植物迅速生长,大量消耗水体营养盐,营养盐含量不断降低,因此到9月各类型水体中氮营养盐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4.2 水体各形态氮季节变化的原因解析

水环境中的NH+4-N、NO-3-N主要存在两种去除和转化的途径,一种是硝化-反硝化过程,这一过程中氮经过硝化作用转化为亚硝酸盐氮,再转化为硝酸盐氮,硝酸盐氮进而通过反硝化作用转化成氮气释放到大气而离开水环境;另一种是藻类等水生生物进行的同化作用,无机氮作为营养盐被生物生长利用而从水体中去除[10]。

氨氧化作用是硝化反应的第一步。自然界中参与氨氧化作用的微生物主要包括氨氧化细菌(AOB)等。氨氧化细菌倾向于在中性和偏碱性的环境下生长[11]。随着pH的升高,AOB氨氧化活性呈升高趋势。本研究中各水体的pH大都时间呈碱性。硝化作用中的氨氧化作用受抑制,然而这些时间段的NH+4-N含量却在降低,说明本研究水体影响NH+4-N含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藻类的同化作用。

一般来说,水体不同形态氮营养盐含量最高值都是依次出现的,这与NH+4-N的转化有关。由于NH+4-N是氮的还原态,而NO-3-N是氮的稳定形态,氮污染多以还原态氮的形式进入水体,NH+4-N在亚硝化细菌及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先氧化为NO-2-N,NO-2-N不稳定,最后转化为稳定的NO-3-N,这个过程要消耗水体中大量的氧[12~15]。

从图2可以得出,耕地水体和居住用地水体的NO-3-N和NH+4-N季节变化明显,所以以这两类水体为例。NH+4-N在采样开始初期的5月到7月有明显的下降过程,在温度和阳光都比较充足的情况下,藻类大量繁殖,吸收利用水体中的NH+4-N,同时,此时水中的溶解氧充足,较高的温度也促进NH+4-N的转化,导致NH+4-N含量迅速下降。7~9月又有明显的上升过程,随着气温的升高水中的溶解氧不断下降,导致硝化作用减弱,NH+4-N含量有所上升。而NO-3-N在7月到9月有明显的下降^程,9月到10月有明显的上升过程,这与藻类对NO-3-N的吸收和释放有关。7~9月水体中藻类数量多,吸收利用水体中的NO-3-N,导致NO-3-N含量迅速降低,秋冬时节,由于藻类死亡逐渐向水体中释放营养盐NO-3-N浓度回升。NO-3-N的浓度变化表现出滞后于NH+4-N,可能是因为在NH+4-N和NO-3-N同时存在的条件下会优先吸收NH+4-N,且对NH+4-N的吸收速率大于NO-3-N,NH+4-N的存在对于微生物吸收NO-3-N具有抑制作用[16~19]。另外,所有类型水体的NO-3-N浓度在采样初期较较高,分别在9月达到最小值,之后浓度升高,变化幅度保持稳定,可见9月是城市水体自净能力最强的时候。

5 结论

(1)各类型水体TN浓度各个观测时间均远高于2 mg/L,均属于Ⅴ类水体,氮污染严重,其中耕地水体和居住用地水体TN的含量要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水体。

(2)耕地水体的TN和各形态氮含量在不同月份的差异性显著,总体而言春季较高秋季较低,而景观水体TN和各形态氮在不同月份的差异性均不显著。

(3)耕地水体和居住用地水体的NO-3-N和NH+4-N季节变化明显,总体呈春季较高秋季较低,且NO-3-N的浓度变化表现出滞后于NH+4-N,影响其变化的主导因素是藻类的同化作用。

参考文献:

[1]李 伟.田庄水库氮素迁移――转化规律的数值分析[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8.

[2]刘婷婷. 嘉陵江水体中碳、氮、磷季节变化及其输出[D].重庆:西南大学,2009.

[3]贾海峰,程声通,丁建华,等.水库调度和营养物消减关系的探讨[J].环境科学,2001,22(4):103~108.

[4]熊汉锋,王运华,谭启玲,等. 梁子湖表层水氮的季节变化与沉积物氮释放初步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5,24(5):500~503.

[5]赵海超,王圣瑞,焦立新,等. 洱海上覆水不同形态氮时空分布特征[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33(5):874~880.

[6]李 阳.武汉市湖泊溶解性有机碳氮生物有效性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3.

[7]Keeney D R,Deluca T H. 1993. Des Moines River Nitrate in Relation to Watershed Agricultural Practices: 1945 Versus 1980s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22(2):267~272.

[8]王毛兰,,周文斌.2008.丰水期都阳湖氮磷含量变化及来源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7(1):138~142.

[9]单保庆,管宇翔,唐文忠,等.2012.北运河下游典型河网区水体中氮磷分布与富营养化评价[J].环境科学,33 (2): 352 ~358.

[10]俞 盈,付广义,陈繁忠.水体中三氮转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J].地球化学,2008 (6): 565~571.

[11]陆诗敏.淡水养殖池塘氨氧化微生物的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4.

[12]张恩仁,张经.三峡水库对长江N、P营养盐的截留效应的模型分析[J].湖泊科学,2003,15(1):41~48.

[13]Tchobanoglous G,Burton F L,Stensel D H. Wastewater Engineering-I:Treatment and Reuse[M].New York:McGraw-Hill Inc,2003:62~63.

[14]徐亚同,史家粱,张明.污染控制微生物工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93~96.

[15]曲丽梅,姚德,丛王福.辽东湾氮磷营养盐变化特征及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J].环境科学,2006,27 (2):263~267.

[16]Batch W M. Kinetics of nitrate uptake by freshwater algae. Hydrobiologia,1984,114(3):209~214.

[17]Batch W M. Exploring the mechanism of ammonium uptake in phytoplankton with an ammonium analogue methylamine[J]. Mar Biol,1986,92(2): 163~171.

小学春季值周总结范文第5篇

一、引言

日照是指太阳在一地实际照射的时数。在以给定时间,日照时数定义为太阳直接辐照度达到或超过120瓦・米-2(W・m-2)的那段时间总和,以小时(h)为单位,也称实照时数[1]。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越来越密集,城市大气中的空气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气温、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2-3] 。近来不少学者对太阳辐射、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的气候变化进行过研究。李哓文、李维亮等[4]通过对中国55个辐射站1961-1990年30年间地面太阳辐射变化趋势的统计分析,发现中国大部分地面总辐射呈下降趋势。买苗、曾燕等[5]利用黄河流域及周边146个气象站1960~2000年逐月日照百分率资料,分析发现流域日照百分率的下降表现得非常明显,遍布整个流域的中、下游。郭军、任国玉[6]利用天津地区4个站1961~2003年日照时数分析,发现近40年天津地区日照时数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张智、林莉等[7]用银川市1952~2004年的日照时数进行研究,发现银川市年、季、月日照时数均呈减少趋势。贾金明、吴建河等[8]利用河南31个站1954~2005年的日照资料分析了河南及濮阳市的日照变化特征,发现河南省年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平均每10年135h。石慧兰,王新堂等[9]通过分析德州市1954~2005年日照、云量等气象要素得出德州市日照时数平均10年减少105.0小时,日照百分率平均10年降低2.4%。

日照时数变化是引发气候变化的重要气象因子之一,也是表征一个地方光照条件优劣和热量程度的重要指标,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8-9]。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利用十分迫切,而太阳能已经被国际公认为是未来最有竞争性的能源之一。2010年根据诸城市对太阳能资源的使用现状与要求,依据所处的地理位置 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周边环境、影响因素,对太阳能资源进行了评估。为此对诸城市近50年日照时数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更好地指导太阳资源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资料与方法

选取诸城市1961~2010年的日照时数资料,计算出各月,春(3~5月)、夏(6~8月)、秋(9~11月)和冬(12月至次年2月)的季、年日照时数的时间序列。用线性趋势倾向的最小二乘法估计气候变化趋势,S=a+bs,其中b为线性趋势,b>0表示日照时数呈增加趋势,b<0表示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函数系数由最小二乘法求得,分析月、季、年的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得出其变化规律。

三、日照时数变化分析

1.月日照时数变化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1、2、11、12月日照时数较少,在172.4小时到178.7小时之间,12月日照时数最少;7~10月变化较为平稳,在200.2小时到209.2小时,3~6月日照时数较其它月份明显偏高,5月为峰值,是258.8小时。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86.4小时。从各月日照时数变化率来看,除2~4月日照变化率为正,其余各月均为负值,其中8月日照时数递减最明显,以10.324小时每10年速度递减,其次是6月,以9.159小时每10年的速度递减。

表1 各月日照时数(单位:hh)及变化率(单位:每10年)

2.季日照时数变化分析

春季日照时数变化:春季平均日照时数为233.9小时,以1.307小时每10年递减。从春季日照时数变化曲线(图略)可以看出, 1961年、1962年、1965~1968年、1971年、1972年、1974~1976年、1978年、1979年、1981年、1982年、1993~1997年、2000年、2001年、2005年、2006年、2009年日照时数比季平均值偏多,其余年份均比季平均值偏少,偏多年份为26年,偏少年份为24年;1965年出现极大值,为273.4小时,1963年出现极小值,为194.7小时。虽日照时数比季平均日照时数偏多年份多于偏少年份,但日照时数总体呈递减趋势,说明日照时数变化大,分布不均,近10年日照时数减少较为显著。

夏季日照时数变化:夏季平均日照时数为216.8小时,以8.088小时每10年的速率递减。从图2夏季日照时数变化曲线可以看出, 1962~1969年、1972~1974年、1977~1983年、1992年、1994年、1995年、1997年、1999年、2000年、2009年日照时数均在季平均值偏多,1984~199其余年份均比季平均值偏少,偏多年份与偏少年份相同;最大值出现在1969年,为273.2小时,最小值出现在2003年,为163.1小时,两者相差110.1小时。虽然日照时数偏多年份与偏少年份相同,但日照时数总体呈明显减少趋势,其中8月份的贡献最大,以10.324小时、每10年的速度递减,近10年日照时数减少最为显著。

秋季日照时数变化:秋季季平均日照时数为197.9小时,以4.206小时每10年的速率递减。从秋季日照时数变化曲线(图略)可以看出, 1963年、1965~1973年、1976~1980年、1991~1995年、1997年、1998年、2001年、2002年、2004年、2010年日照时数均比季平均值偏多,其余年份比季平均值偏少,偏多年份为26年,对于偏少年份,最大值出现在1965年,为238.1小时,最小值出现在1985年,为145.9小时,两者相差92.2小时。虽然日照时数比季平均日照时数偏多年份多于偏少年份,但日照时数总体呈递减趋势,日照时数呈明显的波动变化,分布极为不均,近10年日照时数减少较为明显。

冬季日照时数变化:冬季平均日照时数为173.7小时,以5.149小时每10年的速率递减。从图2冬季日照时数变化曲线可以看出, 1961~1967年、1969年、1970年、1973年、1975~1977年、1979~1982年、1993~1996年、1998年、1999年、2001年2003年、2010年日照时数均比季平均值偏多,其余年份日照时数比季平均值偏少,最大值出现在1965年,为238.1小时,最小值出现在1985年,为145.9小时,两者相差92.2小时。虽然日照时数比季平均日照时数偏多年份多于偏少年份,但日照时数总体呈递减趋势,且近10年日照时数偏少明显,说明日照时数分布不均。

综上所述得出:四季日照时数总体呈递减趋势,夏季>冬季>秋季>春季,分别以8.088小时、5.149小时、4.206小时和1.307小时每10年的速率递减。夏季递减非常明显,春季最小。各季日照时数均为波动变化,近10年日照时数减少尤为明显。

图2 诸城四季日照时数变化趋势

3.年日照时数变化分析

诸城市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68.0小时,以57.97小时每10年的速率减少。从图3可以看出,1961~1963年、1965~1973年、1977~1981年、1983年、1993~1995年、1997年、1999年、2009年日照时数均比季平均值偏多,其余年份日照时数比季平均值偏少,偏多年份为24年,偏少年份为26年。最大值出现在19 95年,为2799.3小时,最小值出现在2003年,为2111.3小时,两者相差688.0小时。日照时数偏多年份偏多主要集中在60~70年代和90年代,偏少年份主要集中在80年代后期和00年代,近10年日照时数偏少尤为明显,只有2009年偏多,其余均为偏少。年日照时数总体呈明显的减少趋势。

四、结论

1.除2~4月日照时数呈增加趋势,其余各月均呈递减趋势,8月日照时数递减最为明显。

2.四季日照时数总体呈递减趋势,夏季>冬季>秋季>春季,分别以8.088小时、5.149小时、4.206小时和1.307小时每10年的速率递减。夏季递减非常明显,春季最小。各季日照时数均为波动变化,近10年日照时数减少尤为明显。

3.年日照时数总体呈明显的减少趋势,以57.97小时每10年的速率减少,60、70年代日照时数以偏多为主,80时代中后期、90年代后以日照时数偏少为主,近10年尤为明显。

参考文献:

[1]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2]薛德强.济南的城市发展对气候的影响[J],气象,1996,22(2):3-6.

[3] 李明香,才荣辉,金魏.营口市近50年日照时数变化的特征分析[J].辽宁气象,1999(3),(1):10-15.

[4]李晓文,李维亮,周秀骥.中国近30年太阳辐射状况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1998,9(1):24-31.

[5]买苗,曾燕,邱新法等.黄河流域近40年日照百分率的气候变化特征[J].气象,2005,32(5):62-66.

[6]郭军,任国玉.天津地区近40年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气象科技,2006,34(4):415-420.

[7]张智,林莉,孙银川等.银川市日照时数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干旱区研究,2006,23(2):344-348.

[8]贾金明,吴建河,徐巧真等.河南日照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J].气象科技,2007,35(5):65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