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的诗歌(精选5篇)

  • 优美的诗歌(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在“诗歌活动中如何支持幼儿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与表现美”的策略研究中,我们采用集体研讨,通过“一课多轮”“同课异构”等形式来逐步解决教学问题。研究中我们重点解决有效的教学策略的运用。如“诗歌教学的目标如何界定?诗歌内容是否优美?优美体现在哪里…

优美的诗歌(精选5篇)

优美的诗歌范文第1篇

诗歌教学是幼儿园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幼儿学习诗歌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语言、启迪智慧,而且还可以使幼儿的心灵和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以及美的感受。这正符合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语言领域中明确指出的:“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的理念。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提出“在诗歌活动中如何支持幼儿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与表现美”的研究。因诗歌内容丰富、结构简洁、句式整齐,富有韵味,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是幼儿所喜爱的儿童文学作品之一。幼儿在诗歌学习中,通过反复朗读使自身的语言在具体的运用中得到发展。

二、教学策略

在“诗歌活动中如何支持幼儿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与表现美”的策略研究中,我们采用集体研讨,通过“一课多轮”“同课异构”等形式来逐步解决教学问题。研究中我们重点解决有效的教学策略的运用。如“诗歌教学的目标如何界定?诗歌内容是否优美?优美体现在哪里?诗歌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幼儿感受理解诗歌的意境美与表现美?教师采用了哪些有效的教育策略?”等等,研讨中老师们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寻找最佳方案,有效地引导幼儿充分地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与表现美。经过多轮的实践我们达成如下共识:

(一)语言支持策略

幼儿对诗歌作品的学习是否感兴趣,首先教师语态、语感很重要。教师声情并茂地示范朗诵是点燃儿童学习诗歌欲望的助燃剂。“美的文字”需要用“美的语言”来表达,才能让幼儿感受它的美韵所在。幼儿由于受生活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的局限,对诗歌的欣赏与理解不能像成人那样直接通过阅读文字轻而易举地来把握,而是要依靠教师声情并茂、形象生动的语言传递来学习的。因此,教师生动优美的语言是支持幼儿学习诗歌的关键所在,教师自身独特的语态、语感是幼儿学习诗歌的标杆,更是激发幼儿学习诗歌的桥梁。

在运用语言支持策略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语音准确,语言形象生动、大方得体、不能做作;

2.可恰当地加上肢体语言,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3.第一次示范朗诵,不宜结合图片或课件,应重点让幼儿认真倾听,感受语句的美;

4.教师可以多次示范朗诵,让幼儿多次倾听与感知,但范读的形式要变化多样,每一次的范诵,提示语要不一样,倾听要有层次性,让幼儿在多次倾听中感知诗歌的语言美与意境美。还可以通过情境创设与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诵,让幼儿充分地理解作品,在倾听中,达到情景交融、物我交融,使教师的语言在诗歌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图片、图示支持策略

诗歌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幼儿不是真正意义上理解诗歌内容,而是死记硬背;对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及诗歌所蕴涵的深刻思想和作者的情怀难以理解;并且对诗歌的结构、句式未能很好地掌握,经常用自己的语句来篡改诗歌,使诗歌缺乏韵律美、不易朗读和记忆,教学活动结束后幼儿便失去了继续朗读诗歌的兴趣。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中除了运用教学挂图外,还选择了直观形象的图片或简捷明了的图示,帮助幼儿理解诗歌、表达诗歌。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并且能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更能培养幼儿认真观察与思考的能力,同时又便于幼儿记忆。这种教学策略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与学习规律。我们在许多诗歌教学中注重图片与图示的运用,支持幼儿学习诗歌、更好地理解诗歌、仿编诗歌。

(三)字卡支持策略

在诗歌教学活动中渗透前阅读与文字符号的认识,在阅读欣赏中提高幼儿前阅读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幼儿对文字符号与阅读的兴趣,为幼儿入小学做好语文学习的准备,提高幼儿学习适应能力。教师可有意识地将一些简单的文字符号运用在其中,增加幼儿学习的趣味,幼儿在看到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的画面时无意地识字,没有任何的认字压力。这样通过从图到字的认识,既具体又形象,能更好地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在运用字卡支持策略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生字卡不能过多,一个儿歌内容出示生字三个字左右为宜,最好是重复出现的字出示字卡;

2.生字卡以单字或单词为主,不能用长句;

3.生字卡的出示要把握时机,最好在解释图片内容时出现,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4.生字卡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当生字卡出示后,老师以“代过”为好,不要去强调字的声形义,这样让幼儿在无意注意中没有压力地认字。

(四)音乐支持策略

为了更好地让幼儿感受到诗歌的意境美,我们可综合运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如我们除了运用挂图、图片、图示外,还可以选用优美的轻音乐为背景来渲染诗歌,让幼儿在诗歌的意境充分地感受,从而提高幼儿的感受力与表现力。通过诗歌与音乐相结合还可以实现新《纲要》所倡导的课程有机整合的精神,在孩子们熟练朗诵出诗歌内容的基础上,适时地为诗歌配上动听优美的旋律,使语言与艺术达到了有效的整合,将整个活动推向高潮,实现了“语言”与“音乐”的有机整合。

老师还可以运用优美舞姿,将自己喜欢的诗歌配上与其情节内容相符合的动作,达到诗中有舞、舞中有诗的美妙境界。

在运用音乐支持策略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所选择的音乐以优美的轻音乐为主;

2.音乐的主旋律要与诗歌内容相匹配;

3.只要旋律不要歌词;

4.播放时要控制好音量,不能太大声,要让幼儿能清晰地听到诗歌内容为宜。

优美的诗歌范文第2篇

一、当前语文教育者对新课标的一些误读

在当前执行的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初中诗歌教学的目标有这样一些表述:阅读要求,“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背诵优秀诗文80篇”。于是,有的语文教师甚至某些语文教学研究者把这个目标解读为“读读背背”。

然而,这种解读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了问题,那就是对学生的评价。“读读背背”该如何评价呢?如果按照课标上的说法,诗歌阅读的评价应该是“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记诵积累过程的评价可以解读为“背背”,而理解诗歌大意,仅凭“读读”就能行吗?事实证明,是不行的。初中诗歌教学究竟应当教点什么呢?通过诗歌教学,究竟应该培养学生哪些素质?如果结合整个课标来解读分析,不难发现,诗歌教学的真正目标,旨在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二、诗歌教学应该传承的传统文化

诗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读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诗歌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阅读品味中吸收传统文化丰富的营养,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1.读出文采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诗文的文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诗歌语言凝练,更能突出地体现语言的文采。历代诗人在创作中无不反复锤炼语言。阅读欣赏诗歌,那典雅飘逸的语言,令人赏心悦目。诗歌教学应该利用这些传统文化精华,让学生感悟学习,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 炼字是诗歌文采的基础。“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诗人在诗歌中用词之精确,令人叹为观止。炼字的功夫彰显诗人深厚的修养,文采自然飘逸。修辞让语言更优美,是文采的又一主要表现。汉语修辞手法众多,使汉语成为最优美的语言。“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形象生动的比喻,“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工整的对偶,“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夸张,“零丁洋里叹零丁”的双关。修辞在诗歌中的广泛运用,使诗歌的语言精美、形象生动。各种表现手法灵活运用,使诗歌的文采发挥得淋漓尽致。“燕然未勒归无计”的直抒胸臆,“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情景交融,“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巧用典故,“城春草木深”的渲染烘托。除此之外,象征、白描、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联想和想象、以小见大、抑扬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也非常广泛。

优美的诗歌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幼儿园诗歌教学

一、优化情境,激发兴趣,促进主动学习

幼儿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控制能力差,呆板的图片、口耳相传的教学模式,很难吸引幼儿。多媒体技术以其鲜艳的色彩、多变的画面,把静态知识动态化,使抽象知识形象化,让枯乏知识趣味化,从而营造了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创设出更为真切的体验情境,唤起幼儿的有意注意,诱发幼儿的情感共鸣,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在小班诗歌《星星》教学中,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深邃的夜空,繁星点点,闪闪烁烁;(推近)明亮的星星一闪一闪眨眼睛,伴随着优美的《梦幻曲》深情的诗歌朗诵,孩子们被深深地吸引睁大了眼睛,教师抓住契机适时提问:星星什么样?星星在哪里?……生动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与激情的朗诵深深地吸引了幼儿进入了诗的世界,陶醉在如诗如梦般美丽的意境中……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优化了情境,推动着幼儿主动、快乐地学习。

二、生动形象,发展思维,提高教学效果

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多媒体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于一身,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生疏为可感,化抽象为形象,为幼儿生动的表现出老师难以用语言解释的词汇、现象,有利于幼儿在边看、边想的活动中加深了对诗歌主题的理解,既发展了幼儿的形象思维,又发展了语言逻辑思维。

如大班欣赏活动《云彩和风》,诗歌中美丽又多姿的云彩变化在现实生活中是可遇不可求的,因此幼儿对天上的云彩和流动的风之间的关系自然不具备丰富的前期经验,而优美的诗歌语言也只能触动幼儿的感知神经。在教学活动中,我制作课件将诗歌中云的变化:船、狮子、娃娃等形状的变化过程清晰地演示出来,将静态的画面变成了具体、形象的“动画片”,再加上优美动听的配乐朗诵,极为生动地展现出了《云彩和风》蕴含的优美意境:云彩的变化让幼儿仿佛触手可及,使幼儿直观地观察到了云彩的变化过程,亲身感受到云彩变化过程的奇妙,十分有效地帮助了幼儿对风吹云动的变化过程的理解。因而幼儿在创编活动中兴趣盎然,创编出许多精彩的新诗句。

三、拓展意境,扩展想象,提升学习能力

多媒体技术可以虚拟现实,再现生活物景,可以跨越时空间的限制,提供大量生动的画面来表现现实中无法感受甚至根本不存在的事物,从而使更多的信息,多方面、多角度地传播到幼儿的大脑,拓展意境,扩展想象,使幼儿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有效地帮助幼儿进行诗歌创编。

如,在续编诗歌《家》这一活动中,重点是让幼儿仿编诗歌,我借助多媒体技术使大量丰富幼儿相关知识的教学信息以图像、文字、声音等多种形式呈现,如:水波荡漾的小池塘、欢快游泳的小鱼儿;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绿绿的草地、活泼的羊儿;黑黑的夜空、闪闪的星星……具体形象生动又优美的画面给了幼儿诗意的启发,进一步丰富创编的内容,有效地帮助了幼儿拓展想象,幼儿积极地在画面中捕捉信息,去观察、去想象、去感受、去创编,迁移知识发展技能。教师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由讨论尝试着仿编诗句,然后再将自己仿编出来诗歌内容做进了课件中,直观呈现出了思维的结果,孩子们欢呼雀跃,情绪高涨,沉浸在无边的诗情画意中……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四、丰富视听,促进表达,感受诗歌情趣

诗歌蕴含着多元化的审美价值。诗歌文字简洁,主题单纯,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多媒体以丰富的形式创设出诗歌意境,充分地调动幼儿的视听感官系统,弥补了传统诗歌教学的枯燥和乏味,使幼儿在视觉上产生美的享受的同时体验听觉上美的感觉,充分感受诗歌的意境,体验诗歌之美从而产生表达诗歌中的语言的欲望情不自禁地进行有表情的朗诵,在不知不觉中让幼儿轻松自如,吟诵表达。

优美的诗歌范文第4篇

一、诗歌在广告词创作中的运用

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曾说“广告是词语的生涯”,广告效果的50%―75%来自广告的语言文字部分。几乎每件成功的广告作品,都离不开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的广告词。事实证明,能经受市场检验的广告词不应是纯粹技术性和说明性的文字,它还应该具备文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因此,最擅长语言美和意境美的诗歌,凭借其巨大的创作空间,高效的传播效果,在广告词中频频亮相,得到了日益广泛的运用。

(一)借用诗歌的语言美

诗歌化的广告词极力体现了诗歌的语言特色,即短小精悍,优美凝练,具有紧凑的节奏感和灵动的韵律感。诗歌的语言丰富多彩、种类繁多,每种形式都受到许多广告创作者的青睐。比如“好马配好鞍,好车配风帆”(蓄电池广告),“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汽车广告),这些广告都借用了对仗工整的古体诗词的语言形式。再比如“您的生产线,我们的运输线,连成一线,永远领先。永远领先,是你我的共同意愿”(运输物流业广告),这则广告则借用了开放直率的现代诗歌的语言,拉近了企业与客户的距离。兼具散文情趣和诗歌韵味的散文诗,也具备极强的感染力,能达到很好的传播效果,例如这则卫生和护理类的广告:“强生相信,在我们的身边,存在着些巨人,他们以巨大的爱做细小的事,让心灵获得慰藉,让创伤得到安抚,让人们得到关爱。强生,以医疗卫生和个人护理的经验和智慧,与这些巨人并肩,用爱,推动人与人的关爱。因爱而生,强生。”这些诗歌化的广告词都清新典雅、优美隽永,耐人寻味。

(二)营造诗歌的意境美

将诗歌运用于广告词中,讲求的不仅是音律的婉转优美,更追求物与情的和谐,意与境的统。王昌龄在《诗格》中提出:诗有三境:一日物境,二日情境,三日意境。意境则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景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是诗歌所追求的一种最高境界,其效果在借助语言符号所建构一个象征体系,暗示、引导读者的情感思维走向一个无限的世界,感受社会、自然、人生、宇宙的敞亮。现代广告不仅可以借助诗歌丰富而凝练的语言营造意境,还可以将诗歌与画面、音乐等视听符号有机结合,营造诗情画意的氛围。诗情画意是种心境,让心灵自由地、快乐地驰骋,给人无限的美好遐想,让人感到生活的无比美好。因为好的诗歌总是人的情愫最饱满之时,灵光闪现的神来之笔,它能用精炼的文字给人心灵极大的触动或震撼。同样,优质的诗化广告词也能让消费者过目难忘并细细品味甚至慢慢回味。例如,“发质动人,气质动心”(洗发水广告词),“风声、颂声,声声入耳;雅韵、酒韵、韵韵关情”(酒类广告词),这些典雅诗化的广告词,都给消费者留下了深刻并美好的印象,唤起了无数消费者的购物欲望。再比如上述的强生广告,散文诗般优美的文案,再加上温暖人心的画面(医护人员走访农村,医生鼓励病童,老师抚慰因打球受伤而哭泣的孩子的生活片断),悦耳动听的背景音乐(童音演唱),声画的有机结合让人们看到了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广告词更富深意,整个广告也更富有温情与感染力。

二、诗歌在广告词创作中的功用

诗歌反映社会生活,抒发人类情感,表达人生哲思,它是给人类的艺术宝库添上了浓抹重彩的笔。诗歌走入广告词中,也给广告作品注入了新的活力,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诗歌能加深消费者对广告的印象

大卫,奥格威说过:“消费者每天看的电视广告中,大部分没有在他们的记忆中留下一丝迹印,就像水从鸭子背上滑过一样。”在广告铺天盖地、无孔不入的时代,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无疑是广告的首要任务。而凝练优美的文字,跌宕起伏的音律,萦回往复的节奏,匠心独运、琅琅上口的诗歌更能让人印象深刻、记忆犹新。例如,“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酒品广告),简单而生动的诗歌语言让很多消费者很快记住了这则广告和它宣传的商品。而引用、修改些经典诗词也能另辟蹊径,加深人们的印象。心理学上认为,记忆与注意一样有很强选择性。凡是那些与人们头脑中原有的信号网络相容的信息,就能较顺利地被编入人的记忆库,被记忆下来。所谓“原来,的信号网络”,是指一个人的知识系统、观念系统与语言系统。它包括个人头脑中已有排列好的全部记忆。对广告创意来说,消费者原有的经验与语言内存是值得挖掘的。对人们耳熟能详的语言稍加变动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味王饮料的则广播广告的广告词:

“酸,才下眉头,甜,却上心头……

当我只能用相思守侯着你

品尝味王柠檬茶

正可将相聚的甜,小别的酸,

好好温习……”

恰当得运用古诗词并加以巧妙修改,使得该广告语新颖别致,清新而又富有情趣。听众既享受了美感,又加深了对于信息的印象。

(二)诗歌能唤起消费者的情感

诗是最擅长表现情感的,这是中外历代论诗者普遍信奉的共同信条。《虞书》说:“诗言志,歌永言。”《史记,滑稽列传》引孔子语:“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所谓“志”与“意”就含有现代语所谓的“情感”。而把该见解发挥得最透辟的是《诗,大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现代广告创意非常注重情感原理的运用,尤其对于那些具有浓厚情感色彩的广告主题,更是着力在创意表现中渲染感彩。因为只有感情上打动人心的广告创意,才能具有超常的吸引力。诗歌最易体现广告词的艺术性与亲和性,能令人触景生情,加深与广告主体的沟通交流。例如,戴比尔斯钻戒的经典广告词“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用一句凝练的诗将钻石坚韧的物理特性、珍贵的经济价值与忠贞不渝的爱情联系在起,唤起了消费者对真爱的无比向往,从而也激发了消费者购买钻石见证爱情的欲望。

(三)诗歌能引发消费者的联想

诗歌善于营造意境,而意境“就是特定的艺术形象和它所表现的艺术情趣、艺术气氛以及他们可能触发的丰富艺术联想与幻想的总和”。诗化广告词营造出的诗情画意是一种意境,也是一种心境,它能让心灵

自由地、快乐地驰骋,给人无限的美好遐想,让人感到生活的无比美好。借助丰富想象,人们可以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广告主题进行生动形象的理解和表现。如台湾左岸咖啡馆的一则广告的广告词:“我喜欢雨天,雨天没有人,整个巴黎都是我的,这是五月的下雨天,我在左岸咖啡馆。”在巴黎的左岸咖啡馆,咖啡不仅仅是黑色香醇的液体,而是一个深沉的文化积淀,是一份浓烈的浪漫气质。其幽幽的广告词,有种空灵的感应,就像弥漫着忧郁气质的浪漫诗歌:淡淡的阴郁,淡淡的优雅,淡淡的色彩,淡淡的心情。这则广告给了消费者无限的浪漫联想:在咖啡馆里,你也许面对自己,享受孤独带来的清明,你也许邂逅次短暂的爱情,同时你也阅读艺术和生活。别具一格的散文诗成功将左岸咖啡塑造成为 个有着艺术情结和忧郁气质的品牌。

(四)诗歌能增强消费者的心理认同

优秀的诗歌必诞生于人的情愫最饱满之时,必来自于灵光闪现的神来之笔,所以它最能触动人心、震撼人心、慰藉人心。广告词的诗歌化,也易让广告得到消费者的心理认同。广告词借助诗歌不仅能传达企业形象和商品特征,还能侧面传播时代价值理念,传递人间情感,重塑人们的生活方式,体现人们的自我价值,因此它让广告超越了商品本身,能够让消费者在精神文化与情感个性上找到共鸣。

比如三九胃泰的广告语“悠悠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三九胃泰的承诺”,直接套用了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中的名句,不仅声明了把三九胃泰对患者的“承诺”,也突出了伟大的亲情,体现了孝敬父母的中华传统美德,更容易得到消费者在情感与文化上的认可。

再比如立群集团的广告词:“人生就像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让心灵去旅行……”散文诗般的广告词蕴藏着深刻的生活感恬和深邃的人生哲理,让人感觉如遇知音,自然不难获得消费者的认同与喜爱。

三、广告词诗歌化的冷思考

诗歌丰富了广告的色彩,但“诗歌化”只是广告创作的一种形式,一种方法,“诗歌化,并不是广告词创作的灵丹妙药,拙劣的诗歌不仅不能给广告添彩,而且还会使广告效果大打折扣。因此,笔者认为诗歌在广告词在运用过程当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真善美的统一

广告作为 种经济和文化活动,应该追求真善美的统,“真、善在向美的转化过程中,互为中介,即真转化为美,必须以善为中介,善转化为美,必须以真为中介。从而形成真善统一,协调一致的美”。只有在真与善的基础上,诗歌化的广告词才能给消费者以美感。换言之,在广告中,诗歌传达的信息必须是真实的、健康的、文明的,这样的广告才具有长久的号召力。有的用诗歌瞎编滥造、夸大其词,蒙蔽消费者;有的篡改经典,让经典庸俗化,比如 家在建商场在广告宣传中,用国歌歌词谐音做广告词――“钱近,钱进,钱进进”,这些哗众取宠的方式都违背了真、违背了善,反而会引起人们的反感。

(二)科学与艺术的统

优美的诗歌能增加广告作品的艺术性,但商业广告不仅仅是艺术,它也是 门科学的商业活动,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体。广告产品的确立、广告定位的确定,广告策略的制定、广告对象的选择、广告投放的施行等系列环节无不包含着丰富的科学内容。诗歌不是广告词创作的杀手锏,只有在科学分析与决策的前提下,诗歌的艺术气息才能给广告作品画龙点睛,离开了科学的定位与诉求,艺术也暗淡无光,再美的诗歌也于事无补。

(三)艺术美与实用美的统

在广告词创作的诗歌化浪潮风起云涌之际,有的广告作品摆弄漂亮的文字,营造朦胧的意象,为了诗化而诗化,商品和企业信息却不明确甚至为零。这样的广告也许会让消费者耳目一新,但诗情画意中却没有体现出广告的意图,让消费者不知所云。广告应该是艺术美与实用美的结合,广告设计作品的美,绝不是为美而美,而是要“得宜其中”,这样的作品才能实现商业与艺术的共赢。

优美的诗歌范文第5篇

一、教师要真正理解《新课标》对诗歌教学的要求

我们来看一下《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诗歌的要求:阅读要求,“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背诵优秀诗文80篇”。这种要求下,有些语文教师却理解为让学生“读读背背”,认为只要学生会读会背就算达到目标了。其实这种解读是错误的。

如果按照《课标》上的说法,诗歌阅读的评价应该是“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记诵积累过程的评价可以解读为“背背”,而理解诗歌大意,仅凭“读读”就能行吗?事实证明,是不行的。就以每年的中考来看,很多地区都有诗歌赏析的考查题目,统计发现,这类题目学生的得分率是非常低的。究其原因,就因为教师对《课标》的解读是错误的,教学的过程也是不完整的,诗歌教学的目标没有完成。“读读”似乎有随意读一读的意思,目标不明确。

那么,初中诗歌教学究竟应当教点什么呢?通过诗歌教学,究竟应该培养学生哪些素质?笔者认为,如果断章取义地解读《课标》,必然导致误读。如果结合整个《课标》来解读分析,不难发现,诗歌教学的真正目标,旨在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二、诗歌教学真正的目的传承的传统文化

诗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读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诗歌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阅读品味中吸收传统文化丰富的营养,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1.读出文采。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诗文的文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诗歌语言凝练,更能突出地体现语言的文采。历代诗人在创作中无不反复锤炼语言。阅读欣赏诗歌,典雅飘逸的语言,令人赏心悦目。诗歌教学应该利用这些传统文化精华,让学生感悟学习,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

炼字是诗歌文采的基础。“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诗人在诗歌中用词之精确,令人叹为观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的“悬”字,平中见奇,令人叹服。诗歌中锤炼字句,言简意赅,往往一字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读来回味无穷。炼字的功夫彰显诗人深厚的修养,文采自然飘逸。

修辞让语言更优美,是文采的又一主要表现。汉语修辞手法众多,使汉语成为最优美的语言。“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形象生动的比喻,“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工整的对偶,“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夸张,“零丁洋里叹零丁”的双关。修辞在诗歌中的广泛运用,使诗歌的语言精美、形象生动。

各种表现手法灵活运用,使诗歌的文采发挥得淋漓尽致。“燕然未勒归无计”的直抒胸臆,“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情景交融,“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巧用典故,“城春草木深”的渲染烘托。除此之外,象征、白描、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联想和想象、以小见大、抑扬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也非常广泛。

2.读出美德。

中华礼仪之邦,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崇尚礼仪、重视道德、注重修养。这些传统美德,在诗歌中有着鲜明的体现。“诗言志,歌永言”,诗歌重在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而诗人的思想感情,大多是中华传统美德的表现。

爱国主义是诗人表现得最多的情怀。在古代,爱国往往与建功立业、戍边卫国、歌咏自然等情感融合,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为其代表。

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形成了很多有价值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充满豪情壮志是其中最有意义的内容。曹操的《观沧海》、《龟虽寿》,杜甫的《望岳》,李白的《行路难》,让我们看到,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诗人们总是乐观向上的。儒家主张“穷则独善其身”,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王维的《终南别业》,“达则兼济天下”,如李贺《雁门太守行》。

此外,杜甫《石壕吏》中忧国忧民的责任感,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乡关之思,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爱情与亲情,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友情,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牺牲与奉献精神,都是传统文化的精华。

3.读出美感。

中国的传统文化注重美的追求,提倡真善美,贬斥假恶丑。诗歌创作特别提倡追求美感,诗歌教学中也应该注重感悟诗歌表现出来的美,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诗歌注重锤炼词句,注重修辞,注重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的多样化,形式多样,最能体现语言的优美;诗歌注意节奏和韵律,注重平仄和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反映出诗歌的音乐美;诗歌中总是描绘中林林总总的形象,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具有意象美;诗歌中表现出诗人各自的理想、情操、抱负,具有独特的情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