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群体极化论文(精选5篇)

  • 网络群体极化论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一、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行为、表现及其形成因素 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行为是指大学生群体成员参与网络行为过程中,原有的某种倾向性经过网络发酵后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网络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如在大学网络论坛网站,…

网络群体极化论文(精选5篇)

网络群体极化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网络群体极化;干预;方法途径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地普遍应用和推广,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趋复杂化,这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和压力,高校保持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就必须正视网络舆论传播领域的新问题,探索干预大学生网民群体极化行为的方法途径。

一、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行为、表现及其形成因素

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行为是指大学生群体成员参与网络行为过程中,原有的某种倾向性经过网络发酵后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网络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如在大学网络论坛网站,经常会看到大学生对社会热点事件的相关评论,一开始可能很多人觉得这个社会热点事件折射出的总体价值导向是好的,大家也基本赞同,认为该社会热点应该广泛传播,宣传正能量。突然在这个时候,出来一个大学生从反方面提出了一个观点,并找出来该社会热点中人物行为的某些瑕疵,并进行可以放大,甚至误导了部分大学生网民,大家开始七嘴八舌的讨论,在网络上支持后者,最后甚至形成了主导舆论的网络观点,这种现象实质上是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行为的负面表现。该类现象导致正面主流价值观很难得到有效传播,不利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贯彻。对这种负面现象必须加强引导,要找出足够的证据和可以说服大学生网民的理由,击败错误的网络言论和观点,使大学生的主体回归到正确的方面来,形成积极正确的网络群体极化行为。

在对大学生网民群体极化行为进行调查的工作中,我们发现大学生网民群体极化行为的形成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行为与了解背景信息的客观程度有关。大学生在参与网络过程中,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特定时期内出现的对某一事件的网络群体极化行为,往往与大学生自身对事件本身背景信息的客观程度了解多少有着直接关系。如在河北大学飙车案这一事件中,研究发现,在论坛上紧紧评事件表象发表观点就能引起共鸣获得支持的人只有20%不到,而在表露观点的同时配以 “真相”、“证据”往往能获得超过50%以上的支持度,这就引起了网络上群体极化行为。

(二)大学生网民群体极化行为与大学生的年龄、性别、阅历有密切关系。大学生群体从从年龄上来看,大多在17-25岁之间,年轻活泼,在网络空间,遇到热点、焦点问题,往往直率地表露自己的意见,这反映了大学生有很强的民主意识、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这实质上好事情,如果加以引导,就会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大学生真正成才。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大学生由于长处校园象牙塔里面,社会经验往往不足,在不明真相的条件下,容易受到各种观点的影响,一旦受到不怀好意的人蛊惑,很容易诱发不理性的一面,就会导致群体极化中的负面现象出现。因此,作为高校管理者来说,必须关注这一现象,必须在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上,展示事件的真相,树立权威意识。

(三)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行为与网络自身特点有关。网络自身有着虚拟、直接、迅捷、互动、难控等特点,使得大学生在参与网络行为中,不象现实生活那样小心翼翼,很多大学生乐于上网,积极参与网络交际了,愿意在网络上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愿意在网络上直率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必进行任何掩饰,也不用担心现实当中该种观点是不是会受到周边人群的孤立,或者会否诱发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在网络上,正确的观点引起共鸣甚至会让其获得更多网络盛誉,从而得到自我价值的提升。错误的观点只要言语不过激,也不会给发帖人带来太多的麻烦,所以基于上述原因,大学生很愿意参与到网络行为中,这实际上是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行为产生的客观条件之一。

(四)大学生网民群体极化行为产生中的舆论管理因素。近些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数量急速增加,但很多高校的教育管理却没有与时俱进,尤其是很多高校对校园网络管理不够,缺少。在对学生网络行为的管理上,多数停留在事后管理,缺乏一整套完整的工作机制,缺乏网络舆论管理的综合领导机制、动态管理机制、分析研判机制、监测机制、分级预警机制、疏导机制、危机处理机制。加之高校大学生的网络行为随意性强,没有约束性,这很容易引起网络矛盾和冲突。一些大学生网民,很有可能在网络上发表一些带有错误倾向性或者偏激的言论,一旦被大家认同,并引起共鸣,那么就会很快传播开,形成主导意见,从而产生一种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对于这些现象,高校必须高度重视,积极做好网络舆论管理工作。

二、进一步加强高校对网络舆论的领导工作,建立干预大学生群体网络群体极化行为的方法途径

(一)增强高校管理网络舆论的使命感紧迫感,积极推进网上理论武装和建设工作。高校网络舆论工作事关师生的健康发展,事关学校、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在党中央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高校管理网络舆论工作围绕学校发展大局,扎实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还应当清醒地看到,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极其复杂,高校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还存在与网络发展形势、党的要求和师生需求不相适应的地方。高校必须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的原则,切实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进一步提高复杂形势下引导舆论的本领,利用校园各种网络载体,宣传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入开展网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着力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和基本内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广大师生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并转化为校园群体意识。按照党的十报告“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在大学生网民中旗帜鲜明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网络共识。通过全面加强校园网络理论工程建设,深层次地影响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促使学生文明上网,理性发帖,推进校园网络文明,提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确保网络舆论的正确方向。

(二)提高高校对网络舆论问题的洞察能力、预测能力、调查分析能力,积极掌握对网络舆论领导的主动权。提高高校对校园网络传播领域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洞察力,加强舆论舆情监控。一方面,高校必须组建专门的网络舆论管理队伍,加强对校园网络舆论的动态管理。网络舆论管理队伍组成人员可以由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校园网络中心管理人员、大学生中的党员骨干组成,学校党委宣传部门要联合相关机构部门对他们进行系统培训,使他们掌握网络舆论发展规律,对校园网络舆论传播领域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能够保持足够的警惕,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可以做出干预控制和引导。另一方面,还要制定相关的网络管理制度,并在学校网站,网络舆论管理队伍专门人员按照学校网络管理制度,加强对BBS论坛、校园博客等重点板块的监督,阻止恶意、反动帖子上传,并对过激言论及时预警,责令改正。再就是,学校要联合相关技术部门开发相关的技术,对校园网络运行实时24小时动态监控,及时过滤筛查校园网络信息,发现问题新闻、帖子,及时跟踪、屏蔽,把引发网络舆论舆情爆发的源头遏制在萌芽状态。

提高高校对校园网络舆情问题的调查分析能力,认清意识形态斗争形势,增强责任意识。高校一旦有突发舆情出现,必须保持沉着冷静,及时调查舆情爆发的原因,分析舆情传播的影响,研究应对的策略。对于校园突发性事件,要查明真相,迅速做出处理,并及时进行网络反馈,避免网络以讹传讹的言论左右视听,阻塞校园网络舆论。提高高校对校园网络舆情的科学预测能力,牢牢把握舆论导向,正确引导校园网络舆论。高校必须把握大学生网民的思想动态及对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入研究校园网络舆论舆情的发生特点、传播趋势、发展规律,准确预测网络舆论的热点和波及范围,及早拟定方案,做到早预防、早控制、早干预,始终保持正确的校园网络舆论导向,掌握对校园网络舆论领导的主动权。

(三)必须充分发挥党委宣传部和基层党组织、学生社团的地位和作用,强化网络宣传工作。党委宣传部是校园网络舆论的主要领导机构和管理部门,是把握校园网络舆论的直接负责部门。高校党委宣传部必须切实承担起对校园网络舆论的引领和管理工作,努力改进、创新校园新闻网络宣传工作,强化校园网络舆论传播的主流阵地作用。在对校园网站、网络论坛等进行有效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校园网络文化内容、更新网络文化传播的方式方法,有效地引导校园网络舆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着力推动校园网络优秀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和传播服务。加快实施校园网络文化精品工程,鼓励并资助大学师生在线创作一批格调高雅、内容健康、特色鲜明、形式新颖、师生喜爱的优秀文艺作品。对校园网络文化传播的效果,要定期进行专家评估考核,客观评估校园网络文化传播的功效,评选优秀新闻宣传工作集体和个人,以增进校园网络宣传效果。

基层党组织直接从事大学生管理,和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联系紧密。借助基层党组织的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将会起到事倍功效的作用。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重视党管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发挥基层党员、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优秀团员的作用,及时了解本单位学生的校园网络行为的状况,实时进行管理。同时,高校基层党组织可以创新网络党员管理模式,创立校园网络党支部,党员e动之家,及时宣传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党内重大事项、基层党组织重要活动事项,开辟党员网上学习栏目、党员在线交流栏目、党员精神宣传栏目,丰富党务管理内容,吸引学生党员、党员发展对象、学生积极分子参与其中,积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党和国家的有关理论在校园网络的广泛传播。

学生社团是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直接参与校园管理的组织,是校园网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保持和加强校园网络舆论工作,必须依托党团组织进行,通过引导大学生社团组织参与学校网络管理,巩固网络舆论传播的辅助阵地。鼓励学生社团组织深入校园实际、深入校园网络、深入学生生活,利用校园网络载体开展社团实践服务工作。利用校园网络空间,开展在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活动,开展网络文艺汇演活动、校园文化网谈交流、在线举办网络文化节、在线举办网络科技周等社团网络文化活动,通过一系列社团网络文化实践,充分发挥校园先进网络文化的教育娱乐功能,促进和带动校园网络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四)繁荣和发展先进校园网络文化,构建网络舆论传播的良好载体。高校必须牢牢占领网络文化阵地,开发利用校园网络空间,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手段和形式,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真正入心、入脑,时刻把握意识形态斗争的无形环境,认识到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积极地筑起网络意识形态“防火墙”,自觉增强意识形态安全意识。具体工作上,可以利用校园网页网站、校园BBS、博客、贴吧、手机网络平台,深入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国民素质教育。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化“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奉献社会”的20字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自觉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加大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创建文明校园的浓厚网络舆论氛围。合理利用校园网络空间,评选宣传校园先进典型,在全校形成弘扬正气、学习榜样的良好环境。同时,高校必须严格管理校园网络论坛违规行为,净化校园网络舆论环境。党的十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规范有序运行”,高校必须积极贯彻,积极培育“文明使用互联网;自觉抵制黄、赌、毒等不良诱惑”的优良氛围,促进校园网络健康发展,增强先进网络文化的影响力。

总之,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网络舆论领域新的挑战,高校必须探索网络舆论发展规律,创新网络舆论管理体制,始终保持正确的校园网络舆论导向。

参考文献

[1]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03版).

网络群体极化论文范文第2篇

网络参与中的“群体极化”

“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现象,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斯通纳在进行群体协商作出冒险决定的实验中发现的。实验中,他发现群体成员在协商前如果占有某个极端的初始位置(比如冒险或保守),那么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时,群体作出的决定通常要向着相对更加极端的位置上移动。斯通纳的实验结论后来得到戴维·伊森伯格、罗格·布朗、凯斯·桑斯坦等人研究的支持。他们认为持相同观点的人聚在一起讨论,若没有遇到不同的有说服力的观点,那么,讨论后就可能作出更极端的决定。比如温和的女权主义者会变成激进的女权主义者,相信全球变暖的人会对全球变暖更加深信不疑。桑斯坦研究发现网络参与中也存在着群体极化现象。他指出:网络虽然给人们提供了更便捷地获取各种信息的方式,人们通过网络可以了解相反的观点以及原来未注意到的问题,但网络并没有消除群体极化现象;相反,对许多人来说,互联网提供了一个极端主义的温床。

近年来,我国有学者根据桑斯坦等人提出的群体极化现象,来对我国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我国每年发生的若干起网络事件中,有很多事件都与网络舆论的群体极化有关。比如2009年5月杭州飙车案发生后,凤凰网对这一事件进行报道,在针对司机的跟帖评论中有很多类似这样的言论:“禽兽,态度不好,直接给他个半残,生不如死。”据统计,在全部留言中,对此类评论持支持态度的达94.6%,而反对者则只有5.4%。2011年10月发生的小悦悦事件,网络群体极化现象非常明显。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在街上被面包车撞倒并碾轧,18位路人路过没有过问,最后被拾荒者抱到路边并协助送往医院。随之,网络舆论不分青红皂白地批判18位路人冷漠,如果有人进行解释、辩解,便立即招来辱骂或者人身攻击。除此以外,在很多网络事件中都可以见到群体极化的影子。

成因与治理

网络参与中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来说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信息瀑布因素。在公共事务讨论中,如果网民个人缺乏大量相关信息,则其就会依赖别人的陈述或行为传递的信息,这样他人特别是意见领袖的言行会引导人们朝着特定方向迅速发展,产生瀑布效应,群体极化在这种情况下容易产生。

二是主观心理因素。在集体讨论中,人们一般会把自己的立场锁定在一定范围之内,并视群体的整体立场而对自己的判断进行调整,以免跟群体其他成员相比显得格格不入,并希望得到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好感。在网络公共事件中,如果网民的普遍意见朝着更加冒险的方向转移,不同的意见则可能会淹没在不理性的谩骂之中,群体极化现象由此产生。

三是网民的思维因素。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我国网民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0~39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网民所占比例达到79.7%。其中10~29岁的网民占54.4%。换言之,我国网民的主体是尚未达到而立之年的青年人。青年人的观点表达容易出现情绪化、简单化和碎片化倾向,这种倾向的意见表达在网上聚合,很容易发生网络舆论向冒险方向的转移,进而产生群体极化现象。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网络舆论的群体极化可以推动某些制度层面的社会变革。在近年来发生的很多网络公共事件中,网络舆论群体极化形成的巨大舆论压力不但推动了事件的解决,而且推动了相关领域社会制度的变革。郭美美事件直接引发了人们对以中国红十字总会为代表的全国公益慈善事业的信任危机,相关当事方为挽回公众信任,积极在制度上作出回应,比如建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增强慈善捐助信息的透明度。在周久耕案、雷政富不雅视频等事件的推动下,各地纷纷建立了官民互动反腐的新机制;另一方面,群体极化现象存在着信息失真问题,特别是一些网络推手雇佣“水军”在网上海量信息,制造信息瀑布,操纵网络舆论向其所希望的极端方向发展——要么诽谤、诋毁他人,抹黑对手,使其在一夜之间信誉扫地;要么热捧他人,提高其知名度,使其在一夜之间成为网络红人。这种纵的群体极化所形成的网络舆论传递的并非是真正的民意,立法或公共政策若以其为基础,就可能导致法律或公共政策的扭曲。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必须对群体极化现象进行治理。

首先,确保充分的信息公开。公众拥有信息的多少决定了其话语能力。出现信息瀑布的前提是参与讨论的人缺少相关信息,对自己的判断缺乏自信,这样只能依赖他人的言行所表达的信息。因此,治理群体极化必须确保充分的信息公开。具体而言:第一,立法或公共政策出台前征询民意时,应避免目前各地普遍采取的只公布草案文本的做法,既要公开草案文本,更要公开草案出台的背景资料等相关必要信息,使人们在了解充分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参与;第二,公共事件发生时,政府应及时公开信息。英国危机管理专家迈克尔·李杰斯特指出,在危机事件发生时,政府公开信息需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政府自己公开信息,二是尽快公开信息,三是公开全部信息。政府在公开信息时要注意同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合作,因为按照经验,传统媒体表达的信息通常在公众中的公信力比较高,故政府通过传统媒体公开的信息可以克服网络信息瀑布所导致的群体极化现象。

其次,确保各种不同的有说服力的观点呈现。国外研究表明,个人立场通常向群体讨论中最有说服力的立场方向转移。如果有说服力的观点单一,就可能导致群体极化。据此,克服群体极化的最好办法是确保参与讨论的人中有不同的有说服力的观点发生碰撞。一般群体极化现象被有效破解,直接原因是有不同的有说服力的观点发生碰撞,从而使讨论朝着理性化的方向发展。怎样确保网络参与中有各种不同的有说服力的观点呈现呢?这需要三个条件:一是参与者没有身份的差别,能够平等地进行讨论;二是参与者无所顾忌,能够自由地进行讨论;三是参与者本身思想具有多元性。国家立法应从制度层面,互联网站应从技术层面确保这些条件予以实现。

再次,互联网内容服务提供商应注重行业自律。要注意以技术措施克服对信息的协同过滤。协同过滤即网站通过信息的同类搜索,只链接与本网站看法相同的网址,将与其看法相反的网站隔离。协同过滤虽然为人们提供了方便,但是导致了信息的窄化。互联网内容服务提供商应致力于打造优秀论坛,有效呈现各种不同意见表达,真正发挥民意资源库的作用。

网络群体极化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 网络群体极化 多主体 仿真 KPI

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9—085—02

1 研究背景与目的

网络舆情是社会的晴雨表,而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是舆论的一种极端表现形式。《2009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指出:“整个社会需要重视网络舆情中的‘群体极化’现象。若不能对其进行良好的引导和控制,‘群体极化’就有可能演化为‘群体激化’,从而导致一些极端行为的发生。”高校作为青年学子的聚集地,其网络舆论的形成与发展往往具有舆论主题相对集中、舆论内容更易从众、舆论性格张扬等特点,也更容易引发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不利于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和谐校园的建设。如何加强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及时检测、有效引导及对网络舆论危机的积极化解,已成为当务之急。

从国内外该领域研究现状看,众多成果理论性强而实践性不高,因此本文将结合实际,运用多主体建模和全面KPI考核方法构建高校网络群体极化模型(UIGP模型),模拟高校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和过程,为高校管理机构的管理提供预测性支持。

2 研究方法——多主体建模与全面KPI考核

基于多主体的复杂系统建模方法分为构建模型、运行模型、效果评价三个核心步骤。其基本程序为:构造微观个体模型个体之间进行交互作用形成人工社会或虚拟世界计算机多次试验运行观察系统呈现的宏观模式得到一般规律。

全面KPI考核方法的思路是:确定考核目标建立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并培训考评者构建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动员和实施考评信息反馈、效果评价和考评结果的运用。

3 高校网络群体极化模型的构建

3.1 UIGP“事前事中”模型——基于多主体的仿真

3.1.1 概念模型的构建

结合高校网络群体极化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萌芽期——部分极化期——完全极化期。在萌芽阶段,高校中的意见领袖对某件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提出相应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网络中的其他普通网民看到这些信息后,感兴趣的人会受到意见领袖的影响发表看法。在部分极化阶段,随着消息的扩散,得知该事件的普通学生逐渐增多,普通学生网民同时看到意见领袖与其他普通学生网民的意见并就事情发表看法。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事件影响力的增大,网络媒体也往往会介入到讨论中,就该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全面极化阶段,关注该事件的个体持续增多,彼此之间的交互越来越频繁。当高校管理机构意识到事件对整个校园的严重影响时将公布事件信息,逐步引导包括意见领袖、普通学生网民、网络媒体在内的所有参与者的舆论。

3.1.2 模型的假设

该模型的假设有:高校网络舆论平台的参与者主体为高校学生;浏览而不发言的网民不影响网络舆论;网民态度会随着与其他主体接触而改变;高校网络媒体数量短期内不变。

3.1.3 主体分类与属性描述

根据上述概念模型,主体及属性如表1。

3.1.4 主体之间通信规则构建

(1)普通学生网民之间的行为规则。

普通学生网民之间的影响程度则与自身的从众性大小和对方观点的可信度大小成正比,由此定义普通学生网民j受到i的影响函数为

如果网民i与网民j的态度发生相互的影响,则i调整后的态度和观点的可信度分别为:

opinioni(t+1)=opinioni(t)+f(i,j)*(opinionj(t)—opinioni(t))

reliabilityi(t+1)=reliabilityi+f(i,j)*(reliabilityj(t)—reliabilityi(t))

(2)普通学生网民与意见领袖之间的行为规则和普通学生网民与网络媒介之间的交互规则的建立同上思路,由于篇幅所限不再赘述。

(3)高校学生网民、意见领袖、网络媒体与高校管理机构之间的交互规则。

高校学生网民、意见领袖、网络媒体都在大学校园内,对高校管理机构的态度都会比较关注。而且人群的聚集使得线上线下的交流十分频繁,一旦高校管理机构信息,高校学生网民、意见领袖、网络媒体会在第一时间得知该消息,受到的影响程度与高效管理机构自身的公信力、信息的透明度、公开速度成正比,与网民的从众性成正比,由此定义高校学生网民i、意见领袖n,网络媒体v受到高校管理机构u的影响函数分别为:

高校管理机构能以x(i,u),x(n,u),x(v,u)的概率影响网民、意见领袖、高校管理机构的态度,同理可得到普通网民、意见领袖、高校管理机构在t+1时刻的状态转移方程。

3.2 UIGP“事后”模型——全面KPI考核

全面KPI考核的关键绩效指标(KPI)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大类。定性指标包括上级、同事、下级、学生和自身在内的全面考核,定量指标由领导和学生组成的考评委员会综合考评。

4 模拟仿真及模型实现

4.1 UIGP“事前事中”模型的仿真及实现

根据主体的属性及相关规则,笔者基于Delphi环境平台进行算法设计和编程,得出的运行界面如图1所示。图1左界面上部是用户可输入调整的参数(事件发生的时间长度、学生网民总数、意见领袖总数、网络媒体影响力、高效管理机构态度、透明度、公信力、公开速度),左部是交互的高校网民数。图1左中点击“生成随机数据”将自动显示高校网民的交互过程和高校网民、意见领袖、网络媒介、高效管理机构在交互结束后各属性值;点击 “生成模拟图表”将自动显示高校网络群体极化程度各衡量指标(持反对态度程度、持支持态度程度、强烈反对程度、强烈支持程度、极化程度)。

4.2 UIGP“事后”模型的实现及应用

如前所述,根据全面KPI考核方法将指标逐级分解,可得到如2模型应用图。

5 结语

本文结合高校网络群体极化特征,通过模型构建、模型假设、主体分类和属性描述、构建主体之间的通信规则并进行仿真模拟形成高校网络群体极化模型(UIGP模型)。

该模型可以作为研究高校群体极化现象的辅助工具,也可以作为高校管理机构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网络群体极化的发生或者缓解网络群体极化的程度的决策依据。

(本文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育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项目”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方美琪,张树人.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刘常显.基于不对称人际影响的舆论涌现模型[J].系统仿真学报,2008,20(4):991—996.

[3] 孙晓茜.媒体舆论引导仿真[J].智能系统学报,2010(2):106—111.

[4] 宜慧玉,张发.复杂系统仿真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网络群体极化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群体极化;虚拟性;互动性;超越空间

on the phenomenon of group polarization in network communication

jiao de-wu

(anhu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hefei230051, china)

abstract: network has almost all the elements of the traditional society. the phenomenon of group polarization in the traditional society also exists in the network and has new feat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ts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analyzes different types of such a phenomenon and its causes. the causes are: firs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twork itself, which is the material basis of phenomenon of group polarization, and second, the external forces, which further promote it. moreover, the paper proposes several suggestions on the negative inflences possibly caused by such a phenomenon.

key words: network group polarization; virtuality; interactivity; hyperspace网络媒体从诞生之日起,就凭借其强大的技术优势,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与行为方式。如果说网络web1.0时代,信息是网络传播者编辑、定制并向受众传播的话,web2.0时代每个网民则成了网络内容的供应者、参与者。网民通过积极主动的“出击”,在网上攻城掠寨,建立起自己的家园和话语空间。网络媒体的个性化特征被技术进步催化后,在网上建立“家园”与话语空间的同质性群体广泛形成。这些同质性群体形成诸多利益共同体,当其利益受到侵害时,这个共同体就易形成一种群体极化现象,共同反击并争取他们应得之利益。

一、群体极化与网络群体极化现象

群体极化最早是由詹姆斯·斯通于1961年发现群体讨论时的现象而提出的,含义是指在群体进行决策时,人们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冒险或保守,向某一个极端偏斜,从而背离最佳决策。群体极化现象和法国学者古斯塔夫·勒庞1895年出版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所描述的群体无意识有异曲同工之妙。斯通用三大理论支持他的观点:一是群体决策规则,他认为人们在团体中作冒险决定将觉得较自在,因为其行动之责任已分散至所有成员;二是人与人之间的比较,一种想要被群体所接受及喜爱的需求,将使个体顺从群体之一般意见;三是讯息影响论,由于这些讯息倾向于支持成员的最初观点,人们会听到更多支持其主张的理由,群体可使成员确信其原来之观点,因此导致更加极端之意见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view/1226122.htm.。

斯通发现这种现象时,网络还未诞生。对照斯通的观点,网络难以符合他的三大支撑观点。事实上,网络上存在更多的非理性偏执行动。人们倾向于极端偏斜,倾向于形成极端意见。因此,我们把有一定规模的网络群体针对某一事件表达或执行了偏离事物应有形态的言行与行为,称之为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网络的虚拟平台上,群体极化现象具有一些新的特点:1)没有直接的“讨论”,网民进行决策往往是根据舆论领袖的意见或自己的经验认识;2)这种“决策”的结论也是不一定的,除了主导意见外,还存在一些反对意见;3)美国心理学家萨拉·凯拉尔研究发现,网络中的群体极化现象更加突出,大约是现实生活中面对面时的两倍多[1]。

从表现形态上看,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也要丰富得多。我们按法律与道德的准则把事件分为正向与负向;事件导致网民正常的反应为常态极化,即对不符合法律和道德准则的进行批判,反之亦然,事件导致了网民出人意料的反应为非常态极化。那么,我们可以把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描述如下(见图1):[fl)]

图1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类型图[fl(k2]这些类型的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并非均导致不可控的负面结果。“极端未尝不是件好事”,比如美国“群体极化让许多重要的价值得以实现,包括公民权运动、反奴隶运动以及两性平权运动。”[2]53网络群体极化并非洪水猛兽,需要熟谙网民特点,有效利用网络媒体的功能,畅通信息渠道,使正向的问题得到强化,负面的事件得到妥善解决。

二、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成因分析

网络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网络web2.0时代的到来,为网民在网上聚集提供了先天的条件。“毫无疑问的,群体极化正发生在网络上。讲到这里,网络对许多人而言,正是极端主义的温床,因为志同道合的人可以在网上轻易且频繁地沟通,但听不到不同的意见。”[2]50-51这种有所夸张的描述,正代表着网络时代网民的特点。追究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产生的原因,不能忽视网络自身的技术特性在其中的基础作用。

(一) 网络自身附着的特性是网络群体极化产生的物质条件

笔者并非技术决定论者,然而正如麦克鲁汉之描述:因为对人的组合与行动的尺度和形态,媒介正是发挥着塑造和控制作用[3]。网络这种基于西方文化的技术,是建立在个人价值大于集体利益的基础上,它的自由、开放、互动性的特性为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提供了基础的物质条件。

1.网络传播的虚拟性。“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网络传播主体的虚拟性,使网民较少顾及正常的社会道德与法律约束,在“无名”的汪洋大海中,不仅“法不责众”,连伦理、道德、面子也不“责众”了。而且,和传统社会中的群体极化不同,网络社会中的群体极化,已经变“人——人”的亲身传播模式为“人——机——人”的间接传播模式。由“直接”变为“间接”增加了极化的基础因素,挣脱了面对面交流的种种羁绊——比如去责任化,比如面对面带来的道德伦理压力等——使人们在网络上更为恣意。网络主体不仅是虚拟的,有时还是“多身份”的,这种基于扮演意图的传播,更让传播的可信性大打折扣。比如,以事件当事人的身份在讨论空间中发言,就让人难辩真伪,使话题的方向可能为之变化。

2.网络传播的即时互动性。网络信息传播具有异步性,它存在于网络物质空间中供不同网民阅读与评论,这让群体极化的短时冲动性变成了可延续的极化现象。但是,这种异步性同时又具备即时性:网民即时阅读到新闻或话题并即时做出反应。而且,这种反应受到他人的影响并非是决定性的——一方面,网民发表看法没有多大的压力;另一方面,网络页面转动快速,而翻看又比较费力。这种即时发表意见的功能,使网民很少去思考自己的言论与行为正确与否,也较少改变自己原有的态度。因此,如果说早期受众理论里有“顽固的受众”一说,从这个方面来说,网民也是“顽固”的。这种“顽固”正契合群体极化的特性,使网民对事件带上了巨大情绪因素。与此种情绪相关联,一些司法审判甚至受到“媒体审判”的影响如2003年刘涌案:辽宁省高级法院二审改判刘涌死缓公布一个星期后,上海的《外滩画报》首先发表质疑,《北京青年报》《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等报刊迅速跟进,互联网上评论如潮,尔后才有最高法院的提审和改判.。

3.网络传播超越空间限制。如果说传统的群体极化现象是有范围的,或者说范围是可视的,那么,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范围是不可视的,无法控制的。不同时空的人群,不同语言的载体,不同的网络社区,都可能成为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表征。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甚至超越政治、文明、种族、宗教、文化、地域的限制,转眼间就在互连网上播洒开来。人们聚在“一起”,讨论事件的发生、进程、影响,甚至化为现实中的行为北京奥运会期间,由于圣火传递在法国受到破坏,又传出家乐福大股东涉嫌资助达赖。网民不仅在网上对法国及其相关企业进行指责,不少地方家乐福超市实体店也受到抵制.。

4.网络媒体的小众化。网络媒体特别是web2.0时代,网民的自主性加大。过去同质性、异质性网民混杂的情况开始改变,同一个网络社区往往聚集着同质化的网民,他们有着共同的观点、经验,甚至相同的情绪、行动。这种网络小众化社区为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准备了充足的“后备力量”,一旦这些同质的网民利益受损,他们便会积聚起来,“订立”攻守同盟,一致行动,直至达到目的。

(二) 外在力量推动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爆发

网络媒体自身的特性使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有了产生的物质基础,网络外在力量的推动,则成为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爆发的导火线、助推器。

1.信息公开滞后。真相来自公开,很多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来自网民不清楚事件的真相,这时候要求事件当事者及时公布事件真相,及时把握信息的主动权。比如现在很多负面的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源自一些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不能正确信息,引导舆论。很多事件当事者仍用传统思维来对待敏感事件,事件发生了,想到的是封锁消息,堵住源头,而不是“疏”的方法。他们没有“学会用网民接受的方式去交流”中共江西省委书记苏荣谈网络问政,人民日报,2009-8-12(10).,直至陷入网络群体极化的被动之中,像华南虎事件,躲猫猫事件。

2.网络人为因素。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也存在很多人为因素。一些人利用网民的感情,激起网友的义愤,从而达到目的。据传,2008年新乡河南科技学院女生被杀案与“人肉搜索”有关。网民林明利用网络特点和人们的善良,达到了他找人的目的,残忍地杀害了当事女生。一些网络推手也在网路上兴风作浪,挑逗着不明真相的网民们。像天仙妹妹、芙蓉姐姐、“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等,据说均为网络推手所策划[4]。电子时代的知识精英和舆论领袖,也让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升级。过去小范围的舆论领袖,变成了电子时代的全国的知识精英,他们具有知识性、娱乐性、话题性,占据着某种稀缺资源,这为网络群体极化的狂欢提供了足够的燃料。像邓玉娇事件,一些网络社区,除了普通网民发表意见,也有不少法学界、新闻界、政界的声音。

3.媒体联合作用。网络媒体通过新闻回帖、论坛、即时交流工具群等,收集反馈信息从而设置一个个新的话题议程。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不同于传统媒体,它有很大一部分是网民的自我设置,这更体现出网民真正关注的议题。这种网民自我设置的议题,在互联网广泛传播后,又被传统的报纸、期刊、广播、电视所报道,从而形成媒体间的联动报道,最终使事件知晓范围与深度进一步扩大。比如2007年的华南虎事件、2008年的范跑跑事件,就是由网络而至传统媒体,并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合力下,让群体参与程度达到峰值。当然,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产生也可能是网民的娱乐精神使然。网络不仅是信息媒体,是人们获取信息进行交流的工具,也是娱乐工具,是人们获得娱乐满足的通道。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也可能产生于网民的自我娱乐。比较典型的是2009年7月间的“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帖子。短短两天,就产生了30万的回复量,760万的点击率。而且,令人惊奇的是,这个帖子是只有“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而没有实质信息的“空贴”。除了推手(据说只占发帖的3%)和当时魔兽世界未开服的传说背景,更多的是网民的一场无意义狂欢。

三、网络群体极化现象负面影响规避策略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负面因素破坏力很大,它不仅能让事件当事者陷入被动,进而影响党和国家的形象,还可能衍生出现实中群体极化现象产生。

(一)建立畅通的信息披露制度

网络诞生之前,信息的因版面、频道等资源限制,数量有限而又审查严格。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网络媒体的诞生,信息的渠道已经被拓宽。网络的博客、论坛、email,手机(短信)等,不仅选择形式自由,而且控制难度大。此种情况,就要求事件当事人要“学会用网民接受的方式去交流”,及时公布事件真相,及时解答网民疑问,并公平公正地推动事件获得圆满解决。

(二)规范媒体信息机制

网络群体极化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思想道德建设;途径与方法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记载:截至201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其中学生在整体网民中占30. 7%,而在学生网民中,大学生群体占23. 3%[1]。为了准确把握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思想道德现状、问题及成因,并为之提供有效对策,本研究对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阳医学院、贵州民族学院、贵州财经学院及贵阳师范学院等六所高校大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90份,有效回收率为98.3%。

一、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思想道德现状

据调查所知,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思想道德主流是好的,58. 60/0的群体成员思想呈现出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态势,与社会其他青年网络群体相比更注重文明健康的网络道德和网络评价。然而,鉴于网络信息的复杂多样、高校德育和管理的缺失及大学生自身因素,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也在不断地向不良方面转化。

(一)以自我为中心,集体观念、社会责任感淡薄。在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中,认为“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占18. 20/0,认为“人生的目的是为了追求个人的幸福和快乐”的占9.97%;在“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时,26. 6%的学生选择了“视具体情况而定”。在bbs论坛发帖中发现,47. 8%的大学生表示“偶尔会”参与诸如与国家、民族和大学生利益息息相关的热点讨论,而25.5 010的同学表示“只是看看别人讨论而不愿亲自参与”。问及“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对国家民族和个人利益是否有影响”时,7. 6%的大学生认为“社会道德水平的高低对国家、民族利益无关紧要”,甚至3. 7%的大学生对为人民服务思想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集体主义精神提出了怀疑和否定。

(二)道德沉沦、诚信乏力,网络文明素质令人担忧。在596名调查对象中,80.5%的大学生在网络注册时使用了虚假信息,其中使用“个性化的名字”的占29.7%,“伪造身份、地位、经济状况”的占20. 6010,“成员自我表白作虚假陈述”的占16. 5%,“上传虚假相片”的占13. 4%。问及“经历过何种网络行为”时,从事“黑客型行为”的占6. 6%、“暴力型行为”的占17.9%、“淫秽型行为”的占3.3%、“身份伪装型行为”的占69. 5%。通过对“浏览色情网站情况”的调查,选择“经常”的占3.5%,“偶尔”的高达33. 4%。在问及“浏览论坛博客的动机”时,选择“满足参与感”的占23.9%,“发泄情绪或情感”的占24. 8010,“打击他人,报复社会”的占14.5%。至于大学生一夜情,“完全赞同”的占10.4 010,“比较赞同”的占15. 4%,“无所谓”的占12.3%。

(三)心理扭曲变态、人格障碍,导致行为失常。在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中,“网络聊天上瘾”的占26.5%、“网络游戏上瘾”的占24.9 010、“网上娱乐上瘾”的占17. 6%,其中在三种上瘾情况中,选择“过去曾经上瘾,现在已不上瘾”的占6. 5qo,“过去不上瘾,现在正在上瘾”的占24. 7%,“过去和现在一直上瘾”的占3. 8010。在网络游戏中,问及“是否侮辱他人”,选择“经常”的占6. 1%,“偶尔”的占29. 8%;“是否攻击他人”,选择“经常”的占10,1%,“偶尔”的占33.5%;在网络游戏中,为了胜利可能作出的举动中,“毫不犹豫地伤害他人”的占25. 4010,“有内疚感,但还是会伤害他人”的占31. 9%,而选择“宁可失败,也绝不伤害他人”的只占20%。此外,大学生网络群体成员中因上网出现“睡眠不足,精神不振”的占42. 1qo,“觉得凡事越来越没劲”的占27.3 010,“不愿进行人际交往”的占11.9%,“想模拟游戏中的情节”的占25.5%,“身体健康日趋下降”的占23.6%,“越来越沉默寡言”的占13. 5%,“对前途日益悲观失望”的占13%。

(四)人际关系冷漠,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化。在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中,问及“与网友现实接触情况”时,选择“从不”的占61. 60/0,“偶尔”的占27.3%,而“经常”的仅11. 1%。问及“您与网友交往的目的”,选择“排除寂寞,寻找感情寄托”的占49,5 010、“志趣相投”的占27.8 010、“消遣娱乐”的占12. 1%、“获得支持和帮助”的占10. 6%;“您与网友相处,最重要的是……”选择“相互利用,互利双赢”的占37. 8010、“尔虞我诈,损人利己”的占18.4qo.而“以诚相待,互为尊重”的仅占29. 7010。此外,通过对大学生“网络族”的“现实人际关系”调查:“不愿与现实中人进行人际交往”的占42.4%,“无所谓”的占16. 8%;在问及“因为上网而减少日常的社交活动,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少吗”,回答“是”的占42. 90/0。

一、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思想道德现状形成的原因

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部分成员思想道德缺失必须予以重视,究其原因如下:

(一)网络黄毒信息的泛滥。首先,“黄色信息”网络“泛黄”现象尤其严重。据统计,互联网上有几十万种色情图片资料,查阅人次600万以上,网络上非学术信息中,47%与色情有关。其次,“黑色信息”沉渣泛起,它是一些反科学、伪科学的信息。如“法轮功”组织多次在互联网上大肆传播一些歪理邪说,从精神上毒害广大大学生网民。最后,“灰色文化信息”快速蔓延。据互联网学会( in-temet society)的统计,目前互联网上80qo以上的信息是英文信息,法语和中文加起来约占10%,其他众多语种加起来大概不到8%。在形形色色的西方文化产品广为传播的同时,价值观念也将随之传播。由于大学生阅历浅,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接受新事物快,极易受到“西化”影响,这显然是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部分成员道德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高校德育和管理工作的滞后性。目前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说理轻管理、重形式轻内容、教育手段落后、教育力度不够等弊端,这些都不利于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思想道德建设。尤为重要的是,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开放性、自由性、共享性、交互性等特点,使得高校德育工作者根本不可能对网络内容加以选择和控制,对信息的掌握也失去了优势。数据显示,在“如何看待网上聊天”的问题上,35. 20/0的大学生认为还可以,25. 3%的大学生认为很有意思,23. 5%的大学生认为非常好,而只有16%的大学生认为“视聊天内容而定”;至于上网聊天的原因,54.7 010的大学生认为“网上说话可以比较放得开,而现实中太无奈”,35. 1%的大学生认为“网上更有浪漫的感觉”,20. 8%的大学生寄希望于“在网上找到知音”。以上数据表面上看不出太多的问题,然而,大学生们究竟与何人聊天、聊什么内容、内容是否健康等问题值得深思。

(三)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自身因素。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以一个个id的形式存在,网络群体中的“人”仅仅是符号的化身,无法确认个体的真实身份,网络用户只要随便填写一下e- mail、irc或bbs的注册表或者登记表,就可以获得一个相应的身份,并以这个身份进入这一群体,所以群体内部成员仅仅是一种“情感人一情感人”的关系,而且也仅仅是一种“机械团结”的关系,这种群体具有高度的虚拟性和隐匿性以及成员结构的复杂性和异质性。这样会导致不同类型的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乃至同一类型的不同群体成员,都承载不同类型的文化,网络群体内部相似相异的思想观点和意识形态都可能同时存在。由于群体成员的心理相容性,允许成员传播有害信息,群体其他成员可能疏于防范,甚至进而无原则地赞同和仿效等,这将会直接影响到群体内部成员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三、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思想道德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积极探索适合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特点的途径及方法,是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思想道德建设取得成效的必然要求。

(一)加强网络信息管理,确保网络安全运行。网络管理部门、高校及网吧主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生活区的网吧、校园网等的网络管理。具体说:首先,加强各个网吧、机房、宿舍的网络管理,强化对上网人员的管理、监督和教育,严格执行“先备案,后接人”的工作流程,与用户签订《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表》和《互联网入网责任书》,建立客户信息台账。其次,进行网络实时监控,建立ip地址的使用情况台账,对专线接人用户由专人定时监控,建立信息汇报制度,实行每日及时通报网络实时情况,确保网络日志服务器的安全运行和数据完整。最后,要普及师生的网络安全防卫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对于经常上网的大学生“网络族”要进行专门走访,调查用户的使用情况,列出走访计划,重点对象实行专人包保,倡导文明上网。

(二)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网络法制、道德及心理健康教育。在日常管理和教育中,高校要对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进行网络法制、道德及心理健康教育。具体说,首先,积极开辟网络渠道和空间,适时开放bbs、新闻跟帖、聊天社区等版块,并且在相关栏目上增加网络道德、法规、心理咨询等专题和案例,加强和大学生的心理沟通与交流,对于大学生在网上提出的问题,要及时给予回答和解决。其次,通过组织专题讨论会、辩论赛、专题报告会、讲座、主题班会等各种活动,增强大学生上网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政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提高大学生判断和选择信息的能力。最 ,后,通过班组织、党团支部、学生社团等组织一些喜闻乐见的教育实践活动,树立榜样、倡导网络文明,号召广大学生以实际行动来影响和带动周围同学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不文明的网上信息,以正面引导的方式,形成网络道德和文明上网的风气。

(三)加强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队伍建设,形成良好的“群体网德”o网络群体队伍建设是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具体说:其一,积极引导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尽量避免其消极作用。对于承载着社会主流文化的群体,应积极鼓励,并创造条件发挥它的优势,促进大学生的成长;对于传递反文化的群体,要以强化德育为核心,扬清去浊,促使其不断向好的方面转化。其二,完善网络群体内部的行为准则,使其趋向于社会规范。网络管理者应积极帮助大学生网络群体成员制定一些合乎社会规范的行为准则,使其有章可循,以防偏颇现象出现;一旦群体内部非制度化的行为准则与社会行为规范相冲突,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引导群体成员摆正个体、群体和社会的关系,从而促使其理性地作出价值选择。其三,加强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核心人物的重点教育,引导积极诱众。对于承载主流文化的群体的核心人物应进行重点培植,使之在领导好本群体的同时,成为其他网络群体的好帮手;对承载反动文化的群体的核心人物也不应采取“杀一儆百”的措施,而应以说服、说理的形式加以引导和教育,努力促使其带动其他成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综上所述,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思想道德建设要顺应时代变化,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防堵相结合,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方能实现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人格的塑造,完成完整意义上“人”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