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养护论文(精选5篇)

  • 机械化养护论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加强对现有公路的养护管理,不断提高现有公路的技术标准、路面质量和通过能力,增强路网的整体服务水平,是推动公路发展、适应交通量不断增长需要的一个重要方面。实践证明,发展机械化养护是保证养护工程质量、提高养护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劳动环境的…

机械化养护论文(精选5篇)

机械化养护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公路养护机械;养护道班;定额标准

中图分类号: S776.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加强对现有公路的养护管理,不断提高现有公路的技术标准、路面质量和通过能力,增强路网的整体服务水平,是推动公路发展、适应交通量不断增长需要的一个重要方面。实践证明,发展机械化养护是保证养护工程质量、提高养护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劳动环境的重要手段。公路养护的出路在于实现机械化。近年来,虽然推广和发展公路养护机械化工作逐渐受到各级公路管理机构的重视,一些单位每年还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开展公路养护机械化试点工作,以探索适合本地区实际养护机械化发展的模式。但从总体上看,目前一般公路养护机械化水平普遍较低,除改善、大修工程由于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标选择施工队伍,施工机械化程度较高外,日常的养护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主要还是依靠人工作业来完成。发展公路养护机械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就当前影响公路养护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作一粗浅的分析,并就发展公路养护机械化工作谈几点意见。

1影响因素分析

(1)小道班的养护生产组织形式不适应公路养护机械化的发展

养护道班是公路养护最基层的生产单位,具体负责日常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现行的公路养护管理体制下,公路养护道班的设立,基本上还是沿袭多年按路线、村落,即按照地理区域来划分的老办法,道班设置多,而每个道班管养里程较短。由于养护工作内容具有多样性,不同的作业内容需要配置不同的养护机械,若按照目前小道班的管理模式配备养护机械,首先在养护机械购置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不可能为每个道班都配齐所需机械;其次,即使配备了养护机械,也会因工作量小、设备利用率低,造成设备闲置浪费;第三,由于设备分散,多数道班又远离城镇,不便于设备维修、配件及燃润料供应,加之养护职工队伍中会操作、懂维修的人员又相对较少,很难保证已有设备较高的完好率和利用率。

(2)资金不足是影响公路养护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养护机械化发展较慢,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资金偏紧,无充足的资金购置、更新机械,而配备了机械也养不起(因养护成本增加)。按照交通部1996年颁发的《公路养护技术规范》1.5.3条规定的公路养护机械配备标准,仅配置沥青路面养护所需主要养护机械(不含除雪、沥青加热储存、清障等设备),按现行养护机械价格估算,每100 km需配备养护机械资产至少应在

460万元以上;若按使用年限8年估算,即使配齐这些设备后,每年还需投入57.5万元用于这些设备的更新。在目前公路养护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完全依赖养路费购置、更新养护机械,在短期内很难使养护机械装备水平有较快提高。

(3)养护经费定额标准偏低影响基层单位发展公路养护机械化的积极性

现行的养护管理模式下,小修保养经费的编制、人员定额一般依据每人管养1 km,机械使用费定额一般依据110~230元/km,这与传统的以人工作业为主的养护生产管理模式基本相适应。在这种定额标准下发展养护机械化,配备较多的养护机械,势必会因养护机械实际使用费用的显著增加而出现挤占材料费用,增加养护成本的现象。此外,在目前的人事用工制度下,公路养护机械化带来的高效率也会因为富余人员难以分流,被人浮于事所抵消。由于目前体制下采用机械养护在降低养护成本和减员增效等方面优势不明显,致使一些单位对发展公路养护机械化的积极性不高。表现在基层部门要求配备机械时,很少要求配备日常公路养护所需专用养护机械(如多功能综合养护车、小型沥青拌和机等),一般多是要求配备中型以上压路机、自卸汽车等通用机械,以便用于承揽一些小型工程。

2几点意见

(1)总结经验,加强对发展公路养护机械化的理论探索

从养护机械化发展规律来看,养护机械化进程既受社会生产力所制约,又为社会生产力发展所推动。它涉及到政策依据,国家和区域性社会经济的发展、技术进步和市场条件,地理气候与环境,公路技术等级与行政类别,交通量的大小以及公路管养体制等多方面,因此,需要依靠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理论来源于实践,必须在实践中对养护机械化问题进行认真系统地分析和探索,寻求科学的决策依据。因此,应组织力量对近年来发展的养护机械化大道班、专业化养护队、养护公司的运作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探索符合现阶段我国公路养护工作实际的养护生产组织形式、养护方法及工艺、经费和人员定额标准、机务管理制度等。只有这样,才能少走弯路,促进公路养护机械化工作健康发展。

(2)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加快国产养护机械的发展步伐

要改变目前国产养护机械落后的发展现状,首先就要大力加强对公路养护机械设计理论的研究,提高我国养护机械的设计水平。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迅速,为适应高速公路建设、养护工作需要,引进了一大批国外先进的筑养路机械,这给发展国产养护机提供了机遇;要通过引进工作扩大对外技术交流,组织力量对进口设备进行分析研究,充实、完善我国养护机械设计理论,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养护机械生产技术。引进国外先进的养护机械生产技术是加快改变国产养护机械落后状况的有效途经,通过技术引进,学习、掌握国外先进的设计、工艺、工装、制造、检测、工厂管理和销售方法及手段,根据国内的工业基础,搞好国产化,进而发展自己的新一代产品。其三,要大力发展关键配套件的专业化生产。养护机械品种多、规格杂、单一型号生产批量不大,但许多关键零部件是相同或类似的,规格相对集中,可构成一定的批量,从而便于组织流水线生产,用这样的配套件组装成的整机,不仅质量可以保证,且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缩短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

(3)重视培训工作,提高职工队伍的文化技术素质

随着公路养护机械化的发展,机械的品种、数量会越来越多,技术含量也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高,因此,必须立足现在,着眼未来,加强培训,造就一支文化素质较高、具备相应专业技术知识的职工队伍。不同的人员培训的目标应各有侧重点,培训形式也要灵活多样。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应通过培训,达到既熟悉养护技术规范又了解机械基本知识,使他们能做到合理配备、购置养护机械,在养护生产中做到合理安排,把施工组织设计与机械化施工有机的结合起来。对机械使用人员培训重点应放在驾驶技术、保修技术、节能技术、安全规定、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等方面。在培训形式上,一是要利用生产厂家开展的售后服务进行培训;二是要利用冬闲季节检修、保养设备的时机进行培训,把课堂搬到修理现场,实地解剖,使教学更生动、直观;三是选送文化素质较高、事业心强的业务骨干到生产厂家或院校进行脱产培训,通过培养技术骨干,以点带面。

参考文献:

[1]朱正权.公路人:提高素质迫在眉睫[J].中国公路,1998,(10).

机械化养护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公路养护机械化 原因分析对策建议

近年来,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加大,公路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公路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提高。大车流量、大载重量和高速行驶成为当代公路交通明显特征的同时,也给公路养护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养护机械化是提高公路养护作业质量、速度和效率的最重要手段,因此改革公路养护组织形式,加快养护机械化进程,是公路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推进公路养护机械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管理者积极性不高。江苏省淮安市公路系统于2002年实施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公路管理机构与公路养护企业不再有行政上的上下级关系,而是业主与承包商的关系。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考虑资金的使用效益,从而保证利润的最大化。企业管理者在设备配置时,要考虑投入产出比以及回收年限等一些经济可行性问题,就导致公司管理者对养护机械的添置积极性不高,其结果是没有养护机械设备的流动发展,缺乏公司养护发展的后劲,制约了养护机械化的发展。

2、养护公司配置能力有限,产生不了经济效率。目前养护合同单价执行的是以2002年的合同标准,多年来未作大的调整,加之养护作业量少、凌散、战线较长的特点,与工程建设还存在根本性的不同。这种养护现状必然导致公司无能力购置,即使购置使作热情也不高。养护机械化的推广必然要求有相对应的机械化养护单价方面的刺激,否则作为县级的养护公司对成本较高的大型综合养护机械也只能是远观。

3、没有“好”的配置。目前的养护机械化市场,用公司的话说,好的配不起,差的不想要,一台热再生修补王的购置成本竟然差不多为一个县区的一年养护经费的总和,购置成套的大型综合机械就更困难。购置单一的机械解决不了日常的养护工作,一些成本低的机械使用效果不佳,且易磨损的部件更换费用较大,维护及折旧的费用较高, 就改制的养护企业而言选择购买经济适用型的机械实在不是易事。

4、目前的养护市场模式也不适宜配置。虽然2002年公路养护体制进行了改革,但是公路养护事业也明显带有社会服务行业的自身特点,使得目前的养护市场并没有实现完全的市场化运作,没有实行公开招投标,改制后的养护操作模式暂时还是采取的是相对应的县域公司养护相对应的县域道路,即使养护公司配置了成本较高的现代化养护机械却并不能做到跨区域养护作业,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养护机械化的发展。

5、养护人员技术低。改制后,公司大部分的一线养护工人存在文化知识局限,年龄结构偏大,技术面单一的特点,接受新技术新理论的程度较低,即使是购置了现代化机械,职工暂时没有能力水平去操作和保养,实现养护作业的机械化,对公司的养护职工驾驶、操作及安全等综合能力方面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推进公路养护机械化的建议

1、转变观念,建立长效机制。决策者和管理者摒弃机械设备的“辅”思维,用全新的设备经营理念指导养护生产,应该认识到企业的长足发展必须依靠机械化养护的实现程度,只有实现了机械化养护,才能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的养护,才有可能实现培育一流的养护企业,提高自身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公司才能有长远发展的可能。应该有实现机械化养护是养护企业壮大发展的必由之路。

2、建立科学的养护检查考核体系,以最终的考核目标来引导企业行为。根据现行规范和评定标准为依据,建立健全完善的养护目标考核体系,通过对养护过程和养护成果的控制,强化对养护作业的质量要求,规范养护作业行为,加强对养护质量、养护效率、养护安全等方面的考核,特别是通过对养护作业台班定额、养护合同及招投标工作方面,充分体现出机械化养护和人工养护的差异,体现对机械化养护的导向,增加养护企业对养护机械化投入的积极性。

3、宏观调控统筹安排,结合自身特点发展养护机械化。针对投入大型养护机械使用率低,闲置情况较为普遍,成本回收低等方面的因素,养护企业进行大型养护机械化的配置选择方面,上级管理单位在对大型成本高的养护机械方面应给予政策方面的指导及激励,特别是养护企业不能一轰而上,茫目购置,而应考虑全市实际,统筹安排。

4、调动一线工人积极性,自主开发实用性小型机械。在日常养护工作过程中,注重提高工人的积极性,一线的养护工人根据自身工作的实际和长期实践经验的累积,也自主研制了能够用于清洁路面及割草等方面的小型专业机械,这些小型机械的开发使用,具有成本低,可操作,实用性强的特点,应加强这些小型机械的推广交流使用,即可以节约企业资源,也提高了养护效益,还将产生较为广泛的社会效益。

5、组织人员培训,为养护机械化发展提供保障。实行机械化养护是大势所趋,也是社会化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养护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推行,对相关的养护人员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养护新机械、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需要对相关技术人员组织专门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培训,最短时间适应情况,从而达到良好的机械化养护效果。

三、几点体会

机械化养护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数控专业;一体化;模块式;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7-00-01

一、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数控专业教学的现状

现阶段的中等职业学校一般仍旧沿袭普通中学常用的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强调理论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严密性。而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普遍存在着严重的厌学情绪,使得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学生抱怨老师讲的理论知识枯燥乏味,什么都没听懂。现在,精密机械制造业广泛采用先进的数控技术,劳动力市场出现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严重短缺的局面。中职学校作为“蓝领”——生产第一线技术工人的培养基地,应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教学需要的事实,及时合理地调整教学模式,快速高效地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质量技术工人。

二、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步引入“一体化,模块式”教学模式

一体化模块式教学就是在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根据培养目标的职业标准要求,以技能训练为核心,确定该项技能所需要的知识内容,按照技能的特点和分类,建立若干个教学功能模块,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数控加工技术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全部达到中级操作工技能水平,使部分优秀学生达到高级工技能水平。围绕这一总目标,根据工作过程导向,将工作项目与工作任务进行整合,然后将任务层层分解,按其包含的基本技能,将数控加工技术教学划分为五个模块:制图技能模块、机加工操作实训模块、CAD/CAM软件应用模块、数控设备操作实训模块、数控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实训模块。

1、制图技能模块

制图技能模块主要包括机械制图、公差与测量、机械设计基础、Auto CAD等相关知识。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人员的语言,是从事机械工程非常重要的一项基本技能。数控专业是非常典型的机械专业,从事该专业的人员将长期与机械制图接触。因此制图模块的技能培养要在中职数控专业重视起来,并成为中职学校学生的内在基本职业素质。制图技能模块对数控专业学生的培养重点应放在看图、识图及测量的技能上。为了能使制图技能模块的培养目标充分实现,该模块应在整个知识内容讲授后,设计一个制图模块综合实训项目,以提高学生对该技能的掌握水平。

2、机加工操作实训模块

机加工操作实训模块主要包括钳工实训模块、普通车工实训模块、普通铣工实训模块及刨工和磨工实训模块等相应机加工技能操作实训。现代制造技术是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自动化的数控机床却离不开传统的车、铣、刨、磨等加工技术。因此,传统的金属加工理论与实践技能,是学习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为此,从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构建以金工实习为重点,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等课程相结合的机加工操作技术训练模块,通过机加工操作技术训练模块的训练,使学生初步具有识图、绘图、工件测量与精度检验、普通机床操作、工艺分析、切削用量选择等机械加工工艺能力。

3、CAD/CAM软件应用模块

CAD/CAM软件应用模块主要包括Auto CAD、CAXA及数控仿真等几个方面实训。CAD/CAM是数控技术发展的方向,对学生进行CAD/CAM的教学及技能培训是数控技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CAD/CAM教学软件,学生能够在计算机上进行机械制图和零件工艺分析,在计算机上通过仿真软件模拟实际,掌握数控车、铣、加工中心的基本编程和基本操作,初步掌握数控加工工艺,培养学生对数控机床的感性认识。目前可用于CAD/CAM设计的软件有CAXA、Master CAM、Pro-Engineer、UG等,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其中的两种软件。

4、数控设备操作实训模块

经过前面几个模块的训练后,学生具备了机械绘图、识图和工量具的使用和读数能力,并掌握了一定的机械设计、制造工艺的知识和数控技术应用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构建以数控中级工认证强化训练为重点,数控机床、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等课程相结合的数控设备操作实训模块:以数控车床为主体,具有数控铣床、电火花、线切割等数控实训;通过数控机床基本操作,数控车削加工,数控铣削加工,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等项目的学习与训练,能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面板操作、零件程序的编辑和对零件的自动加工,能读懂绘制中等复杂零件图与装配图;能制定数控加工工艺;能正确选择和安装刀具,并确定切削参数;通过对各种典型零件的加工,达到数控中级工认证的能力要求。

5、数控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实训模块

数控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实训模块主要包括有机械部件的维护、液压气压系统维护、数控系统的维护等相关知识。目前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不仅是只会操作数控设备,还要求员工们具备一定的数控设备维护与保养的能力,而数控设备是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结构较复杂的先进加工设备,是企业的重点、关键设备。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可使设备保守良好的技术状态,延缓劣化进程,及时发现和消灭故障隐患,从而保证安全运行。因此,在实训课教学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互交叉的一体化教学,同时引入企业对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等相关内容,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的环境下掌握数控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的相关知识,能解决日常使用中出现的一般故障。

三、引入一体化,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初步成效

数控专业教学中一体化模块式教学法的引入,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先理论,后技能”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课的课堂搬到车间,实现“车间”即“课堂”,采用现场教学法,边教边学边做,边听边看边练,有针对性地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同时有效激发学生对操作技能课的兴趣,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习更主动、更用功,使教学质量有很大幅度的提升。可使学生就业后能迅速适应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充分体现职业教育为学生、为企业服务的宗旨。实训中模块式教学法的引入,可加强相关科目教师的协调配合,从根本上避免重复教学;教学模块选择目的性强,可强化教学针对性,要求教师必须根据教学模块要求开展教研、教改,使教学更贴近企业和学生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增杰:《构建职校数控专业“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机械职业教育》2007年第12期。

[2]李海欧,刘军华:《浅谈焊接专业实训教学中的模块化教学》。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3]《“任务引领教学法”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中的应用》。论文先生网。

[4]肖军民《高职数控专业技能模块化教学改革探索》职业教育研究2008年第10期

机械化养护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公路;机械化;养护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公路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在公路快速发展的同时,“重建轻养”地问题一直存在,公路的养护工作做得不到位,加上公路养护机械化程度普遍不高,导致养护质量不容乐观。从长远来讲,这将直接影响公路的正常运营水平、使用年限和行车安全。因而,为了加强公路的养护和管理,提高公路养护的效率,确保公路的畅通无阻,实现公路养护机械化显得越来越重要[1]。

1 实施公路养护机械化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的公路养护作业基本上维持在六七十年代的水平,作业方式落后,跟不上现在公路的高速发展。故此给公路养护带来更高的考验,所以公路养护实行机械化是必然的趋势。

全面实施机械化养护的优点是:养护机械行驶速度和作业效率高,适合较长路段养护作业;配置多功能养护机械可进行多种作业,单机作业即能适应现代公路多层次养护要求,既保证质量又可节约人力物力;养护机械灵活机动,具有明显的标志,操作人员不必直接接触路面,减少了车速和车流量增加对工人人身安全的威胁;机械化养护适应公路管养集约化、企业化的管理要求,同时其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能极大的提高公路管养部门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因此,实施公路养护机械化作业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我国公路养护作业形势的发展方向[2]。

2现阶段我国公路养护机械化的现状

2.1公路养护机械化概况

近年来,随着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公路的养护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有了起色,相对以前以人工作业为主的公路养护时代,机械化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公路养护部门逐步从国外引进较为先进的公路养护技术、方法,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消化吸收,总结了相当的公路养护经验;采购使用国外先进的养护设备,并根据自身需要对设备进行改进。与此同时,国内也出现了数百家生产公路施工与养护机械的厂家,基本上能满足国内次高等级和低等级公路的养护维修的需求,而对于许多高等级公路的养护维修机械还依赖于国外引进的设备。

2.2实现公路养护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许多发达国家,公路发展特别是高等级公路的发展比我国要早很多,其公路养护工作与公路建设齐头并进,在公路的日常养护和管理方面积累了相当的经验,机械化程度较高且较为先进。国外的公路养护机械生产能够满足各种养护工作所需,品种齐全、功能完善,能够进行综合化的作业,自动化程度也较高。例如,其开发的养护机械专用底盘能够给机械提供足够的功率,保证机械的正常运转,而国内缺乏这样的设备。在娴熟地运用机械的同时,国外的公路养护部门注重公路施工与养护关系的协调,开发了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信息数据库,实现了养护工作的预防为主、动态管理。

由于我国历来对公路养护工作重视不够,导致养护机制不顺畅,即:目前的管理体制不能适应现阶段公路的发展建设及养护的需要;过度重视公路的建设,而忽视了公路的养护,导致对公路养护资金和技术的投入不足。总体地说来,现阶段我国公路养护部门的机械配套率明显不足,也即养护中的科技含量偏低,难以对公路进行及时性的养护;公路养护难以形成规模,许多养护部门没有足够的资金采购现代化的养护设备或者设备闲置的现象十分严重。此外,一些养护部门虽采购相应的机械化设备,但却缺乏专业化的养护队伍,养护人员业务素质层次不齐,设备和人员之间的协调性不强,一时难以形成规范化、高效率的作业。

3实现公路养护机械化的对策

3.1转变观念、推动养护机械化的发展

根据调查,早期的新建公路,随着路龄的增加和超限车辆的增加,公路病害逐年增加,公路养护手段和管理水平如不提高,很难保证公路的安全、畅通。因此,应把公路养护的重点放在规范化施工、机械化养护上来,发展机械化养护自然会遇到养护成本高、机械闲置时间长、利用率低的问题,应该从转变观念和合理配置中寻求解决办法。例如在完成养护任务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机械设备,承担管辖路段的大中修工程和其它对外工程,监理设备租赁机制,实现养护有偿服务,发挥机械的使用功效,以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2合理配置,按养护作业的需要推进机械化进程

道路等级的提高,要求养护质量和服务水平亦相应提高,同时社会文明也要求以机械逐步取代人工作业,改善养护工人的劳动条件,这在客观上形成对养护机械的需求增加,要求养护机械化不断发展和完善。目前,公路主干线日车流量达数万车次,人力难以养护,加速机械化进程势在必行。现代公路不只是满足通行的要求,还要求路、景、物交织协调,提供快速、安全、舒适优美的公路交通环境。所以,不仅要重点养好路面,还要养护好路基、路肩、桥涵、交通标志防护设施,搞好公路绿化,做好道路巡查和灾毁防治。就机械化养护而言,机械要按全面养护和GBM工程的标准要求进行选型、配套,要适应养护路段地理环境和路面结构的特点,使机械的功能和生产能力配套,才能实现养护机械化。举例来说:过去人工拌合沥青混凝土,路面容易油包,用机械拌合沥青混凝土,路面几乎未起过油包,说明机拌质量好,但如果没有摊铺机配套,热料沥青运至工地,人工摊铺时间跟不上,路面质量依然不会好。

3.3合理规划,有组织有步骤发展养护机械化

从公路发展和财力情况来看,养护机械化应循序渐进,一是要以战略目光,确定本单位养护机械化的中、长期目标;二是要有实施工作目标的具体措施,含机械选型和配置、人员、组织结构、资金渠道、工作制度、考核、奖惩办法等,要有阶段性要求,要保证在主干线和交通繁忙地段优先实现机械化养护,如筛砂备料、沥青搅拌、摊铺等劳动繁重的工序应重点配置机械作业。

3.4加强管理,养护体制要适应机械化的发展

交通部《国、省干线GBM工程实施标准》提出,机械化养护大道班每30~50km设置一个。小道班合并为养管站以来,有利于加强集中管理,有利于选用高效能先进机械,有利于发展专业养护,使养护工人安居乐业,提高专业养护水平。随着机械技术性能的提高,养护机械化的完善和公路交通条件的改善,大道班的作业半径不断扩大,可以预测,待将来多功能自动化的机械进入养护领域后,具备了规模养护的条件,一个养护分段只需建立1~2个机械化养护队伍就可完成辖区道路的养护工作。

3.5健全机构,为发展养护机械化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一是要健全机务管理的组织机构。确保车机设备规划、调控、管理、指导、服务的工作落实在具体行动中;二是充实机械技术人员(含管理、操作、维修),现有的机械技术人员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机械知识尤其贫乏,一旦出现较复杂的机械故障就难以及时处理。三是加大对机械技术人员业务培训力度。进行岗前培训、持证(换证)培训、新设备交货时的培训,并积极开展“五好机手”、“红旗设备”劳动竞赛、技术化比武及考工定级等岗位练兵培训;四是要落实机械技术做出贡献的同志有相应的回报,干得好的同样能适时得以重用,从而发挥人才激励作用。

4结论

总之,随着公路养护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实现养护机械的科学规范管理,提高养护机械化水平,提升养护单位资质,实现公路养护施工的质量、速度和效益的统一,是关系到公路养护单位今后能否立足市场、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机械化养护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公路;机械化养护;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公路机械化养护的特点

(1)安全可靠、效率高、质量好。一些高难度的养护工作通过机械来完成,这减少了人工失误;(2)对机械要求高。机械化养护依靠机械设备完成,机械设备的性能和效率直接影响着养护工作的开展,只有安全性好、效率高、符合环保标准的机械设备才能投入养护工作;(3)对工作人员要求高。机械设备的操作需要专人负责,这要求养护工作人员熟悉机械的构造、原理、养护方法与操作方法,需要工作人员在机械方面有较高的专业素养。

2我国机械化养护现状分析

2.1机械配备现状

全国各地很多公路局的养护机械总体而言非常落后,养护水平低,设备东拼西凑、机械种类偏少、使用率低,养护改制后,养护公司的自己问题没得到解决,设备更新缓慢,新的养护工艺无法有新机械做保障,致使设备与技术无法完成高效操作,浪费资源。

2.2机械管理人员现状

机械设备管理人员业务水平较低,机械养护常识欠缺,技术知识严重滞后于设备技术水平,养护单位只注重当前的效益,忽略了将来利益,对养护不够重视,设备的配制以及使用水平也影响其养护的进程,专业养护人员缺少,机械陈旧,养护方式不专业,经费无法正常的供应养护,养护单位的管理人员对机械的养护不到位,导致使用率也不高,养护管理人淡化了对养护机械的意识,导致但多数养护工作靠人去养护。

2.3机械化养护管理现状

我国对养护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各个公路系统相继成立了养护公司。由以前老的养护单位过度而来,但是养护人员还未转变养护方式,不好的养护意识仍然存在,未达到专业化养护团队,机械设备和对机械管理水平都为得到明显提高,与高标准的养护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养护人员较为分散,只在固定路段上进行养护工作,养护大部分以人工为主,有时会有机械化程度较低的机械作为辅助工具。机械设备没有完善的科学使用机制,没有科学的考核方式,对于机械效益的评判标准也逐渐消失,无法实现单机考核。

2.4公路工程养护工作的运行机制落后

现今部分养护单位和养护人员对公路工程的养护管理工作都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养护管理工作只能够带来社会效益,而根本无法创造真正的经济效益。所以,很多政府部门对非收费公路,养护方面的投入资金偏少,处于半饥不饱状态,而且对新科技在养护工作中应用的重视度也不够。但是本身公路工程的养护管理的队伍比较庞大的,对公路养护资金的投入是持续的,需要消耗了大量财力物力,这样公路在使用的过程中就更无法按照需求得到有效的养护管理了。

3机械化养护完善对策

3.1转变思路、加强重视

据以往工作经验,我们发现早期公路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和车流量的增加,病害逐渐凸显,又因为过去对公路养护的工艺和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影响了公路的安全性、通畅性和耐久性。鉴于此,我们应把公路养护的重点放到规范施工和机械化养护上来。虽然机械化养护前期成本较高、且容易出现机械闲置、利用率低下的问题,但机械化养护确实能够显著提升养护效果和养护效率。因而,实际工作中,应转变思路,积极寻求合理配置养护机械的方法。例如当公路养护工作完成后,为了提升机械利用率,提高效益,可将养护机械用于管辖路段内的大修、中修工程,或将机械对外承包,对外承包前应建立健全设备租赁机制,促使机械有偿服务的顺利实施,从而提升施工单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2优化资源配置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和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公路等级逐渐提高,这对公路机械养护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很多公路尤其是高等级公路的每日车流量搞到数万车次,采取传统的人工养护方法可行性很低,因而以机械代替人力势在必行。现代公路不仅要满足通行需要,还要满足环保标准和行车舒适度要求,因而公路养护工作也不能再仅仅局限于对路面工程的养护,还要强化对路基、桥涵、交通标志的养护,另外还要做好公路周边绿化工作。就机械化养护而言,机械要按全面养护和GBM工程的标准要求进行选型、配套,要适应养护路段地理环境和路面结构的特点,使机械的功能和生产能力配套,才能实现养护机械化。举例来说:过去人工拌合沥青混凝土,路面容易油包,用机械拌合沥青混凝土,路面几乎未起过油包,说明机拌质量好,但如果没有摊铺机配套,热料沥青运至工地,人工摊铺实践跟不上,路面质量依然不会好。

3.3完善公路工程养护管理工作的管理体制

所谓的养护管理工作的管理体制就是指养护管理活动和养护管理权限划分所依赖的物质存在形式以及管理细则、规范和秩序所形成的制度体系。传统的公路的养护管理体制是根本无法满足公路工程养护管理工作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无法满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它也严重的限制了我国公路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所以,应根据我国公路交通行业的养护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本着养护管理工作也是公路发展生产力的原则,建立科学并且合理的公路工程的养护管理制度,实施正常养护和季节性养护、群众养护与专业养护、集中养护与分散养护等多种养护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在重视公路建设的同时也必须重视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这样才能真正的保证我国公路交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4养护管理工作应规范化和科学化

公路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是承受着很大的交通负荷的,由于其路况是不断的变化的,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也是很复杂并且多样的,所以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也是规范化并且科学化的。在公路的施工过程中,就应该严格的对公路工程进行质量监督的工作,工程竣工验收时应按照相应的规范要求进行验收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公路工程是符合相关的设计标准的,从而维持公路工程正常的运营标准和服务水平。所谓养护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就是指以依照科学的手段和态度,在需要对公路进行决策时,应根据公路的质量、交通量大小、实际路况、以及经济技术参数的实际情况制定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的对策,绝不能够出现背离实际或主观臆断的决策。在能够保证公路工程养护质量的同时还应尽量的缩短因养护工作占用公路的时间,缩短养护工作的工期,所以,在公路工程养护管理的过程中,应大力推广并应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从而缩短养护工作的工期,提高养护工作的工作效率。

3.5加强养护管理

我国交通部在《国、省干线GBM工程实施标准》中明确指出:机械化养护达到班每30~50km设置一个。近年来,很多公路工程将小道班合并成养护管理站,这有利于强化集中管理,资源统一调度和合理配置,显著提高了公路养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相信今后,多功能、高性能的养护机械得到普及后,我国公路工程将逐渐实现规模化养护。

4总结

综上所述,机械化养护是公路养护发展的必然趋势,实际工作中我们应综合和分析目前公路机械化养护工作的不足,并采取针对性的改善措施,切实提升公路养护机械化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