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广告论文(精选5篇)

  • 电视广告论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电视广告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节奏感、形象性、视觉化、幽默感是电视广告引人注目的主要特征。广告本身就是一门综合艺术,电视广告也是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段制作而成,它将声音、色彩、图像等融为一体,制成一件“复合艺术品”,以其主题…

电视广告论文(精选5篇)

电视广告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视广告文化;效应;导向

1电视广告文化特征

电视广告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节奏感、形象性、视觉化、幽默感是电视广告引人注目的主要特征。广告本身就是一门综合艺术,电视广告也是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段制作而成,它将声音、色彩、图像等融为一体,制成一件“复合艺术品”,以其主题鲜明、色彩对比强、运动节奏快、传播时间短等特点给观众视觉、听觉造成强烈的震撼力和美感冲击,从而使观众对所宣传的产品产生购买欲望。例如张惠妹主演2004年夏季的康师傅冰红茶广告片——“冰力四射”篇就非常吸引人们的眼球:张惠妹一身“清凉装扮”——头顶雷鬼头、身穿露背装、热裤与马靴,装扮非常诱人,片中展示的是张惠妹正在冰山中举行演唱会,当麦克风从她面前浮出,她一手抓住麦克风,开始载歌载舞,还拿起麦克风杆在头上旋转,动感十足。颇具未来感的冰山形象与张惠妹的清凉、激情四射、活力奔放的形象很好地传达了康师傅冰红茶“冰力十足”的产品个性,也让观众感受到了炎炎夏日里的一丝丝清凉,起到了有力的促销作用。

(2)电视广告传播面广,受众广,老少咸宜,雅俗共赏,只要视力正常有条件的人都会看。尤其因为电视广告富于变化,色彩鲜艳,篇幅短,内容丰富,特别深受小孩的喜爱,这也正是世界知名品牌企业心甘情愿地花大笔大笔的钱在电视广告上的原因之一。比如麦当劳、肯德基、富士、柯达、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等。

(3)电视广告充分显示了信息、娱乐、艺术的完美组合。它既能完全从商品出发,依据事实,展示其商品或服务比其它竞争者独特的地方,即商品独到的价值、特有的信息;又能借助娱乐的表现形式,使人们从众多广告的厌烦中脱离出来,重新激发起对商品、服务的热情与冲动;并透过戏剧性的构想,卓越的创意,极具感染力和情趣美的艺术表现,动人的形象与精美的画面效果,具有强诉求力的音响等等,使广告从单纯的信息传播,一跃成为富有审美内涵的艺术表现,令受众产生一种审美感受,造成其情感上的共鸣,同时获得精神上的享受。2002年网上评选出来的中国十大赏心悦目电视广告获奖作品就是这样的:平安保险(水乡、新疆、东北)篇、中国宽带(速度篇),特别是其中的娃哈哈茶饮料电视广告(周星驰、冯小刚沏杯茶篇),整个广告片的风格以幽默见长,集合了周派无厘头喜剧风格和冯氏京味幽默,外加逼真而有气势的特技效果,两位“喜剧大腕”以精湛的演技为娃哈哈茶饮料做了精彩的诠释——“娃哈哈茶饮料,不用沏的龙井茶”。让受众在开心笑之余不由自主地接受了产品。

(4)电视广告创造时尚理念和展现消费潮流。由于电视媒体本身的特性,在创导、诠释、演绎、解读时尚方面,电视广告当仁不让。商家在电视广告片中常用时尚、流行来包装和解构各种新闻资讯及商务生活信息,特别是针对白领、小资等阶层,由于他们年轻、新锐、有钱但又不是太多,家庭负担也不是太大,对一些新潮、前卫、流行和特色化的东西比较关注,电视广告在这方面能使他们产生一种同步心理欲望,如夏新A8的电视广告系列片中这样描述:“在浪漫的气氛中,‘会跳舞’的手机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它的主人——一位魅力十足的男士引以为荣。这时,美丽的女主角缓缓走向他,‘能跟你要电话吗?’女士首先开口,男士自信地掏出名片递出,女士的手却巧妙地越过名片,拿走了手机。”这则广告不仅突出了手机的特点——“会跳舞”,而且还表现出男士非同一般,颇具魅力。广告语“夏新A8,梦幻魅力,舍我其谁”适时的响起,强烈地吸引了目标受众,使他们成为产品的购买群体。另外三星anycallCDMA乐趣X619(360度旋转)、菲利普639(我有我的魔影魅镜)、联通(新时空)、POLO系列电视广告也是这样吸引着目标群体做出消费选择。

2电视广告的信息传播

广告的文化效应是指广告作品在社会文化中引起的反应和产生的效果。广告活动的传播效果不单在经济方面对商家有一定的影响,在社会方面对受众的影响也不小,它已不再是一种纯经济现象和纯商业行为,它的传播必然会引起商业之外的社会文化效应,表明其存在的文化价值。作为最受关注的、传播最广、效果最好的电视媒体,电视广告在推销商品和服务的同时,也把一定的价值观念、文化形态、生活方式推销给了社会大众,受众在不知不觉中会受到它的影响,它的影响力越强,人们对广告信息的理解也就越深刻。

(1)电视广告所传播的信息体现了有关商品和服务的价值观念,这是广告文化独有的效应,它必须最终取决于目标受众的认同,即目标受众对商品(服务)价值的确认。通俗化、本土化、人性化是随广告价值有效传播应运而生的,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在中国春节这个合家团聚的日子,广告上展现出来的不再是麦当劳叔叔、肯德基上校形象,而是选择了典型的中国情境拍摄,取而代之的是中国的福字、对联、木偶、剪纸等中国传统艺术,通过贴春联、拜年等民俗活动,来表现中国浓厚的乡土味,而这种乡土形象,使中国消费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2)电视广告所传播的信息有着特定的民族文化的人文特征(信仰、道德、行为准则、习俗等),渗透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在我国广告中很多时候表现了中国人独有的文化心态和行为规范,如大一统观念、尊老爱幼、人情道德、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等等,这些民族精神不仅是文学作品所讴歌的主旋律,也是广告作品所要宣扬的基本观点。中国银行的电视广告“止,而后能观”篇,描绘的情境是在金秋丰收时节,一个敦厚的汉子畅快于一片富饶无际的麦田,向世人展示出了中国人不卑不亢、大气而不霸的民族气节,同时也渲染出中国银行的财雄势大以及中国人的理财智慧,塑造出一个浑实却不失飘逸的中国银行形象。

(3)电视广告所传播的信息同时也起到传播人类社会知识的作用,人类所获得的有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多学科领域的丰富知识,都是靠文化传播一代代延续并发展起来的。电视广告的传播也是一种文化知识的传播过程,人们通过电视广告可以了解到一些日常生活中存在却不知或没有留意到的知识。乐百氏的“27层净化”的纯净水电视广告就是这样很理性地道出纯净水因何而纯净的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理由,舒肤佳“爱心妈妈”系列片中阐述了注意卫生清洁、保护肌肤的重要性。

(4)电视广告所传播的信息体现着特定的审美价值,给目标受众一种审美感受,使其产生情感上的相通和共鸣,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得到灵魂上的洗礼和情操的陶冶。消费者在获得商品或服务信息的同时也获得了一种审美愉悦感。在今天广告特别注重艺术性与娱乐性的状况下,电视广告作品的审美价值就显得十分的突出。云南电视台的形象宣传“大有可观”篇中展现的云南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地质地貌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令人陶醉,心早已飞向那香格里拉、西双版纳、苍山洱海、蝴蝶泉……

(5)电视广告所传播的信息目的与其它媒体传播没有什么两样,都在于说服受众,改变其原有的观念与态度,形成群体行为模式,以影响目标受众的观念和态度的转变,使其产生广告主预期的购买行为,行为模式如未能形成,广告信息的传播就将会失去效果,这也是电视广告作品追求的文化效应之一。好像宝洁公司的产品虽然众多,但它一点也不担心各种品牌在同一货架上的相互竞争,因为在它的电视广告中很明白无误地告诉了受众在什么时候应该使用哪种品牌,使受众养成一种习惯,并相互告知,形成群体意识,最典型的就是洗发水广告,海飞丝个性在于去头屑,“头屑去无踪,秀发更出众”,飘柔突出“飘逸柔顺”,潘婷则强调“营养头发,更健康更亮泽”,三种品牌个性一目了然,消费者想让头发更飘逸自然是选择飘柔而不是海飞丝。

3电视广告的传播效应

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电视广告是有责任的传播,要对时代进程、民族、社会发展负责,在社会发展的现阶段,电视广告强烈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观念、审美观念、价值观念。然而,当前仍有一些不良倾向的广告,有的不恰当地鼓励高消费,甚至宣扬享乐至上;有的在价值取向上把女性当成了男性的玩偶和附属品;有的在广告词中说大话,甚至说假话,欺骗消费者;有的广告所传达的价值信息往往是相互矛盾、冲突的,加之各种夸大、扩张;有的误导、唆使儿童沾染不良习惯和不文明举止;有的在广告中乱改成语,严重误导了小朋友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接受……因此电视广告的导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1)在以人为本的今天,电视广告也要讲人文精神,也要有人文关怀,但这种关怀不应是肤浅的,也不应是简单的煽情,而是要深入人心,真诚的表示关怀,另外还要重视人的各种情感:父母子女情、夫妻情、爷孙情、同学朋友情等等,通过这类情感题材去寻求隐藏在其后的广阔空间和深层内涵,认真思考和表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深层关系,挖掘出蕴含其中的人文精神和时代意义。

万事达卡围绕其“万事皆可达,唯有情无价”的广告口号,特别设计了“四代同堂”的影视广告。在温馨的音乐声中,我们看到万事达卡娓娓描述了一个大家庭其乐融融的欢聚场面:小女孩抱着新买回来的玩具熊,笑面如花;爷爷在试穿他的新西服,慈眉善目;妈妈为奶奶戴上名贵的珍珠项链,一切尽在不言中;而爸爸拿出他的新数码相机,留住幸福的一刻……在每一个动人的情节出现时,字幕随着画面出现:玩具熊:¥150;珍珠项链:¥2800;单排扣西服:¥6000;单反相机:¥5500;分享四代同堂的欢乐:无价。

在这段广告片中,事业有成的男主人用万事达卡购买的礼物——无论是给孩子的玩具,给母亲妻子的首饰,给父亲的西服,还是满足家庭需要的相机,目的只是为了享受团聚时刻的浓浓亲情,享受家的浪漫温馨。万事达卡推出这个广告,其主题一方面是想促使消费者去办理申请手续,这是广告主进行广告宣传的最根本目的,也是最终的经济目的;另一方面却暗示消费者不要随便花钱去购买不必要的东西,要正确看待金钱的作用,希望消费者在金钱与商品、生活之间能领会到更多新的价值观:那就是有信誉的信贷者不单追求高物质生活,他们还想追求精神生活,重视人性化的生活,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情感,这就是“万事皆可达,唯有情无价”的真正意义。

(2)现代企业的竞争已从单纯的产品竞争转向企业形象竞争,而企业形象的塑造,尤其是当企业发展到一个高层次后,必须从文化理念上进行深层内涵的深度挖掘,展现在公众面前的企业形象则需要更具有深意与价值的文化基础来支撑。在21世纪,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能把握主动权,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是企业文化,中国社会科学院陈佳贵副院长在2004年首届中国企业文化国际论坛上指出:“优秀的企业文化本身就是企业持久经营和发展的力量源泉”,优秀的企业文化更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在电视广告文化中要突出这一点。如飞利浦公司每次做电视广告宣传,于广告片的结尾处总要在屏幕上打出“让我们做得更好”的广告语,表现出了企业精益求精的文化内涵,道出了它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向受众传递着这样的信息:我们是一个不断追求完美的大公司,会越做越好的,买我们的东西您尽可放心;我们和您一样,遵循着这样的人生准则,那就是“让我们做得更好”。这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其赢得了受众的心,竖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也避开了与竞争对手在技术上的比较,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3)越具有民族性和特色的东西,越具有竞争力。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植根于中国独特的文化土壤中的中国现代广告,不仅要适应特定文化传统下形成的民族属性,而且要善于发掘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把握受众的民族文化心理,从中汲取精神的养料,将民族文化融于电视广告作品中,让受众理解并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取得最大的诉求效果。如早期的“孔府家酒,叫人想家”,一句亲切感人的广告语一经当时主演《北京人在纽约》红遍中国的女演员王姬说出,立刻唤起了无数中华儿女和海外游子的心声。而且“孔府家酒”系列的包装以中国民居为仿照,也突出地表达了浓厚的“家园情结”。

一则创意恢宏的广告,能囊括上下数千年的民族文化精华,强烈地吸引目标受众的关注和兴趣,张艺谋导演深谙此道,他不仅在其所导演的2008年北京申奥宣传片中展示着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景观,如长城、北海、故宫、天坛、胡同、钟鼓楼、太极表演、以及正在化妆的京剧人物、中式装束满面笑容的三轮车师傅等等,而且在奥运开幕式中更是把这一特点发挥到极致,通过全球电视转播,让全世界人民为中国喝彩、加油。

又如2008年奥运会会徽“中国印 舞动的北京”的设计就是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人的造型同时形似现代“京”字的神韵,蕴含着浓重的中国韵味——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说的:“既展现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又传递了一个前途光明的伟大国家青春和富有朝气的精神”。

参考文献

[1]余明阳,陈先红.广告策划创意学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4).

电视广告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MTVMTV广告

引言

今年初,中央电视台出台了新的广告政策,其中引入了“著名企业形象片——企业音乐电视”这一新的概念。其实,用MTV形式演绎广告已不是什么新东西,已被广告、影视、音乐创意者实践多次。70年代,美国可口可乐就教会全世界如何在“新探索者”的帮助下放声歌唱。大陆1996年开始出现的多个广告片均是与MTV套拍剪辑而成,比如“娃哈哈”纯净水一条广告来自郑浩导演景岗山演唱的《我的眼中只有你》。今年,黎明为“乐百氏”拍摄了以“你我、纯净、乐百氏”为主题的MTV形式的广告片,而张惠妹又在“雪碧”广告里载歌载舞。实践证明,这的确是一种很好的广告传播方式,也可以预料,中央电视台辟出长达5分钟的广告时段以插放完整的MTV,将给广告人带来多么巨大的创意空间。

然而,作为影视与音乐交叉领域的边缘艺术MTV,本身在音乐研究、影视艺术、文化学、传播学等学术界引起的争鸣未艾,这时又成为商业广告的形式载体,更属于边缘又边缘的话题。见诸专业报刊的廖廖文章也多从实务角度列举心得和经验,而疏于理论领域的研究。所以本文拟从MTV溯源谈起,明晰一些概念和认识,并用广告传播研究的方法切入,初探MTV广告的商业运作和艺术创作的壕沟还可以挖得多远多深?

(为了叙述的方便,以下均把引入MTV的商业广告形式称为MTV广告)

一、MTV·电视广告·MTV广告

MTV在50年代的早期形式“流行音乐录影”,本身就是西方唱片商推销歌曲与歌手的广告片。80年代,美国华纳阿迈克斯公司在有线电视网开发了一个24小时插放的热门流行音乐频道,即MusicTelevision,MTV由此正式得名。这个频道立即为其他电视台竞相效仿,1983年MTV跳出美国电视系统后,在欧洲与日本受到的欢迎远远超出了美国原创者的想象。中国大陆1993年的流行音乐“包装潮”中,MTV成为“打歌”的必要手段。

由于MTV一出世就带有浓郁的美国音乐工业产物的色彩,是商业性流行音乐机制的重要环节,所以有的人认为,MTV实质上就是推销歌手和音乐的广告片。曾获过美国MTV大将的中国导演张元就说:“开始我将音乐电视作为实验电影来拍,后来渐渐觉得音乐电视只是广告,考虑的是怎样将音乐用广告形式表达出来。”

而笔者认为,今天的MTV实质上已不是广告了。首先,如果说MTV是在唱片广告的营养中诞生和成长的话,那么发展到今天,它的娱乐功能大大强化,在高科技的支持下,音乐与影视语言高度结合形成为新的全球性大众艺术。美国有线网80年代开辟MTV频道,可以看作是MTV作为艺术形态,而不是艺术形式行销品的开始;其次,MTV成为艺术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它在电视台播出不但不付费,而且还要向电视台收纳版税;另外,MTV在中国大陆的发展有其特殊性,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大陆MTV是电视文艺工作者努力将音乐“电视化”的结果,并且由于中国电视传媒身兼政府喉舌、娱乐、教育等多项功能,因此许多大陆MTV创作者除了借鉴国外MTV创作机制,还致力于MTV中国化,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己任。从这层意义上讲,MTV的商业功能进一步削弱。

——MTV,就是将独立完整的音乐作品,结合影视艺术语言加以演绎的全新大众视听艺术。

从对MTV的理解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两个有用结论:

(一)MTV与电视广告天然有联系

我们前文谈过MTV在起源和功能中的广告性。另外,在创作手段上,MTV与电视广告一样重视定位与创意,重视时空、色彩、运动,形象的设计。在音画结合中强调“视觉震撼”的效果,对导演、摄像、美工、灯光、道具、服装、后期制作精益求精,也同样因此在创作成本上耗资巨大;在传播时空上,均需在有限篇幅储存大量信息,展现时空的大幅度变幻与跳跃;在文化影响下,MTV由于创作手段与资金来源与音乐工业密切相关,与电视广告一样体现了视觉文化、消费文化与商业文化的特点;高科技在MTV在电视广告中均得到最敏锐的反应和最快捷的运用。

MTV与电视广告这种千丝万缕的相似与联系,使MTV商业广告诞生的历程,其实就是MTV从推销音乐的广告片中独立出来,成为新的艺术形式,再成为电视商业广告的艺术载体的过程。

(二)音乐是MTV和MTV广告中的首要因素

音乐在MTV中不仅是表现手段,而且也是被表现的主体内容,画面的作用是完成一种“视化的音乐”。音乐是时间艺术,影视是时空艺术,两者的结合建立在时间延长性的共性特征上,具体表现在声画对位的编辑以节奏作为剪辑依据。一般创作程序是先创音乐,再择画面,音乐决定作品的立意、风格、节奏。

MTV广告也应该以音乐为主导元素,而MTV广告所以比一般电视广告具有优势,正是由于以音乐作品为中心的创作思想。音乐是听觉的,运动的,抽象的艺术,对复杂情绪与情感的概括力让其他任何艺术难以望其项背。它往往具有一种潜在力量,绕过人们智能思维,直抵心灵,作为一种世界语言,使广告传播的世界性成为可能;成功的MTV广告是借推出音乐,来唤醒忘记,激感,使之易于接受和流传,提高广告传播效率。一曲“你我和GE,不靠天不靠地;你我和GE,要自强要努力……”使通用电器(GE)企业形象与受众之间的情感沟通达到高潮。音乐,也是MTV广告贯穿到底的灵魂。

MTV广告中的音乐要素是作品的重心,决定了并不是每一个包含音乐或歌曲的电视广告都是MTV广告。一般广告音乐仅仅在广告片里配合主题,补充画面,其创作机制与商业动作方式均和MTV广告有明显区别。判断带音乐的广告是不是MTV广告,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看其音乐是不是片子的中心和主线,它在与画面分离以后,是否能成为独立传播的音乐作品。

这时,我们可以对MTV广告下一个定义:由广告主付费在电视媒介播出,用以音乐作品为创作中心的视听艺术为载体,向受众传达企业和品牌形象信息的广告。

二、MTV广告在广告传播中的意义与作用

(一)有利于品牌建设和跨文化传播

品牌建设对企业永继经营的巨大作用,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让企业和品牌形象持久,随时间推移而弥新弥坚,是纵向传播的问题;而在全球一体化,地区间市场结合日趋紧密的今天,如何让品牌和企业形象突破文化差异与认知区隔,实现跨文化传播,则是横向传播的问题。

MTV广告极大迎合了现代人沉溺于“视觉享受”的心理特点,利用音乐这一世界性语言,越过文化认知障碍,让不同地域不同肤色的人在接纳、享受、传唱某种歌曲或音乐的同时也接纳、信任、喜欢MTV广告携带的品牌信息。“百事”在1998年同时邀请珍妮·杰克逊与郭富城两大美、亚流行歌手出场演唱“百事”的主题音乐,就是基于它对品牌跨文化传播的考虑;优秀的音乐能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铬印,甚至代代相传,使企业和品牌跨文化传播的考虑;优秀的音乐能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铬印,甚至代代相传,使企业和品牌信息在时间上得以延伸。回想正大集团的企业MTV—“爱是正大无私的奉献”,其温馨甜美的印象至今仍让人不由心怀暖意。

(二)丰富广告传播路径,完善整合营销传播

1995年,微软斥巨资2亿美元向全球发动声势浩大的整合传播攻势,推广“Windows95”。它在台湾的全方位多层次行销环节之一,就是大力推出了童安格的MTV《看未来有什么不一样》,着力塑造微软用高科技拓展人们视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企业形象。该流行歌曲经电台电视台播出,并制成唱片、VCD发行,一时风靡宝岛。MTV和MTV广告两者本质虽不同,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却难辨你我,所以MTV广告不但在创作上可以借鉴MTV,而且在管理、发行等商业手段上也能共享资源,开拓广告媒体的运用。

(三)提升听觉识别系流在CI识别系统中的地位

耳朵是仅次于眼睛的重要信息接收器官。听觉识别系统是“利用人的听觉功能,以特有的语音,音乐,歌曲,自然音响及其特殊音效等声音形象建立的识别系统”与视觉识别系统一样,可以体现企业或品牌的个性差异。

与一般电视广告相比,MTV广告创作以音乐作品为主线,音乐与歌曲不再只限于配合画面,成为背景和底衬;与广播广告相比,MTV广告将音乐识别与视觉识别相联系,企业品牌形象与音乐的关系在受众心目中更直接和清晰。因此,MTV广告提升了音乐,地位,从而强调了听觉识别系统在CI识别系统中的功能与作用。如果在MTV广告播放一段时间后,人们会在听到该音乐或歌曲时立即在头脑中反映出该企业与品牌的形象,并产生好感,即证明该MTV广告是成功的。尽可能调动人们所有感官,更加立体地塑造企业的形象是未来广告传播的趋势,在MTV广告里,音乐识别与视觉冲击将一起营造着企业CI的框架。

(四)易于创造明星效应

这里特指由著名歌手演唱或明显参与表演的MTV广告,比如最近先科VCD巨资邀请那英加盟拍摄的广告片也运用了MTV形式:那英仰面坐在沙发上,短发竖起,从VCD碟仓中涌出带着笑脸的气球,飘满空间,《给我一双翅膀》歌声渐起:“给我想象中的一双翅膀,让我把舞蹈当做飞翔……”——旁白:“好听,好看,好生活!”它充分利用那英在歌坛人气日旺的势头为先科品牌鸣锣开道。

广告心理学告诉我们,凡是为人熟知的、权威的人物在人们心中的信度越高,人们对传播的信息心理抗拒越弱。利用名人做广告历史悠长,而用MTV的形式可以让明星的风采得到更全面和更完美的展现,对其忠实拥护者极富感召力,能够激发他们的模仿体验心理并对明星代言的企业产生亲切感。在MTV广告中,明星也大受裨益,好的MTV广告与MTV密切配合,使明星与企业“互炒双赢”,许多新人也是经过电视广告高曝光度从默默无闻走向家喻户晓。

至于企业形象与品牌形象的稳定持久性和明星艺术生命的起落短暂性之间的矛盾,以及企业的主要市场和明星感召人群是否生重合的问题,这将在后面探讨MTV广告商业传播时予以阐述。

(五)给电视广告注入更多娱乐性

每到电视广告时间,据说城市用水量陡增,因为观众大多走进洗手间,可见观众对广告的规避抵触心态。电视广告具有功利性,并不意味着非以功利嘴脸出现不可,尤其在媒体与受众双向互动日趋频繁的今天,更富娱乐性的广告往往容易受到受众关注。MTV作为一种通俗的娱乐性大众艺术,无疑给电视广告注入更多娱乐的佐料。正如中央电视台推出企业形象MTV时所说:“……通过优美的音乐,精美的画面,动人的歌词来打动受众,以情感人,让观众自然而然地接受广告内容,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

从另一方面看,受众也没有义务观摩枯燥缺乏娱乐性的广告。MTV的介入也是电视媒体工作者与广告人为受众扫除视觉垃圾的努力结果。

近日经常在屏幕出现的“快乐背背佳”广告,就是个娱乐味十足的品牌形象MTV广告。青春少女组合的几个生动活泼的女孩亦歌亦舞,主题歌片断“咿呀咿呀喔……”因此也不时在小学生中响起。黎明为“和记电讯”拍摄的一套系列MTV广告,简直就是新新人类的青年男女在欧洲的浪漫爱情之旅的电影。

三、MTV与MTV广告的对比分析

为了更好分析MTV广告的商业传播和艺术创作,特将其与MTV作对比分析。以F为对比分析一览表:类别项目MTV广告MTV

目的与功能功利性:树立企业和品牌形象。属于整个广告传播活动环节之一娱乐性:展示视听艺术。属于单一形态的艺术作品

对象广告策略锁定的目标消费者某音乐或歌手的欣赏爱好者

创作思维路径由外而内:有这群人,我去打动他们由内而外:有某MTV,吸引了特定人群

效果判断标准广告-广告效果(受众态度积极或消极)-企业和品牌形象提升与否作品-艺术效果(受众态度积极或消极)

传播环境与一般广告积极,与MTV消极较积极

传播媒体电视台广告时段、作为贴片广告在影院播放等电视台娱乐节目、独立发行的唱片及VCD等

传播方式广告主付费购买广告时段播出电视台付版税,购买MTV节目播出

播出周期与密度持续周期长,一季或一年以上;密度大,每日数次周期短,多见于流行期;密度相对小,每周数次

介入团体广告公司,音像制作与出版机构,文艺团体等等音像制作与出版机构文艺团体等

创作者地位从属或隐匿在作品中,为企业与品牌服务凌驾并凸显在作品之上,统领整个创作

风格决定因素应该由目标消费者适应的风格决定由创作者风格决定,个人烙印明显

现实状况是,多由广告主风格决定

画面必要元素必须出现企业标识或商标必须出现歌手形象

时间限制大部分广告篇幅相对较短,故MTV广告多截取音乐作品最精彩片断播出完整的音乐作品长度,流行音乐多为3-5分钟

创意与叙事结构创意受广告策略与受众心理制约;叙事结构力图给观众明晰的情节线索和主题理念。叙事性蒙太奇较多创作自由度极大,充分体现个人风格。即可有清晰因素,也可用解构、拼贴等方式,只给受众玄妙模糊印象,表现性蒙太奇运用较多

文化特征表层文化上,为使产品赢得尽量多的目标受众,力图使MTV广告处于主流文化潮流中,更注意亲和力、家庭性、民族化;潜层文化上,是典型的商业文化表层文化上,许多MTV与当代文艺思潮方向一致,充分体现后现代主义一切特征:消解深度,取消中心,零散,解构,拼贴,镜像等④。整个部分MTV走向民族化;潜层文化上,仍是商业文化的体现。许多文化、音乐学者认为MTV可能降低音乐价值与文化价值

四、MTV广告的商业传播

(一)定位与策略

1.从属于企业整体策略,注意音乐形象与企业品牌形象一致性

MTV广告首先应从产品和企业定位出发,并针对目标受众的教育水平、审美趋向、心理特征进行音乐的谱写与选择。比如套拍自邰正霄主唱、主演的《心要让你听见》MTV的摩托罗拉寻呼机广告,其音乐定位直接针对寻呼机的经常使用者——与社会联系较多的中青年,风格抒情轻松易于传唱,歌词“心要让你听见”即紧扣寻呼机在人际交往中的技术功能,又暗示摩托罗拉对消费者的人性关怀。

2.注意歌手形象与企业品牌形象的一致性

耐克60年代首次在广告里运用了“甲壳虫”乐队的摇滚乐,该乐队当时年轻人叛逆及革命的代表;百事可乐推出“新一代的选择”这一主题后,注意寻找和力捧新一代青年的偶像来拍摄MTV,像迈克尔·杰克逊、麦当娜、莱昂纳尔·李奇这样的歌手均曾加盟百事可乐。他们的目的都是希望歌手的市场与他们的市场能够高度一致,迎合受众需求,增强广告效果。不过,如果采用流行歌曲及歌手主导的方式拍摄MTV广告,要注意歌手艺术生命、个人生活变动、未来包装思路及流行文化周期对企业的影响。要充分考虑企业与品牌形象后继性的问题。麦当娜为百事拍摄的一则广告,就因为她后来冒犯了中美洲国家的民族感情而被百事中途撤换。

4.随着企业战略发展的深化,MTV广告也要进行选择和调换

MTV广告作为感染力强,影响大,最富娱乐性,最形象生动的广告形式,往往是企业广告策略变化中首先让人们注意到的广告环节,也成为在同类企业剧烈竞争时期的广告传播中最为灵敏的反应器。其主题,音乐,画面风格等方面发生的变化能让人们立即感知,直接体现了企业间在广告策略和广告投入上的竞争与变化。

[page_break]

最典型的例子可以从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旷日持久的“世纪大战”中找到。60年代,百事可乐鼓吹“百事可乐的一代”。其中一则MTV广告就是数百大学生在海中皮筏里跳舞,手持百事可乐,面向太阳高唱:“今天生龙活虎的人们一致同意,认为自己年轻的人就唱百事可乐!”——可口可乐针锋相对地争夺青年人市场,则推出了让年轻人为之着迷的“罗素摇滚”广告;越战后又推出了“纯洁甜蜜”的主题以消释青年人的焦燥,500名肤色各异的儿童聚集在意大利高山之颠高唱“我愿为全世界买一瓶可口可乐。——70年代,百事可乐以“微笑的大多数”为特色,体现“亲切温暖的朦胧美”,获得相当大的成功的是一则体现牛仔与少女的浪漫惊奇的爱情故事的MTV广告《嫁给我,苏》。——可口可乐得知此事立即在三个月内改制出另一广告抢先播出;1983年,可口可乐花了近4亿美元投入广告,一系列MTV广告利用美国传统形象如垒球比赛、啦啦队、乡村农民等,推出具有乡土风味的歌曲:“你不能掩饰你的微笑,因为它来自内心深处,就像你与亲人共度的时光……”

(二)音乐资源管理

参与MTV广告制作的有广告公司、音像公司、文艺团体、歌手与演员等。MTV广告中,影视部分因为从属于音乐所以较为单纯,而作为主线的音乐因为介入团体较多,其资源管理相对复杂。音乐资源管理主要涉及到音乐版权和歌手签约的问题。

目前MTV广告的生产方式非常灵活,常见的有这样几种情况:一是由广告公司寻找当前已经流行或具有流行潜力,并与企业品牌形象一致的歌曲或音乐,购买版权后进行二度创作。比如本田公司就热衷于委托广告公司找歌。创维集团曾将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再创作为MTV广告;二是直接邀请优秀作曲家为企业谱曲,邀请歌手或乐队、音像制作公司为企业拍摄MTV,这样的好处是避免流行歌曲针对性不强,或个人风格太浓而人为分裂受众群,而且音乐版权以及一定时期的歌手形象直接归广告主使用,音乐资源管理比较简单,只是这种方式耗资较大;三是MTV与MTV广告进行套拍,实现人力与资源共享。广告公司承担部分财力、人力,减少在歌手片酬与音乐版权的耗资,音像公司则减少了拍摄成本的巨大开支。这不失为一种现实的作法,但是因为合作方数量以及各自投资量不同,对音乐版权使用权限也不同,情况相对复杂。在国外,伦敦的国际名曲搜索公司作为世界公司,就专门受理音乐版权的谈判事宜。另外,如果广告公司参与新人的“造星”炒作,那么歌手作为企业形象代言人与广告公司的签约与续约,也是要保证MTV广告后继性需考虑的问题。

(三)介入团体的合作

参与MTV广告投资、创作、管理的团体存在协作配合和利益分配的问题。本文主要就套拍形式中介入团体的协作配合作一些探讨。套拍这一形式,除了前文谈到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的好处外,如果广告公司与音像公司两大主要合作伙伴解决好定位,媒体策略,资金运用的磨合工作,可以使企业品牌形象与歌曲推广运作两相受益,彼此辉映。企业与品牌的好处前文已谈过,此外歌曲也常因为在广告中频繁曝光而走红。如澳大利亚音乐人托尼查尔兹演唱的《水也迢迢》,正是因为在澳大利亚国立银行广告中播出脍灸人口的。

首先,合作方应考察各自对策略与创意的认知,以及各自市场目标的重合与差异,并明确这种差异的可整合程度,

共同拟订拍摄方案,根据具体不同版本决定“谁为主”的问题。

其次,在资金运用上,可以利用难得的合作机会多拍几个MTV广告的不同版本,相继播出,有利于调节人们因重复收看而带来的倦怠心理,也可以提高资金的有效利用率;多开发一些合作方式,比如在MTV的唱片与VCD发行时,可以前面加插两分钟套拍合作企业的广告,企业则承担VCD制作的部分费用,这也是资金整合方式之一。

另外,在媒体策略上,可以利用MTV与MTV广告传播周期、密度、载体的互补特点,紧密配合,各自得益。在MTV音乐节目首播前后,推出MTV广告,每日几次的高曝光度使歌曲知名度迅速提升,而看过音乐节目的受众对广告的好感也大大提高;当该歌曲在音乐节目中渐渐销声匿迹时,MTV广告仍不断播放,利用其余温维持歌曲与歌手在受众心目中的记忆。MTV通过唱片与VCD的发行,MTV广告在电视与影院插播,不同媒体弥补彼此覆盖面不足,增加了受众接触点。

我们从以上对MTV广告商业传播的分析也可知,MTV广告尽管有效,但在使用上也有其局限。它要求:企业具有较雄厚财力;其形象定位与歌手定位相适应;彼此市场重合;广告公司、广告主、音像公司在投资和利益分配上协调;广告人与音像创作者创意对路;工种合作成功等等。之中任何环节如有明显不宜,就可能影响MTV广告效果,甚至由于互补传播的巨大威力,使缺陷放大,影响企业与歌手的美誉度。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MTV广告,尤其是成功的MTV广告,仅见诸于少数大品牌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五、MTV广告的创作

(一)MTV广告的创作空间的自由与局限

1.不承担推出歌手的任务,所以可以不限于流行音乐MTV的一般包装形式

MTV早期形式就是推销唱片和歌手的音乐广告片,歌手和乐队通常亲自参加拍摄演出,是MTV包装的主体,形成MTV画面的必要原素之一。MTV广告贯彻了MTV以音乐为主线的创作特征,但不一定推出歌手。如果不推出歌手,尽管没有借上明星歌手的光芒,但是节约了大牌歌手高昂的出场费用;也因为歌曲演唱者的可置换性,而增加了音乐的通用性。像前几年屏幕上常见的“亨乐”营养麦圈广告、“果珍”橙汁广告均是没有推出歌手的好MTV广告。

2.音乐素材的选择可以突破流行歌曲的范围

目前来看,制作得较为成熟的MTV广告还是多利用流行音乐为音乐素材,这是因为:首先,流行音乐是指那些极易被人理解、唱奏并广为流传的音乐,以中等长度、富于歌唱性的曲调,节奏鲜明,识体较简单,和声顺畅浅显,传播范围广泛为主要特点。从流行音乐特点看,这恰恰符合MTV广告对音乐的要求,所以小型器乐曲与歌曲、轻音乐、摇滚乐也常成为MTV广告的音乐素材;其次,MTV自始就是以流行音乐起家,历经多年,该形式创作经验丰富圆熟。

不过,中国大陆MTV发展有它的特殊性,部分MTV创作者自觉地开拓领域,将民歌、戏曲、交响乐、民间杂艺引介入MTV,力图实现MTV的中国化。这种尝试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在MTV广告中完全可以引入大陆许多观众喜闻乐见的非流行歌曲类音乐,甚至扩大音乐外延,而用山东快板、说唱、儿歌等替代普通意义上的音乐,使之成为MTV广告创作主线。只要取MTV形式“音乐为主,音画结合”的思维方式精髓,做出成功广告就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3.在创意上MTV广告有所局限

一是因为广告创意不是由艺术实验出发,而是从市场和消费者出发,从属于企业战略策略;二是因为MTV广告要成功,不是由MTV标准决定,而是遵循成功广告的原则,如相关性及诉求单一。要在短时间内传达给受众明确的理念和印象深刻的诉求重心。这就决定了MTV广告创作中的后现代主义倾向要比MTV少得多,它需要利用传统蒙太奇手法,表达清晰易懂的情节线索,而不是留下一堆“电子碎片”(一些传播文化学者对MTV的戏称);此外,MTV广告只是影视广告的一种,形式上有所规定本就是一种创作局限,与一般广告相比,MTV广告还要循从MTV形式的一些创作准则。

没有边框的画是没有意义的,也只有在有限的空间里才有挖掘无限创意的可能。MTV广告是“带着两副镣锁”的“舞蹈”,是命题更为严格的作文,决定了MTV广告创作者只有付出更大心力激发灵感,才能将她有效驾驭,为我所用。

4.在主题风格上MTV广告有所局限

MTV广告的主题和风格需要比MTV更符合主流文化要求。广告的目的是提高企业或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从而让受众产生好感,达到成功推销的第一步。针对特定市场,MTV广告需要赢得尽量多的目标消费者的认同和喜好,这就要求MTV广告应建立有利于企业形象的主题,宣扬健康生活价值观念,关怀普通人的生活,并使用更大众化、平易近人的创作风格。尤其在各种艺术形式(包括音乐)“小众化”趋势加速的今天,怎样避免因创作风格个人烙印太重,失去大面积感召力以致受众群缩小是MTV广告创作需要留意的方面;如果说创作风格偏差最可能影响的是MTV广告的可理解度和感召力,那么主题选择的偏差甚至可能令企业或品牌的美誉度遭受严重影响,更应引起创作者高度重视。

(二)在初步明确了MTV广告创作上一些自由和局限之一,笔者拟对MTV广告的创作类型进行分类,主要目的是借此探索MTV广告的创作手法。为了研究的方便,笔者按MTV广告中配合音乐展开的手段分为两大类:

1.企业代言人为主

以全面表现企业形象代言人为主要诉求手段来展开音乐,通过对企业或品牌代言人风采的有效体现,提升企业或品牌在受众心目中的好感。

按企业代言人不同,又可细分为以下几类:

(1)明星:包括明星型歌手和非歌手的明星。以明星为主角演绎的MTV广告目前运用较多,手法运用较成熟,适合财力雄厚的大企业。比如那英、张惠妹、成龙、周润发等明星均曾为企业做形象代言人,如以他们为主角拍摄MTV广告,广告可因利用明星效应和他们对镜头的经验易获成功。

(2)特定群体:普通人可视为这种类型的变型。有时企业会选择与企业品牌形象具有某种相通内在精神的特定群体为代言人,比如可口可乐一系列体现美国风情的MTV广告中出现的啦啦队队员,露出健康笑容的农场主,以及太阳神广告中负重、建设、呐喊的男子汉等;有时企业还会选择产品的消费者作为代言人,以增强亲和力。比如“丽珠得乐”胃药的MTV牌广告,在一首觉悟沉逸的歌曲中,展现出铁道工、演员、司机等中国普通中年男人的形象。这种广告的好处是片酬不高,更具有亲切感。

(3)虚拟形象:有的企业是以吉祥物或卡通形象做为企业代言人的,比如海尔兄弟、美的熊、康师傅等等。如果以他们为主角拍摄MTV广告也可以的。这种MTV广告不支付演员片酬而使用动画摄制,使卡通形象与吉祥物具有人性,进入普通人生活。不过在创作上,在音乐选择与音画配合要做新的探索,防止动画产生过浓儿童味或使受众有智商降低的感觉。

2.情节为主

以体现戏剧性情节为主要手段展开音乐,向受众表达明晰观念和寓意,以树立企业与品牌形象。

其中又可分为两类:

(1)故事类(纵向线索):MTV广告成为浓缩的故事,以时间为线索,带领受众进入MTV广告的故事世界。“金同血压安”MTV广告用倒叙手法诉说了一个女孩成长过程中父亲的关怀,亲情浓郁的故事和音乐深深震撼受众的心灵。1998年,爱立信新推出的MTV广告是以刘德华、关之琳为主角的,广告仿佛是电影片断的镜头串连,再现了一对情侣在动荡岁月的惊险浪漫的爱情,刘德华唱到:“你是我胸中的烈火,你是我回忆的寄托——告诉我,这份爱尽在掌握——”

(2)氛围类(横向剖面):利用同一时空,如中国银行广告,一个小女孩背对镜头,面向广褒大地与闪光的河流,清唱:“小河弯弯,江水蓝蓝,越过田野,越过山岗——”,第二遍重复时,众小提琴声起,旁白:“中国银行,源远流长!”;利用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如在柯达连锁冲印店常年拍的MTV广告,利用并列式蒙太奇,家庭的欢笑与幼童的咧嘴大哭等多个“精采瞬间”闪现。它们都是用MTV形式营造氛围,传达寓意,暗示产品将给受众以同样的心境与理念。

其实,以上两大类别的界线有时并不明显。企业代言人、情节实际上体现了一则MTV广告中配合音乐主线的人与事的因素,在创作实践中两者往往交叉融合。这样的分类主要为陈述研究方便,能有所启迪。

王峥《音乐电视创作群落的梳理与分析》,《现代传播》1997年第2期,第24页

④转引自王峥《音乐电视与鼻烟壶》,《现代传播》1995年第4期,第25页

高卫民,刘彬彬《别忘了建立完善的听觉识别系统》,《中国广告》1997年第4期,第9页

参考书目:

《电视广告与MTV套拍:商业化动作的共同需要》,殷小真《现代广告》1997年第4期

《赌的是音乐》,张辉华编译《国际广告》1999年第3期

电视广告论文范文第3篇

1.1青少年对体育公益广告的知觉认知

本研究将体育广告划分为商业性和公益性广告两种,本研究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北京市96中学、第50中学等学校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7份。287份问卷中,按不同年龄段统计:12~15岁52份,15~18岁142份,18~20岁93份;按不同性别统计:男生118人,女生169人。本次调查对287名青少年调查显示:213人观看过体育公益广告,其中,有193名观看过包含运动员形象的体育公益广告。193名青少年中,88人(约45.6%)“印象一般”,64人(约33.2%)“印象深刻”,25人(约13.0%)“印象十分深刻”,而有10人(约5.2%)认为“只能勉强记住”,6人(约3.1%)“没什么印象”。通过对各类媒介投放的体育商业广告的对比与总结,调查组将目前存在的体育商业广告按所宣传的商品的内容分为:功能性饮料、普通饮料、运动服饰、运动器材、食物、汽车、其他等。参与调查的青少年对这7项进行单项选择,得出结论:青少年对功能性饮料的体育商业广告记忆最深,其次是运动器材广告,接下来依次是运动服饰、汽车、普通饮料、食物和其他。参与调查的青少年中,超过90%对体育公益广告的印象在“一般”及以上。从认知的知觉层面看来,体育公益广告拥有比较好的传播效果。

1.2青少年对体育公益广告的态度认知

问卷分别从青少年已观看过的体育公益广告的主要内容、包含运动员形象的情节以及青少年对体育公益广告内容的喜好倾向的角度提问,了解青少年对体育广告内容的态度情况。调查显示,长期以来青少年群体对体育公益广告的功能形成了很高的认可度;在青少年所观看过的有运动员形象的体育公益广告的情节中,运动员的表现与广告内容和主题比较契合,而非生搬硬套地结合;青少年更倾向于广告包含“有故事情节”和“单个运动员”;体育广告存在一定的缺失:缺乏明确广告语、缺乏代表性运动员、缺乏过程展示等。

2青少年对体育电视广告商业广告类型中的运动员形象的认知

电视体育广告中,主体的形象认同是受众接受的基本因素。“广告中的人物形象不仅能够传达出品牌的价值取向,而且也能够反映出消费者对其的认可程度。说服理论认为,信源特性对说服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信源特性的研究比较著名的是信源吸引力模式,它源于麦奎尔(McGuire,1985)提出的信源效价模式(thesourcevalencemodel)”,从这个模式分析,我们发现:287名青少年中,70人(约24.4%)认为“强壮”是运动员主要外形特点;60人(约20.9%)选择了“动感”;53人(约18.5%)选择了“朝气”44人(约15.3%)选择了灵活;33人选择了高大;23人选择了“精悍”;4人选择了“娇小”。由此可见,运动员高大、强壮、精悍、灵活的外形特点,往往能迅速吸引青少年眼球,使青少年群体易于接受广告的基本诉求;利用这样的形象植入,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群体对体育文化的形象认同。

2.1从事项目

调查得知,少年群体对篮球、排球等集体性强的运动项目承载的体育文化认同度较高,对该项目参与体育电视广告的植入表现出的形象认同能力较强,对集体性的、对抗性的运动项目有较高的兴趣,而对非群体、对抗性较弱的电视体育广告中的形象认同较低。利用优势项目进行广告传播和价值观建构,将对青少年产生的影响相应较大。

2.2人物性格

除了外形特点,广告中运动员性格的呈现也是影响青少年价值观的重要因素。在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体育电视广告中表现运动员性格、品质、运动员的斗志、自信、坚持不懈、刻苦和团队意识等性格能否对青少年形成某种思想、价值观念的影响?本次调查显示:12~15岁的青少年群体,对运动员的“拼搏进取”“自信乐观”精神认同较高,这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建构方向基本趋同;15~18岁的青少年群体,对运动员“韧性”“坚强性格”特征有较高认同,对其“特立独行”表现出一定欣赏;18~20岁的青少年群体,则对运动员的“自信形象”认同指数最高。值得注意的是,3个年龄段的青少年群体对广告中运动员的“团结拼搏形象”认同度普遍较低,这和广告中使用的运动项目特点、表现能力以及社会文化影响密切相关,也反映出电视体育广告中的形象植入和文化宣扬有基本缺失,体育电视广告的主流价值观建设需要结合体育项目的特点和体育文化的主流价值表达相结合。

2.3青少年对体育商业广告的态度认知

随着体育商业广告的多元化,青少年所能观看到的广告多种多样,在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阶段,商业广告传递出的信息同样对青少年产生了影响。调查显示,青少年对体育商业广告抱有较积极的态度,在他们的印象中,体育商业广告的目的很少是促使消费者购买产品,而事实是广告主希望广告能促使消费者购买产品。这意味着,青少年更容易看到广告中传达的积极理念和价值观,更少关注广告中隐藏的利益因素,这有利于体育商业广告从积极方面影响青少年价值观。

2.4青少年群体对运动员成为体育广告主体因素的认同程度

运动员作为广告主体,在信息传播活动中承担着传递者的作用。良好的信息传递效果,对广告主体来说尤为关键。调查显示,青少年认为运动员能够成为广告的主体,原因如下:运动员知名度高(134人)、运动员品德精神良好(79人)、运动员形象气质俱佳(60人)、没有区别(14人)。我们得知,运动员知名度是吸引青少年关注的最主要原因,运动员知名度越高,越能吸引青少年关注。此外,其品德精神、形象气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青少年的关注度。运动员形象作为广告中传递价值主体,知名度、品德精神、形象气质都直接影响广告的传播效果。运动员知名度越高、品德精神越优良、形象气质越好,该类体育广告在青少年价值观构建的影响上越能取得更好效果。

2.5青少年对运动员代言的认可程度

相比娱乐明星、草根百姓代言的广告,体育运动员代言的广告在青少年心目中认可程度是:“都喜欢”(160人);“较喜欢运动员代言”(79人);“喜欢其他人代言”(29人);“都不喜欢”(19人)。不难发现,约83.3%的青少年对广告中的运动员形象比较认可,意味着体育广告可积极灵活运用运动员形象传达广告价值,并将产生较好传播效果,从而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构建。

3体育广告传达的精神

体育广告是一种商品营销的手段,也是一种隐性体育精神的传达。114名青少年认为,在他们观看的体育广告中,运动员传达了“不断攀登,不断进步”体育精神,122人认为体育广告主要传达的是“不怕失败,敢于挑战”的精神;35人认为传达了“特立独行,舍我其谁”的体育精神;13人认为传达了“吃苦耐劳,兢兢业业”的精神。所设置的4个选项中,“不断攀登,不断进步”代表进取精神,“不怕失败,敢于挑战”代表挑战精神,根据选择结果来看,青少年对体育广告中所传达出的这两种精神的接受度较高,能够从比较积极向上的方面选择、接受体育广告传达的价值观;而“特立独行,舍我其谁”是运动员个性化的体现,选择这一选项的青少年较少,意味着他们更愿意从比较常规的视角去看待、领悟体育广告所传达的精神;“吃苦耐劳,兢兢业业”传达的是运动员吃苦精神,青少年对此认同度较低,由此看来,体育广告中对运动员吃苦耐劳精神的表达不如上述三项充分。体育广告对青少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精神风貌、人格塑造、行为和品德几个方面。参与调研的287名青少年中,139人认为体育广告中的运动员形象塑造主要影响的是他们的“精神风貌”,107人认为是“人格塑造”、89人认为主要影响的是他们的“行为”、67人则认为是影响了他们的“品德”。“精神风貌”“人格塑造”和“品德”都是价值观的具体内容,而人的“行动”其实也会受到价值观的支配。以上结果表明,体育广告中运动员的形象塑造以及传播,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对青少年的日常行为有所影响,更多的是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塑造,所以,在体育广告中,若能对运动员形象加以良好地塑造,将对观看该类体育广告的青少年的价值观构建产生更积极、更深刻的影响。

4建议

4.1在选择作为体育广告主体的运动员时,在外形方面,可倾向于选择具有高大、强壮并富于动感形象的运动员;与此同时,还要注重运动员的知名度、品德精神,并在广告中充分体现运动员的综合素质。

4.2在广告创意设计方面,应追求创新,立意恰当,既能做到达到体育广告的传播意图,又能得到青少年的充分理解和接受;在内容编排上,应注重一些能吸引青少年眼球的手段,如合适的拍摄场景的选取、合理且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的安排等。

电视广告论文范文第4篇

关于电视广告和青年形象的理论研究,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整理:其一是电视广告对社会文化的影响的研究,其二是关于青年和青年形象的研究,第三是从再现理论的角度研究人物媒介形象。

关于电视广告在社会文化方面的影响的研究,还是做的比较多的。学者们从视觉文化、符号学、消费主义、电视广告的社会功能与社会责任等方面来探讨电视广告对于社会文化的影响。

一部分研究者把视觉文化作为电视广告的文化语境和基本属性,从分析图像传播的特点入手,认为电视广告依据图像符号制造超现实幻象,这种“表层形象”的“狂欢”,诉诸的是观众当下的即时反应、引起视觉的快感和欲望,导致一种视觉符号的“通货膨胀”,钝化了人们的审美判断力,误导着受众的现实生活。如饶德江、章俊在《现代广告视觉转向的文化批判》中指出“现代广告视觉符号的‘通货膨胀’在加大对消费者视觉冲击的同时,必然不可避免地带来消费者视觉神经的麻痹”。

也有研究者从消费主义角度入手,认为电视广告是当代最为活跃的消费文化文本,是消费主义最直接的载体。电视广告建构了一种消费乌托邦或者说“消费主义神话”,它所表现的深层价值观通过“神话”和“涵化”对受众形成强大的控制力,使其遭受消费主义文化的霸权统治,然而这只是一种“幸福生活的空幻许诺”,它导致受众对现实世界和自我主体把握的双重错位,陷入生存的困惑。

电视广告在观念意识上拜金享乐、崇洋媚外、消费主义至上,在内容和手法上媚俗陈腐低下、违背诚信、在实践上脱离现实、误导儿童、助长抄袭,带来了巨大的负面效应。如《广告文化的负面效应探析》中作者柳礼泉、刘社瑞指出,“广告在给社会文化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负面效应:一是广告形象的超现实性,导致享乐消费观念的过分张扬;二是广告传媒在“爆炒”文化的背后,带来了对传统文化的曲解和价值判断的迷惘;三是电视广告语言和画面的庸俗化倾向,导致广告文化品位和价值导向的迷失。”另一些研究者在分析大量电视广告文本的基础上,乐观地探讨了电视广告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导向作用,指出电视广告通过传播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生活方式等潜在的文化信息,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引导着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电视广告特别是公益广告能够促进文化融合和增值,对大众文化起到正面牵引的作用,并且在增长受众知识、协调人际关系、引导社会生活方式等方面发挥积极影响。在审美日常生活化的当代,电视广告能够提供正面的审美体验。

青年是个常说常新、值得研究的话题。在青年研究方面,党和政府有关部门及学术机构相继出版了一批学术水平较高的科研成果,如单光鼐主编、创刊于1978年12月的《青年研究》,上海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主办的《当代青年研究》,黄志坚主编的《青年学》,金国华主编的《现代青年学》,作为教材使用的《青年思想教育学》、《青年组织学》等。

许多学者在文章当中指出中国青年研究的学科性建设步伐缓慢,如田杰在文章《“谁是青年”与“青年是谁”》中指出,青年研究及其基础理论建设,应从理清“谁是青年”和“青年是谁”这两个问题入手,不求构建那种主观的、封闭的庞大体系,而应注重回归青年自身,回归社会与青年的种种互动关联研究,在一个开放的状态下,在一个自然生成的过程中,以高度的学术自觉,吸纳和吸引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力量,走一条“集约化”发展的路子,逐步改变中国作为青年人口大国却是青年研究弱国的不合理局面。周燕来的文章《对中国青年研究的几点思考》中也点出了这一现状:“近年来,关于中国青年研究的理论文章明显下降,中国青年研究的学科性建设步伐缓慢,造成对中国青年工作的指导存在理论滞后、零碎而分散的局面,政治性、实用性、滞后性、单一性突出,理论性、学科性、民族性特点明显不足。基于这些,我们认为应当从学科性、民族性、系统性的角度重新审视当今的中国青年研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青年研究科学的理论体系,指导中国的青年工作。”

学者们也指出了中国青年研究当中方法上的一些问题,如刘成斌在《方法的反省:青年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问题——以“抽样”为例》中指出,“以样本抽取为例,就存在诸如样本与总体关系不清、样本规模不符合应有标准、滥用与误用样本抽取方法、样本质量缺乏监测与控制,片面追求量化与问卷化、片面追求随机概率之类的专业术语等。” 具体到对青年形象的研究,在百度上搜索关键词“青年形象研究”,得出的结果有101,000篇。除了一些介绍性质的文章外,大多数文章都是从文学和政治的角度来研究青年形象。如《身体或欲望:当代文学中的青年形象钩沉》、《谈跨世纪青年干部的形象塑造》,也有诸如《中国大学生形象调查》的关于青年大学生媒介形象的研究。少数从传播学角度上来进行阐述的研究性文章多集中在对青年女性形象的媒介再现上,如《女大学生形象的媒介再现》,也有关于电影中的青年形象的研究如《多元化的一代——美国当代电影中的青少年形象》。还有从经济因素的角度来对青年作为负产阶级进行研究的,如《城市年轻负产阶级的调查与思考》中认为,“年轻负产阶级群体的硕士论文出现,正慢慢瓦解着中国的某些传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个人和家庭的负债生活和消费现象,也成为企业负债经营后转型期中国社会的又一个鲜明特点。中国城市里所出现的这个负产阶级群体,其产生的影响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方面都是非常深远的。个人信贷消费的扩大,负产阶级们高负债的消费和生活方式,对我们住房和汽车消费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有力地拉动了内需。负产阶级作为一个社会存在,他们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社会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

从再现理论的角度研究人物媒介形象,多是从女性主义角度来进行。如台湾学者李宜玲的文章《性的屈从与主动:女星写真集内容的符号学分析》。在这类文章当中,作者大多从媒体作为一种社会文本的角度入手,研究媒体中再现出来的女性形象对女性自我定义和行为举止的影响。在生物学方面,女性在满足男性窥视欲时被简化为“三围”,不断被推到媒介的曝光处展示“肉”的方面;在经济学方面,“女人”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和欲望,首先被消费物品和物品附加的概念培植起对市场的需要和欲望,然后又靠消费大量的关于成为“女人”的物品,成为市场和媒介认同的“女人”;在话语方面,“女人”不论是在大叙事还是在个人叙事方面都始终扮演第二的臣服角色。

电视广告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电视公益广告在现代文化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把文化传播当作题中之义,以丰富的文化内涵推动文化的传承、交流和整合,是电视公益广告的传播目的和责任。同时,电视公益广告的创作首先要立足人性,关注社会、人生和未来,关注弱势群体的生活和命运。要用最平实的创意表现方式结合整个人类的生存主题,小切入、深挖掘,力求用简洁的画面和朴实的语言达到一种隽永回味和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中国

  以倡导、推介社会风尚及道德观念,规范社会行为为基本内容和目的的电视公益广告。由于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以及鲜明的表达内容,在当代社会中正产生着越来越不容忽视的大众化传播影响。作为当今社会经济与文化的有机结合体,电视公益广告已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电视节目传播类型,它不仅维系了广告延续人类消费文明的技术价值,同时也在文化角度上重新阐释了广告的多元化内涵,为电视广告在现实社会中的发展提供了有别于传统商业价值之外的一块广阔天地。本文正是想通过对现实公益广告传播中一些具体现象的分析、来探讨电视公益广告在社会文化价值的问题。网

  1、电视公益广告的社会功能具体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1传播功能

  电视公益广告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我们的电视公益广告只有传播了科学理论、正确舆论、高尚精神的信息;才能成为真正的电视公益广告。学术

  1.2价值导向和教化功能

  电视公益广告在思想道德、文化教育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每一个电视公益广告,都在表达某种思想、观念,体现某种价值评判和价值追求,人们接受电视公益广告的过程就是对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解读过程。电视公益广告所能蕴含和表达的思想观念可以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它既可以表达人们的实践观念,也可以表达深层次的哲理观念。

  1.3审美功能

  如果电视公益广告通过艺术形式如书法、绘画、雕塑、音乐、歌舞等具有艺术魅力的艺术作品来表现,它就具有了一定的审美功能。人们把接受电视公益广告的过程当做欣赏一种艺术作品的过程,这时,人们除了思想意识得到了熏陶之外,还是一个享受美的过程。

  1.4视听调节功能

  广告信息既可以通过听觉信号,也可以通过视觉信号,还可以通过视听混合信号进行传播这就会对人们的视觉、听觉产生不同的影响。和谐的空间结构会通过视觉和听觉使人产生愉悦的感觉。电视公益广告在这方而的作用更应该是“公益”而不应是“公害”。

  1.5对商业广告的制约功能

  商业电视广告是市场经济体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商业电视广告的发展程度、商业

电视广告的文明和规范程度、商业电视广告的文化含量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的商业广告也存在着许多亚待规范和解决的问题,如欺骗性、虚假性、不规范、不科学等等。而电视公益广告的存在和发展则使人们沐浴了一股现代文明之风。电视公益广告的公益动机和效果同某些利用广告进行的商业欺诈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电视公益广告由于其动机、内容、效果的非功利性质,便有效地帮助人们超越个人的、局部的、暂时的、物质的价值追求,帮助人们认识人类发展中最根本的、社会整体上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上长期需要的价值。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电视公益广告有助于人们克服和超越市场经济存在的局限性。

2、以实例列举电视公益广告的社会文化价值功能

  最早出现于美国与法国等电视传播发达国家电视网中的电视公益广告,从一开始就表达出有别于商业电视广告的“另类化”特征。和商业电视广告的绝对大众化品质追求所不同,电视公益广告反映的是社会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它以提出及解释社会发展目标与价值为内涵,为知识背景、教育程度、生存环境、认知能力各不相同的社会人群,开辟了较为平等的广泛接触社会主流文化信息,分享人类及民族文化成果的最便捷化途径。

  电视公益广告中的文化传播,是通过其内容表现所反映出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来加以实现的。而电视公益广告作为电视媒介传播的一种有效节目样式,在体现与传统商业广告异质化目的的同时,也责无旁贷地承担着这样的义务。并且无论是公益广告的提供者.还是制作者都在一种文化传播意识的指引,以及市场规则要求的无形支配下,在公益广告中自觉地融入了当今社会的主体道德意识观念。

  5.12汝川8级大地震给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灾区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特大损失。作为此次贩灾的媒体先锋,电视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体现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据中国最大的媒介及市场研究公司C丁日市场研究对地震前后全国电视媒体的两周广告全天候监测对比显示震后电视媒体商业广告总花费减少37%,减少近99亿人民币,而公益广告投放费用大幅增长92,增长了6.7亿人民币;即整体广告总投放减少330/,共计减少92.2亿人民币。电视媒体为改善贩灾节目播出环境及受众的情感需求快速地调整了广告经营策略。中央电视台推出白试李连杰的壹基金公益广告》,写的是如果每个人每个月拿出一块钱,即1+1+1=1,支持李连杰的壹基金计划,表达了全世界人民的爱心,传达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高尚文化品质。

  在当代社会中.人文关怀的实质主要在于理顺人与其它物种对象的关系,确立人的主体性,从而确立一种赋予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人生价值关怀。人文关怀是现代大众传媒始终在关注与追求的理念与目标而电视公益广告的一个重要的题中要义,就在于它通过大众传播途径.对人们的某种行为进行劝导,以升华人们的心灵,体现一种人文关怀。

  3、社会文化传播中电视公益广告所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1、选题和立意不当。

  2、表现技巧空洞、手法不对路。

  3、后期制作和最终播出问题。有些县市台的公益广告未经认真剪辑,摄制粗糙,音效不清,场景过渡拖沓,后期制作的不精良,大大影响了公益传播的社会效果除北京电视台的制作和播出规模相对较大外,重视公益广告宣传的寥寥无几。

  4、商业化倾向的尴尬。电视公益广告虽不以盈利为目的,而它又离不开企业的支持,这就必然会遭遇商业化倾向的尴尬,表现在赞助工商企业对经济利益的“越界”的渴求。针对这样的现状,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在生产过程中和广告内容上不受企业的干预,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这样公益广告才能维系自身的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