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劳动总结大学生范文第1篇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劳动力商品;剩余价值:社会生产结构
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6)11-0005-06
所谓短板,是源于“木桶理论”的一种比喻。可以理解为考察对象中影响整个系统功能发挥的突出问题和不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短板主要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创立这个理论体系时由于种种原因而尚未研究清楚、或者虽有研究但结论不够确切的问题:二是实践的发展逐步提出了各种新问题,原来的理论体系未能做出科学回答而表现出不足。这两个方面的短板影响并不否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它们可以也应当通过创新和发展来补齐。
一、劳动价值论中的短板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它揭示了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价值规律,提出了一系列反映商品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这不仅为分析生产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为研究生产力提供了科学工具。但劳动价值论存在一定的短板:它没有研究劳动的负效应及其对商品价值的影响,因而对企业亏损、国民经济负增长和环境污染等现象的解释力不足;它的结论主要依靠抽象分析和推论,未能用统计资料充分加以证明,也就是实证分析不足。
1.劳动的负效应及其对商品价值影响问题
劳动是人们综合运用体力和智力创造财富的活动,结果有正效应和负效应之分。劳动的正效应是指劳动创造财富,增进人类福利;劳动的负效应是指某些劳动直接或间接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和环境破坏以及其他对人类福利的不利影响。例如,工人劳动在生产某种产品的同时造成一定的环境破坏和污染,就是劳动的一种负效应。又如,企业经营管理作为一种劳动方式有时出现决策失误,造成亏损,也是劳动的一种负效应。从人们的主观愿望来看,劳动总是为了实现正效应。事实上,正效应是劳动的主要结果,有的劳动只有正效应。没有负效应,或者正效应大于负效应。但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劳动的负效应是经常发生的,有的劳动方式产生的负效应大于正效应,甚至只有负效应,没有正效应。
在市场经济中,劳动的正负效应必然对商品价值产生不同影响:正效应创造或增加价值;负效用则减少价值,可以称为负价值。假设某个劳动过程同时产生正负两种效应,如果正效应创造的价值大于负效应减少的价值,就会产生新价值,这时价值总量为正值且能增值;如果正效应创造的价值小于负效应减少的价值,或者没有正效应而只有负效应,价值总量就会减少。后两种情况通常表现为企业亏损或国民经济负增长。
以往劳动价值论主要研究劳动的正效应,能够说明价值来源,但不能充分解释微观经济亏损和宏观经济负增长。有时企业出现亏损,可能是个别劳动时间超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超^部分得不到社会承认而引起的,但这种解释不够全面。从企业内部各种具体劳动看,有时工人生产劳动的效率很高,但由于经营决策失误或营销环节的劳动出问题,导致企业亏损。这种亏损主要归咎于经营劳动的负效应。从宏观层面看,国民经济负增长不能从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别得到解释。在社会范围内,有的企业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还有的企业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彼此相互抵消。某国某年的社会劳动总量大于或多于上年,但国民经济总产出用价值指标核算却出现负增长,这是因为全社会劳动总体上的负效应大于正效应。从古典经济学家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再到现代经济学家,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未能充分考虑劳动负效应。从理论自身欠完善的角度来审视,说劳动价值论存在一定的短板并非不恰当的比喻。
2.劳动价值论的实证分析问题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劳动价值论所做的抽象分析能够从逻辑层面证明其科学性,他用大量调查材料来说明资本剥削劳动的情况,可以说是用事实来间接证明劳动价值论的结论。有些文献对劳动价值论做了实证分析,取得了一定进展。例如,程恩富教授等人在《劳动创造价值的规范与实证研究》一书中对劳动价值论做了一些实证分析,笔者也运用有关统计资料分析了社会范围内劳动量与价值量变化的一致性,但这些分析看来还不够充分。
根据劳动价值论原理,当社会范围内从事商品生产的劳动质量一定时,其数量和价值总量变化应当是一致的。虽然微观层面的个别劳动质量存在差异,但在宏观层面或社会范围,个别劳动的质量差别加总后可以相互抵消。因此社会劳动总量具有平均质量:价值总量则可以用国内生产净值等指标核算,或者用国内生产总值近似反映。从统计资料看,现实中各个国家的实际劳动总量和价值总量变化往往存在很大偏离,造成这种偏离的原因主要是不断提高的劳动质量没有折算为相同的劳动质量。如果规定某个时期的劳动为标准质量,从而建立必要的参照系,采用一定的方法把不同时期的劳动折算为标准质量,就会看到社会范围内劳动总量和价值总量变化保持一致。例如。中国每年的实际劳动总量多于美国,但国内生产总值按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折算后却少于美国。这种差异除了受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准确性和汇率的影响之外。主要是因为目前美国的劳动质量总体上高于中国。采用一定的方法把中美两国的劳动质量折算为国际标准质量,再扣除价值核算方法和汇率折算误差的影响,就会看到两国价值总量和劳动总量变化是一致的,因而能够证明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结论。此外,还可以证明,在长期内,各产业劳动量与价值量分别占全社会劳动总量与价值总量的比例变化也保持高度一致。
西方微观经济学用各种公式、图表和曲线来表达效用价值论、要素价值论,形式上看起来似乎很像科学理论,但宏观经济学的国民经济核算理论和方法并不支持这两种价值论。从社会范围或宏观层面看,效用总量和要素贡献总量是无法独立核算统计的。如果借助价值指标统计效用总量和要素贡献总量,即把一定时期的价值总量视为效用总量和要素贡献总量。则无法证明价值是由效用或要素贡献决定的。无论是效用价值论,还是要素价值论,都不能用统计资料加以证明。也没有人做出经得起检验的实证分析。实际上,微观经济学的效用价值论和要素价值论在宏观经济学中被颠覆。与比不同,劳动总量是客观存在并能独立核算和统计的经济变量,可以从宏观层面证明全社会乃至各产业价值总量与劳动总量变化具有高度一致性。因此劳动价值论是唯一能够用统计资料加以证明的价值理论。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补齐劳动价值论的短板之后,学科功能将会增强,那时也许会有更多的人看清效用价值论和要素价值论的伪科学面目。
二、劳动力商品理论中的短板
劳动力商品理论说明了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分析了劳动力价值构成和计算方法。马克思运用劳动价值论分析劳动力价值的方法是科学的,关于劳动力价值由生产这种独特物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结论是正确的。不过,该理论在特定假设条件下把劳动力价值归结为一定量生活资料的价值,进而在分析剩余价值生产时把它归结为使用劳动力所形成的一部分新价值。留下了后面将要逐步分析的问题:该理论没有充分说明复杂劳动力价值构成和计算方法,对劳动力价值代际关系的研究还不够清楚。这些问题形成了劳动力商品理论的短板。
1.单独一代人的劳动力价值构成问题
人类是一生物物种,通过前代抚养后代而世代延续。人的劳动能力即劳动力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成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为了说明上述问题,这里首先分析单独一代劳动力价值构成,然后分析劳动力价值的代际关系。
单独一代人的劳动力生产全过程分为两个时期:一是从一个人出生后接受抚养教育直到开始就业的过程,称为养育时期;二是从一个人开始就业到退休前的生存和发展过程,称为就业时期。在这两个时期,家庭、社会和作为劳动力载体的个人都要投入和消耗大量劳动,正是这些劳动逐步凝结而形成劳动力价值。一代劳动力在两个时期消耗的社会劳动是通过各种费用体现出来的,从中可以概括出劳动力价值的两个构成因素:一是劳动者在养育时期消耗的生活资料价值和接受各种学历教育以及其他社会服务的费用,简称养育费,它反映养育劳动者所消耗的社会劳动;二是劳动者在就业时期所消耗的生活资料价值和接受再教育以及其他社会服务的费用,简称生活费,它反映维持和发展劳动者所消耗的社会劳动。一般来说,培养不同标准质量的劳动力实际消耗的养育费和生活费多少不等;培养同一标准质量的劳动力因各人先天素质和后天努力以及生活水平不同,实际消耗的养育费和生活费多少也有差别。各人实际消耗的养育费和生活费分别称为个别养育费和个别生活费,它们反映生产劳动力的个别劳动时间。按照价值规律,劳动力价值和普通商品价值一样都是由生产它们的社会必要劳动决定的,生产劳动力的社会必要劳动可以通过统计社会平均养育费和社会平均生活费来计量。
劳动者在就业市场上通常是按一定时间如年、月、日、小时分期支出自己的劳动力。社会平均养育费必须分摊到单位时间支出的劳动力之中,通过工资逐步得到补偿。劳动者就业期间维持正常生活的费用是劳动力价值的另一个组成部分。通常按一定时间周期支付。如果用y表示单位时间劳动力价值,f表示单位时间劳动力平均分摊的养育费,h表示单位时间需要的生活费,那么y=f+h就表示单位时间劳动力价值构成。例如,某劳动者的社会平均养育费为40万元,全部工作年限为40年,平均每年劳动力分摊10000元;某年所需生活费为6000元,则当年劳动力的年价值为16000元。
马克思本来是从生产劳动力全过程来分析劳动力价值,但通过假设劳动者个体已经存在,把劳动力价值归结为维持劳动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因而在上面的例子中,一代劳动力的年价值不含本代养育费。当然,马克思考虑到前代养育后代的问题,认为劳动力价值应当包含养育子女的费用。前代养育后代的费用是计入前代劳动力价值,还是计人后代劳动力价值,这个问题稍后再讨论。应当明确,不能把劳动力价值等同于维持劳动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道理很清楚,劳动力和生活资料是两类不同的商品,只有当人消费了生活资料,后者的价值才转化为劳动力价值的组成部分,这就像钢材水泥被用于建造房屋时,前者的价值转化为后者价值组成部分,但房屋价值不等于钢材水泥价值。即使在马克思的假设条件下,劳动力价值和对应的生活资料价值也只是等价转化关系,而不是直接同一关系。
2.劳动力价值的代际关系问题
按照劳动价值论原理,任何一种商品的价值都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决定的,劳动力作为一种商品的价值决定也不例外。当商品分单位逐一被生产出来时,生产前一个商品的劳动时间不应包含生产后一个商品的劳动时间;同样道理,当劳动力分代培养时,生产前一代劳动力的劳动时间不应包含生产后一代劳动力的劳动时间。虽然子女养育费通常由父辈支付,但却是由子女消耗,用来生产子女的劳动力,而不是生产父辈的劳动力。因此子女养育费应当计入子女劳动力价值。这就是说,任何一代劳动力价值都由本代消耗的养育费和生活费构成。
在现代社会,不同学历的人所受教育及其费用有很大差异,其劳动力素质和价值大小也不同。在正常情况下,劳动者接受的教育越多,劳动力素质和费用就越高,因而劳动力价值就越大。教育培训费多少是决定复杂劳动力价值大小的主要因素。如果把一代人在成长时期所消耗的各种费用计入前代劳动力价值,那么这代人的劳动力价值由就业时期所必需的各项费用构成,他们的劳动力价值差别如何体现呢?诚然,劳动者就业时期的生活费也有差异,当他们接受在职培训时还会发生新的教育培训费,养育子女的时间先后、数量及费用大小也不等。但在劳动力市场上,用人单位不会因为一个人的生活费和养育子女费多,就承认其劳动力价值大;反之也不会。如果按社会平均水平来计算生活费和子女养育费,则意味着抹平各种劳动力价值大小差异。
假设有三代劳动力,前代抚养后代,他们消耗的养育费和生活费分别为:第一代是f1和h1,第二代是f2和h2、第三代是f3和h3,三代劳动力价值分别用y1、y2、y3表示。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分析,第一代劳动力价值构成为y1=h1+f2,第二代为y2=h2+f3。笼统看来,这样似乎也揭示了劳动力价值构成,但是把生产后代劳动力的养育费计入前代劳动力价值,既不符合劳动价值论。也难以反映各种劳动力价值差异。如果第一代是小学毕业生,第二代是大学毕业生,那么按照这种计算方法,小学毕业生的劳动力价值包含大学毕业生的费用,显然不符合实际。科学的计算方法和结果是三代劳动力价值构成分别为:y1=f1+h1、y2=f2+h2、y3=f3+h3。由于各代劳动力价值均包含自身养育费,在正常条件下通过交换得到的工资大于自身生活费,所有除了用于维持本人劳动力再生产之外,还有部分收入可以用来养育子女;如果这部分收入不用于养育子女,而是用于投资或储蓄,则可以带来利润或利息。工资作为收入的使用途径差异与劳动力价值成无关,不能因为一个人把部分工资作为投资或储蓄带来利润或利息,就认为他的劳动力价值包含一部分利润或利息;同样道理,不能因为一个人把部分工资用于养育子女,就认为他的劳动力价值包含子女养育费。
3.劳动力商品化条件扩展问题
马克思所讲的劳动力商品化条件主要反映了近代情况,对现代社会的适用性受到限制。需要扩展。从马克思的论述来看,劳动力商品化有两个条件:劳动者是自由人,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力;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之外,既没有消费资料用来维持生活,也没有生产资料用来从事生产⑥。前一个条件是必要的,加上后一个条件,当市场存在劳动力需求时,就会发生劳动力商品化。第二个条件反映了劳动力成为商品的特殊情况。在现代社会,当劳动者有一定生产资料,可以独立从事商品生产时,也可能发生劳动力商品化:当劳动者独立从事商品生产的收入低于出卖劳动力的收入时,他就可能选择劳动力商品化。例如,一个人有一定生产资料,开设一家私人作坊或店铺,获得一定的收入;同时,他也可以到一家公司当雇员,得到一份工资。如果后一途径的收入高于前一途径,他就可能去公司当雇员,从而使劳动力商品化。因此,第二个条件可以扩展为劳动者追求较高收入。这些构成劳动力商品化的供给条件,市场经济中的社会化大生产造就劳动力商品化的需求条件,两方面条件必然导致劳动力商品化。这个问题比较容易解决,但对劳动力商品理论的发展来说也是值得研究的。
三、剩余价值理论中的短板
剩余价值理论本来基于劳动价值论和劳动力商品理论,但由于忽略了劳动力价值转移,实际上并没有完全贯彻劳动价值论和劳动力商品理论的正确结论。这就是剩余价值理论的短板所在。
1.劳动力价值转移问题
国内有的政治经济学教材认为劳动力价值不能转移:“劳动力的价值已经支付给工人。被工人用于维持生活和赡养家属,不可能转移到新产品上去。”照此推论,生产资料的价值也已经支付给它的卖方,其中至少有一部分被卖方用于生活消费,为什么能够转移给产品呢?如果这种解释能够成立,那么由马克思阐明的劳动价值论中的一些基本结论要么被颠覆,要么不适用于劳动力商品而失去普遍性。马克思认为,各种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其中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生产商品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因此,价值只能存在于商品之中,而不是商品之外。尽管劳动力是一种特殊商品,但它的价值也只能存在于劳动力之中。当劳动力作为一种商品和要素被用于生产其他商品,它的价值已经存在,是生产资本价值的组成部分,应当同生产资料价值一起转移给产品。假如说劳动力的价值被工人用于维持生活和赡养家属,使用价值却被资本家用来生产剩余价值,那就把劳动力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从时空上完全分开,不符合劳动价值论关于各种商品价值都存在于它的使用价值之中的一般原理。劳动力价值和工资作为两部分价值不是直接同一关系,而是并存等价关系。劳动者卖出劳动力换得工资,再购买消费品来维持生活。现实中工资通常用货币支付,劳动力价值与货币工资的并存等价关系可能被掩盖或者不太明显,容易把二者看成同一部分价值。假如买方向工人支付实物工资(消费品),那么劳动力价值与实物工资价值的并存等价关系比较清楚。劳动力和消费品作为两类不同商品的区别显而易见,不能说劳动力就是消费品,当然也不能说劳动力价值就是消费品价值。无论工人怎样消费和生活,都不构成否定其劳动力价值转移给新产品的理由。
工人劳动创造的新价值在剩余价值理论中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再生产出来的劳动力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价值。这同劳动价值论和劳动力商品理论有矛盾,也不符合实际。生产劳动力从而形成劳动力价值,使用劳动力从而创造新价值,是两个不同的过程。生产劳动力表现为养育和维持劳动者,现代社会通过各种学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来培养复杂劳动力,为此要消耗生活资料、教育工作者的劳动和其他社会服务;使用劳动力表现为劳动者就业和工作,生产各种商品或提供各种服务。两个过程的时空范围、主体客体和结果均有明显差异,不能把前一个过程混同于后一个过程,也不能把前者视为后者的一个阶段。如果把劳动力价值归结为使用劳动力所创造的一部分新价值,那就把使用劳动力过程混同于生产劳动力过程,把使用劳动力所提供的一部分劳动力时间当作生产劳动力所消耗的时间,这无异于否定劳动价值论和劳动力商品理论的基本结论,或者这些结论对劳动力失效从而否定其普遍适用性。
实际上,劳动力价值和生产资料价值一起转移给产品,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有三部分价值运动,即生产资料价值转移、劳动力价值转移和新价值形成。例如,某企业投资500万元,分别购买价值300万元的生产资料和价值200万元的劳动力,二者结合并全部消耗掉,生产出一定量的某种商品,劳动力的使用即活劳动创造100万元新价值:全部商品的价值等于生产资料转移价值300万元加劳动力转移价值200万元,再加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100万元,总共是600万元。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价值转移给产品。就是把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所支付的货币额计入生产成本。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则形成剩余价值或利润。用马克思的观点来分析,生产资料价值300万元转移给产品,劳动力价值200万元不转移;当活劳动创造100万元新价值时,总价值只有400万元。还没有剩余价值;企业必须延长劳动时间,直到创造出更多比如250万元新价值,才产生50万元剩余价值。如果劳动力没有商品化,因而没有其价值转移,马克思的分析是正确的。问题在于,马克思认为劳动力商品化是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这就不能不考虑劳动力价值的存在和转移。
2.资本主义剥削问题
过去认为,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无偿占有了工人劳动创造的一部分新价值即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剥削。假设资本家付给工人100元工资,工人给资本家创造150元新价值,其中100元补偿预付工资,另外50元是剩余价值。这样,资本家用100元换得工人劳动创造的150元,多出的50元就是剥削所得。这里忽略了劳动力价值转移,把剩余价值生产置于不等价交换基础之上,没有彻底揭露资本主义剥削。如果说资本家用100元工资与工人劳动创造的150元新价值交换,那就是不等价交换;如果说交换发生在工资和劳动力之间,而不是工资和新价值之间,那就应当有劳动力价值转移,不能用一部分新价值取代劳动力价值。
封建社会的佃农租用地主的土地,把生产的粮食一部分留给自己维持生活,另一部分作为地租交给地主,地租可以说是一种被地主剥削占有的剩余产品。这里不存在劳动力商品化。与此不同,资本主义剥削是通过劳动力商品化实现的,剥削方式和程度都发生了变化。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进而通过交换占有劳动力,最终占有劳动力在使用中创造的新价值。工人通过交换得到工资,代价是把一定时间内劳动力的使用权让渡给资本家,后者把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起来生产出新产品,生产资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一起转移给产品。由于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当它被生产出来时形成自身价值,当它被使用时创造新价值,这两部分价值都是使用劳动力所生产的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从价值实体看,劳动力被生产时消耗劳动时间,被使用时提供劳动时间,这两部分劳动时间都是生产普通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的组成部分。在一般商品价值构成中,生产资料转移价值补偿预付不变资本,劳动力转移价值补偿预付可变资本价值,新价值作为超过生产资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所形成的剩余,就是剩余价值――它等于全部新价值。资本家向工人支付工资而获得劳动力使用权,新价值是资本家使用他购买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产物,所以归他所有。资本家在不违反等价交换原则的条件下占有新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在早期和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占有全部或大部分新价值或剩余价值,剥削十分残酷;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能够以一定方式分享新价值,但剥削没有从根本上消失。
肯定劳动力价值转移将引起对剩余价值理论的重大创新,不仅价值增殖概念需要重新定义,而且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等概念也需要重新解释,许多问题需要重新研究。这样做能够把劳动价值理论和劳动力商品理论彻底贯彻到剩余价值理论之中,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毋庸讳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国际上并非主流,在国内经济学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逐步被边缘化,这个领域的创新成果往往陷入某种尴尬境地:在政治经济学作为一个二级学科范围内,有影响的专家似乎对剩余价值理论深信无疑,不关注不承认不接受相关创新成果:在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一个门类范围内,多年的热点是引进加工西方经济理论,解读现行政策,剩余价值理论面临后人不学不懂不用的局面。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剩余价值理论发展和创新问题,补齐它的上述短板,用来为现实服务。
四、社会生产结构理论的短板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社会生产结构理论把社会总产品及其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部类,主要采用假设数据进行抽象分析和图示,没有运用统计资料来全面分析包括物质资料、非物质资料在内的社会生产部类结构,其应用受到极大限制,因而存在短板。
1.两大部类划分的局限问题
同现代社会相比,马克思所考察的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非物质资料在社会总产品中所占比例较小,其商品化和产业化程度较低,为便于分析,马克思在分析社会生产结构时撇开非物质资料是可以理解的。从当今世界的情况来看,发达国家非物质资料生产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一般发展中国家非物质资料生产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左右,并呈显著上升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两大部类划分显现出未能全面反映现代社会经济结构的局限。
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社会总产品是全体从业人员在一定时间内比如一年生产的所有产品和服务。其中物质资料的类型无需赘述,非物质资料大体分为四种类型:一是知识,包括科技产品、信息产品;二是人才技能,表现为经过教育培训所形成的劳动能力;三是服务或劳务,通常以活劳动形式提供,包括交通运输服务、商业服务、金融服务、健康服务等;四是艺术和体育表演活动,主要用于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艺术产品过去部分划入消费资料,部分划入服务,但它同一般物质产品相比具有非物质资料特征。既然发达国家的非物质资料占比早已超过物质资料,发展中国家的非物质资料占比也呈现超过物质资料的态势,那么要全面分析社会生产结构,就不能把这些非物质资料排除在外。
2.社会生产结构理论创新问题
劳动总结大学生范文第2篇
关键词:剩余劳动力;二元经济;产业结构;人力资本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厅2006年软科学计划研究项目(061301330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赵翠红(1963-),女,河南襄城入,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61;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7)03-0073-04 收稿日期:2007-01-02
在“二元经济”社会中,由于农村中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致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严重落后于城市。所谓“二元经济”(Dual Economies),主要指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实现产业结构转换和工业化过程中,由于部门间生产函数与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区域间或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等原因导致的经济性两极分化现象。从经济学研究的历史线索来看,关于二元经济的思想很早就受到关注。早期重农学派,以及以李嘉图、马尔萨斯等为代表的古典学派都有过相关论述(古斯塔夫・拉尼斯,1988)。但第一个明确提出、并在现代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的是荷兰经济学家J.H.伯克(J.H.Boeke,1953)。真正掀起二元经济研究热潮的是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W.A.Lewis,1954)。随后二元经济理论模型经拉尼斯(Gustav Ranis)和费景汉(John C.H.Fei)、乔根森(D.Wjor-genson)、托达罗(Michael P.Todaro)等人的修正和发展,形成当展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分支。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成为不少经济学家研究的出发点。陈吉元和胡必亮(1994)基于农村工业的异军突起,提出了包括农业部门经济、农村工业部门经济、城市部门经济构成的三元经济结构理论。John.Z.Ma(1999)、赵阳(2000)在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时分别提出了双二元结构,即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二元性同时也伴随着各自内部经济成分的二元性。高立金(1997)、周天勇(2001)等结合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实际情况对托达罗模型进行了适当的修改。对二元经济结构的研究,其目的在于尽快消除二元经济现象,促使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因此,如何消除经济中的二元结构现象,是落后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必须要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其实质在于采取什么样的发展路径和制订什么样的政策手段,使经济以最低的成本和代价,尽可能快地步入到“同质”的现代化经济中。
河南作为农业和人口大省,在近年来以中原城市群的快速发展为标志引领中部崛起的同时,农村中仍然存在着数量巨大的剩余劳动力,属于比较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这对河南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严重制约着就业结构进而影响经济结构的高度化。本文从实证分析的角度,用最新的数据论证说明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对河南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造成就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错位
1.河南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状况
区域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部门之间的产值结构波动是由各部门的增长速度决定的,而增长速度又受投入要素增长的影响。劳动力作为一种重要的投入要素,如果在产业均衡协调发展的情况下,其变动应与产值结构变动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吻合,但在河南的发展过程中,虽然二者在变动趋势上表现出大体一致,而在产值份额上却表现出明显的错位(见表1)。
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指产业的劳动力结构与增加值结构之间的一种不对称状况,反映了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利用结构转换偏离度模型,可以对河南劳动力投入结构与产值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其模型如下:
ELij=Cij(GDP)-Cij(L)
D=∑|ELij|
式中Cij(GDP)代表第j年第i产业产值增加值占当年GDP总量的比重;Cij(L)为第j年第i产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ELij表示第j年就业结构的产业错位值;D代表整个经济的结构偏离度。
从理论上讲,产业结构及其转变应与就业人员(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分布相一致,即各次产业相应比例的劳动力应创造相应份额的增加值。但现实中并非如此,GDP产业结构与劳动力产业结构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即产业结构错位值ELij≠0产业结构错位值具有以下涵义:
(1)如果各次产业之间内在的劳动生产率相同,而且劳动力充分就业(实际劳动生产率与内在劳动生产率相等),则不存在产业结构错位,Eij=0。反之,如果各次产业之间内在劳动生产率相同,且ELij<0,则表示j年第i产业存在剩余劳动力;产业错位值大于零ELij>0表示j年i产业劳动力短缺,在业劳动力超负荷劳动;ELij=0表示j年第i产业劳动力充分就业。
(2)对于某一产业i,ELij≠0,则各次产业间的实际劳动力生产率存在着差异。当ELij<0,表示j年第i产业的实际劳动生产率低于其他某次产业;当ELij>0,表示j年第i产业的实际劳动生产率高于其他某次产业;当ELij=0,表示j年第i产业的实际劳动生产率等于本产业的内在劳动生产率。
(3)不同学者实证研究表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对应于一定的产业结构和错位幅度(如表2)。
根据产业错位值的涵义(1)和(2),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结构存在着错位,主要原因是各次产业的内在劳动生产率存在着差异以及存在剩余劳动力。根据国际经验,结构偏离度的一般趋势是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不断下降的。偏离度的绝对值越小,说明劳动力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的吻合越
好。
3.河南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根据以上关于产业结构偏离度的模型可以测算出河南(1978~2005年)的结构偏离度(见表3),并通过比较分析出河南GDP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结构的错位幅度变动,以此揭示说明在河南产业结构转换中的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
对河南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的比较分析发现:
(1)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河南GDP产业结构变动和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动基本遵循克拉克定律,即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但从表3可以看出,二者之间的错位状况仍显著存在,且随着时间的变动幅度不大。
(2)整体来看,在1978-2005年间,河南的产业结构错位幅度是渐趋缩小的,但整个偏离度下降不多。尤其是农业错位幅度反复性强,基本上没有下降。按照上述模型,以河南现在的人均收入水平,产业结构的错位幅度至少应与人均1000美元的结构相似,但除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比重差距近几年来有所减小达到模型所述外,其他产业错位幅度调整并不明显。
(3)单从各次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偏离度从1978年的40.8%下降到2005年的37.5%,但偏离度绝对值仍然很大,年下降幅度很小;第二产业的偏离度在改革初期迅速下降,1985年已经降到22.7%,在随后的15年里,虽有波动但一直变化不大,处于一种稳定状态。这显然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第三产业的正向偏离度与第一产业的变动过程一致,表现为明显的波动变化,2005年河南第三产业正向偏离度为7.5%,表明对劳动力的吸收不够。
(4)对比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偏离度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可以知道,在劳动力转移快的时期,总偏离度下降也快,反之亦然。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质就是劳动资源在社会不同部门之间的再配置。劳动力从低效益的农业部门向高效益的非农业部门的转移,势必提高劳动力的总体收益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1.模型
一个比较简单的测算模型可以从总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公式中得到。总产出V为总劳动生产率Y与投入的总劳动力数量L之积:
V=L*Y
(1)
由(1)式可以得到总产出的增长率GV为投入的全部劳动力的增长率GL与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之和:
GV=GL+GY
(2)
如果将生产部门只划分为两个部门即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的话(分别记为i=1,2),总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可进一步进行如下分解:
GY=(P1GY1+P2GY2)+(P1Gr2+P2Gr2)
(3)
式中Pi=Vi/V为不同部门在总产出(GDP)中的比重,Gyi代表不同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率,Gni代表不同部门就业比重的变化率。(3)式表明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GY由两项因素构成:一是劳动者人均产出的部门增长率的加权平均数,即不同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加权平均数,记为B(y);二是具有不同劳动生产率的部门之间的劳动力流动。可见,第二项代表了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之间就业变化对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影响,视其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再配置效益,记为A(y)。因此,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总劳动生产率增长和总产出增长的贡献分别为
Eay=A(y)/Gy
(4)
Eav=A(y)/GV
(5)
在具体测算中,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是通过(2)式由总产出(GDP)的增长率与总劳动投入的增长率之差决定的;同时,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再配置效益A(y)是通过(3)式由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与分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加权和之差决定的。
2.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
农村剩余劳动力再配置效益的表现是,劳动力从低效率的农业部门转向高效率的非农业部门导致全社会总体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带动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事实上,剩余劳动力从低效益的农业转向高效益的非农业,不仅可以提高全社会总体劳动生产率,还可以提高农业部门自身的劳动生产率。
由表4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后,无论是农业部门还是非农业部门,或者是全社会总体劳动生产率,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表5列出了河南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的资源再配置效益对河南经济增长的情况。
从表5可以看出从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劳动生产率及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
(1)1979~1998年GDP年均增长11.2%,劳动力增长2.9%,劳动生产率增长8.0%。劳动力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为25.9%,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GDP增长的贡献为71.4%,两者共同作用的不可分解因素的贡献为2.68%。可见在这期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河南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而在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由于劳动力由低效益的农业转向高效益的非农产业带来的贡献约为31.4%。因此,在河南的GDP增长中,源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的贡献率约22.43%。
(2)1999~2005年,是经济发展的平稳时期,河南GDP的年均增长率上升为11.1%,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为9.5%,对GDP增长的贡献为85.69%。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部分占23.8%;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GDP增长的贡献升至20.4%。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在河南经济增长中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因为这种资源再配置效应尤其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1979-1998年问,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的速度较
快,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和GDP增长率的贡献率分别为31.4%和22.4%。而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最低的1986~1990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和GDP增长率的贡献率仍分别为17.9%和11.5%,二者相比差距是相当大。
三、政策建议
1.加快以户籍制度为中心的制度变革
户籍制度一直是造成城乡分割的壁垒,而以户籍制度为基础形成的就业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等进一步强化了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局面。这些制度因素形成了城市与农村间劳动力市场“屏障”,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形成制度约束。虽然随着改革的深化,制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约束有所放松,但是由于客观存在的制度惯性和部门利益冲突,使得近几年的制度变革难以推进,甚至有时出现制度变革中的“旧病复萌”态势。而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消除制度因素对劳动力转移的阻滞作用,加快推进制度变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不仅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张桂文,2005)。
2.从深度和广度推进现有城市化水平
户籍制度的放开只是第一步,重要的是要给进城的农民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因而加快以第二、三产业和扩大内需为特点的城市化建设,进一步提高现有城市的城市化水平是必不可少的选择。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城市化具体方针应该是合理发展与改造大城市,重点发展中心城市,适度发展中小城市,增加城市的就业岗位,增强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轨迹看,第三产业不仅是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主体,也是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部门。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压力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农村第三产业不仅总量小,而且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社会化水平低。一方面不仅制约了农村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容量。因此,应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促使第三产业加快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3.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加快人力资本形成
劳动总结大学生范文第3篇
经历了有意义的活动后,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获的,感觉我们很有必要对活动情况做一下总结。那么活动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1年五一开展活动总结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2021年五一开展活动总结范文1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我们全厂职工在这里聚会,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在此,让我代表厂党职工团向向全厂职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坚守在运行等工作岗位上的同志表示亲切的慰问!祝愿大家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工作顺利、节日愉快!
--水电厂从--年建厂以来,已整整走过了--年的风雨历程。我们曾经创造过辉煌,也经历过艰难。作为中国--集团公司的一员,我们又迎来了发展的良好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求真务实,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以主人翁的思想和行动自觉维护企业的形象,维护企业旗帜的尊严,用碧电人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共创碧电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在当前,全厂职工要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电力体制改革的发展,隶属关系的改变,丝毫没有改变安全生产的基础地位,而且对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厂干部职工对此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把安全生产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以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关注安全生产,按照集团公司要求,认真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扎实开展“树立零违章理念,创建无违章企业”活动,不断加强学习,提高全员岗位技能;切实强化责任,不断提高设备健康水平,为全年实现“零违章、零缺陷、零故障、零非停”的目标而努力工作。全厂职工要形成合力,确保今年安全生产等三项责任制的完成。
二、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人才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出奇制胜的法宝,也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力。全厂职工要深刻认识到我厂人才工作的紧迫性,特别是一些关键岗位人员严重缺乏的现状,要提高对加强人才工作的危机感,树立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人人都做贡献,人人都能成才,人人都是有用之才的新的人才评价观。特别是组织人事部门,要尽快拿出我厂人才强企措施,要在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上取得新的突破。
三、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大讨论活动,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带动全厂各项工作的大转变。由于我厂地处偏远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部分干部职工中过时保守的观念还比较浓,对电力市场竞争的挑战还认识不清、准备不足,甚至有些同志还安于现状、盲目乐观。这些落后的思想观念已成为制约我厂发展的“总病根”。为此,企业要谋求新的、更大的发展,职工观念的更新是当前企业急需解决的一项迫切任务。广大干部职工在大讨论活动中要实事求是的分析和查摆目前我厂管理体制和人员思想观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活动,真实地反应出制约我厂发展的突出矛盾。并通过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促动职工思想观念的更新,促进我厂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的进步。
同志们,迎着鲜红的五星红旗和飘扬的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司旗、碧电厂旗,我们相信,有集团公司在正确领导下,有全厂干部职工的努力和辛勤工作,--电厂的未来将更加充满希望!
2021年五一开展活动总结范文2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让学生了解劳动节的由来、意义,树立向劳模们学习的思想,近日,--小学开展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
一是上一堂丰富多彩的班会课,鼓励学生自己搜集“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有关资料、图片,共同了解“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由来及意义。
二是学习劳模事迹,谈感受写体会。通过学习劳模事迹,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让学生结合劳模事迹反思自己课间活动行为,谈一谈自己在学校课间纪律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打算,在班级内进行交流。
三是举行一次以庆“五一“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此次的优秀作品在校阅览室展出,学生以手中的笔书写对祖国的热爱,也为学生写一手好字、画一手好画提供了展示平台。
四是举行亲子活动摄影比赛征集活动。鼓励学生在父母的带领下走出家庭,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开拓学生视野,增长知识,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爱大自然的情感,进一步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陶冶学生的情操。
2021年五一开展活动总结范文3劳动节是培养幼儿从小树立良好的劳动观念的良好契机。“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来临,为了营造浓烈的节日气氛,丰富幼儿关于劳动节的知识,体验参与劳动的快乐,--幼儿园于本周开展了“劳动润泽童心·快乐迎接‘五一’”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体智德美劳全面发展是幼儿园培育幼儿的愿景,亦是目标。本周各班开展的“五一”劳动节主题活动丰富多样,旨在成德于心,育德于行,让爱劳动成为一种习惯,让爱劳动成为一种品质。
一、大胆介绍,感恩他人
集体活动中以谈话的形式介绍父母的职业,感受各行各业劳动者在付出的辛劳和汗水,引导幼儿初步懂得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道理,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
二、参与劳动,体验快乐
各班级以丰富的实践活动引导幼儿体验劳动的快乐,如:手执小抹布擦洗心爱的玩具、给小树小花浇水、帮助同伴摆放桌椅等等,通过参与劳动,孩子们不仅体验到劳动的乐趣、懂得了劳动的辛苦,还培养了他们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在劳动中获得自信和满足,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形式多样,分享互动
“爱劳动”主题活动动静结合,“青菜青,绿莹莹,辣椒红,像灯笼,妈妈做饭我提水,爸?a href='//xuexila.com/aihao/zhongzhi/' target='_blank'>种植宋易匠妗薄?-》歌声阵阵响彻校园,仿佛诉说着劳动的欢欣与满足;“校园里,真热闹,‘五一’劳动节又来到。你种树,我栽花,美化环境最重要”童声稚语,朗朗上口,儿歌中感受节日的气氛,劳动的幸福;《我是爱劳动的好宝宝》、《最喜欢的人》等主题的展示劳动者的画面的作品栩栩如生,表达孩子们对劳动者的敬意。
本周“劳动润泽童心·快乐迎接‘五一’”主题教育激发了孩子们爱劳动的意识,培养了爱劳”的意志品质,更进一步了解了“五一”劳动节真正的含义,激发了孩子们对劳动者的敬爱之情、感恩之意!希望小朋友们从小事做起,好好学习,长大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更多的神奇,更多的美好!
2021年五一开展活动总结范文4结合五一劳动节,为培养学生爱劳动、爱祖国的情感,逐步养成爱国、务实、勤俭的优良品格,我们学校的十月份活动的主题为“祖国在我心中,行动予以我心”。下面我就我班五月份的活动总结如下:
一、我们二年级级部利用劳动节放假期间,让孩子们动手制作书签,并在书签上写上一句祝福祖国的话语。这次活动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为使得内容更为丰富,孩子们通过询问家长或上网查资料,认识到我们的新中国的建立是多么得来之不易,让孩子们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充分发挥了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画面精美、布局合理、字体端正。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实在令人敬佩。活动不但丰富了同学们的业余生活,更向全校师生展示了同学们的风彩。这样的一种比赛热情,在评比的时候,我收了同学们的书签,不但画面美观,其内容的精彩也是不容忽视,让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二年级学生的作品。我班评出优秀作品二十多篇。孩子们的制作了各种形状的书签,如树叶、蝴蝶、扇子等等很多。
二、学校还举行了红领巾爱卫生,清除口香糖的活动。我班利用周五下午时间集中清除楼道内、走廊上的口香糖及零食垃圾,要求学生本月内做到班内、楼内、校内保洁。我班及时进行了“劳动小模范”评比。
2021年五一开展活动总结范文5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到来,--乡工会根据县总工会《关于开展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系列活动的通知》的文件要求,结合我乡工会工作实际,在“五一”前后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活跃了全乡机关干部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计划详细,措施到位
为热烈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到来,同时,为进一步丰富我乡干部职工的业余生活,乡工会把庆“五一”系列活动摆在乡工会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和计划,并采取有效措施做到活动有计划、有安排,能落实。
二、加强领导,经费到位
在乡党委的大力领导下,乡工会按照活动方案,进一步明确机关、站所及中小学的主要负责人为活动具体承办者,并下发通知确保活动在全乡的知晓率。同时,为切实保障各项活动有序开展,乡工会在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确保了活动经费的落实,增添了全乡的活动氛围。
三、活动丰富,取得实效
劳动总结大学生范文第4篇
开展劳动节活动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劳动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还是我们的精神体现,可以使我们得到更多人的尊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五一劳动节个人活动总结范文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五一劳动节个人活动总结1
4月30日下午,我系组织了大二的党员和大一的青年志愿者到社区慰问老人,出劳动节黑板报和打扫卫生。活动中,我们本着服务社会、奉献爱心的宗旨,为社区居民带去我们节日的问候。
青年志愿者们有的认真地在社区黑板报栏上书写着对居民们的热情祝福,有的打扫社区的卫生。尽管当时天气炎热,火辣辣的太阳烤着大家,但同学们任劳任怨,没有一个人叫苦喊累的。还有的同学去慰问了社区的孤寡老人。由于语言不好沟通,青年志愿者们加上一切能想到的手势来和老人沟通,问候了他们后,大家一起与老人合照相片。老人们觉的很开心,他们还说我们就是在为人民服务,这说明我们的活动达到了目的,在这次活动中大家发扬了雷锋不怕累,不怕脏的精神,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从劳动中获得快乐。
五一劳动节又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发扬雷锋精神,做好事的机会。时间是短暂的,生命也同样如此。做好事不难,难得是一辈子做好事。我们希望全体同学在以后的日子中,也能够继续发扬雷锋精神。因为我们把雷锋精神这颗种子深深埋在了各自心中。我们会时刻用实际行动去哺育它,让它生根发芽。
五一劳动节个人活动总结2
为庆祝 五一 国际劳动节的到来,__乡工会根据县总工会《关于开展庆祝 五一 国际劳动节系列活动的通知》的文件要求,结合我乡工会工作实际,在 五一 前后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活跃了全乡机关干部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计划详细,措施到位
为热烈庆祝 五一 国际劳动节的到来,同时,为进一步丰富我乡干部职工的业余生活,乡工会把庆 五一 系列活动摆在乡工会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和计划,并采取有效措施做到活动有计划、有安排,能落实。
二、加强领导,经费到位
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领导下,乡工会按照活动方案,进一步明确机关、站所及中小学的主要负责人为活动具体承办者,并下发通知确保活动在全乡的知晓率。同时,为切实保障各项活动有序开展,乡工会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确保了活动经费的落实,增添了全乡的活动氛围。
三、活动丰富,取得实效
一是4月10日,乡工会在乡机关会议室隆重举办以 歌唱祖国、欢庆五一 为主题的大合唱比赛,乡机关、站所共97人2支合唱队参加了比赛。二是为响应县总工会关于 五一 前夕走访困难职工的号召,乡工会主席于4月30日前往我乡3户困难职工家庭进行了走访慰问,并为每户家庭带去了大米、粮油等生活用品,充分发挥了乡工会在帮扶困难职工方面应有的作用。三是乡工会利用 五一 、 五四 节日期间,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娱乐活动。活动分为乒乓球比赛、拔河比赛等13项活动,全乡机关、站所共90余名职工参加了比赛,极大丰富了干部的业余文化生活。四是5月6日,乡工会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指导下,与乡团委、妇联、计生办等部门联合对第27个民族团结宣传月活动进行了广泛宣传,进一步提高了全乡各族干部群众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全体干部职工及群众的民族意识。
通过开展此次活动,既为 五一 国际劳动节献上了一份厚礼,也为全乡广大干部职工奉献了一顿精神文化大餐,并进一步增强了全乡干部职工之间的相互凝聚力和向心力。
五一劳动节个人活动总结3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五一节活动,同学们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精神风貌,热情很高,收获很大,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奋斗方向。现总结如下:
1、学生了解了五一节的由来、意义;了解了世界各国劳动者通过斗争,用顽强、英勇不屈的奋斗精神,争取到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民主的历史性进步,这是五一劳动节的精髓所在。
2、学生了解并关爱中国各年代的劳模,懂得了 劳动光荣,奉献最美 ,并树立了向他们学习的思想,立下了自己的誓言。
3、学生通过关爱自己身边无私奉献的劳动者,懂得正是他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产生了由衷的敬意。
4、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用积极劳动、关爱他人的实际行动,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表达我们创建文明校园、构建和谐社会的热情,展示新世纪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劳动总结大学生范文第5篇
——学习贯彻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重要讲话工作总结
劳动创造幸福,奋斗铸就伟大。24日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评价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充分肯定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卓越贡献和崇高精神,发出了“勤于创造、勇于奋斗”的行动号召,汇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2020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渗透是职业教育在工作中培养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途径。2020年12月满洲里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学校处于停课停学状态,在接到上级有关开展学习活动的文件后,我校积极开展各类线上活动组织全校师生认真贯彻学习重要讲话精神,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大舆论宣传,增强讲话精神的社会影响力
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等舆论宣传平台, 全文刊登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重要讲话,要求全校教职工和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认真学习和研读讲话精神。班主任教师在认真研读后转发至班级微信群,学生全文阅读并学习,以班级为单位上交读后感或心得体会。
二、利用线上资源开展主题研讨活动
以瞩目软件会议方式组织班主任和思政、语文、专业实习指导、历史课教师开展专题研讨活动,主要以全文传达、会上交流心得、谈谈如何与学习工作相结合等主题开展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