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期中数学总结(精选5篇)

  • 高一期中数学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一、2020级本科学生规模分析 我院2020级本科学生拟录取181人,实际报到175人,报到率为96.69%,较2019级本科生报到率提高了10.33%。目前2020级实际在校学生为175人(2人已转入其他院系,2人为2019级转入学生)。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2020级本科学生报到…

高一期中数学总结(精选5篇)

高一期中数学总结范文第1篇

 

2021年3月,学院从规模、结构、质量、家庭情况及考研就业意向等方面对2020级本科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现将2020级本科生的各类数据报告如下:

 一、2020级本科学生规模分析

我院2020级本科学生拟录取181人,实际报到175人,报到率为96.69%,较2019级本科生报到率提高了10.33%。目前2020级实际在校学生为175人(2人已转入其他院系,2人为2019级转入学生)。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2020级本科学生报到情况一览表

专业

录取总数

报到总数

未报到数

报到率

生物医学工程

41

39

2

95.12%

生物工程

37

37

100%

生物技术

36

36

100%

生物工程(合作办学)

67

63

4

94.03%

总计

181

175

6

96.68%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2020级本科生班级情况一览表

专业

班级

总数

男生数

女生数

少数民族数

生物医学工程

2008111

38

22

16

14

生物工程

2008211

38

23

15

生物技术

2008221

36

22

14

2

生物工程(合作办学)

2008211w

33

18

15

3

2008212w

30

15

15

2

总数

175

100

75

21

二、2020级本科学生结构分析

1.性别结构

 我院2020级在籍在校175名学生中,男生总数100人,女生总数75人。男女比例1.33:1。其中,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男生总数22人,女生总数16人,男女比例1.375:1;生物工程专业男生总数23人,女生总数15人,男女比例1.53:1;生物技术专业男生总数22人,女生总数14人,男女比例1.57:1;生物工程(合作办学)男生总数33人,女生总数30,男女比例1.1:1。

 

 

从性别结构来看,男生相比女生总数稍多一些,总体来说男女比例比较平。

2.民族结构

我院2020级在籍在校175名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共21人,占总数的11.86%。其中,满族学生7人,壮族2人,回族2人 ,维吾尔族5人,土家族1人,哈萨克族1人,白族1人,达斡尔族1人,佤族1人。

3.年龄结构

我院2020级在籍在校175名学生中,出生年份分布在1999年 2004年之间,年龄最大的学生出生于1999年12月5日,年龄最小的学生出生于2004年1月26日。学生年龄以2001年和2002年出生的为主体,共计150人;1999年出生的学生共计1人,占学生总数的0.57%;2000年出生的学生共计18人,占学生总数的10.28%;2001年出生的学生共计62人,占学生总数的35.42%;2002年出生的学生共计88人,占学生总数的50.28%.

 

 

从年龄结构来看,2020级学生绝大多数为 00后 学生,学生教学管理与服务工作将面临新的变化,管理方法上也需有新的尝试和创新。

 4.生源结构

我院2020级在籍在校175名学生中,河北省22人,占学生总数的12.5%;河南省17人,占学生总数的9.7%;山东省16人,占学生总数的9.1%;黑龙江省12人,占学生总数的6.8%;辽宁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11人,占学生总数的6.2%;吉林省10人,占学生总数的5.7%;浙江省,湖南省各8人,各占学生总数的4.5%;重庆市,福建省各7人,各占学生总数的4%;安徽省,广东省各6人,各占学生总数的3.4%;陕西省,甘肃省各5人,各占学生总数的2.8%,四川省,天津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各4人,各占学生总数的2.3%。云南省3人,占学生总数的1.7%。江苏省,贵州省,山西省各2人,各占学生总数的1.1%。内蒙古自治区,湖北省,海南省各1人,各占学生总数的0.5%。

 

 从生源结构上看,2020级学生分布面较广,其中占比最高的为河北省,最低的为海南省,湖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均有,对不同地区的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学习基础都应了解,且根据不同地区的学生在日常交往沟通时应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

5. 宿舍分布情况

2020级在籍在校的175名学生中,男生寝室全部分布在1舍1楼、2楼和8楼,共计28个寝室;女生寝室全部分布在1舍10楼,共计20个寝室;从寝室分布结构上看,学生寝室分布较为集中,不仅方便管理,也可以以寝室为背景开展各项活动,在增强学生的凝聚力的同时,提升寝室的文化和学习氛围。

6.学生家庭情况

我院2020级在籍在校175名学生中,城市应届92人,占学生总数的52.5%:农村应届83人,占学生总数的47.4%。

 

 

7.2020级本科学生思想政治情况分析

我院2020级在籍在校175名学生中,共有共青团员156人,群众19人。其中,有入党意愿并上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150人, 递交入党申请书比率为96.15%。

8.2020级本科学生学习情况统计分析

学院2020级本科生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有154人通过考试,21人存在挂科,通过率为88%。

 

整体来看,2020级本科生学习情况有较为良好的趋势,在这种局面下,仍然要加强每个班级的学风建设工作,对挂科率较高的专业进行重点关注,对重点难点学科应加强帮助和指导。

 

三、学风建设的发展规划

针对2020级学生成绩特点,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动力,改进学习方法,以顺利完成学期学习任务;同时进一步加强年级整体学风建设,形成 勤学、善学、乐学 的良好学风,增强学生们的专业认同感,结合本年级实际,针对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特此制定本学年的学风建设计划。

1.开展 双优党员增品促学领航工程 行动

双优党员增品促学领航工程 行动启动以来,在学院每一位双优党员的积极带动和热情帮助下顺利开展,期间帮助大一新生解答学习和生活当中的困难上百次,开展线上 一问一答 小组会100余次,线下答疑会60余场,经验分享交流会20余场,该行动效果显著,学生反响良好,在本学期将继续开展此项行动,以此带动大一学生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同时向学院优秀党员看齐,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2.执行助学计划

由高年级成绩好的学生为需要学业帮助的学生进行辅导,学生自愿报名,通过一对一帮扶的模式,提高整体学生期末成绩。

3.坚持执行 课间5分钟辅导员 进课堂制度

辅导员进课堂,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们出勤,为学生们的学习状态起到警示作用;还可以通过与任课教师的沟通,掌握学生们的最新动态。通过向任课教师了解本科目的教学计划,有针对性的加强班级学风建设,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同时,通过辅导员进课堂也可以真实了解到 无手机课堂 等学院相关规定的执行情况,便于学院各项活动的开展。

4. 一对一 生涯规划座谈

学期初辅导员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职业生涯规划座谈,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个人现状,未来规划,现期目标,家庭情况,求职意向等内容,帮助学生确定适合自己的未来发展目标,并给出适合同学的计划和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理想,并一路相伴,做到监督和提醒,最终帮助学生完成生涯目标。

5.对上课出勤率和晚自习质量进行监督

高一期中数学总结范文第2篇

据不完全统计,自1951年新中国第一本中医药期刊——《江西中医药》创刊至今,公开出版的中医药学术期刊已有近150种。50多年来,中医药期刊数量大幅度增加,在传播中医药信息、促进中医药学术交流、繁荣中医药学术进步、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相对于我国科技期刊整体发展水平而言,中医药期刊存在影响力相对较低、低水平重复等问题。全面了解中医药期刊发展现状并进行分析对于促进我国中医药期刊健康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我国中医药期刊概况

有学者认为,我国中医药期刊的发展经历了初创、沉沦、复苏和发展4个阶段[1]。从1951年《江西中医药》创刊起,20世纪50年代相继创刊的中医药期刊共有12种,其中包括《中医杂志》(1955年)、《上海中医药杂志》(1955年)、《中药通报》(1955年)、《福建中医药杂志》(1956年)、《江苏中医》(1956年)、《浙江中医杂志》(1956年)、《黑龙江中医药》(1958年)、《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58年)、《辽宁中医杂志》(1958年)、《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59年)、《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59年)。到1979年为止,中医药期刊的总数为58种,至80年代已发展为81种[2],至2000年有133种[3]。2000-2008年,又新增15种,其中以中西医结合类期刊增长最快,共新创刊7种。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中,除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自治区未创办中医药类期刊外,近150种中医药期刊覆盖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年来部分期刊刊名变更,以下段落及表格所用刊名均为变更后刊名。

2 中医药核心期刊基本情况

目前,科技期刊界普遍采用的“核心期刊”一词通常指以下两个概念,一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编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的期刊,称为“中文核心期刊”;二是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编制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的期刊,称为“科技核心期刊”。到2008年,《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已5版,1~5版中收录的中医药核心期刊数量和期刊各不相同[4-8],其中被1~5版连续收录的中文核心期刊仅有《中医杂志》、《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和《新中医》3种。2004、2005、2006、2007、200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以下简称《引证报告》)收录的中医药期刊数量分别为28、29、34、38、42种,其中连续5年被收录的中医药期刊共有28种(见表1)。这些中医药期刊中包括了中医、中药、针灸、骨伤及中西医结合各科,覆盖范围较广,影响力较强,具有明显的权威性和导向性,能代表我国目前中医药学科的发展动态,是中医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 表1 28种中医药科技核心期刊基本情况(略)

3 28种中医药科技核心期刊文献计量分析

依据文献[9-13],从《引证报告》中选出连续5年被收录的28种中医药期刊,对其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他引率、地区和机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3.1 总被引频次

总被引频次是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从2004-2008年度《引证报告》可以看出,中医药学术期刊平均总被引频次与西医相应类别期刊相差不大,且呈现逐年增长。2004、2005、2006、2007、2008年度学科平均总被引频次分别为483、544、645、787、843次,增幅达到了175%。其中2004年有2种期刊总被引频次超过2 000次,1种超过1 000次;2005年有3种超过2 000次;2006年有1种超过3 000次,2种超过2 000次,3种超过1 000次;2007年有1种超过4 000次,2种超过3 000次,3种超过1 000次。详见表2。表2 2004-2008年28种中医药科技核心期刊总被引频次(略)

这些期刊总被引频次的大幅增加说明其在中医药类期刊中处于重要的学术地位,对学术趋势的发展具有一定导向作用。其中《中草药》、《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中药杂志》、《中药材》、《中医杂志》、《中国针灸》在各自的学术领域占有主导地位,并且发现中药研究领域始终保持较高的引用频次,表明目前对中药的研究是中医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3.2 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是指该刊前两年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除以该刊前两年总数所得出的统计值,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的指标。对于影响因子在期刊评价体系中的作用,学术界存在不同见解。近年来,许多学者认识到影响因子在期刊评价中的过度贡献问题。影响因子与多种因素有关,单纯使用单一指标对期刊或论文进行评价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一般认为,在同类可比期刊中,影响因子较高者表明其受关注的程度高,学术影响力较强,但在不同学科及同一学科内不同类别的期刊中影响因子的差异无法体现刊物水平的差异。28种中医药科技核心期刊的影响因子见表3。表3 2004-2008年28种中医药类科技核心期刊影响因子(略)

由表3可见, 28种中医药科技核心期刊影响因子总体水平偏低,虽然其平均值呈逐年上升,但上升的幅度不大。到2008年,尚没有一种中医药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达到1.0,其中影响因子最高的是《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在2007年版《引证报告》中影响因子达0.874。本文所统计的5年中影响因子有2年以上超过0.5的期刊有5种,分别是《中草药》、《中国中药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其中《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5年来分别位于第一、二位,表明中西医结合及中药研究领域较中医领域研究更为活跃,上述期刊具有较强的学术影响力。而中医综合类和学报类期刊的影响因子相对较低,我们认为这与各期刊的办刊方向、所刊论文类型、读者定位等多种因素有关。

3.3 他引率

他引率是指该期刊全部被引用次数中被其他刊引用次数所占的比例。对他引率的考察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由于自引过多导致的影响因子上升因素。28种中医药科技核心期刊的他引率见表4。表4 2004-2008年28种中医药科技核心期刊他引率(略)

表4显示,28种期刊的他引率稍有上升趋势,但没有大的变化,基本保持在0.8左右,其中《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医杂志》3种期刊的他引率在2004-2008年均在0.90以上(包括0.9),说明其学术影响力比较广泛,能够引起同行的关注和重视。

3.4 地区和机构分布

地区分布数和机构分布数是衡量期刊论文覆盖面和影响力的指标。表5显示,2004-2008年28种中医药科技核心期刊的平均地区数均在20个以上,平均机构分布在120以上,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的地区数在2004年达到了31个,其他年份也在28或29个,并且近5年内在机构数上保持较高水平。另外,《中国中医急症》5年内机构分布数增长最快,从2004年的174个到2008年的524个,说明该刊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广泛,得到了有关学术界的重视。《中草药》、《中国骨伤》、《中国针灸》、《中国中药杂志》、《中药材》、《中医杂志》等期刊在地区和机构分布上均处于较高水平,显示出我国中医药学科规模的壮大、覆盖面广和学术交流的广泛性。表5 2004-2008年28种中医药科技核心期刊地区和机构分布情况(略)

4 结语

目前,科技期刊文献计量指标在期刊评价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在一定程度上这些指标的统计数据可以从某个方面反映出期刊的水平,这些数据可以用来对科技期刊进行综合评价,了解期刊在本学科中所处的地位。随着中医药学术发展和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大力扶持,中医药学术交流日益活跃,学术论文产出大幅度增加。我们对近5年来28种中医药科技核心期刊进行了计量指标分析,结果显示其综合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在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方面。这28种期刊基本代表了中医药类期刊的较高水平,在中医药界也有较高的影响力。近年来,中医专科期刊发展迅速,特别是中药、针灸和中西医结合方面,其文献量增加,影响因子增高,说明各界重视中药、针灸的临床应用和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并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较多的科研成果,这就使综合类期刊面临新的考验。

中医药期刊是具有鲜明中医药学术特征的科技期刊,受本学科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个期刊都有其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特点,这就必然会导致文献计量指标的不同。例如某些期刊侧重于实验研究,众多科研工作者可将其作为自己研究的参考,因此其被引用的几率就大,影响因子就高;而某些期刊偏重于临床经验的总结,多被临床医生将其用于临床医疗中,因此引用几率很小。本文28种期刊的影响因子均低于1.0,和其他学科的期刊相比有很大差距,因此,作为该领域学术交流重要载体的中医类学术期刊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质量,找出符合本期刊的发展方向来提高其学科影响力。目前,中医类期刊的种类还在逐渐增加,特别是近年来新创刊的期刊发展速度很快,因此,要保证核心期刊的高水平和高影响力,就要在原有基础上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努力适应新的传媒发展模式,才能满足学术交流对科技期刊发展的要求。过分强调文献计量指标也会给期刊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在提高各项文献计量指标的同时,始终保持期刊的高学术质量才是发展根本。

【参考文献】

[1] 吕慰秋,黄亚博.中医药期刊发展初探[j].中医文献杂志,1998,(2):34-36.

[2] 黄苏萍.中医药期刊50年发展探析[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0, 10(3):40-41.

[3] 靳 琦,谢晓余,李致重,等.全国中医药期刊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刍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3(3):10-13.

[4] 庄守经.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5] 林被甸,张其苏.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6] 戴龙基,张其苏,蔡蓉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第3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7] 戴龙基,蔡蓉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第4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 朱 强,戴龙基,蔡蓉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第5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9] 潘云涛,马 峥.200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10] 潘云涛,马 峥.2005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11] 潘云涛,马 峥.2006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高一期中数学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学数学 学习困难学生 高效 学习数学

数学是学好物理和化学的基础,是中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分水岭。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不仅受到学生本人的重视,还引起了教师、家长和学校的高度注意。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之所以没有把数学成绩提高到相应水平,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数学学习效率低下。造成学习效率低下的原因很多,可以归结为数学兴趣的缺失、对数学学科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对自己丧失学习的信心和耐性以及学生对自己的要求过低等等。所以,数学学困生提高数学成绩的重要手段就是要想办法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一、中学数学学困生学习效率低下的原因

(一)学困生难以把握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有的中学数学学困生对课本中的概念、公式和定理只是简单地死记硬背,不知其所以然,导致新旧知识的衔接出现断裂,从而导致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大为下降;有的学困生只能简单理解课本中的例题,当遇到同类变式的题型或者是更高级的变化题型后就会一筹莫展,不知所措。众所周知,数学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章节之间总是有关联的,环环相扣,前面的知识没有理解,基础没有打好,后面的内容就更难以把握了。

(二)学困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缺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做有兴趣的事,做起来都会动力十足,遇到再大的困难都会坚持不懈。所以,中学数学学困生有很大部分人是因为其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对数学有厌倦的情绪,进而影响到自己的学习效率。有的学生由于不喜欢自己的数学教师,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此外,也有部分学生因为自己的数学基础太差,对自己没有信心,直接放弃了学习数学。

(三)学困生没有做好数学学习的计划

良好的数学学习计划可以为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可以督促其有效利用时间,并及时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进行适当的总结。计划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来安排。如果学生缺乏数学学习计划,就会进入一种漫无目的的学习状态,就像失控的汽车一样到处乱撞,结果是浪费了时间,学习上却一无所获。

(四)学困生缺乏反思和总结

很多数学学困生都是盲目学习,这些学生不是不努力,他们甚至比谁都用功,就是成绩赶不上来。究其原因,跟他们数学学习过程中缺乏反思和总结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多学生说自己没有时间去反思和总结,他们有做不完的题目和作业。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做了大量的习题,却没掌握方法。中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反思和总结的好习惯,鼓励大家及时总结自己的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有效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

二、中学数学学困生高效学习的建议

(一)帮助学困生全面正确地认识数学学科

中学数学教师要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本学科,让他们深刻明白数学学习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教师要使学生明白,数学不仅是学校学习中的一门重要学科,还是一种认识世界的工具。学好数学,不仅可以评优、升学,还可以提高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好将来建设祖国的准备。中学数学是基础科目,是为将来的深造学习打基础。生活中的很多工具、现象和产品都和数学知识密切相关,数学知识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二)帮助学困生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没有兴趣,学生就会觉得数学枯燥无味,产生抵触情绪,难以继续学习,进而影响他们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和面临的困难,关心和帮助他们,使其恢复对自己的信心,教师要少批评学生,不能辱骂甚至体罚学生,多进行正面的鼓励和赞扬。青春期的中学生很容易激动和感情用事,教师应该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思想动态给予恰当的开导和劝说,真正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及时找出帮助他们培养数学学习兴趣的办法。

(三)帮助学困生制定和监督实施数学学习计划

一个良好的学习计划可以帮助学生井井有条地管理自己的学习,对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效率十分有帮助。不同的学生,应该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时间支配情况来制定计划,可以制定一个短期的、中期的或者长期的计划,也可以根据实际灵活制定相应的计划。教师要使学生明白,制定数学学习计划是为了更好地、更有秩序地安排自己的学习,以便约束自己的行为,控制自己的时间,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四)提醒学困生及时总结和反思自身的学习

提醒数学学困生及时总结和反思自身的学习,让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当学习的知识积少成多之后,自己进行恰当的总结和反思是很有必要的。总结和反思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在学习上的漏洞和难点,也有助于学生将知识系统化,帮助他们将前后的知识联系起来,加深理解和领会,这对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非常有帮助。

三、结束语

数学是中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学科,可以说是影响学生今后继续深造的基础性学科。学好数学关系重大,意义深远。因此,作为中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细心观察学习困难生的学习状况,多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和实际需要,督促他们做好学习计划,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鼓励他们多思考、总结和归纳。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逐步纠正学生对数学的错误认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差生心理与教育:修订版[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沈德立.高效率学习的心理学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高一期中数学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专任教师结构;优化

作者简介:刘永林(1978-),男,江西赣州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校办公室秘书,(北京 100192)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北京 100088)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高教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1GJZD1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4-0103-03

高等学校专任教师结构是指专任教师队伍人员各组成要素的数量构成比例和相互作用形式的相对稳定状态。最优的专任教师结构有利于最大发挥教师群体的优势,凸显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水平,达到教师队伍发展的最佳状态。专任教师结构达到最优必须对其构成要素加以适当的控制和安排,使其以科学的方式相互联系在一起,互相配合、协调合作,并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一般来说,组成专任教师结构状况的要素主要有生师比、职称结构、学位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等,这些要素是能够具体量化并直接反映专任教师队伍数量、质量、能力和学术水平的基本要素。

本报告在全面总结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十一五”期间专任教师结构生师比、职称结构、学位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等要素优化取得的主要成效的基础上,分析了学校在生师比、高级职称比例、硕士以上学位专任教师比例等方面与教育部相关规定和学校预期目标与任务的差距,指出学校专任教师结构优化存在基础较弱、环境一般、能力不高等问题,提出学校在“十二五”期间应当从观念更新、规划引领、制度保证、改革推动等方面入手,进一步优化专任教师结构的建议。

一、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十一五”期间专任教师队伍结构优化的主要成效

“十一五”期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确立教师在办学中的主体地位,按照“强化聘任、优化结构、提高质量、造就名师”的工作思路,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精心构筑人才成长机制和事业发展平台,在优化生师比、职称结构、学位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较好地满足了学校发展和教学工作需要。

1.生师比总体逐年下降,比例更趋合理

“十一五”期间,在基本完成大学筹建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任务之后,已将重点转移到高水平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方面,专任教师数略有增长,外聘教师规模保持稳定,折合教师数总体略有增长,2006~2007和2010~2011学年专任教师数分别为755人和769人,期间不同年度略有不同变化。同期,学校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形式,依据学校办学定位层次,全日制本科生基本稳定,硕士研究生规模持续小幅上升,成人夜大、业余班学生略有下降,成人脱产班学生逐年减少直至停招,折合在校学生数总体稳中有降,2006~2007学年和2010~2011学年折合在校生数分别为13902人和12541人,5年直降1361人,期间2009~2010学年折合在校生数最少,达到历史最低点,12520人。

“十一五”期间,在折合教师数总体略有增长、折合在校学生数总体呈下降趋势的情况下,生师比总体逐年下降,比例更趋合理。其中,前4个学年折合在校学生数逐年下降,折合教师数略有增长,生师比从17.8直降到15.4;2010~2011学年生师比略有回升,从15.4上升到15.7(见图1)。

2.专任教师职称结构不断优化

“十一五”期间,学校在大学筹建后期(“十一五”前3年),高级职称比例延续了“十五”期间的上升趋势,从2004~2005学年的36.06%一直上升到2008~200年的42.78%,快速增长达6.72%;学校正式成立后(“十一五”后2年)的2009~2010学年、2010~2011学年高级职称比例连续小幅下降,比历史最高点2008~200年的42.78%下降了2.99%,但是,比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学校达到退休年龄的高级职务教师数量较多,总体上专任教师队伍职称结构不断优化(见图2)。

3.专任教师学位层次持续提升

“十一五”期间,引进高学位专任教师以及提高学位层次教师的数量稳步增长,具有研究生学位的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从2006~2007学年的62.12%持续上升到2010~2011学年的73.60%,增长率达11.48%,远远超过教育部办学条件指标中合格标准43个百分点。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比例从2006~2007学年的15.50 %持续上升到2010~2011学年的23.50%,增长率高达8%;具有硕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比例从2006~2007学年的46.60 %持续上升到2010~2011学年的50.10%,增长率达3.5%(见图3)。

4.专任教师年龄结构渐趋合理

“十一五”期间,年龄在35岁以下的专任教师比例从2006~2007学年的36.2%直降到2010~2011学年的27.3%,下降8.9%;年龄在35岁(不含35岁)至45岁之间的专任教师比例从2006~2007学年的41.9%小幅上升到2008~200年的47.1%之后,又小幅下降到2010~2011学年的43.2%,“十一五”期末比期初总体上升1.3%;年龄在45岁(不含45岁)至55岁之间的专任教师比例从2006~2007学年的15.1%上升至2010~2011学年的21.6%,直线大幅上升6.5%;年龄在55岁(不含55岁)以上的专任教师比例从2006~2007学年的6.9%下降至2010~2011学年的4.5%,直线小幅下降2.4%。

“十一五”期间4个年龄段专任教师比例,其中年龄35岁以下专任教师和55岁以上专任教师呈逐年下降趋势,年龄在35岁至55岁之间的专任教师呈逐渐上升趋势,并且有大幅增长,年龄结构呈现“橄榄”形状,总体形成老中青结合、以中青年为主,年富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专任教师队伍(见图4)。

5.专任教师学缘结构保持优良

学校利用地处北京的区域优势和校内政策倾斜,大力引进国内外重点大学、科研机构和著名企业的优秀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积极支持教师到重点大学攻读高一级学位。从2006~2007学年至2010~2011学年,具有非本校学历的教师比例一直保持在90%以上,学缘涉及国内外200多所大学,其中具有“211工程”大学和国外大学学历的占60%以上,专任教师学缘结构一直保持优良。

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十一五”期间专任教师结构优化存在的差距及问题分析

学校“十一五”期末专任教师结构优化取得的成效与教育部相关目标、学校“十一五”规划的任务与目标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差距形成的问题比较复杂,既有客观方面的,也有主观方面的,主要是专任教师结构优化的基础较弱、环境一般、能力不高等。

1.专任教师结构优化的基本目标

(1)教育部文件中关于专任教师结构优化的相关目标。

教育部《关于新时期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人〔1999〕10号,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05年,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目标是:……根据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全国高校教师总量基本保持现有规模或稳中略增;在保证高等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全国高等学校平均当量生师比达到14∶1左右……,教授、副教授岗位占专任教师编制总数的比例,教学科研型高校一般为45~55%,少数学校可以达到60%左右;教学为主的本科高等学校一般为30~40%……,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的比例,教学科研型高校达到8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30%以上);教学为主的本科高等学校达到60%以上……,在校外完成某一级学历(学位)教育或在校内完成其他学科学历(学位)教育的教师应占70%以上。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教高司函〔2002〕152号,以下简称《方案》)中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内容明确:主要观测点“生师比”等级标准A要求“比附表中合格规定值至少低2,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等级标准C要求“符合附表中合格的规定”。主要观测点“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比例”等级标准A要求“≥50%”;等级标准C要求“30%~40%”。

(2)学校“十一五”规划关于专任教师结构优化的相关任务与目标。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校(筹)党发〔2006〕53号,以下简称《规划》)关于在校学生数和专任教师数等任务与目标是:……到“十一五”末,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12000人,其中研究生(含博士生)1000人、本科生11000人;外国留学生300人,中外合作和互换交流培养学生年均110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生4500人,其中函授生2000~2200人、夜大生1800~2000人。……到“十一五”末,专任教师总数800人,其中正、副高级职称(职务)分别为15%和40%,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达到75%、具有博士学位的达到25%……。

2.专任教师结构优化的基本目标与学校“十一五”期末专任教师结构优化成效比较

根据教育部《意见》和《方案》中关于专任教师结构优化的基本目标要求,对照《规划》关于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我们在看到优化专任教师结构取得成效的同时,也清醒地看到学校“十一五”时期在生师比、高级职称比例、硕士以上学位专任教师比例等方面的主要成效与学校的预定目标和教育部的相关标准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到“十一五”期末,与《意见》生师比14左右的目标相比,学校的生师比15.7偏高;与《意见》、《方案》(A等级)以及《规划》确定的高级职称的比例、硕士以上学位专任教师比例目标比较,学校的高级职称比例、硕士以上学位专任教师比例差距还很远;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比较合理(见表1)。

3.学校专任教师结构优化问题分析

从上述比较可以看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专任教师结构优化现状不容乐观。面对知识经济下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应该清醒认识到专任教师结构中所存在的差距是多方面问题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报告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专任教师结构优化的基础较弱。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在原两校的基础上合并组建,一方面,原两校的专任教师队伍与大学的要求相比,在生师比、高级职称比例、学位结构比例等方面客观上偏低;另一方面,大学筹建过程中专任教师队伍总量的剧增,更多考虑的是量上的满足,导致实现了“基本满足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缓解严重缺编的状况”的目标,但是专任教师结构的基础无太大的改观。这一因素制约了学校“十一五”时期专任教师队伍的发展,并将持续影响今后更长的一段时期。

(2)专任教师结构优化的环境一般。

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为人才的成长提供支持的政策优势不突出,尊重知识、依靠人才、鼓励创新的氛围不浓厚,鼓励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不完善,教师发展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考评机制等不健全,严重影响人才引进和人才成长,对专任教师结构的生师比、高级职称比例、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比例等因素造成直接影响。

(3)专任教师结构优化的能力不高。

学校“十一五”规划中专任教师结构优化的专任教师总数、高级职称(职务)比例、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比例(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等相关目标任务均未实现,虽然其中原因复杂,但仍然反映出科学规划、计划专任教师队伍建设并严格实施的能力不足;全面统筹考虑建立健全专任教师引进、培养、考核、聘任、退出等机制的能力不高,突出表现为制度建设总是处于被动、滞后、临时状态,缺少主动性、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未能保证具体落实各项专任教师结构优化保障措施;加快推进学校教师职务聘任改革等人事制度改革的能力不足,各项改革工作进展缓慢,严重影响专任教师职称结构的优化等等。

三、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十二五”期间进一步优化专任教师结构的几点建议

在新形势下,针对当前学校面临专任教师结构优化的基础较弱、环境一般、能力不高等问题,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不断优化专任教师结构,从观念更新、规划引领、制度保证、改革推动等方面入手,推动学校“十二五”时期专任教师结构优化再上新台阶。

1.观念更新

“十二五”时期是学校发展的新的战略机遇期,新的形势对学校的专任教师队伍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不断涌现新的问题。学校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从战略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主动适应师资队伍发展的时代要求,最大限度优化专任教师结构,推动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水平。

2.规划引领

科学的规划能够引领师资队伍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时期,学校要全面总结“十一五”期间专任教师结构优化的成绩与不足,透彻分析背后的原因,深入研究《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等文件,结合学校实际,科学规划“十二五”期间专任教师结构优化的目标与任务。

3.制度保证

全面实现规划的目标与任务必须要有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的制度作保证,并严格、有效、灵活执行。学校要围绕规划确定的专任教师结构优化的目标与任务,努力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切实引入激励竞争机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不断强化考评机制,建立健全经济、环境、生活保障机制,并以严格的责任追究和问责机制确保制度的约束和限制作用,以保证由科学设计、有序衔接的各项制度建立的系统在临界的范围内规范、高效运转。

高一期中数学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一数学;困惑期;以人为本;循序渐进;主动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114-02

陕西省从2010年开始全面实施新课改,使用新教材。新教材知识结构发生了变化,应用能力要求高,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相继欠新。这对于刚刚离开初中校园的莘莘学子来讲,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他们习惯了老师的精讲细练,习惯了自己的细嚼慢咽,对新教材、新老师、新的学习方式感到迷茫害怕,思想上困惑继而产生厌学情绪。本人结合自己教学实际探究高一新生对数学产生困惑之源并提出自己的拙见。

一、产生困惑的原因

1.教材的原因。高一数学教材一开始就学习集合,继而开始学习函数,函数是高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自身的特点比较独特:概念抽象,逻辑性强,变量参数多,教材叙述比较严谨、规范,抽象思维明显提高,知识难度加大,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计算繁冗复杂,体现了“起点高,难度大,容量大”的特点。与初中教材内容的通俗具体有了明显的差距,学生短期在思维上有这么大的跨越是难已承受的。

2.学生的原因。在初中三年的学习,使得学生习惯于围着老师转,满足于你讲我听,你放我录的学习习惯,缺乏学习主动性,更缺乏自我探索的精神。进入高一学习不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导致的结果是:上课听得懂,下课不会做题。高一学生一般都在16岁左右,正处于青春初期,这时期最显著的心理特征就是闭锁性,不善于和老师沟通自己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使得有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心里更是困惑,加重了学习的负担,影响学习的积极性。

3.教师的原因。在教学中,多数老师没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担心学生打乱了他的教学思路,影响教学进度,不敢把问题探究放手交给学生,就算有时放手也是更多是放手给了优等生,更多是老师的包办,促使了学生依赖思想的形成,也挫伤了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这就使得刚入高中的学生不容易适应这种教学方法。听课时存在思维障碍,不容易跟上老师的步伐,从而产生学习障碍,影响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多措并举,帮助高一新生度过数学学习的困惑期

1.思想上多交流,多鼓励,帮助学生提高面对新生活的能力和克难攻坚的信心。高中数学的特点决定了高一学生在学习中困难大、挫折多。为此,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注重运用情感和成功的例子,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帮助他们把在生活上和学习上存在的困难进行及时疏导和鼓励,让他们总是信心百倍,使他们善于在失败中冷静地总结教训,振作精神,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努力争取今后的胜利。

2.搞好定性调查,确定分层教学策略,“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制定基础知识过关检测卷,通过检测发现学生在各种不同知识点存在的问题,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汇总,调整下一步的教学计划,及时查漏补缺,并针对每一位学生出现的不同症状单独给予指导,让学生短期的困惑得到及时的解决。让所有的学生都体验到学有所获,增强学习的信心,强化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从而增多了师生合作交流的机会,促使师生关系融洽,健康发展。

3.重视初中知识的复习,在复习的基础上循序渐进,讲授新课。高中数学逻辑性强,不管哪一章节的知识,它都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发展变化而来的。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要把高中知识和初中知识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更多的是要在复习初中知识的基础上循序渐进的讲授新课。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必修1)“函数的单调性”这一节课时,若从定义直接入手讲比较抽象,我们可以复习初中所学的一次函数,在实数上,y随x的增大而增大(增大而减少)来引入我们的单调递增(递减)函数的定义:在函数y=f(x)的定义域内的一个区间A上,如果对于任意两数x1,x2∈A,当x1

4.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多鼓励学生参与,同时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思考,给学生讨论发言的机会,加之教师适时的点拨,让学生多感受多体验,使学生想学、能学、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