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马俑教学设计(精选5篇)

  •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孙嘉春说:“秦始皇及其大臣们建造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兵马俑,必定有着为当时秦国最高的战略利益――统一战争服务的大用途,将兵马俑作为培养虎贲之军的军事学校才是最佳选项。” 孙嘉春的学术观点近期发表于军事学核心期刊《军,事历史》的《兵马俑坑…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精选5篇)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秦兵马俑在上世纪70年代被发现后,经考古、历史等方面研究人员多年的不懈努力,逐步探明存在着四个遗址坑(又称秦俑四坑),其中一、二、三号坑内皆有兵马俑,而四号坑空空荡荡地置身于二、三号坑之间,初步形成了秦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秦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地下军团”等认知观念,被誉为“世界第奇迹”。

陕西省地质矿产局研究员孙嘉春介绍:“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兵马俑坑是一组陪葬坑,兵马俑就是陪葬品。但显而易见的是兵马俑距离秦始皇陵的外城墙有一千多米,俑坑内也没有‘将军’指挥,按照‘事死如事生’制度看,如此状况的‘宿卫军’不是置秦始皇本人于不顾而擅离职守吗?”

孙嘉春说:“秦始皇及其大臣们建造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兵马俑,必定有着为当时秦国最高的战略利益――统一战争服务的大用途,将兵马俑作为培养虎贲之军的军事学校才是最佳选项。”

孙嘉春的学术观点近期发表于军事学核心期刊《军,事历史》的《兵马俑坑:一座为大秦帝国奠基的军校遗址》中,文章主要从俑坑建筑布局与工程结构特征、俑坑创意决策、设计建造以及《尉缭子》军事思想对兵马俑坑建造和秦统一战争的影响等方面,对得出“兵马俑坑是秦国军校遗址”的结论进行了阐述。

在以一号俑坑为例的俑坑建筑布局与工程结构特征的分析中,孙嘉春认为,俑坑为一半地下室建筑,不具备陪葬坑所必需的隐蔽性,而具备实用的开敞性特点。

据分析,俑坑顶部高出原来地面,尤其北壁东段仅高3.0~3.2米,西段甚至低于室内3.2米的空间高度。而秦始皇陵封土周围各陪葬坑多深达8~10米。同时,俑坑面积14260平方米,坑内东、西11条过道与跨越10道隔墙且与南北各五个门道相通的甬道纵横交叉,四周通道多达20个。

他说:“除了通道众多具有明显的开敞性和出入便捷的实用性之外,俑坑空间高度3.2米,比现代的楼房层高还要多出约0.5米,一号坑可谓是一座联排组合式的超级大厅,具有明显的实用功能。”

至于秦俑四坑的关系问题,他认为四个俑坑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三个俑坑呈环抱之势,将未放置俑的四号坑簇拥中间。其中三个放置俑的坑是内涵不同的列兵场,未放置俑的四号坑则是操练军队的练兵场和用兵俑、马俑、战车推演阵法的演兵场。

此前,著名兵马俑研究专家王学理认为,一号坑是一个临战对敌的常阵,二号坑是个常驻营地的缩影,四号坑是个表现战阵的形式。三号坑则有军幕和军社之说。

孙嘉春认为,俑坑体现了秦国国尉、最高军事长官尉缭的思想。至今三个俑坑中没发现级别较高的统率人物将军,这可能是“讲武”者取代了将军的位置。正如《尉缭子》所言:“将军受命,君先谋于庙,行令于廷。”俑坑中是列兵状态,兵俑未戴头盔,将军仍未入营。

他说:“作为‘常阵’,兵马俑表现了面向东方虎视眈眈的状态,其以东方六国为假想敌的战略图谋十分明显。而三个俑坑组成一组列兵教兵场,一个未置俑的坑构成演兵练兵场,坑南近侧近2万平方米的‘窝棚’式营房和俑坑前后板瓦覆盖的供管理人员使用的建筑物,共同构成了一个秦国军事学校的有机整体。”

至于秦兵马俑坑与秦始皇陵的关系,孙嘉春认为,修建秦陵成了修建秦俑坑这个军校的障眼法,秦国统一东方志在必得,秦始皇修陵的举措让秦俑坑军校得以隐蔽存在,从而为秦国培养了一批批投身统一战争的军事人才。

其实,秦俑的属性是秦俑学研究首先遇到的问题。原秦兵马俑博物馆研究室主任张文立在《二十五年秦俑研究论评》一文中指出:“秦俑是为何而作的?大部分学者认为秦兵马俑是秦始皇帝的陪葬坑,是中国古代人们观念中‘事死如事生,礼也’,所以要‘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的思想体现。兵马俑作为这种礼仪制度的一部分,‘它是秦始皇帝给自己在冥国安排的冥军’。”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一、让我们一起来看一节课堂实录

在《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一课中,教师首先播放《兵马俑幻想曲》,让学生从听觉的角度去感受恢弘的气势,并以一句平和的日常语言:“在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学生自然而然就说出了“宏伟”“浩大”“壮观”等描述场面的词语,而非教师直接告知。这种切身的感受,较之前苦口婆心地讲几分钟更让学生易于接受且长时间印象深刻。

课堂第二环节,教师出具了一个秦俑的小模型。教师引导:“秦俑都在哪些部位进行了精雕细刻?它们之间又有哪些不同呢?”让学生用手触摸,从触觉上感知秦俑雕刻的细致入微,为后面分析秦俑的写实性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在课堂的重点欣赏部分,师生的交流语言更是平等化、感情化。如,在欣赏秦俑的发式、动作、表情时,教师引导“官与兵的差异在什么地方呢?”“他们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这些类似闲聊的语言,让孩子们的语言文字一下子都打开了:“将军俑表情沉稳。”“士卒俑都会穿有精美的盔甲。”“跪射俑的神情很专注。”“这个俑它的眼神似乎陷入了沉思,战事之余,他也许是在想念他远方的亲人。”“军吏俑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止不住的学生发言,很专业、很人性化、很让人羡慕!

“想不想体会一下他们的状态?”教师进一步引导。

教师引导学生做秦俑的四种动作,进一步区别各种秦俑之间的差异,感受秦朝时高超的写实技法。

“最后,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再来一次整体的欣赏。”教师利用幻灯片播放秦陵,深化学生的感受。

“这些都是劳动人们的结晶,是我们的骄傲。面对它,我们应该怎么样?”教师的引导。

“古代劳动人民太了不起了,我们应该保护它。”“它是我们民族的象征。”“它反映了我们国家辉煌的一段历史。”“我们应该珍爱它,制定合理的保护措施。”“我们应该让它走向世界,让全世界的人都来分享我们的成果,分享我们的喜悦。”又是一番充满爱心、充满童真的“会”。

本节美术欣赏课中切实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发表个人见解,充满儿童欣赏的趣味性。教师注重运用恰当的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在学生现有的水平上加以指导,不把艺术家自己的语言给学生,不代替他们,不打断学生的语言。

二、新的教学方法的探究

在欣赏课教学中,有些教师在作品分析时往往坚持课本或自己认同的一种观点,通过不断地暗示、诱导,使学生抛弃自己的观点,而步入教师铺设的标准轨道,也影响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发挥。应该将作品视为历史、文化的结晶,艺术家生命的一种形态,进行多角度的立体考查。纵观这节课,我试着总结出以下两种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方法。

1.自主体验法

从教学实录可以看出,教师主要从以情感受、以情体验、以情评价三个方面激发学生自主参与体验的乐趣。在课堂的开始阶段,教师以《兵马俑幻想曲》,让学生从听觉的角度去感受宏大的气势,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听觉感受;课堂第二环节,出具了一个秦俑的头像(仿制品),让学生用手触摸,触觉神经让学生感受此件雕刻作品的传神入画;在课堂的重点欣赏部分,教师的语言引导“官与兵的差异在什么地方呢?”“他们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这是心灵的体验,换位反思;“想不想体会一下他们的状态?”教师引导学生做秦俑的四种动作,进一步体会各种秦俑之间的差异,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体验秦始皇陵兵马俑气势雄宏的宏大气势。

由此可见,在欣赏课中注重加强学生的自主体验,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师生互动谈话法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这是沉寂20多年后迎来的第三次考古发掘,一号坑再次被重重“谜”雾笼罩。

谁曾发现过兵马俑

秦始皇陵与兵马俑坑1987年成功晋身世界文化遗产目录,慕名而来的海内外游人想到的问题之一,便是谁发现了兵马俑?何时发现的兵马俑?

于是,原本名不见经传达的西杨村村民们立马侧身聚光灯下,伴着些许的不适应开始了“发现人”的签字之旅。在兵马俑大事记上,留下这样一笔:秦始皇兵马俑发现的时间是1974年3月29日。

兵马俑的发现看似偶然,其实也存在着必然。兵马俑埋在地下只有5米深,且规模庞大,只要在此动土就很容易见到。

著名考古学家袁仲一说,在兵马俑坑内已发现汉墓6座,近现代墓20余座,古井3眼,民国时期的大扰坑1个,有的汉代棺椁已放置到兵马俑站的铺地砖上了。“这说明历史上曾经有30余次人们见到过兵马俑,由于不知是珍贵文物,每次都与之失之交臂。最终,历史把这一惊世发现留给了我们这一代人。”

第三次发掘为何选择T23

按照考古常规,为方便控制发掘进度与提取资料,每个考古工地都要根据自身情况确定自己的“方”――探方。

秦兵马俑一号坑的探方编号有27个,即把230多米长、62米多宽的俑坑划分为27个部分,每方按照20×20米为一个单位,再按照由东向西、由南向北的顺序分配,便有了T1、T2、T3……T26、T27。

由于探方分作三排,T23就分在了南、中、北三排之中的北排,细心观察一下,你会发现它恰好处在北排9个方(即T19到T27)的正中间。也就是说,2009年度考古发掘的方恰好选在了一号坑的腰部,在紧邻一号坑北侧参观通道的情况下,这样的选择不禁让人思虑是故意为之。

选择T23,一则是承上启下,可一鼓作气把T23到T27的五个方全部发掘,充分利用国家文物局批准的“五年考古规划”;二则是为了绕开T22等发掘了一半的俑坑,让其遗迹、遗物继续自然地下去,以形成立俑、躺俑、发掘现场“三位一体”的展示平台。

但如此一来,了半身的躺俑们或许会永远“粉身碎骨”地卧在俑坑间,等待谁来发掘呢?

第三次发掘能否刷新纪录

秦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的消息一公布,引发全国各地媒体蜂拥而至,成千上万的游客也慕名而来,站在考古工地旁,准备一睹了“第世界奇迹”刷新纪录:

其实,本次考古人员正在发掘的范围,在之前的考古中曾经被小范围打开过。不然的话,以手铲、毛刷的行进速度,怎么能判断出四马战车、残俑彩绘保存不少等结论呢?

历史上兵马俑的发掘不是没有遗憾,存在过因准备不足,在发掘后被叫停以至回填的经历。譬如,二号坑发掘中一些彩绘就因技术条件有限永远失去了色彩,一号坑第二次发掘中发生过一起将军俑头丢失案,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当年果断叫停等,如今仍历历在目。

考古发掘是慢工细活,需要平静的心态。时隔20多年后的第三次发掘,我们真具备了万全之策吗?

考古人员目前已发现残存大面积彩绘的陶俑,还发现一个俑头的半边脸仍保留一些色彩,从其发带上也可看到一些红色残存。保护人员适时对其进行了加固、保湿处理,并一直进行观测、记录。

西安高温天气来临,没有空调的考古工地十分闷热。如此一来,那漂亮八字胡等文物,恐怕也难解人们追寻新纪录的渴望。

秦俑一号坑是否属于宿卫军

兵马俑是秦朝宿卫军的象征,一号坑是三个俑坑里最大的,象征着秦代步兵与车兵编组的恢弘军阵……这样的描述已深入人心,但在学界一直存在不同的声音。

著名秦俑专家袁仲一认为,秦始皇的咸阳宫和咸阳城是驻有军队守卫的,根据“事死如事生”原则设计的秦兵马俑坑就是其生前生活场景的模拟。兵马俑驻扎在陵园东方,是象征着驻在京城外屯卫军,即古称宿卫军。

根据文献记载,京城的卫队可分为三类:一是皇帝的侍卫军,主要由郎充任,其职责是在宫殿中侍卫,守卫宫殿门户,出行时充车骑,由郎中令统领。二是宫门外的屯卫兵,由卫尉统领。三是京城的屯卫军,往往是征调各地郡县的材士充任,其职责是保卫京城,并在其他地区有战事时去打仗。

同样基于文献记载,陕西师范大学教师刘九生则认为,兵马俑是秦始皇的侍卫军,古称郎系统。兵马俑坑是侍卫们保护秦始皇宫城的象征,郎中令与卫尉等都是侍卫系统的组成部分,直接受皇帝领导。如今皇帝死了,他们在地下也要复制出保护的场景。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此次策展人之一,加拿大华裔沈辰再次成为焦点。

促成“中国秦汉文明展”北美行

沈辰,现任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东亚考古研究主任、资深研究员,促成并承接了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国宝展览的流程设计工作。

这次主题为“中国秦汉文明展”的展览了2010年至2012年初在加拿大四座城市进行盛大巡回展出,空间跨越加拿大东部和西部。巡回展的首展便是沈辰所在的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这是兵马俑在北美最大规模的一次展出。沈辰介绍说,本次展览将是兵马俑第三次在ROM馆内展出。第一次是1974年山中加两国政府共同举办的“新中国出土文物展”,第二次是2002年ROM和美国的一些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展览,这次则是RoM自己策划设计的展览,专门为加拿大多家博物馆群展而设计。他说,此次“中国秦汉文明展”枷国巡同展从策划到展出历时两年多。

他表示,与中国文物的其它海外腱览相比,“中国秦汉文明展”所涉及的展品数量,展品大小,还有展地的大小均与以往有显着不同,本次展览将成为北美最大规模的兵马俑展览。

首展展品共120件(组),分别来自于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汉阳陵博物馆、咸阳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陇县博物馆,西安博物院等15家文物收藏单位及考古单位。

展会期间,博物馆邀请中外专家学者进行围绕兵马俑、中国战争史,考古文化展开系列主题讲座。作为策展人,同时作为考古专家,沈辰也是系列主题讲座中的主要人物之一。

“以出土文物为贯穿,时间跨度约一千年,中国秦汉文明展完糕地展示了中国古代一段从分裂到统一,从战争到和平的历史。”沈辰说。

在皇家安大略博物馆,人们习惯称他为沈辰博士,他不仅担任馆东亚考古研究主任,同时还是安省皇家博物馆世界文化部的高级馆长,沈辰在此次展览的会中强调:“本次加拿大全国巡回展经过全新策划,与之前所由的国际展览有显著不同。不论从展出陶俑的数量,还是展览的规模来说,本展览都是北美所举行过最大的秦始皇兵马俑展览。加国巡回展将展出许多束离开过中国的展品。事实上,有些文物从未在中国任何博物馆展出。这对安省皇家博物馆及加拿大其他博物馆合作伙伴来说,无疑是一项引以为傲的胜利成果。”

而对于沈辰而言,此次展览则是实现了他很久以来的一个愿望,那就是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国兵马俑所带来的震撼。考古学是一生最值得骄傲的选择

沈辰的父亲是一位地质勘探工作人员,从小耳濡目染,对野外考察考古就很有兴趣,1982年,沈辰考入武汉大学考古系,毕业之后,在国内工作的几年中,沈辰发现自己需要学习研究旧石器的领先技术。于是他决定到美国塔尔萨大学追随名师学习“微痕研究”。他精心研究石器上的磨损和光泽,并通过微痕的类型辨别石器在古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研究生毕业之后,沈辰放弃了进入当时被认为“钱途”光明的计算机行业的机会,来到加拿大继续自己清贫的考古研究。他将目光锁定在加拿大出土的石器上。此外,他还对石器在安大略原住民向农业社会转型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探究。1996年,年仅32岁的沈辰成为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ROM)的一名考古研究员,以华裔身份谋得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研究员席位,轰动了北美考古界。当时,学术界奇缺教学和研究的职位。沈辰在近40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甚至击败了中国考古领域泰斗、哈佛大学教授张光直的两位得意门生。沈辰分析说,这可能是因为他在出国之后没有“吃老本”,继续钻研中国考古并学习了先进的技术,踏踏实实地做北美考古的研究。掌握了这些技术,又有实践经验,再转过头来从事中国考古,则如虎添翼。

他曾对媒体表示:选择考古学“这是我一生中最值得骄傲的选择。”

尽管沈辰身处北美,近年来研究课题也以加拿大出土石器为主,但是关注祖国的目光―直未曾改变。

1997年间,沈辰当时已是安省皇家博物馆研究员,在一次考古考察研究中,第二次来到陕西西安兵马俑坑。在此之前,他曾经作为游人参观过一次兵马俑,而这一次,由于是考古同行,同时由于与秦兵马俑考古学家的友情,这次他能够更为近距离地观赏兵马俑。

而这次观赏兵马俑带给他的震撼也远远超过第一次。当时,他在佣坑前默默地许愿,希望自己有生之年,要将兵马俑带到多伦多,让加拿大人一睹中国兵马俑的风采。“兵马俑不仅令观者观赏中国古工艺制造之优美,更能体验从百年分封割据中一统华夏的秦帝国的风度。”沈辰说。

13年后,他这一夙愿终于得以实现,并且,自己为这件事提供助力,这让沈辰觉得很有自豪感。

“我们把参观这个展览列为今年‘举家出动’的暑假活动之一。”一位华人近日在加拿大华文媒体《星网》上撰文表示。据悉,仅在展出的最初两周,“中国秦兵马俑展”就已吸引了超过3万名当地观众慕名参观,在当地掀起一股中国文物欣赏热潮。众多华人与华裔留学生相偕前往,在异国他乡重温古老中华文明的脉搏。

而多年的梦想变成现实,作为竭力促成此事的沈辰,看到络绎不绝的参观人流,心中又多了一份喜悦。

展品中包括18个实物大小的陶俑,其中16个为陶人,2个为陶马。这些陶俑刻划了形形的士兵及平民人物,包括将军,胄甲武士、低阶将领、弓弩手、杂耍者、骑兵和车夫,还有一件彩俑。展品中还有6个实物大小的武士头像及3个半尺寸的跪姿奴仆塑像。每尊都匠心独运,做工精巧,个性鲜明。

“中国秦汉文明展”将连贯展示兵马俑的起源、发展和成熟的过程。沈辰说,从早期的兵马俑到秦始皇兵马俑,再到汉代的兵马俑,从造型看,兵马俑从小到大,再由大到小,其中秦始皇的兵马俑最为独特。

沈辰评价说,“秦始皇兵马俑有武士、文官、杂耍等,他把他的管理系统各个方面,从政治到娱乐都带人地下世界。所以说秦始皇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人物,他创造了一个空前绝后的艺术或历史。”

沈辰现在身在国外,但他深知,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是一个考古学的宝藏,而身在海外的一颗游子心,也让他时时关注中国的考古学发展,并竭尽所能地为中国的考古学尽一份自己的心力,近年来,他曾被中科院聘为海外杰出青年学者基金评选专家,在考古领域中仅他―人获此殊荣。他还获得了加拿大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基金,以及美国的Wenner-Gren基金,这项重要的人类考古学基金鲜有授予非美国科学家,加拿大皇家安大略省美术馆(ROM)华裔考古学家沈辰博士多年坚守考古学这个“骄傲的选择”。在“浪漫又枯燥的冷专业”里成绩斐然。

沈辰认为在人文科学中,语言是第一位的。而跨过语言关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经过多年的磨练。重要的一点便是主动的参与,再难也要强迫自己打开心扉,与人交流,决不能闭门研究。沈辰认为自己外向的性格对本身学术方面的研究也有相当大的帮助。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徐 敏

8月29日至30日,一个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使命的会议――“临潼发展论坛”在风景秀丽的骊山脚下召开,来自国家有关部委以及陕西省、西安市的众多领导和专家齐聚临潼,共同绘制该区未来经济发展的新蓝图。此次论坛所确立的“规划立区”和“温泉开发”两大主题,将首次向社会各界全面地描绘临潼区的未来发展格局。

记者在此次论坛上了解到,临潼915平方公里的辖区已重新进行了系统规划,初步制定的方案将把未来的临潼划分为六大区域:以行政管理、生活居住为主要职能的生态新区;以华清池、骊山以及仿唐街景为特色的唐文化区;以火车站,南、北大街为主的商业区;以秦陵保护区以东工业园为主的工业区;以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为核心的秦文化旅游区;以市区周边村镇为主的新农村示范区。

在此次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伟、副院长黄桂田、西安市规划局局长和红星等,围绕临潼区域规划的主题做了精彩的演讲。在论坛专门设立的“温泉分论坛”上,来自日本、台湾的温泉学者以及城市规划、风景设计、地质地貌、历史文化,营销策划等方面的专家,一起为打造临潼“中国御汤之都”献计献策。

本刊副社长王保国也出席了此次论坛,并提交了有关临潼发展的几点建议。

文化产业突破 创意经济推动

王保国

作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临潼未来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应该是加大力气发展文化产业,推动创意经济,惟有这样,临潼的经济发展才会有后劲、才会有持续的生命力。

对未来临潼经济的发展,提三个方面的建议:

开发新丰镇刘邦孝亲旅游项目,使整个西安的东线游向前延仲至新丰镇,变一日游为两日游。

据史料记载:汉高祖刘邦建立汉王朝后,将其父(太上皇)从今江苏徐州沛县丰邑家乡接到长安。太上皇思念家乡,不习惯都市生活,刘邦便在长安城东南秦骊邑的基础上为其修建宫邸,布局建筑一如丰邑,并迁来家乡父老,携来鸡犬牛羊,异地为乡,新丰因此得名。该遗址位于今西安城东临潼区新丰镇西南2,5公里处的沙河村南。遗址四周有夯筑城遗迹,城为长方形,东西600米,南北670米,城墙基础夯土宽7米,城外有城壕。考古人员在城墙西南角墙下发现一排五角形排水管道。在遗址的西南部到处散见秦代砖瓦,为秦代大型建筑群。城内有汉代建筑群遗址。出土遗物有板瓦、筒瓦、瓦当,砖等。另外还出土有铁锹、铜镞等遗物。

开发这一旅游资源,旨在弘扬中华民族至善至孝的传统美德,倡导“万善以孝为先”的道德理念,这也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

从经济角度来考虑,旅游线路延伸了,游客多待一个晚上,其经济效益是不言而喻的。

开发“鸿门宴”品牌

鸿门宴遗址位于临潼县新丰镇鸿门堡村,距秦兵马俑博物馆2,5公里,是骊山风景中最北的旅游点。它南依骊山,北临渭河,地处潼关通长安之要道,遗址前横着一公里长的峭塬,中间像刀劈似的断为两半,南北洞开,犹如城门,鸿门因此而得名。

相传,秦末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刘邦先进关中,打败秦军,俘虏子婴,驻军灞上;而势力强大的项羽后进关中,驻军鸿门。

公元207年,项羽从谋士范增之计,在鸿门设宴,企图借机杀掉刘邦,于是演出了一幕“鸿门宴”,著名的典故“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就是指这段故事。而“鸿门宴”这一典故在全球的影响是极大的,就连美国总统、俄罗斯总统也常常在自己的讲话中引用“鸿门宴”的典故。

现存的鸿门宴遗址用青砖砌成,10米高的旗杆上飘扬着杏黄色的帅旗,台子北面建了一座蒙古包似的军帐,门口高挂“楚高军旗”,帐内模拟当时的宴会场面。军帐用玻璃钢制成,里面塑有“项庄舞剑”、“樊哙闯帐”等塑像,生动地再现了当年战事中的重要一幕。但这一切都是静态的,仅供观赏,没有可参与性,故难以吸引旅游者。

因此建议,推出夜宿新丰镇、观赏鸿门乐舞,品尝鸿门宴佳肴的主题游活动。

重建一座极富汉代风格的军事大营,营内一切皆按汉军的典章,设立元帅帐、将军帐、校尉帐、军卒帐等,营中所有工作人员,皆扮成元帅、将军、士卒、刀斧手,弓箭手等,并配有歌伎。

可参照骊山实景歌舞的形式,推出一台大型实景剧“鸿门乐舞”,在观赏乐舞的同时,再推出大型的、仿古的鸿门夜宴,让游客一边欣赏汉代乐舞,一边吃着古式烧烤,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身边的服务员皆打扮成汉代军士,刀斧手的形象,端酒送菜时高声吆喝,唱和着汉代的菜名。食几,坐垫必须是仿汉代的。此外,餐具、酒器等也必须是仿汉代的青铜器和粗瓷器。

试问全球有哪个“宴”,能有“鸿门宴”的知名度高?仅仅推出以“鸿门宴”冠名的系列菜肴大餐,就极富市场卖点和竞争力。

从尊重知识产权,维护民族文化遗产尊严的角度考虑,实行秦兵马俑复制品的定点生产和机构专卖制。

众所周知,兵马俑是秦始皇陵陪葬的兵马陶塑群,都是按秦军的将卒形象塑造的,是形象生动逼真的艺术品。其中除少数领队者披铠甲外,其余都不戴头盔,一个个短袍束带,扎绑腿,挟弓弩,挎箭囊,神采奕奕。这批兵马俑的发现,对于研究秦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艺术及科学技术等,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仅一号坑的发现,就震动了世界考古界,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迹”。

然而,在西安,在临潼,乃至在全国旅游市场上,各种类型和材质的兵马俑复制品比比皆是,而且相当一些是粗制滥造的东西,根本无艺术性可言,严重地影响到了秦兵马俑的艺术形象,也影响到了中国民族文化遗产在国际旅游市场的声誉。一元钱能买好几个兵马俑仿制品,使“世界第八奇迹”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荡然无存。

建议以出土文物归属地管理的原则,由临潼区人大常委会立法实施《秦兵马俑复制品管理条例》,实行由临潼区人民政府授权定点单位生产兵马俑复制品,同时销售单位也必须是由临潼区人民政府授权的定点机构专卖。其它未经政府授权的单位生产和销售皆视为非法,以此来保护秦兵马俑这一世界品牌不被小商小贩的粗制滥造所破坏。在这一方面,河南洛阳唐三彩马的惨痛教训,足以引以为戒。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