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毛尖是绿茶吗(精选5篇)

  • 信阳毛尖是绿茶吗(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2、暖水瓶保存方法,将干燥的信阳毛尖茶叶装进新买的暖水瓶中,然后用白蜡封口,并且用胶布封住,这种方法适合家庭保管信阳毛尖。 3、木炭保存法,取一公斤的木炭装入小布袋里,放入瓦坛或小口铁箱的底部,再将包装好的茶叶分层排列其上,直至装满,再密封…

毛尖要放冰箱冷藏吗 毛尖可以放冰箱冷藏。将茶叶贮存的环境保持在5℃以下,也就是使用冷藏库或冷冻库保存茶叶,如为家庭储藏则可使用冰箱,贮存期六个月以内者,冷藏温度以维持0~5℃最经济有效;贮藏期超过半年者,以冷冻(-10℃至-18℃)较佳。贮茶以专用冷藏(冷冻)库最好,如必须与其它食物共冷藏(冻),则茶叶应妥善包装,完全密封以免吸附异味。冷藏(冷冻)库内之空气循环良好,以达冷却效果。一次购买多量茶叶时,应先予小包(罐)分装,再放入冷藏(冻)库中,每次取出所需冲泡量,不宜将同一包茶反复冷冻、解冻。由冷藏(冷冻)库内取出茶叶时,应先让茶罐内茶叶温度回升至与室温相近,才可取出茶叶,否则骤予打开茶罐,茶叶容易凝结水气而增加含水量,使未泡完之茶叶加速劣变。

毛尖要怎么保存 1、冷藏保存法,只要将干燥的信阳毛尖新茶装入铁或木制的茶罐中,用胶布封好,放入冰箱里,长期冷藏都可以,但温度要保持在5℃。

2、暖水瓶保存方法,将干燥的信阳毛尖茶叶装进新买的暖水瓶中,然后用白蜡封口,并且用胶布封住,这种方法适合家庭保管信阳毛尖。

3、木炭保存法,取一公斤的木炭装入小布袋里,放入瓦坛或小口铁箱的底部,再将包装好的茶叶分层排列其上,直至装满,再密封坛口,装木炭的布袋一般每月更换一次。

4、化学贮存法,用较厚的塑料袋,将除氧剂固定在一个角上,然后封好茶叶袋,除氧剂在一两天内能将茶叶的氧气吸收揭晓,实现除氧封存。

5、塑料袋,铝箔袋贮存法。选用有封口而且为装食品用之塑料袋,材料后十一点,密度高的较好,不要用有味道或再制的塑料袋,装入茶叶后袋中空气尽量挤出,如能用第二个塑料袋反套上则更佳,以透明塑料袋装茶后不易照射阳光。

毛尖要泡多久 泡毛尖大概半分钟就可以喝了,水温控制在80度左右,第1遍冲泡以后要倒掉,这样可以起到洗茶作用,第2次冲入开水以后等待30秒钟就可以喝。冲泡毛尖水的选择非常重要,只有水适合才能泡出好喝的毛尖来,最适合用山泉水来冲泡,桶装矿泉水也可以,一定不能使用自来水,这样冲泡出来的毛尖茶就会不好喝。还需要注意正确的冲泡时间,很多人倒入开水以后就不再管,过了很久才想起来要喝,这个时候已经浸泡太长时间,茶的味道发生了改变,喝的时候就会觉得味道不好。冲泡毛尖茶就应该准备玻璃杯,选择天然山泉水,水温控制在85摄氏度到90度左右,冲泡之前可以先把茶杯烫热,毛巾放进茶杯底部,加入开水,轻轻晃动杯子,大概半分钟以后热水倒掉,可以达到洗茶作用,能够让里面的营养价值更好的出来,洗完以后就再次加入开水,慢慢的茶叶能够伸展开来,状态是非常好的,水冲完以后大概一分钟左右茶就可以喝了,喝完以后可以继续冲水。

信阳毛尖是绿茶吗范文第2篇

方式一:茶叶入菜

绿茶,不仅茶形娟秀茶色碧绿澄清,口感醇和鲜灵,又有着清纯悠远的茶香。因此,直接把绿茶加入菜中再合适不过。

代表菜品:毛峰石榴球

这是一道杭州名菜正宗的做法非常讲究,用“汲取清泉三四盏,芽茶烹得与尝新”的虎跑泉水,冲泡雁荡毛峰。这雁荡毛峰又叫雁茗,是一种烘青绿茶,必须在清明谷雨之间采摘。选用芽一叶或一芽三叶的初展肥嫩芽叶制作而成。色泽翠绿,香气扑鼻,味道清醇。明代开始列为“雁山五珍”之一。然后把冲泡好的茶叶混合杂菜做馅面粉裹成石榴状,精制而成,味道鲜美,口感爽滑。

方式二:茶汤入肴

并不是所有的茶叶都合适用来做莱,像红茶这样发酵茶直接入莱,味道过于浓重,口感苦涩,而如果把茶汤、茶汁与莱肴一同烹制,同样可以使菜肴带有浓郁的茶香。

代表菜品:普洱茶拼盘

这道菜有个更讲究的名字――五仙献佳茗。就是卤制的腊肉、豆干之类,但是卤水中加入陈年的普洱金瓜贡茶的茶汁。这茶据传均由未婚少女采摘的一级芽茶。采摘的芽茶般先放之于少女怀中,积到一定数量,才取出放到竹篓里。这种芽茶,经过长期存放,会转变成金黄色,所以也叫金瓜人头贡茶。卤水中加入陈年普洱所以味道甘醇浓厚,精致而口味清雅,而且普洱茶除腻降脂抗衰老的功效又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方式三:取茶之神韵

许多菜从菜肴的命名、外观到它所营造出来的意境,无不散发出浓厚的文化韵味。与茶清雅的意境相应。

代表菜品:毛尖琵琶翅

这菜美其名曰:荔湾荷飘香,便是取意于八仙中的何仙姑,在白荷的盛托下,在荔湾河畔,一边游览,一边把手中的名茶撒八湾中的传说。用享有盛名的信阳毛尖和鱼翅精制而成。信阳毛尖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素来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昧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而饮誉中外。鱼翅的造型像鱼儿,一尾尾围绕在碟中的荷花旁边,闻之只觉茶香阵阵,赏之则是缤纷悦目。

经典茶肴

智者千“绿”

没写错字,这道菜没有那么多的忧虑,只有赏心悦目的盈盈翠绿。原料有木耳,核桃仁和荷兰豆,清炒而成。黑色的木耳,白色的核桃仁都把荷兰豆的绿色反衬地更加鲜亮可人。在炒制之前,原料都用龙井茶水腌过,所以清脆可口,在炒制的过程中也加了茶汁提味,所以蔬菜清香之中还有淡淡茶香。

绿茶蛋挞

蛋挞是常见的甜点,但你吃过颜色油绿的蛋挞吗?那是因为加了绿茶粉,把茶叶研磨成细细的粉末,加在蛋汁中。要特别说的是,这里面加的是用碧螺春做成的茶粉,因为龙井的味道浓郁,和比较甜的味道彼此冲撞,不能融合,所以不宜做甜食,而碧螺春茶香清雅,不会破坏蛋挞甜香的口味,味道反而清香可口,与众不同。

小鸡快跑

做这道菜要把鸡腿关节处的软骨砍下来,用碧螺春腌制后再下锅软炸。碧螺春冲泡后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用它腌过的软骨,去掉肉类的腥味,肉质本来的鲜味愈加鲜明,口感也更酥脆。虽然是过油炸过,却一点也不油腻。

信阳毛尖是绿茶吗范文第3篇

山深藏异草,谷裂出红霞。

杜鹃声里夕阳斜。

望断天涯无觅处,春在野人家。

追琴敲石屋,把盏品毛茶。

门前秀逸蕙兰花。

莫问城中何许事,欲此种桑麻。

这是老乡诗友三草创作的新作。初读时,伴着琴声,那感觉很久都没有过了。

记得去的那个地方叫桃花谷。从郑州出发,一路向少林寺方向,至登封西下高速,左转南行,直奔汝州方向。登封与汝州交界处的大峪乡,是汝州境内一个山峦叠布的乡镇,属嵩山一脉。原临汝县的抗日根据地就位于这里。每年春天来的时候,许多人都来这里踏青寻春。这里最美的去处,就是桃花谷。

车到山脚下,步行上山。山谷的阳坡,桃花开得早,一片绯红,从谷底漫上坡来,山坡变成了桃花坡,壮观极了!这山谷是何时裂开生成的,不得而知,但像红霞一样漫涌而出的景观,却是这几年才有的。谷底,清溪湍流,溪边有许许多多的野菜,半山坡也有,采了来,往面条锅里放,或者清炒、面蒸,都是游人最喜爱的农家菜。聪明的后生从外面打工回来,脑子转得快,把这些野菜加工装袋真空保鲜,打上“桃花谷”的品牌,专供郑汴洛的大酒店和会所,绿色环保野生营养。三草的第一句用在这里,真个是:“山深藏异草,谷裂出红霞。”如果你爬山赏桃花下来得晚,你会遇见一道奇景,“杜鹃声里夕阳斜”,因为那时正逢鸟归林。下得山来,走进任意一户农家,打一杯山泉煮的茅草根茶或者竹叶青茶,是不要钱的。我进的一家是一个养了满院蜜蜂的农家。主人还给我的杯子里加了桃花蜜。并一连叮嘱,买蜂蜜的时候打个电话或者交流,这里的蜂蜜保真无假。现代、山区、桃花谷、诗意、民风.....一连串的概念涌入我的脑海。“望断天涯无觅处,春在野人家。”如果用词中这句来描述实在是再贴切不过了。

信阳毛尖是绿茶吗范文第4篇

外婆住在离故乡小镇六七里的一个水乡小村里。每年蚕豆花、豌豆花盛开的时节,妈妈和我都会去南货店买一包巧果、一包麻条,再去茶叶店买二两茶叶,然后到后河桥外找去外婆家的便船。开船了,小木船慢慢地摇出镇里那一条窄窄的市河,穿过一片浩瀚的南湖,摇进曲曲弯弯的河港。河港两岸是一片绿色的麦田和油菜,柔风在温暖的阳光中慢慢游弋,远处的黛和近处的绿,形成了柔美的层次,蓝天和碧水之间,岁月之河无声地流淌。生命的驿站在远方招手,那些渐行渐远的记忆,常于不经意间涌上心头。田埂的两边盛开着一朵朵美丽而伤感的蚕豆花和豌豆花……

外婆家的小村到了。我们刚从一个石河桥畔上岸,大舅的儿子阿毛就拉起我的手,满田野地奔跑、嬉戏。我被那田野里青葱蓬勃的朝气覆盖,心里兴奋极了。

外婆陪妈妈吃好阿婆茶便立刻操着竹篮去田野里,不一会儿就摘了一篮青翠碧绿的豌豆苗回来。妈妈把豌豆苗洗净后,让外婆爆炒,然后盛在一只青花大碗里。碧绿清香,鲜嫩可口。

时隔不久,我和妈妈又去外婆家。碧绿碧绿的豌豆苗上都结满了豌豆荚。我跟外婆从田野里采回一竹篮碧绿的豌豆荚,然后坐在家门口的小木凳上剥豌豆。我们剥开豌豆荚的翡翠外衣,碧玉嫩白的豌豆一下子就露了出来,像一颗颗晶莹的绿宝石,诱人垂涎。

大舅家的阿毛一进家门便拉着我的手往外跑,他轻轻地对我说:“咱们去麦田里采野豌豆荚做‘麦叫叫’吧。”一到麦田,阿毛抢先跨入收割完麦子的麦田,拾起一根根野豌豆荚的藤条。我们在藤条上摘下一个个野豌豆荚,阿毛把野豌豆荚剥开,把一粒粒野豌豆抠出来,再把一端掐去一段,说:“这就是‘麦叫叫’。”他把“麦叫叫”含在嘴里轻轻地一吹,发出“曜曜――”的声音。我也另做一个跟着吹了起来,声音此起彼伏,在旷野里飘飘荡荡,像一曲没有调门的“麦叫口叫”合奏曲。我和阿毛边走边吹,高高兴兴地踏进了外婆家门。

“不要吹了,头脑涨死了!”外婆提高了嗓门儿说。

“怎么?不好听吗?”我不解地问。

“不是不好听,你可知道,你一吹就把跳蚤都吹出来了!”

“真的吗?”,我好奇地问。

“‘麦叫叫’是跳蚤的传信工具!”阿毛说。

“我不相信!”

当晚,我和妈妈住在外婆的房间里,我钻进了外婆给我们铺好的被窝里。没多久;忽然我觉得浑身发痒。妈妈把手伸进被窝里把一个小跳蚤捉了出来,放在桌子上用指甲一按,“叭哒”一声,小跳蚤溅出了一包血。

“你看!都是你吹了‘麦叫叫’,它才来吸你身上的血哩!”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吹“麦叫叫”了。

青豌豆刚上市,妈妈就把从菜市场上买来的豌豆荚煮熟,盛在小瓷碗里给我们当零食吃。豌豆荚皮薄鲜嫩,豌豆肉又沙又甜。

豌豆成熟了,豌豆荚饱满了,妈妈买来豌豆荚,剥出粒粒饱满的豌豆给我们做糯米烧豌豆饭吃。绿白相间的豌豆饭,香软可口,越吃越想吃。

豌豆藤枯了,豌豆荚成熟了。于是,妈妈收起豌豆藤,摘下豌豆荚,剥出一粒粒滚圆的豌豆,放在太阳底下晒。晒干了,把它们藏在木橱中。

盛夏时节,妈妈请来隔壁的邻居一起吃阿婆茶。妈妈把豌豆煮酥,再放入红糖,然后把它盛在一只只青花瓷的小碗里,再放一把小瓷匙。于是,大家边聊天边品味红糖豌豆,其神态雅致而悠然。

妈妈请邻居吃阿婆茶时,还制作了豌豆糕。她先把豌豆煮烂,再用糯米粉、红糖、水均匀调和,和成一条条粉团,然后搓成长方形,把它的两头弄尖,再用筷子在长条粉团上画成斜条形,放在蒸笼里蒸煮。出笼了,红绿相间的豌豆糕,香软可口。

晚餐时,妈妈把煮烂的豌豆放入稀释的面粉里。面粉渐渐地变厚,面上露出一颗颗绿色的豌豆,妈妈叫它着面豌豆,它既能当菜又能当饭,也是我小时候最喜欢吃的。

豌豆上市了,妈妈用油盐来炒豌豆,当下饭菜。大热天,吃罢午饭,妈妈便烧好了一大锅粥,先盛在一只钵里,再分别盛进一只只青边瓷碗里。小时候,我的牙齿好使,一颗颗硬如石头一样的油盐豌豆放在嘴里“咯嘣,咯嘣”地嚼着,又脆又香。吃罢油盐豌豆再喝一瓷碗粥,别提有多舒服了。

信阳毛尖是绿茶吗范文第5篇

当我们一行人在清风岭保护区王春庭先生带领下,沿着干涸的山溪,踩着一块块山石,穿林拂草爬上老道岭的时候,已是秋阳高照,快近中午时分了。正当大家累得呼哧带喘,刚想坐在草地上休息一会儿时,王先生忽然喊道:“来看吧,这就是君梅茶。”于是几个人一下兴奋起来,围拢过去,抓叶的抓叶,拍照的拍照。我终于见到寻找了好几年的君梅茶。

说辽西或朝阳有茶,大多数人或许不信,有人甚至还说这是对家乡“爱屋及乌”。可我小时候总能听到老人们讲这样一个关于茶的故事,说附近高山上有一棵茶树,本地人不认识,有一个“南方蛮子”,每年春天都来采茶叶并制成香片。每次临走时,都不忘给房东留下几片。这一年春天,“南方蛮子”又来了,然而上山后不久即大哭着下山,原来是那棵宝贝茶树被当地打柴的人当一般的树给砍了。房东把往年留下的香片统统拿出来,劝说:“这些片子那么好?好的话你都收回去,不枉今年白跑一趟。”“南方蛮子”说:“我告诉你吧,这茶叶有多神。”于是,他冲了一个香片,然后向房东要了一小片猪肉放进茶水中,眨眼工夫,肉化茶中……

后来这事让我的好朋友、已故著名散文作家“辽西派散文”开山之人谢子安先生写进了《辽西茶》一文中。他在文中还说,他姥姥家凌源姜杖子村的东坡荒坎子上就有着这样一棵茶树,整条山沟的人都采这棵树上的茶喝,和商店里卖的高价南方茶叶是一个味。有一年县里的领导到村里检查工作,没有茶叶,生产队长就安排一个小社员去茶树上折下一截嫩枝,等锅里的水滚开,就把茶枝扔进水里,过后把锅里的茶水很恭敬地端给县领导。领导喝了一口;“这是啥茶,西湖龙井吗?”队长通红着脸支吾着说:“嗯嗯,可不是那玩意儿。”领导又喝了一口说:“有的话,给我少弄一点儿,这茶中啊。”队长又支吾一下说:“中,怎么不中。只是今年的没有了。等明年过了端午,派人给你送去新鲜的龙井。”从此以后,谢子安他姥家的茶有了名――东坡龙井。后来,商品经济了,村里人都开始买南方的茉莉花喝,那棵“东坡龙井”被村民用镐头刨回去劈柴烧了。从那以后,朝阳就不见了茶树。

我相信谢子安先生所述的真实性,朝阳肯定有茶树,否则不会流传那么生动的传说。有人反驳我说,中国最北边产“龙神翠竹”茶的陇南康县是北纬33°,再北一点的是山东诸城桃林镇的“颖青绿”是北纬35°。朝阳都过了北纬41°,如何能有茶树?我说世界上最北的产茶区在乌克兰的喀尔巴阡州是北纬45°,怎么以纬度高低来否定朝阳有茶树呢?只是经过14年的东北沦陷时期,日本人对辽西森林和植被的疯狂破坏,才使朝阳的茶树逐渐不见了踪影。

但朝阳人还是有茶喝,这就是君梅茶。关于君梅茶,我也是从谢子安的《辽西茶》中知道的。他说君梅茶是努鲁尔虎山的特产,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开春从土里钻出芽尖,如果雨水好,很快能发成小孩儿高的棵儿,大叶,辽西老户都喜欢喝这种茶。谢子安说的“努鲁尔虎山”就是我的老家,但我从来没有见过君梅茶,更没有喝过。

此次来清风岭之前,再读故人谢子安的散文集《雨走青纱》,其中有《夜闹石明信沟》一文。“石明信沟”是清风岭的前称,谢子安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常从朝阳来此地踏青郊游。那一次他和朋友在山上采到了君梅茶,他说这种茶“一般的人只是听说,很少有人真正饮用过。放在壶里用沸水滚个个儿,就满壶殷殷如血,倒一杯啜一细口,让许多人瞪了眼珠子问,‘啥滋味?’纷纷都夺过去每人使细口啜,一齐使厚厚的掌响亮地拍采茶人的肩,‘哎呀我的妈呀,这茶中啊!’开始都嘴巴咂得吱吱响,紧接下去唏唏溜溜响成一片。这茶先苦后香,带有一股不错的青草叶子味。”到清风岭后我就向保护区的朋友讲谢子安这段记述,并询问到哪座山上可以采到君梅茶。晚上在餐桌上,朋友请来了王春庭先生,说他是清风岭的百事通,哪山有君梅茶,他最清楚。王先生厚道热情,说如果愿意,他第二天可带我们上老道岭采茶。王先生还特地从家里带来一袋晒好的君梅茶泡上让大家品尝,还说此茶能治百病,当地长寿老人都喝这种茶。果然泡出来的茶“殷殷如血”,果然都“唏唏溜溜响成一片”。难舍口中回味的嫩嫩草香,于是几个人在餐桌上就约定:明天一定要跟王先生问茶老道岭。

在王先生的指点下,我们几个人分头在老道岭上开始采茶。这君梅茶多是长在半砂石山坡的草稞里或灌木丛中,一簇簇地分散着,叶子看上去如草莓,有的会长出一枝细长的茎,斜生,花朵重叠地开在茎顶,紫色鲜艳,远看如鸢尾花一般。因为君梅茶的叶子一簇簇地长在一起,所以采摘时一把下去即能摘下十几个叶片,王先生边采边对我们说,它在当地还有一个俗名“一把抓”,还有人叫它“大叶君梅”。就这样,我们不顾秋阳的热晒和浑身的汗水,不到一个小时,每人都采了一塑料袋。王先生说,清风岭的“九沟十八岭”只有这老道岭上的君梅茶最多,他还说,如果羊进来,它会专挑君梅茶吃,那才准呢。

满是收获之后,我们坐在草地上休息。地边上有一座小庙,王先生说:“原来清风岭护国寺就在这个小庙的位置,后来移到了山下,所以这个岭才称老道岭。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老道岭上君梅茶多,因为茶洋溢着书卷气与禅气,所以它与文人近,自然也与佛家近。”

我拿出一片君梅茶的叶子问王先生:“为什么管它叫君梅?”王先生说他也不知道,老辈人都这么叫。我说这“君梅”因其为多年生草本,叶子又像草莓,当称“君莓”才合适,而不应叫它木本梅花的“梅”。包括王先生在内,几个人都说有道理。但为什么称它为“君梅”呢,它的学名又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