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小班音乐游戏教案范文第1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丢手绢》参考模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教案《丢手绢》1
活动目标:
1.增强快速奔跑的能力,提高追逐中的应变技能。
2.加强平衡和协调能力,激发对体育游戏的兴趣。
3.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4.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活动准备:
场地、幼儿分两组围成圆圈、手帕两块。
游戏规则:
丢手绢时不能往后看
活动玩法:
玩时,众人围圈向内坐,选一人拿手绢在圈外绕行,边走边与众人一起唱: 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边,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儿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 行进中,悄悄将手绢丢于一人背后。如果此人发现应立即捡起手绢追逐丢手绢者。若追上,丢者需重丢;若追不上或丢者转一圈仍未被发现已将手绢丢下,则罚被丢者站在圈中唱一支歌或表演一个节目。然后,轮换再来。
活动反思:
以事物手绢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提问幼儿手绢可以用来做什么呢?接下来我播放音乐,让孩子们感受整首歌曲,孩子们很自然的就说出玩游戏,这样也很好了引入了主题《丢手绢》。在实际演唱中,还是发现有个别幼儿音准唱的不到位,经过指导幼儿都有改正。最后在幼儿熟悉歌曲的情况下,再让幼儿游戏。我先介绍规则再提问游戏时拿到手绢的小朋友要怎么去追丢手绢的人啊!小朋友异口同声的回答要快快捉住他。孩子熟悉规则后,我们的游戏就正式开始了,孩子们边唱边开心的游戏着。个个都是那么认真,快乐。音乐又是那么的容易掌握。
通过今天的活动也让我更加了解到,游戏即快乐,音乐教育即快乐教育。孩子的世界是游戏的世界,音乐游戏是孩子游戏世界中一个充满欢笑、荡漾歌声、抒展舞姿、自我表演的快乐王国。音乐游戏使孩子幼小的心灵萌发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幼儿的情感
如果让我从新上这节课的话,我想我会比这节课,上的更有进步。
大班教案《丢手绢》2
活动目标
1、初步引导幼儿感知音乐性质的变化,并愿意用动作表达感受。
2、培养幼儿的听辨能力和表现力。
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1、 欣赏进行曲,激发幼儿自由表现。
2、引导幼儿做出动作。
活动准备
准备一个音响、手绢
活动过程
一、 热身活动。
放音乐《找朋友》,让幼儿跟着音乐踏步走进活动室。
二、 引导幼儿感知音乐性质的变化。
1、 欣赏进行曲,激发幼儿自由表现
(1) 教师提问:现在让我们来听一段音乐,这段音乐听起你觉得怎么样? 幼儿答:找个好朋友
(2跟着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
小结:刚才我们跟着音乐学着找朋友,特别高兴。引导幼儿准备
三、 引导幼儿感知乐曲性质
1、 请幼儿再次欣赏音乐《找朋友》
1、 教师:你听到兴奋的音乐就好像找到了你们的好朋友。
2、 教师:你们真棒,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和音乐玩个丢手绢游戏吧。
四、 用游戏表现音乐性质的不同。
游戏规则:
1、手拉手围个大圆圈。
2、选出一名小朋友站在大圆圈的外面。
3、播放《找朋友》音乐,要求小朋友们跟着音乐的节拍跑动来,音乐一停止就把手绢放在一位小朋友的身边,音乐一响起游戏又重新开始。这样循环到结束。
五、 结束活动:
你们表演的真棒。现在我们排好队到活动室外和更多小朋友们玩吧
教学反思:
《丢手绢》是引导幼儿体验与同伴一起做游戏的快乐。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要想在集体中玩得高兴,大家必须遵守规则。
教学亮点 :
音乐游戏《丢手绢》这首歌曲主要是先听这首歌曲的旋律,让幼儿感受其节奏,学习歌词内容,理解歌曲大意。也可通过欣赏手绢来引起幼儿兴趣。
幼儿喜欢音乐,喜欢美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天生就乐与表现美,而这节课我就运用了孩子这一点,让他们在音乐声中充分的欣赏美,感受美和表现美。激发他们表现美的渴望,并从中培养幼儿共同创作互相交往的能力。
教学启示:
这节课的歌曲旋律很好听,充分体验幼儿那种愉快的心情,所有的幼儿都融入到整节课中,充分体现了音乐带给孩子们那种愉悦。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表情和动作把整首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段音乐欣赏让幼儿有自我表现美的空间,从而进一步培养幼儿感受音乐美的能力。
问题与分析:
幼儿在家中可以把学过的游戏表演给爸爸妈妈看。游戏中一定要注意引导,每位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通过今天的活动也让我更加了解到,游戏即快乐,音乐教育即快乐教育。孩子的世界是游戏的世界,音乐游戏是孩子游戏世界中一个充满欢笑、荡漾歌声、抒展舞姿、自我表演的快乐王国。音乐游戏使孩子幼小的心灵萌发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幼儿的情感。
大班教案《丢手绢》3
活动目标:
1、体验相互追逐的快乐。
2、学习游戏的玩法及规则。
3、能遵守规则玩游戏。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会唱《丢手绢》歌。
2、不同颜色的手绢几条。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站好队形,幼儿按照地上画的`圆围成圆圈坐好。
2、引出游戏
(1)小朋友还记得那首丢手绢的歌吗?
(2)老师幼儿齐唱《丢手绢》。
3、介绍游戏玩法
(1)请一个小朋友拿着手绢围着自己的圈跑。
(2)当唱到 轻轻的放在小朋友的后面 时,拿手绢的那一个小朋友就把手绢悄悄的丢在另一个小朋友的身后,然后继续围着圈跑。
(3)当唱到 快点快点捉住他 时,捡到手绢的小朋友就应该马上去追刚才那个丢手绢的小朋友,要围着圈追。
(4)被追的小朋友跑到一个空位子旁就马上坐下,这样,追的小朋友就算没追到,所以,就该他再来丢手绢。
(5)如果追到了,就该被追到的小朋友再来丢手绢。
4、提出游戏规则
(1)不疯闹
(2)跑时不离开圈
(3)只准捡到手绢的那个小朋友起来追,其他的小朋友坐在位子上给他们加油。
(4)小朋友要自己围着自己的圈跑。
5、幼儿开展游戏,老师指导
(1)看幼儿有无遵守规则进行游戏。
(2)帮助还未理解游戏玩法的幼儿一起完成游戏。
6、放松活动:
在《丢手绢》音乐伴奏声中幼儿一起做放松活动,以缓解紧张疲劳的身体。
活动反思:
我们班孩子在这次体育游戏中还算比较乖,所以游戏进行的也比较好,孩子们也很快乐,都吵着要玩,上完课后我也很满意,回味着刚才上的课,游戏的过程中,有一些孩子往往
只把手绢丢给自己的好友,这就给课堂带来了不和谐的因素,造成孩子们之间的不团结,以后要注意多强调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设计意图:
小班音乐游戏教案范文第2篇
一、大班编花篮活动
活动目标是锻炼幼儿单腿站立、单脚跳跃的能力,通过游戏提高孩子们的合作能力,培养他们互相协调、团结友爱的精神。活动准备《健康歌》光盘,一块平坦的场地。教师首先带领幼儿做准备活动,播放《健康歌》让幼儿随着《健康歌》的音乐在教师的指导下做热身运动。说明游戏玩法:孩子们先手拉手站好,其中一名孩子将自己的一只腿放在旁边两孩子的手上,单腿站立,然后,孩子依次将自己的一条腿放在另一小孩的腿上,所有孩子将腿搭好后,最先那个孩子的腿放在最后一名孩子的腿上,开始游戏,边单腿跳边唱儿歌:“编、编、编花篮,花篮里面有小孩,小孩的名字叫花篮”。游戏规则:1.参加游戏的人数在三人以上。2.若有一个小孩的腿掉下来了,游戏必须重新开始。结束时放松活动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活动活动四肢,使身体完全放松。大班的幼儿规则性强,此类的体育游戏活动在大班能较好组织并达到活动目标。
二、中班报纸贴胸跑游戏
活动的目标是巩固中班幼儿跑步的正确姿势,训练跑的速度,帮助幼儿开动脑筋,运用多种方法练习跑,培养幼儿机智勇敢。活动准备:幼儿人手一张报纸,韵律操音乐的磁带及录音机。活动过程:开始部分幼儿入场做准备运动:幼儿手拿卷好的报纸,在音乐中有精神地入场。准备运动(韵律操):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听音乐有节奏地手拿卷好的报纸,有精神地做操。基本部分1.教师打开报纸,启发幼儿边想边尝试,不用手去帮忙怎样才能让报纸贴在胸前而不掉下来,让幼儿自由分散活动。2.试后请幼儿集中,谈谈尝试的结果,得出结论:把报纸贴在胸口,快速地跑。3.第二次尝试将报纸贴在胸前往前跑,试跑几下,让幼儿得到结论,跑得越快报纸贴得越紧,越不容易掉下来。4.根据场地大小分小组进行比赛,根据成绩给奖励。
三、小班跳圈圈活动
活动目标是在用圈摆成的图案中练习单脚、双脚、左右替等各种跳的能力(重点),提高小班幼儿玩圈的兴趣,激发玩圈活动中的创造性,在游戏中学习与同伴商量合作玩的方法。教师需要准备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塑料圈占全班人数的三分之一和音乐。活动过程:第一步,教师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今天,我要带大家到儿童乐园表演节目,你们喜欢吗?在马路上开车,可要注意红绿灯。”(教师扮演杂技团团长,幼儿当杂技演员,手拿塑圈为方向盘,听音乐在场地四周自由地作边跑边开车,教师用红灯停、黄灯准备、绿灯开的口令为信号,控制幼儿的身体动作,使幼儿准备活动有一个动静交替的过程。)
准备动作练习“杂技演员穿过几条马路,终于来到了儿童剧院,请小演员们跟着音乐来活动一下身体吧。”(听音乐,幼儿手拿塑料圈,跟着教师做圈操)。
基本动作练习“我们小演员们已经学会了用圈作方向盘开汽车,用圈做操的本领。这个圈还可以帮助我们练习跳呢!看谁最动脑筋和别的小演员想得不一样?”幼儿想出多种用圈练习跳的方法,并亲自尝试,教师个别指导,互相启发交流。
“我们请最受欢迎的小演员来表演给大家看。”(个别幼儿示范表演跳圈的方法。)1.单圈跳:将一个圈平放在地,在圈里单脚或双脚跳进跳出。2.多圈跳:幼儿把圈排成一排,从圈的这头练习用单脚、双脚或左右替等方法跳到圈的那头。3.带圈跳:幼儿三四人一组,站在圈里,手拉手,用脚踏着圈向前快跳。幼儿自由结伴,将圈摆在地上搭成各种图案,进行单脚或双脚连续跳,左右替跳,左右脚开合跳等跳圈活动。
四、注意安全事故的发生
任何游戏都必须防止伤害事故。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一般都是由于课前准备不充分或组织不严密、思想上不重视而引起的。因此,必须从思想高度上重视并相应地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如:使用的场地要平坦,器材要牢固,发现问题要立即停止使用。游戏的难度要根据年龄、性别、幼儿的个体差异等特点来确定,不能超越对象的体质、素质、技术水平等客观条件,在从事活动量较大的游戏前,应做好准备活动,以免发生关节扭伤和肌肉拉伤。游戏中要注意观察幼儿体力的变化情况,科学合理安排活动的运动量。
五、结语
小班音乐游戏教案范文第3篇
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主张,儿童音乐教育应从孩子的生活天地里取材,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习音乐。音乐游戏满足了幼儿好动的特点和表演的欲望,对培养幼儿活泼快乐的情绪和遵守规则的良好行为具有积极的作用,对儿童心理、生理、智力、品德诸方面的发展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那么何为音乐游戏?音乐游戏是在音乐伴随下进行的,以发展幼儿的音乐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游戏活动。它将教育教学的要求以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表现出来,帮助儿童更具体、形象地感受和理解音乐,获得一定的情绪情感体验,使孩子们在乐此不疲的游戏和玩耍中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渗透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同时,在愉快而自由的游戏活动中孩子们还获得了更多积极的情绪体验,深受幼儿的喜欢。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通过艺术活动激趣,体验审美感,体现成就感。音乐游戏是以唱歌、舞蹈、音乐欣赏等为基础设计的游戏,是融音乐游戏为一体的艺术教育。它是最易为幼儿接受、喜爱、理解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是培养幼儿乐感与美感的一条有效途径。
众所周知,小班幼儿好动、好玩、好奇、好模仿,情绪变化快,注意力易转移,兴趣短暂。如何激发小班幼儿的兴趣,更好地开展音乐游戏活动让幼儿初步理解和表现简单的游戏内容和情感,使其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让幼儿初步理解和表现简单的游戏内容和情感有效促进其发展,是我今天想要和大家探讨的话题。
1 选择新颖有趣的教材,幼儿对游戏产生兴趣
选择新颖有趣的音乐游戏内容,这是保证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前提,更是吸引幼儿有兴趣学习的关键。一个好的音乐游戏首先应该考虑它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其次要考虑它是否具有教育意义;第三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适宜有趣的素材,可以促进幼儿在活动中有兴趣地学、自主开心地体验。以小班音乐游戏《碰一碰》为例,首先,《碰一碰》是一首轻快活泼的歌曲,它非常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另外小班幼儿刚入园不久,对家人还有很深的依恋,通过身体的一些碰触,如拉拉手、靠靠头、抱一抱,可以籍此缓解一些情绪上的焦虑,在愉快的游戏氛围中感受与同伴身体接触的快乐。在幼儿能够跟着音乐节奏完整游戏的前提下,我又加入一些趣味性的内容,如碰碰小膝盖、顶顶小屁股等让孩子们开心不已。另外像《丢手绢》、《吹泡泡》、《捉小鱼》等音乐游戏都是可以让幼儿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获得相关情绪体验的适合小班幼儿的有趣素材。
2 引导幼儿理解游戏内容,充分享受游戏乐趣
有了好的音乐游戏教材,老师在游戏中如何引导,让孩子们既感受到音乐的韵律美,又体会到游戏的快乐,就是快乐教学的关键所在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老师教,幼儿进行模仿,活动也能正常开展,但不能突出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自主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发挥和培养,游戏过程缺乏主动性和趣味性,幼儿没有真正从游戏中体会到快乐。我听过一节音乐游戏课《蝴蝶找花》,这个音乐游戏本身就没有太多的趣味性,再加上老师的引导不够,孩子没有真正体会音乐本身表达的内容,所以整节课就看到老师在前面花蝴蝶一样飞来飞去,孩子在后面也跟着飞却不知道是干什么。一首曲子,老师首先要让孩子们聆听或者学唱,或是编成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在幼儿完全理解音乐的前提下才能开展游戏。游戏开始前要介绍游戏的规则,游戏规则是幼儿顺利进行游戏活动,实现游戏性体验的前提,可以通过讲解和示范让每个孩子了解游戏的规则。游戏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具有指导者和参与者的双重身份,既要融入游戏中去,又要不失时机的及时进行指导。《老猫睡觉醒不了》是一个深受幼儿喜爱的音乐游戏,歌曲朗朗上口,情节生动有趣,老师扮演老猫,声音变粗,脚步变慢,唱到 :找个地方躲躲好,妈妈就来找,孩子们早已激动不已手忙脚乱的往桌子底下钻,然后屏住呼吸,全然不觉屁股小脚全露在外头,我往往憋住了笑,一个一个去拍,最后张开双臂问一句:没找到的小猫在那里,这时就听到桌子椅子一片稀里哗啦,孩子们从四面八方钻出来拱到我的怀里,小眼睛因为兴奋放着光,大声的喊:妈妈妈妈,我在这里!简单的一个音乐游戏给孩子带来这么大的快乐,我真的有种喜悦的满足。这个时候,游戏给了孩子最大的快乐体验,老师所做的就是扮演他们眼中真正的“猫妈妈”,用歌声和形体动作告诉他们该做什么,让他们身临其境,享受躲在桌底的刺激和最后跳出来的兴奋,我觉得这就是音乐游戏的魅力所在。
3 启发创造性思维,增强游戏快乐体验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要我们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选择适合幼儿的音乐材料与活动,让幼儿情不自禁地投入到音乐游戏的角色中,在音乐的熏陶下随心所欲地、自由自在地、无拘无束地自由思索、大胆想象、主动实践,就会萌发幼儿的创造力。在充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与兴趣需要的同时,促进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展。在幼儿熟知了游戏的内容和规则后,重复的进行单一的游戏过程会使他们的兴趣迅速转移。这时候,为他们提供一些游戏的材料,如头饰、面具、彩带等一些道具,让他们自由的发挥,往往会获得更多的愉快体验。要培养幼儿自主创新的能力,教师首先要具备创新意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合理地去选材、去设计,幼儿才能从中获得知识,增强创造力。作为教师要做孩子的发掘者、引导者。如音乐游戏《拔萝卜》,不要局限于教材的几个角色,可以问小朋友,还有那些小动物可以来帮忙啊,谁的力气大呀?于是引出了很多新的角色,大象来了,猴子来了,松鼠来了,连森林之王狮子也出现了,他们模仿各种动物的形态,嘴里发出各种各样的叫声,进行了一次非常愉快的创造之旅。
4 关注个体差异,巧妙带回游戏情境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和性格特点,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个别幼儿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会很容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游戏过程中可能会趴在地上捡东西,或者去玩玩具,或者在那儿发呆不知道该干什么了,有的小朋友玩得开心了会一直在高度亢奋状态,甚至会发生冲撞等攻击。出现这些与游戏无关的行为怎么办?
小班音乐游戏教案范文第4篇
幼小衔接 阶段是指儿童从幼儿园毕业到小学入学前半年和入学半年之后这一过渡时期。 幼小衔接 时期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应用于幼儿园、小学教育之中,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修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在听觉、感受、联想、表现、创造等方面,它具有其它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通过音乐教育给儿童创造愉快的氛围而且能让儿童在愉快的音乐世界里陶冶自己和提高自己,不仅可以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而且可以在 幼小衔接 中的习惯养成、主动学习、心理过渡和多学科教学等方面起到积极的过渡效果。
关键词:
音乐教育;幼小衔接;作用
幼小衔接 阶段是指儿童从幼儿园毕业到小学入学前半年和入学半年之后这一过渡时期。 幼小衔接 时期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点,同时为终身教育奠定了基石。近年来, 幼小衔接 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不少教育机构为了解决幼儿园和小学衔接的问题,开设针对小学入学前儿童的 学前班 。学前班大多是附设在小学内或幼儿园的大班,作为入学准备班。然而,这些 学前班 内容更倾向小学化忽视了在过渡时期,儿童在角色、身份、环境、关系等多方面变化中面临诸多问题。在教学中教师作为儿童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在幼小衔接中怎样帮助他孩子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这将会对儿童以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孩子在学前、小学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发展阶段。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在儿童的身心发展上会产生一个过渡时期,这其中既保留了幼儿时期的一些特征,也拥有了学龄期刚刚出现的一些特征。在这个过渡时期,孩子从以游戏为主导的活动转向以正式学习为主导的活动。这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挑战,挑战的核心表现在适应从幼儿园到小学的环境变化和提高学习能力。音乐教育贯穿幼儿园、小学教育之后学习的各个时期,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环节。音乐教育注重个体体验和创造性表达,注重在愉快的音乐世界里让学生陶冶自己和提高自己,不仅可以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而且可以在 幼小衔接 中的习惯养成、主动学习、心理过渡和多学科教学等方面起到积极的过渡效果。
1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儿童自主学习的兴趣
在我国,孩子们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儿女成龙成凤,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了小学的 起跑线 上,怀揣着对儿女的期待把孩子送到 学前班 ,引起了 学前班 热潮。然而,学前班作为入学准备班,片面地为了提高学生成绩,让学生在进入小学后不掉队,教学内容主要是小学一年级的教材内容,教学方式也沿用小学教小学生的方法。这种状态就像给孩子 喂饭 ,老师和家长把知识点和难点 喂 给学生,而不是让学生主动地 吃 ,引导学生怎么样去 吃 ,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违背了儿童的发展规律,不利于儿童日后的发展。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儿童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儿童养成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音乐教育以音乐为载体,以审美为核心。它不仅可以培养儿童正确的审美观,而且还可以让儿童独立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让儿童主动的学习过程中找到乐趣。优美动听的乐曲中蕴含了文学的美、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自然的美景,聆听并学习可以给儿童带来心理和听觉上的愉悦。音乐课堂注重师生的交流和学生的音乐参与活动。在气氛活跃的音乐活动中,儿童通过不同的乐曲获得音响感知,再通过对乐曲的音响感知后得出自己对乐曲的理解的过程能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也能让儿童独立去思考,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在音乐活动时,处于 幼小衔接 的儿童都积极参与,全身心地进行创编,运用节拍、旋律和舞蹈动作,结合生活观察经验创编出音乐作品。一些儿童通过自己的尝试找到节拍的强弱联系,思考作品的效果,从而掌握节奏的强弱规律。在活动过程中,音乐教师会留给儿童独立思考的时间。儿童的创造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出来,儿童只有掌握这种能力才能适应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学习。案例一:在给儿童讲解全音符、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时值的课堂上,先让儿童模仿水牛的叫声(哞 ),猫咪的叫声(喵 ),小狗的叫声(汪 ),敲门的声音(咚),雨点的声音(滴答)等,这些声音与儿童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儿童获得了感性认识,了解到了这些声音的长短,激发了儿童自主学习的欲望 这些声音的长短该怎么表示出来呢? ,从而引导儿童在自己的探究中掌握了知识。案例二:在让儿童以下雨和青蛙作为素材创编舞蹈的活动中,教师先引导儿童形象的用手做出下雨点的动作,在此基础上,教师给儿童播放a段音乐,让儿童思考怎么把动作加入到音乐片段中,儿童完成了小雨点的创编动作,表演给教师看。之后,教师用谜语 绿衣服,白肚子,吃害虫,冬休息,夏劳动。 让学生来猜 青蛙 引入。教师给儿童播放关于青蛙的视频,让学生模仿青蛙的动作。给学生播放b段音乐,让儿童进行动作创编。儿童完成了这两段音乐的创编之后,把他们分为两组分别扮演小雨点和青蛙,播放音乐让儿童进行表演。整个活动过程中,儿童沉浸在欢快的学习探索之中,在独立思考和探索中把自己结合实际生活经验创编的动作融入音乐中,亲身体验激发了儿童的自主探索能力,使他们乐于在学习中独立思考。
2通过音乐教育消除儿童在 幼小衔接 中的消极情绪
儿童在上幼儿园的时候主要任务是游戏,而小学教育和幼儿园要求是不同的。当儿童进入小学,学习就成为了儿童的主要任务。儿童在面对考试成绩不理想和回答问题错误之时难免会有挫折感和沮丧感。音乐教育能使儿童在音乐活动中,不良情绪得到宣泄。其次,在音乐活动中,儿童相互配合,互相帮助,有利于得到新的友谊,建立团队精神。儿童在小学教育中的学习压力较大,而音乐教育为他们提供了表达的窗口。消极情绪的及时宣泄让儿童的心灵得到释放,有利于儿童正常人格的形成。案例一:在音乐活动中把一个班的儿童分为几个小组,在表演中,组员配合默契的小组将获得教师给予 小红花 的奖励,每个星期选出获得 小红花 个数多的小组为优秀小组,同时为获奖小组中的组员颁发荣誉证书和小奖品。通过这种形式,让团结互助意识在儿童得到强化。案例二:音乐欣赏活动是指通过聆听音乐,获得审美享受的音乐活动。定期开展舒缓儿童压力的音乐欣赏活动,活动前发给每个儿童一张白纸,教师为学生播放优美抒情的音乐,引导儿童随着音乐,放松自己,让儿童在舒缓轻松的音乐环境中,把自己心中的烦恼写在教师之前发的白纸上。通过儿童对音乐的感知,用音乐作为引子,把自己的烦恼和压力写在白纸上,在儿童宣泄完不良情绪之后,儿童在美妙的音乐中放松身心,不再对难过的事所纠结。儿童通过音乐欣赏活动,不仅能接触到优秀的音乐作品,开阔他们的音乐眼界,丰富他们的音乐经验,而且还能发展儿童对音乐的感知、理解、欣赏和审美能力。美妙音乐有助于儿童消除不良情绪,使儿童得到生理和心理的平衡,达到心理健康的效果。案例三:在音乐活动中,优美的音乐为儿童提供了轻松的氛围,儿童在这种氛围中学习从而使他们放松身心。每个儿童的天赋和能力不同,但他们在音乐世界中都能培养自信心。在儿童才艺展示和游戏中,通过展示,由之前的扭捏、羞涩再到热情、自信地全身心投入。这使儿童逐渐树立起自信心。
3通过音乐教育让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幼儿园阶段,教师会全面安排儿童的学习和督促儿童学习,但小学阶段与幼儿园阶段不同,小学阶段要求儿童拥有自主学习能力,认真听课,在学习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我国著名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叶圣陶曾说过 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儿童在3至12岁是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在此期间,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会使儿童终身受益。因此,在 幼小衔接 时期培养儿童的良好学习习惯,十分重要。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儿童在各方面的全面发展,适应小学教育。音乐教育具有游戏性, 幼小衔接 阶段的儿童还没有明确的学习概念。儿童音乐活动是在音乐背景下,按照音乐要求的游戏。这种游戏性的活动,既让儿童了解了知识,也让儿童得到了快乐。活动过后,儿童会问教师,下次玩什么。音乐教育的 游戏性 为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奠定了基础。在音乐活动讲解完要点时,就是儿童注意力最集中,兴趣最浓厚的时候。教师利用儿童爱玩游戏的天性和对时间的把握,对儿童的行为习惯提出要求,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儿童在音乐活动轻松、活泼的氛围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案例一:在音乐活动过后,儿童很开心,此时,教师要求儿童把音乐活动中的道具整理好放回到道具箱中。把写有编号的小道具按分类放好,把头饰、铃铛、小鼓等放在规定的盒子中。此时,教师提醒儿童,道具数量都是一个人一个,如果儿童没有整理好而遗失了自己用的道具,那么下次在活动中就没有道具。这样一来,儿童就会认识到保管好道具才能参加活动。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儿童的倾听能力和管理能力。案例二:音乐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儿童参与的,有组织,有步骤的活动。在 拔萝卜 的音乐游戏中也是一样。首先,儿童要认真的听教师的安排,哪个孩子扮演 萝卜 ,哪个孩子扮演 拔萝卜 的老爷爷,哪个孩子扮演帮助老爷爷拔拔萝卜的老奶奶、跑来帮忙的 小弟弟 、围观的 小花猫 、 小老鼠 和 小黄狗 。然后教师再分别给扮演这些角色的儿童示范,让儿童学习怎样表演。这是 拔萝卜 游戏的关键。如果儿童没有认真听教师的要求,将会无法在游戏中扮演角色,体会游戏中的快乐。当别的孩子在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时候,由于自己没有认真听老师要求,无法参与在游戏中,是一件很沮丧的事情。在游戏的表演中,教师要求表演的儿童互相交换角色扮演,让儿童互相观察交换角色的小伙伴在表演时动作有没有做错。如果小伙伴在交换角色的表演中,做错了动作,其他儿童也会进行提醒,并给做错动作的小伙伴以正确的示范,这更让儿童认识到在活动中认真听讲的重要性。这种游戏类型的音乐活动很好地促进了儿童形成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将会渗透到儿童以后的学习当中。
4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儿童对其他学科的兴趣
音乐是一门知识综合性体现较强的学科。在音乐教学中灵活地把文学、美术、体育、舞蹈等知识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创新能力,能更好的体现音乐教育的价值。例如,在教学中把语文融进音乐教学中,既可以帮助儿童理解文学作品,又能培养儿童对音乐欣赏的兴趣,提高欣赏能力。案例一:让儿童欣赏《春江花月夜》的音乐时,配以朗诵张若虚的同名诗: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再配上一幅有江、有月、有花的江南水乡山水画,优美的旋律加上深情的朗诵、一目了然的美景,就能很好的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在这种由声入情、由情入景、再由景生情的引导下,既加深了学生对歌词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案例二:让儿童《精忠词》、《梁祝》、《阳关三叠》等音乐的同时,教师为学生讲述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梁山伯和祝英台凄美的爱情故事和唐代诗人王维把诗人送友人西出阳关时的伤感等等这些创作背景。不仅可以丰富儿童的文学视野,也能让儿童在故事的背景之下更好的理解音乐。综上所述,以音乐教育为铺垫,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既可以缓解他们在 幼小衔接 阶段中的不适应所带来的焦虑,又将学习 授之以渔 ,从而顺利的完成小学教育中学习任务。在幼儿园和小学教育中的音乐教育有助于引导儿童从心理上完成 幼小衔接 的过渡,为儿童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金鹭 单位:信阳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曹理.普通音乐教育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02.
[2]潘朝玉.早期教育与非智力品质的培养[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03).
小班音乐游戏教案范文第5篇
一、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音乐游戏。游戏是伴随着儿童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活动形式,也是儿童的本能与学习方式。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游戏的运用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它具有音乐性、动作性、游戏性的特征,而音乐游戏正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音乐形式。在音乐游戏的过程中我们应关注学习者在音乐游戏中的体验和感受。
二、音乐游戏中有效参与。学生的“参与”是反映“学生在与学业有关的活动中投入生理和心理能量”的状态变量。那么音乐游戏作为课堂学习活动内容的一部分,又由于其本身的游戏性,在教学中是有足够吸引力让学生投入其中,乐于参与。为保证学生在音乐游戏中有效参与,参与结构的设计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有效参与是指:学生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参与的活动具有交际性,通过活动收到明显的学习效果。如何使学生在思维和行为上得到参与,游戏性本身并不能保证,在不成功的音乐游戏教学中,总是有学生游离于活动之外,也有学生出现参与过度的现象。音乐游戏的设计需要考虑游戏内容、器材与工具等关键因素。良好的参与结构设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游戏的情境,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三、小学音乐游戏的有效参与结构的设计。低年级学生能否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参与到音乐游戏中,与教师有没有良好进行参与结构的设计有关。因此在音乐游戏设计时,参与结构的设计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保证学生有效的参与学习过程呢?就需要对参与结构的设计进行精心的准备,这是保证游戏音乐教学顺利开展的必备条件,也是为保证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有效参与。鉴此,本人对本校一年级学生音乐课堂中的音乐游戏进行了记录分析。针对游戏中的教师言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及游戏小组中的行事权、领导和跟随、参与、接受、质疑和挑战等要素进行分析研究,在设计中突出、保证、维持学习者的高度参与性,在实践情景中对音乐游戏参与结构的设计实施创新性设计。
班课前我设计了活动热身,过渡到复习音阶手势。紧接着我说:“刚才我们复习了音阶手势,下面老师想邀请同学和我配合一起完成一个游戏。看谁反应快,你们有信心做到吗?”开始下面的游戏。
1 老师的语言:音乐教学中语言不仅要进行精心组织还要富有审美艺术的特点和符合学生年龄的特点。比如此节课中表扬学生时,我会做出大拇指唱1234567进行表扬;反之,拇指朝下唱7654321下行音阶来提示。在语言的激励下,学生不仅思考动脑、参与体验,树立自信心,也锻炼学生展示的胆量和表现能力。但在后面的游戏中,创设情境的语言比较薄弱简单,需改进。
2 游戏规则:游戏规则的设计是为了学生有效参与达到游戏目的。游戏中明确要求,遵循要求。强调了“轻声讨论”、“安静聆听”等要求。在小组和小代表一起游戏的环节中,游戏要求不明显,导致游戏中断,我马上重述了游戏要求。游戏中通过个人、小组比赛等形式达到趣味性,并增加难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3 课堂的有效参与:课堂中学生的参与不是简单偶然事件,是老师创造机会,使所有的学生参与思考体验的过程。我采用了全员参与,个体参与,小组参与、师生参与多种方式,做到师生平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4 小组结构:音乐老师所教班级较多,学生的座位一般按照学号安排,较随意。因此我准备在2班教学时重新分配小组成员(按照包括男女、制约能力、个性分配)。
5 评价:教学中我采用了适当选择评价和激励的方法。评价语应以鼓励为主,让学生获得自信,体验成功的快乐。如:“没有做对的同学不要灰心,只要努力,总有做对的时候。”“他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有团结协作精神。”“不要紧张,你表演的很棒,要有信心哦。”同时也鼓励学生间相互评价,给予学生平等参与和平等机会。
通过案例的分析反思,在音乐游戏教学中有效参与的结构设计上进行了“设计-实践-分析-反思-修改-再实践”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研究中发现,对2班进行音乐游戏教学实践时,我增加的创设情境语言,用游戏“看谁反应快”能先到达音乐王国大厦的顶层的环节,能立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由于分析反思1班的实践课,在音乐游戏的参与结构的设计上进行了修改。如:再次实践时我在2班座位方面,根据学生性别、学生个性、学生制约能力进行了小组重新编排,起到互补,相互制约的作用,丰富了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