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反思(精选5篇)

  • 小组合作学习反思(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1.小组合作在英语教学中的建立 1.1 小组的组成。在组建学习小组时,我尽量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每组以4-6人为宜,根据性别和学习能力合理划分。每组配备一名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为小组长,来带动整个小组的学习气氛。因为这届我带的…

小组合作学习反思(精选5篇)

小组合作学习反思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反思;小组合作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我们教师要从传授继承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现代教育。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努力形成以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主动创造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新型教学过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合作学习”(cooperativelearning)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在近年的中学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笔者认为,高中英语教学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参与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下面以英语教学为例,谈谈我进行小组学习的做法及反思:

1.小组合作在英语教学中的建立

1.1 小组的组成。在组建学习小组时,我尽量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每组以4-6人为宜,根据性别和学习能力合理划分。每组配备一名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为小组长,来带动整个小组的学习气氛。因为这届我带的是文科班,我尽量每组都安排2个男生4个女生为一组。而且我利用班主任的优势,把这6个同学的位置采取就近原则,这样便于他们讨论问题。为保证公平性,我力求使每个学习小组的水平(智力基础、学习成绩、学习能力等)保持相对均衡,每个小组都有一定数量的学优生与待优生,男女生数量相对平衡。小组间的英语水平应差别不大,各个层次的同学都有,避免小组在完成任务质量上的明显差异,还有利于教师对小组展开评价,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

1.2 小组合作具体做法。

1.2.1 合作课前对话。随着广东高考英语的改革,听说考试成绩纳入高考总分。口语在英语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分组合作中,学生才能积极主动的学习,尤其是学生课外的自主合作学习,对英语教学来讲更有实际意义。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提倡小组合作编对话,争取每堂课有3分钟左右让学生表演,这样既可以锻炼口语又可巩固所学知识,学生自编对话热情高涨,因为是集体活动,平时不愿开口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每个学生都充分展示了自己。

1.2.2 合作学习单词。在英语教学中,词汇一直是一些学生的拦路虎。但由于教学时间较紧,学生人数多,教师难以一一面授辅导。这时,教师就可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先检查部分学生的发音,然后组织若干学生一同学单词。由发音较好的学生指导发音较差的学生,最后组织小组竞赛。而且我每天要求每个同学记2个单词,然后把这2个单词教会同组的其他同学,这样,小组的每个同学每天就能记到10个单词以上,日积月累,词汇量大大增加,学生的练习量增加,但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看到平时害怕背单词的学生这时也表现得很积极,组员之间更是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互相督促。

1.2.3 合作预习新课。教师事先把本单元要掌握的单词,词组,句型,语法等要点告诉各组的小组长。小组同学经过讨论,把一些能够解决的问题先解决,将组内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做成一份组内笔记。然后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听老师在课堂上讲评,逐一解决疑点。由于是小组合作,教师有时还可以提出难度稍高的预习要求。

1.2.4 合作表演话剧。为了加强同学的学习兴趣,我会定期让他们排演话剧。每个小组自编自创一个话剧,两个星期的准备时间,准备好后我组织学生以小组开展竞赛。我们邀请其他科任老师与全体同学一起做评委,评出最佳表演组,最佳创意奖,最佳新人奖,最后颁发一些纪念品。为了小组的荣誉,每个学生都不甘落后。一般来说,英语成绩好的学生都乐于承担内容较复杂的角色,英语成绩较差的学生也努力演好自己的角色,每个组员都能在小组活动中充分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上次表演中,我们班一个平时不爱说话的男生,还获得最佳新人奖,同学们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1.2.5 小组合作作业。在处理学生作业的问题上,我们一直要求学生诚实自主完成但却无法杜绝抄袭现象的发生。小组合作做作业既能避免抄袭又能及时纠正错误。小组合作作业,我们要让小组各个同学都有他自己的明确任务,小组长收集他们不会做的作业,然后小组讨论后完成,之后进行互批作业,出现错误时要及时讨论纠正。如果学生讨论仍然不能解决问题,教师要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及时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

1.2.6 小组合作订正试卷。每次测验后,教师会讲评试卷,针对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但由于学生错题类型各不相同,教师不可能在一节课内讲解所有题目,我们可以在小组内让学生相互探讨,共同订正试卷上的错误。这样能营造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共同学习、探索、研究问题的氛围,树立对话式、互动型的教学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小组之间的竞争可以有多种形式。具体操作是制定一张考核表,从作业、听写、背书、课堂检测等多个方面检验小组学习效果,在课室的墙上张贴并公布各个小组的成绩。一个月评比一次,评选出最佳小组,排出小组名次。分数最高的为优胜组,并给予一定奖励。由于以小组为单位,参与面更广,竞争更激烈,获胜人数也更多,后进生也有了获奖的机会,能体会到成就感。而且,这种竞赛很能在小组间形成一股凝聚力,向心力,大家齐心协力为小组荣誉而努力,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意识,有利于平时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

2.小组合作反思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教学实践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没有达到我们理想的效果,仍存在一些“合而不作”﹑“合而滥作”的低效现象:

2.1 课堂喧哗。小组合作学习会带来比传统教学更大的噪音,有的同学是动了起来,但不乏有一些同学借机闲聊。

2.2 小组发言人固定,忽视个体独立思考。每次发言都是那几个好生,而且他们思维活跃,一下子就能抢答老师的提问。其他同学都还没反应过来,问题就一下就过去了,个体的独立思考能力几乎散失了。

2.3 小组合作评价不合理。教师在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往往只重视对小组整体的评价而忽视对个体的评价,只重视对合作成果的评价,而忽视对合作过程的评价等。

2.4 小组合作中的好生与差生的参与度严重不平衡。小组活动时,由于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造成了“好生讲,差生听”的局面,能力强的学生参与机会明显较多,代表小组汇报的次数多,在小组活动中起着支配的作用,而其他小组成员则无所事事,小组合作表演对话,部分成绩较差,或不善于表达的学生,在对话表演中,只说几句礼节性的口语,而活跃的学生则是滔滔不绝,小组合作完全变成了他个人的表演。

2.5 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不重实效。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有时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赶时间,往往是学生才开始合作几分钟,刚进入状态,或是个别小组先完成了,教师就急着让各小组汇报成果,然后匆匆结束进入下一环节,把合作学习变成走过场,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上课时,怕影响教学效果或拖延时间,也不敢过多的让学习困难和内向性格的学生回答表现,因此这些学生久而久之就习惯于当听众,很少甚至从不发表自己的意见。

在新课改的今天,小组合作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在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教师要大胆实践课改中的新思想新理念,从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力的角度出发,把小组合作运用到基础教育广大空间中去,使我们的学生学会尊重、学会理解、学会沟通、学会合作与交流。

参考文献

[1] 郭砚冰“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的实施与评价”《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年第9期.

小组合作学习反思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历史课堂教学 探索 反思

《历史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不再是教师“演讲”的舞台,而是学生自主探究、自我发展的天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探究性学习的认知,有利于情感和技能目标的均衡达成。因此自新课程改革开始以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已被广泛重视和应用。但由于有些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本身的含义不尽明了,或者是没有作深刻的探究,因而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下面我根据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探索,谈谈自己的几点反思。

反思一:要选择恰当的论题

论题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讨论的过程和质量。论题选择的原则是:要有讨论的价值。我们这里说的是否有价值一是以难易为标准;二是要看论题是否能激起学生的讨论兴趣,发散学生的思维。

历史课上哪些问题值得在小组中讨论?这是教师首先要思考的问题。例如一些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历史要素,学生都能回答,无需讨论。但问题也不能太难脱离学生实际。有位教师在讲“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让学生讨论:“你们说说德国在这场战争中应该怎么打?”这就是一个脱离了学生知识基础的问题。学生毫无知识积累,岂能解决连当时德军参谋部都感到棘手而无法克服的两面作战的问题?由此可见,小组讨论的问题既不应是学生稍加思索甚至不假思索就能给出答案的,又不应是脱离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漫无边际、无从下手的。它应是开放的、多元的,是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中能思考的。例如我在教“百家争鸣”时,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在你们现在的班级里实施哪一家的思想观点来管理班级比较好?这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纷纷结合课文阐述理由,加深了对诸子百家思想的认识和理解。

反思二:要优化讨论组合

小组合作学习的“产品”应是小组中各成员智慧的结晶,优化讨论组合是课堂上有效开展组织讨论的根本。

许多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时,只是机械地把前后桌四个学生列为一组。这种做法既没有考虑学生之间智力结构、技能状况、学习层次的差异,又没有征求学生的意见,更没有作出明确的分工,容易造成“搭顺风车”的现象。如果我们仔细探究一下,就会发现那些乐于交流、爱动脑筋、敢于发言的往往就是成绩好的学生,小组讨论成了精英学生的表演。而小组中的多数成员要么哑口无言,要么说小话、做小动作,游离于正常的教学活动之外,使小组讨论成为“一言堂”。时间一长就会好的更好,差的更差。

所以在实施课堂小组讨论前,我们要事先全面了解学生,合理地进行人员组合,既考虑小组内部的和谐,又照顾到小组间的平衡,做到“组内异质,组际同质”。这样,组内成员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形成互补机制;组际之间又能形成竞争,反过来促进组内合作。此外,还要有明确的角色分工,如:确定好组织者、记录者、质疑者、发言人等,让每个人意识到自己在小组讨论时的责任,使得人人都有事做。合理分工,能增进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当然,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可随时置换,这样也有利于发挥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平衡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小组整体学习质量。

反思三:要有时间的保障

自主学习是小组讨论的前提条件,必须予以一定的时间保证,否则讨论只会流于形式。许多教师在几分钟的导入后,就提出了五六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三分钟没到,又让学生早早进行小组讨论。学生的讨论要么停留在表面上,由老师越俎代庖;要么成为极少数精英的表演,课堂讨论沦落为教师的“一言堂”或教师与少数精英的“对话”,失去了讨论的意义。所以在学生进入讨论之前,教师应该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自己的思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迅速从别人的发言中获得与讨论问题相关的信息,并与自己原有的认识进行匹配,或同化或顺应,建构新的想法。

反思四:要抓好讨论时机

开展有效的小组讨论必须讲究一个时机的问题,只有做到因需而置,课堂小组讨论才能大放异彩。

例如在学习“西安事变”时,有学生提出:“杀害了那么多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又不打日本鬼子,现在好不容易抓到了他,不把他杀了怎么反而放了呢?”很多同学也纷纷提出质疑。当时的学情告诉我,这个问题值得探究,弄清楚了学生就能更全面地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伟大历史意义。于是我抓住契机组织学生结合当时的历史形势,进行小组讨论并参与其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想这才是适时的讨论,这种讨论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才能真正体现它的价值。介入过早,会剥夺学生自主发现的机会;介入晚了,又会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处于无助状态。教师要力求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要沉浸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把握介入课堂讨论的火候。当学生成功时,教师要激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当学生有困难时,教师要及时指点迷津。教师应通过巡视及时了解讨论进展情况,及时掌握可以挖掘的教学资源,使课堂小组讨论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反思五:要及时点评总结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一些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过于注重自己的发言,不太注重通过相互交流提升自己,思维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有的同学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不善于作必要的妥协,不善于倾听同学的陈述,固执已见,即使争得面红耳赤也不甘心罢休。这时教师就应用一两句话点评及时给予肯定,指出发言学生思考的角度、主要观点或发言中的闪光点。这样既能帮助学生获取有效的评价信息,又能提示学生注意别人发言的角度、内容,建构自己独特的体验,并及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引发思维的碰撞,还可以启发学生发现、吸取别人的长处,互相学习,促进自己、提升自己。讨论结束教师还可以将评判权还给学生,鼓励学生与老师共同评判。在评判时,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意见分歧处,从而激起学生在更大范围内的深化讨论和反思。在此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对结论进行归纳、整理。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教师在新的课程环境下,必须重新审视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随时注意进行中所产生的问题,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历史课堂教学才能真正焕发出活力,历史教师才能不断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郭德俊,李原.合作学习的理论与方法.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美]罗伯特・E・斯莱文在《合作学习与学生成绩》.

小组合作学习反思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效课堂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反思

高效课堂建设对教学方式的新要求及小组合作学习自身所具有的特点, 使得小组合作学习在中小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给沉闷枯燥的课堂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这无疑有助于学生克服学习的焦虑, 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但是, 许多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 往往偏重于形式,没有反思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有效,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 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再思考。

一、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组不科学

1、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划分不科学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 最常见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是按前后座位每四人分成一组, 座位的编排往往是按学生的高矮次序和男女生搭配而成。这样分组虽然开展小组活动简便易行, 但人员搭配不合理, 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有些班级是直接将座位分成了几个固定的小组,但班主任在分组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各个学科的学习情况,使有些小组在某一学科处于落势,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并不能很好地达到学习目标。以至于任课老师每上一节课,都要调一次座位,搞得班级乱哄哄。

2、合作学习小组的组长任命不科学

成功的合作学习离不开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为了实现有效管理,提高小组学习效率,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重视和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小组的组长任命,往往各个学科都是同一个学生。有些学生均衡发展,各个学科都比较优秀,还能善于带领小组成员合作学习。但一些组长严重偏科,在某些学科并不能起到带头作用。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各小组成员的各学科学习状况,任命不同的学生做不同学科的组长。

二、学生在课前缺乏有效的预习

预习是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提高学习热情都有极大地帮助。许多学生没能结合导学案,进行课前预习,了解教材的知识内容及其中的重难点。在新课的学习中不光未做到事半功倍,由于缺乏对知识点的了解和课前准备,小组合作交流时,只能干瞪眼,听别人讨论,自己无所事事。

三、小组成员间缺乏必要的人际交流和小组合作技能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这是十分关键的地方。但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合作学习完全流于形式,造成学习效率低下,最终导致合作学习的失败。

1、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不明确

课堂上经常出现这种现象, 教师一宣布小组讨论,立马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 每小组里, 每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互相推辞, 谁也不想讨论问题和发表见解,等别人讨论出结果,坐享其成;更多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其他事。到了小组汇报时只是盯着你老师看,说的却是:“我认为……,“我想……”,而不是“我们小组认为……、我们小组觉得……”,更有好多小组汇报时只能发呆。凡此种种,都是一些走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究其原因, 主要是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

2、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能起到帮助学困生作用

学优生在学习小组中处于主宰地位,承担了主要的职责,学困生则处于从属或忽略地位。有的小组学习好的学生不等其他学生发言, 抢先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而一些学困生因为基础薄弱,参与性主动性欠缺,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稍逊,往往总是落后优等生半步,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变相剥夺了学习的权利。虽然当老师提问到学困生时, 他们能够答对, 但这并不是他们自己思考得到的。结果, 好的更好, 差的更差。

四、教师忽略了教学的主导作用

1、教师对学生还是缺乏足够的信任

还是有一部分教师对学生缺乏足够的信任,不能将课堂学习放开,只是在提出一些思考题时,让学生进行交流,得出最终答案。其实这并不是小组合作学习,仍是满堂灌。

2、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不当

在课堂教学中, 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什么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 而不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如有的在教学内容过易或过难的地方设计小组讨论,有的在适合于学生独自探索的地方安排小组交流, 有的在适合于全班教学或教师引导的地方组织小组探究, 有的在一节课中安排多次小组合作学习。似乎只有让学生合作讨论,才能解决问题。逐渐造成学生丧失独立思考,感到厌倦,失去小组合作的兴趣。由于时机不当, 教学时间大量浪费,收效甚微。

3、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缺乏有效的引导

许多教师一提出某探究活动时,就说 “好,下面就由各小组同学合作探究,交流讨论。”,然后就放手让学生讨论,而不在管学生。结果,有的小组成员相互之间大眼瞪小眼,不知该干嘛;有的小组成员在探究讨论时,偏离了内容,乱无目的。例如:在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备时,虽说学生在学习氧气的制备时已经了解了气体的制备方法,但很多同学并不能将两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如果教师不能引导学生回忆氧气的制备,气体制备装置的选择,并结合二氧化碳制备的原理,指引学生设计实验,很多学生只能无所适从,白白地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

4、教师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不足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 教师常常在提出问题后未留给学生一点思考时间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 不到几分钟就叫“停止”。这时, 有的小组还没有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 有的小组也是才刚刚开始。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没有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 甚至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我们应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学生能够充分交流讨论,合作学习,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五、没有有效的评价

第一,有些课堂没有一定的评价结构。各小组讨论汇报之后,教师将讨论结果与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就结束了,没有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学生渐渐就会失去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缺乏小组团结,积极进取的竞争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反思范文第4篇

一、什么是有效的合作学习

与传统教学相比,合作学习并非只是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而更多地涉及新概念的根本转变,仅把合作学习看成徒有其形式的教学方法、简单的分组、自然的合作并不能使学生相互协作,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小组活动,不能保证合作学习取得成功。

有效参与是有效合作的前提和基础。参与的有效性,主要看参与对小组学习目标的价值和自我发展的价值实现的贡献。就个体而言,表现为面对学习情境入神、入境,这才是真正的、实质的有效参与。

美国约翰逊认为,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有五个:1.积极的相互依赖,使小组成员确信他们“同舟共济”;2.面对面的交互作用,确保小组成员能直接交流;3.个体责任;4.合作技能,即与他人在小组中协同学习所需要的组织能力、交流能力、协同能力、相互尊重的态度等;5.集体自加工,小组成员采取自我检查或反馈方式考查集体学习进行得如何并提出改进措施。

布里奇归纳了六条小组规则――道德素质:1.通情达理、以理服人;2.平心静气地遵循诸如每次只能一个人讲话这样的原则;3.说真话;4.给每人自由表达思想的机会;5.相信每个人都一样蕴藏着与讨论有关的知识;6.尊重所有参加小组讨论的人。也就是说,小组成员人人参与到小组中有秩序地进行交流或活动,达到或超过预期想要达到的目的就是一次有效的合作。

二、创设合作情境,激励交流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交流能帮助教师获得反馈信息,做出有根据的教学决策,交流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对数学认知的发展。教师首先应提供让学生积极参与的宽松环境,让每个学生有效地参与;同时为学生创设一个便于交流的情境,将学生放在问题情境中,鼓励每个学生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接受他人的思想。因此,在合作中,应体现学生间的人际交流、观点交锋和智慧碰撞。教师应引导学生善于互相学习,善于与他人合作。鼓励学生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力图理解他人的想法,把别人的思想同自己的想法联系起来,反思自己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学习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学会在自己不赞同别人意见时,不用批评而是提问;在向同学解释自己的策略时,学生就不得不重新检查自己的思维过程,从而加深了对数学的理解;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更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三、倡导合作精神,学会享受

探究性学习时,许多探究的内容、知识的理解是在学生的交流合作中完成的;学习的主动权,教师应放手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的合作交流中,享受成功,享受快乐。比如第十一册第二单元“比的应用”中的例2,课本是这样解的,先求得数:3+2=5,再求大豆和玉米的种植面积:100×3/5=60(公顷),100×2/5=40(公顷)。可以放手让学生交流、合作,并鼓励他们,看哪些同学最聪明,能列出与课本不同的解法?这样挑战性的激励,就像奖励学生吃人参果一样,学生信心十足,觉得我是课堂小主人,老师尊重我的想法,只要我方法合理,可以同书上的解法不同,那我就是最聪明的人了。又纠正部分学生“唯书是从”的传统观念。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产生。结果做出许多解法。(1)求大豆的面积100÷(3+2)×3;求玉米的面积100÷(3+2)×2;(2)把玉米的面积看作单位“1”,大豆的就是玉米的■倍,单位“1”是100÷(■+1)=40(公顷)。(3)把大豆的面积看作单位“1”,玉米就是大豆种的面积的■,单位“1”是100÷(1+■)=60(公顷)。虽然本题是比的应用,但同学们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说明不但可以按比例分配解,而且可以用分数解。

四、加强合作讨论,共同发展

讨论交流,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学习,并对所学的知识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和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以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小组群体活动的主体功能、互动功能、激励交往机制,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平等竞争、相互协作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率,真正把教师的主导作用放在指导学生的能力学习上来。例如,“加减法简便运算”课中安排一次这样的小组交流练习:说出下面几道题你的算法。①645-545-23;②(645-368)-32;③645-(170+30);④645-(245-47)。学生在交流算法与想法时,会说出题①直接从左往右计算好;题②不必去掉小括号好算;题③先算括号里的;题④去括号,再计算更简便。学生在同伴、老师的交流中,获取了对数学最深的感受,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搭起了展示才华的舞台,使他们感到被人尊重和悦纳的机会。例如,拼摆图行中,一个小组的三个同学在汇报合作成果时,甲口述操作步骤,乙依此拼摆,丙协助完善拼图,在群策群力中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这种貌似平常的合作,并非个体技能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学生思想与思想交往锋、磨合、补充、沟通的基础上达到学习的理想与目标,同时学生在平等、自由、真诚、悦纳的情意关系中学会与人共处。

总之,合作学习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等理论为基础;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班内的心理气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

小组合作学习反思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有效 评价

中图分类号:T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1-0215-01

当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课程改革工作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文化基础课的课改成效不是很明显。如何转变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如何去克服学生学习的消极被动绪?如何让课堂充满生命力?通过反复实践,我发现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个有效而实用的解决方法。

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里斯和福茨指出:“如果让我们举出一项真正符合‘改革’这个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美国教育学者沃迈特则认为:“合作学习是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在我国,《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也提及并倡导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能在课堂上进行积极的交往,是新课程理念下对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小组合作学习正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这样的有效平台。它能够促使学生形成积极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在交往中强烈的合作意识,对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的作用。

一、精心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组建学习小组时,首先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其次让学生自愿初步组合小组,最后由教师和学习委员做适度的调整。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既要调动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但同时要考虑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能力以及个体差异是不一样的,所以及时有效的指导能让学生在小组中中得到更多的帮助,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

二、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长的作用尤为重要。他不一定是小组中学习最好的学生,但一定是小组中自控能力最强,最知晓学生们的优劣势,最能调动大家积极性的人。对这样的小组长教师要先进行培训指导,定期召开小组长例会进行总结评价。只有在小组长自身不断提高的同时才能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都有出彩点,都有收获感,都获得认同感。从而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认可度的情感体验,进而提高整个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三、及时评价激发学习兴趣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习能力最差的学生都喜欢听到正面积极的评价,所以我在下课前的五分钟让学生先谈感受,例如这节课你最欣赏谁,讲出理由等。然后我再从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有效度、进步度等方面对学习过程进行整体评价并让学习委员作好记录。学期末,根据每节课的记录,参照期末考试,我会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做出准确的评价。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意识到;有效的评价对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以及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都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特点。我们常说,教学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学只有以学生为根本,课堂才会有生机,学生才会在学习时乐在其中。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合作参与的能力,提高语言交际的能力都十分重要。所以,我们要积极学习、大胆实践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等教学模式,并且开展语文教学模式的新探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在积极的交往中的合作能力,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