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论文(精选5篇)

  • 网络舆情论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二)舆情表达:盲从性和情绪化比较突出在高校校园网络舆情中,既有发自内心,针砭时弊,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的自觉上贴者,也存在着大量的盲目跟从、人云亦云的转帖者和跟帖者。自觉上贴者的网络言论行为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目的性,国家时政热点…

网络舆情论文(精选5篇)

网络舆情论文范文第1篇

高校校园网络舆情在高校中产生,在校园网络上发酵,因而,高校师生群体及校园环境的特殊性,及其网络交流的隐匿性决定了高校校园网络舆情具有与现实社会及其他群体网络舆情不同的特点。

(一)舆情内容:虚拟性与真实性相交融生成于由数字信息构成的非物理化赛博空间的校园网络舆情具有超现实性和虚拟性的特征。在网络空间中,交流主体成为一种数字化的存在,正是这种数字化的存在方式使交际双方的身份具有隐匿性:随意使用,甚至是篡改代表自己身份的网名或昵称,交往双方的自然状况虚假化。隐匿在虚拟交流语境中的大学生网民,其贪玩好奇、自我狂欢、恶作剧的心理欲望很容易被释放出来。他们尝试着变换身份,甚至变换性别与他人交流,寻求刺激;有时故意在网上虚假消息挑事端看热闹;甚至,有些别有用心的学生网民利用网络进行肆意炒作,以搏出位。例如,2009年奥巴马访华期间在上海科技馆演讲现场抢尽风头的“红衣女郎”嘉宾事件,经调查,其实是某个网络策划团队精心策划炒作的杰作。但是,另一方面,以匿名方式存在于虚拟环境中的人际交往,双方因为没有了现实生活中的重重顾虑和社会规范的各种约束,这就使得他们能够在网络上更自由、更充分、更真实地表达心中所想,甚至是“言为心声”“情动于衷”。人们很有可能将平日鲜有机会当众暴露的“本我”表现出来。因此,在这个意义上,高校网络舆情所反映的也有可能是当下大学生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最实在的意见、最坦率的情绪。

(二)舆情表达:盲从性和情绪化比较突出在高校校园网络舆情中,既有发自内心,针砭时弊,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的自觉上贴者,也存在着大量的盲目跟从、人云亦云的转帖者和跟帖者。自觉上贴者的网络言论行为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目的性,国家时政热点、社会不公平现象、校园突发性事件及与之利益休戚相关的各种问题成为他们品头论足的对象。他们发表意见,表明态度,在潜移默化中也在影响和引导着其他人的行为和态度。长此以往,这些大学生网民逐渐建立起个人的网络威信和影响力,成为高校校园网络中的学生意见领袖。当然,也要谨防某些大学生网民出于某种目的,利用网络传播的特点,采取种种手段和方式来凸显自己的意见,甚至是操纵他人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群体具有年龄相仿、生活学习经历相似、利益趋同的特点,很容易产生盲目的从众心理。这些网络“跟跟派”对焦点话题并无个人主张,经常以跟帖和转帖的方式附和意见领袖的话语主张。但是,他们并非就可有可无或毫无用处,他们的跟帖、转帖网络行为会对某一立场和观点起到提高点击率和增强人气的作用。从而,在客观上促使某一校园网络舆情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势力的不断增强。另外,响应者的多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某一网络舆情的激烈程度和广泛程度。高校大学生作为文化层次较高的社会群体,他们有知识、懂礼貌,具有一定的思辨能力。大多数情况下能够理智、冷静地发表评论、表达意见。但是,另一方面,处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社会经验毕竟有所不足,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未完全定型,他们血气方刚、嫉恶如仇、敢想敢为的性格在网络交往匿名性的掩护下,其网络言论表达往往更容易冲动和情绪化,主要表现为:一是对客观事实的本质和发展趋势把握不准,意见表达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和偏激性。很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从而产生不良社会影响。例如,在2012年因日本非法购岛而引发的中国公民游行示威抵制日货活动,最后演变为对日商和日货的烧事件,激发极端的民族主义爱国情绪,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二是以谩骂甚至是人身攻击的方式发泄自己对现实的不满,以拼贴或恶意剪接图片的手段来造谣生事。这种情绪化舆情表达,往往具有很强的煽情性,极大的杀伤力。某些带有侮辱性质并给他人造成名誉的伤害网络言论甚至存在着触犯法律的情节。特别是在人肉搜索、跟帖和博客文章中由于得到网络隐形匿名的支撑,成为非理性成分占据较高比例的空间。

(三)舆情传播:网上和网下互动感染,形成叠加效应由于高校校园环境的特殊性,高校学生活动的区域和场所相对集中而固定,学生宿舍、教室、食堂、图书馆、运动场等成为学生密集度最高、人流汇集最多的场所。优厚的自然条件赋予这些场所以校园舆论公共广场的特征。面对面的交流、及时迅速的反馈使得网上热议的某个社会热点和校园突发事件很快地在学生中传播开来,从而成为大学生广泛关注和讨论的中心议题。随着意见的广泛交流和观点的相互碰撞,很容易形成一种带有倾向性的,较为一致的意见。这些意见和观点继而会以博客日志和新闻发帖的形式出现在校园网络上,由此,又将引发新一轮的网上讨论和热议。如此以来,网上和网下舆情话语的相互渗透和相互感染,使得校园网络舆情获得了一种叠加效益。一石激起千层浪,网上讨论的热门话题很快使得整个校园人人皆知。

二、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

当今高校校园舆情已然从传统“看得到、听得见”的现实舆情形态转变为虚拟、开放的网络舆情形态。这无疑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基于上述高校校园网络舆情所表现出的特点,结合当前我国高校校园网络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显得非常重要。

(一)把握规律,发挥“议程设置”传播功能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媒虽然不能在态度层面上改变公众对某些问题“怎么想”,但是它能够在认知层面上引导公众“想什么”。无数传播实践证明:大众传媒精心选择,并突出报道的议题往往成为公众讨论的热门话题。因此,如何有效地将大学生网民的注意力吸引到预期的网络舆情中,就成为舆情引导策略中的重中之重。比如,适时地将一些正面、理性网络议题设置到热门位置,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和就业实际需要设置网络讨论、交流和对话专栏。时刻关注网络舆情走向,一旦出现畸变就要及时抛出主流价值观念和意见,强化主流言论,孤立非主流言论。在必要的时候,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组织相关议题的网络专题讨论,强化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

(二)重视引导,培养网络舆论“意见领袖”“舆情疏导是一个对话沟通、平抑民怨、理顺情绪、排解矛盾、解决问题、凝聚民心、将不良舆情化解和转化的过程。”[3]因此,一味采取“封堵”和“删除”的方式不仅收效甚微,有时可能适得其反。特别是在高校校园网络舆情引导中,要充分重视和发挥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强调舆论引导的主动性和权威性。高校校园网路舆情中的意见领袖是指那些经常活跃在网络上,为他人提供信息,能够对他人施加影响的学生网民。他们生活阅历丰富,社交面广,对周围世界的变化异常敏感,经常以本版版主和资深网民的身份出现,并且针砭时事,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他们对于舆情信息的加工与解释,舆情内容的扩散与传播及其对他人网络言论行为的引导和影响不可小觑。对于高校管理者来说,关键在于培养和提高这些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理论修养和综合素质。

(三)加强管理,建立网络舆情监测机制鉴于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复杂性,建立和完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网络舆情监测和管理机制是当务之急。首先,应该加强舆情监测的领导和组织机构建设。高校应该制定一名校级领导专门负责,由学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处、校团委以及各院系专管学生工作的副职领导组成舆情管理和监测委员会。负责制定相关的制度和工作措施,对学校日常网络舆情监测和管理进行有效指导,保障舆情监测工作有序、顺利开展。其次,建立一支网络舆情监测队伍。监测队伍由学校网络管理技术人员、各院系思想政治辅导员及各班的学生代表组成。要求监测队伍成员既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和文化素质,又要熟悉和熟练网络信息采集技术。善于从海量的网络舆情信息中收集、分析和预判网络舆情的态势和走向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送处理。第三,积极开发和运用网络舆情监测软件。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仅靠人工操作的办法是无法应付的。必须辅之于先进的网络监测软件。比如,采用敏感关键词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效地过滤和筛选以保证舆情监测的全面性;建立IP地址数据管理信息数据库,实现对网络和人的管理的统一等。

网络舆情论文范文第2篇

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得以产生或实现的要素问题,弄清楚构成要素是建立相应制度的基础.从字面上看,“网络问政”涉及“谁问”、“问谁”、“问的什么”、“怎么问”、“问的结果”等方面.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的发生或因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主动发起,或因公共议题引发网民热议引起政府关注进而实现官民互动.不同情境下,关涉主体不同,但可以明确的是“谁问”和“问谁”的“谁”应该既包括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又包括网民.问的内容应该排除私人领域的个人事务,本文认为其范围可以圈定在公共领域的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社会事务等等“.怎么问”涉及问的“程序”、问的“渠道”,问的“渠道”是比较明确的,可以通过网络上的政府网站、主流门户网站的问政平台,微博、博客、信箱等.问的“程序”没有明确的要求,呈现出随意自发的状态.问的“效果”主要涉及网上是怎么答复的,在实际工作中是怎么办的.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应该是一个双向平等的互动过程而不是单向不对等的自上而下传输过程,便捷、高效、开放、成本低廉等优势降低了问政门槛,对政府而言,问政范围更加宽广,决策才能更加科学、合理,打造服务型政府的口号才会落到实处.同时,网民的积极参与对监督、制约公权力,实现社会“韧性”稳定而非“刚性”稳定也会产生积极作用.

2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困境素描

2.1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网络问政的姿态化.因为传统工作模式的影响,部分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理念陈旧,跟不上时展步伐,把网络问政当成是表演、作秀的工具,需要的时候摆摆样子,不需要的时候搁置一边.上演了“民意已经过河,干部还在假装摸石头”的一幕来敷衍民意.搭了台子,利用率却不高,要么不闻不问,三缄其口不回复;要么官话、套话连篇,网友总结出了最具特色的对外信息话语如:群众情绪稳定、伤者情绪稳定、家属情绪稳定;发表重要讲话、会议一致认为、有关部门等等.不讲究说话艺术,不会说,公信力不高,没有实质性的内容.这些问题造成实质上的主体缺位,该有人发声引导舆论的地方工作没有到位,使得“网上问政”流于形式,网络舆情升级,更别提“网下施政”解决问题的执行力了.

2.2网络民意被代表.俞可平在《敬畏民意》中说:“谁是人民,人民将权力授给谁?人民如何将权力授予政府?这些都是民主政治的基本问题,其中的任何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好,民主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而每一个问题的解答,都须臾离不开民意.”“民意就是民众的愿望,民众的需求,民众的评判,民众的心声,民众的舆论,民众的信任”“.在民主政治条件下,人民应当就是拥有合法权益的公民”.[1]“民意”的“民”应该涵盖所有拥有合法权益的公民,而网络民意并不能实现民意全覆盖.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还有一半以上非网民.将近一半的网民结构构成复杂,网民素质良莠不齐,上网目的不一,不关注公共领域问题的网民不在网络问政中发声,在网络问政中发声的网民受个人利益影响所提意见、建议并不一定经过理性、客观的思考.掺杂了个人私心的、偏激的意见、建议如果被采纳就失去了决策的公正、科学.网络民意并非是社会的全部民意,网络资源的不均衡存在着民意被代表的可能.

2.3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缺乏制度约束.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是一个官民双向互动过程,无论是哪一方在网络问政过程中出现了问题,都直接影响舆情的发酵和问政效果.网络作为新兴的社会领域,尚缺乏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约束人们在其中的作为.而网络问政作为政治领域中最近几年兴起的新现象,人们对它的认识尚处在经验阶段,有约束力的制度体系远未形成.没有制度约束,政府方面的作为与不作为,做到什么程度,反馈等等问题全凭自觉.网民方面的权利滥用、权利受损也没有相应机制干预.长此以往,网络问政的可持续发展前景堪忧.

3网络舆情导控与网络问政问题应对的制度化对策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2012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认为:如果说现行体制带有自上而下的威权政治特征,“网络问政”则引入了自下而上的民意因素,不仅是一种亲民姿态和个案救助,更需要增加体制的弹性,把民意政治逐步推进到民主政治的制度层面.

3.1网络舆情导控与网络问政问题应对的立法层面的建议从应急管理向制度改进延伸,实现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网络问政”才能实现网络舆情导控与网络问政的有序、规范、常态化发展“.网络参与促进立法的基本目标在于建立一个公众积极参与的网络表达秩序;一个充分、理性而非受感性控制的、公平表达自己意见的网络表达秩序;一个方便了解大家的观点、分类科学、组织有序、焦点突出的、守法文明的网络表达秩序.以此作为党和国家的执政参考,实现党的决策和人民的意见的高度统一.把网络问政制度建设成为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新型的、便捷的方式”.[2]网络舆情导控与网络问政立法应该包括:1.政府和公民在网络问政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和政府,越是在民意集中的地方,越要勇敢面对是其题中应有之意.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一切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人民有“问”的权利、有遵守问政规则的义务;国家有科学制定问政规则的权利、有发展“问、答”平台的义务、有“答”的义务、有保护“问”者权利的义务、有解决问题的义务、有接受监督考核的义务.2.程序性问题.有学者认为网络问政过程中,越级信息交流有可能导致政治体系中间层级功能弱化.针对此问题,在设计网络问政平台体系时纵向上也应该坚持一定的层级原则,横向上针对“问-答-办-督”的各个环节中的具体流程、责任加以明确,实现网上、网下的制度化衔接.3.对任一方违法后的惩罚性措施.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网民、网媒任一方违反规定后的惩罚性措施都应明确规定,以起到震慑作用.

3.2网络舆情导控与网络问政问题应对的政府层面的建议1.把网络舆情导控与网络问政成果纳入党政领导干部考核体系、实行问责制.纳入考核体系、实行问责制关涉党政领导干部切身利益才能真正调动起其在网络问政中作为的积极性.设计考核体系时应该考虑尽量减少其负面因素,比如:把网络舆情导控与网络问政成果纳入考核可能会导致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过分注重网络而忽视了其他的沟通渠道及非网民群体.如此,就要考虑网络舆情导控与网络问政成果在考核体系中的比例问题,使得其既要重视网络舆情导控与网络问政,又不偏废其他工作形式.2.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广义的权力是指特定主体将其意志强加于他物,使之产生压力进而服从的能力.权力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怎么用权力,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是由人民赋予的,人民有权知道权力是怎么行使的,人民有知情权、监督权,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告知义务,有接受监督的义务,这就需要政务信息的公开、透明.重大事项决策除了必要的调查研究、专家咨询外还要通过网络媒体公开征求群众意见,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谣言、中伤、质疑才不会有滋生土壤,腐败、暗箱操作、潜规则才不会有可乘之机.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政府的合法性基础才有坚实支撑,公信力才能得到巩固.3.党政领导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网络问政素养的提升.调动起作为积极性后,作为的恰当与否也会影响问政效果.而作为的恰当与否既有技巧层面的、也有理念层面的问题.但毕竟行为对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反作用,先行的行为实践是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制度设计上要求重视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导控与问政理念和技巧也要相应地加以配套宣传、培训、内化.比如当前正在进行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就是一项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广大的党员干部如果都能树立为人民服务、与时俱进的理念,转型期深层次利益矛盾重重、复杂博弈背景下官民之间的冲突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网络舆情论文范文第3篇

以主流媒体为主的网络舆情监测机构是我国目前最成熟的监测机构,也是最主要的监测方式。如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新华网网络舆情监测分析中心等,一些地方主流媒体所属的监测机构也是区域网络舆情监测的主力军,如大众网大众舆情、大江网大江舆情等。这类监测机构依托媒介资源,聚合软件开发、统计学、传播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专业人员,符合舆情监测需要多学科融合的特点。这些监测机构开展网络舆情监测理论研究,点评网络热点舆情,总结其中得失,提升公众舆情素养,并通过这些开展公共网络舆情服务;同时应用其开展公共网络舆情服务的影响及成果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提供有偿服务,取得了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这类监测机构最具代表的是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该监测室成立于2008年7月,在网络信息搜集上,人民网舆情监测室重视搜索技术的应用,依托人民网舆情监测平台、中文报刊监测系统,辅以公众搜索引擎,在搜索引擎解决不了的区域补充人工监测,形成了网络信息收集的有效模式。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率先开通了舆情频道,设立舆情会商室,刊登热点舆情报告,各种舆情排行榜。通过这些方式,就网络舆论情况、网络热点事件的成因及规律,进行分析和总结。这些公共舆情服务,提升了公众的舆情素养,增加了自身的影响力,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同时,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根据不同的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舆情监测服务,推广其舆情监测平台,提供舆情分析报告和突发事件咨询顾问服务,指导舆情应对,还编辑发行《网络舆情》杂志,发行价为每年3000多元,被称为史上最贵杂志,目前已发行近20000份。此外还开展培训服务,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二、以研究部门为主的监测机构

以高校和研究机构为主的监测机构,如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口碑)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这些机构兼顾学术研究与舆情监测服务,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加以学理分析。如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的《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的《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等从网络舆情的角度注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态势,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虽然,高校、研究部门为主的服务机构较为专业,但也不是万能的,其中很多机构存在覆盖面广、针对性不强或者实践经验欠缺等问题,难以就部门、单位做详细的跟踪、监测分析,往往只有在出现了重大网络舆情时才能提供帮助和参考。

三、以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为主的舆情监测机构

随着网络舆论的加强,引起了社会各方对网络舆论的重视。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成立舆情监测机构以期通过网络加强了解公众对本部门、本行业的意见建议,减少网络负面舆论对自身的影响。这部分监测机构个体规模不大,数量多,专业性比较欠缺。目前这类监测机构大都由部门及单位所属的宣传等部门代为管理,少有独立的监测机构。监测的方法主要有日常监测和应急监测,监测范围涵盖新闻网站、社交网站、论坛、微博等。日常监测用日报、周报、月报、年报等形式,应急监测就某一舆情事件进行专题监测,以快报、专报等形式呈现。监测手段主要以人工监测为主,也有辅以监测系统监测或购买舆情监测机构的服务等。人工监测无法顾及海量的网络信息,很难对网络舆情作较为全面的梳理、统计、分析,只能就一件事、对一个点作报告。相比之下监测系统、监测信息更有针对性一些,但因目前市场上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本身存在缺陷,所以监测的准确性还有待加强。

网络舆情论文范文第4篇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互联网信息的传播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快捷性和不可控制性,负面网络舆情一旦发生,会给党和政府的形象造成不利的影响,会对社会和谐、稳定造成冲击。各级领导和从事网络舆情的干警,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网络舆情的领导,把网络舆情工作纳入公安工作总体安排,精心部署,狠抓落实。

(二)健全机制,加强合作。为了更加严密地监控网络舆情,按照部党委关于公安工作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谋划网上网下两个战场的指导思想,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工作的机制体制。一方面,在公安系统内部要实行统筹协调、统一调度,分级负责、分兵把口的工作管理机制,通过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保障网络舆情工作健康发展。另一方面,网络舆情具有传播速度快、负面影响大、社会反映强烈的特点,单靠网安部门的力量不可能实现完全有效导控,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网络舆情工作联动机制,在加强与上级网安部门沟通的同时,加强与各级党委、政府、宣传部等相关部门协调与配合,发挥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作用,形成合力,引导和利用各方力量参与对网络社会的管理,逐步建立法律规范、行政监督、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信息网络管理体系。

(三)壮大队伍,提升能力。网络舆情工作是政策性、时效性、敏感性、技术性较强的一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国家安全等各个领域的系统工程。能够引发网民广泛关注,成为网络舆情事件的,多是以反应社会敏感问题或政府有关部门的负面消息为主。当某些社会敏感性事件演变成负面网络舆情后,消除负面影响的难度就非常之大。仅靠哪个部门做好正确舆论导向,消除负面影响是难以达到好的效果。为此,做好网络舆情工作,一是要有健全组织体系和完善的工作队伍。在组织体系建设上,公安系统内要以市局为主导、分局为基础、派出所为补充,形成上下联动,层层负责的网络舆情的工作体系;在队伍建设上,加强网络舆情的人员队伍建设,各级各部门要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在各有关部门要加强个人微博客、网络评论员的队伍建设,同时加强对网络意见领袖、网络“大V”的引导和管理,发挥好他们在舆论引导、收集民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方面的建设性作用。二要强化培训,提高网络舆情引导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加强业务学习,增强对重大敏感案件的处理应对意识和实战能力。

二、多策并举,提升舆情应对能力

笔者作为一名网安部门的青年民警,结合本职工作实践,谈一谈对做好网络舆情应对的几点看法。公安网安部门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发现和处置网络舆情,其中主要以涉稳信息和负面涉警舆情为主。负面网络舆情一旦发生,必须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快速、妥当地采取措施加以控制,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舆情搜集,及时发现负面舆情各级网安部门应当建立全天候巡查制度,加大对重大门户网站以及境内外网站、本地网站、网络社区的监控巡查工作,重点对贴吧、微博、QQ群、语音聊天室、微信等载体进行监控。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舆情搜集工作,通过巡查发现各类违法信息以及影响社会稳定的敏感信息,重点发现预警性、内幕性、深层次动态情报信息,以掌握关于本辖区重大舆情事件。二要不断提升搜索技巧,以点连线、以线带面,开展全时空严密监控,根据现阶段社会热点总结专题信息,跟新、扩充关键词库,以发现本地网站的煽动、炒作信息。三要不断建设和完善舆情基础数据库(基础数据库中应当包括网上重点人员库、重点网站库、本地论坛版主库、本地重点QQ群库、舆情导控虚拟身份库等内容。),为综合研判一段时间内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提供客观依据。

(二)提升舆情研判技巧,做好处置决策对于在社会中产生正面影响的,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进一步巩固其积极影响。对于负面网络舆情一定要快速研判、妥善处置、有效控制、加以防范。对于涉稳、涉恐等行动性信息,要第一时间上报领导并通知国保等部门,做好应对处置工作,以防在现实中发生;对于涉警负面信息,要立即展开调查,为妥善处置提供客观材料;对于还未在网上产生较大负面影响的,要及时落地处置,消除网络影响;对已经在互联网中引起网民广泛关注的,要及时开展舆情引导工作。此外,还要定期对社会热点及网络舆情进行总结、研判、分析,提出预警。要充分发挥网络舆情监控职能,为其他部门开展工作提供客观依据,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前瞻性信息,有力推动各项工作的长足发展。

(三)加强舆情阵地布控,密切掌握重点人员动向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加强与技侦等部门的合作,逐步提升网上涉稳、涉恐、涉警等有害信息的发现搜集能力,进一步健全网上网下综合防控体系。对境外敌对势力、涉恐涉爆、组织、维权群体、政治安全、社会稳定等领域的重点人员开展严密排查,对已掌握虚拟社区、虚拟群体及重点人员的线上线下活动进行严密控制。

网络舆情论文范文第5篇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危机处于高发期,也是在国家高度重视建设和加强食品安全的关键时期。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主编的《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1)》中指出,2010年的社会舆情热点事件中,以食品安全为主的公共卫生类舆情事件占事件总量的14%,位列舆情事件类型的第1位。此外,当前也是一个现代媒体高度发达,更多的关注舆论监督,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空前提高的时代。媒体和公众越关注食品安全危机,政府,尤其是食品安全监督部门,就越是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同时,由于食品安全危机的特殊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复杂性和舆论的高灵敏度,使得食品安全危机管理中的舆论引导及应对具有不同的策略。2013年5月30日,浙江宁波市华美线业有限公司的约280名职工及家属在食用浙江新美心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美心公司)蛋糕之后,出现集体呕吐、腹泻等疑似食物中毒的现象。此前,宁波市鄞州区飞虹幼儿园16名小朋友在食用该品牌蛋糕后也出现集体腹泻。事件爆发后,新美心公司声誉与产品形象一落千丈,事件的后续影响较大。2013年6月4日,宁波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认定这是一起由肠炎沙门氏菌污染绿姿慕斯蛋糕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新美心公司对此次食物中毒事件承担企业主体责任。宁波市政府启动食品安全事故Ⅲ级应急响应并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该事件的发生使相关部门与企业更加警醒,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发展速度快、势头猛,如果没有进行科学监测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对企业、社会都会造成深远的负面影响。近年来,许多地方政府及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面对食品安全危机时舆情监测及应对的意识、经验和能力均不足,导致社会公众对政府以及国内食品安全的信任危机,严重削弱政府的公信力。而食品安全舆情信息量较大,且真假难辨、传播迅速、影响深远。因此有必要开展食品安全舆情监测机制与应对策略的研究,并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舆情监测与应对工作规程,使食品安全舆情应对工作由被动转为主动。

2我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管研究现状

2.1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在我国仍处于初级阶段随着食品安全逐渐成为社会的热点与焦点,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监测已经受到政府主管部门与企业的重视。但相关研究才刚刚开始,缺少具体的监测手段分析与应对办法研究,使得相关部门无据可依。

2.2将食品安全事件与网络舆情融合起来的研究较匮乏我国目前对网络舆情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研究还仅限于应用性研究的范畴,对网络舆情的理论性研究仍然不足。主要集中在研究网络舆情演变过程、网络舆情演变效应以及网络舆情,但这些研究尚未成型。同时,将食品安全事件与网络舆情融合起来的研究更是匮乏,将食品安全事件中的网络舆情的演变机理作为主要对象的研究尚未出现[1]。

2.3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的研究角度单一虽有一些学者将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作为研究对象,但大部分是从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效应方面进行研究,分析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的影响较多,且研究相对集中于规范研究层面。

2.4将食品安全事件与网络舆情结合定量分析的研究尚未出现对食品安全事件中网络舆情的研究多是从实证分析入手,或以定性分析为主,而将食品安全事件与网络舆情结合在一起进行定量研究的文献尚未出现。关于网络舆情的研究尚处于开始阶段,还未形成成熟的、系统的理论体系,但个别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成果。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属于网络舆情的研究范畴,目前对于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的研究虽然比较匮乏,但参考其他网络舆情理论的研究成果来发展和完善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理论的研究是可行的,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3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

3.1网络舆情及其特点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通过网络围绕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公共事务和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信念和价值观。它是较多民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表现的总和。网络舆情借助于新媒体(互联网、微博、微信等)传播,具有即时性、海量性、全球性、互动性、多媒体性、新媒体等特点,这决定了它的快速发展与它对传统媒体的挑战[2]。

3.2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手段“舆情监控”就是政府部门通过各种途径对舆情信息主动地进行监测、收集、分析、控制与引导,反映社情民意,调动民智和民力,积极引导公众舆论,实现科学民主决策。在食品安全事件中,舆情监控要起到“信息耳目”和“决策参考”的作用,其主要步骤包括:①监测与收集。在可能或已经发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时,进行调查与访谈,关注网络相关媒体,广泛收集公众意见信息,及时、动态地了解和掌握有关突发事件舆情的最新进展。特别是涉及“三敏感”(敏感时间、敏感地点、敏感事件)的舆情信息,要实施重点监测与收集[3]。②分析与挖掘。对所收集的舆情信息进行比较、识别、筛选、总结、归纳、分类,同时要拓展舆情的深度,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编写、报送高质量的舆情快报,及时地供应急管理决策者参考。由于舆情未必是对突发事件及应急管理客观、科学的认识,不能直接作为应急管理决策的依据。同时,舆情信息的价值判断不遵从“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要注重舆情收集的全面性,并掌握从舆情中“淘金”的能力。③控制与引导。舆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对于那些涉及国家机密、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的网络舆情,以及受国外组织教唆、借突发事件丑化国家形象的网络舆情,政府应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4]。

3.3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控方法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观点,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有“网络”之称。对于网络舆情的这些特点,应急管理者应当了然于心。对应急管理中出现的各种网络舆论,管理者应能做出及时反馈,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因此,必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络舆情分析,从而对其控制和引导[5]。由于网上的信息量非常大,仅依靠人工的方法难以完成对网上海量信息的收集和处理,需要加强相关信息技术的研究,形成一套自动化的网络舆情分析系统,及时应对网络舆情,由被动防堵,转化为主动梳理、引导。这样的系统应该具备舆情分析引擎、信息自动采集、数据清理等功能。

4宁波市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应对策略与办法

建立长效的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与应对机制,根据食品安全舆情信息的特点,应结合宁波市食品监督管理的实际工作分工和具体职责要求,在调研讨论的基础上,可以形成“食品安全舆情监测与应对工作流程”。其中包括以下几方面。

4.1工作目标为及时向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与企业提供决策依据,控制食品安全事件危害,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积极开展食品安全舆情监测与应对。

4.2工作方式和内容监管部门日常每天监测网站、微博等媒体以及消费者网络投诉举报信息,第一时间发现可能引起公众关注的涉及餐饮、食品风险监测等网络舆情信息,并根据舆情性质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同时形成情况报告。

4.3工作网络及职责分工其中包括政府相关部门即负责食品安全监管的宁波市市场监管局及其分局,媒体、企业等各个单位的职责分工。

4.4工作流程包括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预警范围、处理权限、通报途径、基本应对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