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密多心经(精选5篇)

  • 波罗密多心经(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因为第二天就要签约了,晚上心情不畅的我们,坐在人工湖旁,心里十分清楚那个时候说什么也都没有用了。两个人默默地想着自己的心事,我因为与单位有协议不可能和她去南方。波家里又特别困难,读研究生的钱还是多病的父母四处借的,她哥哥因为没有钱,处了5…

波罗密多心经(精选5篇)

波罗密多心经范文第1篇

日子在快乐的一天一月一年里飞快奔跑着。恋爱三年,终将抱得美人归的快乐心情,让一切的开心变成了甜蜜。正在我们目光坚定,不顾一切地高举着色彩鲜明的爱情旗帜,即将走在一起的时候。临近毕业的一件事打破了我对爱情生活的憧憬。

那是临毕业前的一天,南方沿海一家经济实力强大的县级医院,来我们学校招一名研究生。医院许诺一年考核合格转正,两年考核合格提副主任,三年考核合格破格为副主任医师。第一年年薪6万,两年给住房,当年给医保和解决户口。这在2003年的东北,是做梦也想不到的待遇。招聘当天,学校推荐了波。

因为第二天就要签约了,晚上心情不畅的我们,坐在人工湖旁,心里十分清楚那个时候说什么也都没有用了。两个人默默地想着自己的心事,我因为与单位有协议不可能和她去南方。波家里又特别困难,读研究生的钱还是多病的父母四处借的,她哥哥因为没有钱,处了5年对象还没有能结婚。那么好的待遇对于她来说,是目前帮助她家摆脱困境最好的办法。当晚寂静的湖边让人很自然地想起了“执子之手,死生契阔。”“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不知不觉间眼中有一股古老的液体缓缓流下,那个时候的自己是真的很脆弱,有种“欲语泪先流”的感觉,就像在灯火辉煌、满堂空席的氛围后,那种曲终人散般强烈的凄凉。

剩下的时间里,我们依然在一起,但谁都不愿意去谈毕业以后的事情。可彼此心里又都很明白,只是谁也不愿意先说那些话罢了,都在等那最后的时刻。就这样在几乎半个学校人的惋惜下,我们不好不坏地熬到了行将毕业。毕业前夕的那天晚上,住在上铺的二哥(学校寝室里的一种排名),因为要在毕业晚会上和波对演沙剧里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所以寝室里的人,自然也就聊到了我们身上,大家为我出了很多主意。最后不知道谁想出了个偷梁换柱的办法,让我替二哥出演,趁机在毕业晚会上向波求婚。在大家的再三游说和鼓动下,我也就来了个死马当活马医。

波罗密多心经范文第2篇

[关键词]印度诗歌 印度佛教 金刚乘 佛教文学

一、历史背景

公元八世纪,在印度东北部兴起了一个波罗王朝,其统治地在今孟加拉国和印度西孟加拉邦一带。约公元780年,达摩波罗即位。在位期间,他几乎征服了整个北印度。公元815年前后,达摩波罗去世,其子提婆波罗即位。提婆波罗继续扩展霸权,曾经征服了奥里萨和阿萨姆,使自己的势力达到文迪耶山脉。他大约于855年去世。此后,波罗王国开始衰落,到十二世纪,终于被森那王朝所取代。

波罗王朝的统治者们崇信佛教。在达摩波罗统治时期,他不仅为著名的学术中心那烂陀寺提供经济支持,而且还在今比哈尔邦建立了超戒寺(又译超岩寺),使之成为新的佛学中心。超戒寺规模宏大,宗师辈出,与我国佛教关系密切。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甚至连那烂陀寺也归超戒寺统领。由于国王的崇尚,在波罗王朝的统治范围内,佛教还处于比较活跃的状态。大乘佛教,尤其是密教在这一地区得到迅速发展,成为这一时期印度佛教的主导力量。

除了东、北印度以外,在穆斯林大规模进入之前,印度其他地区也处于多国争霸的状态,如德干的拉什特拉库塔,南方的朱罗,西方的遮娄其等等。此时,佛教在其他地区依然存在,尤其是印度河上游地区(古乌仗那国,今属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地区以及南印度的一些地方,密教也曾一度兴旺。

那烂陀寺和超戒寺作为密教的中心,一直持续了300余年,最后于十三世纪初相继被毁。

在这个时期,印度佛教呈不断衰落的趋势,直至最后消失。人们在寻找印度佛教消亡的原因时经常说到内外两个方面的原因:从内因看,这一时期的佛教缺少革新,没有出现有威望有影响的大师来挽救颓势,重振雄风,相反,却因密宗的兴旺而与印度教相混淆,以致自身难保。从外因看,印度教传统一直根深蒂固,不可动摇,在八世纪又得到振兴,并不断影响和蚕食着佛教,竭力将佛教纳入自己的体系。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佛教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伊斯兰教的大规模进入给了佛教最后的打击。

二、关于密教和金刚乘

一般认为,密教即佛教密宗。从八世纪到十三世纪,密宗在印度佛教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如果将密宗的出现和兴旺作为佛教消亡的原因之一,那么,密宗形成的本身就是佛教与印度教内外作用的结果,是印度整个社会文化环境所造就的特殊文化现象。

在印度佛教的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的流传地区,密教也有许多不同的名称。下面,我们先简要回顾一下印度佛教密宗的兴衰,然后简要辨析密教和金刚乘的概念。

在佛教出现不久,佛教徒们就吸收了婆罗门教的一些法术和咒语等,也吸收了民间的巫术,使佛教内部出现了一股神秘主义倾向。

到公元一世纪,佛教分化为两大派别――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尽管小乘佛教基本上采取了原始佛教的原则,但也受神秘主义思潮的影响。而大乘佛教则对原始佛教的根本原则做了改革,然后确立了自己的理论基础。神秘主义在大乘佛教内几乎一直大行其道,一些人崇尚神力和咒语,并将这些作为修行的方式,这样,大乘佛教中就渐渐兴起一个新的派别。人们把这个新的派别叫做密教或者密宗、真言乘。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密宗的起源,学界议论很多。有人将它追溯到吠陀时代,有人甚至追溯到前雅利安时期的原始崇拜和巫术,都有一定道理。这正说明,密宗的形成不是偶然的,而是与婆罗门教的传统,乃至整个印度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的。密教的形成肯定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肯定是多种因素促成的。至于密宗形成独立体系的具体时间段和主要标志(如人物和著作),以及金刚乘一名的成立,学术界也有一些不同说法。

我国老一辈学者汤用彤先生在谈到唐代的真言宗时,认为真言宗即是密宗,是“重祈祷以得利益之教也,故特主礼拜供养。所供养者为神甚多,以大日如来为中心,而聚千百佛菩萨,纷然杂陈。用种种之方法以得利益,小之可以安宅消毒治病祈雨,而最后目的在成佛。最要之方法为三密:一身密,谓结印……二曰语密,即念咒。……三曰意密,即如大日之三昧,以心观实相。”这里,他把密宗的特点和修行方法解释清楚了。而且他还指出,从玄奘和义净到印度访问后的记载看,“均未列密教为一派,实可知密教之完成,盖在唐时也。”也就是说,他认为印度佛教密宗的最后形成是在唐代,在玄奘和义净访印之后。而不久,密宗即在开元年间传人中国。印度来华僧人善无畏译出密宗三经《大日经》、《苏婆呼童子经》和《苏悉他揭罗经》,金刚智译出《金刚顶经》,而其弟子不空金刚不仅译出许多密宗经典,还使中国佛教的密宗得以弘大。由此可见,中国密宗的形成与印度密教的体系化过程关系密切。

老一辈佛学家吕澈先生也说:“密教开始于第七世纪。到第八世纪以后,性质逐渐同印度教相接近,愈益离开了佛教的面貌,一般称之为‘左道’。以后的发展,更加不纯,特别是主张的瑜伽,一般也称之为‘左道瑜伽’。由于他们也讲般若、苦等教理,主张空性,并说这种空性,犹如金刚,是不变的,为了与大乘小乘相区别,又称之为‘金刚乘’。”这里,他不仅明确指出了密教形成的时间,还讲清了密教金刚乘与大小乘佛教的关系及名称由来。

黄心川先生说:“我国和日本传统把印度初期佛教经典特别是巴利文律藏和经藏中所传的密咒、仪规等等称为杂密;把七世纪中叶以后相继成立的《大日经》、《金刚顶经》为中心内容的教义和实践称为纯密,但这两者也不能严格分开;另外,把八世纪以后印度佛教受到印度教性力派影响而兴起的派别称为坦多罗佛教或密教,其中包括金刚乘、易行乘和时轮乘,但也有人把纯密径直称为金刚乘,这种说法并不确切。”“密教作为一个有组织的思想系统开始出现于《大日经》,一般认为该经产生于七世纪上半叶的西南印度。”“以《大日经》等为主的思想和实践常常被称为右道密教。”“《金刚顶经》一般认为产生于七世纪末的东南印度……它是以瑜伽秘仪为中心的一大体系。在《金刚顶经》的实践中还吸收了印度教的性力崇拜和大乐思想,因此被称为左道密教。在《金刚顶经》出现以后,密教开始被称为金刚乘。”

近年,中国学者吕建福先生主要根据中国方面的资料,结合国外的研究成果,写出《中国密教史》一书。书中将密教按历史发展演变过程划分为陀罗尼密教、持明密教、真言密教、瑜伽密教(金刚乘)和无上瑜伽密教(金刚乘后期)五个阶段。他认为,“自八世纪中叶至九世纪初,金刚乘从南印发展到东印及中印、北印一带,并开始向邻近的吐蕃等地传出。它在东印和中印很快得到新起的波罗王朝的信奉和支持,达磨波罗王在恒河南岸建造了规模宏大的超岩寺,它与那烂陀寺俱为金刚乘在中印新的中心。”也还说:“到了十世纪,晚期密教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把金刚乘的大乐思想发展到了极端,并且

把大乐思想和印度教左道的女神性力思想相结合,出现了和合相应成就、性力解脱的主张。”

总之,印度密教起源甚早,但在佛教中形成一个独立派别的时间当在七世纪中期前后,其标志性著作为《大日经》和《金刚顶经》。而《金刚顶经》出现以后的密教又称为金刚乘。八九世纪,金刚乘几乎传遍北印度,主要活跃于印度东北部地区,如阿萨姆、比哈尔、孟加拉等地,但在西北印度克什米尔等地也广泛传播。十到十二世纪,金刚乘进一步发展,形成很多派系。十三世纪。由于穆斯林的入侵,金刚乘的中心向北转移,在尼?自尔和我国地区广为流行。

三、关于悉陀和悉陀文学

金刚乘的成就者被称为“悉陀”(siddha,或译“成就师”),据说有八十四位。由于不同资料给出的名单不尽相同,也不按时代顺序排列,因此很难确定他们的生活年代。而且,这个名单中也可能有同人不同名重复出现的情况。

在八十四位悉陀中,有几位比较著名。其中最有名的一位悉陀叫萨罗诃巴(Sarahapa)。比较著名的悉陀还有坎诃巴(Kanhapa)、沙巴尔巴(Shabara-pa)、鲁意巴(Luipa)和东毗巴(Dombhipa)等。这是指他们在文学上有一定的贡献。我们注意到,84位悉陀中的大多数名字后面都有一个“巴”字,这是由“pada”一词简化来的。pada的意思很多,有脚步、职务、头衔、称号、解脱等意思,在这里是对金刚乘成就者的尊称。这一称号也在中国藏传佛教中使用。

大约在九至十世纪,从金刚乘中又分裂出了一个派别,印度学界把这个派别称为“那特派”(Nathapantha),因为该派大师的名字后面都加一个后缀――那特。该派的创始人是戈拉克那特(Gorakhanatha)。据估计,他可能是不赞成金刚乘的左道修为而离开原先的派别,并到印度西部发展。后来,那特派果然在西部(如拉贾斯坦、旁遮普等地)得到发展,写出了一批作品。

基于上述情况,印度学界通常把这一时期的佛教文学分为两部分,即“悉陀文学”和“那特文学”。本文只谈悉陀文学。

所谓“悉陀文学”(Siddha Sahitya)是指金刚乘系统的悉陀(成就师)们用阿波布朗舍语写的诗歌。悉陀诗歌主要有两种形式:双行诗(doha)和修行诗(caryapad)。

悉陀们认为自己的修行目标不是获得知识,而是获得感觉和体验。他们大力强调,可以通过密教获得全部知识、证悟瑜伽的体验。悉陀们的目的是,驱除世俗烦恼,建立精神的极乐。他们认为,极乐(又叫大乐)是知识的最深层体验与精神的最高级境界。

宗教的发展往往与社会状况有关。金刚乘发展的时期,印度社会充满了不平衡,封建主拥有强权,高等阶级把学习吠陀作为教育的形式,妇女和首陀罗没有学习吠陀的权利。而另一方面,与此相反,学习密教对他们来说既方便又不受限制,因此,密教修行得到流行。而且密教修行不局限于佛教内部,在耆那教和印度教中也广泛传播。修炼密教,成为广大信徒获取知识的另一传统,这是个体验的传统,它认为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完整的。

悉陀诗人们并不公开宣称自己是文学创作者,诗歌创作并不是他们的职业。他们只不过是向着社会不公发出呐喊。在他们的作品中,在描绘生活体验的同时,还宣扬他们的。

通过佛教与印度教的交流,结果是佛教的削弱,金刚乘把佛教和印度教的距离拉近了,使彼此的认同感加强了。可以说,印度教性力派和佛教密宗在宗教地位上是不相上下的。这恐怕就是许多印度教徒把佛教看作印度教的一个分支的原因之一,是印度教吸纳佛教的前奏。

从文学的角度看,有两位悉陀的成就最突出,即萨罗诃巴和坎诃巴。有人说萨罗诃巴是八世纪人,但在他名下的主要作品《双行诗库》是用阿波布朗舍语写成的,有人认为这些诗歌的写作时间要晚得多,约在十至十一世纪,因此也有人认为可能有两个萨罗诃巴。坎诃巴大约是九至十世纪人,主要作品为《黑天诗行》、《东比女之歌》等。

四、悉陀诗歌的特点和贡献

下面,我们通过实例分析悉陀文学的几个特点。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这里讨论的重点并不是批判悉陀诗歌中的糟粕部分,而是要开掘其积极的因素并予以客观评价。这样做的原因是:长期以来,人们(尤其是中国学界)对悉陀诗歌常常只看到其宗教性的一面,甚至是其消极的一面,不仅不予以介绍,甚至以下流一言以蔽之,看不到其文学性和人民性的一面。

(一)给社会边缘人物以中心地位

悉陀们忽视了传统佛教的涅思想,而把“大乐”(Mahasukha)的体验放到突出位置。佛教涅有三个要点:空、智、极乐。密教把极乐改变了,认为涅椠的极乐就好像是男女同房时得到的那种快乐。所以,悉陀文学中大部分是那种性关系的内容。诚然,他们的作品中也许蕴藏着深意,从世俗的眼光看虽然不大容易被接受,但它们所表达的东西仍然具有一定的文学意义。

悉陀坎诃巴在双行诗《东比女之歌》(Dornbi Gita)中所表现的主人公卡帕里对东比女的爱情是很感人的。这个东比女和其他东比女一样。居住在城外的茅舍里。她能歌善舞,每天乘小船过河,到城里的集市上卖东西。她卖的是念珠和手工编织的篮子。坎诃巴在诗中一次次地描写家庭妇女。他清楚地说:就像盐溶化在水中一样,把家庭主妇放在自己心上。作者暗示了居家男子和家庭主妇是同一不二的感受。当然,也许其中还有别的形而上的含义,但现在根据上下文,其文意自在世俗生活当中。

悉陀文学对的描写,是以世俗的为基础的。沙巴尔巴描写过一个沙巴尔族少女(沙巴尔,南印度一个不开化的山地民族),使一个非常单纯可爱的形象活脱脱地浮现在读者面前。她是自然界质朴无华的女孩,居住在深山之中,她用孔雀羽毛和花环装饰自己的身体。少女和自然界相和谐,作者对两者的描绘和塑造都显示出了质朴和纯真。这种质朴和纯真与传统的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有所不同。这里,没有封建文学中对男女主人公享乐的描写,没有把女人当做享乐的工具。

由此可见,悉陀文学对两情的描写表现出了某种超越,即把社会底层的人物作为文学作品的描写对象,给社会边缘人物以文学的中心地位。以往那种国王、王后、王子、公主等为文学描写中心的情况被改变了。东比女也好,沙巴尔族少女也好,都是这样。这在印度文学发展史上是一个明显的进步,是悉陀文学的一个贡献。

(二)对保守主义的反抗

悉陀文学对传统的保守主义进行了公开而坚决的反抗。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对传统社会统治势力的蔑视。悉陀诗人们不仅反对种姓制度,也抨击了婆罗门祭司们的宗教礼仪。当时的印度社会沉沦于种姓歧视的弊端,社会下层民众没有尊严生活的权利。

悉陀们对高等种姓的做法进行了嘲笑讥讽。萨罗诃巴写道:

手拿泥、水和拘舍,/心中发愿者,/无事家中坐,/点火祭祀者,/烟熏徒伤目,/要领终无得。坎诃巴也在自己的作品中写道:

祭司大学者,/竟日读吠陀,/自认行为高,/其实无所得。/恰似蜜蜂飞,/坚果四周围,/内里进不去,/何以获真髓?

(三)语言上的贡献

印度文学史家拉姆昌德拉・舒克勒先生说过:“在健日王纪年七世纪的作品中,我们发现用阿波布朗舍语或俗语印地写作的情形。这一时期作品的典型代表在佛教金刚乘的悉陀作品中可以见到。”实际上,悉陀们在同社会守旧、种姓制度和印度教做斗争的同时,也在寻找与传统雅语不同的语言,这种语言就是印地语的前身,或者说是印地语的最初形式。

我们知道,印地语是当今印度的国语,但在印地语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俗语和阿波布朗舍语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印度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纳姆瓦尔・辛格先生在研究了阿波布朗舍语资料后,写出了专著《阿波布朗舍语在印地语发展中的贡献》一书。他的主要研究的资料是中世纪耆那教文献,但其中还特别提到了悉陀文学的语言问题。

(四)表现手法

首先,在诗歌的形式上,悉陀们的诗歌不采用长篇叙事诗和分章叙事诗的古老手法,而采取短歌和单首诗的形式。《修行短歌》和《金刚歌》是短歌的代表,而双行诗和半四行诗都属于单首诗。

其次,象征手法和隐喻。在悉陀们的诗歌中,充满了哲学感受和修行的神秘主义话语,而且还有大量的关于瑜伽修炼的繁琐仪轨。但其中也有关于人们通常的自然感受的描述,从中能够看到低等种姓和下层百姓日常生活的投影。为了表现他们的哲学思想,他们在诗歌中运用了象征的手法。

例如,东比巴在短歌《摩登伽女》中写道:

恒河亚穆纳之间,/漂着一条小船。/摩登伽女坐船上,/摆渡瑜伽行者,自在悠闲。/种田去,东比啊,去种田,/莫在路途上流连。/有了真师的教诲,/我们会迅速到达五佛天。/五支桨划船,鼓起风帆,/我将空中落下的雨水舀出船。/太阳和月亮的轮子,/升起和降下世界的帆。/离开左岸和右岸,/自由道路走中间。/东比女自愿出劳务,/摆渡不是要赚钱。/那些人坐车不乘船,/他们无法到彼岸。

在这首诗里,作者先用四句话描绘了一个客观物象,好像是在写景。然后使用第一人称,似乎讲述自己乘船的体会,宣扬自己的教义。最后四句强调本派教义的特点和优越性。诗中运用了象征手法。其中,小船象征着诗人所信奉的宗教派别――密教易行乘,它不左不右,走的是中间路线,即所谓“中道”;日月之轮代表时间及万物的变化,暗含着尘世间的无限轮回;摩登伽女象征着单纯和自然的情绪和简便易行的修行方式;五支桨代表着关于五种感官和业行的教义。也就是说,作者认为,接受佛和真师(satyagum)的教诲,走中道,调和感官,正确地造业,可以简便容易地摆脱轮回,到达彼岸,获得解脱;那些不相信这种观点的人,将无所成就。

悉陀诗歌所用的一些词汇往往另有含义,因此,要弄明白诗歌的含义,就首先要弄明白这些词汇所隐含的象征意义。这种语汇被称为“三达语汇”(Sandha bhasha),即一种不为教派以外人所熟悉的秘密用语。在这种用语中,词汇有内外两重含义,内在的含义表达的是宗教意义,而外部的含义则是世俗意义。有时候,其外在意思甚至是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相违背的。例如,丹蒂巴的一首诗,其表面意思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发生的。其诗直译如下:

波罗密多心经范文第3篇

公元2000年,26岁的我在工作一年后,幸运地考取了吉林省某医学院的在职研究生。而同班的波是从内蒙古一家地级医院考来的。因为是班上两个年龄相仿的单身,所以,我很快和波成为了好朋友。美丽动人的她是班长,同时还是学校艺术团的骨干。

日子在快乐的一天一月一年里飞快奔跑着。恋爱三年,终将抱得美人归的快乐心情,让一切的开心变成了甜蜜。正在我们目光坚定,不顾一切地高举着色彩鲜明的爱情旗帜,即将走在一起的时候。临近毕业的一件事打破了我对爱情生活的憧憬。

那是临毕业前的一天,南方沿海一家经济实力强大的县级医院,来我们学校招一名研究生。医院许诺一年考核合格转正,两年考核合格提副主任,三年考核合格破格为副主任医师。第一年年薪6万,两年给住房,当年给医保和解决户口。这在2003年的东北,是做梦也想不到的待遇。招聘当天,学校推荐了波。

因为第二天就要签约了,晚上心情不畅的我们,坐在人工湖旁,心里十分清楚那个时候说什么也都没有用了。两个人默默地想着自己的心事,我因为与单位有协议不可能和她去南方。波家里又特别困难,读研究生的钱还是多病的父母四处借的,她哥哥因为没有钱,处了5年对象还没有能结婚。那么好的待遇对于她来说,是目前帮助她家摆脱困境最好的办法。当晚寂静的湖边让人很自然地想起了“执子之手,死生契阔。”“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不知不觉间眼中有一股古老的液体缓缓流下,那个时候的自己是真的很脆弱,有种“欲语泪先流”的感觉,就像在灯火辉煌、满堂空席的氛围后,那种曲终人散般强烈的凄凉。

剩下的时间里,我们依然在一起,但谁都不愿意去谈毕业以后的事情。可彼此心里又都很明白,只是谁也不愿意先说那些话罢了,都在等那最后的时刻。就这样在几乎半个学校人的惋惜下,我们不好不坏地熬到了行将毕业。毕业前夕的那天晚上,住在上铺的二哥(学校寝室里的一种排名),因为要在毕业晚会上和波对演沙剧里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所以寝室里的人,自然也就聊到了我们身上,大家为我出了很多主意。最后不知道谁想出了个偷梁换柱的办法,让我替二哥出演,趁机在毕业晚会上向波求婚。在大家的再三游说和鼓动下,我也就来了个死马当活马医。

波罗密多心经范文第4篇

托勒密世界地图上的“赛里斯"与“秦尼”

丝绸制作是古代中国的一项伟大发明。早在先秦时期,中国生产的丝绸即开始向西方传播。根据考古发现,至少在公元前5世纪,中国所产的丝绸已传至欧洲文明的中心希腊雅典。以丝绸为媒介,公元前2世纪后期,希腊人开始获知关于中国的一些信息。他们把丝绸称为“赛里斯织物”(serilca),将东方盛产丝绸的民族称为“赛里斯”(Seres),并认为赛里斯人的国家(即中国)就位于印度东侧的滨海地带。

在“赛里斯”之后,中国又因“秦尼”这个名字为罗马人知晓。公元前30年,罗马人消灭了埃及托勒密王朝,然后通过红海进入印度洋。公元1世纪,罗马人掌握了印度洋上的季风规律,并借助季风直接横渡印度洋,往返于红海与印度之间。来自罗马帝国的一些商人甚至远航到印度半岛东南沿海,建立起贸易据点。而早在汉武帝时代(前140―前88年),中国人就已开辟了从中国南方到达印度洋的海上丝绸之路。这样,海上丝绸之路就将古罗马文明与汉文明连接起来了。

在罗马人的认知里,从印度继续向东,“在大海尽头的最北端,有个很大的内陆城市,名叫‘秦尼’(Thina,又写作Sinae),那里盛产各类丝织品。”

那么,“赛里斯”与“秦尼”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公元2世纪,一个名叫“托勒密”的希腊人不仅试图回答这个问题,而且力图在地图上将其准确地表现出来。

托勒密的巨著《地理学》系统地总结了古希腊、古罗马人的世界地理知识,代表性地反映了当时西方人对世界及东方的看法。托勒密写道:

“赛里斯”是民族的名字,他们的国家,被称为“赛里斯国”(Serike),他们的都城,则是“赛拉”(Sera,应当是指长安或洛阳);赛里斯国东部边界止于经度180。(再向东,就是未知的土地了),南部边界的西段与印度相邻,东段与秦尼相邻。托勒密不仅错误地认为秦尼和赛里斯国是南北两个不同的地方,而且更加错误地认为,秦尼的土地不断向南延伸,跨过了赤道,最终又向西与非洲连成一片。这样,在托勒密绘制的世界地图上,印度洋就成了一个封闭的内陆湖泊。

《波伊廷格地图》上的“大赛拉"

就在托勒密完成《地理学》后不久,罗马帝国便开始衰落。476年,西罗马帝国在内乱外患中灭亡,欧洲进入中世纪。这期间,不仅西欧人无法获得新的地理知识以纠正古人的错误,而且包括托勒密《地理学》在内的希腊文经典著作也逐渐被人遗忘了。由于用拉丁文写作的罗马作家只讲述过赛里斯,而没有提及秦尼,所以,中世纪早期的欧洲人只知有赛里斯而不知有秦尼,其在地图方面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波伊廷格地图》。

《波伊廷格地图》虽然绘制于12世纪或13世纪初,但它是根据一幅绘制于公元4世纪前期的地图摹绘而成的,所以实际上反映的是罗马帝国晚期人们的世界地理知识。这幅地图的最大特点是长宽比例极不相称:宽度为34厘米,长度却近700厘米,长度约是宽度的20倍。地图的最右侧就是东亚,但与中国相关的地名只有一个,即所谓的“大赛拉”(Sera Maior),这也是东方最远的一个城市。此词源自古希腊人托勒密所说的“赛拉”,即赛里斯的首都。托勒密表示中国的另一个称呼“秦尼”,在《波伊廷格地图》中则没有出现。《波伊廷格地图》反映出的东方知识的退化,反映了丝绸之路的动荡与衰落。

T-O地图上的“赛里斯"

从3世纪开始,中国进入了分裂与战乱的时代,丝绸之路时断时续,与西欧的联系则彻底中断。此后,在欧亚大陆的东方出现了强盛的唐朝(618―907年),而四分五裂的欧洲则依然在中世纪黑夜中漫无目标地摸索着。从中国出发的海陆两条丝绸之路,虽然空前繁荣,抵达了阿拉伯世界和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但未能延伸到西欧。西欧人对丝绸之路的无知,也体现在他们绘制的T-O地图上。

T-O地图是欧洲中世纪早期最为流行的世界地图。这种地图的基本特征是:大地呈圆形,周围被海洋所包括,环绕大地的海洋就像字母,大地上的T字形水系把世界分为亚洲、欧洲和非洲。T字形的横臂一般由塔纳伊斯河(即顿河)及尼罗河构成,T字形的竖条则是指地中海。在形形的T-O地图上,都没有“秦尼”,只有少数几幅地图上出现了“赛里斯”。这些地图上关于赛里斯的知识都是从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绘图者只是将赛里斯当做亚洲东部一个不太重要的区域,而且还不清楚其确切的位置。例如,有的地图将赛里斯置于亚洲最东方的中部,有的将其绘在亚洲东北方,有的则将其绘在亚洲东南方。

西班牙塞维利亚的主教伊西多尔(约576―636年)是一位博学的学者,他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词源学》被视为“整个中世纪的基本著作”。在书中,伊西多尔写道:赛里斯位于东方的尽头,濒临大洋,以出产丝绸而著名;丝绸不仅是赛里斯人的主要特产,也是他们的习俗标志。此外,伊西多尔还介绍说:

“世界上最好的铁产自赛里斯。赛里斯人将他们所产的铁连同丝绸、动物毛皮一起出口到国外。”

保存至今的《词源学》抄本共有近干部,其中许多抄本附有T-O地图。其中一部12世纪抄本中的地图,被称为“普罗旺斯地图”,直径为16.3厘米,东方朝上,全图共有84个地名。图上亚洲最东方的陆地上,有个小圆圈,里面写着“天堂”。赛里斯出现在“天堂”右下方的两条河流之间,其中右侧(南侧)的河流是尼罗河。这样,赛里斯就位于亚洲的东南方,距离埃及不远。

在德国慕尼黑的拜恩国立图书馆所保存的一部《词源学》12世纪抄本中,也有一幅T-O地图(编号为CLM10058)。地图直径为26.6厘米,东方朝上,周边画着12个风神在吹风。全国共有约180个地名,亚洲、欧洲与非洲的土地上画出了大量的城市。红海被画成红色,而且很大,其他海洋被画成绿色。在高加索山脉与绕地大洋之间,画有赛里斯城(CSeres),相邻的东北大洋则被称为“赛里斯洋”(Sericus Occeanus)。根据这幅地图,赛里斯位于亚洲的东北角。

东方新知识西传与地图上的丝绸之路

13世纪时,蒙古人的势力迅速兴起。在短短的半个多世纪中,蒙古铁骑踏平了东起太平洋西岸、西至波斯湾、西北到达黑海之滨的辽阔土地,扫除了各种壁垒与疆界,使原先四分五裂的广大地区连成了一片,东西方之间的通道被打通了,无论是陆上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都进入了高度繁荣的时期。

1245年,传教士柏朗-嘉宾受教皇的派遣,从法国里昂出发,穿过俄罗斯,一直来到蒙古帝国当时的统治中心和林。他第一次向欧洲人介绍了东方有个名叫“Cathay”的国家,此词源自“契丹”,实际上是指中国北方广大地区(有时也泛指整个中国),因为契丹人曾统治过这里。

1253年,传教土鲁布鲁克从君士坦丁堡出发,渡过黑海,经过俄罗斯南部草原进入蒙古高原,1254年底到达蒙古皇帝的驻地。他在游记中不仅介绍了中国北方地区(契丹),而且还讲述了他听说的一个名叫“Mense”的国家,这个词是“蛮子”的音译,是当时北方人对南宋的侮辱性称呼,指的是南宋统治下的中国南方地区。

1271年,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及叔叔从地中海东岸出发,穿越中亚地区,最终进入中国,并且到过云南、杭州等许多地方。1291年,马可-波罗一行从泉州启程,由海路抵达西亚,1295年回到威尼斯。他口述的回忆录《马可・波罗游记》在欧洲流传很广,影响深远。

在马可・波罗之后,还有不少欧洲人到过中国,其中较著名的是传教土鄂多立克。他从波斯湾口出发,乘船来到印度西海岸,然后沿海路穿过东南亚,大约于1323年来到中国广州。接着,他经泉州、杭州、南京等地,沿大运河抵达北京。最后沿陆路西行,穿越中亚和西亚,到达叙利亚,于1329年回到意大利。

早在公元前4世纪,随着亚历山大的东侵,希腊人来到了中亚。此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臣民也曾到过中国。中世纪前期,由于文明的衰落及交通的阻隔,西欧人的旅行范围大大缩小,几乎没有人到过巴格达以东的地区。这样,柏朗-嘉宾、鲁布鲁克等人从西欧一直来到蒙古高原,可谓是了不起的创举了。特别是马可-波罗,他从地中海一直旅行到太平洋西北岸,是历史上第一个穿越整个亚洲大陆的人,所以他被人誉为“中世纪最伟大的旅行家”。

这些旅行家回到欧洲后,带回了全新的东方知识:马可-波罗等人向欧洲人讲述了“契丹”、“蛮子”等前所未闻的国家,使欧洲人长期停滞的、陈腐的东方知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还向欧洲人展示了发达的中国文明,如元朝都城“汗八里”(Cambaluc,即今北京)人口众多,商业繁荣,城市宏伟,而南方的城市“行在”(Quinsay,即今杭州)是世界上最为雄伟壮丽的“天城”。他们通过实地考察,更正了自古流传下来的错误的地理观念,也带给欧洲人一些全新的地理知识。

元代丝绸之路的新变化以及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欧洲的东方新知识,也反映在了欧洲人绘制的地图上。从14世纪末开始,在西欧人绘制的关于东亚的地图上,“契丹”、“蛮子”、“行在”等就成了最常见的地名。在《加泰罗尼亚地图集》(1375年)的亚洲内陆地区,还画有正在丝绸之路上穿行的驼队。

那么,古希腊、古罗马人所说的“赛里斯”、“秦尼”与马可-波罗等人所说的“契丹”、“蛮子”之间是什么关系呢?这个问题给欧洲的地理学家和制图学家带来了极大的困惑。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这些地名分别标注在亚洲的不同地方,其中最为典型的是被誉为“欧洲中世纪制图学的顶峰”的《毛罗世界地图》。

《毛罗世界地图》绘制于1459年,其作者是一个名叫“毛罗”的天主教僧倡。由于不了解东亚的历史变化,毛罗依然沿用了托勒密所说的东亚地名,如赛里斯、秦尼。他在地图上画出了赛拉,并且注曰:“赛拉(Sera),赛里斯的主要城市”。他还吸收了阿拉伯人对于中国的称呼,认为“古代被称为‘秦尼’的地方,现在被称为‘秦’(Cin)了。”在地图上,毛罗将中国西南至印度的大片地区称为“Macin”(意为“大中国”),此词可能也来自阿拉伯人对中国的称呼,大概是指早已灭亡了的南宋。此外,毛罗吸收了马可・波罗等人所介绍的东方知识,在地图上绘出了“契丹”和“蛮子”,以及“契丹”的都城“汗八里”以及“行在”。对于“剌桐”(Zaiton,指的是现在的泉州),毛罗说:“大汗在此城拥有大批船只为国效力。来自印度以及其他地区或岛屿的船只,运载着各种各样的货物来到这里,包括香料、宝石、黄金。”由此可见,毛罗将古希腊、古罗马人关于东方的知识与马可・波罗等人带来的新知识错误地混杂在了一起。

全球化时代的丝绸之路

1492年,哥伦布首次到达美洲,但他坚信自己到了亚洲东部。1498年,达・伽马率领着葡萄牙船队绕过好望角来到印度西海岸,开辟了新的海上航线。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这样,从15世纪末开始,世界历史迎来了全球化的新时期。一幅绘制于1544年前后的世界地图,清楚地描绘出了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航线。从此,中国人所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延伸为环球航线,这就意味着,一个全新的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了。

当葡萄牙人于16世纪初来到印度洋地区后,他们很快获知东方有个国家名叫“支那”(China)。1511年,葡萄牙人攻占马六甲,随后直接进入中国沿海。不过,“赛里斯”、“秦尼”、“契丹”、“蛮子”、“支那”这些古今地名之间的关系仍足足困惑了欧洲人一个世纪。在1548年威尼斯出版的一幅地图上,已经清楚地标出了麦哲伦海峡,却错误地认为北美洲与东亚大地是连成一片的。在地图最左侧北纬40°的下方,标有“Qujsay”(行在);在地图最右侧,北纬20°~30°之间标明是“China”(支那),40°~50°之间标明是“Catayo”(契丹),50°~60°之间标明是“Senicana”(赛里斯)。当时欧洲人对于东方认识的混乱,由此可见―斑。

1583年,罗明坚、利玛窦等欧洲传教士进入中国内地,并且开始深入了解真实的中国。此后,葡萄牙传教土鄂本笃于1602年从印度出发,沿着陆上丝绸之路进行实地考察,并于1605年底进入嘉峪关,到达肃州。他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最终证明中世纪欧洲人所说的“契丹”其实就是中国。后来,利玛窦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这样肯定地告诉欧洲人:托勒密所说的“秦尼”和“赛里斯”,马可・波罗笔下的“契丹”,葡萄牙人所称的“支那”,实际上都是指中国。

波罗密多心经范文第5篇

它是继《圣经》及《语录》以后最畅销的图书,已被翻译成62种语言,全球总销售量超过3亿册;由它改编而成的电影,不包括DVD与录像带的收入,其票房总收入就可望超过100亿美元:其他各行各业关于它的周边产业正不断扩展,从难以计数的玩具、文具、服装、食品等特许经营商品,到主题公园、主题旅游……所有与魔法相关的商业文化符号正风靡全球;而将它视为自己女儿的孪生妹妹的作者J.K.罗琳,也已从一位失业的单身妈妈,转变成为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富豪级作家。

在这个没有多少孩子肯耐心读完厚达六七百页图书的年代,在这个童话都近乎终结,只有消费主义与成功主义等大行其道的浮躁时代,它为何还能吸引住全球上亿人(包括大人与小孩们)那些已经忙碌得差点僵化的心思?

就因为它为我们带来了一位能彻底吸引儿童、青少年、成年人三大不同年龄段的魔幻主角:一位同时兼备“童话中降服恶龙的王子,真实世界中的少年同学,战胜异象、改变世界的典型英雄”三重角色的“哈利・波特”吗?

对!没错!我们今天要说的这部魔幻童话就是――《哈利・波特》!

一部陪伴了我们十年,可以令全世界为之振奋的《哈利・波特》!

“哈迷瓜”们的真心话――被阻隔在九又四分之三站台外的信

赵雯晴

我崇拜哈利,波特,就像崇拜一个超级偶像一样。崇拜他的魔法,崇拜他化险为夷的运气,或者说,崇拜他的万众瞩目吧。这天,当还只有7岁的我合上《哈利・波特与密室》时,我决定给他写一封信,这封信我涂改了好几遍,最后还是没有寄出去,因为我想邮局应该不知道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在哪儿,而且魔法世界都是靠猫头鹰的,他们不会收麻瓜邮递员送去的信。我也想过要妈妈给我买只猫头鹰,可是妈妈好像根本就理解不了我的做法。我只好委屈地把我的信藏进了我放零钱和贴纸的小宝盒。在升二年级的暑假里,妈妈给我买了《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然后我又给哈利写了另两封信。

现在看来,哈利,波特和他的魔法学校曾是我的梦中伊甸园,好像只要有它们在,一切都会变得很美好。不过这也没什么不好呀。我们班还为哈利自发组建了D,A联盟。我们给哈利写了好多信。

现在,我念着“SERIESSES DE POUYNENT”的咒语,一遍又一遍,有谁听到了吗?有人回答吗?说到底,这些信件正静静地躺在我的盒子里,始终被阻隔在九又四分之三站台之外,没有到达我期望它们到达的那个魔法彼岸,可是,又有谁会在乎呢?毕竟那个长长的魔法梦还永远没有结束,还永远存活在我的魔法天空中,一遍遍地重映,不会消失。

无法继续的《哈利・波特》谜团

王 珏

我今年16岁,以前很不喜欢外国的通俗小说,尤其是玄幻的,但是看同学们都在看,也就想看一下,刚开始是看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和《哈利・波特与密室》的电影,真的很不错,后来就对这个很关注,很喜欢那些小演员们,也很羡慕他们。

我想,那个魔法世界之所以让我如此陶醉,是因为它没有现实世界的种种压力,没有隔阂,一切都是那么自然、美好。它也表达出了我们的幻想:希望自己能拥有一种非凡的魔力,希望自己在一夜间成为所有人注目的焦点。

最近看完了《哈利・波特6》,我最欣赏家养小精灵的忠诚和其独特的人格魅力,虽然他们长得并不好看,但就是让人打心眼里喜欢,喜欢他们讲话的单纯,喜欢他们做人的单纯。我想,对别人的一点儿关心有时候真的能让人大为感动,甚至愿意为你付出一切。同时,我还领悟到,对待敌人最厉害的惩罚方式就是对他好。让他觉悟,让他惭愧,无地自容。

但可惜,我最近抢看网上流传的《哈利・波特7》,感觉不是特别好,很多以前在一些BBS上提到的情节都没有,并且之前留下的许多线索都没被继续解释下去。罗琳阿姨给我们留下了好多谜团,我现在真怀疑是不是让翻译的人弄错了?唉,带着遗憾,我就要慢慢接受现实,虽然我不喜欢,但是罗琳阿姨就是这样写的,除非有人写续集或者番外篇,不过这都不是原来的味儿了,因为它已经结束了,一切都已经结束了。

“小麻瓜”们应该学会的成长“魔咒”

如果你够细心,在观看每一部《哈利・波特》电影时,一定不难发现其剧情构思,都围绕着一个最直接明了的成长课题而展开。正是这些课题,才让我们可以跟同龄的哈利、罗恩、赫敏们身临其境般地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中共同学习、生活……

共鸣带来热爱,启发带来期待,这正是《哈利・波特》系列如此畅销的核心之由。因为它,我们憧憬着能像哈利・波特一样长大;因为它,我们懂得了成长总是充满惊喜,还可以创造奇迹。前提是,你如果学会以下“魔咒”。

第―部“魔法石咒”:友爱・合作

爱是一个人成长的“魔咒”!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年幼的哈利没得到爱,这些爱包括母爱和友爱。在麻瓜的世界里,他是一个奇怪的男孩,是一个不受重视的小角色。但这一切到他11岁时发生改变。魔法世界接纳了他,而且是当成一个传奇英雄。小哈利在霍格沃茨获得了一切爱。当然,在一个人获得爱的同时,也要懂得付出爱。相信我们看了电影后会有所感悟。

再说合作。要拿到魔法石,如何进入三楼禁地的地下室成了关键所在。在这个过程中,看看哈利、罗恩、赫敏是怎样合作的吧:解除三头犬看守的障碍,聪明伶俐的赫敏从善于保护神奇生物的海格那里获悉了音乐的秘密;陷入缠人藤时,赫敏利用书上看来的草药学和魔咒,放松身体并帮助哈利和罗恩再次闯关;遇见魔法象棋时,是罗恩发挥了自己的精湛棋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让哈利顺利进入地下室。邓布利多校长在最后学院评比中,给这三个小伙伴各加了50分,正是用以对他们成功合作的嘉奖。

合作是不自私,合作是不自傲,它是一种谦虚的心态,一种懂得兼容并包的智慧,是最积极、开放的心态。如果你已经学会如何与人合作,你就已经懂事了许多。

第二部“密室咒”:信任・责任

《哈利・波特与密室》中,当学校连连出现石化事件时。哈利在伏地魔的精心策划之下怀疑自己的朋友海格,导致了事件的进一步恶化;而哈利只因为懂得蛇语,就成为与肇事者有关的证据,甚至可以就此让找球手队轻易获胜――因为大家都不敢靠近他……当身边人不信任你时,你痛苦吗?如果更是遭到朋友的不信任呢?哈利的经历告诉我们:要想获得他人的信任,首先我们得信任他人!

除了信任,该部故事还重点描述了另一个成长课题:责任。

新上任的黑魔法防御课教授洛哈特,爱出风头,喜欢通过撰写书籍、接受《预言家日报》采访的形式将自己标榜为霍格沃茨的了不起的魔法师。但是,等到邓布利多校长在最后授命他去解决密室之谜时。他却选择了临阵脱逃。故事戏剧性的

转折是,哈利和罗恩硬逼着这位滥竽充数的大魔法师一同进入密室,尽管明知道洛哈特对他俩毫无帮助,甚至是徒添累赘。所以,罗琳只是想借此告诉我们:对于责任,最重要的不是你有没有能力,而是你有没有担当,你必须在场――这就是责任。

第三部“囚徒咒”:自立・宽容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最精彩的环节,是赫敏在邓布利多的启发下使用时间转换器改变过去,与哈利共同营救小天狼星布莱克。

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当哈利和赫敏顺利营救下无辜的猎鹰和小天狼星布莱克后,哈利还意外地拯救了自己。他甚至从来没料到自己可以击退那么多摄魂怪,还以为是爸爸在保护他呢。所以,当困难和挫折来临时,你所指望的最亲最爱的那些人如果没在你身边,你该怎么办?

学会自立,学会自助,你得学会做自己的守护神。因为,只有当依赖他人的希望落空时,你摆脱困境的愿望越强烈,你的潜力才可以发挥得越极致。

在这一系列波折中,哈利还有一个最大收获是找到了那个背叛父母的敌人――小矮星彼得,但哈利却阻止了小天狼星布莱克对他的诛杀。理由是:“我不想让我爸爸的朋友成为一名杀人犯。”爱憎分明的哈利,如此顾全大局,宁愿让自己委屈地忍受愤怒,仅仅是出,于他对亲人朋友的爱,没有冲动、没有草率、细心而含蓄、内敛而慈悲的爱。要做到这一点,没有多经历生活。没有经过时间的打磨,对绝大多数向学而言是不大容易的。

第四部“火焰杯咒”:竞争・抉择

本部故事为你带来的最难忘记的心情是什么?是赫敏穿上漂亮礼服时“女大十八变”的惊喜?还是恹恹昏迷的哈利忽然从水中振臂挥杖。一跃而起的振奋?不管怎样。一定有一种心情――期待,是每个人都有的:“火焰杯”究竟将花落谁家呢?既然是魔法争霸,击败对手、赢得胜利的竞争就无可回避。但是,我们却看到了哈利和埃德里克的“互通有无”。在没有伏地魔的介入前。整场赛况尽管惊心动魄,却显得轻松愉快、没有阴霾,因为其中的竞争,是良性而有序的。

除了肯与对手共享信息,哈利在“火焰杯”事件中做出的两次更艰难的选择是:在水底时,宁愿多救一个人,哪怕必须放弃“火焰杯”;在迷宫时,宁愿先救人,哪怕火焰杯近在眼前――金钱?权力?正义?良知?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太多太多的“火焰杯”。很多人都挣扎其中,备受煎熬。你将如何抉择取舍这个世界?你的人生态度、你追求的价值观是什么?这是罗琳带给我们的反思。

第五部“凤凰社咒”:叛逆・抗争

《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中,乌苏里姆教授的到来,让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如笼阴影,校规订满墙壁,学魔法不能动手实践,只能抄背理论。再也不能忍受下去的哈利们。终于秘密组建起“邓布利多大军”,开始了地下教学。这就是叛逆,一群学生痛快打破规则的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