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高效教学(精选5篇)

  • 初中数学高效教学(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布鲁姆在他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一书中,将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媒体,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通…

初中数学高效教学(精选5篇)

初中数学高效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教学效率

初中数学教学是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对教师来说,就是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布鲁姆在他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一书中,将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媒体,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复数的引入》这一课是整个复数这一章的第一课,在备课时应注意,通过这一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解释复数的形成和发展,体会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解决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引伸到现实生活中,就是当我们遇到矛盾时,也要勇于面对矛盾,要有解决矛盾的决心和信心,促进矛盾的转化和解决,同时也就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三、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善于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手段,其显著的特点,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从而把原来的内容就能够轻易加以解决;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四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在课临近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通过投影仪,同步地将内容在瞬间跃然“幕”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课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板演量大的内容,如立体几何中的一些几何图形、一些简单但数量较多的小问答题、文字量较多应用题,复习课中章节内容的总结、选择题的训练等等都可以借助于投影仪来完成。对于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自编电脑课件,借助电脑来生动形象地展示所教内容。如讲授正弦曲线、余弦曲线的图形、棱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都可以用电脑来演示。

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根据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每一堂课都有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目标要求。教师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初中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对于新授课,我们往往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而在立体几何中,我们还时常穿插演示法,来向学生展示几何模型,或者验证几何结论。如在教授立体几何之前,要求学生每人用铅丝做一个立方体的几何模型,观察其各条棱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各条棱与正方体对角线之间、各个侧面的对角线之间所形成的角度。这样在讲授空间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时,就可以通过这些几何模型,直观地加以说明。此外,我们还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谈话、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时,在一堂课上,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尽管教师对每一堂课都作了充分的准备,但有时也可能遇到一些预料不到的事情。如一次我在讲授《复数的概念》第二课时时,有“两复数不全是实数时,不能比较大小”这一结论,但没有证明。教学计划中也没有证明的要求。在课间当带到这个问题的时,有一位成绩较好的学生要求我写出解答。我就因势利导,向学生介绍了数的大小比较的原则,并利用这一原则说明了“i>0”不能成立的原因。然后,话锋一转,对那位同学说,关于详细的证明的过程,我在课后再跟你面谈。这样,虽然增加了课时的内容,但也保护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

初中数学高效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9—0156—01

一、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特点

现代教育研究者们对初中时期的教育价值给予了肯定,指出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最佳期限,为学生提供优越的学习平台将促进个人潜能的发挥。与其他学科相比,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具备了自身的特殊性。

(一)系统性。尽管初中在小、中、高等时期里占据重要地位,对三个阶段的教学工作起到了“承前顾后”的作用。但初中数学教育并不是独立进行的,而是要与其它两个时期相互统一,这是数学教学的系统性特点。

(二)复杂性。无论是有理数运算或者几何图形方面的知识教学,均要经过详细的计划安排才能取得成效。学生很难掌握教材内容的本质,无法从根本上理解数学的运算技巧,这些复杂性特点对学生个人领悟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注重课堂前期的准备工作

全面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需要贯穿于整个教学体系,而并非单独集中于教学过程的控制。课堂前期是一个准备环节,注重数学课堂前期的教学准备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一)熟悉教材。掌握数学教材的组成结构,熟悉初中数学的知识框架,能够使教师更加了解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可否认,数学教师们在长期教学过程中对书本教材已经十分熟悉,基本上都能灵活地运用教材内容展开教学[1]。但是,对于一些潜在性的数学知识,还需要进一步熟悉书本且深入研究。如:有理数这一章节里,教师不仅要掌握有理数的定义内容,还应熟悉教材中对有理数符号的应用,在课堂上灵活地指导学生学习。

(二)组织教学。对于学生而言,教师前期组织好教学方案且编制一套完整的教学流程是很关键的,其关系到后续课堂的教学秩序。教师在课前准备阶段要结合此次课堂的授课内容,把握每一个知识点后进行适当地规划编排,从而实施符合学生学习要求的教学方案。如:有理数运算相关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先准备有理数方面的素材,以此为课堂教学内容完成教学流程的编排,从加、减、乘、除等方面有序地指导学生学习。

(三)制作课件。教育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各种先进的教学技术也开始普遍运用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学工作中的常用技术,辅助教师用文字、数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书本教材。新课标体系下,许多初中学校已经建立了多媒体教师,为数学教学工作提供了优越的平台。针对不同的书本教材,教师在备课环节里制作教学课件,可大大降低课堂教学的难度,也易于学生对数字知识的理解。

三、完善课堂过程的教学措施

(一)教学方法。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根据不同的数学知识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如:有理数教学里,可注重学生对数字形象的认知,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定义、划分等知识,经过适当地引导便可取得教学成效[2]。但是,面对几何知识学习不仅要引导学生,还要配合其它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新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如:“图形认识”这一知识点,我采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自己比较“直线、射线、线段”等三个基本线形的特点,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二)知识讲解。“知识讲解”在初中数学课堂里是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讲解知识才能让学生领悟书本教材的内涵,掌握数字、图形等知识的规律。为了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应深入性地向学生介绍教材内容。以“相交线与平行线”这一章节为例,除了在理论上对两种线形进行阐述外,还必须画出两种线图以作对比。可从“是否存在焦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地教学,使学生直观地把握相交线、平行线的特点,以及两者的内在区别。

(三)能力训练。数学能力主要是针对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总结问题等几个方面来说,全面训练初中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做题能力。如:分式方程教学里,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字转换能力,通过适当地习题训练,使初中生对分子、分母的换算更加熟悉,简化分式结构再进行计算;勾股定理教学中,学生掌握两个直角边与一个斜边关系后,选定不同尺寸的直角三角形数据,让学生在课堂上接受运算训练,既锻炼了数字运算能力,也牢固地掌握了定理的本质内涵。

总之,数学学科在许多行业研究中均得到了推广使用,自我国义务教育体制实施以来,数学就作为一项最基本的学科内容,一直延续着其日常教学活动方案的执行。制定教学方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综合提高学生个人的文化知识水平。教师应详细地了解初中数学的特殊性,以设计符合学生需要的教学方案。

参考文献:

[1] 季广成.浅谈初中数学知识结构的特点及教学改革[J].现代数学,2009.14(10).

初中数学高效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数学是一把锋利的科学刀,数学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为主,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掌握数学的真谛,能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或者将来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学生要想掌握好数学,必须从基础打起,“万丈高楼,起于累土”就是这个道理。纵观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数学知识体系可以知道,在数学的知识链中,如果不掌握先前的内容,将会给后期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解决这一问题,除了从学生抓起外,还应该从教学方法入手。学生学习固然成绩有差异,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抓住这一差异点,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分层次教学,避免采用“一刀切”,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分层教学需把握学生情况,建立合理层次划分

分层教学是建立在学生的学习成绩基础之上,建立合理的层次关系,有利于后期教学过程中的分层次教学实施。通常情况下,将学生分为3个层次,即差、中、好,学生层次的划分是以学生的日常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若按100分作为划分范围,划分标准为好(85~100),中(75~85),差(0~75)。分层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有针对、有目的地进行教学。所以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笔者认为应该从成绩要求、作业练习以及教学策略进行分层次针对性教学。

在成绩方面,对于学生而言,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学习状况的主要指标之一,所以,对于好、中类学生,应该要求他们每次的学习成绩保持在自己的成绩范围之内,鼓励中层次学生向好层次学生看齐,而对于差层次的学生,应该要求他们在学习中努力向中层次学生看齐。

在作业练习方面,作业练习题也需要根据学生成绩,分层进行练习。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作业练习方面应采用“放羊式”教育,鼓励他们多做难题;而对于中等、差类学生,则要求他们多做基础题,待基础稳固之后,再适当地做些深一点的题目,加以巩固。

在教学策略方面,应该鼓励好、中类学生在上课时多提问,下课后多做有深度的题目;对于成绩较突出者可以给他们“开小灶”,在解题时,鼓励他们注重题目的一题多解,发散学生思维;而对于学习成绩较吃力的学生,可要求他们多做基础题,保证以后涉及基础知识类题时,不出现错误后才进行深入学习难题,课后注重学习内容的反思。

二、注重教学效果,教学过程实施分层教学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教学分层,为了体现这一要求,在为初中学生讲解完一次函数直线后,笔者在黑板上写了以下三道题,让学生进行练习。题型的难易程度,需要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精心设计。

(1)已知:直线y=x+5过点P(a, b)与点Q(c , d),求a(c-d)- b(c-d)的值;

(2)已知:直线L与直线M:y=3x+5交于点P,横坐标为5,与直线N:y=-6x+7交于点Q,纵坐标为6,求直线L的解析式;

(3)已知:K为正,直线L:y=kx+(k-1)与直线N:y=(k+1)x+k及X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Sk.

求证:①L与N交于定点;②求S1+S2+S3+…S2012的值;

第(1)题是基础知识,很容易解答,这道题的难度适合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进行训练。第(2)道题,需要拐个弯,不能够直接得到答案,比较适合中等成绩的学生。第(3)道题的难度较大,需要动脑筋思考,如果不经过思考,无法得到答案,其难易程度适合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独立练习,而对于中等成绩的学生而言,可以尝试着点拨引导。

二次函数是初中阶段的重点知识内容,灵活运用二次函数的图像以及相关性质是二次函数学习的重点。为此,笔者出题:已知不等式 -x2+5x+k+6 > 0, 求k的取值范围。

出完这道题后,笔者要求基础较差的学生能够解出该不等式,解答方法不限制,要求成绩中等的学生至少要两种以上的方法解答,而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笔者要求,学生除了采用一题多解外,还要求学生对该题进行变形,并总结反思其所有解题方法,让其在总结反思的过程中,总结与体味二次函数的灵活运用。通过这种分层次布置学习任务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规避教学过程实行“一刀切”所产生的弊端。

总之,分层教学是以学生个体情况为出发点实施的有针对性教学,对症下药,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因材施教的原则,但是实施分层教学,除了学生环境外,教师应该注重日常教学观察与教案的设计工作,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分层次教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毛景焕.谈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班内分组分层教学的优化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9).

初中数学高效教学范文第4篇

【摘 要】相对初中数学,高中数学更抽象,更有难度,逻辑推理性更强,训练强度也更大,很多学生升入高中后很不适应,虽然学习很努力,但还是普遍对数学头疼,学习起来很吃力,导致成绩严重滑坡。所以做好初高中数学的教学衔接,让学生顺利、轻松地完成初高中的过渡至关重要,对此,教师在初高中数学的高效教学衔接上就应做好引导。

关键词 初高中数学衔接;高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5-0039-01

进入高中后,学生多对数学学科感到头疼,又由于高中数学较初中数学难度有所提高,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做好初高中数学的衔接,则势必导致学生的数学成绩越来越差,滋生畏难情绪,在数学的学习上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教师应做好初高中数学的教学衔接,那么,如何使衔接教学取得预期的效果呢?笔者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教师应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处理好初、高中教材的不同“引入点”

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每个新知识往往都使用一个生活中比较形象的案例来引入,这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和习惯,也利于学生接受和掌握。而高中数学相对初中数学来说,引入时就比较抽象,逻辑推理性强,而不太注意学生的感性接受,要想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就要在学生刚入学的一段时间里,尽量把教学设计向学生的认知和接受水平习惯靠拢,把知识点处理得深入浅出。引入时,要创设适宜学生理解的生动、鲜活的问题情境,尽量做到自然地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索和尝试,循序渐进,让学生较快地适应高中数学,并能持续保持数学学习兴趣,培养起数学思维,不断提高数学成绩,从而爱上数学。

二、教师要统观初高中教材,搞清楚初高中教材内容上的“脱节点”

初中数学知识少、浅,高中数学知识多、难,大多数高中教师并没有接触过初中教材,对初中教材的内容并不是很了解。对此,高中教师必须在新课教学之前认真查阅初中数学教材,切实了解学生在初中学了哪些知识,如立方和与差的公式,高中在用,但初中已删去不讲。又如因式分解,在初中一般只限于二次项且系数为“1”的分解,对系数不为“1”涉及不多,对三次或高次多项式因式分解几乎不作要求,在高中教材里则是重点运算内容。实践证明,只有搞清楚了初中高中数学知识的脱节点,教学方能有的放矢。此外,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适时进行补充,帮助学生温习旧知识,恰当地进行知识铺垫,以放缓坡度,为学生顺利进入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习扫清障碍,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知识学习的连续性,从而更便于接受新知。

三、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差异,把握好分层教学的“契合点”

由初中升入高中后,数学学科的范围越来越广,知识也越来越难,而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越来越大,面对这一情况,教师就要在教学中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方法。现行高中数学教材理论性强,运算能力要求高,课本习题及复习题量大,但学生基础不同,若课堂统一授课,就会挫伤部分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差异及教学现状,探究“分层次教学”的有效途径,把握好分层次教学的“契合点”,可不必进行显性分层,而是动态管理课堂,在各教学环节中灵活施行“分层次教学”。按照新课标要求,高中数学教学目标有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简单综合应用、较复杂综合应用五个梯度,教师可以按这五个梯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要求,在安排课堂练习的时候,也依此设计出不同梯度、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供学生练习,同时,教师还要就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不时根据学生成绩做适度调整,让这种暗分层显出成效。在分层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对后进生的关注力度,对他们既要夯实基础,做好基础训练,又要适度设计好训练坡度,让他们逐步爬坡,使其知识、技能、智力和能力都有所发展,以提高其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师要深研教法学法,开辟初、高中教学衔接上的“应用点”

数学是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最好训练,数学的科学性及美感只有在具备了一定境界之后才能体会到,而这中间需要历经磨砺。教师要做学生进入数学殿堂的引路人,要给学生搭设阶梯,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巧妙方法——应用。在初中时,数学课堂教学容量小,知识比较简单,通过听课、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然后通过大量的课堂内外练习,就能理解、掌握并巩固知识。而在高中阶段,随着课程开设的增多,数学的学习时间将大大减少,数学教师不能像初中那样监督每个学生的作业和课外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全部的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尤其注意研习教法,特别是在学生入学之初,教师要把握住这一引导兴趣提高成绩的最佳时机,备学情,备课本,备课标,以学生为本。做题要走在学生的前面,早发现问题,做好针对性教学,将生本教育落到实处,让学生带着问题复习、讨论等,让学生学会比较新知识与相关的原有知识的异同,善于“举三反一”,能运用类比等方法使新知识进入原有认知程序,设计变式练习,指导学生练习,并及时提供反馈,纠正练习中的错误,从而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在学法指导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制定计划的良好学习习惯,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从盲目无序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有准备地进入课堂;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独立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独立作业的习惯,告诫学生切忌有点小问题就不假思索地请教老师和同学,不能形成学习依赖;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总结、善于系统复习的习惯,将所学新知识融入有关体系和网络中,以保持知识的完整性。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贴近学生生活,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和环境,尽量利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让学生独立思考,为他们提供发展、训练数学思维的时间和机会。万物由法,法无定法,“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善于与学生做情感的交流,关心、爱护学生,热心、真诚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对老师有亲近感,愿意与老师交心、交流,“尊其师,信其道”,时间久了,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喜欢数学老师所教的数学课,就会主动去学习数学,进而提高数学成绩。

初中学生自学能力不强,初中时基本上由教师来组织教学,难度较大的问题基本由教师讲解、训练,教师做的工作很多,学生已习惯于或者是在享受这种被动的接受,一般不用自学,听话刻苦的学生也能拿到不错的成绩,因此普遍没有养成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学习习惯。但上了高中情况就大不相同,高中阶段,各学科课业负担很重,在数学上投入的时间也相对有限,要全部把高考中涉及的习题类型训练完是不可能的,因此,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要通过完成较为典型的一两道例题去融会贯通这一类的习题解法,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自学预习,大量阅读、理解题意,主动探求。考试制度在不断改革,高考改革也已全面铺开,河北省新高考方案即将推行,数学题型将不断呈现多样化趋势,应用型题、探索型题和开放型题将成为主角,因此,学生的数学思维一定要开阔,要靠学生的自学去深刻理解和创新,主动去寻求这些应用型题、探索型题和开放型题题型的解题思路,做自己学习的主人。

初中数学高效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有效课堂;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100-02

我校实施“271”高效课堂模式已有一段时间了,学生刚开始不适应这种模式,不知道在课堂如何讨论,如何展示,如何点评,尤其是讨论。往往在讨论环节浪费的时间太多,导致后面展示和点评的时间少,而且一节课下来所展示的内容太少,一个导学案往往需要两节课完成,就这样学生感觉还不会,感觉自己没有学到东西。许多同学为此而失落。我也经常反思该怎么做。

现在一段时间已经走过,虽然我们慢慢地一点一点的改进一点一点地在前进,许多同学包括许多老师在内真正感受到了高效课堂的好处和意义所在。许多同学已经开始适应它了,开始喜欢上了这种自主性较高的教学新模式,这也正是我们数学教师所追求的效果。现将自己的几点感触与大家交流如下:

一、关于教师备课的问题

数学高效课堂以导学案取代了教案,年级使用。同一备课组的老师分工合作,资源共享。例如同课的3个老师每人每周作为主备人负责备两节课。备课时尽可能广泛地搜集该课的相关资料,提前一周把自己搜集的的资料及编写的导学案提交给其他老师,其他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和学生情况做必要的补充完善。学案分为主案和副案两大部分。主案主要写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文本分析、展示内容等传统的共性的东西。副案主要写预习指导、任务及时间分配、展示的方法与形式、规律总结、拓展提升等原创性的个性化的东西。

学案编制的要求:一般遵循以“问题”为线索的原则,把学生需要在本节课掌握的知识、技能等编写成一个个问题。一定要融入老师的智慧,将学案与练案融为一体。要做好新知识与旧知识,课本知识与生活知识的衔接。如要学一元二次方程,可以先从一元一次方程引入。预习学案的编制应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在跨度大的知识之间设置一些过渡性的小问题。

二、关于教师课堂的问题

预习课教师主要做以下工作:(1)出示预习目标,明确预习方法。教师板书或口述提出,师生共同提出。如果学习任务适合分配到学习小组,可进行任务分配,规定预习时间。(2)做好预习指导。学生预习时,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中去,解答学生的疑惑,进行必要指导。(3)收集预习疑难,掌握需要展示的内容。

预习课的三个问题:(1)学习小组划分的方法。每班分为6个学习小组,每组6人。每个组之间的学习实力尽量均衡,组内学生按成绩高低编号(编号可根据学习成绩的变化调整),便于老师指导及展示时展示不同层次的问题。(2)预习学案如何展示给学生?①需要完全给学生的(如反馈练习等)学生人手一份。②需要重点部分给学生的,可以抄写在黑板上或用小纸条的形式发给每一个小组。③反映在多媒体屏幕上。(3)如何保证每一个小组都能完成所有的预习任务?①用评价机制引领。参加本组展示计5分,参加别组展示计10分。

②让展示的同学提问检查其他5组同学对该展示内容的掌握情况。

展示课,先学后“教”,当堂达标。展示普遍性的问题,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学生出错率高的、能归纳方法规律的重点展示。太难和太易的都不作为展示内容。展示过程教师要敢于“利用”学生,实现学生自身能力差异的资源共享。

展示课老师干什么?

1.追问:当学生展示不到位,或学生的错误未被指出时,或学生重点规律未总结出时。

2.点评:点评要及时、准确,就像点穴一样,话越少越精越好,一般不超过五句。

3.拓展:指导学生上下联。例如当学生展示完毕时,老师可以故意改变题目条件、图形等,追问学生。

4.提升规律:归类形成专题,总结提升规律。

5.评价:(1)赏识鼓励表现优秀的。(2)激励赞扬进步变化大的。关于展示课的三个问题:

1.预习和展示的关系:最常用的是先预习后展示,也可以是大预展示。预习、展示、反馈这三个模块,更像三个环节,不必要非得分得清这节课是预习课还是展示课.六环节也不是每节课都要齐全,而是根据课堂特点有所侧重和取舍。

2.如何防止学生展示价值不高的问题;(1)学生提问时,要有自己的初步看法。(2)集体讨论、组长把关,提出的问题一般是组内解决不了的。

3.老师布置各组的展示任务,必须是在学生全面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上的,各组只是展示的内容不同而已。

三、数学高效课堂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学目标要正确,这就要求我们更新教学理念,整体把握教材,深刻理解教材中每章每节的教学意图和目的。

2.自己必需学习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不要总是老一套,也要有自己的创新。老师上课时,要充满激情,做激情老师。有了激情才能感染学生。当然,还应该探索一种适合于自己班级的有效教学方法。学生PK不失为一种好方法,PK是一种竞争,但竞争也是残酷的。这就决定了有晋级的也有退场的。给了学生们一种激励。老师对小组长的培训要特别到位。

3.培养和锻炼学生。首先要相信他们,他们一定会比你想的要做的好。

4.培训好小组长。让他带领其他小组成员一起搞好课上讨论和展示;让他及时督促和收发导学案;让他检查好本组完成作业和背诵情况。

5.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和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