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工作经验(精选5篇)

  • 计算机专业工作经验(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1、计算机及其应用专业实验的调查 在职业院校中,实验课程因为直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而显得尤为重要。而目前现有的教学活动中,实验课程往往是作为验证理论知识的手段,没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培养专业技能的平台。对于计算机及其应用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尤…

计算机专业工作经验(精选5篇)

计算机专业工作经验范文第1篇

【关键词】计算机及其应用;实验改革;市场调查;多层实验平台; 项目教学法

因为承担了职业院校计算机及其应用专业课程改革和实验改革方面的课题,为了更好的完成课题,我们课题组成员对市场需求做了一些调查,目的是通过市场需求的调查,了解用人单位需要学生掌握哪些知识,从而促进我院计算机及其应用专业的课程改革和实验改革,了解我院计算机及其应用专业需要进行哪些调整和改革,以适应目前市场需求。

1、计算机及其应用专业实验的调查

在职业院校中,实验课程因为直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而显得尤为重要。而目前现有的教学活动中,实验课程往往是作为验证理论知识的手段,没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培养专业技能的平台。对于计算机及其应用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尤为明显。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计算机专业的用人单位普遍要求学生到达岗位后,就能独立完成一定的工作要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成手”。企业或者用人单位都不希望招聘来的员工不能完成工作,甚至是一些辅助工作也完成不了,还需要进行岗位培训,他们都需要技能型的学生。这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也是对学院的培养提出的直接而具体的要求。因此,如何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专业实践技能与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的学生,是职业院校计算机及其应用专业需要探讨和思索的问题。

虽然职业院校开设计算机及其应用专业已经多年,但在课程设置上还是延续以往的教学大纲,多年来变化不大,我院也曾试着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做一些变动,但因没有市场需求的具体依据,改革力度也不大,所以取得效果也不甚明显。

为了具体了解用人单位对计算机及其应用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知识掌握范畴有哪些要求,我们课题小组成立了调查小组,希望通过调查得到准确、完善的第一手资料,并且通过调查资料的分析,得出结论,给我院计算机及其应用专业实验改革的提供依据。

对于这次调查我们课题小组分两部分进行调查,因为七台河市是以煤矿为主的城市,所以第一部分的调查我们针对厂矿的涉煤专业应用计算机人员进行了调查。第二部分的调查针对政府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应用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人员进行调查,除此外我们还针对社会一些应用计算机的工作进行调查。例如广告设计,数码摄影等。

通过此次调查研究,我们得出结论,我院计算机及其应用专业学生要在当今信息化社会立足,此专业必须要进行课程改革和实验课程改革,增加实验课程的课时比例,调整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手段,采用多种实验方法,教师在设计项目时应更接近工程实践的实验内容,是计算机及其应用专业实验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

2、计算机及其应用专业实验课程改革

2.1政府机关等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用到最多的是windows操作系统和word、Excel。虽然学生在校期间都学习了操作系统和word以及Excel等,但在实际工作中,以往学过的知识远远不够,特别是动手能力相差甚远。

学院在计算机及其应用专业进行实验改革的同时要侧重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word软件的学习,一般院校在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时都要讲word,可能因为书的版本不同,所以word版本也不同,但基本操作都是一样的,高版本兼容低版本的原则也是不变的。其实我们使用过这个软件的人都知道,有很多知识和应用技巧是书本上没有介绍到的,很多应用技巧是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这方面的书籍也不是很多,那么就需要教师在实验课程上多整理一些有代表性的项目,让学生动手操作,然后总结规律,积累经验。当然,一个项目的完成不是当天就可以的,可以课后回去让学生查资料,上网搜索,这也是锻炼学生技能的一个方面,利用学习工具完成既定目标。

2.2实验课程改革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以往我们教师都是课后留一些课本就可以查到资料的题目,作为学生复习的内容,通过对一些毕业学生的调查咨询,我们得出结论,学生完全有时间和能力通过网络资源完成一些课外的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当然这需要教师根据具体的实验内容进行筛选,以确定哪些实验内容需要在机房指导完成,什么内容让学生可以独立完成,又有哪些内容可以结合工作实践从而进一步提高能力,合理的选择相应的支撑平台。对于在微机室以外的实验课程,我们的教师更应该选用哪些互动的教学手段,才是我们教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检查学生的实验进展情况,从而选择合理的时间进行指导,并且对实验的结果要有良好的评估体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多层实验平台。

多层实验平台建立的关键是分析专业课程中的实验内容,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采用相应的教学手段,科学合理的分配实验内容,将每个实验环节环环相扣,紧密结合,这样才能将多层实验平台的作用发挥的更好更大。

2.3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应对问题的经验,最好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项目教学法。企事业单位都需要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人才,为了与市场需求接轨,我国的一些大学已经开始趋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我院计算机及其应用专业对于实验课程设置方面,应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应该开设《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门课程,如果说操作系统这门课程偏重理论教学的话,那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就是它的延伸和实践。《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操作能力要求高、与市场紧密结合的特点。

计算机专业工作经验范文第2篇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信息管理(MIS)专业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并在清华大学试办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美国的MIS专业强调管理与技术并重,认为技术对MIS的发展具有根本性的影响,因此他们对技术发展趋势的关注远远超过对MIS专业本身的关注,理工科偏向明显。而在我国,由于开办MIS专业的各个院校的具体情况和历史发展情况不同,专业偏差很大,这从专业名称上就可略显睨端,如“经济信息管理”、“信息管理”、“图书情报管理”、“林业信息管理”等,这些专业可能分属于商学院、管理学院、计算学院或信息学院等,有的偏理工,有的偏管理,各院校的课程设置也各有偏重。

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将MIS相关专业合并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规定了该专业的管理学门类,明确指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应当学习经济、管理、数量分析方法、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确定了8门核心课程,其中包括“计算机网络”。

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出版后,不少人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设计提出了批评,为此教育部于1999年4月委托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组成专门课题组进行研究与讨论,起草了《信息管理专业建设的初步意见》,针对该专业的主干课提出了一个机动灵活的6+X方案,其中6为教育部明确规定必开课程,X为各院校根据学校性质及专业特点各自确定开设的课程。6门必开课程中包括“计算机网络”课。

2003年4月在重庆大学召开的教指委年会上,进一步确定了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的核心课程及下属各专业的主干课,其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主干课程为4门,其中之一是计算机网络基础。

无论是在早期的MIS专业还是现在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都是专业核心主干课,可见其在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然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属于管理学门类,尤其是在财经类院校,其专业课程体系必然体现财经类院校的特色,因此“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内容体系自然不应该照搬计算机专业。很多学者也强调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专业培养目标上同计算机专业的不同:信管专业更强调信息的组织与管理,信息技术只是工具,而不是本质。因而在课程设置中,有关现代信息技术的课程将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是其重点在于“用”技术,而不是研究这些技术的本身;毕业生从事各种类型的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工作,其工作重点不是编程,因而在培养学生时,不必过分强调编程能力,而应加强应用、管理与分析等能力的训练。

计算机网络技术源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ARPA网,之后网络应用不断普及与发展,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Internet技术的普及及应用,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相关人才的培养,并大力发展计算机网络的教育。25年前,国内高校逐渐引入“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的是国外教材(如Tanenbaum的《计算机网络》),并主要在计算机与通信专业的研究生层次开设网络课程,面向研究,教学内容仅限于理论,以OSI体系结构为主要框架。发展到现在,已经有更多的更优秀的国内外教材可供选择,并在更广的范围内如IT相关专业、面向更多的层次(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人们学习网络知识,不再仅仅是为了研究,更多的是为了就业、生存与乐趣。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不再局限于理论,而是更注重实践,实验配合理论,以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相关理论的理解。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以数学理论为基础,有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和知识架构;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如何把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一直以来是课程教学的难点,也是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由于以往大多数院校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实验室,开设大型网络实验基本不可能,而部分院校涉及网络组建、交换机设置、路由配置等需要网络设备的实验都不具备条件,而只能开设如网站建设、各种服务器配置、协议分析、网络程序设计等不需要网络设备的网络实验,这就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相关知识。

当然,随着网络设备价格的不断下降、各院校对计算机网络教学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部分院校得到网络设备公司的资助,各校的网络实验室建设不断完善。目前,著名理工科院校的网络实验室建设都很有规模,甚至堪称豪华;普通院校高职院校也有很大一部分完成了网络实验室的建设与规划。笔者所在的学校于2004年建立了网络实验室,可以进行组网、交换机配置、路由器设置等实际的网络实验项目,使实验教学能够得以开展。

1课程教学内容的思考 与实践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与计算机专业的所属门类不同、培养目标不同,课程体系自然是不同的,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也要有所差别。一方面,我们强调授课内容的广度,因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跨经济、管理、信息技术的多学科的交叉学科,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学习信息技术相关课程,还要学习经济、管理类学科的课程,这注定不可能像计算机专业那样安排更多的课时,甚至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群”;另一方面,我们强调应用,强调一定的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加强了必要的实验内容。下面是我们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讲授“计算机网络”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及方法。

1.1理论教学

首先,从以下5个方面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2)掌握网络各层协议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技术;(3)学会计算机网络的基本设计方法;(4)对典型计算机互联网络的特点和具体实现有基本印象;(5)为后续学习和研究打基础。

其次,从以下7个方面明确课程讲授内容的范围及深度:(1)从总体上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发展史、应用领域、功能和特点、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了解OSI与TCP/IP体系结构;(2)掌握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弱化通信技术理论;(3)掌握局域网络、广域网络的基础知识及基本原理,强化简单的局域网组网方法;(4)掌握网络互连技术的基本知识及网络互联设备的使用,强化交换和路由的概念;(5)掌握TCP/IP协议各层协议及其基本工作原理,立足端到端通信;(6)了解网络管理技术的基本知识;(7)了解网络安全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简单的保护网络安全方法。

最后,改变原来“计算机网络”教学中按照7层协议或TCP/IP协议由低到高讲授协议层次的方法,从应用层开始自顶向下逐层讲授。具体的课程内容体系框架为:概述、数据通信基本知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因特网及其应用、网络互连与因特网基础、局域网、广域网、常用网络设备的使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安全共十部分内容。

这样,知识结构在整体安排上采纳自顶向下方法的思想,先讲应用层,又高到低,具体内容上按主题安排教学。这样进行课程安排的好处是:更加注重应用,在教学的起点就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应用层教学实验只需一些开源软件,无需昂贵的硬件设备,使得实验易于开展,能更好地体现计算机网络应用的特点。

1.2实验教学

就“计算机网络”课程本身来说,其特点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计算机网络的应用繁多、知识面广连贯性弱。网络实验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网络原理的理解,提高对网络的应用能力,促进创新性思维。

有学者将计算机网络实验分为3种类型:原理验证型实验、综合应用型实验和探索研究型实验。(1)原理验证型实验借助PC机、网络基本设备、协议分析仪和流量发生器等软件帮助理解复杂的计算机网络工作原理。实验可以在基本网络环境中进行,也可以在仿真实验环境下进行。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计算机网络应用和维护的技能,为服务社会做好准备,同时有助于深入理解网络原理。(2)综合应用型实验应在真实网络环境下由学生实际操作完成,如设计并安装局域网,配置交换机和路由器等网络设备,配置、应用和维护各种应用服务器,如DNS服务器、Web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媒体服务器等,这类实验需要有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的硬件基础。(3)探索研究型实验主要用于发现网络新知识、验证协议或某种猜想等,这是专家或研究生们所要从事的工作。

针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特点,我们主要采用原理验证型实验和综合应用型实验两种类型。实验内容包括以下7部分:(1)组网实验,包括网络设备认知、网线制作、对等网组建等内容;(2)交换机配置实验,包括交换机基本配置及VLAN配置等内容;(3)路由器配置实验;(4)Windows 2000 Server的安装与设置、用户帐户与组帐户的管理、资源共享与磁盘管理实验;(5)Web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FTP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活动目录Active Directory安装与配置、DNS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DHCP服务器安装与设置、网络打印机的安装与使用、Internet信息服务器的建立管理和使用、服务器的配置与使用等实验;(6)利用Sniffer软件截获并分析数据包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协议的概念;(7)利用其他网络仿真平台或网络设备模拟软件构造虚拟实验环境拓展实验的外延。

目前,“计算机网络”课程已被评为校级精品课。

2结语

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才能明辨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应用。因此,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深入认识和理解对于学好“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来说非常重要。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计算机网络基本工作原理,加强实验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学生能更好地把握理论,并最终面向应用。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不同于计算机专业,因此其“计算机网络”课程讲授的内容、深度与广度有别与计算机专业。笔者认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计算机网络”课程要强化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授课内容的广度,二是其实用性,最终达到教学要面向应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外喜,高鹰,胡晓.虚拟实验室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应用的设计[J].计算机教育,2007(4):72-76.

[2] 李成忠.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5(7):72-76.

计算机专业工作经验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设备利用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07-0056-03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人才培养构的调整,以及社会对人才技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各高校对于教学实践环节越来越重视。对于计算机学院来说,90%以上的专业课程都是理论和实验相合,另有一半以上的课程需要有课程设计。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将课堂中所学的技能部分付诸于实践,并且能很好地掌握这些技能;课程设计是检验学生对一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应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个综合性的任务,在这个任务中不仅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考查学生的设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因此,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影响到课程教学的整体质量。

作为一名实验室管理员,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实验室,实现实验室的存在价值,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和管理效率,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我校计算机综合实验中心所面临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和措施。

一、我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现状

我校计算机综合实验中心成立于1996年,其前身为复校以来的计算机机房、计算机中心和数字逻辑及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计算机综合实验中心实行院、系、室三级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实验中心归属于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承担计算机学院实验室的建设、管理和维护工作。计算机学院现有12个实验室,其中有两个计算机教学机房,主要承担全校各专业C语言、数据库、数据构等课程的上机实验和课程设计,其余10个均为专业实验室,包括: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改实验室、网络对抗与信息安全实验室、探测制导与控制综合实验室、软件工程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数字逻辑实验室、微机原理与接口实验室、PLC实验室、嵌入式综合实验室、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处理实验室、网络工程训练中心、计算机拆装实验室,共有计算机约458台,用房面积为1220平方米。

在各级领导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学校多次投资建设,实验室的实验条件和仪器设备得到很大的补充和改善,实验室管理模式基本适合当前实验教学的需要。

1.人员构成

我校计算机综合实验中心共有6名工作人员,其中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2人、讲师1人、助理工程师1人、临时聘用1人;6人中在编人员4人、人事1人、外聘1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实验室管理人员数量不足,技术水平整体偏低,不能满足当前的工作需要。因此需要补充专业技术人才,并且对现有人员通过培训、进修等方式,提高其技术水平。

2.实验设备及其使用情况

现有的12个实验室中,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改实验室、网络工程训练中心、探测制导实验室、网络对抗与信息安全实验室和一个教学机房是2009年和2010年实验室建设时期新建的实验室。实验设施全面,实验设备先进,满足了新开设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其余几个实验室,是在前期根据教学需求相继建设而成,实验设备相对有些落后。在应用方面,由于两个教学机房承担全校公共课以及计算机学院专业基础课程的实验和课程设计,因此利用率相对较高,而几个新建的专业实验室对应的课程比较少,目前利用率不高。

3.管理模式

学院成立初期,实验室工作人员承担所有的实验教学,但是这种实验和教学分离的情况存在一定的缺陷,既不利于学生的学,也不利于教师的教,因此,目前实验室工作人员只承担管理和维护工作,同一门课的理论教学和实验由同一个任课教师完成。

计算机综合实验中心作为计算机学院一个独立的职能部门,专门从事实验室的建设、管理和维护工作。但是,由于实验室人员逐步缩减,实验任务繁重,2010年学院决定,将所有的专业实验室划分到对应的系,实验中心管理两个教学机房,并承担所有实验室的建设和维护工作。实行管理归系,建设和维护归实验中心的两级模式。这种两级管理模式,一方面能够减轻实验中心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各个教研室能够灵活应用实验室进行教学和研究。

二、建议措施

计算机实验室是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计算机专业技能的重要场所,也是承担实验教学的基地,为理论课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应用的好坏直接影响了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

1.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

(1)鼓励实验室管理人员根据需要参与校外组织的技术培训,学习新技术的同时还可以跟其他院校的同行们进行技术交流和知识共享。

(2)定期开展校本培训,根据实验室当前的管理现状以及技术需求,对管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解决当前实验室管理与维护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

(3)实验室管理人员要经常跟代课教师进行沟通,及时了解教师的需求,听取教师的建议,技术方面的疑难问题还可以跟教师进行探讨,互相学习。

2.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和效率

(1)建设开放实验室

建设开放实验室,让学生主动探索式学习,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实验室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开放实验室的根本目的就是在完成正常实验教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为广大师生提供服务,使实验室成为培养开拓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开放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实验中心跟各个教研室协商,制定一份详细的开放实验计划,确定所开设的开放实验内容、指导教师以及具体的开放时间和地点。每学期初,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提出申请,经实验中心审核之后,学生方可进行实验,实验束时学生需要提交由实验中心制定的实验报告,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报告要给予评价。

(2)开展校企联合办学

一方面,实验中心通过承接校外各种计算机相关的培训,在促进校企合作交流的同时,方便我校学生参与培训,更重要的是还能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和效率。

另一方面,通过与企业合作,借助其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大大提升了我院的实验室建设水平;使教师和学生能充分接触到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将理论与实践有效合。企业员工为学生做报告或者培训,使学生能够尽早地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以后进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3)有效利用淘汰设备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设备的淘汰率不断提高。为了有效利用旧设备,避免电子垃圾的产生,我们应用过时的、淘汰的设备,组建了新的实验室和新的实验平台,例如:计算机拆装实验室和组网认知实验室。这样做既节约了经费、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又满足了教学需要,同时还提高了青年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

3.强化实验室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是管理好计算机实验室的基础和前提,对保证正常的实验教学秩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我们实验室承担了全校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专业课等实验教学,任务繁重,管理难度比较大。为了充分有效地利用实验室,需要进行规范化的管理,这种规范化的管理必须建立在一系列规章制度基础之上,针对学生、实验室管理人员、计算机教师、实验室负责人员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如实验室教师职责、学生实验守则、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实验仪器借用制度、实验室安全制度等。有了这些规章制度,才能够规范不同人员的行为,从而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4.改进实验条件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现有的设备不能满足当前教学的需要,有些设备过于陈旧,需要更新换代;对于计算机学院近几年陆续开设的新专业,如:探测与制导,信息安全等,需要组建新的专业实验室,从硬件建设上满足实验教学的要求,将我校的计算机实验室建成既能够满足基本实验教学的实验室,又要能够体现一定的先进性,特别是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上要上水平,能够跟踪计算机实验的最新技术。要从实验室数量上满足学校发展需要,从内容上满足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需要。

(1)建立面向计算机学院不同方向的专业实训基地,以提升学生专业素养为契机,通过设立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在正常实验以外的时间能够接触到专业设备,以便更深层次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例如,网络工程实训中心,突出网络技术的多层次技能和工程实践训练基地,着重营造与生产实践相一致的工程环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专业技能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学生还可以在现有专业知识基础上进行综合设计与创新,对多门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从不同的视角去发现和研究,发散学生的思维。

(2)建立面向全校的多层次、开放性、综合性的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基地。该实践教学基地主要以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为出发点,满足全校学生的上机操作需要,通过安装真实的考试环境,让学生在考试环境下操作;提供大量的模拟试题,让学生能够多加练习,不断提高技能水平。除此之外,还可以解决一部分学生对于计算机操作不熟练的问题。

(3)面向全校,以电子设计、挑战杯、机器人、创业杯等竞赛为龙头,以科研成果转化及产品研发为基础,提供专业的实验平台,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建立研发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敢于挑战的精神,促进科研成果的产品转化,使之成为学校科技产品研发的孵化器。

三、束语

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是一门繁重而重要的工作,需要借助专业的知识技能才能将实验室管理工作做得更好。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硬件与软件的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新的问题不断出现,作为实验室管理员,只有在管理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不断地总经验,才能实现科学、高效、规范化管理。

参考文献:

[1]雷涛,王芳.提高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效能的技术方法浅谈[J].信息与电脑,2010(9).

[2]宋鑫超.学校计算机机房管理的相关问题探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2).

[3]袁晓亚,杨.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策略[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4]铁坤,杨影.关于改革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的思考[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3).

[5]农正,贺忠华.计算机开放实验室建设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4).

[6]张娜,刘妍.计算机实验室的系统维护[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5).

计算机专业工作经验范文第4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实验教学;校企联合;任务驱动

高师院校计算机实验教学是计算机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增强师范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因此,高校计算机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对于提高师范类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既有广博的理论知识,又有专业技能和市场竞争力的高精尖的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师范类计算机实验教学存在许多问题,如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实践能力的锻炼,没有实践操作的机会和环境,或者教学单位不重视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以上种种弊端导致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时,缺乏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没有实际的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这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在竞争激烈、信息爆炸、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下,特别是在计算机研究领域,新知识、新技术更新快的情况下,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高师院校计算机实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这是每个计算机教学工作者都要面对的问题[1]。

1以提高师生素质为中心,建立新型实验教学体系

当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计算机专业的知识和技术日新月异。全新的教育理念才能造就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在计算机实验教学中,改革的进展非常缓慢,其主要原因在于没有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要改变这一现状,一定要改变旧的教育理念,树立创新教育、综合素质教育的思想理念。计

算机实验教学的改革要从转变教育理念,提高师生素质入手,打破传统的刻板的教学模式的束缚,建立以培养教师和学生综合素质、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为中心的实验教学体系。

1.1明确实验教学目标,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和实验理论的建设

进行计算机实验教学改革,首先要提高实验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2]。实验教学能力是从具体实践教学中总结出来的,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一种能力。它不仅能指导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有条不紊、思维敏捷地进行操作,也有助于教师合理地组织实验教学,并为自身知识水平和实践指导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做铺垫。实验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科学的实验教学方法,对学生实验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实验技术的应用起到应有的指导和检验的作用。实验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要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教学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能力,才能更好地进行实验教学,才能培养出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操作能力过硬的创新型专业人才。

此外,实验教师也要定期参加学校、公司、大企业等组织的各种自费或公费的实地考察和培训。利用这种机会,与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部门主管或者是高级工程师交流经验,探讨实验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一一加以解决。如果学校给予适当的经费支持,那么,可以定期请企业相关部门高手到学校,为实验教师举行高水平的实验教学讲座,也可以到实验室亲自为师生演示具体的实验操作方法,这样既提高了广大师生的实验操作水平,也为学生带来了企业的实践经验,既让学生了解了计算机专业当前的形势和人才需求状况,也给我们以后的人才培养指明方法和方向。

1.2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建立适应社会需求的实验教学体系[3]

计算机实验教学应紧紧围绕“多种模式校企合作培养”、“高校实验教学资源共享”、“企业订单式培养”等各种实验教学的改革方法,再结合省部级实验教学改革项目,积极推进实验教学改革,不断总结实验教学改革经验。尤其是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实验教学中心必然承担大量的实验教学任务,为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提供先进的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实验环境。

2多种形式、全方位培养高精尖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

2.1采用“任务驱动”的实践教学模式[4],加强实验教学的针对性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以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就计算机实验教学而言,利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学院开设了C语言课程设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小型游戏设计、网站设计等多门综合实验性课程,把每个上课班级分成若干个研究小组,为每个小组布置具体的任务,明确每个小组的任务的要求、目的、内容,然后,放手让他们进行自由的合作。遇到问题时,教师只进行简单指导和启发,最终,还要靠每个小组集体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这样既突出了技能培养,淡化学科知识差距的界限,又能以岗位职业技能要求为目标,根据实际工作中的训练内容和标准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更快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为解决就业压力创造新途径。最后,鼓励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如对网络技术专业有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认证;对Web应用程序设计专业有Delphi初级程序员认证、Delphi网络开发认证等,突出职业的定向性和针对性,满足不同就业方向学生的学习需求。

2.2 将企业项目引入专业实训实验室,强化实验教学的实用性

“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是当前计算机实验教学改革的又一重要举措。我国大部分中小软件企业对专业人才求贤若渴,他们希望以合作的方式邀请高校教师或优秀学生能参与项目开发,中小企业希望自己的产品能通过学校这个平台进行推广应用,而我们也可以通过合作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同时,为学校、学院、科研团队申请专利,为企业培养符合他们需要的专门人才。这正是高校与企业合作的优势,中小企业解决了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拓宽就业渠道,扭转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为国家排忧解难。当前我们学院培养的大学生完全有实力为中小软件企业软件开发提供技术服务或参与项目开发,这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整合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实现企业和学校的双赢。

3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创造更多的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

大多数学生在校4年,学习了过多的理论知识,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往往是一带而过,上机实践也只是熟悉一下硬件设备而已,并没有深入学习和掌握真正的实践知识,更谈不上实际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了,面对当今大学扩招、大学生就业难、招聘单位重视应聘者实践经验等问题,大学生的就业择业变得无从谈起。所以,培养学生上机操作能力和实验经验迫在眉睫。

改变当前大学生闭门造车、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脱节的重要方法就是:通过高校主管部门,通过院系和全省乃至全国的各大企业或是公司的联系,建立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让学生利用半年或者更多时间进行实际的培养和锻炼,使他们对自己所要从事的工作有更深入的体会和了解,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参与所在公司的具体工作,例如应用软件的研发、平面的设计、动漫的制作等,真正掌握实际工作经验,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和就业的竞争力,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当前计算机实验教学改革部分难题,还可以减轻大学生们的就业压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同时培养学生严谨学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5]。

4以就业为指导参加竞技比赛,加强校内外实验教学基地的建设[6]

为了探索计算机实践教学新思路、新途径,我院发动广大师生群策群力,共谋学院发展大计。学生通过参加科研立项、参加各种重大比赛、参加实践教学基地活动努力提高自身知识含量 ,并取得丰硕成果。

1) 积极争取大学生的科研立项。自我校教务处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以来,我院就有十几位同学获得校级科研立项,包括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研究、高校校园网络安全方案设计、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研究、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等。

2) 由教师带队,积极参加各种比赛,硕果累累。2000年至2005年,我院计算机广告设计专业,每年在学校都举行个人专业比赛,在给获奖选手发放荣誉证书的同时,还把优秀作品张贴于教学楼内,供师生、家长及用人单位参观、学习、讨论;我院教师带队组织学生多次参加全国和世界级的“仿真机器人比赛”,并有“哈师大足球机器人之父”之称的张伟老师带领的“机器人足球队” 两次获得世界锦标赛冠军和全国锦标赛冠军;在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的全国“ACM”大赛中,多个比赛队伍获得殊荣;我院每年举办的程序设计大赛、网页设计大赛和课件制作大赛等品牌活动,实现了产、学、研相结合,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3) 面向就业,加强校内外实验教学基地的建设[7]。在学院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依托于“黑龙江省智能教育与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校内建立了多个小型的实习基地,例如人工智能实验基地、网络安全实验基地、CAI实验基地、工程检测实验基地等,其目的在于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结合作的能力;我院还和多家企业联合,建立校外实验教学基地,把学生送去进行实地训练,参加项目的申请、分析、设计,参加软件的开发、测试、维护,提高实践知识和和合作能力,把企业高管请进来为学生讲授工作经验、企业管理知识和相关专业的就业培训知识,把企业的人才引用、工作方式、管理模式、发展方向等多方面的就业知识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以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扩大其就业渠道,为企业输送高精尖人才。

5结语

总之,要用素质教育、实践教育、创新教育的思想理念、坚持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原则指导计算机实验教学改革。计算机实验教学改革的目的不仅是要求大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使学生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各种基本技能和理念,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自己美好辉煌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景清武,孟铂. 计算机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6):1435-1436.

[2] 丁岩芝,卢肖永. 加强专业实验教学 培养应用型人才[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5) :56-57.

[3] 王冬秀. 浅谈计算机实验教学[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8):77-79.

[4] 陈洪军,黄卫祖. 整合实验教学资源 构建以计算机基础为主体的公共实验教学平台[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4):228-229,246.

[5] 张国印,马春光. 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J]. 计算机教育,2007(22):49-53.

[6] 农正,黄银娟. 计算机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01):95-97.

[7] 陈佐瓒,王达光,蒋炎华. 新建地方院校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管理探讨[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9(5):114-116,125.

Discussion of Reforms on Computer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 Normal University

LIU Yu-xi, YU Yan

(Institut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25, China)

计算机专业工作经验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计算机实验室 管理 难点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a)-0163-01

在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大前提下,整个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是与日俱增,并且每个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已经不仅限于专业知识方面的需求,而是更注重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大学生,计算机技术成为了现代社会人才必须要具备的一项基本技术。在现在高职院校快速发展的时候,学院的人数也是在每年急速的增加,而每个高职院校也都是加大了对计算机实验室的投入,不管是从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上,还是从教学师资力量上。但是我们要做好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使得计算机实验室的教学设备都能更加有效的被利用,充分发挥计算机实验室的作用。

1 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难点

(1)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实验室是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实训的一个重要场所。通过计算机实验室让学生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例子当中,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在高职院校当中,更加的注重学生的实训教学,所以计算机实验室是一个很重要的场所。而在一个高职院校当中,一个计算机实验室是需要满足不同专业的学生实习需要,因为专业和层次的不同,所以安装在计算机上的一些应用软件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就给我们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带来了很多的困难和繁琐的工作。

(2)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实验室的利用率高。在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实验室中,它不仅仅只是为了学生的计算机学习和实训培训的存在,计算机实验室还具有一些考试培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任务。所以其实在很多的高职院校,业余时间计算机实验室还是照常开放的,在就使得计算机实验室的利用率大大的提高。

(3)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维护工作重。在高职院校中,因为计算机实验室的使用的人流动性很大,而在在很多的时候,使用者的操作水平有限和参差不齐,甚至有的学生不能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操作和使用,所以就和容易造成计算机的病毒传播和一些系统文件的破坏。这样就会给计算机实验室的维护工作增加任务。

(4)计算机的硬件容易损坏。在高职院校中,由于一些计算机的使用时间很长,所以很多的硬件开始老化和出现问题,在加上一些人为因素的操作不当,所以使得计算机很容易出现问题,经常不能正常的使用。

(5)计算机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破坏。因为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实验室是针对学院所有的专业,所以在学生进行上机实训的时候,有些时候就会在无意中删除了一些其他专业所要用到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在其他专业学生进行上机实训的时候造成麻烦。

(6)整个计算机实验室的环境卫生。因为在很多的时候,由于上机实训的学生过多,学生的素质也是参差不齐,有些学生不很好的做到爱护公共的环境卫生,经常造成计算机实验室的脏、乱、差的情况。

2 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难点的应对措施

我们要完全的解决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的难点问题,最根本的方法还是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和整个机房的管理。

(1)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在管理的过程当中,应该要制定相关的规定和制度,完善整个管理工作的程序。对相关的管理人员来说,他们的日常工作不仅仅就是计算机实验室的开门和关门,而是应该要维护整个计算机实验室的正常工作,要懂得对计算机进行维护和检修。因为对于整个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来说,它是一项要求具有相当综合技术的工作,要求相关的管理工作人员要有很强的责任心。所以我们针对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实验室的相关管理人员,一定要加强他们的综合技术和素质的提高,完善整个管理工作队伍。应该要针对不同的专业所要用到的应用软件,应该安排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管理工作,在课余时间进行上机实训的时候,也不能放松管理,而且还应该要加强课余时间上机实训的管理工作。除了平时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学院还应该要求相关的授课老师一起参与到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当中。

(2)整个机房的管理。就整个机房而言,就是包括了计算机实验室的设备和整个实验室的环境卫生。对计算机实验室设备而言简单的说就是计算机,对计算机的管理是整个实验室的管理工作的核心。从计算机的管理来说主要就是针对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进行管理。在软件方面的管理,现在很多的计算机都是装有GOST系统和还原精灵这样的系统软件对整个计算机系统进行保护,这些软件可以很好保护计算机的系统不被破坏,即使在被破坏之后也能恢复到计算机登陆之前的界面,有效的防止了学生使用自己带的U盘或者是上网引起的计算机病毒。这样就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在计算机硬件方面,相关的工作人员要经常对计算机硬件进行检查和维修,及时的发现计算机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于那些使用时间已经很长的计算机硬件,要及时更新和换代处理,保证计算机的正常使用。计算机的环境卫生情况是在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工作当中经常被忽视一个工作,其实一个良好的环境状况不仅能够提高计算机的使用寿命,而且还能够保证上机实训学生的情绪,提高他们的上机实训效果。要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禁止在计算机实验室里面乱扔垃圾,爱护整个计算机实验室的环境卫生,保证计算机设备的长期正常使用。

3 结语

一个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和理念的是否先进,现在主要就是看这个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实验室是否能够跟上社会的发展需求,而面对日益激烈的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计算机实验室的发展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指标。建立了先进的计算机实验室,我们还应该要建立一套完善合理的管理制度,来改善之前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难点,从而更好发挥计算机实验室在高职院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昕熠.浅谈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J].金色年华(教学参考),2013(5):6.

[2] 李珏.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

[3] 李海波.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对策[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0(5).

[4] 张黎豪.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初探[J].硅谷,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