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食堂管理工作经验(精选5篇)

  • 学校食堂管理工作经验(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1.1、成本核算管理意识薄弱。成本核算是指食堂在经营服务的过程中,把用于食品生产所需的各种直接成本、间接成本进行汇集、记录、分析、计算出食品的单位成本和食堂经营的成本费用,并以此为依据确定食品的销售价格和对食堂进行效益评价的总过程。成本核算…

学校食堂管理工作经验(精选5篇)

学校食堂管理工作经验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食堂 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1、高校食堂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1、成本核算管理意识薄弱。成本核算是指食堂在经营服务的过程中,把用于食品生产所需的各种直接成本、间接成本进行汇集、记录、分析、计算出食品的单位成本和食堂经营的成本费用,并以此为依据确定食品的销售价格和对食堂进行效益评价的总过程。成本核算不仅是食堂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食堂经济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近年来,食品原材料、能源价格和人工成本持续上涨,对高校食堂的运营管理和服务质量带来很大的困难和压力,面对这种情况,做好高校食堂成本核算与控制就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

1.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食堂内部控制主要有采购管理控制、仓库管理控制、使用管理控制等环节,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未设立独立的采购部门,不能形成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二是采购计划随意性强,不利于成本控制。三是原材料验收随意性强,食堂质量得不到保证。四是没有合理设定伙食成本比例,成本核算没有依据与标准。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了食堂各项财务工作难以得到有效、规范的管理,监管力度难以加强,削弱了内部控制的实际效用,影响了高校食堂的长远健康发展。

1.3、财务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由于高校后勤和食堂的自身条件限制,具备财务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不愿意到这些岗位上工作,且管理者对食堂成本核算意识薄弱,没有加强财务管理队伍的建设、培养,忽视这项工作的专业化,这样不可避免地使食堂财务管理处于粗放式管理的模式中。食堂工作多是一人多岗往往使核算人员常常陷入一些繁重琐碎的事务性工作当中,而没有时间去思考和改进管理存在的问题。

2、加强食堂财务管理的对策

2.1、提高成本核算意识,抓好成本管理关键环节。成本核算是高校食堂管理的关键环节,它涉及原材料采购、仓库管理、食品加工、定价销售等食堂经营全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一整套成本核算管理的规章制度和财务监管要求,并严格按照规范化作业流程运作,食堂从事成本核算的人员必须是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一定的财务知识和成本核算意识,这是食堂开展成本核算管理的基本要求。同时,要想做好食堂成本核算工作,必须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2.1.1、设立原材料采购中心,做到不相容岗位相互剥离。学校可以设立食堂原材料采购中心,主要负责食堂原材料的集中采购,让食堂原材料采购管理与食堂管理部门相互剥离,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为提高食堂成本核算的科学性、准确性管理提供机制保证。

2.1.2、加强原材料采购计划管理,堵住原材料浪费漏洞。出入库物资预算性管理是指食堂班组管理人员根据每日营业产值比例标准下达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和仓库物资领用单,经食堂经理、主任审核批准后,采购中心按计划采购,食堂仓库按计划进仓,食堂班组按计划领用物资。这样可以有效避免采购计划的盲目性和仓库物资领用的随意性,防止食堂原材料的人为损失,降低原材料流失风险,使食堂生产加工流程更加科学规范,有效提高食堂成本核算效率。

2.1.3、严格原材料验收管理,把好食品质量安全第一关。原材料采购验收时,由采购部门人员、食堂管理人员及仓库管理员执行“三签收”制度,由上述三方共同参加对原材料质量、数量、价格的鉴别和验证过程,从而保证能够对原材料质量、数量、价格作出相对客观公正的评价,把好食堂成本核算和食品安全的第一道关。

2.1.4、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伙食成本结构比例。目前,大众伙食成本构成比例没有一个官方的标准化规定,但有的省份高校“伙专会”提供了一个大众伙食成本参考比例,其中直接成本占65%,间接成本占35%。由于各高校实际情况不同,其间接成本构成比例也不尽相同,各高校食堂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伙食成本结构比例,从而提高成本核算准确性、合理性。

2.1.5、规范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的执行与考核。财务预算是食堂全面推行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食堂进行绩效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学校食堂应按照“量入为出、统筹兼顾、保证质量、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财务收支预算,不得编制赤字预算。在编制食堂财务预算时,应由食堂管理部门提出预算建议方案,经学校相关行政会议审议批准后执行。经审批的财务预算下达后,食堂管理部门应将预算指标进行层层分解,及时组织落实到食堂的各个部门、班组及个人,并签订相应的责任书,从而形成较为全面的财务预算执行与责任体系。最后,食堂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预算执行过程的考核工作,采取定期检查的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偏差,从而进行有效改进。

3、加强财务监督检查,落实内部监控措施

财务监督检查是加强成本核算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保证,是学校、财务部门对食堂财、物、帐的全方位监控,具体的监控措施可由以下几方面组成:一是不定期开展食堂帐物的检查,并重点加强对原材料进出库、领用单据准确性进行验证;二是财务部门每月参与食堂清仓盘点工作;三是学校审计部门每年开展对食堂财务进行审计。

4、加强队伍建设,规范食堂账务管理

4.1、加强财务管理队伍建设。学校和食堂管理者要重视加强财务管理队伍建设,必须聘用具备较高文化素质和财务专业知识的人员从事成本核算、财务管理工作。

4.2、不断规范食堂账务管理。学校食堂财务管理必须在学校行政领导下,由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独立开设基本账户,单独设置食堂会计账簿,实行专项成本核算,专款专用,保持收支平衡。

5、结束语

高校食堂作为一个兼具经营性和公益性的餐饮服务单位,在当前食品原材料、能源价格和人工成本持续高位运行的时期,各高校应提高成本核算意识,加强对预算的执行与考核,落实内部监控措施,建立高素质财务管理队伍,不断规范财务管理,保证食堂健康有序地发展,从而更好的保障师生员工切身利益,为高校的稳定和发展服务。

学校食堂管理工作经验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

近年来,我国食品行业整体上存在着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食源性疾病不断出现,危害日益增大;环境、生态的破坏以及一些新技术、新工艺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使食品安全的防控更加困难。在高校中亦然,本文就高校食堂食品安全问题展开探讨。

1、高校食堂食品安全问题的存在背景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食堂就餐压力急剧增大,食品安全问题随之增多,而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师生健康和高校稳定,故各级政府和卫生、教育部门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先后推出各类相关法律法规;同时,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逐步深化,高校后勤饮食部门也在不断进行管理体制和经营观念的创新。然而,高校食堂具有原料品种多、即食性强、工艺流程复杂、烹饪方法多样、可控性不强等特点,食品安全隐患众多,所以,规范食堂日常管理,保证食堂饮食安全,防止集体性不良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是学校领导和食堂管理人员共同关心的问题[1]。

2、高校食堂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分析

高校伙食工作是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的重心,食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2],高校后勤人员致力于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其中食品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食堂管理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高校食堂经营出现三种模式:高校自主经营,委托社会企业管理,高校与企业联合管理。第一种经营模式类似于计划经济,员工积极性不高,师生满意度较差;第二种经营模式类似于市场经济,企业过分追求利润,失去高校食堂之公益性;第三种经营模式最为可取,目前在高校中应用最广,但也存在小问题:高校食堂管理人员多为行政干部,在食堂的经营管理中参与度不高,而食堂工作人员一般素质不高,缺乏系统的培训,责任心不强,以致存在潜在安全隐患[1,3]。

(2)高校食堂建筑布局缺乏规范:高校对食堂经费投入不足,食堂建筑与卫生设施不达标,加工条件简陋,所需设备陈旧,设备不齐全,直接导致了食物安全风险的增加[4]。

(3)高校食堂原材料存在安全隐患: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不合格、采购人员采购“三无”产品、验收人员验收把关不严、食品加工过程中未做到严格执行卫生标准,餐具消毒不规范等都是安全隐患[1]。

(4)高校食堂从业人员操作不规范:食堂原材料加工流程、餐具清洗流程均需符合标准要求,否则会引起食品、餐具的污染,带来安全隐患。另外,食品添加剂亦是重大的安全隐患,在使用过程中需特别注意用量标准、加工时间、温度等[4,5]。

(5)高校食堂卫生管理标准建设滞后:由于相关标准缺乏,高校食堂管理标准建设滞后,食堂管理工作受到局限,缺乏科学的控制手段,缺乏规范的日常操作,检查流于形式[1]。

3、高校食堂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措施

(1)完善保障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

目前比较适合我国高校食堂的制度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餐饮业食品索证管理规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五常法(5S)》、《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ISO22000)》等。各高校可根据自身情况引入相关管理理念,在管理中大胆创新,在创新中落实管理,使高校食堂逐步走上良性发展道路[6]。

(2)建立健全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为确保高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杜绝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高校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食堂管理的规章制度,如采购制度、索证制度、验收制度、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突发事件应急制度等,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不稳定因素的出现[7]。

(3)建立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组织

高校食堂需落实学校主要领导为食品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以提高学校对食堂工作的重视程度。同时,设立食品安全各级管理组织,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做到组织健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给食堂食品安全予以组织保障

[6,8]。

(4)高校食堂原材料实行集中采购和索证制度

高校食堂要严把食品原料进货关,实行集中采购,落实索证采购验收制度,规范进货渠道,从源头上保证食品安全,坚决杜绝“三无”产品。同时加大检查、监督力度,杜绝过期、变质的原材料进入食堂,从而保证师生身体健康[9,10]。

(5)规范高校食堂食品加工、销售流程

食堂管理人员要加强监管力度,严格执行食品加工规范,将其贯彻到食品的加工、成品、销售的全过程,加工后的食品必须烧熟熟透,成品、半成品、食品原料分开存放,以防止交叉污染[7,9]。

(6)重视队伍建设,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升人员素养

高校食堂要定期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使其了解食品法律、法规,掌握食品专业知识,增强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明确高校餐饮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确保食品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6-8]。

(7)建立科学的营养膳食管理模式

高校食堂配备营养师,在营养师的指导下,制定出合理的膳食营养标准,使师生形成一个观念正确、膳食平衡、身体健康的科学营养膳食管理模式,服务好高校的全体师生[10]。

4、结论

高校食堂食品安全关系到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高校教学秩序的稳定,关系到高校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学校领导要创新经营模式和管理理念,加强食堂制度建设,保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高校食堂的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为构建和谐校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琰.高校食堂推行ISO22000管理体系可行性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9.

[2] 钟敏,王振环.加快高校标准化食堂建设 消除食品安全隐患[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z1:320~321.

[3] 魏霞.强化高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体系[J].中国校医,2010, 24(3):230~231.

[4] 金玲,轩诗涛.高校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学理论,2013,12 : 340~341.

[5] 裴双成.影响高校食堂饮食安全主要因素及其改进对策[硕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2.

[6] 饶燕平.加强与完善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2,20:467~468.

[7] 王富刚.浅议高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的管理与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4):53~54.

[8] 张国海,甄梁.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探讨[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3):279~280.

[9] 霍栋,梁博龙,宋维虎.高校食堂卫生安全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内江科技,2011, 3:74.

学校食堂管理工作经验范文第3篇

一、基本情况:

全市现有各类学校食堂1213户,其中大学食堂221户、高职高专食堂90户、中小学食堂472户、幼儿园食堂430户,均持有有效的食品卫生许可证或餐饮服务许可证。健康证持证率100%。学校自办食堂的共821户,占总数的67.7%,承包经营的有392户,占总数的32.3%。有33家中小学由于学校食堂规模的限制,仅能解决部分师生的就餐问题,还需外购盒饭来解决师生的用餐。

二、自查情况

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按照《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自查表》进行自查打分,从学校食品安全管理、餐饮服务许可证、索证索票管理、加工制作卫生、健康证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等六个方面进行了自查,主要问题集中在落实索证索票制度、食品加工制作管理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管理这几个环节上。部分学校存在食品原料加工清洗池与餐具清洗消毒池混用、食品原料采购登记不完整、食品留样的数量和规格不符合要求,食品添加剂未能做到使用登记、专人负责,专柜保存。

三、整改情况

所有学校食堂通过自查深入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并认真进行整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状况有了明显的提高。如某学校自查中发现的食堂环境卫生差、采购登记不全、餐具消毒不到位等问题通知承包经营单位,限期改正,否则取消该单位的承包经营资格,督促承包经营单位落实食品安全要求。部分学校将利用暑假对食堂进行改造,更换和增加设施,在硬件上保障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

1月16日至18日学校董事会,对照标准逐一检查学校集体食堂的设施设备及布局情况,制定以下整改方案。

一、 真正建立主管校长负责制

从20xx年秋季开始,校长焦安勋同志主管食堂工作,并具体规定校长把关内容如下:

① 、定期检查督促水池、洗刷池,专用餐具消毒情况。

② 、定期检查食堂工作人员个人卫生,工作间,库房卫生。

③ 、定期检查购置蔬菜、副食品、肉类合格证化验单。

④ 、不定时抽查工作人员是否按操作规程进行加工。

⑤ 、定期检查每餐是否留有样品。

⑥ 、定期召开食堂全体工作人员会议。

主管校长要坚持经常深入食堂不放过不利于健康的任何蛛丝马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把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

二、 加强食堂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

每周学校都会利用2个小时的时间对食堂持健康证上岗的从业人员进行全员培训,培训内容:

① 、食堂工作主要意义。

② 、食堂工作人员的有关卫生知识。

③ 、按加工规程操作的实习活动。

通过培训使全体从业人员从思想上明确自己的一切工作都牵涉到师生健康和生命安全,从而养成自觉的卫生习惯和按卫生要求操作的规程。

三、 增添设施设备,明显标志,合理布局

为了进一步加强卫生管理的力度,学校对于购置的专用消毒柜、电冰箱,并对原有洗刷池进行改造使蔬菜与肉食洗涤分池进行。食堂废弃物、容器加盖并及时清洗消毒,同时对加工设施进行合理布局,有效避免原料、半成品、成品混放现象。厨房炒菜处增设排烟排气斗,各种器具,注明标记。

四、 坚持购买商品(肉食、副食品)索要检验合格证及化验单制度,尤其对肉食、食油每次都要将检查情况进行登记,从源头截断,伪劣和不合格物品进入工作间。

五、 设立专业人员更衣室、柜,坚持每日消毒,隔一天清洗制度,食堂从业人员必须着工作服进入加工间。

以上工作有后勤主任xxx同志制定详细计划,分期实施1月20日全部完成,由学校食堂临时检查小组检查验收

学生饭堂自查报告范文二

为加强学校管理,提高安全卫生意识,营造良好的、和谐的校园环境。学校长期以来把安全卫生工作放在第一位,抓平时,重细节。我校食堂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对学校的食堂卫生工作展开了全面、认真的自检自查,现将自检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领导重视食堂卫生工作,成立领导机构,强化责任意识 为了加强对学生集体用餐,食品卫生的安全,确保师生身体健康,进一步加强管理意识,提高管理水平,明确管理责任,学校成立了食品卫生安全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事务、教务为副组长,各位教师为成员。实行分工负责,层层落实,领导小组分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确保了饮食从业人员持证上岗。 每学期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卫生健康体检和业务培训。

三、健全卫生、食品管理制度,做到责任到人。 建立健全的卫生管理制度及责任追究制度,责任到人,搞好食品卫生宣传。

四、把好四个关,杜绝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1)、把好采购、加工关:采购做好验收工作,加工做到烧熟煮透,做好食品留样工作。

(2)、把好“消毒”关。所有的餐具、用具都高温蒸汽消毒。

(3)、把好“个人卫生”关。做到身体不适的职工不能进入食堂工作,从业人员必须取得健康证及经过食品卫生培训合格才能上岗。

(4)、杜绝非工作人员进入厨房关,杜绝放毒现象发生。

五、实行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坚持按量化分级管理的标准规范化管理学校食堂。

六、整改措施:

为有效的控制学校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做好各类事故隐患监控,切实保障学校师生员工健康安全。我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学生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学校要通过课堂教育、板报、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大教育力度,使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知识深入人心,自觉抵制假冒、伪劣产品,维护自身健康。同时,也使食堂的工作人员自觉按照《食品卫生法》进行操作营业。

(2)、加大管理力度,杜绝校门流动摊点的食品流入学校;食堂生产加工加强卫生监管,严格操作规程。加大奖惩力度。

(3)、学校通过健康教育,告诫学生不吃霉变食品,不买三无产品,不喝生水冷水,教育学生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三是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专题讲座,开展健康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倡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加大对学校周边饮食摊点的监控力度,禁止学生到无证摊点就餐或购买副食、饮料等商品。

七、存在问题 :

(1)、学校因经费原因,学校食堂配套设施标准不高。

学校食堂管理工作经验范文第4篇

1量化分级管理前的现状

1.1卫生设施落后

自2000年我区成立以来,教育高速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但学生后勤的配套设施和管理水平没有同步发展,其中学生供餐设施和管理问题尤显突出,引发食物中毒的因素普遍存在。多数学校食堂面积狭小,加工场地与就餐人数不相适应,功能分区不明确,布局不合理,以致生熟分开、餐具洗消、保洁措施无法落实。

1.2卫生管理制度不完善

学校扩招、后勤服务社会化后,各学校人员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没有卫生管理组织网络,食堂负责人与从业人员素质下降,缺乏基本的卫生常识,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

1.3卫生管理机构监管缺位

我区成立之初,教育和卫生部门沟通不够,对学校卫生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教育部门没有做好对学校食品安全的管理工作,卫生部门没有发挥好监督职能。原卫生防疫站的学校卫生科负责学校卫生(包括学校饮食、饮水卫生)工作,虽在学校常见病防治、学校卫生常规监督监测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职能。人员构成的局限,直接造成对学生供餐场所的食品卫生经常性、预防性监督缺乏,无法发挥卫生监管部门防控食物中毒的职能及优势,从而形成了对学校食堂管理的真空,造成了对学校食堂的管理和监督的缺位。

1.4食物中毒事故频发

2000―2002年,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3年间共发生食物中毒事故4起,一些典型事件严重影响了学生健康及教育秩序,并引起社会反响。

2实行量化分级管理

2.1突出培训,抓好试点

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作为一种新的卫生监督管理模式,是建立卫生监督管理“诚信体系”的重要举措。我们首先在卫生基础比较好的学校食堂率先开展试点工作,加大了对卫生执法监督人员业务知识培训,正确理解和应用量化分级管理的标准和要求。为进一步提高企业对这项工作的认识。我所多次召开学校负责人及教育局有关人员参加的会议,加强学校负责人对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认识,使学校领导认识到实行量化分级管理是学校卫生信誉度的重要标志,同时得到教育局的支持和配合。通过宣传培训、自查整改、摸底调查、监督指导和严格的等级评审,从而使全区学校食堂的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得以顺利的开展。对卫生基础比较好的单位重点指导,从硬件设施到软件管理,按照量化分级管理的要求,逐条对照,确保达到A级标准。

2.2把握重点,以点带面

在具体运作中,我们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办法,在卫生基础比较好的食堂推广先进的食品安全自身管理体系建设,使食堂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在保持原有的信誉等级基础上再升一个档次。同时,我们严格落实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积极发挥“政府、学校、学生”三方在监督管理中的作用,对卫生状况比较差的单位,增加监督检查的频率,在平时的监督检查中,多次邀请教育部门的有关人员一起共同检查。对没有按照要求整改的单位除按照《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处理外,教育部门对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进行处理,在加强督查的基础上,同时强调学校在食品卫生管理中的主体意识,变过去被动应付检查为现在主动遵章守规,加强了对卫生条件和卫生管理水平差的食堂的管理,逐渐消除D级单位。

2.3依靠典型全面促进

在实施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中,我们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积极宣传好的经验和做法,在第一批A级单位挂牌后,教育和卫生部门利用各种机会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对卫生基础比较薄弱的单位构成了压力,各学校利用校舍改造或新建的机会,把食堂等配套辅助设施的建设纳入重点改造方案中。几年来,共有15所学校新建了食堂(含正在新建单位),另有8所进行了改建。在新、改、扩建过程中,各校均在区教育局主管同志的协调下,及时与卫生监督部门沟通,在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建设及竣工验收阶段都经卫生部门审查、评价,保证了学校食堂在投入使用时布局合理、专间齐全,卫生设施完善,还为今后可能面临的扩招学生就餐人员留有余地。

3实行量化分级管理后的成效

2003年以来,全区有效地遏制了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事故发生。2004年A级食堂7家,B级食堂9家,C级食堂6家,D级食堂5家。2005年A级食堂10家,B级食堂12家,C级食堂5家,消灭了D级食堂。全区学校食堂连续4年未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其中1所高级中学被评为省百佳餐饮业信得过单位。

通过推行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将政府的监督与学校食堂的风险度和诚信度管理相结合,统一了学校食堂的硬件标准和软件要求,对监督项目进行量化、细化,使卫生监督由定性管理向定性、定量管理相结合的动态管理的转变,从而加强了关键环节的重点控制,有利于提高监督效率。

通过进行量化分级管理,极大地调动了学校积极性,促使其在硬件设施上加大投入,并自觉提高卫生管理水平。从我区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学校的硬件设施得到提高,自身管理得到加强和规范。在日常管理中,各项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并得到落实。

在学校进行量化分级管理的过程中,我们认为采用危险性评估原则和技术,利用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良好生产规范(GMP)和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等要求,相关标准的量化赋分具有较好的操作性。通过在学校食堂的试点,为以后的餐饮单位、食品经营单位、食品加工单位等行业的开展量化分级管理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4需要完善的几点思考

①量化分级评分标准存在不足,特别是关键项目偏多,其中一项不合要求就评为差,有些项目的分值比较粗,对推行量化分级管理不利。

②一些已经存在了几十年的老单位,许多设施难以达到现行标准的要求,依据量化分级管理的要求,只能属于D级。如果不给予验证,还需要完善现行的法律、法规,才不会在监督管理中面临没有法律依据的尴尬。

学校食堂管理工作经验范文第5篇

学校食堂统一治理,共有22间,使用面积1540平方米,从业人员50人,全部办理健康证,每人都接受过卫生知识培训,户户都有卫生许可证,餐棚使用面积600平方米,存放垃圾使用桶10个。设专职治理人员2名,餐棚专职卫生工1名。食品操作间瓷砖化,饭台瓷片化,售饭窗口玻璃化,餐用具不透钢化,通风透气化。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治理体系

为了把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工作抓落实,学校高度重视,成立了食品安全工作领导组:校长张勇任组长,常务副校长杨念标任副组长,有伙管和学生会成员参与。各处室及分管部门签定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责任书,责任到人,分片包干。同时将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工作纳入到学校日常治理工作当中。建立健全食堂及集体用餐治理制度并放大上墙,有突发事故应急处理予案和报告制度,对食堂饮食卫生定期检查或不定期抽查。

二、适地宣传,加强教育,提高防护意识

为加强该项工作,要求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工作做到有计划、有制度、有检查、有汇报。同时,学校经常性地利用黑板报、专题讲座、安全教育等多种形式,开展符合学生特点、寓教于乐的食品安全教育,认真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卫生及食品安全知识,培养师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我防护能力,全面落实学校食品安全措施,维护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学校开设的第二课堂中专门设立了食品安全常识课,学校还聘请公安、交警、消防、卫生防疫等相关部门的领导、专家到学校进行安全工作指导和进行相关讲座,诸多举措提高了全校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

三、优化管理,提高效益

优化整合,分工负责。围绕学校提出的“服务、规范、高效、一流”八字工作方针,依照食堂招聘的16名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我们对其进行了优化组合,分编成为了面食制作组、副食制作组、分饭组三个组,每个组设有一名组长,对该组负责工作全权管理。每个组内再进一步细化分工,使每个工作人员都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和职责。整个食堂管理工作实现了分工负责、各司其职,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的良好局面。

实行每日小结、每周一会制度。各代班组长做到了能及时总结每天工作,对员工不达标的地方及时解决处理,总结一天的全面工作,安排下一日新的工作,使员工在工作中不断提高,不断进步。坚持实行周五例会制度,食堂管理负责人认真听取各代班组长的工作汇报,并对食堂的整体工作进行总结和对下周工作进行安排,对员工的本周工作进行总结,帮助员工从工作思想、专业知识、技能和服务态度上都能得到提升。

提供安全、文明、满意服务,构建全员育人平台。食堂也是一个育人的地方。食堂对全体员工加强劳动纪律管理,规范服务流程,强化窗口服务形象管理,使用文明和善语言,提供文明、满意服务,使学生在进餐时受到了文明礼貌、诚实守信教育,配合学校加强就餐秩序管理,进餐时要求学生把食品废弃物放在规定的配餐盘空格内,用餐后把餐具送到指定地点,从方方面面、一点一滴上培养和教育学生勤劳节约、艰苦朴素、讲究卫生、谦让他人、讲究公德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品质,更使食堂成为学校育人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