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营销支撑岗位工作(精选5篇)

  • 电信营销支撑岗位工作(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Key words: electric power supply office;marketing;services;thinking 中图分类号:F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0-0161-02 0 引言 供电所作为南方电网公司最基层的一级组织单元和机构,直接服务于镇(街)、村居所在的用电客户,…

电信营销支撑岗位工作(精选5篇)

电信营销支撑岗位工作范文第1篇

Abstract: Electric power supply office is the most basic organizational unit and agency of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mpany, and directly serves the electricity customers in town (Street), so they not only face the millions of households, and also are the end-result of business of higher-level units.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its supply service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achievement of strategic objectives of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mpany, "good service, good management, good image" as a international advanced power grid enterprise. Therefore, to explore how to do a good job of marketing services management has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关键词: 供电所;营销;服务;思考

Key words: electric power supply office;marketing;services;thinking

中图分类号:F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0-0161-02

0 引言

供电所作为南方电网公司最基层的一级组织单元和机构,直接服务于镇(街)、村居所在的用电客户,不仅面向千家万户,而且是上级单位各项业务的归结点和落脚点,其供电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南方电网公司的企业形象,直接关系到南方电网公司实现“服务好、管理好、形象好”国际先进电网企业的战略目标。因此,探讨如何做好基层供电所营销服务管理工作就极具现实意义。通过对供电所营销服务各项业务进行分析梳理,把握各项业务特点及其相互关系,针对日常遇到的具体实际情况,研究不断改进供电服务的方式和手段,做到不仅能灵活高效地落实上级各项规定,而且能最大限度满足客户的用电需求和服务,从而实现和谐的供用电关系。

1 供电所层面营销服务业务特点分析

目前,按照上级公司对供电所营销服务职能的岗位设置标准,供电所营销服务岗位设一个营业部,其下面一般下设三类班组,分别是营业及业扩班、抄核收班、计量及用电检查班。营销服务业务每项业务流的每一环节工作任务分属不同班组去完成,每项业务流不论起始于哪个班组,但大都要归结于营业班,以营业班把客户最新信息在电力营销系统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的完善而结束。严格而言,营销服务业务每项业务流程都不是靠一个班组的独立完成就行的,必然关系或牵涉到其他班组业务的开展和配合,以及甚至需要全体营销班组的参与。由于营销业务各个班组的工作相互衔接、相互影响的鲜明特点,每个班组的工作都会影响到其他班组的工作开展。如果把供电所层面营销业务的各个环节和节点连接起来的话就应类似是一个圆环,而且是一个闭合的圆环,而不论这项业务起始于哪个环节、哪个节点。同时,营销业务的各个班组员工除了要掌握营销线通用的公共知识和技能外,还要掌握各自相对专业的岗位业务知识和技能,这在客观上就为营销班组内部员工培训和轮岗流动带来一定程度的困难。此外,营销服务业务流与上游业务有着天然的衔接和关联关系,营销服务业务受到上游配网运行、规划建设业务的影响和制约。

2 做好供电所层面日常营销服务管理工作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及事项

在对供电所层面营销服务业务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之后,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营业服务业务的各个流程和环节大都环环相扣,需要相互配合协作。下面就如何做好供电所层面日常营销服务工作对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及事项进行分析。

2.1 业扩报装业务重点关注的环节及事项

第一,要提前关注可能发生的欠费风险。对用电量较大的工商业用户有针对性地采取电费预存、银行存单质押等多种方法去防范,尤其对属租户的工商业用户尽量同时要求提供业主担保。在业扩新装环节就对电费分析进行预控属于事前风险防范。

第二,要对同一地址同一产权物业的报装申请,要重点审查是否存在多个用电户号的情况存在,尤其对村居的居民申请临时用电,用于对自己物业的拆除与新建时,要审查该地址是否有永久照明用电户号,如果有就要尽量要求用户在办理临时用电的同时,办理照明户号销户手续。

第三,前台业扩报装业务受理人员要留意对客户各种有效信息的收集和准确录入,有意识的主动关注客户信息完整性和准确性。

第四,最重要的就是要关注业扩报装的速度与效率问题。首先,根据用户的报装需求快速判断能否提供合理经济的电源点及供电路径和方式,也就是供电方案中的核心内容能否快速确定。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有良好的营配一体化信息系统支撑。同时,还需要规划建设部门还应对所在区域提前进行负荷预测和规划准备;其次,就是业扩报装各流程环节快捷实施问题。这需要供用电双方充分的沟通与配合,一方面用户要提前熟悉各个流程与环节,以便更好的配合供电部门查验验收工作,另一方面,供电部门也要及时对每一环节进行跟进和验收确认;最后,就是业扩配套工程项目能否及时跟的上整体业扩报装进度需要。

2.2 抄核收业务重点关注的环节和事项 在基层供电所营销服务班组当中,抄核收班的工作要更多地受到其他班组工作质量的影响,尤其其他营销班组的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抄表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抄表员在日常每月定期抄表过程中,也是最容易发现用电现场各种情况和问题的人员,如果对抄表员每月发现问题的跟进处理不当,会产生两个方面的不利影响:

一是因为反映上来的问题无人及时跟进或解决不当,抄表员主动反馈现场抄表发现问题的积极性会大打折扣,而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将可能会影响客户用电安全、配电网安全运行以及造成电能电量损失,甚至引起供用电双方的有关纠纷;

二是这些问题不及时处理,又会对抄表工作带来较大困难,客观上对抄表质量也影响较大。因此,对抄核收业务要关注以下几点,第一,对抄核收工作重点关注首要问题就是对抄表员每月在抄表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及时、妥善和有效处理;第二,就是要根据抄表人员反馈过来的情况,做好对企业欠费风险的过程监控;第三,就是要关注对用户欠费后的停复电工作,既要严格按照上级的相关规定程序去执行,又要避免出现漏停电、误停电以及漏复电、误复电情况发生。

2.3 计量及用电检查业务重点关注的环节和事项

在基层一般较为大型的供电所,往往把计量班和用电检查班分成两个班组来运作,而对于中小型的供电所则是直接合并为一个班组来完成计量和用电检查业务。无论是一个班还是两个班的岗位设置,都不会影响计量及用电检查业务的正常运作。做好计量及用电检查业务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在业扩报装的装表接电环节把好验收关,尤其是对非专变的低压用户。因为在装表接电环节,应对电能表装置的安装位置、高度等因素进行综合验收把关之后才能装表送电,验收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今后电能表装置的安全运行以及抄表人员的抄表质量和效率;

第二,在做用电检查工作时,对违法违约用电行为的处理情况要及时与其他班组进行信息共享和沟通,尤其是关系到抄表收费时要与抄核收班密切配合;

第三,在配合政府对有关用户依法执行停电时,一定要与政府有关部门提前核对,摸清被停电用户信息是否与营销信息系统当中的用户信息一一对应,必要时需要联合抄表人员到现场与政府有关工作人员共同对需停电用户一一核对清楚,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总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营销各班组工作相互衔接、相互影响,但同时又都各有侧重。因此,需要各班组相互有效配合和紧密协作。营业班的工作侧重体现供电企业的形象,抄核收班的工作侧重体现供电企业的“眼睛”作用,计量及用电检查班的工作侧重体现供电企业的合法“武器”作用。

3 对供电所层面营销服务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尽管供电所层面的营销服务业务比较繁杂,又相互交织,但透过表象,我们仍然可以梳理出影响营销服务管理工作的几个关键因素和问题。

3.1 建立以线损管理为主线的管理思路有利于统筹管理好营销服务各项工作。毫不夸张地说,供电所各项业务尤其营销业务的每项业务和工作尤其均对可能对线损的结果造成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影响。通过对线损的统计分析以及异常情况的跟进处理,可以把营销服务线的各个流程和环节的工作联系起来,并对这些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进行审视和检查,从而可以对各项工作进行分析总结、优化提高。

3.2 做好营销服务管理工作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要下大力气不仅建设而且更重要的是维护好支撑营销管理工作的信息系统。当今时代,随着用电需求的不断增长,用电户数的快速增加,面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仅依靠人工去做好供电营销服务各项工作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如今离开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去开展营销服务工作是不可想象的。当前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营配一体化信息系统以及计量自动化系统在业扩报装、停送电信息的准确发送、线损统计分析、自动抄表和用电分析等工作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维护好等各种信息化支撑系统,保障信息系统的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要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不断优化信息系统。

3.3 对基层供电所员工的培训要更加贴近实际工作需要。首先,重点通过采用专门培训和实习过程中老师傅的“传帮带”等多种途径和方法,并要在实习期结束后要经过考试考核合格方能正式上岗工作,从促使新入职的员工能尽快适应工作;其次,对在职工作的老员工也应定期进行在职培训,培训内容应以实操和理论相结合,同样要经过考试考核合格方能继续岗位工作;最后,要进一步做好部门岗位的标准化学习手册的编写修编工作,使员工随时可以参照的学习手册开展自行学习。总之,培训要动真格的,无论是知识还是技能培训,最好采用理论和实操相结合的方式,并要求经过考试考核合格才能结束培训,并与绩效考核相挂钩。

参考文献:

[1]吴兰,杨淑霞,李翔.基于价值服务工程的电力营销服务管理成本效益研究.华东电力,2009,07.

电信营销支撑岗位工作范文第2篇

交叉营销对中国移动各省公司客服中心来说是一个新课题,需要从人员意识、营销技能、系统支撑、流程优化、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变革,才能适应集团公司对客服中心热线部门的新定位。笔者基于某省公司热线部门交叉营销项目的实践,从系统支撑、基础管理、交叉营销实施过程等维度构建了交叉营销运营体系,如以下模型所示。下面将围绕模型中的几个维度来阐述交叉营销运营体系构建的过程及其关键点。

建立客服交叉营销系统,完善系统支撑

1.建设客服中心CRM数据库,培养数据挖掘人员。

热线开展交叉营销,要求客服代表在满足来电用户的显性需求的基础上进行营销,因此能否精准把握用户的潜在需求直接关系到交叉营销的成功率,而客服中心自身拥有庞大的客户数据,通过对系统内用户的静态属性(基本属性、细分市场属性)、动态属性(终端信息、通话特征、费用信息等)以及客户服务轨迹(来电原因、推荐业务历史信息、知识库接触记录、短彩信发送记录等)进行整合,通过系统设定自动关联,实现目标客户应用特征分析判断,完善客户画像,如存量客户、增值业务偏好客户、投诉专业户等,并且针对不同类别的客户进行高可能性业务关联,助力客服代表进行交叉营销。此外,由于大市场的客户细分与客服中心推进交叉营销所进行的客户细分具有差异性,因此客服中心可以培养数据分析人员,独立开展数据挖掘工作。

2.基于交叉营销流程,建设客服交叉营销系统。

通过完善和优化现有客服系统,实现基于交叉营销流程的全过程记录,如来电用户特征、来电用户诉求、业务推荐记录、业务推荐结果、用户态度等,通过固化客户服务营销流程,整合系统界面,实现用户基本信息、历史消费行为、客户特征判断等信息的可视化。

制订交叉营销管理策略,健全交叉营销管理制度

1.制订交叉营销管理策略,促进服务营销均衡发展。

(1)通过用户触点管理、渠道协同、服务流程优化等方式,促进服务效率提升。触点管理:通过对用户服务触点的管理,对不同时间段来话原因的特征进行分析并归纳总结,针对不同类别的用户建立相应的监控和预警机制。渠道协同:通过扩大电子渠道营销宣传、人工引导等方式,引导用户去电子渠道办理业务,并不断完善短信营业厅、网上营业厅、掌上营业厅等渠道的建设,强化电子渠道应用,实现渠道协同服务。流程优化:梳理并优化业务办理流程,对不同时期办理、咨询频次较高的业务,通过设定快捷办理方式缩短服务流程;同时结合用户业务使用情况提醒、服务进度提醒、查询渠道提醒等主动提醒的方式,实现话务的有效分流。(2)通过培养员工营销意识、提供营销支撑工具、设计营销激励机制等手段促进营销效率提升。培养员工营销意识:通过培训、宣贯、氛围营造等系列措施,积极推动客服代表从服务向服务营销转变。提供营销支撑工具:开发在线营销支撑工具有效分流话务量,全面开展营销培训,提升客服代表的营销技能。设计营销激励机制:设计交叉营销激励机制,制订积分激励管理规则,以营销积分的形式对客服代表的营销表现进行奖励;通过劳动竞赛等方式,促进班组、客服代表之间形成“比、学、赶、超”的服务营销氛围。

2.固化交叉营销运营流程,健全交叉营销管理制度。

理顺交叉营销工作流程,组建交叉营销工作团队,明确岗位职责,完善激励机制,开发相应的工具手册,实现交叉营销工作流程化、制度化、规范化,确保交叉营销工作顺利开展。优化组织流程:立足客户需求,从支撑界面、执行界面与反馈界面设计交叉营销全流程。统筹交叉营销支撑界面各项工作,逐步完善系统对话务员交叉营销工作的支撑,通过业务办理流程梳理与优化,强化后台对客服代表的支撑。交叉营销执行反馈界面是整个交叉营销工作闭环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可加大质检力度杜绝违规操作,同时通过对交叉营销工作的分析,提出营销话术优化、人员技能提升等建议,逐步实现交叉营销工作质的飞跃。健全管理制度:健全交叉营销运营管理制度,固化交叉营销支撑、执行、反馈的工作流程,明确各团队职责分工,确保交叉营销工作顺利、高效执行。同时建立营销话术、经典案例等信息的采集机制,将营销话术通过系统固化呈现,实现最佳营销经验的快速传递和共享。

创新交叉营销工作方法,开发交叉营销支撑工具,促进服务营销高效协同

创新交叉营销工作方法:交叉营销方法通过解决客户面临的问题,充分挖掘客户来电原因背后的潜在需求,用销售业务的方式解决客户来电问题,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完成业务价值传递和业务销售推广。因此,创新交叉营销工作方法,需要从客户服务满意度和提升营销质量两个角度进行考虑。开发交叉营销支撑工具:在现有知识库的基础上增加营销模块,完善现有知识库。在建设初期,可着重实现对现有营销信息的界面展示,同时结合客户需求触点推荐高匹配的业务,实现基于客户需求触点匹配业务的信息化。接下来,可通过业务知识关联快速获取知识话术,将营销型知识信息、业务匹配、推荐话术等通过标准服务流程融入日常服务中,实现整合流程、导航、搜索等工具在客户服务和营销过程中的智能引导作用,全面支撑交叉营销。2012年年初,中国移动集团公司明确提出各省公司要逐步将客户服务热线纳入公司营销体系,逐步推动10086热线由服务向服务营销转型。

交叉营销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转型初期,笔者认为一定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激励机制:客户满意度对中国移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推进交叉营销初期不建议把营销纳入现有的考核指标中,在客服代表营销意识、营销技能还没有成熟的情况下进行硬性考核,会给客服中心带来很大风险,可能会造成客户满意度下降、投诉率上升等情况。人员培养:现有的客服代表从招聘开始一直强调的是服务意识,没有考量过营销意识或者技能,因此,在转型期对客服代表的营销意识培养、营销技能提升至关重要,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导入期和培养期。

电信营销支撑岗位工作范文第3篇

关键词:应用型:市场营销: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化、分层次发展的产物.对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700多所普通本科院校中,超过400所院校其办学定位为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典型特征是在掌握系统的学科专业背景知识的前提下,学生应具备较强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岗位实践能力。也就是说,在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中,特别强调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的培养。这就需要在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时不仅要统筹考虑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关键是要重点突出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特征。

一、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系统化设计思路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带有全面指导性的文件,是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依据。针对应用型人才的突出特征.如何通过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实现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实现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合理、能力全面,具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需要高校在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进行系统思考和综合平衡.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引导下的每一项人才培养规格都有相关课程和实践活动作为支撑,课程和实践之间互为补充,按照整合优化的原则实现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

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对“人才培养目标一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进行系统思考、逐层分解。人才培养规格要体现培养目标要求,是对培养目标的进一步分解。课程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则是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分解,使每一项培养规格都能有相关课程作为支撑,最终通过系列课程实现对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全面覆盖。本文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具体阐述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系统过程,通过系统分析和层层规划使人才培养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可行。

二、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的构建

(一)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最核心要素。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体现高教性和应用性特征。所谓高教性是指人才培养必须满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规格。所谓应用性是指学校培养的人才是能够直接参加地方经济建设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既要符合专业岗位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需求,同时也要体现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德州学院应用型营销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主要从政治方向、知识结构、应用能力、综合素质、就业岗位、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七个方面综合描述如下:本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掌握系统的管理学、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现代营销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现代经济与管理综合素质,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营销管理与营销咨询策划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适度培养基础型、复合型高级营销专业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及支撑体系。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是指通过四年本科教育过程,对学生应达到的培养目标,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培养规格是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进一步分解、细化和落实,使培养方案更具可操作性。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规格需要在满足工商管理专业大类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生成本专业的特定要求。

1、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通用规格

(1)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素质,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指标以大学公共必修课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科学发展观理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一系列学生活动作为支撑,通过系列课程和学生活动帮助大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具备健康、积极向上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本指标可以由公共体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和一系列学生活动作为支撑。

(3)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基本理论、方法及相关知识.本指标由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管理学三门课程支撑。

(4)熟悉国家经济法律法规、宏观经济政策和学校所在地区经济形势.本指标由形式与政策报告、调查报告两项学术活动支撑。

(5)具有一定的外语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本指标由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三门课程支持。

(6)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和严谨的科学素养.本指标由大学语文、一门文科公选课、两门理工科公选课,共四门课程支持。

2、市场营销专业人才专用规格

(1)熟练掌握本专业基本的理论、方法及专业知识.支持课程由“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电子商务”、“国际市场营销”、“营销规划与管理”六门理论课加专业认知实习一项专业实践课程组成。

(2)掌握本专业相关知识体系.该规格要求从与专业紧密相关的课程中根据职业选择倾向进行选择性学习,如财务管理、网络技术与应用、广告策划与管理、公共关系学、商务沟通与谈判等,这些课程有助于扩充学生专业知识和提升专业技能。

(3)熟练掌握本专业岗位操作技能,具备较强的岗位实践工作能力。该指标需要通过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营销实务等专业课程实验,以及市场营销专业模拟实验作为支撑。

(4)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事)业单位专业问题及参与本单位经营管理决策的能力。支持课程为专业选修模块中任选一个职业模块,每个模块四门课程,共同形成该职业岗位的必备知识。

(5)具有一定的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发展创新能力。支持谍程为两项实践课和系列学术活动,专业创新设计、系列学术报告。

(6)富有责任感和诚信力,具有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支持课程为社会调查、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和系列学生活动。

(7)熟悉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经济管理文案写作能力。支持课程为专业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

三、教学体系设计

规范人才培养计划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程序性保障,因此必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强调理论基础和能力本位,关注知识的应用性、针对性和前瞻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开发“教学与实践结合”的循环培养模式。满足上述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必然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另外给营销专业学生补上创新教育这一课也是符合时代特征的。

(一)理论教学体系。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

专业理论教学体系从结构上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公共选修课,分别占总学分的20%、25%、20%和6%。

1、公共基础部分。公共基础部分是全校学生必须修读、为提高全体学生的道德素质、身体素质,掌握基本知识与培养基本能力而设置的通识教育类课程。包括人文社科基础课或自然科学基础课、身体素质课、外语课、计算机基础课等。市场营销专业人文社科基础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科学发展观理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式与政策等组成;身体素质课主要为公共体育,另外还包括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等工具方法类型课程。

2、学科基础部分.学科基础部分是为满足学科大类要求具备的基础知识和能力而设置的理论和实践课程。该部分主要以一级学科口径为主,兼顾二级学科,注意交叉学科,体现人才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指导思想。市场营销专业应加强工商管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培养,以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为主要课程,培养学生掌握数学和统计学等科学方法,奠定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基础,了解相关经济法律法规,上述课程的教学效果将对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和关键能力生成产生直接影响。

3、专业课。进一步划分为专业主干课、专业相关课和专业选修模块三类,占总学分的20%左右,以课堂能力培养和实习实训能力培养为主,侧重专业能力的训练。专业主干课程是通向该专业学生核心知识获取和关键能力培养的课程,这些知识和能力是该专业人才通向职业岗位群的必备素质。市场营销专业需要开设包括市场调查与预测、国际市场营销、消费者行为学、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和营销规划与管理在内的至少五门课程:专业相关课是在专业主干课的基础上,对主干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主要开设目的是优化专业知识结构和满足学生职业拓展。市场营销专业相关课程可以根据学生自己将来从事的行业或岗位从财务管理学、网络技术与应用、广告策划与管理、公共关系学、商务沟通与谈判、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进行选择,用以弥补专业主干课程的不足:专业选修模块是根据不同学生的职业意愿及就业岗位而设置的专业方向模块,市场营销专业可以设置工业企业营销、服务业营销、营销咨询服务等职业模块供学生选择,每个模块安排4~5门课程。

4、公共选修课.包括大学语文、一门文科公选课和两门理工科公选课。目的是拓展学生知识层面,提升学生文化修养。公共选修课占总学分的6%左右,学生也可以通过专业创新设计和参加专业设计大赛获奖获得学分。

(二)实践教学体系.应用性和实践性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本质特征,在应用型营销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中,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是最能体现该专业特色的两个指标。达到这一要求需要高校突出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保证实践教学体系在培养方案中的比重,真正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电信营销支撑岗位工作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信企业 成本分摊 合理性

一、电信企业成本分摊的现状

目前,电信企业成本分配的原则和过程均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按照成本发生的期间、地点、用途和对象等因素归集后,按既定标准进行分摊。但由于电信企业的成本特性与一般的制造企业、商业企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其成本的分摊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具体表现在:一是电信企业的成本支出,以当期成本为主,待摊费用和长期待摊费用所占的比重比较低,绝大部分成本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这一特点决定了电信企业对成本分摊的合理性关注度不高,研究不够深入。二是电信企业设备主要有“埋在地下的,架在空中的,放在机房的”。而且上述设备在生产中关联性非常强,维护和保养成本无法确定准确的收益对象,成本分配难度较大。三是电信企业设备专用性比较强,很多大型交换和电源设备都是厂家直接进行维护和保养,相关费用由省级甚至集团级的公司统一签订合同并支付,因此大型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成本在不同的电信企业之间存在会计处理衔接和成本分摊权重的问题。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当前,电信企业成本分为三大类:经营成本、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在每一大类下根据企业发生成本的性质和内部管理需要,分为人工成本、维护成本、营销成本、管控成本四小类。

目前各类电信企业主要对发生的人工成本和维护成本进行了分摊。会计人员在处理各项经济业务、分摊公共成本费用时,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根据所发生的成本费用归属单位、收益对象的因果关系,将所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分摊处理:凡能够确定归属于哪个收益对象的成本费用,就直接计入与其相关的成本中;凡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收益对象,根据职业判断或以往的分配比例按照相对合理的比例进行成本费用分摊;凡无法确定收益对象的成本费用,由会计人员根据经济事项的性质进行归属分摊。具体的主要成本项目分摊方法如下表。

二、电信企业成本分摊的分析与评价

在目前的成本分配模式下,基本能够清晰核算企业发生的各类成本,会计人员进行成本分配的合理性只影响各个成本项目的金额,并不影响企业的利润,属于比较传统的成本核算模式,但这种模式也存在一些弊端,具体表现在:

(一)成本分摊无标准化会计处理模式。电信企业的间接成本较多,直接成本较少,会计人员进行账务处理时面临的需要进行价值分摊的项目比较多,特别是维护费,需要根据受益的不同设备类型进行价值分摊,但是由于电信企业设备和网络资产(例如传输资产)具有公用性和关联性的特点,成本分摊存在较大困难。目前企业成本分摊的标准主要依赖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有的会计人员通过询问维护技术人员了解维护的主要对象,按照维护主体进行价值分摊;有的会计人员根据每个维护对象价值占整体维护对象价值比例进行分摊。不同的会计人员进行成本价值分摊的差异较大,进而无法形成标准化的会计处理模式,也无法进行成本的数据分析。

(二)成本管控较粗放。电信企业提供的产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既有单独的产品(例如家庭宽带、合约手机等),也有组合型或融合性的产品(例如我的E家、全家福套餐等);而对于大客户,为了满足其个性化的需求,基本按照“一户一案”模式进行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不同的消费群体,采取不同的产品策略,而日常发生的营销费用和宣传费,则基本上采取整体打包使用,并未进行产品区分,成本的管控比较粗放。

(三)不利于决策分析。在上述核算模式下,虽然成本分摊的合理性对利润不会产生影响,但是价值分摊产生的差异性较大,无法有效进行各项成本使用情况分析,更无法有效对成本实施精确控制。而且不合理的成本分摊,将难以分析成本变化的原因,导致设备更换决策、营销效果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等出现错误的结论。

三、电信企业成本分摊的改进思路和建议

笔者认为为了更加有效核算企业的各项成本,电信企业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发生的各项维护成本和营销成本建立以产品为核心的价值分摊体系,以更好地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撑。

(一)建立“员工―岗位―产品”对应关系,进行人工成本价值的分摊。对企业发生的人工成本,改变目前按照部门人数进行分摊的现状,通过与人事部门的沟通,取得各个部门员工的岗位信息,由会计人员进行员工岗位分析,并且将相同、相似岗位的员工进行归并,同时将不同岗位服务的产品进行关联,建立“员工―岗位―产品”的对应关系,再进行人工成本价值的分摊。对无法对应产品的管理和后勤支撑岗位,由于其服务的对象无法关联到具体的产品,因此建议会计人员根据金额的大小采取平均分配或根据重要性原则,列入公司主导产品成本项目中。

(二)对企业发生的维护成本,考虑到设备和网络资产的高度共享性和关联性,其价值分配较为复杂。对于自行购买和维护的设备和网络资产建议会计人员通过与维护部门的沟通,将发生的维护成本细分为维护工费和维护材料费,再分配到维护设备,通过维护设备的服务对象,分配到具体的产品。具体的分配流程:

对于集团级公司或省级公司,采取统谈统签模式采购的大型设备,其后期发生的维护和保养费用,如果由分公司自行支付,则直接分摊计入相关设备,最后按照服务对象分摊到产品中;如果由省级公司或集团级公司统一支付,则可以按照设备的采购价值在不同的公司之间进行分摊,体现设备价值与维护保养费之间的对应关系。

(三)对于发生的营销成本,建议建立营销成本四维分摊模式。即对发生的营销成本按照“产品、客户群、营销政策和营销区域”四个维度分别进行分配,从而将发生的营销成本进行精确的分配,为后期产品的本量利分析、营销效果分析、成本投入进度和额度分析以及成本压缩关键点提供有效的分析数据。维度一:按照产品维度分摊,即分为固定电话、宽带、手机、光纤、电路等。维度二,按照客户群分摊,划分为政企客户、商业客户、家庭客户、个人客户、农村客户等。维度三,按照阶段性的营销活动分摊,例如“春节开市营销”、“秋季开学营销”、“手机节”等。维度四:按照营销区域属地分摊。例如某项营销成本的使用主要投入在××区、××县,甚至××小区, 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在进行成本分摊前,必须与负责营销的人员进行沟通,检查相关的业务合同,询问专业人员,按照上述四个维度进行调查和归集。最为稳妥的是,制定标准化的成本要素分摊模板,在每次发生营销成本时,将成本发生涉及的相关内容填列完整,以便会计人员进行分配和核算。

(四)对于发生的管控成本,由于其与企业各项产品和设备关联度较小,且所占的比重较低,属于共同费用支出,建议按照上月的产品收入占比分配到具体的产品成本中。

上述建议的成本分配方式,虽然在日常会计处理和核算分摊中工作量会有所增加,但是企业成本核算和分配更为合理和科学,成本管控更加精确化,可以通过成本的分析和管理带来更大的经营效益。例如,对于维护成本,在提供精确化的成本数据后,通过优化工艺和流程,分析设备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可以对设备的采购和维护保养提供决策支撑,有效降低企业的资本性支出和成本费用开支;对于营销成本,在实施产品化的四维成本分析后,可以对各项产品的盈利性进行测算和估计,利用本量利分析,总结和评估营销成本投入的效益,有效支撑各项产品的业务发展策略。

例如对某电信企业推进实施后,效果评估如下表:

按照上述方式,电信企业成本既可以进行合理和有效的成本分摊,也可以对各类营销活动进行效益评估,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黄鲁洪.我国电信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 2011,(08).

2.何瑛.基于战略视角的电信运营企业成本管理[J].通信世界,2007,(02).

3.龙凌云,龙佳丽.会计职业判断在新准则中的具体运用[J].商业会计,2007,(11):9.

电信营销支撑岗位工作范文第5篇

正文:2003年5月,我公司全面开始渠道建设工作。作为一项开创性、摸索性、革命性的举措,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运作,渠道的优势在员工的创造性张力、针对性营销、个性化服务和对市场的快速反应等方面都得到积极的体现。2004年8月,我公司在9个县、市、区分公司以及市公司社区进行调研,与相关渠道人员进行座谈和对话,并结合问卷调查,了解到我公司渠道建设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渠道管理、考核、薪酬分配体制等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员工思想、心理方面的压力问题不可忽视。本文拟结合这次调研,谈一谈我公司渠道员工的思想、心理压力问题,并初步提出改善、应对之道。

一、问题及分析

㈠来自改革本身,国家体制、企业机制的剧烈变革对渠道人员的心理承受力构成了严峻挑战,习惯、安全感、经济因素和对未知因素的畏惧对员工形成最直接、最主要的压力。

我国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处于一个新旧交替的非常时期,对电信的改革重组一直还在进行之中,企业的外部生存环境随机性大,导致员工对许多问题都难以预测和把握。同时,渠道改革本身就是强调压力传递,对于许多一参加工作就融入企业、在旧的分配模式和文化下工作了多年甚至几十年的员工,其思维和工作方式已形成惯性,改革要求他们必须完成角色的转换,这种压力对于他们是空前的、前所未有的,也是异常痛苦的。

员工的担心、疑虑和抱怨表现在一下这些问题:1、会不会买断?会不会下岗?2、电信体制还会怎样改?3、我已经在电信企业工作十多二十年,一直踏实努力,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企业再怎么也应该考虑,怎么到现在比年轻人收入还低?4、我这么大岁数了,管你企业怎么改,反正过几年就退休了。5、任务重,完成不了,较多员工反应工作更忙、更努力了,收入反而下降,一个员工还提到考核下来还倒找80元。6、为什么企业收入在增长,个人的收入却下降了?7、工作紧张,渠道临时性工作多,没有正常的节假日,也不给加班工资。

㈡来自公司管理,公司出台的政策、办法与员工期望值之间的差距导致员工执行困惑、精神焦虑。

这是影响渠道员工积极性的最主要的因素,包括渠道任务的下达、考核、薪酬分配、营销策略、授权、支撑系统、内部沟通和协调、交通通讯、直属上级的期望等等,比较突出的是部分员工对渠道考核任务及薪酬分配的公平性怀有激愤的心情,这里面有公司管理本身存在的问题,也有渠道员工对政策把握、理解的问题。

员工反映的问题包括:1、业务收入计划的完成与否与营销努力不一定成正比,我这么努力,凭什么比他们拿的钱少?2、业务揽收跟促销活动、网调建设关系大,阶段性、区域性收入差距大,比如新建小区入住客户量大,则揽收量就高。3、交通工具、交通通讯费等没有保障。4、支撑系统终端极少,同时系统无法支撑营销、维护工作,更无法支撑管理、考核。5、营销政策复杂、难理解,不好操作。6、营销人员自利少,影响了营销、维护工作的灵活性。7、对薪酬、保险福利等政策不理解,一些员工始终未将收入构成部分和享受的福利政策搞明白。8、由于考核数据核查的难度问题,工资发放不是很及时。

㈢来自内部竞争,不甘落后、害怕失败等心理导致员工危机感深重,同时还可能引起同事之间关系紧张。

社区与社区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比较效应作为员工成长的动力,也带给出他们压力。比收入、比揽收、比竞赛名次,还有评优、竞争上岗、末位淘汰等等,这些都形成内部竞争,要求员工不仅仅是做得好,而是要做得比别的员工好;局部区域的过度竞争还形成对企业共同资源的抢夺,如在业务揽收上对客户资源的争夺。

员工关心的问题如:1、我这个社区的客户又被他们抢走了。我前期做了这么多宣传、沟通工作的客户,怎么到最后却被他受理了?2、他们社区这个月收入高出我们这么多,我们绩效工资又要少出好多。3、某某当上标兵了,去荣誉疗休了,我比他差了么?我这么努力,怎么比赛名次还排到他后面了。4、可别落到最后一名。5、又要重新竞聘片区经理了,我能行么?

㈣来自市场竞争,市场变化告状千头万绪使渠道人员感到疲于应付、心力交瘁。

各大运营商去年全面进入南充,今年扩张运动加剧,价格战不断演绎、升级,各项营销策略推出,需要渠道人员全心投入,费尽心思,精神的弦长期处于紧绷状态,而且经常有招架不住的时候,难免心情沮丧。

员工们担心的问题诸如:1、××运营商又在我的区域架线了,不知客户要流失多少?2、××运营商资费就是便宜,客户就是在乎那点月租费,我没办法,可是收入要流失。3、××运营商“烈火行动”升级了,怎么办?4、策反了这么久,效果又不好,明天做啥?

㈤来自客户要求,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渠道人员要不断地与客户博弈,体验抱怨、指责、甚至刁难,这种不被理解的委屈感常常折磨他们,影响其心情。

客户多元化、个性化需求,还有电信业务消费意识的觉醒,对电信的偏见、误解等,都使渠道人员营销难度大,而且还要承受许多委屈。

客户的指责如:1、你们电信是百年老企,人家新企业能做到的,你们为什么做不到?2、人家价格就是低,我不用你的。3、你们计费就是有问题,电脑也是人操作的?4、市话为什么不给我打清单,不让我们明明白白消费?5、我的电话被盗打了,就是你们公司的责任。6、我计算机染上病毒了,就是你们的网络引起的。

㈥来自自身能力,缺乏自信、不善学习、难以胜任工作等问题使他们害怕变化,对前景忧虑,生活在不安之中。

渠道岗位的“营维合一”、全业务营销,以及新的业务、技术不断推出,且更新较快,还有为适应个性化需求的各种营销策略,都需要员工具有较高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而渠道员工很多是转岗而来,虽然他们已经很努力了,但知识结构、综合素质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一些员工甚至觉得自己个性内向、不善表达,本来就不适合做营销工作,这种不知所措让他们没有方向感。

员工的难题如:1、营销方案太复杂,理解不了。2、新业务太多了,考试太多的,学都学不过来。3、我表达力不行,说不过客户。4、老都老了,还学习什么?5、我从来没摸过计算机,现在又是支撑系统,又是发展宽带业务,哪有法?

㈦来自团队,任务承包到社区,相对独立的工作方式导致客户经理内心深处的孤独无助和悲观、失落。

渠道建设将指标落实到人头、划小到责任单位,在明确分工的同时也减少了协作和团队员工之间的交流、沟通,加之“以包代管”问题的存在,有时甚至使他们感到孤立无援。

渠道人员的困惑如:1、××运营商五、六个营销人员站在一个单元门口营销,我怎么也对付不了。2、其它运营商在我这个社区搞的这么厉害,我又没有三头六臂,哪里应付得了?3、后台支撑,支撑个啥,反正都是我自己着急。4、客户服务不能中断,生病了都没法休息。5、装机查障时,一个人去爬梯子,摔下来都没人管。6、一个人去摆摊宣传,客户多了,七嘴八舌,应付起来心里简直没底气。

㈧来自家庭,家庭关系、子女教育等因素都会影响渠道人员的心情,家人的不理解、不支持导致渠道员工不能快乐地工作,思想包袱重。

渠道建设不仅改变了员工的工作模式,也直接影响到员工的生活。工作上的压力使渠道人员减少了对家庭的付出、对子女的教育,甚至造成渠道人员情绪上、心情上的问题,这些都有可能受到家人责怪,引起家庭矛盾,造成渠道人员与家人关系紧张。

家人的责怪如:1、你这么忙,又没挣多少钱。2、你不管小孩,我也不管,学习成绩下降了,还不是你的责任。3、你忙,我还是忙,谁该做家务?4、连我生日都去跑客户去了,对我还有没有感情?

二、改善之道

渠道建设是企业生产方式、营销模式的转型,其成败在于人。上述诸多压力将会长期存在,成为影响员工工作和企业绩效的干扰因素,但是采取有效的方法却可以变压力为动力,调动愿望和激情,提高员工满意度,改善结果。具体的途径是全面开展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工作,通过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这五项修炼,来消除制约企业发展的智障,提高员工的创造力、凝聚力和学习力,从而提升企业的战斗力。

㈠“自我超越”:引导员工不断理清个人的真实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自我完善和提升。

1、授权:下移决策权,制定渠道人员授权管理办法,给渠道人员一定的业务优惠权、对后端支撑部门的业务调度权等,给渠道人员开展工作以更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培养他们自己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能力。下半年,公司改变考核模式,将注意力放在对保存量的总体收入指标进行控制上,将住宅小区规模性客户的促销政策签字权下放给片区经理,结果我们在调查时发现片区经理对自己的客户群更能主动地开展细分工作,对营销政策影响社区收入的思考和分析都更多、更到位,隔离政策也把握得较好。公司最近启动、实施的客户拆机挽留流程,就对客户部门和营销人员给予了较充分的授权,减少了许多层级的请示汇报,通过营销人员与客户沟通、交流,主动把握情势和应变,更好地开展个性化服务和针对性营销工作。这些都是比较好的经验,需要进一步总结、推广。

2、让员工在挑战性的工作中感受成就:设定更高的阶段性目标,让员工担任一些新的工作,赋予岗位工作重要的内涵,进行适当的轮岗,发挥员工的核心优势,倡导员工成为本岗位的专家型人才等等,让员工感受到被认同的快乐,培养自信,突破“成长极限”,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近一年来,公司通过人力机制转换,科学评价企业优秀员工,建立核心员工队伍和后备管理人才队伍,实施前后台岗位的轮换、互动,开展项目管理等工作,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员工满意度,激活了人力资源,是值得深入探究的实践方式。

3、提倡“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对不同岗位、不同年龄、不同基础的员工制定针对性、阶段性的学习目标,引导新的学习、生活、工作方式,不断地激励他们提高自身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要使“终身学习”的理念内化为渠道员工的学习行为模式,根据渠道管理及执行上的重点问题,公司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高层和中层领导带头学习,举办针对性的专题讲座;经常性地向员工推荐、赠送一些具有新思维的学习书籍,开展读书报告会;引导员工利用互联网掌握更多的资讯,开办网上学习交流园地等。

㈡“改善心智模式”:引导员工改变看待旧事物形成的特定的思维定势,重新认识世界,改变思考和行为模式。

1、进行新观念的“洗脑”教育:针对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企业文化、营销、管理等最新理论、理念,特别是员工怎样在现实条件下获得成功和幸福方面的哲学辅导教育,邀请专家讲课,进行体验式培训,开展专题式讨论等,冲击、震荡员工的一些不合适宜的旧观念,引导员工转变思维模式。象市公司、公众客户部、高坪分公司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成功经理人、成功营销人员,对管理人员、对员工开办的一些讲座、培训都起到了一定作用。还有,今年6月份,公司召开了市公司班组长以上的管理人员会议。会上,发给大家一张关于ADSL和固定电话业务受理的流程图,经过现场一个多小时的思考和自由讨论,产生了六、七十份不尽相同的意见和建议。针对这些意见和建议,公司领导才引出了服务流程改革和再造的话题,启发、引导大家走出习惯性思维障碍,思考客户导向的问题。这些方式都是转变心智模式的比较有效的方法,公司应该在渠道部门更大层面、更广范围上推广,特别是要加强以基层团队为单位的深度汇谈。

2、关注渠道人员的心理健康:将员工心理咨询作为一项事业来做,全面开展渠道人员心理咨询工作,党群部门和直线经理每月对一定数量的员工进行主动性地交流、对话和心理辅导;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渠道人员的情商和经受挫折的承受力;开通企业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利用网上的“电信员工之家”,畅通渠道员工思想、心理问题的渲泻渠道,为渠道员工缓解压力。

3、引导渠道员工成长为学习型员工:制定、完善渠道学习型员工的标准,引导员工通过广义的学习,将学习、工作、生活、家庭统一起来进行自我设计,明确努力方向,追求更高境界的人生目标和生命意义,从而更乐观、更豁达。比如,引导员工要有道德感,能够公平地对人、对已;善于沟通和合作,帮助人也得到他人的帮助;能够进行自我管理,不断地修正自已的思想和行为,做到心理上的自我调适;处理好婚姻、家庭关系,维护亲情,保持快乐的心境;教育好子女,让未来充满希望等,通过系统思考,提高渠道员工的情商。

㈢“建立共同愿景”:形成组织中所有员工共有的追求、愿望和目标。

1、进行宏观政策、形势的宣传: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及行业、企业的客观形势以及可能面临的危机,宣传企业大的目标、战略和前景,让员工直面改革,将自己融入大环境下思考微观问题,既有忧患意识,又能正确对待,寻求自己的生存、发展之道。公司领导要在一些大型的会议上做深度分析,党群工团和直线经理也负有直接的宣传责任。比如,象国有企业员工身份的转变问题,就是要通过宣传、教育,让渠道员工明了国家形势,才能理解企业改革的方向和深刻内涵,找到自己的出路和活路。

2、进行基本政策、制度等的宣传:对于渠道计划的下达、考核办法、薪酬分配以及保险政策、员工福利、奖惩办法等等,进行深入的宣传,同时可编印《员工手册》,进行电话、网站咨询、查询,提高执行力。对于新的重大政策、制度,人力资源部门和工会部门应当组织人员直接到最基层去宣讲,现场解答基层员工的问题,并公布热线电话答疑;直线经理尤其要加强绩效管理,与员工进行持续的沟通。

3、培养员工的参与意识:让员工参与决策,参加一些制度、办法的讨论,对员工的合理化建议予以重视,定期召开企业管理层与员工的沟通会,引导员工参加兴趣小组活动等等,使员工与企业充分地凝聚在一起。比如,公司大型营销方案的制定、BPR主要流程的设置,就应当让渠道员工参与讨论,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才能。

㈣“团队学习”:发展成员整体搭配、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

1、发挥团队作战能力:虽然任务分到行业、社区或统包区,但是管理上却需统筹。应积极探索适应市公司及各分公司当地实际情况的有效劳动组合,全面推行“社区经理AB制”劳动组合,以切实解决一个社区经理“单兵作战、长时间无法休息、营维技能不平衡、安全生产”等问题;对规模较大的竞争区域的争夺、大的现场营销活动、路演活动、大面积的装机、查障工作,应成立营销、维护支撑团队(也可以是虚拟的)来响应,同时可调动其它社区的人员甚至管控部门的人员联合作战;对于大客户的营销、阶段性的项目管理、招投标等工作,可联合管控、后端和市场部门组建虚拟团队进行运作,公司高层及中层领导要亲自主持一些重大的公共关系工作;对共同资源的管理也需加强,应有专门的管理部门,以防止扁平化危机,比如跨区揽收造成对客户资源的过度争夺等问题。

2、创建学习型团队:以部门、片区为单位,开展学习型团队创建的评比活动,持续性地强化团队学习。包括加强团队成员的沟通、交流和深度汇谈,共同提升专业能力;开展专题性的讨论、学习;共同进行经营分析;引导团队员工处理好内、外部关系,共同分享成就;鼓励员工参加公司的兴趣小组活动;为员工解决实际问题,创造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等等。尤其要强调管理人员、片区经理、大客户高级经理对下属员工的指导和培养工作,对于新员工,应该帮助其制定学习和成长计划,指派有经验的员工进行传、帮、带;同时,在当前社区经理整体素质不是很理想的情况下,要强调全面推行对社区经理的派单式营销,市场部门、客户群部门和片区经理要各负其职,具体指导社区经理开展营销活动,解决简单地“以管理代替考核、考核只看结果”的做法,以真正促使员工的成长。

㈤“系统思考”:培养、要求员工用系统的观点对待组织的发展。

1、强化相互联系的观点和工作方式。建立企业前、后端和管控部门的定期联系制度,实行管控人员联系片、社区制度,让前端和管控人员交换岗位开展岗位体验活动等,让企业各个部门协调能力增强,减少埋怨和报怨,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

2、强化组织学习:将学习作为企业的战略持续性地加以运用,建立完善的学习制度,组织系统的岗位技能认证工作,组织开展渠道人员经验交流、专题交流活动,组织社区之间、各分公司之间的渠道人员交叉实习活动等等,以实现企业知识再造和系统思考,使组织学习的速度快于变化的速度。

3、注重对细节的控制:细节决定成败,100个99%的连乘只等于36%,各个环节的可靠性都对企业起着重要影响,要引导员工:不仅要看到自身的力量,更要考虑自己在整个系统中的作用;否则,个体的影响将造成企业的重大损失。BPR流程重组,就是通过主流程和子流程的全面运作,要求每个渠道员工实践麦肯锡的意识和方法,对最终的目标和结果负责,力争在每一个环节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