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总结(精选5篇)

  • 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一、唯物辩证法是“三个代表”思想的科学方法 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最伟大的贡献,就在于发现了唯物史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具有深刻的科学性、客观性。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关系的原理,生产…

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总结(精选5篇)

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三个代表” 江泽民 马克思主义理论 内在活力 发展创新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党的中央领导集体,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融立党、执政、兴国于一体,贯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大大深化了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我们赢得未来发展、振兴中华民族和创造新的辉煌的制胜法宝。“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强大的内在活力,这是由它所具有的科学性、实践性、创新性和开放性决定的。

一、唯物辩证法是“三个代表”思想的科学方法

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最伟大的贡献,就在于发现了唯物史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具有深刻的科学性、客观性。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关系的原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原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原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相互关系的原理等等,作为整体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得到了创造性的运用和发挥。并以新的结论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握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把党的先进性放到社会历史进程中加以考察。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运动中发展起来的。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包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设,都不可能超脱于这一规律之外,从根本上来说,都要受这一规律的支配。“三个代表”对党的先进性内涵的深化,正是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深层次上认识党的先进性的。

生产力由于劳动者作为最活跃、最革命因素的推动,总是不断的积累发展。冲破一切障碍和束缚,由低水平上升到高水平,以先进取代落后,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前进最终的决定性力量。正如列宁所说,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竹。“三个代表”依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把生产力标准引入工人阶级政党建设中来,指明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党才是先进的党。同时,先进的生产力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反映了意识形态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进而对生产力积极的反作用。

历史唯物论还证明,无论生产力的发展还是文化的进步,其主体动力是亿万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创造了迄今为止的全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既然如此,人民群众就应当首先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拥有享有者,创造者与拥有享有者高度一致,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能否坚持这一历史唯物主义价值立场,忠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成为区分一个政党是进步还是落后抑或是反动的显著标志。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50多年前的 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指出:“其余的阶级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没落和灭亡,无产阶级却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在新的历史时期,江泽民在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础上,把人民作为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提出“三个代表”归根到底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他说:“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把人民的利益单独作为一个范畴,并与生产力、文化并提,这就使它把人民利益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符合新世纪人的全面发展观点,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在活力的源泉

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来源于实践,由实践来检验、修正.在实践中发展。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不竭动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精辟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伟大的实践孕育了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弓l领着

[1] [2] [3] [4] 

伟大的实践。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源于实践,是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多年和我党近年建党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扎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的理论之树。

我党近年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最丰富的实践依据。江泽民同志一贯非常重视党史学习和研究,他曾说过:“学习理论要同了解历史实践、总结历史经验结合起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是一部蕴含和体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活生生的教科书。”就党的历史本质而言,应当说党的历史就是“三个代表”的历史。在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三大伟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走上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回顾多年来党的历史,可以总结出无数条宝贵的经验,但其中最基本、最宝贵、最具生命力的经验,也就是始终坚持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诚然,党在近年的历史中,也有过不少失误甚至是严重的错误,但这恰恰是违背了“三代表”的要求。在纪念建党周年的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指出:“总结八十年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展望新世纪的艰巨任务和光明前途,我们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归结起来,就是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围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总结党成立以来的全部实践及其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深深扎根在我们党近年的实践经验之中,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还植根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特别是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执政党建设为重点、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实践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江泽民同志于年月日在向中央政治局通报中央政治局常委“三讲”情况的时候曾经明确地指出:“十年来,我们始终铭记小平同志的政治交代,铭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对自己承担的职责从不敢懈怠。我们最关注的是俩大问题:一个是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使我们党始终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一个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加快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奠定强大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基础。”就加强党的建设来看,党的第三届中央领导集体从十三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切实做好几件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事情,到世纪之交决定用三年时间开展“三讲”教育活动;从年月发出《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到年月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从江泽民同志担任总书记之初强调要“永远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到年月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间经过了从实践到认识,又从认识到实践的长期的艰辛的探索,是总结十三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正确理论成果。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是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世纪年生的,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挫折,其中有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从执政党的建设来说,就是如何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使社会主义政权有巩固的物质基础;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如何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防止党和国家政权的腐败。这些问题在当时就引起了江泽民同志的深入思考。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九十年代以来,一些执政几十年的政党先后下台,有的已经衰亡,其中的根本原因是党的内部出了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避免重蹈苏联、东欧剧变的覆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是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是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实践的科学总结。

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总结范文第2篇

思想理论的先进,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前提。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是我们党的一大特点和优势。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勇于并善于根据时展和实践要求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努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实践,解决新问题,推动社会前进,这是我们党80多年来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先进性并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一条基本经验。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又一次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生动展现。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为主题,围绕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创造了许多崭新经验和成功做法,为我们深入总结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成果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我们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深入总结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丰硕成果和实践经验,概括和提炼出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规律性认识,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研究和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实践作出新的贡献。

在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科学命题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什么要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怎样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创新。这一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紧紧抓住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根本性问题,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完成新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正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广大党员干部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围绕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这个根本问题,展开了多种形式的理论研讨,形成了进行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研究的良好氛围,取得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一系列正确认识。我们要继续坚持以这一理论为指导,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总结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践成果、制度成果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并深化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理论成果。

要深入研究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科学内涵、本质要求和基本规律。总结和深化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理论成果,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要从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实现党的历史任务等方面入手,深入研究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科学内涵、本质特征、目标要求、基本原则;要紧密结合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实践,不断研究如何把先进性建设贯穿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等各个方面;要深入研究在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建设、党的作风和纪律等方面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基本规律和实现途径,不断丰富和完善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理论内涵和思想体系,更好地为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实践服务。

要深入系统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建设的经验教训。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史上,对于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既有丰富经验,又有深刻教训。研究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建设,要总结和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在先进性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还要研究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思潮的新发展和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在比较研究中深化对党的先进性建设规律的认识。特别要科学总结我们党80多年来在奋斗中赢得、展现、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光辉历程,科学总结我们党在执掌政权以后进行先进性建设的宝贵经验,用以指导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实践。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入研究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与党中央提出的其他重大战略思想的关系。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与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息息相关。离开了伟大工程和伟大事业,离开了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这是我们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进行先进性建设理论研究的科学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相继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些重大战略思想相互联系、有机统一,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研究,要把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党中央提出的其他重大战略思想紧密结合起来进行系统研究,深入研究贯彻党中央提出的其他重大战略思想对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提供理论支持和组织保证。

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总结范文第3篇

胡锦涛同志指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是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典范。 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角度深入研究 三个代表 的理论基础,对于深刻理解 三个代表 的科学内涵,全面贯彻 三个代表 根本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着重阐述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的科学实践观与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内在联系,坚持 三个代表 既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是当代实践和时代精神的结晶,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wWW.LWlm.Com导思想。

(一) 三个代表 形成过程体现科学实践观

列宁指出,要想理解一种科学理论,最好办法是深入研究它的形成过程。邓小平同志也指出: 一个新的科学理论的提出,都是总结、概括实践经验的结果。没有前人或今人、中国人或外国人的实践经验,怎么能概括、提出新的理论? 三个代表 作为一个科学体系,也是一个时代实践的产物,是一个时代实践发展的结果。我们要深入学习 三个代表 ,就要认真研究、了解它的形成过程。

1.八十年实践的历史经验启示:党必须坚持 三个代表 。

首先,党要始终代表每个时期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党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建党时就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确立了以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政治上层建筑,这就从根本上解放了被束缚的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践,继续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进行改革开放的实践,也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其次,党必须始终代表每个时期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高举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旗帜,努力建设和弘扬反映革命建设和改革要求的新文化,荡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国外渗透进来的腐朽没落的文化,从思想上、精神上极大地解放和激励了广大干部群众,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形成了凝聚人心、统一思想的正确指导思想和共同理想。

其三,党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战争年代的流血牺牲、英勇奋斗,新中国成立后的艰苦奋斗、改革开放以来的辛勤工作都是为了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

总之,我们党领导人民奋斗八十多年的艰苦实践和光辉业绩,有力说明始终坚持 三个代表 ,我们党才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我们党才能带领全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挫折,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2.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是十三年伟大实践和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十三年,我们党面临的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进入关键时期,面对种种严峻考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并紧紧依靠全国人民,从容应对,妥善处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成就,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可以看到,几乎每一次改革,每一个发展,每一项成就,都离不开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都贯穿和体现 三个代表 这条主线。十三年伟大实践形成的基本经验,其核心和灵魂就是 三个代表 。

3.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是科学判断党所处历史方位得出的正确结论。

进入新世纪以后,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执政的共产党如何适应新的历史条件和时展的要求,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这个问题更加突出地摆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面前。江泽民同志正是基于对世界上政党建设特别是我们党自身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透彻分析和深刻总结,基于对国内外形势、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和面临的挑战以及党的自身状况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对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战略性思考,基于对我党所处历史方位的正确判断,提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从根本上回答了在世界走向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党如何进一步认识自己、加强自己、提高自己,更好地肩负起领导重任的问题。因此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是根据中国和世界的历史、现状、未来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

总之, 三个代表 的形成过程,是中国共产党人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实践探索的成果,是一个随着实践的发展而逐步深化、逐步完善的过程,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

(二) 三个代表 科学内涵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其内容十分丰富、博大精深,是辩证统一的整体,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最终体现在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体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部实践活动中,因而,其科学内涵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1.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理论体系。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的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原动力,而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所以,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时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社会文化必然与生产力状况相适应,同时通过经济基础对生产力产生巨大反作用。社会文化来源于实践,来源于生活,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和发展的。综观历史与现实,先进的文化,首先应该是符合社会客观规律,促进历史进步的文化。江泽民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要求,这就是要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文化的核心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我们要借鉴世界文化,弘扬民族文化,继承革命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对于执政党来说,能不能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是党能否执政并长期执政的基本条件。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性因素。我们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必须坚持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主体力量的根本观点,把代表人民,服务人民,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作为一切工作和全部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贯穿于党的全部事业的实践中去。江泽民同志指出,在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

忘,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在执政条件下,最重要的就是要解决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问题,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这样,才能真正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人民利益是具体的,只有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才能体现和维护好。

三个代表 蕴含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其科学内涵是从马克思主义本质上进行思考和概括的,是实践基础上的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现了党的建设中继承优良传统与不断发展创新的统一,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统一,保持自身先进性与联系群众广泛性的统一,完成根本任务与实践根本宗旨的统一。

2. 三个代表 思想,突出了党的先进性与实践性的密切联系。

三个代表 的核心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否有先进性,归根结底是一个实践问题。党的先进性与 与时俱进 紧密结合,这是关键问题,它主要解决始终代表、怎样代表的问题,是过程实践、整体实践、不断革命的实践。看一个政党的先进性,主要的不是看它的声明,而是看它的行动。这也就决定了党的先进性是一个在党的实践中体现出来的动态发展过程。党的全部实践具体地、历史地展现了党的先进性,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保持先进性,贯穿于我们党的实践活动中。 三个代表 是一个有机整体,在当代中国,只有把三者统一于发展与建设的伟大实践,才能使我们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成为坚强核心,充分体现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时代精神。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以及党的建设的全部新鲜经验生动有力地表明,我们党之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不断发展壮大,是因为我们党顺应了时展的变化和世界发展的潮流,党所作出的重大决策和实践体现了 三个代表 ,这正如江泽民同志在 5 31 讲话中强调指出的 我们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第一要务 。在 怎样代表 问题上,必须在实践中使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都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在 始终代表 问题上,理论要体现自始至终,一以贯之,在实践中发展理论,更要在实践中自始至终体现 三个代表 。所以说,党的先进性是一个高度自觉的实践过程。

3. 三个代表 思想,突出了实践性与执政为民的密切联系。

人民是实践的主体,坚持群众路线,就是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邓小平在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时指出,我们党所取得的巨大胜利,没有哪一项不是执行群众路线的结果,没有哪一个不是因为确实反映了广大群众的要求,并且变成了广大群众自觉自愿的行动的结果。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必须始终坚持党的 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去发展我们的各项事业。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维护、发展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保护、发挥好。

实践证明,凡属正确的决策,必然来自于群众。每一位党的干部都要诚心诚意地向人民群众学习,深入群众做扎扎实实的调查研究,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江泽民在 5 31 讲话中指出:贯彻 三个代表 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全党同志要牢牢把握这个根本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落实 三个代表 中要坚持实践的观点与执政为民的辩证统一,以实践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4. 三个代表 思想,突出了规律性与实践性密切联系。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真正的理论就是从客观实际抽象出来,又在客观中得到证明的理论。 三个代表 思想就是 真正的理论 ,它本身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深化的成果。其产生的基本根据是从实际出发,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反映论,是在实践中逐步发展、深化、完善的结晶,是科学判断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得出的结论。 三个代表 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有着共同理论根据、共同价值取向,还有共同的哲学基础,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根植于科学实践观。

(三) 三个代表 的贯彻落实要坚持科学实践观

2000年5月14日,江泽民同志在江浙沪党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贯彻落实 三个代表 ,必须做到:第一,要坚持把 三个代表 的要求落实到坚定正确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去。第二,要坚持把 三个代表 的要求落实到党的各项工作中去。第三,要坚持把 三个代表 的要求落实到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中去。第四,要坚持把 三个代表 的要求落实到从严治党中去。一句话,落实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用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指导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和建设的实践。

1.必须坚持以实践为基础的党的思想路线。 2.必须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最重要的就是用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指导实践,指导我们的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

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总结范文第4篇

要深刻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胡锦涛同志强调,必须把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更加突出、更加紧迫地提到全党面前。从我们党的历史经验看,党的先进性是历史的具体的,必须紧紧围绕党的历史使命和中心任务,靠坚持不懈地开展自身建设来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赢得先进性固然不容易,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和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保持和发展先进性更不容易。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党肩负的任务和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对党的自身建设产生巨大影响,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面临许多新情况,需要解决许多新课题。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与党的先进性要求不适应、不符合的突出问题,把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紧密地结合起来,更加主动、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

要深刻认识我们党加强先进性建设的宝贵经验。我们党85年的光辉历程,艰苦卓绝而又波澜壮阔,历经磨难而又生机盎然。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了三大历史性伟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28年结束了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中国人民在世界上站立起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蓬勃发展和艰苦探索的29年,奠定了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牢固基础,揭开了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篇章;改革开放的28年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道路,使社会主义中国生机勃勃、一派兴旺景象。我们党85年的历史,是为实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不懈奋斗的历史,是不断保持和发展自己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的历史。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并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科学理论,用于指导新的实践,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从保证党始终与时展同步伐、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党始终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等五个方面,科学总结了我们党85年来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基本经验。我们党85年来在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创造性实践中积累的基本经验,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不能丢,而且要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

要深刻认识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鲜明特点、显著成效及其对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启示。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规模宏大,主题鲜明,组织严密,成果丰硕,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一次成功实践。胡锦涛同志在重要讲话中,系统总结了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八个鲜明特点,从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建立长效机制、开展理论研究等六个方面概括了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的显著成效。并深刻地指出: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根本在于增强广大党员的先进性意识,激发其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内在动力;重点在于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员队伍整体的先进性;关键在于完善制度和机制,把先进性要求转化为党员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曾庆红同志在谈到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义和影响时指出:“这次教育活动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继续推进而不断显示出来。”实践证明,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不仅有力推进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而且取得了重要的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和理论成果,为深入研究党的先进性建设打开了视野、拓宽了思路、提供了经验。

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总结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三个代表” 马克思主义理论 内在活力 发展创新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为核心的第三代党的中央领导集体,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融立党、执政、兴国于一体,贯通了马克思主义、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大大深化了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我们赢得未来发展、振兴中华和创造新的辉煌的制胜法宝。“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强大的内在活力,这是由它所具有的科学性、实践性、创新性和开放性决定的。

一、唯物辩证法是“三个代表”思想的科学方法

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最伟大的贡献,就在于发现了唯物史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的,具有深刻的科学性、客观性。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关系的原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相互关系的原理,人民群众创造的原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相互关系的原理等等,作为整体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得到了创造性的运用和发挥。并以新的结论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握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把党的先进性放到社会历史进程中加以考察。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运动中发展起来的。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包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设,都不可能超脱于这一规律之外,从根本上来说,都要受这一规律的支配。“三个代表”对党的先进性内涵的深化,正是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深层次上认识党的先进性的。

生产力由于劳动者作为最活跃、最革命因素的推动,总是不断的积累发展。冲破一切障碍和束缚,由低水平上升到高水平,以先进取代落后,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前进最终的决定性力量。正如列宁所说,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竹。“三个代表”依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把生产力标准引入工人阶级政党建设中来,指明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党才是先进的党。同时,先进的生产力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代表先进的前进方向,就反映了意识形态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进而对生产力积极的反作用。

历史唯物论还证明,无论生产力的发展还是文化的进步,其主体动力是亿万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创造了迄今为止的全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既然如此,人民群众就应当首先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拥有享有者,创造者与拥有享有者高度一致,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能否坚持这一历史唯物主义价值立场,忠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成为区分一个政党是进步还是落后抑或是反动的显着标志。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50多年前的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把人民的利益单独作为一个范畴,并与生产力、文化并提,这就使它把人民利益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符合新世纪人的全面发展观点,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在活力的源泉

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来源于实践,由实践来、修正.在实践中发展。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不竭动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精辟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伟大的实践孕育了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弓l领着伟大的实践。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源于实践,是对世界主义运动150多年和我党近80年建党经验的科学,是扎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的理论之树。

我党近80年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最丰富的实践依据。同志一贯非常重视党史学习和研究,他曾说过:“学习理论要同了解历史实践、总结历史经验结合起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是一部蕴含和体现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活生生的教科书。”就党的历史本质而言,应当说党的历史就是“三个代表”的历史。在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三大伟业:取得了新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走上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回顾80多年来党的历史,可以总结出无数条宝贵的经验,但其中最基本、最宝贵、最具生命力的经验,也就是始终坚持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诚然,党在近80年的历史中,也有过不少失误甚至是严重的错误,但这恰恰是违背了“三代表”的要求。在纪念建党80周年的大会上,同志指出:“总结八十年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展望新世纪的艰巨任务和光明前途,我们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归结起来,就是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围先进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总结党成立以来的全部实践 及其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深深扎根在我们党近80年的实践经验之中,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还植根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特别是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执政党建设为重点、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实践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志于2000年1月20日在向中央局通报中央政治局常委“三讲”情况的时候曾经明确地指出:“十年来,我们始终铭记小平同志的政治交代,铭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对自己承担的职责从不敢懈怠。我们最关注的是俩大问题:一个是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使我们党始终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一个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加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奠定强大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基础。”就加强党的建设来看,党的第三届中央领导集体从十三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切实做好几件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事情,到世纪之交决定用三年时间开展“三讲”活动;从1989年8月发出《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到1994年9月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从同志担任总书记之初强调要“永远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到2000年2月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间经过了从实践到认识,又从认识到实践的长期的艰辛的探索,是总结十三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正确理论成果。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是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20世纪90年生的剧变,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挫折,其中有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从执政党的建设来说,就是如何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使社会主义政权有巩固的物质基础;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在意识形态中的地位;如何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防止党和国家政权的腐败。这些问题在当时就引起了同志的深入思考。同志曾经指出,九十年代以来,一些执政几十年的政党先后下台,有的已经衰亡,其中的根本原因是党的内部出了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避免重蹈苏联、东欧剧变的覆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是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是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实践的科学总结。

实践不仅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基础和发展的源泉,而且也是它是否真理的唯一标准“生活之树是长青的,而理论则是灰色的。”社会发展的实践千变万化、永无穷尽,它决定了不可能存在永恒的、绝对的真理。理论要走在实践的前面,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就必须注重实践的发展。“三个代表”的实践性要求我们坚持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指导实践,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才能不断发展,实践才能不断前进。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十六大以来近一年多的时间里,切实加大了惩腐力度,先后查处了十余起省部级干部的腐败案件,出台了一系列腐败的条例,提出了五年内取消税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等等,都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或者是对它的丰富与发展。

由此可见.理论与实践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统一,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满活力焕发出勃勃生机。一方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离开了实践,它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丧失其存在的价值;另一方面,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又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的不竭源泉,只有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三、创新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特征

创新是赋予人类的神圣使命。创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本质.一个只有创新.才能发展;创新是振兴和繁荣的根本.一个民族只有创新,才能进步;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一个国家只有创新,才能富强;创新还是一个政党前进的动力,一个政党只有创新,才能永葆生机。为此,同志反复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要创新就要反对本本主义,“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

以同志同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自觉地肩负起历史赋予的新使命,努力倡导和实践创新精神,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并使之成为“创新的理论”,而且在许多领域做出了“理论的创新”。说“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创新的理论”,这是因为在发展史上,它第一次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坚持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上升到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高度,上升到党的思想的高度.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说“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许多领域做出了“理论的创新”,这是因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面向时代,尊重实践,着眼发展,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上,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以新的活力,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新视野,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的理论成果。列宁曾经说过:“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家有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正是比我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这些“新东西”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关于建立体制的思想;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关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关于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关于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的思想;关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思想,等等。这些都包含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系之中,是最新的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这些最新的理论成果表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不从书本、概念和抽象的原则出发,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刻实践创造的新鲜经验并上升到理论,在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卓有成效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次飞跃.成为指引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目标的光辉旗帜。同志在2003年“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不仅表明我们党在理论的自觉性和实践的主动性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在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也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生动而具体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再一次有力地证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仍然是我们正确认识和运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锐利思想武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开辟了马 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实际.为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做出新的理论概括。第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最终奋斗目标、根据实际制定和实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战略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吸取养分,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了新的理论要求。第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拓展了新的理论视野。

四、开放性品格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机制

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奥秘,就在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开放性品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与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又充分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既是对我党经验的,又是对世界主义运动经验教训的反思;既紧密联系中国在21世纪的发展,又同当今世界的发展相联系。这就表明“三个代表”的思想是一个开放性的理论体系,它不仅对外开放,而且对自身开放;不仅对过去和历史开放,而且对现在和未来开放。开放性品格,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永葆青春活力的发展机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开放性首先表现在它的开拓性。具有开拓性、探索性和深刻性,这就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很强的创新品格。还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同志就根据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深刻指出:“我国的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我们党所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我们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当人类步人世纪之交时,世界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同志以高度的忧患意识一再呼吁全党“一定要看到《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五十多年来世界、经济、、科技等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充分估计这些变化对我们党执政提出的严峻挑战和崭新课题””。如前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理论创新方面取得的许多成果,都是面对十三年来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勇于开拓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