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社会实践个人总结(精选5篇)

  • 高中社会实践个人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2.社会实践内容单调,无法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其中35.3%的人认为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贫乏,不能满足临床医学生对于社会实践的需求;其中32.9%的学生认为以前的社会实践活动不能调动医学生的积极性。 3.社会实践…

高中社会实践个人总结(精选5篇)

高中社会实践个人总结范文第1篇

近年来,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制约,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以“教学主管部门制定活动方案,学生具体实施”的模式[3],还存在诸多问题:

1.社会实践形式单一,参与学生受限。根据我们调查数据显示只有23.4%的学生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87.5%的学生表示愿意参加社会实践;且55.3%的学生认为以往实践形式单一,主要由教学主管部门组织社会实践全过程。这种社会实践流于形式,学生只是被动参与,不能发挥所长,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收获很少,失去了社会实践应有的意义。

2.社会实践内容单调,无法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其中35.3%的人认为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贫乏,不能满足临床医学生对于社会实践的需求;其中32.9%的学生认为以前的社会实践活动不能调动医学生的积极性。

3.社会实践保障不到位,缺乏专业教师指导。长期以来,大学生社会实践经费不足;部分单位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缺乏有效的指导模式与技能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医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基于上述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从2010年起,对临床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项目化运作。即改变过去以教学主管部门来进行发动和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的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导的社会实践项目化管理”的全新模式,以进一步丰富我院医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医学生爱国爱党、奉献社会的情感,全面提高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自主创新能力。

二、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运作模式

根据以往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及出现问题的思考,我们提出了由“酝酿选题———自由组队———设计方案———申请答辩———实施实践———总结评优———宣传交流”七个环节组成的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运作模式。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社会实践每一个环节中,其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使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得到历练,培养医学生健康的情感,充实的精神世界,正确的医学道德,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1.我院在尝试社会实践项目化管理运动实践中,首先对项目选题进行了的精心的规划,根据当前学校党政的工作重心及临床医学热点问题,设计社会实践主题范围,申请实践的学生团队应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再进行细化,提出与主题相符的项目选题。要求社会实践选题应该遵守医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的要求,弥补医学生在临床工作和科研理论工作中接触较少或者缺少的范围和领域。

2.学生自愿参加,自由组队。为了使社会实践活动安全有序,各实践团队应根据自己团队的项目内容特点和需求,自行联系1至2名指导教师加入到实践队伍中,其中至少要有1名专业指导教师。各位指导教师对实践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为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3.提倡学生根据自己团队的特点自主发挥,自主设计实践的实施方案。在设计实践方案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应适当介入,对一些专业问题、细节问题进行把关。

4.申报团队填写统一的社会实践团队立项申请表,同时提交申请草案、资金预算表等材料。我院医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管理委员会根据申报团队的立项申请进行可行性评审。通过初审的团队选派一名学生代表,以制作幻灯的形式进行答辩。答辩内容包括实践活动的内容、意义、预期成果、安全性以及资金预算和所需帮助等。对通过答辩的项目我院将从资金、专家建议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5.社会实践团队成立后,以团队成员为主体和主导,严格按照既定计划,认真组织开展实践活动,指导教师负责引导和协助。我院高度重视实践团队成员的安全问题,要求每个团队出行前召开安全动员会,认真开展安全教育。实践过程中,各团队指导教师要作为团队安全联络员,积极应对突发或紧急事件,密切关怀实践团队成员安全和健康。各实践队员团结协作,共同保证实践安全开展。在实践过程中应对活动进行有效监控,保留证明信、宣传单、活动照片、影像资料等,以备评估时进行检查。

6.撰写实践报告是对整个实践活动的总结,也是实践成果的体现。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各团队根据实践情况填写社会实践总结表,由团队共同完成一份高质量的的实践报告。此外,实践团队的每位成员在充分运用自身所学专业知识和特长,通过实践深化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独立撰写一份有价值和意义的个人实践总结。每个团队上交社会实践团队总结材料、个人总结、照片、视频、宣传材料等,展示了每个团队在实践过程中的收获。活动后期,社会实践项目化管理委员会根据各项目团队上交总结汇报材料进行综合评价及量化考核,内容包括前期准备、实施过程、经费使用以及实践成果等。我院根据综合评定情况对优秀团队和个人予以鼓励表彰,表彰结果将作为我院医学生综合评定的一部分考核项目。

7.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运作不仅要做好立项和实施,更重视实践成果的宣传交流。我们将实践团队实践报告、个人实践总结编纂成册发给在院的医学生,让更多的学生体会社会实践项目化管理方式的优越性,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通过座谈会、报告会、交流会、成果展示等多种宣传方式请参加社会实践的同学讲感受、谈体会、说经验,还可以邀请兄弟院校社会实践团队来我院进行交流学习,从而扩大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管理的宣传范围和影响力。

高中社会实践个人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自约三十年前团中央首次号召全国大学生在暑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来,各大高校均在暑期期间组织青年大学生开展关“文化、科技、卫生”方面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起初主要是去农村地区开展实践活动,近年来,主題日益丰富,且更为贴近国家社会的主要关注问题,如“关注留守儿童”、“关注流动儿童”等。实践形式和内容得到丰富和发展。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有效的推进社会实践活动,真正实现青年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真正实现有效解决相关问题,让受助群体收益是摆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指导老师面前的难题。本文依据实践项目的实施进程试从暑期社会实践立项、实施、总结反馈等三个环节浅析新时期下如何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一、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立项

暑期社会实践主题的确立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成功的首要条件,主题的确立可以依据以下几个维度来综合确立:一是每年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文件通知,这是开展相关活动的主要依据,可以从中选题;二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网络新媒体的迅猛发展能够迅速聚焦当前社会的关注热点,有利于社会实践团队实践主题的确立更加贴近社会当前实际;三是青年大学生的特点,从所学专业、个人特长等角度去做擅长的领域,有助于保障社会实践的实效。;四是社会的实际需求,结合实际需求去开展社会实践有助于解决现实存在问题,凸显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实践团队的组建是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首先是要聘期富有经验、责任心强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是团队的灵魂所在,能够有效的协调指导整个实践团队的实践过程。在实践项目人员承受数、实践项目资金等各方受限的情况下,组建一支政治强、作风硬、执行力强的团队成员尤为重要,因此个人自愿是基础,在个人自愿申请的前提下,可以结合实践项目进行一些维度的选拔,实现项目团队成员与实践项目的高度契合,同时要根据实践的项目对团队成员进行合理的分工,如采访、宣传、后勤、数据分析等等。

实践团队的资源调配上,首先是可以申请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公益组织等的公益资金扶持,如“青年中国行”等项目,一方面可以对实践团队进行有力的专业化培训,另一方面可以提供充足的社会实践所需资金;二是可以前期自行运营一些公益创业项目进行自我的造血,通过自我造血为社会实践提供必须的资金支持;三是可以做一些社会募捐活动,募集实践活动所需的经费。

实践地的前期走访,在社会实践主题项目实施之前,要做好必要的前期准备,首先是对实践地环境的了解,对实践地的交通、安全、饮食、医疗等具体情况做到熟悉;其实是实践项目内容包括对象状况的了解,根据具体情况做好社会实践的工作预案和实施进程;最后是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应急预案,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和突发状况制定预案。

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实施

实施之前,要针对实践项目做深入的剖析,对目标任务进行有机的分解,制定合理的具体实施方案,要研判各种突发情况,做好工作预案,购买必要的物资资料。实施过程中,如果是做调研项目的话,那么需要做好详实的调查问卷、检验检测设备等;如果是做科技、文化、卫生等知识宣传和普及的话,那么需要印发相应的宣传资料和读本;如果是关爱“留守儿童”或者“流动儿童”的话则需要配置相应的教具和部分文具等。如果是做新农村建设等主题的话,则需要准备相应的设备仪器,相关图纸等等。

要对实践团队成员进行相关主题培训,没有经过培训匆匆开展只会导致实践效果大打折扣,要根据实践主题开展一系列培训,如社会调查方法、统计学、实验方法、心理辅导等等。在集中培训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团队成员的分工开展专门的业务培训,也可在多只时间团队中开展交流活动,促进团队成员熟练掌握相关方法和技能。最后是安全问题,在实施之前及在实施过程中要对实践团队的成员进行安全教育,可以制定团队的行动公约,亦可签署安全承诺书,确保实践团队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

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推进进程与预计方案进行对比,及时纠正实践过程中的偏差;在实践过程中,要及时做好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便于后期实践总结和反馈;在实践过程中,要重视实践团队成员的安全,做到完成实践预计目标和团队成员安全并重,及时排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确保实践项目的顺利完成。

要善于整合实践地当地的资源。在实践过程中,要结合项目前期做的准备,整合当地资源助力实践项目的完成,如可与实践地的政府部门、公益组织对接,可争取当地村民、居民的支持,可与在同地开展实践活动的团队联系,共享资源等。

三、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总结反馈

集中实践环节结束后,总结反馈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有助于总结实践的得与失,为下一次的实践提供经验,另一方面有助于聚焦社会关注度,凝聚更多的力量来解决存在问题。总结反馈主要是有一下几种方式:一是撰写总结报告,详实记录社会实践的全过程,总结得失,为今后的实践项目的开展提供可行性建议和支持;二是及时通过网络媒体和平面媒体宣传报道具体的实践过程,网络新媒体的迅猛发展。自媒体的高度发展,能够最及时的宣传实践的过程和成果,能够及时反映基层社会中的真实情况,聚焦更多的人来关注、解决相关问题;三是根据实际问题提供可行性解决方案,并将相关方案提交政府、公益组织等相关机构,为公共管理机构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升华实践项目的成果;四是可以通过组织座谈会、分享会等方式让团队成员分享交流实践心得,升华实践的感悟体会,让团队成员真正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也可通过召开宣讲会的方式,让更多的青年大学生了解社会实践。了解实践项目,为今后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助力!

总之,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实践教育的载体和手段,既帮助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成长和发展,也对经济社会发展等带来了有力的促进,对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股清流,今后也可以不局限暑期、寒假等长假时间,实现将社会实践活动贯穿于大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和时间段。实现实践育人的目标。

作者:向杰等

    参考文献: 

[1] 陈扬.基于项目运作模式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探索[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0,24(8). 

[2] 曹雪亚,葛雪益.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评价体系的现状分析及构建研究[J]. 科教文汇,2011(3). 

[3] 范珊珊.浅谈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构建[J].科技信息.2013年21期. 

[4] 于晓萍,刘素红,朱以财.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实效性与发展路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年03期. 

高中社会实践个人总结范文第3篇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2012年暑假,我院团总支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继续在全院同学中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将总结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

暑假前夕,XX院团总支向全院广大同学了《关于开展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同学们积极响应、认真落实,根据自身专业特点,确定实践方向,以认真的姿态对待此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二、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今年我院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坚持以往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社会实践点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根据实际需求开展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从组织形式上看,主要分为分散活动和集体组织两种。共派出淄博幸运风企业帮扶小分队和青岛兴田帮扶小分队两支小分队参加此次实践活动。

从社会实践的类型看,主要分为:开展便民服务,在市场上设立家电维修、单车修理、理发等便民服务点;开展文化辅导活动或者是法律宣传与咨询活动;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对山东济南、莱芜等地的现状进行了调查,来分析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开展义务劳动,帮助军烈属、五保户收割庄稼;文艺下乡,学院学生会组成文艺队伍到村镇各社会实践基地进行巡回演出,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开展大学生勤工俭学活动;开展市场调查,了解市场信息,紧抓时尚脉搏,以市场需求带动专业学习的兴趣;企业帮扶,以小分队的组织形式到实习基地实地考察、学习,使学生走出校园,了解服装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工序,学以致用。

三、总结经验,评比表彰

暑期返校后,全院学生通过写社会实践总结,相互交流经验和教训,使我院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层次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时,我院将对表现突出的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评比,上报校团委。

四、经验和收获

学院领导的重视,广大同学的积极参与,是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各级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是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通过交流实践的心得体会,使每位同学能够总结自己在实践中的收获,同时也能从其他同学的实践中学得经验。通过同学们的社会实践报告,看到了他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锻炼自己、服务社会的心理,达到了服务劳动人民,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提高青年学生自身素质的实践目的。同学们纷纷表示,这个假期过得比以往更充实,更有意义,并表示,以后的假期会继续寻找这样的社会实践机会,提高自己的能力,使自己的假期生活更丰富。事实证明,社会实践活动是顺应时展需要,符合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在取得进步的同时,我们也深深体会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有更大的突破,拓宽渠道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加强与地方的联系与合作,使社会实践工作保证连贯性与持续性。

高中社会实践个人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原则

基金项目:山东财经大学博士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0010)

中图分类号:G645.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1月13日

组织在校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提高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2005年2月,、中央文明办、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对于加深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正如作家柳青所说:“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大学为学生成才提供了相对优越的环境和条件,但是大学生在高校接受教师积极正面教育的同时,还会受到社会环境中复杂的负面因素的影响,这种负面影响不仅影响学生正确认知教师课堂所传授的知识,还有可能引起大学生的困惑,甚至有的大学生会误入歧途。要想使大学生真正理解课堂老师所授知识,把课堂所学知识内化为个人的意志和信念,就必须引入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使大学生亲身感受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通过社会实践,帮助大学生印证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真正了解什么是真、善、美和假、恶、丑,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社会实践,帮助大学生更加坚定热爱人民、报效祖国的高尚情怀,立志成才。因此,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思想从理论到行动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社会实践活动可以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凸现出来,并呈日益上升趋势。当代大学生生活在科技、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物质和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生活的顺利及父母的宠爱使得他们很少经受挫折,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顺利时骄傲自满,遭遇挫折时又沮丧郁闷,甚至一蹶不振。社会实践是人的心理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心理素质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发展和成熟起来的,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形成健全人格的主要途径之一。大学生在深入艰苦农村参加参观调查、支农支教等“三下乡”实践活动中,通过与农民、农村小学生的交流,会促使他们转变思想、端正态度,逐步培养劳动、节俭等良好习惯,培养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品质。在实践中,大学生有机会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通过与各种人群的交往能够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通过实践活动大学生还可以实现和他人较好的沟通,不仅锻炼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还使他们的行为获得他人的认可,有助于大学生培养自信、乐观的性格,其社会关系也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心理状态也健康地发展。

3、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培养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分工的细化,具备协作精神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当前,由于中学只顾个人埋头苦读、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等多种因素影响,使在校大学生的协作意识比较淡薄,所以大学阶段需要培养大学生的协作精神。社会实践活动融实践性、教育性、团队性、社会性于一体,让学生在其中感悟合作的价值、互助的意义。协作精神的培养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使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并且要使学生懂得,协作精神不是否定竞争意识、排斥拼搏奋斗的相互妥协,而是在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的密切配合与相互支持,保证高质量地完成任务。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原则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必须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为宗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原则是管理大学生社会实践相关事务的准则。为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健康、顺利开展,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主体性原则。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过程。在这个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大学生既是参与者又是受教育者,具有双重身份。应当调动、发挥、保护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大学生立足以我为主,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按自己的方式去研究和探索世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更好地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发挥大学生主体性就是要在社会实践选题、组织、管理、运行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自,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行为方式,让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过程中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教育。

2、目的性原则。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目的,是为了参与社会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社会和人民服务。这就要求组织者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不能只考虑自身利益,而要充分考虑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目的和需求。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时,必须要有明确的活动目的,要有鲜明的活动主题,活动设计要科学,能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益,学到在校内、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3、针对性原则。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前,应当详细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的情况,包括思想状况、身体状况、学业情况,制定合理的活动计划和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能让学生切实接受教育,避免形式主义,切忌活动敷衍了事。具体来讲,重点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要针对高校特点和专业设置的情况,选择对口实践单位开展活动;二是要针对当前国内外的新形势,选取焦点、热点问题和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引导学生探求答案,从而选择能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单位开展活动;三是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特点,选择不同的单位开展活动。每个大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年级、态度、需要、心理素质、知识水平等各不相同,要求我们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时既要考虑不同年级间的差异,还要考虑同一年级不同个体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对那些经济困难者,应选择有较高报酬的实践活动;对高成就需要者,应选择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实践活动等。

4、教育性原则。教育性原则就是力求正效应,也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育的有益补充,是校内教育的拓展,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时,应选择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并且在实践活动中注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学生接触的是真实的社会场景,真善美、假恶丑同时出现,如何辨别是非、受到教育更需要及时地教育和引导。而且由于认识社会、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不同,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也会产生不合理的认识,因此在实践活动中必须对大学生正确引导、进行教育,否则社会实践极易走样。

5、多样性原则。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社会实践活动要形式多样。目前,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复合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这对我们培养人才的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多样性的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认识社会、了解国情,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另外,在现代社会,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直接和密切,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也要求社会实践的形式具有多样性,因此社会实践活动在组织过程中应当遵循多样性的原则,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提高,得到更多锻炼,培养更多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三、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指导的措施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组织在校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和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校一贯重视社会实践工作,《社会实践活动学分制管理实施细则》等相关管理细则的出台促进了我校社会实践工作活动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体系化,并且每年进行一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结评比和表彰工作,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为我们开展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信息管理学院党政领导对本学院的社会实践工作也非常重视,学院营造了浓厚的重视社会实践的氛围,我院的社会实践工作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近年来,有多名学生被授予“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多支服务团队被授予“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服务团队”荣誉称号;多名教师被授予“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我院也被授予“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总结近几年我院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指导:

1、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激发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情。在日常工作中,学院党团总支的老师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如在新生的入学教育中,辅导员带领学生学习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让学生清楚社会实践学分制管理的相关规定,并经常在平时的班会、班委会、主题团日活动中强调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经常组织社会实践经验交流会,让学生在平时就注意围绕社会焦点、热点问题,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思考社会实践的选题,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实践不仅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他们培养多方面社会活动能力提供了锻炼的舞台。

2、积极指导学生做好社会实践的选题工作。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选择是整个过程的第一个环节,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它决定着整个实践活动是否有价值、是否有意义。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围绕社会焦点、热点选题,如山东省爱卫办、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学生联合会、省卫生厅共同倡导省内高校开展“健康山东、我们先行”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据此选择了“健康山东”志愿者服务这一主题分别在济南和济宁开展了志愿宣传活动。另外,还指导学生结合专业特点进行选题,学生结合自己计算机相关专业的背景选择了华硕大学生IT科普志愿服务的主题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3、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做好宣传工作。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学院党团总支的老师高度重视在现场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要求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多看、多记、多问、多思;具有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不断加强内部团结,尊老爱幼,以实际行动自觉维护学校和学院的形象;并且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从场地布置到每天结束后的总结与交流会,随时关注活动的进展情况,即时处理活动中出现的突发状况,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当学生碰到困难灰心丧气时给予安慰和鼓励。

除了指导学生进行志愿活动,对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我院积极联系济宁当地的新闻媒体,充分利用当地的新闻媒体资源进行宣传,“健康山东”志愿服务活动受到济宁多家媒体的关注,并被“相约看天下”新闻栏目报道。华硕大学生IT科普志愿服务活动被“济宁新闻联播”、《济宁新闻》关注和报道,新闻媒体的报道扩大了实践活动的社会影响,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4、活动结束后指导学生撰写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果大多是以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形式展示出来,因此在实践活动结束后,还需对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的写作进行耐心细致地指导。很多学生因为写作训练较少,文笔生涩,在报告写作时容易出现逻辑混乱、主题模糊,甚至经常出现一些语言表达的低级错误。所以在活动结束后,我们专门给学生详细讲解了社会实践报告的撰写要求,应该结构合理,主题突出。报告的内容大体应包括四个部分:第一,社会实践团队情况介绍及实践活动的目标和意义;第二,社会实践活动过程,分阶段、分步骤纪录下整个活动的实施过程;第三,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成果,这是整个报告的核心部分,应参考学术论文的写作模式,做到有观点、有论证,既有数据资料,又要有分析结论;第四,经验教训总结,是在实践活动后的心得体会。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不可能尽善尽美。在实践活动结束后,要求实践团队的每个成员都静下心来进行反思,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找出差距和不足,明白有哪些值得肯定的经验,有哪些应该吸取的教训,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及应改进和注意的问题。通过耐心指导,学生写出了较为满意的社会实践报告。

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社会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及时总结社会活动指导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不断提高各方面的素质,争取把社会实践指导工作做得更好。

主要参考文献:

[1]任艺,付国锋,刘文菘.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2011.20.

[2]李东,赵冬鸣,张艳斌.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9.1.

高中社会实践个人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实践;负效应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7740(2009)11―0058―03

虽然哲学界对实践负效应问题的关注是最近的事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缺少关于实践负效应的论述。事实恰恰相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一个多世纪以前己经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问题,并有大量的发人深省的论述。诚然,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直接使用“实践负效应”这一概念,但是,如果说实践负效应指的是人们的实践活动所导致的阻碍甚至威胁人们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结果的话,那么,马克思和恩格斯显然己经提出了“实践负效应”的概念。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使用的“异化状态”,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使用的“出乎意料的影响”所表示的就是“实践负效应”这一概念的内容。以下分几个方面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种论述做一概括梳理。

第一,实践负效应的具体表现。人的对象性实践活动领域涉及到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自身三个方面,实践活动的负效应在这三个方面都有体现。马克思指出,人的“类本质”在于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但是,异化劳动却使自然界、人本身、人同人相异化。因此,人越是努力劳动,越是丧失自己的劳动对象和生活资料,丧失自身的“类本质”。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实践的负效应从各个方面威胁到人的生存和发展。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不但谈到了“我们的生产行动的比较远的自然影响”,而且谈到了“这些行动的比较远的社会影响”,并指出由于难以预料到这些影响,常常导致“我们预期的结果”被取消。因此,虽然实践的负效应问题在今天才变得十分突出,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实践的分析中,早已经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问题,并有较为丰富的论述。

第二,实践负效应的主体性。实践活动的效应不同于实践活动的结果,前者是实践活动的主体与实践活动结果的某种价值关系,而后者仅仅是实践活动造成的某种事实状态。因此,当我们说某种效应的时候总是相对于特定的主体而言的,同一结果对不同的主体会表现为不同的效应,这就是实践效应的主体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实践负效应时十分明确地指出,承担这种负效应的主体是工人,而不是资本家。“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创造了宫殿,但是给工人创造了贫民窟。劳动创造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 “如果工人的活动对他本身来说是一种痛苦,那么,这种活动就必然会给另一个人带来享受和欢乐。”恩格斯也指出:“对一些人是好事的,对另一些人必然是坏事,一个阶级的任何新的解放,必然是对另一个阶级的新的压迫。这一情况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机器的采用。”

第三,实践负效应的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实践活动特别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外部世界的感性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因此,他们总是把实践活动作为人的积极的本质力量加以肯定的。对于人类实践能力的发展,对于任何伟大的实践活动――无论是生产实践,阶级斗争的实践,还是科学实践――,他们都高度赞扬其对于推动历史发展所具有的意义。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承认,任何历史的进步总是伴随着代价的,这是人类历史活动的辩证法。马克思曾经在肯定的意义上援引黑格尔的看法,认为“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借以表现的形式。”并进一步指出,“谁要给自己提出消除坏的方面的任务,就立即使辩证运动终结。”恩格斯在写作自然辩证法的准备材料中曾指出,文明是一个对抗的过程,这个过程以其至今为止的形式使土地贫瘾,使森林荒芜,使土壤不能产生其最初的产品,并使气候恶化。这也就是说,实践的正效应和负效应、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代价总是相互伴随的,实践负效应的产生、发展的代价的付出是无法彻底避免的。那么,实践负效应产生的根源何在?马克思和恩格斯主要从认识论根源和社会阶级根源两个方面做了分析。

第四,实践负效应产生的根源。认识论根源。实践是人的能动活动,这种能动性一方面以人类对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遵循和利用为前提,另一方面表现为人的活动“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从总体上来看,人类的认识能力和水平随着实践活动的发展而不断提高,从而在实践活动中越来越达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但是,人类的认识能力和水平总是受着实践发展水平的限制,具有历史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使得人类总是无法完全认识到自己的实践活动对自然、社会和自身产生的长远影响,从而可能导致与最初的目标相冲突的结果。对此马克思总结到:“……在人类历史上存在着和古生物学中一样的情形。由于某种判断的盲目,甚至最杰出的人物也会根本看不到眼前的事物。后来,到了一定的时候,人们就’惊奇地发现,从前没有看到的东西现在到处都露出自己的痕迹。”

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详细地分析了人类的生产活动由于认识的局限性而在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都导致了不可预料的负效应。首先,就我们的生产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来说,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其次,要预见我们的实践活动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更加困难。“如果我们需要经过几千年的劳动才稍微学会估计我们的生产行动的比较远的自然影响,那末我们想学会预见这些行动的比较远的社会影响就困难得多了。” “当阿拉伯人学会蒸馏酒精的时候,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却因此制造出使当时还没有被发现的美洲的土人逐渐灭种的主要工具。后来,当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时候,他也不知道,他因此复活了在欧洲久已绝迹的奴隶制度,并奠定了贩卖黑奴的基础。社会根源。实践总是社会的实践,人们的实践活动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展开,社会关系的状况必然影响着具体的实践活动目的、进程和结果等等。因此,在揭示了实践负效应产生的认识论根源的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指出,实践负效应的产生还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在西欧现今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这一点表现得最完全。”在资本主义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了生产的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各环节都是作为资本的增殖过程而相互衔接和运行的;商品作为生产过程的结果本身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物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当一个资本家为着直接的利润去进行生产和交换时,他只能首先注意到最近的和最直接的结果。一个厂主或商人在卖出他所制造的或买进的商品时,只要获得普遍的利润,他就心满意足,不再去关心商品和买主的情形怎样了。这些行为的自然影响也是如此。当西班牙的种植场主在古巴焚烧山坡上的森林,认为木灰作为能获得最高利润的咖啡树的肥料足够用一个世代时,他们怎么会关心到,以后热带的大雨会冲掉毫无掩护的沃土而只留下裸的岩石呢?”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中论述大工业和大农业问题时也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产生的负效应就是破坏了一切财富的源泉一一土壤和工人。

一般说来,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分裂和对立使得整个社会不能合理地占有生产力并控制生产过程及其结果,从而成为实践负效应产生的重要根源。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大规模运用,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使得生产力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这更需要在整个社达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制度。“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人们周围的、至今统治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现在却受到人们的支配和控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一只是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只是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在主要的方面和日益增长的程度上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通过以上的概括可以看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实践负效应的表现、产生的根源和克服的途径等问题都有着深刻的论述。这对于我们理解和克服今天面临的发展困境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总的来看,由于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社会制度等因素的制约,人类的实践活动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负效应,用来克服负效应的实践活动又会导致新的负效应,这将是一个没有完结的过程。但是在此过程中,我们将越来越学会对实践活动本身的调节和控制,从而能够越来越减少实践负效应。这应该是我们看待目前的实践负效应的基本立场。但是,当代人类实践活动的负效应又有特殊之处,它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严重性程度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它是在科学技术和实践能力高度发达的前提下产生的。由此看来,它的产生主要不是由于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的限制所导致的,更主要的原因在于我们忽视了对实践过程和结果的有意识的控制和调节。说到底是目前的人类社会对生产过程的调节和控制能力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远远不相称。正如恩格斯所指出,“一种社会活动,一系列社会过程,愈是越出人们的自觉的控制,愈是越出他们支配的范围,愈是显得受纯粹的偶然性的摆布,它所固有的内在规律就愈是以自然的必然性在这种偶然性中为自己开辟道路。”因此,要克服目前的实践负效应,除了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变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实现对人类社会的自觉控制和改造。会的范围内合理占有生产力并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但是,资本主义社会作为阶级分化和对立相当严重的社会,其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调节能力与其所拥有的生产力水平是十分不相称的。对此,马克思曾明确指出,“资产阶级社会的症结正是在于,对生产自始就不存在有意识的社会调节。合理的东西和自然必需的东西都只是作为盲目起作用的平均数而实现。”恩格斯在1883年3月致伯恩施坦的信中也指出,技术革命将使得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但是资产阶级对生产力的管理却愈来愈不能胜任。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的对立和分化作为实践负效应产生的社会根源,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突出。

第五,克服实践负效应的途径。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实践负效应的产生是在所难免的,但是,通过对实践活动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调节和控制,人类越来越能够减少实践的负效应。资本主义的大工业和大农业之所以导致了严重的负效应,就是因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了它无法实现对社会生产的有意识的调节和控制。

那么,应该如何来实现对实践结果的合理调节和控制呢?首先,要通过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来提高人类的认识水平,克服认识的局限性。“事实上,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特别是从本世纪自然科学大踏步前进以来,我们就愈来愈能够认识到,因而也学会支配至少是我们最普通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比较远的自然影响。”在长期的阶级斗争实践中,我们也越来越能够认识曾经作为盲目必然性而起作用的社会力量。因此,“经过长期的痛苦的经验,经过对历史材料的比较和分析,我们在这一领域中,也渐渐学会了认清我们的生产活动的间接的、比较远的社会影响,因而我们就有可能也去支配和调节这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