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经验总结(精选5篇)

  • 小组合作学习经验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一、科学开展分组,搭建合作学习良好载体 小学高年级学生基本或已经进入了青春前期,他们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知识,在课堂上表达和参与的欲望更为强烈。针对这样的状况,笔者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自,将班级学生分为多个合作学习小组,采取以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经验总结(精选5篇)

小组合作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分析研究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学习载体,设置有效的合作学习线索,科学组织合作探究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数学课堂上全面提升综合素养。

一、科学开展分组,搭建合作学习良好载体

小学高年级学生基本或已经进入了青春前期,他们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知识,在课堂上表达和参与的欲望更为强烈。针对这样的状况,笔者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自,将班级学生分为多个合作学习小组,采取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活动,首先是在人员的数量上合理控制,每一个小组的成员保持在6-8人,全班一般分为7个左右的小组。其次,在小组成员的安排上,笔者兼顾到了不同层面,尤其是将学困生均衡地分布到每一个学习小组里面,保证他们能够在小组里面得到帮助,尤其是在学习技巧与思维方式等方面,实现帮带效果。另外,为了保证合作小组的作用充分发挥,笔者强化了对每一个小组牵头学生的业务培训,指导他们如何组织小组成员进行独立思考,如何组织相互讨论、辨析,更好地驾驭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二、引导合作探究,鼓励学生自主获取答案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自,让学生在小组里面充分思考与合作,集聚大家的智慧来解决问题,这一点正是合作教学的精髓所在。如教学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内容时,笔者采取实验操作、思考题引导、小组合作研究的方式,逐步突破,引导学生准确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首先,笔者引导学生回顾了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并要求学生按照小组为单位,利用事先准备好的学具进行“等底等高圆柱和圆锥灌沙实验”,学生在圆锥里灌满沙子,往圆柱里面倒,连续灌装直到圆柱灌满为止。要求学生将这样的实验反复两次,确定结论一致之后进行分析研究。学生实验结束之后,笔者向学生出示了一组探究题:“1、圆锥要灌注几次才能够将圆柱灌满?2、两次实验结果一致说明了这一结论是否具有可靠性?3、从这一实验说明了同底等高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是什么关系?4、尝试用字母公式来表示圆锥体积计算方式。”在实验操作的基础上,学生对于“圆柱体积为同底等高圆锥3倍”的结论已经确认无疑,并进行研究分析,从这一关系中推断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圆锥的体积=1/3 ×底面积×高”,学生依靠自己的操作、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自主获得的学习成果掌握更为牢固。

三、倡导集思广益,拓展学生思维方式方法

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与拓展,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方向与目标是正确的,多几种方式也未尝不可。借助于合作教学这一自主教学模式,教师应当充分释放学生的学习激情,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尤其是在思维的角度方面更要深远和宽广。笔者在教学中开展了一题多解训练,致力于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取得了明显成效。如下题:“某筑路班组进行农村道路施工,前6天修筑了112米,以同样的速度继续施工,继续用了15天结束工程,这条路一共多少米?”在这一题的解题中,具有多种方式与途径,笔者启发学生从不同方式进行思考与解答,学生纷纷开动脑筋,探究出了归一法、比例、分数以及列方程等不同的解题方式。归一法:先计算出15天修筑的道路长度,然后加上前6天修筑的长度,合计为道路总长度;比例:利用“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的规律,确定共组效率确定的情况下,时间与总量为正比例,设15天修筑长度为x米,224÷6=x÷15,得出道路总长度为x+112;分数:先计算出修筑道路的总天数,接着计算出6天在总天数中的几分之几,以112米除以这样的分数,即可得出道路总长度;方程:设道路总长度为x米,(x-112)÷15=112÷6,可得出结果。通过这样的思维引导与拓展,学生不仅能够熟练掌握不同的解题方式,并且极大地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

四、组织技巧交流,发挥先进经验辐射效应

高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总结与提炼能力,尤其是结合自身的学习基础、思维特点等方面因素,归纳了许多实用性较强的数学学习经验,组织学生将这样的经验总结和提炼出来,能够更加丰富学生的学习技巧,起到汲取众长的效果。笔者在教学中,一方面将各种教学刊物中介绍的先进学习经验向学生进行传授,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方面的能力,同时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学习经验的介绍交流活动,学生走上讲台向其他学生介绍自己是如何学好数学的,这一环节重点发挥好数学学习优秀学生的经验介绍以及数学成绩进步较快学生的经验介绍,这两种经验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针对性,能够有效地促进全班学生数学学习技巧的进步。另外,笔者在教学中还重点向学生介绍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以及人体生物钟知识,指导学生把握好一天之中最为理想的数学学习时机,以及科学规划自己的复习频率、批次,实现以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学习成效的目标。

综上所述,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合作教学模式的促进作用,实现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尹美霞.“小组合作学习”再认识——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J].考试周刊.2011(40)

[2]段军.数学课堂上有效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2)

小组合作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2篇

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除了应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数学知识以外,还担负着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历史重任。传统教育模式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忽视知识的发生过程、忽视情意教学目标、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在传统观念的禁锢下,老师还有意无意地强化着学生对老师的依赖。从而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负担过重,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匮乏。同时,在科技日益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看到,任何大的科学研究和试验、任何大的工程建设,都不可能由一个人独立去完成,它需要集体的智慧与合作,合作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正有日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如何探索一条适合学生生动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品质培养的教学路子,成为新时期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新课题。因此,我们决定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小学数学小组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主要原因有三:

(1)新课程的需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对现行以知识本位、教师中心和传授、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造,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促进他们主体精神、实践能力和多方面素质的专题发展;与此同时,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过程的根本性变革,以焕发出课堂教学的真正活力。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有极大作用的。

(2)提高课堂效率的需要:多向交往,除了师生讨论外,允许学生互相学习,这样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各类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间的互帮互学、相互启发,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无论潜能还是差异,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它们都是亟待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越是人数多的班级,越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学习既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时空,又加强了教学的个别化;因小组的精诚合作,课堂才不会再有被冷落或遗忘的角落,效力才能全面提高。同时教学由师生的双向交流变为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形成网状立体的交流。

(3)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民主、开放的教育环境中,学生所焕发的潜能和展现的差异,令人吃惊。这就要求在较短的课堂时间内给予学生较为充裕的活动时间,包括动手操作与相互交流、相互启发、探索创新的时间,而小组合作学习就较好的解决了这一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关心与相互信任相结合。学生就不会把教师单纯地看成严厉的监督者,也不会把评分当成一种棍棒。使学生能在和谐的气氛中,共同探索、相互学习、逐步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凡是给人以成功的乐趣的脑力劳动,总会收到发展学生能力的结果的。因此我们要以课题研究为契机,探索一种科学的学习指导模式,全面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进一步推动我镇教育教学改革。

二 课题实验与研究的目的

1.通过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找到合作的途径,掌握合作的基本方法。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探索出新的教学方式。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努力体现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体意识。

4.通过合作学习与教学评价整合实验与研究,给教师创造一个参与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和评价学生的平台。

三 课题实验与研究的意义

交流、合作是人类社会生存至今的重要动力,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和高科技的飞速发展,竞争越加激烈的21世纪社会,合作意识更是21世纪人才的重要意识。因此,在基础教育改革浪潮中,实施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渠道的课堂教学,探索小组合作学习与小学生素质的发展,其实践意义是很明显的。该课题研究对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和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小组合作学习与促进小学生社会化等教育教学理论问题也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四 课题实验与研究人员

1.花沟镇研究人员:组长 贾美忠

主要成员 王君峰 贾学燕 陈秀荣 高春燕

2.实验与研究人员分工

王君峰 理论研究、材料整理、成果积累、实验与研究报报告的撰写

贾学燕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的实验和日常材料积累(1)

陈秀荣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的实验和日常材料积累(2)

高春燕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实验中数据的整理与收集

五 课题实验与研究的方法

1.加强理论学习。

通过查阅报刊资料,上网搜索等收集有关小组合作学习方面的资料,研究内容,内化吸收,为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作好理论准备。

2.理论指导实践。

在课题实验与研究中,我们采取了边研究、边实验、边总结、边传播的方法。实验教师作为首批课题实验与研究的教师,在教学中大胆实践,注意及时反思总结经验,并及时把经验汇总,传递给第二批实验教师,使第二批教师能够更充分的认识小组合作学习,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课题实验与研究中来。

六、课题实验与研究的内容

1.建立有实效的学习小组。

科学建立学习小组是成功的关键。①将同班的学生按异质分组的原则,把不同性别、不同成绩、不同能力的四名同学按前后桌位排列,以便随时讨论。②在广泛发动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推选组织能力强,有责任心,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组织、领导全组的讨论活动。③对全班同学进行小组讨论学习的动员和训练,鼓励每个学生都要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在讨论中争做发现者、创新者,特别关注后进生,要克服自卑,认真研究,大胆发言,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④及时对小组长提出要求,提高其组织、领导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流程程序。

我们课题组经过反复实践与论证,总结出了适合课堂教学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流程:营造合作氛围——明确合作目标——指导合作过程——汇报合作成果——评价合作结果。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与教学评价整合的实验与研究中,重点做了如下几点:①在评价态度上,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②在评价内容上,既肯定学生学习的结果,又鼓励学生学习的努力程度。③在评价的视角上,站在了学生的高度上。④在评价的标准上,以个体纵向比较为主。⑤在评价的公正上,让学生有发展的信心。⑥在评价方式上,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成长记录袋等。

七 课题实验与研究的步骤及过程

第一步:(20xx.1——20xx.6)我们通过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机制。

第二步:(20xx.9——20xx.6)在总结和改革第一步的同时,我们创造性构建出“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流程模式。

第三步:(20xx.9——20xx.6)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流程模式,进行了完善小组合作学习的扩大范围实验与研究,并取得了满意效果。

第四步:(20xx.9——20xx.12)我们在完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与教学评价整合的研究和实验,深化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第五步:(20xx.1——20xx.12)我们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验与研究成果,召开了课题实验、研究的总结与交流会议,并撰写了课题实验与研究的工作总结和结题报告。

八 课题实验与研究的成果。

1.小组合作学习实验促进了学生的评价能力的提高,规范了学生的学习行为。

通过实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端正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行为,而且他们在课堂上表现活跃,回答问题积极,社会实践、调查能力增强,课堂气氛活跃,性格发生了很大变化。

下边是我们对陈秀荣老师执教的三年级数学实验班进行的学习行为问卷调查:

有效问卷 学习数学态度% 小组合作学习与评价的能力% 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评价他人的能力%

欢 一

般 不

欢 乐意合作与评价 一

般 不乐意合作与评价 积

极 一

般 不

极 乐

意 一

般 不

前测94.7 19 58.3 38.9 2.8 60.2 21.1 18.7 53.3 15.2 31.5 52.6 28.5 18.9

后测97.3 19 76.3 23.7 0 84.2 15.8 0 75.6 24.4 0 81.6 15.4 3

比差 0 18 -15.2 -2.8 24 -5.3 -18.7 42.3 16 -31.5 29 -13.1 -15.9

由上表可以看出: 小组合作学习实验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教学评价的能力。

2.创设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兴趣是的老师,小组合作学习由于采用了小组讨论、所学知识与社会调查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从而为课堂创设了一种的教学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下面是我们对贾学燕老师实验前和实验中学生进行严格的问卷调查,所取得的一些数据

数 对小组合作学习感兴趣% 参加社会调查的能力% 社会实践操作

能力% 对教学中的评价%

兴趣 一

般 不感

兴趣 乐

意 一

般 不

乐意 熟

练 一般 不

熟练 乐

意 一般 不

乐意

实验前 28 57.9 21.1 21 31.5 50 18.5 28.9 31.6 34.5 65.8 28.9 5.3

实验中 28 84.2 15.8 0 81.6 15.4 3 54.9 36.8 8.3 81.6 18.4 0

由以上对照数据可以看出,实验中学生学习兴趣有了显著的改观,社会调查、实践能力、对教学的评价有了较大提高。具体表现为实验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敏捷,能主动提出问题。喜欢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的各种兴趣和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

3.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

小组合作学习增加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小组、小组与小组、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的机会,学生获得的表现机会要比单纯的小组合作学习更多得多。下面是实验教师王君峰与对照班教师教学同一内容的比较表:

班级 实验班 对照班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 尝试教学法

教学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师直接讲授时间 10分钟 22分钟

学生发言人数 23人 16人

讨论时间 10分钟 0

课堂作业 完成课本练习和提高性题 完成“做一做”和课本练习

做题正确率 95% 83%

从而可以看出:王君峰老师非常注重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他们在动口、动手、动脑、团结协作、取长补短中获取知识,对此学生做题正确率高。

4.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小组合作学习是师生互动、互评和个别指导与个别评价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的个别差异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加以利用,做到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的分层效果,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5.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下面是王君峰老师与对照班的一次成绩对比统计表。

别 教

法 实验前 实验后

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末考试 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人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人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实验班 小组合作学习 71.4 84.5% 63.4% 89.1 93.3% 73.3%

对照班 尝试教学法 72.2 91.6% 66.7% 80.8 88.3% 45.7%

从上表可以看出: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益处。

小组合作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3篇

小组合作教学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还克服了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弊端等,小组合作教学主要是根据社会心理学中的合作原理所制定的,以合作交流为主,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此可见,中学物理教学新课程把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作为学习的核心,以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独立思考等能力为主,成为课堂教学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一、小组合作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成功开展

传统学习方式的最大不足就是学生缺乏合作的愿望以及冲动,学生的合作意识较淡薄,不愿意与他人一起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打破这种传统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需要、教材内容,科学组织以及合理安排,从而使所有学生都处于合作学习之中。那么如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是当务之急。

(1)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一切只是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这种论述主要反映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能够使抽象的知识更加形象化以及具体化。在合作学习中开展情景教学法,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精神;另一方面,有利于使学生由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顿悟。

例如:在学习“直线运动”这一节课时,我们可以刻意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使用多媒体技术将本班一位学生参加校运动会200米(围绕操场跑步)的情境播放出来,然后向所有学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你能从那一个角度将这位学生的运动进行分类?我将本班学生按照科学合理的小组进行划分,每一小组4名学生,不一会学生讨论的非常激烈。有的学生就说他跑的路线是直线;有的学生说他跑的路线是曲线;还有的学生说他刚开始跑的速度较快,后越来越慢,到最终冲刺时,跑步速度就加快。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之后,将本节的知识点也总结的差不多。在此过程中,教师只是发挥了一个引导者的作用,引发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

(2)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合作。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教学时,一定要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由于一节课的时间非常有限,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前就应该将学习目标进行明确,布置清楚,让每一个小组都明确自己要完成的任务,并且了解如何在小组合作中完成自己的目标。让班级里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让人人都有事可做,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提到最高。

例如:在学习“速度”这一节课时,在上课前,教师给学生制定以下要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课本上的学习要求制作两个锥角不同的纸锥;然后在小组中进行讨论,找出如何测量不同纸锥下落速度的方法。在小组中,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通过讨论得出以下几个方法:第一,不选定距离以及时间,将纸锥下落的某段距离所用的时间直接测定出来;第二,选定一定的距离,再测出纸锥在一定距离的下落时间;第三,选定一定的时间,再测出纸锥在一定时间的下落距离。通过这几种方法,经过全面比较,学生总结出选定一定的距离,再测在这段距离的下落时间这种方案比较好。通过此种教学,学生能够在一定时间里完成教学任务。

(3)实施合作学习评价。对于中学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自我认识能力、自我反思能力都必须通过其具体发热活动来实施,让他们能够在活动的成功以及失败中进行反思总结,从而认识到自己在整个小组中的重要性。近几年来,我国正在进行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自己以及他人的自我评价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的形成。

例如:还是学习”速度”这一单元时,在各个小组测完纸锥的速度之后,可以设计一下问题:“每一小组学生测量的速度是多少?(教师将每一小组学生所得速度纷纷列出来)”;然后再问学生“为什么每一小组学生所测得的速度都不一样呢?”;最后,学生经过小组讨论。有的说是因为纸锥的质量不同,有的学生说是因为纸锥的迎风面积大小不同,还有的学生说是因为纸锥的大小不一样……通过讨论让学生自己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最终促进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的形成。

二、中学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效果的合理评估

在物理教学中,尤其是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合作学习的状况以及学习效果应进行客观的评价。然而,我们时常将实验所得到的成绩作为对学生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是不科学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所培养的交流以及沟通,评价以及展示等是笔试中无法检查出来的,因此,应该检查以下原则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1)设计合理的量表。为了能够较好的分析评价实验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的状况,可以设计科学合理的量表,从合作学习中的创新、效率、交流、成果以及秩序这五个维度进行合理的评价。在实际观察中,对观察者进行分工,每一人负责观察每一个小组的活动情况,对每一组学生的表现进行评分,主要分为优秀、良好、一般以及很差四个级别,分别为4分、3分、2分以及1分,对每一位学生的评分进行总结以及分析,观察每组学生在哪些方面比较欠缺,从而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真正的培养学生的能力。

(2)观察的维度。观察的维度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首先,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过程怎么样?是否共同完成教学目标以及在分工中是否愉快等;其次,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高不高?主要表现在:小组中的学生有没有合作意识以及合作学习的外在行为表现等;最后,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怎么样?每组的结果是共同完成的还是分工按成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高不高等。通过这些维度的观察,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

(3)对合作学习进行评价。物理教学中,尤其是物理实验教学,决不能简单的停留在其实验结论上,而忽视了学生在合作中遵守秩序,用于交流以及对他人成果的尊重等这些客观指标。例如:在进行“密度的应用”这一节实验课时,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其中有一组学生完成实验的速度比较快,并且实验结论也很准确。但是,他们在实验的过程中,以及实验结论等都是由其中一位学生得出的,其他学生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甚至也不提出反对意见,没有真正的实现合作,其他学生只是充当了实验助手而已。还有一组学生在完成这个实验后,尽管所用的时间比较慢,但是,小组内学生在确定实验方案时,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讨论中,通过激烈的讨论,最后达成共识,确定实验步骤。这组学生才将合作学习的效果真正发挥出来,同时这也是我们评价学生合作学习的重点内容。

小组合作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合作学习;翻译教学;小组;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3-0143-03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富有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被认为是21世纪重要的学习方式。由于合作学习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荷兰、日本等国的教学实践。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也出现了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明确提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随着研究的深入,合作学习逐渐被引入高校英语教学,并得到学者的认可。庾鲜海、南波等指出,合作学习能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的理念,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张法科、赵婷、张晓兰、张迅等积极评价了合作学习理念在阅读、写作、口语等课程中的应用;李星亮还研究了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合作学习;王初明从外语学习理论视角出发,强调教和学外语应该充分利用语言使用的合作特征,在学习活动中创造协同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互动,在互动中听说紧密结合,读写紧密结合,学用紧密结合,从而提高外语学习效率。可见,合作学习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已经覆盖了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然而,关于合作学习对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效果影响,目前学界还缺乏实证研究调查。

一、合作学习的概念和内涵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又称协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最早提出合作学习的学者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的约翰逊兄弟。在他们看来,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有效地促进其学习。合作学习包含五个基本要素,分别是小组自加工、个人责任、积极互赖、社交技能以及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美国肯塔基大学教授格斯基对于合作学习作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合作学习从本质上讲就是要求学生在一些由多人组成的异质小组中一起从事学习活动,通过合作互助来共同完成指定的学习任务。合作学习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斯莱文教授认为,合作学习是指让学生在小组中开展学习活动,并依据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的课堂教学技术。英国著名教育学者赖特和以色列著名教育学者、合作学习的另一位重要代表人物梅瓦里克女士根据斯莱文的定义,提出了他们对于合作学习的观点: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在小组中共同学习的学习环境。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的内涵主要体现在:(1)合作学习以小组活动为主体。合作学习的根本特征是在小组活动中进行教学,强调异质分组,即让小组成员在成绩、性别、经验、能力等方面差异化分布,从而具有互补性。(2)合作学习强调小组成员的合作互助和信赖。小组成员在教学活动中的互助合作、相互作用,小组成员还须彼此信赖,“积极互赖是合作学习的核心,没有积极互赖,就不存在合作学习”。因此,小组成员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其所在小组的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3)合作学习以目标为导向。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是为了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展开的。(4)合作学习以团体成绩作为激励。各个小组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的总体成绩作为合作学习奖励和评价的依据,因而小组成员的个人竞争被弱化,各小组之间的竞争得到加强。各成员在本小组中尽其所能,自身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5)合作学习强调老师的引导和监控作用。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相比,合作学习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教师负责进行教学前的决策,解释教学任务,建构积极互赖的合作机构,并对小组活动实施监控和干预,评价和审查小组活动完成任务的数量和质量。

二、研究设计

(一)实验对象与工具

实验对象是四川农业大学英语专业三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共60人。其中实验班的学生30人(女生26人,男生4人),对照班有学生30人(其中女生21人,男生9人)。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班在教师的监督和指导下采用分组合作翻译教学,对照班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翻译教学法授课。对照班和实验班的教学时间均为一学期。

实验前(前测)和期末(后测)分别组织时间为30分钟的两次英译汉翻译测试,与英语专业八级考试(TEM8)大纲要求保持一致。前测的目的是为了测量学生参加实验前英语水平是否相当,评分标准参照英语专业八级翻译测试评分标准,根据该标准本研究提取出衡量“翻译能力”的四个分项指标:内容、结构、词汇和语法(其中语法包括“语法正确”和“语言恰当”等语法和语用范畴),并按照“忠实60%+通顺40%”的标准整体打分。即翻译能力(100分)包括:内容(30分),结构(10分),词汇(30分)和语法(30分)。评分由四位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评判(其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05),然后取均值,目的是尽量使评分客观。

(二)实验教学设计

实验班学生依据下列原则分为合作小组:(1)小组的形成以学生自愿、自主结合为主,教师参考前测的成绩进行适当地调控。(2)每组成员由5人组成,学生自己推选一名组长,负责小组的组织和协调。(3)小组活动以讨论、分析和讲解为主。教师根据英语专业八级(TEM8)考试大纲的要求给出翻译任务,引导学生主动与本小组成员及教师交流、讨论、合作,从而寻求学习支持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完成翻译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主要完成交流与研讨、探究性分析以及形成最终译稿,然后将译稿在组内交流、讨论,并在小组之间评阅。每个组员须对自己批阅的译稿做出具体评价,并在定期讨论会上就该组所评价的译稿发言。教师的主要工作则是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及时解答学习中的问题,监督学生独立完成译稿,引导学生将译稿在组内以及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和评判,由此作为学生个人成绩和小组总成绩的评定依据。最后,在实验结束时,教师组织实验班学生就合作学习进行座谈。

(三)实验研究步骤

实验研究的具体步骤如下:

1.实验前,根据英语专业八级(TEM8)考试大纲的要求在两个班内组织一次翻译能力测试(前测)。

2.在实验前与实验后,两个班的学生分别接受与翻译兴趣有关的问卷调查,如:你能适应小组合作学习吗?问卷的评分从“非常能”(5分)到“完全不能”(1分)。

3.实验班采用分组合作翻译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翻译教学法授课进行一学期的实验。

4.实验结束后,根据英语专业八级(TEM8)考试大纲的要求在两个班内组织一次翻译能力测试(后测)。

5.实验后,两个班的学生分别再次分别接受与翻译兴趣有关的问卷调查。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对照班与实验班的两次翻译能力测试成绩以及问卷调查结果用SPSS13.0进行信度分析,检验之后所得的数据呈正态线性分布。问卷调查分数进行卡方分析,前测与后测所得的两次成绩分别进行卡方分析和t检验(即检验由样本到总体推论的准确性)。

(一)合作学习是否更能激发学生的翻译兴趣

根据实验所得数据,试卷的信度系数均接近0.9,说明试卷整体设置是可接受的。实验班-对照班实验前的平均数与标准差都很接近,p=.126>0.01,说明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在翻译兴趣上没有显著性差异,而且平均分数不是很高,显示出学生对翻译的兴趣不够浓厚。不过,实验后的平均数与标准差却有很大差异,实验班的平均分增加15.915,变化明显;对照班的分数增加1.108,变化不明显,而且p=.00

(二)合作学习能否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

根据实验所得数据,实验班的前测总平均成绩比对照班的前测总平均成绩仅高出0.32分,总标准差正相差0.41;p>0.01,说明两个班在前测时翻译能力水平基本接近。总差异进行卡方检验(p=0.119)和t检验,两个班的成绩差异仍然没有统计上的显著性。前测与后测的数据显示,两个班的总平均成绩、语法和词汇成绩纵比都有所上升。不过,两个班的总平均分相差6.97分,总标准差相差0.51,实验班的整体上升趋势明显优于对照班。总差异进行卡方检验(p

(三)翻译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有何优点和不足

本次实验结束之后,召集实验班的全体学生进行了一次座谈,主题是讨论小组翻译合作学习的感受,并总结了小组合作学习在翻译教学中的优点。具体包括:(1)合作学习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集思广益。小组交流讨论有利于打开思路,唤起记忆。对于翻译中出现的难题学生可以协商讨论,共同解决。(2)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更容易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案。翻译教学环境宽松,压力小,可以减轻学生的外语课堂学习焦虑,增强自信心。(3)合作学习能促使学生认真完成翻译任务,培养积极互信的学习氛围。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努力翻译好每一句话,认真完成翻译任务,避免学生随意根据自己的理解或工具书的解释东拼西凑,胡差。因为学生自己的译文要被其他同学批改,而且要在定期集会上讨论自己的译文。如果没译好,不仅会让同伴产生负面评价,也会给小组带来不好的声誉。(4)合作学习能加深学生对翻译技能的理解。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相互评阅同伴的译文,从评阅别人的译文中,学生可以从另一角度(批改者)学会怎样准确选词、避免语法上的错误,同时也学习了解到好的译文“好”在哪里。这是学生自己的体会,比教师单纯的灌输记忆理解更加深刻。

不过,小组合作学习在翻译教学中也存在不足之处:(1)小组成员在完成翻译任务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依赖思想,过于依赖组长或其他组员的想法或思路,不利于对翻译问题的深入思考,从而导致“随大流”的现象时有存在。(2)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风格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抑制。合作学习的学习风格、氛围由大多数人的学习风格协调统一形成,但是个别学生的学习风格(包括学习进度、认知风格、态度、技巧等)可能和其他组员的学习风格缺乏共同性,导致个别学生抑制个性需要,因而不能顺利地完成翻译任务,影响了学习效果。(3)由于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的强弱以及小组分工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个别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较其他组员更能积极参与,表现突出,从而主导了小组进程、学习任务整体思路,容易让学生产生自满情绪,每次合作学习随之产生思维定势,但又不能及时发现、修补思路缺陷和学习的问题。与此相反,参与性、积极性不足的学生容易产生依赖、甚至是自卑的情绪,不利于自身的进步。(4)由于教师通常注重小组翻译学习的整体情况,不能全面掌握每位学生的合作学习情况,很难及时地给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因此教师不容易对于学生的反馈和评价进行全面有效地操作。

小组合作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5篇

一、合作学习的组织

合作学习是以学习目标为导向,以小组为基本形式的一种教学活动。要组织好合作学习,教师需要努力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组。合作小组的成员就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语言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与组织能力等方面而言应是多元化的。在信息传递、探索活动等过程中,他们既可以横向交流,又可以增加自我调整、矫正的机会,利于他们在更大范围内的交流。这样的合作小组至少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小组内部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帮助,互补不足;二是在增加了每个学生发表意见机会的同时,养成了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三是增加相互“争吵”的机会。此过程能锻炼每个人思维的敏捷性,增加他们团队的合作、向上的意识。

(二)充分发挥小组内各成员的作用。小组一般以5―6人为宜,每个成员的层次不同,分工当然也各不相同。但都应树立整体意识、责任心和荣誉感、探索精神和竞争意识。全组各成员要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对学习基础不理想、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比较弱、性格又比较内向的同学,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树立信心。为了使每个人都能得到锻炼,组内分工不能一成不变,要交替进行,这样才能使每个同学都得到全方位的锻炼。

二、合作学习的方式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时间和学习内容要求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合作方式。

根据教材的特点、背景,以及实施合作的可能性,可以将合作学习的形式分为三种。

(一)预先进行式。即根据学习内容的要求,安排各小组预先按照教材要求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形式。教师要事先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好一个“程序”,把不同的分工、注意事项和要研究的方向向小组成员说明,再由他们去完成。例如“抛硬币实验”,为了尽可能地显现出正确结论,教材要求“实验次数充分多”,这在课内完成是有困难的。我在教学时就采取“预先进行”的合作方式。事先安排每小组中的两人为一个小组,每人各掷50次,并各自计算出自己实验中硬币“正面向上的次数占实验总次数”的百分率。然后计算出全组实验的百分率。并将每人、每两人和小组三个实验结果在小组内交流,再让同学们课的以小组为单位去完成。这样同学们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实验步骤,操作时就比较顺利。在课堂教学时,每个小组把自己小组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借助计时器计算出全班的实验结果。并进一步分析、讨论、猜想,当实验次数充分多时,硬币“正面向上的次数占实验总次数的百分比”会趋近什么数?最后得出正确结论。这样做既加深了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又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