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守则(精选5篇)

  • 中小学生守则(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很多内容都是一知半解,连理解都有困难,又怎么能自觉地按照守则的规定去执行呢?比如,叫小学生增强法律意识,可是,他们连法律是什么都不清楚。让小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他们知道什么是社会实践吗?让小学生珍爱生命,请问…

中小学生守则(精选5篇)

中小学生守则范文第1篇

日前,笔者在一家企业的糕点博物馆,看到一个展台非常低,要弯着腰才能看仔细。一问才知道,这个展台上的展品是给小朋友看的,就特地做得很低。企业从商业角度出发,为方便小朋友参观周全,这种精神值得《中小学生守则》修订时学习。现行《中小学生守则》共10条,200多字,涉及热爱祖国、遵守法律法规、热爱科学、珍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等多个方面,被指“内容空洞,可操作性差”。

《中小学生守则》里之所以有不少空洞内容,是因为守则是成年人制定的,从成年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没去想小朋友想什么,想当然地把空洞的内容加进去。结果,中小学生可能背得出守则的内容,却不知所云,要真正做到更不容易。如珍爱生命、注意安全等内容,虽然都是常识,但是没有具体的做法。中小学生还不会玩形式主义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教育部门拿出空洞的守则,让中小学生去遵守,真是难为了孩子们。

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很多内容都是一知半解,连理解都有困难,又怎么能自觉地按照守则的规定去执行呢?比如,叫小学生增强法律意识,可是,他们连法律是什么都不清楚。让小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他们知道什么是社会实践吗?让小学生珍爱生命,请问有没有不珍爱生命的小学生呢?把成年人世界的守则简单地移植给中小学生,让中小学生遵守,显然是拔苗助长。过于早熟的守则,不但不能催熟中小学生,反而让中小学生困惑于成年人世界的晦涩难懂,对未来感到茫然。

中小学生有自己的世界,修订《中小学生守则》,应从成年人自说自话的状态中解放出来,把守则还给中小学生,由他们来制定。其实,《中小学生守则》的根本问题不是内容空洞,而是不接中小学生的地气,以成年人的眼光和高度来看这个世界,来制定守则,却没有顾及中小学生的眼光和高度远远不及成年人。

中小学生守则范文第2篇

中美英日各国因国情、政治、经济、文化等存在差异,所以小学生守则的内容也大相径庭,现将其小学生守则内容构架展示如下。

1.中国小学生守则的内容构架

建国以来我国已经先后五次颁布并修订了《小学生守则》,其内容随着时代与社会的进步也在不断丰富。最近一次修订是教育部2004年将《小学生守则》与《中学生守则》合并,于9月1日正式实施。新修订的小学生守则可谓字字经典,句句真理,其内容涵盖德智体美劳。其中,1、2、7、8、9条强调爱国情感、遵纪守法、团结互助、诚实守信等(德育),如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2.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7.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8.热爱集体,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关心他人。9.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第6条“积极参加劳动,勤俭朴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意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劳育);第3条“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意为勤学好问,增长智力(智育);第4条“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锻炼身体,讲究卫生”(体育);第10条“热爱大自然,爱护自然环境”涉及美育的知识。[1]

2.日本小学生守则的内容构架

日本小学生守则主要内容包括学校常规,如1.不迟到;进校后不随便外出。2.听到集合信号时迅速在指定场所列队;进教室开门窗要轻;在走廊和楼梯上保持安静,靠右行。5.严格遵守规定的放学时间,延长留校时间要经老师许可。6.上学放学时走规定的路线,靠右行,不要绕道和买零食。学习规范:诸如3.上课铃一响即坐好,静等老师来;听课时姿势端正,不讲闲话,勤奋学习。4.遇迟到、早退、因故未到等情况,必须向老师申明理由,有事先请假。安全特规:7.遇地震、火灾等紧急情况时不惊慌,按老师指示迅速行动。[2]其守则内容主要围绕学生在学校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强调言行的基本规范,日本是一个岛国,地震多发,因此特别重视学生的安全,尤其是生命安全。

3.英国小学生守则的内容构架

英国小学生守则主要阐释了一些基本理念,如1.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3.生命第一,财产第二。自我保护,如2.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4.小秘密要告诉妈妈。5.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6.不与陌生人说话。7.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8.遇到危险可以自己先跑。9.不保守坏人的秘密。10.坏人可以骗。[3]其守则内容主要强调小学生的自我保护;生命第一,财产第二。

4.美国小学生守则的主要内容

美国小学生守则主要体现为尊师守时:如1.称呼老师职位或尊姓。2.按时或稍提前到课堂。课堂规矩:如3.提问时举手。4.可以在你的座位上与老师讲话。9.如果你听课有困难,可以约见老师寻求帮助,老师会很高兴地帮你。12.当老师提问且没有指定某一学生回答时,知道答案的都应该举手回答。作业考试:如7.所有作业必须是你自己完成的。8.考试不许作弊。出勤制度:如5.缺席时必须补上所缺的课业,向老师或同学请教。6.如果因紧急事情离开学校,事先告诉你的老师并索取耽误功课的相关资料。10.任何缺勤或迟到,需要出示家长写的请假条。11.唯一可以允许的缺勤理由是个人生病、家人亡故或宗教节日,其他原因呆在家里不上课都是违规。[4]这四个维度主要围绕学生在学校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强调言行的基本规范。

二、 四国小学生守则比较分析

中日英美小学生守则的条目数以及篇幅大体一致,其中我国小学生守则共10条,总计176字;日本小学生守则共7条,总计100多字;英国小学生守则共10条,总计100字;美国小学生守则共12条,总计100多字。由于四国文化、政治、经济等的环境不同,所以小学生守则的内容也大相径庭。

1.美日英小学生守则的主要特点

美国小学生守则的主要特点表现有三:第一,精细化。美国的小学生守则整体上无论是教师、家长还是学生都感到很踏实,很放心。教师和家长不用费尽心力想方设法地去教孩子应该怎样“上课”;于小学生则真正懂得了到底该怎样“课堂学习”,包括上课时间的自我安排、与老师的交流等等。第二,实用化。美国的守则注重小处着手,十分细致,其共计12条,充其量也仅仅是国内守则6、7、8、9四条的皮毛而已,实在不敢“恭维”。可就是这“皮毛”,美国的每一位孩子都能做到,而且每一位孩子都会很自豪很自信地告诉自己“我就是个好孩子!”第三,人性化。美国的守则很人性化,出发点和使用对象真正是小学生,将孩子放在主人翁的地位,平等对待,每一条都是与孩子的理解力相适应的,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便于孩子接受。

日本小学生守则整体表现出严谨性、规范化的特征。其一,守则中涵盖的7条都有让小学生必须遵守的强制性意愿,除了小学生在学校里学习、上课等一系列必须遵守的规定之外,对于“上下学的路线、右行、不要绕道和买零食”等都做了详尽的规定。其二,日本人从小就很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表现为多数日本小孩子放学都是独立回家。其三,日本自古崇尚武士道精神,守则中渗透着浓烈的军国主义思想。此外,日本是一个岛国、多地震,在守则中对地震防护有特别的规定:“听到集合信号时,迅速在指定场所列队”、“遇地震、火灾等紧急情况时不要惊慌,按老师指示迅速行动”等。国内近几年也遭遇了巨大的自然灾害,小学生守则的制定借鉴一下日本的经验,或许可以得到些许启发。

英国小学生守则条文具体,真实易懂,容易实施,100字都是在诠释一个主题即自我保护。10条内容每一条都是孩童一项权利的代名词。如条文1“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强调安全的权利;条文2规定“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折射的是保护自己身体的权利,应当让孩子从小就真正意识到身体是自己的,是属于自己的最私有的财产;条文3“生命第一,财产第二”,强调生命是第一权利;条文4“小秘密要告诉妈妈”要求对父母讲真话;条文5“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指拒绝危险品;条文6“不与陌生人说话”强调不理睬陌生人;条文7“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突出紧急避险的权利;条文8“遇到危险可以自己先跑”突出果断逃生的权利,随着自然灾害、社会灾难的增多,必须学会自警、自救和自助;条文9“不保守坏人的秘密”讲遇侵害时不遵守诺言;条文10“坏人可以骗”则是诠释对待坏人可以不讲真话的权利,教导孩子遇到坏人应该沉着应对。

综上可知,美英日三国小学生守则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即都注重细节,从小处着手,从最基本的做起,具体易操作,运用的是底线思维。表现有三:第一,条文具体,平实易懂。就像一个聪明的老师正在手把手教你:路该这么走,书该这么读,人该这么做,很明确,很具体。第二,注重细节,容易实施。看起来平淡、琐碎,但每一条都是维护学校纪律的最基本要求,都很实在,都可以照办。如(美)12条充其量就是(中)6、7、8、9四条的“实施”细则。第三,知道怎么做,如何努力做好。每个学生在执行这些规矩时只要稍加努力都能做到,因而每个学生都会自信:自己“就是个好孩子!”

2.中国小学生守则的主要特点

中国小学生守则语言精练、概括性强,内容宏观、蕴含丰富,从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到做一个“圣人”,海纳百川,条条正确、面面俱到,放之四海而皆准。但是与国外相比,中国守则的表述方式不免“高”“大”、“空”“全”,孩子不容易理解,不可感知,太笼统,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评价标准如何,怎样才算真正“爱国爱民”,孩子不知如何把握。守则共计10条,每一条都“中庸”,实施难度很大,将其作为大学生守则、市民道德乃至企业员工守则,同样适用。

与国外小学生守则相比,中国小学生守则太过形式化。如,有网友认为,美国小学生守则中“如果你听课有困难,可以约见老师寻求帮助,老师会很高兴地帮助你”、“当老师提问且没有指定某一学生回答时,知道答案的都应该举手……”,这些内容细致明了,语言描述倾向于口语化,可操作性强。相反,中国小学生守则内容空洞刻板,“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生活习惯文明健康”,这些内容对于言语词汇了解不深的小学生来讲,很难理解当中的含义。比如同样是“诚实”的内容,美国的表述方式是“考试不许作弊”;同样是“请教老师”,我们的表述是干巴巴的“好问”,美国人却用了很温馨的、很尊重孩子的表述:“如果你听课有困难,可以约见老师寻求帮助,老师会高兴地帮你”;同样讲“尊重”,我们的表述是“尊敬师长”,美国人却告诉孩子“总是称呼老师职位或尊姓”。

三、 对我国小学生守则的几点思考

毋庸置疑,中西文化差异是导致小学生守则理念、内容不同的根本原因,中国人强调整(体)合,西方人强调分(解)析;中国人喜好模糊混沌,西方人喜好精细具体;中国人注重定性判断,西方人注重定量分析;中国人长于直觉,西方人长于实证等等。除此之外,国内文件本身设定要求如下:《守则》从大处着眼,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行为习惯养成提出了基本要求,《规范》从小处着眼,从行为习惯养成入手,提出具体的、操作性较强的要求(教育部“教基[2004]6号”:关于《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的通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借鉴国外小学生守则内涵基础之上,我们认为,小学生守则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都应该是“小学生”这一特定的群体,所以,在修订小学生守则时要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务必回归于“小学生”。

首先,小学生守则应该回归小学生的安全和生命教育。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生命教育是帮助人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和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其有望成为中国第五大机构,足以表明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自然灾害等灾难的频发,对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已显得十分必要。而这些在国外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如英国小学生守则明确规定“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生命第一,财产第二”、“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遇到危险可以自己先跑”等;日本守则也有诸如“遇地震、火灾等紧急情况时不惊慌,按老师指示迅速行动”等有关安全教育的内容。国内汶川地震以及“海燕”等自然灾害的肆虐提醒我们,对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已刻不容缓。

其次,小学生守则应回归爱的起点教育,主要体现为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家是孩子生长的第一场所,也是很重要的成长环境。家,不仅要成为孩子适宜成长的土壤,更要成为他们学会爱、体验爱的舞台。如“出门上学时要跟爸爸妈妈说再见,放学回家要问好”、“在家要帮爸爸妈妈做家务”等。

再次,小学生守则应回归到小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即回归到学校乃至课堂。美英日小学生守则更多地关注学校常规、课堂常规、学习规范、作业考试和出勤制度等细节问题,如“称呼老师职位或尊姓”、“上课铃一响即坐好,静等老师来;听课时姿势端正,不讲闲话,勤奋学习”、“可以在你的座位上与老师讲话”、“当老师提问且没有指定某一学生回答时,知道答案的都应该举手回答”、“遇迟到、早退、因故未到等情况,必须向老师申明理由,有事先请假”、“考试不许作弊”等系列课堂规定,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小学生也看得明白,从而知道自己应该怎样上课。

最后,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也是小学生守则的应有之义。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社会化的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明确提出“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和“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的终身教育思想作为教育的四大支柱。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互动的过程,沟通和交流的过程,通过人际交往可以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发展,实现人格成熟和个体的社会化。就小学生而言,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培养他们适应社会也是必要的前提。近期有研究表明,小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着冲突,甚至部分小学生还存在交往心理障碍等,这些都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守则的直接使用者是学生,在制定的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听取学生的想法和建议,让他们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充分参与到自我管理的过程中来,让守则真正做到名副其实。

小学生守则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小学生的言行,养成良好品德,要易于小学生理解和遵守,我们认为没有必要把“守则”和“规范”分离,就一个守则即可。现在的中国孩子在成长中面临的诱惑和危险比过去大得多,因此我们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保护。“守则”就是很好的保护手段,它需要通俗化、直白地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使他们知道在学校、在课堂、在家里怎样做才是好孩子,而且容易成为好孩子。

参考文献

[1]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小学生守则[EB/OL].http:///2004o326/310 2378.shtml 4K2006-08-27.

[2] 佚名.英国和日本小学生守则[J].教师博览・文摘版,2013(7).

中小学生守则范文第3篇

1981年,我国颁布了“”后的第一个《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1991年,颁发了《小学生行为规范》;1994年,颁发了《中学生行为规范》。日前,教育部又了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实施了20年的《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以及实施了十几年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了调整、补充与修改。 这种产生与变化的背景是什么?就此记者日前采访了教育部参与此次修改工作的有关专家。 据专家介绍,“”前,中小学是不设德育课的,那时讲“文道统一”,把那些能激发爱国热情,让学生懂得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文章都选编在语文教材中。如《囚歌》、《的扁担》、《小英雄雨来》等具有革命传统教育意义的课文;另外还有那些非常感人的、文采很好的、也能使学生受到教育的文章,比如《司马光砸缸》,就是告诉学生要机智、勇敢。除了通过语文课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育,还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主要是少年队的活动和寓教于乐的课外、校外活动,比如军事游戏,请参加过革命的前辈做报告等等。 而“”十年,却完全扭曲了少年儿童的心灵。那时的中小学生是不学为好,认为知识多了就是“臭老九”,反对智育第一,突出无产阶级政治教育。单独突出政治教育,实际上是全面否定了培育人的基本要求,德育变成了极左的东西,让孩子接受不了的东西。因而他们不仅没学到文化科学知识,而且这种左的方法、左的内容让孩子们内心空了。那时不说与别人的关系,不说孝敬父母,不说尊敬老师,也不说怎么说话,怎么做、立、走,就是会打、砸、抢,会打人就是有革命意志。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当时仍然是思想比较混乱的时候,制定中小学生《守则》,对中小学生提出一些基本的规范要求显得非常迫切和需要。所以,1981年,我国了《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这在当时是有其独特的历史意义的。同时,由于当时的历史环境和认识上还有许多不明确的地方,所以只能搞一个原则性的守则。但是太原则了又没法操作,所以当时的《守则》也有一些具体的要求,如“按时上学,不随便缺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虽然是短短的十几个字,对稳定和恢复学校教育教学的正常秩序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又如“锻炼身体,积极参加课外活动,讲究卫生,服装整洁,不随地吐痰”,“热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打人,不骂人”等都是针对“”中给学生思想和行为造成的不好影响而提出的。 1981年就制定了中小学生《守则》,为什么到1991年才开始制定《规范》呢?据有关专家介绍,因为认识要有一个过程。经过“七五”、“八五”对学生行为规范的课题研究,反复讨论,到1991年原国家教委了《小学生行为规范》。《规范》中又增加了一些内容,如《守则》中没有“孝敬父母”这一条,因为当时很多人认为“孝”是封建的,经过专题研究,统一了认识,即“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个例子说明,经过十年的发展,已经走出了许多认识上的误区。 这次修改守则,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少年儿童的要求与行为规范也要与时俱进。针对当年的实际,审视我们原来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有必要对此进行修订。

中小学生守则范文第4篇

2、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

3、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

4、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锻炼身体,讲究卫生。

5、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生活习惯文明健康。

6、积极参加劳动,勤俭朴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7、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

8、热爱集体,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关心他人。

9、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

中小学生守则范文第5篇

自古至今,海峡两岸一脉相承,同祖同宗。但是由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教育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存在差异,具体表现在小学生守则内容的呈现上,其侧重点各有不同,现将两岸小学生守则内容呈现如下。

1.大陆小学生守则的内容构架

大陆先后五次颁布并修订《 小学生守则 》,最近一次修订是2004年,教育部将《 小学生守则 》与《 中学生守则 》合并为《 中小学生守则 》。其内容涵盖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其中,第1、第2、第5、第7、第8、第9条强调爱国情感、遵纪守法、自尊自强、团结互助、诚实守信等(德育);第6条意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劳育);第3条勤学好问,增长智力(智育);第4条锻炼身体,加强体质(体育);第10条涉及美育的知识,详见表1。[1]

2.台北小学生守则的内容构架

台北小学生守则主要内容涉及校内外安全,明确规定了校内的游戏安全、消防安全、楼梯安全,校外的交通途中安全;从小培养小学生的守时观念和责任观念等,同时还涵盖了其他方面的一些内容,例如:不准携带危险物品进校,在校期间不准出校门购买东西;“放学我会准时回家,跟上路队,不落队,不落单,不买零食边走边吃,不在不正当的场所逗留”等。其守则内容主要围绕学生校内外、上下学途中要注意的安全问题。校内安全详见表2,校外安全详见表3。[2]

二、海峡两岸小学生守则比较及思考

由上述守则内容可知,大陆小学生守则更多的是基于“理想人”的规则,强调的是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相比之下,台北小学生守则貌似琐碎地指导一些具体的日常行为习惯等,却有着深刻的内涵。比较两岸小学生守则的内容,有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侧重点不同。大陆小学生守则的10条内容涵盖了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面面俱到,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强调小学生从小要全面发展。台北小学生守则(校内外28条)共计600多字,强调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对校内外的安全问题有详细的规定。可见,大陆小学生守则出发点是好的,但过于拔高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对小学生各方面的要求过高,条文显得生硬;台北小学生守则强调生命教育。随着灾难的不期而至,尤其是自然灾害,从小培养小学生的安全意识显得非常必要。英国、日本等国的小学生守则中也有关于安全教育的规定,例如日本第七条规定“遇地震、火灾等紧急情况时不惊慌,按老师指示迅速行动”[3],英国第七条“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第八条“遇到危险可以自己先跑”[4] 等。当然,台北小学生守则中还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守时观念,例如“遵守学校规定的时间上学,不早到也不迟到”;让小孩子培养一种责任感,例如“在校园或班上看到陌生人我会提醒老师注意”;加强小孩子的集体意识,例如“我会爱惜学校公物,不随意破坏;若有损坏学校公物情形,我会照价赔偿”。总之,台北小学生守则整体看似冗杂,可是细细解读却另有涵义,值得深思。

其次,表述语不同。台北小学生守则比较“ 嗦”,守则共计600多字,并且在表述上使用更多的是第一人称――“我”,语感亲切,学生时刻以此为心中的一杆标尺,在不知道怎样做的时候,就可以回忆起守则中是这么指引的,“我要…”“我不要…”“我会…”“我不会…”等。不管何时何地,小学生守则都能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相比之下,大陆小学生守则多以4字为文,语句精简,内涵深奥,字字如金。对于身心发展有限的孩子而言,难免出现解读不透的情况。

最后,做人与做事。大陆小学生守则更多的强调“理想的人”,从小强调成为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台北小学生守则内容则更多的强调做事,小学生应怎样做事,遇到具体的情况“我(小学生)”应该怎么办。自古至今,我们都认为做人是最重要的,毋庸置疑,如何做人是每个人必须面临的人生课题。但在实践过程中,很多时候行动做事远远比空想如何做人更重要。理想与现实的桥梁即是行动――做事。如果一味地只谈如何做人,却不脚踏实地从小事认真做起,空想如何做人难免显得不接地气,没有根基。反观台北的小学生守则处处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当“上下学途中遇有紧急状况我会运用附近的导护商店寻求援助”“在校上学期间我不任意出校购买东西”“无论校内或校外,我都不会对同学恶作剧,以免造成危险或意外伤害”等,对于小学生上下学、上课期间、放学期间、回家途中等都有详细的规定。而我们的小学生守则注重告诉孩子应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的问题是做人远比做事更难,如何做人这是一个人一生都在研修的课题,而且“告诉”并不等于“成为”,我们的孩子实际并没有“成为”那样的人。即使小学生守则被孩子深深地印记在脑海中,但多数小孩子长大之后也还是会忘记。行为习惯跟随一个人一辈子,台北小学生守则更多的是教导小孩子应该怎样做事,从小注重小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

当然,台北小学生守则也有不足之处,例如守则过长、条文过多、不利于学生记忆和践行。纵观中国、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小学生守则,适宜的条文应在12条左右,既要易于被学生领会且能照着去做,又要易于学生牢记在心,以利于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判断和加强自我教育;此外,台北小学生守则内容仅涉及“安全”方面,对于可塑性极强的小学生而言,难以诠释其应有的内涵。通过海峡两岸小学生守则的比较分析,我们在今后对小学生守则进行修订时应该考虑如何调整才更能切合小学生生活、学习的实际,我们翘首以盼。

(作者单位:吴天武,宜宾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四川 宜宾,644000;宋春霞,宜宾广播电视大学,四川 宜宾,644006)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小学生守则[EB/OL]/2004o326/3102378.shtml4K.

[2]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台北小学生守则[EB/OL].http:///content/541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