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实训心得体会(精选5篇)

  • 审计实训心得体会(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二、坚持教育与培训并重,着力提高审计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审计人才队伍素质的提高关键靠教育培养。加强教育培训是改善审计人员知识结构、提高审计业务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一是要强化思想教育。坚持不懈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用中国特色…

审计实训心得体会(精选5篇)

审计实训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一、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充分激发审计人才活力

人才工作的活力取决于体制和机制,没有好的体制和机制,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施展才能就没有制度保障。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是引才、聚才、留才、用才的关键所在。因此,各级审计机关一是要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按照审计署实行审计职业准入制度的有关规定,严把进人关。录用的公务员,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社会在职人员取得与审计工作相关的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应届毕业生取得与所学专业不同类别且与审计工作相关的专业技术资格的,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调入审计机关从事审计业务的人员,除应具有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和资格外,一般还应具有审计业务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以及5年以上与审计工作相关的财经、法律、计算机、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经历。积极探索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实行聘任制,吸引专门人才到审计机关工作。二是要创新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建立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在选人上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唯职称,而看重业绩、看重品德、看重能力、看重贡献,不拘一格广纳群贤,形成选人用人靠工作、靠实绩、靠人品、靠公认的良好风气,真正做到量才适用、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三是要创新人才交流机制。根据审计人员任职年限、职位空缺及任职要求,实行轮岗交流。今后,凡在一个岗位上任职达到一定年限,属于审计业务部门的必须轮岗,属于审计综合部门的一般也要轮岗。要注重从审计专业人才中选拔优秀人员从事审计管理工作,加强审计专业岗位与审计管理岗位之间的人员交流。要不断拓宽人才交流渠道,有针对性地派出人员到地方党政机关挂职锻炼。四是要创新人才考核评价机制。积极探索建立以职位职责和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为基本依据,全面考核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的审计人才考核评价体系。要进一步开发和应用现代人才测评技术,完善考核工作机制;要加强平时考核,注意在审计工作中了解和掌握情况,客观反映审计人员业务能力,增强考核评价工作的科学性。

二、坚持教育与培训并重,着力提高审计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审计人才队伍素质的提高关键靠教育培养。加强教育培训是改善审计人员知识结构、提高审计业务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一是要强化思想教育。坚持不懈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以“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保守秘密”为主要内容的审计职业道德引领风尚,引导审计人员自觉抵御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和影响,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和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二是要突出培训重点。围绕建设审计领导人才、审计管理人才和审计专业人才三支队伍的目标,以提高审计人员依法审计能力和审计实战能力为核心,紧密结合审计实践,按照分类别、分层次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培训的力度,着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审计人才。要着眼于提高审计领导人才领导审计事业科学发展的能力,积极开展政治理论和领导能力培训,培养一批德才兼备、能够驾驭全局和科学决策的审计领导人才队伍;着眼于提高审计专业人员业务本领和实战能力,积极开展岗位新知识、新技能培训和实战锻炼,培养一大批查核问题的能手、分析研究的高手和计算机应用的强手,推动审计业务工作水平的提高;着眼于提高综合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审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审计管理人才综合分析、统筹规划和科学管理能力,培养一批精通管理的行家里手。三是要创新培训方式。根据工作任务和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培训方式,完善培训种类,改进培训方法。坚持学习与实践、讲授与研讨,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帮助什么的原则,采取以会代训、专题培训、网络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参观见学和“传帮带”等多种形式开展专题培训,增强培训效果,努力实现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不断适应新形势对审计工作、对审计人员的新要求。

审计实训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审计专业;实践教学;教学模式

由于审计专业实践性很强,注重强化理论与审计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审计专业人才培养建设的切入点,推动审计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及完善课程体系、改革审计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已经势在必行了。

一、高职院校审计专业工学结合的教学现状分析

(一)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只是流于形式而没有实质性的实践教学场地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已经建立了校内审计实训室供学生进行专业的课程单项实训以及审计的综合实训,同时与多家企业签订了学生实训协议。但由于会计与审计数据处理的特殊性和单位商业秘密的原因,学生在校外实习中很难接触审计业务,更多的是从事销售、其他服务性等工作的实习,这就使得专业实习流于形式。即使是校内的综合实训也会出现高职审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仍停留在应试教育模式上,比如,审计案例分析简单过时、实践课程之间存在重复及漏洞现象。这些现象与审计专业培养目标及市场需求极不相符,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课程设置与实践性教学目标不一致,难以真正提高学生的审计实践水平

从目前看来,高职审计专业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审计专业课程设置与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的区别不大,基本上还是传统上的课程设置方法。审计的实践教学还是会计核算的那部分实训内容,很难涉及到现代内部审计及社会审计的技术实务。那么加大审计专业实践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课程的职业性建设与改革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三)缺少完善规范的实训教材

目前高职院校审计专业的实训教材不适用。有的实训资料与实际审计工作不配套,有的实训教材太简单达不到审计实践教学的目标。在专业的实训中要逐渐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但高职院校审计的实训教材很难培养学生的这些职业核心能力。

二、改革高职审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措施

(一)以审计工作过程为载体,完善实训教材

基于审计专业的职业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实训教材建设应坚持“工学结合”为原则,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建立行业与企业的专家指导委员会,共同探讨和编写审计专业的实训教材。特别是审计专业教师应该熟悉企业的生产经营的流程和审计专业的程序,了解每个岗位的操作规范和要求,对实际工作中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搜集整理编写实训教材,编写完成讨论定稿后请企业内部审计专家或者会计师事务所的专家审定。这样就保证了教材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避免简单照抄照搬等现象的出现。编写的审计实训教材在教学中应进行分析评价以获取反馈信息,然后定期由教师与企业专家一起进行讨论分析修改,如此循环,不断完善实训教材。

(二)建立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多样化的实训教学项目,培养学生职业核心实践能力

1.构建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必须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改革目前高职院校审计实训教学项目单一的现状,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专业单项技能训练(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审计等)、综合应用技能训练(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职业资格培训)和顶岗实习三个部分构成。这四个组成部分纵向上由浅入深,横向上与理论课程有机结合,从而形成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审计实践性教学形式应包括以下方面:演示教学、案例教学、单项实训、综合模拟实习、校外定岗实习、撰写毕业设计等。

2.设计多样化的实训教学项目

根据审计专业的职业技能特点,高职院校应该积极与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开发相关核心实训课程。同时根据审计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会计与审计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课程标准,规范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教学质量,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加强教材建设,重点建设与行业及企业共同开发的内部审计实训教材以及同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开发的审计教材,同时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推进优秀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三)改革审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方法

1.审计工作项目迁移到课堂,努力达到教学工作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根据审计工作的审计总计划及具体计划、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测试、被审计单位的实质性测试、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到编制审计报告为止的过程,将涉及的审计工作项目按照时间先后顺序组织到审计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审计课模拟实训上,也依次按照审计流程进行编制审计计划、进行审计测试业务以及编制审核审计报告等实务性的操作。另外,对于繁杂的审计业务,如:实质性的审计业务: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货币资金的审计等业务,我们要按照实际审计工作中对被审计单位办理审计业务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步骤来组织教学,最大程度的保证教学与工作的一致性,最终实现将来学生从事审计工作的零距离目标。

2.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引导教学过程,真正做到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高职院校培养审计专业的目标

在课堂教学的组织过程中,学生需要面对的是每一个具体的审计工作项目,课堂推进的主导力量是学生对完成每个审计工作任务的方法的寻求,审计专业的教师只是学生的引导者和课堂的组织者。对每一个审计的具体项目,专业教师只要作基本的讲解和点拨,给定学生与实际工作岗位相同的工作任务,指出完成工作任务的基本方法和过程,让学生自己动手,把每一项任务完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根据学生提出的审计工作不解的疑难问题做启发式答疑,启发他们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职业核心能力。

审计专业的业务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审计实际做的过程,课程需要有配套的业务操作系统做支撑,另外,还需要各种各样的原始凭证及相关设备(如模拟被审计企业的盘点表、债权债务对账单、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软件、重要空白凭证等),因此这就决定了这门课程不可能在普通教室完成,因此,教室与实训室的一体化是实现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条件。所以本课程全部安排在审计专业综合实训室组织教学,除教材和操作指导书以外,本课程为学生配备了审计操作软件及大量的审计业务的相关的资料及设备。教师通过集中授课、答疑以及操作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审计业务的各种工作项目。

3.寻找审计专业教学向社会审计及内部审计工作迁移的途径

通过审计专业课程的模拟项目与审计工作真实项目之间、社会实践和课程教学之间、工作与不同课程之间的工学交替,实现审计专业教学向社会审计及内部审计工作的迁移。

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三年的学习周期中,多门课程和实习项目的交替。为实现审计专业教学的工学交替,本专业安排在1学期完成审计的学习考察任务,通过这次审计的专业体验,让同学们对企业的内部审计流程有所了解,第四个学期的第11-14周学生开始进行专业综合审计实训,第六个学期进行审计专业的顶岗实习。工学交替主要通过如下方式实现:一是通过学生参加审计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学生定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体验会计与审计相关岗位工作。二是通过模拟审计综合业务项目、审计项目中心实训及半年的顶岗实习以及审计专业其他课程之间的交替,实现课程教学与真实工作项目的交替。另外,定期聘请企业审计专家给学生作专业讲座。在审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专业核心课程是在课堂与实训室一体化的模拟场景中完成的,在这个层次完成的工作项目都是模拟的项目。为了实现真实项目教学,各专业在模拟实训室的基础上成立“审计项目中心”等做真实项目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学生通过“审计项目中心”,可以同会计事务所一块完成真实的审计工作岗位任务,学生在这里进行的是“真项目真做”,这种真实项目教学是与审计综合业务课程的模拟项目教学同步交替进行的。该课程完成以后,后继的半年顶岗实习及其他的实践活动的交替是在三年的周期中进行的工学交替。

(四)开发校内外实训基地,加强实训环境建设

1.构建以审计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校内实训教学环境

构建基于审计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模式,要在校内建立能够模拟企业内部审计及社会审计运作过程的仿真的实训教学环境。一般情况下,该环境应包括会计与审计手工模拟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ERP沙盘模拟实训室、审计软件实训室等。各个实训室要配置必须的硬件、软件及实训材料,实训室布局要按审计部门的现实分工来设计,体现审计的职业性的特点,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2.建立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提供顶岗实习岗位

加强审计实践性教学除在校内实践环境中模拟实训外,还必须在校外建设完整的审计教学实习与学生就业实习基地,使学生能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高职院校通过与企业合作方式共同研究审计领域的课题、为企业财会与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进行培训、帮助企业提高财会和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等多方面措施加强校企合作,逐步与企业建立起互信、互助的良性关系,使企业相信成为实习实训基地对学校和企业都是双赢的。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允许学生到企业里进行实习。在实训基地,学生可以对单位的会计与审计的机构、岗位、工作职责、财务管理、生产经营与管理、内部审计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并可以接触到企业的实际业务。通过顶岗实习可以加强学生对会计与审计工作岗位、工作流程的感性认识,提高审计工作的实际能力。

(五)完善实践性教学考评体系

为了使审计实践教学效果落到实处,无论是校内实训还是校外实训,既要重视过程考核又要注重结果考核,采用“过程+结果”的实践考核方法。过程包括任务内容考核和出勤考核两项内容。结果考核是教师将工作任务内容整理成题目,采用抽签答辩的方式进行,教师和学生进行一对一的答辩,按其正确程度给予成绩。工作任务内容是对学生理解每个审计阶段的任务的做法是否正确,工作的内容是否完整进行的考核。出勤是对学生参加工作态度的考核,同时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和敬业精神,为将来就业打好基础。答辩是对学生实践过程真实性的考核,避免只采用结果确定成绩可能带来的抄袭现象,同时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这种考核方法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孙素梅,张志平.建立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0).

[2]秦少卿.高校会计实践教学规范研究[J].会计之友,2006(4).

[3]姜希梅.浅谈内部审计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2009(21).

[4]刘世林.论我国审计人才需求和高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5):

审计实训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主要是弥补审计理论课堂教学“纸上谈兵”的不足。通过实训,使得学生可以将审计基础知识、,审计基本理论和审计实务有机结合起来,并在“实战”演练中增强对审计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审计过程的了解,熟悉审计基本理论和技能的运用,为将来从事审计、会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实训内容:

以企业的年度会计报表为实训资料,采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进行系统操作实验,包括接受被审计单位的委托,签订业务约定书,编制审计总体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运用检查记录或文件、检查有形资产、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分析程序等主要审计程序,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最后对审计证据进行整理、分析、鉴别、汇总,形成恰当的审计意见,并出具审计报告。

3、实训总结:

两个星期紧张的审计实训,时间就这样在忙碌中匆匆过去了,留给我的都是丰富的经验和深深的体会。

我们实训的目的是注重“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对审计知识进一步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审计知识的灵活运用以便于在以后的就业不至于“手慌脚乱”!

在这次实训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什么是团队合作精神”,因为对一个企业进行审计是一件非常繁重的工作,一个小组必须要有一个有序的分工,然后再综合大家的工作成果,最后才能做出最后的结果。

我们的实训总共分为7大模块,分为:

1、计划阶段审计实务操作;

2、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

3、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

4、生产与服务循环的审计;

5、筹资与投资循环的审计;

6、货币资金的审计;

7、审计报考。

由于我们小组的人数较多,为了工作更有效率,所以我们采用了抽签的方法进行了分组和分配工作,针对前面6个模块,平均2个小组成员负责一个阶段,第7个阶段就根据各组的工作底稿等资料进行整理并出具审计报告。

我和另外一位小组成员主要负责第一阶段即“计划阶段审计实务操作”。我们“简单”而似乎又 “繁琐”的实训步骤如下:

1、开展初步业务活动,与委托单位签订业务约定书;

2、通过资料,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评估其重大错报风险;

3、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计划实施的程序;

4、初步确定重要性水平与可接受的审计风险;

5、编制总体审计策略与具体审计计划。

根据实训的步骤,我们填制的表格有:基本情况表、承接业务的风险初步评价表、审计业务约定书、横向趋势分析表、纵向趋势分析表、比率趋势分析表、分析性测试情况汇总表、识别并评价与审计相关的重要的内部控制的设计并确定其是否得到执行、审计风险初步评价表、审计总体工作计划表。以上表格统称为“计划阶段审计工作底稿”。

我的专业是审计实务,但这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了解到审计是做什么的。怀着一份新鲜和好奇感开始了实训的第一天。虽然之前有参加过会计模拟手工记账的实训,但这次的感觉却完全不同,尤其是那个工作氛围,几乎全靠自己的能力和理解,刚开始时,面对着一堆的委托单位的资料,我竟然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久久不知如何开始,后来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开始有了一点头绪,一个上午4节课,就在分组,分配工作,和一堆疑问中飞速过去了,但手中的工作还远远未达到自己所期望的要求进度。由于上午已经进行了分工,其他组员是没有理由帮你的,所以下午3节课,几乎都在看资料,眼睛看到生疼,非常枯燥,也很累,但是看到开始有点进步了,虽然只是填了一张基本情况表,但看到成果,感觉很充实!

有了第一天的经验,第二天就比较容易上手了,一整天都是看资料,填表,讨论,研究,有一种工作的责任感,团队合作的精神就更加突出了,如果是自己一个人的话是很困难的,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几乎都按照第二天的模式进行。

在第二个星期,6组成员几乎都把自己负责的工作完成了,由项目经理把各组的工作底稿收上去,并根据第7个模块的工作流程提示,又一次给大家安排了工作,后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份聚集众人努力成果的审计报告诞生了!

审计实训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班子的整体合力和综合素质

(一)加强班子政治理论学习,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局党组围绕建立“学习型组织”的目标,以坚持中心组学习为抓手,强化干部学习,推进学习制度化、经常化。一年来,深入学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报告精神,以及中央、自治区、自治州领导同志的重要论述和文件精神,紧密联系自治州改革和发展的实践,紧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题,加强对市场经济知识以及财税、金融、审计、法律、科技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不断拓宽视野和知识面,提高把握大局的能力。积极参加州党委和自治区审计厅安排的各类培训。深入学习党在新时期关于民族宗教工作的方针、政策,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始终做到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认识不含糊,态度不暧昧,行动不动摇,旗帜十分鲜明,立场十分坚定。

(二)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维护团结,增强合力。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局党组坚持对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召开党组会议集体研究,集体决策,不搞个人说了算。班子成员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认真执行党组的决策部署,履行自己的职责,关心全局,维护班子的权威。加强局领导班子团结与协作,充分发挥班子每个成员的才智胆识。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努力营造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环境。

二、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加强教育、管理和监督,促进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局党组狠抓班子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严格执行《》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运用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办法考评干部、使用干部,重视对业务骨干、青年干部的培养,切实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选送业务干部到温泉县审计局对口支援取得显著成效。在党员中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讲奉献”的活动,要求全体审计干部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做到“政治强、业务精、经济廉、作风硬、纪律严”,营造团结务实向上的氛围。

(二)狠抓基层党建工作,落实党建领导责任制度。局党组书记亲自挂帅,成立*审计局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自治州党委关于加强党建工作的指示,按照州直机关党工委的要求,对本局党建工作进行总体规划和组织实施,并落实责任机制。一是明确职责,加强领导。按照责任分工,研究决定基层党建工作重要问题,协调各方面关系,督促完成基层党建工作各项任务;二是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力量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研究解决问题,总结推广经验;三是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四是督促检查党员经常性教育、党员联系群众、流动党员管理等基层党建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继续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落实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今年局党支部通过改选,将有朝气、有素质的青年党员选拔到支部领导岗位上来,提高了支部班子的活力。

(三)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不断增强宗旨观念和服务意识。按照“机关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年”活动要求,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方案,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书记提出“八个方面的良好作风”等内容,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培养审计干部求真务实、严谨细致的作风,教育和引导审计人员用事实说话办事。在学习提高的基础上,寻找不足,征求意见建议8条,局党组强化措施,明确责任人和时限,建立长效机制,达到了进一步促进班子团结,提高党员思想素质的目的。不断改进会风、文风,自觉做到团结干事、拼搏干事、勤俭干事,全面加强自身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建设。

三、开拓创新,不断提高班子及成员领导现代化建设的能力

(一)把握方向,谋划全局,进一步理清审计工作发展思路。认真学习和贯彻*精神和国务院32号文件精神,运用“科学发展观”思想,对全州审计工作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及工作方法进行重新审视,进一步梳理审计工作思路,找准切入点,使审计工作紧跟形势。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加强对国家投资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围绕“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的要求,推进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进一步明确审计工作的重心;围绕“建设节约型社会”积极探索开展效益审计。切实把审计职能全面落实到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来;落实到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上来;落实到让各族群众从改革发展中获得更多实惠上来;落实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建设的实践中去,使审计工作更好地为我州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

(二)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断开创审计工作新局面。增强用政治的眼光、全局的眼光、时代的眼光去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按照“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的方针,依法履行职责,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能力。局党组顺应形势,创新思路,通过积极争取,由州人民政府主持召开年度全州审计工作会议,州四大班子及各县(市)政府、口岸、州直部门单位主要领导参加会议,并以政府名义下达20*年审计工作项目计划。各级政府、各部门进一步提高了对审计工作的重识,更加关注和支持审计工作,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适应新时期审计工作的要求,加快计算机审计步伐,局班子未雨绸缪,制定计算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成立计算机审计推广应用领导小组,继续加大对计算机审计的投入,逐步扩大计算机审计的比例。

(三)抓住关键环节,做好示范引导,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党建工作与审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评,在建立和完善责任制的基础上,加强监督检查,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工作重心,积极主动与有关部门做好联系和衔接工作,科学调整项目计划,不断增强以党的方针、政策指导实践的自觉性,正确处理审计监督与服务的关系,使审计工作服从、服务于自治州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大局,保障自治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审计工作不断进步

(一)狠抓制度建设,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审计工作健康发展。局班子率先垂范,带头遵守各项制度,加强管理,抓好贯彻落实,在全局形成用“按规定办事,按制度管人”的良好的工作局面。严格执行《党组工作制度》、《审计业务会议制度》、《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办法》、《考勤制度》及《财务管理办法》等。注重改革创新,及时总结经验做法,并结合新情况、新问题,修订制度,改进管理,完善机制,促进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今年修订了机关考勤制度、优秀审计项目评比制度,加强机关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努力探索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审计机关。

(二)狠抓干部教育培训,努力培养新时期审计人才。局党组按照《干部教育培训条例》规定,制定培训计划,实施以州党校和行政学院为主阵地的政治理论培训和综合知识培训,以自治区审计厅和本局为主阵地的审计业务知识培训,突出抓好以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培训。在培训形式上,采取“送出去,请进来”、“以审代培”、“挂职锻炼”等方式,为保证培训,取得实效。领导班子以身示范,建立健全并带头遵守学习制度,创造学习环境,丰富学习形式,通过开展座谈和讨论,检查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组织考试等多种途径,检验效果。全年我局参加州党校(行政学院)各类培训3期3人次,境外培训1人次,区外培训3人次。我局参加全州会计知识大赛荣获集体、个人一等奖,两名代表*参加自治区会计知识大赛,1名代表入选自治区会计领军人才并参加了全国的培训。全局干部参加计算机知识培训,目前,已有16名干部和9名干部分别获得全国计算机等级一、二级资格证书。

(三)狠抓审计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发扬审计精神。以创建“诚信机关、和谐机关”为目标,以“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为主题,以创建“文明机关”、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为内容,以改善工作条件、美化工作环境为途径,加强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构建和谐审计机关。积极开展“双拥”军民共建设活动,慰问边防官兵。开展“送温暖,爱心一日捐”活动,向困难群众捐款1650元,向巴州审计局困难职工伸出援助之手,捐款3060元。参加政府机关卫生评比两次夺取流动红旗。继续加大精神文明创建力度,在我局的大力推荐下,博乐市审计局被评为20*年度自治区审计系统先进集体。树立和弘扬“依法、求实、严谨、奋进、奉献”的审计精神。为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五、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打造纪律严明的审计机关

(一)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腐败工作有关规定,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继续以“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为目标,以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继续加强局机关党风廉政建设。使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结合审计系统工作实际,狠抓了“责任分解、责任承诺、责任考核、责任追究”四个重要环节,切实做到了“三个落实”(责任落实、教育落实、督促检查落实),加强审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实施纲要》责任制的落实,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五项制度、廉政执纪公告、审计人员执行廉政纪律情况意见反馈制度等。一年来,全局未发生一起干部违反廉政纪律的事件。在局机关干部任用、政府采购、重大审计事项的决定上,集体研究,公开透明。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深入开展。

审计实训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会计审计一体化实训;行业轮换

一、引言

国务院总理2014年2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强调,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做到学以致用。从此次会议的精神看,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实际上,应用技术型大学缘起上世纪70年代的欧美等发达国家,其所提供的人才资源和技术服务对实体经济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应用技术型大学的主要特征是强化技术理论、注重技术应用、突出实践教学。

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应用能力。会计应用能力是指能胜任会计职业岗位所必需的操作技能以及创新能力,它是在实际职业岗位上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的是专业知识的应用性和操作性。实训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有效途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应用能力的教学活动。会计实训教学在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严谨、务实、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作风,缩短理论与实践距离。当然,课程实训需要精心设计,决不能把课程实训转化为简单的作业课。

调查发现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工作行业大多是制造业、商业、物流、金融企业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毕业后前三年的主要工作岗位有出纳、会计核算、审计、税务等。然而,大多数学校的实训项目仅涉及一个制造业,而且会计核算环节缺乏岗位分工,缺乏课程内容之间的衔接和联系,造成学生对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的不连贯、不系统,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马上胜任工作。

为此,我们构建了不同行业背景下的“会计审计一体化实训项目”,可以弥补当下以一个行业、不分岗位实训以及课程间缺乏联系的不足。主要内容是创建不同行业及企业彼此间相互关联的经济业务,将工作任务按不同岗位(出纳、会计核算、主管会计、审计)进行分工,由学生在不同行业的不同岗位上进行能力训练。这一改革不仅从理论上丰富了会计综合实训的内容,而且对会计学与财务管理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目前会计实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不难否认,现行会计实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会计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还存在以下具体问题:

(1)课程实验较多,缺乏综合性实验。高校会计模拟实验多以课程实验为主体,各课程实验之间,实验背景资料不统一,缺乏课程内容之间的衔接和联系,以验证本门课程知识为主,对学生从核算能力到财务管理能力,再到审计监督、鉴定、评价能力等整个“能力链”的综合培养和训练不足,造成学生对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的不连贯、不系统,没有达到综合运用知识的目的。

(2)缺乏行业知识及企业间业务的关联性。现行《会计综合模拟训练》业务内容仅局限于一个制造业企业,缺乏跨行业企业,撇开了该企业与其他企业的关联交易,未能将其他行业融入进来,对不同行业企业账务处理的特殊性要求不够了解,这些都需要通过系统化的业务设计和实际操作进行训练。事实上,一个制造企业的经营活动与商业、物流业、银行以及其他服务业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否则无法生存。

(3)缺乏对会计岗位的认知。现行会计实验是学生每人一套实训资料,两周内要做将近200笔业务(凭证编制、账簿登记,编制报表),一个人既是会计又是出纳,给学生感觉混乱,理不清头绪,做起来也很繁琐,在老师辅导下算是能勉强完成,但要学生对整个过程进行总结,却讲不出个所以然来,企业财务是如何运作的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甚至有一些学生还对做财务人员产生了畏惧逆反的心理。

(4)缺乏对学生实训成绩的科学评估。实训成绩评估是实践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对保证实践教学的效率效果至关重要。然而,传统实训大多数指导老师在对实训教学环节的成绩评价时,普遍感觉比较困难,存在一定程度的随意性,挫伤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也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会计审计一体化实训的实现路径

(一)改革内容与改革目标

1.改革内容

本项目一方面将会计实训与审计实训设计成分段进行与整合运行相结合的模式,另一方面将改变过去以单一制造企业为对象进行的“三无”实训(无凭证传递、无岗位分工与轮换、无行业区分),设计了包括制造企业、物流企业、商贸企业、金融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在内的五家不同行业企业及彼此相互关联的经济业务,构建不同行业企业的工作场景,将会计与审计工作任务嵌入到各工作领域,并进行行业轮换实训。改革内容大体从四个方面进行:

第一,将原来三门课程的实训整合为一门综合实训。将现行会计综合模拟实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与审计模拟实验整合为《会计审计一体化实训》课程。具体内容是将原来分别进行的会计手工实训与电算化实训进行合并,使其形成一个整体,会计实训资料又成为审计实训的具体内容,构建一体化的综合实训项目。

第二,将原来对一个行业的实训扩展为五个行业实训。改革现行以单一制造企业为实训背景为按毕业生工作行业创建制造业、商贸企业、物流企业和金融企业四家相互关联的企业及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并分别为其设计各自不同的会计与审计业务(包括彼此相互关联的会计业务设计)。具体内容包括每个行业企业的基本背景资料,经济业务设计、行业间内部交易的设计,企业的业务流程、会计政策与方法选择、会计科目设计,审计程序与审计方法的选择。

第三,将原来不分岗位实训分解为多岗位实训。改革现行混岗实训模式为分岗实训(出纳岗、会计核算岗、主管会计岗,审计岗),将会计与审计工作任务嵌入不同工作岗位,按照岗位分工进行账务处理,实现行业轮换实训。具体内容是明确每个岗位的具体岗位职责、会计凭证传递路线与传递时间、会计凭证、账簿的设计样式、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会计师事务所的组建、审计工作底稿以及审计报告的具体要求;行业轮换的具体规定。

第四,将原来一人评价变多人的动态评价。改革现行教师主观考核为“指导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三位一体的动态考核方式,制订全面、规范的实训考核评价标准。具体内容:指导教师评价指标包括出勤、团队合作、岗位胜任情况、知识迁移能力与综合能力及实训报告质量;学生互评指标主要是就会计凭证传递、账簿登记、会计报表编制和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等方面进行评价;学生自评指标主要就自己通过实训知识、能力和素质提高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2.改革目标

(1)建立会计审计一体化实训的长效机制,促进会计实训教学的实质性改革。学生通过本项目可以系统地梳理会计与审计理论知识,掌握会计与审计专业技术、提高操作技能,熟悉不同行业的会计工作岗位及分工,使其在走出校门后能直接上岗,实现零距离上岗就业。

(2)以会计工作流程为导向“重构”实训教学课程体系。以会计工作岗位设置为内容起点,按会计岗位业务构建新的会计实训的内容体系,实现手工实训与信息化实训的对接。因此必须从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计划、教材组织与编写、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多方面以工作流程为主线重新构建实训教学课程体系。

(3)建立“指导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三位一体的多元化动态考核方式。“三位一体”的考核方式是由原来单一的指导教师考核转变为指导教师、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共同参与的动态考核方式,对学生整体实训效果进行客观、公平、公正地评价。

(二)实现路径

根据毕业生主要涉及的工作行业,本项目设定为五个行业:制造企业、商贸企业、物流企业、金融企业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具体分解为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以培养学生迁移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为目的,开发一体化的会计与审计综合实训项目。

会计项目: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编制与审核、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会计报表的编制、财务软件的操作与运用、会计档案归集与保管。

审计项目:审计业务接受、经济业务循环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审计报告的模拟实训,让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纳税申报、审计等岗位工作方法和程序,加强学生对财务、税务审计工作操作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对审计全过程的认知和动手操作能力。

第二步,按照工作行业、工作任务和工作岗位,构建实训内容的“三维”架构

工作行业:为处理不同行业企业会计工作的特殊性,我们将会实训行业分解为:制造企业、物流企业、商贸企业、金融企业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将工作任务融入到上述各行业的工作岗位中,由学生处理不同行业企业的会计审计业务,以掌握不同行业会计与审计业务处理的特点与区别。

工作任务:我们将每个行业企业的会计工作任务分解为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财务报表的编制与报送、财务软件的操作与运用、会计档案的归集与保管以及税务和审计报告的编制等工作任务。并设计不同行业之间相互关联经济业务及各行业企业内部发生的经济业务,由参与实训学生进行各行业企业经济业务交易凭证的传递处理,完成会计核算的各项工作任务。

工作岗位:根据实训时间,我们将所涉及企业界定为中小型企业,将会计岗位分为出纳岗、会计核算岗、主管会计岗和审计岗。由参与实训的学生扮演不同行业企业中不同的岗位角色,熟悉会计与审计岗位的工作职责及操作要求,完成相应岗位的工作任务。

第三步,以提高核心能力能力为目标,创建“岗位分工、凭证传递、行业轮换”的课程实训模式。

岗位分工:每个小组就是一个企业,设有出纳岗、会计核算岗、主管会计岗和审计岗,每个岗位都有其明确的岗位职责。会计师事务所主要承担税务和审计业务,分别对本交易区域内四家企业进行审计服务。根据获得的会计资料,模拟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进行审查、评价工作。

凭证传递:将实训学生进行分组定岗(每组3人,每人1个岗位),每个小组每轮实训必须完成一个行业企业的会计工作任务,在处理经济业务时,按照分岗情况由相应岗位的学生根据经济业务发生情况亲自操作各行业之间的票据传递。

行业轮换:每个小组在完成一个行业企业的会计工作任务后进入另一个行业企业进行实训。考虑到学生毕业后可能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在项目训练设计上,我们将会计工作的岗位分工通过行业循环进行体现。也就是说在行业循环时小组成员内部同时变换岗位,使学生熟悉不同会计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以此类推,以使每个小组均有机会处理不同行业企业的经济业务,每个学生均有机会扮演每个会计岗位与审计岗位的角色。

四、结论

综上可见,会计审计一体化实训项目以培养会计职业应用能力为目标,将应用能力分解为不同行业背景下的会计核算能力和审计监督、鉴定、评价能力,以此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培养和训练。这种一体化的实训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针对性和创新性,能够引导学生发现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改变了传统会计实验主要局限于单一课程内容以及验证性实验居多的弊端。

[参考文献]

[1]何玉润,李晓慧.我国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会计研究,2013(4).

[2]杨政,殷俊明,宋雅琴.会计人才能力需求与本科会计教育改革:利益相关者的调查分析[J].会计研究,2012(1).

[3]刘玉廷.对我国高级会计人才职业能力与评价机制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4(6).

[4]彭峥.“会计学”实验课程创新的探讨.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4).

[5]王京芳.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进的路径选择―――基于职业能力的需求与协同效应[J].大学教育,2013(1).